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1339A - 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1339A
CN108471339A CN201710098686.6A CN201710098686A CN108471339A CN 108471339 A CN108471339 A CN 108471339A CN 201710098686 A CN201710098686 A CN 201710098686A CN 108471339 A CN108471339 A CN 108471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ambr
user
adjustment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986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1339B (zh
Inventor
许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0986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7133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2876 priority patent/WO201815318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471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1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1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1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04L1/000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applied to payloa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及装置,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基站确定速率调整方式并统计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基站根据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以及所统计的网络相关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若判断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则基站根据网络中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对网络中相应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进行调整。本发明满足了不同用户的调度需求,且最大化提升了用户的网络体验和业务感受。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户AMBR(Aggregate Maximum BitRate,总计最大比特率)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系统中,AMBR用来限制一个UE的所有Non-GBR(Non-Guaranteed Bit Rate,非保证码速率)承载的聚合速率的上限,该参数存储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签约服务器)中,超过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的AMBR速率数据可能会被速率整形功能丢弃。用户同LTE网络建立链接后,首先会建立一个默认承载,该承载是Non-GBR承载,除了默认承载外,用户还可以和核心网协商建立专用承载,专用承载可以是GBR承载,也可以是Non-GBR承载,用户的任何一个Non-GBR承载都可能潜在利用整个AMBR速率,例如:UE只有一个Non-GBR承载有业务,而其他Non-GBR承载都没有业务数据,此时有业务的Non-GBR承载可以利用整个AMBR速率。
核心网会将用户的AMBR速率传递给基站,基站根据UE的AMBR速率在调度的时候进行限速处理,目前的调度策略不同的Non-GBR有不同的调度优先级,高优先级的Non-GBR承载可以独享全部的AMBR速率,这样可能导致仅有低优先级Non-GBR承载的用户调度受限或者无法得到调度,影响用户的体验,目前还未有涉及AMBR速率自适应的方案。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站根据UE的AMBR速率在调度时,低优先级Non-GBR承载的用户调度受限或者无法调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包括:
基站确定速率调整方式并统计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
基站根据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以及所统计的网络相关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若判断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则基站根据网络中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对网络中相应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进行调整。
优选地,所述速率调整方式包括周期速率调整和事件触发速率调整;所述网络相关数据包括接入用户数、业务承载数目以及资源利用率。
优选地,所述基站确定速率调整方式并统计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包括:
当基站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是周期速率调整且网络相关数据是接入用户数时,确定当前时间是否到达周期速率调整的时间周期;
若确定当前时间到达周期速率调整的时间周期时,则基站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
优选地,所述基站确定速率调整方式并统计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包括:
当基站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是事件触发速率调整且网络相关数据是接入用户数时,在事件触发时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
优选地,所述基站根据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以及所统计的网络相关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包括:
基站将所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与预置的第一接入用户数门限值或预置的第二接入用户数门限值进行比较;
若所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超过预置的第一接入用户数门限值或低于预置的第二接入用户数门限值,则基站判断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其中,所述预置的第一接入用户数门限值大于所述预置的第二接入用户数门限值。
优选地,所述若判断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则基站根据网络中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对网络中相应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进行调整包括:
若所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超过预置的第一接入用户数门限值,则基站根据网络中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和预先确定的AMBR速率变化方式,对网络中相应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进行降低调整;
