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1092A - 非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非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91092A
CN113291092A CN202110650412.XA CN202110650412A CN113291092A CN 113291092 A CN113291092 A CN 113291092A CN 202110650412 A CN202110650412 A CN 202110650412A CN 113291092 A CN113291092 A CN 113291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pneumatic tire
buffer layer
adjusting disc
tigh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04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91092B (zh
Inventor
徐婷
朱亮亮
许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 Hua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Ji Hua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 Hua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Ji Hua Laboratory
Priority to CN2021106504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910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91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1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91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1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9/00Whe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having characteristics specified in one of the subgroups of this gro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7/0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 B60C7/1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充气轮胎,该非充气轮胎包括轮毂、缓冲层、锁止环和多个预紧组件,轮毂安装于轮轴上,缓冲层与轮毂同轴线设置,且缓冲层套设于轮毂外,缓冲层的直径大于轮毂的直径,多个预紧组件沿轮毂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预紧组件与缓冲层连接,锁止环用于将多个预紧组件固定于轮毂上,预紧组件具有沿轮毂的径向的预紧力。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锁止环就可以将多个预紧组件固定在轮毂上,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组装效率;而且,几乎所有的预紧组件都会受力,用来支撑轮毂,以将轮轴的压力分散到整个轮毂的圆周上,通过多个预紧组件去平衡,从而实现非充气轮胎对轮轴的全局承载,避免非充气轮胎的受力过于集中而出现局部承载。

Description

非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是车辆接触地面的唯一媒介,其主要功能是支撑整车重量,与车轮一起传递力矩,提供吸振与缓冲作用。随着轮胎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非充气轮胎,非充气轮胎不存在爆胎的可能,因此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目前,市场上的非充气轮胎一般都是通过弹性支撑体来代替充气轮胎的胎体实现承载,但这种结构的承载力几乎全部集中在非充气轮胎接地部的支撑体上,而非充气轮胎的非接地部的支撑体的承载力则很小,致使非充气轮胎的接地部与非接地部的支撑体的承载力相差过大,承载力几乎集中在局部支撑体上,而不能利用整个支撑体去支撑非充气轮胎,很容易出现车轮变形,影响车轮行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非充气轮胎,旨在解决非充气轮胎的承载力集中在局部支撑结构上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非充气轮胎包括:
轮毂,所述轮毂安装于轮轴上;
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轮毂同轴线设置,且所述缓冲层套设于所述轮毂外,所述缓冲层的直径大于所述轮毂的直径;
多个预紧组件,多个所述预紧组件沿所述轮毂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预紧组件与所述缓冲层连接;
锁止环,所述锁止环用于将多个所述预紧组件固定于所述轮毂上,所述预紧组件具有沿所述轮毂的径向的预紧力。
可选地,所述锁止环可拆卸地将所述预紧组件固定于所述轮毂上。
可选地,所述非充气轮胎还包括:
固定件,所述预紧组件上设置有多个调节槽,所述调节槽沿所述轮毂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锁止环上设置有固定卡凸和第一固定孔,所述轮毂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卡凸可伸入所述调节槽内,所述第二固定孔位于相邻两个预紧组件之间,所述固定件可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孔以将所述锁止环固定于所述轮毂上。
