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1762A - 一种散热装置及相控阵雷达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装置及相控阵雷达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01762A CN113301762A CN202010441798.9A CN202010441798A CN113301762A CN 113301762 A CN113301762 A CN 113301762A CN 202010441798 A CN202010441798 A CN 202010441798A CN 113301762 A CN113301762 A CN 1133017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heat
- air duct
- assembly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02—Arrangements for de-icing; Arrangements for drying-out ; 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corrosion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及相控阵雷达结构。该装置包括:多个散热风道,固定于相控阵雷达结构的支撑板上,且布设于成对设置的所述T/R组件之间,用于对与该散热风道相接触的所述T/R组件进行热量交换;多个柔性风道,与所述散热风道连接,为所述散热风道提供进风通道及出风通道;紧固组件,设置于相邻所述散热风道之间,且与所述T/R组件相接触,该紧固组件用于将所述T/R组件与所述散热风道压紧;风机,设置于所述柔性风道出风通道的端部,用于将所述T/R组件散发的热量排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散热装置能够形成密封通道,实现雷达系统的三防性能,也提高了雷达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并实现了天线单元在狭小空间内的布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雷达天线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相控阵雷达结构。
背景技术
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其特有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且朝着大功率、高增益的趋势发展。对有源相控阵雷达而言,实现窄波束、高增益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相控阵天线的阵元数目,即满阵排列,这也是雷达耗资最主要的部分。为了降低雷达的造价,有必要尽量降低天线阵面的阵元数目,稀疏阵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与满阵相比,稀疏阵阵元数目的减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天线增益,但波束宽度基本不变,副瓣的升高也可接受,然而设计上需要注意的是在可见空间内不应出现栅瓣,为满足这一要求,稀布阵的相邻阵元间距不能过大。由于稀布阵在布阵上的不规律型,在相邻阵元狭小的间隙内布局T/R组件、供电设备以及散热装置将会非常困难,对于高频段天线更是如此。因此,针对高频稀布有源相控阵雷达提出一种有效的散热装置和布局方法十分的必要。
现有的技术方案中,主要由两种方式来解决稀布有源相控阵雷达中T/R组件、供电电源以及接收机等发热组件的布局及散热问题:一是通过液冷散热手段,即把雷达中所有发热组件都安装在液冷冷板上,通过冷却液换热将热量带出;第二种方式是将T/R组件壳体上加工出散热齿,相邻子阵内T/R组件对向安装,使散热齿形成风道,通过风冷交换将热量带出。
第一种散热方式中采用液冷散热的相控阵雷达虽然结构紧凑、散热效率高,但是其不可或缺的二次冷却系统却增加了整个雷达的复杂程度及成本,降低了设备可靠性;第二种散热方法采用散热齿形成的风道固然可以将T/R组件产生的热量带走,但是形不成密封通道,难以实现系统三防,同样降低了雷达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相控阵雷达结构,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用于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T/R组件散热,该装置包括:
多个散热风道,固定于相控阵雷达结构的支撑板上,且布设于成对设置的所述T/R组件之间,用于对与该散热风道相接触的所述T/R组件进行热量交换;
多个柔性风道,与所述散热风道连接,为所述散热风道提供进风通道及出风通道;
其中,所述进风通道的轴向与所述出风通道的轴向相互垂直;
紧固组件,设置于相邻所述散热风道之间,且与所述T/R组件相接触,该紧固组件用于将所述T/R组件与所述散热风道压紧;
风机,设置于所述柔性风道出风通道的端部,用于将所述T/R组件散发的热量排出。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紧固组件包括:
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相控阵雷达结构的支撑板上;
楔形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方,且与所述固定件部分嵌套,该楔形件与所述T/R组件相接触;
紧固件,设置于所述楔形件上方,用于将所述楔形件与固定件进行紧固连接,以通过所述楔形件与固定件嵌套部分的扩张,而使得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T/R组件压紧。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道为T型结构,且有至少两个柔性风道与该散热风道的通风口连接,为该散热风道提供进风通道及出风通道。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风道由硅胶布石棉复合保温材料制成,且该柔性风道外侧设有电磁屏蔽网。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道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且该散热风道内设有多个散热齿,以通过该多个散热齿与流经该散热风道的冷风进行热量交换。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道与其接触的所述T/R组件之间涂有导热硅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相控阵雷达结构,包括一框架,该雷达结构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及
