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4161B - 塔架对接工装及塔架对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塔架对接工装及塔架对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4161B
CN113264161B CN202110723402.4A CN202110723402A CN113264161B CN 113264161 B CN113264161 B CN 113264161B CN 202110723402 A CN202110723402 A CN 202110723402A CN 113264161 B CN113264161 B CN 1132641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base section
tower
locking
d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34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64161A (zh
Inventor
方晶
马静
张竹
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34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4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4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4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4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4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5/00Building or assembling floating offshore structures, e.g.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s, SPAR platforms or wind turbine platf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塔架对接工装及塔架对接方法,塔架对接工装用于塔架安装,塔架包括待对接的第一基段和第二基段,塔架对接工装包括多组对接组件,对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用于连接第一基段;第二支架,位于第一支架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连接部件,用于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中,多个对接组件的第一支架用于围合于第一基段的周侧,多个第二支架围合形成用于容纳部分第二基段的对位腔室,以使第二基段能够在对位腔室内与第一基段相互对接。本发明实施例的塔架对接工装能够有效提高塔架的对接和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塔架对接工装及塔架对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架对接工装及塔架对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海上风电市场即将来临,但是海上风电安装船资源却相对匮乏,无法满足海上风电市场的需求。
当前塔架浮态吊装,主要通过坐滩施工来完成,而坐滩施工对于水深的风场无法满足要求,而国内满足深水作业20米的坐滩船也没有几艘,无法满足风场安装要求任务,只能安装水深浅的机位。主要原因是浮态吊装的不稳定性会导致塔架对接困难,并且会导致磕碰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塔架对接工装及塔架对接方法,旨在提高塔架对接的效率。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架对接工装,用于塔架安装,塔架包括待对接的第一基段和第二基段,塔架对接工装包括多组对接组件,对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用于连接第一基段;第二支架,位于第一支架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连接部件,用于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中,多个对接组件的第一支架用于围合于第一基段的周侧,多个第二支架围合形成用于容纳部分第二基段的对位腔室,以使第二基段能够在对位腔室内与第一基段相互对接。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桥接部件,多个对接组件的第一支架通过桥接部件相互连接呈环状,桥接部件连接于环形路径上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架之间。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连接部件包括:
第一锁部,设置于第一支架朝向第二支架的一侧,第一锁部包括第一主体及设置于第一主体的第一半转体和第一容纳腔体,第一半转体位于第一容纳腔体内;
第二锁部,设置于第二支架朝向第一支架的一侧,第二锁部包括第二主体及设置于第二主体的第二半转体和第二容纳腔体,第二半转体位于第二容纳腔体内,
其中,第一锁部和第二锁部相互对接,第一容纳腔体和第二容纳腔体对接形成可转腔室,第一半转体和第二半转体在可转腔室内对接并相对可转腔室可转动设置,以使第一半转体和第二半转体在可转腔室内的位置可变,使得第一锁部和第二锁部能够相互锁定连接和解锁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
第一锁部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主体的第一手柄,第一容纳腔体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开口,第一手柄通过第一转动开口固定连接于第一半转体;
第二锁部还包括设置于第二主体的第二手柄,第二容纳腔体上开设有第二转动开口,第二手柄通过第二转动开口固定连接于第二半转体;
第一手柄在第一转动开口内可移动设置,第二手柄在第二转动开口内可移动设置,以使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驱动第一半转体和第二半转体在可转腔室内转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连接部件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连接于第一手柄和第一主体之间;
和/或,第二弹性件,连接于第二手柄和第二主体之间。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锁部还包括第一插拔部和第一导向开口,第一插拔部朝向第二锁部延伸设置;第二锁部还包括第二插拔部和第二导向开口,第二插拔部朝向第一锁部延伸设置,其中,第一锁部和第二锁部相互对接,第一插拔部位于第二导向开口,第二插拔部位于第一导向开口。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支架包括用于围合第一基段的第一围板,第一围板具有用于与第一基段外表面相互配合的第一围合面,且第一围合面的形状和部分第一基段外表面的形状相适配。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围合面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可滚动设置的第一滚轮组件。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支架上设置有锁定部件,锁定部件包括推拉杆,推拉杆包括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的锁定端和自由端,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交,推拉杆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一支架可移动设置,以使推拉杆能够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变,且在锁定状态锁定端伸出于第一围合面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围板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定位孔,推拉杆在第一定位孔内沿第二方向可移动设置,且锁定端在锁定状态伸出于第一定位孔;
或者,锁定部件设置于第一围板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锁定部件包括与自由端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底壁;
锁定部件还包括第一复位件,第一复位件抵接于底壁和自由端之间,且第一复位件在第二方向上可往复变形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推拉杆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销孔;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磁性部件,磁性部件设置于第一围板,以使第一支架能够通过磁性部件吸附于第一基段。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支架朝向第二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耳板,第一耳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
