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1464U - 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1464U
CN212201464U CN202020651377.4U CN202020651377U CN212201464U CN 212201464 U CN212201464 U CN 212201464U CN 202020651377 U CN202020651377 U CN 202020651377U CN 212201464 U CN212201464 U CN 212201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oom
shower
area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513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静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huanjing Clean Technology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huanjing Clean Technology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huanjing Clean Technology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huanjing Clean Technology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513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1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1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1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包括第一更衣隔离间、第二更衣隔离间、病房区域、治疗区域、库房和第二隔离缓冲房,病房区域包括病人过道和若干个病房,第一更衣隔离间与病人过道之间设有第一隔离缓冲房,治疗区域包括治疗房系统和治疗区域过道,第二更衣隔离间与治疗区域过道相连通;治疗房系统包括护士站房、治疗房和医生办公房,治疗区域过道分别与库房、第二隔离缓冲房相连通;第一隔离缓冲房为淋浴间或风淋房,第二隔离缓冲房为淋浴间或风淋房。本实用新型以模块化方式建立起负压隔离病房,可以有效防止病毒在隔离病房中传播以及传播到外界,起到显著的隔离效果,有利于病毒隔离治疗和疫情防控。

Description

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毒隔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
背景技术
有效隔离并且保护人员方式须有标准CCN模块化生物安全负压隔离病房,避免悬浮于空气中的传染源泄漏。CCN模块化生物安全负压隔离病房的重要性被各医疗机构所重视;目前国内隔离病房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设计、施工、验收等都急需统一规范的标准作为依据。即使在不久的将来,相关隔离病房设计规范或验收规范出台,也依然缺乏适合业主使用的可操作性指导标准。
对于业主而言,隔离病房的设计或施工规范往往过于专业和复杂,对于非机电类相关专业出身的医疗体系工作人员在理解和使用上有一定难度。对于设计和施工单位而言,需要在达到规范要求时更好的理解业主的需求,因地制宜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需求的隔离病房的建设。
因此,相对简单明确,适合业主和承建单位使用的关于CCN模块化生物安全负压隔离病房洁净装备工程建设配置基本要求的标准成目前国内隔离病房建设中继续解决的问题。业主可以将标准中的基本配置要求作为依据,对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监督,也可以作为卫生部门对本体系内隔离病房建设的评价标准。
近年来,用于负压隔离病房洁净装备工程的研究和建设在我国正逐步发展起来。负压隔离病房洁净装备工程主要用于隔离患有呼吸系统传染疾病的病人,此类病人的病菌可以通过人的呼吸、飞沫和空气等非直接接触途径进行传染,必须通过维持室内负压以防止室内污染空气向外扩散而造成区域性传染。但负压隔离病房洁净装备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建设,投资立项、选址、设计、施工、验收等各环节均需要谨慎全面的考虑和专业的技术知识力量配合。
根据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净化检测室对国内多家传染病医院负压隔离病房洁净装备工程的工程检查、检测及诊断,我们发现国内负压隔离病房洁净装备工程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规范标准欠缺、设计不规范,施工质量不高及验收标准不全等方面。
如前所述,目前国内缺乏针对性较强的专业设计规范,同时各地设计单位对负压隔离病房洁净装备工程的认识也有待提高。负压隔离病房洁净装备工程在其平面布局、人流物流、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等方面都有其特点。但一些设计单位缺乏基本的隔离理论基础知识,布局上未考虑分区(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气流组织上未考虑单向流,压力梯度不明确等问题:1.通风和空调施工设计图内容表达不完整,缺少隔离病房和普通病房的室内参数要求,缺少必要的剖面图或说明,缺少对空调机组、高效过滤器等设备的必要的技术要求和说明。设计不符合2003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第4.7条对设计文件深度的规定。2.隔离病房回风口(段)未设计高效过滤器,系统排风机没有备用风机。3.图纸的设计与施工说明中关于排风控制的描述:“排风机与净化空调机组联动,净化机组开启时,排风机随之开启,净化机组关闭时,排风机随之关闭”错误,如按设计方式运行,会导致开、关机过程中负压房间出现正压,致使污染物外泄。4. 污染走廊未设通风空调设施,不利于形成有序的压力梯度。5.用于收治疑似病人的病房缓冲间未设任何通风措施,难于形成必要的压力梯度,会导致致病微生物在楼内传播。6.在某些设计中,有的新风口距相邻排风口不足3m,且位于排风口上方,有的新风取风口设在排水立管通气口附近。排水透气口位于新风口上风侧或距离过近,通气口散发的和排风口吹出的污气易被吸入到新风口。