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框架内侧,且与所述框架的侧壁固定连接,以将该框架分为第一容腔及第二容腔;
多个T/R组件,成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并通过所述散热装置进行压紧固定,且该T/R组件一端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用于穿过所述支撑板进入所述第二容腔。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侧壁具有多个通孔,该多个通孔与所述散热装置中的多个柔性风道适配连接,且该多个柔性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容腔内。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中的散热风道中间部分穿过所述支撑板,并与位于第二容腔内的柔性风道连接,以将收集的热量经所述柔性风道端部的风机排出,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雷达结构还包括:
电源部,位于所述第二容腔内,且设置于所述框架的至少一侧壁上;
接收机,位于所述第二容腔内,且设置于不同于所述电源部的所述框架的侧壁上;
多个散热风机,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外壁上,用于散发所述电源部与接收机所产生的热量。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雷达结构还包括:
功分器,位于第二容腔内,且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射频信号的分发;
长条母板,位于第二容腔内,且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用于进行电源的分配。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及相控阵雷达结构,通过散热风道及柔性风道的配合使用,能够及时的将T/R组件散发的热量排出,并且该散热装置能够形成密封通道,实现雷达系统的三防性能,也提高了雷达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通过紧固组件的使用,能够将T/R组件压紧固定于散热风道上,实现了天线单元在狭小空间内的布局;通过支撑板将雷达结构分为前后两个容腔,将T/R组件及散热风道安装在第一容腔,从而为第二容腔安装的长条母板及功分器等元器件省出了极大的空间。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雷达结构及散热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雷达结构及散热装置正视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散热装置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雷达结构后视立体示意图;
图5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雷达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6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B区域散热装置侧视示意图;
图7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C区域散热装置侧视示意图;
图8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T/R组件与天线单元示意图;
图9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天线单元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
现有的技术方案中,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解决稀布有源相控阵雷达中T/R组件、供电电源以及接收机等发热组件的布局及散热问题:一是通过液冷散热手段,即把雷达中所有发热组件都安装在液冷冷板上,通过冷却液换热将热量带出;这种采用液冷散热的相控阵雷达虽然结构紧凑、散热效率高,但是其不可或缺的二次冷却系统却增加了整个雷达的复杂程度及成本,降低了设备可靠性。
第二种方式是将T/R组件壳体上加工出散热齿,相邻子阵内T/R组件对向安装,使散热齿形成风道,通过风冷交换将热量带出;这种采用散热齿形成的风道固然可以将T/R组件产生的热量带走,但是形不成密封通道,难以实现系统的三防,同样降低了雷达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因此,目前急需研发一种结构及散热设计方法,用于解决在稀布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中T/R组件、电源以及接收机等发热组件的散热问题,并同时满足三防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限空间内T/R组件的供电、馈电以及安装布局设计。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参考图1中所示,该散热装置用于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T/R组件600散热,该装置可以包括:多个散热风道100、多个柔性风道200、紧固组件300和风机900。
所述多个散热风道100固定于相控阵雷达结构的支撑板501上,且布设于成对设置的所述T/R组件600之间,用于对与该散热风道100相接触的所述T/R组件600进行热量交换;所述多个柔性风道200与所述散热风道100连接,为所述散热风道100提供进风通道及出风通道;其中,所述进风通道的轴向与所述出风通道的轴向相互垂直;所述紧固组件300设置于相邻所述散热风道100之间,且与所述T/R组件600相接触,该紧固组件300用于将所述T/R组件600与所述散热风道100压紧;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柔性风道200-1出风通道的端部,用于将所述T/R组件600散发的热量排出。
