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7729A - 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17729A
CN113317729A CN202110620029.XA CN202110620029A CN113317729A CN 113317729 A CN113317729 A CN 113317729A CN 202110620029 A CN202110620029 A CN 202110620029A CN 113317729 A CN113317729 A CN 1133177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brush
interference
assembly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00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17729B (zh
Inventor
夏鹏
陈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00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177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17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7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17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7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9Floor-scrubb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taking-up dirty liquid
    • A47L11/292Floor-scrubb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taking-up dirty liquid having rotary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36Parts or details of the surface treat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36Parts or details of the surface treating tools
    • A47L11/4041Roll shaped surface treat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8Means for supplying cleaning or surface treating agents
    • A47L11/4088Supply pumps; Spraying devices; Supply conduit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滚刷、喷液组件、第一干涉擦拭件和收集组件。滚刷配置为沿预设方向转动。喷液组件配置为向滚刷施加清洁液。第一干涉擦拭件配置为挤压滚刷的表面,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沿着预设方向依次排布。收集组件配置为收集由第一干涉擦拭件从滚刷上挤出的清洁液。该清洁装置在进行清洁操作时,不会在被清洁对象上留下过多水渍,且滚刷整个表面的清洁液的含量比较均匀,提高了清洁效果。

Description

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用于家庭卫生清洁的辅助类清洁装置应运,这些清洁装置可以减少用户在家庭清洁方面付出的劳动量,因而得到当前社会的广泛青睐。
当前的清洁装置利用水刷洗地面,但是限于当前的结构设计,经常会面临用水过量的问题,例如地面在被清洁后会残留过多水渍,导致地面湿滑而存在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能够控制滚刷中的清洁液的含量,以免在清洗之后留下过多水渍,提高使用体验。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滚刷、喷液组件、第一干涉擦拭件和收集组件。滚刷配置为沿预设方向转动。喷液组件配置为向滚刷施加清洁液。第一干涉擦拭件配置为挤压滚刷的表面,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沿着预设方向依次排布。收集组件配置为收集由第一干涉擦拭件从滚刷上挤出的清洁液。
在上述方案中,滚刷中含清洁液多的部分在第一干涉擦拭件的压力作用下会被挤出,滚刷中被挤出的清洁液会被第一干涉擦拭件阻挡而聚集在第一干涉擦拭件处,如此,通过收集组件可以将聚集的清洁液进行收集,以避免清洁液滴落在被清洁对象(例如地面)上而导致对象湿滑。此外,在被挤出的清洁液聚集在第一干涉擦拭件处时,清洁液仍然是与滚刷接触的,在未被收集之前,清洁液会向滚刷中清洁液含量少的区域流动并被滚刷重新吸收,使得滚刷整个表面中的清洁液的含量比较均匀。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中,沿重力方向,第一干涉擦拭件的高度大于喷液组件的高度。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保证施加在滚刷上的清洁液先经过第一干涉擦拭件再用于清洁对象。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中,滚刷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交线所确定的平面经过滚刷的轴心且与重力方向平行。第一干涉擦拭件位于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上,喷液组件面向第一区域。
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储液槽和第一抽汲组件。第一储液槽配置为与收集组件连通以接收由收集组件从滚刷收集的清洁液。第一抽汲组件配置为从第一储液槽汲取清洁液以供给喷液组件。
在上述方案中,滚刷中被第一干涉擦拭件挤出的清洁液可以被收集并重新输送至喷液组件,从而实现对清洁液的回收再利用,也有利于清洁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供液槽、第一传感器和换向阀。第一传感器配置为检测第一储液槽中的液面高度。换向阀包括与第一储液槽连通的第一入口、与供液槽连通的第二入口和与第一抽汲组件连通的出口,换向阀配置为在液面高度高于第一预设高度的情况下打开第一入口且关闭第二入口。
在上述方案中,利用换向阀使得第一抽汲组件可以优先从第一储液槽中抽汲清洁液以供给至喷液组件,从而降低供液槽中的清洁液的消耗速率,延长清洁装置的工作时长。
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回收槽和第二抽汲组件。第二抽汲组件配置为与收集组件和回收槽连通,以将收集组件收集的清洁液输送至回收槽。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抽汲组件将从滚刷上回收的清洁液直接输送至回收槽,降低对象上留下水渍的概率,该设计简单,容易降低清洁装置的设计和加工成本。
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回收槽和第二干涉擦拭件。第二干涉擦拭件配置为刮擦滚刷的表面,喷液组件位于第一干涉擦拭件和第二干涉擦拭件之间,回收槽用于收集第二干涉擦拭件刮下的污浊液。
在上述方案中,在滚刷清洁完对象之后,清洁液变为污浊液,第二干涉擦拭件可以将该污浊液从滚刷中挤出,被挤出的污浊液进入回收槽。
例如,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中,第二干涉擦拭件对滚刷的刮擦力大于第一干涉擦拭件对滚刷的挤压力。如此,可以使得滚刷在被第二干涉擦拭件刮擦之后,滚刷中的污浊液被尽量去除,而滚刷在被第一干涉擦拭件挤压之后,滚刷中的一部分清洁液被去除且滚刷仍保持一定的湿度。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中,滚刷包括沿滚刷的轴线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干涉擦拭件包括第一刮板,第一刮板设置为挤压滚刷且与滚刷的接触面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干涉擦拭件的第一刮板横贯滚刷的表面,从而使得第一刮板可以对滚刷的整个表面进行挤压。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中,接触面为直线形。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中,接触面为凹形,且凹形的两端至喷液组件的距离小于凹形的底至喷液组件的距离,收集组件的收集端对应接触面的底。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中,接触面为凸形,且凸形的两端至喷液组件的距离小于凸形的顶至喷液组件的距离,收集组件包括分别与接触面的两端对应的两个收集端。
在上述方案中,在第一刮板与滚刷的接触面为凸形或凹形的情况下,滚刷中被挤出的清洁液会沿着第一刮板流动,从而进一步使得被挤出的清洁液可以向滚刷中清洁液含量低的区域流动,使得滚刷的清洁液的含量分布更加均匀;此外,清洁液的汇聚会更为集中,从而便于收集组件对该挤出的清洁液进行收集。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中,第一干涉擦拭件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第一刮板设置为挤压滚刷,第二刮板与滚刷接触,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相对的表面与滚刷的表面构成第二储液槽。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储液槽直接对挤出的清洁液储存,从而便于收集组件对该清洁液的储存,而且由于第二刮板的阻挡,即便被挤出的清洁液过多,该些清洁液也不会滚落到对象而造成残留,如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对象上残留过多清洁液的风险。
