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1871A - 温热器具 - Google Patents
温热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01871A CN113301871A CN201980088985.9A CN201980088985A CN113301871A CN 113301871 A CN113301871 A CN 113301871A CN 201980088985 A CN201980088985 A CN 201980088985A CN 113301871 A CN113301871 A CN 1133018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t
- slits
- sheet
- heat generating
- generating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3575 carbonace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8
- 239000011358 absorb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9000002657 fib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2923 metal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585 b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9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08000005156 Dehydr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8044 dehyd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297 de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83 alkali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Argon Chemical compound [Ar]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TWRXJAOTZQYOKJ-UHFFFAOYSA-L Magnesium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Mg+2].[Cl-].[Cl-] TWRXJAOTZQYOKJ-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4
- WCUXLLCKKVVCTQ-UHFFFAOYSA-M Potassium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K+] WCUXLLCKKVVCTQ-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131 Pulp (pap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FAPWRFPIFSIZLT-UHFFFAOYSA-M Sodium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Na+].[Cl-] FAPWRFPIFSIZLT-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298 atmosphe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746 feath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209 hai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SMZOUWXMTYCWNB-UHFFFAOYSA-N 2-(2-methoxy-5-methylphenyl)ethan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OC1=CC=C(C)C=C1CCN SMZOUWXMTYCWN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44000060011 Cocos nuc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162 Cocos nucife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1340 alkali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4 alkaline earth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1342 alkaline earth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864 aqueous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1805 chlorine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058 poly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994 synthet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209 synthetic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562 thicken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23 transition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3624 transition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UXVMQQNJUSDDNG-UHFFFAOYSA-L Calcium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l-].[Ca+2] UXVMQQNJUSDDNG-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785 Croscarmellose sodiu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N Hydrochlo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l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578 Iron(III) chlo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297 Ray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125 Sokala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472 Starch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221 acetate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30 acetylene bla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6 arg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110 calcium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628 calcium chlo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610 char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709 eyebro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60002089 ferrous chlorid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78 graft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NMCUIPGRVMDVDB-UHFFFAOYSA-L iron di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Fe]Cl NMCUIPGRVMDVDB-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2
- RBTARNINKXHZNM-UHFFFAOYSA-K iron tri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Fe](Cl)Cl RBTARNINKXHZNM-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629 magnesium chlo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415 pea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84 polyacrylic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103 potassium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1164 potassium chlor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8102 protein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90000623 proteins and gen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000004169 proteins and gene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80 sodium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107 star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698 starch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198134 Agave sisala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85686 Apocynum venet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060 Arachis glabrat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05624 Arachis hypoga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0777 Arachis hypoga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8262 Arachis monticol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74374 Blenni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Calcium Chemical compound [Ca]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82836 Camelus dromedari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25254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766 Cannabis sativa ssp. sativa var.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765 Cannabis sativa ssp. sativa var. spontan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83707 Cap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46553 Ceiba pentand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301 Ceiba pentand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101 Chit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31 Hot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57 Manna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0907 Musa textil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72 Polyvinyl alcoh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328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73771 Soybean Protein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307 Triti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98338 Triticum aestiv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16177 Vicugna paco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82840 Vicugna vicug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754 Vitis X bourquin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333 Vitis X labruscan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6365 Vitis vin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787 Vitis vinife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8042 Zea may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824 Zea mays ssp. parviglum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2017 Zea mays subsp may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HCHKCACWOHOZIP-UHFFFAOYSA-N Zinc Chemical compound [Zn] HCHKCACWOHOZI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18 adhesion promo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60 aram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235 aromatic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25 asbesto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7 bulk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5 calc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120 camo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649 carbonic acid derivativ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18 case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BECPQYXYKAMYBN-UHFFFAOYSA-N casein, tech. Chemical compound NCCCCC(C(O)=O)N=C(O)C(CC(O)=O)N=C(O)C(CCC(O)=N)N=C(O)C(CC(C)C)N=C(O)C(CCC(O)=O)N=C(O)C(CC(O)=O)N=C(O)C(CCC(O)=O)N=C(O)C(C(C)O)N=C(O)C(CCC(O)=N)N=C(O)C(CCC(O)=N)N=C(O)C(CCC(O)=N)N=C(O)C(CCC(O)=O)N=C(O)C(CCC(O)=O)N=C(O)C(COP(O)(O)=O)N=C(O)C(CCC(O)=N)N=C(O)C(N)CC1=CC=CC=C1 BECPQYXYKAMYB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240 casein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607 chanvre indie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822 cor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037 cross link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23 enhanc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47 exhib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56 gravure c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87 hemp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679 hydr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WPBNNNQJVZRUHP-UHFFFAOYSA-L manganese(2+);methyl n-[[2-(methoxycarbonylcarbamothioylamino)phenyl]carbamothioyl]carbamate;n-[2-(sulfidocarbothioylamino)ethyl]carbamodithioate Chemical compound [Mn+2].