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通过散热风道100及柔性风道200的配合使用,能够及时的将T/R组件600散发的热量排出,并且该散热装置能够形成密封通道,实现雷达系统的三防性能,也提高了雷达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通过紧固组件300的使用,能够将T/R组件600压紧固定于散热风道100上,实现了天线单元800在狭小空间内的布局。
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9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上述散热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散热风道100固定于相控阵雷达结构的支撑板501上,且布设于成对设置的所述T/R组件600之间,用于对与该散热风道100相接触的所述T/R组件600进行热量交换;多个柔性风道200与所述散热风道100连接,为所述散热风道100提供进风通道及出风通道;其中,所述进风通道的轴向与所述出风通道的轴向相互垂直;紧固组件300设置于相邻所述散热风道100之间,且与所述T/R组件600相接触,该紧固组件300用于将所述T/R组件600与所述散热风道100压紧;风机设置于所述柔性风道200出风通道的端部,用于将所述T/R组件600散发的热量排出。
具体的,为降低整个雷达的重量,以及满足雷达系统的三防性能,并能够较好的解决雷达中T/R组件600及其他发热组件的散热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能够较好的应用到稀布阵有源相控阵雷达中,由于稀布阵在布阵上具有不规律性,稀布阵的相邻阵元间距不能过大,而在相邻阵元狭小的间隙内布局T/R组件600、供电设备和散热装置将会非常困难,尤其使对于高频段的雷达天线。因此,本实施例中针对稀布阵天线阵面的特殊布局将散热风道100、柔性风道200、紧固组件300和风机进行结合来解决上述问题,本示例中的天线为子阵式随机稀布,每个子阵由四组共64个单元组成,且每个组内各单元按三角形栅格排列,如图9中虚线框中所示,天线阵面单元采用的为8通道T/R组件600,即每个子阵由8个T/R组件600构成,每个T/R组件600对应8个单元,天线单元800可为微带形式,且与T/R组件600一体化成型设计,如图8所示,即天线单元800与T/R组件600之间无电连接器,但不限于此。
由上述可看出,所述T/R组件600成对设置,为便于将T/R组件600内的热量及时换出,将多个散热风道100分别放置于成对设置的两个T/R组件600之间,即,位于同一列的成对T/R组件600可共用一个散热风道100,该散热风道100仅是用于布设由T/R组件600的区域内,在不设有T/R组件600的区域可设置柔性风道200,该柔性风道200与散热风道100连接,能够为散热风道100提供至少一个进风通道及出风通道,且进风通道的轴向与所述出风通道的轴向相互垂直。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散热风道100为T型结构,且有至少两个柔性风道200与该散热风道100的通风口连接,为该散热风道100提供进风通道及出风通道。示例的,如图6、7所示,该散热风道100可在T型结构的各端部开设一个风口,即该散热风道100具有3个风口,每个风口均可连接有柔性风道200,那么,相对两个风口连接的柔性风道200为进风通道,则另一风口连接的柔性风道200-1为出风通道,且进风通道的轴向与所述出风通道的轴向相互垂直。或者,该散热风道100可在T型结构互相垂直的两端部开设一个风口,即该散热风道100具有2个风口,2个风口都连接有柔性风道200,此时,位于T型结构两个端部方向上的风口连接的柔性风道200为进风通道,则另一风口连接的柔性风道200-1为出风通道,且进风通道的轴向与所述出风通道的轴向相互垂直。
另外,由于相邻阵元间的间距狭小,T/R组件600的固定不能采用传统的螺钉紧固的方式,而为使上述T/R组件600能够与散热风道100压紧连接,本实施例中在相邻的散热风道100之间设有一紧固组件300,如图3所示,并且该紧固组件300与T/R组件600相接触。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紧固组件300包括: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相控阵雷达结构的支撑板501上;楔形件302,设置于所述固定件301上方,且与所述固定件301部分嵌套,该楔形件302与所述T/R组件600相接触;紧固件303,设置于所述楔形件302上方,用于将所述楔形件302与固定件301进行紧固连接,以通过所述楔形件302与固定件301嵌套部分的扩张,而使得所述散热风道100与所述T/R组件600压紧。具体的,在相邻两个散热通道之间,且两侧均具有T/R组件600的位置设置一固定件301,该固定件301可通过螺钉固定于雷达结构的支撑板501上,并在该固定件301的上方设置一楔形件302,楔形件302的下方与固定件301部分嵌套,且楔形件302的上方设有一紧固件303,该紧固件303可为紧固螺钉,但不限于此,该紧固螺钉可穿过所述楔形件302与固定件301连接,当紧固螺钉向下拧紧时,楔形件302的下端受到固定件301顶端反作用力的作用向两侧扩张,从而将T/R组件600与散热风道100压紧连接,从而通过该种方式将T/R组件600固定于雷达结构内,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易于T/R组件600的更换。
另外,为将上述散热风道100内与T/R组件600交换的热量及时排出,在柔性风道200的出风通道的端部设置由风机900,如图4所示,该风机可为轴流风机900,但不限于此。该轴流风机900与多个出风通道之间还可设置一集风器901,以增大该风机的进风效率,从而间接性的提高散热风道100的散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风道200由硅胶布石棉复合保温材料制成,且该柔性风道200外侧设有电磁屏蔽网。
具体的,为实现该柔性风道200的防火、耐高温、高伸缩性和电磁屏蔽的功能,将该柔性风道200由硅胶布石棉复合保温材料制成,并在柔性风道200的外侧包有一层电磁屏蔽网。该柔性风道200的端部可设置为方形法兰,以便于与散热风道100连接,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散热风道100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且该散热风道100内设有多个散热齿101,以通过该多个散热齿101与流经该散热风道100的冷风进行热量交换。
