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1078A - 网络系统、服务部署与网络划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系统、服务部署与网络划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01078A CN113301078A CN202010443848.7A CN202010443848A CN113301078A CN 113301078 A CN113301078 A CN 113301078A CN 202010443848 A CN202010443848 A CN 202010443848A CN 113301078 A CN113301078 A CN 1133010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dge
- edge cloud
- cloud
- nodes
- available do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24 troubleshoo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2—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distributed management centres cooperatively managing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系统、服务部署与网络划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中心管控设备与边缘云节点相结合,并在边缘云节点的基础上提出边缘可用域的概念,在中心管控设备的管控下,不仅可将云计算放到距离终端更近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借助边缘云节点更加靠近终端的优势降低服务响应时延和带宽成本,而且可以以边缘可用域为部署单位,将云计算放到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有利于实现云计算的局部化或本地化,适用于局部化或本地化的服务场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系统、服务部署与网络划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5G、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云计算应用的逐渐增加,终端对云资源在时延、带宽等性能上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集中式的云网络已经无法满足终端日渐增高的云资源需求。
随着边缘计算技术的出现,产生了边缘云的概念。目前,边缘云已通过分布式部署的方式,将云计算资源和边缘云节点下沉至距离终端用户很近的地方,终端用户可就近访问云计算服务。当前边缘云提供覆盖型的服务模式,即云计算服务需要在全网范围内部署以覆盖全网终端或用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网络系统、服务部署与网络划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提供一种新的边缘云架构,拓展边缘云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场景,提高边缘云的服务灵活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包括:中心管控设备和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每个边缘可用域中包含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之间互通;中心管控设备用于从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为服务需求方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并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部署方法,适用于网络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该方法包括:从网络系统包含的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为服务需求方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其中,每个边缘可用域中包含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之间互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划分方法,适用于边缘云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该方法包括:从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识别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若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中存在内网互通的一组边缘云节点,则将一组边缘云节点划分为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以得到基于边缘云系统的新网络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中心管控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用于:从网络系统包含的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为服务需求方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其中,每个边缘可用域中包含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之间互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中心管控设备与边缘云节点相结合,并在边缘云节点的基础上提出边缘可用域的概念,在中心管控设备的管控下,不仅可将云计算放到距离终端更近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借助边缘云节点更加靠近终端的优势降低服务响应时延和带宽成本,而且可以以边缘可用域为部署单位,将云计算放到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有利于实现云计算的局部化或本地化,适用于局部化或本地化的服务场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缘可用域以城市为维度时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部署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划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心管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集中式的云网络已经无法满足终端日渐增高的云资源需求的技术问题,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中心管控设备与边缘云节点相结合,并在边缘云节点的基础上提出边缘可用域的概念,在中心管控设备的管控下,不仅可将云计算放到距离终端更近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借助边缘云节点更加靠近终端的优势降低服务响应时延和带宽成本,而且可以以边缘可用域为部署单位,将云计算放到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有利于实现云计算的局部化或本地化,适用于局部化或本地化的服务场景。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a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该系统100包括:中心管控设备101和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102,每个边缘可用域中包含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
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包括边缘云节点103,属于边缘云的范畴。边缘云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和边缘计算的能力,构筑在边缘基础设施之上的云计算平台,是一种边缘位置的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安全等能力的云平台。边缘云是个相对概念,边缘云是指相对靠近终端的云计算平台,或者说,与中心云或者传统的云计算平台相区别,中心云或者传统的云计算平台可以包括资源规模化且位置集中的数据中心或机房,而边缘云是由多个边缘云节点构成,单个边缘云节点的资源规模较小,但是边缘云节点的数量较多,使得边缘云的覆盖的范围更广泛。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也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和边缘计算的能力,构筑在边缘基础设施之上的云计算平台,是一种边缘位置的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安全等能力的云平台,是相对靠近终端的云计算平台,也是基于中心云或者传统的云计算系统与终端之间的基础设施构建的网络系统。本实施例涉及的终端是指云计算服务的需求端,例如可以是互联网中的终端或者用户端,或者物联网中的终端或用户端。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与中心云或传统的云计算平台等中心网络、终端结合可形成“云边端三体协同”的网络架构,在该网络架构中,可以将网络转发、存储、计算以及智能化数据分析等任务放在网络系统100中的各边缘云节点103中处理,由于各边缘云节点103更靠近终端,因此可以降低响应时延,减轻中心云或传统的云计算平台的压力,降低带宽成本。或者,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也可以直接与终端结合形成“边端协同”的网络架构。或者,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也可以与移动通信网络或移动通信网络中的MEC节点、数据中心等网络、终端结合可形成“云网协同”的网络架构。
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包括多个边缘云节点103,每个边缘云节点103包括一系列的边缘基础设施,这些边缘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分布式数据中心(DC)、无线机房或集群,运营商的通信网络、核心网设备、基站、边缘网关、家庭网关、计算设备或存储设备等边缘设备及对应的网络环境等等。在此说明,不同边缘云节点103的位置、能力以及包含的基础设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对一个边缘云节点103来说,可以对外提供各种资源,例如CPU、GPU等计算资源,内存、硬盘等存储资源,带宽等网络资源等。另外,边缘云节点103还可以根据镜像创建相应实例,通过实例对外提供各种云计算服务。其中,镜像是在边缘云节点103中创建实例所需的基础文件,例如可以是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所需的操作系统、应用、或操作配置等镜像文件,其可以是符合边缘云节点103计算部署要求,根据特定的一系列文件按照一定的格式制作成的文件。另外,镜像的形态是多样的,可以是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镜像文件、容器(Docker)镜像文件或各类型的应用打包文件等,镜像形态可以与云计算服务需要使用的虚拟化技术有关,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与镜像对应,实例的实现形态可以是虚拟机、容器或应用程序等。
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还包括:构建在边缘云节点103之上的边缘可用域102。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边缘可用域102的覆盖范围和位置。可选地,可以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来划定边缘可用域,例如将一个行政区域内的边缘云节点103划定为一个边缘可用域,这里的行政区域可以是省、市、县、乡等各种行政区划级别下的区域。例如,可以将一个省级行政区内的边缘云节点划定为一个边缘可用域,也可以将一个市级行政区内的边缘云节点划定为一个边缘可用域,等等。除此之外,也可以以城市为单位来划定边缘可用域,例如,可以将一个城市内的边缘云节点103划定为一个边缘可用域,也可以将几个相邻城市内的边缘云节点103划定为一个边缘可用域,等等。在边缘可用域10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可以实现云计算的局部化或本地化,实现为一种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下的云系统,属于一种以服务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的边缘云计算形态,是一种新的边缘云形态。根据边缘可用域102的覆盖范围、位置等不同,本实施例网络系统100所实现的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下的云系统的形态会有所差异。例如,若边缘可用域102的覆盖范围是以城市为单位,即一个边缘可用域102覆盖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那么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可以实现为一种城市云系统,如图1b所示。在图1b所示城市云系统中,以包含城市A和城市B为例进行图示,但并不限于此。其中,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是指云计算服务的终端或用户分散在局部区域或某个特定区域,不需要对云计算服务做全网部署,只需在局部区域或特定区域部署云计算服务的应用场景。
在边缘可用域102的基础上,服务需求方可以以边缘可用域102为服务部署单位,可以在一个或几个边缘可用域102中部署所需的云计算服务,从而实现云计算服务的局部化或本地化。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作为一种以服务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的边缘云计算形态,要求边缘可用域102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也需要保障部署在边缘可用域102中的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边缘可用域102中包含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且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之间互通。这里的互通是指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之间网络互通,彼此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可选地,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可以位于同一内网中,则这些边缘云节点103之间是互通的;或者,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也可以位于各自的内网中,则这些边缘云节点103之间内网互通。其中,边缘云节点103所处的内网可以是一个局域网。这样,在一个边缘可用域102中,一方面可以将云计算服务分散部署在该边缘可用域102中不同的边缘云节点103上,达到多点容灾的目的;另外,当某一个边缘云节点103发生故障,处于高风险状态,或者不可用时,可以将该边缘云节点103上的云计算服务迁移到该边缘可用域102中其他边缘云节点103上,可以保证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进一步可选地,在边缘云节点103发生故障、处于高风险或者不可用时,还可以启动相应异常处理流程或故障排查流程,用以保障边缘可用域102的可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边缘可用域102中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之间内网互通的实施方式。例如,边缘云节点103之间可以通过物理专线实现内网互通,或者也可以通过软件方式实现内网互通,例如可以通过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将边缘云节点103之间的内网打通等。在图1a中,边缘云节点103之间的实线表示边缘云节点103之间互通。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系统100不仅包括边缘云节点103,还涉及构建在边缘云节点103之上的边缘可用域102,相比于单纯包括边缘云节点103的边缘云形态,本实施例网络系统100的架构更为复杂,因此,如何合理地调度多个边缘云节点103资源,以及如何管控好多个边缘云节点103以正确和稳定的逻辑进行云计算服务,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在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中,部署有中心管控设备101,中心管控设备101以边缘云节点103为管控对象,并且以边缘可用域102为单位,对每个边缘可用域102中的边缘云节点103进行相对独立的管控,可在资源调度,镜像管理,实例管控,运维,网络,安全等各方面对每个边缘可用域102中的边缘云节点103进行统一管控,从而将云计算服务放到各边缘可用域102中的边缘云节点103中处理。