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9429A - 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9429A
CN113329429A CN202110636007.2A CN202110636007A CN113329429A CN 113329429 A CN113329429 A CN 113329429A CN 202110636007 A CN202110636007 A CN 202110636007A CN 113329429 A CN113329429 A CN 113329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rate
bit rate
maximum bit
prio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360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9429B (zh
Inventor
郑春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xun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xun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xun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xun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360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94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9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9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9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9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及终端,根据移动终端的配置参数计算理论最大比特速率,并根据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上下行比特率计算聚合最大比特速率;通过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实时速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够进入速率管控,将未进行速率管控的移动设备速率设置回理论最大比特速率,能够使得移动设备在进行单独业务时的峰值速率不受影响;而在需要进入速率管控时,则根据移动终端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配置限制速率,使得不同承载移动设备的最大速率可配置,从而提高了系统带宽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5G中有三大应用场景: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型移动宽带)、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海量机器通信)和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其中,不同的业务和不同的应用场景对速率的需求不同。
随着面向大规模用户的音频、视频、图像等业务的急剧增长,网络流量呈爆炸式增长,基站在满带宽调度的情况下会极大地影响用户访问互联网的服务质量,因此现有技术中不能够较好地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速率调度,带宽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及终端,能够提高系统的带宽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每个移动终端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计算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比特速率计算对应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实时速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够进入速率管控,若是,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聚合最大比特速率,若否,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理论最大比特速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速率调度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每个移动终端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计算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比特速率计算对应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实时速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够进入速率管控,若是,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聚合最大比特速率,若否,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理论最大比特速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移动终端的配置参数计算理论最大比特速率,并根据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上下行比特率计算聚合最大比特速率;通过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实时速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够进入速率管控,将未进行速率管控的移动设备速率设置回理论最大比特速率,能够使得移动设备在进行单独业务时的峰值速率不受影响;而在需要进入速率管控时,则根据移动终端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配置限制速率,使得不同承载移动设备的最大速率可配置,从而提高了系统带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速率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速率调度终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速率调度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速率调度方法的5G帧、时隙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速率调度方法的5G载波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速率调度方法的单独进行下行灌包的速率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速率调度方法的单独进行上行灌包的速率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速率调度方法的上下行同时灌包的速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每个移动终端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计算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比特速率计算对应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实时速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够进入速率管控,若是,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聚合最大比特速率,若否,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理论最大比特速率。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移动终端的配置参数计算理论最大比特速率,并根据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上下行比特率计算聚合最大比特速率;通过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实时速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够进入速率管控,将未进行速率管控的移动设备速率设置回理论最大比特速率,能够使得移动设备在进行单独业务时的峰值速率不受影响;而在需要进入速率管控时,则根据移动终端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配置限制速率,使得不同承载移动设备的最大速率可配置,从而提高了系统带宽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计算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包括:
