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1693A -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1693A
CN113271693A CN202011537825.9A CN202011537825A CN113271693A CN 113271693 A CN113271693 A CN 113271693A CN 202011537825 A CN202011537825 A CN 202011537825A CN 113271693 A CN113271693 A CN 113271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r infrared
electrothermal film
infrared electrothermal
deionized water
cur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78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建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anzhe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anzhe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anzhe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anzhe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378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716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71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16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 H05B3/34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flexible, e.g. heating nets or web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10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 H05B3/12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 H05B3/14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the material being non-metallic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涉及电热膜技术领域,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5.5~60.9%、二氧化锡12.3~18.6%、氧化铟6.2~8.4%、富勒烯0.002~0.004%、铷0.001~0.003%、负离子粉3.6~7.5%、固化剂4.5~6.5%和余量去离子水。本发明远红外电热膜升温速度快、发热效率高,同时通过添加的负离子粉使得本发明远红外电热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产生远红外线调节人体器官平衡,同时能够释放负离子,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微环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远红外电热膜仅能产生远红外线,不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无法对空气进行净化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电热膜分为高温、低温电热膜。高温电热膜一般用于电子电器、军事等,电热膜供暖系统是区别于以散热器、空调、暖气片为代表的点式供暖系统、以发热电缆为代表的线式供暖系统,在面式供暖领域采用现代宇航技术研发的低碳供暖高科技产品。近年来电热膜由于其具备电热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且其会发射出远红外线等的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电热膜的制热原理是:其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热体中的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分子之间产生剧烈的碰撞和摩擦,产生的热能主要以远红外辐射和辅助的对流的形式对外传递。根据科学研究,波长为8-14um波长的远红外线与人体放射的波段相同,而相同波长的远红外线对人体具有良好的理疗效果。而电热膜在发热时会大量产生远红外线,对风湿,关节炎,平衡身体的酸碱度,促进新陈代谢等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远红外电热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仅能产生远红外线,不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无法对空气进行净化,且采用现有制作工艺流程制得的远红外电热膜使用过程中升温速度较慢,发热效率较低,已不能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既能够产生远红外线,又能够产生负氧离子的电热膜成为现有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本发明通过添加的富勒烯和铷有利于远红外电热膜放出电子及电荷转移,有效提高远红外电热膜的升温速度快及发热效率,同时通过添加的负离子粉使得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产生远红外线调节人体器官平衡,同时能够释放负离子,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微环境,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红外电热膜,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5.5~60.9%、二氧化锡12.3~18.6%、氧化铟6.2~8.4%、富勒烯0.002~0.004%、铷0.001~0.003%、负离子粉3.6~7.5%、固化剂4.5~6.5%和余量去离子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5.5%、二氧化锡12.3%、氧化铟6.2%、富勒烯0.002%、铷0.001%、负离子粉3.6%、固化剂4.5%和余量去离子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60.9%、二氧化锡18.6%、氧化铟8.4%、富勒烯0.004%、铷0.003%、负离子粉7.5%、固化剂6.5%和余量去离子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8%、二氧化锡15%、氧化铟7%、富勒烯0.003%、铷0.002%、负离子粉5%、固化剂5.5%和余量去离子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双酚A、双氰胺、氨基树脂、三氟化硼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工艺,所述远红外电热膜的具体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配比要求称取所需原料石墨烯、二氧化锡、氧化铟、富勒烯、铷、负离子粉、固化剂和去离子水,备用;
S2:混合液制作:将石墨烯、二氧化锡、氧化铟、富勒烯、铷、固化剂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调制均匀得到混合液;
S3:基体加热:将耐高温的绝缘底板基体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920~960℃;
S4:混合液附着:将上述步骤S1中的混合液附着在加热后的基体上,冷却后形成加热膜;
S5:负离子溶液制作:将负离子粉与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得到负离子溶液;
S6:附着负离子溶液:将上述负离子溶液附着在加热膜上,冷却后,形成负离子层;