[S-]C(=S)NCCNC([S-])=S.COC(=O)NC(=S)NC1=CC=CC=C1NC(=S)NC(=O)OC WPBNNNQJVZRUHP-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50 melt-blown nonwov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557 miner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50 mohai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99 nitrogen atmosphe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02 pH adjus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22 packag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232 peanu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39 polyacrylonitril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451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33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64 ray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95 riebeck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51 slip 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9000000000 sodium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4 solid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710 soybean protei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02 straw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467 sulfuric acid derivativ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94 surface-act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059 synthetic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04 triacetate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59 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1 zin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5 zinc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61F7/03—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thermophore, i.e. self-heating, e.g. using a chemical reaction
- A61F7/03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thermophore, i.e. self-heating, e.g. using a chemical reaction using oxygen from the air, e.g. pocket-sto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61F7/03—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thermophore, i.e. self-heating, e.g. using a chemical reac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9/04—Eye-masks ; Devices to be worn on the face, not intended for looking through; Eye-pads for sunbath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01—Body part
- A61F2007/0002—Head or parts thereof
- A61F2007/0004—Eyes or part of the face surrounding the ey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61F2007/0225—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connected to the body or a part thereof
- A61F2007/0228—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connected to the body or a part thereof with belt or strap, e.g. with buckl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温热器具(1)在基材片(37)的一个表面设置有发热层(31),发热层(31)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电解质、碳材料和水的混合物(3M),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有由直线状或圆弧状的切口构成的一个以上的第一狭缝(S1)。优选温热器具(1)具有由直线状的切口构成的一个以上的第一狭缝(S1)的组,以该狭缝(S1)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的一列以上的第一狭缝列(L1)以彼此不交叉的方式形成于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也优选温热器具(1)形成有由圆弧状的切口构成的一个以上的第一狭缝(S1),还优选多个圆弧状的第一狭缝(S1)在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于同一圆周上或形成为同心圆弧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热器具。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之前提出了一种对眼睛和眼睛周围赋予温热的眼睛用温热器具(参照专利文献1)。该眼睛用温热器具具备眼罩形状的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肌肤侧片材、外侧片材以及配置于它们之间的片状发热体。片状发热体形成有多条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切口,由此,该片状发热体的变形变得容易。结果,该眼睛用温热器具以与脸部的弯曲形状吻合的方式变形,服贴性提高,使用感良好。该眼睛用温热器具所包括的片状发热体例如可以利用抄纸的方法来制造。
除此以外,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温热器具,其具备将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碳成分、水和电解质的发热组合物的层涂布于基材片而成的发热体(专利文献2)。该温热器具通过在利用涂布的方法制得的发热体上设置狭缝,提高温热器具的佩戴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825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941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在基材片的一个表面设置有发热层的温热器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温热器具的发热层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电解质、碳材料、纤维材料和水的混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温热器具在上述发热层和上述基材片上形成有由直线状或圆弧状的切口构成的一个以上的第一狭缝。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温热器具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温热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1所示的温热器具的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发热体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形成于图4所示的发热性主体的狭缝的配置形态的俯视图。
图6(a)至(f)是表示形成于图4所示的发热性主体的狭缝的另一配置形态的俯视图。
图7(a)至(d)是表示形成于发热性主体的狭缝的又一配置形态的俯视图。
图8(a)和(b)是表示图3所示的发热体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9(a)和(b)是表示图3所示的发热体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0(a)和(b)是表示图3所示的发热体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1(a)和(b)是表示图3所示的发热体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2(a)和(b)是表示图3所示的发热体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温热器具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4(a)和(b)是表示形成于发热性主体的狭缝的又一配置形态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形成于发热性主体的狭缝的又一配置形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温热器具由于形成有多条切口而使得服贴性高,但具备利用抄纸的方法制得的发热体的温热器具与具备利用涂布的方法制得的发热体的发热器具相比,存在发热特性差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温热器具由于具备利用涂布的方法制得的发热体,因而发热特性良好。然而,该利用涂布的方法制得的发热体不包含纤维。因此,与利用抄纸的方法制得的发热体相比,难以获得由在纤维间载持有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所带来的保水性、成型性和保型性良好的效果。
本发明的发明人推测,在使用利用抄纸的方法制得的发热体等包含纤维的发热体的情况下,该发热体中,由于该发热体中所包含的纤维的水吸收力低,可氧化性金属与氧的氧化反应受到阻碍,结果,无法获得良好的发热特性。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对于具备利用抄纸的方法制得的发热体等包含纤维的发热体的温热器具的发热特性的提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发热体形成特定形态的狭缝,经由该狭缝对可氧化性金属充分供氧,能够将发热特性提升至与具备利用涂布的方法制得的发热体的温热器具同等的水平,并且还能够提高温热器具的服贴性。
本发明涉及兼顾服贴性的提高与发热特性的提高的温热器具。
下面,参照附图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图1表示本发明的温热器具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图所示的温热器具1是所谓的眼罩类型,以覆盖人的双眼的方式抵接,用于使加热至规定温度的水蒸气对眼睛及其周围赋予温热。
如图1所示,温热器具1具备:具有使用时覆盖使用者的双眼的形状的横向X长的主体部2、主体部2所配设的发热体3和一对挂耳部4、4。挂耳部4设置于主体部2的横向X的两外端区域,能够朝向横向X的外侧反转。由此,将各挂耳部4、4分别挂在使用者的耳朵上,能够维持主体部2对使用者的双眼的覆盖状态。主体部2的长度方向与温热器具的横向X一致。即,温热器具1的横向X与主体部2的横向X彼此一致。在以下的说明中,各构件的横向是指与温热器具1的横向X一致的方向。
图2表示温热器具1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3表示沿着温热器具1的横向X(长度方向)的剖视图。这些图所示的温热器具1的主体部2具备位于接近使用者肌肤一侧的第一片材5、和位于远离使用者肌肤一侧的第二片材6。即,该图中上方为接近使用者肌肤的一侧,该图中下方为远离使用者肌肤的一侧。
图2和图3所示的第一片材5和第二片材6以将它们重叠的状态利用热熔粘接剂等粘接剂7相互接合,由此,2个发热体3、3隔开地保持在两个片材之间。
图2所示的挂耳部4由片材构成,该片材形成有在横向X上延伸的插穿部4A。插穿部4A是在将挂耳部4挂在耳朵上时用于使耳朵穿过的孔。也可以代替这种构成,插穿部4A由能够使耳部穿过的贯穿狭缝等形成。如图2所示,挂耳部4在温热器具1的横向X的两外端区域与主体部2中的第一片材5的外表面接合,由此,形成主体部2与挂耳部4接合的接合区域9。接合区域9通过主体部2中的第一片材5与挂耳部4在面方向上连续或不连续地接合而形成。接合区域9也作为以接合端部9s为轴使挂耳部4反转时的弯折部发挥功能。接合区域9也可以通过利用热密封等而将主体部2与挂耳部4熔接而形成,还可以通过利用超声波密封等超声波接合而形成。
图3所示的剖视图表示片状的发热性主体3A收纳在袋体内而形成的发热体3的固定状态。该图所示的发热体3中,发热性主体3A配置于佩戴温热器具1时位于接近使用者肌肤一侧的肌肤侧片材32与佩戴温热器具1时位于远离使用者肌肤一侧的非肌肤侧片材33之间。详细而言,该图所示的肌肤侧片材32和非肌肤侧片材33连续性地形成有它们的周缘部彼此接合的周缘接合部35,在比周缘接合部35靠内侧的部分,肌肤侧片材32与非肌肤侧片材33成为非接合状态,形成袋体。如此,肌肤侧片材32与非肌肤侧片材33接合而形成袋体,在该袋体内收纳发热性主体3A。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发热体3通过在一面由肌肤侧片材32构成、另一面由非肌肤侧片材33构成的扁平的包状材料内收纳片状的发热性主体3A而形成。
下面,参照图4(a)和(b)对成为本发明所使用的发热体3的前提的基本构造进行说明。图4(a)和(b)表示发热体3的放大图。该图所示的发热体3是发热性主体3A配置于肌肤侧片材32和非肌肤侧片材33之间的发热体。该图所示的发热体3的发热性主体3A至少具备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在基材片37的一个表面设置有发热层31。发热层31含有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电解质、碳材料和水的混合物3M。发热层31不含纤维材料。混合物3M能够通过与氧发生氧化反应而发热。发热层31可以仅存在于基材片37上,或者也可以发热层31存在于基材片上并且发热层31的下部埋设于基材片37中。图4(a)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由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根据需要,如图4(b)所示,发热性主体3A可以在发热层31的未配置基材片37的表面一侧进一步配置由与基材片37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形成的第二基材片38。也可以代替以上结构、或除此以外进一步配置包含下述吸水材料的吸水片材等。
作为发热体3的基本构造构成的发热性主体3A的发热层31可以为例如膏状物、粉体组合物或片状物的形态。详细而言,作为发热体3的方式,可以列举:(i)包括具有不发生从基材片37脱落的程度的流动性的膏状的发热层31涂布于基材片37的一个表面而成的发热性主体3A的方式(以下也称该方式为“涂布类型”);(ii)粉体状的混合物3M能够在肌肤侧片材32与非肌肤侧片材33接合而成的袋体内移动的方式(以下也称该方式为“粉体类型”);或(iii)混合物3M本身成型为片状的方式(以下也称该方式为“片材类型”)等。即,上述的利用涂布的方法制得的发热体划分为“涂布类型”,利用抄纸的方法制得的发热体划分为“片材类型”。
