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1267B -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1267B
CN113261267B CN201980087793.6A CN201980087793A CN113261267B CN 113261267 B CN113261267 B CN 113261267B CN 201980087793 A CN201980087793 A CN 201980087793A CN 113261267 B CN113261267 B CN 1132612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t
signal
mobile terminal
main controller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77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61267A (zh
Inventor
李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61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1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1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12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54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comprising one or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modules
    • H04M1/0256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comprising one or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modules wherein the modules are operable in the detached state, e.g. one module for the user interface and one module for the trans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7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omprising more than two bod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该移动终端包括主机端及子机端,子机端能够可拆卸安装于主机端,主机端包括壳体、支架、主机主控制器及开关组件,壳体凹设有支架槽,支架能够相对壳体转入或转出支架槽,主机主控制器设于壳体内,开关组件连接于主机主控制器,开关组件设于壳体且正对支架槽;当支架相对壳体转出支架槽,且转出角度为第一角度时,开关组件产生第一信号,并将第一信号发送至主机主控制器,主机主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信号控制主机端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该移动终端的用户使用体验性较佳。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日趋发展,人们希望手机能够实现轻薄化设置,以方便用户使用及携带,因此,为了能够实现手机轻薄化设置,传统手机被设置成两部分。然而,由于传统手机被分成两部分,使得移动终端的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申请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机端及子机端,所述子机端能够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壳体、支架、主机主控制器及开关组件,所述壳体凹设有支架槽,所述支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入或转出所述支架槽,所述主机主控制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开关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且正对所述支架槽;
当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出所述支架槽,且转出角度为第一角度时,所述开关组件产生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所述主机主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主机端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机端及子机端,所述子机端能够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壳体、支架、主机主控制器及开关组件,所述壳体凹设有支架槽,所述支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入或转出所述支架槽,所述主机主控制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开关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且正对所述支架槽,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接收第一信号,其中,当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出所述支架槽,且转出角度为第一角度时,所述开关组件产生第一信号;
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主机端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支架、主机主控制器及开关组件,所述壳体凹设有支架槽,所述支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入或转出所述支架槽,所述主机主控制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开关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且正对所述支架槽;
当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出所述支架槽,且转出角度为第一角度时,所述开关组件产生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所述主机主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主机端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支架、主机主控制器及开关组件,所述壳体凹设有支架槽,所述支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入或转出所述支架槽,所述主机主控制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开关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且正对所述支架槽,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接收第一信号,其中,当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出所述支架槽,且转出角度为第一角度时,所述开关组件产生第一信号;
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主机端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壳体上设置开关组件,且所述开关组件正对所述支架槽,以使当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出所述支架槽,且转出角度为第一角度时,所述开关组件能够产生第一信号,所述主机主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主机端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从而使得所述移动终端的至少部分器件的使用状态能够与所述支架的转动情况相互配合,以使所述支架的功能更加的多样化,进而使所述移动终端更加方便用户使用,即该移动终端的用户体验性较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在一种使用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中的主机端的在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中的主机端的在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中的子机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主机端在A-A线