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6420A - 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6420A
CN113306420A CN202110673206.0A CN202110673206A CN113306420A CN 113306420 A CN113306420 A CN 113306420A CN 202110673206 A CN202110673206 A CN 202110673206A CN 113306420 A CN113306420 A CN 113306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harging
signal
bidirectional
mounted char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32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6420B (zh
Inventor
胡真
胡峥楠
余光木
姜代平
张瑞丰
赵洋波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732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6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6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6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6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6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2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rters located in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charging parameters, e.g. current, voltage or electrical char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和方法,通过双向车载充电机中充电机控制模块监测电阻两端电压;所述充电机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阻两端电压确定为充电模式时,发送唤醒信息至车端通讯控制器;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接收所述充电枪通过所述插座发送的充电控制信号;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所述充电控制信号获取信号类型信息和充电桩类型信息,并根据信号类型信息和充电桩类型信息,生成对应的充电关联信息;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将所述充电关联信息发送至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根据所述充电关联信息控制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可以实现在不同区域对动力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提高了不同区域充电标准和协议的兼容性。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大量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到不同区域。而使用双向车载充电机的新能源车辆,本应在市场上更具备出口优势,但使用双向车载充电机的新能源车辆存在不同区域内外充电接口标准、充电通讯协议、控制方法不统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和方法,可以实现在不同区域对双向车载充电机进行控制,提高了不同区域充电标准和协议的兼容性。
为了达到上述申请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
车端通讯控制器、双向车载充电机和插座;
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包括充电机控制模块和电阻,所述充电机控制模块用于监测电阻两端电压,并根据所述电阻两端电压确定为充电模式时,发送唤醒信息至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
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用于接收充电桩通过所述插座发送的充电控制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唤醒信息时,基于所述充电控制信号获取信号类型信息和充电桩类型信息,并根据所述信号类型信息和所述充电桩类型信息,生成对应的充电关联信息,基于所述充电关联信息对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进行控制,以完成对车辆的充电。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双向车载充电机中充电机控制模块监测电阻两端电压;
所述充电机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阻两端电压确定为充电模式时,发送唤醒信息至车端通讯控制器;
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接收所述充电枪通过所述插座发送的充电控制信号;
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所述充电控制信号获取信号类型信息和充电桩类型信息,并根据所述信号类型信息和所述充电桩类型信息,生成对应的充电关联信息;
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所述充电关联信息对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进行控制,以完成对车辆的充电。
实施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和方法中,通过双向车载充电机中充电机控制模块监测电阻两端电压;所述充电机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阻两端电压确定为充电模式时,发送唤醒信息至车端通讯控制器;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接收所述充电枪通过所述插座发送的充电控制信号;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所述充电控制信号获取信号类型信息和充电桩类型信息,并根据所述信号类型信息和所述充电桩类型信息,生成对应的充电关联信息;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所述充电关联信息对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进行控制,以完成对车辆的充电,其中,不同信号类型信息表征不同区域标准对应的信号,可以实现在不同区域对双向车载充电机完成充电,提高了不同区域充电标准和协议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车载充电机控制动力电池对外进行逆变放电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说明书中的附图,对本申请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让更多的工程技术工作者容易了解和应用本申请,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申请的工作原理。
