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0578B - 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以及一种物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以及一种物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0578B
CN113300578B CN202110731969.6A CN202110731969A CN113300578B CN 113300578 B CN113300578 B CN 113300578B CN 202110731969 A CN202110731969 A CN 202110731969A CN 113300578 B CN113300578 B CN 1133005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power supply
resistor
anode
cath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19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0578A (zh
Inventor
王宏伟
秦国菲
彭祥
张春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ge Chongqing Geolog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ge Chongqing Geolog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ge Chongqing Geolog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ge Chongqing Geolog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319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0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0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0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0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0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包括:由逻辑门电路搭建,用于将目标控制信号转换为PWM控制信号的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PWM控制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的变压器模块;用于对PWM控制信号进行整形滤波,并将PWM控制信号转换为四组控制子信号的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利用四组控制子信号对电极系进行正向供电或反向供电的供电驱动模块。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极系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不仅可以提高驱动电路的带载能力,保证在对电极系进行供电时的高电压、大电流供电需求,而且,也可以极大的降低恒流供电驱动电路所需要的维修成本。相应的,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物探系统,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以及一种物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恒流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以及一种物探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利用集成模块或者是晶体管来搭建对电极系进行恒流供电的供电电路。但是,由集成模块所搭建的恒流源供电电路需要较高的维修成本,而由晶体管所搭建的恒流源供电电路所输出的驱动电流较小,无法达到较高的供电要求。目前,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还没有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以及一种物探系统,以在提高恒流供电驱动电路带载能力的同时,也可以降低其所需要的维修成本。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包括:
由逻辑门电路搭建,用于将目标控制信号转换为PWM控制信号的信号转换模块;
用于将所述PWM控制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的变压器模块;
用于对所述PWM控制信号进行整形滤波,并将所述PWM控制信号转换为四组控制子信号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
用于利用所述四组控制子信号对电极系进行正向供电或反向供电的供电驱动模块。
优选的,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第一与门、第二与门、第三与门、第四与门、第五与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与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与门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与门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接地,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与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四与门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五与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五与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VCC,所述第五与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与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与门输出端之间的连接线分别与所述第二与门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三与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与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相连;
相应的,所述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为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变压器模块包括第一升压变压器和第二升压变压器;
其中,所述第一升压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升压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升压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以及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分别为所述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三稳压二极管、第四稳压二极管、第一RC滤波电路、第二RC滤波电路、第三RC滤波电路和第四RC滤波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升压变压器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RC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升压变压器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RC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RC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RC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三RC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RC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四RC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RC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
相应的,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两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两端、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两端和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为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供电驱动模块包括: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四电容和第六电阻;
其中,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极系中的第一电极、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极系中的第二电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之间的连接线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之间的连接线与所述第十二极管的正极相连;
相应的,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相连,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相连,所述第三PMOS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相连,所述第四PMOS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相连,所述第九二极管的正极与目标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第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目标电源的负极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PMOS管、所述第二PMOS管、所述第三PMOS管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与源极之间均设置有保护电路。
优选的,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十一二极管、第十二二极管、第十三二极管、第五电容、第七电阻和压敏电阻;
其中,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十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
相应的,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为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物探系统,包括如前述所公开的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
