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0040A - 时间码同步方法及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时间码同步方法及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0040A
CN113260040A CN202110600447.2A CN202110600447A CN113260040A CN 113260040 A CN113260040 A CN 113260040A CN 202110600447 A CN202110600447 A CN 202110600447A CN 113260040 A CN113260040 A CN 113260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node
time code
slave node
network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04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60040B (zh
Inventor
林武龙
刘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tush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004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00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0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0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0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0040B/zh
Priority to US17/564,336 priority patent/US11722976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djustment in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04J3/0661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using timestamps
    • H04J3/0664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using timestamps unidirectional timestam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054Detection of the synchronisation error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received signal transition
    • H04L7/0066Detection of the synchronisation error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received signal transition detection of error based on transmission code ru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时间码同步方法及网络系统,包括:在多个节点中确定网络系统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目标主节点周期性发送数据包至目标从节点,数据包包括目标主节点的第一时间码和流水号信息;根据流水号信息对第一时间码进行补偿,得到第二时间码,目标从节点同步第二时间码。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时间码同步方法及网络系统,通过主节点周期性的发送包括需要同步的第一时间码和流水号信息的数据包至从节点,从节点根据流水号信息确定从节点接收到时间码时,实际对应的第二时间码;从节点同步第二时间码,实现主从节点之间的时间码同步。避免主从节点之间进行时间码同步时,时间码信息被丢包,导致时间码无法同步的问题。

Description

时间码同步方法及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时间码同步方法及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时间码是摄像机在记录图像信号时,针对每一幅(帧)图像记录的时间编码,该信号为视频中的每个帧都分配一个数字,用以表示小时、分钟、秒钟和帧数,包含:时:分:秒:帧的值,因此只要记住了时间码,就可以非常容易找到每一帧图像位置。
在传统电影剧组、电视广告影片组、真人秀、中小剧组和学生剧组等场景中,需要给摄影机和录音机等机器配套一个时码器设备,但是同一个剧组中往往会有多台摄像机和录音机,且需要同步多台机器的时间码信息,而通过人为去给各个机器设置相同的时间码信息就会存在比较大的误差,并且工作量也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间码同步方法及网络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的无线同步时间码不够准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间码同步方法,所述时间码同步方法应用于网络系统,所述网络系统包括多个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多个节点中确定所述网络系统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
在确定所述网络系统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之后,所述目标主节点周期性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目标从节点,所述数据包包括所述目标主节点的第一时间码和流水号信息;
所述目标从节点根据所述流水号信息对所述第一时间码进行补偿,得到第二时间码,所述目标从节点同步所述第二时间码。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节点中包括多个初始主节点,所述多个初始主节点中的任意一个初始主节点均对应一个初始网络系统,每个所述初始网络系统包括一个初始主节点和至少一个从节点;
在所述多个节点中确定所述网络系统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包括:
所述多个节点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配对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配对信息,所述多个节点分别判断自身是否为目标主节点,所述目标主节点为一个所述初始主节点;
所述目标主节点发送解散命令至其他初始主节点,所述其他初始主节点为所述多个初始主节点中除所述目标主节点外的其他初始主节点;
根据所述解散命令,所述其他初始主节点更新为第一从节点;
其中,所述目标主节点对应的初始网络系统为目标网络系统,所述目标从节点包括所述第一从节点、所述目标网络系统中的第二从节点,以及与所述第一从节点对应的第三从节点。
