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3266B - 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3266B
CN113283266B CN202110830261.6A CN202110830261A CN113283266B CN 113283266 B CN113283266 B CN 113283266B CN 202110830261 A CN202110830261 A CN 202110830261A CN 113283266 B CN113283266 B CN 1132832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ode
barcode
control unit
repaired
wave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02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3266A (zh
Inventor
李曼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e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e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e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e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302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32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3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3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3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3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39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31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6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including quality enhancement ste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条形码扫描器对条形码进行扫描检测;步骤S2,将实际波长L与预设波长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是否正确;步骤S3,将波长差值△L与标准波长差值△L0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需要修补;步骤S4,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能够进行修补;步骤S5,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修补单元根据确定的条形码修补系数对能够修补的条形码进行修补;步骤S6,输出单元进行条形码信息输出。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条形码检测正确性和输出条形码信息的完整性。

Description

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条形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条形码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防伪标志,它是通过条码不同的宽度和空白以及不同的反射率并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形成一个图形标识符,它可以携带很多信息,比如生产地点、生产日期、邮件起止点、商品信息和图书分类等等。因此,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安全信息、产品识别方面。近年来,在物流行业也应用广泛。通过条形码编码各种信息,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和时间。另外,目前的条形码都是基于光学的检测原理,条形码扫描器发出光打在条形码上并形成反射,反射光照射到条码扫描器内部的光电转换器上,光电转换器根据强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转换成不同的电信号。这种通过光学反射实现检测的原理使得条码需要使用对比明显的材料,目前绝大多数的条形码都是黑条和白条交替的图形标识符,因此这些条形码极易仿制,甚至只需要拍张照片就可以轻松仿制出相应的条形码。
目前,已经有一些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但普遍不能通过波长对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断,也不能通过电信号强度确定条形码能否进行修补进而对条形码进行修补,条形码检测正确性低和输出条形码信息的完整性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通过波长对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定后通过电信号强度确定条形码能否进行修补以致条形码检测正确性低和输出条形码信息的完整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1,利用条形码扫描器对条形码进行扫描检测;
步骤S2,接收单元接收条形码扫描器扫描条形码后的反射光后,分析单元对反射光进行分析以得到条形码的实际波长L,控制单元将实际波长L与预设波长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是否正确;
步骤S3,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正确时,控制单元计算波长差值△L并将其与标准波长差值△L0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需要修补;
步骤S4,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需要进行修补时,转换单元将波长信息转换为电信号,放大单元将电信号进行放大得到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控制单元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能够进行修补;
步骤S5,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能够进行修补时,控制单元计算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并将其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修补单元根据确定的条形码修补系数对能够修补的条形码进行修补;
步骤S6,输出单元将无需进行修补和修补后条形码对应信息正确的条形码进行条形码信息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S6中,所述条形码在进行检测时,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条形码扫描器扫描条形码后的反射光,分析单元对反射光进行分析以得到条形码扫描器扫描条形码的实际波长L,控制单元将实际波长L与预设波长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是否正确,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错误时,更换条形码;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设置有预设波长,包括第一预设波长L1和第二预设波长L2,其中,L1<L2;
若L<L1,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错误;
若L1≤L<L2,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正确;
若L≥L2,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错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正确时,控制单元计算波长差值△L,计算完成时,控制单元将波长差值△L与标准波长差值△L0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需要修补,控制单元确定条形码无需进行修补时,输出单元输出条形码信息;
若△L<△L0,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无需进行修补;
若△L≥△L0,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需要进行修补;
其中,标准波长差值△L0通过控制单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正确时,控制单元计算波长差值△L,其计算公式如下:
△L=(L2-L1)×[(L2-L)/(L-L1)];