计算每个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Rpeak
Rpeak=Vlayer×Qm×Rmax×NPRB×12×(1-OH)×Nsys
式中,Vlayer表示移动终端的多进多出层数,Qm表示移动终端的调制阶数,Rmax表示移动终端的编码码率,NPRB表示移动终端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OH表示移动终端的资源开销占比,Nsys表示移动终端的上下行符号数。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移动终端的配置参数计算对应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便于后续基于理论最大比特速率进行限制速率的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比特速率计算对应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比特速率是否等于0,若所述优先比特速率等于0,则将优先比特速率设置为预设值,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上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lAmbr[crnti]:
U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PBR*Mbit_TO_bit)/2]-PBR*Mbit_TO_bit;
若所述优先比特速率不等于0,则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上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lAmbr[crnti]:
U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PBR*Mbit_TO_bit)/2;
式中,maxBitsPerSecond表示理论最大比特速率,K表示用于调整理论最大比特速率的系数,PBR表示优先比特速率的预设值,Mbit_TO_bit表示单位转换掩码;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最小比特速率是否等于0,若所述最小比特速率等于0,则将最小比特速率设置为预设值,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DlAmbr[crnti]:
D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MinBR*Mbit_TO_bit)/2]-MinBR*Mbit_TO_bit;
若所述最小比特速率不等于0,则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DlAmbr[crnti]:
D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MinBR*Mbit_TO_bit)/2;
式中,maxBitsPerSecond表示理论最大比特速率,K表示用于调整理论最大比特速率的系数,MinBR表示最小比特速率的预设值,Mbit_TO_bit表示单位转换掩码。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计算上下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时,都将理论最大比特速率乘以调整系数,能够使得到的数据更接近实际计算的数值;在计算聚合最大比特速率时,当比特速率不等于0时,意味着此时移动设备设置了优先保障速率,因此适应性地对计算公式进行调整,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计算,提高计算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准确度,从而保障速率调度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实时速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够进入速率管控包括:
判断所有所述移动终端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的最低管控数量,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
若是,判断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是否相等,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
若是,则判断所有在线的所述移动终端的速率之和是否大于所述理论最大比特速率的预设比值,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
若是,则判断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上下行实时速率是否大于对应的优先比特速率的预设比值,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若是,则进入速率管控。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同时满足上述四个判断条件时才进行速率调控,避免因优先级不相等导致速率受优先级的影响,避免各移动终端速率较低、资源还能正常分配时进行不必要的速率管控。
进一步地,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得到所述移动终端每个时隙的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所述每个时隙的最大比特速率为每个时隙分配对应的资源。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得到每个时隙的最大比特速率并确定每个时隙需分配的资源,能够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请参照图2,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速率调度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每个移动终端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计算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比特速率计算对应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实时速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够进入速率管控,若是,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聚合最大比特速率,若否,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理论最大比特速率。
由上述描述可知,根据移动终端的配置参数计算理论最大比特速率,并根据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上下行比特率计算聚合最大比特速率;通过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实时速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够进入速率管控,将未进行速率管控的移动设备速率设置回理论最大比特速率,能够使得移动设备在进行单独业务时的峰值速率不受影响;而在需要进入速率管控时,则根据移动终端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配置限制速率,使得不同承载移动设备的最大速率可配置,从而提高了系统带宽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计算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包括:
计算每个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Rpeak
Rpeak=Vlayer×Qm×Rmax×NPRB×12×(1-OH)×Nsys
式中,Vlayer表示移动终端的多进多出层数,Qm表示移动终端的调制阶数,Rmax表示移动终端的编码码率,NPRB表示移动终端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OH表示移动终端的资源开销占比,Nsys表示移动终端的上下行符号数。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移动终端的配置参数计算对应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便于后续基于理论最大比特速率进行限制速率的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比特速率计算对应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比特速率是否等于0,若所述优先比特速率等于0,则将优先比特速率设置为预设值,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上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lAmbr[crnti]:
U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PBR*Mbit_TO_bit)/2]-PBR*Mbit_TO_bit;
若所述优先比特速率不等于0,则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上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lAmbr[crnti]:
U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PBR*Mbit_TO_bit)/2;
式中,maxBitsPerSecond表示理论最大比特速率,K表示用于调整理论最大比特速率的系数,PBR表示优先比特速率的预设值,Mbit_TO_bit表示单位转换掩码;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最小比特速率是否等于0,若所述最小比特速率等于0,则将最小比特速率设置为预设值,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DlAmbr[crnti]:
D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MinBR*Mbit_TO_bit)/2]-MinBR*Mbit_TO_bit;
若所述最小比特速率不等于0,则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DlAmbr[crnti]:
D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MinBR*Mbit_TO_bit)/2;
式中,maxBitsPerSecond表示理论最大比特速率,K表示用于调整理论最大比特速率的系数,MinBR表示最小比特速率的预设值,Mbit_TO_bit表示单位转换掩码。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计算上下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时,都将理论最大比特速率乘以调整系数,能够使得到的数据更接近实际计算的数值;在计算聚合最大比特速率时,当比特速率不等于0时,意味着此时移动设备设置了优先保障速率,因此适应性地对计算公式进行调整,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计算,提高计算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准确度,从而保障速率调度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实时速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够进入速率管控包括:
判断所有所述移动终端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的最低管控数量,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
若是,判断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是否相等,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
若是,则判断所有在线的所述移动终端的速率之和是否大于所述理论最大比特速率的预设比值,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
若是,则判断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上下行实时速率是否大于对应的优先比特速率的预设比值,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若是,则进入速率管控。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同时满足上述四个判断条件时才进行速率调控,避免因优先级不相等导致速率受优先级的影响,避免各移动终端速率较低、资源还能正常分配时进行不必要的速率管控。
进一步地,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得到所述移动终端每个时隙的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所述每个时隙的最大比特速率为每个时隙分配对应的资源。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得到每个时隙的最大比特速率并确定每个时隙需分配的资源,能够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本发明上述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及终端,适用于在满带宽调度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带宽利用率,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图3至图8,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每个移动终端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计算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
其中,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计算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包括:
计算每个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Rpeak
Rpeak=Vlayer×Qm×Rmax×NPRB×12×(1-OH)×Nsys
式中,Vlayer表示移动终端的多进多出层数,Qm表示移动终端的调制阶数,Rmax表示移动终端的编码码率,NPRB表示移动终端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OH表示移动终端的资源开销占比,Nsys表示移动终端的上下行符号数。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移动终端的带宽、符号数、子载波间隔、调制阶数、天线数、编码码率等配置参数计算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即峰值速率。
其中,请参照图4,在时域上,一个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每个无线帧包含10个子帧,每个子帧的长度为1ms,每个子帧依据子载波间隔不一样,会有1、2、4、8个时隙,每个时隙有14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符号,调制的阶数代表每个符号可以表示多少比特,因此可以获取移动终端的符号数;
请参照图5,在频域上,将一整个带宽分若干个资源块,比如将100M的带宽分为273个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每个PRB分12个连续的子载波,从频域和时域上,频率上一个子载波和时域上一个符号,称为一个RE(Resource Element,资源粒度)。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上述配置参数的说明如下:
多进多出层数:即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层数,可配置成下行4层,上行2层,即是下行基站和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都使用4根天线,上行基站和UE都使用2个天线,理论上两根天线的速率是1根天线速率的2倍;
调制阶数:调制是将符号变换成比特的过程,每个符号根据调制方式的不同,可以携带不同数量的比特数,调制方式有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64QAM、256QAM,通过获取调制方式,可得到1个符号能表示的比特数;
编码码率:根据调制编码模式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和调制阶数得到码率,3GPP TS 38.214有相关内容。
PRB个数: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带宽,得到载波带宽内包含的最大RB(ResourceBlock,资源块)的数目也是不一样的,公式里面的12代表每个PRB包含12个子载波是固定的;
资源开销占比:意为无线资源中用作控制,不能用来发送数据的比例,协议给出了典型的数据:下行14%,上行8%;
符号数:上下行配比,以符号为单位,根据时隙中包含多少个全上行符号和多少个全下行符号的时隙和根据特殊时隙的上下行符号的比例,得到每毫秒上行总的符号个数、每毫秒下行总的符号个数。
S2、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比特速率计算对应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
具体的,得到移动终端的理论峰值速率后;通过获取到各移动终端的5QI优先级,5QI是一个标量,用于参考评估5G QoS特性,它是访问节点特有的参数,控制QoS流的转发处理,如调度权重、允许阈值、传输队列管理阈值、链路层协议配置等,如果5QI优先级不相等则退出算法,如果优先级相等则计算聚合最大比特速率。
其中,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比特速率是否等于0,若所述优先比特速率等于0,则将优先比特速率设置为预设值,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上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lAmbr[crnti]:
U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PBR*Mbit_TO_bit)/2]-PBR*Mbit_TO_bit;
若所述优先比特速率不等于0,则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上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lAmbr[crnti]:
U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PBR*Mbit_TO_bit)/2;
式中,maxBitsPerSecond表示理论最大比特速率,K表示用于调整理论最大比特速率的系数,PBR表示优先比特速率的预设值,Mbit_TO_bit表示单位转换掩码;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最小比特速率是否等于0,若所述最小比特速率等于0,则将最小比特速率设置为预设值,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DlAmbr[crnti]:
D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MinBR*Mbit_TO_bit)/2]-MinBR*Mbit_TO_bit;
若所述最小比特速率不等于0,则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DlAmbr[crnti]:
D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MinBR*Mbit_TO_bit)/2;
式中,maxBitsPerSecond表示理论最大比特速率,K表示用于调整理论最大比特速率的系数,MinBR表示最小比特速率的预设值,Mbit_TO_bit表示单位转换掩码。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移动终端承载的PBR(Prioritised Bit Rate,优先比特速率)值等于0,由于理论峰值速率实际使用是很难达到的,因此将上行峰值速率乘以一个系数K,然后加上设置的PBR值再除以2,再整体减去PBR值,将此速率设置为此移动终端的上行AMBR(Aggregated Maximum Bit Rate,聚合最大比特速率);
如果移动终端承载的PBR值不等于0,意味着移动终端设置了保障速率,将上行峰值速率乘以一个系数K,加上设置的PBR值再除以2,将此速率设置为此移动终端的上行AMBR。
如果移动终端承载的MinBR(Min Bit Rate,最小比特速率)值等于0,将下行峰值速率乘以一个系数K,加上设置的MinBR值再除以2,再整体减去MinBR值,将此速率设置为此移动终端的下行AMBR;
如果移动终端承载的MinBR值不等于0,意味着此移动终端设置了保障速率,将下行峰值速率乘以一个系数K,加上设置的MinBR值再除以2,将此速率设置为此移动终端的下行AMBR。
S3、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实时速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够进入速率管控,若是,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聚合最大比特速率,若否,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理论最大比特速率。
其中,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得到所述移动终端每个时隙的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所述每个时隙的最大比特速率为每个时隙分配对应的资源。
具体的,每个移动终端的会话都与每个移动终端聚合的最大比特率UE-AMBR相关联,一个UE-AMBR定义了一个移动终端所有的non-GBR QoS流比特率之和的上限,也就是一个移动终端的所有non-GBR(non-Guaranteed Bit Rate,非保证比特速率)QoS流的比特率之和不能大于UE-AMBR,通过设置移动终端的聚合最大比特率UE-AMBR,AMBR的单位是bit/s,需要转换为byte/tti,得到每个时隙的最大比特速率,每个时隙分配相应的资源,实现速率的管控。
具体的,将得到的AMBR转换为每个时隙最大的字节数:
maxBytePerTti=AMBR>>numerology>>BIT_S_TO_BYTE_MS_MASK;
AMBR表示各移动终端上下行的最大比特速率,时隙的长度与子载波间隔有关,Numerology表示参数集,Numerology采用子载波间隔和CP开销来定义,BIT_S_TO_BYTE_MS_MASK表示bit/s到Byte/ms转换掩码,maxBytePerTti表示每个时隙最大比特速率。
通过本实施例的速率调度方法,将5QI6的MinBR设置为100Mbps,PBR设置为20Mbps,优先级设置为1;将5QI9的MinBR设置为0Mbps,PBR设置为0Mbps,优先级设置为1;接入两个移动终端UE,UE1建立5QI6承载,UE2建立5QI9承载,可正常进行上下行UDP(User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业务;分别单独给两个移动终端灌包,请参照图6和图7,上下行都可以接近峰值速率;请参照图8,两个移动终端同时进行UDP灌包时,UE1的下行速率比UE2的下行速率高100Mbps左右,UE1的上行速率比UE2的上行速率高20Mbps左右,因此能够大大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限定了进入速率管控的条件:
具体的,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实时速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够进入速率管控包括:
判断所有所述移动终端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的最低管控数量,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
若是,判断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是否相等,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
若是,则判断所有在线的所述移动终端的速率之和是否大于所述理论最大比特速率的预设比值,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