具体的,为保证散热风道100与紧固组件300配合固定T/R组件600的刚度,以及保证散热通道与T/R组件600之间的热量交换,将该散热风道100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但不限于此;并且为进一步增强散热通道与T/R组件600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在该散热风道100内设置多个散热齿101,如图3所示,T/R组件600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到多个散热齿101上,通过多个散热齿101与流经该散热风道100的冷风进行热量交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道100与其接触的所述T/R组件600之间涂有导热硅脂102。具体的,为进一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在散热风道100与其接触的T/R组件600之间涂导热硅脂102,如图3所示,以进一步增加T/R组件600热量传递到散热风道100的速度,以便于及时为该T/R组件600降温。
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通过散热风道100及柔性风道200的配合使用,能够及时的将T/R组件600散发的热量排出,并且该散热装置能够形成密封通道,实现雷达系统的三防性能,也提高了雷达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通过紧固组件300的使用,能够将T/R组件600压紧固定于散热风道100上,实现了天线单元800在狭小空间内的布局。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相控阵雷达结构。参考图1、4中所示,该雷达结构包括一框架500、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装置、支撑板501以及多个T/R组件600。
支撑板501设置于所述框架500内侧,且与所述框架500的侧壁固定连接,以将该框架500分为第一容腔5011及第二容腔5012;多个T/R组件600,成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5011内,并通过所述散热装置进行压紧固定,且该T/R组件600一端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用于穿过所述支撑板501进入所述第二容腔5012。
示例的,如图1、4所示,上述雷达结构的框架500可通过2A12硬铝合金板通过螺钉连接拼接而成,所有铝合金连接面以及螺钉之间可采用环氧胶ARALDITE2015粘接密封,但不限于此,以保证雷达结构的密封性。支撑板501与结构框架500之间可以用螺钉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但不限于此,以此增加整体结构的刚性。该支撑板501将雷达结构分为前端的第一容腔5011,以及后端的第二容腔5012。
另外,如图9中虚线框中所示,天线阵面单元采用的为8通道T/R组件600,即每个子阵由8个T/R组件600构成,每个T/R组件600对应8个单元,天线单元800可为微带形式,且与T/R组件600一体化成型设计,即天线单元800与T/R组件600之间无电连接器,但不限于此。天线单元800与T/R组件600设置于第一容腔5011内,且通过上述散热装置进行压紧固定,且该T/R组件600的一端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可穿过支撑板501进入第二容腔5012,以与下述长条母板506及功分器505等进行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500侧壁具有格栅风道502,该格栅风道502与所述散热装置中的多个柔性风道200适配连接,且该多个柔性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容腔5011内。
具体的,如图1、4所示,位于第一容腔5011的框架500侧壁具有格栅风道502,格栅风道502与散热装置中的柔性风道200进行适配连接,且在本示例中的与格栅风道502连接的柔性风道200均位于第一容腔5011内,用于为散热风道100提供进风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中的散热风道100中间部分穿过所述支撑板501,并与位于第二容腔5012内的柔性风道200-1连接,以将收集的热量经所述柔性风道200-1端部的风机排出。
具体的,如图4-7所示,位于第一容腔5011的散热风道100的中间部分穿过支撑板501进入第二容腔5012内,即,第二容腔5012内具有部分散热风道100,该部分散热风道100与位于第二容腔5012内的柔性风道200-1进行连接,该柔性风道200-1可作为散热风道100的出风通道,以及时将散热风道100内的热量通过该柔性风道200-1端部的风机排出,该风机可为轴流风机900,但不限于此。
另外,由于稀布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单元分布的不均匀性,T/R组件600的散热可分为两种途径,分别由中间区域D以及两侧区域E来决定,如图5、6、7所示,对两侧区域E的T/R组件600,外界环境的风从结构框架500的底部格栅风道502进入,经柔性风道200进入散热风道100,并穿过支撑板501通过柔性风道200进入雷达后端的集风器901,再通过轴流风机900将热量带走。对于中部区域D处的T/R组件600,由于风道在竖直方向尺寸较长,如果风从一侧进入,会造成热量累积,增加阵面T/R组件600温度的不一致性,故设计上使风从结构框架500的底部格栅风道502和顶部格栅风道502同时进入散热风道100,经过柔性风道200-1进入雷达后端集风器901,再通过中间的两个轴流风机900将热量带走,完成T/R组件600的散热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雷达结构还包括:电源部503,位于所述第二容腔5012内,且设置于所述框架500的至少一侧壁上;接收机504,位于所述第二容腔5012内,且设置于不同于所述电源部503的所述框架500的侧壁上;多个散热风机700,安装于所述框架500的外壁上,用于散发所述电源部503与接收机504所产生的热量。
具体的,如图4所示,雷达结构中主要发热元器件有T/R组件600、电源以及接收机504,电源以及接收机504分别安装在雷达结构框架500的两侧以及底部,其产生的热量由结构框架500的内表面传导至外表面,再由多个散热风机700完成强迫风冷散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雷达结构还包括:功分器505,位于第二容腔5012内,且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板501上,用于射频信号的分发;长条母板506,位于第二容腔5012内,且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板501上,用于进行电源的分配。
