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2436A - 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2436A
CN113302436A CN201980088167.9A CN201980088167A CN113302436A CN 113302436 A CN113302436 A CN 113302436A CN 201980088167 A CN201980088167 A CN 201980088167A CN 113302436 A CN113302436 A CN 113302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flow rate
heat exchange
air conditioning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81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代雄亮
佐藤正典
早丸靖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302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24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6/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condenser circuits
    • F25B6/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condenser circuits arranged in parall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5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 F25B2313/025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9Pumping down refrigerant from one part of the cycle to another part of the cycle, e.g. when the cycle is changed from cooling to heating, or before a defrost cycle is star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5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 F25B2600/0253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with variable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4Temperatures of an indoor room or compar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在空气调节装置(1)中,在运转中,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0)、冷凝器(40/20)、膨胀装置(30)及蒸发器(20/40)的顺序循环。冷凝器(40/20)包括:以制冷剂相互并行地流动的方式构成的第一热交换部(40A/20A)及第二热交换部(40B/20B);以及构成为能够使通过第一热交换部(40A/20A)的制冷剂的流量与通过第二热交换部(40B/20B)的制冷剂的流量产生流量差的流量限制部(34/32)。空气调节装置(1)具备对压缩机(10)和流量限制部(34/32)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在变更空气调节装置(1)的空调能力时,组合使用压缩机(10)的频率与通过两个热交换部的制冷剂的流量差。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高气密高隔热住宅的普及,用于将已成为舒适温度的房间维持为舒适的空调负载非常小即可。另一方面,如果要通过空调的开关控制将室温维持为适当温度,则无论如何室温都会变动。为了将室温的变动幅度抑制得小,需要以与小的空调负载相均衡的低的空调能力使空气调节装置连续运转。
因此,空气调节装置除了用于使室温提前到达适当温度的额定能力之外,还需要使运转时的下限能力进一步下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396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压缩机的运转能力通过利用变频控制来改变运转频率而能够增减,由此能够降低空调能力。然而,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下限被确定,无法连续进行极低能力的空调运转。因此,即便在使用变频控制的情况下,由于反复进行压缩机的运转和停止,有时也会使室温产生变动。
另一方面,为了调节空调能力,可考虑变更在制冷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量。日本专利第5639664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能够切换自然循环周期与强制循环周期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使更适当的制冷剂量循环的技术。然而,在该技术中,虽然针对循环方式而对适当的制冷剂量进行调整,但不是为了调节空调能力而积极地调整制冷剂量的技术。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能够大幅降低运转时的下限能力的空气调节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涉及在运转中使制冷剂按照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及蒸发器的顺序进行循环的空气调节装置。冷凝器包括:以制冷剂相互并行地流动的方式构成的第一热交换部及第二热交换部;及构成为能够使通过第一热交换部的制冷剂的流量与通过第二热交换部的制冷剂的流量产生流量差的流量限制部。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对压缩机和流量限制部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变更空气调节装置的空调能力时,组合使用压缩机的频率与流量差。
发明效果