若是,则判断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上下行实时速率是否大于对应的优先比特速率的预设比值,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若是,则进入速率管控。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移动终端的接入个数,如果接入个数小于或者等于2则退出速率管控。
获取各移动终端的实时速率,轮询判断接入的各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值是否相等,如果5QI优先级不相等的话,那么速率会受优先级影响,因为满带宽业务的时候,优先级值大小与各移动终端的速率成反比,故5QI优先级值不一样,则退出速率管控。
计算出所有在线移动终端速率的总和,判断移动终端速率的总和是否大于理论峰值速率的50%,是因为速率总和值太小,说明各移动终端的速率还可以提高,需要的资源可以得到分配,不需要进行速率管控,则退出速率管控,其中比值可以调整,为一个大于0到小于1系数,一般系数大于50%且小于90%。
轮询各移动终端的上下行实时速率,判断是否大于移动终端设置的上下行优先保障速率的50%,其中比值一般设置为50%到100%,如果是,那么他们之间的差值就小于设置的优先保障速率的值,则退出速率管控。
当同时满足上面三个因素,则进行速率管控,否则退出速率管控,速率设置回理论峰值速率,使得各移动终端进行单独业务时的峰值速率不受影响;移动终端掉线重新连接时或者新的移动终端连接,初始速率为峰值速率,只有满足要求后才会进入速率管控。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2,一种速率调度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速率调度方法的各个步骤。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及终端,根据移动终端的配置参数计算理论最大比特速率;根据移动终端的5QI优先级、优先比特率和最小比特率计算对应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其中需要判断移动设备是否设置了优先保障速率,从而适应性地对计算公式进行调整,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计算,提高计算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准确度,保障速率调度的可靠性;通过判断接入的移动终端个数是否符合管控个数,判断各移动终端优先级是否相等,判断各移动终端速率总和是否达到预设值,判断各移动终端实时速率是否达到优先保障速率,能够避免因优先级不相等导致速率受优先级的影响,以及避免各移动终端速率较低、资源还能正常分配时进行不必要的速率管控;将未进行速率管控的移动设备速率设置回理论最大比特速率,能够使得移动设备在进行单独业务时的峰值速率不受影响;而在需要进入速率管控时,则根据移动终端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配置限制速率,使得不同承载移动设备的最大速率可配置,从而提高了系统带宽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每个移动终端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计算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比特速率计算对应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实时速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够进入速率管控,若是,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聚合最大比特速率,若否,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理论最大比特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计算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包括:
计算每个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Rpeak
Rpeak=Vlayer×Qm×Rmax×NPRB×12×(1-OH)×Nsys
式中,Vlayer表示移动终端的多进多出层数,Qm表示移动终端的调制阶数,Rmax表示移动终端的编码码率,NPRB表示移动终端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OH表示移动终端的资源开销占比,Nsys表示移动终端的上下行符号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比特速率计算对应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比特速率是否等于0,若所述优先比特速率等于0,则将优先比特速率设置为预设值,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上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lAmbr[crnti]:
U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PBR*Mbit_TO_bit)/2]-PBR*Mbit_TO_bit;
若所述优先比特速率不等于0,则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上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lAmbr[crnti]:
U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PBR*Mbit_TO_bit)/2;
式中,maxBitsPerSecond表示理论最大比特速率,K表示用于调整理论最大比特速率的系数,PBR表示优先比特速率的预设值,Mbit_TO_bit表示单位转换掩码;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最小比特速率是否等于0,若所述最小比特速率等于0,则将最小比特速率设置为预设值,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DlAmbr[crnti]:
D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MinBR*Mbit_TO_bit)/2]-MinBR*Mbit_TO_bit;
若所述最小比特速率不等于0,则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DlAmbr[crnti]:
D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MinBR*Mbit_TO_bit)/2;
式中,maxBitsPerSecond表示理论最大比特速率,K表示用于调整理论最大比特速率的系数,MinBR表示最小比特速率的预设值,Mbit_TO_bit表示单位转换掩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实时速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够进入速率管控包括:
判断所有所述移动终端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的最低管控数量,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
若是,判断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是否相等,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
若是,则判断所有在线的所述移动终端的速率之和是否大于所述理论最大比特速率的预设比值,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
若是,则判断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上下行实时速率是否大于对应的优先比特速率的预设比值,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若是,则进入速率管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得到所述移动终端每个时隙的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所述每个时隙的最大比特速率为每个时隙分配对应的资源。