负压隔离病房洁净装备工程主要是控制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为了不使隔离病房内的空气扩散到室外环境或其他房间造成传染,维持病房内的负压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通过隔离处置,将传染病人和普通病人以及健康人员分开处置,极大的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也便于对传染性病人的单独治疗和护理。同时,隔离处置也便于污染物的消毒,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会。1.隔离病房最好单独设置,如不具备条件也应在建筑物一侧,自成一区。2.负压隔离病房洁净装备工程的主要原则是物理隔离,主要通过建筑物本身的隔离以及空调系统形成的负压隔离,一般情况,负压隔离病房洁净装备工程应由病房、独立卫生间、缓冲间、走廊等组成。3.同时根据污染严重程度划分区域,一般可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同区域之间应设置缓冲间,以进一步减小污染扩散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以模块化方式建立起医护人员暂住区、值班区、办公区、配药区、防护更衣区、治疗区和负压隔离病房区,可以有效防止病毒在隔离病房中传播以及传播到外界,起到显著的隔离效果,有利于病毒隔离治疗和疫情防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包括医护人员暂住区、值班区、办公区、配药区、防护更衣区、治疗区和负压隔离病房区,所述医护人员暂住区设有医护人员暂住室和卫生间,所述医护人员暂住区与值班区之间设有更衣室;所述值班区设有值班室、卫生间、淋浴间,所述值班区与办公区之间设有更衣室,所述办公区设有办公室和卫生间;所述配药区设有药品暂存间和配药间,所述配药区与办公区通过治疗通道连通;所述防护更衣区依次包括清洗间、医护人员更衣室、第一隔离服更衣室、第二隔离服更衣室和缓冲间,所述防护更衣区与配药区、办公区通过治疗通道连通;所述治疗区包括治疗室和缓冲间,所述治疗区与防护更衣区通过缓冲间连通;所述负压隔离病房区包括负压隔离病房,所述负压隔离病房中设有卫浴间,所述负压隔离病房区与治疗区分别通过缓冲间相连通;所述医护人员暂住区、值班区、办公区、配药区、防护更衣区、治疗区、负压隔离病房区分别设有新风控制系统,所述新风控制系统包括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上设有进风风机组件,所述进风管道上设有高效过滤器,所述出风管道上设有出风风机组件,所述出风管道上设有高效过滤器,所述治疗区、负压隔离病房区分别通过新风控制系统抽成负压环境。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隔离服消毒区,所述隔离服消毒区包括隔离服消毒室和洗浴间,所述配药间、所有缓冲间新风控制系统抽成负压环境,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更衣室、医护人员更衣室、第一隔离服更衣室、第二隔离服更衣室、缓冲间为风淋房,所述卫生间、淋浴间、清洗间、洗浴间为淋浴间或/和风淋房;所述进风管道上安装有高效过滤器,通过袋进、袋出过滤进风管道中的空气;所述出风管道上安装有高效过滤器,通过袋进、袋出过滤进风管道中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淋浴间结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淋浴间包括淋浴房,所述淋浴房的进门侧设有进入门,所述淋浴房的出门侧设有推出门,所述淋浴房上对应进入门设有焊接侧板A,所述淋浴房上对应推出门设有焊接侧板B,所述淋浴房的进门侧对应进入门设有电磁锁A,所述淋浴房的出门侧对应推出门设有电磁锁B;所述淋浴房顶部设有换风安装区域、灯光安装区域和淋浴管道布设区域,所述淋浴房的换风安装区域安装设有送风组件和排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包括送风密封盖板和送风机,所述送风机安装于送风密封盖板上,所述送风密封盖板上设有与送风机连通的送风口,所述送风机连接有高效过滤器A,所述高效过滤器A具有与淋浴房内部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排风组件包括排风密封盖板和排风机,所述排风机安装于排风密封盖板上,所述排风密封盖板上设有与排风机连通的排风口,所述排风机连接有高效过滤器B,所述高效过滤器B具有与淋浴房内部相连通的出风口;所述淋浴房的淋浴管道布设区域设有热水管和冷水管,所述淋浴房的室内顶部安装有淋浴喷头,所述淋浴喷头与热水管、冷水管通过喷淋管道相连通;所述淋浴房顶部安装有电控箱A,所述淋浴房的室内设有内部控制面板,所述内部控制面板上设有与电磁锁B相配合的开门按钮B;所述焊接侧板A外侧设有进入侧控制面板,所述进入侧控制面板上设有与电磁锁A相配合的开门按钮A;所述淋浴房的灯光安装区域中安装有灯光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淋浴房底部设有污水收集器,所述污水收集器连通有排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内部控制面板上还设有急停按钮A,所述进入侧控制面板上还设有急停按钮B;所述淋浴喷头设有电磁阀A,所述淋浴房的室内设有单冷式淋浴阀;所述送风组件与排风组件在淋浴房顶部呈对角设置,所述淋浴房顶部设有若干个检修密封盖板。