如上所述,图4(a)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由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该图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形成有多个由在厚度方向Z上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均贯穿的切口构成的狭缝S1。在俯视发热性主体3A时,发热层31与基材片37的狭缝S1的形成位置一致。即,在俯视发热性主体3A时,狭缝S1在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双方形成于相同位置。狭缝S1的形态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部分或所有的狭缝S1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发热层31、且在厚度方向Z上不贯穿基材片37的切口形成。上述狭缝S1的各形态也可以组合存在。
另外,图4(b)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形成有多个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发热层31和各基材片37、38的全部的切口构成的狭缝S1。如该图所示,在俯视发热性主体3A时,发热层31与各基材片37、38的狭缝S1的形成位置一致。即,在俯视发热性主体3A时,狭缝S1在发热层31和各基材片37、38均形成于相同的位置。狭缝S1的形态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列举:(1)部分或所有狭缝S1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两基材片37、38中任一方、且在厚度方向Z上不贯穿发热层31的切口形成,两基材片37、38中的另一方不形成切口的形态;(2)部分或所有狭缝S1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两基材片37、38中任一方、且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发热层31的切口形成,两基材片37、38中的另一方不形成切口的形态;(3)部分或所有狭缝S1形成有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两基材片37、38中任一方和发热层31、且在厚度方向Z上不贯穿两基材片37、38中的另一方的切口的形态,或者上述狭缝S1的各形态的组合。
从兼顾服贴性和发热特性形成更为优异的产品的观点出发,上述狭缝S1的形态更优选为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发热性主体3A的全部构成构件的切口构成的狭缝S1。即,更优选采用图4(a)和(b)所示的狭缝S1的形态。
作为发热层31中所包含的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可以列举铁、铝、锌、锰、镁、钙等的颗粒。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的粒径可以为例如0.1μm以上300μm以下左右。作为电解质,可以使用形成于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的表面的氧化物能够溶解的电解质。作为其例,可以列举碱金属、碱土金属或过渡金属的硫酸盐、碳酸盐、氯化物或氢氧化物等。这些之中,从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生产成本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碱金属、碱土金属或过渡金属的氯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使用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铁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碳材料,优选使用除了作为水分保持剂起作用以外、还具有作为对可氧化性金属的氧保持剂和供给剂的功能的材料。作为碳材料,例如可以列举活性碳(椰子壳碳、木炭粉、沥青碳、泥炭、褐炭)、碳黑、乙炔黑、石墨等。
从确保充分的片材强度的观点出发,基材片37的克重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35g/m2以上,并且,优选为200g/m2以下,更优选为150g/m2以下。从确保充分的发热量的观点出发,发热层31中的可氧化性金属的克重优选为100g/m2以上,更优选为200g/m2以上,并且,优选为3000g/m2以下,更优选为1500g/m2以下。在使用第二基材片38的情况下,其克重优选为与基材片37相同的范围。
从提高发热持续性的观点出发,发热层31中的电解质的量以克重计优选为4g/m2以上,更优选为5g/m2以上,并且,优选为80g/m2以下,更优选为4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g/m2以下。从同样的观点出发,发热层31中的碳材料的量以克重计优选为4g/m2以上,更优选为8g/m2以上,并且,优选为300g/m2以下,更优选为8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g/m2以下。这些克重是在基材片37的一个表面形成有发热层31时的值。
如上所述,发热层31成为含水状态。发热层31的含水率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并且,优选为4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5质量%以下。通过将发热层31的含水率设定在该范围内,除了在基材片37形成狭缝以外,还能够在发热层31形成狭缝,结果,服贴性和发热特性优异。关于发热层31的含水率,将发热层31在氮气环境下取出并测定其质量。将该发热层31在真空中在105℃的干燥炉内去除水分2小时,再次测定其质量,根据它们的质量差测定含水量。上述发热层的含水率是每一个发热层的值。
图5(a)和(b)表示构成发热性主体3A的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所形成的狭缝S1的一个实施方式。如该图所示,由在俯视时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状的切口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的第一狭缝S1的组形成于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双方。第一狭缝S1以沿着第一方向Y延伸的方式间断配置而形成第一狭缝列L1。图5(a)所示的第一狭缝列L1以在与第一方向Y正交的第二方向X上排列而配置多列且不相互交叉的方式形成。在图2和图5(a)中,狭缝S1延伸的第一方向Y与温热器具1的纵向Y一致,并且,第二方向X与温热器具1的横向X一致。代替这种形态,也可以如图5(b)所示,第一狭缝列L1以与温热器具1的纵向Y和横向X双方交叉、且不与纵向Y和横向X双方正交的方式倾斜地形成。图5(b)所示的第一狭缝列L1以配置多列且不相互交叉的方式相对于温热器具1的纵向Y和横向X双方倾向地形成。其中,纵向Y是与横向X正交的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各构件的纵向是指与温热器具1的纵向Y一致的方向。
作为与图5(a)和(b)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图6(a)至(f)所示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直线状的切口或圆弧状的切口构成的一个以上的第一狭缝S1形成于发热性主体3A的发热层31和两基材片37、38中的至少一个片材。作为由直线状的切口构成的狭缝S1的配置形态,除了图5(a)和(b)所示的实施方式以外,还可以列举:如图6(a)所示,直线状的狭缝S1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一个的形态;如图6(b)所示,直线状的狭缝S1形成有多个,形成有以该狭缝S1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的一列的第一狭缝列L1的形态;或如图6(c)所示,直线状的狭缝S1形成有多个,这些狭缝以朝向同一方向并列配置的方式形成的形态等。另外,作为由圆弧状的切口构成的狭缝S1的形态,例如可以列举:如图6(d)所示,圆弧状的狭缝S1形成有一个的形态;如图6(e)所示,圆弧状的狭缝S1形成有多个,并且这些狭缝S1以位于同一圆周上的方式存在的形态;或如图6(f)所示,圆弧状的狭缝S1形成有多个,并且这些狭缝S1以位于两个以上的同心圆的方式存在的形态。在图6(e)至(f)中,符号CF表示假想圆的圆周,符号CC表示假想圆的中心。
从提高温热器具的服贴性并且提高发热特性的观点出发,第一狭缝S1的长度W1(参照图5(a))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并且,优选为50mm以下,更优选为40mm以下。另外,第一狭缝列L1中的第一狭缝S1彼此的间隔W2(参照图5(a))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并且,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下。第一狭缝S1的长度W1以及它们的间隔W2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同样地,从提高温热器具的服贴性并且提高发热特性的观点出发,第一狭缝列L1彼此的间隔W3(参照图5(a))优选为4mm以上,更优选为8mm以上,并且,优选为25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第一狭缝列L1彼此的间隔W3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从提高温热器具的服贴性并且提高发热特性的观点出发,第一狭缝列L1的列数优选为1列以上,更优选为2列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列以上,并且,优选为10列以下,更优选为5列以下。
在图5(a)和(b)以及图6(a)至(f)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从进一步提高服贴性和发热特性的观点出发,在形成由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状的切口构成的狭缝的情况下,优选为图5(a)和(b)以及图6(a)至(c)所示的狭缝中的任一形态,更优选为图5(a)和(b)以及图6(b)和(c)所示的狭缝中的任一形态,进一步优选为图5(a)和(b)所示的狭缝中的任一形态。另外,在形成由圆弧状的切口构成的狭缝的情况下,优选为图6(d)至(f)所示的狭缝中的任一形态,更优选为图6(e)至(f)所示的狭缝中的任一形态,进一步优选为图6(f)所示的狭缝的形态。
关于可用于发热体3、挂耳部4、第一片材5和第二片材6的片材,只要考虑它们的透气性、透湿性、质感、伸缩性、强度或防止发热片以及发热组合物的构成材料漏出等性质而适当决定即可,例如,可以使用无纺布、纺布、纸、树脂膜或它们的组合等。作为透气度高且防止发热片等漏出的片材,可以列举熔喷无纺布、纸和透湿性膜,它们单独或组合多个,适合用于肌肤侧片材32、非肌肤侧片材33和各基材片37、38。作为以赋予强度为目的使用的片材,优选使用纺粘无纺布。作为以使质感良好的目的使用的片材,优选使用热粘无纺布。作为以体现伸缩性的目的使用的片材,例如可以使用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等合成纤维的热风无纺布或纺粘无纺布等。除了上述无纺布以外,也可以使用利用硅酮或表面活性剂等对该无纺布进行表面处理后的无纺布。并且,还可以将这些片材组合以表现出预期的性质。特别是从使使用者感觉温感、提高由温感带来的使用感的观点出发,优选第一片材5和肌肤侧片材32均使用透气性高的片材。
在作为片材使用透气性材料的情况下,优选第一片材5的透气度低于第二片材6的透气度。具体而言,第一片材5的透气度优选为0.01秒/100mL以上,更优选为50秒/100mL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0秒/100mL以上,并且,优选为15000秒/100mL以下,更优选为10000秒/100mL以下。另外,第二片材6的透气度越高越好,具体而言,优选为50秒/100mL以上,更优选为4000秒/100mL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00秒/100mL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非透气的片材。透气度根据JIS P8117中记载的方法测定,透气度大表示空气通过所耗费的时间,因而意味着透气性低。关于透气性对第一片材5和第二片材6进行比较时,第一片材5的透气性高于第二片材6的透气性。另外,在发热体3为组合多个片材而成的袋体结构的情况下,也优选发热体3中配置于第一片材5侧的片材的透气度低于发热体3中配置于第二片材6侧的片材的透气度。即,优选肌肤侧片材32的透气度低于非肌肤侧片材33的透气度。
在作为片材使用透湿性材料的情况下,第一片材5的透湿度优选为2000g/(m2·24h)以上,更优选为2500g/(m2·24h)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00g/(m2·24h)以上。第二片材6的透湿度可以与第一片材5的透湿度相同,或者也可以大于或小于第一片材5的透湿度。通过成为这样的构成,容易使使用者感觉温热。透湿度根据JIS Z0208测定。肌肤侧片材32和非肌肤侧片材33的透湿度可以与第一片材5和第二片材6相同。
在使用无纺布作为第一片材5和第二片材6的情况下,优选第二片材6的克重大于第一片材5的克重。第一片材5的克重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20g/m2以上,并且,优选为200g/m2以下,更优选为130g/m2以下。另外,第二片材6的克重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30g/m2以上,并且,优选为200g/m2以下,更优选为150g/m2以下。肌肤侧片材32和非肌肤侧片材33的克重可以与第一片材5和第二片材6相同。
根据具有以上构成的本发明的温热器具,由于第一狭缝S1形成于发热层31与两基材片37、38中的至少一个片材,因而即使在发热层31的固化伴随可氧化性金属的氧化而进展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发热性主体3A的挠性,结果,对眼睛的服贴性提高。并且,通过第一狭缝S1形成于发热层31与两基材片37、38中的至少一个片材,容易因发热层31与空气中的氧接触而发生氧化反应,因而能够缩短发热以达到预期温度的时间,结果,温热器具的使用时的发热的上升速度等发热特性优异。
另外,在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中,通过在发热性主体3A设置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的切口构成的狭缝S1,发热性主体3A的挠性提高,并且可更有效地向发热层31供氧,所以对眼睛的服贴性和温热器具的使用时的发热特性更加优异。除此以外,通过形成多个狭缝S1间断配置的第一狭缝列L1,发热性主体3A不完全被各个分割,还能够发挥保存状态(未使用状态)下的发热体的劣化少的优点。
从进一步提高温热器具对眼睛的服贴性并且使发热特性更优异的观点出发,发热性主体3A优选如图7(a)至(d)所示,除了第一狭缝列L1以外,还具有以在与该狭缝列L1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的第二狭缝列L2。图7(a)至(d)所示的第二狭缝列L2与第一狭缝列L1同样,由在厚度方向上非贯穿或贯穿的切口构成的多个的直线状的第二狭缝S2的组以沿着横向X延伸的方式间断配置。第二狭缝列L2以该狭缝列L2彼此不相互交叉的方式沿着纵向Y配置多列。图7(a)至(d)所示的各狭缝列L1、L2分别正交。图7(a)至(d)所示的各狭缝S1、S2不相互交叉,但也可以它们的一部分或全部交叉。
另外,第二狭缝列L2与第一狭缝列L1同样可以仅形成一列。并且,第二狭缝S2与图6(b)和(c)所示的第一狭缝S1同样,可以为直线状的狭缝S2形成有多个并且形成有以该狭缝S2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的一列第二狭缝列L2的形态、或者直线状的狭缝S2形成有多个并且这些狭缝S2以朝向同一方向并列配置的方式形成的形态。
从使温热器具的服贴性和发热特性更优异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在构成发热性主体3A的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的各狭缝S1、S2以及各狭缝列L1、L2以成为规定配置的方式形成。详细而言,更优选如图7(a)所示第一狭缝S1和第二狭缝S2以第一狭缝S1与第二狭缝S2不相互交叉的方式配置。如该图所示,第一狭缝S1与第二狭缝S2配置为格子状,包含第一狭缝列L1与第二狭缝列L2的交点的区域成为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未被切口分割的非分割区域3N。非分割区域3N由位于第一狭缝列L1中相邻的第一狭缝S1间的第一狭缝非形成区域、与位于第二狭缝列L2中相邻的第二狭缝S2间的第二狭缝非形成区域形成。
从温热器具的服贴性和发热特性更优异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如图7(b)和(c)所示,除了第一狭缝S1与第二狭缝S2以不相互交叉的方式形成以外,以第一狭缝列L1中的第一狭缝S1在第二狭缝列L2中前后相邻的2个第二狭缝S2之间通过的方式,配置第一狭缝S1和第二狭缝S2。在图7(b)所示的配置形态中,第一狭缝S1的长度比第二狭缝S2的长度形成得短,第一狭缝S1在列方向上相邻的第二狭缝S2之间通过。另外,在图7(c)所示的配置形态中,第一狭缝S1的长度与第二狭缝S2的长度基本相同,在相邻的第一狭缝列L1中形成的第一狭缝列L1的间距相同,并且相位错开半个间距而形成,各狭缝S1、S2形成为千鸟格状的形态。“前后相邻”是指沿着狭缝列中的狭缝的配置方向相邻。