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7是图6所示移动终端在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8是图6所示移动终端在另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9是图6所示移动终端在再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10是图6所示移动终端在再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11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12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13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中的主机端的在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3所示主机端的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3所示主机端的支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2所示的主机端在A-A线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18是图2所示的主机端在A-A线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附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100。附图2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100的主机端10的在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100的主机端10的在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100的子机端10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100包括主机端10及子机端20。子机端20能够可拆卸安装于主机端10。可以理解的是,子机端20能够安装于主机端10指的是子机端20能够直接放置于主机端10上,或者子机端20能够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固定在主机端10上,或者子机端20能够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于主机端10上。
再者,请参考附图2、图3及图5,主机端10包括壳体11、支架12、主机主控制器13及开关组件14。附图5的开关组件14以下文的光电传感器141为示意图。但开光组件14不仅限于为附图5的光电传感器141。壳体11凹设有支架槽111。支架12能够相对壳体11转入或转出支架槽111。可选的,当支架12转入支架槽111内时,支架12完全位于支架槽111内,以使主机端10的外观更加的整洁。可以理解的是,支架12完全位于支架槽111指的是,支架12的大小大致等于支架槽111大小。当支架12转入支架槽111内时,支架12占满支架槽111。主机主控制器13设于壳体11的内部。开关组件14连接于主机主控制器13。开关组件14设于壳体11且正对支架槽111。可以理解的是,当开关组件14连接于主机主控制器13时,主机主控制器13能够与开关组件14实现信号的传递。
再者,如图3所示,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时,开关组件14产生第一信号,并将第一信号发送至主机主控制器13,主机主控制器13用于根据第一信号控制主机端10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可以理解的是,主机端10包括周侧面114及相背设置的第一面115及第二面116。支架槽111设于第一面115。第一面115的平面部分的所在平面S1的法向量为
Figure GPA0000307292920000051
支架12朝向第一面115的平面部分的所在平面S2的法向量为
Figure GPA0000307292920000052
法向量
Figure GPA0000307292920000053
与法向量
Figure GPA0000307292920000054
之间的夹角的补角形成转出角度a。可选的,主机主控制器13存储有数据库。当主机主控制器13获取第一信号时,主机主控制器13对该第一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数据信号,并将该数据信号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寻找匹配。当该数据信号匹配成功后,主机主控制器13向主机端10的部分器件发送电信号,以使该部分器件向第一使用状态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1上设置开关组件14,且开关组件14正对支架槽111,以使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时,开关组件14能够产生第一信号,并将第一信号发送至主机主控制器13,主机主控制器13能够根据第一信号控制主机端10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从而使得移动终端100的至少部分器件的使用状态能够与支架12的转动情况相互配合,以使支架12的功能更加的多样化,进而使得移动终端100更方便用户使用,即该移动终端100的用户体验性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附图6为移动终端100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框图。主机端10与子机端20的通信关系具有多种设置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6所示,主机端10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主机无线收发模块;子机端20包括子机键盘、子机主控制器及与主机无线收发模块通信连接的子机无线收发模块;
如图7所示,在移动终端100的第一种工作状态下,子机键盘输出的控制命令,在子机主控制器的控制下,经子机无线收发模块调制后,发给主机无线收发模块,主机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并在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下,经无线调制解调模块调制后,发送到空中;
如图8所示,来自空中的控制信号,经过主机主控制器13,由主机无线收发模块调制后发给子机端20,子机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后,经子机主控制器在显示屏21中显示。
进一步的,主机无线通信模块与子机无线通信模块均为蓝牙模块或均为wifi模块。可以理解的是,蓝牙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终端100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蓝牙的波段为2400-2483.5MHz(包括防护频带)。这是全球范围内无需取得执照(但并非无管制的)的工业、科学和医疗用(ISM)波段的2.4GHz短距离无线电频段。
实施方式二,如图6所示,主机端10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主机无线收发模块,子机端20包括子机主控制器、子机话筒、子机听筒、能够与主机无线收发模块通信的子机无线收发模块、子机音频编码器及子机音频解码器;
如图9所示,在工作状态下,来自子机话筒的音频信号,经子机音频编码器编码后传输到子机主控制器中,经子机主控制器控制下,被子机无线收发模块发送出去,由主机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后,在主机主控制器13的控制下,传送到无线调制解调模块,经无线调制解调模块调制后发送到空中;
如图10所示,来自空中的信号,经无线调制解调模块解调后传送到主机主控制器13中,在主机主控制器13的控制下,传送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中,经主机无线收发模块调制后,发送到子机端20中,子机无线收发模块解调出的音频信号,在子机主控制器控制下,经子机音频解码器解码后,由子机听筒输出。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子机音频编码器,可以是单独的硬件单元,也可以集成在话筒中,也可以集成在子机主控制器中,就其功能而言可以是兼具有音频解码功能的音频编解码器。
这里的子机音频解码器可以是单独的硬件单元,也可以集成在听筒中,也可以集成在子机主控制器中,就其功能而言可以是兼具有音频编码功能的音频编解码器。
实施方式三,如图11所示,主机端10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主机主控制器13、主机无线收发模块;子机端20包括与主机无线收发模块能够通信的子机无线收发模块,子机端20能够通过主机端10接入通信网络。