本公开的空气调节装置将冷凝器分成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由于在一方的热交换部积存制冷剂,因此能够使空调下限能力进一步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通常时的制冷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3是制冷剂量为通常的情况下的运转时的制冷循环的P-H线图。
图4是表示低能力时的制冷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5是使制冷剂积存于热交换器内的情况下的运转时的制冷循环的P-H线图。
图6是用于说明制冷运转中的制冷剂积存控制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通常时的制热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8是表示低能力时的制热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制热运转中的制冷剂积存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将进行了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的情况与进行了通常的控制的情况的下限能力进行对比而示出的图。
图11是表示将流量调节阀进行了变形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下,说明多个实施方式,但是将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适当组合的情况从申请最初开始就被预先确定。需要说明的是,对图中相同或相当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而不会重复其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结构图。参照图1,空气调节装置1包括压缩机10、室内热交换器20、膨胀阀30、室外热交换器40、以及四通阀91。室外热交换器40包括第一热交换部40A和第二热交换部40B。第一热交换部40A和第二热交换部40B例如是将室外热交换器40上下分割成两部分而成的结构。室内热交换器20包括第一热交换部20A和第二热交换部20B。第一热交换部20A和第二热交换部20B例如是将室内热交换器20上下或左右分割成两部分而成的结构。
室外机2包括断流阀110、112、四通阀91、压缩机10、室外热交换器40、膨胀阀30、以及将它们相互连接的管。
管90将四通阀91的端口H与气体侧的断流阀110连接。管92将液体侧的断流阀112与膨胀阀30连接。膨胀阀30配置在管92与管94之间。管94从中途分支成管94A和管94B,将膨胀阀30与第一热交换部40A及第二热交换部40B连接。在管94A与管94B的分支部配置有流量调节阀34。
压缩机10的排出口和吸入口分别通过管99、98连接于四通阀91的端口G、E。管96的一端连接于四通阀91的端口F,另一端从中途分支成管96A、96B。分支的管96A、96B分别连接于第一热交换部40A、第二热交换部40B。
空气调节装置1还包括控制装置200、未图示的制冷剂压力传感器、以及制冷剂温度传感器。
控制装置200包括通信电路201、处理器202、以及存储器203。
存储器203例如包括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储器)、以及闪存器而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闪存器存储有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各种数据。
处理器202控制空气调节装置1的整体动作。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装置200的功能通过处理器202执行存储器203存储的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而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在执行应用程序时,参照存储器203存储的各种数据。通信电路201构成为对作为控制对象的压缩机10、四通阀91、膨胀阀30、风扇42、流量调节阀34发送控制信号。通信电路201还构成为对作为控制对象的风扇22、流量调节阀32发送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电路201也可以构成为接收来自对控制装置200进行远程控制的遥控器(未图示)的控制信号。
控制装置200可以分割成多个控制部地配置于室外机2、室内机3及遥控器。在控制装置被分割成多个控制部的情况下,多个控制部分别包含处理器。在这样的情况下,多个处理器协同地进行空气调节装置1的整体控制。
压缩机10构成为,根据从控制装置200接收的控制信号来变更运转频率。通过变更压缩机10的运转频率来调整压缩机10的输出。压缩机10可以采用各种类型,例如,可采用旋转类型、往复类型、涡旋类型、螺旋类型等。
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管96将第一热交换部40A及第二热交换部40B连接于四通阀91的端口F。四通阀91在制冷运转时如实线所示使连接有压缩机10的排出口的管99与管96连通,并使连接有压缩机10的吸入口的管98与管90连通。四通阀91在制热运转时如虚线所示使连接有压缩机10的排出口的管99与管90连通,并使连接有压缩机10的吸入口的管98与管96连通。
室内机3包括室内热交换器20、风扇22、管101、102、以及室温传感器24。
管101的一端从中途分支成管101A和管101B,管101A和管101B分别连接于第一热交换部20A及第二热交换部20B。管101的另一端通过延长配管100连接于断流阀110。
管102的一端从中途分支成管102A和管102B并分别连接于第一热交换部20A及第二热交换部20B。在管102A与管102B的分支部配置有流量调节阀32。管102的另一端通过延长配管103连接于断流阀112。
在施工时如果制冷剂回路的连接完成,则断流阀110、112分别成为连通状态。
室温传感器24检测室温并向控制装置200发送。需要说明的是,室温传感器24可以不必配置在室内机3的内部,可以配置在与室内机3处于相同房间的遥控器等中。
(制冷运转中的制冷剂量控制)
首先,说明制冷运转的基本动作。图2是表示通常时的制冷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在制冷运转中,制冷剂向图2的箭头所示的朝向流动。压缩机10从管90经由四通阀91及管98吸入制冷剂并压缩。压缩后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91向管96流动。以下,为了便于理解而一并记载各热交换器是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还是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
