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3683A - 一种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3683A
CN113283683A CN202010103051.2A CN202010103051A CN113283683A CN 113283683 A CN113283683 A CN 113283683A CN 202010103051 A CN202010103051 A CN 202010103051A CN 113283683 A CN113283683 A CN 113283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qualification
target
training
employ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30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立娜
姜丹
赵力刚
范永胜
孙鹏飞
刘依伟
郭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030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36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3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36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3Query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8Performance of employee with respect to a job fun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eth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及系统,应用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存储有员工账号与账号数据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员工账号与身份信息之间建立有第二对应关系,所述账号数据包括员工的当前岗位及对应的资质证书状态,所述服务器还存储有组织中的各个岗位、以及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本发明可以自动向未取得相应岗位资质证书的员工派发培训课程及测试任务,不仅可以极大地缩减岗位资质管理的人员配置,也提升了岗位资质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也使得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参加岗位资质相关任务,从而快速、便捷地获取相应的岗位资质。

Description

一种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各行各业均需要相应的从业资质,而岗位资质则是生产车间内具体岗位的从业资质。为适应市场竞争,生产车间操作人员、特殊岗位人员均需获得岗位资质后方可上岗,使得岗位资质管理成为了生产车间的一项基础工作。
现有的岗位资质管理方式中,需要在固定场所并利用固定的办公设施才可进行,而且各种岗位数据割裂存储,不仅使得无法快速定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也不便于员工获取相应的岗位资质,进而引发岗位资质管理效率过低、成本过高等问题,也容易出现人工失误,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岗位资质管理方法效率过低,不便于员工获取相应的岗位资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其中,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存储有员工账号与账号数据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员工账号与身份信息之间建立有第二对应关系,所述账号数据包括员工的当前岗位及对应的资质证书状态,所述服务器还存储有组织中的各个岗位、以及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登录请求时,获取登录人员的当前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身份信息对应的目标员工账号;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员工账号对应的目标账号数据;
若根据所述目标账号数据,未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账号数据中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则根据所述当前岗位,确定目标培训计划及第一目标考核计划;
根据所述目标培训计划开启培训课程,并在所述培训课程结束时,触发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一测试任务,并在所述登录人员的第一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一成绩阈值时,生成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
进一步地,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中,所述资质证书包括有效期,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目标账号数据,检测到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则在所述资质证书的有效期满后,确定第二目标考核计划;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二测试任务,并在所述登录人员的第二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二成绩阈值时,更新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
进一步地,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中,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试题库;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一测试任务,包括:
根据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第一试题配置参数,从所述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针对所述岗位的试题,并生成第一考核试卷;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二测试任务,包括:
根据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第二试题配置参数,从所述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针对所述岗位的试题,并生成第二考核试卷。
进一步地,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中,所述培训计划包括通用培训及资质培训,所述通用培训为非岗位特性培训,所述资质培训为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岗位特性培训。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一查询指令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及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组织的岗位储备情况,并将所述岗位储备情况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中,所述岗位储备情况包括多能工储备率及岗位储备率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中,各个所述岗位均配置有一识别码,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各个所述岗位的识别码被扫码情况,并根据各个所述识别码被扫码情况,生成各个员工的上岗信息表。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二查询指令时,获取目标日期内被扫码岗位数量及应出勤岗位总数;