例如,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中,在第一干涉擦拭件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情况下,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任一个和滚刷的接触面的形状为直线形,如此,可以保证第二储液槽中的清洁液的液面高度以及深度大致一致,从而有利于被挤出的清洁液可以向滚刷中清洁液含量低的区域流动,使得滚刷的清洁液的含量分布更加均匀。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中,第二刮板为刚性结构,第二刮板接触滚刷的端部至滚刷的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一刮板接触滚刷的端部至滚刷的轴线的距离。
在上述方案中,滚刷中的清洁液不会被第二刮板挤出,而清洁液被第一刮板挤出后,也因为第二刮板的阻挡而不会溢出,从而进一步降低对象上残留过多清洁液的风险。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中,第二刮板为柔性结构,第二刮板设置为挤压滚刷至弹性变形。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刮板在保持弹性变形的情况下,使得第二刮板会与滚刷一直保持接触;此外,第二刮板对滚刷的挤压力度小,不会使得清洁液在第二刮板处就被挤出。
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两个第一挡板。两个第一挡板分别位于第二储液槽的两端。第一驱动组件配置为控制第一挡板的开关状态。在滚刷滚动的情况下,第一驱动组件控制第一挡板关闭以使得第二储液槽存储清洁液;或者,在滚刷停止滚动的情况下,第一驱动组件控制第一挡板打开以使得第二储液槽中的清洁液流入收集组件。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储液槽中的清洁液可以维持一定的液面高度和深度,从而更加有利于被挤出的清洁液可以向滚刷中清洁液含量低的区域流动;此外,在滚刷停止转动即暂时定制清洁时,可以避免第二储液槽中残留清洁液。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中,第二刮板设置有多个开孔,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第二驱动组件和多个第二挡板。第二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滚刷的表面的含液量。多个第二挡板与多个开孔一一对应。第二驱动组件配置为驱动多个第二挡板移动以遮挡或暴露多个开孔。在滚刷的第一区域的含液量低于第一预设含液量的情况下,第二驱动组件控制与第一区域对应的多个挡板移动以暴露多个开孔;在滚刷的第一区域的含液量高于第二预设含液量的情况下,第二驱动组件控制与第一区域对应的多个挡板移动以遮挡多个开孔。第一预设含液量小于第二预设含液量。
在上述方案中,如果滚刷的部分区域(上述的第一区域)的含液量过少,通过与该部分区域对应的第二挡板暴露开孔以使得第二储液槽中的清洁液流出,从而增加该滚刷中对应该部分区域的清洁液含量。
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传感器和第三驱动组件。第二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滚刷表面的含液量。第三驱动组件配置为驱动第一干涉擦拭件移动。在含液量低于第一预设含液量的情况下,第三驱动组件控制第一干涉擦拭件远离滚刷以减小第一干涉擦拭件向滚刷施加的挤压力;在含液量大于第二预设含液量的情况下,第三驱动组件控制第一干涉擦拭件靠近滚刷以增加第一干涉擦拭件向滚刷施加的挤压力;第一预设含液量小于第二预设含液量。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实时监测滚刷的湿度(清洁液的含量),从而根据湿度调整第一干涉擦拭件和滚刷的挤压力的大小;此外,即便在滚刷磨损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第一干涉擦拭件和滚刷的挤压力。
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第四驱动组件和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沿着第一干涉擦拭件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并设置为支撑第一干涉擦拭件。第四驱动组件配置为驱动多个支撑部移动以控制多个支撑部向第一干涉擦拭件施加的压力。在滚刷的第一区域的含液量低于第一预设含液量的情况下,第四驱动组件控制与第一区域对应的支撑部移动以增加支撑部向第一干涉擦拭件施加的压力;在滚刷的第一区域的含液量高于第一预设含液量的情况下,第四驱动组件控制与第一区域对应的支撑部移动以减小支撑部向第一干涉擦拭件施加的压力。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四驱动组件可以控制向第一干涉擦拭件的不同位置施加的力,从而对第一干涉擦拭件和滚刷的接触面的不同位置的挤压力进行控制,从而调节滚刷的不同区域被挤压出的水的量,使得滚刷的清洁液的含量分布更加均匀。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滚刷、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和第二干涉擦拭件。滚刷,配置为沿预设方向转动;第一干涉擦拭件,配置为挤压所述滚刷的表面;第二干涉擦拭件,配置为刮擦所述滚刷的表面;喷液组件,配置为向所述滚刷施加清洁液,所述喷液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和所述第二干涉擦拭件之间;回收槽,用于收集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挤下的清洁液,和第二干涉擦拭件刮下的的污浊液。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滚刷、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滚刷配置为沿预设方向转动且包括沿滚刷的轴线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喷液组件配置为向滚刷施加清洁液。第一干涉擦拭件包括第一刮板,第一刮板设置为挤压滚刷且与滚刷的接触面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沿着预设方向依次排布。接触面为直线形;或者,接触面为凹形,且凹形的两端至喷液组件的距离小于凹形的底至喷液组件的距离,收集组件的收集端对应接触面的底;或者,接触面为凸形,且凸形的两端至喷液组件的距离小于凸形的顶至喷液组件的距离,收集组件包括分别与接触面的两端对应的两个收集端。
本公开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滚刷、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滚刷配置为沿预设方向转动。喷液组件配置为向滚刷施加清洁液。第一干涉擦拭件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第一刮板设置为挤压滚刷,第二刮板与滚刷接触,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相对的表面与滚刷的表面构成第二储液槽,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沿着预设方向依次排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的部分元件的侧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清洁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清洁装置的部分元件的截面图;
图4为图3所示清洁装置的部分元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的部分元件的截面图;
图6为图5所示清洁装置的部分元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的各个元件之间的功能关系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的部分元件的侧视图;
图9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的部分元件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的部分元件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的部分元件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的部分元件的侧视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部分元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中的部分元件的位置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清洁装置中的部分元件的操作原理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中的部分元件的位置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清洁装置中的部分元件的操作原理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中的部分元件的位置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19为图18所示清洁装置中的部分元件的操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清洁装置(以洗地机器人为例)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向清洁装置的滚刷不停地施加清洁液(以水为例),而滚刷通过旋转以润湿和摩擦对象(以地面为例),从而实现清洁。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清洁装置的使用场景、清洗对象、磨损程度(例如滚刷的磨损)等的不同,导致滚刷的含水能力可变,使得滚刷的含水量过多而导致地面在被清洗后存在大量水渍。例如,在向滚刷供给的水量固定的情况下,如果地面较为干净,被灰尘吸收的水较少,导致滚刷中未与灰尘等结合的水分过多而容易残留在地面上;此外,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滚刷产生一定的磨损而携水能力降低,也会导致部分施加在滚刷上的水会滴落在地面上。在清洁地面之后,如果存在大量水渍会导致地面湿滑而引起用户滑倒等安全问题,此外,用户等待地面干燥的时间较长甚至仍需要用户操作以手动清除水渍,降低了用户体验;另外,水渍残留过多还可能引起室内湿度过大而降低家具寿命等问题。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清洁装置包括滚刷、喷液组件、第一干涉擦拭件和收集组件。滚刷配置为沿预设方向转动。喷液组件配置为向滚刷施加清洁液。第一干涉擦拭件配置为挤压滚刷的表面,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沿着预设方向依次排布。收集组件配置为收集由第一干涉擦拭件从滚刷上挤出的清洁液。
