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5730A - 一种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5730A
CN113285730A CN202110828980.4A CN202110828980A CN113285730A CN 113285730 A CN113285730 A CN 113285730A CN 202110828980 A CN202110828980 A CN 202110828980A CN 113285730 A CN113285730 A CN 113285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ed
box
rod
sensing
slee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289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5730B (zh
Inventor
刘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best Batter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best Batt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best Batter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best Batt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2898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57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5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5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5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5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77Arrangements for enabling portable transceivers to be used in a fixed position, e.g. cradles or boos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6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 F16F15/06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using only wound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81Filters; Louv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涉及无线电感知技术领域,针对无线电感知范围小,感知终端容易高温操作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中心板和套圈,所述中心板的正面底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套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位于第二箱体内的一侧侧壁焊接有第四箱体,所述第四箱体的两侧均套接有第三箱体,所述第三箱体相互远离的一端焊接有凸块。本发明结构巧妙,机械原理可靠,设计合理,在解决无线电感知范围增大的同时,对感知无线电的终端进行了降温和夹持,同时也实现了感知天线方便安装和拆卸的效果,且适用范围广,适合广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感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即实现无线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终端模块,通常与下位机相连,实现无线数据传输的目的,有“工业领域的手机”的称号,因为其传输原理和我们平常使用的手机的数据传输时基本一致的,其中比较典型的设备包括无线数传,无线路由器,无线Modem等设备;
而无线电用于感知的终端不仅对无线电的感知范围小,感知速度慢,同时用于感知无线电的终端大多为分体式,不便于操作,同时高温操作中的感知终端则为因为高温造成终端损坏,进而影响感知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该装置结构巧妙,机械原理可靠,设计合理,在解决无线电感知范围增大的同时,对感知无线电的终端进行了降温和夹持,同时也实现了感知天线方便安装和拆卸的效果,且适用范围广,适合广泛推广。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包括中心板和套圈,所述中心板的正面底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套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位于第二箱体内的一侧侧壁焊接有第四箱体,所述第四箱体的两侧均套接有第三箱体,所述第三箱体相互远离的一端焊接有凸块,所述第三箱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套接有凸杆,所述凸杆的外圈中部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均与第三箱体相互靠近的一侧焊接。
优选的,所述中心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与第一箱体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圈焊接有多个扇叶。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滤网。
优选的,所述中心板的正面开设有两条滑轨,所述滑轨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焊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与固定杆的顶端焊接。
优选的,所述套圈的内圈焊接有七组呈环形阵列排布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远离套圈的一端焊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减震弹簧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靠近的套圈的一侧套接有插杆,所述插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固定块远离套圈的一端焊接,所述插杆的外圈与减震弹簧的内圈套接,所述连接板远离套圈的一侧焊接有安装座,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套接有贯穿并延伸至连接板外的固定栓,所述固定栓位于连接板外的一端焊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卡接有平衡杆,所述夹持块远离平衡杆的一侧焊接有套接在固定栓外圈的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平衡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与中心板的两侧焊接,所述套圈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无线电天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