根据所述被扫码岗位数量及所述应出勤岗位总数,确定目标日期的岗位出勤率,并将所述岗位出勤率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三查询指令时,获取目标员工的岗位轨迹信息,并将所述岗位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其中,所述目标员工为所述第三查询指令所对应的员工。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已离职员工对应的账号数据处于禁用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岗位资质管理系统,其中,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存储有员工账号与账号数据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员工账号与身份信息之间建立有第二对应关系,所述账号数据包括员工的当前岗位及对应的资质证书状态,所述服务器还存储有组织中的各个岗位、以及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登录请求时,获取登录人员的当前身份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身份信息对应的目标员工账号;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员工账号对应的目标账号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目标账号数据,未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账号数据中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则根据所述当前岗位,确定目标培训计划及第一目标考核计划;
触发模块,根据所述目标培训计划开启培训课程,并在所述培训课程结束时,触发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
第一考核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一测试任务,并在所述登录人员的第一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一成绩阈值时,生成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
进一步地,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中,所述资质证书包括有效期,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目标账号数据,检测到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则在所述资质证书的有效期满后,确定第二目标考核计划;
第二考核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二测试任务,并在所述登录人员的第二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二成绩阈值时,更新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
进一步地,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中,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试题库;
所述第一考核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第一试题配置参数,从所述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针对所述岗位的试题,并生成第一考核试卷;
所述第二考核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第二试题配置参数,从所述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针对所述岗位的试题,并生成第二考核试卷。
进一步地,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中所述培训计划包括通用培训及资质培训,所述通用培训为非岗位特性培训,所述资质培训为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岗位特性培训。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一查询指令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及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组织的岗位储备情况,并将所述岗位储备情况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中,所述岗位储备情况包括多能工储备率及岗位储备率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中,各个所述岗位均配置有一识别码,所述系统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各个所述岗位的识别码被扫码情况,并根据各个所述识别码被扫码情况,生成各个员工的上岗信息表。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模块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二查询指令时,获取目标日期内被扫码岗位数量及应出勤岗位总数;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被扫码岗位数量及所述应出勤岗位总数,确定目标日期的岗位出勤率,并将所述岗位出勤率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执行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三查询指令时,获取目标员工的岗位轨迹信息,并将所述岗位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其中,所述目标员工为所述第三查询指令所对应的员工。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禁用模块,用于控制已离职员工对应的账号数据处于禁用状态。
相对于在先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通过在服务器中存储各个员工账号与账号数据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存储员工账号与身份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还存储组织中的各个岗位、以及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这样在员工登录服务器时,即可以根据登录人员的当前身份信息快速确定对应的账号数据、以及检测是否存在账号数据中当前岗位对应的资质证书;同时,因为存储了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因而可以在当前岗位对应的资质证书不存在时,根据所述当前岗位,确定目标培训计划及第一目标考核计划,进而根据所述目标培训计划开启培训课程,并在所述培训课程结束时,触发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再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一测试任务,并在所述登录人员的第一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一预设成绩时,生成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从而自动向未取得相应岗位资质证书的员工派发培训课程及测试任务,不仅可以极大地缩减岗位资质管理的人员配置,也提升了岗位资质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也使得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参加岗位资质相关任务,从而快速、便捷地获取相应的岗位资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通用培训发布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资质培训发布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员工岗位资质管理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资质证书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能工储备率展示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岗位储备率展示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岗位出勤率展示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员工的岗位轨迹信息展示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彻底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请参阅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存储有员工账号与账号数据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员工账号与身份信息之间建立有第二对应关系,所述账号数据包括员工的当前岗位及对应的资质证书状态,所述服务器还存储有组织中的各个岗位、以及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0~S60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服务器可以与终端进行通信,上述终端可以是web端或移动终端,使得员工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电脑web端或移动终端应用程序随时随地开展资质相关业务,打破原有只能在固定场所、办公设施进行岗位资质管理的局限性,为岗位资质管理提供了方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组织可以是部门、科室、车间或生产线等单位。其中,服务器存储有员工账号与账号数据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且所述员工账号与身份信息之间建立有第二对应关系。即对于任一已入职的员工,均以员工的身份信息为身份标识为其创建一员工账号,并将该员工的当前岗位、资质证书状态等岗位相关信息均存储在该员工账号内,便于快速查询获取员工所入职的岗位;同时,将员工所取得的岗位资质证书与员工的身份信息对应存储在服务器中,这样便于快速查询员工所取得的资质证书,而资质证书均具有对应的岗位,因而进一步可以掌握各个岗位员工的资质状况;另外,服务器还存储有组织中的各个岗位、以及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即预先为各个岗位设置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从而可以在各个员工上岗前,根据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自动为其开展培训业务及考核业务,以获得相应的岗位资质。