第一干涉擦拭件设置为向滚刷施加一定的压力,在清洁液被施加到滚刷上之后,滚刷中含清洁液多的部分在第一干涉擦拭件的压力作用下会被挤出,而且沿着滚刷的转动方向,第一干涉擦拭件位于喷液组件之后,滚刷中被挤出的清洁液会被第一干涉擦拭件阻挡而聚集在第一干涉擦拭件处,如此,通过收集组件可以将该聚集的清洁液进行收集,以避免该清洁液落在被清洁对象(例如地面)上而产生水渍,而且在上述过程中,滚刷中的清洁液的含量得到一定控制,因此,在清洁对象时,滚刷不会留下过多水渍。此外,在被挤出的清洁液聚集在第一干涉擦拭件处时,清洁液仍然是和滚刷接触的,在未被收集之前,如果滚刷部分区域含的清洁液的量过少,由于重力作用或者滚刷带动清洁液转动而产生的惯性力作用,清洁液会向该部分区域流动并被滚刷重新吸收,如此,可以使得滚刷整个表面中的清洁液的含量比较均匀,提高了清洁装置的清洁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清洁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地说明。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在这些附图中,以滚刷的轴线为基准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对清洁装置中的各个元件的位置进行说明。在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X轴与滚刷的轴线平行,Y轴和Z轴与滚刷的轴线垂直,其中Z轴与重力方向平行。需要说明的是,该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以清洁装置处于使用状态下为前提条件,如果该清洁装置并非处于使用状态下,清洁装置中各个元件的位置关系可以不受该空间直角坐标系的限制。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中,如图1~图4所示,滚刷100在工作时沿预设方向转动(图1中的转动方向R),喷液组件200和第一干涉擦拭件300沿着转动方向R依次排布,使得喷液组件200施加在滚刷100上的清洁液在用于清洗地面之前先经过第一干涉擦拭件300。第一干涉擦拭件300挤压滚刷100的表面,挤压程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设。收集组件400的一端位于第一干涉擦拭件300处,以收集由第一干涉擦拭件300从滚刷100上挤出的清洁液。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收集组件能够从滚刷上收集清洁液的情况下,对收集组件的具体结构不做进一步限制。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收集组件可以包括通道,该通道的一端抵靠在滚刷且靠近第一干涉擦拭件处。例如,在重力方向上,通道的一端位于第一干涉擦拭件的下方,如此,被第一干涉擦拭件挤出的清洁液在沿着第一干涉擦拭件流动并下落后会落在通道上。
例如,进一步地,收集组件的用于收集清洁液的一端相对于清洁液具有亲液性(即,容易润湿),被挤出的清洁液在达到一定的量时会接触该通道,从而在润湿性的作用下自动流进收集组件中。
例如,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干涉擦拭件设置为具有导流作用(例如下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刮板具有凹形或者凸形),被挤出的液体直接被第一干涉擦拭件导流至收集组件中。
例如,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收集组件可以包括通道(例如管道)和抽汲结构,通道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干涉擦拭件处,例如进一步延伸至被第一干涉擦拭件挤出的清洁液容易聚集的位置,抽汲结构通过通道抽取清洁液。例如,该抽汲结构可以为下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抽汲组件(例如泵),或者,该抽汲结构可以单独设置。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回收槽和第二干涉擦拭件。第二干涉擦拭件配置为刮擦滚刷的表面,喷液组件位于第一干涉擦拭件和第二干涉擦拭件之间,回收槽用于收集第二干涉擦拭件挤出的清洁液。在滚刷清洁完对象之后,清洁液变为污浊液,第二干涉擦拭件可以将该污浊液从滚刷中挤出,被挤出的污浊液进入回收槽。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回收槽(示出其包括的吸口1)和第二干涉擦拭件2设置在喷液组件200的下方,即,沿着滚刷100的转动方向,回收槽、第二干涉擦拭件2和喷液组件200依次设置,并且,喷液组件200向滚刷施加的清洁液,在经过第一干涉擦拭件300并经过清洗地面之后到达回收槽和第二干涉擦拭件2所在位置。清洁液洗刷地面之后变为污浊液,该污浊液可能携带固体废物,第二干涉擦拭件2将该污浊液从滚刷100中挤出并将固体废物从滚刷100上刮下,该被挤出的污浊液和被刮下的固体废物在抽吸作用下流入回收槽中。例如,回收槽的吸口1处存在负压,从而将从滚刷100上落下的污浊液和固体废物吸入回收槽中。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中,第二干涉擦拭件对滚刷的刮擦力大于第一干涉擦拭件对滚刷的挤压力。如此,可以使得滚刷在被第二干涉擦拭件刮擦之后,滚刷中的污浊液被尽量去除,而滚刷在被第一干涉擦拭件挤压之后,滚刷中的一部分清洁液被去除且滚刷仍保持一定的湿度。
例如,第二干涉擦拭件的材料可以为刚性材料,以将尽量多的污浊液和固体废物从滚刷中刮出,或者,第二干涉擦拭件的材料可以为柔性材料,以减小第二干涉擦拭件和滚刷的摩擦损耗,提高滚刷和第二干涉擦拭件的使用寿命。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中,沿重力方向,第一干涉擦拭件的高度大于喷液组件的高度。如此,可以保证施加在滚刷上的清洁液先经过第一干涉擦拭件再用于清洁对象,有利于通过第一干涉擦拭件控制滚刷中的清洁液的含量。
例如,滚刷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交线所确定的平面经过滚刷的轴心且与重力方向平行。第一干涉擦拭件位于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上,喷液组件面向第一区域。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滚刷100的轴线101位于平面P1和平面P2上,平面P1与重力方向(或Z轴方向)平行,平面P2和重力方向垂直,即,平面P2为水平面。以平面P1为界,滚刷100的表面分为了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沿重力方向,喷液组件200和第一干涉擦拭件300位于平面P2之上。例如,进一步的,第一干涉擦拭件300位于喷液组件200之上,即,在清洗地面时,平面P2、喷液组件200和第一干涉擦拭件300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增加。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喷液组件200位于平面P2之上且和滚刷100的表面的第一区域110相对设置,第一干涉擦拭件300位于滚刷100的表面的第一区域110。如此,在实际工艺中,滚刷100中被第一干涉擦拭件300挤压出的清洁液会聚集在第一干涉擦拭件300的下方,随着滚刷100的转动,滚刷100会使得被挤出的清洁液仍向趋向于第一干涉擦拭件300的方向移动,即,清洁液在滚刷100的带动下仍具有向第一干涉擦拭件300的惯性,如果该清洁液的量比较少,该惯性足够抵消自身所受的重力影响,从而被挤出的清洁液难以从滚刷100上滴落。如此,收集组件400的一端可以设置在清洁液容易聚集的区域,在清洁液聚集到足够量而在重力作用下滴落时,可以滴落在收集组件400中。
在如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喷液组件200和第一干涉擦拭件300位于平面P1的同一侧(例如两者都面向滚刷100的第一区域110)的情况下,有利于整合喷液组件200和第一干涉擦拭件300的安装,从而降低清洁装置的设计难度。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喷液组件200a位于平面P2之上且和滚刷100a的表面的第一区域110a相对设置,第一干涉擦拭件300a位于滚刷100a的表面的第二区域120a。如此,在实际工艺中,滚刷100a中被第一干涉擦拭件300a挤压出的清洁液会聚集在第一干涉擦拭件300的上方,随着滚刷100a的转动,滚刷100a会使得被挤出的清洁液仍向趋向于第一干涉擦拭件300a的方向移动,即,清洁液在滚刷100a的带动下仍具有向第一干涉擦拭件300a的惯性。如此,可以将第一干涉擦拭件300a设置为具有引流流道,例如凹槽,从而使得清洁液可以聚集在该引流流道中,即,第一干涉擦拭件300a可以将挤出的清洁液进行引流以使得被挤出的清洁液可以聚集在特定的位置(例如滚刷的两端或者中间),以便于收集组件对该清洁液进行收集。
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中,沿重力方向,第一干涉擦拭件的高度可以设置为小于喷液组件的高度。示例性的,以如图5和图6所示的清洁装置为参考,可以将喷液组件200a的位置向上移动滚刷100a的最高点,即,在清洗地面时,平面P2(或者轴心101a)、第一干涉擦拭件300a和喷液组件200a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增加。
