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1972B - 心电检测装置、电路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心电检测装置、电路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1972B
CN113261972B CN202010097739.4A CN202010097739A CN113261972B CN 113261972 B CN113261972 B CN 113261972B CN 202010097739 A CN202010097739 A CN 202010097739A CN 113261972 B CN113261972 B CN 1132619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etection
assembly
electrodes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77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61972A (zh
Inventor
刘翔宇
杨斌
任慧超
陈宜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9773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197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5214 priority patent/WO202116456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1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19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19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19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3Measuring electrical impedance or conductance of a portion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25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5/279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A61B5/28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for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0Input circuit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0Input circuits therefor
    • A61B5/304Switching circu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0Input circuits therefor
    • A61B5/307Input circuit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A61B5/308Input circuit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for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61B5/319Circuits for simulating ECG sign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61B5/346Analysis of electrocardiograms
    • A61B5/349Detecting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electrocardiograph cycle
    • A61B5/352Detecting R peaks, e.g. for synchronising diagnostic apparatus; Estimating R-R interv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61B5/346Analysis of electrocardiograms
    • A61B5/349Detecting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electrocardiograph cycle
    • A61B5/353Detecting P-wa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61B5/346Analysis of electrocardiograms
    • A61B5/349Detecting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electrocardiograph cycle
    • A61B5/355Detecting T-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44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persons
    • G01G19/5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persons having additional measuring devices, e.g. for heigh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心电检测装置、电路及方法,该心电检测装置包括:踩踏承载组件、手持组件及切换组件。踩踏承载组件和手持组件上分别设置有配置为与用户肢体接触的多个电极。在心电检测模式下,切换组件可以将与同一肢体接触的多个电极与心电信号处理电路并联,使并联后的多个电极可以等效为一个与皮肤接触面积更大的电极一起进行点信号的发送或接收以进行心电检测。如此,通过等效地增大电极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心电检测装置的信号采集性能,使获取的电信号的信噪比更高,进而提高心电检测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心电检测装置、电路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心电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心电描记技术(Electrocardiography,ECG)是一种心内科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测量和诊断包括冠心病在内部分的心血管疾病。使用不同的ECG导联方式可以获得不同的心血管疾病检测数据。例如,导联I只能进行房颤等较容易判断的心律不齐症状的诊断,不能用来诊断冠心病等其它心血管病。而在多导联数据中,下方导联II、III和aVF可判断心脏下方是否缺血,高位侧壁导联I、aVL可判断心脏侧壁是否缺血,特别是导联III是检测后壁梗死和右冠状动脉梗死最具特异性的导联方式。
目前,医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机或便携式的动态心电记录仪(holter)可以实现多导联的ECG检测,心电图机体积庞大,对使用场地的要求高;动态心电图检测仪需要使用在用户身体上设置多根测量线缆,佩戴舒适性差,因此二者都不适用于家庭或个人频繁地使用。一些电子秤形态的检测装置也可以实现简单的ECG检测,但是因为与皮肤接触的电极面积较小导致检测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心电检测装置、电路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心电参数检测装置,包括:踩踏承载组件、手持组件及切换组件。所述踩踏承载组件和所述手持组件上分别设置多个电极,这些多个电极用于与用户的不同肢体部位接触。在心电检测模式下,所述切换组件将与同一肢体接触的多个电极与心电信号处理电路并联,并联后的电极发送或接收电信号,所述生理检测装置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检测用户身体状况。
如此,并联的多个电极可以等效为一个与皮肤接触面积更大的电极,一起进行电信号的发送或接收,从而可以提高心电检测装置的信号采集性能,使获取的电信号的信噪比更高,进而提高心电检测的精确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方案中,在体脂检测模式下,所述切换组件将与同一肢体接触的多个电极切换至分别与体脂信号检测电路或体脂信号驱动电路连接,以通过所述多个电极对用户进行体脂测量。
如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不仅可以用于进行心电检测,还可以用于对用户的体脂情况进行检测,提高了心电检测装置的使用多样性。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多个电极包括设置于所述踩踏承载组件上的第一左足电极、第二左足电极、第一右足电极及第二右足电极,所述多个电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手持组件上的第一左手电极、第二左手电极、第一右手电极及第二右手电极。所述切换组件具体用于当获得切换控制信号为心电检测指令时将所述第一左足电极及第二左足电极切换至并联为左足电极组件,将所述第一右足电极及第二右足电极切换至并联为右足电极组件,将所述第二左手电极及第一左手电极切换至并联为左手电极组件,将所述第二右手电极及第一右手电极切换至并联为右手电极组件。其中,所述左足电极组件、右足电极组件、左手电极组件、右手电极组件中的一个与所述心电信号处理电路中的心电信号驱动电路连接作为驱动电极组件,另外三个电极组件与所述心电信号处理电路中的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连接作为检测电极组件。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右足电极组件与心电信号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左足电极组件、左手电极组件及右手电极组件与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连接。如此,将右足电极组件作为发射心电检测信号的电极组件更符合医学规律,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检测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选方案中,三个所述检测电极组件分别与三路所述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连接。三个所述检测电极组件还并联后与一均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均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心电信号驱动电路。所述心电信号驱动电路用于在所述均流电路输出信号的基础上叠加一预设驱动电压后输出至所述驱动电极组件。每路所述心电信号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及AD转换器,所述运算放大器与所述检测电极组件连接,并与所述均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用于输出所述检测电极组件采集的电信号和所述均流电路输出的电信号之间的差值。
