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9493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9493A
CN113329493A CN202010129202.1A CN202010129202A CN113329493A CN 113329493 A CN113329493 A CN 113329493A CN 202010129202 A CN202010129202 A CN 202010129202A CN 113329493 A CN113329493 A CN 113329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l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carrier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92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酉春华
徐小英
曾清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92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949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8247 priority patent/WO202117011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9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94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下行信息后,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SUL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采用该种方法,由于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从而使得第二网络设备可以获知终端设备的SUL能力;进一步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从而为实现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提供了可能。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通信系统中,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或者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之后,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建立相应的上下文(context)。终端设备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连接态转换到RRC空闲态时,网络设备会释放终端设备的上下文。此外,在5G通信系统中,为终端设备的RRC态引入了非激活(inactive)态。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可以保持与核心网连接,但是释放与接入网的RRC连接,不进行小区切换、无线链路监控等操作。
此外,为了改善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中,使用正常上行(normal uplink,NUL)载波导致的上行链路覆盖范围不足的问题,引入了补充上行(supplement uplink,SUL)载波。由于SUL载波通常配置较低的频段,因此,SUL载波的覆盖的范围较大。
然而,当网络设备需要与终端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时,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如何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目前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或者也可以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以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为例,在该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后,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该SUL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位于终端设备的RAN通知区域。
采用该种方法,由于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从而使得第二网络设备可以获知终端设备的SUL能力;进一步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从而为实现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提供了可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UL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SUL频带列表,SUL频带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SUL频带的标识;或者,SUL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至少一个SUL频带组合,每个SUL频带组合包括一个正常上行NUL频带的标识和NUL关联的SUL频带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还包括:SUL频带支持的带宽信息;和/或,SUL频带支持的子载波间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用于通知第二网络设备寻呼终端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或者也可以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以该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为例,在该方法中,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SUL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进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位于终端设备的RAN通知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UL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SUL频带列表,SUL频带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SUL频带的标识;或者,SUL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至少一个SUL频带组合,每个SUL频带组合包括一个正常上行NUL频带的标识和NUL支持的SUL频带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还包括:SUL频带支持的带宽信息;和/或,SUL频带支持的子载波间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其中,第一载波为SUL载波或NUL载波。
采用该种方式,由第二网络设备来确定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或者在N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从而使得网络设备调控的灵活性较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
采用该种方法,通过在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而无需再额外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能够有效节省信令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收第三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的索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和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
采用该种方法,第二网络设备将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和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均指示给终端设备,进而可以由终端设备来确定在SUL载波或N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包括以下任一项:随机接入资源,随机接入资源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或者,随机接入资源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和PUSCH资源;配置授权资源。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或者也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为例,在该方法中,终端设备释放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RRC连接,进入非激活态;以及,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其中,第二消息是根据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发送的,第一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SUL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位于终端设备的RAN通知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UL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SUL频带列表,SUL频带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SUL频带的标识;或者,SUL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至少一个SUL频带组合,每个SUL频带组合包括一个正常上行NUL频带的标识和NUL支持的SUL频带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还包括:SUL频带支持的带宽信息;和/或,SUL频带支持的子载波间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并使用该资源进行上行传输;其中,第一载波为SUL载波或NUL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包括: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收第三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的索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四消息,第四消息包括第一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多套候选资源的配置信息和多套候选资源的索引;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从多套候选资源中选择与资源的索引相同的候选资源,并根据选择的候选资源的配置信息确定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和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获取下行测量值,下行测量值为终端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方向上的测量值;若下行测量值小于预设门限,则终端设备使用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进行上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若下行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则终端设备使用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进行上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包括以下任一项:随机接入资源,随机接入资源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或者,随机接入资源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和PUSCH资源;配置授权资源。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或者也可以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以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为例,在该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的信息,该信息包括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将该小区添加到终端设备的RNA,或者,向第二网络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该小区的SUL载波。
采用该种方法,第一网络设备在为终端设备配置RNA时,充分考虑了终端设备的SUL能力,比如若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支持SUL载波的小区加入到终端设备的RNA,从而为后续终端设备在该小区的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提供了可能。以及,采用该种方式,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判断是否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比如第一网络设备若确定终端设备支持该小区的SUL载波,则可以向第二网络发送指示信息,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获知终端设备支持该小区的SUL载波,从而为终端设备在该小区的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提供了可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的信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或者也可以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以该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为例,在该方法中,第二网络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的信息;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请求消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小区的信息,小区的信息包括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RAN寻呼消息,RAN寻呼消息用于通知第二网络设备寻呼终端设备,寻呼消息包括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小区的SUL载波;第二网络设备根据RAN寻呼消息,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寻呼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其中,第一载波为小区的SUL载波或小区的NUL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寻呼消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寻呼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和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包括以下任一项:随机接入资源,随机接入资源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或者,随机接入资源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和PUSCH资源;配置授权资源。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或者也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以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为例,在该方法中,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网络设备的小区的SUL载波,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第一资源,第一资源包括:小区的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和/或,小区的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资源。