上述组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实现对一个或多个组织进行岗位资质管理,方便管理人员掌握各个组织的岗位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服务器在达到预设定时任务时,自动同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人员信息,并为新入职员工建立员工账号,同时将离职员工对应的员工账号自动禁用,即禁用该员工账号下账号数据,如身份信息及其相关记录。
具体地,通过创建数据库视图zzgl_veiw,每天24:00自动同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公司组织架构,以更新人员信息。例如,上述服务器使用Mysql数据库,并控制人员信息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每天在24点保持自动同步,当zzgl_views视图中,status=0时,代表人员离职,自动禁用该员工账号下账号数据。
具体地,该员工账号包括普通用户及管理员,其中,管理员有权依据实际情况手动维护组织结构,并设置登录人员角色及权限。
步骤S100、在检测到登录请求时,获取登录人员的当前身份信息。
上述步骤S100中,即在员工通过终端请求登录服务器时,需要通过终端输入身份信息,终端将该登录请求及身份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因而服务器在检测到终端发送登录请求时,可以获取登录人员的当前身份信息,以便于确定对应的员工账号。
步骤S200、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身份信息对应的目标员工账号。
上述步骤S200中,因为服务器中存储了身份信息与员工账号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因而通过获取到的登录人员的当前身份信息及上述第二对应关系,可以确定与当前身份信息对应的目标员工账号,进而可以获取对应的目标账号数据。
步骤S300、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员工账号对应的目标账号数据。
上述步骤S300中,因为服务器中存储了员工账号与账号数据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因而在通过步骤S200确定了目标员工账号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通过上述第一对应关系,获取该目标员工账号对应的目标账号数据,该目标账号数据包括登录人员所输入的当前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员工的当前岗位、资质证书状态等岗位相关信息,以便于确定当前身份信息对对应的员工是否取得了其当前所处岗位的资质证书,进而便于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S400、若根据所述目标账号数据,未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账号数据中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则根据所述当前岗位,确定目标培训计划及第一目标考核计划。
在上述步骤S400中,因为账号数据包括员工的当前岗位及对应的资质证书状态,因而可以根据目标账号数据,确定当前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员工是否取得了其当前所处岗位的资质证书;其中,若在目标账号数据中未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账号数据中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则说明当前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员工未取得其当前所处岗位的资质证书,即该员工未达到上岗要求,其应新入职员工,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培训及考核,以使之获取当前岗位对应的资质证书。
在上述步骤S400中,因为服务器中存储了组织中各个岗位、以及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因而可以根据上述当前岗位确定向当前身份信息对应的员工发布的目标培训计划及第一目标考核计划,该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即针对当前岗位的初审考核计划。
步骤S500、根据所述目标培训计划开启培训课程,并在所述培训课程结束时,触发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
上述步骤S500中,在服务器中存储了培训计划对应的培训课程库以及课程试题库,这样在进行目标培训计划时,可以直接从服务器中调取相应的培训课程,并根据培训课程安排调取对应的课程试题进行开展培训业务。同时,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考核计划均在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完成后才会触发启动,以保证员工彻底掌握岗位相关知识。
步骤S600、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一测试任务,并在所述登录人员的第一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一预设成绩时,生成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
在上述步骤S600中,在登录人员完成培训计划时,根据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向请求登录的终端发布第一测试任务,并为该第一测试任务设置第一成绩阈值,然后登录人员根据该第一测试任务进行岗位资质测试,该第一测试任务可以包括理论测试及实战技能考核。在登录人员完成第一测试任务时,系统会自动对登录人员的第一测试任务答卷进行自动评卷;若登录人员的第一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一成绩阈值,则说明其通过第一测试任务,达到了上岗要求,因而可以生成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
在实际应用中,将该资质证书更新保存至当前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员工账号中,同时,考试记录也自动存档至数据库中,该考试记录包括考试内容、员工成绩、答题时间等信息,以便于后续追踪查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通过在服务器中存储各个员工账号与账号数据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存储员工账号与身份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还存储组织中的各个岗位、以及、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这样在员工登录服务器时,即可以根据登录人员的当前身份信息快速确定对应的账号数据、以及检测是否存在账号数据中当前岗位对应的资质证书;同时,因为存储了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因而可以在当前岗位对应的资质证书不存在时,根据所述当前岗位,确定目标培训计划及第一目标考核计划,进而根据所述目标培训计划开启培训课程,并在所述培训课程结束时,触发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再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一测试任务,并在所述登录人员的第一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一预设成绩时,生成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从而自动向未取得相应岗位资质证书的员工派发培训课程及测试任务,不仅可以极大地缩减岗位资质管理的人员配置,也提升了岗位资质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也使得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参加岗位资质相关任务,从而快速、便捷地获取相应的岗位资质。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针对各个岗位的培训计划包括通用培训及资质培训,所述通用培训为非岗位特性培训,所述资质培训为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岗位特性培训。即对于上述组织中任意一个岗位,在员工上岗前,均需要进行上述通用培训;同时,在员工上岗前,还需要进行与岗位对应的岗位特性培训,以在岗位特性培训完成后触发考核计划进行测试,并在测试合格,触发电子资质证书生成。