在部署实施上,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部署在一个或多个云计算数据中心中,或者,可以部署在一个或多个传统数据中心中,或者,中心管控设备101也可以部署在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中,和其管控的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3共同构成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100,服务需求方可以在局部区域或本地部署云计算服务,以为局部区域内的用户或本地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在服务需求方需要部署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的情况下,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从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102中,为服务需求方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102,并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上部署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其中,目标边缘可用域是与服务需求方需要部署云计算服务的局部区域或本地区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其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对云计算服务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在线直播服务、在线教育服务、线上购物服务、在线游戏服务、邮箱服务或VR服务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中心管控设备101与边缘云节点103相结合,并在边缘云节点103的基础上提出边缘可用域102的概念,在中心管控设备101的管控下,不仅可将云计算放到距离终端更近的边缘云节点103中处理,借助边缘云节点103更加靠近终端的优势降低服务响应时延和带宽成本,而且可以以边缘可用域102为部署单位,将云计算放到边缘可用域102中的边缘云节点103中处理,有利于实现云计算的局部化或本地化,适用于局部化或本地化的服务场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中心管控设备101为服务需求方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102的实施方式。例如,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服务需求方只要求部署局部化服务,但对部署云计算服务的局部区域没有特别要求,对于这种情况,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从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102中随机选择一个或几个边缘可用域102作为目标边缘可用域。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101在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102时,可以从服务需求方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解析出可用于选择边缘可用域102的第一参数;根据第一参数,从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102中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中心管控设备101获取服务需求描述信息的实施方式。例如,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面向服务需求方提供人机交互界面,服务需求方可以通过中心管控设备101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向中心管控设备101提交服务需求描述信息。关于人机交互界面的实现形式,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101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包括查询页面和购买页面。对网络系统100的运营人员或服务需求方来说,可以进入中心管控设备101提供的查询页面,通过该查询页面提供查询涉及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中心管控设备101,以供中心管控设备101据此确定目标边缘可用域。对服务需求方来说,还可以进入中心管控设备101提供的购买页面,通过该购买页面提供服务需求描述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中心管控设备101,以供中心管控设备101据此确定目标边缘可用域。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人机交互界面方式之外,中心管控设备101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获取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例如,服务需求方也可以预先在中心管控设备101上内置服务需求描述信息,则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根据内置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解析出可用于选择边缘可用域102的第一参数。又或者,服务需求方也可以通过其它可与中心管控设备101通信的设备,例如终端设备或配置设备等,将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以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传输给中心管控设备101,则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接收其它设备传输来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
第一参数是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包含的可供中心管控设备101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的一些参数,本实施例并不对第一参数进行限定。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参数包括:调度域和/或云计算服务的QoS要求;其中,调度域是指服务需求方要求部署云计算服务的地域,这决定了目标边缘可用域102的地理位置。其中,服务需求方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调度域,即服务需求方要求在一个或多个调度域中部署云计算服务。可选地,调度域的定义维度可以与边缘可用域102的定义维度相同,例如都是以城市为维度,则一个调度域对应一个边缘可用域102,两者均对应一个城市。当然,调度域的定义维度也可以大于边缘可用域102的定义维度,例如调度域可以是省为维度,边缘可用域102以城市为维度,则一个调度域对应多个边缘可用域102。云计算服务的QoS要求可以包括云计算服务对网络时延、负载情况和/或带宽成本等的要求。
基于此,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结合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102所属的地域和资源剩余量,选择能够满足调度域和/或QoS要求的边缘可用域102作为目标边缘可用域。例如,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根据调度域,结合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102的地理位置,选择调度域指向的边缘可用域102作为目标边缘可用域。或者,中心管控设备101还可以根据云计算服务的QoS要求,例如网络时延、负载情况和/或带宽成本等要求,从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102中选择满足网络时延、负载情况或带宽成本要求的边缘可用域102作为目标边缘可用域。当然,中心管控设备101也可以同时结合调度域和云计算服务的QoS要求,结合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102的地理位置和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102中边缘云节点103的资源信息(例如资源量、资源类型等),选择能够同时满足调度域和QoS要求的边缘可用域102作为目标边缘可用域。其中,目标边缘可用域10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2个、3个、5个等,对此不做限定。其中,资源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CPU、GPU等计算资源,内存、硬盘等存储资源,带宽资源等资源类型。以CPU资源为例,资源数量可以是12个CPU、24个CPU等,以内存资源为例,资源数量可以是16G内存、32G内存等;以带宽资源为例,资源数量可以是1M带宽,10M带宽等。
中心管控设备101在确定目标边缘可用域后,可以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103上部署云计算服务。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101在部署云计算服务时,可以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在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实例,以提供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中心管控设备101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的实施方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自主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中选择目标边缘云节点,无需服务需求方参与。例如,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中,随机选择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中,随机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边缘云节点103作为目标边缘云节点。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根据服务需求方的需求,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中选择目标边缘云节点。例如,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从服务需求方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解析出可用于选择边缘云节点103的第二参数;根据第二参数,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关于获取服务需求描述信息的实施方式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还包括第二参数,第二参数是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包含的可供中心管控设备101选择目标边缘云节点的一些参数,本实施例并不对第二参数进行限定。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携带的第二参数不同,根据第二参数选择目标边缘云节点的实施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下面举例说明: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参数是服务需求方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基于此,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根据服务需求方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计算出云计算服务所需的边缘云节点103数量K1;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中,选择K1个目标边缘云节点,K1是正整数。
在本实施中,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指的是云计算服务可以正常运行的概率,可用性需求是指部署云计算服务的边缘云节点103出现故障、处于高风险状态、处于不可用状态时,使得云计算服务仍然可用的需求。可用性需求可以用“低”、“中”、“高”来衡量;也可以用百分比来衡量,0%表示无可用性需求,50%表示中度可用性需求,100%表示高度可用性需求,对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也不限定根据可用性需求计算出云计算服务所需的边缘云节点103的数量K1,例如,可用性需求为“低”,则K1可以为1。又例如,可用性需求为“50%”,则K1可以是但不限于2、3、4等,对此不做限定。
在又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参数是服务需求方指定的边缘云节点103数量K2,则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103中,选择K2个目标边缘云节点,K2是正整数。其中,服务需求方可以根据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灵活指定需要使用的边缘云节点103的数量K2,例如可以是1、2、3、4等。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K1还是K2,均小于或等于目标边缘可用域所包含的边缘云节点103的数量。
中心管控设备101确定可以部署云计算服务的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之后,进一步,可以在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实例,以提供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101将云计算服务部署到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的过程包括:向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提供云计算服务所需的镜像,由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对镜像进行实例化操作。其中,向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提供云计算服务所需的镜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中心管控设备101接收服务需求方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所需的镜像或者从镜像库中获取云计算服务所需的镜像,将该镜像下发给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或者,中心管控设备101确定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已经具有云计算服务所需镜像的边缘云节点103,控制已经具有云计算服务所需镜像的边缘云节点103与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将该镜像发送给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101在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实例时,可以获取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各自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根据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各自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在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对应的相应数量的实例。
在本实施例中,可能需要在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也可能需要在多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对此不做限定。无论是在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还是在多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不同云计算服务所需的实例种类和数量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有些云计算服务可能需要一种实例,有些云计算服务可能需要多种实例;另外,每种实例可以部署一个,也可以部署多个,具体视云计算服务而定,对此不做限定。例如,云计算服务是在线直播服务,在线直播服务有多种功能,例如,美颜功能、滤镜功能、贴纸功能等,基于此,要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在线直播服务,需要部署实现美颜功能的实例,实现滤镜功能的实例,实现贴纸功能的实例。假设在线直播服务需要3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分别为目标边缘云节点A1,目标边缘云节点A2,目标边缘云节点A3;中心管控设备101获取每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各自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例如,目标边缘云节点A1需要部署实现美颜功能的3个实例,目标边缘云节点A2需要部署实现滤镜功能的5个实例,目标边缘云节点A3上需要部署实现贴纸功能的1个实例,则中心管控设备101在目标边缘云节点A1上部署实现美颜功能的3个实例,在目标边缘云节点A2上部署实现滤镜功能的5个实例,在目标边缘云节点A3上部署实现贴纸功能的1个实例。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中心管控设备101获取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各自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的实施方式。下面举例说明: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101除了根据服务需求方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计算所需的目标边缘云节点的数量,还可以根据服务需求方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计算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各自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