第二支架朝向第一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耳板,第二耳板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连接部件包括连接销,连接销用于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支架包括用于围合第二基段的第二围板,第二围板具有用于围合塔架的第二围合面,第二围合面在第一支架至第二支架的方向上沿远离第二基段的方向倾斜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围合面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可滚动的第二滚轮组件。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滚轮组件包括:
第二滚轮,沿第一方向可滚动设置;
第二滚轮架,用于支撑第二滚轮;
第二复位件,连接于第二滚轮架和第二围合面之间,以使第二滚轮能够通过第二复位件远离或靠近第二围合面。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塔架对接方法,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塔架对接工装,塔架包括待对接的第一基段和第二基段,方法包括:
将多个对接组件的第一支架设置于第一基段的外表面,且多个第一支架在第一基段的周向上间隔分布;
通过连接部件将各第二支架连接于各第一支架,多个第二支架围合形成对位腔室;
将待对接的第二基段设置于对位腔室,并连接第一基段和第二基段。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一实施方式,在将多个对接组件的第一支架设置于第一基段的外表面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通过桥接部件将多个第一支架连接呈环状,桥接部件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架之间;
在将多个对接组件的第一支架设置于第一基段的外表面的步骤中:将多个第一支架套设于第一基段的外表面。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基段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凹槽,第一支架上设置有锁定部件,锁定部件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可移动的推拉杆,在将多个对接组件的第一支架设置于第一基段的外表面的步骤中还包括:将推拉杆的锁定端锁定于定位凹槽内,以使第一支架能够通过锁定部件限位于第一基段。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塔架对接工装中,塔架对接工装包括多组对接组件,对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连接部件。在塔架对接工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首先将多个对接组件的第一支架安装于第一基段上,然后利用连接部件将多个第二支架连接于第一支架上。多个第二支架能够围合形成一个对位腔室,第二基段可以在对位腔室内与第一基段相互对接,通过对位腔室对第二基段提供限位,能够实现第二基段和第一基段的快速对位和安装。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塔架对接工装能够有效提高塔架对接和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架对接工装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架对接工装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架对接工装的第二滚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架对接工装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塔架对接工装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I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塔架对接工装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塔架对接工装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架对接工装的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架对接工装的连接部件在解锁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架对接工装的连接部件在锁定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架对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塔架对接工装;10a、对接组件;20、第一基段;21、定位凹槽;30、第二基段;
100、第一支架;110、第一围板;111、第一围合面;112、第三围合面;113、第一定位孔;120、第一滚轮组件;130、磁性部件;140、第一耳板;141、第一连接孔;150、第一底板;160、第一加强板;170、导向滑轮;180、拉绳;
200、第二支架;210、第二围板;211、第二围合面;212、第四围合面;220、第二滚轮组件;221、第二滚轮;222、第二滚轮架;223、第二复位件;224、第二支撑座;224a、容纳腔;224b、第二开口;224c、顶壁;230、对位腔室;240、第二耳板;241、第二连接孔;250、第二加强板;
300、连接部件;310、第一锁部;311、第一主体;312、第一半转体;313、第一容纳腔体;314、第一手柄;315、第一转动开口;316、第一插拔部;317、第一导向开口;320、第二锁部;321、第二主体;322、第二半转体;323、第二容纳腔体;324、第二手柄;325、第二转动开口;326、第二插拔部;327、第二导向开口;330、第一弹性件;340、第二弹性件;
400、桥接部件;
500、锁定部件;510、推拉杆;511、锁定端;512、自由端;514、销孔;514a、第一销孔;514b、第二销孔;520、导向件;521、底壁;522、壁部;523、导向腔;524、第一开口;525、限位孔;530、第一复位件;540、插拔销;541、销轴;542、拉杆;550、驱动件;560、导轨;570、第三复位件;
600、导向连接筒;610、导向连接腔;620、第三开口;
700、导向轴;710、导向段;720、定位段;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过程中,通常是将塔架分为多段,多段进行相互对接形成完整的塔架。在多段塔架的安装过程中,还会先设置塔架基础段,然后将其他段依次对接于塔架基础段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中,需要在浮态下进行其他段与塔架基础段的安装,浮态下塔架基础段的位置不稳定,其他段与基础段之间难以快速准确对位和对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17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塔架对接工装及塔架对接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架对接工装10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塔架对接工装10用于塔架安装,塔架包括待对接的第一基段20和第二基段30。第一基段20例如为塔架的基础段,第二基段30为待对接于第一基段20上的其他段。塔架对接工装10包括多组对接组件10a,对接组件10a包括:第一支架100,用于连接第一基段20;第二支架200,位于第一支架100在第一方向Y上的一侧;连接部件300,用于连接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其中,多个对接组件10a的第一支架100用于围合于第一基段20的周侧,多个第二支架200围合形成用于容纳部分第二基段30的对位腔室230,以使第二基段30能够在对位腔室230内与第一基段20相互对接。第一方向Y例如为竖直方向,即第一方向Y为塔架的轴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塔架对接工装10中,塔架对接工装10包括多组对接组件10a,对接组件10a包括第一支架100、第二支架200和连接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的连接部件300。在塔架对接工装10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首先将多个对接组件10a的第一支架100安装于第一基段20上,然后利用连接部件300将多个第二支架200连接于第一支架100上。多个第二支架200能够围合形成一个对位腔室230,第二基段30可以在对位腔室230内与第一基段20相互对接。通过对位腔室230对第二基段30提供限位,能够实现第二基段30和第一基段20的快速对位和安装。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塔架对接工装10能够有效提高塔架的对接和安装效率。
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的个数设置方式有多种,可选的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的个数均为两个以上。例如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均为四个,四个第一支架100可以均匀分布于第一基段20的外周侧。
