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9458A - 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9458A
CN113329458A CN202110555434.8A CN202110555434A CN113329458A CN 113329458 A CN113329458 A CN 113329458A CN 202110555434 A CN202110555434 A CN 202110555434A CN 113329458 A CN113329458 A CN 113329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terminal device
event
network
termi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54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9458B (zh
Inventor
徐禹
庄云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5543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94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9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9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9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9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在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若终端设备满足预设上报条件,则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以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由当前驻留小区切换到第一小区。这样,虽然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但是仍可能驻网于某些不适宜驻留的服务小区,这时候终端设备通过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能够继续触发A2事件的上报,从而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小区,以达到节省功耗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5G)已经逐渐进入互联网用户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支持接入5G网络。5G具有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和独立组网(Standalone,SA)两大部署方案;其中,NSA是依附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 Generation,4G)基站进行改造而部署5G网络架构,SA则是建设全新的5G基站,部署独立于4G网络的5G网络架构。
目前,由于相关技术考虑的用户场景不全面,导致终端设备接入SA网络的5G基站进行通信时存在功耗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达到节省终端设备功耗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
在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
若终端设备满足预设上报条件,则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以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由当前驻留小区切换到第一小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小区驻留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控制小区驻留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判断单元和上报单元;其中,
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
判断单元,配置为在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
上报单元,配置为若终端设备满足预设上报条件,则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以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由当前驻留小区切换到第一小区。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在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在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若终端设备满足预设上报条件,则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以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由当前驻留小区切换到第一小区。这样,虽然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但是仍可能驻网于某些不适宜驻留的服务小区,这时候终端设备通过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能够继续触发A2事件的上报,从而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小区,可以达到节省终端设备功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驻留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小区驻留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还需要指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驻留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且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与网络设备通过第四代、第五代等移动通信技术建立通信连接,其通信连接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该终端设备可以为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该终端设备也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等等,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或具有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等,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和/或数据。终端设备还可以为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演进的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不作限定。
网络设备是一种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或者授权辅助接入长期演进(Licensed-Assisted Access using Long-Term Evolution,LAA-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可简称为eNB或e-NodeB)、宏基站、微基站(也可称为“小基站”)、微微基站、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基带单元(Base BandUnit,BBU)、接入站点(Access Point,AP)、传输站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新一代基站(new generation Node B,gNodeB)等。
通常情况下,终端设备附近可能存在多个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各个网络设备所在的小区的服务质量值(比如信号质量)来选择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也可称为“驻留小区”),不同的网络设备所在的小区的服务质量值可能存在差别,终端设备应该驻留在服务质量值较好的小区。如图1所示,假定存在三个网络设备,分别为网络设备1、网络设备2和网络设备3,终端设备驻留在网络设备1所在的小区1,这时候小区1即为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网络设备2所在的小区2以及网络设备3所在的小区3均与小区1相邻,即小区2和小区3是小区1的相邻小区(也可称为“邻居小区”)。
为了保证终端设备能够始终驻留在服务质量相对较好的小区,网络设备需要终端设备上报测量的结果,比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等,而上报又可以分为周期性上报和事件触发的上报。其中,周期性上报由网络设备配置,终端设备直接上报测量的结果。事件触发的上报又可分为同频系统的事件和不同系统间的事件。下面以同频系统为例,又可以包括:
(1)A1事件,服务小区好于绝对门限值;这个事件可以用来关闭某些小区间的测量。
(2)A2事件,服务小区差于绝对门限值;这个事件可以用来开启某些小区间的测量,因为这个事件发生后可能发生小区切换等操作。
(3)A3事件,邻居小区好于服务小区;这个事件发生可以用来决定UE是否切换到邻居小区。
(4)A4事件,邻居小区好于绝对门限值;
(5)A5事件,服务小区差于一个绝对门限值并且邻居小区好于一个绝对门限值;这个事件也可以用来支持小区切换。
可以理解,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技术协议,当终端设备所在的服务小区信号质量较差,并且低于网络设备侧配置A2事件的预设阈值时,就会触发A2事件上报到网络设备。这里,A2事件具体指的是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预设阈值(Serving becomes worse than threshold)。