可选地,所述非充气轮胎还包括:
调节圆盘,所述调节圆盘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轮轴上,所述调节圆盘设置于所述轮毂的内侧,所述调节圆盘可相对于所述轮毂转动,所述预紧组件的远离所述缓冲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调节圆盘上,转动所述调节圆盘可带动所述预紧组件沿所述调节圆盘的径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非充气轮胎还包括:
转动圆筒,所述转动圆筒固定于所述调节圆盘上,所述转动圆筒用于与转动件卡接。
可选地,所述预紧组件包括:
第一辐板,所述第一辐板与所述调节圆盘连接,所述调节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辐板上;
第二辐板,所述第二辐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辐板和所述缓冲层连接,所述第二辐板的远离所述缓冲层的一端与所述轮毂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预紧组件还包括:
连接杆,所述第二辐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辐板连接,所述连接杆可在所述通槽内沿所述轮毂的径向运动;或
所述第二辐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辐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预紧组件还包括:
滑动杆,所述调节圆盘上设置有多个弧形长槽,多个所述弧形长槽沿所述调节圆盘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调节圆盘的轴向侧部,所述滑动杆沿所述调节圆盘的轴向穿设于所述弧形长槽内,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一辐板,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弧形长槽一一对应设置,转动所述调节圆盘可通过所述弧形长槽的槽壁带动所述滑动杆沿所述调节圆盘的径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缓冲层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壁包括第一椭圆壁和两个第二椭圆壁,两个所述第二椭圆壁均与所述第一椭圆壁连接,所述第二椭圆壁还与所述缓冲层的内壁连接,所述预紧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连接卡凸,所述连接卡凸与所述卡槽卡接;
其中,a:b=1:α,且所述第二椭圆壁的中心点相对于所述第一椭圆壁的中心点的俯角为β,a为第一椭圆壁的短轴长度,b为第一椭圆壁的长轴长度,所述第一椭圆壁与所述第二椭圆壁的短轴长度和长轴长度均相等,1≤α≤10,5°≤β≤50°。
可选地,所述非充气轮胎还包括:
剪切带,所述剪切带套设于所述缓冲层上,所述缓冲层为橡胶层、聚氨酯层、嵌段共聚酯层或聚酰胺嵌段共聚层,所述剪切带为橡胶层或聚氨酯层,其中,所述剪切带的橡胶层或聚氨酯层内铺设有尼龙、棉线、人造丝、聚酯纤维和钢丝中的至少一种;
胎面,所述胎面套设于所述剪切带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锁止环就可以将多个预紧组件固定在轮毂上,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组装效率;预紧组件具有沿轮毂的径向的预紧力,因此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预紧组件都会受力,用来支撑轮毂,以将轮轴的压力分散到整个轮毂的圆周上,通过多个预紧组件去平衡,从而实现非充气轮胎对轮轴的全局承载,避免非充气轮胎的受力过于集中而出现局部承载,以减小轮毂、预紧组件和缓冲层产生变形的大小,减小非充气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滚动阻力,减少热量的产生,从而延长了非充气轮胎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非充气轮胎转动的平稳性以及汽车的行驶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非充气轮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非充气轮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中锁止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调节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调节圆盘的剖视图;
图9为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预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预紧组件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预紧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2中预紧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2中连接卡凸与卡槽的安装状态图;
图15为图14的理论分析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109050720000041