请参阅图3,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如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塔架对接工装10还包括:桥接部件400,多个对接组件10a的第一支架100通过桥接部件400相互连接呈环状一体设置。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先将多个对接组件10a的第一支架100通过桥接部件400相互连接呈环状,然后将呈环状的多个第一支架100和桥接部件400套设于第一基段20上,能够有效提高多个第一支架100的安装效率,进一步提高塔架对接的效率。可选的,还可以将第一支架100连接至第一基段20上以后,通过桥接组件将多个第一支架100连接为环状,提高多个第一支架100和第一基段20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桥接部件4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桥接部件400例如呈板状,且桥接部件400具有移动的弧度,以与第一基段20的外表面形状相适配。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架对接工装10的第二支架200的结构示意图。
第二支架2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00包括用于围合第二基段30的第二围板210,第二围板210具有用于围合塔架的第二围合面211,第二围合面211在第一支架100至第二支架200的方向上沿远离第二基段30的方向倾斜设置。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00包括第二围板210,第二围板210用于围合形成对位腔室230。第二围合面211倾斜设置,使得多个第二支架200的第二围合面211能够围合形成锥形对位腔室230,对位腔室230在第一支架100至第二支架200的方向上尺寸逐渐增大。锥形的对位腔室230能够向第二基段30提供导向,便于第二基段30快速对接于对位腔室230内,能够进一步提高塔架的对接效率。
可选的,在对接工装10处于使用状态,第二支架200连接于第一支架100上时,第二围合面211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度到10度。当第二围合面211的倾斜角度在上述角度范围之内时,既能够避免第二围合面211的倾斜角度过小,导致第二基段30难以对位于对位腔室230;也能够避免第二围合面211的倾斜角度过小,导致第二基段30和第一基段20对位困难。
可选的,第二围合面211为圆锥形的一部分,使得多个第二支架200的第二围合面211围合形成的对位腔室230呈圆锥形,更好的适配于圆柱形的第二基段30。
可选的,第二围合板还包括第四围合面212,第四围合面212连接于第二围合面211朝向第一支架100的一侧,且第四围合面212在第二支架200至第一支架100的方向上远离第二基段30设置。通过设置第四围合面212,使得第二支架200和第二基段30之间存在间隙,且该间隙接近第一基段20和第二基段30的连接处,便于用户在该间隙内进行第一基段20和第二基段30的连接操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基段20和第二基段30的对接效率,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围合面211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Y可滚动的第二滚轮组件220。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基段30可以在第二滚轮组件220的滚动作用下伸入对位腔室230并与第一基段20对接。第二滚轮组件220能够有效减小第二围合面211和第二基段30之间的摩擦力。
第二滚轮组件22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第二滚轮组件220例如为万向轮等结构。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架对接工装10的第二滚轮组件22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滚轮组件220包括:第二滚轮221,沿第一方向Y可滚动设置;第二滚轮架222,用于支撑第二滚轮221;第二复位件223,连接于第二滚轮架222和第二围合面211之间,以使第二滚轮221能够通过第二复位件223远离或靠近第二围合面211。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复位件223能够通过第二滚轮架222向第二滚轮221提供复位力,当第二基段30沿第二滚轮221移动时,第二滚轮221能够向第二基段30提供限位力。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很好的改善第二基段30在移动过程中出现的晃动问题,保证第二基段30吊装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塔架的对接效率。
可选的,第二滚轮组件22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围合面211的第二支撑座224,第二支撑座224包括容纳腔224a、与容纳腔224a连通的第二开口224b及与第二开口224b相对的顶壁224c,第二复位件223设置于容纳腔224a并经由第二开口224b连接于第二围合面211,第二滚轮架222设置于顶壁224c背离容纳腔224a的一侧。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复位件223通过第二开口224b连接于第二围合面211,使得第二围合面211能够向第二复位件223通过限位。此外,第二复位件223位于第二支撑座224的容纳腔224a内,使得第二支撑座224能够向第二复位件223提供防护,改善由于碎屑等杂质掉落于第二复位件223而影响第二复位件223的正常运行。
可选的,如图4所示,第二支架200还包括第二加强板250,第二加强板250连接于第二围板210背离第二围合面211的一侧,且第二加强板250和第二围板210相交设置。通过第二加强板250能够提高第二支架200的结构强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00还可以包括顶板,顶板连接于第二加强板250和第二围板210背离第一支架100的一侧。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架对接工装10的第一支架100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支架1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如图6所示,可选的,第一支架100包括围合第一基段20的第一围板110,第一围板110具有用于与第一基段20外表面相互配合的第一围合面111,且第一围合面111的形状和部分第一基段20外表面的形状相适配。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0通过第一围板110能够围合于第一基段20外。第一围合面111与第一基段20外表面的形状相适配,能够增加第一围合面111与第一基段20外表面的适配性,进而提高第一支架100和第一基段20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可选的,第一围板110还包括第三围合面112,第三围合面112连接于第一围合面111朝向第二支架200的一侧,且第三围合面112在第一支架100至第二支架200的方向上远离第一基段20设置。通过设置第三围合面112,使得第一支架100和第一基段20之间存在间隙,且该间隙接近第一基段20和第二基段30的连接处,便于用户在该间隙内进行第一基段20和第二基段30的连接操作。
第一围合面111上例如设置有沿第一方向Y可滚动设置的第一滚轮组件120。通过设置第一滚轮组件120,在多个第一支架100通过桥接部件400连接呈环状一体以后,第一支架100可以通过第一滚轮组件120沿第一方向Y滚动而套设于第一基段20。通过设置第一滚轮组件120能够有效减小第一支架100和第一基段20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实现第一支架100和第一基段20的快速安装,进一步提高塔架对接效率。
第一滚轮组件120例如为万向轮组件,只要第一支架100通过第一滚轮组件120能够沿第一方向Y移动即可。
可选的,第一支架100可以通过锁定部件500锁定于第一基段20上,以提高第一支架100和第一基段20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可选的,为了保证第一支架100和第一基段20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第一支架100上设置有磁性部件130,磁性部件130设置于第一围板110,以使第一支架100能够通过磁性部件130吸附于第一基段20。在第一支架100安装于第一基段20时,磁性部件130还能够减缓第一支架100的下落速度,起到缓冲作用。当第一支架100锁定于第一基段20的预设位置后,磁性部件130还能起到辅助第一支架100固定于第一基段20的作用。
当第一支架100上同时设置有锁定部件500和磁性部件130时,锁定部件500和磁性部件130的设置位置有多种,例如锁定部件500设置于磁性部件130朝向第二支架200的一侧,或者磁性部件130设置于锁定部件500朝向第二支架200的一侧。
可选的,第一支架100还包括第一底板150,第一围板110连接于第一底板150,第一底板150位于第一支架100背离第二支架200的一侧。桥接部件400例如可以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一支架100的第一底板150之间。锁定部件500可以设置于第一底板150朝向第二支架200的一侧,使得第一底板150能够向锁定部件500提供防护。
可选的,第一支架100还包括第一加强板160,第一加强板160设置于第一围板110背离其第一围合面111的一侧,第一加强板160和第一围板110、第一底板150均相交设置。第一加强板160包括相交且相互连接的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第一加强板160通过第一侧端面连接于第一围板110,第一加强板160通过第二侧端面连接于第一底板150。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定部件5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锁定部件500包括推拉杆510,推拉杆510包括在第二方向X上相对设置的锁定端511和自由端512,第二方向X和第一方向Y相交,推拉杆510沿第二方向X相对第一支架100可移动设置,以使推拉杆510能够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变,且在锁定状态锁定端511伸出于第一围合面111设置。
