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1675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11675A CN113311675A CN202110201515.8A CN202110201515A CN113311675A CN 113311675 A CN113311675 A CN 113311675A CN 202110201515 A CN202110201515 A CN 202110201515A CN 113311675 A CN113311675 A CN 1133116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ording material
- roller
- speed
- intermediate transfer
- transfer be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8—Driving control for rotary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speed control, stop position control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03G15/167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ias applied in the transfer nip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03G15/16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transfer element, e.g. clean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29—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e.g. weight, thicknes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1—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 G03G15/6564—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with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38—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heet thickness or rigidity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919—Special copy medium handling apparatus
- G03G2215/00945—Copy material feeding speed varied over the feed path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04—Main transfer electrode
- G03G2215/1614—Transfer roll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04—Main transfer electrode
- G03G2215/1623—Transfer bel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分、可旋转的中间转印带、多个拉伸辊、外辊、能够使内辊的位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机构、记录材料馈送构件、驱动源和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源,使得当在内辊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图像时,速度比Vp/Vb是第一速度比,并且当在内辊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图像时,速度比Vp/Vb是小于第一速度比的第二速度比,其中Vp是馈送构件的驱动速度并且Vb是中间转印带的驱动速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电子照相类型或静电记录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诸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
背景技术
常规地,作为使用电子照相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存在使用环形带作为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图像承载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这样的带,例如,存在用作第二图像承载构件的中间转印带,该第二图像承载构件用于从作为第一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构件等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诸如纸之类的片状记录材料上。在下文中,原则上将以采用包括中间转印带的中间转印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例进行描述。
在中间转印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在感光构件等上的调色剂图像在一次转印部分处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然后,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部分处被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上。通过在内周表面侧上提供的内部构件(内部二次转印构件)和在外周表面侧上提供的外部构件(外部二次转印构件),形成作为二次转印部的二次转印压合部,二次转印部是中间转印带和外部构件之间的接触部分。作为内部构件,使用作为用于拉伸中间转印带的多个拉伸辊之一的内辊。作为外部构件,在很多情况下使用外辊,所述外辊在将中间转印带压合在其自身与内辊之间的同时在与内辊相对的位置提供并且朝内辊按压。另外,例如,将与调色剂的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的二次转印电压施加到外辊,使得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被二次转印到二次转印压合部中的记录材料上。一般而言,关于记录材料的馈送方向,在二次转印压合部的上游侧,提供用于将记录材料引导到二次转印压合部的馈送引导件。
在此,取决于二次转印压合部的形状,相对于记录材料馈送方向,记录材料的行为在二次转印压合部的上游和下游侧上的二次转印压合部的邻域改变。另外,例如,近年来,在商业印刷市场中需要满足多样化的记录材料,但是取决于记录材料的刚度,相对于记录材料馈送方向,记录材料的行为也在二次转印压合部的上游和下游侧上的二次转印压合部的邻域改变。例如,在记录材料是作为刚度小的记录材料的示例的“薄纸”的情况下,相对于记录材料馈送方向,在二次转印压合部的下游侧的二次转印压合部的邻域,中间转印带和记录材料彼此粘着,从而在一些情况下由于记录材料与中间转印带的不正确分离而发生卡住(卡纸)。
另一方面,在记录材料是作为具有刚度大的记录材料的示例的“厚纸”的情况下,当记录材料相对于记录材料馈送方向的尾端通过馈送引导件时,在一些情况下,相对于记录材料馈送方向的记录材料的尾端部分与中间转印带碰撞。然后,相对于记录材料馈送方向,中间转印带在上游侧的二次转印压合部的邻域的姿态受到干扰,从而在一些情况下发生图像缺陷(在基本上垂直于记录材料馈送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条纹状的图像干扰等)。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了根据记录材料的种类改变二次转印压合部的形状(位置)的构造(日本特开2014-134718)。
如上所述,为了实现记录材料与中间转印带的分离特性的改善以及在记录材料的尾端部分处的图像缺陷的抑制,有效的是根据记录材料的种类改变二次转印压合部的形状(位置)。可以通过经由内辊或外辊的移动改变内辊和外辊之间相对于内辊的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由稍后描述的“偏移量”表示)来进行二次转印压合部的形状(位置)的这种改变。
以上,以二次转印部分为例描述了常规的问题,该二次转印部分是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转印部分,但是关于调色剂图像的从另一个带状图像承载构件(诸如感光带)到记录材料上的另一转印部分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抑制由于偏移量的改变而在转印部分中出现图像缺陷。
该目的已经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形成部分,被配置为形成调色剂图像;可旋转的中间转印带,将由图像形成部分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上;多个拉伸辊,其拉伸中间转印带,并且包括内辊和相对于中间转印带的旋转方向在内辊的上游侧上与内辊相邻设置的上游辊;外辊,其接触中间转印带的外周表面并被配置为形成转印压合部,在转印压合部处,通过将中间转印带压合在所述外辊和内辊之间而将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移动机构,能够使内辊的位置在偏移量X为第一偏移量X1的第一位置和偏移量X为大于第一偏移量X1且大于零的第二偏移量X2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垂直于内辊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横截面中,在内辊和上游辊之间中间转印带被这些辊拉伸的一侧上的外部公共切线是参考线L1,通过内辊的旋转中心并垂直于参考线L1的直线是内辊中心线L2,通过外辊的旋转中心并垂直于参考线L1的直线是外辊中心线L3,并且内辊中心线L2和外辊中心线L3之间的距离是偏移量X,当外辊中心线L3相对于中间转印带的旋转方向位于内辊中心线L2的上游时,偏移量X为正值;馈送构件,被配置为将记录材料馈送到转印压合部;驱动源,被配置为驱动馈送构件;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驱动源,其中控制器控制驱动源,使得当在内辊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图像时,速度比Vp/Vb是第一速度比,其中Vp是馈送构件的驱动速度并且Vb是中间转印带的驱动速度,并且当在内辊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图像时,速度比Vp/Vb是小于第一速度比的第二速度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形成部分,被配置为形成调色剂图像;可旋转的中间转印带,将由图像形成部分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上;多个拉伸辊,其拉伸中间转印带,并且包括内辊和相对于中间转印带的旋转方向在内辊的上游侧上与内辊相邻设置的上游辊;外辊,其接触中间转印带的外周表面并被配置为形成转印压合部,在转印压合部处,通过将中间转印带压合在所述外辊和所述内辊之间而将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记录材料上;驱动源,被配置为驱动外辊;移动机构,能够使内辊的位置在偏移量X为第一偏移量X1的第一位置和偏移量X为大于第一偏移量X1且大于零的第二偏移量X2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垂直于内辊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横截面中,在内辊和上游辊之间中间转印带被这些辊拉伸的一侧上的外部公共切线是参考线L1,通过内辊的旋转中心并垂直于参考线L1的直线是内辊中心线L2,通过外辊的旋转中心并垂直于参考线L1的直线是外辊中心线L3,并且内辊中心线L2和外辊中心线L3之间的距离是偏移量X,当外辊中心线L3相对于中间转印带的旋转方向位于内辊中心线L2的上游时,偏移量X为正值;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驱动源,其中控制器控制驱动源,使得当在内辊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图像时,速度比Vp/Vb是第一速度比,其中Vp是所述外辊的驱动速度并且Vb是中间转印带的驱动速度,并且当在内辊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图像时,速度比Vp/Vb是小于第一速度比的第二速度比。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二次转印压合部的邻域的示意性截面图,用于图示偏移量。
图3的部分(a)和(b)是示意性侧视图,各自示出偏移机构。
图4是示出偏移机构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是用于图示表面速度比的二次转印压合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是示出对于每个偏移量的中间转印带和记录材料在二次转印压合部的周边处的表面速度的曲线图。
图7的部分(a)和(b)是示意性截面图,各自用于图示二次转印压合部的曲率。
图8是示出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控制模式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实施例1中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实施例2中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控制模式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实施例3中的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造和操作
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示意性截面图。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是采用中间转印类型的串联多功能机(具有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的功能)。例如,根据从外部设备发送的图像信号,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在片状记录材料(转印材料、片材、记录介质、媒介)P(诸如纸)上通过使用电子照相类型来形成全色图像。
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作为多个图像形成部分(站)的四个图像形成部分10Y、10M、10C和10K,用于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图像。这些图像形成部分10Y、10M、10C和10K沿着基本上平行于中间转印带21部署的图像转印表面的移动方向成一条线部署。关于具有相同或对应功能或构造的图像形成部分10Y、10M、10C和10K的元件,省略了用于表示相关联颜色的元件的后缀Y、M、C和K,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将共同描述这些元件。在这个实施例中,图像形成部分10通过包括感光鼓1(1Y、1M、1C、1K)、充电设备2(2Y、2M、2C、2K)、曝光设备3(3Y、3M、3C、3K)、显影设备4(4Y、4M、4C、4K)、一次转印辊23(23Y、23M、23C、23K)、清洁设备5(5Y、5M、5C、5K)等而构成,这将在后面描述。