例如,服务需求方在提交服务需求描述信息时,包含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关于可用性要求的详细内容,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可用性要求可以用“低”、“高”来衡量,下面给出一种具体的根据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计算所需目标边缘云节点的数量的实施方式。例如,云计算服务为在线教育服务,在线教育服务有“数学”、“语文”、“英语”三个科目,在需要部署云计算服务时,服务需求方可以向中心管控设备提交其服务需求描述信息。若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在线教育服务的可用性要求为“高”,则中心管控设备可以根据该可用性要求,计算出需要将在线教育服务中“数学”、“语文”、“英语”三个科目的实例分散部署到3个不同目标边缘云节点上,以保证其可用性。进一步,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根据可用性要求,计算出需要为“数学”科目部署2个实例,需要为“语文”科目部署2个实例,需要为“英语”科目部署1个实例。基于此,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可以将“语文”科目所需的2个实例部署在目标边缘云节点E1、目标边缘云节点E2上,将“数学”的2个实例部署在目标边缘云节点E2、目标边缘云节点E3上,将“英语”的1个实例部署在目标边缘云节点E1上,以满足在线教育服务的可用性要求。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从服务需求方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解析出服务需求方要求在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各自部署的实例数量。关于中心管控设备101获取服务需求方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的实施方式,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在该实施例中,服务需求方不仅指定需要部署云计算服务的边缘云节点数量,还可以指定每个边缘云节点103上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例如,云计算服务是在线直播服务,在线直播服务支持多种功能,例如美颜、滤镜、贴纸等,则服务需求方在提交服务需求描述信息时,一方面指定使用3个边缘云节点,另一方面指定每个边缘云节点上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例如一个边缘云节点上部署实现美颜功能的2个实例,另一个边缘云节点上部署实现滤镜功能的5个实例,又一边缘云节点上部署实现贴纸功能的3个实例。基于此,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从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解析出需要在3个目标边缘云节点B1,目标边缘云节点B2,目标边缘云节点B3上部署云计算服务的实例,另外,还可以解析出需要在目标边缘云节点B1上部署实现美颜功能的2个实例,在目标边缘云节点B2上部署实现滤镜功能的5个实例,在目标边缘云节点B3上部署实现贴纸功能的3个实例。进而,在目标边缘云节点B1上部署实现美颜功能的2个实例,在目标边缘云节点B2上部署实现滤镜功能的5个实例,在目标边缘云节点B3上部署实现贴纸功能的3个实例,由这些实例为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用户提供在线直播服务。
至此,中心管控设备通过对边缘可用域及其内部边缘云节点进行资源调度,可将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实例部署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目标边缘云节点上,从而为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用户或终端提供相应的云计算服务。例如,可以以地市、区县为单位,在城市交通、医疗、健康、教育等领域提供在线服务,例如在线教育服务、在线直播服务、在线医疗服务、线上购物服务、在线游戏服务、在线健康服务、交通实时查询服务等。
进一步,鉴于边缘可用域的覆盖范围相对较小,在云计算服务的部署上相对更为灵活,为此,在云计算服务种类较多、差异较大的边缘可用域中,中心管控设备101还可以灵活、动态调整边缘可用域中不同云计算服务的服务时段,做到边缘计算资源的复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服务质量。例如,在白天时段,启用远程或在线教育服务,不启用在线教育服务;在晚上时段,关闭在线教育服务,启用在线游戏服务。另外,中心管控设备101还可以灵活、动态调整边缘可用域中各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处于工作状态的实例数量,以确保具有较高优先级的服务的质量。例如,在白天时段内,将所有在线教育服务对应的实例全部启用,但启用在线游戏服务的少部分实例;在晚上时段,将在线游戏服务对应的全部实例全部启用,关闭在线教育服务的大部分实例,保留一小部分实例为少量用户提供在线教育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中心管控设备除了可以对边缘可用域及其内部边缘云节点进行调度之外,还可以对边缘可用域进行以下至少一种管控:网络管控和实例迁移。
网络管控:同一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无论是通过物理专线实现内网互通,还是通过软件方式实现内网互通,只是具备了可以安全连接网路的条件,不同边缘云节点内具体哪些实例间可以实现基于网络连接的通信,还需要做进一步判断。例如,判断实例是否来自同一云计算服务,或者是否来自同一用户,或者是否满足其他策略。基于此,中心管控设备可以根据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之间的关联关系,控制存在关联关系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实例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限定,例如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属于同一云计算服务的不同实例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又例如,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属于同一用户的不同实例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又例如,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彼此之间具有数据依赖关系的不同实例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对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不同实例之间的数据依赖关系进行限定,例如,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一个实例G1负责DNS解析,另一个实例G2是问答实例,实例G1可以将不同云计算服务的流量分配到相应的实例上,即实例G1可以将实例G2的流量分配到实例G2上,可以认为,实例G1和实例G2之间具有数据依赖关系,即实例G1和实例G2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中心管控设备在控制存在关联关系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时,可以控制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且属于同一用户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或者,控制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且属于同一云计算服务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或者,控制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且彼此之间具有数据依赖关系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
其中,中心管控设备控制具有关联关系的两个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的过程可以是:首先中心管控设备101判断具有关联关系的两个实例之间是否已经存在网络通道,若判断结果为否,即两个实例之间尚不存在通信通道,则可以控制具有关联关系的两个实例各自所处的边缘云节点建立通信通道,以便于具有关联关系的两个实例通过该通信通道建立网络连接。当然,若判断结果为是,即具有关联关系的两个实例之间已经存在通信通道,则具有关联关系的两个实例之间已经建立了网络连接。
实例迁移:在实际应用中,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有可能发生故障,或者发生一些指定事件,为了保证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有必要将故障或发生指定事件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进行跨节点迁移,或者因为其他因素要求实例进行跨节点迁移。鉴于此,中心管控设备101还可以以边缘可用域为单位,对同一个边缘可用域102中的实例进行跨节点迁移。以目标边缘可用域为例,中心管控设备101可确定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将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迁移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其它边缘云节点上。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在确定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时,可以监控目标边缘可用域中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的状态;将发生故障和/或发生指定事件的边缘云节点作为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中心管控设备101对目标边缘可用域102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的状态进行监控的实施方式。例如,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从至少一个维度对目标边缘可用域中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进行监控。又例如,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从指定维度对目标边缘可用域中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进行监控。其中,至少一个维度可以包含但不限于:处于运行态的对象维度、日志维度,安全维度,资源维度。进一步,处于运行态的对象维度可包括对象的运行状态维度和/或对象的生命周期维度;安全维度可包括:流量攻击维度和/或安全漏洞维度。
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101根据定时任务,周期性地对目标边缘可用域中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进行监控;其中,不同维度上的监控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中心管控设备可以每隔10分钟对边缘云节点进行一次安全漏洞扫描,或者每隔5分钟对边缘云节点进行流量监控。
其中,边缘云节点103发生故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边缘云节点103掉电、宕机等。边缘云节点103发生指定事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边缘云节点103发生安全漏洞问题、边缘云节点103遭到流量攻击、边缘云节点103发生报警事件、告警事件等。
在本实施例中,若边缘云节点103掉电或宕机时,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将掉电或宕机的边缘云节点103作为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将该边缘云节点上的全部实例迁移到该边缘云节点所属边缘可用域中的其它边缘云节点。若边缘云节点103遭到流量攻击时,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将遭到流量攻击的边缘云节点103作为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将该边缘云节点上的全部实例或者部分遭到流量攻击的实例迁移到该边缘云节点所属边缘可用域中的其它边缘云节点,等,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本实施例中,若将用以服务需求方或同一云计算服务的实例部署在一个边缘云节点,则这个边缘云节点发生故障或者处于不可用状态时,服务需求方或者云计算服务就无法正常使用,因此为了保障网络系统的可用性,进一步为了保证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心管控设备在将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迁移到其它边缘云节点上时,可以以将同一服务需求方或同一云计算服务的实例尽量分散部署到不同边缘云节点上为目标,将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迁移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其它边缘云节点上。
例如,对于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H,可以查询目标边缘可用域中是否存在未部署有与实例H属于同一服务需求方或同一云计算服务的其它实例的边缘云节点,如果有,假设为边缘云节点J1、边缘云节点J2、边缘云节点J3,则优先将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H迁移到边缘云节点J1、边缘云节点J2、边缘云节点J3中任一边缘云节点上。如果不存在这样的边缘云节点,选择部署有与实例H属于同一服务需求方或者同一云计算服务的其它实例但数量相对较少的边缘云节点,将实例A迁移到这些边缘云节点上。
进一步,优先考虑将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迁移到其它边缘云节点中剩余的可用资源可以承载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的其它边缘云节点上。例如,边缘可用域C1中包括边缘云节点D1、边缘云节点D2、边缘云节点D3。云计算服务在边缘云节点D1上部署了实例d1,在边缘云节点D2上部署了实例d2,在边缘云节点D3上没有部署实例。若边缘云节点D1宕机,则需要将实例d1迁移到边缘可用域C1中的其他边缘云节点上,由于边缘云节点D3上没有部署该云计算服务的实例,因此中心管控设备优先决定将实例d1迁移到边缘云节点D3上,在迁移之前,中心管控设备发现实例d1需要8个CPU,而边缘云节点D3上剩余16个CPU,判断16>8,因此中心管控设备将实例d1迁移到边缘云节点D3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中心管控设备与边缘云节点相结合,并在边缘云节点的基础上提出边缘可用域的概念,在中心管控设备的管控下,不仅可将云计算放到距离终端更近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借助边缘云节点更加靠近终端的优势降低服务响应时延和带宽成本,而且可以以边缘可用域为部署单位,将云计算放到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有利于实现云计算的局部化或本地化,适用于局部化或本地化的服务场景。
在此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100可以不依赖已有边缘云系统而独立部署实施,例如,可以预先选定边缘可用域,例如若干个城市;然后,在每个城市中部署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并将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的内网打通,形成边缘可用域;之后,由中心管控设备对边缘可用域及其内部的边缘云节点进行资源调度、实例迁移、网络管控等各种管理。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100也可以依赖已有边缘云系统,基于已有边缘云系统的基础上形成。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边缘云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网络系统200包括:中心管控设备201和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202,每个边缘可用域包括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203,且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203的内网互通;其中,中心管控设备201和每个边缘可用域202中的边缘云节点203来自于边缘云系统300。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201对其所属边缘云系统300中的边缘云节点203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201,以形成网络系统200。在本实施例中,网络系统200基于边缘云系统300实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中心管控设备201对其所属边缘云系统300中的边缘云节点203进行划分的实施方式,例如,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服务需求方只要求部署局部化服务,但对部署云计算服务的局部区域没有特别要求,对于这种情况,中心管控设备201可以随机对其所属边缘云系统300中的边缘云节点203进行划分,得到网络系统200中的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201。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201可以从边缘云系统300中的边缘云节点203中,识别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203;若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203中存在内网互通的一组边缘云节点203,则将一组边缘云节点203划分为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202。其中,边缘云系统300中的边缘云节点203可以分布在同一地域内,也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地域内。若边缘云系统300中的边缘云节点203分布在多个不同的地域内,则有可能得到多个边缘可用域202。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地域,可以是同一城市(可以是乡级、县级或市级)、同一省份(包含多个城市)、同一地区(包含多个省份)等等,对此不做限定。若同一地域是以城市维度来划分,则网络系统200可以称为城市云系统,该城市云系统是在边缘云系统300的基础上构建的。在本实施例中,若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203中存在内网互通的一组边缘云节点203,则中心管控设备201将一组边缘云节点203划分为该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202。若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203中存在内网互通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边缘云节点203,则中心管控设备201将任一组边缘云节点203划分为该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202,或者中心管控设备201将边缘云节点203数量较多的一组边缘云节点划分为该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202。
