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1854B - 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1854B
CN113261854B CN202110712075.2A CN202110712075A CN113261854B CN 113261854 B CN113261854 B CN 113261854B CN 202110712075 A CN202110712075 A CN 202110712075A CN 113261854 B CN113261854 B CN 1132618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fixed
rod
assembly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120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61854A (zh
Inventor
黄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laru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laru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laru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laru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120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18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1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1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1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1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483Warming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不同加热方式的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壳体内设有保护组件和监测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监测组件均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具有多种加热方式,适用各种材质的锅具,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且可以持续低温加热。

Description

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使用电能的加热器具为电磁炉或电陶炉。电磁炉的热效率、加热速度优于电陶炉,所以在诸如烧水、煮面、吃火锅等场合下电磁炉比电陶炉更省电,且电磁炉炉体本身并不发热,并且在没放锅具或锅具不合适的情况下线圈并不工作,安全性更高。
但电磁炉的“慢火”仅仅是通过间歇启停线圈来模拟慢火,烹饪效果较差,而电陶炉可以做到真正烹饪意义上的低温慢火,非常适合炖煮、熬汤、煮茶。
二者各有优缺点,因此,需要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用以实现既可以做到电磁炉的高热效率和高加热速度,还可以做到电陶炉实现的低温慢火,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不同加热方式的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
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壳体内设有保护组件和监测组件;
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监测组件均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控制器、操控按键、指示灯、显示屏,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操控按键、指示灯、显示屏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顶部采用黑晶体面板;
所述第一加热件为电磁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件为红外加热组件,且所述第二加热件位于所述第一加热件上方。
优选地,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和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加热件加热时的加热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二加热件加热时的加热温度。
优选地,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环绕所述加热组件均匀分布的若干组夹持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为L型板,所述固定架较短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侧底部,所述固定架较长的一端的一侧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侧侧面,所述固定架的另一侧中间位置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为中空结构,所述导向套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导向杆的一端,所述导向杆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伸入所述导向套内并与所述导向套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衬板的一侧,所述衬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若干均匀分布的若干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支撑所述加热组件;
所述衬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磁铁,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衬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相对布置,且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对的一侧磁极相同;
所述衬板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环绕所述导向杆均匀分布的气囊,所述气囊远离所述衬板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架相接触;
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有若干环绕所述导向杆均匀分布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有推移塞,所述推移塞伸入调节块的第一腔体中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块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上侧;
