CN113331649A - 枕头 - Google Patents

枕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1649A
CN113331649A CN202110681652.6A CN202110681652A CN113331649A CN 113331649 A CN113331649 A CN 113331649A CN 202110681652 A CN202110681652 A CN 202110681652A CN 113331649 A CN113331649 A CN 113331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width
cervical vertebrae
sides
cerv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16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红海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anl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anl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anl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anl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31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16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10Pillows
    • A47G9/1081Pillows comprising a neck support, e.g. a neck rol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edding Item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枕头,包括:主体;侧面支撑部,在所述主体两侧各朝上凸出一定高度所形成;颈椎支撑部,在两侧所述侧面支撑部之间,以窄于主体宽度A设置,其高度低于所述侧面支撑部。

Description

枕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枕头。
背景技术
颈椎是在颅骨和脊柱(胸椎)之间形成的用于支撑颈部的骨骼结构。人体颈椎由七块脊椎骨组成。颈椎支撑沉重的头骨,可以使无数的神经顺利穿过到达大脑。为此,最稳定的结构是C形弯,当姿势不当导致颈椎呈一字形时,就会引起高血压、慢性头痛、颈椎间盘突出、脊柱疼痛等问题。因为当颈椎结构为一字形时,头部的重量集中在颈椎上,使得椎间盘间隙变窄,容易压迫神经。
然而,现代人由于过度使用电脑和移动设备,极易造成颈椎变形。因此,现代人在睡眠或休息期间,矫正颈椎和放松颈椎周围紧张的肌肉很重要。
但是,睡眠时枕头通常支撑头的后部,也就是后头部,当后头部受到支撑时,头部会向前弯曲,C 字形颈椎受压使其反向弯曲,同时发生颈椎肌肉僵硬。
因此,睡醒后也会感到不舒服,会有颈部酸痛的感觉,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就会诱发颈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大韩民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1966297号(2019年04月01日)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包括颈椎支撑部的枕头,该颈椎支撑部用于在睡眠期间支撑使用者的颈椎,以矫正使用者的睡姿。
此外,本发明旨在提供包括侧面支撑部的枕头,该侧面支撑部用于在睡眠期间支撑使用者的头部两侧,以便使用者在睡眠期间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枕头包括:主体;侧面支撑部,在所述主体两侧各朝上凸出一定高度所形成;颈椎支撑部,在两侧所述侧面支撑部之间,以窄于主体宽度A设置,其高度低于所述侧面支撑部。
此外,可提供一种形成有如下结构的枕头:头部支撑部,在所述枕头主体一侧以宽度B形成,以支撑头部,其中,宽度B窄于宽度A;颈椎引导部,位于颈椎与肩部之间,在所述枕头主体一侧以宽度C形成,其中,宽度C窄于宽度B。