具体的,如图4所示,长条母板506以及功分器505位于第二容腔5012内,且均安装固定在支撑板501上,分别完成供电以及射频信号的分发功能;该功分器505可为一分八功分器505,但不限于此;由于T/R组件600及散热风道100均安装在雷达支撑板501的第一容腔5011,即雷达机构的前端,从而为后端的长条母板506及功分器505等元器件省出了极大的空间,使T/R组件600在相邻单元的狭小空间内完成布局成为可能,尤其针对于高频雷达。
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及相控阵雷达结构,通过散热风道及柔性风道的配合使用,能够及时的将T/R组件散发的热量排出,并且该散热装置能够形成密封通道,实现雷达系统的三防性能,也提高了雷达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通过紧固组件的使用,能够将T/R组件压紧固定于散热风道上,实现了天线单元在狭小空间内的布局;通过支撑板将雷达结构分为前后两个容腔,将T/R组件及散热风道安装在第一容腔,从而为第二容腔安装的长条母板及功分器等元器件省出了极大的空间。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描述中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1)
1.一种散热装置,用于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T/R组件散热,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多个散热风道,固定于相控阵雷达结构的支撑板上,且布设于成对设置的所述T/R组件之间,用于对与该散热风道相接触的所述T/R组件进行热量交换;
多个柔性风道,与所述散热风道连接,为所述散热风道提供进风通道及出风通道;
其中,所述进风通道的轴向与所述出风通道的轴向相互垂直;
紧固组件,设置于相邻所述散热风道之间,且与所述T/R组件相接触,该紧固组件用于将所述T/R组件与所述散热风道压紧;
风机,设置于所述柔性风道出风通道的端部,用于将所述T/R组件散发的热量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
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相控阵雷达结构的支撑板上;
楔形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方,且与所述固定件部分嵌套,该楔形件与所述T/R组件相接触;
紧固件,设置于所述楔形件上方,用于将所述楔形件与固定件进行紧固连接,以通过所述楔形件与固定件嵌套部分的扩张,而使得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T/R组件压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为T型结构,且有至少两个柔性风道与该散热风道的通风口连接,为该散热风道提供进风通道及出风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风道由硅胶布石棉复合保温材料制成,且该柔性风道外侧设有电磁屏蔽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且该散热风道内设有多个散热齿,以通过该多个散热齿与流经该散热风道的冷风进行热量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与其接触的所述T/R组件之间涂有导热硅脂。
7.一种相控阵雷达结构,包括一框架,其特征在于,该雷达结构还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及
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框架内侧,且与所述框架的侧壁固定连接,以将该框架分为第一容腔及第二容腔;
多个T/R组件,成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并通过所述散热装置进行压紧固定,且该T/R组件一端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用于穿过所述支撑板进入所述第二容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相控阵雷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侧壁具有多个通孔,该多个通孔与所述散热装置中的多个柔性风道适配连接,且该多个柔性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容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相控阵雷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中的散热风道中间部分穿过所述支撑板,并与位于第二容腔内的柔性风道连接,以将收集的热量经所述柔性风道端部的风机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相控阵雷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雷达结构还包括:
电源部,位于所述第二容腔内,且设置于所述框架的至少一侧壁上;
接收机,位于所述第二容腔内,且设置于不同于所述电源部的所述框架的侧壁上;
多个散热风机,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外壁上,用于散发所述电源部与接收机所产生的热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相控阵雷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雷达结构还包括:
功分器,位于第二容腔内,且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射频信号的分发;
长条母板,位于第二容腔内,且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用于进行电源的分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41798.9A CN113301762B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一种散热装置及相控阵雷达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41798.9A CN113301762B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一种散热装置及相控阵雷达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01762A true CN113301762A (zh) | 2021-08-24 |