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通用培训及资质培训,均在服务器中存储了对应的培训课程库以及课程试题库,这样在进行通用培训或资质培训时,可以直接从服务器中调取相应的培训课程,并根据培训课程安排调取对应的课程试题进行开展培训业务。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通过培训及资质培训,均可由管理员所在终端显示的员工资质管理界面内进行选择发布,具体可参阅图2及图3,图2示出了通用培训发布界面示意图,图3示出了资质培训发布界面示意图。其中,在通用培训发布界面中,预设有培训讲师、培训课程、部门、车间/科室、人员选项、开始日期及结束日期,人员选项内可选择该车间/科室内的在岗员工,管理员通过人员选项选择对应员工即可一键发布通用培训计划。其中,在资质培训发布界面中,预设有部门、车间/科室、班组、岗位、课程及人员选项;课程包括关键设备培训选项、特殊特性培训选项及良品条件选项,可以对应选择相应的指导人进行培训,人员选项内可选择该岗位的在岗员工,管理员通过人员选项选择对应员工即可一键发布资质培训计划。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资质证书包括有效期,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701~S702:
步骤S701、根据所述目标账号数据,检测到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则在所述资质证书的有效期满后,确定第二目标考核计划。
上述步骤S701中,第二目标考核计划即针对当前岗位的复审考核计划,因为服务器中存储了员工账号与账号数据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员工账号与身份信息之间建立有第二对应关系,所述账号数据包括员工的当前岗位及对应的资质证书状态,因而可以在各个员工针对其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有效期满后,自动触发第二目标考核计划,无效人工监控,节省人力物力。
步骤S702、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二测试任务,并在所述登录人员的第二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二成绩阈值时,更新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
上述步骤S702中,即根据第二目标考核计划自动发布第二测试任务,并为该第二测试任务设置第二成绩阈值,然后登录人员根据该第二测试任务进行岗位资质复审,该第二测试任务同样可以包括理论测试及实战技能考核。在登录人员完成第二测试任务时,系统会自动对登录人员的第二测试任务答卷进行自动评卷;若登录人员的第二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二成绩阈值,则说明其通过第二测试任务,达到了复审要求,因而更新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
在实际应用中,将该资质证书更新保存至当前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员工账号中,同时,第二测试任务的考试记录也自动存档至数据库中,该考试记录包括考试内容、员工成绩、答题时间等信息,以便于后续追踪查询。
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目标考核计划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开展,例如,每年5月、11月集中复审2次,在每年5月对当年6月1日至当年11月30日到期的所有人员进行岗位资质复审。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管理员所在终端上显示的员工岗位资质管理界面示意图,其中,在该员工岗位资质管理界面中,显示有各个员工的身份信息、具体岗位信息及资质证书状态,并对资质证书有效期满的员工信息进行突出显示,并在其状态栏显示为待复审,以便于管理员掌握各个员工的资质证书到期情况及复审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资质证书包括员工姓名、部门、科室、车间信息、岗位、复审次数、有效期、证书编号及日期等信息,具体可参阅图5。其中,员工姓名、部门、科室、车间信息及岗位根据登录人员的当前身份信息获取得到;而复审次数即员工参加第二目标考核计划且通过第二测试任务的次数。其中,若对于通过第一目标考核计划所获得的资质证书,因为是首次资质授权,不算做复审次数,则复审次数为0。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器中存储有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试题库;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一测试任务,包括:
根据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第一试题配置参数,从所述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针对所述岗位的试题,并生成第一考核试卷;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二测试任务,包括:
根据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第二试题配置参数,从所述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针对所述岗位的试题,并生成第二考核试卷。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试题配置参数为管理员预先为各个所述岗位针对第一考核计划设置的从试题库随机抽取题目的标准,其包含各类型题目的数量、分值及合格百分比;而第二试题配置参数为管理员预先为各个所述岗位针对第二考核计划设置的从试题库随机抽取题目的标准,其同样包含各类型题目的数量、分值及合格百分比。其中,无论是第一试题配置参数还是第二试题配置参数,题目类型均可以包括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单题等。根据第一试题配置参数及第二试题配置参数,从试题库中检索目标岗位对应的试题,并随机抽取试题形成相应的考试试卷,并将该考试试卷以测试任务的形式发布给员工,实现千人千题的测试效果。同时,在员工完成测试任务时,系统自动进行评卷,改善传统的纸版试卷受限于讲师评卷,容易受个人主观影响的现状,达到真实有效的测试效果。
其中,对于第一目标考核计划,该合格百分比即对应于第一成绩阈值;对于第二目标考核计划,该合格百分比即对应与第二成绩阈值。若登录人员进行测试任务时所取得的正确分值占试题总分值的百分比达到合格百分比,则测试通过。具体地,可以按下述算法进行计算:(正确题目类型*单项分值)/(各题目类型*单项分值)*100%。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岗位资质管理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一查询指令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及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组织的岗位储备情况,并将所述岗位储备情况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查询指令为管理员所在终端发送的查询指令;岗位储备情况指的是组织内的各个岗位的员工储备状态,用以反映组织内各个岗位的人才储备是否充分、合理,也可以反应组织的整体员工储备状态。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一查询指令时,则说明管理员需要查询组织的岗位储备情况,因而将所述岗位储备情况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
具体地,该岗位储备情况包括多能工储备率及岗位储备率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岗位包括关键岗位及普通岗位。多能工指的是若一个员工所对应的当前岗位数大于或等于3,且该当前岗位数中包含至少一个关键岗位,则该员工为多能工。而多能工储备率指的是多能工人数占该组织总员工人数的百分比。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各个组织的多能工储备率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在终端,以直观对比展示各个组织的多能工储备情况。具体可参阅图6,图6示出了多能工储备率展示示意图。图6中,分别显示了冲焊二车间、涂装车间、车架车间、冲焊一车间、成型车间及总装车间这六个车间的岗位总数、合格数及合格率,其中合格数即多能工数,合格率即是指多能工储备率。
其中,岗位储备率指的是员工人数大于或等于3的岗位总数占该组织总岗位数的百分比。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各个组织的岗位储备率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在终端,以直观对比展示各个组织的岗位储备情况。具体可参阅图7,图7示出了岗位储备率展示示意图。图7中,分别显示了冲焊二车间、涂装车间、车架车间、冲焊一车间、成型车间及总装车间这六个车间的岗位总数、合格数及合格率,其中合格数即员工人数大于或等于3的岗位数,也即是员工人数储备合格的岗位数,合格率即是指岗位储备率。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个所述岗位均配置有一识别码,上述岗位资质管理方法,还包括:
记录各个所述岗位的识别码被扫码情况,并根据各个所述识别码被扫码情况,生成各个员工的上岗信息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每个方位配置一识别码,具体如二维码,该岗位对应的员工上岗、离岗时,均执行扫码岗位对应的识别码的操作,从而记录员工的上岗轨迹,进而可以生成各个员工的上岗信息表,从而实时记录员工岗位的出勤时间、多能工人员当前岗位等信息,同时对管理员进行异常提醒,便于管理员查看各个员工的上岗情况、获取岗位出勤率。
优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801~S802:
步骤S801、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二查询指令时,获取目标日期内被扫码岗位数量及应出勤岗位总数;
步骤S802、根据所述被扫码岗位数量及所述应出勤岗位总数,确定目标日期的岗位出勤率,并将所述岗位出勤率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查询指令为管理员所在终端发送的用于查询岗位出勤率的查询指令;而岗位出勤率为实际出勤岗位数占应出勤岗位数的百分比,而实际出勤岗位数可以通过岗位是否被扫码来确定。因而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二查询指令时,则说明管理员需要查询目标日期内组织的岗位出勤率,因而需要获取目标日期内被扫码岗位数量及应出勤岗位总数,进而确定目标日期的岗位出勤率,并将该岗位出勤率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从而让管理员获知组织在目标日期的岗位出勤率。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各个组织的岗位出勤率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在终端,同时在该岗位出勤率图表中展示各个组织的应出勤岗位数及实际出勤岗位数,具体可以柱状图的形式分别显示各个组织的应出勤岗位数及实际出勤岗位数,以直观对比展示各个组织的岗位出勤情况。具体可参阅图8,图8示出了岗位出勤率展示示意图。图8中,分别直观显示了多个车间、科室的应出勤岗位数及实出勤岗位数。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三查询指令时,获取目标员工的岗位轨迹信息,并将所述岗位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其中,所述目标员工为所述第三查询指令所对应的员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查询指令为管理员所在终端发送的用于查询目标员工的岗位轨迹信息的查询指令,该岗位轨迹信息可以包括员工所从事过的岗位、岗位时长、岗位评级等信息;而因为服务器中记录了员工的上岗轨迹,而通过该上岗轨迹即可以确定员工的岗位轨迹信息。因而可以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三查询指令时,根据第三查询指令所针对的目标员工的上岗轨迹,快速确定其岗位轨迹信息,并将该岗位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从而让管理员快速获知目标员工的岗位轨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目标员工的岗位轨迹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在终端,以清晰展示目标员工的岗位轨迹信息。具体可参阅图9,图9示出了目标员工的岗位轨迹信息展示示意图。图9中,直观显示了员工魏XX的所从事的岗位名称、岗位性质、岗位所属班组等信息。
请参阅图10,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岗位资质管理方法的执行框架图。其中,本框架采用面向服务的开发,实现前后台分离,后台的服务器采用SSM+SHIRO框架,PC-Web端LAYUI框架,手机APP端采用MUI框架。如图10所示,在服务器中存储普通用户及管理员两类员工账号,同时,预置针对各个岗位的发布培训、发布测试及资质证书等功能模块,可以为不同岗位发布培训、发布测试及生成资质证书;为了执行培训业务和测试业务,需要在服务器中配置有培训中心及测试中心;而为了实现资质证书等员工数据的记录,还需要配置个人中心,并设置电子版资质功能模块,以存储资质证书。另外,还需要设置电子资质模块,以生成电子资质证书。
而为了培训业务和测试业务的进行,还需要在服务器中设置课程表及课程试题库;同时,为了实现记录员工上岗情况,还需要设置扫码上岗功能模块;其中,为了实现管理员对岗位资质的管理,还需要设置角色/权限功能模块,以便于管理员对登录人员进行角色/权限的设置,同时设置一键发布培训、资质复审、线上测试、电子资质、扫码上岗管理、数据报表中心等功能模块,以便于进行一键发布培训、资质复审、线上测试、扫码上岗管理以及生成数据报表等业务;
基于服务器中的上述功能模块,即可以根据管理员的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生成相应的岗位出勤率、多能工储备报表、岗位储备报表等岗位信息。
另外,服务器通过同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更新人员基础信息,即获取员工的身份信息及对应的当前岗位信息等;而登录人员可以通过PC-Web端入口或移动终端APP入口经企业门户入口登录上述服务器,进而可以开展相应的岗位资质管理业务。本框架中,通过建立移动终端如手机等与电脑的互联互通,只要用户登录了移动办公终端就可同步PC-Web端人员资质管理平台中发送过来的培训指令、测试指令,根据不同权限,移动端分权管理,可在移动端进行扫码上岗、查看岗位当前人员信息、发布培训、发布测试、评卷阅卷、资质点检等操作,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随时随地进行岗位资质管理和沟通,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岗位资质管理系统,其中,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存储有员工账号与账号数据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员工账号与身份信息之间建立有第二对应关系,所述账号数据包括员工的当前岗位及对应的资质证书状态,所述服务器还存储有组织中的各个岗位、以及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其中,请参阅图11,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项目进度管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在检测到登录请求时,获取登录人员的当前身份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身份信息对应的目标员工账号;
第二获取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员工账号对应的目标账号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40,用于若根据所述目标账号数据,未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账号数据中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则根据所述当前岗位,确定目标培训计划及第一目标考核计划;
触发模块50,根据所述目标培训计划开启培训课程,并在所述培训课程结束时,触发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
第一考核模块6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一测试任务,并在所述登录人员的第一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一成绩阈值时,生成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系统中,通过在服务器中存储各个员工账号与账号数据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存储员工账号与身份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还存储组织中的各个岗位、以及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这样在员工登录服务器时,即可以利用第一获取模块10获取当前身份信息,并由第一确定模块20及第二获取模块30根据登录人员的当前身份信息快速确定对应的账号数据、以及由第二确定模块40检测是否存在账号数据中当前岗位对应的资质证书;同时,因为存储了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因而可以在当前岗位对应的资质证书不存在时,可以根据所述当前岗位,确定目标培训计划及第一目标考核计划,进而根据所述目标培训计划开启培训课程,并由触发模块50在所述培训课程结束时,触发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再第一考核模块60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一测试任务,并在所述登录人员的第一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一预设成绩时,生成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从而自动向未取得相应岗位资质证书的员工派发培训课程及测试任务,不仅可以极大地缩减岗位资质管理的人员配置,也提升了岗位资质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也使得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参加岗位资质相关任务,从而快速、便捷地获取相应的岗位资质。