然而,相关技术考虑的场景不全面,比如在某些场景中,当终端设备接入SA网络时,即使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不低于网络设备配置的A2事件的预设阈值,但是终端设备判断当前的网络制式或小区不适宜驻留,这时候仍会造成终端设备存在功耗浪费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通过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在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若终端设备满足预设上报条件,则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以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由当前驻留小区切换到第一小区。这样,虽然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但是仍可能驻网于某些不适宜驻留的服务小区,这时候终端设备通过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能够继续触发A2事件的上报,从而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小区,可以达到节省终端设备功耗的目的。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是终端设备,而且终端设备的当前驻留小区也可以称为“服务小区”。
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服务质量值,可以是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对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进行测量,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在特定时间段内对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进行测量;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信息交互较少的时间段对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进行测量,如凌晨、午夜的某一个时间段。
另外,服务质量值是当前驻留小区的一个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服务质量值的具体表征形式。其中,凡是可以反映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的参数均可以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服务质量值,例如,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可以是下述参数的至少一项:当前驻留小区的信号质量、丢包率、误块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信号时延、信号抖动等等,服务小区的服务质量参考值也可以是上述参数经过特定运算后的值,如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可以是R值,R值为当前驻留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第一设定值的和值,第一设定值可以为一个预设的常数值;又如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可以是S值,S值为当前驻留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第二设定值的差值,第二设定值可以为当前驻留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最小接收强度。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控制小区驻留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当网络设备侧配置有A2事件时,这时候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测量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以便终端设备确定是否需要上报A2事件。
S202:在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A2事件的门限值以预设阈值为例,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在测量得到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之后,可以将服务质量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以便终端设备确定是否需要上报A2事件。
具体来讲,对于A2事件而言,A2事件的触发条件是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阈值。在这里,预设阈值是网络设备侧预先配置的一个A2事件门限值。示例性地,预设阈值可以设定为-105分贝毫瓦(decibel relative to one milliwatt,dBm),但是并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地,在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之前,本申请实施例还需要先判断网络设备是否配置A2事件,然后才能够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A2事件的触发条件。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可以包括:
若网络设备配置A2事件,则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若网络设备未配置A2事件,则确定不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
也就是说,终端设备首先进行网络设备(或称为“基站”)是否配置A2事件的判断,如果网络设备侧未配置A2事件,那么这时候就不再需要执行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的步骤,可以直接确定出终端设备不需要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否则,如果网络设备侧配置有A2事件,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执行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的步骤,然后根据服务质量值与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能够进一步确定出终端设备是否需要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
具体来讲,在确定出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之后,对于A2事件而言,A2事件的触发条件是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阈值。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若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阈值,则确定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时,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能直接确定出终端设备是否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例如,在某些场景下,虽然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不满足A2事件的触发条件(即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但是终端设备判断出当前的网络制式或者小区不适宜驻留,这时候终端设备仍是需要上报A2事件的。因此,当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时,终端设备还需要进一步判断其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
S203:若终端设备满足预设上报条件,则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以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由当前驻留小区切换到第一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驻留于SA网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针对终端设备驻网于某些不适宜驻留的SA小区时,这时候通过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进而确定出终端设备是否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
在这里,第一小区具体可以是指除当前驻留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如果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那么可以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切换到其他小区(如其他SA小区,或者LTE小区等),以达到节省功耗的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上报条件至少包括下述的其中一项:
SA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信号门限值;
SA网络的误块率高于误块率门限值;
所述终端设备的温度高于温度门限值;
所述终端设备的电量低于电量门限值。
需要说明的是,信号门限值可以设定为-110dBm,误块率门限值可以设定为50%,温度门限值可以设定为43摄氏度(℃),电量门限值可以设定为20%,但是这里并不作具体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SA网络的信号质量可以用RSRP表示,SA网络的误块率(BlockError Rate,BLER)可以用BLER表示,终端设备的温度可以用T表示,终端设备的电量可以用Q表示。这样,在网络设备配置了A2事件的情况下,虽然终端设备没有满足A2事件的触发条件,但是满足以下条件之一,那么将直接触发终端设备上报A2事件:
(1)如果RSRP<-110dBm,那么直接触发终端设备上报A2事件;
(2)如果BLER>50%,那么直接触发终端设备上报A2事件;
(3)如果T>43℃,那么直接触发终端设备上报A2事件;
(4)如果Q<20%,那么直接触发终端设备上报A2事件。
进一步地,对于预设上报条件来说,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相邻小区的历史测量信息,确定是否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其中,所述相邻小区包括下述至少之一:SA小区和LTE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小区可以包括若干个,而且这些相邻小区的类别可以是SA小区和LTE小区中的至少一项。另外,SA小区具体是指驻网于SA网络的小区类别,LTE小区具体是指驻网于LTE网络的小区类别。在这里,相邻小区的类别为SA小区时,还可以简称为SA邻区;相邻小区的类别为LTE小区时,还可以简称为LTE邻区。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根据历史测量的SA邻区或LTE邻区的相关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是否触发A2事件上报,以防止终端设备被切换到网络环境更差的小区。