可见,在本发明中,当目标控制信号经由信号转换模块转换为PWM控制信号之后,PWM控制信号再通过变压器模块输入至信号处理模块,这样就可以实现低压数字回路和高压供电回路之间的电气隔离;并且,利用逻辑门电路来搭建信号转换模块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恒流供电驱动电路所需要的设计成本,而且,也可以保证PWM控制信号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信号处理模块对PWM控制信号进行整形滤波,就可以保证四组控制子信号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四组控制子信号来对电极系进行正向供电或反向供电,就可以保证物探过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显然,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极系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不仅可以提高驱动电路的带载能力,保证在对电极系进行供电时的高电压、大电流供电需求,而且,也可以极大的降低恒流供电驱动电路所需要的维修成本。相应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物探系统,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极系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中信号转换模块、变压器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极系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中供电驱动模块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保护电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的结构图,该恒流供电驱动电路包括:
由逻辑门电路搭建,用于将目标控制信号转换为PWM控制信号的信号转换模块11;
用于将PWM控制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13的变压器模块12;
用于对PWM控制信号进行整形滤波,并将PWM控制信号转换为四组控制子信号的信号处理模块13;
用于利用四组控制子信号对电极系进行正向供电或反向供电的供电驱动模块14。
在本实施例中,是提供了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通过该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不仅可以提高驱动电路的带载能力,保证在对电极系进行供电时的高电压、大电流供电需求,而且,也可以极大的降低恒流供电驱动电路所需要的维修成本。
具体的,在该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中,是设置有信号转换模块11、变压器模块12、信号处理模块13以及供电驱动模块14。其中,信号转换模块11是由逻辑门电路搭建而成,用于将输入的目标控制信号转换为PWM控制信号,之后,PWM控制信号会经由变压器模块12传送至信号处理模块13,当PWM控制信号进入到信号处理模块13时,信号处理模块13会对PWM控制信号进行整形滤波,并会将PMW控制信号转换为四组控制子信号,最后,供电驱动模块14会利用信号处理模块13所输出的四组控制子信号来对电极系进行正向供电或者反向供电。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逻辑门电路来搭建信号转换模块11,就可以大幅降低该恒流供电驱动电路所需要的设计成本,利用变压器模块12可以对PWM控制信号进行升压,同时也可以实现高压供电回路和低压数字回路的完全隔离,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该恒流供电驱动电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之后,利用信号处理模块13对PWM控制信号进行整形滤波,将PWM控制信号转换为四组控制子信号,并利用四组控制子信号来对电极系进行正向供电或者是反向供电。由于电极系的供电过程是由信号转换模块11中的逻辑电路进行控制,这样就不会出现向电极系进行正反同时供电的现象,由此就可以极大的提高在对电极系进行供电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因为本申请所提供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中的各个模块元器件均是相互独立且结构较为简单的,所以,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也可以显著降低该恒流供电驱动电路所需要的维修成本。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当目标控制信号经由信号转换模块转换为PWM控制信号之后,PWM控制信号再通过变压器模块输入至信号处理模块,这样就可以实现低压数字回路和高压供电回路之间的电气隔离;并且,利用逻辑门电路来搭建信号转换模块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恒流供电驱动电路所需要的设计成本,而且,也可以保证PWM控制信号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信号处理模块对PWM控制信号进行整形滤波,就可以保证四组控制子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四组控制子信号来对电极系进行正向供电或反向供电,就可以保证物探过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显然,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极系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不仅可以提高驱动电路的带载能力,保证在对电极系进行供电时的高电压、大电流供电需求,而且,也可以极大的降低恒流供电驱动电路所需要的维修成本。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与优化,请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极系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中信号转换模块、变压器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的结构图。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信号转换模块11包括:第一与门、第二与门、第三与门、第四与门、第五与门、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
其中,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第二与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第一与门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第三与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接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与第四与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四与门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第五与门的输出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第五与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相连,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VCC,第五与门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相连,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第四与门的输出端相连,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第四与门输出端之间的连接线分别与第二与门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三与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二与门的输出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相连,第三与门的输出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
相应的,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用于接收目标控制信号,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和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分别为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是提供了一种信号转换模块的具体设置方式。在该信号转换模块中是利用5个与门以及一些简单的外围电路来搭建信号转换模块。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逻辑门电路相较于其它电路模块而言,具有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廉等优点,所以,当利用逻辑门来搭建用于将目标控制信号转换为PWM控制信号的信号转换模块时,就可以显著降低该恒流供电驱动电路所需要设计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变压器模块12包括第一升压变压器T1和第二升压变压器T2;
其中,第一升压变压器T1初级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相连,第一升压变压器T1初级绕组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升压变压器T2初级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相连,第二升压变压器T2初级绕组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升压变压器T1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以及第二升压变压器T2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分别为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第一升压变压器T1和第二升压变压器T2来搭建变压器模块,也即,利用升压变压器来对PWM控制信号进行升压,并利用升压变压器来对高压供电回路和由信号转换模块所形成的低压数字回路进行电气隔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信号处理模块13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第二稳压二极管DZ2、第三稳压二极管DZ3、第四稳压二极管DZ4、第一RC滤波电路、第二RC滤波电路、第三RC滤波电路和第四RC滤波电路;
其中,第一升压变压器T1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RC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负极相连,第一升压变压器T1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RC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正极相连;第二升压变压器T2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第二RC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稳压二极管DZ2的负极相连,第二升压变压器T2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RC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二稳压二极管DZ2的正极相连;第二升压变压器T2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第三RC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三稳压二极管DZ3的负极相连,第二升压变压器T2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RC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三稳压二极管DZ3的正极相连;第二升压变压器T2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第四RC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第四稳压二极管DZ4的负极相连,第二升压变压器T2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RC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和第四稳压二极管DZ4的正极相连;