Figure BDA000310905072000005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非充气轮胎,用于解决非充气轮胎的承载力集中在局部支撑结构上的技术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该非充气轮胎包括轮毂1、缓冲层2、锁止环4和多个预紧组件3,轮毂1安装于轮轴5上,缓冲层2与轮毂1同轴线设置,且缓冲层2套设于轮毂1外,缓冲层2的直径大于轮毂1的直径,多个预紧组件3沿轮毂1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预紧组件3与缓冲层2连接,锁止环4用于将多个预紧组件3固定于轮毂1上,预紧组件3具有沿轮毂1的径向的预紧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轮毂1安装于轮轴5上,用于传递轮轴5的扭矩以及压力,以通过非充气轮胎支撑轮轴5,并通过轮轴5驱动非充气轮胎转动;缓冲层2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以减小轮轴5的震动幅度,提高汽车行驶的平稳性;缓冲层2与轮毂1同轴线设置,且缓冲层2套设于轮毂1外,缓冲层2的直径大于轮毂1的直径,预紧组件3与缓冲层2连接,锁止环4用于将多个预紧组件3固定于轮毂1上,以通过缓冲层2、预紧组件3以及轮毂1支撑轮轴5,而且由于通过锁止环4就可以将多个预紧组件3固定在轮毂1上,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组装效率;预紧组件3具有沿轮毂1的径向的预紧力,因此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预紧组件3都会受力,用来支撑轮毂1,以将轮轴5的压力分散到整个轮毂1的圆周上,通过多个预紧组件3去平衡,从而实现非充气轮胎对轮轴5的全局承载,避免非充气轮胎的受力过于集中而出现局部承载,以减小轮毂1、预紧组件3和缓冲层2产生的变形,减小非充气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滚动阻力,减少热量的产生,从而延长了非充气轮胎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非充气轮胎转动的平稳性以及汽车的行驶速度。
可以理解地,轮轴5的压力包括轮轴5自身的重力以及整车的重力,预紧力体现为拉力。
具体地,轮轴5受到轮轴5自身以及整车竖直向下的重力,轮轴5还受预紧组件3沿轮毂1的径向的拉力,两者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矢量和为零,即受力平衡,显然可以得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预紧组件3都会拉紧轮毂1,以形成缓冲层2对轮毂1的全局承载。
可以理解地,轮轴5的端部通过螺丝与轮毂1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锁止环4可拆卸地将预紧组件3固定于轮毂1上,由此可以调节预紧组件3的预紧力,以便用于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节预紧组件3的预紧力的大小,使得非充气轮胎适应不同环境的路面,提高了非充气轮胎的适用范围。具体地,调节预紧组件3预紧力的方法为,先将锁止环4从轮毂1上拆卸下来,通过沿轮毂1的径向拉动预紧组件3以调节预紧组件3的预紧力,当将预紧组件3的预紧力达到预定值后,再使用锁止环4将预紧组件3固定在轮毂1上,以实现预紧力的调节。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以及图10所示,非充气轮胎还包括固定件(图中未示出),预紧组件3上设置有多个调节槽311,调节槽311沿轮毂1的径向间隔设置,锁止环4上设置有固定卡凸41和第一固定孔42,轮毂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1,固定卡凸41可伸入调节槽311内,第二固定孔11位于相邻两个预紧组件3之间,固定件可穿设于第一固定孔42以及第二固定孔11以将锁止环4固定于轮毂1上。在将预紧组件3沿轮毂1的径向移动以调节预紧组件3的预紧力,使得预紧组件3的预紧力达到预定值后,将锁止环4上的固定卡凸41伸入对应的调节槽311内,然后将固定件穿设于第一固定孔42以及第二固定孔11内以将锁止环4固定在轮毂1上,从而通过锁止环4将预紧组件3固定在轮毂1上,以便通过轮毂1向预紧组件3传递承载力;预紧组件3上每个调节槽311均对应不同的预紧力,当需要某个数值的预紧力时,使得固定卡凸41伸入相应的调节槽311内,然后将预紧组件3固定在轮毂1上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件为螺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轮毂1上设置有与固定卡凸41对应的固定槽12,固定卡凸41穿设于调节槽311以及固定槽12内,以将锁止环4卡在轮毂1上,并通过固定件以及固定卡凸41的双重固定,提高将锁止环4固定于轮毂1上的稳定性,提高锁止环4受力的均匀性。
可以理解地,上述在预紧组件3上设置调节槽311的方案可以实现预紧力的有级调节,在此基础上,如图13所示,还可以通过无级调节的方式调节预紧组件3的预紧力,以替换上述的有级调节预紧力的方案,其中,无级调节预紧力的方案可以为:
预紧组件3上设置有沿轮毂1的径向朝向缓冲层2逐渐向内凹的坡面,以在每次调整预紧组件3的预紧力后,通过锁止环4抵接预紧组件3的坡面,将预紧组件3固定在轮毂1上,实现预紧组件3的预紧力的无级调节。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锁止环4上设置有加固凸起43,第一固定孔42设置于加固凸起43上,以通过加固凸起43增加第一固定孔42的长度,从而提高通过第一固定孔42固定锁止环4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加固凸起43的高度小于固定卡凸41的高度,避免加固凸起43的高度过高而影响固定卡凸41伸入调节槽311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5以及图6所示,非充气轮胎还包括调节圆盘6,调节圆盘6可转动地安装于轮轴5上,调节圆盘6设置于轮毂1的内侧,调节圆盘6可相对于轮毂1转动,预紧组件3的远离缓冲层2的一端连接于调节圆盘6上,转动调节圆盘6可带动预紧组件3沿调节圆盘6的径向移动。