另外,从使温热器具的服贴性和发热特性更加优异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例如图7(b)、(c)和(d)所示,以第二狭缝列L2中的第二狭缝S2不在第一狭缝列L1中前后相邻的2个第一狭缝S1之间通过的方式,配置第一狭缝S1和第二狭缝S2。为了形成为这样的构成,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如图7(b)所示,相邻的狭缝列上的狭缝的间距相同,使一方的狭缝的长度比另一方的狭缝的长度短;或如图7(c)所示,使一方的狭缝的相位在相邻的狭缝列间不同;或如图7(d)所示,相邻的狭缝列中狭缝的间距相同,使一方的狭缝的长度比另一方的狭缝的长度长。
图7(a)至(d)所示的任何配置形态中,狭缝S1延伸的第一方向Y与温热器具1的纵向Y一致,并且狭缝S2延伸的第二方向X与温热器具1的横向X一致。由此,第一狭缝列L1延伸的方向与温热器具1的纵向Y一致,第二狭缝列L2延伸的方向与温热器具1的横向X一致。代替这种构成,也可以各狭缝列L1、L2以与温热器具1的横向X和纵向Y双方交叉、并且不与温热器具1的横向X和纵向Y双方正交的方式倾斜地形成。另外,各狭缝列L1、L2也可以分别配置多列且以不相互交叉的方式相对于温热器具1的横向X和纵向Y双方倾斜地形成。即便在各狭缝列L1、L2分别倾斜地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关于沿着温热器具1的纵向Y延伸的第一狭缝列L1,在佩戴温热器具1时,以第一狭缝列L1为轴弯折,使得发热体3覆盖使用者的眼睛及其周围。由于在使用温热器具1时发热体3弯折,发热层31与空气中的氧的接触面积增加,温热器具本身的服贴性提高,并且发热的上升速度等发热特性也更加优异。如此,从使佩戴时发热体3弯折所引起的发热特性特别优异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沿着温热器具1的纵向Y延伸的第一狭缝列L1中的第一狭缝S1的长度W1比沿着温热器具1的横向X延伸的第二狭缝列L2中的第二狭缝S2的长度W4长。即,从提高发热特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图7(b)所示的狭缝形态,进一步优选图7(a)或(c)所示的狭缝形态,更进一步优选图7(d)所示的狭缝形态。
从提高温热器具的服贴性并且提高发热特性的观点出发,第二狭缝S2的长度W4(参照图7(a))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并且,优选为40mm以下,更优选为30mm以下。另外,第二狭缝列L2中的第二狭缝S2彼此的间隔W5(参照图7(a))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并且,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下。第二狭缝S2的长度W4以及它们的间隔W5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从提高温热器具的服贴性并且提高发热特性的观点出发,第二狭缝列L2彼此的间隔W6(参照图7(a))优选为4mm以上,更优选为8mm以上,并且,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第一狭缝列L1彼此的间隔W6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从提高温热器具的服贴性并且提高发热特性的观点出发,第二狭缝列L2的列数优选为1列以上,更优选为2列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列以上,并且,优选为7列以下,更优选为5列以下。
以上对形成于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的狭缝的配置形态进行了说明,下面,参照图8至图12对本发明中使用的发热体3、即包含纤维材料的发热体3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仅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方面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8(a)和(b)是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发热体3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如该图所示,优选发热体3中的发热层31进一步包含纤维材料3F。即,优选发热层31为除了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电解质、碳材料和水以外还包含纤维材料3F的混合物。通过发热层31包含纤维材料3F,发热体3的保水性、成型性和保型性良好。并且,发热层31内容易产生空隙,因而随着向发热层31的供氧增加,氧化更早地进行,结果,成为发热的上升速度快且发热特性优异的温热器具。
图8(a)和(b)所示的发热层31可以为粉体类型的形态或者为片材类型的形态。特别是作为本发明中的发热体3,在片材类型的方式中,使用以分散有包含纤维材料3F的混合物的状态抄纸、发热层31成型为片状的形态(以下也称该方式为“抄纸类型”)的材料,由此,本发明的温热器具能够将发热特性提升至与具备涂布类型的发热层31的温热器具同等的水平,并且能够提升服贴性。
图8(a)和(b)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至少具备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在基材片37的一个表面设置有发热层31。图8(a)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由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根据需要,如图8(b)所示,发热性主体3A可以在发热层31的未配置基材片37的表面一侧进一步配置由与基材片37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形成的第二基材片38。也可以代替以上结构、或除此以外进一步配置包含下述吸水材料的吸水片材等。
本实施方式中的狭缝S1以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发热层31和各基材片37、38的方式形成,但也可以为厚度方向Z上非贯穿的狭缝以代替这种结构。详细而言,如上所述,图8(a)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由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该图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形成有多个由在厚度方向Z上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均贯穿的切口构成的狭缝S1。如该图所示,在俯视发热性主体3A时,发热层31与基材片37的狭缝S1的形成位置一致。即,在俯视发热性主体3A时,狭缝S1在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双方形成于相同位置。狭缝S1的形态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部分或所有的狭缝S1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发热层31、且在厚度方向Z上不贯穿基材片37的切口形成。上述狭缝S1的各形态也可以组合存在。
另外,图8(b)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形成有多个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发热层31和各基材片37、38的全部的切口构成的狭缝S1。如该图所示,在俯视发热性主体3A时,发热层31与各基材片37、38的狭缝S1的形成位置一致。即,在俯视发热性主体3A时,狭缝S1在发热层31和各基材片37、38均形成于相同的位置。狭缝S1的形态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列举:(1)部分或所有狭缝S1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两基材片37、38中任一方、且在厚度方向Z上不贯穿发热层31的切口形成,两基材片37、38中的另一方不形成切口的形态;(2)部分或所有狭缝S1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两基材片37、38中任一方、且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发热层31的切口形成,两基材片37、38中的另一方不形成切口的形态;(3)部分或所有狭缝S1形成有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两基材片37、38中任一方和发热层31、且在厚度方向Z上不贯穿两基材片37、38中的另一方的切口的形态,或者上述狭缝S1的各形态的组合。
作为纤维材料,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天然和合成的纤维材料。作为天然纤维材料,可以列举植物纤维(棉花、木棉、木浆、非木浆、花生蛋白纤维、玉米蛋白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甘露聚醣纤维、橡胶纤维、麻、马尼拉麻、剑麻、新西兰麻、罗布麻、椰子、灯心草、麦秆等)、动物纤维(羊毛、山羊毛、马海毛、开司米山羊毛、羊驼毛、安哥拉兔毛、骆驼毛、骆马毛、丝绸、羽毛、羽绒、翎毛(feather)、海藻纤维、甲壳素纤维、酪蛋白纤维等)、矿物纤维(石棉等)。作为合成纤维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半合成纤维(醋酸纤维、三醋酸纤维、氧化醋酸纤维、普罗米克斯(Promix)、氯化橡胶、盐酸橡胶等)、合成高分子纤维(尼龙、芳族聚酰胺、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丙烯腈、丙烯酸、聚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人造丝、黏液人造丝、铜氨纤维等)、金属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等。这些纤维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多种使用。这些之中,从兼顾与可氧化性金属的均匀的分散性以及利用空隙确保透氧性、提高发热特性的观点出发,纤维材料优选使用木浆、棉花和聚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构成发热层31的混合物包含纤维材料3F的情况下,纤维材料的平均纤维长度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2mm以上,并且,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下。纤维材料的纤维长度在这样的范围内时,能够保持发热层31的厚度均匀,能够制造发热特性优异的发热体3。
构成发热层31的混合物中所含的纤维材料3F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并且,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5质量%以下。纤维材料的含量为这样的范围时,能够制造发热特性优异的发热体3。
图9(a)和(b)以及图10(a)和(b)是表示发热体3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包含纤维材料的发热体3的实施方式,可以列举图9(b)和图10(b)所示的方式。如该图所示,优选发热体3中的发热层31进一步包含吸水材料3P。即,优选发热层31为除了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电解质、碳材料和水以外还包含吸水材料3P的混合物。通过发热层31包含吸水材料3P,能够适当地控制发热层31的含水率,结果,能够顺利地控制温热器具1的发热特性。
图9(a)和(b)以及图10(a)和(b)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至少具备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在基材片37的一个表面设置有发热层31。图9(a)和图9(b)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由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根据需要,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发热性主体3A可以在发热层31的未配置基材片37的表面一侧进一步配置由与基材片37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形成的第二基材片38。也可以代替以上结构、或除此以外进一步配置包含吸水材料3P的吸水片材等。
本实施方式中的狭缝S1以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发热层31和各基材片37、38的方式形成,但也可以为厚度方向Z上非贯穿的狭缝以代替这种结构。详细而言,如上所述,图9(a)和图9(b)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由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该图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形成有多个由在厚度方向Z上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均贯穿的切口构成的狭缝S1。如该图所示,在俯视发热性主体3A时,发热层31与基材片37的狭缝S1的形成位置一致。即,在俯视发热性主体3A时,狭缝S1在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双方形成于相同位置。狭缝S1的形态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部分或所有的狭缝S1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发热层31、且在厚度方向Z上不贯穿基材片37的切口形成。上述狭缝S1的各形态也可以组合存在。
另外,图10(a)和图10(b)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形成有多个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发热层31和各基材片37、38的全部的切口构成的狭缝S1。如该图所示,在俯视发热性主体3A时,发热层31与各基材片37、38的狭缝S1的形成位置一致。即,在俯视发热性主体3A时,狭缝S1在发热层31和各基材片37、38均形成于相同的位置。狭缝S1的形态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列举:(1)部分或所有狭缝S1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两基材片37、38中任一方、且在厚度方向Z上不贯穿发热层31的切口形成,两基材片37、38中的另一方不形成切口的形态;(2)部分或所有狭缝S1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两基材片37、38中任一方、且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发热层31的切口形成,两基材片37、38中的另一方不形成切口的形态;(3)部分或所有狭缝S1形成有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两基材片37、38中任一方和发热层31、且在厚度方向Z上不贯穿两基材片37、38中的另一方的切口的形态,或者上述狭缝S1的各形态的组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除了第一狭缝S1以外还形成有第二狭缝S2的情况下,第二狭缝S2与上述狭缝S1同样,可以为贯穿、非贯穿或它们的组合的形态。
作为发热体3,例如可以如图9(a)和图10(a)所示为发热层31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电解质、碳材料、水和吸水材料3P并且不含上述纤维材料的方式,或者也可以如图9(b)和图10(b)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那样,发热层31为在包含吸水材料3P的混合物中进一步包含上述纤维材料的方式。作为它们的具体的方式,例如,可以列举如下方式:(i)吸水材料与根据需要的纤维材料均匀混合的状态的片状的发热层31;(ii)具有吸水材料主要存在于发热层31的厚度方向中央区域、且发热层31的表面实质上不存在吸水材料的结构的片状的发热层31,或者(iii)吸水材料主要存在于发热层31的一个面侧的片状的发热层31。
作为吸水材料3P,例如可以列举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等。作为吸水性聚合物的具体例,可以列举淀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或丙烯酸碱金属盐的聚合物或共聚物等、聚丙烯酸及其盐以及聚丙烯酸盐接枝聚合物等。吸水材料的形状可以为球状、块状、葡萄串状、纤维状等的颗粒。吸水材料的粒径优选为1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并且,优选为1000μm以下,更优选为500μm以下。作为这样的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例如,可以列举Aqualic CA或Aqualic CAW(均为日本触媒株式会社生产)等丙烯酸聚合物部分钠盐。
从提高发热持续性的观点出发,吸水材料3P的克重优选为20g/m2以上,更优选为40g/m2以上,优选为100g/m2以下,更优选为8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g/m2以下。该克重是在基材片37的一个表面形成有发热层31时的值。