采用该种方案,通过网络设备向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指示第一资源,从而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第一资源及时实现上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网络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寻呼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寻呼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资源的索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支持小区的SUL载波,包括: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网络设备根据SUL能力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支持小区的SUL载波。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或者也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为例,在该方法中,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资源,第一资源包括:网络设备的小区的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和/或,小区的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终端设备使用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或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进行上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寻呼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寻呼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资源的索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资源包括: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和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终端设备使用第一资源进行上行传输,包括:终端设备获取下行测量值,下行测量值为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方向上的测量值;若下行测量值小于预设门限,则终端设备使用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进行上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若下行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则终端设备使用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进行上行传输。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设置在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所述通信装置具备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七方面的功能,比如,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七方面涉及步骤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或手段(means),所述功能或单元或手段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其中,通信单元可以用于收发信号,以实现该通信装置和其它装置之间的通信,比如,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执行该通信装置的一些内部操作。处理单元、通信单元执行的功能可以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七方面涉及的步骤相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信号,所述处理器执行程序指令,以完成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七方面中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存储器可以保存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七方面涉及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七方面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保存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七方面涉及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七方面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接口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并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七方面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设置在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所述通信装置具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涉及的功能,比如,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涉及步骤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或手段,所述功能或单元或手段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其中,通信单元可以用于收发信号,以实现该通信装置和其它装置之间的通信,比如,通信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执行该通信装置的一些内部操作。处理单元、通信单元执行的功能可以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涉及的步骤相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信号,所述处理器执行程序指令,以完成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中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存储器可以保存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涉及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保存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涉及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接口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第三方面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第四方面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第五方面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它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可能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又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又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竞争的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时间偏移量确定PRACH时域资源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装置的可能的示例性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设备:可以是能够接收网络设备调度和指示信息的无线终端设备,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或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或者互联网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手机(mobile phone))、计算机和数据卡,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远程站(remote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站(subscriber station,SS)、用户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5G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2)网络设备:可以是无线网络中的设备,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RAN节点(或设备),又可以称为基站。目前,一些RAN设备的举例为:5G通信系统中的新一代基站(generation Node B,gNode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 B,或home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另外,在一种网络结构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RAN设备。此外,在其它可能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是其它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称为网络设备。
(3)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个”包括A,B,C,AB,AC,BC或ABC。以及,除非有特别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30可接入到无线网络,以通过无线网络获取外网(例如因特网)的服务,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它设备通信,如可以与其它终端设备通信。该无线网络包括RAN和核心网(core network,CN),其中,RAN用于将终端设备(比如终端设备1301或终端设备1302)接入到无线网络,CN用于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并提供与外网通信的网关。RAN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RAN设备,比如RAN设备1101、RAN设备1102,CN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N设备,比如CN设备120。
CN中可以包括多个CN设备120,当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适用于5G通信系统时,CN设备120可以为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实体或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实体等。
应理解,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各个设备的数量仅作为示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实际应用中在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更多的终端设备、更多的RAN设备,还可以包括其它设备。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又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网络架构包括CN设备、RAN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RAN设备包括基带装置和射频装置,其中基带装置可以由一个节点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节点实现,射频装置可以从基带装置拉远独立实现,也可以集成在基带装置中,或者部分功能独立集成、部分功能集成在基带装置中。例如,在LTE通信系统中,RAN设备(eNB)包括基带装置和射频装置,其中射频装置可以相对于基带装置拉远布置,例如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是相对于BBU布置的远端无线单元。
RAN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遵循一定的协议层结构,例如控制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等协议层的功能;用户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PDCP层、RLC层、MAC层和物理层等协议层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PDCP层之上还可以包括业务数据适配(service data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
RAN设备可以由一个节点实现RRC、PDCP、RLC和MAC等协议层的功能,或者可以由多个节点实现这些协议层的功能。例如,在一种演进结构中,RAN设备可以包括CU)和DU,多个DU可以由一个CU集中控制。如图2所示,CU和DU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划分,例如PDCP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PDCP以下的协议层,例如RLC层和MAC层等的功能设置在DU。
这种协议层的划分仅仅是一种举例,还可以在其它协议层划分,例如在RLC层划分,将RLC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RLC层以下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或者,在某个协议层中划分,例如将RLC层的部分功能和RLC层以上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将RLC层的剩余功能和RLC层以下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此外,也可以按其它方式划分,例如按时延划分,将处理时间需要满足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DU,不需要满足该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CU。
此外,射频装置可以独立集成,不放在DU中,也可以集成在DU中,或者部分拉远部分集成在DU中,在此不作任何限制。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又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相对于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图3中还可以将CU的控制面(CP)和用户面(UP)分离,分成不同实体来实现,分别为控制面(control plane,CP)CU实体(即CU-CP实体)和用户面(user plane,UP)CU实体(即CU-UP实体)。
在以上网络架构中,CU产生的信令可以通过DU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产生的信令可以通过DU发送给CU。DU可以不对该信令进行解析而直接通过协议层封装后透传给终端设备或CU。以下实施例中如果涉及这种信令在DU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此时,DU对信令的发送或接收包括这种场景。例如,RRC或PDCP层的信令最终会处理为PHY层的信令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由接收到的PHY层的信令转变而来。在这种架构下,该RRC或PDCP层的信令,即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和射频装载发送的。
上述图1、图2或图3所示意的网络架构可以适用于各种无线接入技术(radioaccess technology,RAT)的通信系统中,例如可以是4G(或者称为LTE)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或者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也可以是LTE通信系统与5G通信系统之间的过渡系统,该过渡系统也可以称为4.5G通信系统,当然也可以是未来的通信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通信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的装置,根据其实现的功能,可以位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当采用以上CU-DU的结构时,网络设备可以为CU、或DU、或包括CU和DU的RAN设备。
以图1所示意的网络架构为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相关技术特征进行解释说明。为便于描述,下文中将图1中的RAN设备1101称为第一网络设备,将RAN设备1102称为第二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1301称为终端设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解释是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更容易被理解,而不应该视为对本申请所要求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一、非激活态
终端设备的状态可以包括RRC空闲(RRC_IDLE)态、RRC非激活(Inactive)态和RRC连接(RRC_CONNECTED)态。其中,RRC空闲态可简称为空闲态,RRC非激活态可简称为非激活态,也可以称为第三态,RRC连接态可简称为连接态。
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的覆盖区域可以包括为一个或多个小区,图1中简单示意出了第一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小区a1、第二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小区b1。终端设备接入第一网络设备的小区a1进入连接态后,第一网络设备可指示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比如,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RRC释放(release)消息,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到RRC释放消息后,可以进入非激活态。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断开了RRC连接,但第一网络设备和核心网之间仍存在终端设备对应的网络连接。
二、接入网通知区域和RAN寻呼区域
(1)接入网通知区域(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RNA)