如此,通过均流电路获得三个所述检测电极组件采集的电信号均值作为心电驱动信号发射基准和心电检测信号检测参考基准,可以使采集到的心电信号更加稳定,从而提高心电检测的精确度。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所述切换组件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配置成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以触发所述切换组件执行切换动作。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手持组件上的按键,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按键的按压状态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如此,用户在使用时通过所述手持组件上到案件方便地进行检测模式的切换选择。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手持组件与所述踩踏承载组件通过可收纳于踩踏承载组件或所述手持组件中的导线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踩踏承载组件或所述手持组件上,用于检测所述导线的拉出长度,并根据所述拉出长度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如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可以根据所述导线的拉出长度自动地切换检测模式,不需要用户进行其他繁琐地操作,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体重检测组件,所述体重检测组件用于在所述踩踏承载组件被用户踩踏时对用户进行体重测量。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体重检测组件测得数据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如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根据用户在心电检测装置上的踩踏情况自动的进行检测模式的切换不需要用户进行其他繁琐地操作,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接收从移动终端发送的切换指令,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如此,用户可以通过在移动终端上进行检测模式的选取,并由该移动终端将用户选取的检测模式发送给心电检测装置从而实现检测模式的切换。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如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可以按照使用时间间隔自动地进行检测模式的切换,不需要用户进行手动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心电检测电路,所述心电检测电路包括多个电极及切换组件。所述多个电极包括:
至少两个左足电极,用于在被用户踩踏时与用户左足底接触。
至少两个右足电极,用于在被用户踩踏时与用户右足底接触。
至少两个左手电极,用于供用户左手接触。
至少两个右手电极,用于供用户右手接触。
所述切换组件,用于在心电检测模式下,将所述多个电极中的部分电极并联后与心电信号驱动电路或心电信号检测电路,以通过并联后的电极进行电信号发送或接收检测用户身体状况。
需要说明书的是,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心电检测电路可以为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的功能性电路结构。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切换组件具体用于当获得切换控制信号为心电检测指令时将所述至少两个左足电极并联为左足电极组件,将所述至少两个右足电极并联为右足电极组件,将所述至少两个左手电极并联为左手电极组件,将所述至少两个右手电极并联为右手电极组件。其中,所述左足电极组件、右足电极组件、左手电极组件、右手电极组件中的一个与心电信号驱动电路连接作为检测电极组件,另外三个电极组件与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连接作为驱动电极组件。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右足电极组件与心电信号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左足电极组件、左手电极组件及右手电极组件与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连接。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选方案中,三个所述检测电极组件分别与三路所述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连接。三个所述检测电极组件还并联后与一均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均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心电信号驱动电路。所述心电信号驱动电路用于在所述均流电路输出信号的基础上叠加一预设驱动电压后输出至所述驱动电极组件。每路所述心电信号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及AD转换器,所述运算放大器与所述检测电极组件连接,并与所述均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用于输出所述检测电极组件采集的电信号和所述均流电路输出的电信号之间的差值。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切换组件还用于在体脂检测模式下,将所述多个电极分别与体脂信号检测电路或体脂信号驱动电路连接,以通过所述多个电极对用户进行体脂测量。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至少两个左足电极包括第一左足电极和第二左足电极,所述至少两个右足电极包括第一右足电极和第二右足电极,所述至少两个左手电极包括第一左手电极和第二左手电极,所述至少两个右手电极包括第一右手电极和第二右手电极。所述切换组件在所述体脂检测模式下,将所述第一左足电极、第一右足电极、第一左手电极和第一右手电极用于分别与不同的体脂信号驱动电路连接,将所述第二左足电极、第二右足电极、第二左手电极和第二右手电极用于分别与不同的体脂信号检测电路连接。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用于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多路复用器。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还与所述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对从所述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获取到的信号进行处理。
第三方面一种心电检测方法应用于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当获得切换控制信号为心电检测指令时,通过所述切换组件将所述多个电极中的部分电极并联后与心电信号驱动电路或心电信号检测电路,以通过并联后的电极进行电信号发送或接收检测用户身体状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a、图1b及图1c为心电检测导联连接原理示意图;
图2及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的外形示意图;
图4到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a和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的使用模式切换示意图;
图9a和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组件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与移动终端的交互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模式切换界面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组件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进行用户身份识别的流程示意图;