由于预紧组件3的远离缓冲层2的一端连接在调节圆盘6上,因此可以通过转动调节圆盘6来带动预紧组件3沿轮毂1的径向运动,从而调节预紧组件3的预紧力;调节圆盘6设置在轮毂1的内侧,因此不会增加非充气轮胎的体积,而且转动调节圆盘6,也不会影响轮毂1,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以及图9所示,非充气轮胎还包括转动圆筒7,转动圆筒7固定于调节圆盘6上,转动圆筒7用于与转动件8卡接,通过使用转动件8与转动圆筒7的卡接,可以方便使用转动件8带动转动圆筒7转动,避免了在调节圆盘6上无处施加扭矩的情况出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所示,转动圆筒7的内圆周上设置有第一锯齿721,转动件8上设置有与第一锯齿721对应啮合的第二锯齿81,当需要调节预紧组件3的预紧力时,将转动件8插入转动圆筒7内,并使第一锯齿721与第二锯齿81啮合,然后转动转动件8以带动转动圆筒7转动,通过转动圆筒7带动调节圆盘6转动,然后通过转动圆盘调节预紧组件3的预紧力,预紧组件3的预紧力调节完成后,可以取下转动件8。
在一实施例中,转动件8可以为手动件,以通过人手转动转动件8;转动件8还可以为自动件,以通过电机带动转动件8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6所示,转动圆筒7设置于调节圆盘6的内侧,并与轮轴5可转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6所示,转动圆筒7通过轴承9安装在轮轴5上,以使转动圆筒7相对于轮轴5可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及图8所示,转动圆筒7具有安装部71和卡接部72,安装部71与卡接部72沿转动圆筒7的轴向间隔设置,安装部71用于安装轴承9的外圈,卡接部72用于与转动件8卡接,其中,安装部71的厚度大于卡接部72的厚度,转动圆筒7的内壁厚度从安装部71至卡接部72逐渐减小,以节省制造转动圆筒7的用料,并减轻转动圆筒7的重量,具体地,安装部71与轴承9过盈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10所示,预紧组件3包括第一辐板31和第二辐板32,第一辐板31与调节圆盘6连接,调节槽311设置于第一辐板31上,第二辐板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辐板31和缓冲层2连接,第二辐板32的远离缓冲层2的一端与轮毂1间隔设置,可以尽量避免第二辐板32顶住轮毂1,以为调节第一辐板31和第二辐板32的预紧力预留一定的调节空间,同时又可以避免第二辐板32将轮毂1挤压变形。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辐板31为轻质合金板;第二辐板32为超弹性高分子聚合板或高弹性金属板,如聚氨酯板、合成橡胶板、弹性金属板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2所示,预紧组件3还包括连接杆33;
第二辐板32上设置有通槽321,连接杆33穿设于通槽321内,连接杆33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辐板31连接,连接杆33可在通槽321内沿轮毂1的径向运动;或
第二辐板32上设置有通孔322,连接杆33穿设于通孔322内,连接杆33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辐板31连接。
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均可以实现第一辐板31与第二辐板32的连接。由于预紧组件3主要是通过拉力实现支撑轮毂1的,因此连接杆33在通槽321内沿轮毂1的径向运动的方案可以实现支撑轮毂1的目的;连接杆33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一辐板31,可以提高轮毂1与缓冲层2连接的稳定性,使得轮毂1与缓冲层2受力平衡,避免轮毂1和缓冲层2的轴向两侧受力不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通孔32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半圆形或多边形,通孔322的孔壁可以限制连接杆33沿轮毂1的径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杆33与第一辐板31固定连接或铰接,以实现连接杆33与第一辐板31的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11及图12所示,第二辐板32为拱形辐板,拱形辐板的两侧部均与缓冲层2连接,拱形辐板的顶部朝向靠近轮毂1的一侧,以使一个拱形辐板与缓冲层具有两个连接点,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辐板与缓冲层2只有一个连接点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拱形辐板对缓冲层2的力分散在缓冲层2上,以使缓冲层2的整个圆周受力更加均匀。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辐板32可以为V形辐板、S形辐板、C形辐板等字母形或数字形辐板。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图6及图10所示,预紧组件3还包括滑动杆34,调节圆盘6上设置有多个弧形长槽61,多个弧形长槽61沿调节圆盘6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于调节圆盘6的轴向侧部,滑动杆34沿调节圆盘6的轴向穿设于弧形长槽61内,滑动杆3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一辐板31,滑动杆34与弧形长槽61一一对应设置,转动调节圆盘6可通过弧形长槽61的槽壁带动滑动杆34沿调节圆盘6的径向运动。通过滑动杆34在弧形长槽61内的滑动,实现滑动杆34在调节圆盘6的径向位置的调节,从而带动第一辐板31沿轮毂1的径向运动,以调节预紧组件3的预紧力;滑动杆34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一辐板31,可以提高调节圆盘6与缓冲层2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提高滑动杆34在弧形长槽61内滑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调节预紧组件3的预紧力的精确度。