进一步的,在所述多个节点分别判断自身是否为目标主节点或目标从节点,以在所述多个节点中确定所述网络系统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从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目标主节点的第二配对信息,以将所述目标主节点与所述目标从节点进行配对,得到新的网络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目标主节点发送校验信息至所述目标从节点,以校验所述新的网络系统是否成功建立。
进一步的,所述在确定所述网络系统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之后,所述目标主节点周期性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目标从节点,包括:
在确定所述网络系统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之后,所述目标主节点生成初始数据包,所述初始数据包包括所述目标主节点的第一时间码和初始流水号信息;
在预设时长内,所述目标主节点周期性的更新所述初始流水号信息,得到所述流水号信息;
所述目标主节点根据所述流水号信息,更新所述初始数据包,以得到所述数据包;
所述目标主节点将所述数据包周期性的发送所述目标从节点;
其中,任意相邻两个数据包之间间隔预设缓冲时间后发送;
所述数据包包括所述目标主节点的第一时间码和流水号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从节点根据所述流水号信息对所述第一时间码进行补偿,得到第二时间码,所述目标从节点同步所述第二时间码,包括:
所述目标从节点根据所述流水号信息和所述预设缓冲时间,确定相对于所述第一时间码的延迟时间;
所述目标从节点根据所述延迟时间和所述第一时间码,得到第二时间码;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码,所述目标从节点将自身时间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间码,使得所述目标从节点同步所述第二时间码。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目标主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目标从节点的同步确认信息,以确定所述目标从节点成功同步所述第二时间码;
其中,所述同步确认信息包括所述流水号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目标主节点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从节点的同步确认信息,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所述目标主节点停止发送所述数据包。
进一步的,在所述多个节点中确定所述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包括:
若所述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主节点掉线,在所述目标从节点中任意选择一个节点,作为新的目标主节点。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系统,所述网络系统包括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所述目标主节点用于周期性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目标从节点,所述数据包包括所述目标主节点的第一时间码和流水号信息;所述目标从节点用于根据所述流水号信息对所述第一时间码进行补偿,得到第二时间码,所述目标从节点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时间码和所述流水号信息同步所述第二时间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时间码同步方法及网络系统,通过主节点周期性的发送包括需要同步的第一时间码和流水号信息的数据包至从节点,而从节点根据流水号信息确定从节点接收到时间码时,实际对应的第二时间码;而从节点同步第二时间码,实现主从节点之间的时间码同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主节点进行时间码同步时,时间码信息被丢包,导致时间码无法同步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间码同步方法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主从节点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数据包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从节点同步第二时间码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发明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间码同步方法及网络系统。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现有技术中的时间码同步是将需要同步的多个设备通过实际的线连接起来,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无线同步时间码的方法。具体的,可以直接利用时码器设备或是手机应用(application,APP)等,在网络系统中以一台时码器或手机APP上的时码信息实现一键同步其他时码器的时间码信息,减少设置多个设备时间码的误差问题。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时码器设备通常可以利用包括但不限于蓝牙、WIFI、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紫峰(ZIGBEE)等方法实现无线通信。且每个设备均可以具有生成时间码的功能,以将自身的时间码信息同步给其他的设备。
同时,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网络系统中包括多个节点,且多个节点中包括主节点和从节点,主节点广播同步时间码指令至处于同一个网络系统中的其他从节点中,而从节点接收到同步时间码指令后,实现时间码同步。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间码同步方法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
11、在多个节点中确定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中包括多个节点,需要在多个节点中确定一个确定的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目标主节点的时间码会同步至所有的目标从节点中。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一实施例示意图;网络系统的中心点为主节点M,圆弧上的点为从节点S。同时本申请针对的是广播通信方式,即在没有手机APP操控情况下网络系统中的节点之间可不建立主从连接关系;因此在图2中,主节点M与从节点S之间无需绑定实际上的主从连接关系,主节点M与从节点S之间可只有虚拟的主从关系,主节点M可以向从节点S发送广播指令,而从节点S接收到广播指令并解析广播指令。
在如图2所示的网络系统中,网络系统中仅包括一个主节点M和多个从节点S,主节点M作为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主节点,具有广播指令权限,多个从节点S作为目标从节点,不具备广播指令权限。
12、在确定网络系统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之后,目标主节点周期性发送数据包至目标从节点,数据包包括目标主节点的第一时间码和流水号信息。