式中,L表示实际波长,L1表示第一预设波长,L2表示第二预设波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需要进行修补时,转换单元将波长信息转换为电信号,放大单元将电信号进行放大得到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控制单元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能够进行修补,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不能进行修补时,更换条形码;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设置有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包括条形码电信号第一标准强度P1和条形码电信号第二标准强度P2,其中,P1<P2;
若P<P1,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不能进行修补;
若P1≤P<P2,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能够进行修补;
若P≥P2,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不能进行修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能够进行修补时,控制单元计算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计算完成时,控制单元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修补系数;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设置有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和条形码修补系数,所述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包括条形码电信号第一标准强度差值△P1,条形码电信号第二标准强度差值△P2和条形码电信号第三标准强度差值△P3,其中,△P1<△P2<△P3;所述条形码修补系数包括条形码第一修补系数σ1,条形码第二修补系数σ2,条形码第三修补系数σ3和条形码第四修补系数σ4,其中,σ1<σ2<σ3<σ4;
若△P<△P1,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为σ1;
若△P1≤△P<△P2,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为σ2;
若△P2≤△P<△P3,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为σ3;
若△P≥△P3,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为σ4。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确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为σi时,修补单元根据确定的条形码修补系数对能够进行修补的条形码进行修补,设定i=1,2,3,4。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能够进行修补时,控制单元计算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其计算公式如下:
△P=(P2-P1)×[P2/(P1×P2)];
式中,P表示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1表示条形码电信号第一标准强度,P2表示条形码电信号第二标准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修补单元对能够进行修补的条形码进行修补后,转换单元将修补后的条形码电信号转换为波长Lz,控制单元将波长Lz与预设波长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是否正确,若错误,更换条形码,若正确,输出单元输出条形码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条形码检测方法通过将实际波长与预设波长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是否正确,将波长差值与标准波长差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信息正确时条形码是否需要修补,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需要进行修补的条形码是否能够进行修补,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修补系数并通过修补单元进行修补。从而能够通过波长对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断,通过电信号强度确定条形码能否进行修补,进而通过修补单元进行修补,并对修补后的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定,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条形码检测正确性和输出条形码信息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将实际波长L与预设波长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是否正确,将波长差值△L与标准波长差值△L0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信息正确时条形码是否需要修补,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需要进行修补的条形码是否能够进行修补,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修补系数并通过修补单元进行修补。从而能够通过波长对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断,通过电信号强度确定条形码能否进行修补,进而通过修补单元进行修补,并对修补后的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定,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条形码检测正确性和输出条形码信息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将实际波长L与预设波长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是否正确,从而能够通过波长对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断,通过电信号强度确定条形码能否进行修补,进而通过修补单元进行修补,并对修补后的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定,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条形码检测正确性和输出条形码信息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将波长差值△L与标准波长差值△L0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需要修补,从而能够通过波长对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断,通过电信号强度确定条形码能否进行修补,进而通过修补单元进行修补,并对修补后的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定,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条形码检测正确性和输出条形码信息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能够进行修补,从而能够通过波长对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断,通过电信号强度确定条形码能否进行修补,进而通过修补单元进行修补,并对修补后的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定,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条形码检测正确性和输出条形码信息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修补系数,条形码修补系数旨在提高对需要进行修补的条形码进行修补时的准确率,进而通过修补单元对条形码进行修补。从而能够通过波长对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断,通过电信号强度确定条形码能否进行修补,进而通过修补单元进行修补,并对修补后的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定,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条形码检测正确性和输出条形码信息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条形码扫描器;2、接收单元;3、分析单元;4、转换单元;5、放大单元;6、修补单元;7、控制单元;8、输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装置,包括:
条形码扫描器1,用以进行条形码扫描以得到条形码信息,扫描时会发出光源;
接收单元2,其与所述条形码扫描器1连接,用以接收条形码扫描器1扫描条形码后的反射光;
分析单元3,其与所述接收单元2连接,用以对反射光进行分析以得到条形码的实际波长L;
转换单元4,其与所述分析单元3连接,用以将波长信息转换为电信号;
放大单元5,其与所述转换单元4连接,用以将电信号进行放大得到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
修补单元6,其分别与所述放大单元5和所述分析单元3连接,用以进行条形码修补;
控制单元7,其分别与所述接收单元2、所述分析单元3、所述转换单元4、所述放大单元5和所述修补单元6连接,用以控制条形码的检测过程;
输出单元8,其与所述控制单元7连接,用以输出正确且完整的条形码信息。
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7内设置有PLC控制板。
结合图1所示,基于上述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装置,本实施例的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1,利用条形码扫描器1对条形码进行扫描检测;
步骤S2,接收单元2接收条形码扫描器1扫描条形码后的反射光后,分析单元3对反射光进行分析以得到条形码的实际波长L,控制单元7将实际波长L与预设波长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是否正确;
步骤S3,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正确时,控制单元7计算波长差值△L并将其与标准波长差值△L0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需要修补;
步骤S4,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需要进行修补时,转换单元4将波长信息转换为电信号,放大单元5将电信号进行放大得到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控制单元7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能够进行修补;
步骤S5,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能够进行修补时,控制单元7计算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并将其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修补单元6根据确定的条形码修补系数对能够修补的条形码进行修补;
步骤S6,输出单元8将无需进行修补和修补后条形码对应信息正确的条形码进行条形码信息输出。
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将实际波长L与预设波长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是否正确,将波长差值△L与标准波长差值△L0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信息正确时条形码是否需要修补,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需要进行修补的条形码是否能够进行修补,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修补系数并通过修补单元6进行修补。从而能够通过波长对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断,通过电信号强度确定条形码能否进行修补,进而通过修补单元6进行修补,并对修补后的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定,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条形码检测正确性和输出条形码信息的完整性。
具体而言,所述步骤S1-S6中,所述条形码在进行检测时,所述控制单元7获取接收单元2接收到的条形码扫描器1扫描条形码后的反射光,分析单元3对反射光进行分析以得到条形码扫描器1扫描条形码的实际波长L,控制单元7将实际波长L与预设波长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是否正确,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错误时,更换条形码;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7设置有预设波长,包括第一预设波长L1和第二预设波长L2,其中,L1<L2;
若L<L1,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错误;
若L1≤L<L2,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正确;
若L≥L2,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错误。
本实施例中,条形码的材质为隐形防水材质,故而为防水隐形条形码。条形码对应信息错误时,说明条形码扫描器1扫描反射得到的波长无法与预设波长匹配,找不到条形码的信息,故而需要更换条形码。
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将实际波长L与预设波长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是否正确,从而能够通过波长对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断,通过电信号强度确定条形码能否进行修补,进而通过修补单元6进行修补,并对修补后的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定,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条形码检测正确性和输出条形码信息的完整性。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正确时,控制单元7计算波长差值△L,计算完成时,控制单元7将波长差值△L与标准波长差值△L0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需要修补,控制单元7确定条形码无需进行修补时,输出单元8输出条形码信息;
若△L<△L0,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无需进行修补;
若△L≥△L0,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需要进行修补;
其中,标准波长差值△L0通过控制单元7设置。
本实施例中,条形码是否需要修补意为条形码是否有瑕疵。
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将波长差值△L与标准波长差值△L0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需要修补,从而能够通过波长对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断,通过电信号强度确定条形码能否进行修补,进而通过修补单元6进行修补,并对修补后的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定,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条形码检测正确性和输出条形码信息的完整性。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正确时,控制单元7计算波长差值△L,其计算公式如下:
△L=(L2-L1)×[(L2-L)/(L-L1)];
式中,L表示实际波长,L1表示第一预设波长,L2表示第二预设波长。
本实施例中,波长差值为条形码不完整或重叠等情况出现。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需要进行修补时,转换单元4将波长信息转换为电信号,放大单元5将电信号进行放大得到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控制单元7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能够进行修补,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不能进行修补时,更换条形码;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7还设置有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包括条形码电信号第一标准强度P1和条形码电信号第二标准强度P2,其中,P1<P2;
若P<P1,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不能进行修补;
若P1≤P<P2,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能够进行修补;
若P≥P2,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不能进行修补。
