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3458A - 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3458A
CN113323458A CN202110888903.8A CN202110888903A CN113323458A CN 113323458 A CN113323458 A CN 113323458A CN 202110888903 A CN202110888903 A CN 202110888903A CN 113323458 A CN113323458 A CN 113323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d
mode
patient
wall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89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3458B (zh
Inventor
高宝虎
张健飞
房浩
张庆昱
曹长印
谭维妮
李志武
冯浩
王博
张平平
刘玉洁
肖斌
阮斌
樊兴伟
黎家仁
方灿
骆淦
杨纪俊
喻茂欣
刘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Integrated 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Integrated 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Integrated 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Integrated 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889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34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3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3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3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3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3/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public or similar purposes; Institutions, e.g. infirmaries or prisons
    • E04H3/08Hospitals, infirmaries, or the like; Schools; Pris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purific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sterilisation; by ozonisation
    • F24F3/163Clean air work stations, i.e. selected areas within a space which filtered air is pass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院,诊所或类似建筑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密封板壁,实现玄关‑缓冲间的相互转换,通过设置可拆卸的隔断板壁,实现阳台‑病患通道的相互转换;并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来控制各阀门、板壁及设备的运作,进而实现了病房在普通模式和负压模式间的相互快速转换,灵活满足不同状况下医院对不同类型的病房的需求,且在转换为普通病房后没有面积浪费;且病患通道为玻璃走廊,所有可能导致病房观感杂乱的构件通过各种方式与病房融为一体,使整个病房看起来宽敞整洁明亮,极大提升了病房的舒适度;还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病房辅助系统,方便病人在无亲属陪护下生活自理。

Description

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院,诊所或类似建筑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负压传染病房是基于以往治疗空气传播疾病的经验而开发出的专用病房,通过将病房抽成负压,避免带有病原体的空气从病房流出,从而隔离传染源。进出负压传染病房的通道有两条,分别是供医务人员进出的医护通道,供病人进出的病患通道;同时,医护通道与负压传染病房之间还有缓冲间,缓冲间用于缓冲气压以及进行消杀,食物及药物经互锁自净传递窗进入负压传染病房。
诸如新冠患者,就只能由负压传染病房收治。负压传染病房虽然能够收治普通病房不能收治的空气传播疾病传染病人,但由于以下问题的存在,并不能取代普通病房。
现有的负压传染病房,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
1.需满足严格的洁污分区、三区两通道等要求,大部分建筑面积被用在了缓冲间、病患通道等地方,两个通道妨碍了病房的采光,且复杂的管线及设备使得病房内布局杂乱,这造成病人能够活动的区域狭窄、杂乱且郁闭;这种环境下病人心情很差,不利于病人恢复;
2.用在缓冲间、病患通道等地方的建筑面积在入住普通病人时毫无意义;导致负压传染病房面积浪费严重,改造为普通病房需较多的时间成本和材料浪费,且改造后不可逆,导致负压病房与普通病房难以相互转换;