图像形成部分10设有感光鼓1,该感光鼓1是作为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的第一图像承载构件的可旋转的鼓形(圆柱形)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驱动力从包括驱动马达111a作为驱动源的作为驱动部件的鼓驱动部分111(图8)传输到感光鼓1,使得感光鼓1在箭头R1方向(逆时针方向)上被旋转驱动。
旋转的感光鼓1的表面通过作为充电部件的充电设备(充电辊)2被均匀地充电至预定极性(在这个实施例中为负)和预定电位。在充电过程期间,从充电电压源(未示出)向充电设备2施加预定的充电电压。由作为曝光部件(静电图像形成部件)的曝光设备3根据图像信号对感光鼓1的带电表面进行扫描曝光,从而在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图像(静电潜像)。在这个实施例中,曝光设备3由激光扫描仪设备构成,该激光扫描仪设备用根据图像信号调制的激光照射感光鼓1的表面。通过由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设备4供应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来显影(可视化)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静电图像,从而在感光鼓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剂图像)。在这个实施例中,充电至与感光鼓1的充电极性相同的极性(在这个实施例中为负极性)的调色剂沉积在感光鼓1的曝光的部分(图像部分)上,其中电位的绝对值通过在感光鼓1被均匀充电之后使感光鼓1的表面曝光而降低(反向显影)。显影设备4包括显影辊,该显影辊是可旋转的显影剂承载构件,用于在承载显影剂的同时将显影剂馈送到显影位置,该显影位置是与感光鼓1相对的部分。显影辊通过例如向其传输来自用于感光鼓1的驱动系统的驱动力而被旋转驱动。另外,在显影期间,从显影电压源(未示出)向显影辊施加预定的显影电压。
作为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的第二图像承载构件,提供中间转印带21,该中间转印带21是由环形带构成的可旋转中间转印构件,以与四个感光鼓1Y、1M、1C和1K相对。中间转印带21在多个拉伸(支撑)辊周围延伸并被其拉伸,所述多个拉伸(支撑)辊包括驱动辊22、上游辅助辊25a、下游辅助辊25b、张紧辊24、预二次转印辊29和内辊26。驱动辊22将驱动力传输到中间转印带21。张紧辊24将预定的张力施加到中间转印带21。预二次转印辊29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相对于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方向(馈送方向、移动方向、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的二次转印压合部N2(稍后描述)的邻域中形成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内辊(二次转印对置辊,内部构件)26用作外辊41(稍后描述)的对置构件(对置电极)。上游辅助辊25a和下游辅助辊25b形成基本上水平部署的图像转印表面。驱动辊22通过从包括带驱动马达112a作为驱动源的作为驱动部件的带驱动部分112(图8)向其传输驱动力而被旋转驱动。由此,驱动力从驱动辊22输入到中间转印带21,从而中间转印带21在图1中箭头R2方向上被旋转(循环和移动)。在多个拉伸辊当中,驱动辊22以外的拉伸辊通过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而被旋转。
在中间转印带21的内周面侧上,与相应的感光鼓1Y、1M、1C和1K对应地部署作为一次转印部件的辊状一次转印构件的一次转印辊23Y、23M、23C、23K。通过中间转印带21将一次转印辊23推向相关联的感光鼓1,从而形成作为感光鼓1与中间转印带21之间的接触部分的一次转印压合部N1。
在一次转印辊23的作用下,如上所述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一次压合部N1处的旋转中间转印带21上。在一次转印期间,通过未示出的一次转印电压源向一次转印辊23施加一次转印电压,该一次转印电压是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显影期间调色剂的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的DC电压。例如,在全色图像形成期间,形成在相应感光鼓1上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彩色调色剂图像被相继地重叠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的相同图像形成区域上。在这个实施例中,一次转印压合部N1是在中间转印带2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位置。中间转印带21是环形带的示例,该环形带在馈送在图像形成位置携带的调色剂图像的同时可旋转。
在中间转印带21的外周表面侧上,在与内辊26相对的位置处,提供外辊(二次转印辊、外部构件)41作为二次转印部件,其是辊状的二次转印构件(可旋转转印构件)。外辊41通过中间转印带21被推向内辊26,并且形成作为二次转印部分的二次转印压合部N2,该二次转印压合部N2是中间转印带21与外辊41之间的接触部分。如上所述,形成在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色剂图像在外辊41的作用下被二次转印到由中间转印带21和外辊41在二次转印部分N2处压合并馈送的记录材料P上。在这个实施例中,在二次转印期间,通过二次转印电压源(未示出)将二次转印电压施加到外辊41,二次转印电压是与调色剂的正常充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DC电压。在这个实施例中,内辊26被电接地(连接到地)。顺便提及,内辊26被用作二次转印构件,并且向其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充电极性相同的极性的二次转印电压,并且外辊41被用作对置电极并且也可以被电接地。
通过与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timed),将记录材料P馈送到二次转印压合部N2。即,记录材料P容纳在记录材料容纳部分(盒)11中。这个记录材料P由在记录材料容纳部分11中提供的馈送部分(诸如馈送辊)发送。记录材料P在通过配准调整部分12进行姿态调整之后在预定的定时被馈送到二次转印压合部N2。在此,配准调整部分12包括作为馈送部件的一对配准辊(配准辊对)13(为辊状馈送构件),以及作为用于驱动配准辊13的驱动部件的配准辊驱动部分(馈送驱动部分)114(图8)。配准辊13由配准辊驱动部分114旋转驱动,从而将记录材料P馈送到一对配准辊13的接触部分(压合部)中。顺便提及,配准辊驱动部分114包括配准辊驱动马达114a(图8),并且配准辊驱动部分114驱动一对配准辊13中的至少一个(或者也可以是两者)。在这个实施例中,由控制器150(图8)控制配准辊驱动部分114的配准辊驱动马达114a的旋转次数(转数),从而控制配准辊130的旋转次数并且因此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可改变。从记录材料容纳部分11馈送的记录材料P被配准辊13暂且(once)停止。然后,这个记录材料P通过配准辊13的旋转驱动被发送到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使得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色剂图像与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记录材料P上的期望图像形成区域一致。
关于记录材料P的馈送方向,在配准辊对13的下游且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上游提供了用于将记录材料P引导到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馈送引导件27。馈送引导件27通过包括第一引导构件27a和第二引导构件27b而构成,第一引导构件27a可与记录材料P的前表面(即,在记录材料P通过馈送引导件27之后立即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其上的表面)接触,而第二引导构件27b可与记录材料P的后表面(即,与前表面相反的表面)接触。图像引导构件27a和第二引导构件27b彼此相对地部署,并且记录材料P在这些构件之间通过。第一引导构件27a限制记录材料P在朝着中间转印带21的方向上的移动。第二引导构件27b限制记录材料P在远离中间转印带21的方向上的移动。
其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被馈送带14朝着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设备15馈送。馈送带14由馈送(带)驱动马达(未示出)驱动。在馈送带14的内周表面侧上,提供有用于吸引记录材料P的吸引风扇(未示出),该吸引风扇朝着馈送带14吸引记录材料P。定影设备15加热并按压其上携带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从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熔化)在记录材料P的表面上。此后,由排出设备16向排出托盘17排出(输出)其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该排出托盘17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组件110的外部提供。
另一方面,一次转印之后残留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一次转印残留调色剂)被作为清洁部件的清洁设备5从感光鼓1的表面移除并收集。另外,二次转印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21上的诸如调色剂(二次转印残留调色剂)之类的沉积物以及从记录材料P引导的纸粉被作为中间构件清洁部件的带清洁设备28从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移除并收集。
顺便提及,在这个实施例中,作为带馈送设备的中间转印带单元20通过包括由多个拉伸辊拉伸的中间转印带21、相应的一次转印辊23、带清洁设备28、支撑这些构件的框架等构成。中间转印带单元20可安装到装置主组件110和从装置主组件110拆卸以进行维护和更换。
在此,作为中间转印带21,可以使用由形成为单层结构或包括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弹性层的多层结构的树脂基材料构成的带。另外,作为中间转印带21,可以优选地使用厚度为40μm或更大、杨氏模量为1.0GPa或更大、表面电阻率为1.0x109-5.0x1013Ω/sq的带。
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内辊26通过在由金属制成的芯金属(基材)的外周表面上提供由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材料形成的弹性层(橡胶层)而构成。例如,这个弹性层可以由EPDM橡胶(其可以包含导电材料)形成。在这个实施例中,内辊26被形成为使其外直径为20mm并且弹性层的厚度为0.5mm。另外,内辊26的弹性层的硬度被设置为例如大约70°(JIS-A)。顺便提及,内辊26也可以由诸如SUM或SUS之类的金属材料形成的金属辊构成。预二次转印辊29例如可以与内辊26的情况相似地构成。
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外辊41通过在芯金属(基材)的外周表面上提供由作为导电弹性材料的导电性橡胶材料形成的导电性弹性层(其也可以是固体橡胶层或海绵层(弹性泡沫层))构成。这个弹性层可以由例如金属络合物、含有导电剂(诸如炭黑)的NBR橡胶或EPDM橡胶形成。在这个实施例中,外辊41被形成为使得芯金属的外直径为12mm并且弹性层的厚度为6mm并且其外直径为24mm。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将外辊41的弹性层的硬度设置为例如大约28°(Asker-C)。另外,外辊41在其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端部处由轴承43(图3)可旋转地支撑。轴承43在朝着和远离内辊26的方向上可滑动(可移动),并通过由压缩弹簧构成的推压弹簧44(图3)被压向内辊26,所述压缩弹簧是作为推压部件的推压构件(弹性构件)。由此,外辊41以预定压力朝着内辊26接触中间转印带21并形成二次转印压合部N2。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外辊41通过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而被旋转。
在这个实施例中,包括内辊26的用于中间转印带21的拉伸辊和外辊41的旋转轴线方向基本上彼此平行。
2.偏移
图2是(基本上垂直于内辊26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横截面的)示意性截面图,用于图示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邻域中的记录材料P的行为。顺便提及,在图2中,具有与这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元件完全相同和对应的功能和构造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
如上所述,取决于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形状(位置)的刚度和记录材料P的刚度,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相对于记录材料P的馈送方向的上游和下游侧上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附近的记录材料P的行为改变。另外,例如,在记录材料P是作为刚度小的纸的示例的“薄纸”的情况下,在一些情况下,由于记录材料P与中间转印带21之间的不适当分离而发生卡塞(卡纸)。在记录材料P的刚度小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变得明显,因为由于记录材料P的回弹性弱,记录材料P易于粘附到中间转印带21。
即,在图2所示的横截面中,示出由内辊26和预二次转印辊29拉伸和形成的中间转印带21的拉伸表面的线是压合前拉伸线T。多个拉伸辊当中的上游辊的示例中的预二次转印辊29在内辊26相对于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上与内辊26相邻地部署。另外,在相同的横截面中,通过内辊26的旋转中心和外辊41的旋转中心的直线是压合中心线Lc。在相同的横截面中,基本上垂直于压合中心线Lc的直线是压合线Ln。顺便提及,图2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相对于沿着压合前拉伸线T的方向,外辊41的旋转中心在内辊26的旋转中心相对于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偏移并部署。
此时,在记录材料P被压合在内辊26和外辊41之间的状态下,存在记录材料P易于维持基本上沿着压合线Ln的姿态的趋势。为此,一般而言,在内辊26的旋转中心和外辊41的旋转中心相对于沿着压合前拉伸线T的方向彼此接近的情况下,如图2中的虚线A所示,记录材料P的排出角θ变小。即,记录材料P的前端采用这样的姿态:当记录材料P从二次转印压合部N2被排出时,当记录材料P被排出到中间转印带21附近时,记录材料P被排出到中间转印带21附近。由此,记录材料P易于粘附到中间转印带21。另一方面,一般而言,如图2中的实线所示,在外辊41的旋转中心相对于压合前旋转中心线T部署在内辊26的旋转中心的更靠上游侧的情况下,记录材料P的排出角θ变大。即,记录材料P的前端采用这样的姿态:当从二次转印压合部N2排出记录材料P时,记录材料P在远离中间转印带21的方向排出。由此,记录材料P不容易粘附到中间转印带21。