装置结构巧妙,机械原理可靠,设计合理,在解决无线电感知范围增大的同时,对感知无线电的终端进行了降温和夹持,同时也实现了感知天线方便安装和拆卸的效果,且适用范围广,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的套圈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的A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的B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的C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中心板;2、第一箱体;3、传动杆;4、活动板;5、固定杆;6、固定板;7、第二箱体;8、套圈;9、平衡杆;10、无线电天线;11、固定栓;12、安装座;13、缓冲弹簧;14、夹持块;15、连接板;16、插杆;17、限位板;18、减震弹簧;19、固定块;20、第三箱体;21、凸块;22、凸杆;23、第四箱体;24、扭力弹簧;2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1:如图1和图5所示,本发明提出的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包括中心板1和套圈8,中心板1的正面底部焊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顶部焊接有第二箱体7,在第二箱体7的两侧内壁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凹槽,而在扭力弹簧24施加弹性的作用下将两侧的第三箱体20向外部推移,并对凸块21施加弹力支撑,而凸块21的两端与第二箱体7内壁的凹槽接触后,凸块21陷入凹槽内,进而将固定杆5与第二箱体7卡接,第二箱体7的顶部套接有固定杆5,固定杆5在活动板4的带动作用从而在第二箱体7的内部活动,固定杆5位于第二箱体7内的一侧侧壁焊接有第四箱体23,第四箱体23的两侧均套接有第三箱体20,第三箱体20相互远离的一端焊接有凸块21,第三箱体20相互靠近的一侧套接有凸杆22,凸杆22的外圈中部套接有扭力弹簧24,扭力弹簧24的两端均与第三箱体20相互靠近的一侧焊接。
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中心板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箱体2,第一箱体2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25,第一箱体2内部的电机25将通过转动输出端进而转动传动杆3,而传动杆3外圈的扇叶将第一箱体2两侧进入的空气,通过第一箱体2底部的通孔吹向卡住的终端,进而对工作中的终端进行降温,且第一箱体2上的进气或出气的通孔均安装有滤网,通过滤网控制降温气体内的杂质,实现保护终端,电机25的输出端焊接有与第一箱体2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的传动杆3,传动杆3的外圈焊接有多个扇叶,第一箱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一箱体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滤网。
实施例3:如图1和图4所示,中心板1的正面开设有两条滑轨,滑轨内设置有滑块,滑块焊接有活动板4,活动板4的底部与固定杆5的顶端焊接,套圈8的内圈焊接有七组呈环形阵列排布的固定块19,固定块19的远离套圈8的一端焊接有减震弹簧18,减震弹簧18的另一端焊接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远离减震弹簧18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15。
实施例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连接板15靠近的套圈8的一侧套接有插杆16,插杆16远离连接板15的一端与固定块19远离套圈8的一端焊接,插杆16的外圈与减震弹簧18的内圈套接,连接板15远离套圈8的一侧焊接有安装座12,连接板15的中部套接有贯穿并延伸至连接板15外的固定栓11,固定栓11在平衡杆9的渐渐插入下将就继续向套圈8的内腔处移动,当平衡杆9的插入动作停止后,减震弹簧18以及缓冲弹簧13的弹性张力将对平衡杆9实现夹持固定的效果,固定栓11位于连接板15外的一端焊接有夹持块14,夹持块14远离安装座12的一端卡接有平衡杆9,在平衡杆9的插入作用下将夹持块14缓慢的张开,并对缓冲弹簧13压缩,夹持块14远离平衡杆9的一侧焊接有套接在固定栓11外圈的缓冲弹簧13平衡杆9相互靠近的一端与中心板1的两侧焊接,套圈8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无线电天线10。
本发明中,首先将拆卸分装下的无线电天线10安装在套圈8上,并将套圈8的内圈圆点对准平衡杆9插入,随后在平衡杆9的插入作用下将夹持块14缓慢的张开,并对缓冲弹簧13压缩,同时对连接板15进行挤压移动,进而将减震弹簧18推移到套圈8的内圈处,并且固定栓11在平衡杆9的渐渐插入下将就继续向套圈8的内腔处移动,当平衡杆9的插入动作停止后,减震弹簧18以及缓冲弹簧13的弹性张力将对平衡杆9实现夹持固定的效果,并且在套圈8上安装的无线电天线10呈对称排布的,而排布对称的无线电天线10将加大无线电的接收范围,以及无线电感知的范围,同时将实现无线电天线10的快速安装与拆卸。
随后将无线电天线10安装完毕后,接着将加收无线电的终端装置放置于中心板1上,并将活动板4向上下方向拨动,在终端设备放置好后,将活动板4向上或向下移动,此时的固定杆5在活动板4的带动作用从而在第二箱体7的内部活动,而在第二箱体7的两侧内壁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凹槽,而在扭力弹簧24施加弹性的作用下将两侧的第三箱体20向外部推移,并对凸块21施加弹力支撑,而凸块21的两端与第二箱体7内壁的凹槽接触后,凸块21陷入凹槽内,进而将固定杆5与第二箱体7卡接,此时的无线电终端将被活动板4和固定板6卡住,防止终端的掉落。
同时在终端高速工作时,第一箱体2内部的电机25将通过转动输出端进而转动传动杆3,而传动杆3外圈的扇叶将第一箱体2两侧进入的空气,通过第一箱体2底部的通孔吹向卡住的终端,进而对工作中的终端进行降温,且第一箱体2上的进气或出气的通孔均安装有滤网,通过滤网控制降温气体内的杂质,实现保护终端。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

Claims (7)

1.一种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包括中心板(1)和套圈(8),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1)的正面底部焊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顶部焊接有第二箱体(7),所述第二箱体(7)的顶部套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位于第二箱体(7)内的一侧侧壁焊接有第四箱体(23),所述第四箱体(23)的两侧均套接有第三箱体(20),所述第三箱体(20)相互远离的一端焊接有凸块(21),所述第三箱体(20)相互靠近的一侧套接有凸杆(22),所述凸杆(22)的外圈中部套接有扭力弹簧(24),所述扭力弹簧(24)的两端均与第三箱体(20)相互靠近的一侧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2)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25),所述电机(25)的输出端焊接有与第一箱体(2)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的传动杆(3),所述传动杆(3)的外圈焊接有多个扇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箱体(