6.一种速率调度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每个移动终端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计算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比特速率计算对应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实时速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够进入速率管控,若是,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聚合最大比特速率,若否,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理论最大比特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速率调度终端,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计算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包括:
计算每个移动终端的理论最大比特速率Rpeak
Rpeak=Vlayer×Qm×Rmax×NPRB×12×(1-OH)×Nsys
式中,Vlayer表示移动终端的多进多出层数,Qm表示移动终端的调制阶数,Rmax表示移动终端的编码码率,NPRB表示移动终端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OH表示移动终端的资源开销占比,Nsys表示移动终端的上下行符号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速率调度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比特速率计算对应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比特速率是否等于0,若所述优先比特速率等于0,则将优先比特速率设置为预设值,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上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lAmbr[crnti]:
U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PBR*Mbit_TO_bit)/2]-PBR*Mbit_TO_bit;
若所述优先比特速率不等于0,则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上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lAmbr[crnti]:
U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PBR*Mbit_TO_bit)/2;
式中,maxBitsPerSecond表示理论最大比特速率,K表示用于调整理论最大比特速率的系数,PBR表示优先比特速率的预设值,Mbit_TO_bit表示单位转换掩码;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最小比特速率是否等于0,若所述最小比特速率等于0,则将最小比特速率设置为预设值,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DlAmbr[crnti]:
D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MinBR*Mbit_TO_bit)/2]-MinBR*Mbit_TO_bit;
若所述优先比特速率不等于0,则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行聚合最大比特速率DlAmbr[crnti]:
DlAmbr[crnti]=(maxBitsPerSecond*K+MinBR*Mbit_TO_bit)/2;
式中,maxBitsPerSecond表示理论最大比特速率,K表示用于调整理论最大比特速率的系数,MinBR表示最小比特速率的预设值,Mbit_TO_bit表示单位转换掩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速率调度终端,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和实时速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够进入速率管控包括:
判断所有所述移动终端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的最低管控数量,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
若是,判断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优先级是否相等,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
若是,则判断所有在线的所述移动终端的速率之和是否大于所述理论最大比特速率的预设比值,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
若是,则判断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上下行实时速率是否大于对应的优先比特速率的预设比值,若否,则不进入速率管控,若是,则进入速率管控。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速率调度终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限制速率设置为对应的所述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得到所述移动终端每个时隙的最大比特速率;
根据所述每个时隙的最大比特速率为每个时隙分配对应的资源。
CN202110636007.2A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133294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6007.2A CN113329429B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6007.2A CN113329429B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9429A true CN113329429A (zh) 2021-08-31
CN113329429B CN113329429B (zh) 2022-06-21

Family

ID=77420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36007.2A Active CN113329429B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94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2726A1 (zh) * 2022-01-26 2023-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9394A (zh) * 2007-04-27 2010-03-1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调度信息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设备
CN102742212A (zh) * 2010-05-20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服务质量的保证比特率业务调度方法
CN104066197A (zh) * 2014-07-14 2014-09-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td-lte中低丢包率的实时业务调度方法
US20160142933A1 (en) * 2014-11-14 2016-05-19 Aricent Technologies Luxembourg S.A.R.L Fair Distribution of Radio Resources Between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and non-GBR Data Bearers
US20160198349A1 (en) * 2011-06-24 2016-07-07 Vodafone Ip Licensing Limit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7690196A (zh) * 2017-10-26 2018-02-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lte蜂窝网络中基于信道质量侦测的数据传输调度方法
US20180176830A1 (en) * 2016-12-20 2018-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Qos configuration based on channel quality