相应的,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两端、第二稳压二极管DZ2的两端、第三稳压二极管DZ3的两端和第四稳压二极管DZ4的两端分别为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是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模块的具体设置方式。其中,在图2所示的信号处理模块中,四个二极管的作用是用于对PWM控制信号进行整形、RC滤波电路的作用是用于对PWM控制信号进行滤波、稳压二极管的作用是用于对滤波信号进行稳压。通过图2所示的信号处理模块,就可以将目标控制信号转换为四组控制子信号,也即:A1和B1为第一组控制子信号、A2和B2为第二组控制子信号、A3和B3为第三组控制子信号、A4和B4为第四组控制子信号。
请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极系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中供电驱动模块的结构图。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供电驱动模块14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四电容C4和第六电阻R6;
其中,第一PMOS管的漏极和第二P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一PMOS管的源极和第二PMOS管的源极分别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和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相连,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与电极系中的第一电极、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和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相连,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与电极系中的第二电极、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和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与第三PMOS管的漏极相连,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与第四P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三PMOS管的源极和第四PMOS管的源极相连,第一PMOS管的漏极和第二PMOS管的漏极之间的连接线与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相连,第三PMOS管的源极和第四PMOS管的源极之间的连接线与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相连;
相应的,第一PMOS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负极和正极相连,第二PMOS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第三稳压二极管DZ3的负极和正极相连,第三PMOS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第四稳压二极管DZ4的负极和正极相连,第四PMOS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第二稳压二极管DZ2的负极和正极相连,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与目标电源的正极相连,第十二极管D10的负极与目标电源的负极相连。
在该供电驱动模块中,A电极和B电极为电极系,HV+为外接供电电源的正极,HV-为外接供电电源的负极,外接供电电源为高压供电电源。其中,第一组控制子信号A1和B1以及第二组控制子信号A2和B2用于对电极系A电极和B电极进行正向供电,第三组控制子信号A3和B3以及第四组控制子信号A4和B4用于对电极系A电极和B电极进行反向供电。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组控制子信号、第二组控制子信号、第三组控制子信号和第四组控制子信号均由信号转换模块进行控制,这样就可以避免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中同时出现对电极系进行正向供电或反向供电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供电电极的输入最高可达1000伏,最大供电电流可达到10A,这样就能够有效保证恒流供电驱动电路的稳定输出,以及良好的带载能力。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目标控制信号的高低电平来对该恒流供电驱动电路的电极供电情况进行控制。请参见表1,表1为电极系恒流供电驱动电路对电极系进行正向供电、反向供电和停止供电时的工作参数。在表1当中,CTR_P和CTR_N为目标控制信号,H表示高电平、L表示低电平。
正供 反供 停供 停供
CTR_P H L H L
CTR_N L H H L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和第四PMOS管的漏极与源极之间均设置有保护电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和第四PMOS管在导通瞬间会受到巨大的电流冲击,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各个PMOS管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在各个P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添加了保护电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保护电路包括: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十二二极管D12、第十三二极管D13、第五电容C5、第七电阻R7和压敏电阻DY;
其中,第十一二极管D11的负极分别与压敏电阻DY的第一端、第十二二极管D12的正极和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相连,第十一二极管D11的正极分别与压敏电阻DY的第二端和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相连,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十三二极管D13的负极和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相连,第十三二极管D13的正极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负极相连;
相应的,压敏电阻DY的第一端和压敏电阻DY的第二端分别为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请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保护电路的结构图,通过该保护电路可以相对避免该恒流供电驱动电路在遭受到雷击、浪涌时所受到的损伤,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该恒流供电驱动电路在运行过程中的整体可靠性。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物探系统,包括如前述所公开的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物探系统,具有前述所公开的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以及一种物探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逻辑门电路搭建,用于将目标控制信号转换为PWM控制信号的信号转换模块;
用于将所述PWM控制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的变压器模块;
用于对所述PWM控制信号进行整形滤波,并将所述PWM控制信号转换为四组控制子信号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
用于利用所述四组控制子信号对电极系进行正向供电或反向供电的供电驱动模块。
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第一与门、第二与门、第三与门、第四与门、第五与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与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与门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与门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接地,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与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四与门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五与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五与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VCC,所述第五与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与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与门输出端之间的连接线分别与所述第二与门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三与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与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相连;
相应的,所述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为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模块包括第一升压变压器和第二升压变压器;
其中,所述第一升压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升压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升压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以及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分别为所述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三稳压二极管、第四稳压二极管、第一RC滤波电路、第二RC滤波电路、第三RC滤波电路和第四RC滤波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升压变压器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RC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升压变压器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RC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RC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RC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三RC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RC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四RC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升压变压器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RC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