本申请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以下先介绍本申请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的实施例,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车端通讯控制器11、双向车载充电机12、插座13和动力电池14。
本申请中的插座13可以符合欧洲充电插座标准I EC62196或美标充电插座标准SAEJ1772,插座端子可以包括PP、CP、L1、L2、L3、N、DC+、DC-、PE。其中,PP为电阻信号,电阻信号表征充电枪和充电桩的连接状态以及充电枪的过载能力,充电枪和充电桩连接良好和连接状态差时电阻信号不同,充电枪的功率不超出额定功率和超出额定功率时电阻信号也不同,CP端子接收的信号(充电控制信号)为脉宽调制信号,L1、L2、L3、N端子提供交流电,DC+、DC-端子提供高压直流电,PE端子提供车辆端接地,用于进行安全防护。
车端通讯控制器11分别与双向车载充电机12、插座13连接,双向车载充电机12分别与插座13、动力电池14连接,插座13和动力电池14连接。车端通讯控制器11可以和双向车载充电机12通过硬线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双向车载充电机12可以包括充电机控制模块120和电阻检测模块121,电阻检测模块121中包含电阻R,充电机控制模块120用于监测电阻R两端的电压,并根据电阻R两端的电压确定为充电模式时,发送唤醒信息至车端通讯控制器11。
车端通讯控制器11用于接收充电桩通过插座13发送的充电控制信号,并在接收到唤醒信息时,基于充电控制信息获取信息类型信息和充电桩类型信息,并根据信息类型信息和充电桩类型信息,生成对应的充电关联信息,基于充电关联信息对双向车载充电机12进行差异化控制。
具体的,如图2所示,车端通讯控制器11可以包括第一充电控制模块111、第一信号检测模块112(也即图2中所示的脉宽调制/电力线载波检测模块),第一充电控制模块111和第一信号检测模块112并联。第一充电控制模块111可以包括第一开关S2和第一电阻R2,第一开关S2与第一电阻R2的一端串联,第一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开关S2在确定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一预设区域标准对应的充电控制信号时,受第一充电控制模块111控制进行闭合。第一信号检测模块112用于检测充电控制信号。通过在车端通讯控制器11中设置第一开关S2,当第一开关S2断开时,第一信号检测模块112对充电控制信号进行检测,确定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一预设信号类型,车端通讯控制器11与充电桩进行电力线载波通讯,确定充电桩的类型,并与充电桩完成握手。当完成握手后,车端通讯控制器11控制第一开关S2闭合,控制按照充电桩的类型进行对应模式的充电,从而实现不同区域标准或协议的充电兼容。
具体的,如图2所示,双向车载充电机12还可以包括第二信号检测模块122(也即图2中所示的脉宽调制检测模块)和第二充电控制模块123,电阻信号检测模块121与插座13连接,第二信号检测模块122和第二充电控制模块123并联后与插座13连接,第二充电控制模块123可以包括第二开关S2’,第二开关S2’在根据电阻两端电压确定为放电模式时,受第二充电控制模块123控制进行闭合,可以实现控制双向车载充电机12进行交流充电。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双向车载充电机12还可以包括第三开关K2、第一信号发送模块124(也即图3中所示的脉宽调制/电力线载波信号发送模块)。其中,第三开关K2的静触点与插座连接,第三开关K2的动触点在满足预设放电条件时,与第一信号发送模块124连接,在不满足预设放电条件时,与第二充电控制模块123连接,通过第三开关K2的动触点与第一信号发送模块124连接,可以使双向车载充电机12在满足预设放电条件时,向外发送第一信号,以使当前车辆对外部车辆或电网放电时,外部车辆能够接收到第二信号充电控制信号,或者电网接收到电力线载波充电控制信号,实现当前车辆对外部车辆或电网的放电。
具体的,如图4所示,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整车控制器15和电池管理系统16。整车控制器15分别与车端通讯控制器11、双向车载充电机12和电池管理系统16连接。整车控制器15可以通过公共CAN线与车端通讯控制器11、电池管理系统16和双向车载充电机12连接,电池管理系统16可以通过私有CAN线和硬线与车端通讯控制器11连接,整车控制器15用于获取整车信号,根据整车信号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当满足时,向双向车载充电机12发送放电确认信号。电池管理系统16用于对动力电池16进行能量管理,以及和车端通讯控制器进行CAN通讯。
本申请另外还提供一种双向车载充电机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车载充电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双向车载充电机中充电机控制模块监测电阻两端电压。
具体的,双向车载充电机接收充电枪通过插座发送的电阻信号,电阻信号是由充电枪通过插座PP端子输入的信号,电阻信号表征充电枪和充电桩的连接状态以及充电枪的过载能力。由于充电枪中的电阻在与不同充电桩连接时,阻值不同,传输的电阻信号作用于电阻检测模块,使充电检测模块中电阻两端电压发生变化。双向车载充电机可以通过插座的PP端子接收电阻信号,双向车载充电机中充电机控制模块根据电阻两端电压确定是否进行充放电。
S103:充电机控制模块根据电阻两端电压确定为充电模式时,发送唤醒信息至车端通讯控制器。
具体的,电阻信号是由插座PP端子输入的信号。其中,可以预先设定电阻两端电压值作为是否进行充放电的判断依据,例如,当电阻信号中的电阻两端电压值为a、c、e时,确定进行充电控制,当电阻信号中的电阻两端电压值为b、d、f时,确定进行放电控制。
S105:车端通讯控制器接收充电枪通过插座发送的充电控制信号。
本申请中的充电控制信号可以根据占空比分为两类,一类为电力线载波充电控制信号(也即第一预设信号类型),一类为脉宽调制充电控制信号(也即第二预设信号类型)。电力线载波充电控制信号可以是占空比为5%的电力线载波通讯信号,脉宽调制充电控制信号可以是占空比为≠5%的有效值的方波信号,该有效值是指预设的固定值。
S107: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充电控制信号获取信号类型信息和充电桩类型信息,并根据信号类型信息和充电桩类型信息,生成对应的充电关联信息。
充电控制信号可以包括第一预设信号类型和第二预设信号类型,其中,第一预设信号类型表征第一区域标准对应的第一部分信号,第二预设信号类型表征第一区域标准对应的第二部分信号和第二区域标准对应的信号。例如,第一预设信号类型可以为占空比为3%~7%之间任一数值的电力线载波通讯信号,第二预设信号类型可以为8%以上占空比的有效占空比值的方波信号,例如11%占空比、12%占空比等方波信号,当充电控制信号为占空比为5%的电力线载波通讯信号时,表征与当前车辆连接的充电桩符合欧洲充电标准,且该充电桩为符合欧洲第一充电标准的充电桩;当充电控制信号为8%以上占空比的有效占空比值的方波信号时,表征与当前车辆连接的充电桩符合中国充电标准或欧洲第二充电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充电控制信号,本申请中采取对应的方式控制双向车载充电机进行充电。