室外热交换器40(冷凝器)对从压缩机10经由四通阀91流入管96的制冷剂进行冷凝之后使其向管94流动。室外热交换器40(冷凝器)构成为,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的制冷剂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进行散热。通过该热交换,制冷剂被冷凝而在室外热交换器40的出口附近液化。风扇42附设于室外热交换器40(冷凝器),控制装置200根据控制信号来调整风扇42的旋转速度。通过变更风扇42的旋转速度,能够调整室外热交换器40(冷凝器)中的制冷剂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量。
膨胀阀30对从室外热交换器40(冷凝器)向管94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减压后的制冷剂向管92流动。膨胀阀30构成为,能够根据从控制装置200接收的控制信号调整开度。当使膨胀阀30的开度向闭方向变化时,膨胀阀30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下降,制冷剂的干燥度上升。另一方面,当使膨胀阀30的开度向开方向变化时,膨胀阀30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上升,制冷剂的干燥度下降。
室内热交换器20(蒸发器)使从膨胀阀30流向管92、延长配管103、管102的制冷剂蒸发。蒸发的制冷剂经由管101、延长配管100、断流阀110及四通阀91流向管98。室内热交换器20(蒸发器)构成为,使通过膨胀阀30减压后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进行吸热。通过该热交换,制冷剂蒸发而在室内热交换器20的出口附近成为过热蒸气。风扇22附设于室内热交换器20(蒸发器)。控制装置200根据控制信号来调整风扇22的旋转速度。通过变更风扇22的旋转速度,能够调整室内热交换器20(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量。
图3是制冷剂量为通常的情况下的运转时的制冷循环的P-H线图。以制冷剂为R32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图3所示的P-H线图中,点A1-点A2对应于基于压缩机10的压缩处理,点A2-点A3对应于基于冷凝器的冷凝处理,点A3-点A4对应于基于膨胀阀30的减压处理,点A4-点A1对应于基于蒸发器的蒸发处理。制冷能力为点A1与点A4的焓差dH乘以每单位时间的制冷剂循环量Gr而得到的值。
为了额定运转时的性能改善及能力确保,向制冷剂回路封入充足量的制冷剂,以便能够在相当于冷凝器出口部分的点A3处充分确保过冷却(SC:subcool)状态。因此,即使在以低能力运转时也存在充分的制冷剂量,因此在相当于冷凝器出口的点A3处,制冷剂成为过冷却状态。因此,当焓差设为dH、每单位时间的制冷剂循环量设为Gr时,制冷能力Q由下式(1)表示。
Q=Gr*dH … (1)
在循环的制冷剂的量为恒定量的情况下,dH成为固定,降低压缩机的运转频率而降低制冷剂循环量Gr来实现低能力。然而,压缩机的下限频率由于润滑油的供给等而存在极限。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减小上述的式中的dH,与以往相比能够显著地实现低能力。
图4是表示低能力时的制冷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图4所示的状态与图2所示的状态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流量调节阀34限制第二热交换部40B的流量。另一方面,继续进行基于风扇42的送风。在第二热交换部40B中,进行制冷剂的冷凝,另一方面,液化的制冷剂未排出,因此成为在第二热交换部40B的内部积存有液体制冷剂的状态。关于其他部分的制冷剂的流动,与图2相同,因此在图4中不重复其说明。
如图4所示,当在第二热交换部40B的内部积存有液体制冷剂时,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量减少。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第二热交换部40B的液封,流量调节阀34优选构成为,不将管94B侧完全关断而确保微小的流量。而且,伴随着循环的制冷剂量的减少,二相制冷剂向膨胀阀30流入,因此优选使用口径比以往大的阀作为膨胀阀30。
图5是使制冷剂积存于热交换器内的情况下的运转时的制冷循环的P-H线图。在图5所示的P-H线图中,点B1-点B2对应于基于压缩机10的压缩处理,点B2-点B4对应于基于冷凝器的冷凝处理,点B4-点B5对应于基于膨胀阀30的减压处理,点B5-点B1对应于基于蒸发器的蒸发处理。在该情况下,制冷能力为点B1与点B5的焓差dH乘以每单位时间的制冷剂循环量Gr而得到的值。
比较图3与图5可知,对于与制冷能力相关的蒸发器的焓差dH而言,在图5的情况下减少。而且,循环的制冷剂的量也相应于液体制冷剂在第二热交换部40B内部的积存而减少。因此,焓差dH和制冷剂循环量Gr这两方都减少,因此能够将如式(1)所示由它们的积表示的制冷能力Q抑制得比以往小。
在此,说明图5中的相当于蒸发器入口的点B5的焓H的值比图3的点A3大的理由。图5中的点B3示出图4的冷凝器(第二热交换部40B)的出口的状态。图5中的点B4示出图4的冷凝器(第一热交换部40A)的出口的状态。两者合流之后的焓Hj使用第一热交换部40A、第二热交换部40B的各自的出口的焓H40A、H40B及制冷剂流量Gr40A、Gr40B由下式提供。
Hj=(H40A*Gr40A+H40B*Gr40B)/(Gr40A+Gr40B)
即,如图5所示,在流量调节阀34的管94B侧关闭而流量减少的情况下,合流后的焓Hj与制冷剂流量多的管94A侧的焓H40A大致相等。而且,点B4的焓、即蒸发器入口的点B5的焓能够利用向管94B侧流动的制冷剂流量进行调整。
图6是用于说明制冷运转中的制冷剂积存控制的流程图。参照图1、图6,在步骤S1中,控制装置200判断由室温传感器24检测到的室内温度是否比通过遥控器等设定的设定温度低。
在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的情况下(S1中为“是”),在步骤S2中,控制装置200判断压缩机10的运转频率f是否比下限频率fmin高。在f>fmin的情况下(S2中为“是”),在步骤S3中,控制装置200使压缩机10的运转频率f下降δ2,使空气调节装置1的制冷能力下降。
接下来,在步骤S4中,控制装置200判断由室温传感器24检测到的室内温度是否比通过遥控器等设定的设定温度低。在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的情况下(S4中为“是”),处理再次返回步骤S2。另一方面,在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的情况下(S4中为“否”),在步骤S5中,控制装置200使压缩机10的运转频率f增加δ1,使空气调节装置1的制冷能力增加。
