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1943B - 微阵列容器 - Google Patents

微阵列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1943B
CN113301943B CN201980089050.2A CN201980089050A CN113301943B CN 113301943 B CN113301943 B CN 113301943B CN 201980089050 A CN201980089050 A CN 201980089050A CN 113301943 B CN113301943 B CN 1133019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array
container
flexure
carrier
carrie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90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1943A (zh
Inventor
迈克尔·库里克
索斯藤·费尔
斯蒂芬·厄尔霍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TS Lohmann Therapie Systeme AG
Original Assignee
LTS Lohmann Therapie System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TS Lohmann Therapie Systeme AG filed Critical LTS Lohmann Therapie Systeme AG
Publication of CN113301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1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1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19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23Drug applicators using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61Methods for using microneed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微阵列容器(10),该微阵列容器具有第一侧(12)和第二侧(14)。此外,微阵列容器(10)包括载体结构(16),该载体结构用于将微阵列容器(10)连接到施用点(18)。载体结构(16)连接有又连接到微阵列(22)的载体表面(20)。铰接装置(26)布置在载体表面(20)与载体结构(16)之间,铰接装置(26)使得连接到载体表面(20)的微阵列(22)可以沿着微阵列(22)的范围相对于载体结构(16)移动。进一步地,公开了一种具有多个这种微阵列容器(10)的微阵列容器簇(100)。

Description

微阵列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阵列容器(microarray receptacle)和微阵列容器簇(cluster)。
【背景技术】
微阵列具有多个微针(microneedles),这些微针通常布置在诸如贴片、药膜等的载体表面上,或者连接到载体表面。这种微阵列具有大量的微针,例如每平方厘米500-600个针。针的长度短,使得当微针被压入患者的皮肤中时,针仅刺入到皮肤中的程度使得针尖尽可能不与神经和血管接触。微针包含活性成分或药物。对应的活性成分可以施用到针的表面或布置在针中。优选的是,针由在患者皮肤中溶解的材料制成。
当将微阵列施用于人体皮肤时,存在的问题是,微针引入皮肤中必须是可重复的,以便特别确保药物的可靠输送。而且,微针的引入必须独立于使用者或患者,因为否则将不保证重复性。
特别地,微针的引入也应当独立于皮肤的性质,使得总是确保一定的刺入深度。
目前,微阵列的施用经常由使用者用手进行。通常,为此,使用者从例如泡罩包装的标准包装中取出微阵列。一方面,微阵列从此刻起暴露于污染。另一方面,存在单个微针和/或整个微阵列将被损坏的风险。在取出之后,使用者将微针阵列放置在施用部位上,例如皮肤。在下一步骤中,进行施用。为此,例如,习惯做法是使用者用手指按压在微阵列的后侧上,由此将针施用到皮肤中。这不提供可重复的施用。
如果具有多个微针或多个微针阵列的微阵列将被施用到施用点或将微阵列施用到弯曲的皮肤表面,则出现另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当前也不会出现可重复的施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产生一种微阵列容器,该微阵列容器提高了施用微阵列的重复性。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个微阵列的优化施用的微阵列容器簇。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微阵列容器和一种微阵列容器簇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优选是用于储存和/或处理和/或引导施用微阵列的微阵列容器。