S7:镀银电极:在加热膜的两端镀银并设置电极,即得到该远红外电热膜成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3中的基体为绝缘陶瓷、玻璃或绝缘金属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4中的附着方法采用喷涂、沉积或蒸镀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4中混合液附着过程中混合液至少重复附着一次,且每次附着前均需要对基体进行加热。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6中的附着方法采用喷涂方式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本发明远红外电热膜原料中添加有富勒烯和铷有利于远红外电热膜放出电子及电荷转移,有效提高本发明远红外电热膜的升温速度快及发热效率,同时通过添加的负离子粉使得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产生远红外线调节人体器官平衡,同时能够释放负离子,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微环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远红外电热膜仅能产生远红外线,不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无法对空气进行净化的问题;且本发明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制作周期较短,保健效果较好,适宜广泛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
实施例1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5.5%、二氧化锡12.3%、氧化铟6.2%、富勒烯0.002%、铷0.001%、负离子粉3.6%、固化剂4.5%和余量去离子水。
进一步的,固化剂为乙二胺。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工艺,远红外电热膜的具体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配比要求称取所需原料石墨烯、二氧化锡、氧化铟、富勒烯、铷、负离子粉、固化剂和去离子水,备用;
S2:混合液制作:将石墨烯、二氧化锡、氧化铟、富勒烯、铷、固化剂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调制均匀得到混合液;
S3:基体加热:将耐高温的绝缘底板基体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920℃;
S4:混合液附着:将上述步骤S1中的混合液附着在加热后的基体上,冷却后形成加热膜;
S5:负离子溶液制作:将负离子粉与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得到负离子溶液;
S6:附着负离子溶液:将上述负离子溶液附着在加热膜上,冷却后,形成负离子层;
S7:镀银电极:在加热膜的两端镀银并设置电极,即得到该远红外电热膜成品。
再进一步的,步骤S3中的基体为绝缘陶瓷。
再进一步的,步骤S4中的附着方法采用喷涂方法。
再进一步的,步骤S4中混合液附着过程中混合液至少重复附着一次,且每次附着前均需要对基体进行加热。
再进一步的,步骤S6中的附着方法采用喷涂方式进行。
实施例2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60.9%、二氧化锡18.6%、氧化铟8.4%、富勒烯0.004%、铷0.003%、负离子粉7.5%、固化剂6.5%和余量去离子水。
进一步的,固化剂为双酚A、双氰胺和氨基树脂的混合物。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工艺,远红外电热膜的具体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配比要求称取所需原料石墨烯、二氧化锡、氧化铟、富勒烯、铷、负离子粉、固化剂和去离子水,备用;
S2:混合液制作:将石墨烯、二氧化锡、氧化铟、富勒烯、铷、固化剂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调制均匀得到混合液;
S3:基体加热:将耐高温的绝缘底板基体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960℃;
S4:混合液附着:将上述步骤S1中的混合液附着在加热后的基体上,冷却后形成加热膜;
S5:负离子溶液制作:将负离子粉与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得到负离子溶液;
S6:附着负离子溶液:将上述负离子溶液附着在加热膜上,冷却后,形成负离子层;
S7:镀银电极:在加热膜的两端镀银并设置电极,即得到该远红外电热膜成品。
再进一步的,步骤S3中的基体为玻璃。
再进一步的,步骤S4中的附着方法采用沉积方法。
再进一步的,步骤S4中混合液附着过程中混合液至少重复附着一次,且每次附着前均需要对基体进行加热。
再进一步的,步骤S6中的附着方法采用喷涂方式进行。
实施例3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8%、二氧化锡15%、氧化铟7%、富勒烯0.003%、铷0.002%、负离子粉5%、固化剂5.5%和余量去离子水。
进一步的,固化剂为氨基树脂和三氟化硼的混合物。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工艺,远红外电热膜的具体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配比要求称取所需原料石墨烯、二氧化锡、氧化铟、富勒烯、铷、负离子粉、固化剂和去离子水,备用;
S2:混合液制作:将石墨烯、二氧化锡、氧化铟、富勒烯、铷、固化剂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调制均匀得到混合液;
S3:基体加热:将耐高温的绝缘底板基体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940℃;
S4:混合液附着:将上述步骤S1中的混合液附着在加热后的基体上,冷却后形成加热膜;
S5:负离子溶液制作:将负离子粉与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得到负离子溶液;
S6:附着负离子溶液:将上述负离子溶液附着在加热膜上,冷却后,形成负离子层;
S7:镀银电极:在加热膜的两端镀银并设置电极,即得到该远红外电热膜成品。
再进一步的,步骤S3中的基体为绝缘金属中的任意一种。
再进一步的,步骤S4中的附着方法采用喷涂方法。
再进一步的,步骤S4中混合液附着过程中混合液至少重复附着一次,且每次附着前均需要对基体进行加热。
再进一步的,步骤S6中的附着方法采用喷涂方式进行。
综上所述,本发明远红外电热膜原料中添加有富勒烯和铷有利于远红外电热膜放出电子及电荷转移,有效提高本发明远红外电热膜的升温速度快及发热效率,同时通过添加的负离子粉使得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产生远红外线调节人体器官平衡,同时能够释放负离子,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微环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远红外电热膜仅能产生远红外线,不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无法对空气进行净化的问题;且本发明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制作周期较短,保健效果较好,适宜广泛推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5.5~60.9%、二氧化锡12.3~18.6%、氧化铟6.2~8.4%、富勒烯0.002~0.004%、铷0.001~0.003%、负离子粉3.6~7.5%、固化剂4.5~6.5%和余量去离子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5.5%、二氧化锡12.3%、氧化铟6.2%、富勒烯0.002%、铷0.001%、负离子粉3.6%、固化剂4.5%和余量去离子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60.9%、二氧化锡18.6%、氧化铟8.4%、富勒烯0.004%、铷0.003%、负离子粉7.5%、固化剂6.5%和余量去离子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8%、二氧化锡15%、氧化铟7%、富勒烯0.003%、铷0.002%、负离子粉5%、固化剂5.5%和余量去离子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双酚A、双氰胺、氨基树脂、三氟化硼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的具体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配比要求称取所需原料石墨烯、二氧化锡、氧化铟、富勒烯、铷、负离子粉、固化剂和去离子水,备用;
S2:混合液制作:将石墨烯、二氧化锡、氧化铟、富勒烯、铷、固化剂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调制均匀得到混合液;
S3:基体加热:将耐高温的绝缘底板基体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920~960℃;
S4:混合液附着:将上述步骤S1中的混合液附着在加热后的基体上,冷却后形成加热膜;
S5:负离子溶液制作:将负离子粉与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得到负离子溶液;
S6:附着负离子溶液:将上述负离子溶液附着在加热膜上,冷却后,形成负离子层;