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风淋房结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风淋房具有进门侧和出门侧,所述进门侧铰接安装有进门板,所述出门侧铰接安装有出门板,所述风淋房顶部具有换风腔,所述风淋房内部具有与换风腔相连通的风循环处理腔,所述风淋房侧部设有新风采集口,所述新风采集口处安装有进风风机,所述风淋房的换风腔中设有排风箱体和进风箱体,所述新风采集口与进风箱体之间密闭连通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中配合安装有高效过滤器C,所述风淋房内部设有风淋装置,所述风淋装置与进风箱体之间设有调节风机;所述风淋房的风循环处理腔底部设有回风板,所述回风板上设有与风淋房内部相连通的回风孔,所述回风板与排风箱体之间密闭连通有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中配合安装有高效过滤器D,所述排风箱体包括排风风机;所述风淋装置具有若干个风淋口,所述排风管道、高效过滤器C、高效过滤器D均布设于风淋房的风循环处理腔中。
作为优选,所述风淋房内部设有电控箱B,所述风淋房内部超声波雾化器,所述超声波雾化器具有置于风淋房内部的雾化管道,所述风淋房内部内部安装有若干个照明灯管,照明灯管与电控箱B连接;所述电控箱B分别与进风风机、排风风机、调节风机、高效过滤器C、高效过滤器D、超声波雾化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进门板上安装有可视玻璃窗A,所述风淋房的进门侧具有与进门板相对应的进门框,所述进门板通过铰链与进门框边缘密封铰接,所述进门侧的进门框上设有与进门板相配合的电磁锁A,所述进门侧的进门框上设有与进门板相配合的密封条,所述风淋房的进门侧上设有与电控箱B相连接的按钮组件A;所述出门板上安装有可视玻璃窗B,所述风淋房的出门侧具有与出门板相对应的出门框,所述出门板通过铰链与出门框边缘密封铰接,所述出门侧的出门框上设有与出门板相配合的电磁锁B,所述出门侧的出门框上设有与出门板相配合的密封条,所述风淋房的出门侧上设有与电控箱B相连接的按钮组件B。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通道与新风采集口连接位置处对应设有封闭阀,所述封闭阀为电磁阀,所述封闭阀与电控箱B连接;所述排风箱体包括排风面板,所述排风面板安装于风淋房顶部,所述排风面板开有与排风箱体内部相连通的排风口,所述排风风机设于排风箱体内部且与排风口相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风淋房顶部设有吊顶隔板,所述风淋房的换风腔与风淋装置位于吊顶隔板两侧;所述风淋房顶部开有与进风箱体相对应的进风顶盖;所述风淋房的进门侧与出门侧两侧分别密封连接有密封焊接侧板,所述密封焊接侧板内侧焊接有焊接内侧板。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以模块化方式建立起医护人员暂住区、值班区、办公区、配药区、防护更衣区、治疗区和负压隔离病房区,可以有效防止病毒在隔离病房中传播以及传播到外界,起到显著的隔离效果,有利于病毒隔离治疗和疫情防控。
(2)本实用新型的布局采用双通道布置方式,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条件,在病房区内建立“三区二带二线”;三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二带:在清洁区与半污染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建立两个缓冲带:二线:内走廊、外走廊,封闭式隔断界限分明。
(3)本实用新型CCN模块化生物安全负压隔离病房使用面积一般均为单人单间,面积不小于15m2,房间开间尺寸3.3米以上;治疗区走廊宽度一般在2.4 米以上,办公区域走廊宽度除满足消防疏散要求外一般不小于1.2米;本实用新型空气流向通过压力梯度控制来实现,空气从较高压力区域流向较低压力区域,且所有回风必须采用下回风,回风口上安装中效过滤器。
(4)本实用新型淋浴间通过送风组件与排风组件构成新风循环系统,并在淋浴房内形成约-5Pa到-10Pa的负压环境,同时送风组件、排风组件均设置有高效过滤器,可以对空气中的病毒进行过滤或杀菌处理,可有效防止淋浴房空气传播至外界,新风维持负压可提高人体舒适度;本实用新型通过淋浴喷头喷出清洁水或消毒杀菌水,能够将人体身上可能会沾染的各种有害物质通过冲淋的方式从身体上冲走,然后污水收集器集中收集并集中处理。
(5)本实用新型风淋房通过新风采集口采集外部新风经过过滤、杀菌处理后输送到风淋装置中,经过风淋装置对人体进行风淋处理,消除人体衣服上及空气中有毒物质、病毒及细菌,然后经过回风板、排风管道、排风箱体排出,形成一套循环的新风及风淋系统,不停地对人体进行风淋作业;采用风淋与消毒相结合,确保了全方位无死角去除病毒,同时对循环风,无论是进风还是排风都经过了BIBO高效过滤器进行严格过滤,确保了风淋房内空气的洁净度。
(6)本实用新型风淋房可以同时从多方向吹出强劲的洁净气流,气流由高效离心风机带动,使尘埃附在初效过滤网内或被隔离在高效隔离网外,从而使附着的尘埃及不洁之物停留于人体或产品表面,保证净化空间的洁净度。
(7)本实用新型风淋房的超声波雾化器可添加除静电功能,消除人体或货物自身所携带的静电荷.避免静电吸附效应,使除尘更彻底.同时也避免了因静电损坏电子原器件的可能,是高精度生产车间的理想防护设备。
(8)本实用新型可以为整体式,也可以为模块化组装,易于拆卸组装;采用了特殊的门板结构形式,可以防止含有病毒的水泄漏到门外空间,引起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门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淋浴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门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淋浴房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风淋房进门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A剖视图;