图14和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检测结果记录界面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得心电检测结果及进行用户身份识别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与云端服务器的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ECG检测标准导联检测可以通过检测人体肢体上的电压差进行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其中,标准导联包括导联I、导联II和电联III。请参照图1a,导联I为检测人体左上肢和右上肢之间的电压差,导联I可以反映心室侧壁的电活动。导联II为检测人体右上肢和左下肢之间的电压差,导联III为检测人体左上肢和左下肢之间的电压差,导联II和导联III可以反映心室下壁的电活动。
目前,导联I检测可以通过一些穿戴在手部的智能穿戴设备实现,例如,可以通过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等设备实现。但是导联I只是记录心脏侧面的电活动,并且对于正常人,导联I的幅值小于导联II、导联III,难以观察ECG数据中用于筛查心肌出现缺血或坏死的ST段变化。因此只能进行导联I测量的智能穿戴设备难以进行例如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筛查。另外,受限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形态,其测量电极一般面积较小,难以与皮肤形成稳定接触,因此其基线漂移很大,影响心律失常诊断准确率。
为了提高心律检测的精度,在医学领域往往使用多导联检测技术,多导联检测可以设置在人体上的多个电极(通常为10个电极),通过医用心电图机或者动态心电记录仪检测记录心脏不同方向的电活动,以获得精确的心电检测结果,从而辅助心血管疾病的筛查。通常,多导联检测的数据可以包括标准导联、加压单极导联及胸导联。其中,加压单机导联包括导联aVR、导联aVL和导联aVF。请参照图1b,导联aVR为将人体左上肢和左下肢上的电极并联为无关电极,并检测人体右上肢相对于无关电极的电压差,导联aVR可以反映心室内腔的电活动。导联aVL为将人体右上肢和左下肢上的电极并联为无关电极,并检测人体左上肢相对于无关电极的电压差,导联aVR可以反映心室左前侧壁的电活动。导联aVF为将人体左上肢和右上肢上的电极并联为无关电极,并检测人体左下肢相对于无关电极的电压差,导联aVR可以反映心室下壁的电活动。请参照图1c,6个胸导联为通过在左胸6个不同的位置设置的电极所采集的电信号来反映心室在水平面6个不同方向的电活动。
但是医用心电图机体积大、检测场所受限,难以在普通用户的家庭环境中使用。动态心电记录仪在使用时需要将多个湿电极贴合到用户身体上并通过检测线缆连接到检测便携式的检测仪器,操作复杂,长期频繁使用的舒适性不佳。
如何能够在降低检测环境限制的同时,保证检测的精度,成为了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心电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以类似电子秤的形态实现ECG多导联检测,从而使用户可以通过简单地操作实现日常的ECG检测。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请参见图2,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电检测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该心电检测装置10可以包括踩踏承载组件100和手持组件200。踩踏承载组件100和手持组件200之间可以通过导线300进行数据交互。
踩踏承载组件100和手持组件200上分别设置有配置为与用户肢体接触的多个电极。该心电检测装置10可以通过配置踩踏承载组件100上的多个电极以及手持组件200上的多个电极的电连接关系,以实现不同的检测模式。在不同的检测模式中,同一个电极可以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一个电极在一种检测模式中可以用于向人体皮肤表面输电信号,在另一种检测模式中可以用于采集人体皮肤表面的电信号。
在ECG检测中,是通过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电极采集人体表面的离子电流并转换为电子电流,再根据电流的波动进行心血管状况的分析。对于一个电极来说,当其与人体接触的面积越大,采集人体表面离子电流的面积就越大,信号的信噪比就越大,检测的精度也就越高。
因此,在心电检测的模式下,可以通过配置踩踏承载组件上的多个电极以及手持组件的多个电极的电连接关系,使至少部分电极并联形成接触面积更大的检测电极,从而获得符合多导联检测技术检测需求的电信号。
为了在不额外增加电极数量的前提下,利用踩踏承载组件和手持组件上的多个电极,以增加电极的接触面积的方式,实现上述技术效果,下面给出一种心电检测装置的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10增加了切换组件,该切换组件可以和上述多个电极组成一心电检测电路。该切换组件在不同的检测模式下,将踩踏承载组件和手持组件上不同检测位置的电极的至少部分电极配置为并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切换组件配置为在心电检测模式下将与同一肢体接触的多个电极切换至并联后与心电信号处理电路连接,以通过并联后的电极进行电信号发送或接收检测用户身体状况。如此,可以在心电检测模式中增大了同一肢体上电极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心电信号检测中的信噪比,使心电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例如,当用户站立与踩踏承载组件指定位置并用双手握持手持组件时,踩踏承载组件上的多个电极分别与用户左足底和右足底的不同皮肤区域接触,手持组件上的多个电极分别与用户左手掌和右手掌的不同皮肤区域接触。在心电加测模式下,切换组件可以将与用户左足底不同皮肤区域接触的至少两个电极并联,将与用户右足底不同皮肤区域接触的至少两个电极并联,将与用户左手掌不同皮肤区域接触的至少两个电极并联,将与用户右手掌不同皮肤区域接触的至少两个电极并联,并联的电极可以等效为一个与皮肤接触面积更大的电极,因此可以提高信号采集性能,使获取的电信号的信噪比更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见图3,踩踏承载组件100和手持组件200上可以分别设置8个电极(LL1、LL2、RL1、RL2、LA1、LA2、RA1及RA2)。当用户踩踏于踩踏承载组件100时,踩踏承载组件100上的多个电极可以分别与用户的左足底或右足底接触的不同位置接触。当用户握持手持组件200时,手持组件200上的多个电极可以分别与用户的左手或右手的不同位置接触。与用户足底接触的电极可以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镀膜电极,与用户手部接触的电极可以为镀膜的316L不锈钢电极。
其中,多个电极可以包括:配置为在被用户踩踏时与用户左足底接触的至少两个左足电极(LL1、LL2),配置为在被用户踩踏时与用户右足底接触的至少两个右足电极(RL1、RL2),配置为用于供用户左手接触的至少两个左手电极(LA1、LA2),以及配置为用于供用户右手接触的至少两个右手电极(RA1、RA2)。
需要说明的是,图2或图3所示的手持组件200的形态仅为为了说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10所列举的一种可能的形态,手持组件200的形态除图1或图2所示的中所示的直杆状外,也可以是带弧形的杆状、环状、半圆环状等,在此不做限定。
图2所示的多个电极在踩踏承载组件和手持组件上的布置方式也仅为本实施例列举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与同一肢体接触的电极也可以为3个或3个以上。例如,手持组件上可以设置4个与用户左手接触的电极,在体脂检测模式下,这4个电极可以用于分别进行体脂检测信号的发射或接收;在心电检测模式下,这4个电极中的任意至少两个电极可以被切换并联为左手电极组件,从而一起用于进行心电检测信号的发射或接收。当然,对于每个肢体接触位置上新增的电极,其可以有至少一个或多个在某一种模式下被设置为非工作状态的电极。以便当该心电检测装置10获得新的检测模式时被使用。在这些新增的电极被使用时,可以理解其被设置为了工作状态的电极。而为了满足新的检测模式,其相关电路、固件等是否要做适应性设计,此处不予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心电检测装置10可以在不同的检测模式下被用于进行用户其他生理参数的检测。在被用于进行不同的生理参数检测时,多个电极的连接方式可能是不同的,故在本实施例中,心电检测装置10还可以包括一切换组件410,切换组件410配置为根据不同检测模式切换多个电极的连接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见图4,心电检测装置10还可以包括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包括心电信号驱动电路ECGd和心电信号检测电路ECGm。心电信号驱动电路ECGd用于向与用户身体接触的电极输出驱动定信号,心电信号检测电路ECGm用于从与用户身体接触的电极获得电信号。
心电检测装置10还可以包括一控制处理单元430,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可以与控制处理单元430连接。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可以将从多个电极获取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给控制处理单元430,然后由控制处理单元430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判断获得心电检测结果或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给其他设备进行判断处理。其中,控制处理单元430可以为任何能够对进行逻辑分析处理的电子元件或组件,例如可以是,但不仅限于,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ARM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
切换组件410可以配置为在心电检测模式下将与同一肢体接触的多个电极切换至并联后分别与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连接,以通过并联后的电极进行电信号发送或接收检测用户身体状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设置在踩踏承载组件100上电极包括第一左足电极LL1、第二左足电极LL2、第一右足电极RL1及第二右足电极RL2,手持组件200上设置的电极包括第一左手电极LA1、第二左手电极LA2、第一右手电极RA1及第二右手电极RA2。切换组件410可以在心电检测模式下,将与用户左足接触的至少两个左足电极切换至并联为左足电极组件LL0,将与用户右足接触的至少两个右足电极切换至并联为右足电极组件RL0,将与用户左手接触的至少两个左手电极切换至并联为左手电极组件LA0,将与用户右手接触的至少两个右手电极切换至并联为右手电极组件RA0。请参照图5,并联后的左足电极组件LL0可以等效为一个与用户左足接触面积更大的电极,同理,对应右足电极组件RL0、左手电极组件LA0以及右手电极组件RA0均可以被分别等效为一个与用户对应部位接触面积更大的电极。