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RNA,并向终端设备发送RNA配置信息。比如,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RRC释放消息可以包括RNA配置信息。RNA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RNA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一个或多个小区的标识,其中,多个小区可以属于一个网络设备或多个网络设备,比如RNA包括小区a1和小区b1,则RNA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小区a1和小区b1的标识;2)至少一个RAN跟踪区域码(RAN tracking area code),一个RAN跟踪区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当一个RAN跟踪区域以包括多个小区时,这多个小区可以属于一个网络设备或多个网络设备。
当终端设备在RNA范围内移动时,不需要与网络设备进行RNA更新;当终端设备的RNA定时器超时或者终端设备移动出了RNA范围时,终端设备需要发起接入网通知区域更新(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 update,RANU)流程。
在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后,由于第一网络设备和核心网之间仍存在终端设备对应的网络连接,因此,当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的下行信息后,会直接把下行信息发给终端设备最后连接的第一网络设备。由于第一网络设备不能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在其覆盖范围内,因此,在寻呼终端设备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为终端设备配置的RNA,在RNA(即第一网络设备的小区a1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b1)内进行寻呼。具体来说,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小区a1内发送寻呼消息,以及通过Xn接口向小区b1对应的第二网络设备发送RAN寻呼(XnAP RAN Paging)消息。
(2)RAN寻呼区域
沿用上述示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RAN寻呼消息;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RAN寻呼消息后,可以根据RAN寻呼消息确定RAN寻呼区域,进而在RAN寻呼区域内寻呼终端设备。其中,第二网络设备确定的RAN寻呼区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该一个或多个小区为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且该一个或多个小区属于终端设备的RNA。
示例性地,当终端设备的RNA内包括多个网络设备的小区时,多个网络设备中的每个网络设备均可在各自的RAN寻呼区域寻呼终端设备。
三、RAN寻呼消息和寻呼消息
(1)RAN寻呼消息
RAN寻呼消息可以用于通知网络设备寻呼终端设备,RAN寻呼消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示例性地,以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RAN寻呼消息为例,该RAN寻呼消息还可以包括RAN寻呼区域信息,进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RAN寻呼区域信息确定RAN寻呼区域。
在一个示例中,RAN寻呼区域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的标识,该一个或多个小区为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且该一个或多个小区属于终端设备的RNA。比如,RAN寻呼区域信息可以包括小区b1的标识,进而第二网络设备根据RAN寻呼区域信息确定RAN寻呼区域包括小区b1,并可以在小区b1内发送寻呼消息,以寻呼终端设备。
在又一个示例,RAN寻呼区域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RAN跟踪区域码,比如至少一个RAN跟踪区域码可以为第二网络设备的RNA小区对应的RAN跟踪区域码;以小区b1为例,小区b1为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且小区b1属于终端设备的RNA,则小区b1即为第二网络设备的RNA小区。比如,RAN寻呼消息可以包括RAN跟踪区域码1,其中,RAN跟踪区域码1对应的小区有小区a1和小区b1,小区a1是第一网络设备的小区,小区b1是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进而第二网络设备根据RAN跟踪区域码1确定RAN寻呼区域包括小区b1,并在小区b1内发送寻呼消息,以寻呼终端设备。
(2)寻呼消息
寻呼消息可以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可以在周期性的寻呼资源上发送寻呼消息,一个寻呼周期内,可以有多个寻呼帧,每个寻呼帧下可以有多个寻呼时机(pagingoccasion,PO)。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终端设备对应的寻呼时机,进而网络设备可以在终端设备对应的寻呼时机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该DCI用于调度寻呼消息,该DCI使用寻呼无线网络临时标识(paging 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P-RNTI)加扰,以及网络设备在该DCI指示的时频资源上发送寻呼消息;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在该寻呼时机上使用P-RNTI监听DCI,并根据接收到的DCI接收寻呼消息,获得寻呼消息的具体内容。寻呼消息可以包括寻呼记录列表(PagingRecordlist),寻呼记录列表中包括需要寻呼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接收到寻呼消息后,若确定寻呼记录列表中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则可以向网络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过程;若确定寻呼记录列表中不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则可以继续在下一个寻呼周期接收寻呼消息。
四、随机接入过程
第一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后,第一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能需要进行信息交互,比如第一网络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的下行信息,需要将下行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以第一网络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的下行信息,需要将下行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为例,参见前文描述可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为终端设备配置的RNA内寻呼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在RNA内的小区接收到寻呼消息后,可以通过该小区发起随机接入过程,进而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获知终端设备在哪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内;若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下行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由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由于终端设备可能在第一网络设备的小区a1的覆盖范围内,或者也可能在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b1的覆盖范围内,因此终端设备可能向第一网络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或者也可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下面描述终端设备发起的随机接入过程所包括的一些步骤。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两种随机接入流程,分别为四步随机接入流程和两步随机接入流程。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如图4a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随机接入请求可以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则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该随机接入请求又被称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1消息或消息1(Msg1)。
步骤a2:网络设备在检测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则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随机接入响应,其中,随机接入响应又被称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2消息或消息2(Msg2)。
步骤a3: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令,则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该上行信令。其中,该上行信令又被称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3消息或消息3(Msg3)。
示例性地,Msg3可以是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可选地,Msg3还可以包括上行数据。
步骤a4:网络设备接收Msg3,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竞争解决消息,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竞争解决消息,如果根据竞争解决消息确定赢得了此次随机接入冲突,则可以确定随机接入成功;否则,终端设备确定此次随机接入失败,可以再次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其中,竞争解决消息又被称为第4消息或消息4(Msg4)。
示例性地,Msg4可以是恢复RRC连接消息或RRC释放消息。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如图4b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此处,随机接入请求也可以称为消息A(MsgA),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和上行信令,相当于上述图4a的四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和Msg3,也可以理解为,是将Msg1和Msg3放到“一起发送”。
步骤b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MsgB。
此处,MsgB即针对随机接入请求的响应信息,也可以称为消息B,包括针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响应信息和针对上行信令的响应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五、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是否是由终端设备自身选择,可以将随机接入过程划分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其中,(1)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终端设备可以选择其中一个随机接入前导码。上述图4a和图4b所示意的步骤即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所包括的步骤。
(2)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可以由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随机接入前导码,进而终端设备可以发送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四步随机接入过程为例,图4c为基于非竞争的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如图4c所示,包括:
步骤c1,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前导码。
步骤c2,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随机接入请求包括分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步骤c3,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后,可以确定随机接入成功。
根据上述图4a和图4c所示意的流程可以看出,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是使用终端设备专用的随机接入过程进行随机接入,相比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来说,不会产生随机接入冲突,从而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及时接入网络设备,有效缩短恢复业务传输的时间。
六、SUL频带和SUL载波
5G通信系统中包括多个频带(band),比如n1、n2、n41等。进一步地,5G通信系统中还引入了SUL频带,比如n80、n81、n82、n83、n84、n85、n86。其中,n1、n2、n41、n80、n81、n82、n83、n84、n85、n86等可以理解为频带编号。每个频带编号用于标识预设的频率范围,比如n41标识的频率范围为2496MHz-2690 MHz(此处所描述的频率范围是指上行的频率范围),n80标识的频率范围为1710MHz-1785 MHz。
进一步地,在引入SUL频带后,网络设备可以为一个小区配置一个下行载波和两个上行载波,以提升系统的上行覆盖能力。其中,两个上行载波分别为:SUL载波和NUL载波。其中,SUL载波可以属于SUL频带,或者说,SUL载波位于SUL频带内;比如,SUL载波1的频率范围为1710MHz-1740 MHz,则SUL载波1位于n80对应的SUL频带内。通常情况下,一个小区下,SUL载波的覆盖范围大于NUL载波的覆盖范围。
基于上述对相关技术特征的介绍,本申请实施例将从不同角度,对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的一些可能的实现进行研究。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包括四种可能的方案,为便于描述,称为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和方案四。
(1)针对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在终端设备的RNA内寻呼终端设备时,RNA内的其它网络设备(比如第二网络设备)并不知晓终端设备是否支持SUL载波,从而导致当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位于第二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时,无法通过SUL载波进行上行传输。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在方案一中,第一网络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下行信息后,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SUL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采用该种方法,由于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从而使得第二网络设备可以获知终端设备的SUL能力;进一步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从而为实现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提供了可能;此外,由于SUL载波的覆盖范围较大,当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时,能够有效保证上行传输及时到达第二网络设备。
在方案二中,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的信息,该信息包括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以及,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将该小区加入终端设备的RNA。采用该种方法,第一网络设备在为终端设备配置RNA时,充分考虑了终端设备的SUL能力,比如若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支持SUL载波的小区加入到终端设备的RNA,从而为后续终端设备在该小区的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提供了可能。
在方案三中,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的信息,该信息包括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以及,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向第二网络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该小区的SUL载波;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均位于终端设备的RNA内。采用该种方式,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判断是否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比如第一网络设备若确定终端设备支持该小区的SUL载波,则可以向第二网络发送指示信息,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获知终端设备支持该小区的SUL载波,从而为终端设备在该小区的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提供了可能;又比如,第一网络设备若确定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而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不支持SUL载波,则可以不再向第二网络发送指示信息,从而能够有效节省信令开销和传输资源。此外,采用该种方法,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基于指示信息直接获知终端设备支持该小区的SUL载波,从而节省了第二网络设备的处理负担。