3.负压传染病房则原则上不允许亲属陪床看护,而是靠医护人员看护;病人会因为内向或要强等性格因素,或因为涉及到一些较为私密的活动,不愿意麻烦病友或召唤医护人员来帮助自己;但由于病人自身体力较差,不仅活动困难,还容易出现包括跌倒、撞伤在内的各种危险状况。
这些因素限制了负压传染病房的应用,导致在市政规划时,负压病房与普通病房是按一个固定的比例建设的,但在出现疫情以及疫情消失时,这种固定配比会无法满足实际需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传染病房需求爆发式增长,目前国内城市建设遵循的传染病房配比无法满足防疫期间要求,因需满足严格的洁污分区、三区两通道等要求,普通病房基本无法通过后期改造达到传染病病房的使用要求,因而在未来城市医疗设施建设中,考虑普通病房能够转化为战时(或疫情)传染病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城市各地建立一定量的传染病防疫医院及病房作为应急医疗储备,是十分必要的。在医院建设中,若能建立一定存量的可灵活转化的平战结合病房,疫情防控战时状态时,“一键转换”完成传染病隔离病房所需的负压、隔离等规范要求;疫情过后,平时状态时,能恢复为普通病房,继续最大化发挥作用,为医疗事业助力,也提高了城市传染病房的储备量,大大提高了应急响应效率。
但现有的可转换使用模式的病房,其设计上陷入了严重的思维误区,往往基于负压病房进行改动使之能在短时间内转换,如CN111425023A-普通病房与负压隔离病房转换系统,CN111636724A-单通道病房与传染病房转换系统,都只是在形式上满足了转换要求,却忽略了狭窄郁闭、面积浪费、病人活动困难等问题,其在负压模式及常规模式下均十分狭窄郁闭,且转换为普通病房后依然存在大量建筑面积浪费,病人在缺乏亲属看护时活动困难的问题更是完全忽视。除此之外,各种转换设备更是直接堆放,进一步使病房布局杂乱,降低舒适度。
也就是说,现有的可转换使用模式的病房,本质上还是个负压传染病房,即使能够在不需要的时候,快速去除缓冲间等设备,形式上转换为普通病房,但其在普通模式下依然像传统的负压传染病房那样狭窄郁闭、布局杂乱、面积浪费,转换毫无意义。
给病人足够宽敞的活动空间,并让病人能够与别人沟通,有助于维持病人心情积极愉悦,使病情不易恶化且恢复更快,在遇到危险时也有人帮忙。方舱医院这一案例,有力证实了这一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及其使用方法。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可在负压模式和普通模式转换的病房,设计上陷入了严重的思维误区,不仅在负压模式及常规模式下均十分狭窄、杂乱且郁闭,且转换为普通病房后依然存在大量建筑面积浪费,病人在缺乏亲属看护时活动困难的问题更是完全忽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用于根据需求转换为负压病房或常规病房以入住不同病人,并确保在负压模式及常规模式下都具备良好的舒适性;包括病人活动间及负压空调系统,和分别与病人活动间连通的医护通道、病患通道、卫生间、以及互锁自净传递窗;所述医护通道通过缓冲间与病人活动间连通;所述病患通道为可直接观察到建筑外景的玻璃走廊,所述病患通道与病人活动间之间的隔板为透明板壁,所述透明板壁上开有门;所述玻璃走廊中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在常规模式下将玻璃走廊中与病人活动间对齐的一段分隔出来以拓展病人活动间的隔断板壁;
所述缓冲间的侧墙中,分隔缓冲间与病患通道的隔墙为可拆卸的、用于在常规模式下拓展病人活动间并方便人员物资进出的密封板壁;
所述病人活动间、卫生间、医护通道、缓冲间、以及病患通道统一称作病房分区;所述负压空调系统包括通过空调支管分别与各病房分区连通的新风空调,以及通过抽气支管分别与各病房分区连通的排风机;所述新风空调以及排风机带有用于过滤空气中病原体的过滤器,所述新风空调的过滤器可拆卸;
所述病人活动间内还设置有用于辅助病人在无亲属陪护下生活自理的病房辅助系统。
进一步,所述病房成排设置且同一排的病房的阳台相互连通并拼合为病患通道,所述隔断板壁为将相邻的病房隔开的墙板;所述缓冲间为病房的玄关,由医护通道进入玄关的门记作一层门;所述密封板壁设置在玄关与病人活动间交界处,所述密封板壁上开设有与一层门互锁的门,并记作二层门;所述一层门、以及二层门均为密封门,所述阳台在病房处于负压模式时,阳台位置的建筑外墙上所有窗口均为密封状态。
进一步,所述密封板壁为绕竖直的销轴旋转的单扇门结构,在病房处于普通模式时,所述密封板壁倚靠玄关侧墙设置;在病房处于负压模式时,所述密封板壁封堵在玄关与病人活动间交界处;所述隔断板壁为折叠板,所述阳台带有两块可拆卸的密封落地窗;两块所述密封落地窗与阳台两侧的两块隔断板壁一一对应,并组合成绕竖直的销轴旋转的双扇门结构,所述密封落地窗带有与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的伺服装置;在病房处于普通模式时,所述隔断板壁展开并设置在相邻两个病房的阳台交界处,所述密封落地窗倚靠隔断板壁设置;在病房处于负压模式时,所述隔断板壁处于折叠状态,所述密封落地窗在阳台开口处拼合并密封。
进一步,所述病房还包括用于带动密封板壁以及隔断板壁移动的伺服装置,各空调支管及抽气支管上分别设置有自动阀,各所述伺服装置、新风空调、排风机、以及自动阀分别与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玄关内设置有给排水接口,所述玄关与卫生间并排设置;在病房处于普通模式时,所述密封板壁倚靠玄关远离卫生间的侧墙设置、且所述给排水接口设置在密封板壁后。
进一步,所述病房辅助系统包括自病床起通向卫生间以及病房的门的墙壁扶手、用于检测到病人夜间下床后第一时间提供照明的踢脚灯、以及设置在卫生间的洁具边沿的洁具扶手,所述墙壁扶手还包括自病床起通向储物柜的部分,踢脚灯感应器设置在病床左右边沿,踢脚灯灯头设置在卫生间门口、病床的床头、以及储物柜旁边;所述墙壁扶手上设置有人体感应灯,所述人体感应灯的灯头为沿墙壁扶手延伸方向设置的LED灯条;所述病人活动间内设置有储藏柜,所述互锁自净传递窗通向储藏柜内部。