若所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低于预置的第二接入用户数门限值,则基站根据网络中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和预先确定的AMBR速率变化方式,对网络中相应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进行升高调整。
优选地,所述AMBR速率变化方式包括绝对值调整和相对值调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装置,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确定速率调整方式并统计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以及所统计的网络相关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调整模块,用于当判断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则根据网络中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对网络中相应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进行调整。
优选地,所述速率调整方式包括周期速率调整和事件触发速率调整;所述网络相关数据包括接入用户数、业务承载数目以及资源利用率。
优选地,所述统计模块具体用于当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是周期速率调整且网络相关数据是接入用户数时,确定当前时间是否到达周期速率调整的时间周期,以及当确定当前时间到达周期速率调整的时间周期时,则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
优选地,所述统计模块具体用于当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是事件触发速率调整且网络相关数据是接入用户数时,在事件触发时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统计基站用户数和/或不同业务承载数目和/或资源利用率,参考业务承载优先级,按照周期调整方式或事件触发调整方式调整用户的AMBR速率,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调度需求,最大化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和业务感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方法路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调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速率调整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方法路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01:基站确定速率调整方式并统计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
步骤S102:基站根据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以及所统计的网络相关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步骤S103:若判断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则基站根据网络中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对网络中相应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速率调整方式包括周期速率调整和事件触发速率调整;所述网络相关数据包括接入用户数、业务承载数目以及资源利用率。
其中,所述基站确定速率调整方式并统计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包括:当基站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是周期速率调整且网络相关数据是接入用户数时,确定当前时间是否到达周期速率调整的时间周期;若确定当前时间到达周期速率调整的时间周期时,则基站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
其中,所述基站确定速率调整方式并统计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包括:当基站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是事件触发速率调整且网络相关数据是接入用户数时,在事件触发时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
具体地说,所述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包括:接入用户数和/或业务承载数目和/或资源利用率。
其中,所述基站根据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以及所统计的网络相关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包括:基站将所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与预置的第一接入用户数门限值或预置的第二接入用户数门限值进行比较;若所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超过预置的第一接入用户数门限值或低于预置的第二接入用户数门限值,则基站判断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其中,所述预置的第一接入用户数门限值大于所述预置的第二接入用户数门限值。
其中,所述若判断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则基站根据网络中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对网络中相应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进行调整包括:若所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超过预置的第一接入用户数门限值,则基站根据网络中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和预先确定的AMBR速率变化方式,对网络中相应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进行降低调整;若所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低于预置的第二接入用户数门限值,则基站根据网络中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和预先确定的AMBR速率变化方式,对网络中相应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进行升高调整。具体地说,所述AMBR速率变化方式包括绝对值调整和相对值调整。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统计模块201,用于确定速率调整方式并统计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判断模块202,用于根据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以及所统计的网络相关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调整模块203,用于当判断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则根据网络中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对网络中相应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速率调整方式包括周期速率调整和事件触发速率调整;所述网络相关数据包括接入用户数、业务承载数目以及资源利用率。
其中,所述统计模块201具体用于当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是周期速率调整且网络相关数据是接入用户数时,确定当前时间是否到达周期速率调整的时间周期,以及当确定当前时间到达周期速率调整的时间周期时,则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