图11(a)和(b)以及图12(a)和(b)是表示发热体3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如该图所示,还优选发热性主体3A进一步在隔着发热层31且与基材片37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包含吸水材料3P的吸水材料层3L。该图所示的吸水材料层3L以与发热层31接触的方式配置。即便为这样的结构,也能够适当地控制发热层31的含水率,结果,能够顺利地控制温热器具1的发热特性。作为吸水材料层3L的方式,例如,可以为:(i)在发热层31上散布吸水材料3P;(ii)在发热层31的未配置基材片37的表面一侧重叠配置包含吸水材料3P的吸水片材;或者(iii)在发热层31的未配置基材片37的表面一侧散布吸水材料3P或配置该吸水片材,再在吸水材料3P的未配置发热层31一侧表面重叠第二基材片38。即,吸水材料层3L可以通过散布吸水材料3P、或者配置包含吸水材料3P的片状物而形成。吸水材料3P的材质、形状和克重可以与上述相同。
图11(a)和(b)以及图12(a)和(b)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至少具备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在基材片37的一个表面设置有发热层31。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包含纤维材料的发热体3的实施方式,可以列举图11(b)和图12(b)所示的方式。图11(a)和图11(b)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除了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以外,还配置形成有包含吸水材料3P的吸水材料层3L。根据需要,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发热性主体3A可以在吸水材料层3L的未配置发热层31的表面一侧进一步配置由与基材片37相同或不同的材料或结构形成的第二基材片38。
本实施方式中的狭缝S1以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发热层31和各基材片37、38的方式形成,但也可以为厚度方向Z上非贯穿的狭缝以代替这种结构。详细而言,图11(a)和图11(b)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除了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以外还包含吸水材料层3L而形成。该图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形成有多个由在厚度方向Z上发热层31、基材片37和吸水材料层3L均贯穿的切口构成的狭缝S1。如该图所示,在俯视发热性主体3A时,发热层31与基材片37的狭缝S1的形成位置分别形成于相同位置。狭缝S1的形态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部分或所有的狭缝S1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发热层31和吸水材料层3L、且在厚度方向Z上不贯穿基材片37的切口形成。上述狭缝S1的各形态也可以组合存在。
另外,图12(a)和图12(b)所示的发热性主体3A形成有多个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发热层31、各基材片37、38和吸水材料层3L的全部的切口构成的狭缝S1。如该图所示,在俯视发热性主体3A时,发热层31、各基材片37、38和吸水材料层3L的狭缝S1的形成位置分别一致,形成于相同的位置。狭缝S1的形态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列举:(1)部分或所有狭缝S1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两基材片37、38中任一方、且在厚度方向Z上不贯穿发热层31的切口形成,并且两基材片37、38中的另一方不形成切口的形态;(2)部分或所有狭缝S1由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两基材片37、38中任一方、且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发热层31和吸水材料层3L的切口形成,两基材片37、38中的另一方不形成切口的形态;(3)部分或所有狭缝S1形成有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两基材片37、38中任一方、发热层31和吸水材料层3L、且在厚度方向Z上不贯穿两基材片37、38中的另一方的切口的形态,或者上述狭缝S1的各形态的组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除了第一狭缝S1以外还形成有第二狭缝S2的情况下,第二狭缝S2与上述狭缝S1同样,可以为贯穿、非贯穿或它们的组合的形态。
以上对温热器具1进行了说明,以下对温热器具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作为温热器具1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i)将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碳成分和水的涂料涂布于基材片37的一个表面,形成发热层31,然后,在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狭缝的方法(以下也称该制造方法为“涂布型的制造方法”);或(ii)将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碳成分、水和纤维材料的组合物抄纸而抄造中间成型体,使该中间成型体含有电解质,形成发热层31,然后将发热层31与基材片37叠层,再形成狭缝的方法(以下也称该制造方法为“抄纸型的制造方法”)。任何制造方法均能够制造服贴性高、发热特性优异的温热器具。
温热器具1的涂布型的制造方法首先进行发热层形成步骤,该发热层形成步骤包括:在基材片37的一个表面以固体状态或水溶液的状态涂布电解质的步骤A;和涂布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碳材料和水且不含该电解质的涂料的步骤B。涂布电解质的步骤可以通过使该电解质以固体状态散布、或喷雾水溶液等方式进行。涂布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碳材料和水的涂料的步骤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模涂机等涂布装置涂布该涂料而进行。步骤A和步骤B可以任一步骤先进行,也可将步骤A和步骤B同时进行。如此一来,在基材片37的一个表面形成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电解质、碳材料和水的发热层31。在发热层31包含纤维材料的情况下,通过在基材片37上涂布混合有纤维材料的涂料、或者在发热层31上散布纤维材料等,形成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电解质、碳材料、纤维材料和水的发热层31。在形成发热层31之后,也可以根据需要在隔着发热层31与基材片37相反的一侧进一步叠层第二基材片38。
在形成包含吸水材料3P的发热体3的情况下,在经过发热层形成步骤而形成发热层31之后或形成之前、或者在发热层形成步骤中的步骤A与步骤B之间或与形成发热层31同时,可以具备在基材片37的形成发热层31的表面一侧(或形成预定表面一侧)供给吸水材料3P的吸水材料供给步骤。吸水材料3P的供给可以通过在上述涂料中混合吸水材料3P进行涂布、将该吸水材料3P散布于涂料上、或者将包含吸水材料3P的吸水片材叠层于涂料上等的方式进行。在形成发热层31之后,也可以根据需要在隔着发热层31与基材片37相反的一侧进一步叠层第二基材片38。
接着,对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由直线状或圆弧状的切口构成的狭缝(狭缝形成步骤)。在形成由直线状的切口构成的狭缝的情况下,例如,形成一列或多列的以一个或多个的第一狭缝S1的组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第一狭缝列L1,除此以外,根据需要,形成一列或多列的以在与第一狭缝列L1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的第二狭缝S2的组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第二狭缝列L2,形成发热性主体3A。第一狭缝列L1和第二狭缝列L2的各狭缝S1、S2通过使用切割刀,使切割刀进入具备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的发热性主体3A而形成。各狭缝S1、S2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切割刀的进入程度而形成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或非贯穿的狭缝。
在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狭缝列的情况下,例如,一边使形成有发热层31的基材片37向一个方向搬运,一边以在与搬运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一列或多列的第一狭缝列L1。接着,优选根据需要以在与该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一列或多列的第二狭缝列L2。通过以该顺序形成各狭缝列,能够稳定地搬运基材片,在尽可能避免狭缝S1、S2的形成位置错位的方面是有利的。
第一狭缝列L1的形成例如可以使用具有沿着辊的圆周方向间断延伸、且在辊的轴向上配置的一列或多列的切割刀的第一切刀辊。另外,第二狭缝列L2的形成可以使用具有沿着辊的轴向间断延伸、且在辊的圆周方向上配置的一列或多列的切割刀的第二切刀辊。在形成图5所示的狭缝的情况下,不使用用于形成第二狭缝列L2的第二切刀辊,仅使用第一切刀辊形成第一狭缝列L1即可。
在各狭缝列L1、L2均形成在与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情况下,例如,只要一边使形成有发热层31的基材片37向一个方向搬运,一边使用切割刀以其延伸方向与辊的轴向交叉的方式配置的切刀辊形成即可。另外,在形成如图6(d)至(f)所示的由圆弧状的切口构成的第一狭缝的情况下,例如,一边使形成有发热层31的基材片37向一个方向搬运,一边使用在规定位置具有配置于辊的周面的圆弧状的切割刀的切刀辊形成即可。
特别是在涂布型的制造方法中,为了在发热层31形成各狭缝S1、S2,优选降低涂料的流动性,使其不易恢复到切割刀进入之前的状态。为了降低涂料的流动性,例如可以通过在涂料中添加增粘剂或减少涂料的含水量来进行。另外,从降低涂料的流动性并且顺利地表现发热特性的观点出发,除了上述方式以外,还优选增加涂料的涂布量或增加吸水材料的含量。
关于用于形成发热层31的涂料中所包含的增粘剂,从以高水平兼顾温热器具的服贴性的提高、发热特性的提高以及加工性的观点出发,其含量相对于涂料100质量份优选为0.0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并且,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另外,从兼顾温热器具的发热特性的提高和加工性的提高的观点出发,水的含量相对于涂料整体的质量优选为1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5质量%以上,并且,优选为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5质量%以下。关于涂料的流动性,从提高发热层的加工性的观点出发,以涂料的粘度表示,优选为2000mPa·s以上,更优选为5000mPa·s以上,并且,优选为30000mPa·s以下,更优选为15000mPa·s以下。粘度的测定在23℃、50%RH下使用B型粘度计的4号转子使该转子以6rpm旋转而进行。
关于涂料的涂布量,以克重计,优选为180g/m2以上,更优选为350g/m2以上,并且,优选为1200g/m2以下,更优选为100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0g/m2以下。即使在涂料中混合有纤维材料和吸水材料的情况下,也只要为上述涂布量的范围即可。通过为这样的涂布量,容易在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狭缝,结果,能够形成服贴性和发热特性高的温热器具1。吸水材料的含量为上述克重时,能够充分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最后,将形成有狭缝的发热性主体3A收纳在由肌肤侧片材32和非肌肤侧片材33构成的袋体内形成发热体3,然后,使发热体3以肌肤侧片材32与第一片材5相对且非肌肤侧片材33与第二片材6相对的方式保持在第一片材5与第二片材6之间。这样操作,能够制造目标的温热器具1。
下面,对温热器具1的抄纸型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本制造方法中,将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碳材料、纤维材料和水的组合物抄纸,抄造中间成型体,使该中间成型体含有电解质,形成发热层31,然后将发热层31与基材片37叠层。
首先,制造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碳材料、纤维材料和水的组合物。从提高发热层31的柔软性和发热特性的观点出发,除了水以外的上述组合物中的可氧化性金属颗粒的调配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并且,优选为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下。
从同样的观点出发,除了水以外的上述组合物中的碳材料的调配量优选为1.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质量%以上,并且,优选为1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另外,从兼顾发热层31的成型性和发热特性的观点出发,除了水以外的上述组合物中的纤维材料的调配量优选为2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并且,优选为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下。
在发热层31中分散有吸水材料3P的方式时,可以使上述组合物含有吸水材料3P。除了水以外的上述组合物中的吸水材料3P的调配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质量%以上,并且,优选为1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
可以在上述组合物进一步添加着色剂、纸力增强剂、成品率提高剂、填料、增粘剂、pH调节剂、蓬松剂等纸的抄造时通常使用的添加物。该原料组合物中的该添加物的调配量可以根据所添加的添加物适当设定。
接着,将上述组合物抄纸而抄造规定形态的中间成型体。中间成型体的抄造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片状、立体形状等各种形态的成型体的抄纸中所使用的现有方法。作为这样的抄纸方法,例如在使中间成型体成为片状的情况下,可以列举使用作为连续抄纸式的圆网抄纸机、长网抄纸机、短网抄纸机、双线抄纸机等的抄纸方法、作为批次方式抄纸方法的手工抄制法等。在使中间成型体成为立体形状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采用例如日本特许3155522号公报、日本特许3155503号公报和日本特许3072088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方法。从形成薄型的发热体3的观点出发,优选抄造片状中间成型体。在本步骤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在成型体的表面抄制上述纤维状物。
从维持成型性和机械强度的观点出发,可以包括脱水步骤,该脱水步骤对通过抄造得到的片状的中间成型体进行脱水直至含水率达到优选70%质量%以下、更优选60质量%以下,并且其下限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优选10质量%以上。脱水方法可以列举利用抽吸的脱水、吹送加热空气进行脱水的方法、利用加压辊或加压板加压进行脱水的方法等。这些脱水可以在空气气氛下进行,从抑制可氧化性金属氧化的观点出发,优选在不活泼气体气氛下进行。如此一来,形成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碳材料和纤维材料、并且根据需要进一步包含吸水材料的片状且干燥状态的中间成型体。
接着,使上述中间成型体含有电解质,形成发热层31。含有电解质的步骤优选在氮气、氩气等不活泼气体气氛下进行。本步骤可以根据抄纸后的中间成型体的处理方法、含水率、形态等而采用适当的方法。作为含有电解质的方法,例如,可以利用喷雾、浸渍、凹版涂布等方法使电解质的水溶液浸渗在上述中间成型体中,或者将固体的电解质散布于中间成型体。如此形成的片状的发热层31例如可以将其叠层配置在基材片37的一个表面。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发热层31的未配置基材片37的一侧表面叠层第二基材片38。
接着,对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由直线状或圆弧状的切口构成的狭缝。在形成由直线状的切口构成的狭缝的情况下,例如,形成一列或多列的以一个或多个的第一狭缝S1的组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第一狭缝列L1,并且根据需要形成一列或多列的以在与第一狭缝列L1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的第二狭缝S2的组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第二狭缝列L2,形成发热性主体3A。狭缝列的形成方法可以与上述涂布型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
在发热体3含有吸水材料而组合物不含吸水材料的情况下,可以在形成狭缝列之前或之后,在发热层31的未配置基材片37的表面一侧散布吸水材料3P或配置包含吸水材料3P的吸水片材,形成具有包含吸水材料3P的吸水材料层3L的发热性主体3A。此后,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第二基材片38重叠于吸水材料层3L的未配置发热层31的表面一侧。本步骤中的吸水材料3P的克重可以与上述克重相同。