这样,在网络设备配置了A2事件的情况下,如果终端设备满足A2事件的触发条件(即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阈值),那么将直接触发终端设备上报A2事件;或者,虽然终端设备没有满足A2事件的触发条件(即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但是满足预设上报事件,那么也可以触发终端设备上报A2事件,进而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切换到其他小区(如其他SA小区,或者LTE小区等),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通过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在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若终端设备满足预设上报条件,则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以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由当前驻留小区切换到第一小区。这样,虽然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但是仍可能驻网于某些不适宜驻留的服务小区,这时候终端设备通过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能够继续触发A2事件的上报,从而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小区,可以实现节省终端设备功耗的目的。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301:判断终端设备的状态是否满足目标状态条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终端设备的状态是否满足目标状态条件,不仅可以包括:判断终端设备是否灭屏、判断终端设备是否进入Doze模式、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SA网络和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态等,甚至还可以包括其他判断条件,比如判断网络设备是否配置A2事件等,这里不作任何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Doze模式类似于深度睡眠,属于低电耗模式。Doze模式是通过延缓应用程序后台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网络活动减少电量的消耗,类似于打盹的状态。若判断用户在连续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使用终端设备,就延缓终端设备中应用程序后台的CPU和网络活动,以达到减少电量消耗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只是延缓并没有杀死进程。
具体来讲,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S301来说,判断终端设备的状态是否满足目标状态条件,可以包括:
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灭屏状态;
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Doze模式;
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SA网络和RRC连接态;以及
判断网络设备是否配置A2事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若判断结果指示终端设备处于灭屏状态,以及终端设备处于Doze模式,以及终端设备处于SA网络且处于RRC连接态,以及网络设备配置A2事件,则确定终端设备的状态满足目标状态条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若判断结果指示终端设备未处于灭屏状态,或者,终端设备未处于Doze模式,或者,终端设备不处于SA网络或不处于RRC连接态,或者,网络设备未配置A2事件,则确定终端设备的状态不满足目标状态条件。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首先进行是否处于灭屏状态的判断,当终端设备处于灭屏状态时,那么可以确定终端设备进入待机模式。这样,在待机模式下,本申请实施例是用于降低终端设备的待机功耗。
进一步地,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当终端设备处于灭屏状态,且处于Doze模式时,这时候如果终端设备处于SA网络并且处于RRC连接态,那么还需要判断网络设备是否配置A2事件,只有在网络设备侧配置了A2事件的情况下,才可以确定出终端设备的状态满足目标状态条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终端设备的状态不满足灭屏状态;或者,终端设备未进入Doze模式;或者,终端设备未处于SA网络或未处于RRC连接态;或者,网络设备未配置A2事件;只要满足这些条件中的其中一项,那么就可以说明终端设备的状态不满足目标状态条件。
S302:若判断结果为否,则不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
S303: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
S304:在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
S305:若终端设备满足所述预设上报条件,则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301之后,如果终端设备的状态不满足目标状态条件,即判断结果为否,那么可以执行步骤S302,即终端设备确定无需上报A2事件;如果终端设备的状态满足目标状态条件,即判断结果为是,那么可以执行S303~S305,即终端设备需要进一步确定是否上报A2事件。换句话说,在确定终端设备的状态之后,若终端设备的状态满足目标状态条件,则执行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的步骤;然后根据服务质量值与预设阈值的比较,以及终端设备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进而确定出是否上报A2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终端设备确定需要上报A2事件,那么可以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切换到其他小区(如其他SA小区,或者LTE小区等),以实现节省待机功耗的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不满足A2事件的触发条件(即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那么这时候终端设备不会触发网络设备侧配置的A2事件上报;但是通过进一步判断终端设备满足预设上报条件,那么终端设备还可以触发A2事件上报,这时候的A2事件也可以称为“Fake A2事件”,或称之为“假A2事件”。
示例性地,以网络设备为基站为例,参见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详细流程可以包括:
S401: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灭屏状态。
S402: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Doze模式。
S403:判断终端设备是否驻网于SA小区,且处于RRC连接态。
S404:判断基站侧是否配置有A2事件。
S405: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A2事件的触发条件。
S406:判断RSRP是否小于-110dBm。
S407:判断BLER是否小于50%。
S408:判断温度是否大于43℃。
S409:判断电量是否小于20%。
S410:不触发A2事件上报。
S411:触发基站侧配置的A2事件上报。
S412:触发假A2事件上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步骤S401来说,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终端设备处于灭屏状态,那么执行S402;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终端设备未处于灭屏状态,那么执行S410。对于步骤S402来说,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终端设备处于Doze状态,那么执行S403;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终端设备未处于Doze状态,那么执行S410。对于步骤S403来说,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终端设备驻网于SA小区,且处于RRC连接态,那么执行S404;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终端设备未驻网于SA小区或者不处于RRC连接态,那么执行S410。对于步骤S404来说,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基站侧配置有A2事件,那么执行S405;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基站侧未配置有A2事件,那么执行S410。对于步骤S405来说,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终端设备满足A2事件的触发条件,那么执行S411;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终端设备不满足A2事件的触发条件,那么执行S406/S407/S408/S409,在其中之一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即终端设备满足预设上报条件,那么执行S412。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针对终端设备驻网于某些不适宜驻留的SA小区时,触发A2事件上报,促使基站将终端设备切换到其他SA小区或者LTE小区,以达到节省功耗的目的。
具体来讲,首先需要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灭屏状态;当终端设备处于灭屏状态时,然后需要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Doze模式;当终端设备处于Doze模式时,还需要再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SA网络以及是否处于RRC连接态;当终端设备处于SA网络且处于RRC连接态时,还需要进一步判断网络设备是否配置A2事件;当确定网络设备配置有A2事件时,还需要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A2事件的触发条件,即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然后判断服务质量值是否低于预设阈值。