第二方向X例如和第一方向Y垂直设置,以提高锁定部件500的限位力。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方向X和第一方向Y之间的夹角例如可以为锐角。可选的,第二方向X为塔架的径向,第二方向X为水平方向。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推拉杆510沿第二方向X可移动设置,当推拉杆510沿第二方向X移动时,锁定端511能够伸出于第一围合面111进而与第一基段20的外表面接触,以将第一支架100锁定于第一基段20上。锁定端511还能够移动至解锁状态,以使锁定端511处于未伸出第一围合面111的状态,实现第一支架100和第一基段20之间的解锁。
可选的,可以通过锁定端511与第一基段20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第一支架100和第一基段20的相互锁定。
请参阅图8,图8是图2中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基段20上设置有定位凹槽21,以使推拉杆510处于锁定状态时,锁定端511能够伸出于第一围合面111并位于定位凹槽21内。通过定位凹槽21能够向锁定端511提供沿第一方向Y的限位力,提高第一支架100和第一基段20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锁定部件500还包括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导向件520,推拉杆510相对导向件520沿第二方向X可移动设置。通过导向件520能够向推拉杆510提供限位,改善推拉杆510的偏斜对锁定部件500锁定效果的影响。
当锁定部件500设置于第一支架100时,导向件520可以位于第一围板110背离第一围合面111的一侧,以使推拉杆510沿导向件520移动时,推拉杆510能够伸出第一围合面111。
可选的,导向件520包括与自由端512在第二方向X上间隔设置的底壁521;锁定部件500还包括第一复位件530,第一复位件530抵接于底壁521和自由端512之间,且第一复位件530在第二方向X上可往复变形设置。第一复位件530例如为弹簧。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复位件530,能够驱动推拉杆510在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之间转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第一支架100套设于第一基段20的初期,推拉杆510处于解锁状态,锁定端511在第一复位件530的复位力作用下和第一基段20的外表面相互抵接,能够改善第一支架100的晃动,使得第一支架100的安装更加平稳。当锁定端511移动至定位凹槽21时,在第一复位件530的复位力下锁定端511能够移动至定位凹槽21内,实现推拉杆510由解锁状态转变至锁定状态。即在推拉杆510处于解锁状态下时,第一复位件530用于向推拉杆510提供由自由端512至锁定端511方向的复位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推拉杆510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销孔514;锁定部件500还包括插拔销540,插拔销540沿第一方向Y可移动设置,以使插拔销540能够位于销孔514并将推拉杆510锁定于解锁状态和/或锁定状态。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插拔销540上开设销孔514,插拔销540设置于销孔514内能够实现插拔销540位置的锁定,将插拔销540锁定于解锁状态和/或锁定状态。
可选的,为了能够将推拉杆510锁定于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两个状态,销孔514包括沿第二方向X间隔分布的第一销孔514a和第二销孔514b,第二销孔514b位于第一销孔514a背离第一围合面111的一侧,且在锁定状态插拔销540位于第一销孔514a,在解锁状态插拔销540位于第二销孔514b。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插拔销540位于第一销孔514a时,推拉杆510伸出第一围合面111、且锁定端511位于定位凹槽内以将第一支架100锁定于第一基段20;当插拔销540位于第二销孔514b时,锁定端511与定位凹槽21相互分离,实现第一支架100和第一基段20的解锁。
导向件520和推拉杆51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推拉杆510例如呈圆柱状,导向件520呈圆筒状,使得推拉杆510能够在导向件520内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推拉杆510还可以呈棱柱状,导向件520也可以为棱柱筒状。
锁定端511的设置方式有多种,锁定端511例如呈球状,且锁定端511的尺寸大于导向件520的尺寸,以使锁定端511始终能够位于导向件520外。
当导向件520呈圆筒状时,导向件520包括壁部522、由壁部522围合形成的导向腔523及与导向腔523连通的第一开口524,推拉杆510在导向腔523内沿第二方向X可移动设置,以使推拉杆510能够伸出第一开口524。
可选的,壁部522上例如开设有和销孔514对应设置的限位孔525,插拔销540能够经由限位孔525进入销孔514内,且当插拔销540位于销孔514内时,插拔销540能够通过限位孔525伸出于限位孔525外,以将推拉杆510锁定于导向件520。
可选的,导向件520上的限位孔525有两个,限位孔525包括与第一销孔514a对应的第一限位孔、及与第二销孔514b对应的第二限位孔。插拔销540经由第一限位孔伸入第一销孔514a并将推拉杆510锁定于锁定状态,插拔销540经由第二限位孔伸入第二销孔514b并实现第一支架100和第一基段20的解锁。
驱动插拔销540沿第一方向Y移动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插拔销540连接于驱动器,驱动器可以选用液压或电磁的方式驱动插拔销540沿第一方向Y移动。插拔销540背离推拉杆510的一端连接有液压驱动器,液压驱动器用于驱动插拔销540沿第一方向Y移动。或者插拔销540背离推拉杆510的一端连接有电磁驱动器,通过电磁力驱动插拔销540沿第一方向Y移动。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向件520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连接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导向壁,推拉杆510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沿导向壁在第二方向X上可移动设置。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向件520的横截面呈U形,推拉杆510可以经由U形导向件520的开口进入销孔514。
推拉杆510例如始终与驱动器相互连接,通过驱动器件推拉杆510提供限位力以避免推拉杆510沿第二方向X移动。或者锁定部件500还包括止挡件,止挡件用于向推拉杆510提供沿第二方向X的止挡力。
请继续参阅图2、图4和图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0朝向第二支架2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耳板140,第一耳板140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41;第二支架200朝向第一支架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耳板240,第二耳板240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41;连接部件300包括连接销(图中未示出),连接销用于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41和第二连接孔241以连接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销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41和第二连接孔241能够连接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提高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第一耳板140例如可以设置于第一支架100的第一加强板160上,例如第一耳板140设置于第一加强板160背离第一底板150的一侧。第二耳板240例如可以设置于第二支架200的第二加强板250上,例如第二耳板240设置于第二加强板250朝向第一支架100的一侧
请参阅图9至图12,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塔架对接工装10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I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塔架对接工装10的第二支架200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塔架对接工装10的第一支架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至图12所示,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中:其中一者上设置有导向连接筒600,导向连接筒600具有导向连接腔610及与导向连接腔610连通的第三开口620;另一者上设置有导向轴700,导向轴700具有在第一方向Y上相继分布的导向段710和定位段720,导向段710位于定位段720朝向导向连接筒600的一侧,且导向段710的径向尺寸小于定位段720的径向尺寸,定位段720的径向尺寸和导向连接腔610的尺寸相适配。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向连接筒600和导向轴700,便于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相互对位连接。导向段710的径向尺寸较小,因此导向段710能够更好的对位于第三开口620内。定位段720的径向尺寸较大且定位段720的径向尺寸和导向连接腔610的尺寸相适配,使得定位段720能够定位于导向连接腔610内,提高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定部件500的结构示意图。锁定部件500同样用于上述的锁定工装,锁定部件500用于将第一支架100锁定于塔架。