此外,可提供一种形成有如下结构的枕头:在所述侧面支撑部的左右方向设置为长度D,而在所述颈椎支撑部的左右方向设置的长度E短于长度D。
此外,可提供一种形成有如下结构的枕头:所述侧面支撑部从主体外侧向内侧逐渐向下倾斜,两侧的所述侧面支撑部用于支撑使用者头部的两侧。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包括颈椎支撑部的枕头,该颈椎支撑部可以在睡眠期间支撑使用者的颈椎,以矫正使用者的睡姿。
此外,一种包括侧面支撑部的枕头,该侧面支撑部可以在睡眠期间支撑使用者的头部两侧,以便使用者在睡眠时保持正确的睡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相关枕头的示意图;
图2是基于图1的枕头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侧面支撑部设置有震动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其他实施例所述枕头示意图;
图5是基于图4的枕头变形示意图;
图6是基于图4的颈椎支撑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枕头示意图;
图8是基于图7的主体框架填满棉花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基于图7的主体框架设置气囊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本发明具体实施内容
下文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只是作为实施例,本发明不受此限制。
当对本发明进行描述时,如果认为对与本发明有关的公认技术的具体描述可能会影响本发明的目的时,则将省略该详细描述。而且,定义所述术语时考虑了本发明所述的功能,并且可以根据使用者、操作者的意图或做法等改变。因此,定义应基于说明书的整体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取决于权利要求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仅属于有效说明本发明的一种手段,
对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一般知识的人来说,能够有效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相关枕头(1)示意图,图2是基于图1的枕头平面图。
参见图1和图2,枕头(1)可包括主体(10)、侧面支撑部(20)和颈椎支撑部(30)。
主体(10)的整体形状为长方形,可以采用记忆海绵、棉花等蓬松材料。主体(10)可由头部支撑部(11)及颈椎引导部(12)组成。头部支撑部(11)和颈椎引导部(12)以颈椎支撑部(30)为基准,形成上侧和下侧结构。举例说明,在本发明中,当使用者躺在枕头上(1)时,使用者头顶方向称为上侧,将其下肢方向称为下侧。
头部支撑部(11)是当使用者的颈椎接触颈椎支撑部(30)时,头部受到支撑的部分。头部支撑部 (11)可在颈椎支撑部(30)之上。当颈椎支撑部(30)宽度设定为A时,头部支撑部(11)的宽度可设定为B,宽度B窄于宽度A。
颈椎引导部(12)是使接触到的颈椎支撑部(30)用于支撑使用者颈椎,以便使用者颈椎和颈椎下方的脊椎骨得到支撑。颈椎引导部(12)可形成于颈椎支撑部(30)下方。颈椎引导部(12)宽度可设定为C,宽度C窄于宽度B。
侧面支撑部(20)可以采用从主体(10)的两侧以一定高度凸出形成的结构。此时,可从主体(10) 外侧到内侧逐渐向下倾斜形成、在形成于两侧的侧面支撑部(20)之间,还可以形成颈椎支撑部(30)、头部支撑部(11)以及颈椎引导部(12)。即,当使用者的头部与颈椎位于颈椎支撑部(30)、头部支撑部(11)以及颈椎引导部(12)时,侧面支撑部(20)可支撑使用者的头部两侧。
侧面支撑部(20)的左右方向长度可设定为D。此时,颈椎支撑部(30)的左右方向设定长度E短于长度D,但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设定长度E长于长度D,也可设定长度E与长度D相同。
颈椎支撑部(30)在两侧的侧面支撑部(20)之间形成的宽度A窄于朝着主体(10)上下方向形成的宽度。颈椎支撑部(30)形成于两侧侧面支撑部(20)之间,此时,可凸出形成为高度低于侧面支撑部(20)的结构。而且,可在颈椎支撑部(30)上方形成头部支撑部(11),在其下方形成颈椎引导部 (12)。