当确定了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后,目标主节点会周期性的发送数据包至每个目标从节点,以将自身的时间码同步至网络系统中的每一个目标从节点。
而目标主节点实际上发送的数据包中包括:目标主节点需要同步的第一时间码以及流水号信息。由于目标主节点是周期性的发送数据包,因此不同的数据包中对应的流水号信息也是不同的。
13、目标从节点根据流水号信息对第一时间码进行补偿,得到第二时间码,目标从节点同步第二时间码。
由于不同的数据包对应的流水号信息不同,因此可以利用流水号信息对第一时间码进行补偿,确定当目标从节点接收到数据包时对应的时间,即第二时间码;而目标从节点同步第二时间码,实现了主节点从节点之间的时间码同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间码同步方法,通过主节点周期性的发送包括需要同步的第一时间码和流水号信息的数据包至从节点,而从节点根据流水号信息确定从节点接收到时间码时,实际对应的第二时间码;而从节点同步第二时间码,实现主从节点之间的时间码同步。这样可以避免主从节点之间进行时间码同步时,时间码信息被丢包,导致时间码无法同步的问题。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在图3中,网络系统包括两个主节点,分别为M1和M2,主节点M1和主节点M2都可作为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主节点,给其余所有目标从节点发送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一台设备可以作为主节点M,也可以作为从节点S,在没有APP参与操控的情况下,网络系统中允许多个主节点共存或多组网络系统共存。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没有手机APP参与操控情况下,多个节点中可以包括多个初始主节点,而这多个初始主节点可以在一个网络系统中,也可以在多个网络系统中。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初始主节点中的任意一个初始主节点均对应一个初始网络系统,而每个初始网络系统均包括一个初始主节点和至少一个从节点。而在有手机APP参与操控时,网络系统中将有且仅有一个目标主节点,因此需确定主从节点。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主从节点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
51、多个节点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配对信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扫描并判定网络系统中的每个节点的状态,并向每个节点发送第一配对信息,然后再连接主节点作为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主节点。
具体的,可以利用手机上的APP来进行操作。当利用手机APP进行操作时,手机APP扫描网络系统中每个节点的状态,并确认每个节点是否为初始主节点。若是网络系统中包括多个初始主节点,则会在多个初始主节点中选定其中一个初始主节点作为此次需要连接的目标主节点,然后发出第一配对信息至网络系统中的每个节点,即每个节点均会接收到第一配对信息。且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实际利用手机APP进行时间码同步时,网络系统中的主节点仅有一个,即目标主节点;目标主节点为一个初始主节点,而非多个初始主节点。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在图6中,网络系统的中心点为主节点M(同主机M),圆弧上的点为从节点S(同从机S);手机APP直接通过蓝牙模块与主节点连接,可以通过操作手机APP控制来控制主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配对信息是手机APP发出的,用于连接手机APP和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主节点。当手机APP与目标主节点连接之后,可以通过手机APP来控制目标主节点。且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节点可以对应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因此节点之间互相连接以构建网络系统,实际上也就是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而手机APP通过蓝牙模块与主节点连接,实际上是手机APP通过自身的蓝牙模块与主节点对应的终端设备连接。
52、根据第一配对信息,多个节点分别判断自身是否为目标主节点,目标主节点为一个初始主节点。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选择需要连接的主节点,而手机APP会生成第一配对信息,并将第一配对信息发送给网络系统中的多个节点。如果根据第一配对信息,节点可以与手机APP连接,则与手机APP连接的节点即为目标主节点。且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利用手机APP进行连接时,仅存在一个目标主节点与手机APP连接,网络系统中不存在多个目标主节点;与手机APP连接的目标主节点为一个初始主节点。
53、目标主节点发送解散命令至其他初始主节点。
由于在实际进行时间码同步时,主节点仅为一个初始主节点,即手机APP仅会与一个初始主节点连接,而不会连接多个初始主节点;因此,目标主节点会发送解散命令至其他初始主节点,并重新构建网络系统。具体的,目标主节点会生成解散命令,并将解散命令发送至除自身之外的其他所有初始主节点。而其他初始主节点在接收到命令后,会根据解散命令解散自身对应的初始网络系统。即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解散命令主要用于解散除目标主节点之外的其他初始主节点对应的初始网络系统。
54、根据解散命令,其他初始主节点更新为第一从节点。
当手机APP通过蓝牙等方式与目标主节点之间建立连接之后,手机APP会提示目标主节点解散其他初始主节点对应的初始网络系统,并重新构建网络系统。而其他初始主节点在接收到命令后,会解散自身所处的初始网络系统;且其他初始主节点会根据解散命令更新为第一从节点。
而目标主节点对应的初始网络系统为目标网络系统,目标网络系统中原有的第二从节点仍是新的网络系统中的从节点。同时,与其他初始主节点(即第一从节点)对应的初始网络系统中的第三从节点也是新的网络系统中的从节点。即生成的新的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从节点包括第一从节点、目标网络系统中的第二从节点,以及与第一从节点(即其他初始主节点)对应的第三从节点。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确定了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后,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之间会进行配对,以构建新的网络系统。具体的,目标从节点接收来自目标主节点的第二配对信息,以将目标主节点与目标从节点进行配对,得到新的网络系统。即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配对信息用于连接新的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
而在目标主节点接收第二配对信息进行配对之后,目标主节点还需要生成并发送校验信息至目标从节点,以校验新的网络系统是否成功建立。其中,构建网络系统的具体过程以及校验网络系统是否成功建立的具体步骤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已确定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的网络系统中,还可以为:若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主节点掉线,在目标从节点中任意选择一个节点,作为新的目标主节点。