所述固定架较短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立板,所述立板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转动连接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有终端止挡;
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螺杆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螺纹孔的部分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终端止挡上,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液压油。
优选地,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束线组件;
所述束线组件包括过线筒,所述过线筒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侧壁,电源线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且连接有插头,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过线筒后伸入所述壳体内且缠绕在电动绕线轮上,所述过线筒内设有若干组环绕所述电源线均匀分布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过线筒内侧壁,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传动连杆的中部,所述传动连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过线筒内侧壁,所述传动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夹持板上;
所述辅助连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过线筒内侧壁,所述辅助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夹持板上;
所述传动连杆位于所述辅助连杆和所述伸缩杆之间;
所述夹持板远离所述传动连杆和所述辅助连杆的一侧夹持所述电源线;
所述电动绕线轮上设有拉力传感器,所述电动绕线轮与所述拉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若干支脚;
所述支脚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底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外连接套的一端,所述外连接套的另一端套设在内连接套的一端外侧,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内连接套的另一端接触放置面,用于支撑所述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
优选地,所述外连接套与所述内连接套之间设有缓冲组件;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块以及关于所述缓冲块对称布置的两组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推块,所述推块固定在所述缓冲块上,所述推块远离所述缓冲块的一侧铰接转向连杆的一端,所述转向连杆的中部铰接杆架的一端,所述杆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内连接套底部,所述转向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传动杆的一端,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齿条的一端,所述齿条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齿条的齿侧朝向所述支脚的中心,所述齿条远离所述支脚的中心的一侧设有若干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齿条的一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固定在导轨上,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传动,所述齿轮通过齿轮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外连接套内;
两组所述调节组件中的所述齿轮啮合传动。
优选地,所述缓冲块的材质为EPP、EPE、橡胶、乳胶或树脂中任一种。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夹持组件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束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1、壳体;101、控制面板;2、加热组件;201、第一加热件;202、第二加热件;3、保护组件;301、固定架;302、支撑板;303、导向套;304、导向杆;305、衬板;306、气囊;307、活塞杆;308、推移塞;309、第一腔体;310、第二腔体;311、立板;312、螺杆;313、第三弹簧;314、过线筒;315、伸缩杆;316、传动连杆;317、辅助连杆;318、夹持板;4、监测组件;5、支脚;501、连接板;502、外连接套;503、内连接套;6、缓冲块;7、推块;8、转向连杆;9、杆架;10、传动杆;11、齿条;12、连接块;13、导轨;14、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如图1、2所示,包括加热组件2,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不同加热方式的第一加热件201和第二加热件202;
所述加热组件2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控制面板101,所述壳体1内设有保护组件3和监测组件4;
所述加热组件2和所述监测组件4均与所述控制面板101电连接。
所述控制面板101包括控制器、操控按键、指示灯、显示屏,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操控按键、指示灯、显示屏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使用时,通过控制面板101发出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开/关机,设定工作模式,设定加热功率,设定加热时间等,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煮水、火锅、炒菜、炖汤等,控制面板101中的控制按键有若干个,若干个按键中包括开/关机键,加热功率调节按键(调大和调小),其余控制按键每个控制按键对应一个工作模式,通过按压控制面板101中对应的按键实现开/关机,调节加热功率以及选择工作模式;在按下按键的同时,控制面板101的显示屏显示按下的按键对应的工作模式;当按下加热功率调节按键时,控制面板101的显示屏显示当前加热组件2的加热功率;当按下开/关机键时,控制面板101中的指示灯亮起,提示已开机;且通过同时设置显示屏和指示灯,在显示屏和指示灯其中一个故障损坏时,仍可以知道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是开机状态还是关机状态(正常开机状态下,显示屏和指示灯均亮起,有显示,当关机后,显示屏和指示灯均熄灭;当其中一个损坏时,通过另一个亮起仍可以知道是否是开机状态)。
加热组件2包括不同加热方式的第一加热件201和第二加热件202,用以实现不同的工作模式所需,执行煮水、火锅等需要高加热功率、高加热效率的加热方式,执行炖汤、煮茶等需要持续低温加热的加热方式,根据控制面板101发出的不同工作模式选择加热组件2中的第一加热件201或第二加热件202工作,以实现需要的加热方式。