微阵列容器具有第一侧,该第一侧优选地是微阵列容器的上侧。该第一侧特别是背离施用点、特别是皮肤的侧。此外,微阵列容器具有第二侧,优选地下侧,该侧特别是面向皮肤的侧。微阵列容器具有载体结构,该载体结构形成为连接到施用点。施用点特别优选地是使用者的皮肤。由此,载体结构优选具有微阵列容器与皮肤的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可以特别地由粘合剂制成。由此,微阵列容器可以用载体结构的接触表面胶合在皮肤上。此外,微阵列容器具有连接到载体结构的载体表面。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载体表面形成为特别地圆形或矩形的板。优选的是用大致二维表面来具体实施载体表面。微阵列连接到载体表面。微阵列与载体表面之间的连接特别可以进行为使得微阵列的贴片被胶合和/或焊接到载体表面。另一方面,微阵列与载体表面形成为整体(也称为“一体”)的构造也是可以的。可以的是微结构、优选微阵列的微针可以直接附接到载体表面。优选的是载体结构被形成和/或连接到载体表面,使得在初始状态下,在载体表面与微阵列之间存在距施用点的距离。载体表面可以形成为使得其代表无菌屏障,特别是朝向第一侧。此外,微阵列容器在载体表面与载体结构之间具有铰接装置(articulation device)。铰接装置被形成为使得连接到载体表面的微阵列相对于载体结构的移动成为可能。微阵列相对于载体结构的这种相对移动特别进行为使得移动沿着微阵列的微结构的范围进行,优选在微针的情况下。换言之,载体表面上的微阵列经由铰接装置与载体结构连接安装,使得特别地,微阵列与皮肤的距离经由移动被克服,由此进行微阵列到皮肤中的施用。在这种情况下,铰接装置特别地形成为使得其仅使沿着微结构的范围的移动成为可能。然而,另外移动(诸如特别是倾斜或横向移动)是可以的构造也是可以的。铰接装置可以被具体实施为使得其仅允许一侧上的移动,特别是朝向皮肤。另一方面,铰接装置也可以具体实施为使得其允许两侧上的移动,特别是前后移动。载体结构优选形成微阵列容器的特别为圆柱形的壳体。壳体的圆柱形形状可优选地具有圆形或矩形、特别是正方形或椭圆形的基部。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铰接装置具有至少第一挠曲部。优选地,第一挠曲部与载体表面形成为整体。如果存在由挠曲部和载体表面构成的整体构造,则特别可以的是,微阵列直接连接到挠曲部。在这种情况下,微阵列和挠曲部的整体构造也是可以的。
优选地,除了第一挠曲部之外,铰接装置还具有第二挠曲部。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第一挠曲部和第二挠曲部被布置为基本上彼此平行。第二挠曲部特别形成作用表面,用于优选地在微阵列容器上的外部作用。特别地,第二挠曲部可以形成为使得其可以从外部移动。优选的是第二挠曲部由此被移动以能够作用在第一挠曲部上。两个挠曲部特别形成或布置为使得微阵列和/或载体表面仅可以经受一维的、优选线性的偏转。优选地,该偏转是沿着微阵列的微结构的范围的偏转。优选地,在第一挠曲部与第二挠曲部之间设置间隔件。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微阵列容器具有用于将第一挠曲部和第二挠曲部相对于彼此固定的阻挡装置。特别地,阻挡装置是接合装置,该接合装置在接合时防止第一挠曲部相对于第二挠曲部的相对移动。另选地或另外地,可以的是接合装置在接合时防止第一挠曲部与载体结构之间的相对移动。优选的是接合装置形成为使得在接合时防止第一挠曲部、第二挠曲部与载体结构之间的相对移动。优选地,接合装置是第一挠曲部与第二挠曲部之间的接合销。接合销可以被构造为使得在初始状态下,接合销已经连接到第一或第二挠曲部,并且在接合时,与相应的另一挠曲部接合,由此防止两个挠曲部的相对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的是接合销在接合时与两个挠性部接合。同样,可以的是接合销此外与载体结构接合。
第一挠曲部和/或第二挠曲部特别地是线性挠曲部。更优选地,它是线性板式挠曲部。线性板式挠曲部是刚性板,该刚性版具有经由槽脊以相对于彼此可移动的方式连接的至少两个区域。区域相对于彼此的移动性特别地限于平行和/或直角移动。槽脊和/或区域特别是借助于冲压和/或激光切割刚性板来产生。线性板式挠曲部也称为“膜片挠曲部”。优选的是载体表面与铰接装置和/或微阵列构造成整体。也可以的是载体表面与载体结构连接成整体。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铰接装置具有1自由度。优选地,铰接装置由此仅允许线性偏转,特别是沿着微阵列的微结构的范围。换言之,铰接装置优选地被构造成使得其仅使得Z方向上的移动成为可能。特别优选的是铰接装置仅允许在一个方向上的移动,优选地在微针的针尖方向上的移动。
优选地,微阵列容器具有引导装置,用于特别是载体表面的线性引导。优选地,引导装置被具体实施为引导铰接装置。特别地,引导装置布置在第一挠曲部与第二挠曲部之间。优选地,引导装置具有特别是圆形的导杆。优选地,导杆引导第一挠曲部和/或第二挠曲部,第一挠曲部和/或第二挠曲部优选地具有用于借助于导杆引导的开口。