实施方式四,如图12所示,主机端10包括主机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主机主控制器13、主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子机包括子机无线通信模块,子机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主机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进行通信,主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基站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3,并结合参考附图2,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a为第二角度时,开关组件14产生第二信号,并将第二信号发送至主机主控制器13,主机主控制器13用于根据第二信号控制主机端10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二使用状态,第二使用状态与第一使用状态相异。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时,主机端10的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当转出角度a为第二角度时,主机端10的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二使用状态。此时,在用户使用该移动终端100时,用户能够通过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的转出角度a不同,以使开关组件14产生不同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至主机主控制器13,从而使得主机主控制器13能够根据不同的信号,以控制移动终端100的至少部分器件的使用状态,进而使得移动终端100的功能更为多样化,即该移动终端100具有更佳的用户体验性。
一种实施方式,第一使用状态为开启状态。第二使用状态为关闭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时,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时,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主机端10的部分器件切换至开启状态,即主机端10的部分器件开始运行,例如,主机端10的摄像头开启。当转出角度a为第二角度时,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主机端10的部分器件切换至关闭状态,即主机端10的部分器件停止工作,例如:摄像头关闭。故而,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能够根据支架12相对壳体11的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或者第二角度,以灵活地控制主机端10的部分器件处于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从而使得移动终端100更方便用户使用,即用户无需在转动支架12后,再去启动或关闭主机端10的部分器件,进而提高该移动终端100的使用体验性。
一种实施方式,请再次参考图3及图13,主机端10的至少部分器件包括键盘15。键盘15与主机主控制器13连接,且设于壳体11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当键盘15与主机主控制器13连接时,主机主控制器13能够与键盘15进行信号传递。当主机主控制器13接收第一信号时,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键盘15通电。当主机主控制器13接收第二信号时,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键盘15断电。可以理解的是,键盘15可以为具有按键的键盘,也可以为触控键盘,即虚拟键盘。可选的,若键盘15为按键键盘,当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按键键盘通电时,按键键盘的每个按键均能够通过发光向用户提示按键键盘已启动。当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按键键盘断电时,按键键盘的每个按键的光源熄灭以向用户提示按键键盘已关闭。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部分器件还可以为显示屏。显示屏可以安装于支架槽111所包围的区域内。当主机主控制器13接收第一信号时,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显示屏通电显示。当主机主控制器13接收第二信号时,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显示屏断电。
此外,若键盘15为触控键盘,且当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键盘15通电时,触控键盘的界面显示出虚拟键盘,以提示用户键盘15已启动。当用户触碰虚拟键盘上的按键时,虚拟键盘可以产生相应的触控信号。当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触控键盘断电时,触控键盘的显示界面熄灭以向用户提示触控键盘15已关闭。
进一步的,主机主控制器13接收第一信号时,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通信连接,以使子机端20能够接收键盘15的输入信号。可以理解的是,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通信连接可以为无线通信连接,也可以为有线通信连接。此外,当主机主控制器13接收第一信号时,键盘15通电。此时,再配合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通信连接,使得主机端10的键盘15能够作为子机端20的输入装置,即用户能够通过在主机端10的键盘15上操作,以使键盘15产生输入信号发送至子机端20。故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主机端10的键盘15作为子机端20的输入装置,使得用户在向子机端20输入信息时,用户的手部不会遮挡住子机端20的显示界面,从而使得该移动终端100更方便用于使用,即该移动终端100的使用体验性进一步的提高。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3及图14,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时,子机端20能够可拆卸安装于支架12,即当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通信连接时,子机端20能够可拆卸安装于支架12。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架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的侧立组合使用,此时,用户的双手能够得到解放,以解决用户在观看视频时需要用手把持或通过外部工具对其进行侧立支撑,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再者,用户可以直接在主机端10的键盘15上进行操作,以通过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的通信连接,来有效地控制子机端20的显示内容。例如:用户可以在主机端10的键盘15上输入游戏操作指令,并通过子机端20的显示屏进行显示图像,从而显著地提高移动终端100的用户体验性。
同时,主机端10与子机端20侧立组合使用时,主机端10能够通过支架12稳固支撑子机端20,从而避免子机端20因支撑结构不稳定而从支架12上滑落,降低了损坏移动终端100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3及图13,键盘15位于支架槽111的所在包围区域内。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键盘15设置在支架槽111所在的包围区域内,以使得在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时,支架12不会与键盘15发生干涉的同时,键盘15又能够最大面积的设于壳体11上,从而使得用户在操作键盘15时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进而保证该移动终端100具有较佳的使用体验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键盘15也可以由单独设置的多个部分组成。多个部分之间可以通信连接。此时,多个部分依次设置在支架槽111周边,以使得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时,支架12不会与键盘15发生干涉。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机端10包括蓝牙模块或者wifi通信模块。当所述主机主控制器13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时,所述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所述蓝牙模块或者无线通信模块开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蓝牙模块或者无线通信模块开启时,子机端20能够与主机端10通信连接,以实现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的数据传输。当所述主机主控制器13接收所述第二信号时,所述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所述蓝牙模块或者无线通信模块关闭,以避免主机端10流量的浪费。