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1488B - 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1488B
CN113301488B CN202110552081.6A CN202110552081A CN113301488B CN 113301488 B CN113301488 B CN 113301488B CN 202110552081 A CN202110552081 A CN 202110552081A CN 113301488 B CN113301488 B CN 1133014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reduction
earphone
tested
gain
cur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20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1488A (zh
Inventor
刘明霞
李博
金玲
杜容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11055208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14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1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1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1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14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所述校准方法包括:控制待测耳机启动混合麦克降噪模式,并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下获取多个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根据所有所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与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的对应关系生成拟合曲线;确定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并根据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和所述拟合曲线确定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将所述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本申请能够提高降噪耳机的校准准确率和校准效率。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装置、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存储介质,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装置、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降噪耳机的降噪效果,声学工程师针对标准耳机(即Golden产品)设计滤波器,并在耳机量产过程时将标准产品的滤波器参数烧录到所有产品。但是由于来料和装配差异,量产的每个耳机与标准耳机均有不同的声学特性,在出厂前必须经过ANC(ActiveNoise Cancellation,主动降噪)校准来调整耳机的幅值增益Gain,用以补偿量产耳机与标准耳机间的降噪效果差异。
因此,在降噪校准过程中,如何提高降噪耳机的校准准确率和校准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装置、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存储介质,能够提高降噪耳机的校准准确率和校准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该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包括:
控制待测耳机启动混合麦克降噪模式,并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下获取多个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
根据所有所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与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的对应关系生成拟合曲线;
确定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并根据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和所述拟合曲线确定最优前馈幅值增益;
将所述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
可选的,在控制待测耳机启动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标准耳机的标准前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
确定多个增益调整值,并利用所述增益调整值调整所述标准前馈幅值增益得到多个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
可选的,根据所有所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与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的对应关系生成拟合曲线,包括:
根据所有所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与所述增益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生成拟合曲线。
可选的,所述确定多个增益调整值,包括:
确定增益调整范围,并在所述增益调整范围内选择多个所述增益调整值。
可选的,根据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和所述拟合曲线确定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包括:
确定所述拟合曲线对应的平均降噪量区间;
判断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与所述平均降噪量区间的最近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值;
若是,则将所述平均降噪量区间中与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距离最近的值对应的前馈幅值增益作为所述最优前馈幅值增益;
若否,则判定所述待测耳机的质量不合格。
可选的,在控制所述待测耳机启动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待测耳机关闭降噪模式;
播放测试信号,利用人工耳采集信号并计算第一频响曲线;其中,待测耳机安装于所述人工耳所在的测试工装;
控制所述待测耳机启动后馈麦克降噪模式,播放所述测试信号,利用人工耳采集信号并计算第二频响曲线;
利用所述第一频响曲线和所述第二频响曲线生成所述待测耳机的后馈麦克降噪量曲线,并根据所述后馈麦克降噪量曲线计算后馈幅值增益;
将所述后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
可选的,在将所述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待测耳机启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
播放测试信号,利用人工耳采集并计算实际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其中,所述待测耳机安装于所述人工耳所在的测试工装;
判断所述实际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与所述标准耳机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
若否,则确定新的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并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下获取多个所述新的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以便利用所有所述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重新校准所述待测耳机的前馈幅值增益。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装置,该装置包括:
降噪量曲线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下获取多个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
拟合曲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有所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与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的对应关系生成拟合曲线;
最优增益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并根据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和所述拟合曲线确定最优前馈幅值增益;
增益校准模块,用于将所述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时实现上述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包括:控制待测耳机启动混合麦克降噪模式,并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下获取多个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根据所有所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与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的对应关系生成拟合曲线;确定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并根据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和所述拟合曲线确定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将所述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
本申请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下获取多个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本申请根据所有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生成拟合曲线,拟合曲线可以表示所述待测耳机的平均降噪量与前馈幅值增益的对应关系。根据拟合曲线可以确定,调整待测耳机处于各个前馈幅值增益时与标准耳机的降噪效果的差异程度。基于拟合曲线可以确定使得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的降噪效果相同的前馈幅值增益,以便将该前馈幅值增益写入待测耳机。上述过程通过基于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平均降噪量拟合得到所有前馈幅值增益的平均降噪量,无需执行多次步进调节幅值增益来确定最优的前馈幅值增益,前馈幅值增益的设置准确度不依赖于步进的长度,能够提高降噪耳机的校准准确率和校准效率。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装置、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最优增益调整值确定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最优前馈幅值增益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耳机校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耳机校准平台的耳机参数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S101:控制待测耳机启动混合麦克降噪模式;
其中,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降噪耳机的参数校准设备中,降噪耳机可以包括TWS降噪耳机和头戴式降噪耳机。在耳机生产过程中,通常将标准耳机的滤波器参数写入批量生产的耳机,以使批量生产的耳机具有与标准耳机相同的声学特性。
本实施例中提到的待测耳机为即上述批量生产的耳机,若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的用料和装配完全相同,在将标准耳机的降噪参数写入待测耳机之后,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具有相同的降噪效果。上述标准耳机和待测耳机均为降噪耳机。但是,在生产耳机的实际过程中,生产耳机的用料和装配往往存在差异,因此将标准耳机的降噪参数写入待测耳机中之后,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降噪效果也会存在差异。为了保证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具有相同的降噪效果,本实施例提供了S102~S104的方案,对待测耳机进行前馈幅值增益的设置,以便校准降噪耳机。
S102:在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下获取多个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
其中,待测耳机的降噪模式包括前馈(FF,Feed Forward)麦克降噪模式和后馈(FB,Feed Back)麦克降噪模式,在前馈麦克降噪模式和后馈麦克降噪模式均启动时待测耳机处于混合麦克降噪模式。具体的,本实施例可以按照预设顺序依次根据预设前馈幅值增益调整待测耳机当前的前馈幅值增益,以便获取每一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
在本步骤之前,可以将待测耳机安装于降噪测试装置的测试工装,测试工装上还安装有人工耳,降噪测试装置中还可以包括音箱。当使用音箱播放音频时,可以使用人工耳获取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以便确定待测耳机的降噪效果。上述人工耳可以包括711人工耳或318人工耳,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待测耳机的耳机类型(如头戴式耳机或TWS耳机)选择对应类型的人工耳。
S103:根据所有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与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的对应关系生成拟合曲线;
其中,在得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之后,本实施例可以计算待测耳机在每一预设前馈幅值增益下的平均降噪量,通过数值分析中的拟合方法对平均降噪量进行拟合可以得到拟合曲线。上述拟合曲线可以表示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和所述平均降噪量的对应关系,或可以表示用于得到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的参数(如增益调整值)和所述平均降噪量的对应关系,基于拟合曲线可以计算待测耳机的前馈幅值增益为任意值时的平均降噪量。
S104:确定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并根据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和拟合曲线确定最优前馈幅值增益;
其中,本实施例可以预先存储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在需要使用时可以直接从配置文件中读取平均降噪量。可以理解的是,平均降噪量用于反映耳机的降噪效果,因此当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相同或相差较小时,说明待测耳机的前馈幅值增益达到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具体的,本实施例可以在拟合曲线中查询最接近平均降噪量的点,以便将拟合曲线中距离最接近的点对应的前馈幅值增益设置为最优前馈幅值增益。
标准耳机(即Golden产品)为声学工程师选取的金机产品,用于实验室滤波器参数调试设计,输出滤波器参数用于所有量产耳机初始滤波器参数的写入,参数中包含GoldenFB Gain(后馈幅值增益)值和Golden FF Gain(前馈幅值增益)值。标准耳机的降噪量曲线包括:Golden FB MIC_降噪量曲线和Golden FB&FF MIC_降噪量曲线,用于产线ANC校准测试。
S105:将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
其中,在将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写入待测耳机之后,可以完成对待测耳机的前馈幅值增益的校准,进而降低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降噪效果的差异。