CN108471339A (zh) * 2017-02-23 2018-08-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57138A (zh) * 2017-07-13 2019-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US20200100179A1 (en) * 2018-09-21 2020-03-26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Power Saving Operatio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9394A (zh) * 2007-04-27 2010-03-1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调度信息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设备
CN102742212A (zh) * 2010-05-20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服务质量的保证比特率业务调度方法
US20160198349A1 (en) * 2011-06-24 2016-07-07 Vodafone Ip Licensing Limit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4066197A (zh) * 2014-07-14 2014-09-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td-lte中低丢包率的实时业务调度方法
US20160142933A1 (en) * 2014-11-14 2016-05-19 Aricent Technologies Luxembourg S.A.R.L Fair Distribution of Radio Resources Between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and non-GBR Data Bearers
US20180176830A1 (en) * 2016-12-20 2018-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Qos configuration based on channel quality
CN108471339A (zh) * 2017-02-23 2018-08-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57138A (zh) * 2017-07-13 2019-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7690196A (zh) * 2017-10-26 2018-02-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lte蜂窝网络中基于信道质量侦测的数据传输调度方法
US20200100179A1 (en) * 2018-09-21 2020-03-26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Power Saving Oper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明娜等: "基于QoS的端到端差异化管控策略研究",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
查敦林等: "LTE/SAE的QoS研究",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2726A1 (zh) * 2022-01-26 2023-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9429B (zh)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3631B2 (ja) 規定のサービス品質を満たすための負荷推定
JP4397928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資源を、ネットワークのチャネルを介してユーザ機器に送信すべきトラヒックに割り当てる方法
US9374807B2 (en) Uplink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3931259B (zh) 通过优化资源分配来提高自适应流式传输的视频质量
US20100220673A1 (en)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dapting a grant interval during voip communications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
EP2018712A1 (en) Traffic load dependent power allocation in multi us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proportional fair scheduling in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Pedersen et al. System level analysis of dynamic user-centric scheduling for a flexible 5G design
CN101860912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CA2790671A1 (en) Method for scheduling guaranteed bit rate service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WO2013056568A1 (zh) 提高小流量用户体验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329429B (zh) 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及终端
JP2003018647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基地局
Zhao et al. QoS guaranteed resource block allocation algorithm in LTE downlink
Moriyama et al. Frame aggregation size determination for IEEE 802.11 ac WLAN considering channel utilization and transfer delay
CN117527154A (zh) 改进的数据分组传输效率
JP2014216873A (ja) パケット解析機能を有する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Ramli et al. Novel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optimizing real-time multimedia performance in 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
CN113423122B (zh) 上行速率的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969644A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Sheu et al. A Dynamic Allocation Scheme for Resource Blocks Using ARQ Status Reports in LTE Networks
Huang et al. Research on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algorithm in bluetooth piconet based on multipriority
CN117528568A (zh) 数据分组传输管理
CN117527172A (zh) 优化的数据传输
Lakkakorpi et al. Measurement-based 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 methods for real-time services in IEEE 802.16 e
Rahi A proposed algorithm for schedul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the downlink of LTE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