具体来说,颈椎支撑部(30)是在头部支撑部(11)和颈椎引导部(12)之间形成宽度A,在颈部支撑部(30)的上方,头部支撑部(11)所形成的宽度为B,窄于所设定的宽度A,颈椎支撑部(30) 的下方颈椎引导部(12)可形成窄于宽度B的宽度C。这时,所设定的宽度C的范围可以从设定宽度B的 1/2到1/3不等。颈椎支撑部(30)可以形成从中心部到上侧的头部支撑部(11)以及下侧颈椎引导部(1 2)完全朝下倾斜的结构。由此,可以支撑使用者的颈部,使头部获得头部支撑部(11)支撑,从而使颈椎保持C字形。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侧面支撑部(20)设置有震动传感器(40)的示意图。
参见图3,枕头(1)还可以包括震动传感器(40)。更具体地,侧面支撑部(20)内侧设有震动传感器(40)。
震动传感器(40)可以连接在使用者的智能终端设备上,可在设置时间发生震动。例如,当设定为起床时间时,可在所设定的时刻发生震动,以提醒使用者按时起床。
震动传感器(40)安装于侧面支撑部(20)内部,在颈椎支撑部(30)与使用者的身体没有直接接触时,它也能间接传递震动效应,使使用者缓慢苏醒。
图4是本发明其他实施例所述枕头(1)示意图,图5是基于图4的枕头(1)变形示意图。
参见图4和图5,枕头(1)可以调节位于两侧的侧面支撑部(20)之间的距离,并且可以将颈椎支撑部(30)连接至(或拆分)侧面支撑部(20),使之对应于侧面支撑部(20)之间距离。
具体的说,侧面支撑部(20)内侧长度可被主体(10)分开,形成翼部(21)。翼部(21)可以向内侧拉出,即可朝着颈椎支撑部(30)侧拉出,也可以向外侧方向拉出。随着两侧的侧面支撑部(20) 的翼部(21)向内侧拉出,使得两侧的侧面支撑部(20)之间的距离变窄。另一方面,随着两侧的侧面支撑部(20)的翼部(21)向外侧拉开,使得两侧的侧面支撑部(20)之间的距离变宽。因此,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年龄段,使用者头部大小等,调整侧面支撑部(20)之间的距离。无论使用者的年龄或头部大小如何,都可以通过调节侧面支撑部(20)之间的距离来保持稳定的睡眠姿势。如图4所示,在翼部(21)朝外拉出的状态下,两侧的颈椎支撑部(30)之间的距离可以为E。在此之后,如果翼部(21) 向外侧拉出时,两侧颈椎支撑部(30)之间的距离可变形为长于E的E2。
可在翼部(21)的上、下侧外侧面形成环部(22)。环部(22)都带有绳索,可将其挂在主体(10) 部由纽扣等凸起物形成的挂钩部(13)上。将环部(22)挂在挂钩部(13)上,即可固定好翼部(21)。
颈椎支撑部(30)可与侧面支撑部(20)连接或拆分,可在侧面支撑部(20)之间主体(10)上安装或拆分。例如,颈椎支撑部(30)可以根据尺寸进行相应定制。通过翼部(21),可调节两侧的侧面支撑部(20)之间距离,此时,对于位于侧面支撑部(20)之间的颈椎支撑部(30),可连接对应于侧面支撑部(20)之间距离的颈椎支撑部(30)。
颈椎支撑部(30)两侧凸出部(31)可以采用凸出形状。凸出部(31)可插入翼部(21)所形成的夹槽(211)中,使其固定。具体的说,翼部(21)可带有夹槽(211)。此时,可朝上下方向以一定距离形成多个夹槽(211)。在朝上下方向以一定距离布置的夹槽(211)中,可根据凸出部(31)所插入的夹槽(211)位置,决定颈椎支撑部(30)上下位置。例如,以图4为基准,如果将凸出部(31)插入上方夹槽(211),相比图1,颈椎引导部(12)宽度会变长,头部支撑部(11)宽度会变窄。反之,如果将凸出部(31)插入下方夹槽(211),相比图1,颈椎引导部(12)的宽度变窄,头部支撑部(11) 的宽度则变长。这样,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体条件来调节颈椎支撑部(30)位置,调节颈椎引导部(12) 和头部支撑部(11)的宽度。
此外,如图5所示,夹槽(211)可根据翼部(21)长度设置。因此,当翼部(21)朝外侧拉出时,可将颈椎支撑部(30)凸出部(31)插入翼部(21)内侧夹槽(211),进行固定。
如此,可以通过调节翼部(21)来调整两侧侧面支撑部(20)之间的距离,在完成相应的颈椎支撑部(30)连接之后,即可套罩使用。
图6是基于图4的颈椎支撑部(30)示意图。
参见图6,颈椎支撑部(30)由多个块组成,长度可调节。颈椎支撑部(30)位于两侧的侧面支撑部(20)之间,可根据侧面支撑部(20)之间的相距,调整颈椎支撑部(30)长度。
具体地,颈椎支撑部(30)可包括第一块(310)和第二块(320)。
第一块(310)两侧的结合凸出部(311)具有凸出形状。结合凸出部(311)可插入如图4和图5所示夹槽(211)中。第一块(310)可在翼部(21)朝内侧尽量拉紧的情况下安装。
第一块(310)可以连接第二块(320),以延长颈椎支撑部(30)长度。
第二块(320)包括插槽(321)和结合凸出部(322)。第二块(320)侧面形成有可插入第一块 (310)结合凸出部(311)的插槽(321),可在第二块(320)另一侧面形成可以插入翼部(21)的夹槽(211)的结合凸出部(322).