一方面,可以的是铰接装置被构造成使得其在偏转之后独立地将载体表面移回到起始位置。另一方面,可以的是铰接装置将载体表面保持在偏转位置。根据该第一可能构造,由此特别是在微针刺入到皮肤中时,一旦铰接装置不再偏转,特别是从外部偏转,就随后从皮肤中抽出微针。根据可能的第二构造,特别可以的是,在铰接装置第一次偏转之后,微针刺入到皮肤中,并且优选地通过铰接装置偏转,由此保持刺入到皮肤中。为此,优选的是微阵列容器具有固定装置,特别是接合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将铰接装置和/或载体表面阻挡或固定在偏转位置,并且这样,至少暂时地防止微阵列移回到起始位置。特别地,接合固定装置是承载铰接装置的接合铰链、和/或特别地在载体表面与载体结构之间作用的按扣。优选的是微阵列容器、特别是铰接装置具有预张紧装置,诸如弹簧。预张紧装置特别地具体实施为使得其在载体表面偏转和/或保持在偏转位置期间触发载体表面的加速。
优选的是微阵列容器具有间接或直接连接到微阵列的后侧的力引入结构。
特别地,力引入结构可以与微阵列相对地连接到载体表面。优选的是力引入结构被凸起地构造。
微阵列容器特别具有基膜。基膜优选地布置在微阵列容器的第二侧上。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基膜代表朝向周围环境的第二侧上的微阵列的无菌屏障。可以的是基膜被构造成使得其可以被微阵列穿透。由此,微阵列的微针特别可以刺穿基膜。
优选的是基膜连接到载体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特别优选的是基膜以可剥离或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载体结构。这种可剥离的连接特别通过将基膜胶合到载体结构上来进行。由此,可以的是使用者特别是在使用前将基膜从载体结构上拆卸,并这样暴露微阵列。
可以的是基膜具有粘合层。这样,特别可以将微阵列容器紧固到施用点。
微阵列容器优选具有覆盖膜。覆盖膜特别连接到载体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固定的、不可拆卸的连接。特别地,覆盖膜可以优选通过超声波焊接而焊接或结合到载体结构。覆盖膜优选地形成朝向周围环境的微阵列容器的第一侧上的无菌屏障。
覆盖膜特别地被制成为柔性的和/或易碎的。在柔性构造的情况下,特别地,可以发生从外部在覆盖膜上发生的作用,使得覆盖膜柔性地屈曲。在易碎的、优选穿孔的构造的情况下,覆盖膜可在外部作用下撕裂,由此允许从外部作用于微阵列容器上。
在优选的构造中,微阵列容器具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特别地设置在微阵列容器的第一侧上。特别优选的是连接装置与载体结构优选整体地连接。该连接装置特别是用于微阵列施用器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优选具有螺纹和/或插接式连接器和/或形状配合的连接件和/或胶合点和/或法兰和/或卡口紧固件连接件和/或磁性连接件,特别是磁体。
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簇具有多个根据本发明的根据上述定义的微阵列容器。多个微阵列容器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微阵列,使得特别是可以存在具有不同活性物质和/或不同针数等的不同微阵列。多个微阵列容器的载体表面和/或基膜和/或覆盖膜和/或载体结构优选连接在一起,特别优选整体式连接。这样,多个微阵列容器可以连接在一起。特别地,这样,可以共同地、优选连续地生产多个微阵列容器。这样,还有利地可以将共同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微阵列容器施用到待施用身体部位,特别是弯曲的皮肤部分。然后,可同时或以按时间顺序交错的方式施用该多个微阵列容器。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使用优选实施方式更详细地讨论本发明。
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簇的示意平面图;
图2是图1的区域II的详细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的实施方式;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该微阵列容器沿着剖面III大致对应于图2的微阵列容器;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的另外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的另外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
图6a是处于起始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的另外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
图6b是处于施用位置的图6a的微阵列容器的示意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的另外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
图8a是具有微阵列施用器和处于起始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的实施方式的的施用系统的示意剖视图;以及
图8b是处于施用位置的图8a的装置的示意剖视图。