在一实施例中,弧形长槽61沿渐开线或斐波那契螺旋线延伸,该渐开线以转动圆筒7的外周为基圆,使得滑动杆34可以沿轮毂1的径向运动,从而使得预紧组件3沿轮毂1的径向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滑动杆34与第一辐板31固定连接或铰接,以实现滑动杆34与第一辐板31的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14及图15所示,缓冲层2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21,卡槽21的槽壁包括第一椭圆壁211和两个第二椭圆壁212,两个第二椭圆壁212均与第一椭圆壁211连接,第二椭圆壁212还与缓冲层2的内壁连接,预紧组件3上设置有与卡槽21对应的连接卡凸323,连接卡凸323与卡槽21卡接,可以理解地,缓冲层2的内壁不包括卡槽21的槽壁,卡槽21的第一椭圆壁211、卡槽21的第二椭圆壁212与缓冲层2的内壁连接形成连续的壁体;
其中,a:b=1:α,且第二椭圆壁212的中心点相对于第一椭圆壁211的中心点的俯角为β,a为第一椭圆壁211的短轴长度,b为第一椭圆壁211的长轴长度,第一椭圆壁211与第二椭圆壁212的短轴长度和长轴长度均相等,1≤α≤10,5°≤β≤50°。作为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例,α为1.8,β为25°。
如图15所示,实线可表示为卡槽21的槽壁,虚线是为形成卡槽21而补全椭圆作出的辅助线。
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应用甲虫的鞘翅承载机理以做成的仿生卡槽21,可以保证连接卡凸323不会脱离卡槽21,同时又可以使连接卡凸323不至于折断,从而提高预紧组件3与缓冲层2连接的稳定性,并且还可以使缓冲层2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非充气轮胎的全局承载的有效性。
具体地,第一椭圆壁211的中心点为第一椭圆壁211的长轴与短轴的交点,同理,第二椭圆壁212的中心点为第二椭圆壁212的长轴与短轴的交点,第二椭圆壁212的中心点相对于第一椭圆壁211的中心点的俯角,即为第一椭圆壁211的中心点和第二椭圆壁212的中心点的连线与第一椭圆壁211的长轴所形成的夹角。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非充气轮胎还包括剪切带10,剪切带10套设于缓冲层2上,且剪切带10固定于缓冲层2上,剪切带10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非充气轮胎还包括胎面20,胎面20套设于剪切带10上,且胎面20与剪切带10固定连接,通过胎面20与地面接触来起支撑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胎面20上设置有防滑纹路,以增大胎面20与地面的摩擦系数,防止胎面20打滑。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层2为橡胶层、聚氨酯层、嵌段共聚酯层或聚酰胺嵌段共聚层。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缓冲层2内铺设钢丝、玻璃纤维等增强材料。
在一实施例中,剪切带10为橡胶层或聚氨酯层,其中,剪切带10的橡胶层或聚氨酯层内铺设有尼龙、棉线、人造丝、聚酯纤维和钢丝中的至少一种增强材料。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当剪切带10为橡胶层时,剪切带10与胎面20一体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充气轮胎包括:
轮毂,所述轮毂安装于轮轴上;
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轮毂同轴线设置,且所述缓冲层套设于所述轮毂外,所述缓冲层的直径大于所述轮毂的直径;
多个预紧组件,多个所述预紧组件沿所述轮毂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预紧组件与所述缓冲层连接;
锁止环,所述锁止环用于将多个所述预紧组件固定于所述轮毂上,所述预紧组件具有沿所述轮毂的径向的预紧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环可拆卸地将所述预紧组件固定于所述轮毂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充气轮胎还包括:
固定件,所述预紧组件上设置有多个调节槽,所述调节槽沿所述轮毂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锁止环上设置有固定卡凸和第一固定孔,所述轮毂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卡凸可伸入所述调节槽内,所述第二固定孔位于相邻两个预紧组件之间,所述固定件可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孔以将所述锁止环固定于所述轮毂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充气轮胎还包括:
调节圆盘,所述调节圆盘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轮轴上,所述调节圆盘设置于所述轮毂的内侧,所述调节圆盘可相对于所述轮毂转动,所述预紧组件的远离所述缓冲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调节圆盘上,转动所述调节圆盘可带动所述预紧组件沿所述调节圆盘的径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充气轮胎还包括:
转动圆筒,所述转动圆筒固定于所述调节圆盘上,所述转动圆筒用于与转动件卡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组件包括:
第一辐板,所述第一辐板与所述调节圆盘连接,所述调节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辐板上;
第二辐板,所述第二辐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辐板和所述缓冲层连接,所述第二辐板的远离所述缓冲层的一端与所述轮毂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组件还包括:
连接杆,所述第二辐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辐板连接,所述连接杆可在所述通槽内沿所述轮毂的径向运动;或
所述第二辐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辐板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组件还包括:
滑动杆,所述调节圆盘上设置有多个弧形长槽,多个所述弧形长槽沿所述调节圆盘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调节圆盘的轴向侧部,所述滑动杆沿所述调节圆盘的轴向穿设于所述弧形长槽内,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一辐板,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弧形长槽一一对应设置,转动所述调节圆盘可通过所述弧形长槽的槽壁带动所述滑动杆沿所述调节圆盘的径向运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壁包括第一椭圆壁和两个第二椭圆壁,两个所述第二椭圆壁均与所述第一椭圆壁连接,所述第二椭圆壁还与所述缓冲层的内壁连接,所述预紧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连接卡凸,所述连接卡凸与所述卡槽卡接;
其中,a:b=1:α,且所述第二椭圆壁的中心点相对于所述第一椭圆壁的中心点的俯角为β,a为第一椭圆壁的短轴长度,b为第一椭圆壁的长轴长度,所述第一椭圆壁与所述第二椭圆壁的短轴长度和长轴长度均相等,1≤α≤10,5°≤β≤50°。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充气轮胎还包括:
剪切带,所述剪切带套设于所述缓冲层上,所述缓冲层为橡胶层、聚氨酯层、嵌段共聚酯层或聚酰胺嵌段共聚层,所述剪切带为橡胶层或聚氨酯层,其中,所述剪切带的橡胶层或聚氨酯层内铺设有尼龙、棉线、人造丝、聚酯纤维和钢丝中的至少一种;
胎面,所述胎面套设于所述剪切带上。
CN202110650412.XA 2021-06-09 2021-06-09 非充气轮胎 Active CN1132910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0412.XA CN113291092B (zh) 2021-06-09 2021-06-09 非充气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0412.XA CN113291092B (zh) 2021-06-09 2021-06-09 非充气轮胎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1092A true CN113291092A (zh) 2021-08-24
CN113291092B CN113291092B (zh) 2021-12-24

Family

ID=77328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0412.XA Active CN113291092B (zh) 2021-06-09 2021-06-09 非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91092B (zh)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2186A (zh) * 1999-01-28 2000-08-09 孙继华 变形车轮
GB0113152D0 (en) * 2001-05-31 2001-07-25 Colson Castors Ltd Wheels for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US20040016578A1 (en) * 2002-07-25 2004-01-29 Yves St-Pierre Tire engaging track
CN1699082A (zh) * 2002-07-28 2005-11-23 任文林
JP2006274528A (ja) * 2005-03-03 2006-10-12 Toyobo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タイヤキャッププライコー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138936A (zh) * 2006-09-04 2008-03-12 许才三 免充气胎片组合式轮胎
JP2008179325A (ja) * 2007-01-26 2008-08-07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102423995A (zh) * 2011-01-06 2012-04-25 周立新 辅助轮及配套使用的锁定与解锁工具
WO2014040977A1 (en) * 2012-09-11 2014-03-20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Tyre comprising an additional sidewall reinforcement
US20160129729A1 (en) * 2014-11-10 2016-05-12 Otico Wheel for agriculture use
WO2016099480A1 (en) * 2014-12-17 2016-06-23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A non-pneumatic tire with integrated polymeric flexible wheel center mount