以上的步骤S1~S5的处理是通过变频控制来调整压缩机10的运转频率,使运转中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空调能力与空调负载一致的处理。然而,当运转频率f成为下限值fmin以下时(S2中为“否”),不可能通过进一步降低运转频率来抑制空调能力,因此向步骤S6以后的调整制冷剂循环量的处理转移。
具体而言,在步骤S6中,开始使制冷剂积存于室外热交换器40的运转。在步骤S6中,控制装置200将决定第二热交换部40B的流量的流量调节阀34的开度L设为最大开度Lmax。最大开度Lmax是初始状态下的开度L。然后,在步骤S7中,控制装置200判断由室温传感器24检测到的室内温度是否比通过遥控器等设定的设定温度低。
在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的情况下(S7中为“是”),在步骤S8中,控制装置200将流量调节阀34的开度L缩窄δ3,使第二热交换部40B内的液体制冷剂的积存量增加。由此,制冷剂循环量Gr减少。然后,在步骤S9中,控制装置200判断流量调节阀34的开度L是否为下限开度Lmin。
在流量调节阀34的开度L不为下限开度Lmin的情况下(S9中为“否”),再次执行步骤S7的处理。在步骤S7中,如果室内温度为设定温度以上(S7中为“否”),则认为不需要使制冷能力进一步下降,空调负载与空调能力相平衡,因此在步骤S10中,流量调节阀34的开度控制结束,在步骤S11中,处理返回主例程。
另一方面,在流量调节阀34的开度L为下限开度Lmin的情况下(S9中为“是”),无法使制冷剂进一步积存,因此控制装置200在步骤S12中使压缩机10停止,防止室内温度过度下降。
(制热运转中的制冷剂量控制)
接下来,说明制热运转的基本动作。图7是表示通常时的制热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在制热运转中,制冷剂向图7的箭头所示的朝向流动。压缩机10从管96经由四通阀91及管98吸入制冷剂并压缩。压缩后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91向管90流动。以下,为了便于理解而一并记载各热交换器是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还是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
室内热交换器20(冷凝器)对从压缩机10经由四通阀91、管90、延长配管100流入管101的制冷剂进行冷凝之后使其向管102流动。室内热交换器20(冷凝器)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热交换而进行散热。通过该热交换,制冷剂冷凝而在室内热交换器20的出口附近液化。风扇22附设于室内热交换器20(冷凝器),控制装置200根据控制信号来调整风扇22的旋转速度。通过变更风扇22的旋转速度,能够调整室内热交换器20(冷凝器)中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量。
膨胀阀30对从室内热交换器20(冷凝器)经由管102及延长配管103流向管92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减压后的制冷剂流向管94。膨胀阀30构成为能够根据从控制装置200接收的控制信号调整开度。当使膨胀阀30的开度向闭方向变化时,膨胀阀30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下降,制冷剂的干燥度上升。另一方面,当使膨胀阀30的开度向开方向变化时,膨胀阀30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上升,制冷剂的干燥度下降。
室外热交换器40(蒸发器)使从膨胀阀30流向管94的制冷剂蒸发。蒸发的制冷剂经由管96及四通阀91流向管98。室外热交换器40(蒸发器)构成为使由膨胀阀30减压后的制冷剂与外部空气热交换,进行吸热。通过该热交换,制冷剂蒸发而在室外热交换器40的出口附近成为过热蒸气。风扇42附设于室外热交换器40(蒸发器)。控制装置200根据控制信号来调整风扇42的旋转速度。通过变更风扇42的旋转速度,能够调整室外热交换器40(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量。
图8是表示低能力时的制热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图8所示的状态与图7所示的状态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流量调节阀32限制第二热交换部20B的流量。另一方面,继续进行基于风扇22的送风。在第二热交换部20B中,进行制冷剂的冷凝,另一方面,液化的制冷剂未排出,因此成为在第二热交换部20B的内部积存有液体制冷剂的状态。关于其他部分的制冷剂的流动,与图7相同,因此在图8中不重复说明。
如图8所示,当在第二热交换部20B的内部积存液体制冷剂时,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量减少。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第二热交换部20B的液封,流量调节阀32优选构成为不将管102B侧完全关断而确保微小的流量。
与图7对应的P-H线图和与图8对应的P-H线图与图3、图5相比冷凝温度、蒸发温度等不同,但是在制冷剂为R32的情况下,图8所示的运转的冷凝器的焓差比图7减少这一点为与图3、图5的关系同样的倾向。
因此,制热时的冷凝器中的焓差减少,因此冷凝能力即使在制热的情况下也能够比以往抑制得小。
图9是用于说明制热运转中的制冷剂积存控制的流程图。参照图1、图9,在步骤S11中,控制装置200判断由室温传感器24检测到的室内温度是否比通过遥控器等设定的设定温度高。
在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的情况下(S11中为“是”),在步骤S12中,控制装置200判断压缩机10的运转频率f是否比下限频率fmin高。在f>fmin的情况下(S12中为“是”),在步骤S13中,控制装置200使压缩机10的运转频率f下降δ2,使空气调节装置1的制热能力下降。
接下来,在步骤S14中,控制装置200判断由室温传感器24检测到的室内温度是否比通过遥控器等设定的设定温度高。在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的情况下(S14中为“是”),处理再次返回步骤S12。另一方面,在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的情况下(S14中为“否”),在步骤S15中,控制装置200使压缩机10的运转频率f增加δ1,使空气调节装置1的制热能力增加。