S7:镀银电极:在加热膜的两端镀银并设置电极,即得到该远红外电热膜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基体为绝缘陶瓷、玻璃或绝缘金属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附着方法采用喷涂、沉积或蒸镀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混合液附着过程中混合液至少重复附着一次,且每次附着前均需要对基体进行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的附着方法采用喷涂方式进行。
CN202011537825.9A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 Pending CN1132716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7825.9A CN113271693A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7825.9A CN113271693A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1693A true CN113271693A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27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7825.9A Pending CN113271693A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7169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9071A1 (ko) * 2012-02-07 2013-08-15 가톨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광천수 부유 콜로이드를 함유한 원적외선 방출용 조성물
CN106362294A (zh) * 2016-08-31 2017-02-01 青岛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多功能理疗磁石的制备方法
JP6174223B1 (ja) * 2016-10-24 2017-08-02 イシイ株式会社 面状発熱体
CN107124778A (zh) * 2017-05-03 2017-09-01 广州厨霸电器有限公司 远红外电热膜、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工艺以及电热器
WO2017212299A2 (en) * 2016-06-07 2017-12-14 Kunfalvi Gábor Artificially produced, intense infrared radiation emitting ceramic composites
CN109423130A (zh) * 2017-06-26 2019-03-05 北京绿能嘉业新能源有限公司 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电热膜的制造工艺
CN109511180A (zh) * 2018-11-30 2019-03-22 安吉登冠竹木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负离子能量毯及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9071A1 (ko) * 2012-02-07 2013-08-15 가톨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광천수 부유 콜로이드를 함유한 원적외선 방출용 조성물
WO2017212299A2 (en) * 2016-06-07 2017-12-14 Kunfalvi Gábor Artificially produced, intense infrared radiation emitting ceramic composites
CN106362294A (zh) * 2016-08-31 2017-02-01 青岛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多功能理疗磁石的制备方法
JP6174223B1 (ja) * 2016-10-24 2017-08-02 イシイ株式会社 面状発熱体
CN107124778A (zh) * 2017-05-03 2017-09-01 广州厨霸电器有限公司 远红外电热膜、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工艺以及电热器
CN109423130A (zh) * 2017-06-26 2019-03-05 北京绿能嘉业新能源有限公司 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电热膜的制造工艺
CN109511180A (zh) * 2018-11-30 2019-03-22 安吉登冠竹木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负离子能量毯及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80983B1 (ko) 그래핀볼 전도성 접착제의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그래핀 볼 전도성 접착제
CN102174306B (zh) 一种用于led封装的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81614B (zh) 远红外发热材料、远红外发热体的制备方法及远红外发热体
CN107124778B (zh) 远红外电热膜、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工艺以及电热器
CN101148551A (zh) 一种炭系电热涂料
CN105633266A (zh) 一种柔性还原石墨烯与碲纳米线复合热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2031051A (zh) 频谱发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远红外辐射涂料的制备方法
TW200428691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lithium ion conductive solid electrolyte and totally solid type secondary cell using solid electrolyte produced thereby
CN113271693A (zh)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
CN108423998A (zh) 玻璃粉体组合物、玻璃封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CN103693854B (zh) 一种无铅低熔点微晶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
JPWO2019235234A1 (ja) ガラス被覆窒化アルミニウム粒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ガラス被覆窒化アルミニウム粒子を含有する放熱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09866484B (zh) 带净化功能的杀菌电热膜制备方法
CN111793363B (zh) 一种年轮状石墨烯有机硅树脂仿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60980A (zh) 红外加热盘、加热设备和红外加热盘的制作方法
CN104786587A (zh) 一种纳米镧锶锰氧/石墨烯复合吸波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3559946A (zh) 陶瓷绝缘电磁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08889A (zh) 一种镀铝石墨导热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22057B (zh) 高热导率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KR20100110497A (ko) 비금속 발열체 조성물, 상기 조성물을 이용한 비금속 발열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비금속 발열체
CN103468094A (zh) 一种壳体外表面密封、隔热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44416A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浆料、发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63460A (zh)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工艺
CN109327924A (zh) 一种石墨烯电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84210A (zh) 镀镍碳化硼/铝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