也就是说,在灭屏状态,进入Doze模式期间,如果终端设备驻网于SA小区,并且处于RRC连接态,同时在基站侧配置了A2事件;那么当测量得到的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可以触发基站侧配置的A2事件上报;当测量得到的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时,即终端设备没有满足A2事件的触发条件,但是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之一,那么可以直接触发FakeA2事件上报:
(1)在SA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差,低于阈值-110dBm时,触发Fake A2事件上报;
(2)在SA网络的BLER高于50%时,触发Fake A2事件上报;
(3)在终端设备的温度高于43摄氏度以上时,触发Fake A2事件上报;
(4)在终端设备的电量低于20%时,触发Fake A2事件上报。
简言之,在终端设备的网络不好、电量过低或者温度较高等场景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触发Fake A2事件,促使基站将终端设备切换网络环境,以实现节省待机功耗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通过本实施例对前述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从中可以看出,虽然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但是仍可能驻网于某些不适宜驻留的服务小区,这时候终端设备通过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能够继续触发A2事件的上报,从而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小区,可以节省终端设备在SA网络下的待机功耗,以实现节省待机功耗的目的。
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参见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小区驻留装置50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控制小区驻留装置50可以包括:确定单元501、判断单元502和上报单元503;其中,
确定单元501,配置为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
判断单元502,配置为在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
上报单元503,配置为若终端设备满足预设上报条件,则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以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由当前驻留小区切换到第一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501,还配置为若网络设备配置A2事件,则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报单元503,还配置为若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阈值,则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单元502,还配置为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是否满足目标状态条件;
确定单元501,还配置为若终端设备的状态满足目标状态条件,则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单元502,具体配置为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灭屏状态;以及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处于Doze模式;以及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独立组网SA网络和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以及判断所述网络设备是否配置A2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上报条件至少包括下述的其中一项:
SA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信号门限值;
SA网络的误块率高于误块率门限值;
终端设备的温度高于温度门限值;
终端设备的电量低于电量门限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501,还配置为根据相邻小区的历史测量信息,确定是否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其中,相邻小区包括下述至少之一:SA小区和LTE小区。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单元”可以是部分电路、部分处理器、部分程序或软件等等,当然也可以是模块,还可以是非模块化的。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的各组成部分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非作为独立的产品进行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基于上述控制小区驻留装置50的组成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参见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60可以包括:通信接口601、存储器602和处理器603;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6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6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6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6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604。其中,通信接口601,用于在与其他外部网元之间进行收发信息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存储器602,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603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603,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
在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
若终端设备满足所述预设上报条件,则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以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由当前驻留小区切换到第一小区。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6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链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6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而处理器603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03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0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02,处理器603读取存储器6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03还配置为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中,参见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60至少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小区驻留装置5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控制小区驻留装置50,虽然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但是仍可能驻网于某些不适宜驻留的服务小区,这时候终端设备通过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能够继续触发A2事件的上报,从而促使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小区,可以节省终端设备在SA网络下的待机功耗,以实现节省待机功耗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
在所述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
若所述终端设备满足所述预设上报条件,则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以促使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终端设备由当前驻留小区切换到第一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包括:
若所述网络设备配置A2事件,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服务质量值低于预设阈值,则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是否满足目标状态条件;
若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满足目标状态条件,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是否满足目标状态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灭屏状态;
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处于Doze模式;
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独立组网SA网络和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以及
判断所述网络设备是否配置A2事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上报条件至少包括下述的其中一项:
SA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信号门限值;
SA网络的误块率高于误块率门限值;
所述终端设备的温度高于温度门限值;
