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7690A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7690A
CN112367690A CN202011389968.XA CN202011389968A CN112367690A CN 112367690 A CN112367690 A CN 112367690A CN 202011389968 A CN202011389968 A CN 202011389968A CN 112367690 A CN112367690 A CN 1123676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etwork device
switching
source
network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99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7690B (zh
Inventor
龙青良
苗守野
田元兵
刘光海
许国平
李�一
肖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996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76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7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7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7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76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可以降低切换时延,改善用户感知。该方法包括:源网络设备在确定网络质量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其中,第一核心网设备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目标网络设备为目标网络的网络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切换响应,源网络设备和辅网络设备均为源网络的网络设备,且源网络设备支持第二网络制式,辅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向辅网络设备发送释放请求,之后在接收到辅网络设备发送的释放响应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终端切换连接网络的切换通知。

Description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通信产业已经进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5th generation mobilenetworks)时代,而不同省份或区域的5G网络的发展策略和建设的节奏并不一致。现有的针对已建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基站的区域,可沿用NSA网络模式,对于新建基站的区域,可以采用独立组网(Standalone,SA)网络模式。这样,当NSA/SA双模终端从NSA覆盖区域移动至SA覆盖区域时,NSA/SA双模终端连接的基站需要进行切换。
NSA/SA双模终端从NSA覆盖区域移动至SA覆盖区域时的网络切换方式一般为:NSA网络模式中主基站(e-NodeB,eNB)先释放辅基站(SgNB),之后终端再通过4G网络发起切换请求进行一系列切换流程。然而,由于切换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长,所以现有的网络切换方式中在从SgNB释放至切换成功之前的过程中用户整体的5G速率感知将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降低切换时延,改善用户感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应用于源网络设备,包括:源网络设备在确定用于表征目标网络的网络信号强弱程度的网络质量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的切换请求;其中,第一核心网设备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目标网络设备为目标网络的网络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源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释放辅网络设备的切换响应,源网络设备和辅网络设备均为源网络的网络设备,且源网络设备支持第二网络制式,辅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源网络设备向辅网络设备发送释放请求,之后在接收到辅网络设备发送的释放响应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终端切换连接网络的切换通知。
可以看出,源网络设备在确定目标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满足预设条件之后,先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了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指示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在确定网络资源预留之后源网络设备才释放辅网络设备。这样,可以保证终端在切换网络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可以使用辅网络设备支持的第一网络(比如,5G网络)制式,所以本申请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可以改善用户感知。另外,本申请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可以实现,源网络设备释放辅网络设备之后,终端可直接从源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相比现有的先释放再请求预留网络资源的切换方法,极大降低了切换时延,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用户感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应用于第一核心网设备,包括:接收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切换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源网络设备与第一核心网设备对应;目标网络设备为目标网络的网络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前转重定位请求;前转重定位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第二核心网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对应;在接收到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前转重定位响应的情况下,向源网络设备发送切换响应,切换响应用于指示源网络设备释放辅网络设备;辅网络设备和源网络设备均为源网络的网络设备。
由于终端从源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核心网设备发生了变化,所以,第一核心网设备在接收源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的切换请求之后,要向与目标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前转重定位请求,以请求第二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另外,在确定网络资源预留好之后,再通知源网络设备释放辅网络设备,可以保证终端在切换网络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可以使用辅网络设备支持的第一网络制式,改善了用户感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源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模块确定网络质量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网络质量参数用于表征目标网络的网络信号强弱程度,切换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第一核心网设备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目标网络设备为目标网络的网络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切换响应,切换响应用于指示释放辅网络设备;源网络设备和辅网络设备均为源网络的网络设备,且源网络设备支持第二网络制式,辅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
发送模块,还用于向辅网络设备发送释放请求;
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辅网络设备发送的释放响应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切换通知;切换通知用于指示终端切换连接网络。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核心网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切换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源网络设备与第一核心网设备对应;目标网络设备为目标网络的网络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前转重定位请求;前转重定位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第二核心网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对应;