第二块(320)可连接在第一块(310)两侧,也可连接在第一块(310)的一侧。作为实施例,第二块(320)可以连接在第一块(310)的右侧,以此延长长度。这种情况下,可将形成于第一块(310) 右侧的结合凸出部(311)插入第二块(320)的插槽(321)。在此状态下,当与翼部(21)连接时,可将形成于第一块(310)左侧的结合凸出部(311)和形成于第二块(320)右侧成的结合凸出部(322) 插入两侧翼部(21)夹槽(211)内,进行连接。采用相同方法,可将第二块(320)分别连接在第一块 (310)左右两侧,以延长长度。
综上所述,在将第一块(310)连接于翼部(21),或者将第一块(310)与第二块(320)相连接的状态下,通过与翼部(21)连接,通过调整两侧侧面支撑部(20)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颈椎支撑部 (30)长度。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枕头(1)示意图,图8是基于图7主体(10)框架(110)填满棉花(1 50)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参见图7和图8,主体(10)可由框架(110)、第一导向条(120)、第二导向条(130)和第三导向条(140)组成。
框架(110)可以构成整体外形。例如,可以采用上面开放式四角外形。框架(110)可以采用如记忆海绵、硅等具有弹性材质形成。因此,当使用者施加负荷,框架(110)可以变形。
第一导向条(120)可布置在框架(110)内部,将框架(110)内部划分为多个空间。第一导向条 (120)可设置在框架(110)左右方向上。作为实施例,两个第一导向条(120)可以一定距离设置在框架 (110)内部。更具体的说,两个第一导向条(120)可分别布置在两侧侧面支撑部(20)内侧端部位置。
在第一导向条(120)内侧方向可形成多个小块。小块可夹住后述第三导向条(140).
第二导向条(130)可布置在框架之内,将框架(110)内部空间划分为多个,此时,将第二导向条 (130)布置在框架(110)上下方向,使第一导向条(120)垂直布置。
第三导向条(140)可在两侧的第一导向条(120)之间,与第一导向条(120)进行垂直布置。第三导向条(140)可以插入固定在第一导向条(120)朝内凹陷的小块之间缝隙上。
如此,框架(110)内部第一导向条(120)、第二导向条(130)和第三导向条(140)可划分出多个空间,并在各空间填充棉花(150),形成枕头(1)形状。
这时,由于第一导向条(120)形成两侧的侧面支撑部(20)区域,在两侧第一导向条(120)外侧空间填充的棉花量(150)可大于两侧第一导向条(120)之间的棉花量(150)。
而且,以位于两个第一导向条(120)之间的第三导向条(140)为准,上侧部位充入的棉花量(15 0)可多于或少于下侧部位充入棉花量(150)。
这样,主体(10)是由框架(110)以及多个导向条所形成,可根据使用者体型以及各部位需要,填充棉花(150)。
图9是基于图7的主体(10)框架(110)设置气囊(60)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气囊参见图9,框架(110)内可以设置气囊(60)。气囊(60)在框架(110)内部利用多个导向条布置多个相应大小空间。具体地,在两侧第一导向条(120)外侧布置气囊(60),以形成侧面支撑部(20),并在两侧第一导向条(120)内侧第三导向条(140)之间布置气囊(60),使其形成颈椎支撑部(30)、头部支撑部(11)以及颈椎引导部(12)。使用者可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分别调节布置在各侧面支撑部(20)、颈椎支撑部(30)、头部支撑部(11)以及颈椎引导部(12)上的气囊(60)的膨胀程度。
本文通过上述内容,详细阐述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但是,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一般知识的人,可以在不超出本发明范畴的情况下,灵活地进行各种变动。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不应仅限于所述实施例,不仅应由后述的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决定,而且应由与该权利要求范围均等的事物决定。
符号说明
1枕头
10主体 11头部支撑部
12颈椎引导部 13挂钩部
110框架 120第一导向条
121小块 130第二导向条
140第三导向条 150棉花
20侧面支撑部 21翼部
211夹槽 22环部
30颈椎支撑部 31凸出部
310第一块 311结合凸出部
320第二块 321插槽
322结合凸出部 40震动传感器
50枕套 60气囊。

Claims (4)

1.一种枕头,包括:
主体;
侧面支撑部,在所述主体两侧各朝上凸出一定高度所形成;