通过设置监测组件4,对加热组件2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加热组件2的工作状态包括:加热组件2是否工作,加热组件2当前的加热温度和当前的加热输出功率等,当监测组件4检测到加热组件2的工作温度异常(温度不满足设定要求,不能实现目标加热效果或温度过高,可能存在短路等安全隐患)时,及时调节加热组件2的工作状态,当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不能实现目标加热效果时,调高加热组件2的加热功率,使得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可以实现目标加热效果,当加热组件2的加热功率调节至最大但仍不能实现目标加热效果时,表示加热组件2工作异常,无法正常工作,此时,控制面板101接收到监测组件4的监测结果,并将在控制面板101的显示屏上显示故障报警,提示加热组件2工作异常,需进行检修、更换。
通过设置保护组件3,首先,通过保护组件3将加热组件2进行固定,使得加热组件2固定在壳体1内固定位置,不会随意移动,保证加热组件2的热量输出方向始终在指定位置朝向在指定方向;其次,通过保护组件3实现对加热组件2的保护功能,当所述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出现意外跌落等情况时,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防护功能,保护加热组件2不受到伤害,避免由于意外跌落等情况造成加热组件2损伤,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所述壳体1顶部采用黑晶体面板;
所述第一加热件201为电磁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件202为红外加热组件,且所述第二加热件202位于所述第一加热件201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通过第一加热件201的电磁加热组件2实现快速、高效加热,用于煮水、火锅等工作模式;
通过第二加热件202的红外加热组件2实现对不同材质的锅具均可适用,不挑锅具;且电磁加热组件2在低功率加热时采用间歇工作的方式实现低温加热,红外加热组件2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温慢炖”,即保持持续的低功率加热,当需要炖汤、煮茶时,采用第二加热件202进行加热工作,可以模拟明火效果;
电磁加热组件2可以实现快速升温、高热效率、节能环保的效果,但电磁加热组件2在低温加热时不稳定,且挑锅具,只能使用金属平底锅具,稍微有接触不良就会停止工作;
红外加热组件2温度高,最高可达到600多度,且热量输出均匀,使得加热目标可以均匀受热升温,且不挑锅具,只要是平地锅具均适用,且可以实现持续低温加热,但加热慢、加热效率低、加热结束后面板降温慢,容易烫伤;
综上,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第一加热件201和第二加热件202,实现对各种材质的锅具均适用的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第一加热件201或第二加热件202工作,以实现不用的加热模式,实现最优的加热效果,保证加热组件2的加热效率和加热效果最优,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监测组件4包括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和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加热件201加热时的加热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二加热件202加热时的加热温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监测组件4对加热组件2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其中,
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对第一加热件201加热时的加热温度进行检测,控制面板101中的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检测信息,当第一加热件201的工作温度过高时,控制器发出指令,降低第一加热件201的加热功率,从而降低过高的温度,避免温度长时间超过标准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当第一加热件201处于低加热功率,但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仍过高,则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加热件201停止工作,并在控制面板101的显示屏显示故障报警信息(温度过高,工作异常);
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对第二加热件202加热时的加热温度进行检测,控制面板101中的控制器接收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检测信息,当第二加热件202的工作温度过高时,控制器发出指令,降低第二加热件202的加热功率,从而降低过高的温度,避免温度长时间超过标准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当第二加热件202处于低加热功率,但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仍过高,则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加热件202停止工作,并在控制面板101的显示屏显示故障报警信息(温度过高,工作异常);
且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和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共同工作,当其中一个故障或损坏导致无法正常工作时,另一个可以代替其进行温度检测,从而保证第一加热件201和第二加热件202的工作温度都处于被监测状态,在其工作异常时可以及时发现。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2、3所示,所述保护组件3包括环绕所述加热组件2均匀分布的若干组夹持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架301,所述固定架301为L型板,所述固定架301较短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侧底部,所述固定架301较长的一端的一侧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侧侧面,所述固定架301的另一侧中间位置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固定架301的一侧设有导向套303,所述导向套303为中空结构,所述导向套303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导向杆304的一端,所述导向杆304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伸入所述导向套303内并与所述导向套303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304的另一端固定在衬板305的一侧,所述衬板30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若干均匀分布的若干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302的一侧,所述支撑板302的另一侧支撑所述加热组件2;
所述衬板305靠近所述支撑板302的一侧设有第一磁铁,所述支撑板302靠近所述衬板305的一侧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相对布置,且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对的一侧磁极相同;
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为电磁铁,通电生磁,断电失磁。