本申请说明书中,充电关联信息可以包括双向车载充电机允许的最大输入电流,可以通过双向车载充电机自身允许的最大输入电流和电池管理系统允许的最大输入电流,确定充电关联信息。具体的,可以设置双向车载充电机自身允许的最大输入电流和电池管理系统允许的最大输入电流中的较小值为充电关联信息中的最大输入电流。充电关联信息还可以包括充电桩最大输出电流,充电桩最大输出电流可以从充电桩获取。
S109: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充电关联信息对双向车载充电机进行控制,以完成对车辆的充电。
具体的,当信号类型信息为第一预设信号类型,车端通讯控制器与充电桩进行电力线载波通讯,确定充电桩类型,充电桩类型信息为交流充电桩时,与交流充电桩完成握手。握手完成后,车端通讯控制器控制双向车载充电机根据允许的最大输入电流、充电桩最大输出电流等交流充电关联信息控制动力电池进行交流充电,双向车载充电机将交流电转换为高压直流电,并将高压直流电传输给动力电池。具体的,充电过程中,双向车载充电机通过公共CAN将交流充电关联信息发送给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根据交流充电关联信息,限制交流充电电流的大小,对动力电池进行交流充电。
该实施例通过双向车载充电机监测电阻两端电压,根据电阻两端电压确定进行充电时,唤醒车端通讯控制器。车端通讯控制器接收充电枪通过插座发送的充电控制信号,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充电控制信号获取信号类型信息和充电桩类型信息,并根据信号类型信息和充电桩类型信息,生成对应的充电关联信息,车端通讯控制器将充电关联信息发送至双向车载充电机,双向车载充电机根据充电关联信息受控,实现不同信号类型、不同充电桩类型下的充电。可以实现在不同区域标准对双向车载充电机进行充电控制,提高了不同区域充电标准和协议的兼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端通讯控制器确定充电控制信号为电力线载波充电控制信号,同时根据充电控制信号确定充电桩为交流充电桩时,车端通讯控制器与交流充电桩进行信号握手,完成信号握手后,将交流充电关联信息通过CAN总线转发给双向车载充电机,双向车载充电机接收到充电关联信息,发送闭合车端通讯控制器中的第一开关的控制信息,当车端通讯控制器中的第一开关闭合时,开启车端通讯控制器控制进行交流充电的权限。
具体的,开启车端通讯控制器控制进行交流充电的权限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双向车载充电机根据电阻信号判断充电枪是否正常连接,若正常连接,确认开启交流充电模式。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车端通讯控制器接收充电枪通过插座发送的充电控制信号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一预设信号类型、且充电桩为直流充电桩时,车端通讯控制器获取直流充电关联信息,并将直流充电关联信息发送至电池管理系统。
当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一预设信号类型,充电桩类型信息为直流充电桩时,车端通讯控制器获取直流充电关联信息,并将直流充电关联信息发送至电池管理系统,同时控制双向车载充电机停止工作,电池管理系统根据直流充电关联信息对输入动力电池的直流电进行管理。
该实施例通过在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一预设信号类型,且根据充电控制信号确定充电桩为直流充电桩时,车端通讯控制器与直流充电桩进行信号握手。完成信号握手后,车端通讯控制器通过硬线信号和私有CAN与电池管理系统,按照中国的直流充电标准协议进行信息交互,当电池管理系统通过获取到的CAN数据确定满足充电条件时,车端通讯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闭合,开启车端通讯控制器控制进行直流充电的权限。通过在车端通讯控制器中设置第一开关,并利用第一开关控制开启直流充电的权限,可以有效控制直流充电。
具体的,开启车端通讯控制器进行直流充电的权限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车端通讯控制器向电池管理系统发送硬线信号,该硬线信号可以包括A+信号和CC2信号,电池管理系统根据A+信号和CC2信号判断充电枪是否正常连接,若正常连接,确认开启直流充电模式。
该实施例中,车端通讯控制器接收充电控制信号,在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一预设信号类型、且充电桩为直流充电桩时,车端通讯控制器获取直流充电关联信息,并将直流充电关联信息发送至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根据直流充电关联信息控制动力电池进行直流充电,该方式充电过程中,功率能量流的流向为直流充电桩流向充电插座,再流向动力电池,提高了不同区域充电标准和协议的兼容性。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双向车载充电机中充电机控制模块监测电阻两端电压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1021:充电机控制模块根据电阻信号确定进行放电时,双向车载充电机进行逆变放电。
本申请说明书中,双向车载充电机中充电机控制模块根据电阻信号确定进行放电时,进行逆变放电,可以实现在不同区域对双向车载充电机进行充放电控制,实现不同区域的充放电功能兼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双向车载充电机对外进行逆变放电可以包括:
S10211:双向车载充电机向整车控制器发送目标信号获取指令。
本申请说明书中,目标信号获取指令是双向车载充电机为获取目标信号,向整车控制器发送的指令。双向车载充电机可以通过CAN线将目标信号获取指令发送给整车控制器。
S10213:整车控制器根据目标信号获取指令获取目标信号,并将目标信号发送至双向车载充电机。
整车控制器用于接收整车信号,整车控制器根据目标信号从整车信号中确定目标信号,并将目标信号发送至双向车载充电机。目标信号可以包括车辆中目标模块是否故障的信号、电源管理系统确定的动力电池的电压信号等。
S10215:双向车载充电机基于目标信号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
具体的,预设放电条件是指预先设置的放电标准,如,动力电池电压不低于预设放电电压,车辆中目标模块无故障等。
S10217:若满足,双向车载充电机对外进行逆变放电。
具体的,当满足预设放电条件时,双向车载充电机会对充电枪中的电子锁进行闭锁,保证充电枪和车辆连接的稳定性,电子锁闭合后,向双向车载充电机发送反馈信号,双向车载充电机对外进行逆变放。
该实施例通过双向车载充电机向整车控制器发送目标信号获取指令,整车控制器根据目标信号获取指令获取目标信号,并将目标信号发送至双向车载充电机,双向车载充电机基于目标信号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若满足,双向车载充电机对外进行逆变放电,该方式充电过程中,功率能量流的流向为动力电池向双向车载充电机,流向插座,再流向外部负载。可以避免车辆对外进行放电,对自身性能造成影响,提高双向车载充电机逆变放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车端通讯控制器接收充电枪通过插座发送的充电控制信号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1062:在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二预设信号类型的充电控制信号时,车端通讯控制器向双向车载充电机发送交流充电信号。