最后,将形成有狭缝的发热性主体3A收纳于由肌肤侧片材32和非肌肤侧片材33构成的袋体中,形成发热体3,然后,使发热体3以肌肤侧片材32与第一片材5相对且非肌肤侧片材33与第二片材6相对的方式保持于第一片材5与第二片材6之间。如此一来,能够制造目标的温热器具1。
以上,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关于温热器具1的挂耳部4的形态,只要是能够将主体部2固定于使用者的双眼的方式即可,并不限定于图1和图2所示的片状的构件。例如,也可以如图13所示采用绳状的挂耳部4或采用线状或带状的挂耳部4。从提高温热器具的服贴感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橡胶等弹性体形成能够伸缩的挂耳部4。
关于上述温热器具1中的发热体3的形态,以2个发热体3分隔保持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能够对使用者的双眼及其周围赋予温感即可,温热器具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具有能够覆盖使用者的双眼及其周围的形状和大小的1个发热体保持于第一片材5和第二片材6之间,还可以将3个以上的发热体保持于第一片材5与第二片材6之间。
在上述温热器具1中,发热性主体3A以配置有基材片37和根据需要的第二基材片38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代替这种配置,在形成抄纸类型的发热层31的情况下,不配置各基材片37、38。即,可以仅形成有上述狭缝的片状的发热层31被收纳在一面由肌肤侧片材32构成、另一面由非肌肤侧片材33构成的扁平的包装材料内,形成发热体3。在该情况下,发热层31也能够获得保水性、成型性和保型性的良好的效果。另外,抄纸类型的片状的发热层31由于形成有上述各方式的狭缝,因而能够将发热特性提升至与具备涂布类型的发热体3的温热器具同等的水平,并且具备该发热体3的温热器具的对佩戴者的服贴性提高。
另外,至少发热层31分别形成有多列第一狭缝列L1和第二狭缝列L2的情况下,优选第一狭缝列L1彼此的间隔W3如图14(a)所示大于第二狭缝列L2彼此的间隔W6,或者如图14(b)所示小于间隔W6,更优选间隔W3小于间隔W6,通过成为这种构成,除了发热特性提高以外,温热器具的服贴性也提高。这在对抄纸类型的发热层31形成上述狭缝S1、S2的情况下特别有利。
另外,至少发热层31形成有多列以由直线状的切口构成的多个的第一狭缝S1的组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第一狭缝列L1的情况下,也优选在沿着该狭缝列延伸的方向观察相邻的任意2条狭缝列L1、L1时,在任意位置均存在构成至少一方的狭缝列L1的狭缝S1。在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第一狭缝列L1中所形成的第一狭缝列L1的间距相同、且相位错开半个间距形成,各狭缝S1形成千鸟格状的形态。相邻的各狭缝列L1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分别不同。另外,相邻的各狭缝列L1的相位的偏移可以是周期性的,也可以分别是非周期性的。
图15所示的狭缝的形成方式以仅形成有第一狭缝S1和第一狭缝列L1的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该形态,也可以进一步形成第二狭缝S2和第二狭缝列L2。在该情况下,也优选形成有多列第二狭缝列L2,在沿着该狭缝列延伸的方向观察相邻的任意2条狭缝列L2、L2时,在任意位置均存在构成至少一方的狭缝列L2的狭缝S2。在该实施方式中,相邻的各狭缝列L2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分别不同。另外,相邻的各狭缝列L2的相位的偏移可以是周期性的,也可以分别是非周期性的。
关于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公开以下的温热器具。
<1>一种温热器具,其中,在基材片的一个表面设置有发热层,上述发热层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电解质、碳材料和水的混合物,上述发热层和上述基材片形成有由直线状或圆弧状的切口构成的一个以上的第一狭缝。
<2>如上述<1>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由直线状的切口构成的多个第一狭缝以朝向同一方向并列配置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发热层和上述基材片。
<3>如上述<2>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以在与第一狭缝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由切口构成的一个第二狭缝。
<4>如上述<2>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由切口构成的多个第二狭缝以朝向同一方向并列配置且在与第一狭缝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
<5>如上述<4>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以第一狭缝与第二狭缝彼此不交叉的方式配置。
<6>如上述<1>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形成有一列或多列第一狭缝列,该第一狭缝列以由直线状的切口构成的多个的第一狭缝的组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形成有多列第一狭缝列的情况下,该第一狭缝列以彼此不交叉的方式形成。
<7>如上述<6>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列中的第一狭缝彼此的间隔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并且,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下。
<8>如上述<2>、<6>、<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列的列数优选为1列以上,更优选为2列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列以上,并且,优选为10列以下,更优选为5列以下。
<9>如上述<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形成有多个由直线状的切口构成的第一狭缝,上述发热层和上述基材片形成有以第一狭缝的组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的一列的第一狭缝列。
<10>如上述<2>、<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列形成有多列,第一狭缝列彼此的间隔优选为4mm以上,更优选为8mm以上,并且,优选为25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
<11>如上述<6>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以在与第一狭缝列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一列或多列的第二狭缝列,该第二狭缝列以由切口构成的多个的第二狭缝的组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形成有多列第二狭缝列的情况下,该第二狭缝列以彼此不交叉且在与第一狭缝列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
<12>如上述<11>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以第一狭缝与第二狭缝彼此不交叉的方式配置。
<13>如上述<12>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以第一狭缝列中的第一狭缝在第二狭缝列中前后相邻的2个第二狭缝之间通过的方式配置。
<14>如上述<13>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以第二狭缝列中的第二狭缝不在第一狭缝列中前后相邻的2个第一狭缝之间通过的方式配置。
<15>如上述<13>或<14>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的长度形成得比第二狭缝的长度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以第一狭缝S1在第二狭缝列的方向上相邻的第二狭缝S2之间通过的方式配置。
<16>如上述<13>或<14>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S1的长度与第二狭缝S2的长度相同,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以相邻的第一狭缝列中形成的第一狭缝列的间距相同且相位错开半个间距的方式配置。
<17>如上述<14>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的长度形成得比第二狭缝的长度长,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以第一狭缝在第二狭缝列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第二狭缝S2之间通过的方式配置。
<18>如上述<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列和第二狭缝列分别正交。
<19>如上述<7>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温热器具具备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横向和与该横向正交的纵向,该主体部具有横向长的形状,上述主体部具备上述发热层,第一狭缝列和第二狭缝列以与上述横向和上述纵向双方交叉、且与该横向和该纵向双方不正交的方式倾斜地形成。
<20>如上述<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温热器具具备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横向和与该横向正交的纵向,该主体部具有横向长的形状,上述主体部具备上述发热层,第一狭缝列沿着上述纵向延伸,并且第二狭缝列沿着上述横向延伸。
<21>如上述<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由切口构成的第二狭缝形成有多个,第二狭缝列中的第二狭缝彼此的间隔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并且,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下。
<22>如上述<1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二狭缝列的列数优选为1列以上,更优选为2列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列以上,并且,优选为7列以下,更优选为5列以下。
<23>如上述<1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由切口构成的第二狭缝形成有多个,上述发热层和上述基材片形成有以第二狭缝的组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的一列第二狭缝列。
<24>如上述<1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二狭缝列形成有多列,第二狭缝列彼此的间隔优选为4mm以上,更优选为8mm以上,并且,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
<25>如上述<3>至<5>、<1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二狭缝的长度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并且,优选为40mm以下,更优选为30mm以下。
<26>如上述<1>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由圆弧状的切口构成的多个第一狭缝以位于同一圆周上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发热层和上述基材片。
<27>如上述<1>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由圆弧状的切口构成的多个第一狭缝以位于两个以上的同心圆上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发热层和上述基材片。
<28>如上述<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的长度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并且,优选为50mm以下,更优选为40mm以下。
<29>如上述<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发热层包含纤维材料。
<30>如上述<29>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优选上述纤维材料使用木浆、棉花和聚酯中的至少一种。
<31>如上述<29>或<30>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纤维材料的平均纤维长度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2mm以上,并且,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下。
<32>如上述<29>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纤维材料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并且,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5质量%以下。
<33>如上述<1>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发热层还包含吸水材料。
<34>如上述<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至少一方由在厚度方向上上述发热层和上述基材片均贯穿的切口构成。
<35>如上述<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至少一方由在厚度方向上贯穿上述发热层、且在厚度方向上不贯穿上述基材片的切口构成。
<36>如上述<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在俯视时,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至少一方在上述发热层和上述基材片双方形成于相同位置。
<37>如上述<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在上述发热层中的未配置上述基材片的表面一侧配置有第二基材片。
<38>如上述<37>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至少一方由在厚度方向上贯穿上述发热层、上述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全部的切口构成。
<39>如上述<37>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至少一方由在厚度方向上贯穿上述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中的任一方、且在厚度方向上不贯穿上述发热层的切口构成,上述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中的另一方不形成切口。
<40>如上述<37>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至少一方由在厚度方向上贯穿上述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中的任一方、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上述发热层的切口构成,上述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中的另一方不形成切口。
<41>如上述<37>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至少一方由在厚度方向上贯穿上述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中的任一方与上述发热层、且在厚度方向上不贯穿上述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中的另一方的切口构成。
<42>如上述<37>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在俯视时,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的至少一方在上述发热层、与上述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中的至少一方形成于相同位置。
<43>如上述<1>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在隔着上述发热层与上述基材片相反的一侧,还设置有包含吸水材料的吸水材料层。
<44>如上述<43>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吸水材料层是在上述发热层上散布该吸水材料而形成的。