另一方面,例如,在记录材料P是刚度大的记录材料P的示例的“厚纸”的情况下,当记录材料P相对于记录材料P的馈送方向的尾端通过馈送引导件27时,在一些情况下,记录材料P的尾端部分与中间转印带21碰撞。由此,在一些情况下,在记录材料P相对于馈送方向的尾端部分出现图像缺陷。在记录材料P的刚度大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变得明显,因为由于记录材料P的存储的回弹性(resilience),记录材料P相对于馈送方向的尾端部分易于与中间转移带21剧烈碰撞。
即,如上所述,在图2所示的横截面中,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在内辊26和外辊41之间压合着记录材料P的状态下,存在记录材料P易于保持其姿态基本上沿着压合线Ln的趋势。为此,一般而言,压合线Ln相对于沿着压合前拉伸线T的方向接近并接触压合前拉伸线T,外辊41的旋转中心部署在记录材料P的旋转方向上比内辊26的旋转中心更靠上游的一侧。因此,当记录材料P相对于馈送方向的尾端通过馈送引导件27时,如图2中的虚线B所示,记录材料P的尾端部分与中间转印带21碰撞,从而在记录材料P的相对于馈送方向的尾端部分易于出现图像缺陷。另一方面,一般而言,当使内辊26的旋转中心和外辊41的旋转中心相对于沿着压合前拉伸线T的方向彼此靠近时,当记录材料P的相对于馈送方向的尾端通过馈送引导件27时记录材料P与中间转印带21的碰撞被抑制。由此,记录材料P的相对于馈送方向的尾端部分处的图像缺陷不容易出现。
因而,为了实现记录材料P从中间转印带21的分离特性的改善和记录材料P的相对于馈送方向的尾端部分处的图像缺陷的抑制,以下是有效。即,取决于记录材料P的种类,改变内辊26与外辊41之间相对于内辊26的圆周方向(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方向)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形状(位置)。
参考图2,将描述指示内辊26与外辊41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偏移量X的定义。在图2所示的横截面中,内辊26和预二次转印辊29在中间转印带21围绕拉伸辊延伸的一侧的共同切线是参考线L1。参考线L1与压合前拉伸线T对应。另外,在相同的横截面中,通过内辊26的旋转中心并基本上垂直于参考线L1的直线被称为内辊中心线L2。另外,在相同的横截面中,通过外辊41的旋转中心并基本上垂直于参考线L1的直线被称为外辊中心线L3。此时,内辊中心线L2与外辊中心线L3之间的距离(垂直距离)为偏移量X(在这种情况下,当外辊中心线L3在内辊中心线L2的相对于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时,偏移量X为正值)。偏移量X可以为负值、零和正值。通过使偏移量X大,二次转印压合部N2相对于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方向的宽度朝着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延伸。即,相对于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方向,外辊41与中间转印带21之间的接触区域的上游端部位于比内辊26与中间转印带21之间的接触区域的上游端部更上游的位置。因此,通过改变内辊26和外辊41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改变内辊26与外辊41之间相对于内辊26的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从而二次转印压合部(转印部分)N2的位置可改变。
在图2中,图示了外辊41以使其实际上接触参考线L1(压合前拉伸线T)而不会变形。但是,外辊41的最外层的材料是诸如橡胶或海绵之类的弹性构件,因此实际上,外辊41被推压弹簧44朝着内辊26按压并变形。当外辊41相对于内辊26朝着相对于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偏移并部署并且被推压弹簧44按压从而将中间转印带21压合在其自身和内辊26之间时,形成大致S形的二次转印压合部N2。另外,还依照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形状来确定被引导并发送到馈送引导件27的记录材料P的姿态。随着偏移量X增加,记录材料P的弯曲量增加。为此,例如,在记录材料P为“薄纸”的情况下,通过使偏移量X大,通过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记录材料P从中间转印带21的分离特性可以得到改善。但是,当偏移量X大时,记录材料P的弯曲量大,因此在例如记录材料P是“厚纸”的情况下,当记录材料P的相对于记录材料馈送方向的尾端通过馈送引导件27时,记录材料P的相对于记录材料馈送方向的尾端部分与中间转印带21的碰撞易于发生。这造成记录材料P的相对于记录材料馈送方向的尾端部分的图像质量降低。为此,在这种情况下,仅需要使偏移量X小即可。
在这个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通过改变内辊26或外辊41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来改变偏移量X。特别地,在这个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基于关于记录材料(纸)P的基重的信息来改变偏移量X,该信息作为关于与记录材料的刚度相关的记录材料P的种类的信息。例如,在记录材料P为“厚纸”的情况下,内辊26部署在第一内辊位置中,在那里偏移量X是第一偏移量X1。另外,在记录材料P是“薄纸”的情况下,内辊26部署在第二内辊位置中,在那里偏移量X是大于第一偏移量X1的第二偏移量X2。第一偏移量X1可以是正值、零和负值,并且第二偏移量X2通常是正值。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偏移量X为第一偏移量X1的情况下,内辊26与外辊41之间的相对位置为第一相对位置,并且在偏移量X是第二偏移量X2的情况下,内辊26与外辊41之间的相对位置为第二相对位置。换句话说,在偏移量X为第一偏移量X1的情况下,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位置是转印部分的第一位置,在偏移量X为第二偏移量X2的情况下,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位置是转印部分的第二位置。
3.偏移机构
将描述这个实施例中的偏移机构101。在这个实施例中,“薄纸”用作刚度小的记录材料P的示例,而“厚纸”用作刚度大的记录材料P的示例。图3的部分(a)和(b)是在这个实施例中的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邻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侧视图,如在相对于内辊26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图1中的前(表面)侧)基本上平行于旋转轴线方向所看到的。图3的部分(a)示出了“厚纸”的情况的状态,并且图3的部分(b)示出了“薄纸”的情况的状态。顺便提及,例如,“薄纸”和“厚纸”的情况是指“薄纸”和“厚纸”通过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情况。
如图3的部分(a)和(b)中所示,在这个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作为位置改变机构的偏移机构(偏移量改变机构)101,该偏移机构用于通过改变内辊26与外辊41的相对位置来改变偏移量。在图3的部分(a)和(b)中,示出了内辊26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个端部处的内辊26的结构,但是在另一个端部处的内辊26的结构也相同(即,这些(相对的)端部相对于内辊26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中心彼此大致对称)。
内辊26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端部由作为支撑构件的内辊保持器38可旋转地支撑。内辊保持器38由中间转印带单元20的框架等支撑,以便绕内辊旋转轴38a可旋转。因此,内辊保持器38绕内辊旋转轴38a旋转,从而内辊26绕内辊旋转轴38a旋转,从而内辊26相对于外辊41的相对位置改变,因此可以改变偏移量X。
内辊保持器38被构成为通过作为作用构件的偏移凸轮39的作用而旋转。偏移凸轮39由中间转印带单元20的框架等支撑,以便绕偏移凸轮旋转轴39a可旋转。偏移凸轮39通过接收来自作为驱动源的偏移凸轮驱动马达113的驱动力(驱动)而绕偏移凸轮旋转轴39a可旋转。另外,偏移凸轮39与作为内辊保持器38的一部分而提供的偏移凸轮从动件(臂部)38c接触。另外,如后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中间转印带21的张力对内辊保持器38推压,使得偏移凸轮从动件38c在偏移凸轮从动件38c与偏移凸轮39啮合的方向上旋转。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也可以通过为作为推压部件的推压构件(弹性构件)的弹簧等对内辊保持器38推压,以便偏移凸轮从动件38c在偏移凸轮从动件38c与偏移凸轮39啮合的方向上旋转。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设有用于检测偏移凸轮39相对于旋转方向的位置的偏移凸轮位置传感器37,作为用于检测内辊26与外辊41之间的相对位置(即,在这个实施例中为内辊26的位置)的检测部件。偏移凸轮位置传感器37例如可以由在偏移凸轮39上或与之同轴提供的标志和作为检测部分的光断路器等构成。
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偏移机构101通过包括内辊保持器38、偏移凸轮39、偏移凸轮驱动马达113、偏移凸轮位置传感器37等构成。
如图3的部分(a)中所示,在“厚纸”的情况下,偏移凸轮39通过由偏移凸轮驱动马达113驱动而例如顺时针旋转。由此,内辊保持器38绕内辊旋转轴38a逆时针旋转,从而确定内辊26相对于外辊41的相对位置。由此,将内辊26部署在其中内辊26处于偏移量X为相对小的第一偏移量X1的第一内辊位置的状态下。另外,可以减小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记录材料P的弯曲程度。因此,如上所述,相对于“厚纸”的馈送方向,有可能抑制记录材料P的尾端部处的图像质量降低。
如图3的部分(b)中所示,在“薄纸”的情况下,偏移凸轮39通过由偏移凸轮驱动马达113驱动而例如逆时针旋转。由此,内辊保持器38绕内辊旋转轴38a顺时针旋转,从而确定内辊26相对于外辊41的相对位置。由此,将内辊26部署在其中内辊26处于偏移量X为相对大的第二偏移量X2的第二内辊位置的状态下。另外,记录材料P易于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弯曲。因此,如上所述,通过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薄纸”从中间转印带21的分离特性得到改善。
在这个实施例中,基于记录材料P的基重M(gsm),将偏移量X(X1,X2)设置为例如以下两种模式。顺便提及,“gsm”表示g/m2。
(a)M≥52gsm:X1=1.3mm
(b)M<52gsm:X2=+2.5mm
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图3的部分(a)中所示的上述设置(a)中内辊26的位置(内辊26与外辊41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内辊26的原始位置(内辊26与外辊41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此,原始位置是指当图像形成装置100处于睡眠状态(稍后描述)时或当主开关(主电源)断开时的位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图3的部分(b)中所示的上述设置(b)中内辊26的位置也可以是原始位置。
偏移量X和指派给偏移量X的记录材料P的种类(这个实施例中为记录材料P的基重)不限于上述具体示例。从诸如改善记录材料P从中间转印带21的分特离性以及抑制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邻域发生的图像缺陷之类的观点出发,可以通过实验等适当地设置这些值。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偏移量X可以适当地为大约-3mm至大约+3mm。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获得良好的转印特性。
偏移量X的模式不限于两个模式,而是还可以设置为三个或更多个模式。另外,根据这个实施例,基于关于记录材料P的基重的信息等,可以从三个或更多个模式的设置中选择适当的设置,关于记录材料P的基重的信息是作为与记录材料P的刚度相关的记录材料P的种类的信息。
在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图3的部分(a)和(b)中所示的横截面中,始终由中间转印带21的张力向内辊保持器38施加围绕内辊旋转轴38a的逆时针力矩。即,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中间转印带21的张力,在偏移凸轮从动件38c旋转(从而与偏移凸轮39啮合)的方向上的力矩总是作用在内辊保持器38上。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图3的部分(a)和(b)中所示的横截面中,内辊旋转轴38a相对于记录材料P的馈送方向部署在连接内辊26的旋转中心和外辊41的旋转中心的直线(压合中心线)Lc的下游侧。由此,在外辊41朝着内辊26与中间转印带21接触的情况下,内辊保持器38从外辊41接收到的反作用力也构成图3的部分(a)和(b)中的逆时针力矩。通过这样的构造,可以构成凸轮机构,而无需单独使用诸如弹簧之类的推压构件。
另外,为了更换中间转印带21,可以将内辊保持器38期望地部署在中间转印带21的拉伸表面内,以免损害中间转印带21安装在中间转印带单元20中或从其拆卸的操作的操作性。为此,在图3的部分(a)和(b)中所示的横截面中,内辊旋转轴38a可以期望地部署在上述直线(压合中心线)Lc和压合后拉伸线U之间的区域A中。此处的压合后拉伸线U在图3的部分(a)和(b)中示出的横截面中是指示中间转印带21的拉伸表面的线,该拉伸表面由内辊26和驱动辊22(图1)拉伸并形成。顺便提及,驱动辊22是多个拉伸辊当中相对于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方向部署在内辊26的下游并且与内辊26相邻的下游辊的示例。
图4是从与内辊26的旋转轴线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观察时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图1的图纸上的前侧)上的内辊保持器38及其领域的概略侧视图。图4中的实线所示的状态是内辊26的与“厚纸”对应的位置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上所述,通过中间转印带21的张力和从外辊41接收的反作用力,内辊保持器38接收绕内辊旋转轴38a的逆时针力矩。然后,作为内辊保持器38的一部分与内辊26同轴地提供的圆柱形抵接部分38b抵接在第一定位部分40a上。由此,内辊26被定位在第一偏移量X1(=-1.3mm)的位置。图4中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是“薄纸”的情况下的状态。偏移凸轮39旋转并接触和按压内辊保持器38的臂部38c,从而内辊保持器38绕内辊旋转轴38a顺时针旋转。然后,抵接部分38b抵接在第二定位部分40b上。由此,内辊26被定位在第二偏移量X2(=+2.5mm)的位置。顺便提及,第一定位部分40a和第二定位部分40b在中间转印带单元20的框架等上提供。