在清洁装置的一种实际应用中,清洁装置可能需要自携清洁液(例如下述的供液槽储存清洁液),如果携带清洁液过多,清洁装置体积和重量过大,使用不便,如果携带清洁液过少,清洁装置的使用时长不足,导致用户频繁添加清洁液,造成使用不便,用户体验差。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储液槽和第一抽汲组件。第一储液槽配置为与收集组件连通以接收由收集组件从滚刷收集的清洁液。第一抽汲组件配置为从第一储液槽汲取清洁液以供给喷液组件。如此,滚刷中被第一干涉擦拭件挤出的清洁液可以被收集并重新输送至喷液组件,从而实现对清洁液的回收再利用,从而降低清洁装置对清洁液的消耗速率,提高清洁装置的工作时长,提高使用体验。此外,在清洁装置为自携清洁液的情况下,也可以允许清洁装置在同等条件(例如不考虑延长工作时长等)下,可以允许清洁装置携带更少的清洁液,从而便于清洁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示例性的,重新参见图1~图4,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一储液槽510和第一抽汲组件610,收集组件400连通至第一储液槽510,第一抽汲组件610可以从第一储液槽510中抽取清洁液,并将该清洁液用于喷液组件200。第一储液槽510可以储存清洁液,且避免第一抽汲组件610和收集组件400直接相连,如此,第一抽汲组件610不会通过收集组件400直接从滚刷100上抽取被挤出的清洁液,滚刷100上被挤出的清洁液可以维持一定的液面高度(或者深度),从而可以通过自身的流动进入滚刷100中湿度低的区域,从而保证滚刷100的整个表面中的清洁液的含量比较均匀。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本公开的清洁装置可以为智能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通过上述的第一储液槽和第一抽汲组件实现对挤出的清洁液的回收再利用,例如,可以通过控制器来实现对第一抽汲组件的控制。此外,回收的清洁液毕竟是从滚刷中被挤出来的,该清洁液可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如果用户察觉清洁的对象(例如地面)存在污渍,可以干预控制器的操作指令,使得第一抽汲组件停止从第一储液槽中抽取回收的清洁液。例如,在第一储液槽的清洁液储满之后,可以向用户发出提醒,如果用户仍选择不使用回收的清洁液,可以选择将第一储液槽取出以清空里面的清洁液,然后将空的第一储液槽重新放置在清洁装置中后再继续使用。
在清洁装置的一种实际应用中,喷液组件的出液量可能已经由用户设定或者该出液量本身即是固定的,如果回收的清洁液再进入喷液组件,会导致喷液组件喷出的清洁液进一步过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清洁对象上的清洁液残留过多。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供液槽、第一传感器和换向阀。第一传感器配置为检测第一储液槽中的液面高度。换向阀包括与第一储液槽连通的第一入口、与供液槽连通的第二入口和与第一抽汲组件连通的出口,换向阀配置为在液面高度高于第一预设高度的情况下打开第一入口且关闭第二入口。如此,可以通过换向阀切换用于供给喷液组件的清洁液的来源,在回收至第一储液槽中清洁液具有一定的量时,第一抽汲组件优先从第一储液槽中抽汲清洁液以供给至喷液组件,从而降低供液槽中的清洁液的消耗速率,延长清洁装置的工作时长。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供液槽700为清洁液的最初存储装置,以清洁液为水为例,该供液槽700可以为水箱。第一抽汲组件610可以为水泵,以从供液槽700中抽取清洁液以供给喷液组件200。在清洁装置设置有本公开的上述第一干涉擦拭件300a、收集组件400和第一储液槽510之后,第一抽汲组件610也可以与第一储液槽510连接以从第一储液槽510抽取回收的清洁液。第一抽汲组件610抽汲端可以设置换向阀900以分别与第一储液槽510和供液槽700连接。第一传感器810可以检测第一储液槽510中被回收的清洁液的液面高度,在该高度足够时,换向阀900打开第一抽汲组件610和第一储液槽510的连接通道,以使得第一抽汲组件610优先从第一储液槽510中抽汲回收的清洁液以供给喷液组件200。
例如,如图7所示,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器10,第一传感器810和换向阀900可以和控制器10连接,控制器10可以接受第一传感器810所检测的关于第一储液槽510中的液面高度的信息,并向换向阀900发送指令以控制换向阀900的入口打开和关闭,即,控制换向阀900分别与第一储液槽510和供液槽700连通的入口打开和关闭。
例如,第一抽汲组件610可以与控制器10连接,如此,控制器10可以控制第一抽汲组件610的开关,还可以进一步控制第一抽汲组件610的功率。例如,在第一储液槽510中的液面高度高于第一预设高度的情况下,证明滚刷100上被施加的清洁液已经过量,如此,可以降低第一抽汲组件610的功率,以降低喷液组件200向滚刷100施加的清洁液的流量。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本公开的清洁装置可以为智能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通过上述的第一储液槽和第一抽汲组件实现对挤出的清洁液的回收再利用,并且使用换向阀从第一储液槽和供液槽中选择性地抽取清洁液。此外,回收的清洁液毕竟是从滚刷中被挤出来的,该清洁液可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如果用户察觉清洁的对象(例如地面)存在污渍,可以干预控制器的操作指令,使得换向阀只打开通向供液槽的入口,从而使得第一抽汲组件只能从供液槽中抽取清洁液。
例如,第一传感器可以为光学测距仪,第一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第一储液槽的顶部,实时监测液面距离自身的距离,从而计算出液面的高度。液面高度越大,液面距离自身的距离越小;或者,第一传感器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设置在第一储液槽的侧壁且距离第一储液槽的底部具有一定高度,利用光线在空气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差异,可以检测到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是否被清洁液淹没,从而得知液面是否达到预设高度。需要说明的是,只要第一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液面高度即可,其可以为其它类型的检测器件,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第一传感器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回收槽和第二抽汲组件。第二抽汲组件配置为与收集组件和回收槽连通,以将收集组件收集的清洁液输送至回收槽。如此,第二抽汲组件将从滚刷上回收的清洁液直接输送至回收槽,降低对象上留下水渍的概率,该设计简单,容易降低清洁装置的设计和加工成本。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8所示,收集组件400和吸口1通过第二抽汲组件(未示出)连通,以使得收集组件400回收的清洁液直接从吸口1进入回收槽。例如,第二抽汲组件可以为向吸口1提供负压的器件,从而使得被回收的清洁液从吸口1进入回收槽。如此,在保证地面不会残留过多清洁液的同时,可以避免滚刷上被污染的清洁液再次进入喷液组件,从而降低喷液组件被污染的风险,提高清洁效果。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干涉擦拭件能够挤压出滚刷上的清洁液的前提下,对第一干涉擦拭件的具体形状不做进一步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第一干涉擦拭件的几种设计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中,滚刷包括沿滚刷的轴线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干涉擦拭件包括第一刮板,第一刮板设置为挤压滚刷且与滚刷的接触面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如此,第一干涉擦拭件的第一刮板横贯滚刷的表面,从而使得第一刮板可以对滚刷的整个表面进行挤压。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沿着滚刷100的轴线101,第一干涉擦拭件300的第一刮板310延伸至滚刷100的两端,即,第一刮板310和滚刷100的接触面贯穿了滚刷100的表面。如此,第一刮板310可以向滚刷100表面的任意区域施加挤压力,从而控制滚刷100的各个区域的清洁液的含量。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中,第一刮板和滚刷的接触面为凸形,且凸形的两端至喷液组件的距离小于凸形的顶至喷液组件的距离,即第一刮板向滚刷的转动方向凸出。收集组件包括分别与接触面的两端对应的两个收集端。在第一刮板与滚刷的接触面为凸形的情况下,滚刷中被挤出的清洁液会沿着第一刮板流动并聚集至第一刮板的两端(也相当于聚集在滚刷的两端),在此过程中,被挤出的清洁液在流动过程中也会向滚刷中清洁液含量低的区域流动,使得滚刷的清洁液的含量分布更加均匀;此外,清洁液的汇聚在第一刮板的两端,便于收集组件对该挤出的清洁液进行收集。例如,收集组件可以包括流道,流道的一个端部位于第一刮板的两端,以使得聚集的清洁液直接流入收集组件中。
示例性的,重新参见图2~图4,沿着转动方向,接触面(或者第一刮板310)的中间部分相对于两端更靠近喷液组件200,即,接触面为凸形。如此,在滚刷100的清洁液被第一刮板310挤出后,在滚刷带动清洁液转动而产生的惯性力作用下,在凸形的中间部分被挤出的清洁液会向凸形的两侧分流,即,滚刷100中被挤出的清洁液沿着凸形的第一刮板310从中间流向两端。收集组件400(或者其包括的通道)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刮板310的两端并且位于第一刮板310的下端,即可使得从第一刮板310的两端流出的清洁液进入收集组件400中。
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中,第一刮板和滚刷的接触面为凹形,且凹形的两端至喷液组件的距离小于凹形的底至喷液组件的距离,收集组件的收集端对应接触面的底,即第一刮板向滚刷的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凸出。在第一刮板与滚刷的接触面为凹形的情况下,滚刷中被挤出的清洁液会沿着第一刮板流动并聚集至第一刮板的中间区域(也相当于聚集在滚刷的中间区域),在此过程中,被挤出的清洁液在流动过程中也会向滚刷中清洁液含量低的区域流动,使得滚刷的清洁液的含量分布更加均匀;此外,清洁液的汇聚在第一刮板的中间区域,便于收集组件对该挤出的清洁液进行收集。例如,收集组件可以包括流道,流道的一个端部位于第一刮板的中间区域,以使得聚集的清洁液直接流入收集组件中。