其中,左足电极组件LL0、右足电极组件RL0、左手电极组件LA0、右手电极组件RA0中的一个被配置为与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中的心电信号驱动电路ECGd连接作为驱动电极组件,另外三个电极组件被配置为与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中的心电信号检测电路ECGm连接作为检测电极组件。心电信号驱动电路ECGd用于在心电检测模式下通过驱动电极组件向用户的皮肤表面输出驱动电压,心电信号检测电路ECGm用于在心电检测模式下通过检测电极组件采集用户皮肤表面的电信号。
例如,右足电极组件RL0可以被配置为与心电信号驱动电路ECGd连接作为驱动电极组件,左足电极组件LL0、左手电极组件LA0及右手电极组件RA0可以被配置为与心电信号检测电路ECGm连接作为检测电极组件。由心电信号驱动电路ECGd输出驱动电信号通过右足电极组件RL0传导至用户的身体表面,然后心电信号检测电路ECGm通过与用户皮肤接触的左手电极组件LA0、右手电极组件RA0及左足电极组件LL0获取经用户的身体传导的电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处理单元430进行分析处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请参照图6,三个检测电极组件分别与三路心电信号检测电路ECGm连接。三个检测电极组件分别与电阻R1、R2、R3串联后,在并联接入一均流电路441的输入端连接,均流电路441的输出端连接至心电信号驱动电路ECGd。
其中,均流电路441用于将三个检测电极组件采集的电信号的平均值输出至心电信号驱动电路ECGd。心电信号驱动电路ECGd配置为在均流电路441输出信号的基础上叠加一预设驱动电压(VCM_REF)后输出至驱动电极组件,如此,心电信号驱动电路ECGd输出至驱动电极组件的驱动电压是根据三个检测电极组件采集到的电信号的平均值动态确定的,从而可以使输出驱动电压更加稳定。每路心电信号检测电路ECGm包括运算放大器(U1、U2或U3)及模拟/数字转换器(ADC1、ADC2或ADC3),运算放大器与检测电极组件连接,并与均流电路441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配置为输出检测电极组件采集的电信号和均流电路441输出的电信号之间的差值。
在另一场景中,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10还可以用于进行体脂率检测。心电检测装置10还可以包括体脂信号处理电路440,体脂信号处理电路440包括体脂信号检测电路和体脂信号驱动电路连接。
相应地,为了实现心电检测装置10对体脂率的检测,切换组件410可以在体脂检测模式下,将与同一肢体接触的多个电极切换至分别与体脂信号检测电路或体脂信号驱动电路连接,以通过多个电极对用户进行体脂测量。
例如,请参见图7,切换组件410可以在体脂检测模式下将第一左足电极LL1、第一右足电极RL1、第一左手电极LA1及第一右手电极RA1切换至分别与体脂信号驱动电路(LLs、RLs、LAs、RAs)连接,并将第二左足电极LL2、第二右足电极RL2、第二左手电极LA2及第二右手电极RA2切换至分别与体脂信号检测电路(LLr、RLr、LAr、RAr)连接。体脂信号驱动电路和体脂信号检测电路相互配合,可以通过多个电极检测用户身体的阻抗从而进行体脂分析。
换句话说,本实施例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10在现有体脂称的形态上增加的心电加测功能,并且在不改变现有体脂称形态的情况下通过切换组件410的作用复用了体脂称的电极作为心电检测的电极组件。
为了实现不同检测模式间的切换,该心电检测装置10可以通过设置切换按键、终端交互等方式实现。其中,对于“设置切换按键”的方式:该心电检测装置10可以具有一实体的切换按键,该切换按键可以通过按压方式、按压不同按键等形式与不同的检测模式构成映射,当用户使用不同按压方式,或者按压不同的按键时,该切换组件410确定与按压方式或按压按键对应的检测模式,从而触发检测模式间的切换。而在“终端交互”的方式中:该心电检测装置10可以通过有线/无线的方式,与用户的终端设备进行通讯连接,进而切换组件410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获得用户针对不同检测模式的切换指令。
可选地,下面给出该切换组件410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请参见图8a及图8b,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组件410可以包括多个多路复用器(Multiplexer,MUX)(411A到411H),每个多路复用器411的包括一个复用端口、至少两个可选端口及一个控制端口;
多路复用器411可以根据从控制端口接收到的切换信号选择,将复用端口与至少两个可选端口中的一个电性连接。
可选地,针对每个多路复用器411,其复用端口与多个电极中的一个电极连接,其至少两个可选端口中的第一可选端口连接至体脂信号驱动电路或体脂信号检测电路,至少两个可选端口中的第二可选端口与另一多路复用器411的第二可选端口并联后接入心电信号检测电路ECGm或心电信号驱动电路ECGd。
例如,在图8a及图8b所示电路连接示意图中,第一左手电极LA1和第二左手电极LA2分别连接至多路复用器411A和多路复用器411B的复用端口D。多路复用器411A和多路复用器411B的可选端口S1并联后连接至心电信号检测电路ECGm。多路复用器411A和多路复用器411B的可选端口S2分别连接至体脂信号驱动电路LAs和体脂信号检测电路LAr。多路复用器411A和多路复用器411B的控制端口连接至控制处理单元430。
请参见图8a,在控制处理单元430的控制下,当多路复用器411A和多路复用器411B均选择将其S1端口与D端口电性连接时,第一左手电极LA1和第二左手电极LA2就并联后接入了心电信号检测电路ECGm。
请参见图8b,在控制处理单元430的控制下,当多路复用器411A和多路复用器411B均选择将其S2端口与D端口电性连接时,第一左手电极LA1就被切换至接入体脂信号驱动电路LAs,第二左手电极LA2就被切换至接入体脂信号检测电路LAr。
相应地,其他电极也均在多路复用器411的作用下与其他电极并联后接入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或独立地接入体脂信号处理电路440。
作为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控制处理单元430配置成可以产生切换控制信号并发送给切换组件410以触发切换组件410执行电路切换动作。
在一个例子中,心电检测装置10还包括按键,按键可以与控制处理单元430连接,控制处理单元430配置为根据按键的按压状态确定检测模式并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该案件可以设置于手持组件200上或设置于踩踏承载组件100上。
换句话说,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手持组件200上的按键触发心电检测装置10在不同的检测模式间切换。
在另一个例子中,手持组件200与踩踏承载组件100通过可收纳于踩踏承载组件100或手持组件200中的导线300连接。例如,导线300可以通过盘卷的方式收纳于踩踏承载组件100或手持组件200中。
控制处理单元430设置于踩踏承载组件100或手持组件200上,控制处理单元430配置为可以检测导线300的拉出长度,并根据拉出长度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
例如,在未使用状态下,手持组件200与踩踏承载组件100之间的导线300可以大部分收纳与手持组件200或踩踏承载组件100中,此时手持组件200可以通过磁性吸合、卡合等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固定于踩踏承载组件100上。
当用户需要使用到心电检测功能或体质检测功能时,可以踩踏于踩踏承载组件100上,并将手持组件200拉离踩踏承载组件100。在该过程中,手持组件200与踩踏承载组件100之间的导线300被从手持组件200或踩踏承载组件100中拉出,控制处理单元430可以检测导线300被拉出的长度。
请参照图9a,当控制处理单元430检测到导线300的拉出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长度时(如1.2米),可以判定为体脂检测模式,并向切换组件410发送相应的切换控制信号,使切换组件410将多个电极切换至分别连接至体脂信号驱动电路或体脂信号检测电路。
请参照图9b,当控制处理单元430检测到导线300的拉出长度不大于第一预设长度时,可以判定为心电检测模式,并向切换组件410发出相应的切换控制信号,使切换组件410将与同一肢体接触的多个电极切换至并联后与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连接。
在另一个例子中,控制处理单元430也可以在检测到手持组件200被拉离踩踏承载组件100时,判定为进入体脂检测模式,然后在完成体脂检测后自动地进入心电检测模式,例如,在获得稳定的体脂检测结果后,或者在进入体脂检测模式并维持预设时长后,自动地进入心电检测模式,如此可以减少用户的手动操作。
在另一个例子中,该心电检测装置10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通讯,以便用户利用其他设备对心电检测装置10的检测模式进行切换控制。请参照图10,心电检测装置10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组件450,控制处理单元430可以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组件450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切换指令,然后根据切换指令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