2.表面速度比和图像磨损
接下来,将描述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中间转印带21与记录材料P之间的表面速度比和图像磨损。
图5示出了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中间转印带21和记录材料P的示意性横截面(基本上垂直于内辊26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横截面)。
中间转印带21的馈送速度是Vb,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是Vp,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速度是Vbs,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记录材料P的表面速度是Vps,中间转印带21的厚度是Tb,并且记录材料P的厚度是Tp。
在此,中间转印带21的馈送速度Vb是中间转印带21的内周表面(后表面)的移动速度。另外,中间转印带21的馈送速度Vb可以具体地由带驱动部分112对中间转印带21的驱动速度来表示,更具体地由驱动辊22的周向速度(旋转速度,每单位时间的旋转次数)表示。另外,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Vp是记录材料P在记录材料P与外辊41接触的一侧的表面(后表面)的移动速度。另外,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Vp可以具体地由通过配准(辊)驱动部分114的配准辊13的驱动速度来表示,更具体地由配准辊13的周向速度(旋转速度,每单位时间的旋转次数)表示。另外,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速度Vbs是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中间转印带21的外周表面(前表面)的移动速度。另外,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记录材料P的表面速度Vps是记录材料P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记录材料P与中间转印带21接触的一侧上的表面(前表面)的移动速度。
如上所述,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中间转印带21和记录材料P被(二次转印)外辊41按压,从而形成弯曲形状。由于这个弯曲而产生的曲率是R。
此时,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速度Vbs与记录材料P的表面速度Vps之间的表面速度比Vps/Vbs由下式(1)表示。
Vps/Vbs={1+(Tb+Tp)}x R x(Vp/Vb)...(1)
根据上式(1),可知随着曲率R的增加,表面速度比Vps/Vb变得更大。
图6是示出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周边的每个位置处的记录材料P与中间转印带21之间由于偏移量X的不同而引起的表面速度差异的曲线图。在中间转印带21与记录材料P之间的接触起始点为0的情况下,图6的横坐标表示记录材料P的馈送方向的坐标(其符号在记录材料P的馈送方向的下游侧为负)。图6的纵坐标在每个坐标中表示记录材料P的表面速度Vps和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速度Vbs。Vps(2.5)和Vps(-1.3)分别表示在偏移量X为+2.5mm和-1.3mm的情况下记录材料P的表面速度Vps。另外,Vbs(2.5)和Vbs(1.3)分别表示在偏移量X为+2.5mm和-1.3mm的情况下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速度Vbs。另外,在图6中,记录材料P的表面速度Vps和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速度Vbs中的每一个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外部(不形成弯曲的条件)的相关联速度被设置为参考速度10的情况下由速度比表示。即,在表面速度Vps和Vbs分别视为大致等于Vp和Vb的位置中的表面速度Vps和Vbs的情况下,表面速度Vps和Vbs中的每一个由速度比表示。另外,在图6中,配准辊13的驱动速度Vp是与偏移量X无关的特定值,并且是稍大于中间转印带21的驱动速度Vb的值。
值Vbs(2.5)在从中间转印带21与记录材料P之间的接触起始点到从该接触起点朝着记录材料P的馈送方向的下游侧3mm的邻域的区段中小于10。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图7的部分(a)是示意性截面图(基本上垂直于内辊26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横截面),用于图示在偏移量X为正值的情况下的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形状。在偏移量X为正值的情况下,即,在外辊中心线L3定位在内辊中心线L2的上游侧的情况下,形成以下形状。即,在内辊26与中间转印带21之间的接触起始点相对于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外辊41与中间转印带21之间的接触区域(图7的部分(a)中的区域B)扩大。在这个区域B中,中间转印带21的外周表面的压合部形状具有围绕外辊41的曲率R。为此,特别是在上述区域B中,由于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曲率的影响,表面速度Vbs与中间转印带21的厚度对应地变为低速,从而提供如图6所示的表面速度Vbs的进展。
另一方面,值Vbs(-1.3)进展到10或更多。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图7的部分(b)是示意性截面图(基本上垂直于内辊26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横截面),用于图示在偏移量X为0或负值(特别是负值)的情况下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形状。在偏移量X为0或负值(特别是负值)的情况下,即,在外辊中心线L3定位在与内辊中心线L2相同位置或下游侧的情况下,没有如图7的部分(a)的情况下的区域B。即,不存在中间转印带21的外周表面的压合部形状具有围绕外辊41的曲率R的区域。代替地,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的压合部形状具有围绕内辊26的曲率R。为此,表面速度Vbs由于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曲率的影响而与中间转印带21的厚度对应地变为高速,从而提供如图6中所示的表面速度Vbs的进展。
另一方面,如图6中所示,关于表面速度Vps,由于厚度等的小影响,与表面速度Vbs的情况相比,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没有速度改变,并且相对于表面速度Vbs,由于偏移量X引起的差异也小。
由以上可知,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表面速度比Vps/Vbs根据偏移量X而不同。这是因为由于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偏移量X引起的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速度Vbs的波动相对大,另一方面,由于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偏移量X引起的记录材料P的表面速度Vps的波动小。特别地,在偏移量X为正值的情况下,表面速度比Vps/Vbs变得更大,因此,由于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速度与记录材料(纸)P的表面速度之间速度差引起的作为图像缺陷的调色剂图像被磨损的“图像磨损”易于发生。
在使用包括弹性层的中间转印带21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的趋势易于变得更明显,因为中间转印带21的压合部形状易于提供有曲率并且中间转印带21的厚度相对大。顺便提及,在这个实施例中,以比较的方式描述偏移量X为正值的情况以及偏移量X为0或负值的情况,但是在为不同正值的偏移量X之间存在类似的趋势(使得随着偏移量X增加,表面速度Vbs变为更低的速度,并且表面速度比Vps/Vbs变得更大)。
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取决于偏移量X,图像形成装置100改变中间转印带21的馈送速度Vb与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Vp之间的比率Vp/Vb(这个比率也简称为“馈送速度比”)。如上所述,中间转印带21的馈送速度Vb可以由带驱动部分112的中间转印带21的驱动速度表示,并且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可以由配准(辊)驱动部分114对配准辊13的驱动速度表示。为此,馈送速度比也可以被称为带驱动部分112对中间转印带21的驱动速度Vb与配准驱动部分114对配准辊13的驱动速度Vp之间的比率Vp/Vb(这个比率也简称为“驱动速度比”)。特别地,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即使在记录材料P的基重在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记录材料P的基重改变时,中间转印带21的馈送速度Vb也被设置为相同的速度(基本上恒定的速度)。在这个实施例中,当记录材料P的基重不大于预定基重(300gsm)时,中间转印带21的馈送速度Vb在“薄纸”和“厚纸”之间被设置为相同的值。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在馈送速度Vb为基本上相同的速度的情况下,通过根据偏移量X改变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Vp来改变馈送速度比Vp/Vb。即使在中间转印带21的馈送速度Vb不同的情况下,当偏移量X基本上相同时,图像形成装置100也可以通过改变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Vp来使馈送速度比Vp/Vb基本上相同。具体而言,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偏移量X从第一偏移量X1变为大于第一偏移量X1的第二偏移量X2的情况下,使得当偏移量X为第二偏移量X2时的馈送速度比Vp/Vb小于当偏移量X为第一偏移量X1时的馈送速度比Vp/Vb。特别地,在这个实施例中,在中间转印带21的馈送速度Vb基本上相同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00使得当偏移量X是第二偏移量X2时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Vp(配准辊13的驱动速度Vp)小于当偏移量X是第一偏移量X1时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Vp(配准辊13的驱动速度Vp)。由此,使得当偏移量X为第二偏移量X2时的馈送速度比Vp/Vb比当偏移量X为第一偏移量X1时的馈送速度比Vp/Vb低。更具体而言,在这个实施例中,使得当偏移量X为+2.5mm(第二偏移量X2)时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Vp(2.5)比当偏移量X为-1.3mm(第一偏移量X1)时记录材料P馈送速度Vp(-1.3)低。另外,使得当偏移量X为+2.5mm时的馈送速度比Vp(2.5)/Vb(2.5)小于当偏移量X为-1.3mm时的馈送速度比Vp(-1.3)/Vb(-1.3)。由此,由于偏移量X(X1,X2)的改变而引起的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表面速度比Vps/Vbs的波动,从而抑制“图像磨损”。
在本文中,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配准辊13的驱动速度)Vp也被称为“配准速度”。另外,中间转印带21的馈送速度(驱动速度)Vb也被称为“处理速度”。在这个实施例中,配准速度Vp针对每个处理速度设置,以使当偏移量X为与内辊26的原始位置对应的第一偏移量X1时其值为默认(值)。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将处理速度Vb设置为作为默认值的恒定速度。
顺便提及,在将配准速度从默认值改变的情况下,在二次转印期间出现相对于记录材料馈送方向的图像的放大率波动。为此,在这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50(图8)通过校正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数字图像信息(图像数据)当中关于相对于记录材料馈送方向的图像的放大率的信息来进行校正,以便抑制放大率波动。在本文中,这种校正也称为“数字配准校正”。顺便提及,例如,可以从已知的可用方法中适当地选择数字配准校正的具体方法本身。大致地,在降低配准速度的情况下,在二次转印期间相对于馈送方向图像的放大率降低,从而仅需要预先增加在中间转印带21上形成的相对于馈送方向的图像的放大率。另一方面,在增加配准速度的情况下,在二次转印期间相对于馈送方向的图像的放大率增加,使得仅需要预先减小在中间转印带21上形成的相对于馈送方向的图像的放大率。
在这个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以恒定速度和半速作为处理速度Vb操作。在恒定速度下,处理速度Vb为345.9mm/s,配准速度Vp为348.0mm/s。在半速下,处理速度Vb为172.9mm/s,配准速度Vp为174.0mm/s。顺便提及,在这个实施例中,Tb为355μm,并且Tp为100μm。表1示出了结果(以恒定速度),使得在这个实施例的构造中,执行实际的打印操作,然后通过肉眼观察来检查“图像磨损”的发生与否。
表1
如从表1可以理解的,例如,在恒定速度下,在偏移量X为+2.5mm(第二偏移量X2)的情况下,当配准速度Vp为默认值(348.0mm/s)时,发生“图像磨损”。因而,在这个实施例中,执行控制,以改变配准速度Vp以抑制“图像磨损”,从而改变馈送速度比Vp/Vb。
5.控制模式
图8是示出这个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要部分的控制模式的示意性框图。作为控制部件的控制器150通过包括以下部件而构成:CPU 151,作为计算控制部件,是用于执行处理的主元件;存储器(存储介质)152,诸如ROM和RAM,用作存储部件;以及接口部分153等。在作为可重写存储器的RAM中,存储有输入到控制器150的信息、检测到的信息、计算结果等。在ROM中,存储预先获取的数据表等。CPU 151和存储器152能够在它们之间传输和读取数据。接口部分153控制控制器150与连接到控制器150的设备之间的信号的输入和输出(通信)。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相应部分(图像形成部分10、中间转印带21、用于与记录材料P的馈送相关的部件的驱动设备、各种电压源等)连接到控制器150。例如,偏移机构101、鼓驱动部分111、带驱动部分112、配准辊驱动部分114、各种高压源(用于充电电压、显影电压、一次转印电压和二次转印电压)等连接到控制器150。另外,指示各种传感器(例如,偏移凸轮位置传感器37)的检测结果的信号(输出值)被输入到控制器150。偏移凸轮位置传感器37的输出值,即,关于内辊26的位置(内辊26与外辊41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器152中。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上提供的操作部分(操作面板)160连接到控制器150。操作部分160包括:显示部件,用于通过控制器150的控制来显示信息;以及输入部件,用于通过诸如用户或服务人员之类的操作者的操作将信息输入到控制器150。可以通过包括具有显示部件和输入部件的功能的触摸面板来构成操作部分160。另外,还可以将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提供或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未示出)和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部设备200(诸如个人计算机)连接到控制器150。