<45>如上述<43>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吸水材料层是在上述发热层的未配置上述基材片的表面一侧配置包含该吸水材料的吸水片材而形成的。
<46>如上述<43>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的至少一方由在厚度方向上上述发热层、上述基材片和上述吸水材料层均贯穿的切口构成。
<47>如上述<43>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的至少一方由在厚度方向上贯穿上述发热层和上述吸水材料层、且在厚度方向上不贯穿上述基材片的切口构成。
<48>如上述<43>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在俯视时,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的至少一方分别形成于上述发热层、上述基材片和上述吸水材料层的相同位置。
<49>如上述<43>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在上述吸水材料层的未配置上述发热层的一侧表面配置有第二基材片。
<50>如上述<49>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的至少一方由在厚度方向上贯穿上述发热层、上述基材片、第二基材片和上述吸水材料层全部的切口构成。
<51>如上述<49>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的至少一方由在厚度方向上贯穿上述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中的任一方、且在厚度方向上不贯穿上述发热层的切口形成,上述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中的另一方不形成切口。
<52>如上述<49>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的至少一方由在厚度方向上贯穿上述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中的任一方、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上述发热层和上述吸水材料层的切口形成,上述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中的另一方不形成切口。
<53>如上述<49>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上述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中的任一方、上述发热层和上述吸水材料层、且在厚度方向上不贯穿上述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中的另一方的切口。
<54>如上述<49>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在俯视时,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中的至少一方在上述发热层、上述基材片和第二基材片中的至少一方、以及上述吸水材料层分别形成于相同位置。
<55>如上述<37>至<42>、上述<49>至<54>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二基材片的克重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35g/m2以上,优选为200g/m2以下,更优选为150g/m2以下。
<56>如上述<33>至<5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吸水材料为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上述吸水性聚合物为选自淀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或丙烯酸碱金属盐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以及聚丙烯酸及其盐以及聚丙烯酸盐接枝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57>如上述<33>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吸水材料的形状为球状、块状、葡萄串状和纤维状中的至少一种。
<58>如上述<33>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吸水材料的粒径优选为1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并且,优选为1000μm以下,更优选为500μm以下。
<59>如上述<33>至<5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吸水材料的克重优选为20g/m2以上,更优选为40g/m2以上,优选为100g/m2以下,更优选为8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g/m2以下。
<60>如上述<1>至<59>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温热器具包括具有在使用时覆盖使用者的双眼的形状的主体部、该主体部所配设的发热体、和安装于该主体部且能够维持该主体部对使用者的双眼的覆盖状态的一对挂耳部,上述发热体包含上述基材片和上述发热层,上述主体部具有位于接近使用者肌肤的一侧的第一片材和位于远离使用者肌肤的一侧的第二片材,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以上述发热体保持于两片材之间的方式接合。
<61>如上述<60>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发热体通过包含上述发热层和上述基材片的发热性主体被收纳在袋体内而形成。
<62>如上述<60>或<61>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温热器具具备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横向和与该横向正交的纵向且具有横向长的形状,上述挂耳部具有在上述横向的两外端区域与上述主体部接合的接合区域。
<63>如上述<60>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挂耳部由片材构成,该片材形成有用于使耳朵穿过的插穿部。
<64>如上述<60>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挂耳部由绳状的构件构成。
<65>如上述<64>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挂耳部由弹性体构成。
<66>如上述<60>至<6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优选第一片材的由JIS P8117规定的透气度低于第二片材的该透气度。
<67>如上述<60>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片材的由JISP8117规定的透气度优选为0.01秒/100mL以上,更优选为50秒/100mL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0秒/100mL以上,并且,优选为15000秒/100mL以下,更优选为10000秒/100mL以下。
<68>如上述<60>至<6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二片材的透气度越高越好,具体而言,优选为50秒/100mL以上,更优选为4000秒/100mL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00秒/100mL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非透气的片材。
<69>如上述<60>至<6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片材的由JISZ0208规定的透湿度优选为2000g/(m2·24h)以上,更优选为2500g/(m2·24h)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00g/(m2·24h)以上。
<70>如上述<60>至<69>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二片材的由JISZ0208规定的透湿度与第一片材的该透湿度相同或不同。
<71>如上述<60>至<70>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均为无纺布,优选第二片材的克重大于第一片材的克重。
<72>如上述<60>至<71>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片材的克重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20g/m2以上,并且,优选为200g/m2以下,更优选为130g/m2以下。
<73>如上述<60>至<72>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二片材的克重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30g/m2以上,并且,优选为200g/m2以下,更优选为150g/m2以下。
<74>如上述<1>至<7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可氧化性金属优选使用碱金属、碱土金属或过渡金属的氯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特别优选使用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铁中的至少一种。
<75>如上述<1>至<74>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可氧化性金属的克重优选为100g/m2以上,更优选为200g/m2以上,并且,优选为3000g/m2以下,更优选为1500g/m2以下。
<76>如上述<1>至<7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电解质的克重优选为4g/m2以上,更优选为5g/m2以上,优选为80g/m2以下,更优选为4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g/m2以下。
<77>如上述<1>至<7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碳材料为活性碳(椰子壳碳、木炭粉、沥青碳、泥炭、褐炭)、碳黑、乙炔黑和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78>如上述<1>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碳材料的克重优选为4g/m2以上,更优选为8g/m2以上,优选为300g/m2以下,更优选为8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g/m2以下。
<79>如上述<1>至<7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发热层的含水率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4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5质量%以下。
<80>如上述<1>至<79>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基材片的克重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35g/m2以上,并且,优选为200g/m2以下,更优选为150g/m2以下。
<81>如上述<1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列和第二狭缝列分别形成有多列,第二狭缝列彼此的间隔大于第一狭缝列彼此的间隔。
<82>如上述<1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第一狭缝列和第二狭缝列分别形成有多列,第二狭缝列彼此的间隔小于第一狭缝列彼此的间隔。
<83>如上述<6>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形成有多列第一狭缝列,该第一狭缝列以由直线状的切口构成的多个的第一狭缝的组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在沿着该狭缝列的延伸方向观察相邻的任意2条狭缝列时,在任何位置均存在构成至少一方的狭缝列的狭缝。
<101>一种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基材片的一个表面形成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电解质、碳材料和水的发热层的发热层形成步骤;和在该发热层和该基材片形成狭缝的狭缝形成步骤。上述发热层形成步骤包括在基材片的一个表面涂布电解质的步骤;和涂布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碳材料和水且不含该电解质的涂料的步骤。
<102>如上述<101>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发热层形成步骤还包括供给吸水材料的步骤。
<103>如上述<101>或<102>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中,涂布水的含量相对于上述涂料整体的质量优选为15质量%以上、更优选25质量%以上、并且优选60质量%以下、更优选45质量%以下的上述涂料。
<104>如上述<101>至<10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中,涂布进一步包含增粘剂的上述涂料。
<105>如上述<104>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增粘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涂料100质量份优选为0.0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并且,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
<106>如上述<101>至<10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涂布粘度优选为2000mPa·s以上、更优选5000mPa·s以上、并且优选30000mPa·s以下、更优选15000mPa·s以下的上述涂料。
<107>如上述<101>至<10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中,涂布上述涂料,使得以克重计优选为180g/m2以上,更优选为350g/m2以上,并且优选为1200g/m2以下,更优选为100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0g/m2以下。
<108>如上述<101>至<10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中,在隔着上述发热层与上述基材片相反的一侧进一步叠层第二基材片。
<109>一种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碳成分、水和纤维材料的组合物抄纸而抄造中间成型体的步骤;使上述中间成型体含有电解质,形成发热层的步骤;和将上述发热层与基材片叠层,在该发热层和该基材片形成狭缝的步骤。
<110>如上述<109>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中,除了水以外的上述组合物中的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的调配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并且,优选为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下。
<111>如上述<109>或<110>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中,除了水以外的上述组合物中的碳材料的调配量优选为1.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质量%以上,并且,优选为1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
<112>如上述<109>至<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中,除了水以外的上述组合物中的纤维材料的调配量优选为2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并且,优选为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下。
<113>如上述<109>至<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使上述中间成型体的含水率达到优选70%质量%以下、更优选60质量%以下、并且其下限优选5质量%以上、更优选10质量%以上的脱水步骤。
<114>如上述<109>至<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氮气和氩气中的至少一种的不活泼气体气氛下含有电解质。
<115>如上述<109>至<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用包含吸水材料的上述组合物。
<116>如上述<115>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中,除了水以外的上述组合物中的上述吸水材料的调配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质量%以上,并且,优选为1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