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到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前转重定位响应的情况下,向源网络设备发送切换响应,切换响应用于指示源网络设备释放辅网络设备;辅网络设备和源网络设备均为源网络的网络设备。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切换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
可选地,该网络切换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该网络切换装置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进一步可选地,该网络切换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在网络切换装置的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收发数据、信令或信息的步骤,例如,当网络切换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时,收发器可执行:在确定网络质量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该网络切换装置可以是物理机,也可以是物理机中的一部分装置,例如可以是物理机中的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用于支持网络切换装置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接收,发送或处理上述网络切换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该芯片系统包括芯片,也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或电路结构。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切换系统,包括如第三方面提供的源网络设备和第四方面提供的第一核心网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网络切换装置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网络切换装置的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中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第七方面以及第八方面的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详细描述;并且,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第七方面以及第八方面的描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上述网络切换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发明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切换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核心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目前,全球通信产业已经进入5G时代,而不同省份或区域的5G网络的发展策略和建设的节奏并不一致。现有的针对已建NSA基站的区域,可沿用NSA网络模式,对于新建5G基站的区域,可以采用SA网络模式。这样,当NSA/SA双模终端从NSA覆盖区域移动至SA覆盖区域时,NSA/SA双模终端连接的基站需要进行切换。
NSA/SA双模终端从NSA覆盖区域移动至SA覆盖区域时的网络切换方式一般为:NSA网络模式中eNB先释放辅基站SgNB,之后终端再通过4G网络发起切换请求进行一系列切换流程。
参照图1,提供了一种现有的网络切换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1所示,终端(userequipment,UE)在NSA网络模式下测量上报A2事件(对应图1中的S1、MeasurementReport(A2)),eNB根据UE上报的测量报告向SgNB发送释放SgNB请求(对应图1中的S2、SgNBRelease Request),SgNB回复eNB释放SgNB响应(对应图1中的S3、SgNB Release RequestAck)。之后,eNB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新配置(Radio Resource Controlreconfiguration,RRC Reconfiguration)请求(对应图1中的S4、RRC Reconfiguration),UE回复eNB无线资源控制重新配置完成信息(对应图1中的S5、RRC ReconfigurationComplete)。然后,UE测量上报B1事件(对应图1中的S6、MeasurementReport(B1)),eNB根据UE上报的测量报告触发从LTE(4G网络)至NR(5G网络)的切换流程,请求EPC(4G核心网)准备切换(对应图1中的S7、Handover Required),EPC向5GC(5G核心网)发起准备切换请求(对应图1中的S8、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5GC请求gNB预留资源(对应图1中的S9、Handover Request),gNB回复5GC资源已预留(对应图1中的S10、Handover Request ACK),5GC通知EPC切换前的准备流程完成(对应图1中的S11、Forward Relocation Response),EPC通知eNB可以进行切换(对应图1中的S12、Handover Command),eNB通知UE从eNB切换至gNB(对应图1中的S13、Handover Command)。之后开始从4G网络到5G网络的切换(对应图1中的S14、4G网络到5G网络的切换执行流程)。
可以看出,在现有的网络切换方式中,eNB先释放辅基站SgNB,之后才开始切换前的准备工作(比如,预留资源等),这样,在从SgNB释放至切换成功之前的过程中用户整体的5G速率感知将受到影响。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切换方法。源网络设备在确定目标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满足预设条件之后,先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了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指示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在确定网络资源预留之后源网络设备才释放辅网络设备。这样,可以保证终端在切换网络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可以使用辅网络设备支持的第一网络(比如,5G网络)制式,所以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改善用户感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可以适用于网络切换系统。图2示出了该网络切换系统的一种结构。如图2所示,网络切换系统包括终端01、源网络设备02、辅网络设备05、目标网络设备04、第一核心网设备03和第二核心网设备06。
其中,终端0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电子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不同类型的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系统中的终端01是双模终端,支持两种网络模式(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源网络和目标网络)。
示例性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系统中,当源网络为NSA网络模式,目标网络为SA网络模式时,源网络设备02可以为eNB,辅网络设备05可以为SgNB,目标网络设备04可以为gNB,第一核心网设备03可以为4G核心网EPC设备,第二核心网设备06可以为5G核心网5GC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网络切换系统还可以包括有其他硬件设备或软件系统,此处仅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会用到的部件作以介绍,并不构成对网络切换系统的具体限定。
下面结合上述图2示出的网络切换系统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进行说明。
基于上述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S201-S205:
S201、源网络设备确定网络质量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网络质量参数用于表征目标网络的网络信号强弱程度。目标网络为终端待切换后的网络,源网络为终端待切换前的网络。可选地,源网络可以为NSA,目标网络可以为SA。
示例性地,网络质量参数可以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RSRP),源网络设备可以根据RSRP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质量参数还可以为其他用于表征目标网络的网络信号强弱程度的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终端会周期性向源网络设备发送关于目标网络的测量报告,测量报告中包括有网络质量参数,源网络设备可以依据测量报告确定网络质量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源网络设备可以对RSRP进行判断,当确定RSRP达到预设阈值时,确定网络质量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当然,在实际应用中,预设条件还可以为其他条件,也即是源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其他方式确定网络质量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202、源网络设备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
其中,切换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第一核心网设备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目标网络设备为目标网络的网络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