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能够进行修补,从而能够通过波长对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断,通过电信号强度确定条形码能否进行修补,进而通过修补单元6进行修补,并对修补后的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定,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条形码检测正确性和输出条形码信息的完整性。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能够进行修补时,控制单元7计算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计算完成时,控制单元7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修补系数;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7还设置有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和条形码修补系数,所述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包括条形码电信号第一标准强度差值△P1,条形码电信号第二标准强度差值△P2和条形码电信号第三标准强度差值△P3,其中,△P1<△P2<△P3;所述条形码修补系数包括条形码第一修补系数σ1,条形码第二修补系数σ2,条形码第三修补系数σ3和条形码第四修补系数σ4,其中,σ1<σ2<σ3<σ4;
若△P<△P1,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为σ1;
若△P1≤△P<△P2,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为σ2;
若△P2≤△P<△P3,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为σ3;
若△P≥△P3,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为σ4。
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修补系数,条形码修补系数旨在提高对需要进行修补的条形码进行修补时的准确率,进而通过修补单元6对条形码进行修补。从而能够通过波长对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断,通过电信号强度确定条形码能否进行修补,进而通过修补单元6进行修补,并对修补后的条形码的正确性进行判定,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条形码检测正确性和输出条形码信息的完整性。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单元7确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为σi时,修补单元6根据确定的条形码修补系数对能够进行修补的条形码进行修补,设定i=1,2,3,4。
本实施例中,修补单元6进行修补实为根据已有的条形码信息结合条形码修补系数对条形码信息进行模拟得到修补处的模拟条形码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单元7判定条形码能够进行修补时,控制单元7计算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其计算公式如下:
△P=(P2-P1)×[P2/(P1×P2)];
式中,P表示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1表示条形码电信号第一标准强度,P2表示条形码电信号第二标准强度。
具体而言,所述修补单元6对能够进行修补的条形码进行修补后,转换单元4将修补后的条形码电信号转换为波长Lz,控制单元7将波长Lz与预设波长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是否正确,若错误,更换条形码,若正确,输出单元8输出条形码信息。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利用条形码扫描器对条形码进行扫描检测;
步骤S2,接收单元接收条形码扫描器扫描条形码后的反射光后,分析单元对反射光进行分析以得到条形码的实际波长L,控制单元将实际波长L与预设波长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是否正确;
步骤S3,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正确时,控制单元计算波长差值△L并将其与标准波长差值△L0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需要修补;
步骤S4,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需要进行修补时,转换单元将波长信息转换为电信号,放大单元将电信号进行放大得到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控制单元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能够进行修补;
步骤S5,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能够进行修补时,控制单元计算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并将其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修补单元根据确定的条形码修补系数对能够修补的条形码进行修补;
步骤S6,输出单元将无需进行修补和修补后条形码对应信息正确的条形码进行条形码信息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S2中,所述条形码在进行检测时,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条形码扫描器扫描条形码后的反射光,分析单元对反射光进行分析以得到条形码扫描器扫描条形码的实际波长L,控制单元将实际波长L与预设波长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是否正确,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错误时,更换条形码;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设置有预设波长,包括第一预设波长L1和第二预设波长L2,其中,L1<L2;
若L<L1,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错误;
若L1≤L<L2,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正确;
若L≥L2,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错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正确时,控制单元计算波长差值△L,计算完成时,控制单元将波长差值△L与标准波长差值△L0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需要修补,控制单元确定条形码无需进行修补时,输出单元输出条形码信息;
若△L<△L0,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无需进行修补;
若△L≥△L0,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需要进行修补;
其中,标准波长差值△L0通过控制单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正确时,控制单元计算波长差值△L,其计算公式如下:
△L=(L2-L1)×[(L2-L)/(L-L1)];
式中,L表示实际波长,L1表示第一预设波长,L2表示第二预设波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需要进行修补时,转换单元将波长信息转换为电信号,放大单元将电信号进行放大得到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控制单元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是否能够进行修补,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不能进行修补时,更换条形码;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设置有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包括条形码电信号第一标准强度P1和条形码电信号第二标准强度P2,其中,P1<P2;
若P<P1,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不能进行修补;
若P1≤P<P2,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能够进行修补;
若P≥P2,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不能进行修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能够进行修补时,控制单元计算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计算完成时,控制单元将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与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修补系数;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设置有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和条形码修补系数,所述条形码电信号标准强度差值包括条形码电信号第一标准强度差值△P1,条形码电信号第二标准强度差值△P2和条形码电信号第三标准强度差值△P3,其中,△P1<△P2<△P3;所述条形码修补系数包括条形码第一修补系数σ1,条形码第二修补系数σ2,条形码第三修补系数σ3和条形码第四修补系数σ4,其中,σ1<σ2<σ3<σ4;