示例性的,重新参见图9和图10,沿着转动方向,接触面(或者第一干涉擦拭件300b的第一刮板310b)的中间部分相对于两端更远离喷液组件200b,即,接触面为凹形。如此,在滚刷100的清洁液被第一刮板310挤出后,在滚刷带动清洁液转动而产生的惯性力作用下,在凸形的两端部分被挤出的清洁液会向凸形的中间聚集,即,滚刷100中被挤出的清洁液沿着凸形的第一刮板310b从两端流向中间。收集组件400b(或者其包括的通道)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刮板310b的中间并且位于第一刮板310b的下端,即可使得从第一刮板310b的两端流出的清洁液进入收集组件400b中。
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中,第一刮板和滚刷的接触面为直线形。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沿着转动方向,接触面(或者第一干涉擦拭件300c的第一刮板310c)的中间部分和两端至喷液组件的距离相等。如此,在滚刷100的清洁液被第一刮板310挤出后,在滚刷带动清洁液转动而产生的惯性力作用下,清洁液可以在第一刮板310c处基本维持同一液面高度,从而便于被挤出的清洁液向滚刷中清洁液含量低的区域流动,使得滚刷的清洁液的含量分布更加均匀。例如,收集组件也可以设置为直线形的流道,并设置在第一刮板310c的下端,例如,收集组件的一端靠近第一刮板310c且刚好接触滚刷100,且该端设置为相对于清洁液具有亲液性(即,容易润湿),被挤出的清洁液在达到一定的量时会接触收集组件,从而在润湿性的作用下自动流进收集组件中。
在实际应用中,滚刷中的清洁液被第一干涉擦拭件(例如其包括的第一刮板)挤出后,虽然在滚刷的带动下聚集在第一干涉擦拭件上,但是仍有在重力作用下滴落至地面上的风险;此外,在工作停止时,即,滚刷停止转动时,失去滚刷的带动,被挤出的清洁液也容易滴落在地面上。如此,可以在干涉擦拭件处设置第二储液槽,以使得清洁液在被第一干涉擦拭件挤出的同时就储存在第二储液槽中,从而消除上述问题。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中,第一干涉擦拭件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第一刮板设置为挤压滚刷,第二刮板与滚刷接触,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相对的表面与滚刷的表面构成第二储液槽。如此,第二储液槽直接对挤出的清洁液进行储存,从而便于收集组件对该清洁液进行储存,而且由于第二刮板的阻挡,即便被挤出的清洁液过多,该些清洁液也不会滚落到对象(比如地面)而造成残留,如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对象上残留过多清洁液的风险。
示例性的,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干涉擦拭件300d包括第一刮板310d和第二刮板320d,第一刮板310d用于挤压滚刷100以挤出过量的清洁液,第二刮板320d和滚刷100接触,第二刮板320d设置为不会向滚刷100施加挤压力或者施加较小的挤压力以避免第二刮板320d和滚刷100之间存在缝隙。如此,第一刮板310d、第二刮板320d和滚刷100限定出第二储液槽520d。喷液组件200施加在滚刷100上的清洁液在经过第二刮板320d时不会被挤出,而清洁液在被第一刮板310d挤出的同时已经处于第二储液槽520d中,因受第二刮板320d的阻挡,该被挤出的清洁液也不会从第二储液槽520d溢出,从而防止被挤出的清洁液滴落在地面上。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中,在第一干涉擦拭件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情况下,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任一个和滚刷的接触面的形状为直线形。如此,可以保证第二储液槽中的清洁液的液面高度以及深度大致一致,从而有利于被挤出的清洁液可以向滚刷中清洁液含量低的区域流动,使得滚刷的清洁液的含量分布更加均匀。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第二刮板可以和滚刷保持接触的前提条件下,对第二刮板的具体结构不做进一步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不同结构的第二刮板及其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中,第二刮板为刚性结构,第二刮板接触滚刷的端部至滚刷的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一刮板接触滚刷的端部至滚刷的轴线的距离。如此,滚刷中的清洁液不会被第二刮板挤出,而由于第二刮板接触滚刷的表面,清洁液被第一刮板挤出后,也因为第二刮板的阻挡而不会溢出,从而进一步降低对象上残留过多清洁液的风险。
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第一刮板310的压入滚刷100的一端至滚刷100的轴线101的距离小于第二刮板320d的与滚刷100接触的一端至滚刷100的轴线101的距离。例如,可以理解为,在第一刮板310d和第二刮板320d的固定端的位置至轴线(或者滚刷)的距离相等的情况下,第一刮板310d的长度大于第二刮板320d的长度。在此,情况下,第二刮板320d可以选择为刚性结构。
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中,第二刮板为柔性结构,第二刮板设置为挤压滚刷至弹性变形。如此,第二刮板在保持弹性变形的情况下,使得第二刮板会与滚刷一直保持接触,从而避免滚刷和第二刮板之间出现较小的缝隙而导致清洁液溢出;此外,因为第二刮板为柔性结构,对滚刷的挤压力度小,不会使得清洁液在第二刮板处就被挤出,有利于被挤出的清洁液汇聚在第二储液槽中。
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可以将第二刮板320d改造,在使得其为柔性结构的同时向滚刷100施加一定的挤压力,因为第二刮板320d为柔性结构而对滚刷100施加的挤压力有限,从而不会将滚刷100中的清洁液挤出。
例如,在清洁装置的实际应用中,随着滚刷的使用时长或者滚刷在使用过程中部分区域的损耗程度超过其它区域,因为第二刮板320d为柔性结构且在滚刷100上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在滚刷100的损耗过大的区域,第二刮板320d的弹性形变会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从而使得第二刮板320d获得一定程度的伸展而与滚刷100的表现继续保持接触,从而防止第二储液槽520d中的清洁液泄漏。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两个第一挡板。两个第一挡板分别位于第二储液槽的两端。第一驱动组件配置为控制第一挡板的开关状态。在滚刷滚动的情况下,第一驱动组件控制第一挡板关闭以使得第二储液槽存储清洁液;或者,在滚刷停止滚动的情况下,第一驱动组件控制第一挡板打开以使得第二储液槽中的清洁液流入收集组件。如此,因为第一挡板的阻挡,第二储液槽中的清洁液可以维持一定的液面高度和深度,从而更加有利于被挤出的清洁液可以向滚刷中清洁液含量低的区域流动,使得滚刷的清洁液的含量分布更加均匀;此外,在滚刷停止转动即暂时定制清洁时,第一挡板处于打开状态,可以避免第二储液槽中残留清洁液,避免移动清洁装置时,第二储液槽中残留的清洁液会滴落在对象上。
例如,第一驱动组件可以和控制器连接,以使得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挡板的开关状态。例如,进一步地,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第一传感器监测到第一储液槽的液面高度不足预设高度时,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驱动组件打开第一挡板,以使得第二储液槽中存储的清洁液都用于补充第一储液槽的清洁液容量,从而进一步减小供液槽中的清洁液的消耗速率,提高清洁装置的工作时长。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中,第二刮板设置有多个开孔,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第二驱动组件和多个第二挡板。第二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滚刷的表面的含液量。多个第二挡板与多个开孔一一对应。第二驱动组件配置为驱动多个第二挡板移动以遮挡或暴露多个开孔。在滚刷的第一区域的含液量低于第一预设含液量的情况下,第二驱动组件控制与第一区域对应的多个挡板移动以暴露多个开孔;在滚刷的第一区域的含液量高于第二预设含液量的情况下,第二驱动组件控制与第一区域对应的多个挡板移动以遮挡多个开孔。第一预设含液量小于第二预设含液量。通过第二挡板遮挡开孔,可以避免第二储液槽中的清洁液从第二挡板处溢出;此外,如果滚刷的部分区域(上述的第一区域)的含液量过少,通过与该部分区域对应的第二挡板暴露开孔,可以使得第二储液槽中的清洁液可以从与该部分区域对应的开孔处流出,从而增加该滚刷中对应该部分区域的清洁液含量,从而使得滚刷的清洁液的含量分布更加均匀。
示例性的,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干涉擦拭件300e的第二刮板320e设置有多个开孔321e。清洁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传感器820e、第二驱动组件32e和多个第二挡板22e。例如,第二传感器820e和开孔321e一一对应设置。如图14所示,第二刮板320e设置有12个开孔321e,对应开孔321e的位置,将滚刷100的表面分割为12个区域即S1~S12,区域S1~S12分别对应于12个开孔321e。第二传感器820e对应于区域S1~S12设置为12个且分别检测区域S1~S12的湿度。
例如,第二传感器和第二驱动组件可以和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控制器连接。