进一步,所述负压空调系统包含多台排风机,各排风机中,包括一台只与卫生间连通的排风机,记作常开排风机;所述医护通道以及缓冲间记作半污染分区,其余病房分区记作污染分区,同一台新风空调只通向半污染分区或污染分区两类病房分区中的一类,且同一台排风机只通向半污染分区或污染分区两类病房分区中的一类。
进一步,所述新风空调的以及排风机的过滤器均包括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及高效过滤器;所述新风空调的所有过滤器设置在空调外机中、且高效过滤器可拆卸;所述排风机设置在病房的排风口处,且粗效过滤器、及中效过滤器设置在排风机的机体中,所述排风机的高效过滤器分别设置在各抽气支管位于病房内的一端的开口处;各所述过滤器带有用于检测过滤器前后压差的压差传感器,相邻且相连通的两个病房分区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两个病房分区之间压差的压差传感器,各所述压差传感器分别与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空调支管位于病房内的一端带有靠近病房房顶设置的散流器,所述抽气支管位于病房内的一端带有靠近病房地板设置的百叶风口;所述病人活动间的抽气支管的百叶风口设置在病床的床头柜底部,并取代床头柜底部远离病床的一个柜格的门设置。
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的使用方法,用于上述的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并包括以下步骤:
普通模式转换为负压模式:
步骤a1:密封板壁安装在玄关与病人活动间交界处,使玄关封闭,形成缓冲间;
步骤a2:隔断板壁折叠使阳台连通为病患通道,密封落地窗封上阳台开口,使病患通道成为密闭的玻璃走廊;
步骤a3:新风空调安装过滤器;排风机所有机组开启;玄关中安装洗消设备;
负压模式转换为普通模式:
步骤b1:卫生间、病人活动间、玄关、阳台消毒;玄关中的洗消设备拆除;
步骤b2:密封板壁拆卸并倚靠在玄关侧墙上;隔断板壁展开;密封落地窗打开并倚靠在隔断板壁上;
步骤b3:新风空调的过滤器消毒并拆除;排风机中保留卫生间的排风机开启,关闭其余排风机并对风口风管消毒后封闭排风口。
本发明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及其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密封板壁,实现玄关-缓冲间的相互转换,通过设置可拆卸的隔断板壁,实现阳台-病患通道的相互转换;并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来控制各阀门、板壁及设备的运作,进而实现了病房在普通模式和负压模式间的相互快速转换,灵活满足不同状况下医院对不同类型的病房的需求;
本发明中,病患通道为由阳台连通后形成的玻璃走廊,这使得病房能够在不占用额外建筑面积的前提下有着开阔的视野,不仅克服了两通道造成的病房郁闭问题,而且给病人提供了一个宽敞的观景及与病友交流的公共场合,使得病人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提升了病房舒适度并有助于病人恢复;
本发明中,缓冲间可转换为玄关,病患通道可转化为阳台,在转换为普通病房后没有面积浪费;
本发明中,密封板壁可贴墙隐藏,隔断板壁可折叠隐藏,密封落地窗可贴靠隔断板壁隐藏,给排水接口可隐藏在密封板壁后,病人活动间的抽气支管的百叶风口(包括过滤器等附属设施)融入病床的床头柜底部,互锁自净传递窗通向储藏柜而不能在病房中直接看到(食物和药品沿这种窗传递,与一些重刑监狱相似,会给病人不好的心理暗示),所有可能导致病房观感杂乱的构件通过各种方式与病房融为一体,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前提下,使整个病房看起来宽敞整洁明亮,与酒店的客房观感无异,极大提升了病房的舒适度;
本发明中,整个病房的布局与常规的病房没有明显区别,且相较于普通病房新增的部件无需额外占用面积,不需要对现有的建筑框架进任何改动,不仅方便新建,而且方便对现有的普通病房进行改造;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辅助病人移动的墙壁扶手及洁具扶手、设置辅助病人夜间活动的踢脚灯、设置辅助病人洗浴的折叠洗浴椅、设置防止病人滑倒的防滑地板等涵盖病人在病房中的各种活动的辅助器械,从而使得病人在不愿或不能得到其他人照顾的情况下,能够以自身较弱的体力来实现生活自理,并避免跌倒、撞伤等意外状况;
本发明中,通过将常规模式下需保持运行的设备从整个空调系统中独立出来,且使半污染分区和污染分区的设备相互独立,从而在切换到常规病房模式下运行时,能够关闭所有常规病房所不需要的设备,并方便在切换后进行清洗;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降噪设备来降噪,从而确保了病房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模式下病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负压模式下病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负压空调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病房辅助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1-医护通道,12-病患通道,13-病人活动间,131-墙壁扶手,132-踢脚灯感应器,133-踢脚灯灯头,14-卫生间,141-洁具扶手,142-折叠洗浴椅,15-缓冲间