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组件14具有多种设置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3及图5所示,壳体11具有透光部112,且透光部112位于支架槽111内。开关组件14包括光电传感器141。光电传感器141正对透光部112。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光电传感器141能够经透光部112接收外界光线时,支架12的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可以理解的是,外界光线指的是太阳光线或者光源器件所发出的光线。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入支架槽111内时,由于透光部112位于支架槽111内,使得支架12将透光部112完全覆盖。此时,光电传感器141无法经透光部112接收外界光线。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透光部112相对支架12露出,即支架12不再遮住透光部112时,外界的光线经透光部112传播至光电传感器141。光电传感器141采集到外界光线。此时,光电传感器141产生第一信号,并向主机主控制器13发送第一信号。主机主控制器13根据第一信号控制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故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1上设置光电传感器141的开关组件14,以通过光电传感器141接收外界光线来响应支架12相对壳体11的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从而使得主机主控制器13能够根据光电传感器所产生的信号控制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以提高移动终端100用户使用体验性。
再者,相较于通过设置一些复杂的限位结构来对支架12在不同转出角度的限位,并再通过角度传感器测量转出角度a,以实现对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角度a的响应,本实施例通过在壳体11内直接设置光电传感器141,可以简化主机端10的结构,从而提高主机端10的内部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的,请再次参考图5及图13,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透光部112被支架12所遮挡时,支架12的转出角度a为第二角度。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架12位于支架槽111内时,光电传感器141不能够经透光部112采集到外界光线。此外,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直至支架12相对壳体11的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时,光电传感器141能够经透光部112采集外界光线。故而,在支架12自开始相对壳体11转出直至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至第一角度之间,支架12始终遮盖透光部112,即光电传感器141始终无法经透光部112采集到外界光线,此时,支架12所转出角度a为第二角度,即支架12自开始相对壳体11转出直至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至第一角度之间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a为第二角度时,光电传感器141无法采集到外界光线。此时,光电传感器141向主机主控制器13发送第二信号,以使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二使用状态。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支架槽111设有透光通孔1111,以形成透光部112。可以理解的是,透光通孔1111将壳体11的外部连通至壳体11的内部,即外界的光线能够通过透光通孔1111自壳体11的外部传播至壳体11的内部。壳体11设有透光镜1112,透光镜1112遮盖透光通孔1111。可以理解的是,透光镜1112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平面镜。此时,结合附图3,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时,外界的光线经透光镜1112传播至壳体11的内部,且被光电传感器141接收。此外,通过在透光通孔1111设置透光镜1112,可以提高主机端10的密封性,即避免外界的水汽或灰尘经透光通孔1111进入壳体11的内部。进一步的,透光镜1112包括连接部1113及本体部1114。连接部1113围设在本体部1114的周缘,且连接部1113的一侧连接于壳体11的内壁。本体部1114嵌设于透光通孔1111内。可选的,连接部1113通过粘胶连接于壳体11的内壁,既可以保证透光镜1112稳定地固定在壳体11上,又可以进一步提高主机端10的密封性,即避免外界的水汽或灰尘经透光通孔1111进入壳体11的内部。此外,连接部1113也可以通过可压缩泡棉粘接在连接部1113与壳体11的内壁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5,光电传感器141包括间隔设置的发射部1411及接收部1412。发射部1411用于在第一光照环境下通过透光部112向壳体11的外部发射光线。可以理解的是,主机端10包括环境光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可以感测环境中亮度。当环境光传感器感测到环境中的亮度低于预设亮度时,此时,环境光传感器将采集信号发送至主机主控制器13,以使主机主控制器13将外界环境确认为第一光照环境。例如:第一光照环境可以为无光照环境下或者在黑暗的环境下。当外界未处于第一光照环境下时,接收部1412可以用于接收外界光线。
结合附图5及附图13所示,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a为第二角度,且发射部1411能够发射光线时,接收部1412用于接收被支架12反射回来的发射部1411发射的光线,并产生第二信号。可以理解的是,在外界的环境为第一光照环境下,且用户将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时,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发射部1411向壳体11的外部发射光线。当发射部1411所发射的光线被支架12反射回壳体11内时,接收部1412接收该反射光线,并产生第二信号。接收部1412将第二信号发送给主机主控制器13。主机主控制器13根据第二信号控制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二使用状态。
进一步的,结合附图3及附图5所示,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且发射部1411能够发射光线时,接收部1412还用于产生第一信号。具体的,在外界的环境为第一光照环境下,且用户将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时,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发射部1411向壳体11的外部发射光线。此时,当发射部1411发射的光线不再被支架12所反射,即接收部1412无法再接收到发射部1411发射的光线。此时,发射部1411向主机主控制器13发送第一信号。主机主控制器13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第一信号控制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
进一步的,主机端10包括防窜光件1413。防窜光件1413位于发射部1411与接收部1412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光照环境下,发射部1411向壳体11的外部发射光线。此时,通过接收部1412是否能够接收到被支架12反射回的光线来确定向主机主控制器13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此时,通过在发射部1411与接收部1412之间设置防窜光件1413,以避免在发射部1411向壳体11的外部发射的光线时,发射的光线被壳体11反射至接收部1412,并被接收部1412所接收,从而避免发射部1411向主机主控制器13发送错误的信号。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主机端10包括电路板16及第二密封件17。主机主控制器13及光电传感器141设于电路板16上。第二密封件17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硅胶或者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软胶(英文全称: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英文简称:TPU)。第二密封件17围设在光电传感器141的周缘,以将光电传感器141与主机主控制器13隔开,且第二密封件17的一端面连接于壳体11的内壁,另一端面连接于电路板16。此时,第二密封件17还能够将光电传感器141稳定地固定在电路板16上,又能够避免外界的水汽或灰尘进入光电传感器14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支架12包括支撑部121及第一转动部122。第一转动部122连接于支撑部121的一端。结合附图3,第一转动部122转动连接于支架槽111的一端壁,以使支撑部121转入或转出支架槽111。可以理解的是,支撑部121可以为杆状结构,也可以为板状结构。具体的,当支架12为杆状结构时,支撑部121包括第一支臂2211及第二支臂2212。第一支臂2211与第二支臂2212呈夹角设置。可选的,第一支臂2211与第二支臂2212大致垂直。第一转动部122连接在第一支臂2211的端部。可选的,第一转动部122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支架槽111的一端壁。