以上的步骤S11~S15的处理是通过变频控制来调整压缩机10的运转频率,使运转中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空调能力与空调负载一致的处理。然而,当运转频率f成为下限值fmin以下时(S12中为“否”),不可能通过进一步降低运转频率来抑制空调能力,因此向步骤S16以后的调整制冷剂循环量的处理转移。
具体而言,在步骤S16中,开始使制冷剂积存于室内热交换器20的运转。在步骤S16中,控制装置200将决定第二热交换部20B的流量的流量调节阀32的开度L设为最大开度Lmax。最大开度Lmax是初始状态下的开度L。然后,在步骤S17中,控制装置200判断由室温传感器24检测到的室内温度是否比通过遥控器等设定的设定温度高。
在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的情况下(S17中为“是”),在步骤S18中,控制装置200将流量调节阀32的开度L缩窄δ3,使第二热交换部20B内的液体制冷剂的积存量增加。然后,在步骤S19中,控制装置200判断流量调节阀32的开度L是否为下限开度Lmin。
在流量调节阀32的开度L不为下限开度Lmin的情况下(S19中为“否”),再次执行步骤S17的处理。在步骤S17中,如果室内温度为设定温度以下(S17中为“否”),则认为不需要使制热能力进一步下降,空调负载与空调能力相平衡,因此在步骤S20中,流量调节阀32的开度控制结束,在步骤S21中,处理返回主例程。
另一方面,在流量调节阀32的开度L为下限开度Lmin的情况下(S19中为“是”),无法使制冷剂进一步积存,因此控制装置200在步骤S22中使压缩机10停止,防止室内温度过度上升。
图10是将进行了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的情况与进行了通常的控制的情况的下限能力进行对比而示出的图。在将额定能力设为100%时,仅执行了压缩机10的频率控制的情况下的下限能力为15%,相对于此,除了压缩机10的频率控制之外还控制了向热交换器内积存的制冷剂积存量的情况下的下限能力为10%。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与普通机相比能够将下限能力降低至66.7%。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在高气密高隔热的住宅中,在空调负载少的情况下,与以往相比也能够抑制温度变动。
图11是表示对流量调节阀进行了变形的变形例的图。图11所示的变形例是将图1中的流量调节阀32、34分别变更为流量调节部32A、34A的结构。流量调节阀32、34具体而言是指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三通阀等。
在使用三通阀作为流量调节阀的情况下,通过使三通阀为微开而能够调整循环的制冷剂量,因此通过压缩机频率和三通阀的调整能够增大空调能力的变化幅度(能够使下限能力进一步下降)。
然而,作为流量调节阀32、34,也可以采用更简单的结构。如图11所示,作为仅在使制冷剂积存的第二热交换部20B、40B侧设有流量调节阀的结构,也能够进行同样的控制。
最后,关于本实施方式,再次参照附图进行总结。
本公开涉及在运转中,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0、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40/室内热交换器20)、膨胀装置(膨胀阀30)及蒸发器(室内热交换器20/室外热交换器40)的顺序进行循环的空气调节装置1。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40/室内热交换器20)包括:以使制冷剂相互并行地流动的方式构成的第一热交换部40A/20A及第二热交换部40B/20B;以及构成为能够使通过第一热交换部40A/20A的制冷剂的流量与通过第二热交换部40B/20B的制冷剂的流量产生流量差的流量限制部(流量调节阀34/32)。空气调节装置1具备对压缩机10和流量限制部(流量调节阀34/32)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在变更空气调节装置1的空调能力时,组合使用压缩机10的频率与流量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冷时与制热时,与冷凝器、蒸发器对应的热交换器不同,与流量限制部对应的要素也不同,因此如上所述示出了对应关系。而且,膨胀装置虽然对应于膨胀阀30,但也可以不必为阀,例如,可以是毛细管那样的结构。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如积存制冷剂的容器那样使用冷凝器的一部分,因此能够不使用蓄能器及接收器等制冷剂容器地使制冷剂循环量增减,能够将下限能力抑制得小。而且,即便在使用蓄能器及接收器等制冷剂容器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小型的尺寸。
优选的是,控制装置200,(a)在将空调能力从第一能力变更为比第一能力小的第二能力的情况下,使压缩机10的频率f降低,(b)在将空调能力从第二能力变更为比第二能力小的第三能力的情况下,利用流量限制部(流量调节阀34/32)使通过第二热交换部40B/20B的制冷剂的流量相比于通过第一热交换部40A/20A的制冷剂的流量受到限制,使积存于第二热交换部40B/20B的制冷剂增加,由此使制冷剂的循环量减少。
使压缩机10的运转频率变化而降低空调能力与通过流量限制部使制冷剂积存量增加来降低空调能力相比,响应性良好。因此,在要降低空调能力时,首先使运转频率下降,与之同时或之后通过流量限制部使制冷剂积存量增加来降低空调能力的情况下,响应性良好,室温的变动也可以减少。
优选的是,空气调节装置1还具备在制冷运转时与制热运转时切换制冷剂的循环方向的四通阀91。室内热交换器20和室外热交换器40都被分割成两部分。在制冷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40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在制热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20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
在制冷运转时,将配置于室外热交换器40侧的流量调节阀34的流路的一方流路关闭。由于室外热交换器40的风扇42旋转,因此向被关断侧的热交换器(图4的第二热交换部40B)积存制冷剂。
另一方面,在制热运转时,将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20侧的流量调节阀32的流路的一方关闭。由于室内热交换器20的风扇旋转,因此在被关断侧的热交换器(图4的第二热交换部20B)积存制冷剂。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一台空气调节装置中,在制冷时、制热时这两方,能够降低下限的空调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中,为了使空调能力下降而积极地使制冷剂向热交换器积聚,因此维持冷凝器的风扇的旋转这一点也是特征之一。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在通常的结构中,冷凝器的风扇是由被分割的两个热交换部共有的一个风扇。在室内热交换器中,冷凝器的风扇是线流风扇这样的共同的一个风扇,但是在螺旋桨风扇左右存在两个的结构的情况下,使两个风扇都旋转。