,21-一层门,22-二层门,31-密封板壁,32-隔断板壁,33-密封落地窗,4-储藏柜,5-互锁自净传递窗,61-新风空调,62-空调支管,71-排风机,72-抽气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用于根据需求转换为负压病房或常规病房以入住不同病人,并确保在负压模式及常规模式下都具备良好的舒适性;包括病人活动间13及负压空调系统,和分别与病人活动间13连通的医护通道11、病患通道12、卫生间14、以及互锁自净传递窗5;医护通道11通过缓冲间15与病人活动间13连通;病患通道12为可直接观察到建筑外景的玻璃走廊,病患通道12与病人活动间13之间的隔板为透明板壁,透明板壁上开有门;玻璃走廊中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在常规模式下将玻璃走廊中与病人活动间13对齐的一段分隔出来以拓展病人活动间13的隔断板壁32;注意这里卫生间14的门不要通向缓冲间15,而是直接通向病人活动间13,否则在负压模式下,病人进出卫生间14比较麻烦。此外,透明板壁上需要带有可在病人活动间13拉上的窗帘或其它遮蔽装置,病患通道12是公共场合,因此需要窗帘来隔开病患通道12和病人活动间13以保护隐私;同理,透明板壁上开的门,也即阳台门,应带有可在病人活动间13锁上的锁。
缓冲间15的侧墙中,分隔缓冲间15与病患通道12的隔墙为可拆卸的、用于在常规模式下拓展病人活动间13并方便人员物资进出的密封板壁31。
病人活动间13、卫生间14、医护通道11、缓冲间15、以及病患通道12统一称作病房分区;如图3所示,负压空调系统包括通过空调支管62分别与各病房分区连通的新风空调61,以及通过抽气支管72分别与各病房分区连通的排风机71;新风空调61以及排风机71带有用于过滤空气中病原体的过滤器,新风空调61的过滤器可拆卸;新风空调61的过滤器可拆卸;过滤器会增大设备能耗,因此需要拆卸,排风机71的过滤器不需要可拆卸,因为在常规模式下排风机71大部分机组不工作。
如图4所示,病人活动间13内还设置有用于辅助病人在无亲属陪护下生活自理的病房辅助系统。
病房结构详情如下:
病房成排设置且同一排的病房的阳台相互连通并拼合为病患通道12,隔断板壁32为将相邻的病房隔开的墙板;缓冲间15为病房的玄关,由医护通道11进入玄关的门记作一层门21;密封板壁31设置在玄关与病人活动间13交界处,密封板壁31上开设有与一层门21互锁的门,并记作二层门22;一层门21、以及二层门22均为密封门,阳台在病房处于负压模式时,阳台位置的建筑外墙上所有窗口均为密封状态。互锁,也即一个门打开另一个门就不能打开,确保两个门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避免真空度损失。
病房还包括用于带动密封板壁31以及隔断板壁32移动的伺服装置,各空调支管62及抽气支管72上分别设置有自动阀,各伺服装置、新风空调61、排风机71、以及自动阀分别与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以在需要转换时一键转换。
这里的自动阀都是电动阀。这里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跟空调的控制面板融合,将PLC控制器、显示屏、以及相应的按键等都做到空调的控制面板内,以方便调整,且符合使用习惯。
密封板壁31为绕竖直的销轴旋转的单扇门结构,在病房处于普通模式时,密封板壁31倚靠玄关侧墙设置;在病房处于负压模式时,密封板壁31封堵在玄关与病人活动间13交界处;这样做的好处有二,其一为方便密封板壁31安装拆卸,密封板壁31安装时只需转到相应位置并做好接缝处的密封,拆卸时转回并贴墙存放即可;其二为方便安装伺服装置,密封板壁31的伺服装置可以直接选用公交车的开关门机构,无需再专门设计。但应注意,虽然密封板壁31是单扇门结构,但其不能代替二层门22,负压模式下不能靠开合密封板壁31来进出,密封板壁31的面积很大,凭人力推动起来十分困难,且还会影响密封。
玄关与病人活动间13交界处还设置有作为密封板壁31的安装基础的固定墙体,固定墙体上开设有与一层门21以及二层门22对齐的避位口、还设置有与密封板壁31相贴合的密封条;互锁自净传递窗5设置在固定墙体上。注意这里固定墙体上的避位口要开大一些,在确保能够安装密封板壁31的前提下尽可能使避位口一周的固定墙体不明显,本实施例中,开了避位口后,固定墙体靠近卫生间14的部分只余很窄的一小条,另一边宽度则与储藏柜4的进深一致,这样在转换为普通模式后,固定墙体不显得突兀,病房的布局与普通病房没有差别。密封板壁31的宽度等于固定墙体与一层门21所在的墙体之间的间距,这样密封板壁31收起来倚靠在玄关的侧墙上,便与整个建筑浑然一体。
本实施例中,一层门21为子母门,在病房处于负压模式时,二层门22应与一层门21对齐,大小最好保持一致,以方便推车进出。
隔断板壁32为折叠板,阳台带有两块可拆卸的密封落地窗33;两块密封落地窗33与阳台两侧的两块隔断板壁32一一对应,并组合成绕竖直的销轴旋转的双扇门结构,密封落地窗33同样带有与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的伺服装置;在病房处于普通模式时,隔断板壁32展开并设置在相邻两个病房的阳台交界处,密封落地窗33倚靠隔断板壁32设置;在病房处于负压模式时,隔断板壁32处于折叠状态,密封落地窗33在阳台开口处拼合并密封。
本实施例中,隔断板壁32折叠后倚靠阳台门所在的墙体设置。密封落地窗33做成双扇门结构的好处与密封板壁31类似,其一为方便密封板壁31安装拆卸,安装时向阳台开口处一推即可,拆卸时转回并倚靠在隔断板壁32上;其二为方便安装伺服装置,密封落地窗33的伺服装置也可以直接选用公交车的开关门机构。
本实施例中,阳台边沿是栏杆,在病房处于负压状态时,栏杆处会导致真空度损失,同时由于阳台在在病房处于负压模式时,担任的是供病人行走的病患通道12的作用,这里还需要防止带有病原体的空气逸出,因此需要用密封落地窗33使阳台密封起来。但即使是本身就带有落地窗的阳台,也需要额外增加本发明中提到的密封落地窗33。阳台自带的落地窗由于有通风需求,需要频繁开合,为满足频繁开合的需求,其密封状况会受到影响,达不到密封要求。