第二预设信号类型的充电控制信号可以是非5%占空比且占空比有效的方波信号,其中,占空比有效是指充电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数值为预设的固定值。在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二预设信号类型的充电控制信号时,车端通讯控制器可以通过CAN线向双向车载充电机发送交流充电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向车载充电机可以根据电阻信号确定充电枪是否正常连接,同时根据电阻信号判断充电枪的枪线最大允许输入电流。其中,双向车载充电机允许输入电流的确定步骤为,获取电阻信号定义的最大预设阈值和充电控制信号定义的最大预设阈值,取电阻信号定义的最大预设阈值和充电控制信号定义的最大预设阈值中的较小值,作为双向车载充电机允许输入电流。车载双向充电机根据检测到的充电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幅值、频率等,控制双向车载充电机中的第二开关进行闭合,开启交流充电权限。
S1064:双向车载充电机根据交流充电信号受控进行充电。
具体的,交流充电信号可以包括充电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幅值、频率,双向车载充电机根据交流充电信号确定允许的最大输入电流、充电桩最大输出电流等交流充电关联信息,充电过程中,双向车载充电机负责进行能量转换,将外部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将直流电传输给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上述的实施例可以看出,本申请还通过在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二预设区域标准对应的充电控制信号时,车端通讯控制器向双向车载充电机发送交流充电信号,双向车载充电机根据交流充电信号控制进行交流充电,可以实现在不同区域通过双向车载充电机对动力电池进行交流充电,使车辆符合不同区域的交流充电标准,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双向车载充电机中充电机控制模块检测电阻两端电压。
S203:双向车载充电机根据电阻两端电压确定充电模式时,发送唤醒信息至车端通讯控制器。
S205:车端通讯控制器接收充电枪通过插座发送的充电控制信号。
S2061: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充电控制信号,确定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一预设信号类型的充电控制信号、且充电桩为交流充电桩时,车端通讯控制器获取交流充电关联信息,并将交流充电关联信息发送至双向车载充电机。
S2063: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充电控制信号,确定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二预设信号类型的充电控制信号时,车端通讯控制器向双向车载充电机发送交流充电信号。
S2065:双向车载充电机根据交流充电关联信息受控进行充电。
车端通讯控制器接收充电枪通过插座发送的充电控制信号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2062:在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一预设信号类型的充电控制信号、且充电桩为直流充电桩时,车端通讯控制器控制双向车载充电机停止工作,获取直流充电关联信息,并将直流充电关联信息发送至电池管理系统。
其中,第一预设信号类型表征第一区域标准对应的第一部分信号。
S2064:电池管理系统根据直流充电关联信息控制动力电池进行直流充电。
S2071: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充电控制信号,确定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二预设信号类型时,向双向车载充电机发送交流充电信号。
其中,第二预设信号类型表征第一区域标准对应的第二部分信号和第二区域标准对应的信号。
S2073:双向车载充电机根据交流充电信号受控进行充电。
双向车载充电机中充电机控制模块检测电阻两端电压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202:根据电阻两端电压确定进行放电时,双向车载充电机外进行逆变放电。
该实施例中,通过双向车载充电机中充电机控制模块检测电阻两端电压,根据电阻两端电压确定充电模式时,发送唤醒信息至车端通讯控制器。车端通讯控制器接收充电枪通过插座发送的充电控制信号,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充电控制信号,确定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一预设信号类型的充电控制信号、且充电桩为交流充电桩时,车端通讯控制器获取交流充电关联信息,并将交流充电关联信息发送至双向车载充电机,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充电控制信号,确定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二预设信号类型的充电控制信号时,车端通讯控制器向双向车载充电机发送交流充电信号,双向车载充电机根据交流充电关联信息受控进行充电;在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一预设信号类型的充电控制信号、且充电桩为直流充电桩时,车端通讯控制器控制双向车载充电机停止工作,获取直流充电关联信息,并将直流充电关联信息发送至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根据直流充电关联信息控制动力电池进行直流充电;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充电控制信号,确定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二预设信号类型时,向双向车载充电机发送交流充电信号;根据电阻两端电压确定进行放电时,双向车载充电机外进行逆变放电,可以实现满足不同区域标准和协议的新能源汽车充放电控制,提高了不同区域充放电功能的兼容性。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系统程序(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也可以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者步骤等。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系统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系统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车端通讯控制器、双向车载充电机和插座;