具体的,若是网络系统已经构建完成,此时网络系统中包括一个目标主节点和至少一个目标从节点。若是进行时间码同步时目标主节点掉线,则网络系统中失去了主节点,无法进行时间码同步。可以在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从节点中自定义一个主节点,作为网络系统中的新的目标主节点;新的目标主节点将与其余的目标从节点构建新的网络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目标主节点掉线后,可以利用APP在目标从节点中自定义新的目标主节点;也可以是用户利用APP中自行选择节点作为新的目标主节点。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网络系统中可能只存在有从节点,当APP需要与网络系统中的主节点连接时,APP可以在从节点中自定义一个节点为网络系统的目标主节点。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数据包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
71、在确定网络系统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之后,目标主节点生成初始数据包,初始数据包包括目标主节点的第一时间码和初始流水号信息。
具体的,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主节点会生成初始数据包,初始数据包中包括目标主节点此时对应的第一时间码,还包括初始数据包对应的初始流水号信息。
其中,第一时间码通常为目标主节点生成初始数据包时对应的时间;流水号信息可以代表数据包的个数,或是目标主节点生成数据包的次数。
72、在预设时长内,目标主节点周期性的更新初始流水号信息,得到流水号信息。
通常情况下,目标主节点不会一直发送数据包,只会在一定的预设时长内生成数据包,并发送给目标从节点以进行时间码同步。其中,数据包中包括流水号信息,且不同的数据包中对应的流水号信息也不同。
73、目标主节点根据流水号信息,更新初始数据包,以得到数据包。
当网络系统中需要同步时间码时,目标主节点会生成数据包,并在预设时长内,周期性的发送给网络系统中的所有从节点。当目标主节点首次生成初始数据包时,初始数据包中包括目标主节点对应的第一时间码和初始流水号;目标主节点会将初始数据包发送给目标从节点。
为了避免数据包被丢包导致目标从节点没有收到,目标主节点会周期性的发送新的数据包给目标从节点;但每次发送的数据包中对应的流水号均不同。
具体的,目标主节点每发送一个数据包,均会更新流水号信息,得到一个新的流水号信息,并将新的流水号信息更新至数据包中,得到每次发送的新的数据包。即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目标主节点发出的数据包中的第一时间码相同,但流水号信息不同;当目标主节点发出数据包时,将原有数据包中的流水号信息替换为新生成的流水号信息,即可更新数据包。
74、目标主节点将数据包周期性的发送至目标从节点。
当流水号信息周期性更新的同时,目标主节点也会将更新后的数据包周期性的发送给目标从节点。且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数据包之间间隔预设缓冲时间后发送。
即数据包间隔预设缓冲时间后,周期性的发送给目标从节点;目标从节点在接收到数据包后,根据数据包进行时间码同步。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从节点同步第二时间码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根据流水号信息对第一时间码进行补偿,得到第二时间码,目标从节点同步第二时间码,可以包括:
81、目标从节点根据流水号信息和预设缓冲时间,确定相对于第一时间码的延迟时间。
由于在数据包发送的过程中,时间也在发生改变,因此目标从节点接收到数据包时的时间,实际上大于数据包中对应的时间(即数据包中的第一时间码)。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流水号信息,确认目标从节点接收到数据包所需的时间,以确定目标从节点接收到数据包所对应的时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流水号信息实际上代表着数据包数量,或者说是目标主节点生成数据包的次数。又由于任意相邻两个数据包是延迟预设缓冲时间后发出的,因此,数据包的数量与缓冲时间的数量存在对应关系。具体的,数据包的数量等于缓冲时间的数量加1。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目标主节点发送了第二个数据包后,第一个数据包和第二个数据包之间会存在一个缓冲时间;此时的第二个数据包对应的流水号信息为2(即数据包的数量为2),而缓冲时间的数量为1;数据包的数量2等于缓冲时间的数量1加上1。
因此,可以根据数据包的数量,即根据流水号信息,确定缓冲时间的个数,进而确定相较于第一时间码,目标从节点实际接收到数据包时的延迟时间。
82、目标从节点根据延迟时间和第一时间码,得到第二时间码。
目标从节点在接收到数据包时,就可以确定数据包对应的流水号信息,即可确定目标从节点在接收到数据包时,相较于第一时间码的延迟时间。而在确定了延迟时间后,目标从节点可以更新第一时间码,得到第二时间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时间码可以为第一时间码与延迟时间的和,即第二时间码=第一时间码+延迟时间。
而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时间码与延迟时间也可以为其他计算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83、目标从节点根据第二时间码,目标从节点将自身时间更新为第二时间码,使得目标从节点同步第二时间码。
目标从节点将自身的时间更新为第二时间码,以实现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时间码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不考虑节点生成发送数据包,以及接受数据包所需的时间。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目标主节点M每隔100ms重复发送广播指令至目标从节点,且重复发送的广播数据包中的时间码信息不变,例如该时间码信息可为12:00:00:00,即第一时间码为12:00:00:00,预设缓冲时间为100毫秒(ms)。此时,目标主节点生成的初始数据包,可以为:12:00:00:00|1,其中,1即为初始流水号信息。代表此时数据包的数量为1,或是目标主节点仅生成了一个数据包。
若是某个目标从节点在目标主节点发送的第十个数据包后才接收到,此时目标主节点生成并发送的数据包为:12:00:00:00|10。即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目标主节点发出的数据包可以为12:00:00:00|n;其中,12:00:00:00为第一时间码,而n即为数据包的个数,或者说是目标主节点生成数据包的次数。
当数据包为12:00:00:00|10时,说明目标从节点接收到的是第十个数据包,此时时间已经过了:10(流水号)x100ms=1秒(s);那么此时网络系统中的时间实际上是12:00:01:00,即第二时间码应该为12:00:01:00;目标从节点需要同步的时间是12:00:01:0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目标主节点发送是在预设时间段内周期性的发送数据包至网络系统中的所有目标从节点。且当目标从节点接收到目标主节点发出的数据包之后,目标从节点根据数据包实现时间码的同步。且目标从节点还会生成同步确认信息,并将同步确认信息反馈给目标主节点。而目标主节点接收来自目标从节点的同步确认信息,确定目标从节点成功实现时间码同步。