玄关内设置有给排水接口,玄关与卫生间14并排设置;在病房处于普通模式时,密封板壁31倚靠玄关远离卫生间14的侧墙设置、且给排水接口设置在密封板壁31后。给排水接口是为了在病房转换为负压模式后,安装各种洗消设备用的,将其设置在密封板壁31后,普通模式下不会露出,整个病房看起来更加规整。
负压空调系统详情如下:
负压空调系统包含多台排风机71,各排风机71中,包括一台只与卫生间14连通的排风机71,记作常开排风机71;常开排风机71,顾名思义,在在病房切换到常规模式之后,也是要打开的,以对卫生间14进行抽气,防止卫生间14有异味。本实施例中,通入卫生间14的抽气支管72有两根,在普通病房模式和负压病房模式下分别启用不同的抽气支管72,不可混用。这里分别记做卫生间14除臭管和卫生间14抽气管。
新风空调61为变频空调,排风机71为变频风机。对于新风空调61而言,净化新风机组风机段、初中效段设置压差开关;净化循环机组风机段、初中效段及净化区域高效送风口设置压差开关。这样结合压差开关、自动阀等控制设备,可对系统的风量、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控制调节。
医护通道11以及缓冲间15记作半污染分区,其余病房分区记作污染分区,同一台新风空调61只通向半污染分区或污染分区两类病房分区中的一类,且同一台排风机71只通向半污染分区或污染分区两类病房分区中的一类。半污染分区和污染分区的设备的启停顺序是不一样的,对于污染分区:启动时先开排风机71,后开新风空调61;关闭时先关新风空调61,后关排风机71;对于清洁分区:启动时先开新风空调61,后开排风机71;关闭时先关排风机71,后关新风空调61。设置自动器的时候,可以使排风机71与对应的新风空调61联动,一个开启后,另一个随之开启。除此之外,与两种分区连通的设备的清洗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这里必须进行区分,以方便切换。
新风空调61的以及排风机71的过滤器均包括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及高效过滤器;新风空调61的所有过滤器设置在空调外机中、且高效过滤器可拆卸;排风机71设置在病房的排风口处,且粗效过滤器、及中效过滤器设置在排风机71的机体中,排风机71的高效过滤器分别设置在各抽气支管72位于病房内的一端的开口处;新风空调61的高效过滤器起主要的病原体过滤工作,其造成的压降也最大,而粗效过滤器及中效过滤器起的是过滤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作用,且造成的压降比较小,因此在转化为普通模式后不需要拆除。
各过滤器带有用于检测过滤器前后压差的压差传感器,相邻且相连通的两个病房分区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两个病房分区之间压差的压差传感器,各压差传感器分别与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过滤器的压差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过滤器是否发生堵塞或杂物积累的状况,如果发生堵塞或杂物积累造成压降明显的话,就需要及时对过滤器进行更换。而相邻病房分区之间的压差传感器的作用是确保相邻病房分区的压差符合要求,注意这里病房分区之间的压差传感器应足够灵敏,能够检测到个位数帕斯卡的压差,也即需要达到微压差计的级别。
各空调支管62以及抽气支管72上还分别设置有与所在支管上的自动阀相邻的手动阀。这里的手动阀可以控制压差和进风流量。当然,自动阀也可控制压差和进风流量,但手动阀可靠性更高,不易失效,同时这里在稳定运行时也不易出现压差波动。因此,这里自动阀主要起的是自动关断的作用,手动阀调节好压差后,稳定运行状态下不依赖自动阀进行调整。若自动阀失效,手动阀还可作为保险。
空调支管62位于病房内的一端带有靠近病房房顶设置的散流器,抽气支管72位于病房内的一端带有靠近病房地板设置的百叶风口;病人活动间13的抽气支管72的百叶风口设置在病床的床头柜底部,并取代床头柜底部远离病床的一个柜格的门设置。这里位于病人活动间13的抽气支管72带有体积很大的附属设备,百叶风口后面是包括高效过滤器等在内的一系列附属设备,直接布置在病人活动间13的话,会严重破坏房间布局,使得病房看起来犹如机房,降低舒适度,且不利于静音处理,因此这里将百叶风口设置在柜门,附属设备设置在柜内。
负压空调系统中,与病房连通的管道分别设置有管道消声器、且带有电机的部件带有减震器及减震底座。除此之外,机房要做好隔绝消音,管道穿墙处要用非燃吸声材料填实,弯头、接头等可能产生噪音的部位采用消声静压箱等消声设备进行消声。
病房辅助系统详情如下:
病房辅助系统包括自病床起通向卫生间14以及病房的门的墙壁扶手131、用于检测到病人夜间下床后第一时间提供照明的踢脚灯、以及设置在卫生间14的洁具边沿的洁具扶手141;踢脚灯感应器132设置在病床左右边沿,踢脚灯灯头133设置在卫生间14门口及病床床头;墙壁扶手131上沿墙壁扶手131延伸方向设置有人体感应灯;病人活动间13内设置有储藏柜4,互锁自净传递窗5通向储藏柜4内部;墙壁扶手131还包括自病床起通向储物柜的部分,踢脚灯灯头133还设置在储物柜旁边。这样食物及药品放入后可直接存放,并且可避免互锁自净传递窗5给人一种在监狱里一样的感觉。这里储藏柜4也可以是冰箱。对于负压传染病房,餐食及药品通过传递窗送入,因此病人活动线路还要包括前往储物柜的线路。
病人在病房最多的活动,是排泄以及洗漱,这些都与卫生间14有关,因此大部分辅助构件,都为了方便病人前往卫生间14以及在卫生间14活动。此外,虽然绝大多数医院会把餐食送到病人床头,但依然存在一些医院会把餐食送到病房门口,且病人有时候还有观察门外状况、迎接访客等需求,因此还需要设置方便病人到达门口的墙壁扶手131。但对于传染病房而言,由于病人不能随意出门,通向病房门口的墙壁扶手131可以去掉。除此之外,病房的卫生间14要做大一些,以方便在有其他人看护病人时卫生间14能够容纳两人活动。