本实施例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下获取多个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本实施例根据所有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生成拟合曲线,拟合曲线可以表示所述待测耳机的平均降噪量与前馈幅值增益的对应关系。根据拟合曲线可以确定,调整待测耳机处于各个前馈幅值增益时与标准耳机的降噪效果的差异程度。基于拟合曲线可以确定使得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的降噪效果相同的前馈幅值增益,以便将该前馈幅值增益写入待测耳机。上述过程通过基于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平均降噪量拟合得到所有前馈幅值增益的平均降噪量,无需执行多次步进调节幅值增益来确定最优的前馈幅值增益,前馈幅值增益的设置准确度不依赖于步进的长度,能够提高降噪耳机的校准准确率和校准效率。
作为对于图1对应实施例的进一步介绍,在S102之前还可以存在确定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的方案。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取多个值作为预设前馈幅值增益。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按照预设步长对标准耳机的标准前馈幅值增益进行调整,得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上述预设步长为固定步长。生成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的具体过程如下:在控制待测耳机启动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之前,将所述标准耳机的标准前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确定多个增益调整值,并利用所述增益调整值调整所述标准前馈幅值增益得到多个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举例说明上述过程,若标准耳机写入待测耳机的前馈幅值增益为10,增益调整值分别为-3、-2、-1、1、2、3,在本步骤中获取的6个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分别为7、8、9、11、12、13。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增益调整值:确定增益调整范围,并在所述增益调整范围内选择多个所述增益调整值。
在利用增益调整值生成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增益调整值生成拟合曲线,例如可以确定所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与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增益调整值和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的第二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增益调整值和所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增益调整值和所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的对应关系生成所述拟合曲线。
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最优增益调整值确定方法的原理示意图,通过查找拟合曲线与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的交点确定最优增益调整值,在图2中拟合曲线上P1和P2点对应的增益调整值为最优增益调整值。本实施例可以根据最优增益调整值确定相应的最优前馈幅值增益。
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最优前馈幅值增益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对图1对应实施例中根据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和拟合曲线确定最优前馈幅值增益过程的进一步介绍,可以将本实施例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相结合得到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确定拟合曲线对应的平均降噪量区间;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拟合曲线为用于反映待测耳机的前馈幅值增益与平均降噪量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根据拟合曲线确定待测耳机的平均降噪量的取值范围,即平均降噪量区间。以图2中的拟合曲线为例,该拟合曲线对应的平均降噪量区间大约为-28.1~-15.2。
S302:判断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与平均降噪量区间的最近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值;若是,则进入S303;若否,则进入S304;
S303:将平均降噪量区间中与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距离最近的值对应的前馈幅值增益作为最优前馈幅值增益;
其中,当平均降噪量区间包括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时,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与平均降噪量区间的最近距离为0,此时可以确定待测耳机能够通过调整当前的前馈幅值增益使得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的降噪效果相同。具体的,若平均降噪量区间中与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距离最近的值的数量为2时,可以选择较小值或较大值作为最优前馈幅值增益。
当平均降噪量区间不包括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且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与平均降噪量区间的最近距离小于预设值时,可以通过调整当前的前馈幅值增益使得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的降噪效果相似。
S304:判定待测耳机的质量不合格。
若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与平均降噪量区间的最近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说明无法通过调整当前的前馈幅值增益使得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的降噪效果相似,此时可以直接判定待测耳机的质量不合格。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所述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之后,还可以存在对待测耳机的降噪效果进行二次校验的过程,具体方式如下:控制所述待测耳机启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播放测试信号,利用人工耳采集并计算实际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其中,所述待测耳机安装于所述人工耳所在的测试工装;判断所述实际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与所述标准耳机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若否,则确定新的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并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下获取多个所述新的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以便利用所有所述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重新校准所述待测耳机的前馈幅值增益。上述过程通过循环的方式重新校准待测耳机的前馈幅值增益,直至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降噪效果的相似程度符合预设要求。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可以在确定新的预设前馈幅值增益时记录循环次数,当循环次数大于预设值时,即使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降噪效果的相似程度仍不符合预设要求,也可以直接结束循环流程,并输出待测耳机质量不合格的测试结果。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降噪效果的相似程度是否符合要求:判断所述实际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与所述标准耳机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差异值是否小于预设差异值;若是,则判定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降噪效果的相似程度符合要求;若否,则判定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降噪效果的相似程度不符合要求。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校准待测耳机的前馈幅值增益之前,还可以存在校准后馈幅值增益的操作,具体过程如下:控制所述待测耳机关闭降噪模式;播放测试信号,利用人工耳采集信号并计算第一频响曲线;其中,待测耳机安装于所述人工耳所在的测试工装;控制所述待测耳机启动后馈麦克降噪模式,播放所述测试信号,利用人工耳采集信号并计算第二频响曲线;利用所述第一频响曲线和所述第二频响曲线生成所述待测耳机的后馈麦克降噪量曲线,并根据所述后馈麦克降噪量曲线计算后馈幅值增益;将所述后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