所述衬板305靠近所述固定架301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环绕所述导向杆304均匀分布的气囊306,所述气囊306远离所述衬板305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架301相接触;
所述支撑板302靠近所述固定架301的一侧设有若干环绕所述导向杆304均匀分布的活塞杆307,所述活塞杆307远离所述支撑板302的一端设有推移塞308,所述推移塞308伸入调节块的第一腔体309中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块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309连通的第二腔体310,所述第二腔体310位于所述第一腔体309上侧;
所述固定架301较短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立板311,所述立板311靠近所述固定架301的一侧转动连接螺杆312的一端,所述螺杆312的另一端设有终端止挡;
所述支撑板302上设有与所述螺杆312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杆3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螺纹孔的部分套设有第三弹簧313,所述第三弹簧31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终端止挡上,所述第三弹簧31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302靠近所述固定架301的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对称布置的夹持组件,对加热组件2进行安装固定,且由于夹持组件的自调节特性,可以适应多种尺寸的加热组件2;
安装时,将加热组件2放置在对称布置的两个夹持组件之间,加热组件2将夹持组件的支撑板302推向夹持组件的固定架301方向,支撑板302向着固定架301方向移动的同时带动活塞杆307同步移动,活塞杆307移动的同时带动推移塞308在第一腔体309内移动,将第一腔体309内的空气推入第二腔体310内,随着推移塞308在第一腔体309内的持续移动,第二腔体310内和第一腔体309内固定架301与推移塞308之间部分的空气内压缩;支撑板302向着固定架301方向移动的同时还使得第二弹簧受力压缩,第二弹簧受力压缩的同时带动衬板305也向着固定架301方向移动,衬板305移动的同时带动导向杆304在导向套303内(向着固定块)滑动,导向套303内的第一弹簧受力压缩,且气囊306在衬板305作用下受压变形;支撑板302移动的同时,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杆312随着支撑板302的移动转动,套设在螺杆312上的第三弹簧313受力压缩;当加热组件2放置到位后,由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夹持组件中的第一腔体309和第二腔体310内被压缩的空气给推移塞308远离所述固定架301方向的力,受压的第一弹簧给导向杆304远离固定块的反向(即远离所述固定架301方向)的力,受压的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313也会给支撑板302远离所述固定架301方向的力,使得相对的两组夹持组件的支撑板302对加热组件2进行有效支撑,使加热组件2在壳体1内的位置固定;
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为电磁铁,通电生磁,断电失磁,当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通电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携带相同极性的磁性,同极相斥,则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会产生互相远离的力,这种同极相斥的力将支撑板302推向远离固定架301方向;由于电磁感应现象会影响磁铁磁性,故在使用电磁加热组件2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不通电,此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无磁性,从而不会影响电磁加热组件2工作;当使用红外加热组件2工作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通电,此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携带同级相同极性的磁性,使得相对布置的两组夹持组件对加热组件2的夹持力更大、更稳定。
关于加热组件2相对的两个夹持组件在夹持组件安装完毕后,处于受压状态,两组夹持组件中的支撑板302较空闲状态(未安装加热组件2时)下均向着固定架301方向有一定偏移,当加热组件2给支撑架的外力作用消失时,支撑板302会由工作状态(安装好加热组件2后)下的位置逐渐恢复到空闲状态下的位置,可知,当所述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受到外力作用时,如意外跌落,跌落过程中,加热组件2在相对的两个夹持组件中偏向其中一个夹持组件时,加热组件2靠近的那个夹持组件继续受压,受压的夹持组件的支撑板302继续向着固定架301移动,而另一个夹持组件的支撑板302从工作状态逐渐向空闲状态变化,其上的支撑板302向着远离固定架301的位置移动,此时,加热组件2仍然可以被相对的两个夹持组件有效夹持,且通过夹持组件中推移塞308在第一腔体309内的滑动,配合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313的受压-复位过程,使得在相对的两个夹持组件在对加热组件2起到有效支撑的同时还不会对其产生硬性冲击。
对于传统的螺丝固定的方式,加热组件2的边缘部分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内,在受到外力作用,如意外跌落等情况,由于刚性连接的固定方式,很容易使得连接处断裂,使得加热组件2失去有效固定支承,位置无法固定;相对传统的通过螺栓固定位置的方式,采用对称布置的两组夹持组件对加热组件2进行固定,使得即使在跌落过程中,夹持组件对加热组件2起到有效支撑的同时还通过夹持组件的动作变化降低了加热组件2受到的冲击,使得夹持组件对在加热组件2进行有效支撑、固定的同时还起到保护效果。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4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腔体309内设有液压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通过液压油的设置,夹持组件受压时,第一腔体309中的液压油在推移塞308的作用下推入第二腔体310内,当夹持组件受力减小甚至消失时,;流入第二腔体310内的液压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回第一腔体309内,推移塞308逐渐恢复原位,夹持组件也逐渐恢复原状。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5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所述保护组件3还包括束线组件;
所述束线组件包括过线筒314,所述过线筒31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侧壁,电源线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外且连接有插头,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过线筒314后伸入所述壳体1内且缠绕在电动绕线轮上,所述过线筒314内设有若干组环绕所述电源线均匀分布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伸缩杆315,所述伸缩杆315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过线筒314内侧壁,所述伸缩杆315的另一端铰接在传动连杆316的中部,所述传动连杆31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过线筒314内侧壁,所述传动连杆316的另一端固定在夹持板318上;