示例性地,当源网络为NSA,目标网络为SA时,第一网络制式可以为5G网络,第二网络制式可以为4G网络。可以理解的是,当本申请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应用于其他场景时,第一网络制式和第二网络制式还可以为其他网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203、源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切换响应。
其中,切换响应用于指示源网络设备释放辅网络设备,源网络设备和辅网络设备均为源网络的网络设备,且源网络设备支持第二网络制式,辅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
S204、源网络设备向辅网络设备发送释放请求。
S205、源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辅网络设备发送的释放响应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切换通知。
终端在接收到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通知之后,可以开始从源网络设备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的切换流程,具体的切换流程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中,源网络设备在确定目标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满足预设条件之后,先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了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指示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在确定网络资源预留之后源网络设备才释放辅网络设备。这样,可以保证终端在切换网络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可以使用辅网络设备支持的第一网络(比如,5G网络)制式,所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可以改善用户感知。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可以实现,源网络设备释放辅网络设备之后,终端可直接从源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相比现有的先释放再请求预留网络资源的切换方法,极大降低了切换时延,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用户感知。
综合上述描述,如图4所示,图2中的步骤S201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还可以包括S200:
S200、源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
参照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S401-S403:
S401、第一核心网设备接收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
切换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源网络设备与第一核心网设备对应,目标网络设备为目标网络的网络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
S402、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前转重定位请求。
其中,前转重定位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第二核心网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对应。
S403、第一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前转重定位响应的情况下,向源网络设备发送切换响应。
切换响应用于指示源网络设备释放辅网络设备,辅网络设备和源网络设备均为源网络的网络设备。
由于终端从源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核心网设备发生了变化,所以,第一核心网设备在接收源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的切换请求之后,要向与目标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前转重定位请求,以请求第二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另外,在确定网络资源预留好之后,再通知源网络设备释放辅网络设备,可以保证终端在切换网络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可以使用辅网络设备支持的第一网络制式,改善了用户感知。
示例性地,参照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的信令交互示意图,图6中,以源网络为NSA网络模式,目标网络为SA网络模式,源网络设备为eNB,辅网络设备为SgNB,目标网络设备为gNB,第一核心网设备为4G核心网EPC设备,第二核心网设备为5G核心网5GC设备展开描述。
该网络切换方法包括S601-S6011:
S601、UE向eNB上报B1。
步骤S601与图6中的S51对应。另外,步骤S601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0对应。
S602、eNB触发从LTE(4G网络)至NR(5G网络)的切换流程,请求EPC(4G核心网)准备切换。
步骤S602与图6中的S52对应。另外,步骤S602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2对应。
S603、EPC向5GC(5G核心网)发起准备切换请求。
步骤S603与图6中的S53对应。另外,步骤S603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02对应。
S604、5GC请求gNB预留资源。
步骤S604与图6中的S54对应。
S605、gNB回复5GC资源已预留。
步骤S605与图6中的S55对应。
S606、5GC通知EPC切换前的准备流程完成。
步骤S606与图6中的S56对应。
S607、EPC通知eNB可以进行切换。
步骤S607与图6中的S57对应。另外,步骤S607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03对应。
S608、eNB向SgNB发送释放SgNB请求。
步骤S608与图6中的S58对应。另外,步骤S608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4对应。
S609、SgNB回复eNB释放SgNB响应。
步骤S609与图6中的S59对应。
S6010、eNB通知UE从eNB切换至gNB。
步骤S6010与图6中的S60对应。另外,步骤S6010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5对应。
S6011、UE执行4G网络到5G网络的切换执行流程。
步骤S6011与图6中的S61对应。
参照图7,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切换系统中的源网络设备02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源网络设备02包括:发送模块21、接收模块22和确定模块23。
其中,发送模块2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2、S204和S205,接收模块22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3,确定模块23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1。
具体地,发送模块21,用于在确定模块23确定网络质量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网络质量参数用于表征目标网络的网络信号强弱程度,切换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第一核心网设备与源网络设备02对应;目标网络设备为目标网络的网络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
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切换响应,切换响应用于指示释放辅网络设备;源网络设备02和辅网络设备均为源网络的网络设备,且源网络设备02支持第二网络制式,辅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
发送模块21,还用于向辅网络设备发送释放请求。
发送模块21,还用于在接收到辅网络设备发送的释放响应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切换通知;切换通知用于指示终端切换连接网络,终端支持第一网络制式和第二网络制式。
可选地,接收模块22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测量报告中包括有网络质量参数。
可选地,源网络为非独立组网NSA,目标网络为独立组网SA。
可选地,源网络设备02还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该源网络设备02的程序代码等。
参照图8,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切换系统中的第一核心网设备03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核心网设备03包括:发送模块31和接收模块32。
其中,发送模块3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402和S403,接收模块32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401。
具体地,接收模块32,用于接收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切换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源网络设备与第一核心网设备对应;目标网络设备为目标网络的网络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