如图13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部件500包括:推拉杆510,具有沿第一方向Y相对的锁定端511和自由端512,推拉杆510上开设有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销孔514;驱动件550,设置于自由端512背离锁定端511的一侧、并用于通过自由端512驱动推拉杆510沿第一方向Y移动,以使推拉杆510能够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变;插拔销540,设置于推拉杆510在第二方向X上的一侧并沿第二方向X可移动设置,以使插拔销540能够位于销孔514并将推拉杆510锁定于解锁状态和/或锁定状态。
在这些实施例中,驱动件550能够驱动推拉杆510沿第二方向X移动。当锁定部件500用于第一支架100时,驱动件550能够驱动推拉杆510沿第二方向X移动,使得锁定端511能够与第一基段20的外表面抵接以将第一支架100锁定于第一基段20;或者,锁定端511能够与第一基段20的外表面相互分离以实现第一支架100和第一基段20的解锁。而当推拉杆510处于解锁状态或锁定状态时,插拔销540能够位于销孔514内,实现推拉杆510稳定地处于解锁状态或锁定状态。
推拉杆51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如上所述,推拉杆510的销孔514可以包括上述的第一销孔514a和第二销孔514b,在此不再赘述。锁定部件500还可以包括上述的导向件520,在此也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锁定部件500还包括导轨560,沿第二方向X延伸成型、并设置于推拉杆510在第二方向X上的一侧,插拔销540设置于导轨560并相对导轨560可移动设置。导轨560能够向插拔销540提供导向,使得插拔销540沿第一方向Y移动并落入销孔514内、或脱离销孔514。
插拔销54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如上所述插拔销540呈杆状并能够沿第一方向Y移动。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插拔销540包括:销轴541,在销孔514内沿第二方向X可移动设置;拉杆542,设置于销轴541背离推拉杆510的一侧并铰接连接于销轴541。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拉杆542能够拉动销轴541沿第一方向Y移动。拉杆542和销轴541相互铰接连接,使得拉杆542和销轴541能够相互转动,能够改变销轴541或拉杆542的方向,从而使得销轴541更好的适配于销孔514内。
可选的,锁定部件500还包括:第三复位件570,连接于拉杆542且第三复位件570沿第二方向X可往复变形设置。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三复位件570能够向拉杆542提供沿第二方向X上的复位力,能改善拉杆542在导轨560内晃动的问题。
请一并参阅图12和图13,第三复位件57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围板110,第三复位件570的另一端连接于拉杆542。当第一支架100上设置有磁性部件140,且磁性部件140的设置位置和第三复位件570沿第二方向X并排时,第三复位件570的一端可以连接于磁性部件140。
驱动件55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驱动件550为电磁驱动件550,电磁驱动件550能够向推拉杆510提供沿第二方向X的磁力。磁力可以驱动推拉杆510沿远离第一基段20的方向移动。例如当电磁驱动件550通电开启时,电磁驱动件550能够产生磁力并吸附推拉杆510沿第二方向X移动。例如当推拉杆510处于锁定状态时,电磁驱动件550能够向推拉杆510提供吸附力使得推拉杆510沿第二方向X远离第一基段20,从而使得推拉杆510由锁定状态转变至解锁状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自由端512设置有磁铁,电磁驱动件550产生的磁力与自由端512相斥,使得电磁驱动件550还可以驱动推拉杆510靠近第一基段20。
如上所述,可以利用驱动器驱动插拔销540沿第一方向Y移动。在还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支架100还包括:导向滑轮170,位于插拔销540背离推拉杆510的一侧并与插拔销540间隔设置;拉绳180,拉绳180的一端连接于插拔销540,拉绳180的另一端绕过导向滑轮170并朝向插拔销540延伸设置。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拉绳180和导向滑轮170驱动插拔销540沿第一方向Y移动。当拉动拉绳180时,拉绳180沿导向滑轮170移动,进而带动插拔销540沿第一方向Y移动。
锁定部件500设置于第一支架100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围板110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定位孔113,推拉杆510在第一定位孔113内沿第二方向X可移动设置,且锁定端511在锁定状态伸出于第一定位孔113。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锁定部件500和第一围板110沿第二方向X并排设置,推拉杆510能够经由第一定位孔113抵接于第一基段20的外表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锁定部件500还可以设置于第一围板110的一侧。例如,锁定部件500可以设置与第一围板110在第一方向Y上的一侧,使得第一围板110不会阻挡推拉杆510沿第二方向X移动。
连接部件3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连接部件300为粘接、焊接或磁性机构,使得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可以通过连接部件300相互连接。可选的,连接部件300为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使得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通过连接部件300可以可拆卸地相互连接,便于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的重复利用。
请参阅图14至图15,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架对接工装10的连接部件300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架对接工装10的连接部件300在解锁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架对接工装10的连接部件300在锁定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至图16所示,连接部件300包括:第一锁部310,设置于第一支架100朝向第二支架200的一侧,第一锁部310包括第一主体311及设置于第一主体311的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一容纳腔体313,第一半转体312位于第一容纳腔体313内;第二锁部320,设置于第二支架200朝向第一支架100的一侧,第二锁部320包括第二主体321及设置于第二主体321的第二半转体322和第二容纳腔体323,第二半转体322位于第二容纳腔体323内;其中,第一锁部310和第二锁部320相互对接,第一容纳腔体313和第二容纳腔体323对接形成可转腔室,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二半转体322在可转腔室内对接并相对可转腔室可转动设置,以使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二半转体322在可转腔室内的位置可变,使得第一锁部310和第二锁部320能够相互锁定连接和解锁连接。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半转体312在第一容纳腔体313内可转动,第二半转体322在第二容纳腔体323内可转动。当第一锁部310和第二锁部320相互对接时,第一容纳腔体313和第二容纳腔体323相互对接,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二半转体322相互对接。如图15和图16所示,通过驱动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二半转体322移动,使得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二半转体322之间的对接缝与第一容纳腔体313和第二容纳腔体323之间的对接缝错位。即使得连接部件300由图15所示的状态转变至图16所示的状态,第一锁部310和第二锁部320相互锁定连接。当驱动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二半转体322移动,使得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二半转体322之间的对接缝与第一容纳腔体313和第二容纳腔体323之间的对接缝位于同一直线,即使得连接部件300由图16所示的状态转变至图15所示的状态。第一锁部310和第二锁部320相互解锁连接,第一锁部310和第二锁部320相互分离,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相互分离。