所述辅助连杆31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过线筒314内侧壁,所述辅助连杆317的另一端固定在夹持板318上;
所述传动连杆316位于所述辅助连杆317和所述伸缩杆315之间;
所述夹持板318远离所述传动连杆316和所述辅助连杆317的一侧夹持所述电源线;
所述电动绕线轮上设有拉力传感器,所述电动绕线轮与所述拉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101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对于传统的加热器具,其电源线位于壳体1外的部分长度固定,不便于使用,且某些时候线太短,不能满足使用需求,通设置束线组件,使得漏出壳体1外的电源线长度可控,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自行调节,便于使用。
空闲状态下,伸缩杆315缩短,传动连杆316随伸缩杆315的缩短带动夹持板318向着远离电源线的方向运动,辅助连杆317随夹持板318的运动同步运动,起到辅助支撑作用;
当需要将电源线拉出时,拉动位于壳体1外的电源线,缠绕在电动绕线轮上的电源线逐渐放松,位于壳体1外的电源线逐渐增长,设施在电动绕线轮上的拉力传感器对电源线受到的拉力进行检测,当拉力传感器的检测值从有变无时,表示使用者已将电源线拉至目标长度,电源线位于壳体1外的长度已满足使用需求,不需要再发生变化,此时,伸缩杆315伸长,传动连杆316随着伸缩杆315的伸长带动夹持板318对电源线进行有效夹持,将夹持板318夹持住的电源线固定位置,使得电源线不再移动,保持露出壳体1外的电源线长度不发生变化;当需要收回电源线时,通过控制面板101发出指令,伸缩杆315收缩,电源线失去束线组件的约束,随着电动绕线轮的工作逐渐收回,缠绕在电动绕线轮上。
综上,电源线可以根据需要拉长或收回,较传统的固定露出长度的电源线,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拉出需要长度的电源线,解决了传统固定长度电源线在很多时候线太短不够使用需要另接插线板接入电源的问题,相较通过接入插线板再接入电源,提高了安全性;在不使用时,电源线可以全部收回壳体1内,相较传统的固定露出长度的电源线方便收纳,更加便于使用。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6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若干支脚5;
所述支脚5包括连接板501,所述连接板50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1底部,所述连接板5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外连接套502的一端,所述外连接套502的另一端套设在内连接套503的一端外侧,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内连接套503的另一端接触放置面,用于支撑所述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
所述外连接套502与所述内连接套503之间设有缓冲组件;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块6以及关于所述缓冲块6对称布置的两组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推块7,所述推块7固定在所述缓冲块6上,所述推块7远离所述缓冲块6的一侧铰接转向连杆8的一端,所述转向连杆8的中部铰接杆架9的一端,所述杆架9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内连接套503底部,所述转向连杆8的另一端铰接传动杆10的一端,所述传动杆10的另一端铰接齿条11的一端,所述齿条11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齿条11的齿侧朝向所述支脚5的中心,所述齿条11远离所述支脚5的中心的一侧设有若干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远离所述齿条11的一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固定在导轨13上,所述齿条11与齿轮14啮合传动,所述齿轮14通过齿轮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外连接套502内;两组所述调节组件中的所述齿轮14啮合传动。
所述缓冲块6的材质可以为EPP、EPE、橡胶、乳胶或树脂,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任意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正常状态下,支脚5的外连接套502和内连接套503之间距离一定,即支脚5的高度一定,当所述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上放置锅具时,所述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受力增大、下压,所述外连接套502相对所述内连接套503向下运动,外连接套502向下运动的同时,其内的导轨13随其同步向下,导轨13通过连接块12带动齿条11同步向下,齿条11向下的同时带动齿轮14同步转动,两组调节组件中的齿轮14啮合传动,转动方向相反,与齿轮14啮合传动的齿条11运动方向相同,故两组调节组件的运动趋势是同步的;齿条11向下运动的同时带动连接其上的传动杆10的一端向下,传动杆10的另一端带动转向连杆8转动,此时两组调节组件中的转向连杆8上的推块7同步向着缓冲块6运动,将缓冲块6夹紧,由于缓冲块6的材料特性,缓冲块6在两个相对的推块7连线的方向上受压变形,两个推块7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直至调节组件的受力平衡,支脚5高度不再发生变化;当所述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受力减小时,缓冲块6逐渐恢复原状,将推块7推向远离缓冲块6的方向,转向连杆8随推块7的移动推动传动杆10向上,传动杆10向上的同时推动齿条11向上,齿条11向上的同时带动导轨13同步向上,从而使得外连接套502向上,支脚5高度恢复。综上,通过设置支脚5,可以对所述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起到支撑的同时,在发生竖向的受力(跌落等)时,可以通过调节组件的工作,改变支脚5的高度,从而起到减少外力作用效果,避免意外跌落等对所述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造成损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包括加热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不同加热方式的第一加热件(201)和第二加热件(202);
所述加热组件(2)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控制面板(101),所述壳体(1)内设有保护组件(3)和监测组件(4);
所述加热组件(2)和所述监测组件(4)均与所述控制面板(101)电连接;