无线通信组件450可以为蓝牙、WiFi通信组件、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或Zigbee等,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终端与心电检测装置10建立无线连接,并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APP)选择自己需要检测模式。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生成相应的切换指令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给心电检测装置10。心电检测装置10的控制处理单元430可以在通过无线通信组件450接收到切换指令后,产生相应的切换控制信号并发送给切换组件410。
例如,请参照图11a和图11b,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APP)可以提供的一交互界面,在交互界面上可以显示对应于不同检测模式的多个虚拟按钮,如体脂检测模式按钮和心电检测模式按钮。请参照图11a当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点击对应体脂检测模式按钮时,生成相应的体脂检测模式切换指令并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给心电检测装置10。心电检测装置10的无线通信组件450接收到切换指令后切换至体脂检测模式,并产生相应的切换控制信号并发送给切换组件410,使所述切换组件410将多个电极切换至图8a所示的连接方式。
请参照图11b,当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点击对应心电检测模式按钮时,生成相应的心电检测模式切换指令并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给心电检测装置10。心电检测装置10的无线通信组件450接收到切换指令后切换至心电检测模式,并产生相应的切换控制信号并发送给切换组件410,使所述切换组件410将多个电极切换至图8b所示的连接方式。
在另一个例子中,该心电检测装置10还可以具有更多的检测模式,例如,体重检测。相应地,心电检测装置10还包括体重检测组件,体重检测组件配置为在踩踏承载组件100被用户踩踏时对用户进行体重测量。控制处理单元430配置为根据体重检测组件测得数据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
例如,用户可以采用站姿完全站立于踩踏承载组件100上和采用坐姿仅将双脚放置于踩踏承载组件100上来触发心电检测装置10在心电检测模式和体脂检测模式之间切换。
当控制处理单元430通过体重检测组件检测到承载组件上的重量大于预设重量阈值,则判定为用户采用站姿完全站立于踩踏承载组件100上,则进入体脂检测模式。
在进入体脂检测模式后,当控制处理单元430通过体重检测组件检测到当前承载组件上的重量不大于预设重量阈值,则判定为采用坐姿仅将双脚放置于踩踏承载组件100,则进入心电检测模式。
在另一个例子中,控制处理单元430也可以配置为在检测通过体重检测组件检测到用户站立于踩踏承载组件100时,自动地进入体脂检测模式,并通过检测导线300的拉出长度或按键的按压状态等判定是否切换至心电检测模式。
作为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切换组件410可以包括多种设置方式。
在一个例子中,请参照图12a,切换组件410包括设置于手持组件200中的第一切换单元410A和设置于踩踏承载组件100中的第二切换单元410B。
若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及体脂信号处理电路440设置于踩踏承载组件100中,则设置于手持组件200上的多个电极与第一切换单元410A连接,第一切换单元410A经导线300与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及体脂信号处理电路440连接。设置于踩踏承载组件100上的多个电极与第二切换单元连接410B,第二切换单元410B再与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及体脂信号处理电路440连接。
相应地,若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及体脂信号处理电路440设置于手持组件200中,则踩踏承载组件100上的电极与第二切换单元410B连接,第二切换单元410B在通过导线300与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及体脂信号处理电路440连接。
在另一个例子中,请参照图12b,切换组件410也可以仅设置于手持组件200或踩踏承载组件100中的一个。
若切换组件410设置于踩踏承载组件100,则设置于手持组件200上的多个电极可以通过手持组件200与承载踩踏组件之间导线300与切换组件410连接,切换组件410再与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及体脂信号处理电路440连接。
相应地,若切换组件410设置于手持组件200,则设置于踩踏承载组件100上的多个电极可以通过手持组件200与承载踩踏组件之间导线300与切换组件410连接,切换组件410再与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及体脂信号处理电路440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对于心电检测装置10与移动终端存在通讯连接的情况下,其对于数据的处理可以存在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由控制处理单元430采用不同频率的滤波器对心电检测数据进行滤波,并由该控制处理单元430对滤波后的心电检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检测判断,获得心电检测结果。然后控制处理期间430也可以将心电检测结果发送给移动终端。
在另一个例子中,也可以由控制处理单元430将滤波后的心电检测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对滤波后的心电检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检测判断由移动终端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判断,获得心电检测结果。
在另一个例子中,还可以由控制处理单元430将从心电信号处理电路420获取到的心电检测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采用不同频率的滤波器对心电检测数据进行滤波,并对滤波后的心电检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然后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检测判断由移动终端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判断,获得心电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心电检测装置10还可以具有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屏、喇叭等,输出设备可以用于输出检测结果。
作为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得到数字化的心电检测数据后,通过配置不同的数字滤波参数可以用于辅助检测不同的心血管疾病。例如对于包括房颤和早搏等心律不齐症状的诊断,滤波器通带频率可设置为0.67-40Hz,通过观察不同导联QRS波群(QRS wavecomplex)及P波的形态来判断是否有心律不齐的病状产生。对于冠心病的筛查,滤波器的通带可设置为0.05Hz-150Hz,通过观察不同导联ST段波形的变化可用于判断是否有心肌缺血的病状发生。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10的基础上结合BCG(心冲击描记图)、PPG(光电容积描记法)、IPG(阻抗静脉造影)中的一种或多种技术,还可实现对心脏与身体不同部位PWV(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量,从而得到动脉硬化程度的检测结果。
作为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由于心电特征、体重特征等对于用户具有唯一标识性,因此可以利用检测到的不同数据实现对于用户身份的识别。具体地,可以在获得心电检测数据后可以进行特征提取,通过R波、T波、P波的幅值信息并结合心电检测装置10测得的体重数据可以确定不同用户的生理参数特征信息。后续在用户使用时,通过获取当前用户的生理参数特征信息,与已记录的用户的生理参数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可以实现用户身份识别,从而可以调用例如历史检测数据、与该心电检测装置10相关的历史配置信息等,以实现更加差异化的交互功能。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上述用户身份识别的功能,下面给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请参照图13,下面给出一种进行用户身份识别和心电检测数据或心电检测结果关联记录的具体流程。
步骤S311,获取心电检测装置发送的体重数据及心电检测数据。
其中,体重数据可以在用户站立于上述心电检测装置时,由该心电检测装置获得,心电检测数据可以由上述心电检测装置在心电检测模式下采集获得。
步骤S312,对接收到的心电检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R波、T波、P波的幅值信息。
步骤S313,将心电检测数据的R波、T波、P波的幅值信息及体重数据与已记录用户的历史检测数据进行比对,判断本次接收到的心电检测数据和体重数据是否属于已记录用户。
可选地,在该步骤中,可以将本次接收的心电检测数据的R波、T波、P波的幅值信息与已存的某个已记录用户的档案中的历史心电检测数据进行比对,并将本次接收到体重数据与该已记录用户的历史体重数据进行比对。
若本次接收的心电检测数据的R波、T波、P波的幅值与该已记录用户历史心电检测数据的偏差值小于第一阈值,且本次接收到的体重数据与该已记录用户的历史体重数据的偏差值小于第二阈值,则判定本次接收到的心电检测数据和体重数据属于该已记录用户。
若本次接收的心电检测数据的R波、T波、P波的幅值与该已记录用户历史心电检测数据的偏差值不小于第一阈值,或本次接收到的体重数据与该已记录用户的历史体重数据的偏差值不小于第二阈值,则判定本次接收到的心电检测数据和体重数据不属于该已记录用户。
步骤S314,若本次接收到的心电检测数据和体重数据属于该已记录用户,该已记用户的档案作为目标档案。
步骤S315,若本次接收到的心电检测数据和体重数据不属于该已记录用户,则由移动终端显示一用户记录创建界面,接收用户在该界面输入的用户信息创建新的用户档案,并将该新建的用户档案作为目标档案。
可选地,请参照图14,移动终端可以提供一显示界面,在该显示界面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称以创建对应的用户档案。