进一步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201在识别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203时,可以根据服务需求方指定的调度域,从边缘云系统300中的边缘云节点203中,识别出位于同一调度域内的边缘云节点203。其中,调度域是指服务需求方要求部署云计算服务的地域,这决定了目标边缘可用域的地理位置。其中,服务需求方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调度域,即服务需求方要求在一个或多个调度域中部署云计算服务。关于调度域的详细内容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在边缘云系统300中,有很多城市部署了边缘云节点203,例如城市M1、城市M2、城市M3和城市M4,但是服务需求方指定的调度域为城市M1和城市M2,即在城市M1和城市M2部署云计算服务,因此,中心管控设备201从边缘云系统300的边缘云节点203中,分别识别出部署在城市M1和城市M2中的边缘云节点;然后,判断部署在城市M1和城市M2中的边缘云节点203之间是否内网互通;若判断结果均为是,则切分出城市M1和城市M2两个城市对应的边缘可用域202,无需关注其它城市的边缘云节点203。或者,可选地,服务需求方没有指定的调度域,则中心管控设备201可以直接从边缘云系统300的边缘云节点203中,识别出分别位于城市M1、城市M2、城市M3和城市M4中的边缘云节点203;然后,判断部署在城市M1、城市M2、城市M3和城市M4中的边缘云节点203之间是否内网互通;若判断结果均为是,则切分出城市M1、城市M2、城市M3和城市M4分别对应的边缘可用域202。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边缘云系统300可以采用容灾方案,即在同一地域(如同一城市)内部署多个边缘云节点,多个边缘云节点之间存在主备关系,即其中一个或几个边缘云节点处于主用状态,属于主节点,剩余边缘云节点处于备用状态,属于备用节点;当主节点故障时,备用节点会被启用,用来接替主节点继续提供相应云计算服务。在这种应用场景中,在划分边缘可用域时,可以将处于备用状态的边缘云节点(即备用节点)激活使之处于主用状态,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划定边缘可用域,即在所有处于主用状态的边缘云节点(包括原本处于主用状态和激活后处于主用状态的边缘云节点)的基础上划定边缘可用域。关于划定边缘可用域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前面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基于上述可知,本实施例中的网络系统200包括边缘云节点103,属于边缘云的范畴。边缘云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和边缘计算的能力,构筑在边缘基础设施之上的云计算平台,是一种边缘位置的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安全等能力的云平台。关于边缘云系统、边缘云节点以及边缘可用域的详细内容,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的网络系统200中,一个边缘云节点203有可能是网络系统200中某个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也有可能是边缘云系统300中的边缘云节点;进一步,对于属于网络系统200中某个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不仅是网络系统200中的边缘云节点,还是边缘云系统300中的边缘云节点,这种节点在使用时的角色可以单独作为网络系统200中某个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也可以专门作为边缘云系统300中的边缘云节点。为了更加明确地对这种边缘云节点203进行管控,对于每个边缘可用域202中的每个边缘云节点203,中心管控设备201可以为该边缘云节点203添加类别属性;该边缘云节点203的类别属性为专用于边缘云系统300的节点、专用网络系统200的节点或者同时可用于边缘云系统300和网络系统200的节点。
中心管控设备201会根据边缘云节点203的类别属性,对边缘可用域202中的边缘云节点203在资源调度、网络管控、实例创建、实例迁移等方面进行管控。例如,边缘云节点N1和边缘云节点N2的类别属性均为专用网络系统200的节点,边缘云节点N3的类别属性为边缘云系统300的节点。若边缘云节点N1的实例n1需要迁移,则中心管控设备201会将实例n1迁移到边缘云节点N2上,而不是迁移到边缘云节点N3上,因为边缘云节点N3不是专用网络系统200(如城市云系统)的节点。
进一步,中心管控设备201在为边缘云节点203添加类别属性时,可以根据边缘云节点203的资源规模、负载情况、所属地域以及其所属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203数量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为边缘云节点203添加类别属性。
在本实施例中,资源规模指的是边缘云节点203上资源量的多少。边缘云节点203上的资源可以包含但不限于:CPU、GPU等计算资源,内存、硬盘灯存储资源,带宽等网络资源。负载情况可以是但不限于:实例的IO负载、实例的带宽流量、物理机的IO负载等。
例如,中心管控设备201可以根据资源规模,从边缘云节点203中选择资源规模大于第一阈值的边缘云节点203作为专用网络系统200的节点,将资源规模小于等于第二阈值的边缘云节点作为专用边缘云系统300的节点,将资源规模小于等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的边缘云节点作为同时可用于边缘云系统和网络系统的节点。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第一阈值不做限定,例如第一阈值可以是8个GPU计算资源+20G内存+200M带宽等,对此不做限定。其中,第二阈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例如第二阈值可以是6个GPU计算资源+15G内存+150M带宽等,对此不做限定。
又例如,中心管控设备可以根据边缘云节点的所属地域,结合服务需求方指定的调度域,选择调度域指向的边缘云节点作为专用网络系统的节点,选择调度域没有指向该地域的边缘云节点作为边缘云系统的节点。当然,也可以同时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规模、负载情况、所属地域以及其所属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的数量等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数,为边缘云节点添加类别属性,对此不做限定。
基于上述网络系统架构的设计以及边缘云节点的布局,云计算服务可以分散式部署在同一边缘可用域中的不同边缘云节点上,由于同一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之间内网互通,当某一边缘云节点出现故障或者不可用时,可以及时的将该边缘云节点上的云计算服务迁移到该边缘云节点所属边缘可用域中的其它边缘云节点上,不会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造成影响,同时将云计算服务部署在更加靠近终端侧的边缘云节点上,借助边缘云节点更加靠近终端的优势降低服务响应时延和带宽成本,而且可以以边缘可用域为部署单位,将云计算放到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有利于实现云计算的局部化或本地化,适用于局部化或本地化的服务场景。
图3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部署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适用于网络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该方法包括:
31、从网络系统包含的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为服务需求方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
32、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其中,每个边缘可用域中包含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之间互通。
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包括边缘云节点,属于边缘云的范畴。边缘云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和边缘计算的能力,构筑在边缘基础设施之上的云计算平台,是一种边缘位置的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安全等能力的云平台。关于网络系统的内容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系统包括:构建在边缘云节点之上的边缘可用域,在边缘可用域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可以实现云计算的局部化或本地化,实现为一种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下的云系统,属于一种以服务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的边缘云计算形态,是一种新的边缘云形态。根据边缘可用域的覆盖范围、位置等不同,本实施例网络系统所实现的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下的云系统的形态会有所差异。关于边缘可用域的内容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作为一种以服务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的边缘云计算形态,要求边缘可用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也需要保障部署在边缘可用域中的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边缘可用域中包含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且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之间互通。关于互通的解释可参见前述系统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这样,在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一方面可以将云计算服务分散部署在该边缘可用域中不同的边缘云节点上,达到多点容灾的目的;另外,当某一个边缘云节点发生故障,处于高风险状态,或者不可用时,可以将该边缘云节点上的云计算服务迁移到该边缘可用域中其他边缘云节点上,可以保证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进一步可选地,在边缘云节点发生故障、处于高风险或者不可用时,还可以启动相应异常处理流程或故障排查流程,用以保障边缘可用域的可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边缘可用域中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之间内网互通的实施方式。例如,边缘云节点之间可以通过物理专线实现内网互通,或者也可以通过软件方式实现内网互通,例如可以通过VPN将边缘云节点之间的内网打通等。
在服务需求方需要部署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的情况下,中心管控设备可以从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为服务需求方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并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其中,目标边缘可用域是与服务需求方需要部署云计算服务的局部区域或本地区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其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对云计算服务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在线直播服务、在线教育服务、线上购物服务、在线游戏服务、邮箱服务或VR服务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中心管控设备从网络系统包含的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为服务需求方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的实施方式。例如,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服务需求方只要求部署局部化服务,但对部署云计算服务的局部区域没有特别要求,对于这种情况,中心管控设备可以从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随机选择一个或几个边缘可用域作为目标边缘可用域。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在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时,可以从服务需求方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解析出可用于选择边缘可用域的第一参数;根据第一参数,从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中心管控设备获取服务需求描述信息的实施方式。详细内容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参数是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包含的可供中心管控设备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的一些参数,本实施例并不对第一参数进行限定。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参数包括:调度域和/或云计算服务的QoS要求;其中,调度域是指服务需求方要求部署云计算服务的地域,这决定了目标边缘可用域的地理位置。其中,服务需求方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调度域,即服务需求方要求在一个或多个调度域中部署云计算服务。可选地,调度域的定义维度可以与边缘可用域的定义维度相同,例如都是以城市为维度,则一个调度域对应一个边缘可用域,两者均对应一个城市。当然,调度域的定义维度也可以大于边缘可用域的定义维度,例如调度域可以是省为维度,边缘可用域以城市为维度,则一个调度域对应多个边缘可用域。云计算服务的QoS要求可以包括云计算服务对网络时延、负载情况和/或带宽成本等的要求。
基于此,中心管控设备可以结合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所属的地域和资源剩余量,选择能够满足调度域和/或QoS要求的边缘可用域作为目标边缘可用域。例如,中心管控设备可以根据调度域,结合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的地理位置,选择调度域指向的边缘可用域作为目标边缘可用域。或者,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根据云计算服务的QoS要求,例如网络时延、负载情况和/或带宽成本等要求,从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选择满足网络时延、负载情况或带宽成本要求的边缘可用域作为目标边缘可用域。当然,中心管控设备也可以同时结合调度域和云计算服务的QoS要求,结合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的地理位置和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例如资源量、资源类型等),选择能够同时满足调度域和QoS要求的边缘可用域作为目标边缘可用域。其中,目标边缘可用域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2个、3个、5个等,对此不做限定。其中,资源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CPU、GPU等计算资源,内存、硬盘等存储资源,带宽资源等资源类型。以CPU资源为例,资源数量可以是12个CPU、24个CPU等,以内存资源为例,资源数量可以是16G内存、32G内存等;以带宽资源为例,资源数量可以是1M带宽,10M带宽等。