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1)的正面开设有两条滑轨,所述滑轨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焊接有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的底部与固定杆(5)的顶端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8)的内圈焊接有七组呈环形阵列排布的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的远离套圈(8)的一端焊接有减震弹簧(18),所述减震弹簧(18)的另一端焊接有限位板(17),所述限位板(17)远离减震弹簧(18)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5)靠近的套圈(8)的一侧套接有插杆(16),所述插杆(16)远离连接板(15)的一端与固定块(19)远离套圈(8)的一端焊接,所述插杆(16)的外圈与减震弹簧(18)的内圈套接,所述连接板(15)远离套圈(8)的一侧焊接有安装座(12),所述连接板(15)的中部套接有贯穿并延伸至连接板(15)外的固定栓(11),所述固定栓(11)位于连接板(15)外的一端焊接有夹持块(14),所述夹持块(14)远离安装座(12)的一端卡接有平衡杆(9),所述夹持块(14)远离平衡杆(9)的一侧焊接有套接在固定栓(11)外圈的缓冲弹簧(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知无线电终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9)相互靠近的一端与中心板(1)的两侧焊接,所述套圈(8)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无线电天线(10)。
CN202110828980.4A 2021-07-22 2021-07-22 感知无线电终端装置 Active CN1132857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8980.4A CN113285730B (zh) 2021-07-22 2021-07-22 感知无线电终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8980.4A CN113285730B (zh) 2021-07-22 2021-07-22 感知无线电终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5730A true CN113285730A (zh) 2021-08-20
CN113285730B CN113285730B (zh) 2021-10-29

Family

ID=77287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28980.4A Active CN113285730B (zh) 2021-07-22 2021-07-22 感知无线电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573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896506U (zh) * 2018-02-09 2018-09-2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散热良好的配电柜
CN109481039A (zh) * 2018-03-13 2019-03-19 无锡市人民医院 一种可快速重新定位的动力支撑臂
CN208800917U (zh) * 2018-08-10 2019-04-30 东莞光韵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ds天线加工用夹紧机构
CN208962494U (zh) * 2018-11-01 2019-06-1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fdm快速成型机喷头的温控装置
CN209757101U (zh) * 2019-05-05 2019-12-10 马强 一种接触网智能巡检装置
CN212086821U (zh) * 2020-07-08 2020-12-04 杨菊芳 一种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快速散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896506U (zh) * 2018-02-09 2018-09-2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散热良好的配电柜
CN109481039A (zh) * 2018-03-13 2019-03-19 无锡市人民医院 一种可快速重新定位的动力支撑臂
CN208800917U (zh) * 2018-08-10 2019-04-30 东莞光韵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ds天线加工用夹紧机构
CN208962494U (zh) * 2018-11-01 2019-06-1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fdm快速成型机喷头的温控装置
CN209757101U (zh) * 2019-05-05 2019-12-10 马强 一种接触网智能巡检装置
CN212086821U (zh) * 2020-07-08 2020-12-04 杨菊芳 一种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快速散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5730B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84943A (zh) 一种可对插头固定的物联网路由器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3285730B (zh) 感知无线电终端装置
CN209472890U (zh) 一种无线交换机抗震外壳
CN216290969U (zh) 一种新型信息工程用网络路由器装置
CN212486946U (zh) 一种通信设备用除尘散热装置
CN218734664U (zh) 一种交换机机箱
CN213426688U (zh) 一种5g的分布式基站的控制机柜
CN213547274U (zh) 一种电机减震外壳
CN219530409U (zh) 一种便于维修通信设备的装置
CN113479329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拍的弧垂与交跨测量装置
CN210629804U (zh) 一种新型耳机保护壳
CN206728218U (zh) 一种通信交换机的节能装置
CN107681603B (zh) 具有绝缘功能的高空电缆减震器
CN214177476U (zh) 一种可自组网的LoRa中继通信装置
CN220688501U (zh) 一种通讯设备底座
CN220457433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用交换机
CN214206104U (zh) 一种路由交换机供电模块的保护装置
CN220021383U (zh) 一种一体式电池包壳体
CN215184730U (zh) 一种无线充电网络集线器
CN214898093U (zh) 一种插接稳固的新型电容器
CN216562968U (zh) 一种用于电气系统的短路保护装置
CN216820261U (zh) 一种基于光网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
CN216389568U (zh) 一种刀片电源均温导热结构
CN219876591U (zh) 一种立体led显示屏模组
CN219514457U (zh) 一种显控台机箱pcb固定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