其中,所述统计模块201具体用于当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是事件触发速率调整且网络相关数据是接入用户数时,在事件触发时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
具体地说,所述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包括:接入用户数和/或业务承载数目和/或资源利用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调度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调度器包括速率调整模块和调度模块。其中,所述速率调整模块,用于接收调度模块统计的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并根据所述网络相关数据得到速率调整结果;所述调度模块用于将统计的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发送给速率调度模块,并根据速率调度模块返回的速率调整结果进行调度。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速率调整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1,确定AMBR速率调整方式;
速率调整方式包括周期调整和事件触发调整;对于周期调整方式,需要进一步确定周期调整的时间周期,即在该段时间内,用户AMBR速率调整值保持不变,使用最新一次调整的结果进行调度。调整周期内,综合考虑基站的统计量和业务优先级,确定下一个时间周期内的速率调整结果。对于事件触发的调整方式,当触发调整的条件满足时,进行用户速率调整,调度使用最新的一次调整结果进行调度。
步骤2,确定速率调整触发条件;
速率调整触发条件包括:基站的用户数,不同业务承载数目,资源利用率。当用户数超过门限和/或业务承载数目超过门限和/或小区资源利用率超过门限后,结合业务承载的优先级,启动用户AMBR速率调整功能,通过降低高优先级承载用户的AMBR速率,来保证其他承载用户的调度需求。
步骤3,确定AMBR速率变化方式;
AMBR速率调整的方式,可以是调整绝对值,也可以调整相对值,例如某用户的AMBR速率为10Mbps,调整绝对值的方式,即降低/升高n Mbps,则变为(10-n)或min(用户的原始AMBR速率,(10+n))Mbps;调整相对值的方式,即降低/升高20%,变为(1-20%)*10Mbps=8Mbps,或者min(用户的原始AMBR速率,(1+20%)*10Mbps=12Mbps)。这里升高用户AMBR速率时,不能超过用户的原始AMBR速率。
步骤4,根据触发条件,基站进行相应统计。
步骤5,获取业务承载的优先级。
步骤6,如果调整方式为周期调整,则综合周期时间长度内的统计量和承载优先级,确定下一个周期时间长度内的用户的调整速率。
步骤7,如果调整方式为事件触发调整,则根据事件触发时的统计量以及承载优先级,确定用户的调整速率。
步骤8,根据速率调整的结果,进行下一次调度。
移动通信系统用户的调度速率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决定:一个是用户的信道质量,一个是调度占用的无线资源,一个是调度次数,一段时间内的调度次数。36.213协议中具体定义了不同信道质量和无线资源下调度的比特数,将1s内用户调度的比特数加和或者用平均调度比特数乘以1s内的调度次数,即为用户的速率。上面三方面的影响因素中用户的信道质量和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强相关,占用的无线资源和调度次数同业务的优先级强相关,因此业务的优先级是影响用户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根据业务优先级来调整用户的AMBR速率。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内容:
实施例1:
步骤101:确定调整速率的方式为事件触发调整。
步骤102:确定调整速率的条件为网络的用户数。
步骤103:确定AMBR速率变化方式为调整相对值。
步骤104:T1时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用户数超过用户数门限1,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步骤105:获取网络中承载的优先级,当前承载优先级分为2级,其中第一级有10个承载,第二级有100个承载。
步骤106:调整业务承载优先级第一级中的10个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每个用户降低20%的AMBR速率。
步骤107:基站根据最新调整的AMBR速率对用户进行下一次调度。
步骤108:T2时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用户数低于用户数门限2,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步骤109:获取网络中承载的优先级,当前承载优先级分为2级,其中第一级有5个承载,第二级有60个承载。
步骤110:调整业务承载优先级第一级中的5个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每个用户升高20%的AMBR速率。
步骤111:基站根据最新调整的AMBR速率对用户进行下一次调度。
步骤112:下一个事件触发时刻,重复步骤104-107或者108-111。
其中,用户数门限1大于用户数门限2;所述每个优先级中承载的个数是随机变化的;调整相对值是可以通过用户选择的。
实施例2:
步骤201:确定调整速率的方式为周期触发调整。
步骤202:确定调整速率的条件为资源利用率。
步骤203:确定AMBR速率变化方式,调整绝对值。
步骤204:第一个周期起始时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资源利用率超过资源利用率门限1,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步骤205:获取网络中承载的优先级,当前承载优先级分为2级,其中第一级有10个承载,第二级有100个承载。
步骤206:调整业务承载优先级第一级中的10个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每个用户的AMBR速率降低1Mbps。
步骤207:基站根据最新调整的AMBR速率对用户进行下一次调度。
步骤208:第一个周期起始时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资源利用率低于资源利用率门限2,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步骤209:获取网络中承载的优先级,当前承载优先级分为2级,其中第一级有5个承载,第二级有60个承载。
步骤210:调整业务承载优先级第一级中的5个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每个用户的AMBR速率升高1Mbps。
步骤211:基站根据最新调整的AMBR速率对用户进行下一次调度。
步骤212:下一个周期起始时刻,重复步骤204-207或者208-211。
其中,资源利用率门限1大于资源利用率门限2;所述每个优先级中承载的个数是随机变化的;调整绝对值是可以通过用户选择的。
实施例3:
步骤301:确定调整速率的方式为事件触发调整。
步骤302:确定调整速率的条件为业务承载数。
步骤303:确定AMBR速率变化方式,调整相对值。
步骤304:T1时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业务承载数超过业务承载数门限1,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步骤305:获取网络中承载的优先级,当前承载优先级分为2级,其中第一级有20个承载,第二级有100个承载。
步骤306:调整业务承载优先级第一级中的20个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每个用户降低20%的AMBR速率。
步骤307:基站根据最新调整的AMBR速率对用户进行下一次调度。
步骤308:T2时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业务承载数低于业务承载数门限2,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步骤309:获取网络中承载的优先级,当前承载优先级分为2级,其中第一级有5个承载,第二级有60个承载。
步骤310:调整业务承载优先级第一级中的5个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每个用户升高20%的AMBR速率。
步骤311:基站根据最新调整的AMBR速率对用户进行下一次调度。
步骤312:下一个事件触发时刻,重复步骤304-307或者308-311。
其中,业务承载数门限1大于业务承载数门限2;所述每个优先级中承载的个数是随机变化的;调整相对值是可以通过用户选择的。
实施例4:
步骤401:确定调整速率的方式为事件触发调整。
步骤402:确定调整速率的条件为用户数和资源利用率。
步骤403:确定AMBR速率变化方式,调整相对值。