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包括充电机控制模块和电阻,所述充电机控制模块用于监测电阻两端电压,并根据所述电阻两端电压确定为充电模式时,发送唤醒信息至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
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用于接收充电桩通过所述插座发送的充电控制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唤醒信息时,基于所述充电控制信号获取信号类型信息和充电桩类型信息,并根据所述信号类型信息和所述充电桩类型信息,生成对应的充电关联信息,基于所述充电关联信息对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进行差异化控制,以完成对车辆的充电,其中,所述信号类型信息表征不同区域标准对应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包括第一充电控制模块、第一信号检测模块,所述第一充电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信号检测模块并联;
所述第一充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串联,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在确定所述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一预设信号类型时,受所述第一充电控制模块控制进行闭合,以使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所述充电关联信息对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进行差异化控制;
所述第一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还包括第二信号检测模块和第二充电控制模块,所述第二信号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充电控制模块并联后与所述插座连接,所述第二充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在确定所述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二预设信号类型时,受所述第二充电控制模块控制进行闭合,以使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对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进行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还包括第三开关、第一信号发送模块,所述第三开关的静触点与所述插座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动触点在满足预设放电条件时,与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动触点在满足所述预设充电条件时,与所述第二充电控制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整车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
所述整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
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获取整车信号,根据所述整车信号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当满足时,向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发送放电确认信号;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能量管理。
6.一种车辆的电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双向车载充电机中充电机控制模块监测电阻两端电压;
所述充电机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阻两端电压确定为充电模式时,发送唤醒信息至车端通讯控制器;
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接收所述充电枪通过所述插座发送的充电控制信号;
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所述充电控制信号获取信号类型信息和充电桩类型信息,并根据所述信号类型信息和所述充电桩类型信息,生成对应的充电关联信息,其中,所述信号类型信息表征不同区域标准对应的信号;
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所述充电关联信息对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进行控制,以完成对车辆的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基于所述充电控制信号获取信号类型信息和充电桩类型信息,并根据所述信号类型信息和所述充电桩类型信息,生成对应的充电关联信息包括:
当所述信号类型信息为第一预设信号类型,充电桩类型信息为交流充电桩时,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获取对应的交流充电关联信息,并将所述交流充电关联信息发送至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所述第一预设信号类型表征第一区域标准对应的第一部分信号;
当所述信号类型信息为第一预设信号类型,充电桩类型信息为直流充电桩时,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获取直流充电关联信息,将所述直流充电关联信息发送至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并控制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停止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中充电机控制模块监测电阻两端电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充电机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阻两端电压确定为放电模式时,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进行逆变放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对外进行逆变放电包括:
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向整车控制器发送目标信号获取指令;
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目标信号获取指令获取目标信号,并将所述目标信号发送至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
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基于所述目标信号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