(2)针对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当终端设备的下行信息到达时,若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则终端设备如何获取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方案四,在方案四中,网络设备确定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支持网络设备的小区的SUL载波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源包括该小区的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和/或该小区的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采用该种方案,通过网络设备向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指示第一资源,从而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第一资源及时实现上行传输。
下面结合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一至方案四进行详细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各个实施例中,将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适用于图1所示意的场景为例。该通信方法可涉及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其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图1中的RAN设备1101或者能够支持RAN设备1101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当然还可以是其他通信装置,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图1中的RAN设备1102或能够支持RAN设备1102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当然还可以是其他通信装置,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示例性地,该通信方法还可涉及第三通信装置,第三通信装置可以图1中的终端设备1301或者能够支持终端设备1301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当然还可以是其他通信装置,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
为了便于介绍,在下文中,以第一通信装置是RAN设备1101(即第一网络设备)、第二通信装置是RAN设备1102(即第二网络设备)、第三通信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将基于上述方案一描述通信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现。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501,核心网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下行信息,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
相应地,在步骤502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下行信息。
此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保留有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网络设备,或者说终端设备最后连接的网络设备,又或者说最后服务终端设备的网络设备。示例性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源主小区的小区标识、源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源主小区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健壮性包头压缩(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ROHC)状态。
其中,终端设备的下行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DL data),此种情形下,核心网设备可以为UPF实体。或者,终端设备的下行信息可以包括与终端设备关联的信令(DL UE-associated signalling),此种情形下,核心网设备可以为AMF实体。示例性地,当终端设备的下行信息包括与终端设备关联的信令时,该信令可以是指除终端设备的上下文释放命令(UE Context Release Command)以外的信令。
步骤503,应所述下行信息的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SUL能力信息的SUL能力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下行信息后,可以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RNA内寻呼终端设备。比如,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RNA内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小区a1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b1,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网络设备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当网络设备包括多个小区时,多个小区可能属于同一RNA,或者也可能属于不同的RNA。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便于描述,对于一个网络设备来说,若该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小区属于RNA1,则可以称该网络设备位于RNA1。因此,当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RNA内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小区a1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b1时,可以描述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位于同一RNA。其中,若某一小区属于RNA1,则也可以描述为该小区位于RNA1内。
其中,第一消息可以用于通知第二网络设备寻呼终端设备,即第一消息可以为RAN寻呼消息。此种情形下,RAN寻呼消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还可以包括RAN寻呼区域信息,比如RAN寻呼区域信息包括小区b1的标识或RAN跟踪区域码;其中,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为非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nactive 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y,I-RNTI)。或者,第一消息也可以为专用于承载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的消息,此种情形下,RAN寻呼消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还可以包括RAN寻呼区域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RAN寻呼消息和第一消息。
步骤504,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消息,并根据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发送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也就是说,第二消息可以为寻呼消息。
示例性地,以第一消息为RAN寻呼消息为例,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和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在小区b1上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比如,若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即终端设备支持小区b1的SUL载波),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在小区b1的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若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不匹配,则可以按照现有方案来实现。此处,由于小区b1为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因此,第二网络设备获取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属于内部实现,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网络设备获知或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以第二网络设备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后,指示终端设备在小区b1的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为例进行描述,第二网络设备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后,具体执行何种操作,实施例一中对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针对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的情形进行描述,对终端设备不支持SUL载波时的实现不做限定;以及,将针对小区b1支持SUL载波的情形进行描述,对小区b1不支持SUL载波时的实现不做限定。
下面对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进行介绍。
(1)实现方式1
在实现方式1中,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1,指示信息1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此种情形下,若终端设备不支持SUL载波,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不再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在其它可能的情形中,指示信息1也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支持SUL载波,比如指示信息1包括1个比特,若该比特的取值为1,则表示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若该比特的取值为0,则表示终端设备不支持SUL载波;此种情形下,不论终端设备是否支持SUL载波,第一网络设备均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
如此,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SUL能力信息后,根据指示信息1来确定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且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确定小区b1也支持SUL载波,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否则,比如小区b1不支持SUL载波,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不匹配。
(2)实现方式2
在实现方式2的一个示例中,SUL能力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SUL频带列表,SUL频带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SUL频带的标识,比如n80、n81。可选地,SUL能力信息还可以包括SUL频带列表中每个SUL频带支持的子载波间隔信息和带宽信息。比如,n80支持的子载波间隔包括15kHz,其支持的带宽包括5MHz、10MHz、15MHz、20MHz、25MHz、30MHz;n80支持的子载波间隔包括15kHz,支持的带宽包括5MHz、10MHz、15MHz、20MHz、25MHz、30MHz;n81支持的子载波间隔包括15kHz,支持的带宽包括5MHz、10MHz、15MHz、20MHz、25MHz、30MHz。
如此,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SUL能力信息后,若确定SUL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SUL频带列表等,则可以获知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
进一步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支持的SUL频带列表和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确定小区b1支持的SUL载波是否属于SUL频带列表中的频带。比如,小区b1的SUL载波的频率范围1710MHz到1740MHz,SUL频带列表包括n80、n81,SUL载波属于n80(1710MHz-1785 MHz),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否则,比如小区b1支持的SUL载波不属于SUL频带列表中的频带,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不匹配。
在实现方式2的又一个示例中,SUL能力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至少一个SUL频带组合,每个SUL频带组合包括一个NUL频带的标识和该NUL关联的SUL频带的标识;举个例子,SUL频带组合为n41-n80。进一步地,SUL能力信息还可以包括每个SUL频带组合中的SUL频带支持的子载波间隔信息和带宽信息。可以理解地,NUL关联的SUL频带也可以描述为NUL绑定或支持的SUL频带。
如此,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SUL能力信息后,若确定SUL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SUL频带列表等,则可以获知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
进一步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支持的至少一个SUL频带组合,确定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支持的SUL载波是否属于至少一个SUL频带组合中的SUL频带。比如,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b1的NUL载波的频率范围为2510MHz到2540MHz,SUL载波的频率范围1710MHz到1740MHz,终端设备支持的一个SUL频带组合为n41-n80,小区b1的NUL载波属于n41(2496MHz到2690MHz),小区b1的SUL载波属于n80(1710MHz-1785 MHz),进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否则,比如小区b1的SUL载波不属于至少一个SUL频带组合中的SUL频带,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不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1)上述实现方式1和实现方式2为两种可能的示例,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有其它可能的实现方式,比如SUL能力信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1和终端设备支持的SUL频带列表,或者,SUL能力信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1和终端设备支持的至少一个SUL频带组合。
(2)当SUL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SUL频带列表时,本申请实施例中是以SUL能力信息还可以包括SUL频带列表中每个SUL频带支持的子载波间隔信息和带宽信息为例进行描述的,在其它可能的示例中,SUL频带列表中每个SUL频带支持的子载波间隔信息和带宽信息也可以携带在第一消息的其它信元中。也就是说,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中包括信元1,信元1用于承载SUL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SUL频带列表,SUL频带列表中每个SUL频带支持的子载波间隔信息和带宽信息);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中包括信元1和信元2,信元1用于承载SUL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SUL频带列表),信元2用于承载SUL频带列表中每个SUL频带支持的子载波间隔信息和带宽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消息携带上述信息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做限定。
(3)上述描述了第二网络设备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是否匹配的一些可能的示例,根据第二网络设备获取到的SUL能力信息所包括的内容的不同,还可能存在其它可能的情形,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采用上述方法,由于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从而使得第二网络设备可以获知终端设备的SUL能力,进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确定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与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从而实现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二中,将基于上述方案二描述通信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601,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的信息。