下面通过在实际应用中的实施例说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流程。
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耳机校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耳机校准平台包括软件部分和硬件两部分。硬件部分用来采集数据,可以包括:工控机、音箱、功放、人工耳、测放、声卡和蓝牙适配器等。L输入指左侧输入,R输入指右侧输入。音箱、待测耳机和人工耳设置于音频屏蔽箱内,以提升测试精度。待测耳机可以通过测试工装与人工耳连接。
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耳机校准平台的耳机参数校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待测耳机置于测试工装上,并将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耳机建立蓝牙连接;
步骤2:通过蓝牙适配器给待测耳机发指令,待测耳机进入ANC OFF状态;
步骤3:音箱发出测试信号,利用人工耳采集信号并计算出ANC OFF状态下的频响曲线FR(1);
步骤4:通过蓝牙适配器给待测耳机发指令,待测耳机进入FB MIC_ANC ON模式;
步骤5:音箱发出测试信号,利用人工耳采集信号并计算出FB MIC_ANC ON时的频响曲线FR(2);
步骤6:根据FR(1)和FR(2)计算DUT FB MIC_降噪量曲线=FR(2)-FR(1),计算FBGain值:FB Gain=Golden FB Gain+Average(DUT FB MIC_降噪量曲线-Golden FB MIC_降噪量曲线);
上述步骤6的过程介绍了根据所述后馈麦克降噪量曲线计算后馈幅值增益的具体方式:待测耳机的后馈幅值增益等于标准耳机的后馈幅值增益加上降噪量曲线平均值,上述降噪量曲线平均值等于待测耳机的后馈麦克降噪量曲线与标准耳机的后馈麦克降噪量曲线之差的平均值。
步骤7:通过蓝牙适配器给待测耳机发指令,将FB Gain值写入产品;
步骤8:重复测试,确认FB Gain值调整后DUT FB MIC_降噪量曲线是否满足测试要求;
其中,DUT表示待测产品。
步骤9:通过蓝牙适配器给待测耳机发指令,待测耳机处于FB&FF MIC_ANC ON状态;
步骤10:根据调节范围取固定的6个增益调整值,音箱发出测试信号,利用人工耳采集信号并计算出6个增益调整值分别对应的DUT FB&FF MIC_降噪量曲线;
步骤11:根据6条降噪量曲线和Golden产品的平均降噪量,通过最优增益调整值计算模块计算FF最优Gain值:FF Gain=Golden FF Gain+最优增益调整值。
测试软件主要由声学测试软件和最优增益调整值计算模块构成,通过声学测试软件计算出相应的频响曲线,通过最优增益调整值计算模块计算待测耳机的最优增益调整值。最优Gain值计算模块的工作流程包括:根据声学测试软件计算得到的6条降噪量曲线求出其平均降噪量,利用数值分析中的拟合方法对平均降噪量进行拟合得到一条拟合曲线。拟合曲线是一条反应平均降噪量随增益调整值变化的曲线,横轴代表增益调整值,纵轴代表平均降噪量;最后寻找曲线和Golden的相交点并求出其对应的横轴值即为最优增益调整值。若存在2个最优增益调整值的情况,2个增益调整值有相同的降噪效果,默认选较小值。
步骤12:通过蓝牙适配器给待测耳机发指令,将FF Gain值写到产品;
步骤13:重复测试,确认调整FF MIC Gain值后DUT FB&FF MIC_降噪量曲线是否满足测试要求。
对于混合降噪校准,本实施例可以先进行步骤1~8的FB MIC校准操作,再进行步骤9~13的FF MIC校准操作。本实施例通过拟合曲线寻找最优的幅值增益可以避免部分产品漏掉最优Gain值的情况,本实施例寻找到的增益调整值可以确保待测品与Golden产品的降噪量一致性更高。
请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可以包括:
降噪量曲线获取模块601,用于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下获取多个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
拟合曲线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所有所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与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的对应关系生成拟合曲线;
最优增益确定模块603,用于确定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并根据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和所述拟合曲线确定最优前馈幅值增益;
增益校准模块604,用于将所述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
本实施例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下获取多个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本实施例根据所有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生成拟合曲线,拟合曲线可以表示所述待测耳机的平均降噪量与前馈幅值增益的对应关系。根据拟合曲线可以确定,调整待测耳机处于各个前馈幅值增益时与标准耳机的降噪效果的差异程度。基于拟合曲线可以确定使得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的降噪效果相同的前馈幅值增益,以便将该前馈幅值增益写入待测耳机。上述过程通过基于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平均降噪量拟合得到所有前馈幅值增益的平均降噪量,无需执行多次步进调节幅值增益来确定最优的前馈幅值增益,前馈幅值增益的设置准确度不依赖于步进的长度,能够提高降噪耳机的校准准确率和校准效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
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确定模块,用于在控制待测耳机启动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之前,将所述标准耳机的标准前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还用于确定多个增益调整值,并利用所述增益调整值调整所述标准前馈幅值增益得到多个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
进一步的,拟合曲线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所有所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与所述增益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生成拟合曲线。
进一步的,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确定模块包括:
增益调整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增益调整范围,并在所述增益调整范围内选择多个所述增益调整值。
进一步的,最优增益确定模块603,包括:
区间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拟合曲线对应的平均降噪量区间;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与所述平均降噪量区间的最近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值;若是,则将所述平均降噪量区间中与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距离最近的值对应的前馈幅值增益作为所述最优前馈幅值增益;若否,则判定所述待测耳机的质量不合格。