例如,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工作状态下,如果对应区域S1的第二传感器820e检测到滚刷100的表面的湿度不满于预期,即,滚刷100的区域S1的清洁液的含量不足,区域S1的第二传感器820e会向控制器发送信息,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组件32e驱动与区域S1处的开孔321e对应的第二挡板22e移动,以使得区域S1处的开孔321e不被第二挡板22e遮挡,如此,储存在第二储液槽中的清洁液从区域S1处的开孔321e溢出而重新返回滚刷100的区域S1中,从而提高滚刷100的区域S1的湿度。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第二驱动组件32e驱动第二挡板22e的方式不做限制。例如,第二驱动组件32e和第二挡板22e之间可以为齿轮连接;或者,第二驱动组件32e和第二挡板22e之间可以为齿条连接,其中第二驱动组件32e包括齿轮,第二挡板22e可以为齿条;或者,第二驱动组件32e和第二挡板22e之间可以为丝杠连接,第二驱动组件32e可以包括螺母,第二挡板22e可以为螺杆。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传感器和第三驱动组件。第二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滚刷表面的含液量。第三驱动组件配置为驱动第一干涉擦拭件移动。在含液量低于第一预设含液量的情况下,第三驱动组件控制第一干涉擦拭件远离滚刷以减小第一干涉擦拭件向滚刷施加的挤压力;在含液量大于第二预设含液量的情况下,第三驱动组件控制第一干涉擦拭件靠近滚刷以增加第一干涉擦拭件向滚刷施加的挤压力;第一预设含液量小于第二预设含液量。如此,可以实时监测滚刷的湿度(清洁液的含量),从而根据湿度调整第一干涉擦拭件和滚刷的挤压力的大小,即,调整是否需要从滚刷中挤出清洁液以及需要挤出的清洁液的量是多少,从而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在保证清洁装置的清洁功能的同时,减小清洁液过度残留的风险;此外,即便在滚刷磨损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第一干涉擦拭件和滚刷的挤压力,从而提高清洁装置的使用寿命和体验。
示例性的,如图16和图17所示,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传感器820f和第三驱动组件33f。第二传感器820f配置为检测滚刷100的表面的含液量。第三驱动组件33f配置为驱动第一干涉擦拭件300f(或其包括的第一刮板310f)移动。
例如,第二传感器和第三驱动组件可以和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控制器连接。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第二传感器820f检测到滚刷100的表面的含液量低于预期值(第一预设含液量),表明第一干涉擦拭件300f向滚刷100施加的挤压力过大,导致滚刷100的含液量不足,第二传感器820f向控制器发送信息,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三驱动组件33f驱动第一干涉擦拭件300f移动,以使得第一干涉擦拭件300f减小对滚刷100的挤压程度,从而减少从滚刷100中挤出的清洁液的量,提高滚刷100的含水量;如果第二传感器820f检测到滚刷100的表面的含液量高于预期值(第二预设含液量),表明第一干涉擦拭件300f向滚刷100施加的挤压力过小,导致滚刷100的含液量过大,第二传感器820f向控制器发送信息,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三驱动组件33f驱动第一干涉擦拭件300f移动,以使得第一干涉擦拭件300f增加对滚刷100的挤压程度,从而提高从滚刷100中挤出的清洁液的量,减小滚刷100的含水量。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第四驱动组件和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沿着第一干涉擦拭件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并设置为支撑第一干涉擦拭件。第四驱动组件配置为驱动多个支撑部移动以控制多个支撑部向第一干涉擦拭件施加的压力。在滚刷的第一区域的含液量低于第一预设含液量的情况下,第四驱动组件控制与第一区域对应的支撑部移动以增加支撑部向第一干涉擦拭件施加的压力;在滚刷的第一区域的含液量高于第一预设含液量的情况下,第四驱动组件控制与第一区域对应的支撑部移动以减小支撑部向第一干涉擦拭件施加的压力。通过第四驱动组件可以控制向第一干涉擦拭件的不同位置施加的力,从而对第一干涉擦拭件和滚刷的接触面的不同位置的挤压力进行控制,从而调节滚刷的不同区域被挤压出的水的量,即,如果检测到滚刷的一个区域的湿度(清洁液含量)过小,可以减小该区域的挤压力,从而避免清洁液被挤出;反之,如果检测到该另一区域的湿度过大,可以增加该区域的加压力,从而挤出更多的清洁液,针对上述两个区域的操作可以同时进行,从而使得滚刷的清洁液的含量分布更加均匀。
示例性的,如图18和图19所示,多个支撑部23g沿着第一干涉擦拭件300g(或其包括的第一刮板310g)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第四驱动组件34g配置为驱动多个支撑部23g移动。例如,清洁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传感器820g。例如,第二传感器820g和支撑部23g一一对应设置。如图18所示,清洁装置设置有12个支撑部23g,对应支撑部23g的位置,将滚刷100的表面分割为12个区域即S1~S12,区域S1~S12分别对应于12个支撑部23g。第二传感器820g对应于区域S1~S12设置为12个且分别检测区域S1~S12的湿度。
例如,第二传感器和第四驱动组件可以和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控制器连接。
例如,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工作状态下,如果对应区域S1的第二传感器820g检测到滚刷100的表面的湿度不满足预期,即,滚刷100的区域S1的清洁液的含量不足,区域S1的第二传感器820g会向控制器发送信息,然后控制器控制第四驱动组件34g驱动与区域S1对应的支撑部23g移动以减小向滚刷100施加的挤压力,从而减少从滚刷100中挤出的清洁液的量,提高滚刷100的含水量;如果对应区域S1的第二传感器820g检测到滚刷100的表面的湿度高于预期,即,滚刷100的区域S1的清洁液的含量过量,区域S1的第二传感器820g会向控制器发送信息,然后控制器控制第四驱动组件34g驱动与区域S1对应的支撑部23g移动以增加向滚刷100施加的挤压力,从而提高从滚刷100中挤出的清洁液的量,减小滚刷100的含水量。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第四驱动组件34g驱动支撑部23g的方式不做限制。例如,第四驱动组件34g和支撑部23g之间可以为齿轮连接;或者,第四驱动组件34g和支撑部23g之间可以为齿条连接,其中第四驱动组件34g包括齿轮,支撑部23g可以为齿条;或者,第四驱动组件34g和支撑部23g之间可以为丝杠连接,第四驱动组件34g可以包括螺母,支撑部23g可以为螺杆。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滚刷、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滚刷配置为沿预设方向转动。喷液组件配置为向滚刷施加清洁液。第一干涉擦拭件配置为挤压滚刷的表面,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沿着预设方向依次排布。该第一干涉擦拭件可以将滚刷中清洁液含量高的区域的部分清洁液挤出,从而防止滚刷部分区域的清洁液含量过大而在清理后残留过多而导致湿滑;此外,被挤出的清洁液在滚刷的带动下会聚集在第一干涉擦拭件处,并向滚刷中清洁液含量相对较少的区域流动,从而使得滚刷整个表面中的清洁液的含量比较均匀。该清洁装置中的滚刷、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的设置方式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例如图3~图6等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滚刷、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滚刷配置为沿预设方向转动且包括沿滚刷的轴线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喷液组件配置为向滚刷施加清洁液。第一干涉擦拭件包括第一刮板,第一刮板设置为挤压滚刷且与滚刷的接触面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沿着预设方向依次排布。接触面为直线形;或者,接触面为凹形,且凹形的两端至喷液组件的距离小于凹形的底至喷液组件的距离,收集组件的收集端对应接触面的底;或者,接触面为凸形,且凸形的两端至喷液组件的距离小于凸形的顶至喷液组件的距离,收集组件包括分别与接触面的两端对应的两个收集端。该第一干涉擦拭件可以将滚刷中清洁液含量高的区域的部分清洁液挤出,从而防止滚刷部分区域的清洁液含量过大而在清理后残留过多而导致湿滑;此外,被挤出的清洁液在滚刷的带动下会聚集在第一干涉擦拭件处,并向滚刷中清洁液含量相对较少的区域流动,从而使得滚刷整个表面中的清洁液的含量比较均匀。此外,接触面为凹或凸形的情况下,滚刷中被挤出的清洁液会沿着第一刮板流动,从而进一步使得被挤出的清洁液可以向滚刷中清洁液含量低的区域流动,使得滚刷的清洁液的含量分布更加均匀;此外,清洁液的汇聚会更为集中。该清洁装置中的滚刷、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的设置方式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例如图3~图6、图10和图11等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滚刷、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滚刷配置为沿预设方向转动。喷液组件配置为向滚刷施加清洁液。第一干涉擦拭件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第一刮板设置为挤压滚刷,第二刮板与滚刷接触,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相对的表面与滚刷的表面构成第二储液槽,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沿着预设方向依次排布。第二储液槽直接对挤出的清洁液储存,从而便于收集组件对该清洁液的储存,而且由于第二刮板的阻挡,即便被挤出的清洁液过多,该些清洁液也不会滚落到对象而造成残留,如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对象上残留过多清洁液的风险。该清洁装置中的滚刷、喷液组件和第一干涉擦拭件的设置方式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例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下面,结合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几种清洁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系统说明。