控制器150通过基于关于作业的信息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相应部分来使图像形成装置100形成图像。作业信息包括从操作部分160或外部设备200输入的开始指令(开始信号)和关于打印操作条件(诸如记录材料P的种类)的信息(指令信号)。另外,作业信息包括从外部设备200或操作部分160输入的图像信息(图像信号)。顺便提及,关于记录材料的种类的信息(这个信息也简称为“关于记录材料的信息”)涵盖能够区分记录材料的任意多条信息,包括基于一般特征(诸如普通纸、优质纸、铜版纸、压纹纸、厚纸和薄纸)的属性(所谓的纸种类类别)、数字和数值范围(诸如基重、厚度和尺寸)、以及品牌(包括制造商、产品编号等)的信息。在这个实施例中,关于记录材料P的种类的信息包括关于与记录材料P的刚度相关的记录材料P的种类的信息,作为示例,特别是关于记录片材P的基重的信息。在从操作部分160输入关于打印操作条件的信息的情况下,操作部分160用作用于将关于其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的基重的信息输入到控制器150的输入部分。另外,在从诸如个人计算机之类的外部设备200输入关于打印操作条件的信息的情况下,接口部分153用作用于将关于其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的基重的信息输入到控制器150的输入部分。
在此,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作业(印刷作业、打印作业),该作业是由单个开始指令开始的一系列操作,并且其中在单个或多个记录材料P上形成并输出图像。一般地,作业包括图像形成步骤(印刷操作、打印操作、图像形成操作)、旋转前步骤、在多个记录材料P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的片材(纸)间隔步骤和旋转后步骤。图像形成步骤在以下时段中执行:其中执行记录材料P上实际形成并输出的图像的静电图像的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形成、调色剂图像的一次转印和调色剂图像的二次转印。具体而言,图像形成期间的定时在执行静电图像的形成、调色剂图像形成、调色剂图像的一次转印和调色剂图像的二次转印的相应步骤的位置之间是不同的。在图像形成步骤之前从输入开始指令直到开始实际形成图像的准备操作的时段中执行旋转前步骤。当在多个记录材料P上连续形成图像(连续图像形成)时,在与记录材料P和随后的记录材料P之间的间隔对应的时段中执行片材间隔步骤。在执行图像形成步骤之后的操作后(准备操作)的时段中执行旋转后步骤。在非图像形成期间(非图像形成时段)是除了图像形成时段之外的时段,并且包括旋转前步骤、片材间隔步骤、旋转后步骤的时段,并且还包括多次旋转前步骤,该多次旋转前步骤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开关(电压源)接通期间或从睡眠状态恢复期间的准备操作。顺便提及,休眠状态(静止状态)是例如以下状态:停止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除控制器150(或其一部分)以外的相应部分供电并且使电力消耗小于待机状态下的电力消耗的状态。在这个实施例中,在非图像形成期间,偏移机构101通过改变内辊26和外辊41中的至少一个(在这个实施例中特别是内辊26)的位置来执行改变偏移量的操作(这个操作也称为“偏移操作”)。
6.控制过程
图9是示出这个实施例中的作业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概要的流程图。在这个实施例中,将描述用于从内辊26处于原始位置并且偏移量X为第一偏移量X1的状态在单个记录材料P上形成图像的单个作业的情况。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将以操作者通过装置主组件110的操作部分160使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作业的情况为例进行描述。顺便提及,图9示出了控制过程的概要,其中注意到了偏移操作和配准速度的改变,并且省略了一般通过执行作业来输出图像所需的其它许多操作。
首先,当诸如用户之类的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部分160来设置作业时,其信息被通知给控制器150。控制器150通过基于该信息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相应部分提供指令来使图像形成装置100开始作业。发送到控制器150的作业信息包括关于记录材料P的种类的信息。在这个实施例中,关于记录材料P的种类的信息至少包括关于记录材料P的基重的信息。关于记录材料P的种类的信息除了关于记录材料P的基重的信息之外,还可以包括诸如关于记录材料P的表面特性的信息和关于电阻值的信息的多条信息。顺便提及,控制器150能够通过操作者的操作从操作部分160(或外部设备200)获取关于直接输入的记录材料P的种类的信息(还包括从多个选择中进行选择)。另外,控制器150还能够基于通过操作者的操作从操作部分160(或外部设备200)输入的用于在作业中馈送记录材料P的记录材料容纳部分11的信息来获取关于记录材料P的种类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150能够从存储在分别与多个记录材料容纳部分11预先相关联的存储器152中的关于记录材料P的种类的信息中获取关于记录材料P的种类的信息。在此,当登记关于记录材料P的种类的信息时,也可以从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52或通过网络连接到控制器150的存储设备中的记录材料P的种类的列表中选择相关的记录材料P的种类。当控制器150获取关于作业中使用的记录材料P的种类的信息时,控制器150将作业的打印操作条件设置为针对每种记录材料P预定的打印操作条件。表2示出了在这个实施例中,取决于记录材料P的基重而作为打印操作条件预设的处理速度、偏移量和配准速度的设置的示例。如表2中所示关于打印操作条件的信息被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52中。
表2
*1:“BW”为基重。
*2:“PS”为处理速度。
*3:“OA”为偏移量。
*4:“RS”为配准速度。
*5:“CS”为恒定速度。
*6:“HS”为半速。
接下来,控制器150判定在作业中使用的记录材料P的基重是否为52gsm(第一阈值)偏移机构(S102)。在控制器150在S102中判定基重为52gsm或更大的情况下,由于偏移量X可以保持在-1.3mm(第一偏移量X1),因此控制器150不改变偏移量X,-1.3mm是与内辊26的原始位置对应的默认值。然后,控制器150判定作业中使用的记录材料P的基重是否为300gsm(第二阈值)(S103)。在控制器150在S103中判定基重小于300gsm的情况下,控制器150通过将处理速度保持为默认的恒定速度来不改变存储器152中的处理速度的设置,然后序列进行到S105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控制器150在S103中判定基重为300gsm或更大的情况下,控制器150改变存储器152中的处理速度的设置,以使处理速度从默认的恒定速度改变为半速(S104)。另外,在S104中,控制器150改变存储器152中的配准速度的设置,使得配准速度被改变为处理速度(半速)的默认值174.0mm/s。此后,控制器150开始打印操作(S105),然后在操作者为打印操作设置的预定数量的片材上的图像的打印操作完成之后结束打印操作(S106)。在打印操作结束之后,控制器150将存储器152中的处理速度的设置返回到默认的恒定速度(S107),然后结束作业(S108)。
另一方面,在控制器150在S102中判定基重不是52gsm或更小(即,小于52gsm)的情况下,控制器150向偏移机构101(具体而言,偏移凸轮驱动马达113)发送指令并打开偏移机构101的驱动,从而偏移量X变为+2.5mm(第二偏移量X2)(S109)。此后,控制器150将指令发送到偏移机构101并且关闭偏移机构101的驱动(S110)。另外,控制器150改变存储器152中的配准速度的设置,使得配准速度从348.0mm/s(其是与恒定速度的处理速度对应的默认值)改变为344.5mm/s(S111)。顺便提及,在控制器150在S102中判定基重小于52gsm的情况下,由于可以将处理速度保持在默认的恒定速度,因此控制器150不改变存储器152中的处理速度的设置。此后,控制器150开始打印操作(S112),然后在由操作者设置的预定数量的片材上的图像的打印操作之后结束打印操作(S113)。在打印操作结束之后,控制器150向偏移机构101发送指令并打开偏移机构101的驱动器,然后将偏移量X改变为默认值-1.3mm(S114)。此后,控制器150向偏移机构101发送指令并关闭偏移机构101的驱动(S115)。另外,控制器150将存储器152中的配准速度的设置返回到默认的恒定速度(S116),然后结束作业(S108)。顺便提及,在控制器150从默认值改变配准速度的情况下,控制器150通过上述数字配准校正来校正图像放大率,然后使图像形成装置执行打印操作。
在图9的控制过程中,以在单个记录材料P上形成图像的作业为例进行了描述。在用于在多个记录材料P上连续形成图像的连续图像形成作业中,在该作业期间改变记录材料P的种类并且需要改变偏移量X的情况下,仅要求执行以下操作。即,在片材间隔步骤中,改变偏移量X,然后根据改变后的偏移量X,仅要求改变配准速度。
在此,仅当记录材料P通过二次转印压合部N2时(二次转印期间),才可以要求偏移量X为期望的偏移量X。即,进行偏移量X的改变,以在其上以改变后的偏移量X形成图像的记录材料P到达二次转印压合部N2之前完成。通常,执行偏移量X的改变,以便在开始通过配准辊13馈送记录材料P或从记录材料容纳部分11馈送记录材料P之前完成偏移量X的改变。另外,当记录材料P通过二次转印压合部N2时(二次转印期间)可以仅要求配准速度(配准辊13的馈送速度、记录材料P馈送速度)是期望的配准速度(配准辊13的期望馈送速度、期望的记录材料P馈送速度)。即,进行配准速度的改变,以在以改变的配准速度馈送的记录材料P到达二次转印压合部N2之前完成。通常,执行配准速度的改变(设置的改变),以在通过配准辊13馈送记录材料P或从记录材料容纳部分11馈送记录材料P之前完成。例如,在改变的配准速度的设置下开始配准辊13的驱动。
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作为示例描述了当偏移量X为第一偏移量X1时的配准速度(配准辊13的驱动速度、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为默认值的情况。为此,当偏移量X为第二偏移量X2时,配准速度从默认值降低。另一方面,当偏移量X是第二偏移量X2时的配准速度也可以被设置为默认值。在那种情况下,当偏移量X是第一偏移量X1时,配准速度从默认值增加。
7.有关配准速度的改变的其它观点
接下来,将从其它观点描述本实施例中的配准速度改变模式。如从图6中Vbs的进展可以理解的,中间转印带21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表面速度具有这样的趋势,即,由于内辊26的曲率的影响,在中间转印带21围绕内辊26延伸和拉伸的部分处,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速度与中间转印带21的厚度对应地变快。另外,在偏移量X不同的情况下,记录材料P的抓握状态根据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的位置在记录材料P馈送速度上连续改变而变化。为此,存在如下趋势:记录材料P馈送速度随着偏移量X的增加而变得更慢,并且记录材料P馈送速度随着偏移量X的减小而变得更快。
理想的是,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使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速度与记录材料P的表面速度彼此相等。另一方面,从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中间转印带21和外辊41的记录材料P的输送效率的观点出发,使配准速度比处理速度稍快一些,从而在一些情况下通过配准辊13将记录材料P略微压向二次转印压合部N2。即,这是因为抑制了通过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记录材料P被配准辊13拉动,从而能够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相对于记录材料P馈送方向的上游侧形成记录材料P的环。当通过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记录材料P被配准辊13拉动时,由于当记录材料P的相对于馈送方向的尾端部分通过配准辊13时生成的冲击,图像在一些情况下会发生缺陷。
从这种观点来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配准速度的设置,以下设置是合适的。即,如后述的表3的部分(a)中所示,在偏移量X为+2.5mm的情况下,使配准速度为处理速度的+0.3%至+0.1%。由此,有可能抑制通过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记录材料P被配准辊13稍微拉动。在此,在这个实施例的构造中,在记录材料P的基重相对小(“薄纸”至“普通纸”)的情况下,偏移量X可以设为+2.5mm(参见“EMB.2”)。如表3的部分(a)中所示,例如,在“薄纸”的基重小于150gsm的情况下,使配准速度为处理速度的+0.3%,并且对于基重为150gsm或更大的“普通纸”,使配准速度为处理速度的约+0.1%。因此,在偏移量X为+2.5mm的情况下,使记录材料P的基重大时的配准速度比记录材料P的基重小时的配准速度小的原因如下。即,当记录材料P的基重变大时,由于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曲率的影响,存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记录材料P的表面速度与记录材料P的厚度等对应地变快的趋势。
另一方面,如表3的部分(b)中所示,在偏移量X为-1.3mm的情况下,使配准速度为处理速度的+1.3%。由此,即使如上所述由于偏移量X小而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记录材料P馈送速度变快时,也有可能抑制通过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记录材料P被配准辊13轻微拉动。在此,在这个实施例的构造中,在记录材料P的基重相对大(“厚纸”)的情况下,可以使偏移量X为-1.3mm。另外,在偏移量X为-1.3mm的情况下,记录材料P不容易弯曲,因此配准速度对记录材料P的基重(厚度)的敏感性相对小。为此,即使在偏移量X为-1.3mm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记录材料P的基重时,也不使在偏移量X为-1.3mm的情况下的配准速度小于在偏移量X为+2.5mm的情况下的配准速度。
另一方面,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如表3的部分(b)中所示,进行偏移量X为+2.5mm的情况下的常规配准速度的设置。即,如上所述,在“薄纸”的情况下,为了抑制通过二次转印压合部N2的记录材料P被配准辊13稍微拉动,使配准速度为处理速度的+0.3%。另外,在“厚纸”的情况下,记录材料P的回弹性强,因此不易形成其环,并且由于记录材料P滑入二次转印压合部N2或类似原因而设置配准速度的上限,使配准速度为处理速度的+0.1%。
表3
(a)EMB.2
(b)CONV.EX.