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限定,而是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并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空气调节装置,2室外机,3室内机,10压缩机,20室内热交换器,20A、40A第一热交换部,20B、40B第二热交换部,22、42风扇,24室温传感器,30膨胀阀,32、34流量调节阀,32A流量调节部,40室外热交换器,90、92、94、94A、94B、96、97A、97B、98、99、101、101A、101B、102、102A、102B管,91四通阀,100、103延长配管,110、112断流阀,200控制装置,201通信电路,202处理器,203存储器,E、F、G、H端口。

Claims (3)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在运转中使制冷剂按照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及蒸发器的顺序进行循环,其中,
所述冷凝器包括:
以所述制冷剂相互并行地流动的方式构成的第一热交换部及第二热交换部;及
构成为能够使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部的制冷剂的流量与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部的制冷剂的流量产生流量差的流量限制部,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对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流量限制部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在变更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空调能力时,组合使用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与所述流量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a)在将所述空调能力从第一能力变更为比所述第一能力小的第二能力的情况下,使所述压缩机的频率降低,(b)在将所述空调能力从所述第二能力变更为比所述第二能力小的第三能力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流量限制部使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部的制冷剂的流量相比于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部的制冷剂的流量受到限制,使积存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的制冷剂增加,由此使制冷剂的循环量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还具备在制冷运转时与制热运转时切换所述制冷剂的循环方向的四通阀,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都被分割成两部分,
在制冷运转时,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所述冷凝器发挥作用,
在制热运转时,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所述冷凝器发挥作用。
CN201980088167.9A 2019-01-28 2019-01-28 空气调节装置 Pending CN1133024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02650 WO2020157788A1 (ja) 2019-01-28 2019-01-28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2436A true CN113302436A (zh) 2021-08-24

Family

ID=71840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8167.9A Pending CN113302436A (zh) 2019-01-28 2019-01-28 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404710A1 (zh)
EP (1) EP3919835A4 (zh)
JP (1) JP7086231B2 (zh)
CN (1) CN113302436A (zh)
WO (1) WO20201577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5235A1 (ja) * 2022-10-06 2024-04-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KR20240061047A (ko) * 2022-10-31 2024-05-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4259A (ja) * 1984-08-09 1986-03-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
CN1724952A (zh) * 2004-07-21 2006-01-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器
CN101657686A (zh) * 2007-01-31 2010-02-2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装置
CN102272534A (zh) * 2009-01-15 2011-12-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6104178A (zh) * 2014-02-27 2016-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源侧单元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206944520U (zh) * 2017-06-20 2018-01-30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39664B2 (zh) 1974-05-15 1981-09-14