进一步的,如图16所示,支撑部121还可以包括第三支臂2213及第二转动部123。第三支臂2213与第一支臂2211相对设置,且连接于第二支臂2212远离第一支臂2211的一端。第二转动部123设置在第三支臂2213远离第二支臂2212的一端。第二转动部123转动连接于支架槽111的另一端壁。可选的,第二转动部123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支架槽111的另一端壁。此时,通过在支架12设置第二转动部123,以及将第二转动部123转动连接于支架槽111的另一端壁,从而进一步地保证当子机端20可拆卸地倚靠在支架12上时,子机端20不会从支架12上滑出,进而降低损坏移动终端100的风险。
进一步的,如图2及图5所示,主机端10包括支架底座18。支架底座18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支架底座18固设于支架槽111。可选的,支架底座18可以通过紧固件181锁紧在壳体11上,例如螺钉或者螺丝。第一转动部122转动连接于支架底座18。第一转动部122包括圆弧状的滑动面1221及平面状的限位面1222。限位面1222连接于滑动面1221的一端。滑动面1221用于在支架12转出支架槽111的过程中与支架底座18的外表面相互滑动。限位面1222用于在支架12转出支架槽111时,抵持于支架底座18的外表面。可以理解的是,当限位面1222抵持于支架底座18时,支架12停止转动。此外,通过在壳体11上设置支架底座18,可以增加壳体11的强度,保证壳体11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面1221设有润滑层。具体的,当滑动面1221设置有润滑层时,润滑层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涂覆在滑动面1221上润滑剂,润滑剂可以为硅油、聚四氟乙烯、石墨、二硫化钼或者氮化硼等。此时,当滑动面1221在支架底座18上滑动时,滑动面1221与支架底座18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相对较小,从而使得支架12与支架底座18的磨损最小。此外,限位面1222可以设置增加限位面1222粗糙度的结构,以提高支架12可靠性。
进一步的,请再次参考图2,壳体11的部分外表面设有收容槽113。支架槽111位于收容槽113内。请再次参考图1,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入支架槽111内时,子机端20可拆卸安装于收容槽113内,且子机端20遮盖支架12。可以理解的是,收容槽113设于第一面115。可以理解的是,收容槽113的形状与子机端20的形状大致相同。当子机端20可拆卸地安装于收容槽113内时,子机端20能够部分或全部收容于收容槽113内。此时,层叠状态下的主机端10与子机端20的厚度将显著降低。
实施方式二,与实施方式一大部分相同的技术内容不再赘述:如图17所示,开关组件14包括霍尔传感器142。支架12具有磁性部124。可以理解的是,磁性部124可以是但不仅限于为磁铁或者磁性胶体。请结合附图3,当支架12转出支架槽111,磁性部124与霍尔传感器142发生霍尔效应,且产生的霍尔电压在预设霍尔电压范围之外时,支架12的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请参考图13,当支架12转出支架槽111时,霍尔传感器142与磁性部124产生霍尔效应,且产生的霍尔电压在预设霍尔电压范围之内,支架12的转出角度a为第二角度。
具体的,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入支架槽111内时,由于磁性部124位于支架槽111内,使得磁性部124与霍尔传感器142的距离最短。此时,磁性部124与霍尔传感器142能够发生霍尔效应,且产生的霍尔电压最大。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时,随着磁性部124逐渐远离霍尔传感器142,磁性部124与霍尔传感器142发生霍尔效应,且产生的霍尔电压越来越小。当霍尔电压依然位于预设霍尔电压范围之内时,霍尔传感器142产生第二信号,并向主机主控制器13发送第二信号。主机主控制器13根据第二信号控制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二使用状态。当磁性部124离霍尔传感器142更远时,磁性部124与霍尔传感器142发生霍尔效应,且产生的霍尔电压位于预设霍尔电压范围之外时,霍尔传感器142产生第一信号,并向主机主控制器13发送第一信号。主机主控制器13根据第一信号控制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1上设置霍尔传感器142的开关组件14,以通过霍尔传感器142与磁性部124产生的霍尔效应来响应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或者为第二角度,从而使得主机主控制器13能够根据霍尔传感器所产生的信号控制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或第二使用状态,以提高移动终端100用户使用体验性。
实施方式三,与实施方式一及实施方式二大部分相同的技术内容不再赘述:如图18所示,开关组件14包括按键开关143。结合附图3所示,当支架12转出支架槽111,且支架12施加于按键开关143的压力小于或等于预设压力时,支架12的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结合附图13所示,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支架12施加于按键开关143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时,支架12的转出角度a为第二角度。
具体的,当所述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入支架槽111内时,由于支架12位于支架槽111内,使得支架12完全抵接于按键开关143上,即支架12对施加于按键开关143的力最大。此外,可选的,当支架12位于支架槽111内时,可通过磁性件或者扣合件将支架12限位在支架槽111内,以避免按键开关143将支架12从支架槽111内顶出。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时,随着支架12逐渐远离按键开关143,按键开关143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小。当按键开关143受到的压力依然大于预设压力时,按键开关143产生第二信号,并向主机主控制器13发送第二信号。主机主控制器13根据第二信号控制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二使用状态。当支架12完全脱离按键开关143或者支架12对按键开关143施加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时,按键开关143产生第一信号,并向主机主控制器13发送第一信号。主机主控制器13根据第一信号控制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1上设置按键开关143的开关组件14,以通过按键开关143所受到的压力大小来响应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还是第二角度,从而使得主机主控制器13能够根据按键开关所产生的信号控制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或第二使用状态,以提高移动终端100用户使用体验性。