其中,同步确认信息中也包括流水号信息,以确认目标从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时刻。
在上述实施例中,若目标主节点接收到来自目标从节点的同步确认信息,在预设时长内,目标主节点停止发送数据包。具体的,由于目标主节点是将数据包同时发送给网络系统中的所有目标从节点,因此当目标主节点确认目标从节点接收到了数据包后,目标主节点不再发送数据包至已经接收到数据包且进行时间码同步的目标从节点。这样是为了避免后续在发送数据包时,目标主节点进行多次时间码同步,造成较大误差。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一实施例示意图。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时间码为12:00:00:00,即目标主节点在12:00:00:00生成初始数据包,为12:00:00:00|1。而预设时长可以为15s,即目标从节点在15s内周期性的发送数据包至目标从节点。且任意相邻两个数据包之间间隔100ms后再发出。此时,目标主节点发出的数据包如图9中所示。若目标从节点成功接收第十个数据包,即接收到的数据包为12:00:00:00|10,那么根据第二数据包更新第一时间码,得到的第二时间码为:12:00:01:00;目标从节点将自身时间更新为12:00:01:00,以实现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时间码同步。
在上述实施例中,若是在预设时长内,目标主节点没有接收到来自目标从节点的同步确认信息,则可以认为目标从节点没有成功同步。此时,可以生成提示信息,以提示操作认为进行人工手动同步,或确认没有成功同步的目标从节点的故障。
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提供一种网络系统,所述网络系统包括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目标主节点用于周期性发送数据包至目标从节点,数据包包括目标主节点的第一时间码和流水号信息;目标从节点用于根据流水号信息对第一时间码进行补偿,得到第二时间码,目标从节点用于利用第一时间码和流水号信息同步第二时间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通过主节点周期性的发送包括需要同步的第一时间码和流水号信息的数据包至从节点,而从节点根据流水号信息确定从节点接收到时间码时,实际对应的第二时间码;而从节点同步第二时间码,实现主从节点之间的时间码同步。这样可以避免主节点进行时间码同步时,时间码信息被丢包,导致时间码无法同步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时间码同步方法及网络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例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例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时间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码同步方法应用于网络系统,所述网络系统包括多个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多个节点中确定所述网络系统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
在确定所述网络系统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之后,所述目标主节点周期性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目标从节点,所述数据包包括所述目标主节点的第一时间码和流水号信息;
所述目标从节点根据所述流水号信息对所述第一时间码进行补偿,得到第二时间码,所述目标从节点同步所述第二时间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间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节点中包括多个初始主节点,所述多个初始主节点中的任意一个初始主节点均对应一个初始网络系统,每个所述初始网络系统包括一个初始主节点和至少一个从节点;
在所述多个节点中确定所述网络系统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包括:
所述多个节点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配对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配对信息,所述多个节点分别判断自身是否为目标主节点,所述目标主节点为一个所述初始主节点;
所述目标主节点发送解散命令至其他初始主节点,所述其他初始主节点为所述多个初始主节点中除所述目标主节点外的其他初始主节点;
根据所述解散命令,所述其他初始主节点更新为第一从节点;
其中,所述目标主节点对应的初始网络系统为目标网络系统,所述目标从节点包括所述第一从节点、所述目标网络系统中的第二从节点,以及与所述第一从节点对应的第三从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间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节点中确定所述网络系统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从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目标主节点的第二配对信息,以将所述目标主节点与所述目标从节点进行配对,得到新的网络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间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主节点发送校验信息至所述目标从节点,以校验所述新的网络系统是否成功建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间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网络系统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之后,所述目标主节点周期性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目标从节点,包括:
在确定所述网络系统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之后,所述目标主节点生成初始数据包,所述初始数据包包括所述目标主节点的第一时间码和初始流水号信息;
在预设时长内,所述目标主节点周期性的更新所述初始流水号信息,得到所述流水号信息;
所述目标主节点根据所述流水号信息,更新所述初始数据包,以得到所述数据包;
所述目标主节点将所述数据包周期性的发送所述目标从节点;
其中,任意相邻两个数据包之间间隔预设缓冲时间后发送;
所述数据包包括所述目标主节点的第一时间码和流水号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时间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从节点根据所述流水号信息对所述第一时间码进行补偿,得到第二时间码,所述目标从节点同步所述第二时间码,包括:
所述目标从节点根据所述流水号信息和所述预设缓冲时间,确定相对于所述第一时间码的延迟时间;