应用场景一
本公开的清洁装置可以为智能洗地机,该智能洗地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滚刷、喷液组件、第一干涉擦拭件、收集组件、第一储液槽和第一抽汲组件、供液槽、回收槽和第二干涉擦拭件,回收槽包括吸口。该智能洗地机还可以包括机体、外壳等结构,智能洗地机的各个元件可以安装在该机体和/或外壳上。机体可以包括驱动结构(例如主电机)、能源(例如电池)等功能性结构,机体还可以包括按键、操作杆、显示屏等用于和用户互动的结构,机体还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控制器(例如芯片)等。
在实际操作中,用户在确认供液槽中具有清洁液之后,可以通过按键或者无线操作等方式启动智能洗地机,滚刷旋转,第二抽汲组件向吸口提供负压,第一抽汲组件同时从供液槽中抽取清洁液并供给喷液组件,喷液组件将清洁液施加在滚刷。滚刷在旋转的过程中清洗地面,滚刷上的清洁液在清洗地面之后变为污水,第二干涉擦拭件将污浊液和固体废物从滚刷上刮下,下落的污浊液和固体废物在吸口的负压下被吸入回收槽,持续上过过程直至完成对地面的清洁工作。
在上述过程中,如果喷液组件向滚刷施加的清洁液过多,该清洁液在经过第一干涉擦拭件时会被挤出一部分,该被挤出的清洁液被收集组件输送至第一储液槽进行储存,第一抽汲组件可以从该第一储液槽中抽取清洁液并供给喷液组件,从而实现对回收的清洁液的循环利用,在此过程中,滚刷的清洁液在用于清洗地面之前会先经过第一干涉擦拭件,从而滚刷用于清洗地面的部分的清洁液含量不会过量,从而不会导致地面残留过多的清洁液,例如不会残留大量水渍。
应用场景二
本公开的清洁装置可以为智能洗地机,该智能洗地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滚刷、喷液组件、第一干涉擦拭件、收集组件、第一储液槽和第一抽汲组件、供液槽、回收槽、第二干涉擦拭件、第一传感器和换向阀,回收槽包括吸口。该智能洗地机还可以包括机体、外壳等结构,智能洗地机的各个元件可以安装在该机体和/或外壳上。机体可以包括驱动结构(例如主电机)、能源(例如电池)等功能性结构,机体还可以包括按键、操作杆、显示屏等用于和用户互动的结构,机体还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控制器(例如芯片)等。
清洁装置中的部分操作可以参见应用场景一中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除此之外,在智能洗地机的操作过程中,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开启(例如操作控制器)使用清洁液的回收再利用功能。如果用户选择否,第一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一储液槽的清洁液的量,如果第一储液槽已经被清洁液充满,智能洗地机可以向用户发出提醒,以清除第一储液槽的清洁液,例如第一储液槽可以被取出;如果用户选择是,在第一储液槽中的清洁液达到一定量时,换向阀打开通向第一储液槽的入口,第一抽汲组件从第一储液槽中抽取清洁液并供给喷液组件。
应用场景三
本公开的清洁装置可以为智能洗地机,该智能洗地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滚刷、喷液组件、第一干涉擦拭件、收集组件、第一储液槽和第一抽汲组件、供液槽、回收槽、第二干涉擦拭件、第一传感器、换向阀、第二传感器、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挡板,回收槽包括吸口。第一干涉擦拭件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第二刮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孔。该智能洗地机还可以包括机体、外壳等结构,智能洗地机的各个元件可以安装在该机体和/或外壳上。机体可以包括驱动结构(例如主电机)、能源(例如电池)等功能性结构,机体还可以包括按键、操作杆、显示屏等用于和用户互动的结构,机体还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控制器(例如芯片)等。
智能洗地机中的部分操作可以参见应用场景二中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除此之外,在智能洗地机的操作过程中,根据智能洗地机当前或历史清洁效果,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开启(例如操作控制器)使用第二传感器、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挡板的相关功能。例如,如果用户认为地面被清洁的区域的清洁效果不均匀,且该不均匀是因为滚刷上的清洁液分布不均匀导致的,用户可以选择启动上述功能。在该功能启动之后,第二传感器检测滚刷各个区域的湿度,然后第二驱动组件移动和滚刷中湿度不足的区域对应的第二挡板,已打开该第二刮板中与该区域对应的开孔,从而使得第二储液槽的清洁液注入该区域。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器选择对湿度的预期(相当于第一预设含液量)。
应用场景四
本公开的清洁装置可以为智能洗地机,该智能洗地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滚刷、喷液组件、第一干涉擦拭件、收集组件、第一储液槽和第一抽汲组件、供液槽、回收槽、第二干涉擦拭件、第一传感器、换向阀、第二传感器、第二驱动组件、第二挡板、第四驱动组件和支撑部,回收槽包括吸口。第一干涉擦拭件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第二刮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孔。该智能洗地机还可以包括机体、外壳等结构,智能洗地机的各个元件可以安装在该机体和/或外壳上。机体可以包括驱动结构(例如主电机)、能源(例如电池)等功能性结构,机体还可以包括按键、操作杆、显示屏等用于和用户互动的结构,机体还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控制器(例如芯片)等。
智能洗地机中的部分操作可以参见应用场景三中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除此之外,在智能洗地机的操作过程中,根据智能洗地机当前或历史清洁效果,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开启(例如操作控制器)使用第四驱动组件和支撑部的相关功能。例如,如果用户认为地面被清洁的区域的湿度不均匀,且该不均匀是因为滚刷上的部分区域的清洁液含量过高引起的,用户可以选择启动上述功能。在该功能启动之后,第二传感器检测滚刷各个区域的湿度,然后第四驱动组件移动和滚刷中湿度不足的区域对应的支撑部以增加对第一刮板的挤压力,从而使得第一刮板变形以增加第一刮板和滚刷的位于该区域的部分的挤压力,从而减少滚刷中位于该区域的清洁液含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清洁装置,包括:
滚刷,配置为沿预设方向转动;
喷液组件,配置为向所述滚刷施加清洁液;
第一干涉擦拭件,配置为挤压所述滚刷的表面,所述喷液组件和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沿着所述预设方向依次排布;以及
收集组件,配置为收集由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从所述滚刷上挤出的清洁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沿重力方向,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的高度大于所述喷液组件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所述滚刷的表面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交线所确定的平面经过所述滚刷的轴心,且与重力方向平行,以及
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述喷液组件面向所述第一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还包括:
第一储液槽,配置为与所述收集组件连通,以接收由所述收集组件从所述滚刷收集的清洁液;以及
第一抽汲组件,配置为从所述第一储液槽汲取清洁液以供给所述喷液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还包括:
供液槽;
第一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一储液槽中的液面高度;
换向阀,包括与所述第一储液槽连通的第一入口,与所述供液槽连通的第二入口,和与所述第一抽汲组件连通的出口,所述换向阀配置为在所述液面高度高于第一预设高度的情况下,打开所述第一入口,且关闭所述第二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还包括:
回收槽;
第二抽汲组件,配置为与所述收集组件和所述回收槽连通,以将所述收集组件收集的清洁液输送至所述回收槽。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还包括:
回收槽;
第二干涉擦拭件,配置为刮擦所述滚刷的表面,所述喷液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和所述第二干涉擦拭件之间,所述回收槽用于收集所述第二干涉擦拭件刮下的的污浊液。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所述滚刷包括沿所述滚刷的轴线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包括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设置为挤压所述滚刷且与所述滚刷的接触面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以及