可选地,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中,所述资质证书包括有效期,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目标账号数据,检测到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则在所述资质证书的有效期满后,确定第二目标考核计划;
第二考核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二测试任务,并在所述登录人员的第二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二成绩阈值时,更新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
可选地,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中,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试题库;
所述第一考核模块60,具体用于根据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第一试题配置参数,从所述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针对所述岗位的试题,并生成第一考核试卷;
所述第二考核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第二试题配置参数,从所述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针对所述岗位的试题,并生成第二考核试卷。
可选地,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中所述培训计划包括通用培训及资质培训,所述通用培训为非岗位特性培训,所述资质培训为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岗位特性培训。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一查询指令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及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组织的岗位储备情况,并将所述岗位储备情况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
可选地,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中,所述岗位储备情况包括多能工储备率及岗位储备率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中,各个所述岗位均配置有一识别码,所述系统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各个所述岗位的识别码被扫码情况,并根据各个所述识别码被扫码情况,生成各个员工的上岗信息表。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模块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二查询指令时,获取目标日期内被扫码岗位数量及应出勤岗位总数;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被扫码岗位数量及所述应出勤岗位总数,确定目标日期的岗位出勤率,并将所述岗位出勤率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执行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三查询指令时,获取目标员工的岗位轨迹信息,并将所述岗位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其中,所述目标员工为所述第三查询指令所对应的员工。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禁用模块,用于控制已离职员工对应的账号数据处于禁用状态。
关于上述系统的技术细节和好处已在上述方法中进行了详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在服务器中存储各个员工账号与账号数据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存储员工账号与身份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还存储组织中的各个岗位、以及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这样在员工登录服务器时,即可以根据登录人员的当前身份信息快速确定对应的账号数据、以及检测是否存在账号数据中当前岗位对应的资质证书;同时,因为存储了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因而可以在当前岗位对应的资质证书不存在时,根据所述当前岗位,确定目标培训计划及第一目标考核计划,进而根据所述目标培训计划开启培训课程,并在所述培训课程结束时,触发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再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一测试任务,并在所述登录人员的第一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一预设成绩时,生成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从而自动向未取得相应岗位资质证书的员工派发培训课程及测试任务,不仅可以极大地缩减岗位资质管理的人员配置,也提升了岗位资质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也使得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参加岗位资质相关任务,从而快速、便捷地获取相应的岗位资质。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存储有员工账号与账号数据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员工账号与身份信息之间建立有第二对应关系,所述账号数据包括员工的当前岗位及对应的资质证书状态,所述服务器还存储有组织中的各个岗位、以及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登录请求时,获取登录人员的当前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身份信息对应的目标员工账号;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员工账号对应的目标账号数据;
若根据所述目标账号数据,未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账号数据中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则根据所述当前岗位,确定目标培训计划及第一目标考核计划;
根据所述目标培训计划开启培训课程,并在所述培训课程结束时,触发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一测试任务,并在所述登录人员的第一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一成绩阈值时,生成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质证书包括有效期,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目标账号数据,检测到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则在所述资质证书的有效期满后,确定第二目标考核计划;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二测试任务,并在所述登录人员的第二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二成绩阈值时,更新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试题库;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一测试任务,包括:
根据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第一试题配置参数,从所述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针对所述岗位的试题,并生成第一考核试卷;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二测试任务,包括:
根据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第二试题配置参数,从所述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针对所述岗位的试题,并生成第二考核试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训计划包括通用培训及资质培训,所述通用培训为非岗位特性培训,所述资质培训为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岗位特性培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一查询指令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及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组织的岗位储备情况,并将所述岗位储备情况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岗位储备情况包括多能工储备率及岗位储备率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岗位均配置有一识别码,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各个所述岗位的识别码被扫码情况,并根据各个所述识别码被扫码情况,生成各个员工的上岗信息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二查询指令时,获取目标日期内被扫码岗位数量及应出勤岗位总数;
根据所述被扫码岗位数量及所述应出勤岗位总数,确定目标日期的岗位出勤率,并将所述岗位出勤率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三查询指令时,获取目标员工的岗位轨迹信息,并将所述岗位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其中,所述目标员工为所述第三查询指令所对应的员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已离职员工对应的账号数据处于禁用状态。
11.一种项目进度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存储有员工账号与账号数据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员工账号与身份信息之间建立有第二对应关系,所述账号数据包括员工的当前岗位及对应的资质证书状态,所述服务器还存储有组织中的各个岗位、以及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培训计划及考核计划,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登录请求时,获取登录人员的当前身份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身份信息对应的目标员工账号;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员工账号对应的目标账号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目标账号数据,未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账号数据中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则根据所述当前岗位,确定目标培训计划及第一目标考核计划;
触发模块,根据所述目标培训计划开启培训课程,并在所述培训课程结束时,触发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
第一考核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一测试任务,并在所述登录人员的第一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一成绩阈值时,生成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质证书包括有效期,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目标账号数据,检测到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则在所述资质证书的有效期满后,确定第二目标考核计划;
第二考核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考核计划发布第二测试任务,并在所述登录人员的第二测试任务成绩达到第二成绩阈值时,更新针对所述当前岗位的资质证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试题库;
所述第一考核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第一试题配置参数,从所述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针对所述岗位的试题,并生成第一考核试卷;
所述第二考核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第二试题配置参数,从所述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针对所述岗位的试题,并生成第二考核试卷。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训计划包括通用培训及资质培训,所述通用培训为非岗位特性培训,所述资质培训为针对各个所述岗位的岗位特性培训。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项目进度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一查询指令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及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组织的岗位储备情况,并将所述岗位储备情况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岗位储备情况包括多能工储备率及岗位储备率中的至少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岗位均配置有一识别码,所述系统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各个所述岗位的识别码被扫码情况,并根据各个所述识别码被扫码情况,生成各个员工的上岗信息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模块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二查询指令时,获取目标日期内被扫码岗位数量及应出勤岗位总数;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被扫码岗位数量及所述应出勤岗位总数,确定目标日期的岗位出勤率,并将所述岗位出勤率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执行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三查询指令时,获取目标员工的岗位轨迹信息,并将所述岗位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展示;其中,所述目标员工为所述第三查询指令所对应的员工。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岗位资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禁用模块,用于控制已离职员工对应的账号数据处于禁用状态。
CN202010103051.2A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32836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3051.2A CN113283683A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3051.2A CN113283683A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3683A true CN113283683A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75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3051.2A Pending CN113283683A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368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1852A (zh) * 2021-08-27 2021-12-07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军械保障人员持证上岗数据管理系统、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13887931A (zh) * 2021-09-29 2022-01-04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人员行为轨迹的数字化可视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757803A (zh) * 2022-06-14 2022-07-15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生产员工的知识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16523701A (zh) * 2022-12-28 2023-08-01 杭州致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at系统化培训方法的核电企业培训方法及系统