在附图中,类似或相同的部件或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特别地,为了提高清晰度,优选地,在所有附图中,已经标识的元件未被提供有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簇100的实施方式的下侧的平面图(其中去除了基膜36)。
微阵列容器簇10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10、10’、10”、10’’’的多个实施方式,它们经由覆盖膜38连接在一起.为了施用微阵列容器簇,将微阵列容器簇特别地放置在人皮肤上,使得微阵列容器簇100的所例示侧102位于皮肤上,由此通过覆盖膜38与周围环境屏蔽。在这种情况下,覆盖膜38和/或微阵列容器10、10’、10”、10’’’优选地被构造成柔性的,使得微阵列容器簇100特别地适合于皮肤的弯曲部分。
一旦微阵列容器簇100已经被放置在皮肤上,特别地,单独的微阵列容器10可以彼此独立地被施用,或者可以共同施用所有的微阵列容器。
代替所例示的实施方式,可以的是载体结构16、16’、16”、16’’’连接在一起,特别是连接成整体。
图2示出了图1的微阵列容器10的详细视图。图2示出了微阵列容器10的下侧14,该下侧位于上侧12的对面,该上侧在该视图中不能看到。
微阵列容器10具有环绕的载体结构16,该载体结构部分地突出超过载体表面20,载体结构16通过与载体表面20重叠的区域连接到载体表面20(参见图3)。优选地,载体结构16的突出区域连接到覆盖膜38,该覆盖膜在图2中未例示(参见图1和图3)。覆盖膜38与载体结构16之间的连接优选借助于焊接和/或胶合来具体实施,然而,整体或其他构造也是可以的。载体结构16与载体表面20之间的连接可以特别地借助于胶合和/或焊接来具体实施,但是也可以构造成整体。载体表面20连接到具有多个微针24的微阵列22。如图例示,微阵列22是上面布置有微针24的贴片,微针特别地与贴片形成为整体。在这种情况下,微针24优选地成圆锥形地伸出图像平面(在Z方向上)。代替所例示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将微阵列22直接连接到载体表面20,整体连接也是可以的。因此,可以将载体表面20与微阵列22和/或微针构造成整体。载体结构16优选具有高度(在图中从图像平面突出),该高度特别地确保载体表面20与施用点之间的距离。
图2的微阵列容器10还具有铰接装置26。在这种情况下,铰接装置26具体实施为挠曲部,特别是线性板式挠曲部。为此,载体结构16具有狭缝42、44,它们特别借助于冲压优选大致对应于载体表面20的板而产生。在这些狭缝42、44之间存在槽脊48。这些优选制成柔性的槽脊48允许载体表面20的内部区域相对于外部区域移动。铰接装置26特别使微阵列在Z方向上的移动成为可能。然而,由于铰接装置在所例示的挠曲铰接装置26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实施,因此微阵列22的倾斜也是可以的,使得围绕X轴和/或Y轴的移动同样是可以的。
可以的是微阵列容器10独立于微阵列容器簇100形成。因此,根据图2的实施方式的微阵列容器10将特别地具有单独的覆盖膜38。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10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微阵列容器10沿着剖面III大致对应于图2的微阵列容器(独立于微阵列容器簇100)。
与图2的实施方式不同,在图3中例示了基膜36。该基膜36连接到载体结构16。基膜36与载体结构16之间的这种连接优选地具体实施为粘合连接。特别优选的是基膜36被制成可剥离的或可去除的,使得特别地在施用之前,使用者可以从微阵列容器10去除基膜36。另选地或另外地,可以的是基膜36被具体实施为使得其可以被微阵列22刺穿,即特别地被微针24刺穿。特别地,基膜36可以优选地在所例示的下侧上具有粘合层,使得微阵列容器10可以经由基膜36的粘合层以粘合的方式连接到施用点。
在所例示的形式中,微阵列容器10处于非偏转或非施用位置。因此,特别是线性板式挠曲部的挠曲部26不偏转。在微阵列22的后侧或载体表面20的后侧连接有凸起的力引入结构34。该凸起的力引入结构34使得可以的是,特别是在借助于相对凸起的施用器引入力的情况下,微阵列22的施用在施用点的法向向量处进行,即,特别是在皮肤的法向向量处进行。由此,结果是引起了沿着Z轴的偏转,并且最佳地将微针刺入和施用到皮肤中是可以的。
微阵列22经由基膜36以及覆盖膜38和/或载体表面20保护以免于周围环境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特别地免于周围环境影响的无菌保护是可以的。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10的另外实施方式。图4的实施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于图3的实施方式。与图3的实施方式相反,图4的微阵列容器没有力引入结构34。同样,图4的实施方式中没有例示覆盖膜38。然而,同样可以在图4的实施方式中设置覆盖膜38。
此外,图4的铰接装置26的实施方式与图3的实施方式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铰接装置26具有第一挠曲部28,该挠曲部28大致对应于图3的实施方式,即,特别地具体实施为线性板式挠曲部。此外,微阵列容器具有处于第一挠曲部28上方的第二挠曲部30。第二挠曲部30优选地为板,特别地由弹簧钢构成,该板向上弯曲并且这样处于预张紧状态。换言之,第二挠曲部30的实施方式对应于“掣子”方式的实施方式。当从上方将压力施加在第二挠曲部30上时,第二挠曲部变形并翻转到相对侧上,于是第二挠曲部30向下弯曲并保持在该位置。由于变形的这种变化,第二挠曲部30作用于第一挠曲部28上并且同样使其偏转。因此,发生连接到第一挠曲部的微阵列22的偏转或施用。