相应地,在步骤602中,第二网络设备接收请求消息。
示例性地,针对于支持SUL载波的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确定需要为终端设备配置RNA后,可以向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中包括第二网络设备。在一个示例中,请求消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的标识;比如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包括小区b1和小区b2,第一网络设备需要请求小区b1的信息,则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小区b1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网络设备如何确定需要请求哪些小区的信息的方式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601和步骤602为可选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执行。
步骤603,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b1的信息。
相应地,在步骤604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b1的信息。
此处,小区b1的信息可以包括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2,指示信息2用于指示小区b1支持SUL载波。可选地,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小区b1的SUL载波的频点信息、小区b1的SUL载波的带宽信息、小区b1的SUL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信息、小区b1的CG能力信息、小区b1的两步随机接入能力信息。
其中,SUL载波的频点信息可以为SUL载波的中心频点的频率或SUL载波的频点号;根据SUL载波的频点信息和SUL载波的带宽信息可以确定出SUL载波的频率范围。示例性地,SUL载波的频点信息可以为SUL载波的第一上行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的频点信息,SUL载波的带宽或子载波间隔是指SUL载波的第一上行BWP的带宽或子载波间隔。第一上行BWP可用于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发送小数据量的数据,第一上行BWP可以是初始上行BWP或其它BWP。
步骤605,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将小区b1添加到终端设备的RNA。
示例性地,第一网络设备若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即终端设备支持小区b1的SUL载波),则可以将小区b1添加到终端设备的RNA,若不匹配,则可以将小区b1排除出终端设备的RNA。也就是说,若小区b1包括SUL载波,则当小区b1被加入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RNA时,这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均支持小区b1的SUL载波。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将小区b1添加到终端设备的RNA,也可以描述为,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的RNA包括小区b1;第一网络设备将小区b1排除出终端设备的RNA,也可以描述为,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的RNA不包括小区b1。
在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1,指示信息1指示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包括指示信息2,指示信息2用于指示小区b1支持SUL载波。此种情形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并可以将小区b1添加到终端设备的RNA。否则,比如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但小区b1不支持SUL载波,或者终端设备不支持SUL载波但小区b1支持SUL载波,则可以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不匹配,并可以将小区b1排除出终端设备的RNA。
在又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SUL频带列表以及SUL频带列表中每个SUL频带支持的子载波间隔信息和带宽信息。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包括小区b1的SUL载波的频点信息、SUL载波的带宽信息、SUL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信息。此种情形下,第一网络设备若确定小区b1的SUL载波位于SUL频带列表的其中一个SUL频带(比如SUL频带1)内,SUL载波的带宽小于或等于SUL频带1支持的带宽,SUL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为SUL频带1支持的子载波间隔,则可以小区b1添加到终端设备的RNA。否则(比如小区b1的SUL载波不在SUL频带列表的任一SUL频带内;或者,SUL载波的频点位于SUL频带1内,但SUL载波的带宽大于SUL频带1支持的带宽;又或者,SUL载波的频点位于SUL频带1内,SUL载波的带宽小于或等于SUL频带1支持的带宽,但SUL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是SUL频带1支持的子载波间隔),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不匹配,并可以将小区b1排除出终端设备的RNA。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了第一网络设备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是否匹配的两个示例,还可能存在其它可能的情形,此处不再一一列举。进一步地,实施例二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是否匹配的方式和实施例一中第二网络设备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是否匹配的方式可以相互参照。
步骤606,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释放消息,RRC释放消息可以包括RNA配置信息。
比如,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RNA包括小区a1和小区b1,则RNA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小区a1的标识和小区b1的标识。
相应地,在步骤607中,终端设备接收RRC释放消息,并进入非激活态。
步骤608,核心网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下行信息。
相应地,在步骤609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下行信息。
步骤610,第一网络设备在终端设备的RNA内寻呼终端设备,比如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RAN寻呼消息。
步骤611,第二网络设备接收RAN寻呼消息,并根据RAN寻呼消息寻呼终端设备。
示例性地,RAN寻呼消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和小区b1的标识,第二网络设备根据RAN寻呼消息可以获知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进而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在小区b1的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以第二网络设备接收RAN寻呼消息后,指示终端设备在小区b1的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为例进行描述,第二网络设备确定接收RAN寻呼消息(即获知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后,具体执行何种操作,实施例二中对此不做限定。
采用上述方法,由于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来确定是否将小区添加到终端设备的RNA,并在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时,将小区添加到终端设备的RNA。进而,后续第二网络设备若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RAN寻呼消息,则可以获知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从而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实现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三中,将基于上述方案三描述通信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
步骤701,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比如小区b1)的信息。
此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获取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比如,在第一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之前,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
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RNA后,若确定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则当RNA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小区a1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b1时,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在一个示例中,请求消息可以包括小区的标识;比如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包括小区b1和小区b2,第一网络设备需要请求小区b1的信息,则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小区b1的标识。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所需要请求的小区是指第二网络设备包括的且属于RNA的小区。
相应地,在步骤702中,第二网络设备接收请求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701和步骤702为可选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执行。
步骤703,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小区b1的信息,小区b1的信息包括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
相应地,在步骤704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小区b1的信息。
步骤705,核心网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下行信息,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
相应地,在步骤706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下行信息。
此处,步骤705可以在步骤701之后执行,或者也可以在步骤701之前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定。
步骤707,第一网络设备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与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执行步骤708;若不匹配,则执行步骤710。
步骤708,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RAN寻呼消息1,RAN寻呼消息1包括指示信息3,指示信息3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小区b1的SUL载波,或者说指示信息3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小区b1支持SUL载波,或者说,指示信息3用于指示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进一步地,RAN寻呼消息1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和RAN寻呼区域信息。
步骤709,第二网络设备接收RAN寻呼消息1,并根据RAN寻呼消息1寻呼终端设备。
示例性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RAN寻呼消息1确定终端设备支持小区b1的SUL载波后,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在小区b1的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以第二网络设备接收RAN寻呼消息1后,指示终端设备在小区b1的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为例进行描述,第二网络设备确定接收RAN寻呼消息1(即获知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后,具体执行何种操作,实施例三中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710,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RAN寻呼消息2,RAN寻呼消息2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和RAN寻呼区域信息。
步骤711,第二网络设备接收RAN寻呼消息2,并根据RAN寻呼消息2寻呼终端设备。
此处,第二网络设备接收RAN寻呼消息2,可以按照现有方案寻呼终端设备。
采用上述方法,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为终端设备配置的RNA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后,可以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若确定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与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时,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RAN寻呼消息1;进而,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RAN寻呼消息1,则可以获知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支持SUL载波,从而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实现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四中,将基于上述方案四描述通信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包括:
步骤801,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第一小区的SUL载波,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第一小区为网络设备包括的一个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支持第一小区的SUL载波,也可以描述为,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支持SUL载波。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的RNA包括第一小区,网络设备确定需要在第一小区寻呼终端设备时,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和第一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是否支持SUL载波。若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和第一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匹配,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支持SUL载波;若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和第一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不匹配,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不支持SUL载波。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和第一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是否匹配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相关描述。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保留有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的网络设备,或者说终端设备最后连接的网络设备,又或者说最后服务终端设备的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不同于第一网络设备,且第二网络设备位于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RNA内。