请参阅图19,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中,请再次参考图1至图4,移动终端100包括主机端10及子机端20。子机端20能够可拆卸安装于主机端10。请参考附图2、图3及图5,主机端10包括壳体11、支架12、主机主控制器13及开关组件14。壳体11凹设有支架槽111。支架12能够相对壳体11转入或转出支架槽111。主机主控制器13设于壳体11的内部。开关组件14连接于主机主控制器13。开关组件14设于壳体11且正对支架槽111。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10:所述主机主控制器13接收第一信号,其中,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时,开关组件14产生第一信号;转出角度a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定义,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请再次参考图3及图5,壳体11具有透光部112,且透光部112位于支架槽111内。开关组件14包括光电传感器141。光电传感器141正对透光部112。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光电传感器141能够经透光部112接收外界光线时,支架12的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可以理解的是,外界光线指的是太阳光线或者光源器件所发出的光线。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入支架槽111内时,由于透光部112位于支架槽111内,使得支架12将透光部112完全覆盖。此时,光电传感器141无法经透光部112接收外界光线。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透光部112相对支架12露出,即支架12不再遮住透光部112时,外界的光线经透光部112传播至光电传感器141。光电传感器141采集到外界光线。此时,光电传感器141产生第一信号,并向主机主控制器13发送第一信号。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开关组件14也可以为霍尔传感器142或者是按键开关143,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开关组件,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120:所述主机主控制器13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主机端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
可选的,主机主控制器13存储有数据库。当主机主控制器13获取第一信号时,主机主控制器13对该第一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数据信号,并将该数据信号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寻找匹配。当该数据信号匹配成功后,主机主控制器13向主机端10的部分器件发送电信号,以使该部分器件向第一使用状态切换。第一使用状态可以为部分器件处于开启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主机主控制器13接收第二信号,其中,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a为第二角度时,所述开关组件14产生第二信号;
可选的,请再次参考图5及图13,当支架12位于支架槽111内时,光电传感器141不能够经透光部112采集到外界光线。此外,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直至支架12相对壳体11的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时,光电传感器141能够经透光部112采集外界光线。故而,在支架12自开始相对壳体11转出直至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至第一角度之间,支架12始终遮盖透光部112,即光电传感器141始终无法经透光部112采集到外界光线,此时,支架12所转出角度a为第二角度,即支架12自开始相对壳体11转出直至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至第一角度之间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a为第二角度时,光电传感器141无法采集到外界光线。此时,光电传感器141向主机主控制器13发送第二信号。
主机主控制器13根据第二信号控制主机端10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二使用状态,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相异。
其中,第二使用状态可以为部分器件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主机端10包括蓝牙模块或者wifi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为所述蓝牙模块或者无线通信模块开启。此时,子机端20能够与主机端10通信连接,以实现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的数据传输。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为所述蓝牙模块或者无线通信模块关闭,以避免主机端10流量的浪费。
请参阅图20,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200。移动终端200包括壳体11、支架12、主机主控制器13及开关组件14。壳体11凹设有支架槽111。支架12能够相对壳体11转入或转出支架槽111。主机主控制器13设于壳体11的内部。开关组件14连接于主机主控制器13。开关组件14设于壳体11且正对支架槽111;可以理解的是,开关组件14可以为光电传感器,也可以为霍尔传感器,也可以为按键开关。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参考本申请的第一种移动终端100。
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为第一角度时,开关组件14产生第一信号,并将第一信号发送至主机主控制器13,主机主控制器13用于根据第一信号控制移动终端200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转出角度a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定义,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为第二角度时,开关组件14产生第二信号,并将第二信号发送至主机主控制器13,主机主控制器13用于根据第二信号控制移动终端200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二使用状态,第二使用状态与第一使用状态相异。
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时,移动终端200的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当转出角度a为第二角度时,移动终端200的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二使用状态。此时,在用户使用该移动终端200时,用户能够通过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的转出角度a不同,以使开关组件14产生不同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至主机主控制器13,从而使得主机主控制器13能够根据不同的信号,以控制移动终端200的至少部分器件的使用状态,进而使得移动终端200的功能更为多样化,即该移动终端200具有更佳的用户体验性。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200包括蓝牙模块或者wifi通信模块。当所述主机主控制器13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时,所述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所述蓝牙模块或者无线通信模块开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蓝牙模块或者无线通信模块开启时,子机端20能够与主机端10通信连接,以实现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的数据传输。当所述主机主控制器13接收所述第二信号时,所述主机主控制器13控制所述蓝牙模块或者无线通信模块关闭,以避免主机端10流量的浪费。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请再次参考图20,移动终端200包括壳体11、支架12、主机主控制器13及开关组件14。壳体11凹设有支架槽111。支架12能够相对壳体11转入或转出支架槽111。主机主控制器13设于壳体11的内部。开关组件14连接于主机主控制器13。开关组件14设于壳体11且正对支架槽111;可以理解的是,开关组件14可以为光电传感器,也可以为霍尔传感器,也可以为按键开关。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参考本申请的第一种移动终端100。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主机主控制器13接收第一信号,其中,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a为第一角度时,开关组件14产生第一信号;
所述主机主控制器13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主机端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主机主控制器13接收第二信号,其中,当支架12相对壳体11转出支架槽111,且转出角度a为第二角度时,所述开关组件14产生第二信号;