*1:“小”是薄纸到普通纸。
*2:“大”是厚纸。
因此,在常规示例中,在一些情况下,取决于记录材料P的基重来改变配准速度。但是,在这个常规示例(构造)中,在记录材料P的基重相对大的情况下,使配准速度小于在记录材料P的基重相对小的情况下的配准速度。另一方面,根据这个实施例,在记录材料P的基重相对大的情况下,使偏移量小于在记录材料P的基重相对小的情况下的偏移量,因此使配准速度相应地相对大。即,在常规示例中记录材料P的基重与配准速度之间的增大/减小关系与在这个实施例中记录材料P的基重与配准速度之间的增大/减小关系彼此相反。
8.效果
在这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50能够控制馈送(构件)驱动部分114,使得当在内辊26与外辊41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处执行转印时,带驱动部分112对中间转印带21的驱动速度Vb与馈送驱动部分114对馈送构件13的驱动速度Vp之间的速度比Vp/Vb是第一速度比,而当在内辊26与外辊41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处执行转印时,速度比Vp/Vb是小于第一速度比的第二速度比。
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在根据记录材料P的种类改变偏移量X的情况下,根据偏移量X改变配准速度Vp,使得馈送速度比Vp/Vb被改变。由此,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表面速度比Vps/Vbs的波动被抑制,从而可以抑制“图像磨损”的发生。因而,根据这个实施例,不仅有可能通过改变偏移量X来改善图像到多个记录材料P的每一个上的转印特性,而且还有可能抑制由于偏移量X的改变而引起的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顺便提及,在这个实施例中,描述了根据记录材料P的基重在恒定速度和半速之间切换处理速度的情况,但是处理速度的改变不限于根据记录材料P的基重进行的改变。因而,例如,在不基于记录材料P的基重而将处理速度切换为半速的情况下,偏移量X根据记录材料P的基重而改变,然后配准速度Vp根据改变后的偏移量X而改变,从而馈送速度比Vp/Vb也可以被改变。即,对于多个处理速度,也可以分别设置多个偏移量X和分别与偏移量X对应的多个馈送速度比Vp/Vb。
另外,馈送速度比Vp/Vb表示指示中间转印带21的馈送速度Vb与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Vp之差的指标,因此本发明不限于将馈送速度比Vp/Vb本身用作目标控制值的情况。例如,将中间转印带21的馈送速度Vb与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Vp之差本身用作目标控制值等的情况,结果是馈送速度比Vp/Vb改变或在馈送速度比Vp/Vb改变的情况下包括类似情况。
[实施例2]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这个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造和操作与实施例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相同。因而,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或对应的功能或构成的元件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并将省略详细的描述。
1.这个实施例的概要
在实施例1中,偏移量X根据记录材料P的基重而改变,并且基于改变后的偏移量X,对准速度Vp被改变,从而馈送速度比Vp/Vb被改变。
另一方面,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可以以多个偏移量X的每一个的设置在具有预定基重的预定记录材料P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馈送速度比Vp/Vb通过根据偏移量X改变配准速度Vp来改变。可以在具有相同基重的记录材料P上形成图像的情况的示例包括以下情况。
例如,在使用电子照相类型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执行装订打印,在一些情况下执行用于在多种记录材料P上形成图像的连续图像形成作业(在这个实施例中,这个作业也称为“混合作业”)。例如,存在在“薄纸”(例如,基重为48gsm)与“普通纸”(例如,基重为81gsm)之间改变记录材料P的情况和类似情况。在执行这样的混合作业的情况下,如实施例1中所述,当通过使用预定阈值(实施例1中为52gsm)来改变偏移量X时,在一些情况下在作业期间频繁地改变偏移量X。当执行改变偏移量X的改变操作时,不能执行图像形成。另外,在作业期间改变偏移量X的情况下,在内辊26移动之前,需要停止向图像形成系统施加高电压(诸如充电电压、显影电压、一次转印电压和二次转印电压)。另外,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停止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并且将外辊41与中间转印带21分离。为此,当偏移量X的改变过于频繁时,生产率易于降低。另外,当偏移量X的改变过于频繁时,中间转印带21、内辊26或外辊41的磨损和劣化加速。
在此,在实施例1中,使用上述预定阈值(=52gsm),并且当记录材料P的基重小于该阈值时,使用第二偏移量X2(=+2.5mm),而当记录材料P的基重为该阈值或更大时,使用第一偏移量X1(=-1.3mm)。但是,即使在第一偏移量X1(=-1.3mm)和第二偏移量X2(=+2.5mm)中的任一种情况下,也存在基重区域使得记录材料P与中间转印带21不适当地分离并且在记录材料P的相对于记录材料馈送方向的尾端部分处的图像缺陷(这个图像缺陷也简称为“尾端部分图像缺陷”)在一些情况下不发生的情况。例如,在这个实施例的构造中,在基重为52gsm或更大且小于300gsm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在第一偏移量X1和第二偏移量X2中的任何一个中,不适当的分离以及尾端部分图像缺陷不会发生。具体而言,在基重为52gsm或更大且小于300gsm的记录材料P的情况下,当偏移量X为第二偏移量X2(=+2.5mm)时,尾端部分图像缺陷在少数情况下会发生。为此,当优先考虑图像质量时,在基重为52gsm或更大且小于300gsm的记录材料P的情况下,偏移量X可优选地为第一偏移量X1(=-1.3mm)。但是,当优先考虑生产率(速度)时,在基重为52gsm或更大且小于300gsm的记录材料P的情况下,偏移量X可以是第一偏移量(=-1.3mm)和第二偏移量X2(=+2.5mm)。
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被构造为能够以作为第一模式的“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或正常模式)”和作为第二模式的“速度优先模式(或生产率优先模式)”执行作业。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为ON的情况下(在速度优先模式为OFF的情况下),第一阈值(=52gsm)用作用于改变偏移量X的记录材料P基重的阈值。另外,在基重小于第一阈值的记录材料P的情况下,偏移量X为第二偏移量X2(=+2.5mm),并且在基重为第一阈值或更大的记录材料P的情况下,偏移量X为第一偏移量X1(=-1.3mm)。另一方面,在“速度优先模式”为ON的情况下,将大于第一阈值(=52gsm)的第二阈值(=300gsm)用作用于改变偏移量X的记录材料P基重的阈值。另外,在基重小于第二阈值的记录材料P的情况下,偏移量X是第二偏移量X2(=+2.5mm),并且在基重为第二阈值或更大的记录材料P的情况下,偏移量X为第一偏移量X1(=-1.3mm)。顺便提及,在这个实施例中,类似于实施例1,在基重为第二阈值(=300gsm)或更大的记录材料P的情况下,使处理速度为半速。由此,在“速度优先模式”为ON的情况下,对于主要使用例如“薄纸”或“普通纸”的用户,减少了偏移量X的改变频率,从而可以提高生产率。即,在“速度优先模式”下,与“图像质量优先模式”相比,在“薄纸”或“普通纸”的使用频率高于“厚纸”的使用频率的情况下,减少偏移量X的改变频率,从而可以提高生产率。
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可以在为预定基重的预定记录材料P(例如,基重为81gsm的普通纸)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在第一和第二偏移量X1和X2的情况下,通过根据偏移量X改变配准速度Vp来改变馈送速度比Vp/Vb。
下面的表4示出了根据记录材料P的基重预先设置的作为打印操作条件的处理速度、偏移量和配准速度的设置的示例。如表4中所示的打印操作条件的多条信息被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52中。
表4
*1:“SP/IQ PM”是速度/图像质量优先模式。
*2:“SP PM”是速度优先模式。
*3:“IQ PM”是图像质量优先模式。
*4:“CS”是恒定速度。
*5:“HS”是半速。
2.控制过程
图10是示出这个实施例中的作业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概要的流程图。在这个实施例中,将以操作者通过装置主组件110的操作部分160使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连续图像形成作业的情况为例进行描述。另外,在图10中,示出了控制过程的概要,其中关注改变偏移量和配准速度的操作,并且省略了通过执行作业来输出图像一般所必需的其它许多操作。
当控制器150根据由诸如用户之类的操作者在操作部分160处的操作获取关于作业的信息时,控制器150将指令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相应部分并且使图像成形装置100开始作业。当控制器150获取关于作业信息中包括的记录材料P基重的信息时(S202),控制器150判定记录材料P的基重是否为52gsm(第一阈值)或更大(S203)。在控制器150在S203中判定基重为52gsm或更大的情况下,控制器150判定基重是否为300gsm(第二阈值)或更大(S204)。在控制器150在S204中判定基重为300gsm或更大的情况下,控制器150基于偏移凸轮位置传感器37的输出值来判定当前偏移量X是否为-1.3mm(第一偏移量X1)(S205)。然后,在控制器150在S205中判定当前偏移量X不是-1.3mm的情况下,控制器150向偏移机构101发送指令并使偏移机构101将偏移量X改变为-1.3mm(S206)。然后,控制器150将存储器152中的处理速度(的设置)设置为半速,并且将存储器152中的配准速度(的设置)设置为174.0mm/s,这是处理速度的默认值(半速)(S207)。然后,控制器150将指令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相应部分并使图像形成装置100根据需要以改变后的偏移量X并以设定的处理速度和配准速度执行打印操作(S208)。
此后,控制器150判定当前形成的图像是否是作业的最终图像(S209)。在控制器150在S209中判定图像是最终图像的情况下,控制器150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相应部分发送指令并使图像形成装置100结束作业的操作(S210)。另外,在控制器150在S209中判定图像不是最终图像的情况下,过程返回到S202的处理。
在控制器150在S204中判定基重不是300gsm或更大(基重是52gsm或更大并且小于300gsm)的情况下,控制器150获取关于存储器152中的模式设置的信息并且判定“速度优先模式”是否为ON(启用)(S211)。顺便提及,在这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操作部分160的触摸面板等上显示的模式设置屏幕来进行“速度优先模式”的ON(启用)和OFF(禁用)的设置。例如,这个屏幕设有用于将“速度优先模式”设置为ON的按钮和用于将“速度优先模式”设置为OFF的按钮,并且关于“速度优先模式”的ON/OFF的设置的信息通过操作者选择(按下)任一按钮存储在存储器152中。而且,关于“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也可以如上所述类似地进行设置,但是在“速度优先模式”为OFF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为ON。
在控制器150在S211中判定“速度优先模式”不为ON(即,“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为ON)的情况下,控制器150基于偏移凸轮位置传感器37的输出值判定当前偏移量X是否为-1.3mm(第一偏移量X1)(S212)。然后,在控制器150在S212中判定当前偏移量X不是-1.3mm的情况下,控制器150向偏移机构101发送指令并使偏移机构101将偏移量X改变为-1.3mm(S213)。另外,控制器150将存储器152中的处理速度设置为恒定速度并且将存储器152中的配准速度设置为348.0mm,这是处理速度的默认值(恒定速度)(S214)。然后,控制器150将指令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相应部分并使图像形成装置100以如期望的改变后的偏移量X并以设定的处理速度和配准速度执行打印操作(S208)。S209及以后的控制过程如上所述。
另外,在控制器150在S211中判定“速度优先模式”为ON的情况下,控制器150根据偏移凸轮位置传感器37的输出值判定当前偏移量X是否为+2.5mm(第二偏移量X2)(S215)。然后,在控制器150在S215中判定当前偏移量X不是+2.5mm的情况下,控制器150向偏移机构101发送指令并使偏移机构101将偏移量X改变为+2.5mm(S216)。另外,控制器150将存储器152中的处理速度设置为恒定速度,并且将存储器152中的配准速度设置为344.5mm/s,该速度从处理速度的默认值(恒定速度)减小(S217)。然后,控制器150将指令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相应部分并使图像形成装置100以如期望的改变后的偏移量X并以设定的处理速度和配准速度执行打印操作(S208)。S209及以后的控制过程如上所述。
另外,在控制器150在S203中判定基重不是52gsm(即,基重小于52gsm)的情况下,过程进入S215的处理,并且控制器150以上述方式执行后续处理。
3.效果
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可以以不同偏移量X在具有基本相同的基重的记录材料P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通过根据偏移量X改变配准速度Vp来改变馈送速度比Vp/Vb。由此,抑制了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表面速度比Vps/Vbs的波动,从而可以抑制“图像磨损”的发生。因而,根据这个实施例,有可能抑制由于偏移量的改变而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发生图像缺陷。
[实施例3]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这个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造和操作与实施例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相同。因而,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或对应的功能或构成的元件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并将省略详细的描述。
1.这个实施例的概要
在实施例1中,外辊41随着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而旋转。另外,在实施例1中,通过改变配准辊13对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配准驱动部分114对配准辊13的驱动速度(旋转次数))来控制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
另一方面,在这个实施例中,外辊41被驱动并旋转。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由后述的外辊驱动部分115改变外辊41的驱动速度(旋转次数)来控制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
2.控制模式
图11是示出这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要部分的控制模式的框图。图11中所示的这个实施例的控制模式与图8中所示的实施例1的控制模式相似,但在这个实施例中,作为驱动部件的外辊驱动部分115连接到控制器150,该外辊驱动部分115包括作为驱动源的外辊驱动马达115a。
在这个实施例中,外辊41通过外辊驱动部分115获得驱动扭矩。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150控制外辊驱动部分115的外辊驱动马达115a的旋转次数,从而控制外辊41的旋转次数,从而可以改变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