步骤S316,将本次接收的心电检测数据或根据本次心电检测数据得出的心电检测结果记录至目标用户档案。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显示心电检测数据或根据心电检测数据得出的心电检测结果。请参照图15,若本次接收到的心电检测数据和体重数据属于该已记录用户,可以将本次获得的心电检测数据和/或体重数据与该用户的历史检测数据一起进行比对显示,以方便用户观察。
在请参照图16,下面给出一种根据心电检测数据获得心电检测结果,并进行用户身份识别和心电检测结果关联记录的具体流程。
步骤S611,获得体重数据及心电检测数据。
其中,体重数据及心电检测数据可以由心电检测装置检测获得。
步骤S612,通过0.67-40Hz数字滤波器对接收到的心电检测数据进行滤波。
步骤S613,针对0.67-40Hz数字滤波器得到的滤波结果,对滤波后的心电检测数据进行ST段的特征提取,获得ST段的特征。
步骤S614,根据心电检测数据ST段的特征检测用户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的病症,得到第一心电检测结果。
通过步骤S612到步骤S614,可以使用心电检测装置获取到的心电检测数据进行心肌缺血的病症的筛查,从而判断用户是否具有例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步骤S615,通过0.05Hz-150Hz数字滤波器对接收到的心电检测数据进行滤波。
步骤S616,对滤波后的心电检测数据进行R波、T波、P波的特征提取,获得R波、T波、P波的幅值信息。
步骤S617,将心电检测数据的R波、T波、P波的幅值信息及体重数据与已记录用户的历史检测数据进行比对,判断本次接收到的心电检测数据和体重数据是否属于已记录用户。
步骤S618,若本次接收到的心电检测数据和体重数据属于该已记录用户,该已记用户的档案作为目标档案。
步骤S619,若本次接收到的心电检测数据和体重数据不属于该已记录用户,则显示一用户记录创建界面,接收用户在该界面输入的用户信息创建新的用户档案,并将该新建的用户档案作为目标档案。
步骤S620,根据心电检测数据R波、T波、P波的幅值信息检测该用户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的病症,得到第二心电检测结果。
通过步骤S615到S619,可以使用心电检测装置获取到的心电检测数据及体重数据进行用户身份的识别,为后续心电检测结果的关联记录提供依据。通过步骤S615、S616和S620,可以使用心电检测装置获取到的心电检测数据进行心律不齐的病症的筛查。
其中,步骤S612到步骤620可以由心电检测装置或移动终端单独执行,也可以分别由心电检测装置和移动终端执行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步骤S621,将第一心电检测结果及第二心电检测结果记录至目标用户档案。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心电检测数据、第一心电检测结果和/或第二心电检测结果可以存储在移动终端本地。在另一个例子中,请参照图17,移动终端20还可以通过网络与云端服务30通信,将心电检测数据、第一心电检测结果和/或第二心电检测结果上传至云端服务器30进行保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踩踏承载组件、手持组件、控制处理单元及切换组件;
所述踩踏承载组件和所述手持组件上分别设置多个电极,所述多个电极用于与用户的肢体接触;
所述手持组件与所述踩踏承载组件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线被盘卷收纳于所述手持组件或所述踩踏承载组件内部,所述手持组件在接收到用户的拉扯操作时,所述导线被扯出,所述手持组件远离所述踩踏承载组件;所述手持组件被用户放开时,所述导线被收回,所述手持组件贴近所述踩踏承载组件;
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踩踏承载组件或所述手持组件上,用于检测所述导线的拉出长度,并根据所述拉出长度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所述切换控制信号用于触发所述切换组件切换检测模式;
在心电检测模式下,所述切换组件将与同一肢体接触的多个电极与心电信号处理电路并联,并联后的电极发送或接收电信号;
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接收的电信号,确定出心电检测数据,所述心电检测数据包括R波的幅值信息、T波的幅值信息和P波的幅值信息;
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还用于采用不同频率的滤波器对所述心电检测数据进行滤波,并对所述滤波后的心电检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检测判断,获得心电检测结果,所述心电检测结果用于发送至移动终端进行显示;
所述踩踏承载组件,还用于检测用户的体重数据;
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基于所述体重数据和所述心电检测数据,确定出所述用户为第一用户,并检测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体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体脂检测模式下,所述切换组件将与同一肢体接触的多个电极切换至分别与体脂信号检测电路或体脂信号驱动电路连接,以通过所述多个电极对用户进行体脂测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包括设置于所述踩踏承载组件上的第一左足电极、第二左足电极、第一右足电极及第二右足电极,所述多个电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手持组件上的第一左手电极、第二左手电极、第一右手电极及第二右手电极;
所述切换组件具体用于:当获得切换控制信号为心电检测指令时将所述第一左足电极及第二左足电极切换至并联为左足电极组件,将所述第一右足电极及第二右足电极切换至并联为右足电极组件,将所述第二左手电极及第一左手电极切换至并联为左手电极组件,将所述第二右手电极及第一右手电极切换至并联为右手电极组件;
其中,所述左足电极组件、右足电极组件、左手电极组件、右手电极组件中的一个与所述心电信号处理电路中的心电信号驱动电路连接作为驱动电极组件,另外三个电极组件与所述心电信号处理电路中的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连接作为检测电极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足电极组件与心电信号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左足电极组件、左手电极组件及右手电极组件与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检测电极组件分别与三路所述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连接;
三个所述检测电极组件还并联后与一均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均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心电信号驱动电路;
所述心电信号驱动电路用于在所述均流电路输出信号的基础上叠加一预设驱动电压后输出至所述驱动电极组件;
每路所述心电信号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及AD转换器,所述运算放大器与所述检测电极组件连接,并与所述均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用于输出所述检测电极组件采集的电信号和所述均流电路输出的电信号之间的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所述切换组件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配置成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以触发所述切换组件执行切换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手持组件上的按键,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按键的按压状态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体重检测组件,所述体重检测组件用于在所述踩踏承载组件被用户踩踏时对用户进行体重测量;
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体重检测组件测得数据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接收从移动终端发送的切换指令,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
11.一种心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检测电路包括多个电极、控制处理单元及切换组件;所述多个电极包括:
足部电极和手部电极;
所述足部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左足电极,用于在被用户踩踏时与用户左足底接触;
所述足部电极还包括至少两个右足电极,用于在被用户踩踏时与用户右足底接触;
所述手部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左手电极,用于供用户左手接触;
所述手部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右手电极,用于供用户右手接触;
所述足部电极与所述手部电极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线被盘卷收纳于所述手部电极或所述足部电极附近,所述手部电极在接收到用户的拉扯操作时,所述导线被扯出,所述手部电极远离所述足部电极;所述手部电极被用户放开时,所述导线被收回,所述手部电极贴近所述足部电极;
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导线的拉出长度,并根据所述拉出长度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所述切换控制信号用于触发所述切换组件切换检测模式;
所述切换组件,用于在心电检测模式下,将所述多个电极中的部分电极并联后与心电信号驱动电路或心电信号检测电路,以通过并联后的电极进行电信号发送或接收;