JPS646657A (en) * 1987-06-26 1989-01-11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Multiple chamber type air conditioner
JP2908013B2 (ja) * 1990-07-31 1999-06-21 株式会社東芝 空気調和機
JP2922002B2 (ja) * 1991-02-20 1999-07-19 株式会社東芝 空気調和機
JPH09229500A (ja) * 1995-12-27 1997-09-05 Mando Mach Co Ltd 多室エアコン
WO2012014345A1 (ja) * 2010-07-29 2012-0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
CN105723168B (zh) * 2013-10-24 2018-05-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WO2015132966A1 (ja) 2014-03-07 2015-09-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10753663B2 (en) * 2018-01-25 2020-08-25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HVAC system with multiple compressors and heat exchanger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4259A (ja) * 1984-08-09 1986-03-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
CN1724952A (zh) * 2004-07-21 2006-01-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器
CN101657686A (zh) * 2007-01-31 2010-02-2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装置
CN102272534A (zh) * 2009-01-15 2011-12-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6104178A (zh) * 2014-02-27 2016-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源侧单元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206944520U (zh) * 2017-06-20 2018-01-30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57788A1 (ja) 2020-08-06
EP3919835A1 (en) 2021-12-08
US20210404710A1 (en) 2021-12-30
EP3919835A4 (en) 2022-01-19
JPWO2020157788A1 (ja) 2021-10-14
JP7086231B2 (ja) 2022-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7179B (zh) 空气调节机
JP3925545B2 (ja) 冷凍装置
JP472538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11384965B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performing a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operation using a liquid pump
WO2013145006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0337570B (zh) 空调装置
JP486410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895901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EP2375188A1 (en) Air conditioner
US10907866B2 (en) Refrigerant cycle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9863680B2 (en) Heat pump apparatus
US11060771B2 (en) Air conditioner with a refrigerant ratio adjustor
CN111051793B (zh) 空气调节装置
KR101901540B1 (ko) 공기 조화 장치
JP2002081767A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10876777B2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using vapor injection cy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device
US10539343B2 (en) Heat source side unit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13302436A (zh) 空气调节装置
GB2561752A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CA3176430A1 (en)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reheat
KR20210026645A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20008590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6002021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EP4328525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JPWO2013145006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