驱动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二半转体322移动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二半转体322为电磁件,通过电磁感应驱动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二半转体322在可转腔室内转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锁部31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主体311的第一手柄314,第一容纳腔体313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开口315,第一手柄314通过第一转动开口315固定连接于第一半转体312;第二锁部32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主体321的第二手柄324,第二容纳腔体323上开设有第二转动开口325,第二手柄324通过第二转动开口325固定连接于第二半转体322,其中,第一手柄314在第一转动开口315内可移动设置,第二手柄324在第二转动开口325内可移动设置,以通过第一手柄314和第二手柄324驱动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二半转体322在可转腔室内转动。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手柄314在第一转动开口315内可移动,使得第一手柄314可以驱动第一半转体312移动。同样的第二手柄324在第二转动开口325内可移动,使得第二手柄324可以驱动第二半转体322移动。通过第一手柄314和第二手柄324分别驱动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二半转体322移动。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连接部件300可以实现第一支架100的相互连接和相互分离。
第一半转体312、第二半转体322、第一容纳腔体313和第二容纳腔体323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二半转体322对接呈圆柱状,第一容纳腔体313和第二容纳腔体323对接形成的可转腔室呈圆筒状。使得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二半转体322在可转腔室内可以转动。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二半转体322对接呈球状,可转腔室呈球状,使得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二半转体322在可转腔室内可以绕不同方向转动。
可选的,连接部件30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30,连接于第一手柄314和第一主体311之间;和/或,第二弹性件340,连接于第二手柄324和第二主体321之间。
当第一手柄314和第一主体31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30时,例如当第一锁部310和第二锁部320相互对接以后,通过第一弹性件330可以驱动第一半转体312自动转动,实现第一锁部310和第二锁部320的自动锁定。
当第二手柄324和第二主体32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340时,例如当第一锁部310和第二锁部320相互对接以后,通过第二弹性件340可以驱动第二半转体322自动转动,实现第一锁部310和第二锁部320的自动锁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锁部310还包括第一插拔部316和第一导向开口317,第一插拔部316朝向第二锁部320延伸设置;第二锁部320还包括第二插拔部326和第二导向开口327,第二插拔部326朝向第一锁部310延伸设置,其中,第一锁部310和第二锁部320相互对接,第一插拔部316位于第二导向开口327,第二插拔部326位于第一导向开口317。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一锁部310和第二锁部320相互对接时,可以令第一插拔部316位于第二导向开口327,第二插拔部326位于第一导向开口317,完成第一锁部310和第二锁部320的相互定位对接。
第一插拔部316上例如还设置有第一导向段,第一导向段呈锥形,便于第一插拔部316插入第一导向开口317内。第二插拔部326上例如还设置有第二导向段,第二导向段呈锥形,便于第二插拔部326插入第二导向开口327内。
请参阅图17,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架对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塔架对接方法可以选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塔架对接工装10。
如图17所示,塔架对接方法包括:
步骤S01:将多个对接组件10a的第一支架100设置于第一基段20的外表面,且多个第一支架100在第一基段20的周向上间隔分布。
步骤S02:通过连接部件300将各第二支架200连接于各第一支架100,多个第二支架200围合形成对位腔室230。
步骤S03:将待对接的第二基段30设置于对位腔室230,并连接第一基段20和第二基段30。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塔架对接方法中,首先通过步骤S01将第一支架100设置于第一基段20外表面。第一基段20例如为塔架基础段。然后通过步骤S02将多个第二支架200连接于多个第一支架100,多个第二支架200能够围合形成对位腔室230,对位腔室230位于第一基段20的上方。在步骤S03中可以将第二基段30对位于对位腔室230内,使得第二基段30能够在对位腔室230内连接第一基段20。通过对位腔室230对第二基段30提供限位,能够实现第二基段30和第一基段20的快速对位和安装。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塔架对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塔架的对接效率。
可选的,在步骤S03之后,第一基段20和第二基段30相互对接以后,可以进行第一基段20和的第二基段30的连接操作。例如利用连接螺栓将第一基段20和第二基段30连接。
可选的,当塔架对接工装10包括上述的桥接部件400时,那么在步骤S01之前还包括:通过桥接部件400将多个第一支架100连接呈环状,桥接部件400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架100之间。那么在步骤S01的步骤中,将多个第一支架100套设于第一基段20的外表面。能够有效提高第一支架100和第一基段20之间的连接效率。
可选的,当塔架对接工装10包括上述的锁定部件500,且第一基段20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凹槽21时,步骤S01还包括:将推拉杆510的锁定端511锁定于定位凹槽21内,以使第一支架100能够通过锁定部件500限位于第一基段20。以保证第一基段20和第一支架100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通过设置定位凹槽21还能够向第一支架100提供定位,使得第一支架100能够连接于第一基段20的预设位置。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9)

1.一种塔架对接工装(10),用于塔架安装,所述塔架包括待对接的第一基段(20)和第二基段(30),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对接工装(10)包括多组对接组件(10a),所述对接组件(10a)包括:
第一支架(100),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基段(20);
第二支架(200),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00)在第一方向(Y)上的一侧;
连接部件(300),其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锁部(310)和第二锁部(320),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00)和所述第二支架(200),
其中,多个所述对接组件(10a)的所述第一支架(100)用于围合于所述第一基段(20)的周侧,多个所述第二支架(200)围合形成用于容纳部分所述第二基段(30)的对位腔室(230),以使所述第二基段(30)能够在所述对位腔室(230)内与所述第一基段(20)相互对接,
其中,所述第一锁部(31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00)朝向所述第二支架(200)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锁部(320)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200)朝向所述第一支架(10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架对接工装(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桥接部件(400),多个所述对接组件(10a)的所述第一支架(100)通过所述桥接部件(400)相互连接呈环状,所述桥接部件(400)连接于环形路径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0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架对接工装(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件(300)中:
所述第一锁部(310)包括第一主体(311)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311)的第一半转体(312)和第一容纳腔体(313),所述第一半转体(312)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体(313)内;
所述第二锁部(320)包括第二主体(321)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321)的第二半转体(322)和第二容纳腔体(323),所述第二半转体(322)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体(323)内;
其中,所述第一容纳腔体(313)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体(323)对接形成可转腔室,所述第一半转体(312)和所述第二半转体(322)在所述可转腔室内对接并相对所述可转腔室可转动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半转体(312)和所述第二半转体(322)在所述可转腔室内的位置可变,使得所述第一锁部(310)和所述第二锁部(320)能够相互锁定连接和解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架对接工装(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锁部(3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311)的第一手柄(314),所述第一容纳腔体(313)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开口(315),所述第一手柄(314)通过所述第一转动开口(315)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半转体(312);
所述第二锁部(32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321)的第二手柄(324),所述第二容纳腔体(323)上开设有第二转动开口(325),所述第二手柄(324)通过所述第二转动开口(325)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半转体(322),
其中,所述第一手柄(314)在所述第一转动开口(315)内可移动设置,所述第二手柄(324)在所述第二转动开口(325)内可移动设置,以通过所述第一手柄(314)和所述第二手柄(324)驱动所述第一半转体(312)和所述第二半转体(322)在所述可转腔室内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架对接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300)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330),连接于所述第一手柄(314)和所述第一主体(311)之间;
和/或,第二弹性件(340),连接于所述第二手柄(324)和所述第二主体(32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架对接工装(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锁部(310)还包括第一插拔部(316)和第一导向开口(317),所述第一插拔部(316)朝向所述第二锁部(320)延伸设置;
所述第二锁部(320)还包括第二插拔部(326)和第二导向开口(327),所述第二插拔部(326)朝向所述第一锁部(310)延伸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锁部(310)和所述第二锁部(320)相互对接,所述第一插拔部(316)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开口(327),所述第二插拔部(326)位于所述第一导向开口(3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架对接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00)包括用于围合所述第一基段(20)的第一围板(110),所述第一围板(110)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基段(20)外表面相互配合的第一围合面(111),且所述第一围合面(111)的形状和部分所述第一基段(20)外表面的形状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塔架对接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合面(111)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Y)可滚动设置的第一滚轮组件(12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塔架对接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00)上设置有锁定部件(500),所述锁定部件(500)包括推拉杆(510),所述推拉杆(510)包括在第二方向(X)上相对设置的锁定端(511)和自由端(512),所述第二方向(X)和所述第一方向(Y)相交,所述推拉杆(510)沿所述第二方向(X)相对所述第一支架(100)可移动设置,以使所述推拉杆(510)能够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变,且在所述锁定状态所述锁定端(511)伸出于所述第一围合面(111)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架对接工装(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围板(110)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定位孔(113),所述推拉杆(510)在所述第一定位孔(113)内沿所述第二方向(X)可移动设置,且所述锁定端(511)在所述锁定状态伸出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13);
或者,所述锁定部件(500)设置于所述第一围板(110)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架对接工装(10),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部件(500)包括与所述自由端(512)在所述第二方向(X)上间隔设置的底壁(521);
所述锁定部件(500)还包括第一复位件(530),所述第一复位件(530)抵接于所述底壁(521)和所述自由端(512)之间,且所述第一复位件(530)在所述第二方向(X)上可往复变形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塔架对接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00)上设置有磁性部件(130),所述磁性部件(130)设置于所述第一围板(110),以使所述第一支架(100)能够通过所述磁性部件(130)吸附于所述第一基段(2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架对接工装(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100)朝向所述第二支架(2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耳板(140),所述第一耳板(140)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41);
所述第二支架(200)朝向所述第一支架(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耳板(240),所述第二耳板(240)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41);
所述连接部件(300)包括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用于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4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41)以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00)和所述第二支架(20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架对接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00)包括用于围合所述第二基段(30)的第二围板(210),所述第二围板(210)具有用于围合所述塔架的第二围合面(211),所述第二围合面(211)在所述第一支架(100)至所述第二支架(200)的方向上沿远离所述第二基段(30)的方向倾斜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塔架对接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围合面(211)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Y)可滚动的第二滚轮组件(22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塔架对接工装(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轮组件(220)包括:
第二滚轮(221),沿所述第一方向(Y)可滚动设置;