网络设备确定需要在第一小区寻呼终端设备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当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时,第一网络设备若从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的下行信息,则可以确定需要在第一小区寻呼终端设备。当网络设备为第二网络设备时,第二网络设备若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RAN寻呼消息,RAN寻呼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和RAN寻呼区域信息,RAN寻呼区域信息包括第一小区的标识或第一小区对应的RAN跟踪区域码,则可以确定需要在第一小区寻呼终端设备。
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当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时,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RRC连接,向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又比如,当网络设备为第二网络设备时,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从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
步骤8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4,其中,指示信息4可以承载于寻呼消息或者其它可能的消息中。
步骤803,终端设备接收指示信息4,根据指示信息4使用第一小区的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或第一小区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进行上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信息4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或者在NUL上进行上行传输。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可以第一小区的SUL载波的资源使用情况,来指示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或者在NUL上进行上行传输。比如,网络设备若确定第一小区的SUL载波上有足够的资源供终端设备使用,则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若确定第一小区的SUL载波上没有足够的资源供终端设备使用,则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在N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其中,第一小区的SUL载波上是否有足够的资源供终端设备使用的判断标准可以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采用该种方式,网络设备来确定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或者在N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从而使得网络设备调控的灵活性较高。或者,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网络设备为终端分配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源包括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和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下面结合情形1至情形3分别进行说明。
情形1:
指示信息4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的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示例性地,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5,指示信息5用于指示第一小区的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此种情形下,终端设备接收到指示信息4和指示信息5后,可以使用第一小区的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进行上行传输。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4和指示信息5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寻呼消息中包括指示信息4和指示信息5。又比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寻呼消息中包括指示信息4;以及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指示信息5。可选地,寻呼消息还可以包括指示信息6,指示信息6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收第三消息。又比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指示信息4和指示信息5;以及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可选地,寻呼消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6,指示信息6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收第三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可以是指: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调度第三消息的DCI(该DCI也可以采用P-RNTI加扰),并在该DCI所指示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三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可以包括随机接入资源,或者也可以包括配置授权资源,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可以包括随机接入资源。
此种情形下,指示信息5可以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资源。随机接入资源可以为基于竞争的四步或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随机接入资源,或者也可以为基于非竞争的四步或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随机接入资源。下文中主要以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为基于非竞争的四步或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随机接入资源为例进行描述。
在基于非竞争的四步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资源可以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资源,进而指示信息5可以用于指示随机接入前导码和PRACH资源。终端设备使用随机接入资源进行上行传输,可以是指,终端设备在PRACH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其中,指示信息5指示随机接入前导码和PRACH资源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在一个示例中,指示信息5可以分别指示随机接入前导码和PRACH资源。其中,(1)针对于随机接入前导码来说,指示信息5可以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索引,进而指示出随机接入前导码。(2)PRACH资源包括PRACH时域资源和PRACH频域资源,对于PRACH时域资源来说,指示信息5可以包括时间偏移(offset)量,时间偏移量可以理解为一个时间长度,时间偏移量的单位可以是时隙、符号或子帧等;或者,也可以是其它可能的时间单位,具体不做限定。时间偏移量所对应的基准位置可以是承载消息1的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或者也可以是承载用于调度消息1的DCI的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当指示信息5承载于寻呼消息中时,消息1可以是指寻呼消息;当指示信息5承载于第三消息时,消息1可以是指第三消息。参见图9所示,时间偏移量为1个时隙,基准位置为承载寻呼消息的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即基准位置为时隙0的结束位置,根据基准位置和时间偏移量可得到PRACH时域资源位于时隙2。对于PRACH频域资源来说,具体的指示方式可以有多种,具体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以指示信息5包括时间偏移量为例,在其它可能的示例中,时间偏移量也可以是协议预先定义的,此种情形下,指示信息5可以不再包括时间偏移量。
在又一个示例中,指示信息5可以包括随机接入资源的索引。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广播多套候选随机接入资源和每套候选随机接入资源的索引,进而终端设备接收到指示信息5后,可以根据指示信息5所包括的索引,从多套候选随机接入资源中确定出随机接入资源。比如,随机接入资源的索引可以为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索引。
在基于非竞争的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资源可以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PRACH资源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资源。此种情形下,终端设备使用随机接入资源进行上行传输,可以是指,终端设备在PRACH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及在PUSCH资源上发送上行信令(比如RRC恢复请求消息)。
其中,指示信息5指示随机接入资源的方式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可选地,指示信息5也可以通过指示时间偏移量的方式来指示PUSCH时域资源,具体可以参见上文中指示信息5指示PRACH时域资源的描述。
(2)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包括配置授权资源。
在一个示例中,指示信息5可以分别指示配置授权时域资源和配置授权频域资源。比如,指示信息5也可以通过指示时间偏移量的方式来指示配置授权时域资源,具体可以参见上文中指示信息5指示PRACH时域资源的描述。
在又一个示例中,指示信息5可以包括配置授权资源的索引。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广播多套候选配置授权资源和每套配置授权资源的索引,进而终端设备接收到指示信息5后,可以根据指示信息5所包括的索引,从多套候选配置授权资源中确定出配置授权资源。
可以理解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SUL载波(或NUL载波)上的配置授权资源的子载波间隔为终端设备在该SUL载波(或NUL载波)上支持的子载波间隔。该配置授权资源可以为终端设备专用的资源。
情形2:
指示信息4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的N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示例性地,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5,指示信息5用于指示第一小区的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此种情形下,终端设备接收到指示信息4和指示信息5后,可以使用第一小区的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进行上行传输。
情形3:
指示信息4用于指示网络设备为终端分配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源可以包括第一小区的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和第一小区的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
此种情形下,终端设备接收到指示信息4后,可以根据下行测量值,确定在第一小区的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或者在第一小区的N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比如,若下行测量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则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小区的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否则,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小区的N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其中,下行测量值可以为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方向上的测量值;终端设备可通过下行测量以获得下行测量值。下行测量值可以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quality,RSRQ)或者参考信号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ratio,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应地,预设门限可包括分别与RSRP、RSRQ或者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门限。比如,当下行测量值包括RSRP时,终端设备可将RSRP与RSRP对应的门限比较;当下行测量值包括RSRQ时,终端设备可将RSRQ与RSRQ对应的门限比较;当下行测量值包括SINR时,终端设备可将SINR与SINR对应的门限比较。举个例子,下行测量值包括RSRP和RSRQ,当RSRP小于或等于RSRP对应的门限,且RSRQ小于或等于RSRQ对应的门限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下行测量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门限。
上述情形3中,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下行测量值来确定在的SUL载波或N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由于下行测量值的大小能够反映出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比如下行测量值较小,则说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终端设备可能不在NUL载波的覆盖范围内,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以保证上行传输能够及时到达网络设备;又比如下行测量值较大,则说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终端设备在NUL载波的覆盖范围内,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在N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采用上述方法,一方面,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第一小区的SUL载波后,可以为终端设备分配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从而便于实现终端设备在SUL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另一方面,以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为随机接入资源为例,在目前的方案中,触发随机接入过程的事件可能有多种,比如非激活态下下行数据到达,通常情形下,当触发随机接入过程的事件为非激活态下下行信息到达时,终端设备采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发起随机接入,而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指示随机接入资源,使得当触发随机接入过程的事件为非激活态下下行信息到达时,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发起随机接入,从而能够缩短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的时间,使得网络设备能够将下行信息及时发送给终端设备。
针对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需要说明的是:
(1)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可以分别单独实施,或者也可以结合实施。比如,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均可以与实施例四结合实施。
举个例子,将实施例一与实施例四结合实施,则在实施例一的步骤504中,第二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小区b1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后,可以采用实施例四中的方案,即执行步骤802,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4,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步骤803。
再举个例子,将实施例二与实施例四结合实施,则在实施例二的步骤611中,第二网络设备接收RAN寻呼消息后,可以采用实施例四中的方案,即执行步骤802,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4,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步骤803。
再举个例子,将实施例三与实施例四结合实施,则在实施例三的步骤709中,第二网络设备接收RAN寻呼消息1后,可以采用实施例四中的方案,即执行步骤802,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4,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步骤803。
(2)上述侧重描述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不同实施例之间的差异之处,除差异之处的其它内容,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之间可以相互参照。比如,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有关小区的上行载波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匹配的实现可以参见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进一步地,各个实施例中不同实现方式或不同情形之间的内容也可以相互参照。比如,实施例四的情形2中,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4和指示信息5的方式可以参见情形1的描述。