所述终端设备的电量低于电量门限值。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相邻小区的历史测量信息,确定是否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其中,所述相邻小区包括下述至少之一:SA小区和LTE小区。
8.一种控制小区驻留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控制小区驻留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判断单元和上报单元;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服务质量值;
所述判断单元,配置为在所述服务质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满足预设上报条件;
所述上报单元,配置为若所述终端设备满足预设上报条件,则向网络设备上报A2事件,以促使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终端设备由当前驻留小区切换到第一小区。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555434.8A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294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5434.8A CN113329458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5434.8A CN113329458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9458A true CN113329458A (zh) 2021-08-31
CN113329458B CN113329458B (zh) 2022-12-02

Family

ID=77416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5434.8A Active CN113329458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945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9952A (zh) * 2020-09-29 2022-04-12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终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6669119A (zh) * 2022-12-28 2023-08-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202263A1 (zh) * 2022-04-19 2023-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0806A (zh) * 2018-12-25 2019-04-09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03337A (zh) * 2017-11-17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重选的方法及终端
CN110493858A (zh) * 2019-09-10 2019-11-22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功耗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0088545A1 (zh) * 2018-11-01 2020-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事件中的SpCell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1918348A (zh) * 2020-07-10 2020-1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0249118A1 (zh) * 2019-06-14 2020-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CN112367690A (zh) * 2020-12-01 2021-02-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3337A (zh) * 2017-11-17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重选的方法及终端
WO2020088545A1 (zh) * 2018-11-01 2020-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事件中的SpCell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600806A (zh) * 2018-12-25 2019-04-09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0249118A1 (zh) * 2019-06-14 2020-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CN110493858A (zh) * 2019-09-10 2019-11-22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功耗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918348A (zh) * 2020-07-10 2020-1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367690A (zh) * 2020-12-01 2021-02-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9952A (zh) * 2020-09-29 2022-04-12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终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339952B (zh) * 2020-09-29 2023-07-25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终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202263A1 (zh) * 2022-04-19 2023-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669119A (zh) * 2022-12-28 2023-08-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6669119B (zh) * 2022-12-28 2024-04-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9458B (zh) 202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6345B (zh)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29458B (zh) 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15384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location for a devic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1134441B2 (en) Extending signal coverage and charge dura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CN111801967B (zh) 使用多个用户识别模块的电子装置及其提供通信服务的方法
US20220124528A1 (en) Measurement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US8249590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oice handoffs
EP211727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itioning from a first rat to a second rat
US20190090280A1 (en) Scheduling request throttling for multi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10068085A1 (en)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US20160309407A1 (en) Dynamic Selection of a Technology for Cell Broadcast Reception in Multi-SIM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13329482B (zh) 一种功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29465B (zh) 一种驻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200002913A (ko)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US10218402B2 (e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call setup
CN114513832A (zh) 终端设备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29423B (zh)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784402A (zh) 切换注册ims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0856205A (zh) 测量方法、配置方法和设备
US9504055B1 (en) Scheduling receive chain activities on a mobile device
CN113939037A (zh) 一种终端接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451004A (zh) 一种cli测量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3329422B (zh)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201401A1 (zh) 用于非连续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EP2654354A1 (en) Providing a current position while reducing an overall power consump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