第二滚轮架(222),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滚轮(221);
第二复位件(223),连接于所述第二滚轮架(222)和所述第二围合面(211)之间,以使所述第二滚轮(221)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复位件(223)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围合面(211)。
17.一种塔架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塔架对接工装(10),所述塔架包括待对接的第一基段(20)和第二基段(30),所述方法包括:
将多个所述对接组件(10a)的所述第一支架(10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段(20)的外表面,且多个所述第一支架(100)在所述第一基段(20)的周向上间隔分布;
通过连接部件(300)将各所述第二支架(200)连接于各所述第一支架(100),多个所述第二支架(200)围合形成对位腔室(230);
将待对接的第二基段(30)设置于所述对位腔室(230),并连接所述第一基段(20)和所述第二基段(3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多个所述对接组件(10a)的所述第一支架(10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段(20)的外表面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通过桥接部件(400)将多个第一支架(100)连接呈环状,所述桥接部件(400)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00)之间;
在将多个所述对接组件(10a)的所述第一支架(10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段(20)的外表面的步骤中:将多个所述第一支架(100)套设于所述第一基段(20)的外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段(20)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凹槽(21),所述第一支架(100)上设置有锁定部件(500),所述锁定部件(500)包括在第二方向(X)上可移动的推拉杆(510),在将多个所述对接组件(10a)的所述第一支架(10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段(20)的外表面的步骤中还包括:将所述推拉杆(510)的锁定端(511)锁定于所述定位凹槽(21)内,以使所述第一支架(100)能够通过所述锁定部件(500)限位于所述第一基段(20)。
CN202110723402.4A 2021-06-28 2021-06-28 塔架对接工装及塔架对接方法 Active CN113264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3402.4A CN113264161B (zh) 2021-06-28 2021-06-28 塔架对接工装及塔架对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3402.4A CN113264161B (zh) 2021-06-28 2021-06-28 塔架对接工装及塔架对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4161A CN113264161A (zh) 2021-08-17
CN113264161B true CN113264161B (zh) 2022-07-26

Family

ID=77236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3402.4A Active CN113264161B (zh) 2021-06-28 2021-06-28 塔架对接工装及塔架对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416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89808884A (en) * 1898-04-16 1899-02-11 John Spencer Improvements in the Mode and Means for Making the Junctions of Tubes or Pipes which are also applicable to Telegraph Posts and other similar purposes.
CN202741985U (zh) * 2012-08-27 2013-02-20 天津海德天润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深水井口平台导管架隔水套管接桩卡具
CN204739338U (zh) * 2015-06-15 2015-11-04 孙家成 一种无补口无焊接的管道连接装置
CN206608281U (zh) * 2017-03-17 2017-11-03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耐腐蚀风力发电塔架
CN207989951U (zh) * 2017-12-24 2018-10-19 抚州市萨弗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产品输送管道用连接装置
CN110878738A (zh) * 2019-11-29 2020-03-13 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装置和用于塔筒的支撑设备
CN112901421A (zh) * 2019-12-03 2021-06-04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装置以及塔筒附件的安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89808884A (en) * 1898-04-16 1899-02-11 John Spencer Improvements in the Mode and Means for Making the Junctions of Tubes or Pipes which are also applicable to Telegraph Posts and other similar purposes.
CN202741985U (zh) * 2012-08-27 2013-02-20 天津海德天润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深水井口平台导管架隔水套管接桩卡具
CN204739338U (zh) * 2015-06-15 2015-11-04 孙家成 一种无补口无焊接的管道连接装置
CN206608281U (zh) * 2017-03-17 2017-11-03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耐腐蚀风力发电塔架
CN207989951U (zh) * 2017-12-24 2018-10-19 抚州市萨弗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产品输送管道用连接装置
CN110878738A (zh) * 2019-11-29 2020-03-13 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装置和用于塔筒的支撑设备
CN112901421A (zh) * 2019-12-03 2021-06-04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装置以及塔筒附件的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4161A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81256B1 (ko) 풍력 발전기 및 풍력 발전기용 임펠러 로킹장치
WO2012051828A1 (zh) 风机整体安装旋转抱举机构
CN113264161B (zh) 塔架对接工装及塔架对接方法
CN110615067B (zh) 一种可快速解脱的软刚臂式单点系泊系统连接装置
CN214998032U (zh) 锁定部件及塔架对接工装
CN212153736U (zh) 装配式建筑的锁合机构
JP2011032784A (ja) 杭継手構造
CN219689087U (zh) 一种核电蒸汽发生器用具有自平衡调节功能的起吊装置
JP4044875B2 (ja) 鋼管杭圧入引抜機
EP4238717A1 (en) Universal fixture, robot, and unlocking system
CN216422415U (zh) 一种减速机拆卸工装
KR101179743B1 (ko) 인치 웜 방식을 이용한 리프트 장치
CN112985194B (zh) 一种连接解锁装置及运载火箭
CN105347207A (zh) 一种组合式臂架
CN111502030B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连接组件
CN220688451U (zh) 一种升降支腿及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
CN216105528U (zh) 一种钻具吊装用吊具
KR101804044B1 (ko) 중량물 인양용 후크 어셈블리
CN215595466U (zh) 一种钻机及其节能缩径装置
CN217776143U (zh) 一种发电机转子上扇叶和轴承的装配工装
CN208856358U (zh) 台车运转装置
CN219013107U (zh) 销轴孔对正装置、销轴连接结构及作业机械
CN117684582B (zh) 一种应用于基坑中的卡扣式钢支撑及其施工方法
CN215718523U (zh) 一种销式钻杆快速对接装置
EP4155480B1 (en) Modular building formwork apparatus with an interlock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