中心管控设备在确定目标边缘可用域后,可以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在部署云计算服务时,可以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在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实例,以提供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中心管控设备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的实施方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可以自主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目标边缘云节点,无需服务需求方参与。例如,中心管控设备可以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随机选择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可以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随机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边缘云节点作为目标边缘云节点。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可以根据服务需求方的需求,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目标边缘云节点。例如,中心管控设备可以从服务需求方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解析出可用于选择边缘云节点的第二参数;根据第二参数,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关于获取服务需求描述信息的实施方式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还包括第二参数,第二参数是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包含的可供中心管控设备选择目标边缘云节点的一些参数,本实施例并不对第二参数进行限定。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携带的第二参数不同,根据第二参数选择目标边缘云节点的实施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下面举例说明: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参数是服务需求方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基于此,中心管控设备可以根据服务需求方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计算出云计算服务所需的边缘云节点数量K1;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K1个目标边缘云节点,K1是正整数。
在本实施中,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指的是云计算服务可以正常运行的概率,可用性需求是指部署云计算服务的边缘云节点出现故障、处于高风险状态、处于不可用状态时,使得云计算服务仍然可用的需求。关于可用性需求的详细内容,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又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参数是服务需求方指定的边缘云节点数量K2,则中心管控设备可以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K2个目标边缘云节点,K2是正整数。其中,服务需求方可以根据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灵活指定需要使用的边缘云节点103的数量K2,例如可以是1、2、3、4等。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K1还是K2,均小于或等于目标边缘可用域所包含的边缘云节点的数量。
中心管控设备确定可以部署云计算服务的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之后,进一步,可以在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实例,以提供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将云计算服务部署到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的过程包括:向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提供云计算服务所需的镜像,由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对镜像进行实例化操作。其中,向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提供云计算服务所需的镜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中心管控设备接收服务需求方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所需的镜像或者从镜像库中获取云计算服务所需的镜像,将该镜像下发给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或者,中心管控设备确定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已经具有云计算服务所需镜像的边缘云节点,控制已经具有云计算服务所需镜像的边缘云节点与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将该镜像发送给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在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实例时,可以获取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各自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根据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各自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在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对应的相应数量的实例。
在本实施例中,可能需要在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也可能需要在多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对此不做限定。无论是在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还是在多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不同云计算服务所需的实例种类和数量可能会有所不同。详细内容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除了根据服务需求方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计算所需的目标边缘云节点的数量,还可以根据服务需求方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计算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各自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可以从服务需求方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解析出服务需求方要求在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各自部署的实例数量。关于中心管控设备获取服务需求方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的实施方式,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在该实施例中,服务需求方不仅指定需要部署云计算服务的边缘云节点数量,还可以指定每个边缘云节点上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
至此,中心管控设备通过对边缘可用域及其内部边缘云节点进行资源调度,可将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实例部署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目标边缘云节点上,从而为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用户或终端提供相应的云计算服务。例如,可以以地市、区县为单位,在城市交通、医疗、健康、教育等领域提供在线服务,例如在线教育服务、在线直播服务、在线医疗服务、线上购物服务、在线游戏服务、在线健康服务、交通实时查询服务等。
进一步,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灵活、动态调整边缘可用域中不同云计算服务的服务时段,做到边缘计算资源的复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服务质量。或者,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灵活、动态调整边缘可用域中各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处于工作状态的实例数量,以确保具有较高优先级的服务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中心管控设备除了可以对边缘可用域及其内部边缘云节点进行调度之外,还可以对边缘可用域进行以下至少一种管控:网络管控和实例迁移。
网络管控:同一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无论是通过物理专线实现内网互通,还是通过软件方式实现内网互通,只是具备了可以安全连接网路的条件,不同边缘云节点内具体哪些实例间可以实现基于网络连接的通信,还需要做进一步判断。例如,判断实例是否来自同一云计算服务,或者是否来自同一用户,或者是否满足其他策略。基于此,中心管控设备可以根据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之间的关联关系,控制存在关联关系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实例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限定,例如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属于同一云计算服务的不同实例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又例如,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属于同一用户的不同实例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又例如,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彼此之间具有数据依赖关系的不同实例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对此不做限定。详细内容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中心管控设备在控制存在关联关系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时,可以控制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且属于同一用户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或者,控制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且属于同一云计算服务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或者,控制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且彼此之间具有数据依赖关系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
实例迁移:在实际应用中,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有可能发生故障,或者发生一些指定事件,为了保证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有必要将故障或发生指定事件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进行跨节点迁移,或者因为其他因素要求实例进行跨节点迁移。鉴于此,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以边缘可用域为单位,对同一个边缘可用域中的实例进行跨节点迁移。以目标边缘可用域为例,中心管控设备可确定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将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迁移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其它边缘云节点上。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在确定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时,可以监控目标边缘可用域中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的状态;将发生故障和/或发生指定事件的边缘云节点作为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中心管控设备对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的状态进行监控的实施方式。例如,中心管控设备可以从至少一个维度对目标边缘可用域中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进行监控。又例如,中心管控设备可以从指定维度对目标边缘可用域中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进行监控。其中,至少一个维度可以包含但不限于:处于运行态的对象维度、日志维度,安全维度,资源维度。进一步,处于运行态的对象维度可包括对象的运行状态维度和/或对象的生命周期维度;安全维度可包括:流量攻击维度和/或安全漏洞维度。
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根据定时任务,周期性地对目标边缘可用域中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进行监控;其中,不同维度上的监控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中心管控设备可以每隔10分钟对边缘云节点进行一次安全漏洞扫描,或者每隔5分钟对边缘云节点进行流量监控。
其中,边缘云节点发生故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边缘云节点掉电、宕机等。边缘云节点发生指定事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边缘云节点发生安全漏洞问题、边缘云节点遭到流量攻击、边缘云节点发生报警事件、告警事件等。
在本本实施例中,若将用以服务需求方或同一云计算服务的实例部署在一个边缘云节点,则这个边缘云节点发生故障或者处于不可用状态时,服务需求方或者云计算服务就无法正常使用,因此为了保障网络系统的可用性,进一步为了保证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心管控设备在将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迁移到其它边缘云节点上时,可以以将同一服务需求方或同一云计算服务的实例尽量分散部署到不同边缘云节点上为目标,将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迁移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其它边缘云节点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中心管控设备与边缘云节点相结合,并在边缘云节点的基础上提出边缘可用域的概念,在中心管控设备的管控下,不仅可将云计算放到距离终端更近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借助边缘云节点更加靠近终端的优势降低服务响应时延和带宽成本,而且可以以边缘可用域为部署单位,将云计算放到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有利于实现云计算的局部化或本地化,适用于局部化或本地化的服务场景。
在此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可以不依赖已有边缘云系统而独立部署实施,例如,可以预先选定边缘可用域,例如若干个城市;然后,在每个城市中部署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并将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的内网打通,形成边缘可用域;之后,由中心管控设备对边缘可用域及其内部的边缘云节点进行资源调度、实例迁移、网络管控等各种管理。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也可以依赖已有边缘云系统,基于已有边缘云系统的基础上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对其所属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以形成网络系统。在本实施例中,网络系统基于边缘云系统实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中心管控设备对其所属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进行划分的实施方式,例如,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服务需求方只要求部署局部化服务,但对部署云计算服务的局部区域没有特别要求,对于这种情况,中心管控设备可以随机对其所属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进行划分,得到网络系统中的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可以从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识别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若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中存在内网互通的一组边缘云节点,则将一组边缘云节点划分为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其中,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可以分布在同一地域内,也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地域内。若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分布在多个不同的地域内,则有可能得到多个边缘可用域。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地域,可以是同一城市(可以是乡级、县级或市级)、同一省份(包含多个城市)、同一地区(包含多个省份)等等,对此不做限定。若同一地域是以城市维度来划分,则网络系统可以称为城市云系统,该城市云系统是在边缘云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的。在本实施例中,若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中存在内网互通的一组边缘云节点,则中心管控设备将一组边缘云节点划分为该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若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中存在内网互通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边缘云节点,则中心管控设备将任一组边缘云节点划分为该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或者中心管控设备将边缘云节点数量较多的一组边缘云节点划分为该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