若△P<△P1,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为σ1;
若△P1≤△P<△P2,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为σ2;
若△P2≤△P<△P3,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为σ3;
若△P≥△P3,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为σ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确定条形码修补系数为σi时,修补单元根据确定的条形码修补系数对能够进行修补的条形码进行修补,设定i=1,2,3,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条形码能够进行修补时,控制单元计算条形码电信号强度差值△P,其计算公式如下:
△P=(P2-P1)×[P2/(P1×P2)];
式中,P表示条形码电信号强度,P1表示条形码电信号第一标准强度,P2表示条形码电信号第二标准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单元对能够进行修补的条形码进行修补后,转换单元将修补后的条形码电信号转换为波长Lz,控制单元将波长Lz与预设波长进行比较以确定条形码对应信息是否正确,若错误,更换条形码,若正确,输出单元输出条形码信息。
CN202110830261.6A 2021-07-22 2021-07-22 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13283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0261.6A CN113283266B (zh) 2021-07-22 2021-07-22 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0261.6A CN113283266B (zh) 2021-07-22 2021-07-22 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3266A CN113283266A (zh) 2021-08-20
CN113283266B true CN113283266B (zh) 2021-09-28

Family

ID=77287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0261.6A Active CN113283266B (zh) 2021-07-22 2021-07-22 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326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6357A (zh) * 2010-09-03 2010-12-15 西安富立叶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激光条码识读装置及条码识读方法
CN112084804A (zh) * 2020-09-07 2020-12-15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针对信息缺失条形码智能获取补足像素的工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9773A (en) * 1988-11-16 1991-10-22 The Japan Steel Works, Ltd. Bar code reader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261189A (zh) * 2000-01-14 2000-07-26 张念录 一种新的条码防伪技术
CN1260549A (zh) * 2000-01-20 2000-07-19 南京大学 多波段逻辑组合红外扫描识别条码的方法与装置
CN2743898Y (zh) * 2004-06-30 2005-11-30 阿丹电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侦测扫描两用的条形码扫描装置
US8500023B2 (en) * 2011-02-24 2013-08-06 Psi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ufficient illumination quality for barcodes captured with a color image sensor
CN203659024U (zh) * 2013-11-22 2014-06-18 广州优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波长激光调制一维条码阅读器
US10013829B2 (en) * 2015-10-09 2018-07-03 Walmart Apollo,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merchandise with optical lock and key
CN106918603B (zh) * 2015-12-25 2021-04-27 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光谱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6066985A (zh) * 2016-07-11 2016-11-02 深圳市兴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条码扫描器硬件电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6357A (zh) * 2010-09-03 2010-12-15 西安富立叶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激光条码识读装置及条码识读方法
CN112084804A (zh) * 2020-09-07 2020-12-15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针对信息缺失条形码智能获取补足像素的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3266A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54724B2 (ja) バーコード読取り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7092850A (zh) 具有边缘检测增强的条码读取器
CN100594510C (zh) 用于光学读取贴在目标上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090001167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13283266B (zh) 基于电学检测方式的防水隐形条形码的检测方法
JP2009295145A (ja) 二次元コード読取装置、二次元コード生成装置、及び二次元コード
EP0502440A2 (en) Bar-code rea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8181323A (zh) 基于电磁特征的集成电路板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US5979765A (en) Bar-code reader and bar-code reading method for detecting various possible reproducible bar code combinations and synthesizing information therefrom
JP4394133B2 (ja) 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読み取り装置
JPS63115282A (ja) バ−コ−ド読取装置
US7077322B2 (en) Bar-code reader
JP2010212142A (ja) 電池判別装置および電池判別方法
US6283370B1 (en) Bar code reader, bar code read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EP0879666A1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information decoding and to control
JPH09216441A (ja) 画像欠陥検出装置
JPH0981660A (ja) バー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バーコード読取方法
JP4107237B2 (ja) 光学的情報読取装置の境界位置特定方法
JP2007317039A (ja) 光学式記号読取装置
GB2435338A (en) Bar code verifier
JP2725220B2 (ja) バーコード復調方式
US7021546B2 (en) Bar-code reader and method of reading bar-code
CN215599526U (zh) 一种用于卷烟成品出库的混牌检测报警装置
JP2005018649A (ja) 2次元コードの読取方法および2次元コード読取装置
GB2292241A (en) Reading bar-cod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