CN106414104A (zh) * 2014-05-16 2017-02-15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热塑性轮毂和非充气轮胎
CN107031277A (zh) * 2015-12-21 2017-08-11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带有抛物线形盘的非充气轮胎
CN107097591A (zh) * 2015-12-22 2017-08-29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短程线帘布层及胎圈的非充气轮胎
US20180170095A1 (en) * 2016-12-21 2018-06-21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with tensioned spokes
CN108883658A (zh) * 2015-12-31 2018-11-23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非充气式车轮及构造方法
US20190126673A1 (en) * 2017-10-27 2019-05-02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Non-pneumatic support structure
CN110049879A (zh) * 2016-12-30 2019-07-23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具有轮辐预压缩的非充气轮胎的轮辐与剪切带附接的固定装置
CN110198847A (zh) * 2016-12-22 2019-09-03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非充气车轮和安装非充气轮胎的方法
CN210161849U (zh) * 2019-03-20 2020-03-20 天津九宇飞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变形自行车车轮
CN111114195A (zh) * 2020-01-04 2020-05-08 烟台瑞特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连接强化结构的聚氨酯轮胎
CN111152600A (zh) * 2019-12-30 2020-05-15 季华实验室 一种高速高载非充气轮胎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19398A (zh) * 2020-02-28 2020-06-23 季华实验室 支撑体、弹性支撑组件、非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111989226A (zh) * 2018-04-20 2020-11-24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具有可模制的加强型热塑性聚氨酯轮辐的非充气车轮及其制备方法
US20200376789A1 (en) * 2017-11-21 2020-12-03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ments Michel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non-pneumatic tire carcass

Patent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2186A (zh) * 1999-01-28 2000-08-09 孙继华 变形车轮
GB0113152D0 (en) * 2001-05-31 2001-07-25 Colson Castors Ltd Wheels for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US20040016578A1 (en) * 2002-07-25 2004-01-29 Yves St-Pierre Tire engaging track
CN1699082A (zh) * 2002-07-28 2005-11-23 任文林
JP2006274528A (ja) * 2005-03-03 2006-10-12 Toyobo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タイヤキャッププライコー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138936A (zh) * 2006-09-04 2008-03-12 许才三 免充气胎片组合式轮胎
JP2008179325A (ja) * 2007-01-26 2008-08-07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102423995A (zh) * 2011-01-06 2012-04-25 周立新 辅助轮及配套使用的锁定与解锁工具
WO2014040977A1 (en) * 2012-09-11 2014-03-20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Tyre comprising an additional sidewall reinforcement
CN106414104A (zh) * 2014-05-16 2017-02-15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热塑性轮毂和非充气轮胎
US20160129729A1 (en) * 2014-11-10 2016-05-12 Otico Wheel for agriculture use
WO2016099480A1 (en) * 2014-12-17 2016-06-23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A non-pneumatic tire with integrated polymeric flexible wheel center mount
CN107031277A (zh) * 2015-12-21 2017-08-11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带有抛物线形盘的非充气轮胎