踢脚灯以及墙壁扶手131上的人体感应灯是为了方便病人在夜间活动的,因为病房的主照明灯的开关不易触及,且直接开主照明灯会影响别的病人休息。踢脚灯灯头133以及墙壁扶手131上的人体感应灯的亮度应低一些,且人体感应灯应照向地面。踢脚灯灯头133能够让病人看清卫生间14的门、人体感应灯能够让病人看清行进道路即可。踢脚灯灯头133选LED灯条即可满足要求,墙壁扶手131上的人体感应灯的灯头也可以选用LED灯条,并沿墙壁扶手131长度方向连续设置。人体感应灯的感应器可以在墙壁扶手131上间隔设置,也可以沿墙根间隔设置,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只要确保病人扶着墙壁扶手131时人体感应灯能亮即可。
踢脚灯为软启动灯,灯亮的时候逐渐变亮,灭的时候逐渐变暗,以防止亮灯及灭灯时病人眼睛来不及反应。
病房中,病人能触及到的有棱角物品的棱角均做圆角处理,以免碰撞伤及病人。
病房内的地面铺有减震垫,减震垫锚固在地面上,减震垫一体成型,且减震垫与墙壁的接缝通过堵缝材料封堵。这样病人在跌倒后不会受伤。减震垫锚固在地面上是为了避免减震垫滑脱,减震垫一体成型、且减震垫与墙壁的接缝通过堵缝材料封堵,是为了避免减震垫上的缝隙藏污纳垢影响消毒。
卫生间14的地板为防滑地板,以防止病人在卫生间14滑倒。
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的使用方法,用于上述的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并包括以下步骤:
普通模式转换为负压模式:
步骤a1:密封板壁31安装在玄关与病人活动间13交界处,使玄关封闭,形成缓冲间15;
步骤a2:隔断板壁32折叠使阳台连通为病患通道12,密封落地窗33封上阳台开口,使病患通道12成为密闭的玻璃走廊;整个病患通道12在转换后两端要进行封堵,以减少真空度损失并避免带病原体的空气逸出;
步骤a3:安装新风空调61的高效过滤器,然后开启新风空调61;使除卫生间14除臭管之外的所有抽气支管72开通;开启全部排风机71,确保卫生间14表压-20Pa,病人活动间13表压-15Pa,病患通道12表压-10Pa,医护通道11表压-5Pa;玄关中安装洗消设备;
负压模式转换为普通模式:
步骤b1:卫生间14、病人活动间13、玄关、阳台消毒;玄关中的洗消设备拆除;
步骤b2:密封板壁31拆卸并倚靠在玄关侧墙上;隔断板壁32展开;密封落地窗33打开并倚靠在隔断板壁32上;
步骤b3:对各过滤器、风口、管道等可能沾染病原体的设备进行洗消后,拆除新风空调61的高效过滤器;封闭各抽气支管72,仅使卫生间14的卫生间14除臭管开通,排风系统仅保留卫生间14的排风机71开启并以普通模式运行。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用于根据需求转换为负压病房或常规病房以入住不同病人,并确保在负压模式及常规模式下都具备良好的舒适性;包括病人活动间(13)及负压空调系统,和分别与病人活动间(13)连通的医护通道(11)、病患通道(12)、卫生间(14)、以及互锁自净传递窗(5);所述医护通道(11)通过缓冲间(15)与病人活动间(13)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病患通道(12)为可直接观察到建筑外景的玻璃走廊,所述病患通道(12)与病人活动间(13)之间的隔板为透明板壁,所述透明板壁上开有门;所述玻璃走廊中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在常规模式下将玻璃走廊中与病人活动间(13)对齐的一段分隔出来以拓展病人活动间(13)的隔断板壁(32);
所述缓冲间(15)的侧墙中,分隔缓冲间(15)与病患通道(12)的隔墙为可拆卸的、用于在常规模式下拓展病人活动间(13)并方便人员物资进出的密封板壁(31);
所述病人活动间(13)、卫生间(14)、医护通道(11)、缓冲间(15)、以及病患通道(12)统一称作病房分区;所述负压空调系统包括通过空调支管(62)分别与各病房分区连通的新风空调(61),以及通过抽气支管(72)分别与各病房分区连通的排风机(71);所述新风空调(61)以及排风机(71)带有用于过滤空气中病原体的过滤器,所述新风空调(61)的过滤器可拆卸;
所述病人活动间(13)内还设置有用于辅助病人在无亲属陪护下生活自理的病房辅助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房成排设置且同一排的病房的阳台相互连通并拼合为病患通道(12),所述隔断板壁(32)为将相邻的病房隔开的墙板;所述缓冲间(15)为病房的玄关,由医护通道(11)进入玄关的门记作一层门(21);所述密封板壁(31)设置在玄关与病人活动间(13)交界处,所述密封板壁(31)上开设有与一层门(21)互锁的门,并记作二层门(22);所述一层门(21)、以及二层门(22)均为密封门,所述阳台在病房处于负压模式时,阳台位置的建筑外墙上所有窗口均为密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壁(31)为绕竖直的销轴旋转的单扇门结构,在病房处于普通模式时,所述密封板壁(31)倚靠玄关侧墙设置;在病房处于负压模式时,所述密封板壁(31)封堵在玄关与病人活动间(13)交界处;所述隔断板壁(32)为折叠板,所述阳台带有两块可拆卸的密封落地窗(33);两块所述密封落地窗(33)与阳台两侧的两块隔断板壁(32)一一对应,并组合成绕竖直的销轴旋转的双扇门结构,所述密封落地窗(33)带有与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的伺服装置;在病房处于普通模式时,所述隔断板壁(32)展开并设置在相邻两个病房的阳台交界处,所述密封落地窗(33)倚靠隔断板壁(32)设置;在病房处于负压模式时,所述隔断板壁(32)处于折叠状态,所述密封落地窗(33)在阳台开口处拼合并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房还包括用于带动