在所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微阵列容器10具有接合装置60。如图例示,接合装置60具有销32和第二挠曲部30中的开口31。销32连接到第一挠曲部28,特别是与其形成为整体。优选地,销32具有近似半骨形状的结构,使得在一端处设置一种半球或加厚部33。销32朝向连接到第一挠曲部28的另一侧呈锥形。在第二挠曲部30偏转时,第二挠曲部30借助于所设置的开口31被推到销32的加厚部33上方,该加厚部特别地被制成为柔性的。因此,第二挠曲部30与第一挠曲部28发生接合,使得防止挠曲部28、30之间的随后的相对移动。换言之,第二挠曲部30与第一挠曲部28接合。由于第二挠曲部30的预张紧,第一挠曲部28和第二挠曲部30保持在偏转位置,使得微阵列22被偏转并由此保持被施用。
代替在此例示的具有接合装置60的实施方式,没有接合装置并且因此优选地也没有第二挠曲部30中的开口31的微阵列容器10的实施方式同样是可以的。
由于设置了优选地彼此平行地相关联的两个挠曲部28、30,因此,特别是与图3的实施方式相反,微阵列22不围绕X轴和/或Y轴倾斜(即不移动)是可以的。两个挠曲部28、30以确保仅沿着Z轴的偏转是可以的这种方式相对于彼此布置。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10的另外实施方式。微阵列容器10具有两个挠曲部28、30。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挠曲部28、30以图3的挠曲部28的方式具体实施,即,特别地具体实施为线性板式挠曲部。再次,两个挠曲部28、30的组成确保仅沿着Z轴的偏转是可以的。第一挠曲部28具有开口29,第二挠曲部30具有开口31。在开口之间设置有接合装置60,在所例示的实施方式中,该接合装置被具体实施为接合销32。接合销32是大致骨形的,使得加厚部33’、33”位于接合销32的两端。在第二挠曲部30沿正Z方向偏转时,由于第二挠曲部30对第一挠曲部28的作用,同样发生第一挠曲部28的偏转,由此发生微阵列22沿Z方向的施用。此外,该偏转确保了具有开口29、31的第一挠曲部28和第二挠曲部30推动接合销32,并保持接合在接合销32的中间区域。这样,发生第一挠曲部28相对于第二挠曲部30的接合。
在第一挠曲部28与第二挠曲部30之间设置载体结构16。以图3的实施方式的方式,该载体结构16同样可以在第一挠曲部28下面延伸,并且这样特别地产生距施用点的距离。此外,在图5的实施方式中,以图3的实施方式的方式,同样可以实施设置基膜36和/或覆盖膜38和/或力引入结构34。
图6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10的另外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基于图5的实施方式。
与图5的实施方式相反,初始状态下的销32已经插入到开口29、31中。在这种情况下,销32大致对应于具有两个轴台阶72、74的轴的实施方式,销32的非常广泛的变化形式(例如圆形、矩形、正方形等)是可以的。轴台阶72插入开口31中,轴台阶74插入开口29中。在这种情况下,销32一方面用作第一挠曲部28与第二挠曲部30之间的间隔件。此外,该实施方式具有引导装置70,该引导装置包围销32的轴台阶72、74和开口29、31。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导杆的销32确保了第一挠曲部28和第二挠曲部30的线性引导,使得仅在Z方向上的偏转是可以的。如果相应地在第一挠曲部28上发生将经历倾斜或扭矩的这种作用,则销32吸收该扭矩并防止倾斜。因此,仅发生微阵列22在Z方向上的线性偏转。
同样,该实施方式具有接合装置60。接合装置60包括销32的突起33和接合板62。接合板62被例示为不可移动地连接到载体结构16,特别地被构造为整体,并且具有设置有斜面的开口64。在起始位置(图6a),也可以形成为凸缘的突起33靠在接合板62的开口64上。在第二挠曲部30例如由于使用者在其上施用的压力而在Z方向上偏转(图6b)时,经由销32将力传递到第一挠曲部28上,由此同样使销32以及第一挠曲部28在Z方向上偏转。在这种情况下,突起33克服接合板62的开口64。因此,销32接合在接合板62下方(在Z方向上)。这导致第一挠曲部28固定在偏转位置,因此,发生对连接到第一挠曲部28的微阵列22的一种后续按压。由此,可以保持施用微阵列22。特别地,由于开口64的斜面,一旦突起33已经穿过开口64,则随后在相反方向上穿过,由此防止返回到起始位置。
可以的是第二挠曲部30在初始偏转之后再次移回到起始位置。这特别可以由于使得在轴台阶72与开口31之间的插接式连接是可拆卸的而引起。另一方面,可以的是具有开口31的轴台阶72和/或具有开口29的轴台阶74不可拆卸地构造,特别是构造成整体。同样,可以的是销32不具有任何轴台阶72、74和/或挠曲部28、30不具有任何开口29、31,但是销32在一侧上直接连接到第一挠曲部28,并且在另一侧上直接连接到第二挠曲部30,优选地不可拆卸地,特别是构造成整体。
突起33可以被构造为柔性的。另选地或另外地,接合板62或接合板62的开口62的区域可以被构造成柔性的。