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接收的电信号,确定出心电检测数据,所述心电检测数据包括R波的幅值信息、T波的幅值信息和P波的幅值信息;
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还用于采用不同频率的滤波器对所述心电检测数据进行滤波,并对所述滤波后的心电检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检测判断,获得心电检测结果,所述心电检测结果用于发送至移动终端进行显示;
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用于接收踩踏承载组件发送的用户的体重数据;
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基于所述体重数据和所述心电检测数据,确定出所述用户为第一用户,并检测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体状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心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具体用于:
当获得切换控制信号为心电检测指令时将所述至少两个左足电极并联为左足电极组件,将所述至少两个右足电极并联为右足电极组件,将所述至少两个左手电极并联为左手电极组件,将所述至少两个右手电极并联为右手电极组件;其中,所述左足电极组件、右足电极组件、左手电极组件、右手电极组件中的一个与心电信号驱动电路连接作为检测电极组件,另外三个电极组件与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连接作为驱动电极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心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足电极组件与心电信号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左足电极组件、左手电极组件及右手电极组件与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心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检测电极组件分别与三路所述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连接;
三个所述检测电极组件还并联后与一均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均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心电信号驱动电路;
所述心电信号驱动电路用于在所述均流电路输出信号的基础上叠加一预设驱动电压后输出至所述驱动电极组件;
每路所述心电信号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及AD转换器,所述运算放大器与所述检测电极组件连接,并与所述均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用于输出所述检测电极组件采集的电信号和所述均流电路输出的电信号之间的差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心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还用于:
在体脂检测模式下,将所述多个电极分别与体脂信号检测电路或体脂信号驱动电路连接,以通过所述多个电极对用户进行体脂测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心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左足电极包括第一左足电极和第二左足电极,所述至少两个右足电极包括第一右足电极和第二右足电极,所述至少两个左手电极包括第一左手电极和第二左手电极,所述至少两个右手电极包括第一右手电极和第二右手电极;
所述切换组件在所述体脂检测模式下,将所述第一左足电极、第一右足电极、第一左手电极和第一右手电极用于分别与不同的体脂信号驱动电路连接,将所述第二左足电极、第二右足电极、第二左手电极和第二右手电极用于分别与不同的体脂信号检测电路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心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用于产生不同的切换控制信号;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多路复用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心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检测电路还包括控制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还与所述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对从所述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获取到的信号进行处理。
19.一种心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10任意一个所述的心电检测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当获得切换控制信号为心电检测指令时,通过所述切换组件将所述多个电极中的部分电极并联后与心电信号驱动电路或心电信号检测电路,以通过并联后的电极进行电信号发送或接收检测用户身体状况。
CN202010097739.4A 2020-02-17 2020-02-17 心电检测装置、电路及方法 Active CN1132619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7739.4A CN113261972B (zh) 2020-02-17 2020-02-17 心电检测装置、电路及方法
PCT/CN2021/075214 WO2021164561A1 (zh) 2020-02-17 2021-02-04 心电检测装置、电路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7739.4A CN113261972B (zh) 2020-02-17 2020-02-17 心电检测装置、电路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1972A CN113261972A (zh) 2021-08-17
CN113261972B true CN113261972B (zh) 2023-06-27

Family

ID=77227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7739.4A Active CN113261972B (zh) 2020-02-17 2020-02-17 心电检测装置、电路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1972B (zh)
WO (1) WO20211645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31524A1 (fr) 2021-12-31 2023-07-07 Withings Station de mesure avec mesure d’électrocardiogramme
FR3131522A1 (fr) 2021-12-31 2023-07-07 Withings Station de mesure avec poignée
FR3131521A1 (fr) 2021-12-31 2023-07-07 Withings Station de mesure avec mesure de l’activité sudorale
FR3131523A1 (fr) 2022-12-29 2023-07-07 Withings Station de mesure avec mesure d’électrocardiogramm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3350A (zh) * 2002-03-18 2005-07-20 梅特勒-托莱多有限公司 称量秤的测力元件以及称量秤
CN2791617Y (zh) * 2005-04-30 2006-06-28 可瑞尔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多功能家用电子体重秤
CN1819855A (zh) * 2003-05-13 2006-08-16 萨瓦柯公司 检测、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系统和方法
CN106859632A (zh) * 2015-12-11 2017-06-20 包骏 一种可穿戴式实时多通道非接触式心电仪及其心电监测方法
CN107961009A (zh) * 2017-11-14 2018-04-2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体脂秤
CN108078568A (zh) * 2017-12-19 2018-05-2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高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8701219A (zh) * 2017-03-14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形信号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208595963U (zh) * 2018-08-22 2019-03-12 可瑞尔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测量婴儿身长的婴儿秤
CN209032069U (zh) * 2018-07-03 2019-06-28 唐满林 折叠伸缩式浴缸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55249B1 (ko) * 2000-04-03 2002-10-11 박원희 체성분분석, ecg 및 맥박감지기능을 갖춘 컴퓨터
JP2005118193A (ja) * 2003-10-15 2005-05-12 Advanced Medical Kk 複合計測装置