(3)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所描述的各个流程图(比如图5至图8)的步骤编号仅为执行流程的一种示例,并不构成对步骤执行的先后顺序的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中相互之间没有时序依赖关系的步骤之间没有严格的执行顺序。此外,各个流程图中所示意的步骤并非全部是必须执行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各个流程图的基础上增添或者删除部分步骤。
上述主要从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装置的可能的示例性框图。如图10所示,装置10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002和通信单元1003。处理单元1002用于对装置10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通信单元1003用于支持装置1000与其他设备的通信。可选地,通信单元1003也称为收发单元,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或发送单元,分别用于执行接收和发送操作。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001,用于存储装置1000的程序代码和/或数据。
该装置1000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或者还可以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处理单元1002可以支持装置1000执行上文中各方法示例中终端设备的动作。或者,处理单元1002主要执行方法示例中的终端设备的内部动作,通信单元1003可以支持装置1000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通信单元1003可以用于执行图6的步骤607、图8中的步骤803。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002用于,释放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RRC连接,进入非激活态;通信单元1003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其中,第二消息是根据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发送的,第一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SUL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位于终端设备的RAN通知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确定第一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通信单元1003还用于,使用资源进行上行传输;其中,第一载波为SUL载波或NUL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单元1003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处理单元1002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和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获取下行测量值,下行测量值为终端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方向上的测量值;通信单元1003还用于,若下行测量值小于预设门限,则使用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进行上行传输。
该装置1000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或者还可以为设置在第一网络设备中的芯片。处理单元1002可以支持装置1000执行上文中各方法示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的动作。或者,处理单元1002主要执行方法示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的内部动作,通信单元1003可以支持装置1000与其它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通信单元1003可以用于执行图5的步骤502、步骤503,图6中的步骤601、步骤604、步骤606、步骤609、步骤610,图7中的步骤701、步骤706、步骤708、步骤710,以及图8中的步骤802;处理单元1002用于执行图6中的步骤605,图7中的步骤707,图8中的步骤801。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单元1003用于,从核心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以及,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补充上行SUL能力信息,SUL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位于终端设备的无线接入网RAN通知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UL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SUL频带列表,SUL频带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SUL频带的标识;或者,SUL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至少一个SUL频带组合,每个SUL频带组合包括一个正常上行NUL频带的标识和NUL关联的SUL频带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还包括:SUL频带支持的带宽信息;和/或,SUL频带支持的子载波间隔。
该装置1000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网络设备、或者还可以为设置在第二网络设备中的芯片。处理单元1002可以支持装置1000执行上文中各方法示例中第二网络设备的动作。或者,处理单元1002主要执行方法示例中的第二网络设备的内部动作,通信单元1003可以支持装置1000与其它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通信单元1003可以用于执行图5的步骤504,图6中的步骤603、步骤611,图7中的步骤702、步骤703、步骤709、步骤711,以及图8中的步骤802;处理单元1002用于执行图8中的步骤801。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单元1003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SUL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以及,根据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位于终端设备的无线接入网RAN通知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UL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SUL频带列表,SUL频带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SUL频带的标识;或者,SUL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至少一个SUL频带组合,每个SUL频带组合包括一个正常上行NUL频带的标识和NUL支持的SUL频带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还包括:SUL频带支持的带宽信息;和/或,SUL频带支持的子载波间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其中,第一载波为SUL载波或NUL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单元1003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收第三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和N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包括以下任一项:随机接入资源,随机接入资源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或者,随机接入资源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和PUSCH资源;配置授权资源。
应理解以上装置中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装置中的单元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单元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各个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由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该单元的功能。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又可以成为处理器,可以是一种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实现或者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
在一个例子中,以上任一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再如,当装置中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处理器,比如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以上用于接收的单元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用于从其它装置接收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接收单元是该芯片用于从其它芯片或装置接收信号的接口电路。以上用于发送的单元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用于向其它装置发送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发送单元是该芯片用于向其它芯片或装置发送信号的接口电路。
请参考图11,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可以为以上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操作。如图11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天线1110、射频部分1120、信号处理部分1130。天线1110与射频部分1120连接。在下行方向上,射频部分1120通过天线1110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将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发送给信号处理部分1130进行处理。在上行方向上,信号处理部分1130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部分1120,射频部分1120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110发送给网络设备。
信号处理部分1130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子系统,用于实现对数据各通信协议层的处理;还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子系统,用于实现对终端设备操作系统以及应用层的处理;此外,还可以包括其它子系统,例如多媒体子系统,周边子系统等,其中多媒体子系统用于实现对终端设备相机,屏幕显示等的控制,周边子系统用于实现与其它设备的连接。调制解调子系统可以为单独设置的芯片。
调制解调子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1131,例如,包括一个主控CPU和其它集成电路。此外,该调制解调子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元件1132和接口电路1133。存储元件1132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但用于执行以上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的程序可能不存储于该存储元件1132中,而是存储于调制解调子系统之外的存储器中,使用时调制解调子系统加载使用。接口电路1133用于与其它子系统通信。
该调制解调子系统可以通过芯片实现,该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接口电路,其中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终端设备执行的任一种方法的各个步骤,接口电路用于与其它装置通信。在一种实现中,终端设备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例如用于终端设备的装置包括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处理元件调用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存储元件可以为处理元件处于同一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内存储元件。
在另一种实现中,用于执行以上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的程序可以在与处理元件处于不同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外存储元件。此时,处理元件从片外存储元件调用或加载程序于片内存储元件上,以调用并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在又一种实现中,终端设备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这些处理元件设置于调制解调子系统上,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或者这些类集成电路的组合。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
终端设备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SOC的形式实现,该SOC芯片,用于实现以上方法。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由处理元件调用存储元件的存储的程序的形式实现以上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或者,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集成电路,用于实现以上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或者,可以结合以上实现方式,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程序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实现。
可见,以上用于终端设备的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接口电路,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处理元件可以以第一种方式:即调用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的方式执行终端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也可以以第二种方式:即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结合指令的方式执行终端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当然,也可以结合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执行终端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这里的处理元件同以上描述,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处理元件的功能可以和图10中所描述的处理单元的功能相同。示例性地,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等,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存储元件可以通过存储器实现,存储元件的功能可以和图10中所描述的存储单元的功能相同。存储元件可以通过存储器实现,存储元件的功能可以和图10中所描述的存储单元的功能相同。存储元件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器的统称。
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图5、图6、图7、图8所示意的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终端设备的各个过程。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请参考图12,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比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的操作。如图12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天线1201、射频装置1202、基带装置1203。天线1201与射频装置120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202通过天线1201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将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20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203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202,射频装置1202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201发送给终端设备。