不具有接合装置60(即,特别地不具有接合板62和/或销32上的突起33)的以图6a的实施方式的方式进行的实施方式也是可以的。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微阵列容器10的另外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大致对应于图6a的实施方式。
与图6a的实施方式不同,该实施方式的接合装置60除了具有突起33’之外还具有另外突起33”,该另外突起比突起33’宽。一旦突起33’穿过开口64,则借助于突起33’和突起33”使销在两侧接合在接合板62上的开口64中。由于靠在接合板62上的突起33”的宽度,因此防止了在Z方向上的进一步偏转。优选地,这样,在第一次偏转之后,发生微阵列容器的永久接合且因此发生微阵列容器的阻止。
图8a示出了布置在施用点18上的图3的微阵列容器10,施用点18特别是使用者或患者的皮肤。基膜36已被拉开或去除以便施用。
大致长方体-圆柱形的微阵列施用器50已经被放置在微阵列容器10上或连接到微阵列容器10。除了例如可以是正方形或矩形的长方体形式之外,诸如规则的圆柱形式等的另外形式也是可以的。微阵列容器10到微阵列施用器50的连接特别地在微阵列容器10的连接装置40处进行,该连接装置优选地被构造为螺纹和/或接合装置和/或形状配合连接件或法兰,微阵列施用器具有对应的配合连接件。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微阵列容器10具有一个或多个这种连接装置40,并且微阵列施用器50具有用于此的对应配合件,以便产生特别可断开的连接。
微阵列施用器50在一侧上具有铰接件(articulation)54,在另一侧上具有预定断裂点52。同样,微阵列施用器具有凸起结构56,该凸起结构被制成与微阵列容器10的力引入结构34相对地凸起。
微阵列容器10和连接到其的微阵列施用器50共同代表施用系统1000。
图8b示出了处于施用位置的图8a的施用系统1000。
例如,由于使用者按压微阵列施用器50的所例示的上侧,因此在预定断裂点52处发生断裂,使得微阵列施用器50的凸起结构56围绕铰接件54发生偏转。预定断裂点的断裂特别在施加期望的载荷时发生,期望的载荷优选对应于微阵列的最佳施用力。在偏转位置,凸起结构56作用于微阵列容器的力引入结构34。由于相对的凸起结构,产生结构56、34之间的集中载荷,并且发生沿着皮肤的法向向量的施用。在这种情况下,连接有微阵列22的挠曲部28被推入到铰接装置26周围的施用点18中。特别优选的是预定断裂点52被具体实施为使得其在预定的脉冲下断裂,该脉冲特别对应于微阵列22的最佳施用力。
优选地,微阵列施用器50具有接合机构,该接合机构将接合在偏转位置的凸起结构56固定。这样,提供了凸起结构56到微阵列容器的力引入结构34上的一种随后按压。这意味着特别持久的施用是可以的。
代替用微阵列施用器50触发或施用微阵列容器10,其它类型的触发也是可以的。优选地,微阵列容器10可以用手、特别是用使用者的手指来进行操作。也可使用其它微阵列施用器。

Claims (17)

1.一种微阵列容器(10),包括:
第一侧(12),所述第一侧(12)为上侧;
第二侧(14),所述第二侧(14)为下侧;
载体结构(16),所述载体结构用于将所述微阵列容器(10)连接到施用点(18);
载体表面(20),所述载体表面连接至所述载体结构(16);
微阵列(22),所述微阵列连接到所述载体表面(20);以及
铰接装置(26),所述铰接装置在所述载体表面(20)与所述载体结构(16)之间,
其中,所述铰接装置(26)使得连接到所述载体表面(20)的所述微阵列(22)沿着所述微阵列(22)的范围相对于所述载体结构(16)移动,
其中所述铰接装置(26)至少包括第一挠曲部(28)和第二挠曲部(30),其中所述第一挠曲部(28)和所述第二挠曲部(30)仅允许微阵列(22)的线性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挠曲部(28)与所述载体表面(20)形成为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挠曲部(28)和所述第二挠曲部(30)被布置成大致彼此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合装置(60),在所述第一挠曲部(28)与所述第二挠曲部(30)之间的接合销(32),使得在所述接合装置(60)接合时,防止所述挠曲部(28、30)之间的相对移动,并且防止所述挠曲部(28、30)与所述载体结构(16)之间的相对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挠曲部(28)和/或所述第二挠曲部(30)是线性挠曲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表面(20)与所述铰接装置(26)和/或与所述微阵列(22)形成为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装置(26)具有1自由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装置(70),在所述第一挠曲部(28)与所述第二挠曲部(30)之间,用于线性引导所述载体表面(20),其中,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导杆(7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装置(26)形成为使得在偏转之后其独立地返回到起始位置,或者形成为使得在偏转之后其保持在偏转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力引入结构(34),所述力引入结构间接或直接地连接至所述微阵列(22)和/或所述载体表面(20)的后侧,并且从其凸起地开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膜(36),所述基膜被所述微阵列(22)穿透,其中,所述基膜(36)在所述第二侧(14)上将所述微阵列容器(10)以无菌方式与周围环境隔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36)以可剥离的方式连接到所述载体结构(16)。