发送模块31,用于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前转重定位请求;前转重定位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第二核心网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对应。
发送模块31还用于,在接收模块32接收到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前转重定位响应的情况下,向源网络设备发送切换响应,切换响应用于指示源网络设备释放辅网络设备;辅网络设备和源网络设备均为源网络的网络设备。
可选地,第一核心网设备03还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该第一核心网设备03的程序代码等。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切换装置,包括存储器41、处理器42、总线43和通信接口44;存储器41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42与存储器41通过总线43连接;当网络切换装置运行时,处理器42执行存储器41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网络切换装置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源网络设备的网络切换方法或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第一核心网设备的网络切换方法。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2(42-1和42-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例如图9中所示的CPU0和CPU1。且作为一种实施例,网络切换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42,例如图9中所示的处理器42-1和处理器42-2。这些处理器42中的每一个CPU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42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4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41(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41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43与处理器42相连接。存储器41也可以和处理器42集成在一起。
在具体的实现中,存储器41,用于存储本申请中的数据和执行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对应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42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1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1内的数据,网络切换装置的各种功能。
通信接口4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控制系统、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44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实现接收功能,以及发送单元实现发送功能。
总线4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4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作为一个示例,结合图7,源网络设备中的接收模块实现的功能与图9中的接收单元实现的功能相同,源网络设备中的发送模块实现的功能与图9中的发送单元实现的功能相同,源网络设备中的存储模块实现的功能与图9中的存储器实现的功能相同。
本实施例中相关内容的解释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源网络设备的网络切换方法或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第一核心网设备的网络切换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RAM、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地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应用于源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确定网络质量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所述网络质量参数用于表征目标网络的网络信号强弱程度,所述切换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与所述源网络设备对应;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网络设备,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
接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切换响应,所述切换响应用于指示释放辅网络设备;所述源网络设备和所述辅网络设备均为所述源网络的网络设备,且所述源网络设备支持第二网络制式,所述辅网络设备支持所述第一网络制式;
向所述辅网络设备发送释放请求;
在接收到所述辅网络设备发送的释放响应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切换通知;所述切换通知用于指示终端切换连接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有网络质量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网络为非独立组网NSA,所述目标网络为独立组网SA。
4.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应用于第一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所述源网络设备与第一核心网设备对应;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为目标网络的网络设备,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
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前转重定位请求;所述前转重定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对应;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前转重定位响应的情况下,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切换响应,所述切换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源网络设备释放辅网络设备;所述辅网络设备和所述源网络设备均为所述源网络的网络设备。
5.一种源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模块确定网络质量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所述网络质量参数用于表征目标网络的网络信号强弱程度,所述切换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与所述源网络设备对应;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网络设备,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切换响应,所述切换响应用于指示释放辅网络设备;所述源网络设备和所述辅网络设备均为所述源网络的网络设备,且所述源网络设备支持第二网络制式,所述辅网络设备支持所述第一网络制式;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辅网络设备发送释放请求;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辅网络设备发送的释放响应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切换通知;所述切换通知用于指示终端切换连接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源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有网络质量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源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网络为非独立组网NSA,所述目标网络为独立组网SA。
8.一种第一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所述源网络设备与第一核心网设备对应;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为目标网络的网络设备,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支持第一网络制式;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前转重定位请求;所述前转重定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请求预留网络资源;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对应;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前转重定位响应的情况下,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切换响应,所述切换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源网络设备释放辅网络设备;所述辅网络设备和所述源网络设备均为所述源网络的网络设备。
9.一种网络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总线和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