图9为图8中B-B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风淋房风循环处理腔的布置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C-C剖视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医护人员暂住区,2-值班区,3-办公区,4-配药区,5-防护更衣区,6 -治疗区,7-负压隔离病房区,71-进入门,72-电磁锁A,73-焊接侧板A,74 -进入侧控制面板,75-淋浴喷头,751-热水管,752-冷水管,753-喷淋管道,76-电控箱A,77-推出门,78-内部控制面板,79-单冷式淋浴阀,710-污水收集器,711-送风组件,712-排风组件,713-检修密封盖板,714-灯光组件,715-高效过滤器A,91-进门侧,911-进门板,9111-可视玻璃窗A,9112-电磁锁A,912-按钮组件A,92-出门侧,921-出门板,9211-可视玻璃窗B, 93-密封焊接侧板,94-回风板,941-回风孔,95-新风采集口,96-进风通道,961-封闭阀,97-进风箱体,971-进风顶盖,98-风淋装置,99-调节风机, 910-高效过滤器C,913-超声波雾化器,9131-雾化管道,914-排风管道,915 -高效过滤器D,916-排风箱体,9161-排风面板,9162-排风风机,917-电控箱B,918-照明灯管,919-吊顶隔板,920-焊接内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11所示,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包括医护人员暂住区1、值班区2、办公区3、配药区4、防护更衣区5、治疗区6和负压隔离病房区7,医护人员暂住区1设有医护人员暂住室和卫生间,其中医护人员暂住区1中的医护人员暂住室的新风气压优选为+10Pa,医护人员暂住区1中的卫生间的新风气压优选为+5Pa;医护人员暂住区1与值班区2之间设有更衣室,更衣室的新风气压优选为+5Pa。值班区2设有值班室、卫生间、淋浴间,值班区2 与办公区3之间设有更衣室,更衣室的新风气压优选为+5Pa,其中值班区2中的值班室的新风气压优选为+10Pa,值班区2中的卫生间的新风气压优选为+5Pa,值班区2中的淋浴间的新风气压优选为+5Pa。办公区3设有办公室和卫生间,办公区3中的办公室的新风气压优选为+5Pa,办公区3中的卫生间的新风气压优选为+5Pa。配药区4设有药品暂存间和配药间,配药区4与办公区3通过治疗通道连通,治疗通道连通的新风气压优选为+5Pa;其中配药区4的药品暂存间的新风气压优选为+5Pa,配药区4的配药间的新风气压优选为-5Pa。防护更衣区5依次包括清洗间、医护人员更衣室、第一隔离服更衣室、第二隔离服更衣室和缓冲间,其中清洗间、医护人员更衣室、第一隔离服更衣室、第二隔离服更衣室的新风气压优选均为+5Pa;防护更衣区5与配药区4、办公区3通过治疗通道连通,治疗通道的新风气压优选均为+5Pa。治疗区6包括治疗室和缓冲间,治疗区6与防护更衣区5通过缓冲间连通;负压隔离病房区7包括负压隔离病房,负压隔离病房的新风气压优选为-10Pa,负压隔离病房中设有卫浴间,负压隔离病房区7中卫浴间的新风气压优选为-5Pa。负压隔离病房区7与治疗区6分别通过缓冲间相连通,缓冲间的新风气压优选为-5Pa。医护人员暂住区1、值班区2、办公区3、配药区4、防护更衣区5、治疗区6、负压隔离病房区7分别设有新风控制系统,新风控制系统包括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进风管道上设有进风风机组件,进风管道上设有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与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过滤器A、高效过滤器B相同),出风管道上设有出风风机组件,进风管道上设有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与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过滤器A、高效过滤器B相同),治疗区6、负压隔离病房区7分别通过新风控制系统抽成负压环境。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隔离服消毒区,所述隔离服消毒区包括隔离服消毒室和洗浴间,配药间、所有缓冲间新风控制系统抽成负压环境;进风管道上安装有高效过滤器(即高效过滤器安装于进风管道),通过袋进、袋出过滤进风管道中的空气,可以确保气体的洁净,送风口采用专用的密封方式,确保将泄漏降低到最低;出风管道上安装有高效过滤器(即高效过滤器安装于出风管道),通过袋进、袋出过滤进风管道中的空气,可以确保气体的洁净,送风口采用专用的密封方式,确保将泄漏降低到最低。本实用新型中的更衣室、医护人员更衣室、第一隔离服更衣室、第二隔离服更衣室、缓冲间为风淋房,卫生间、淋浴间、清洗间为淋浴间或/和风淋房。
本实用新型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主要由病室(即负压隔离病房)、患者独立卫生间(即负压隔离病房中的卫浴间)、污物消毒室、缓冲间及医护人员通道组成的一个单元体。其布局应采用双通道布置方式,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条件。病区内建立“三区二带二线”;三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二带:在清洁区与半污染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建立两个缓冲带:二线:内走廊、外走廊,封闭式隔断界限分明。根据需要,负压隔离病房可分设1床间、2床间或多床间,其使用面积一般均为单人单间,面积不小于15m2,房间开间尺寸3.3米以上。治疗区走廊宽度一般在2.4米以上,办公区域走廊宽度除满足消防疏散要求外一般不小于1.2米。其负压隔离病房洁净装备工程层高不宜小于4.0米,室内吊顶高度不宜小于2.5米。6)CCN模块化生物安全负压隔离病房应设独立卫生间及污物清洗间。其负压隔离病房的门最好采用气密性自动门或气密性平开门;窗户采用气密封窗同时考虑紧急自然通风窗、走廊宽度等等均做出了相应规定。有压差梯度要求的房间必须安装压差计。每间其负压隔离病房为一个独立的通风空调系统,配备中心供氧、压缩空气、吸引系统、监护及通讯设备、双门密闭机械互锁传递窗、紧急自然通风窗等;病室朝向走廊一侧安装密闭大玻璃窗,便于观察患者情况。