<117>如上述<109>至<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上述发热层的未配置上述基材片的表面一侧散布吸水材料、或配置包含该吸水材料的片材,形成包含吸水材料的吸水材料层的步骤。
<118>如上述<117>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吸水材料的克重优选为20g/m2以上,更优选为40g/m2以上,优选为100g/m2以下,更优选为8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g/m2以下。
<119>如上述<117>或<118>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第二基材片重叠于上述吸水材料层的未配置上述发热层的表面一侧。
<120>如上述<101>至<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中,一边将一个表面设置有上述发热层的上述基材片向一个方向搬运,一边以在与该基材片的搬运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一列或多列的第一狭缝列,该第一狭缝列以一个或多个的第一狭缝的组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
<121>如上述<120>所述的温热器具的制造方法,其中,以在与上述基材片的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一列或多列的第二狭缝列,该第二狭缝列以在与第一狭缝列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的第二狭缝的组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更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制于该实施例。
〔实施例1〕
制造温热器具1,该温热器具1在通过上述抄纸型的制造方法制得的由片状物构成的抄纸类型的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有由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切口构成的狭缝。本实施例的温热器具1中,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电解质、碳材料、纤维材料和水的混合物的发热层31使用设置有吸水材料层2L的发热性主体3A。发热性主体3A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400g/m2,包含电解质33g/m2,包含碳材料32g/m2,包含纤维材料50g/m2,包含吸水材料70g/m2。发热体3的大小为纵向49mm×横向49mm。狭缝和狭缝列的形态为图5(a)所示的形态,将第一狭缝S1的长度W1设为10mm,将第一狭缝S1彼此的间隔W2设为1mm,将第一狭缝列L1彼此的间隔W3设为12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如图7(a)所示,为具有第一狭缝列L1和第二狭缝列L2的形态,将第二狭缝S2的长度W4设为8mm,将第一狭缝S1彼此的间隔W5设为1mm,将第二狭缝列L2彼此的间隔W6设为12.25m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温热器具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如图7(d)所示,为具有第一狭缝列L1和第二狭缝列L2的形态,将第一狭缝S1的长度W1设为15mm,将第一狭缝S1彼此的间隔W2设为1mm,将第一狭缝列L1彼此的间隔W3设为12m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造温热器具1。
〔比较例1〕
本比较例除了不对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狭缝L1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温热器具1。
〔参考例1〕
本参考例制造温热器具1,该温热器具1在通过上述涂布型的制造方法制得的涂布类型的发热层31、和基材片37形成有由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切口构成的狭缝。本参考例的温热器具1中,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电解质、碳材料、纤维材料和水的混合物的发热层31使用设置有吸水材料层2L的发热性主体3A。发热性主体3A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400g/m2,包含电解质33g/m2,包含碳材料32g/m2,包含吸水材料70g/m2。发热体3的大小为纵向49mm×横向49mm。狭缝和狭缝列的形态与实施例3相同地制造温热器具1。
〔参考例2〕
本参考例除了使狭缝和狭缝的形态与本实施例4相同以外,与参考例1同样地制造具备涂布类型的发热层31的温热器具1。
〔服贴性的评价〕
各实施例中的服贴性通过佩戴压的测定进行评价。具体而言,在女性平均的人体模型的脸部的眉上方和外眼角颧骨配设感压传感器(AMI技术株式会社生产,穿戴压计),在该状态下,在人体模型上佩戴实施例的温热器具,测定各部位的佩戴压(kPa)4次。将各部位的佩戴压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表示于表1。眉上方的佩戴压为0.5kPa以上则判断服贴性良好,若为0.7kPa则判断服贴性更好。另外,外眼角的佩戴压为0.15kPa以上则判断服贴性良好,若为0.2kPa以上则判断服贴性更好。
〔发热特性的评估〕
关于各实施例中的发热特性,将达到45℃为止的上升时间(45℃升温时间,单位:分钟)和最高到达温度(单位:℃)作为评价项目进行评价。评价的具体顺序基于JIS S 4100进行。各评价进行8次,将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表示于表1。
[表1]
如表1所示,任何实施例的温热器具的佩戴压均比比较例的温热器具高,判断服贴性良好。特别是如实施例2和3所示,在沿着温热器具1的纵向Y的第一狭缝的长度为10mm以上、且形成有多列第二狭缝列L2的情况下,佩戴压更高,判断服贴性更优异。
另外,如表1所示,任何实施例的温热器具的升温时间均比比较例的温热器具短,且最高到达温度高,故而判断具有良好的发热特性。特别是如实施例2和3所示,在沿着温热器具1的纵向Y的第一狭缝的长度为10mm以上、且形成有多列第二狭缝列L2的情况下,判断发热特性更优异。
另外,如表1所示,判断具备抄纸类型的发热体3的各实施例的温热器具的发热特性和服贴性两者提升至与具备涂布类型的发热体3的参考例1和2的温热器具1同等的水平。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兼顾服贴性的提高和发热特性的提高的温热器具。
Claims (14)
1.一种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基材片的一个表面设置有发热层,
所述发热层包含可氧化性金属的颗粒、电解质、碳材料、纤维材料和水的混合物,
所述发热层和所述基材片形成有由直线状或圆弧状的切口构成的一个以上的第一狭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由直线状的切口构成的多个第一狭缝以朝向同一方向并列配置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发热层和所述基材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以在与第一狭缝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由切口构成的一个第二狭缝。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由切口构成的多个第二狭缝以朝向同一方向并列配置且在与第一狭缝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以第一狭缝与第二狭缝彼此不交叉的方式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一列或多列的第一狭缝列,该第一狭缝列以由直线状的切口构成的多个的第一狭缝的组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
在形成有多列第一狭缝列的情况下,该第一狭缝列以彼此不交叉的方式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以在与第一狭缝列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一列或多列的第二狭缝列,该第二狭缝列以由切口构成的多个的第二狭缝的组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
在形成有多列第二狭缝列的情况下,该第二狭缝列以彼此不交叉且在与第一狭缝列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以第一狭缝与第二狭缝彼此不交叉的方式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以第一狭缝列中的第一狭缝在第二狭缝列中前后相邻的2个第二狭缝之间通过的方式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以第二狭缝列中的第二狭缝不在第一狭缝列中前后相邻的2个第一狭缝之间通过的方式配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由圆弧状的切口构成的多个第一狭缝以位于同一圆周上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发热层和所述基材片。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由圆弧状的切口构成的多个第一狭缝以位于两个以上的同心圆上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发热层和所述基材片。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层还包含吸水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隔着所述发热层且与所述基材片相反的一侧,还设置有包含吸水材料的吸水材料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PCT/JP2019/000961 | 2019-01-15 | ||
JP2019000961 | 2019-01-15 | ||
PCT/JP2019/042198 WO2020148966A1 (ja) | 2019-01-15 | 2019-10-28 | 温熱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01871A true CN113301871A (zh) | 2021-08-24 |
CN113301871B CN113301871B (zh) | 2024-09-13 |
Family
ID=71613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88985.9A Active CN113301871B (zh) | 2019-01-15 | 2019-10-28 | 温热器具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328258B2 (zh) |
KR (1) | KR102609047B1 (zh) |
CN (1) | CN113301871B (zh) |
TW (1) | TWI735065B (zh) |
WO (1) | WO2020148966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20533A (zh) * | 2002-02-20 | 2005-05-25 | 花王株式会社 | 开孔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
JP2008029743A (ja) * | 2006-07-31 | 2008-02-14 | Kao Corp | 発熱具 |
CN102946832A (zh) * | 2010-06-18 | 2013-02-27 | 花王株式会社 | 发热器 |
JP2013094171A (ja) * | 2011-10-27 | 2013-05-20 | Kao Corp | 発熱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発熱体 |
WO2013183757A1 (ja) * | 2012-06-07 | 2013-12-12 | 花王株式会社 | 発熱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る温熱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73406B2 (ja) | 2004-02-04 | 2008-04-09 | 花王株式会社 | 積層シート |
JP2008220788A (ja) | 2007-03-14 | 2008-09-25 | Kao Corp | 被酸化性シート及び被酸化性物品 |
JP5080193B2 (ja) | 2007-10-01 | 2012-11-21 | 花王株式会社 | 目用温熱具 |
JP5296257B2 (ja) * | 2011-12-21 | 2013-09-25 | 花王株式会社 | 発熱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温熱具 |
JP6721300B2 (ja) * | 2015-07-21 | 2020-07-15 | 花王株式会社 | 発熱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9
- 2019-10-28 WO PCT/JP2019/042198 patent/WO202014896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10-28 KR KR1020217010806A patent/KR10260904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9-10-28 JP JP2020566111A patent/JP7328258B2/ja active Active
- 2019-10-28 CN CN201980088985.9A patent/CN113301871B/zh active Active
- 2019-10-31 TW TW108139462A patent/TWI735065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20533A (zh) * | 2002-02-20 | 2005-05-25 | 花王株式会社 | 开孔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
JP2008029743A (ja) * | 2006-07-31 | 2008-02-14 | Kao Corp | 発熱具 |
CN102946832A (zh) * | 2010-06-18 | 2013-02-27 | 花王株式会社 | 发热器 |
JP2013094171A (ja) * | 2011-10-27 | 2013-05-20 | Kao Corp | 発熱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発熱体 |
WO2013183757A1 (ja) * | 2012-06-07 | 2013-12-12 | 花王株式会社 | 発熱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る温熱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148966A1 (ja) | 2020-07-23 |
CN113301871B (zh) | 2024-09-13 |
TWI735065B (zh) | 2021-08-01 |
KR102609047B1 (ko) | 2023-12-01 |
KR20210057135A (ko) | 2021-05-20 |
TW202034868A (zh) | 2020-10-01 |
JP7328258B2 (ja) | 2023-08-16 |
JPWO2020148966A1 (ja) | 2021-1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10599B (zh) | 蒸气温热器具 | |
JP2005021673A (ja) | 加温具 | |
CN111836603B (zh) | 温热器具 | |
WO2004098470A1 (ja) | 加温具 | |
WO2005058213A1 (ja) | 蒸気温熱具 | |
WO2008072099A1 (en) | A self-activated warming device | |
JP2006192253A (ja) | 蒸気温熱具 | |
JP3698715B2 (ja) | 湿熱シート | |
JP3992693B2 (ja) | 加温具 | |
CN113301871A (zh) | 温热器具 | |
JP4757062B2 (ja) | 生理機能改善器具 | |
US20230201028A1 (en) | Heating implement | |
JP4458869B2 (ja) | 発熱シート | |
JP5894761B2 (ja) | 発熱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発熱体 | |
JP2012000344A (ja) | 発熱体の製造方法 | |
CN110536663A (zh) | 温热器具 | |
JP2005111180A (ja) | 発熱成形体 | |
KR102665906B1 (ko) | 온열구 | |
CN115190789A (zh) | 温热器具 | |
JP4420914B2 (ja) | 加温具 | |
JP4420809B2 (ja) | 発熱具 | |
JP4076511B2 (ja) | シート状発熱成形体 | |
JP4651376B2 (ja) | 発熱具 | |
JP2006167253A (ja) | 発熱具 | |
JP2005224313A (ja) | 発熱シ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