当所述网络切换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网络切换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
11.一种网络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源网络设备和第一核心网设备。
CN202011389968.XA 2020-12-01 2020-12-01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23676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9968.XA CN112367690B (zh) 2020-12-01 2020-12-01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9968.XA CN112367690B (zh) 2020-12-01 2020-12-01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7690A true CN112367690A (zh) 2021-02-12
CN112367690B CN112367690B (zh) 2023-03-24

Family

ID=74536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9968.XA Active CN112367690B (zh) 2020-12-01 2020-12-01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769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9458A (zh) * 2021-05-21 2021-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20417823A1 (en) * 2021-06-29 2022-12-2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slice-based high priority service handling in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switchi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7204A (zh) * 2006-01-04 2007-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小区间切换的方法
US20120063421A1 (en) * 2010-09-14 2012-03-15 Chih-Hsiang Wu Method of Configuring Secondary Cell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3476067A (zh) * 2012-06-08 2013-12-25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资源预留方法和系统
CN110167082A (zh) * 2018-02-14 2019-08-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切换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0030676A1 (en) * 2018-08-09 2020-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system handover from single/dual connectivity systems to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s
CN111182600A (zh) * 2014-01-28 2020-05-1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ue移动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7204A (zh) * 2006-01-04 2007-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小区间切换的方法
US20120063421A1 (en) * 2010-09-14 2012-03-15 Chih-Hsiang Wu Method of Configuring Secondary Cell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3476067A (zh) * 2012-06-08 2013-12-25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资源预留方法和系统
CN111182600A (zh) * 2014-01-28 2020-05-1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ue移动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67082A (zh) * 2018-02-14 2019-08-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切换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0030676A1 (en) * 2018-08-09 2020-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system handover from single/dual connectivity systems to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一,刘光海,许国平,龙青良: "《5G 网络NSA 与SA 模式 互操作策略研究》", 《DESIGNING TECHNIQU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9458A (zh) * 2021-05-21 2021-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29458B (zh) * 2021-05-21 2022-1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20417823A1 (en) * 2021-06-29 2022-12-2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slice-based high priority service handling in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switch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7690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8099B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903735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lementary and equivalent network slice deployment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10753359B (zh) 测量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KR102340706B1 (ko) 핸드오버 방법, 단말 및 네트워크 측 장치
CN112367690B (zh)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15675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al-connectivity system
US11368866B2 (en) Single measurement gap for master node and secondary node measurements
US20240073768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EP3849272A1 (en)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our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ratus
CN112423351A (zh) 网络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405637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810962B (zh) 双连接测量配置方法、通信系统、基站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740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115384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01422A (zh) 一种双连接中配置协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55933A (zh) 小区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11800434B2 (en) Serving node update method and device
CN105264960A (zh) 能力匹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819884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501635A (zh) 切片资源分配方法、smf实体、upf实体及存储介质
CN113133066A (zh) 一种切换方法和网络设备
WO202203663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266745A1 (en)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TW202245521A (zh) 一種定位方法及裝置
CN11788093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