本实施例的缓冲间为医护人员工作走廊到病室的通过间,缓冲间内设有感应式洗手设施、脚踏式污染防护用品收集器具及免接触手消毒器、风淋装置。缓冲间的双门为电子互锁门,开一道门进入缓冲间,只有在第一道门关闭后,才能打开另一道门。医护人员快速进入缓冲间后,随即关门,进行全身风淋。风淋后静待>1min使气流稳定,并使病房内带出的污染物与气味通过负压通风系统排除干净;脱卸防护用品,洗手、手消毒、离开。本实施例的卫生间内设坐便器、淋浴器、洗手池、扶手等设施,且有紧急呼叫装置。
医护人员及患者流程:医护人员由清洁区入口乘电梯进入工作走廊(清洁区)经卫生通过室(更鞋、淋浴、更衣)到治疗区内走廊(半污染区),经缓冲间进出病房,医护人员每进入一级区域按要求更衣。患者从污染区入口乘电梯通过外围走廊或污染通道进入治疗区。各区标识明显,互无交叉,物品专区专用。
药物及食物流程:药物及食物传送通过内走廊与各病房间设双门机械互锁密闭传递窗,用于为患者传递食物、药物等,且传递窗带有紫外线杀菌灯。餐车不得进入病区。治疗区工作人员接收后在配餐间进行分餐,用治疗区内餐车分送,由传递窗送入,使用一次性餐具。
生活垃圾及污染物处理:a.对患者使用后的物品,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紫外线照射、消毒剂浸泡、擦拭、熏蒸等方法消毒;b.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其他废弃物均属医疗废物,由各病房的污染通道收集双层医疗废物袋装或一次性医疗废物桶密封后专人接收运送、焚烧;c.患者的排泄物和生活污水排入独立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消毒后,排入医院污水系统,达到安全排放。
4)感控要求:a.根据所在区域不同,进行医疗操作时,因接触污染物的危险程度不同,实行分级防护,即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别按不同的防护要求和着装,标志清楚,通行流程不交叉。
每一个病房(即负压隔离病房)为一个独立空调系统一般情况下采用,为保证压差梯度风机采用变频控制。如果病房的风系统也可采用部分循环风回风,但回风口必须采用“动态密封负压高效无泄漏排风装置”,同时必须配有高效过滤器,否则,将有相当的不安全性。
2)公共治疗区设置独立空调系统,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物区应分别设置空调系统。
②气流组织形式:
病房气流组织:
a.气流组织应尽量排除死区、停滞区和避免送、排风短路。
b.负压隔离病房中送、排风口的布置一般设在病床的端头墙面,应使洁净空气首先流过病房内医护人员可能停留的区域,然后流过传染源(主要指病人头部)进入排风口。这样,医护人员就会处在气流的上风口,不会处于传染源和排风口之间。送风口布置在房间的一侧,与病人相对,排风从病人头部下风侧排出。气流组织通常受到空气送风温差、送排风口准确位置、医疗器具和家具摆放位置以及卫生保健人员和病人活动情况的影响。排风口的底部应在房间地板上方不低于100mm高的位置。
公共治疗区的气流流向:
a.致病因子可能传播到隔离病区其它部分,因此,隔离区域应该设计成定向气流。气流应从清洁区域流向非清洁区域。
b.公共治疗区的送风必须使洁净空气首先流过医护人员可能停留的区域。空气流向应从走廊流入隔离病房以防止污染物传播到其它区域。空气流向通过压力梯度控制来实现。空气从较高压力区域流向较低压力区域,且所有回风必须采用下回风,回风口上安装中效过滤器.见图1-3负压隔离病房气流流向图。
③换气次数及洁净度要求
详见DB11/663-2009《负压隔离病房建设配置基本要求》,一般为每小时 6-12次。
④压差梯度的确定
1)为了严格控制致病因子对其它区域的污染,隔离病房一般应设前室(缓冲室或气闸室)。
2)隔离病区内应保持一定的负压梯度,走廊→前室→隔离病房的压力依次降低。
3)病室内的负压值应低于缓冲间10Pa,但具体负压值应根据病室、卫生间、缓冲间3个独立隔间之间的负压梯度值加以确定。负压梯度是指负压隔离病房的病室、卫生间、缓冲间具有有序的梯度压差,以确保气流从低污染区向高污染区定向流动。毫无疑义,作为医护人员的通道,相对病室和卫生间而言,缓冲间内空气最为清洁,因此缓冲间内的空气压力相对病室应为正压一般不小于 10Pa。缓冲间内的空气压力相对患者卫生间15Pa,公共治疗区内的空气压力相对缓冲间不小于15Pa,公共治疗区内的空气压力相对室外不小于10Pa。
⑤排风处理
为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排风必须进行处理。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如高效过滤、紫外线消毒、高温消毒等。对于采用何种方式,我们认为空气过滤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排风采用何种级别的过滤器,我们认为应在室内回(排)风口处设不低于B类的高效过滤。
⑥负压隔离病房室内噪声噪声要求:室内噪声不高于50dB。
⑦节能环保问题
由于负压隔离病房大部分采用全新风的通风空调系统,能耗会比较大,系统设计时应尽可能采取一些新型节能措施,如乙二醇热回收系统等,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费用。
排风能量回收系统可设能量回收装置,但为了防止送风和排风交叉污染,不能使用全热热回收装置。
2)合理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⑧系统对配件、空调设备的要求
空调机组采用双风机或后备风机系统。在风机发生故障后可自动切换到后备风机,确保病房保持负压状态。
排风箱采用双排风机系统,在风机发生故障后可自动切换到后备风机,确保病房保持负压状态。
必须采用符合卫生级洁净要求的空调机组。
空调机组中设紫外线杀菌灯。
5)消音器或消音弯头采用双腔式微孔板式消音器。