所述保护组件(3)包括环绕所述加热组件(2)均匀分布的若干组夹持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架(301),所述固定架(301)为L型板,所述固定架(301)较短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侧底部,所述固定架(301)较长的一端的一侧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侧侧面,所述固定架(301)的另一侧中间位置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固定架(301)的一侧设有导向套(303),所述导向套(303)为中空结构,所述导向套(303)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导向杆(304)的一端,所述导向杆(304)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伸入所述导向套(303)内并与所述导向套(303)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304)的另一端固定在衬板(305)的一侧,所述衬板(30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若干均匀分布的若干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302)的一侧,所述支撑板(302)的另一侧支撑所述加热组件(2);
所述衬板(305)靠近所述支撑板(302)的一侧设有第一磁铁,所述支撑板(302)靠近所述衬板(305)的一侧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相对布置,且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对的一侧磁极相同;
所述衬板(305)靠近所述固定架(301)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环绕所述导向杆(304)均匀分布的气囊(306),所述气囊(306)远离所述衬板(305)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架(301)相接触;
所述支撑板(302)靠近所述固定架(301)的一侧设有若干环绕所述导向杆(304)均匀分布的活塞杆(307),所述活塞杆(307)远离所述支撑板(302)的一端设有推移塞(308),所述推移塞(308)伸入调节块的第一腔体(309)中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块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309)连通的第二腔体(310),所述第二腔体(310)位于所述第一腔体(309)上侧;
所述固定架(301)较短的一端设有向上的立板(311),所述立板(311)靠近所述固定架(301)的一侧转动连接螺杆(312)的一端,所述螺杆(312)的另一端设有终端止挡;
所述支撑板(302)上设有与所述螺杆(312)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杆(3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螺纹孔的部分套设有第三弹簧(313),所述第三弹簧(31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终端止挡上,所述第三弹簧(31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302)靠近所述固定架(301)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01)包括控制器、操控按键、指示灯、显示屏,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操控按键、指示灯、显示屏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采用黑晶体面板;
所述第一加热件(201)为电磁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件(202)为红外加热组件,且所述第二加热件(202)位于所述第一加热件(201)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4)包括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和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加热件(201)加热时的加热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二加热件(202)加热时的加热温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309)内设有液压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3)还包括束线组件;
所述束线组件包括过线筒(314),所述过线筒(31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侧壁,电源线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外且连接有插头,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过线筒(314)后伸入所述壳体(1)内且缠绕在电动绕线轮上,所述过线筒(314)内设有若干组环绕所述电源线均匀分布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伸缩杆(315),所述伸缩杆(315)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过线筒(314)内侧壁,所述伸缩杆(315)的另一端铰接在传动连杆(316)的中部,所述传动连杆(31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过线筒(314)内侧壁,所述传动连杆(316)的另一端固定在夹持板(318)上;
辅助连杆(31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过线筒(314)内侧壁,所述辅助连杆(317)的另一端固定在夹持板(318)上;
所述传动连杆(316)位于所述辅助连杆(317)和所述伸缩杆(315)之间;
所述夹持板(318)远离所述传动连杆(316)和所述辅助连杆(317)的一侧夹持所述电源线;
所述电动绕线轮上设有拉力传感器,所述电动绕线轮与所述拉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101)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若干支脚(5);
所述支脚(5)包括连接板(501),所述连接板(50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1)底部,所述连接板(5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外连接套(502)的一端,所述外连接套(502)的另一端套设在内连接套(503)的一端外侧,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内连接套(503)的另一端接触放置面,用于支撑所述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套(502)与所述内连接套(503)之间设有缓冲组件;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块(6)以及关于所述缓冲块(6)对称布置的两组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推块(7),所述推块(7)固定在所述缓冲块(6)上,所述推块(7)远离所述缓冲块(6)的一侧铰接转向连杆(8)的一端,所述转向连杆(8)的中部铰接杆架(9)的一端,所述杆架(9)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内连接套(503)底部,所述转向连杆(8)的另一端铰接传动杆(10)的一端,所述传动杆(10)的另一端铰接齿条(11)的一端,所述齿条(11)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齿条(11)的齿侧朝向所述支脚(5)的中心,所述齿条(11)远离所述支脚(5)的中心的一侧设有若干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远离所述齿条(11)的一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固定在导轨(13)上,所述齿条(11)与齿轮(14)啮合传动,所述齿轮(14)通过齿轮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外连接套(502)内;