进一步的,还包括:
后馈幅值增益校准模块,用于在控制所述待测耳机启动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之前,控制所述待测耳机关闭降噪模式;还用于播放测试信号,利用人工耳采集信号并计算第一频响曲线;其中,所述待测耳机安装于所述人工耳所在的测试工装;还用于控制所述待测耳机启动后馈麦克降噪模式,播放所述测试信号,利用人工耳采集信号并计算第二频响曲线;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频响曲线和所述第二频响曲线生成所述待测耳机的后馈麦克降噪量曲线,并根据所述后馈麦克降噪量曲线计算后馈幅值增益;还用于将所述后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
进一步的,还包括:
校验模块,用于在将所述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之后,控制所述待测耳机启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还用于播放测试信号,利用人工耳采集并计算实际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其中,所述待测耳机安装于所述人工耳所在的测试工装;还用于判断所述实际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与所述标准耳机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若否,则确定新的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并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下获取多个所述新的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以便利用所有所述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重新校准所述待测耳机的前馈幅值增益。上述过程通过循环的方式重新校准待测耳机的前馈幅值增益,直至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降噪效果的相似程度符合预设要求。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可以在确定新的预设前馈幅值增益时记录循环次数,当循环次数大于预设值时,即使待测耳机与标准耳机降噪效果的相似程度仍不符合预设要求,也可以直接结束循环流程,并输出待测耳机质量不合格的测试结果。
由于装置部分的实施例与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装置部分的实施例请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当然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各种网络接口,电源等组件。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状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待测耳机启动混合麦克降噪模式,并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下获取多个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
根据所有所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与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的对应关系生成拟合曲线;
确定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并根据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和所述拟合曲线确定最优前馈幅值增益;
将所述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待测耳机启动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标准耳机的标准前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
确定多个增益调整值,并利用所述增益调整值调整所述标准前馈幅值增益得到多个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有所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与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的对应关系生成拟合曲线,包括:
根据所有所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与所述增益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生成所述拟合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多个增益调整值,包括:
确定增益调整范围,并在所述增益调整范围内选择多个所述增益调整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和所述拟合曲线确定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包括:
确定所述拟合曲线对应的平均降噪量区间;
判断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与所述平均降噪量区间的最近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值;
若是,则将所述平均降噪量区间中与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距离最近的值对应的前馈幅值增益作为所述最优前馈幅值增益;
若否,则判定所述待测耳机的质量不合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待测耳机启动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待测耳机关闭降噪模式;
播放测试信号,利用人工耳采集信号并计算第一频响曲线;其中,所述待测耳机安装于所述人工耳所在的测试工装;
控制所述待测耳机启动后馈麦克降噪模式,播放所述测试信号,利用人工耳采集信号并计算第二频响曲线;
利用所述第一频响曲线和所述第二频响曲线生成所述待测耳机的后馈麦克降噪量曲线,并根据所述后馈麦克降噪量曲线计算后馈幅值增益;
将所述后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写入所述待测耳机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待测耳机启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
播放测试信号,利用人工耳采集并计算实际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其中,所述待测耳机安装于所述人工耳所在的测试工装;
判断所述实际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与所述标准耳机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
若否,则确定新的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并在所述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下获取多个所述新的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以便利用所有所述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重新校准所述待测耳机的前馈幅值增益。
8.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降噪量曲线获取模块,用于在混合麦克降噪模式下获取多个预设前馈幅值增益对应的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
拟合曲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有所述混合麦克降噪量曲线的平均降噪量与所述预设前馈幅值增益的对应关系生成拟合曲线;
最优增益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并根据所述标准耳机的平均降噪量和所述拟合曲线确定最优前馈幅值增益;
增益校准模块,用于将所述最优前馈幅值增益写入待测耳机。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的步骤。
CN202110552081.6A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014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2081.6A CN113301488B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2081.6A CN113301488B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1488A CN113301488A (zh) 2021-08-24