所述目标从节点根据所述延迟时间和所述第一时间码,得到第二时间码;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码,所述目标从节点将自身时间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间码,使得所述目标从节点同步所述第二时间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时间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目标主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目标从节点的同步确认信息,以确定所述目标从节点成功同步所述第二时间码;
其中,所述同步确认信息包括所述流水号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时间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主节点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从节点的同步确认信息,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所述目标主节点停止发送所述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间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节点中确定所述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包括:
若所述网络系统中的目标主节点掉线,在所述目标从节点中任意选择一个节点,作为新的目标主节点。
10.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系统包括目标主节点和目标从节点;所述目标主节点用于周期性发送数据包至所述目标从节点,所述数据包包括所述目标主节点的第一时间码和流水号信息;所述目标从节点用于根据所述流水号信息对所述第一时间码进行补偿,得到第二时间码,所述目标从节点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时间码和所述流水号信息同步所述第二时间码。
CN202110600447.2A 2021-05-31 2021-05-31 时间码同步方法及网络系统 Active CN113260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0447.2A CN113260040B (zh) 2021-05-31 2021-05-31 时间码同步方法及网络系统
US17/564,336 US11722976B2 (en) 2021-05-31 2021-12-29 Time cod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0447.2A CN113260040B (zh) 2021-05-31 2021-05-31 时间码同步方法及网络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0040A true CN113260040A (zh) 2021-08-13
CN113260040B CN113260040B (zh) 2021-10-22

Family

ID=77185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0447.2A Active CN113260040B (zh) 2021-05-31 2021-05-31 时间码同步方法及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722976B2 (zh)
CN (1) CN11326004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5166A (zh) * 2021-11-23 2022-02-25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生成节点临时身份标识的方法、节点及系统
CN114785999A (zh) * 2022-04-12 2022-07-22 先壤影视制作(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虚拟拍摄同步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3044925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码同步方法、装置、摄像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319A (zh) * 2011-08-17 2012-02-1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时间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4023385A (zh) * 2013-02-28 2014-09-03 王胤 一种基于并行传输的无线多跳自组织网时间同步系统
US20170366287A1 (en) * 2015-12-24 2017-12-21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ime synchronization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multi-hop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 based on ptp
CN112104435A (zh) * 2020-08-28 2020-12-1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延时补偿方法、逻辑装置及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2986A1 (en) * 2006-09-19 2008-05-29 Florian Diederichs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ive video production over a packeted network
JP5353277B2 (ja) * 2009-02-06 2013-11-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ストリーム信号伝送装置及び伝送方法
US8693846B2 (en) * 2009-03-16 2014-04-08 Disney Enterpris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video placement on a display
JP6031745B2 (ja) * 2011-10-17 2016-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装置
US20130151855A1 (en) * 2011-12-13 2013-06-13 Verance Corporation Watermark embedding workflow improvements
US10264537B2 (en) * 2015-11-13 2019-04-16 Walter D. Barker Time code controlled logic device
JP6870072B2 (ja) * 2016-09-23 2021-05-12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Apple Inc. ネットワークタイミング同期
JP7121470B2 (ja) * 2017-05-12 2022-08-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14914A (ja) * 2017-12-22 2019-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撮像システム