所述接触面为直线形;或者
所述接触面为凹形,且所述凹形的两端至所述喷液组件的距离小于所述凹形的底至所述喷液组件的距离,所述收集组件的收集端对应所述接触面的底;或者
所述接触面为凸形,且所述凸形的两端至所述喷液组件的距离小于所述凸形的顶至所述喷液组件的距离,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接触面的两端对应的两个收集端。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所述第一刮板设置为挤压所述滚刷,所述第二刮板与所述滚刷接触,所述第一刮板和所述第二刮板相对的表面与所述滚刷的表面构成第二储液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还包括:
第二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所述滚刷表面的含液量;
第三驱动组件,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移动;
其中,在所述含液量低于第一预设含液量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驱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远离所述滚刷以减小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向所述滚刷施加的挤压力;
在所述含液量大于第二预设含液量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驱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靠近所述滚刷以增加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向所述滚刷施加的挤压力;所述第一预设含液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含液量。
11.一种清洁装置,包括:
滚刷,配置为沿预设方向转动;
第一干涉擦拭件,配置为挤压所述滚刷的表面;
第二干涉擦拭件,配置为刮擦所述滚刷的表面;
喷液组件,配置为向所述滚刷施加清洁液,所述喷液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和所述第二干涉擦拭件之间;
回收,用于收集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挤下的清洁液,和第二干涉擦拭件刮下的的污浊液。
12.一种清洁装置,包括:
滚刷,配置为沿预设方向转动且包括沿所述滚刷的轴线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喷液组件,配置为向所述滚刷施加清洁液;以及
第一干涉擦拭件,包括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设置为挤压所述滚刷且与所述滚刷的接触面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所述喷液组件和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沿着所述预设方向依次排布;
其中,所述接触面为直线形;或者
所述接触面为凹形,且所述凹形的两端至所述喷液组件的距离小于所述凹形的底至所述喷液组件的距离,收集组件的收集端对应所述接触面的底;或者
所述接触面为凸形,且所述凸形的两端至所述喷液组件的距离小于所述凸形的顶至所述喷液组件的距离,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接触面的两端对应的两个收集端。
13.一种清洁装置,包括:
滚刷,配置为沿预设方向转动;
喷液组件,配置为向所述滚刷施加清洁液;以及
第一干涉擦拭件,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所述第一刮板设置为挤压所述滚刷,所述第二刮板与所述滚刷接触,所述第一刮板和所述第二刮板相对的表面与所述滚刷的表面构成第二储液槽,所述喷液组件和所述第一干涉擦拭件沿着所述预设方向依次排布。
CN202110620029.XA 2021-06-03 2021-06-03 清洁装置 Active CN113317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0029.XA CN113317729B (zh) 2021-06-03 2021-06-03 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0029.XA CN113317729B (zh) 2021-06-03 2021-06-03 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7729A true CN113317729A (zh) 2021-08-31
CN113317729B CN113317729B (zh) 2022-09-20

Family

ID=77419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0029.XA Active CN113317729B (zh) 2021-06-03 2021-06-03 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177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6335A (zh) * 2022-04-14 2022-08-12 苏州简单有为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头及表面清洁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41952U (zh) * 2011-12-02 2012-07-25 朱凌锋 擦扫一体机器人
CN208709743U (zh) * 2018-04-13 2019-04-09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清洁机
CN210493962U (zh) * 2019-05-07 2020-05-12 周生方 一种扫拖一体机的拖地清洁机构
CN111150340A (zh) * 2020-01-22 2020-05-15 帝舍智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清洁工具、控制助力的方法及实现方法的装置
CN111358381A (zh) * 2019-05-14 2020-07-03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装置和地面清洗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41952U (zh) * 2011-12-02 2012-07-25 朱凌锋 擦扫一体机器人
CN208709743U (zh) * 2018-04-13 2019-04-09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清洁机
CN210493962U (zh) * 2019-05-07 2020-05-12 周生方 一种扫拖一体机的拖地清洁机构
CN111358381A (zh) * 2019-05-14 2020-07-03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装置和地面清洗机
CN111150340A (zh) * 2020-01-22 2020-05-15 帝舍智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清洁工具、控制助力的方法及实现方法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6335A (zh) * 2022-04-14 2022-08-12 苏州简单有为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头及表面清洁设备
CN114886335B (zh) * 2022-04-14 2023-06-09 苏州简单有为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头及表面清洁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7729B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0064B (zh) 用于清洁机器人系统的基站
CN109316135B (zh) 用于清洁机器人系统的基站
CN210727661U (zh) 清洁设备的基站
KR20190099407A (ko) 베이스 스테이션 및 청소 로봇 시스템
JP6525222B2 (ja) 床面掃除機
CN114468875A (zh) 清洁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2674658A (zh) 基站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1134582A (zh) 基站、清洁机器人系统及对清洁机器人进行清洁的方法
CN113317729B (zh) 清洁装置
CN111466841A (zh) 一种滚筒装置及清洁设备
CN216876228U (zh) 自移动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
CN109730602A (zh) 拖把自动清洗机及其专用拖把
CN112842168A (zh) 洗地机
JP2019115789A (ja) 床面掃除機
CN211862710U (zh) 基站
CN112932356A (zh) 一种拖地清洁装置及其智能清洁机器人
CN216535170U (zh) 水箱及自移动清洁机器人
JP2019107563A (ja) 床面掃除機及びその水槽構造
CN113679304A (zh) 一种清洁机系统
CN112450811B (zh) 一种履带式拖地机器人
CN213696740U (zh) 拖地自清洗单元及智能清洁设备
CN218870209U (zh) 自动式清洁桶和清洁工具
CN216535172U (zh) 滚筒组件及自移动清洁机器人
CN215650867U (zh) 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5305576U (zh) 清洗盘以及清洁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