主机主控制器13根据第二信号控制主机端10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二使用状态,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相异。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蓝牙模块或者wifi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为所述蓝牙模块或者无线通信模块开启,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为所述蓝牙模块或者无线通信模块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大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具体的可参考上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是本申请的可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端及子机端,所述子机端能够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机端并与所述主机端通信连接,所述主机端包括壳体、支架、主机主控制器及开关组件,所述壳体凹设有支架槽,所述支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入或转出所述支架槽,所述主机主控制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开关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且正对所述支架槽;
当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出所述支架槽,且转出角度为第一角度时,所述开关组件产生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所述主机主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主机端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
当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出所述支架槽,且转出角度为第二角度时,所述开关组件产生第二信号,并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所述主机主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控制所述主机端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二使用状态,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相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为开启状态,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为关闭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的至少部分器件包括键盘,所述键盘与所述主机主控制器连接,且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当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时,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控制所述键盘通电,当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信号时,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控制所述键盘断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时,以使所述子机端能够接收所述键盘的输入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机端能够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位于所述支架槽的所在包围区域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包括蓝牙模块或者wifi通信模块,当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时,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控制所述蓝牙模块或者无线通信模块开启,当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信号时,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控制所述蓝牙模块或者无线通信模块关闭。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透光部,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正对所述透光部,当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出所述支架槽,且所述光电传感器能够经所述透光部接收外界光线时,所述支架的转出角度为所述第一角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出所述支架槽,且所述透光部被所述支架遮挡时,所述支架的转出角度为所述第二角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槽设有透光通孔,以形成所述透光部,所述壳体设有透光镜,所述透光镜遮盖所述透光通孔。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间隔设置的发射部及接收部,所述发射部用于在第一光照环境下通过所述透光部向所述壳体的外部发射光线,当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出所述支架槽,且转出角度为所述第二角度,且所述发射部能够发射光线时,所述接收部用于接收被所述支架反射回来的所述发射部发射的光线,并产生所述第二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出所述支架槽,且转出角度为所述第一角度,且所述发射部能够发射光线时,所述接收部还用于产生所述第一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包括防窜光件,所述防窜光件位于所述发射部与所述接收部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括霍尔传感器,所述支架具有磁性部,当所述支架转出所述支架槽,所述磁性部与所述霍尔传感器发生霍尔效应,且产生的霍尔电压在预设霍尔电压范围之外时,所述支架的转出角度为所述第一角度,当所述支架转出所述支架槽,所述磁性部与所述霍尔传感器产生霍尔效应,且产生的霍尔电压在所述预设霍尔电压范围之内时,所述支架的转出角度为所述第二角度。
15.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按键开关,当所述支架转出所述支架槽,且所述支架施加于所述按键开关的压力小于或等于预设压力时,所述支架的转出角度为第一角度,当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出所述支架槽,且所述支架施加于所述按键的压力大于所述预设压力时,所述支架的转出角度为所述第二角度。
16.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撑部及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槽的一端壁,以使所述支撑部转入或转出所述支架槽。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包括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固设于所述支架槽,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底座,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圆弧状的滑动面及平面状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连接于所述滑动面的一端,所述滑动面用于在所述支架转出所述支架槽的过程中与所述支架底座的外表面相互滑动,所述限位面用于在所述支架转出所述支架槽时,抵持于所述支架底座的外表面。
18.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机端及子机端,所述子机端能够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机端并与所述主机端通信连接,所述主机端包括壳体、支架、主机主控制器及开关组件,所述壳体凹设有支架槽,所述支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入或转出所述支架槽,所述主机主控制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开关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且正对所述支架槽,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接收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其中,当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出所述支架槽,且转出角度为第一角度时,所述开关组件产生第一信号,当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出所述支架槽,且转出角度为第二角度时,所述开关组件产生第二信号;