颈椎支撑部,在两侧所述侧面支撑部之间,以窄于主体宽度A设置,其高度低于所述侧面支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包括:
头部支撑部,在所述颈椎支撑部一侧以宽度B形成,以支撑头部,其中,宽度B窄于宽度A;和
颈椎引导部,位于颈椎与肩部之间,在所述颈椎支撑部另一侧以宽度C形成,其中,宽度C窄于宽度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面支撑部的左右方向设置为长度D,而在所述颈椎支撑部的左右方向设置的长度E短于长度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支撑部,
从所述主体外侧向内侧逐渐向下倾斜,两侧的所述侧面支撑部用于支撑使用者头部两侧。
CN202110681652.6A 2020-11-18 2021-06-19 枕头 Pending CN1133316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54900A KR102300566B1 (ko) 2020-11-18 2020-11-18 베개
KR10-2020-0154900 2020-11-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1649A true CN113331649A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77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1652.6A Pending CN113331649A (zh) 2020-11-18 2021-06-19 枕头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300566B1 (zh)
CN (1) CN11333164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09280B1 (ko) * 2021-09-27 2023-03-10 정예준 교정용 베개
KR102577337B1 (ko) * 2022-02-28 2023-09-08 전병률 기능성 베개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23687A (ko) * 2008-05-28 2009-12-02 강직원 경추 받침 맞춤형 베개
CN201675559U (zh) * 2010-04-01 2010-12-22 江苏堂皇集团有限公司 折叠枕
CN102366278A (zh) * 2011-11-17 2012-03-07 四川大学 可塑形枕头
CN203314610U (zh) * 2013-05-20 2013-12-04 徐发达 用厚棉毯织造可折叠成高低段枕头顶面的幼儿睡枕头
CN103844746A (zh) * 2012-12-05 2014-06-11 襄阳市第二十五中学 带定时震动功能的枕头
CN104274010A (zh) * 2014-10-27 2015-01-14 彭传新 一种组合式颈椎枕
CN204245782U (zh) * 2014-11-21 2015-04-08 沈彤 双蝶形护颈枕头
CN104545183A (zh) * 2013-10-18 2015-04-29 江苏堂皇集团有限公司 枕头
CN104643780A (zh) * 2015-03-04 2015-05-27 吴江市永利工艺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震动装置枕头
CN204889441U (zh) * 2015-09-02 2015-12-23 徐云松 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
CN106136748A (zh) * 2016-08-12 2016-11-23 金惠 一种功能性枕头
CN206044206U (zh) * 2016-07-21 2017-03-29 祁金梅 一种颈椎枕
KR20170041060A (ko) * 2015-10-06 2017-04-14 주식회사 티앤아이 신연을 이용한 경추교정베개
CN106659307A (zh) * 2014-07-24 2017-05-10 卢根镐 枕头
CN209031736U (zh) * 2018-08-24 2019-06-28 江阴市人民医院 可调节式颈椎固定枕
CN209769910U (zh) * 2019-04-28 2019-12-13 郎朗熙 一种颈椎病治疗枕
CN211154943U (zh) * 2019-08-12 2020-08-04 一牛有限公司 功能性枕头
KR102154345B1 (ko) * 2019-07-30 2020-09-09 전병률 높이조절이 가능한 베개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06927A (ko) * 2014-07-10 2016-01-20 채민완 기능성 베개