KR101448135B1 (ko) * 2007-12-11 2014-10-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펜 타입의 생체 신호 측정 장치
CN202568246U (zh) * 2012-05-15 2012-12-05 滁州学院 便携式低成本多路心电监护仪
JP2015523578A (ja) * 2012-07-27 2015-08-13 ソルラブ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敏捷な画像化システム
CN105307565B (zh) * 2013-05-07 2019-03-15 圣犹达医疗用品电生理部门有限公司 利用电极空间布置以用于表征心脏传导状况
CN104207755B (zh) * 2013-06-03 2018-06-29 飞比特公司 可佩戴心率监视器
CN104146703A (zh) * 2014-08-21 2014-11-19 于东方 一种健康检测系统
CN204121012U (zh) * 2014-08-21 2015-01-28 于东方 一种健康检测系统
CN104398252A (zh) * 2014-11-05 2015-03-11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心电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849519B2 (en) * 2015-03-31 2020-12-01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of the Commonwealth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Wearable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measurement devices, software,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5286853B (zh) * 2015-11-17 2019-03-15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疾病检测方法及装置、可穿戴设备
CN205433673U (zh) * 2016-03-31 2016-08-10 杭州优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式生理参数测量装置用电极
CN106108902B (zh) * 2016-08-05 2023-09-08 深圳华大久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质秤
CN206880670U (zh) * 2017-01-09 2018-01-16 上海医思信息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接触式心电信号采集椅及测量系统
US20170173262A1 (en) * 2017-03-01 2017-06-22 François Paul VELTZ Medical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WO2018218037A1 (en) * 2017-05-26 2018-11-29 Analog Devices, Inc. Biopotential measurement system and apparatus
CN207150557U (zh) * 2017-07-18 2018-03-27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复用电路及设有该电路的智能腕戴设备
CN107844747A (zh) * 2017-10-13 2018-03-2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体重检测装置生物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7865653B (zh) * 2017-12-20 2024-04-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体脂率测量准确度的电极复用电路及可穿戴设备
US11504071B2 (en) * 2018-04-10 2022-11-22 Hill-Rom Services, Inc. Patient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data from multiple sources in a healthcare facility
CN209863815U (zh) * 2019-03-11 2019-12-31 浙江荷清柔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心电监测电极组件与心电监测装置
CN110664398A (zh) * 2019-10-29 2020-01-10 青岛歌尔智能传感器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人体体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3350A (zh) * 2002-03-18 2005-07-20 梅特勒-托莱多有限公司 称量秤的测力元件以及称量秤
CN1819855A (zh) * 2003-05-13 2006-08-16 萨瓦柯公司 检测、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系统和方法
CN2791617Y (zh) * 2005-04-30 2006-06-28 可瑞尔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多功能家用电子体重秤
CN106859632A (zh) * 2015-12-11 2017-06-20 包骏 一种可穿戴式实时多通道非接触式心电仪及其心电监测方法
CN108701219A (zh) * 2017-03-14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形信号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61009A (zh) * 2017-11-14 2018-04-2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体脂秤
CN108078568A (zh) * 2017-12-19 2018-05-2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高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9032069U (zh) * 2018-07-03 2019-06-28 唐满林 折叠伸缩式浴缸
CN208595963U (zh) * 2018-08-22 2019-03-12 可瑞尔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测量婴儿身长的婴儿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64561A1 (zh) 2021-08-26
CN113261972A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61972B (zh) 心电检测装置、电路及方法
KR102067979B1 (ko) 심전도 측정 장치
RU2677767C2 (ru) Система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й регистрации электрокардиограммы
KR100624425B1 (ko) 생체신호 측정을 위한 일체화된 다중전극, 일체화된다중전극을 이용한 생체신호 측정방법 및 장치와,일체화된 다중전극을 이용한 리드검색방법
JP3214887U (ja) 心血管の健康モニタリング装置
CN203539335U (zh) 心血管检测装置
CN108294743B (zh) 一种机器人及心电检测方法
CN106974629A (zh) 动态心血管活动监测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系统
WO2020259725A1 (en) A pocket ecg for heart attack diagnostics
CN107148305A (zh) 移动终端、辅助设备、血压测量系统及方法
JP2019502507A (ja) ハンドヘルド型心臓血管の健康状態のモニター装置
JP2023099105A (ja) ウエアラブルデバイスを利用する心電図測定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Ozturk et al. Single-arm diagnostic electrocardiography with printed graphene on wearable textiles
KR101375443B1 (ko) 리드가 없는 무선 심전도 측정 시스템과 심장의 생체 활동 전위 측정 방법
EP2984984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physiological signal
US2021012806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assive Recording of the Electrocardiogram while Working at a Desk
CN103705231B (zh) 动态心电信号捕获方法
CN205251532U (zh) 一种便捷式心电检测仪
KR102213513B1 (ko) 심전도 측정 장치
KR20200116885A (ko)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를 이용하는 심전도 측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2269411B1 (ko) 심전도 측정 장치
CN110891483A (zh) 心电图信号处理装置、个人认证装置以及心电图信号处理方法
US20230000418A1 (en) Portable electrocardiograph, electrocardiograph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program recorded therein
CN215503016U (zh) 生物信息电检测装置和可穿戴健康设备
WO2024052977A1 (ja) 生体信号計測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