进一步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在识别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时,可以根据服务需求方指定的调度域,从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识别出位于同一调度域内的边缘云节点。其中,调度域是指服务需求方要求部署云计算服务的地域,这决定了目标边缘可用域的地理位置。其中,服务需求方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调度域,即服务需求方要求在一个或多个调度域中部署云计算服务。关于调度域的详细内容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的网络系统中,一个边缘云节点有可能是网络系统中某个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也有可能是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进一步,对于属于网络系统中某个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不仅是网络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还是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这种节点在使用时的角色可以单独作为网络系统中某个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也可以专门作为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为了更加明确地对这种边缘云节点进行管控,对于每个边缘可用域中的每个边缘云节点,中心管控设备可以为该边缘云节点添加类别属性;该边缘云节点的类别属性为专用于边缘云系统的节点、专用网络系统的节点或者同时可用于边缘云系统和网络系统的节点。
中心管控设备会根据边缘云节点的类别属性,对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在资源调度、网络管控、实例创建、实例迁移等方面进行管控。例如,边缘云节点N1和边缘云节点N2的类别属性均为专用网络系统的节点,边缘云节点N3的类别属性为边缘云系统的节点。若边缘云节点N1的实例n1需要迁移,则中心管控设备会将实例n1迁移到边缘云节点N2上,而不是迁移到边缘云节点N3上,因为边缘云节点N3不是专用网络系统(如城市云系统)的节点。
进一步,中心管控设备在为边缘云节点添加类别属性时,可以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规模、负载情况、所属地域以及其所属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数量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为边缘云节点添加类别属性。
在本实施例中,资源规模指的是边缘云节点上资源量的多少。边缘云节点上的资源可以包含但不限于:CPU、GPU等计算资源,内存、硬盘灯存储资源,带宽等网络资源。负载情况可以是但不限于:实例的IO负载、实例的带宽流量、物理机的IO负载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中心管控设备与边缘云节点相结合,并在边缘云节点的基础上提出边缘可用域的概念,在中心管控设备的管控下,不仅可将云计算放到距离终端更近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借助边缘云节点更加靠近终端的优势降低服务响应时延和带宽成本,而且可以以边缘可用域为部署单位,将云计算放到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有利于实现云计算的局部化或本地化,适用于局部化或本地化的服务场景。
图4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划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适用于边缘云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该方法包括:
41、从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识别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
42、若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中存在内网互通的一组边缘云节点,则将一组边缘云节点划分为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以得到基于边缘云系统的新网络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可以从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识别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若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中存在内网互通的一组边缘云节点,则将一组边缘云节点划分为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以得到基于边缘云系统的新网络系统,新网络系统包含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其中,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可以分布在同一地域内,也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地域内。若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分布在多个不同的地域内,则有可能得到多个边缘可用域。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地域,可以是同一城市(可以是乡级、县级或市级)、同一省份(包含多个城市)、同一地区(包含多个省份)等等,对此不做限定。若同一地域是以城市维度来划分,则网络系统可以称为城市云系统,该城市云系统是在边缘云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的。在本实施例中,若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中存在内网互通的一组边缘云节点,则中心管控设备将一组边缘云节点划分为该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若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中存在内网互通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边缘云节点,则中心管控设备将任一组边缘云节点划分为该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或者中心管控设备将边缘云节点数量较多的一组边缘云节点划分为该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边缘云系统可以采用容灾方案,即在同一地域(如同一城市)内部署多个边缘云节点,多个边缘云节点之间存在主备关系,即其中一个或几个边缘云节点处于主用状态,属于主节点,剩余边缘云节点处于备用状态,属于备用节点;当主节点故障时,备用节点会被启用,用来接替主节点继续提供相应云计算服务。在这种应用场景中,在划定边缘可用域之前,可以将处于备用状态的边缘云节点(即备用节点)激活使之处于主用状态,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划定边缘可用域,即在所有处于主用状态的边缘云节点(包括原本处于主用状态和激活后处于主用状态的边缘云节点)的基础上划定边缘可用域。关于划定边缘可用域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前面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方法的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均可以是同一设备,或者,该方法也由不同设备作为执行主体。比如,步骤31至步骤32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A;又比如,步骤31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A,步骤32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B;等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31、3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图5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心管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中心管控设备包括:存储器54和处理器55。
存储器54,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可被配置为存储其它各种数据以支持在中心管控设备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中心管控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等。
存储器5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处理器55,与存储器54耦合,用于执行存储器54中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从网络系统包含的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为服务需求方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其中,每个边缘可用域中包含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之间互通。关于互通的解释可参见前述系统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在从网络系统包含的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为服务需求方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时,具体用于:从服务需求方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解析出可用于选择边缘可用域的第一参数;根据第一参数,从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参数包括:调度域和/或云计算服务的QoS要求,则处理器55在根据第一参数,从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时,具体用于:结合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所属的地域和资源剩余量,选择能够满足调度域和/或QoS要求的边缘可用域作为目标边缘可用域。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时,具体用于: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在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实例,以提供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在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时,具体用于:从服务需求方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解析出可用于选择边缘云节点的第二参数;根据第二参数,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参数是服务需求方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处理器55在根据第二参数,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时,具体用于:根据服务需求方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计算出云计算服务所需的边缘云节点数量K1;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K1个目标边缘云节点,K1是正整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参数是服务需求方指定的边缘云节点数量K2,处理器55在根据第二参数,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时,具体用于:从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K2个目标边缘云节点,K2是正整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在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实例,以提供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时,具体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各自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根据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各自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在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云计算服务对应的相应数量的实例。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在获取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各自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时,具体用于:根据服务需求方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计算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各自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或者,从服务需求方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解析出服务需求方要求在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各自部署的实例数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还用于:动态调整边缘可用域中不同云计算服务的服务时段,做到边缘计算资源的复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服务质量。或者,处理器55还用于:动态调整边缘可用域中各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处于工作状态的实例数量,以确保具有较高优先级的服务的质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还用于:根据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之间的关联关系,控制存在关联关系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在控制存在关联关系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时,具体用于:控制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且属于同一用户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或者控制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且属于同一云计算服务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或者控制部署在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且彼此之间具有数据依赖关系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还用于:确定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将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迁移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其它边缘云节点上。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在确定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时,具体用于:监控目标边缘可用域中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的状态,将发生故障和/或发生指定事件的边缘云节点作为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在将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迁移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其它边缘云节点上时,具体用于:以将同一服务需求方或同一云计算服务的实例尽量分散部署到不同边缘云节点上为目标,将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迁移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其它边缘云节点上。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还用于:对其所属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进行划分,得到网络系统中的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在对其所属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进行划分时,具体用于:从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识别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若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中存在内网互通的一组边缘云节点,则将一组边缘云节点划分为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在从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识别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时,具体用于:根据服务需求方指定的调度域,从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识别出位于同一调度域内的边缘云节点。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还用于:在边缘云系统采用容灾方案的情况下,在划定边缘可用域之前,将边缘云系统中处于备用状态的边缘云节点激活使之处于主用状态,之后在此基础上再划定边缘可用域。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还用于:对于每个边缘可用域中的每个边缘云节点,为边缘云节点添加类别属性;边缘云节点的类别属性为专用于边缘云系统的节点、专用网络系统的节点或者同时可用于边缘云系统和网络系统的节点。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5在为边缘云节点添加类别属性时,具体用于: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规模、负载情况、所属地域以及其所属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数量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为边缘云节点添加类别属性。