KR101966297B1 (ko) 2017-01-05 2019-04-05 최윤덕 라운드형 베개
KR101977986B1 (ko) * 2017-11-09 2019-08-28 최원혁 목 형상 적응형 높이 조절 베개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23687A (ko) * 2008-05-28 2009-12-02 강직원 경추 받침 맞춤형 베개
CN201675559U (zh) * 2010-04-01 2010-12-22 江苏堂皇集团有限公司 折叠枕
CN102366278A (zh) * 2011-11-17 2012-03-07 四川大学 可塑形枕头
CN103844746A (zh) * 2012-12-05 2014-06-11 襄阳市第二十五中学 带定时震动功能的枕头
CN203314610U (zh) * 2013-05-20 2013-12-04 徐发达 用厚棉毯织造可折叠成高低段枕头顶面的幼儿睡枕头
CN104545183A (zh) * 2013-10-18 2015-04-29 江苏堂皇集团有限公司 枕头
CN106659307A (zh) * 2014-07-24 2017-05-10 卢根镐 枕头
CN104274010A (zh) * 2014-10-27 2015-01-14 彭传新 一种组合式颈椎枕
CN204245782U (zh) * 2014-11-21 2015-04-08 沈彤 双蝶形护颈枕头
CN104643780A (zh) * 2015-03-04 2015-05-27 吴江市永利工艺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震动装置枕头
CN204889441U (zh) * 2015-09-02 2015-12-23 徐云松 一种能二次利用的婴儿定型枕
KR20170041060A (ko) * 2015-10-06 2017-04-14 주식회사 티앤아이 신연을 이용한 경추교정베개
CN206044206U (zh) * 2016-07-21 2017-03-29 祁金梅 一种颈椎枕
CN106136748A (zh) * 2016-08-12 2016-11-23 金惠 一种功能性枕头
CN209031736U (zh) * 2018-08-24 2019-06-28 江阴市人民医院 可调节式颈椎固定枕
CN209769910U (zh) * 2019-04-28 2019-12-13 郎朗熙 一种颈椎病治疗枕
KR102154345B1 (ko) * 2019-07-30 2020-09-09 전병률 높이조절이 가능한 베개
CN211154943U (zh) * 2019-08-12 2020-08-04 一牛有限公司 功能性枕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00566B1 (ko)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75894B1 (ko) 베개
CN113331649A (zh) 枕头
WO2015119403A1 (ko) 체형교정이 가능한 건강베개
US20070283495A1 (en) Pillow for Localized Support of the Head
KR20060120973A (ko) 기능성 베개
KR101966297B1 (ko) 라운드형 베개
KR101418696B1 (ko) 베개
KR20180000455A (ko) 다기능 허리베개
CN216702182U (zh) 一种颈椎枕
KR101380629B1 (ko) 코골이 방지 및 경추와 견갑골 보호용 베개
KR101353497B1 (ko) 베개
KR102405680B1 (ko) 거북목 교정용 기능성 베개
KR102123260B1 (ko) 기능성 베개
KR102152190B1 (ko) 기능성 베개
JP3213397U (ja) 多機能の枕
KR19990033812U (ko) 좌우유동이용이한베개
KR100984623B1 (ko) 경추 받침 맞춤형 베개
KR200226847Y1 (ko) 경추 보호용 목베개
CN204580586U (zh) 一种多功能旅行枕
JP2015205015A (ja)
KR102355396B1 (ko) 베개
KR102567225B1 (ko) 인체공학적 구조의 베개
CN218739422U (zh) 一种适用于Halo-Vest架的固定枕
JP3201851U (ja)
CN211131823U (zh) 一种医用颈椎固定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ong Haiyan

Inventor before: Hong Haiya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