基带装置120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12031,例如,包括一个主控CPU和其它集成电路。此外,该基带装置1203还可以包括存储元件12032和接口12033,存储元件12032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接口12033用于与射频装置1202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以上用于网络设备的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1203,例如,以上用于网络设备的装置可以为基带装置1203上的芯片,该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接口电路,其中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网络设备执行的任一种方法的各个步骤,接口电路用于与其它装置通信。在一种实现中,网络设备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例如用于网络设备的装置包括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处理元件调用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存储元件可以为处理元件处于同一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内存储元件,也可以为与处理元件处于不同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外存储元件。
在另一种实现中,网络设备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这些处理元件设置于基带装置上,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或者这些类集成电路的组合。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
网络设备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例如,基带装置包括该SOC芯片,用于实现以上方法。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由处理元件调用存储元件的存储的程序的形式实现以上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或者,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集成电路,用于实现以上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或者,可以结合以上实现方式,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程序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实现。
可见,以上用于网络设备的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接口电路,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处理元件可以以第一种方式:即调用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的方式执行网络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也可以以第二种方式:即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结合指令的方式执行网络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当然,也可以结合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执行以上网络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这里的处理元件同以上描述,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处理元件的功能可以和图10中所描述的处理单元的功能相同。示例性地,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等,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存储元件可以通过存储器实现,存储元件的功能可以和图10中所描述的存储单元的功能相同。存储元件可以通过存储器实现,存储元件的功能可以和图10中所描述的存储单元的功能相同。存储元件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器的统称。
图12所示的网络设备能够实现图5、图6、图7、图8所示意的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网络设备的各个过程。图12所示的网络设备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从核心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补充上行SUL能力信息,所述SUL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无线接入网RAN通知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UL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SUL频带列表,所述SUL频带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SUL频带的标识;或者,
所述SUL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至少一个SUL频带组合,每个SUL频带组合包括一个正常上行NUL频带的标识和所述NUL关联的SUL频带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
所述SUL频带支持的带宽信息;和/或,所述SUL频带支持的子载波间隔。
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所述SUL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无线接入网RAN通知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UL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SUL频带列表,所述SUL频带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SUL频带的标识;或者,
所述SUL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至少一个SUL频带组合,每个SUL频带组合包括一个正常上行NUL频带的标识和所述NUL支持的SUL频带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
所述SUL频带支持的带宽信息;和/或,所述SUL频带支持的子载波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载波为SUL载波或NUL载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上用于所述上行传输的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上用于所述上行传输的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三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和NUL载波上用于所述上行传输的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4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上行传输的资源包括以下任一项:
随机接入资源,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或者,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资源;
配置授权资源。
1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释放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进入非激活态;
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是根据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SUL能力信息,所述SUL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SUL载波;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RAN通知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载波上用于所述上行传输的资源;
使用所述资源进行所述上行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载波为SUL载波或NUL载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载波上用于所述上行传输的资源,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上用于所述上行传输的资源;
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UL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和NUL载波上用于所述上行传输的资源;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下行测量值,所述下行测量值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方向上的测量值;
若所述下行测量值小于预设门限,则使用所述SUL载波上用于所述上行传输的资源进行上行传输。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各步骤的单元。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接口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当所述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CN202010129202.1A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3294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9202.1A CN113329493A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1/078247 WO2021170110A1 (zh) 2020-02-28 2021-02-26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9202.1A CN113329493A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9493A true CN113329493A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12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9202.1A Pending CN113329493A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9493A (zh)
WO (1) WO202117011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4765A (zh) * 2021-09-22 2022-01-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bwp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26893A (zh) * 2021-09-30 2022-02-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sdt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077313A1 (zh) * 2021-11-03 2023-05-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上行覆盖的传输方法、门限的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6398B (zh) * 2017-01-26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0034877B (zh) * 2018-01-11 2024-04-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补充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传递的方法及设备
US10701717B2 (en) * 2017-07-05 2020-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of autonomous and grant 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s
WO2019084852A1 (zh) * 2017-11-01 2019-05-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组标识的设置、配置方法及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09842953A (zh) * 2017-11-24 2019-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0392441A (zh) * 2018-04-17 2019-10-29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0557271B (zh) * 2018-05-31 2021-08-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4765A (zh) * 2021-09-22 2022-01-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bwp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044624A1 (zh) * 2021-09-22 2023-03-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bwp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994765B (zh) * 2021-09-22 2024-04-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bwp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26893A (zh) * 2021-09-30 2022-02-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sdt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077313A1 (zh) * 2021-11-03 2023-05-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上行覆盖的传输方法、门限的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70110A1 (zh) 2021-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938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3537789A1 (en) Pag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WO202112001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17011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612764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637894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912120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2022035392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765834A (zh) 非激活态下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6210315A (zh) 信道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102501134B1 (ko) 무선 통신들에서의 유연한 다운링크 제어 신호 모니터링
US9930699B2 (en) Providing access control parameters to a user equipment
WO2019174055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30354297A1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CN11351843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0248143A1 (zh) 监听控制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102644416B1 (ko) 멀티-usim 중단 및 최적화된 재개
WO202120881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175345B (zh)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CN116530183A (zh) 波束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400726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189366A1 (zh) 物理信道监测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770366B (zh) 一种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
WO2024060187A1 (zh) 用于侧行通信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US20240031092A1 (e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