如图2~图6所示,淋浴间包括淋浴房,淋浴房的进门侧设有进入门71,淋浴房的出门侧设有推出门77,淋浴房上对应进入门71设有焊接侧板A73,淋浴房上对应推出门77设有焊接侧板B,淋浴房的进门侧对应进入门71设有电磁锁A72,淋浴房的出门侧对应推出门77设有电磁锁B。淋浴房顶部设有换风安装区域、灯光安装区域和淋浴管道布设区域,淋浴房的换风安装区域安装设有送风组件711和排风组件712,送风组件711包括送风密封盖板和送风机,送风机安装于送风密封盖板上,送风密封盖板上设有与送风机连通的送风口,送风机连接有高效过滤器A715,高效过滤器A715具有与淋浴房内部相连通的进风口。排风组件712包括排风密封盖板和排风机,排风机安装于排风密封盖板上,排风密封盖板上设有与排风机连通的排风口,排风机连接有高效过滤器B,高效过滤器B具有与淋浴房内部相连通的出风口。淋浴房的淋浴管道布设区域设有热水管751和冷水管752,淋浴房的室内顶部安装有淋浴喷头75,淋浴喷头75与热水管751、冷水管752通过喷淋管道753相连通。淋浴房顶部安装有电控箱 A76,淋浴房的室内设有内部控制面板78,内部控制面板78上设有与电磁锁B相配合的开门按钮B。焊接侧板A73外侧设有进入侧控制面板74,进入侧控制面板74上设有与电磁锁A72相配合的开门按钮A。淋浴房的灯光安装区域中安装有灯光组件714。
如图2~图6所示,淋浴房底部设有污水收集器710,污水收集器710连通有排水管。内部控制面板78上还设有急停按钮A,进入侧控制面板74上还设有急停按钮B。淋浴喷头75设有电磁阀A,淋浴房的室内设有单冷式淋浴阀79。送风组件711与排风组件712在淋浴房顶部呈对角设置,淋浴房顶部设有若干个检修密封盖板713。
本实用新型淋浴间是根据生物实验室、P3P4洁净厂房要求开发的一种淋浴措施;P3P4洁净厂房、部分制药企业及生物实验室内的工作人员,在需要走出工作区域,更换自己衣服前,必须要经过强制淋浴,将身上可能会沾染的各种有害物质通过冲淋的方式从身体上冲走。以达到员工自身安全以及对周围环境及人员的安全,由于员工走出工作区域必须要经过淋浴间,淋浴间设定自动喷淋,所以称之为淋浴间。本实用新型通过送风组件711与排风组件712进行组合调节让淋浴房内部形成负压,防止淋浴房内的空气随着开关门传播到外部。当工作人员从工作准备区域进入工作区域时,需要通过淋浴间旁边的人流通道,此通道由电磁互锁实现为单向通行,仅能人员进入。当工作人员从工作区域退出时,必须经过淋浴间且进行一定时间的淋浴后方能退出。对工作人员实行强制淋浴,达到去除工作人员在危险工作区域所携带的病毒的目的,防止病毒从工作区域流出。出现感染。
人员在淋浴间门口按下开门按钮,进入门71的电磁锁A72失电,关闭进入门71时,则电磁锁A72得电紧密锁闭,工作人员推开进入门进入淋浴区域,在此步骤前可以通过人机界面编辑淋浴温度,淋浴时间,此时间不得低于系统最低要求时间。进入淋浴间内后,等待数秒,系统自动喷淋,在此过程中若因为机械或者电气故障,水温出现异常,淋浴人员可以通过单冷式暗装淋浴阀人工调节水温,达到自己想要的温度。
当淋浴时间到达后,推出门77的电磁锁B失电,人员从推出门77退出,到达工作准备区域,正常离开。进入门71和推出门77的门板上都暗装有密封条,该密封条与门框紧密贴合,实现在喷淋时,水不会从门缝流出,而是流入底部的污水收集器710统一进入集中处理系统,防止病毒的外泄。本实用新型设置送风口和排风口,通过调节风量达到一定的负压值约-5Pa到-10Pa,一直保证淋浴间内有较好的新风循环,使人感到舒适感。
如图7~图11所示,风淋房具有进门侧91和出门侧92,进门侧91铰接安装有进门板911,出门侧92铰接安装有出门板921,风淋房顶部具有换风腔,风淋房内部具有与换风腔相连通的风循环处理腔,风淋房侧部设有新风采集口 95,新风采集口95处安装有进风风机,风淋房的换风腔中设有排风箱体916和进风箱体97,新风采集口95与进风箱体97之间密闭连通有进风通道96,进风通道96中配合安装有高效过滤器C910,风淋房内部设有风淋装置98,风淋装置98与进风箱体97之间设有调节风机99。风淋房的风循环处理腔底部设有回风板94,回风板94上设有与风淋房内部相连通的回风孔941,回风板94与排风箱体916之间密闭连通有排风管道914,排风管道914中配合安装有高效过滤器D915,排风箱体916包括排风风机9162。风淋装置98具有若干个风淋口,排风管道914、高效过滤器C910、高效过滤器D915均布设于风淋房的风循环处理腔中。
如图10所示,风淋房内部设有电控箱B917,风淋房内部超声波雾化器913,超声波雾化器913具有置于风淋房内部的雾化管道9131,风淋房内部内部安装有若干个照明灯管918,照明灯管918与电控箱B917连接。电控箱B917分别与进风风机、排风风机9162、调节风机99、高效过滤器C910、高效过滤器D915、超声波雾化器913电连接。
如图7所示,进门板911上安装有可视玻璃窗A9111,风淋房的进门侧91 具有与进门板911相对应的进门框,进门板911通过铰链与进门框边缘密封铰接,进门侧91的进门框上设有与进门板911相配合的电磁锁A9112,进门侧91 的进门框上设有与进门板911相配合的密封条,风淋房的进门侧91上设有与电控箱B917相连接的按钮组件A912。如图9所示,出门板921上安装有可视玻璃窗B9211,风淋房的出门侧92具有与出门板921相对应的出门框,出门板921 通过铰链与出门框边缘密封铰接,出门侧92的出门框上设有与出门板921相配合的电磁锁B,出门侧92的出门框上设有与出门板921相配合的密封条,风淋房的出门侧92上设有与电控箱B917相连接的按钮组件B。
如图7~图11所示,进风通道96与新风采集口95连接位置处对应设有封闭阀961,封闭阀961为电磁阀,封闭阀961与电控箱B917连接。排风箱体916 包括排风面板9161,排风面板9161安装于风淋房顶部,排风面板9161开有与排风箱体916内部相连通的排风口,排风风机9162设于排风箱体916内部且与排风口相对应。
如图7~图11所示,风淋房顶部设有吊顶隔板919,风淋房的换风腔与风淋装置98位于吊顶隔板919两侧。风淋房顶部开有与进风箱体97相对应的进风顶盖971。风淋房的进门侧91与出门侧92两侧分别密封连接有密封焊接侧板 93,密封焊接侧板93内侧焊接有焊接内侧板920。