CN107097591A (zh) * 2015-12-22 2017-08-29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短程线帘布层及胎圈的非充气轮胎
CN108883658A (zh) * 2015-12-31 2018-11-23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非充气式车轮及构造方法
US20180170095A1 (en) * 2016-12-21 2018-06-21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with tensioned spokes
CN110198847A (zh) * 2016-12-22 2019-09-03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非充气车轮和安装非充气轮胎的方法
CN110049879A (zh) * 2016-12-30 2019-07-23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具有轮辐预压缩的非充气轮胎的轮辐与剪切带附接的固定装置
US20190126673A1 (en) * 2017-10-27 2019-05-02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Non-pneumatic support structure
US20200376789A1 (en) * 2017-11-21 2020-12-03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ments Michel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non-pneumatic tire carcass
CN111989226A (zh) * 2018-04-20 2020-11-24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具有可模制的加强型热塑性聚氨酯轮辐的非充气车轮及其制备方法
CN210161849U (zh) * 2019-03-20 2020-03-20 天津九宇飞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变形自行车车轮
CN111152600A (zh) * 2019-12-30 2020-05-15 季华实验室 一种高速高载非充气轮胎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4195A (zh) * 2020-01-04 2020-05-08 烟台瑞特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连接强化结构的聚氨酯轮胎
CN111319398A (zh) * 2020-02-28 2020-06-23 季华实验室 支撑体、弹性支撑组件、非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薛梓晨: "辐板式非充气塑料轮胎静负荷工况下的力学性能分析", 《中国塑料》 *
黄兆阁等: "骨架材料对免充气轮胎承载性能和接地性能的影响", 《橡胶工业》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1092B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32099C (en) Compliant wheel
BR102017023644A2 (pt) roda para estrutura de suporte
US10603956B2 (en) Wheel for a support structure
KR100967531B1 (ko) 비공압 타이어
EP3321098A1 (en) Non-pneumatic support structure
CA2458002C (en) Non-pneumatic tire
US20210354513A1 (en) Wheel for a support structure
US20190322062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non-pneumatic support structure
JP2018079924A (ja) 非空気圧支持構造
JPH02182501A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8539113A (ja) 非空気圧式タイヤアセンブリ
CN113291092B (zh) 非充气轮胎
WO2019125462A1 (en) Reinforced resilient support for a non-pneumatic tire
JP2652372B2 (ja) スリップ防止装置
EP4008563A1 (en) Tire/wheel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vehicle
EP3727885B1 (en) Non-pneumatic tire with reinforced annular support
US6406101B2 (en) Shock absorbing bicycle wheel hub
EP4008539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upport structure
EP3822092A1 (en) Wheel assembly for a support structure
CN218400076U (zh) 非充气轮胎
EP4197807A1 (en) Tire/rim assembly for a support structure
CN1799881A (zh) 轮子
KR102451806B1 (ko) 비공기입 타이어 및 그의 강성 조절 장치
CN114312153B (zh) 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汽车轮胎钢丝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