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到所述载体结构(16)的覆盖膜(38),其中,所述覆盖膜(38)在所述第一侧(12)上将所述微阵列容器(10)以无菌的方式与周围环境隔绝。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膜(38)是柔性的和/或易碎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阵列容器(10)、在所述第一侧(12)上包括用于连接到微阵列施用器(50)的连接装置(40),其中,所述连接装置(40)包括:螺纹和/或接合装置和/或形状配合连接件和/或法兰。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挠曲部是线性板式挠曲部。
17.一种微阵列容器簇(100),包括:
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
其中,
多个所述微阵列容器(10)的载体表面(20)、和/或多个所述微阵列容器(10)的基膜(36)、和/或多个所述微阵列容器(10)的覆盖膜(38)、和/或多个所述微阵列容器(10)的载体结构(16)连接在一起,构造成整体。
CN201980089050.2A 2019-01-17 2019-11-26 微阵列容器 Active CN1133019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200558.6A DE102019200558A1 (de) 2019-01-17 2019-01-17 Mikroarrayaufnahme
DE102019200558.6 2019-01-17
PCT/EP2019/082542 WO2020148009A1 (de) 2019-01-17 2019-11-26 Mikroarrayaufnah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1943A CN113301943A (zh) 2021-08-24
CN113301943B true CN113301943B (zh) 2023-02-17

Family

ID=68771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9050.2A Active CN113301943B (zh) 2019-01-17 2019-11-26 微阵列容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72291A1 (zh)
EP (1) EP3911403A1 (zh)
CN (1) CN113301943B (zh)
BR (1) BR112021012574A2 (zh)
CA (1) CA3125051A1 (zh)
DE (1) DE102019200558A1 (zh)
WO (1) WO20201480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131377A1 (de) 2020-11-26 2022-06-02 Lts Lohmann Therapie-Systeme Ag. Sensorvorrichtung, Verwendung einer Senso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rfassung der Eigenschaften eines Hautbereich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16A (zh) * 1992-03-17 1993-12-29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由使用者激活的离子电渗疗装置及其用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25312C (en) * 2000-10-13 2010-02-16 Alza Corporation Microprotrusion member retainer for impact applicator
CA2613114C (en) * 2005-06-27 2015-02-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icroneedle cartridg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pplying
US9119945B2 (en) * 2006-04-20 2015-09-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evice for applying a microneedle array