US20210250884A1 (en) * 2018-06-20 2021-08-12 Convida Wireless, Llc Synchronization in multi-hop nr iab deployment
US11876609B2 (en) * 2019-07-18 2024-01-16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Time sync device, time sync method, and program
US10594423B1 (en) * 2019-09-09 2020-03-17 Cisco Technology, Inc. Re-timing a packetized radio flow to clean noise induced by packet delay variation of a packet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319A (zh) * 2011-08-17 2012-02-1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时间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4023385A (zh) * 2013-02-28 2014-09-03 王胤 一种基于并行传输的无线多跳自组织网时间同步系统
US20170366287A1 (en) * 2015-12-24 2017-12-21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ime synchronization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multi-hop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 based on ptp
CN112104435A (zh) * 2020-08-28 2020-12-1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延时补偿方法、逻辑装置及网络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4925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码同步方法、装置、摄像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95166A (zh) * 2021-11-23 2022-02-25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生成节点临时身份标识的方法、节点及系统
CN114785999A (zh) * 2022-04-12 2022-07-22 先壤影视制作(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虚拟拍摄同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785999B (zh) * 2022-04-12 2023-12-15 先壤影视制作(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虚拟拍摄同步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0040B (zh) 2021-10-22
US20220386258A1 (en) 2022-12-01
US11722976B2 (en)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60040B (zh) 时间码同步方法及网络系统
KR100813580B1 (ko) 무선네트워크 시스템의 구축방법 및 무선전송장치
ES2362082T3 (es) Método de gestión de información de la estructura nodal y sistema de red de radio.
TW201245972A (en) Collaborative image control
CN103166729B (zh) 时钟同步方法及设备
CN104539324A (zh) 一种蓝牙低功耗组网互连方法及系统
WO2010050529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その無線通信方法、中継装置及び無線端末装置
CN105812185A (zh) 一种播放设备的通信连接方法
CN110753313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01969501A (zh) 移动终端及其数据同步系统及方法
JPH1119602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3541842B (zh) 多靶场系统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EP4054205B1 (en) Audio system data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udio component
CN106658661A (zh) 主设备、从设备及重新建立连接的方法
CN114125052B (zh) 目标操作的执行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EP1304833B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22521642A (ja) 無線接続方法、機器グループ、システム及び記憶媒体
US20220182932A1 (en) Bluetooth mesh network system and connection method having wake-up management mechanism
CN109068395A (zh) 一种桥接配对的状态指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介质
CN112988882B (zh) 数据的异地灾备系统、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
KR102548042B1 (ko) 통신 방법, 장치 및 기기
JP7071164B2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568157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hat carries out communications with external apparatuse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531311A (zh) 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KR20110001408A (ko) 알람 동기화 시스템 및 그 운영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10 floors 2-4, building 21, Longjun Industrial Zone, Jiuwo, Longpi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itush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0 floors 2-4, building 21, Longjun Industrial Zone, Jiuwo, Longpi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