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主机端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根据所述第二信号控制所述主机端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二使用状态,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相异。
1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支架、主机主控制器及开关组件,所述壳体凹设有支架槽,所述支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入或转出所述支架槽,所述主机主控制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开关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且正对所述支架槽;
当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出所述支架槽,且转出角度为第一角度时,所述开关组件产生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所述主机主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
当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出所述支架槽,且转出角度为第二角度时,所述开关组件产生第二信号,并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所述主机主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至少部分器件切换至第二使用状态,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相异。
CN201980087793.6A 2019-03-14 2019-05-31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2612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98114 2019-03-14
CN201920329811 2019-03-14
PCT/CN2019/089693 WO2020181666A1 (zh) 2019-03-14 2019-05-31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1267A CN113261267A (zh) 2021-08-13
CN113261267B true CN113261267B (zh) 2022-12-16

Family

ID=72426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7793.6A Active CN113261267B (zh) 2019-03-14 2019-05-31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65258B2 (zh)
EP (1) EP3941028B1 (zh)
CN (1) CN113261267B (zh)
WO (1) WO20201816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2305B (zh) * 2021-08-24 2023-05-12 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9356A (zh) * 2010-08-05 2013-04-2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显示控制方法
CN206237474U (zh) * 2016-08-16 2017-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支架
CN108073225A (zh) * 2016-11-15 2018-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屏终端、屏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2524B2 (en) * 2003-04-25 2005-04-19 Motion Computing, Inc. Combined modular keyboard and tablet PC protective cover
TWI488563B (zh) * 2011-11-18 2015-06-11 Benq Corp 周邊輸入裝置
KR101916416B1 (ko) * 2012-07-30 2018-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디스플레이 방법
CN104166430A (zh) * 2013-05-20 2014-11-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JP6143560B2 (ja) * 2013-05-30 2017-06-07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用のスタンドおよび電子機器
US9405325B2 (en) 2014-01-03 2016-08-02 Lg Electronics Inc. Portable terminal
US9494981B2 (en) * 2014-09-26 2016-11-15 Intel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support mechanism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406557B1 (ko) * 2015-07-15 2022-06-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키보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단말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9356A (zh) * 2010-08-05 2013-04-2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显示控制方法
CN206237474U (zh) * 2016-08-16 2017-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支架
CN108073225A (zh) * 2016-11-15 2018-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屏终端、屏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1267A (zh) 2021-08-13
EP3941028A1 (en) 2022-01-19
EP3941028B1 (en) 2023-08-02
WO2020181666A1 (zh) 2020-09-17
US20210409526A1 (en) 2021-12-30
EP3941028A4 (en) 2022-05-11
US11765258B2 (en)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75469B1 (en) Mobile phone comprising master and slave portions.
TWI397302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行動通訊裝置的組合
MXPA06011874A (es) Terminal movil para operar un teclado tactil y metodo para el mismo.
CN210041884U (zh) 终端设备
CN113261267B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12689038A (zh) 电子装置的装饰组件和电子装置
WO2020082954A1 (zh) 终端设备壳体和移动终端
WO2020224357A1 (zh) 终端设备
WO2020082955A1 (zh) 终端设备壳体和移动终端
CN112930536B (zh) 移动终端
CN112956178B (zh) 移动终端
US6507729B1 (en) Luminescent external dialer for mobile phone
US20070002017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cursor pointing
CN209994407U (zh) 线路板组件、功能组件和终端设备
CN209994402U (zh) 手机及子机
CN113039770B (zh) 移动终端
JP2008263332A (ja) 携帯電子機器
KR20070021728A (ko) 슬라이드 구동형 휴대용 단말기
WO2020038153A1 (zh) 移动终端
CN218941143U (zh) 保护壳及智能终端
CN112930675B (zh) 终端设备
CN221613758U (zh) 按键装置及智能终端
KR200344451Y1 (ko) 반투명 거울 부착장치
WO2019206007A1 (zh) 移动终端
KR20140045818A (ko) 이동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