CN113301762B CN113301762B (zh) | 2023-02-28 |
Family
ID=77318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41798.9A Active CN113301762B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一种散热装置及相控阵雷达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0176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629359A (zh) * | 2022-12-21 | 2023-01-20 | 西安欣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相控阵雷达天线 |
CN116454584A (zh) * | 2023-04-23 | 2023-07-18 | 安徽耀峰雷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精确散热的雷达天线结构 |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78082B1 (en) * | 2000-05-22 | 2002-11-12 | Jia Hao Li |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with nest wind duct |
JP2004180166A (ja) * | 2002-11-28 | 2004-06-2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フェーズドアレイアンテナ装置 |
CN201130708Y (zh) * | 2007-12-24 | 2008-10-08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六研究所 | 高承载密封型雷达收发方舱 |
CN201963666U (zh) * | 2011-01-28 | 2011-09-07 | 谭健民 | 燕尾槽内锁紧装置 |
CN202005099U (zh) * | 2010-11-01 | 2011-10-05 | 国营第三八八厂 | 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的全密封散热机箱 |
US20130107452A1 (en) * | 2011-11-01 | 2013-05-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ol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cooling system |
CN103687450A (zh) * | 2013-12-13 | 2014-03-26 | 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机载航空产品的线路板热传导优化设计结构 |
CN104752374A (zh) * | 2013-12-26 | 2015-07-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器及散热器组 |
WO2016029607A1 (zh) * | 2014-08-27 | 2016-03-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部件的散热装置 |
CN106132163A (zh) * | 2016-07-14 | 2016-11-16 | 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梯形散热片的t形风道散热装置 |
CN206370446U (zh) * | 2016-12-07 | 2017-08-01 |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 软包电池散热通风结构 |
CN206674404U (zh) * | 2017-02-21 | 2017-11-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管塔及基站 |
CN108598657A (zh) * | 2018-04-18 | 2018-09-28 | 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环控系统设计方法及框架结构 |
CN109301431A (zh) * | 2018-10-18 | 2019-02-01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一种平面相控阵天线 |
CN208723766U (zh) * | 2018-04-26 | 2019-04-09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变频器的散热结构 |
CN109906021A (zh) * | 2019-03-22 | 2019-06-18 | 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 | 冷板及用于雷达的散热装置 |
CN109975766A (zh) * | 2019-03-29 | 2019-07-05 | 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 | 雷达散热组件及雷达 |
-
2020
- 2020-05-22 CN CN202010441798.9A patent/CN1133017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78082B1 (en) * | 2000-05-22 | 2002-11-12 | Jia Hao Li |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with nest wind duct |
JP2004180166A (ja) * | 2002-11-28 | 2004-06-2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フェーズドアレイアンテナ装置 |
CN201130708Y (zh) * | 2007-12-24 | 2008-10-08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六研究所 | 高承载密封型雷达收发方舱 |
CN202005099U (zh) * | 2010-11-01 | 2011-10-05 | 国营第三八八厂 | 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的全密封散热机箱 |
CN201963666U (zh) * | 2011-01-28 | 2011-09-07 | 谭健民 | 燕尾槽内锁紧装置 |