进一步,如图5所示,该中心管控设备还包括:通信组件56、显示器57、电源组件58、音频组件59等其它组件。图5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中心管控设备只包括图5所示组件。另外,图5中虚线框所示组件为可选组件,而非必选组件,具体可视中心管控设备的实现形态而定。如果中心管控设备实现为传统服务器、云服务器、服务器阵列等,可以不包含虚线框所示的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中心管控设备与边缘云节点相结合,并在边缘云节点的基础上提出边缘可用域的概念,在中心管控设备的管控下,不仅可将云计算放到距离终端更近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借助边缘云节点更加靠近终端的优势降低服务响应时延和带宽成本,而且可以以边缘可用域为部署单位,将云计算放到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有利于实现云计算的局部化或本地化,适用于局部化或本地化的服务场景。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服务部署方法实施例中可由中心管控设备执行的各步骤。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中心管控设备,该中心管控设备与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中心管控设备的结构相同或类似,其内部结构可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与图5所示中心管控设备的区别在于: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所实现的功能有所不同。本实施例的中心管控设备,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从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识别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若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中存在内网互通的一组边缘云节点,则将一组边缘云节点划分为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以得到基于边缘云系统的新网络系统。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致使处理器实现图4所示网络划分方法实施例中的各步骤。
上述图5中的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3G、4G/LTE、5G等移动通信网络,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上述图5中的显示器包括屏幕,其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上述图5中的电源组件,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上述图5中的音频组件,可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音频组件所在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或经由通信组件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30)
1.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控设备和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每个边缘可用域中包含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所述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之间互通;
所述中心管控设备,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为服务需求方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并在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所述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控设备在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时,具体用于:
从所述服务需求方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解析出可用于选择边缘可用域的第一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从所述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控设备在部署所述云计算服务时,具体用于:
从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
在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所述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实例,以提供所述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控设备还用于:
根据部署在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之间的关联关系,控制存在关联关系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控设备还用于:
确定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
将所述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迁移到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其它边缘云节点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控设备还用于:
对其所属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进行划分,得到所述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以形成所述网络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控设备在对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进行划分时,具体用于:
从所述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识别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
若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中存在内网互通的一组边缘云节点,则将所述一组边缘云节点划分为所述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控设备还用于:
对于每个边缘可用域中的每个边缘云节点,为所述边缘云节点添加类别属性;所述边缘云节点的类别属性为专用于所述边缘云系统的节点、专用所述网络系统的节点或者同时可用于所述边缘云系统和所述网络系统的节点。
9.一种服务部署方法,适用于网络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网络系统包含的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为服务需求方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
在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所述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
其中,每个边缘可用域中包含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所述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之间互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网络系统包含的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为服务需求方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包括:
从所述服务需求方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解析出可用于选择边缘可用域的第一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从所述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包括:调度域和/或云计算服务的QoS要求,则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从所述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包括:
结合所述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所属的地域和资源剩余量,选择能够满足所述调度域和/或QoS要求的边缘可用域作为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所述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包括:
从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
在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所述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实例,以提供所述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包括:
从所述服务需求方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解析出可用于选择边缘云节点的第二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参数,从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数是所述服务需求方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则根据所述第二参数,从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需求方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计算出所述云计算服务所需的边缘云节点数量K1;
从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K1个目标边缘云节点,K1是正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数是所述服务需求方指定的边缘云节点数量K2,则根据所述第二参数,从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包括:
从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中,选择K2个目标边缘云节点,K2是正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所述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实例,以提供所述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包括: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各自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各自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在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所述云计算服务对应的相应数量的实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各自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需求方对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要求,计算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各自需要部署的实例数量;
或者,
从所述服务需求方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解析出所述服务需求方要求在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边缘云节点上各自部署的实例数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部署在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之间的关联关系,控制存在关联关系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存在关联关系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包括:
控制部署在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且属于同一用户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
或者
控制部署在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且属于同一云计算服务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
或者
控制部署在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不同边缘云节点上且彼此之间具有数据依赖关系的实例之间建立网络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
将所述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迁移到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其它边缘云节点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包括:
监控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的状态,将发生故障和/或发生指定事件的边缘云节点作为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迁移到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其它边缘云节点上,包括:
以将同一服务需求方或同一云计算服务的实例尽量分散部署到不同边缘云节点上为目标,将所述待迁移的边缘云节点上的实例迁移到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其它边缘云节点上。
23.根据权利要求9-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其所属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进行划分,得到所述网络系统中的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其所属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进行划分,包括:
从所述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识别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