密封板壁(31)以及隔断板壁(32)移动的伺服装置,各空调支管(62)及抽气支管(72)上分别设置有自动阀,各所述伺服装置、新风空调(61)、排风机(71)、以及自动阀分别与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玄关内设置有给排水接口,所述玄关与卫生间(14)并排设置;在病房处于普通模式时,所述密封板壁(31)倚靠玄关远离卫生间(14)的侧墙设置、且所述给排水接口设置在密封板壁(31)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房辅助系统包括自病床起通向卫生间(14)以及病房的门的墙壁扶手(131)、用于检测到病人夜间下床后第一时间提供照明的踢脚灯、以及设置在卫生间(14)的洁具边沿的洁具扶手(141),所述墙壁扶手(131)还包括自病床起通向储物柜的部分,踢脚灯感应器(132)设置在病床左右边沿,踢脚灯灯头(133)设置在卫生间(14)门口、病床的床头、以及储物柜旁边;所述墙壁扶手(131)上设置有人体感应灯,所述人体感应灯的灯头为沿墙壁扶手(131)延伸方向设置的LED灯条;所述病人活动间(13)内设置有储藏柜(4),所述互锁自净传递窗(5)通向储藏柜(4)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空调系统包含多台排风机(71),各排风机(71)中,包括一台只与卫生间(14)连通的排风机(71),记作常开排风机(71);所述医护通道(11)以及缓冲间(15)记作半污染分区,其余病房分区记作污染分区,同一台新风空调(61)只通向半污染分区或污染分区两类病房分区中的一类,且同一台排风机(71)只通向半污染分区或污染分区两类病房分区中的一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空调(61)的以及排风机(71)的过滤器均包括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及高效过滤器;所述新风空调(61)的所有过滤器设置在空调外机中、且高效过滤器可拆卸;所述排风机(71)设置在病房的排风口处,且粗效过滤器、及中效过滤器设置在排风机(71)的机体中,所述排风机(71)的高效过滤器分别设置在各抽气支管(72)位于病房内的一端的开口处;各所述过滤器带有用于检测过滤器前后压差的压差传感器,相邻且相连通的两个病房分区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两个病房分区之间压差的压差传感器,各所述压差传感器分别与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支管(62)位于病房内的一端带有靠近病房房顶设置的散流器,所述抽气支管(72)位于病房内的一端带有靠近病房地板设置的百叶风口;所述病人活动间(13)的抽气支管(72)的百叶风口设置在病床的床头柜底部,并取代床头柜底部远离病床的一个柜格的门设置。
10.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并包括以下步骤:
普通模式转换为负压模式:
步骤a1:密封板壁(31)安装在玄关与病人活动间(13)交界处,使玄关封闭,形成缓冲间(15);
步骤a2:隔断板壁(32)折叠使阳台连通为病患通道(12),密封落地窗(33)封上阳台开口,使病患通道(12)成为密闭的玻璃走廊;
步骤a3:新风空调(61)安装过滤器;排风机(71)所有机组开启;玄关中安装洗消设备;
负压模式转换为普通模式:
步骤b1:卫生间(14)、病人活动间(13)、玄关、阳台消毒;玄关中的洗消设备拆除;
步骤b2:密封板壁(31)拆卸并倚靠在玄关侧墙上;隔断板壁(32)展开;密封落地窗(33)打开并倚靠在隔断板壁(32)上;
步骤b3:新风空调(61)的过滤器消毒并拆除;排风机(71)中保留卫生间(14)的排风机(71)开启,关闭其余排风机(71)并对风口风管消毒后封闭排风口。
CN202110888903.8A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33234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8903.8A CN113323458B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8903.8A CN113323458B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3458A true CN113323458A (zh) 2021-08-31
CN113323458B CN113323458B (zh) 2021-10-15

Family

ID=77426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8903.8A Active CN113323458B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3458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7842A (zh) * 2004-08-30 2005-03-02 梁桂秋 正负压切换净化病房系统
CN1884776A (zh) * 2006-06-22 2006-12-27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 动态隔离式传染病隔离病房
US10492970B2 (en) * 2014-11-07 2019-12-03 AMoHS, Inc. Mobile isolation and containment unit
CN111271789A (zh) * 2020-03-20 2020-06-12 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以及通风控制方法