如实施例1中所述,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Vp是记录材料P的记录材料P与外辊41接触的一侧上的表面(后表面)的移动速度。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Vp可以具体地由外辊驱动部分115对外辊41的驱动速度来表示,更具体而言是由外辊41的周向速度(旋转速度、每单位时间的旋转次数)来表示。在本文中,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外辊41的驱动速度)Vp也被称为“外辊速度”。在这个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处理速度设置外辊速度Vp,以便当偏移量X为与内辊26的原始位置对应的第一偏移量X1时其值为默认(值)。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处理速度Vb被设置为作为默认值的恒定速度。
在这个实施例中,类似于实施例1,图像形成装置100基于偏移量X改变中间转印带21的馈送速度Vp与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Vp之间的比率(馈送速度比)Vp/Vb。如实施例1中所述,中间转印带21的馈送速度Vb可以由带驱动部分112对中间转印带21的驱动速度来表示。另外,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可以由外辊驱动部分115对外辊41的驱动速度来表示。为此,在这个实施例中,上述馈送速度比可以被称为带驱动部分112对中间转印带21的驱动速度Vp与外辊驱动部分115对外辊41的驱动速度Vp之间的比率(驱动速度比)Vp/Vb。在这个实施例中,代替实施例1中的配准速度的改变,改变外辊速度,从而可以类似于实施例1中那样改变馈送速度比Vp/Vb。由此,使得由于偏移量X(X1,X2)的改变引起的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表面速度比Vps/Vbs的波动小,从而抑制了“图像磨损”。
顺便提及,在外辊速度从默认值改变的情况下,在二次转印期间出现相对于记录材料馈送方向的图像的放大率波动。为此,类似于实施例1,控制器150可以通过校正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数字图像信息(图像数据)当中关于相对于记录材料馈送方向的图像放大率的信息来进行校正(数字配准校正),从而抑制放大率波动。
表5示出了在这个实施例中根据打印材料P的基重作为打印操作条件而预设的处理速度、偏移量和外辊速度的设置示例。如表5中所示,关于打印操作条件的多条信息被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52中。
表5
*1:“BW”为基重。
*2:“PS”为处理速度。
*3:“OA”为偏移量。
*4:“RS”为配准速度。
*5:“CS”为恒定速度。
*6:“HS”为半速。
3.控制过程
图12是示出这个实施例中的作业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概要的流程图。图12的控制过程中的S301至S316的处理分别与图9的控制过程中的S101至S116的处理相似。但是,在这个实施例中,在S304中,控制器150改变存储器152中的外辊速度的设置,使得外辊速度改变为174.0mm/s,这是处理速度的默认值(半速)。
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在S311中,控制器150改变存储器152中外辊速度的设置,使得外辊速度从348.0mm/s改变为344.5mm/s,其中348.0mm/s是与作为恒定速度的处理速度对应的默认值。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在S316中,控制器150将存储器152中的外辊速度的设置返回到为默认值的恒定速度。
在图12的控制过程中,以在单个记录材料P上形成图像的作业为例进行了描述。在用于在多个记录材料P上连续形成图像的连续图像形成作业中,在该作业期间改变记录材料P的种类并且需要改变偏移量X的情况下,可以仅要求执行以下操作。即,在片材间隔步骤中,改变偏移量X,然后根据改变后的偏移量X,仅要求改变外辊速度。
在此,当记录材料P通过二次转印压合部N2时(二次转印期间),可以仅要求外辊速度(外辊41的馈送速度、记录材料P馈送速度)为期望的外辊速度(外辊41的期望馈送速度、期望的记录材料P馈送速度)。即,进行外辊速度的改变,以在以改变后的外辊速度馈送的记录材料P到达二次转印压合部N2之前完成。通常,执行外辊速度的改变(设置的改变),以在由外辊41馈送记录材料P、由配准辊13馈送记录材料P或从记录材料容纳部分11馈送记录材料P之前完成。例如,在改变后的外辊速度的设置下开始外辊41的驱动。
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以当偏移量X为第一偏移量X1时的外辊速度(外辊41的驱动速度、记录材料P的馈送速度)为默认值的情况作为示例进行描述。为此,当偏移量X为第二偏移量X2时,外辊速度从默认值减小。另一方面,在偏移量X为第二偏移量X2的情况下的外辊速度也可以用作默认值。在那种情况下,当偏移量X是第一偏移量X1时,外辊速度从默认值增加。
顺便提及,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偏移量X的改变来进行外辊速度的改变,但是也可以通过偏移量X的改变来进行配准速度的改变。即,与实施例1的控制类似的控制也可以组合执行。
4.效果
在这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50能够控制外辊驱动部分114,使得当在内辊26与外辊41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处执行转印时,带驱动部分112对中间转印带21的驱动速度Vb与外辊驱动部分114对外辊41的的驱动速度Vp之间的速度比Vp/Vb是第一速度比,并且使得当在内辊26与外辊41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处执行转印时,速度比Vp/Vb是小于第一速比的第二速度比。
因此,通过根据偏移量S改变外辊速度Vp来改变馈送速度比Vp/Vb。而且,由此,抑制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表面速度比Vps/Vbs的波动,从而可以抑制“图像磨损”的发生。因而,根据本实施例,不仅有可能通过改变偏移量X来改善图像到多个记录材料P的每一个上的转印特性,而且还有可能抑制由于偏移量X的改变引起的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实施例4]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这个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造和操作与实施例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相同。因而,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或对应的功能或构成的元件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并将省略详细的描述。
在实施例3中,偏移量X根据记录材料P的基重而改变,并且基于改变后的偏移量X,外辊速度Vp被改变,从而馈送速度比Vp/Vb被改变。
另一方面,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可以以多个偏移量X的每个设置在具有预定基重的预定记录材料P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馈送速度比Vp/Vb通过根据偏移量X改变外辊速度Vp来改变。
在这个实施例中,除了改变外辊速度而不是实施例2中的配准速度的改变,控制过程与实施例2中的控制过程相似。因而,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读取配准速度作为外辊速度来引用实施例2的描述,因此将省略重复的说明。
下面的表6示出了根据记录材料P的基重作为打印操作条件预先设置的处理速度、偏移量和外辊速度的设置的示例。表6中所示的打印操作条件的多条信息被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52中。
表6
*1:“SP/IQ PM”是速度/图像质量优先模式。
*2:“SP PM”是速度优先模式。
*3:“IQ PM”是图像质量优先模式。
*4:“CS”是恒定速度。
*5:“HS”是半速。
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采用通过改变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外辊速度来改变馈送速度比Vp/Vb的构造。在这个实施例中,在该构造中,在可以以不同偏移量X在具有基本相同基重的记录材料P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通过根据偏移量X改变外辊速度Vp来改变馈送速度比Vp/Vb。由此,抑制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的表面速度比Vps/Vbs的波动,因此可以抑制“图像磨损”的发生。因而,根据这个实施例,有可能抑制由于偏移量的改变而在二次转印压合部N2中发生图像缺陷。
[其它实施例]
以上基于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通过改变内辊的位置来改变偏移量的构造,但是也可以采用通过改变外辊的位置来改变偏移量J的构造。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使内辊和外辊中的任一个移动的构造,而是也可以采用通过使内辊和外辊都移动来改变偏移量的构造。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用于与作为内部构件的内辊协同形成二次转印压合部的外部构件,使用了直接接触中间转印带的外周表面的外辊。另一方面,还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使用外辊和由外辊及其它辊拉伸的二次转印带作为外部构件。即,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包括拉伸辊、外辊和在这些辊之间拉伸的二次转印带作为外部构件。另外,二次转印辊通过外辊接触中间转印带的外周表面。在这种构造中,通过使内辊接触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并且使外辊接触二次转印带的内周表面,将中间转印带和二次转印带被夹持,从而形成二次转印压合部。在这种情况下,中间转印带和二次转印带之间的接触部分是作为二次转印部分的二次转印压合部。顺便提及,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偏移量X由内辊和外辊之间的相对位置限定,与上述情况类似。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模式描述了偏移量,但是也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个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仅要求Vp/Vb至少在最大基重与最小基重之间是不同的,并且也可以使用其中Vp/Vb相同的模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了与记录材料的硬度相关的关于记录材料的种类的信息,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纸张种类类别(例如,普通纸和铜版纸,其为基于表面特性的纸张种类类别)或品牌(包括制造商、产品编号等)相同的情况下,记录材料的基重和记录材料的厚度在许多情况下基本上成比例关系(其中基重随厚度增加而增大)。另外,在纸张种类类别或品牌相同的情况下,记录材料的刚度与记录材料的基重或厚度在许多情况下具有基本成比例的关系(其中,刚度随基重或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因而,例如,可以基于纸张种类类别、品牌或纸张种类类别与品牌的组合中的每一个的记录材料的基重、厚度或刚度来设置偏移量。另外,控制器能够基于记录材料的基重、厚度、刚度等并且基于从操作部分和外部设备输入的关于纸张种类类别、品牌等的信息使偏移机构操作,以便根据记录材料提供偏移量。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使用例如关于基重、厚度或刚度的定量信息作为关于记录材料的种类的信息。作为关于记录材料的种类的信息,例如,可以使用仅关于纸张种类类别、品牌或纸张种类类别与品牌的组合的定性信息。例如,根据纸张种类类别、品牌或纸张种类类别与品牌的组合来设置偏移量,然后控制器能够根据从操作部分、外部设备等输入的关于纸张种类类别、品牌等的信息来确定偏移量。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记录材料之间的刚度差来指派偏移量。顺便提及,记录材料的刚度可以由Gurley刚度(硬度)(MD/长倍率)[mN]表示,并且可以通过市售的Gurley刚度测试仪来测量。例如,在一些情况下,作为小于52gsm(g/m2)的记录材料的“薄纸”的刚度的示例的Gurley硬度(MD)约为0.3mN,其中52gsm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基重的阈值。另外,在一些情况下,作为不小于52gsm(g/m2)的记录材料的“普通纸”(基重:约80g/m2)的刚度的示例的Gurley硬度(MD)为约2mN,其中52gsm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基重的阈值,并且作为“厚纸”(基重:约200g/m2)的刚度的示例的Gurley硬度(MD)为约20mN。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控制器的描述,即,控制器基于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而从操作部分或外部设备输入的信息来获取记录材料的种类的信息,但是,控制器还可以基于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的输入来获取关于记录材料的种类的信息。例如,基重传感器可以被用作用于检测与记录材料的基重相关的指标值的基重检测部件。作为基重传感器,例如,已知利用超声波的衰减的基重传感器。这个基重传感器包括被提供成夹持记录材料馈送通道的超声生成部分和超声接收部分。基重传感器从超声生成部分生成超声波,并通过经过记录材料来接收超声波衰减,然后基于超声波的衰减量,检测与记录材料的基重相关的指标值。顺便提及,基重检测部件可以仅要求能够检测与记录材料的基重相关的指标值并且不限于利用超声波的基重检测部件,而是也可以是例如利用光的基重检测部件。与记录材料的基重相关的指标值不限于基重本身,而是也可以是与基重对应的厚度。另外,表面特性传感器可以被用作用于检测与能够用于检测纸张种类类别的记录材料的表面平滑度相关的指标值的平滑度检测部件。作为表面特性传感器,已知用于通过向记录材料照射光来读取规则反射光和不规则反射光的强度的规则/不规则反射光传感器。在记录材料的表面光滑的情况下,规则反射的光变强,而在记录材料的表面粗糙的情况下,不规则反射的光变强。为此,表面特性传感器能够通过测量规则反射光量和不规则反射光量来检测与记录材料表面的平滑度对应的指标值。顺便提及,平滑度检测部件可以仅要求能够检测与记录材料表面的平滑度相关的指标值,并且不限于上述使用光量传感器的平滑度检测部件,而是也可以是使用例如图像拾取元件的平滑度检测部件。与记录材料表面的平滑度相关的指标不限于转换成符合预定标准(诸如Bekk平滑度)的值的值,而可以仅要求是与记录材料表面的平滑度相关的值。例如,这些检测部件可以相对于记录材料馈送方向在记录材料辊的上游侧上与记录材料馈送通道相邻部署。另外,例如,也可以使用被构成为包括上述基重传感器、表面特性传感器等的单个电压的检测部件(介质传感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小,使用了用于通过凸轮致动可动部分的致动器,但是偏置机构不限于此。仅要求偏移机构能够实现与上述每个实施例一致的操作,并且例如,用于通过使用螺线管来致动可动部分的致动器。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带状图像承载构件为中间转印带的情况,但是本发明适用于在图像形成位置处使用由用于馈送调色剂的环形带构成的图像承载构件的情况。除了上述实施例中的中间转印带之外,这种带状图像承载部件的示例可以包括感光(构件)带和静电记录电介质(构件)带。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在其它实施例中执行,其中上述实施例的部分或全部构造被其替代构造代替。因而,当使用利用带状图像承载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时,可以在不区分串联型/单鼓类型、带电类型、静电图像形成类型、显影类型、转印类型和定影类型的情况下执行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中,主要描述了与调色剂图像形成/转印相关的主要部分,但是通过增加必要的设备、装备和外壳结构,本发明可以在各种用途中执行,诸如打印机、各种打印机器、复印机、传真机和多功能机器。