JP5553612B2 (ja) * 2007-01-22 2014-07-16 コリウム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アレイ用アプリケータ
GB0821818D0 (en) * 2008-12-01 2009-01-07 Lumicure Ltd Medical Apparatus
US9687640B2 (en) * 2010-05-04 2017-06-27 Corium International, Inc. Applicators for microneedles
WO2014059104A1 (en) * 2012-10-10 2014-04-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pplicator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a microneedle device to skin
EP2906284B8 (en) * 2012-10-10 2021-01-20 Kindeva Drug Delivery L.P. Force-controlled applicator for applying a microneedle device to skin
EP2919849B1 (en) * 2012-11-16 2021-01-06 Kindeva Drug Delivery L.P. Force-controlled applicator for applying a microneedle device to skin
WO2015005143A1 (ja) * 2013-07-11 2015-01-1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ユニット
EP3027263A1 (en) * 2013-07-30 2016-06-08 ZP Opco, Inc. Low-profile microneedle patch applicator
US10828429B2 (en) * 2015-10-27 2020-11-10 Nanopass Technologies Ltd. Microneedle device with mechanical guide
CN205964694U (zh) * 2016-06-24 2017-02-22 周愉 超声电动微针经皮给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16A (zh) * 1992-03-17 1993-12-29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由使用者激活的离子电渗疗装置及其用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125051A1 (en) 2020-07-23
WO2020148009A1 (de) 2020-07-23
EP3911403A1 (de) 2021-11-24
DE102019200558A1 (de) 2020-07-23
CN113301943A (zh) 2021-08-24
US20220072291A1 (en) 2022-03-10
BR112021012574A2 (pt) 2021-09-14
JP2022517650A (ja) 2022-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04975B2 (ja) 衝撃適用装置用の微小突起部材保持器
KR20200122230A (ko) 수용 용기, 마이크로 니들 유닛, 수용 용기군, 및 마이크로 니들 유닛의 제조 방법
US11701507B2 (en) Microneedle patch applicator and housing for same
CN113316468B (zh) 施用器
US9492647B2 (en) Microneedle array applicator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a microneedle array
JP2011083484A (ja) 経皮薬物投与装置及び経皮薬物投与ユニット
US10518072B2 (en) Needle-shaped body
CN113301943B (zh) 微阵列容器
CN113316467A (zh) 用于微针阵列的支架
JP7507768B2 (ja) マイクロアレイ受け部
US10315020B2 (en) Device with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 and positioning aid and penetration aid
JP2013236865A (ja) 皮下注射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356497B (zh) 穿刺用器具
KR20220114220A (ko) 항생제 반응 검사 패치
JPH0528339U (ja) 円皮鍼の包装容器及び脱着治具
JP2017209427A (ja) 経皮投与デバイス、および、薬剤投与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