当设备进入运行状态,此时人拉门进入通道后必须关门待电磁锁吸合后程序进入下一个步骤,人进入风淋房内触发红外感应开关(本实施例在风淋房内设置有红外感应开关),则进入风淋模式,经过高效过滤后的新风进入,吹淋在人的身上,下部回风板94及排风管道914将吹淋人过后的混合风吸入BIBO 高效过滤器进行过滤,最后排出。可以设定在吹淋时间到后风机调换频率切换为低速风,风速约为2-3m/s,同时进入消毒状态,经过超声波雾化后的消毒液喷淋人及通道内的设备,达到一定时间后,运行结束,出门板921电磁锁失电,门被打开,人安全通过该通道,进入洁净区域。若在该过程中出现异常状况,人员可以按下通道内的急停按钮,进行紧急制动,整个系统停止运行。
人们经过进门侧91打开进门板911进入风淋房中,人进入后,进门板911 关闭并密封,新风采集口95采集外界新风并经过进风通道96输入到进风箱体 97中,新风在进风通道96中经过高效过滤器C910进行过滤、杀菌等处理,进风箱体97经过调节风机99输入到风淋装置98中,风淋装置98通过布设的各个风淋口向风淋房中吹入洁净风,对处于风淋房中的人进行风淋消毒处理。超声波雾化器913通过雾化管道9131释放出负离子与人体衣服上及空气中漂浮的烟雾、粉尘反应并同时除去一氧化碳、细菌等有害物质。风淋后的空气经过回风板94的回风孔941进入到排风管道914中,排风管道914中的高效过滤器D915 进行过滤、杀菌等处理,然后处理后的空气集中在排风箱体916,并经过排风口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医护人员暂住区(1)、值班区(2)、办公区(3)、配药区(4)、防护更衣区(5)、治疗区(6)和负压隔离病房区(7),所述医护人员暂住区(1)设有医护人员暂住室和卫生间,所述医护人员暂住区(1)与值班区(2)之间设有更衣室;所述值班区(2)设有值班室、卫生间、淋浴间,所述值班区(2)与办公区(3)之间设有更衣室,所述办公区(3)设有办公室和卫生间;所述配药区(4)设有药品暂存间和配药间,所述配药区(4)与办公区(3)通过治疗通道连通;所述防护更衣区(5)依次包括清洗间、医护人员更衣室、第一隔离服更衣室、第二隔离服更衣室和缓冲间,所述防护更衣区(5)与配药区(4)、办公区(3)通过治疗通道连通;所述治疗区(6)包括治疗室和缓冲间,所述治疗区(6)与防护更衣区(5)通过缓冲间连通;所述负压隔离病房区(7)包括负压隔离病房,所述负压隔离病房中设有卫浴间,所述负压隔离病房区(7)与治疗区(6)分别通过缓冲间相连通;所述医护人员暂住区(1)、值班区(2)、办公区(3)、配药区(4)、防护更衣区(5)、治疗区(6)、负压隔离病房区(7)分别设有新风控制系统,所述新风控制系统包括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上设有进风风机组件,所述进风管道上设有高效过滤器,所述出风管道上设有出风风机组件,所述出风管道上设有高效过滤器,所述治疗区(6)、负压隔离病房区(7)分别通过新风控制系统抽成负压环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更衣室、医护人员更衣室、第一隔离服更衣室、第二隔离服更衣室、缓冲间为风淋房,所述卫生间、淋浴间、清洗间为淋浴间或/和风淋房;所述进风管道上安装有高效过滤器,通过袋进、袋出过滤进风管道中的空气;所述出风管道上安装有高效过滤器,通过袋进、袋出过滤进风管道中的空气。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浴间包括淋浴房,所述淋浴房的进门侧设有进入门(71),所述淋浴房的出门侧设有推出门(77),所述淋浴房上对应进入门(71)设有焊接侧板A(73),所述淋浴房上对应推出门(77)设有焊接侧板B,所述淋浴房的进门侧对应进入门(71)设有电磁锁A(72),所述淋浴房的出门侧对应推出门(77)设有电磁锁B;所述淋浴房顶部设有换风安装区域、灯光安装区域和淋浴管道布设区域,所述淋浴房的换风安装区域安装设有送风组件(711)和排风组件(712),所述送风组件(711)包括送风密封盖板和送风机,所述送风机安装于送风密封盖板上,所述送风密封盖板上设有与送风机连通的送风口,所述送风机连接有高效过滤器A(715),所述高效过滤器A(715)具有与淋浴房内部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排风组件(712)包括排风密封盖板和排风机,所述排风机安装于排风密封盖板上,所述排风密封盖板上设有与排风机连通的排风口,所述排风机连接有高效过滤器B,所述高效过滤器B具有与淋浴房内部相连通的出风口;所述淋浴房的淋浴管道布设区域设有热水管(751)和冷水管(752),所述淋浴房的室内顶部安装有淋浴喷头(75),所述淋浴喷头(75)与热水管(751)、冷水管(752)通过喷淋管道(753)相连通;所述淋浴房顶部安装有电控箱A(76),所述淋浴房的室内设有内部控制面板(78),所述内部控制面板(78)上设有与电磁锁B相配合的开门按钮B;所述焊接侧板A(73)外侧设有进入侧控制面板(74),所述进入侧控制面板(74)上设有与电磁锁A(72)相配合的开门按钮A;所述淋浴房的灯光安装区域中安装有灯光组件(714)。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浴房底部设有污水收集器(710),所述污水收集器(710)连通有排水管。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控制面板(78)上还设有急停按钮A,所述进入侧控制面板(74)上还设有急停按钮B;所述淋浴喷头(75)设有电磁阀A,所述淋浴房的室内设有单冷式淋浴阀(79);所述送风组件(711)与排风组件(712)在淋浴房顶部呈对角设置,所述淋浴房顶部设有若干个检修密封盖板(713)。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房具有进门侧(91)和出门侧(92),所述进门侧(91)铰接安装有进门板(911),所述出门侧(92)铰接安装有出门板(921),所述风淋房顶部具有换风腔,所述风淋房内部具有与换风腔相连通的风循环处理腔,所述风淋房侧部设有新风采集口(95),所述新风采集口(95)处安装有进风风机,所述风淋房的换风腔中设有排风箱体(916)和进风箱体(97),所述新风采集口(95)与进风箱体(97)之间密闭连通有进风通道(96),所述进风通道(96)中配合安装有高效过滤器C(910),所述风淋房内部设有风淋装置(98),所述风淋装置(98)与进风箱体(97)之间设有调节风机(99);所述风淋房的风循环处理腔底部设有回风板(94),所述回风板(94)上设有与风淋房内部相连通的回风孔(941),所述回风板(94)与排风箱体(916)之间密闭连通有排风管道(914),所述排风管道(914)中配合安装有高效过滤器D(915),所述排风箱体(916)包括排风风机(9162);所述风淋装置(98)具有若干个风淋口,所述排风管道(914)、高效过滤器C(910)、高效过滤器D(915)均布设于风淋房的风循环处理腔中。