CN113301488B true CN113301488B (zh) 2022-10-18

Family

ID=77323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2081.6A Active CN113301488B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14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8807A (zh) * 2021-10-26 2022-01-14 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平衡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4915889A (zh) * 2022-03-31 2022-08-1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测试工站的校准方法、装置、耳机测试工站及介质
CN114813521B (zh) * 2022-04-28 2022-10-28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增益校准方法及系统、相关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25988A (zh) * 2013-09-06 2015-07-01 Apple Inc 具有聲音壓力位準控制輸出之主動雜訊消除系統
CN106412788A (zh) * 2016-10-31 2017-02-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馈主动降噪耳机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CN208079335U (zh) * 2018-02-09 2018-11-09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主动降噪装置和降噪耳机
WO2019045304A1 (ko) * 2017-08-31 2019-03-07 주식회사 글로베인 Anc 테스트 모듈 및 그를 이용한 anc 테스트 장치
CN112333595A (zh) * 2020-11-04 2021-02-05 声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校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788466A (zh) * 2021-02-07 2021-05-11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降噪耳机的滤波器参数配置方法及主动降噪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3428B2 (en) * 2007-05-09 2011-07-19 Motorola Mobility, Inc. Noise reduction on wireless headset input via dual channel calibration within mobile phone
CN107920297A (zh) * 2017-12-21 2018-04-1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型降噪耳机调整方法及设备
US11062687B2 (en) * 2019-01-04 2021-07-13 Bose Corporation Compensation for microphone roll-off variation in acoustic devices
US10834494B1 (en) * 2019-12-13 2020-11-10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Active noise control headphones
CN112818619A (zh) * 2021-02-03 2021-05-18 深圳市逸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主动降噪的仿真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25988A (zh) * 2013-09-06 2015-07-01 Apple Inc 具有聲音壓力位準控制輸出之主動雜訊消除系統
CN106412788A (zh) * 2016-10-31 2017-02-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馈主动降噪耳机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WO2019045304A1 (ko) * 2017-08-31 2019-03-07 주식회사 글로베인 Anc 테스트 모듈 및 그를 이용한 anc 테스트 장치
CN208079335U (zh) * 2018-02-09 2018-11-09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主动降噪装置和降噪耳机
CN112333595A (zh) * 2020-11-04 2021-02-05 声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校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788466A (zh) * 2021-02-07 2021-05-11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降噪耳机的滤波器参数配置方法及主动降噪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1488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01488B (zh) 一种降噪耳机的校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729905B2 (ja) 音声システムの較正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17528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sound-reproducing equipment
CN111902861A (zh) 用于校准和测试主动噪声消除(anc)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CN111031463B (zh) 麦克风阵列性能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800723B (zh) 主动降噪耳机测试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640054A (zh) 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和系统
US7428309B2 (en) Analog preamplifier measurement for a microphone array
JP6552462B2 (ja) 楽器の特性をモデル化する方法
CN110691314A (zh) 线性麦克风阵列性能测试方法及夹具
CN112866853A (zh) 一种通透模式下啸叫耳机的产线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10557711B (zh) 一种耳机测试方法和耳机
CN110475181B (zh) 设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581819A (zh) 麦克风检测方法
CN113203472B (zh) 用于示波器的传声器探头灵敏度补偿方法和系统
CN113595527A (zh) 一种滤波参数确定方法、滤波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449286B (zh) 互补音频输出的系统和方法
CN107509156A (zh) 带音频分析记录功能的音响调音装置、调音系统及方法
CN113257247B (zh) 一种测试方法及系统
KR20060094620A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음압 테스트 시스템 및 방법
JPH02193500A (ja) 音響周波数特性の補正方法
CN111031446B (zh) 一种自动补偿音频通路传递函数的发声系统及方法
CN113825070B (zh) 音响特性的校正方法及音响特性校正装置
CN116437279A (zh) 耳机的扬声器校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JP4305313B2 (ja) オーディオ調整パラメータ決定方法およびオーディ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