若满足,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进行逆变放电。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接收所述充电枪通过所述插座发送的充电控制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二预设信号类型时,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向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发送交流充电信号,所述第二预设信号类型表征第一区域标准对应的第二部分信号和第二区域标准对应的信号;
所述双向车载充电机根据所述交流充电信号受控进行充电。
CN202110673206.0A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3306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3206.0A CN113306420B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3206.0A CN113306420B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6420A true CN113306420A (zh) 2021-08-27
CN113306420B CN113306420B (zh) 2023-06-27

Family

ID=77379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3206.0A Active CN113306420B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642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4308A (zh) * 2017-05-31 2017-10-2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供电系统及汽车
WO2019019470A1 (zh) * 2017-07-25 2019-01-31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设施通信控制器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09466365A (zh) * 2018-10-23 2019-03-15 上海创造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转换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61529A (zh) * 2019-11-29 2020-03-0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10161924U (zh) * 2019-06-05 2020-03-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装置和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4308A (zh) * 2017-05-31 2017-10-2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供电系统及汽车
WO2019019470A1 (zh) * 2017-07-25 2019-01-31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设施通信控制器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09466365A (zh) * 2018-10-23 2019-03-15 上海创造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转换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10161924U (zh) * 2019-06-05 2020-03-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装置和车辆
CN110861529A (zh) * 2019-11-29 2020-03-0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6420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4930B (zh) 一种充放电方法、系统、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CN107458332B (zh) 一种低压电池补电方法及系统、控制器、汽车
CN102474107B (zh) 充电系统
CN108306154B (zh) 充电接口转换装置及车辆
CN108099645B (zh) 一种电动车辆放电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整车控制器
CN104079272B (zh) 信号产生电路
CN110920429B (zh) 车辆充放电控制装置、方法及车辆
WO2012049755A1 (ja) 車両用電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車両ならびに車載充電器の制御方法
CN205846815U (zh) 一种电动汽车分体式直流充电机系统
CN103921684A (zh) 电动车辆和用于电动车辆的绝缘状态判定方法
US9007022B2 (en) Stationary charging system
CN113212199B (zh) 一种电动汽车通讯控制器、充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114399A (zh) 用于检测待检验的蓄电池的状态的装置
EP2613422B1 (en) Stationary charging system
CN10768966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分立式直流充电机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106208182A (zh) 车辆充电器及其控制导频信号检测方法
CN105044521A (zh) 一种车载充电机检测系统
CN103760496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充放电能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5610219A (zh) 一种充电故障诊断方法
CN113306420A (zh) 一种车辆的充电机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1409497A (zh) 一种具有脉冲充电功能充电桩
KR102087806B1 (ko) 충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14750628A (zh) 一种车辆充放电方法、电池管理系统系统及充放电系统
CN108336788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一体式车载充电机及汽车
CN112977120A (zh) 一种放电装置及放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