步骤404:T1时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用户数超过用户数门限1且资源利用率超过资源利用率门限2,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步骤405:获取网络中承载的优先级,当前承载优先级分为3级,其中第一级有20个承载,第二级有50个承载,第三级有100个承载。
步骤406:调整业务承载优先级第二级中的50个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每个用户降低20%的AMBR速率。
步骤407:基站根据最新调整的AMBR速率对用户进行下一次调度。
步骤408:T2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用户数超过用户数门限3且资源利用率超过资源利用率门限4,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步骤409:获取网络中承载的优先级,当前承载优先级分为3级,其中第一级有30个承载,第二级有50个承载,第三级有100个承载。
步骤410:调整业务承载优先级第一级中的30个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每个用户降低10%的AMBR速率。
步骤411:基站根据最新调整的AMBR速率对用户进行下一次调度。
步骤412:T3时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用户数超过用户数门限3且资源利用率超过资源利用率门限4,保持之前的用户速率调整值。
步骤413:T4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用户数低于门限5且资源利用率低于门限6,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步骤414:获取网络中承载的优先级,当前承载优先级分为3级,其中第一级有30个承载,第二级有50个承载,第三级有100个承载。
步骤415:调整业务承载优先级第一级中的30个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每个用户升高15%的AMBR速率。
步骤416:基站根据最新调整的AMBR速率对用户进行下一次调度。
步骤417:T5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用户数低于用户数门限7且资源利用率低于资源利用率门限8,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步骤418:获取网络中承载的优先级,当前承载优先级分为3级,其中第一级有30个承载,第二级有50个承载,第三级有100个承载。
步骤419:调整业务承载优先级第二级中的50个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每个用户升高25%的AMBR速率。
步骤420:基站根据最新调整的AMBR速率对用户进行下一次调度。
步骤421:下一个事件触发时刻,重复步骤404-407或者408-411或者412或者413-416或者417-420。
其中,用户数门限1大于用户数门限3大于用户数门限5大于用户数门限7;资源利用率门限2大于资源利用率门限4大于资源利用率门限6大于资源利用率门限8;所述每个优先级中承载的个数是随机变化的;调整相对值是可以通过用户选择的。
实施例5:
步骤501:确定调整速率的方式为事件触发调整。
步骤502:确定调整速率的条件为用户数和业务承载数和资源利用率。
步骤503:确定AMBR速率变化方式,调整相对值。
步骤504:T1时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用户数超过用户数门限1且业务承载数超过业务承载数门限2且资源利用率超过资源利用率门限3,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步骤505:获取网络中承载的优先级,当前承载优先级分为3级,其中第一级有20个承载,第二级有50个承载,第三级有100个承载。
步骤506:调整业务承载优先级第二级中的50个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每个用户降低20%的AMBR速率。
步骤507:基站根据最新调整的AMBR速率对用户进行下一次调度。
步骤508:T2时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用户数超过用户数门限1且业务承载数超过业务承载数门限2且资源利用率超过资源利用率门限3,保持之前的用户速率调整值。
步骤509:T3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用户数超过用户数门限4且业务承载数超过业务承载数门限5且资源利用率超过资源利用率门限6,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步骤510:获取网络中承载的优先级,当前承载优先级分为3级,其中第一级有30个承载,第二级有50个承载,第三级有100个承载。
步骤511:调整业务承载优先级第一级中的30个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每个用户降低10%的AMBR速率。
步骤512:基站根据最新调整的AMBR速率对用户进行下一次调度。
步骤513:T4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用户数低于用户数门限7且业务承载数低于业务承载数门限8且资源利用率低于资源利用率门限9,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步骤514:获取网络中承载的优先级,当前承载优先级分为3级,其中第一级有30个承载,第二级有50个承载,第三级有100个承载。
步骤515:调整业务承载优先级第一级中的30个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每个用户升高15%的AMBR速率。
步骤516:基站根据最新调整的AMBR速率对用户进行下一次调度。
步骤517:T5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用户数低于用户数门限10且业务承载数低于业务承载数门限11且资源利用率低于资源利用率门限12,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步骤518:获取网络中承载的优先级,当前承载优先级分为3级,其中第一级有30个承载,第二级有50个承载,第三级有100个承载。
步骤519:调整业务承载优先级第二级中的50个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每个用户升高25%的AMBR速率。
步骤520:基站根据最新调整的AMBR速率对用户进行下一次调度。
步骤521:下一个事件触发时刻,重复步骤604-607或者608或者609-512或者513-516或者517-520。
其中,用户数门限1大于用户数门限4大于用户数门限7大于用户数门限10;业务承载数门限2大于业务承载数门限5大于业务承载数门限8大于业务承载数门限11;资源利用率门限3大于资源利用率门限6大于资源利用率门限9大于资源利用率门限12;所述每个优先级中承载的个数是随机变化的;调整相对值是可以通过用户选择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统计基站的接入用户数、业务承载数目以及资源利用率,并获取不同业务的承载优先级,来灵活的调整用户的AMBR速率,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调度需求,最大化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和业务感受。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包括:
基站确定速率调整方式并统计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
基站根据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以及所统计的网络相关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若判断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则基站根据网络中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对网络中相应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AMBR是指总计最大比特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速率调整方式包括周期速率调整和事件触发速率调整;所述网络相关数据包括接入用户数、业务承载数目以及资源利用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基站确定速率调整方式并统计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包括:
当基站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是周期速率调整且网络相关数据是接入用户数时,确定当前时间是否到达周期速率调整的时间周期;
若确定当前时间到达周期速率调整的时间周期时,则基站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基站确定速率调整方式并统计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包括:
当基站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是事件触发速率调整且网络相关数据是接入用户数时,在事件触发时刻基站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所述基站根据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以及所统计的网络相关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包括:
基站将所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与预置的第一接入用户数门限值或预置的第二接入用户数门限值进行比较;
若所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超过预置的第一接入用户数门限值或低于预置的第二接入用户数门限值,则基站判断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其中,所述预置的第一接入用户数门限值大于所述预置的第二接入用户数门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若判断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则基站根据网络中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对网络中相应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进行调整包括:
若所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超过预置的第一接入用户数门限值,则基站根据网络中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和预先确定的AMBR速率变化方式,对网络中相应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进行降低调整;
若所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低于预置的第二接入用户数门限值,则基站根据网络中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和预先确定的AMBR速率变化方式,对网络中相应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进行升高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AMBR速率变化方式包括绝对值调整和相对值调整。
8.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装置,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确定速率调整方式并统计与调整速率条件有关的网络相关数据;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以及所统计的网络相关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
调整模块,用于当判断需要启动用户的AMBR速率调整,则根据网络中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对网络中相应承载对应的用户的AMBR速率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AMBR是指总计最大比特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所述速率调整方式包括周期速率调整和事件触发速率调整;所述网络相关数据包括接入用户数、业务承载数目以及资源利用率。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所述统计模块具体用于当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是周期速率调整且网络相关数据是接入用户数时,确定当前时间是否到达周期速率调整的时间周期,以及当确定当前时间到达周期速率调整的时间周期时,则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所述统计模块具体用于当所确定的速率调整方式是事件触发速率调整且网络相关数据是接入用户数时,在事件触发时统计网络中的接入用户数。
CN201710098686.6A 2017-02-23 2017-02-23 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471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98686.6A CN108471339B (zh) 2017-02-23 2017-02-23 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072876 WO2018153181A1 (zh) 2017-02-23 2018-01-16 一种ue的ambr速率的自适应调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98686.6A CN108471339B (zh) 2017-02-23 2017-02-23 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1339A true CN108471339A (zh) 2018-08-31
CN108471339B CN108471339B (zh) 2020-10-16

Family

ID=63253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98686.6A Active CN108471339B (zh) 2017-02-23 2017-02-23 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71339B (zh)
WO (1) WO201815318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9429A (zh) * 2021-06-08 2021-08-31 安科讯(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及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7444A (zh) * 2020-05-26 2021-11-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的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4020A (zh) * 2001-06-27 2003-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dma系统中一种动态调整门限的速率控制方法
CN1773881A (zh) * 2004-11-09 2006-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提高系统覆盖的方法
CN101547511A (zh) * 2008-03-27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1616483A (zh) * 2008-06-24 2009-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合计最大比特率信息的变化通知方法
EP2381718A1 (en) * 2008-03-21 2011-10-2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ynamic aggregated maximum bit rate for evolved packet system non-guaranteed bit rate quality of service enforcement and network bandwidth utilization
WO2014169933A1 (en) * 2013-04-15 2014-10-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nhanced qos control in pcrf