若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中存在内网互通的一组边缘云节点,则将所述一组边缘云节点划分为所述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识别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需求方指定的调度域,从所述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识别出位于同一调度域内的边缘云节点。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于每个边缘可用域中的每个边缘云节点,为所述边缘云节点添加类别属性;
所述边缘云节点的类别属性为专用于所述边缘云系统的节点、专用所述网络系统的节点或者同时可用于所述边缘云系统和所述网络系统的节点。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边缘云节点添加类别属性,包括:
根据所述边缘云节点的资源规模、负载情况、所属地域以及其所属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数量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为所述边缘云节点添加类别属性。
28.一种网络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边缘云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边缘云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中,识别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
若位于同一地域内的边缘云节点中存在内网互通的一组边缘云节点,则将所述一组边缘云节点划分为所述地域对应的边缘可用域,以得到基于所述边缘云系统的新网络系统。
29.一种中心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
从网络系统包含的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为服务需求方选择目标边缘可用域;在所述目标边缘可用域中的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所述服务需求方所需的云计算服务;其中,每个边缘可用域中包含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所述至少两个边缘云节点之间互通。
30.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9-2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43848.7A CN113301078B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网络系统、服务部署与网络划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43848.7A CN113301078B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网络系统、服务部署与网络划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01078A true CN113301078A (zh) | 2021-08-24 |
CN113301078B CN113301078B (zh) | 2022-05-06 |
Family
ID=77318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43848.7A Active CN113301078B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网络系统、服务部署与网络划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01078B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30422A (zh) * | 2021-08-27 | 2021-11-0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 一种基于边缘节点的网络安全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
CN114327855A (zh) * | 2021-10-18 | 2022-04-12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边缘节点宕机迁移的服务方法及系统 |
CN114500539A (zh) * | 2022-04-14 | 2022-05-13 | 浙江大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智慧路灯系统中边缘应用部署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826900A (zh) * | 2022-04-22 | 2022-07-29 |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 针对分布式云架构的服务部署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5002117A (zh) * | 2022-05-30 | 2022-09-02 |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内容分发网络动态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022317A (zh) * | 2022-05-27 | 2022-09-06 |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基于云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086314A (zh) * | 2022-06-09 | 2022-09-20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交互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
CN115086720A (zh) * | 2022-06-14 | 2022-09-20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面向直播业务的网络路径计算方法和装置 |
WO2023082749A1 (zh) * | 2021-11-15 | 2023-05-19 |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mec边缘云的业务恢复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
CN116192729A (zh) * | 2021-11-26 | 2023-05-30 |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层次化ecmp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CN116887220A (zh) * | 2023-08-10 | 2023-10-13 | 谷梵科技(青田)有限公司 | 基于云边协同的v2x服务高可用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7839A (zh) * | 2013-05-10 | 2013-07-31 |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内容分发网络服务器区域自治的管理系统 |
US20160269308A1 (en) * | 2015-03-10 | 2016-09-15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istributed clouds |
WO2018170732A1 (zh) * | 2017-03-21 | 2018-09-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边缘云架构下服务部署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040308A (zh) * | 2018-09-12 | 2018-12-18 |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ipfs的文件分发系统及文件分发方法 |
-
2020
- 2020-05-22 CN CN202010443848.7A patent/CN1133010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7839A (zh) * | 2013-05-10 | 2013-07-31 |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内容分发网络服务器区域自治的管理系统 |
US20160269308A1 (en) * | 2015-03-10 | 2016-09-15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istributed clouds |
WO2018170732A1 (zh) * | 2017-03-21 | 2018-09-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边缘云架构下服务部署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040308A (zh) * | 2018-09-12 | 2018-12-18 |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ipfs的文件分发系统及文件分发方法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30422A (zh) * | 2021-08-27 | 2021-11-0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 一种基于边缘节点的网络安全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
CN114327855A (zh) * | 2021-10-18 | 2022-04-12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边缘节点宕机迁移的服务方法及系统 |
WO2023082749A1 (zh) * | 2021-11-15 | 2023-05-19 |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mec边缘云的业务恢复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
CN116192729A (zh) * | 2021-11-26 | 2023-05-30 |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层次化ecmp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CN114500539A (zh) * | 2022-04-14 | 2022-05-13 | 浙江大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智慧路灯系统中边缘应用部署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500539B (zh) * | 2022-04-14 | 2022-08-16 | 浙江大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智慧路灯系统中边缘应用部署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826900A (zh) * | 2022-04-22 | 2022-07-29 |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 针对分布式云架构的服务部署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4826900B (zh) * | 2022-04-22 | 2024-03-29 |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 针对分布式云架构的服务部署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5022317A (zh) * | 2022-05-27 | 2022-09-06 |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基于云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022317B (zh) * | 2022-05-27 | 2024-03-08 |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基于云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002117A (zh) * | 2022-05-30 | 2022-09-02 |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内容分发网络动态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002117B (zh) * | 2022-05-30 | 2024-06-18 |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内容分发网络动态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086314A (zh) * | 2022-06-09 | 2022-09-20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交互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
CN115086720A (zh) * | 2022-06-14 | 2022-09-20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面向直播业务的网络路径计算方法和装置 |
CN115086720B (zh) * | 2022-06-14 | 2023-06-09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面向直播业务的网络路径计算方法和装置 |
CN116887220A (zh) * | 2023-08-10 | 2023-10-13 | 谷梵科技(青田)有限公司 | 基于云边协同的v2x服务高可用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6887220B (zh) * | 2023-08-10 | 2024-05-24 | 谷梵科技(青田)有限公司 | 基于云边协同的v2x服务高可用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01078B (zh) | 2022-05-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01078B (zh) | 网络系统、服务部署与网络划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633050B (zh) | 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800281B (zh) | 网络系统、管控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800283B (zh) | 网络系统、服务提供与资源调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726846B (zh) | 边缘云系统、资源调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342478B (zh) | 资源管理方法、设备、网络系统及存储介质 | |
Masip-Bruin et al. | Foggy clouds and cloudy fogs: a real need for 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fog-to-cloud computing systems | |
CN111638935B (zh) | 镜像管理方法、网络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3301102A (zh) | 资源调度方法、设备、边缘云网络、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 | |
CN111800285B (zh) | 实例迁移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Svorobej et al. | Orchestration from the Cloud to the Edge | |
CN113296882A (zh) | 容器编排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
WO2022001941A1 (zh) | 网元管理方法、网管系统、独立计算节点、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 |
Ferrer et al. | Towards a cognitive compute continuum: an architecture for ad-hoc self-managed swarms | |
CN110908774A (zh)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3300865B (zh) | 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Ferrer et al. | Ad-hoc edge cloud: A framework for dynamic creation of edge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s | |
Baresi et al. | PAPS: A serverless platform for edge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s | |
CN113382032B (zh) | 云节点变更、网络扩展、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及介质 | |
CN114489985A (zh) |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598665A (zh) |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3300866B (zh) | 节点能力管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
Khalifa et al. | Towards a mobile ad-hoc 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 | |
CN112953992A (zh) | 网络系统、通信与组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301082B (zh) | 资源管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