根据本发明,可以抑制由于偏移量的改变而在转印部分中出现图像缺陷。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分,被配置为形成调色剂图像;
可旋转的中间转印带,将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上;
多个拉伸辊,其拉伸所述中间转印带,并且包括内辊和相对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旋转方向在所述内辊的上游侧上与所述内辊相邻设置的上游辊;
外辊,其接触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外周表面并被配置为形成转印压合部,在转印压合部处,通过将所述中间转印带压合在所述外辊和所述内辊之间而将调色剂图像从所述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记录材料上;
移动机构,能够使所述内辊的位置在偏移量X为第一偏移量X1的第一位置和偏移量X为大于第一偏移量X1且大于零的第二偏移量X2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垂直于所述内辊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横截面中,在所述内辊和所述上游辊之间所述中间转印带被这些辊拉伸的一侧上的外部公共切线是参考线L1,通过所述内辊的旋转中心并垂直于参考线L1的直线是内辊中心线L2,通过所述外辊的旋转中心并垂直于参考线L1的直线是外辊中心线L3,并且内辊中心线L2和外辊中心线L3之间的距离是偏移量X,当外辊中心线L3相对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旋转方向位于内辊中心线L2的上游时,偏移量X为正值;
馈送构件,被配置为将记录材料馈送到转印压合部;
驱动源,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馈送构件;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驱动源,
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源,使得
当在所述内辊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图像时,速度比Vp/Vb是第一速度比,其中Vp是所述馈送构件的驱动速度并且Vb是所述中间转印带的驱动速度,并且
当在所述内辊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图像时,速度比Vp/Vb是小于第一速度比的第二速度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所述内辊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源,使得所述馈送构件的驱动速度Vp高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驱动速度V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所述内辊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源,使得所述馈送构件的驱动速度Vp低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驱动速度V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内辊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源,使得当记录材料的厚度是第一厚度时,速度比Vp/Vb为第三速度比,并且使得当记录材料的厚度是比第一厚度厚的第二厚度时,速度比Vp/Vb是比第三速度比小的第四速度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当所述内辊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源,使得所述馈送构件的驱动速度Vp恒定,而与记录材料的厚度无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外辊通过所述中间转印带的旋转而被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第一偏移量为零或负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相对于记录材料的馈送方向设置在转印压合部的上游并被配置为将记录材料引导至转印压合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拉伸辊包括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中间转印带的驱动辊。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分,被配置为形成调色剂图像;
可旋转的中间转印带,将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上;
多个拉伸辊,其拉伸所述中间转印带,并且包括内辊和相对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旋转方向在所述内辊的上游侧上与所述内辊相邻设置的上游辊;
外辊,其接触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外周表面并被配置为形成转印压合部,在转印压合部处,通过将所述中间转印带压合在所述外辊和所述内辊之间而将调色剂图像从所述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记录材料上;
驱动源,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外辊;
移动机构,能够使所述内辊的位置在偏移量X为第一偏移量X1的第一位置和偏移量X为大于第一偏移量X1且大于零的第二偏移量X2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垂直于所述内辊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横截面中,在所述内辊和所述上游辊之间所述中间转印带被这些辊拉伸的一侧上的外部公共切线是参考线L1,通过所述内辊的旋转中心并垂直于参考线L1的直线是内辊中心线L2,通过所述外辊的旋转中心并垂直于参考线L1的直线是外辊中心线L3,并且内辊中心线L2和外辊中心线L3之间的距离是偏移量X,当外辊中心线L3相对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旋转方向位于内辊中心线L2的上游时,偏移量X为正值;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驱动源,
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源,使得
当在所述内辊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图像时,速度比Vp/Vb是第一速度比,其中Vp是所述外辊的驱动速度并且Vb是所述中间转印带的驱动速度,并且
当在所述内辊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图像时,速度比Vp/Vb是小于第一速度比的第二速度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所述内辊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源,使得所述外辊的驱动速度Vp高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驱动速度Vb。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所述内辊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源,使得所述外辊的驱动速度Vp低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驱动速度Vb。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内辊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源,使得当记录材料的厚度是第一厚度时,速度比Vp/Vb为第三速度比,并且使得当记录材料的厚度是比第一厚度厚的第二厚度时,速度比Vp/Vb是比第三速度比小的第四速度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当所述内辊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源,使得所述外辊的驱动速度Vp恒定,而与记录材料的厚度无关。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相对于记录材料的馈送方向设置在转印压合部的上游并被配置为将记录材料引导到转印压合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馈送构件,被配置为将记录材料馈送到转印压合部;以及
第二驱动源,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馈送构件;
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源,使得
当在所述内辊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图像时,速度比Vr/Vb是第三速度比,其中Vr是所述馈送构件的驱动速度并且Vb是所述中间转印带的驱动速度,并且
当在所述内辊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图像时,速度比Vr/Vb是小于第三速度比的第四速度比。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拉伸辊包括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中间转印带的驱动辊。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第一偏移量为零或负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31083A JP7414581B2 (ja) | 2020-02-26 | 2020-02-26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0-031083 | 2020-02-2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11675A true CN113311675A (zh) | 2021-08-27 |
Family
ID=74346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01515.8A Withdrawn CN113311675A (zh) | 2020-02-26 | 2021-02-23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263459A1 (zh) |
EP (1) | EP3872574A1 (zh) |
JP (1) | JP7414581B2 (zh) |
KR (1) | KR20210108914A (zh) |
CN (1) | CN113311675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1196588A (ja) | 2020-06-18 | 2021-12-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494022B2 (ja) * | 2020-06-18 | 2024-06-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52992B2 (ja) * | 2007-12-03 | 2013-11-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009022A (ja) * | 2008-05-27 | 2010-01-1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搬送制御方法 |
JP4968964B2 (ja) | 2009-09-16 | 2012-07-04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形成装置 |
US8849158B2 (en) | 2010-10-21 | 2014-09-30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Transfer devic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lat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5548585B2 (ja) | 2010-10-28 | 2014-07-1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転写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5935699B2 (ja) * | 2013-01-11 | 2016-06-15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9120830A (ja) * | 2018-01-09 | 2019-07-2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020194B2 (ja) | 2018-03-05 | 2022-02-16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20
- 2020-02-26 JP JP2020031083A patent/JP7414581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1-28 EP EP21153961.4A patent/EP3872574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21-02-17 US US17/177,339 patent/US2021026345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1-02-23 CN CN202110201515.8A patent/CN113311675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21-02-26 KR KR1020210026277A patent/KR20210108914A/ko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72574A1 (en) | 2021-09-01 |
KR20210108914A (ko) | 2021-09-03 |
JP7414581B2 (ja) | 2024-01-16 |
JP2021135376A (ja) | 2021-09-13 |
US20210263459A1 (en) | 2021-08-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20935B (zh) | 成像装置 | |
JP7494022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11175612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42904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ransfer position changing mechanism | |
CN113311675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US1206677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EP4266128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953846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79694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741454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312916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