CN104822166A (zh) * 2011-10-14 2015-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移动性管理实体和通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0749C (zh) * 2003-12-12 2008-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控制的方法
CN100461905C (zh) * 2006-03-28 2009-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基站小区语音速率的调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4020A (zh) * 2001-06-27 2003-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dma系统中一种动态调整门限的速率控制方法
CN1773881A (zh) * 2004-11-09 2006-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提高系统覆盖的方法
EP2381718A1 (en) * 2008-03-21 2011-10-2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ynamic aggregated maximum bit rate for evolved packet system non-guaranteed bit rate quality of service enforcement and network bandwidth utilization
CN101547511A (zh) * 2008-03-27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1616483A (zh) * 2008-06-24 2009-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合计最大比特率信息的变化通知方法
CN104822166A (zh) * 2011-10-14 2015-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移动性管理实体和通讯系统
WO2014169933A1 (en) * 2013-04-15 2014-10-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nhanced qos control in pcrf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Discussion on AMBR implementation in SAE", 《3GPP TSG SA WG2 ARCHITECTURE —S2#56C REL-8 AD-HOC》 *
SAMSUNG: "AMBR modification procedure", 《3GPP TSG-SA MEETING #62 S2-080359 》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9429A (zh) * 2021-06-08 2021-08-31 安科讯(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及终端
CN113329429B (zh) * 2021-06-08 2022-06-21 安科讯(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速率调度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1339B (zh) 2020-10-16
WO2018153181A1 (zh) 2018-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6295C (zh) 一种基于服务质量保障的分组业务无线资源调度方法
RU2364039C2 (ru) Управление разрешением на доступ и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е ресурсов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с поддержкой качества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US20210037544A1 (en) Network slicing based on one or more token counters
US7940721B2 (en) Power overload control method useful with 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 traffic
CN100466819C (zh) 一种上行增强链路中用户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1686196B (zh) 业务调度方法与装置
MXPA05000409A (es) Sistema, aparato y metodo para asignacion de recursos de enlace ascendente.
EP2374246B1 (en) Admission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KR100891050B1 (ko) 캐퍼시티 스케쥴링의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3797874A (zh) 用于分配多信道接入点中的无线信道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2111883A (zh) 家庭基站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及家庭基站
CN112702108B (zh) 一种控制用户设备准入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07142A1 (zh) 一种资源分配调控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27965B (zh) 一种提高上行业务质量的方法和系统
EP2127125B1 (en) Power overload control method useful with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US201202631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404838B (zh)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上行资源分配装置
CN110769469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基站
CN108471339A (zh) 一种用户ambr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32101B (zh) 传输时间间隔的调整方法和网络设备
JP2003179966A (ja) リソース制御方法、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CN104918333B (zh) 一种用于Non-GBR业务的调度方法
CA248635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voiding power outages at the base station in cellular system using variable rate transmission
CN102238734A (zh) 一种动态进行信道配置的方法
CN100590996C (zh) 一种动态分配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码资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5

Address after: 210012 Nanjing, Yuhuatai District, South Street, Bauhinia Road, No. 68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Zhongxing Softw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ZTE building

Applicant before: ZTE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