两组所述调节组件中的所述齿轮(14)啮合传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6)的材质为EPP、EPE、橡胶、乳胶、树脂中任一种。
CN202110712075.2A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 Active CN113261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2075.2A CN113261854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2075.2A CN113261854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1854A CN113261854A (zh) 2021-08-17
CN113261854B true CN113261854B (zh) 2022-02-11

Family

ID=77235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12075.2A Active CN113261854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18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0653A (zh) * 2022-04-06 2022-06-14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性高的电动吊篮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03370A (ko) * 2002-06-28 2005-01-10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광자기 헤드의 조립 방법, 광자기 헤드 및 광자기 디스크장치
KR20110034775A (ko) * 2009-09-29 2011-04-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조리기기
CN211632779U (zh) * 2020-01-19 2020-10-09 浙江郁氏厨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煲仔饭的均匀加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3344T2 (de) * 2001-06-12 2005-09-01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Otsu Deckplatte in einem Kochgerät
CN105615671A (zh) * 2014-11-26 2016-06-01 合肥道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烹饪装置的可加热锅盖
WO2017088244A1 (zh) * 2015-11-27 2017-06-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设备
CN207819072U (zh) * 2018-01-31 2018-09-04 浙江诺金电器有限公司 三位墙壁插座
CN208205100U (zh) * 2018-04-18 2018-12-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8519400U (zh) * 2018-04-26 2019-02-19 惠安县信达友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机床
CN208744272U (zh) * 2018-05-24 2019-04-16 河北锐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泵壳体加工固定装置
CN208386196U (zh) * 2018-07-02 2019-01-15 惠州市英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控线长的电源充电器
CN208605546U (zh) * 2018-07-26 2019-03-15 陇东学院 一种农机工程减震装置
CN209400337U (zh) * 2018-11-12 2019-09-17 广州利他测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线拉扭试验机
CN110013161B (zh) * 2019-04-19 2020-10-09 钟一豪 一种便于取放内胆的电饭锅
CN211025049U (zh) * 2019-11-20 2020-07-17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一种自动拉紧的乒乓球网
CN112706101A (zh) * 2021-01-12 2021-04-27 吴懋萱 一种条状光学玻璃加工用定压力夹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03370A (ko) * 2002-06-28 2005-01-10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광자기 헤드의 조립 방법, 광자기 헤드 및 광자기 디스크장치
KR20110034775A (ko) * 2009-09-29 2011-04-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조리기기
CN211632779U (zh) * 2020-01-19 2020-10-09 浙江郁氏厨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煲仔饭的均匀加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1854A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9767B (zh) 电热水壶
CN113261854B (zh) 一种多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
CN107788820A (zh) 智能锅
CN204009611U (zh) 一种机械式饭煲烹饪控制电路
CN204970808U (zh) 光伏直流多用温控电热锅
CN201710127U (zh) 电热水壶
CN113598619A (zh) 一种通用型电磁加热系统
CN209893474U (zh) 一种陶瓷或紫砂电陶炉
CN208431821U (zh) 一种电磁加热烹饪器具的防干烧保护装置
CN208973424U (zh) 一种电磁炉专用水壶
CN204363800U (zh) 一种太阳能烘烤箱用反光装置
CN202775827U (zh) 一种压力可调的电压力锅电路
CN103225843B (zh) 远红外智能取暖器及其控制电路
CN208625289U (zh) 一种电饭锅
CN102813465A (zh) 一种自动烧烤机
CN208388402U (zh) 一种多功能糯米饭电饭锅
CN211680430U (zh) 一种免烙铁架的防烫电烙铁
CN207304967U (zh) 一种改变电流方向的轴承加热感应器
CN112254187A (zh) 一种方便更换电炉丝的电炉
CN220069456U (zh) 一种电磁加热电饭煲
CN208094811U (zh) 一种温控电热装置
CN203576270U (zh) 一种新加热方式的电饭煲
CN202795078U (zh) 一种加热控制装置
CN215295014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热炉
CN209018400U (zh) 电磁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