相应的,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两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两端、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两端和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为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驱动模块包括: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四电容和第六电阻;
其中,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极系中的第一电极、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极系中的第二电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之间的连接线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之间的连接线与所述第十二极管的正极相连;
相应的,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相连,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相连,所述第三PMOS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相连,所述第四PMOS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相连,所述第九二极管的正极与目标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第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目标电源的负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MOS管、所述第二PMOS管、所述第三PMOS管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与源极之间均设置有保护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十一二极管、第十二二极管、第十三二极管、第五电容、第七电阻和压敏电阻;
其中,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十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
相应的,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为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7.一种物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
CN202110731969.6A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以及一种物探系统 Active CN113300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1969.6A CN113300578B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以及一种物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1969.6A CN113300578B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以及一种物探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0578A CN113300578A (zh) 2021-08-24
CN113300578B true CN113300578B (zh) 2022-09-16

Family

ID=77330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1969.6A Active CN113300578B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以及一种物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057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61901B1 (en) * 2019-07-29 2023-05-24 Shenzhen Huntkey Electric Co., Ltd. Active diode circuit and alternating current/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y conversion circui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8191A (zh) * 2013-03-06 2014-09-10 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型栅控器件的驱动电路
CN209571955U (zh) * 2019-05-21 2019-11-01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电路
CN211127729U (zh) * 2019-12-06 2020-07-28 深圳市丛峰科技有限公司 超声换能驱动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8916B1 (en) * 1999-10-15 2001-09-11 Alpha Technologies, Inc. Multiple output uninterruptible alternating current power supplies for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3831270B2 (ja) * 2002-01-31 2006-10-11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論理回路及び半導体集積回路
JP2005065404A (ja) * 2003-08-12 2005-03-10 Yaskawa Electric Corp ゲートドライブ回路
JP2007143327A (ja) * 2005-11-21 2007-06-07 Toshiba Mitsubishi-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 Corp 電力変換器の制御装置
JP2013158140A (ja) * 2012-01-30 2013-08-15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半導体装置
CN102790545A (zh) * 2012-08-01 2012-11-21 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测井仪器双极性供电的方法及其供电系统
CN105427436A (zh) * 2015-12-19 2016-03-23 成都卡诺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声光报警电路的无线语音识别门禁系统
CN205829455U (zh) * 2016-07-19 2016-12-2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带避免短路保护盲区的igbt驱动电路
CN206389299U (zh) * 2016-12-23 2017-08-0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互补式pwm脉冲信号调理电路
CN207801762U (zh) * 2017-12-18 2018-08-31 深圳市兴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供电局端机电路及远程供电局端机
CN110311572A (zh) * 2019-07-26 2019-10-08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隔离驱动控制方法及其隔离驱动电路
CN110445402A (zh) * 2019-07-29 2019-11-12 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有源二极管电路和交直流电源转换电路
KR20210059414A (ko) * 2019-11-15 2021-05-25 송과모터스 주식회사 전기 자동차의 자기 보호형 인버터
CN111669032A (zh) * 2020-06-23 2020-09-15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隔离场效应管自驱动电路及方法
CN112422089A (zh) * 2020-11-23 2021-02-26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大功率igbt驱动控制电路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8191A (zh) * 2013-03-06 2014-09-10 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型栅控器件的驱动电路
CN209571955U (zh) * 2019-05-21 2019-11-01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电路
CN211127729U (zh) * 2019-12-06 2020-07-28 深圳市丛峰科技有限公司 超声换能驱动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61901B1 (en) * 2019-07-29 2023-05-24 Shenzhen Huntkey Electric Co., Ltd. Active diode circuit and alternating current/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y conversion circu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0578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9654B (zh) 瞬时电压尖峰与瞬时电压浪涌抑制器
CN113300578B (zh) 一种电极系的恒流供电驱动电路以及一种物探系统
US20140205072A1 (en)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package
CN110995003B (zh) 一种正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CN105510655A (zh) 过压保护电路及测试电源
CN203691219U (zh) 一种隔离功率驱动电路
CN207304400U (zh) 一种驱动电源
CN106058836A (zh) 大电流浪涌抑制器
CN111786555A (zh) 基于新型升压单元的零纹波高增益dc-dc变换器
CN107404224B (zh) 一种压接式igbt换流阀低电压电源装置
CN209896901U (zh) 一种稳定开关电路输出电压的电路
CN207638561U (zh) 升压装置、电源模组和终端
CN107154735A (zh) 一种电动车专用dc‑dc12v10a转换器
CN209860818U (zh) 一种交直流转换电路
CN111277136A (zh) 应用于agv的电源转换电路及电路板、电源转换装置
CN205648137U (zh) 一种具有驱动单元的节电器
CN216721177U (zh) 降压电路
CN210167964U (zh) 一种直流浪涌驱动电路
CN216362285U (zh) 一种电源电路与电子设备
CN214799295U (zh) Dc-dc电源转换装置及dc-dc电源转换系统
CN219477659U (zh) 供电电路与电源系统
CN210957908U (zh) 一种用于低压电气的三电源不间断自动供电切换电路组件
CN220359034U (zh) 电源输入保护电路
CN219678329U (zh) 开关电源电路
CN109617403B (zh) 一种lnb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