CN116739854A (zh) * 2023-06-29 2023-09-12 北方工业大学 导师和研究生双选及信息管理系统
CN117216137A (zh) * 2023-08-30 2023-12-12 建银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维信息融合展示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8811A (zh) * 2012-10-25 2014-05-07 无锡睿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力模型的学习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248042A (zh) * 2017-06-14 2017-10-13 深圳市卡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考勤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9727169A (zh) * 2018-12-06 2019-05-07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基于工作岗位的员工培训内容推送及接收方法和系统
CN110533970A (zh) * 2019-09-02 2019-12-03 王文信 一种安全培训教育系统、方法及商业模式
CN110580569A (zh) * 2019-08-08 2019-12-17 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资质认证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8811A (zh) * 2012-10-25 2014-05-07 无锡睿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力模型的学习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248042A (zh) * 2017-06-14 2017-10-13 深圳市卡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考勤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9727169A (zh) * 2018-12-06 2019-05-07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基于工作岗位的员工培训内容推送及接收方法和系统
CN110580569A (zh) * 2019-08-08 2019-12-17 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资质认证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533970A (zh) * 2019-09-02 2019-12-03 王文信 一种安全培训教育系统、方法及商业模式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1852A (zh) * 2021-08-27 2021-12-07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军械保障人员持证上岗数据管理系统、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13761852B (zh) * 2021-08-27 2023-11-2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军械保障人员持证上岗数据管理系统、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13887931A (zh) * 2021-09-29 2022-01-04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人员行为轨迹的数字化可视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757803A (zh) * 2022-06-14 2022-07-15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生产员工的知识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16523701A (zh) * 2022-12-28 2023-08-01 杭州致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at系统化培训方法的核电企业培训方法及系统
CN116523701B (zh) * 2022-12-28 2023-12-12 杭州致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at系统化培训方法的核电企业培训方法及系统
CN116739854A (zh) * 2023-06-29 2023-09-12 北方工业大学 导师和研究生双选及信息管理系统
CN117216137A (zh) * 2023-08-30 2023-12-12 建银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维信息融合展示方法及其装置
CN117216137B (zh) * 2023-08-30 2024-04-26 建银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维信息融合展示方法及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83683A (zh) 一种岗位资质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100145774A1 (en) Method for voting prepa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by means of an automated oper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CN106572000A (zh) 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方法
CN104299086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招聘系统及方法
CN107222523B (zh) 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330208A (zh) 基于云平台的员工绩效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8764673B (zh) 一种专利托管服务平台以及基于平台的数据交互方法
CN107730410A (zh) 一种学生评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WO2015068894A1 (ko) 재능 및 경력 기반의 학사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Lear Domain analysis: Research‐based reverse design for languages for specific purposes
CN110262412A (zh) 一种用于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设备运维方法及系统
CN115809753A (zh) 一种企业合规管理方法
CN114140284A (zh) 一种燃气管道安全保护学习系统
Ryan et al. Human factors in the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possessions: the roles of the engineering supervisor and PICOP
Halasz et al. Overview of DACUM job analysis Process
Hunter et al. Doing more with less in the public sector
CN112509195A (zh) 一种智能楼宇管理系统
KR102588645B1 (ko) 공중(公衆)의 안전을 위하여 직원에 대한 철저한 교육관리가 요구되는 기업에서 법정직무교육대상자인 직원의 교육관리를 위한 사내교육용 학습관리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Pereyras Human Capital Requirements of the Electrical Businesses
CN114333091B (zh) 疏散点名系统、安全疏散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219454A (zh) 基于随机签到码生成与使用的学生课堂签到方法和系统
CN115829397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劳务监管方法及系统
Liu et al. ISO 50001 and SEP Faster and Cheaper-Exploring the Enterprise-Wide Approach
CN113191604A (zh) 一种内部培训线上监管方法
Kapetanović et al. A Model Proposal for Monitoring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a Case Study of the Faculty of Maritime Studies Ko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