CN111305608A (zh) * 2020-03-30 2020-06-19 上海市肺科医院 一种应急集装箱式负压病房
CN111425023A (zh) * 2020-04-17 2020-07-17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普通病房与负压隔离病房转换系统
CN111425022A (zh) * 2020-04-01 2020-07-17 深圳市汇健医疗工程有限公司 一体化可移动智能应急病房
CN111485738A (zh) * 2020-04-26 2020-08-04 四川川净洁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
CN111576936A (zh) * 2020-04-09 2020-08-25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及负压隔离区
CN112096132A (zh) * 2020-07-27 2020-12-18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负压隔离病房智能化系统
CN113154616A (zh) * 2021-03-19 2021-07-23 宁波工程学院 独立送风隔离防护装置、负压隔离病房及其能耗降低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7842A (zh) * 2004-08-30 2005-03-02 梁桂秋 正负压切换净化病房系统
CN1884776A (zh) * 2006-06-22 2006-12-27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 动态隔离式传染病隔离病房
US10492970B2 (en) * 2014-11-07 2019-12-03 AMoHS, Inc. Mobile isolation and containment unit
CN111271789A (zh) * 2020-03-20 2020-06-12 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以及通风控制方法
CN111305608A (zh) * 2020-03-30 2020-06-19 上海市肺科医院 一种应急集装箱式负压病房
CN111425022A (zh) * 2020-04-01 2020-07-17 深圳市汇健医疗工程有限公司 一体化可移动智能应急病房
CN111576936A (zh) * 2020-04-09 2020-08-25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及负压隔离区
CN111425023A (zh) * 2020-04-17 2020-07-17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普通病房与负压隔离病房转换系统
CN111485738A (zh) * 2020-04-26 2020-08-04 四川川净洁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
CN112096132A (zh) * 2020-07-27 2020-12-18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负压隔离病房智能化系统
CN113154616A (zh) * 2021-03-19 2021-07-23 宁波工程学院 独立送风隔离防护装置、负压隔离病房及其能耗降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3458B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5738A (zh) 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
EP3021808B1 (en) Modular patient care enclosure
JP3643633B2 (ja) 無菌治療室ユニット
KR102214043B1 (ko) 이동확장형 음압병동모듈
KR102265551B1 (ko) 선별진료소 시스템
JP2004159730A (ja) 無菌病室
KR20220064854A (ko) 음압 전실 컨테이너, 음압 전실 컨테이너와 음압 격리병동 컨테이너의 복합 시스템
CN111411802A (zh) 一种模块化单元负压隔离病房
KR102537999B1 (ko) 공동 주택용 실별 제어 양, 음압 환기 시스템
CN113323458B (zh) 一种兼顾防护效果及舒适性的多模式病房及其使用方法
CN215889488U (zh) 一种高舒适度且不浪费建筑面积的多模式病房
CN213898280U (zh) 一种移动式防疫厕所
CN113445786A (zh) 一种模块拼装式隔离区进出通道
CN215446711U (zh) 一种可根据病房状况自动切换运行模式的病房空调系统
CN206174527U (zh) 一种icu病房单元
CN211704837U (zh) 一种智能化进出风且灯光可视化提示的通道式内镜传递柜
JP4104962B2 (ja) 無菌室
CN112728691A (zh) 集成硬件系统、及其应用的防疫移动医院
CN212201464U (zh) 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
CN212466434U (zh) 移动式负压隔离舱
CN213837873U (zh) 一种隔离医院用的模块化厕所方舱
CN212836939U (zh) 一种环保洁净舱
JP6984936B1 (ja) 陰圧室を有する住宅
CN217353737U (zh) 一种防疫卫生通过室
CN219387337U (zh) 单元式住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