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房内部设有电控箱B(917),所述风淋房内部超声波雾化器(913),所述超声波雾化器(913)具有置于风淋房内部的雾化管道(9131),所述风淋房内部内部安装有若干个照明灯管(918),照明灯管(918)与电控箱B(917)连接;所述电控箱B(917)分别与进风风机、排风风机(9162)、调节风机(99)、高效过滤器C(910)、高效过滤器D(915)、超声波雾化器(913)电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门板(911)上安装有可视玻璃窗A(9111),所述风淋房的进门侧(91)具有与进门板(911)相对应的进门框,所述进门板(911)通过铰链与进门框边缘密封铰接,所述进门侧(91)的进门框上设有与进门板(911)相配合的电磁锁A(9112),所述进门侧(91)的进门框上设有与进门板(911)相配合的密封条,所述风淋房的进门侧(91)上设有与电控箱B(917)相连接的按钮组件A(912);所述出门板(921)上安装有可视玻璃窗B(9211),所述风淋房的出门侧(92)具有与出门板(921)相对应的出门框,所述出门板(921)通过铰链与出门框边缘密封铰接,所述出门侧(92)的出门框上设有与出门板(921)相配合的电磁锁B,所述出门侧(92)的出门框上设有与出门板(921)相配合的密封条,所述风淋房的出门侧(92)上设有与电控箱B(917)相连接的按钮组件B。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96)与新风采集口(95)连接位置处对应设有封闭阀(961),所述封闭阀(961)为电磁阀,所述封闭阀(961)与电控箱B(917)连接;所述排风箱体(916)包括排风面板(9161),所述排风面板(9161)安装于风淋房顶部,所述排风面板(9161)开有与排风箱体(916)内部相连通的排风口,所述排风风机(9162)设于排风箱体(916)内部且与排风口相对应。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房顶部设有吊顶隔板(919),所述风淋房的换风腔与风淋装置(98)位于吊顶隔板(919)两侧;所述风淋房顶部开有与进风箱体(97)相对应的进风顶盖(971);所述风淋房的进门侧(91)与出门侧(92)两侧分别密封连接有密封焊接侧板(93),所述密封焊接侧板(93)内侧焊接有焊接内侧板(920)。
CN202020651377.4U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 Active CN212201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51377.4U CN212201464U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51377.4U CN212201464U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1464U true CN212201464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26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51377.4U Active CN212201464U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1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5738A (zh) 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
CN111576936B (zh) 一种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及负压隔离区
KR101646524B1 (ko) 이동식 음압 격리 병실
CN110141441A (zh) 具备负压换气防疫医疗功能的隔离舱装置
CN214117632U (zh) 核酸安全采样屋
CN212201461U (zh) 负压移动病房、隔离舱
CN111411802A (zh) 一种模块化单元负压隔离病房
CN210582937U (zh) 具备负压换气防疫医疗功能的隔离舱装置
CN213898280U (zh) 一种移动式防疫厕所
KR102537999B1 (ko) 공동 주택용 실별 제어 양, 음압 환기 시스템
CN211953092U (zh) 公共卫生间的单个隔间空气净化消毒系统
CN212201464U (zh) 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
CN113445786A (zh) 一种模块拼装式隔离区进出通道
CN1623525A (zh) 用于传染病治疗的负压隔离病房系统
CN113445629A (zh) 一种可拆装的隔离区进出通道模块
TWM596259U (zh) 可移動組合式負壓隔離裝置
CN212078810U (zh) 一种整体式智能淋浴间
CN216909582U (zh) 一种便于清洁过滤结构的医院病房用空气过滤装置
CN214942855U (zh) 一种移动式医用仓
CN212535228U (zh) 隔离系统
CN215113078U (zh) 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新生儿隔离病房
CN213205092U (zh) 一种模块化单元负压隔离病房
CN111749499A (zh) 一种移动式模块化隔离单体
CN213837873U (zh) 一种隔离医院用的模块化厕所方舱
CN112727158A (zh) 一种适用于高传染疫区的多重消毒型方舱医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