US20130107452A1 (en) * | 2011-11-01 | 2013-05-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ol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cooling system |
CN103687450A (zh) * | 2013-12-13 | 2014-03-26 | 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机载航空产品的线路板热传导优化设计结构 |
CN104752374A (zh) * | 2013-12-26 | 2015-07-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器及散热器组 |
WO2016029607A1 (zh) * | 2014-08-27 | 2016-03-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部件的散热装置 |
CN106132163A (zh) * | 2016-07-14 | 2016-11-16 | 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梯形散热片的t形风道散热装置 |
CN206370446U (zh) * | 2016-12-07 | 2017-08-01 |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 软包电池散热通风结构 |
CN206674404U (zh) * | 2017-02-21 | 2017-11-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管塔及基站 |
CN108598657A (zh) * | 2018-04-18 | 2018-09-28 | 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环控系统设计方法及框架结构 |
CN208723766U (zh) * | 2018-04-26 | 2019-04-09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变频器的散热结构 |
CN109301431A (zh) * | 2018-10-18 | 2019-02-01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一种平面相控阵天线 |
CN109906021A (zh) * | 2019-03-22 | 2019-06-18 | 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 | 冷板及用于雷达的散热装置 |
CN109975766A (zh) * | 2019-03-29 | 2019-07-05 | 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 | 雷达散热组件及雷达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刘卫刚等: "T/R组件通风风道散热设计", 《电子科技》 * |
吕勇等: "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发展探析", 《信息通信》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629359A (zh) * | 2022-12-21 | 2023-01-20 | 西安欣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相控阵雷达天线 |
CN116454584A (zh) * | 2023-04-23 | 2023-07-18 | 安徽耀峰雷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精确散热的雷达天线结构 |
CN116454584B (zh) * | 2023-04-23 | 2023-10-27 | 安徽耀峰雷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精确散热的雷达天线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01762B (zh) | 2023-0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01762B (zh) | 一种散热装置及相控阵雷达结构 | |
CN109413964B (zh) | 一种与卫星平台结构热控一体化的星载相控阵雷达载荷 | |
CN209710577U (zh) | 一种有源相控阵雷达组件散热结构 | |
CN109511253A (zh) | 一种有源相控阵雷达组件散热控温技术 | |
CN112290143B (zh) | 动力电池及车辆 | |
CN110785701A (zh) | 散热系统及摄影摄像设备 | |
CN110471512B (zh) | 一种紧凑型的5u加固服务器 | |
CN220934191U (zh) | 散热系统、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 |
CN219499862U (zh) | 一种无线信号数字发射合路器 | |
CN113630993A (zh) | 机箱、功率放大器及通信设备 | |
CN110632561A (zh) | 机载雷达射频单元热控结构 | |
JP2003158465A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CN115515408A (zh) | 一种中央控制器和汽车 | |
CN212434709U (zh) | 散热板、散热组件及电池模组 | |
CN110456895B (zh) | 一种用于加固服务器的cpu散热安装结构 | |
CN211128733U (zh) | 散热装置及用户驻地设备 | |
JP2004179738A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CN111669941B (zh) | 一种双层风道散热装置 | |
CN221828129U (zh) | 一种液冷天线阵面系统 | |
CN217283847U (zh) | 一种散热装置 | |
CN216411828U (zh) | 一种影视灯 | |
CN221151704U (zh) | 一种汽车域控制器 | |
CN212113695U (zh) | 一种平面型散热片以及功率模块的散热结构 | |
CN218603838U (zh) | 带有散热结构的nas盒子 | |
CN219287980U (zh) | 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