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1311A - 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1311A
CN114531311A CN202011322462.7A CN202011322462A CN114531311A CN 114531311 A CN114531311 A CN 114531311A CN 202011322462 A CN202011322462 A CN 202011322462A CN 114531311 A CN114531311 A CN 114531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h
thin
information
target
control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24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31311B (zh
Inventor
王春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246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13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1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1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31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1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2012/284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medium used
    • H04L2012/2841Wirel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2012/2847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ome appliance used
    • H04L2012/2849Audio/video applian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富设备获取来自第一目标富设备的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为基于同步更新的本地瘦设备信息生成的指令;若第一目标富设备为第二富设备,且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为与第一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执行第一控制指令,以目标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若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为与第二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向目标瘦设备连接的第二富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使目标瘦设备连接的第二富设备执行第一控制指令,对目标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第一富设备和第二富设备处于第一网络,每个瘦设备和其连接的富设备处于第二网络。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近场环境下富设备之间的快速交叉控制。

Description

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互联需求在日益增加,设备之间相互控制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目前,每两个设备之间均需要依次进行单独发现,单独连接,然后才能进行相互控制。另外,设备之间的控制也只基于点对点连接,导致设备之间只能进行点对点的交互操作。总的来说,现有的设备控制方式,操作十分繁琐,不能实现设备之间的快速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设备控制方式操作十分繁琐,不能实现设备之间的快速控制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富设备,第一富设备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富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来自第一目标富设备的第一控制指令,第一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和第二富设备中的设备,第一控制指令为第一目标富设备基于同步更新的本地瘦设备信息生成的指令,本地瘦设备信息包括第一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和/或第二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确定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若第一目标富设备为第二富设备,且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为与第一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则执行第一控制指令,以对与第一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若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为与第二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则向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第二富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第二富设备执行第一控制指令,以对目标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其中,第一富设备和第二富设备处于第一网络,每个瘦设备和其所连接的富设备处于第二网络。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是两个同的网络,即本申请实施例存在两层网络。例如,第一网络为Wi-Fi网络,即第一富设备和第二富设备同处于一个Wi-Fi网络,第二网络为蓝牙网络,即瘦设备通过蓝牙和富设备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富设备之间依赖于同步更新的瘦设备信息,可以对其它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即各个富设备中均有其它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相关信息,一个富设备可以基于本地同步更新的瘦设备信息生成控制指令,通过第一富设备作为转发中心,对处于同一个无线网络中的另外一个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简便,实现了近场环境(例如,智能家居场景)下,富设备之间的快速交叉控制。
示例性的,第一富设备为大屏设备,第二富设备包括手机,大屏设备连接的瘦设备为智能音箱。此时,大屏设备的音频由自身的扬声器播放,需要将大屏设备的音频播放从大屏设备切换至智能音箱。如果是现有技术,用户需要控制大屏设备依次进行发现、连接和控制等操作,以使大屏设备切换至智能音箱发声,操作十分繁琐。
而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大屏设备和智能音箱均连接在同一个短距离无线网络(例如,Wi-Fi点对点网络)中,大屏设备作为转发中心,大屏设备可以将其所连接的瘦设备信息实时同步至手机。用户基于手机上实时同步更新的瘦设备信息,在手机上控制大屏设备切换至智能音箱,此时,用户通过点击操作等生成控制指令后,手机再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大屏设备,大屏设备再根据该控制指令切换至智能音箱发声。相较而言,现有技术实现上述控制过程需要用户控制大屏设备与智能音箱之间进行多次操作,而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用户可以只在手机上进行简单的操作(例如,点击操作等),即可实现上述控制过程,操作简便,各个富设备之间可以实现快速交叉控制。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包括:
根据本地设备信息,确定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
其中,第一控制指令包括目标瘦设备信息,目标瘦设备信息包括目标瘦设备物理地址和/或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唯一标识;本地设备信息包括各个富设备的信息和各个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瘦设备信息还包括目标瘦设备状态信息,此时,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以对与所述第一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的过程可以包括:将与所述第一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的状态调整为所述目标瘦设备状态信息对应的状态,以对于所述第一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来自第二目标富设备的瘦设备更新信息,瘦设备更新信息包括与第二目标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第二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或者第二富设备;若第二目标富设备为第二富设备,根据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并向处于在线状态的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瘦设备更新信息,瘦设备更新信息用于指示其它第二富设备根据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其它第二富设备为多个第二富设备信息中除了第二目标富设备之外的设备;若第二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向第二富设备发送瘦设备更新信息,设备瘦更新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富设备根据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各个富设备之间如果有需要更新的瘦设备信息,则将需要更新的瘦设备信息发送至第一富设备,第一富设备作为转发中心,将需要更新的瘦设备信息同步至其它的富设备,实现了在各个富设备之间,实时同步更新瘦设备信息,便于后续富设备之间基于实时同步更新的瘦设备信息,实现快速交叉操作。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瘦设备更新信息包括所连接的富设备的信息、瘦设备物理地址信息、瘦设备类型信息、瘦设备能力信息和瘦设备状态信息。通过将瘦设备的状态信息实时同步至各个富设备,便于后续各个富设备之间的快速交叉控制。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周期性向第二富设备组播心跳报文;接收来自第二富设备针对心跳报文的回复消息;若回复消息为第一类消息,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维持为在线状态;若回复消息为第二类消息,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周期性向第二富设备组播心跳报文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若在预设时间段没有接收到第二富设备的回复消息,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
可以看出,第一富设备通过心跳报文,维护各个第二富设备的在网状态,基于自动维护的富设备在网状态,便于后续的瘦设备信息更新,以及富设备之间的快速交叉控制。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来自第二富设备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第二富设备从息屏状态变为亮屏,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的报文;根据第一报文与所述第二富设备建立连接,并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在线状态。
第一报文具体可以为加入报文,网络信息是第二富设备首次加入第一富设备维护的网络时存储的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富设备通过亮屏快速加入到第一富设备维护的网络。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来自第二富设备的第二报文,第二报文为第二富设备从亮屏状态变为息屏状态后,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的报文;根据第二报文,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
第二报文可以具体为退出报文,网络信息是第二富设备首次加入第一富设备维护的网络时存储的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富设备通过息屏快速离开第一富设备维护的网络。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第三目标富设备的更新信息,第三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或第二富设备;根据更新信息,更新本地设备列表,本地设备列表包括富设备信息;向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二富设备发送更新后的本地设备列表。
在该实现方式中,富设备之间不仅可以同步瘦设备信息,还可以同步富设备信息。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二富设备,第二富设备与第一富设备连接,该方法包括:
显示本地瘦设备信息,本地瘦设备信息包括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
获取针对第四目标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第二控制指令,第四目标富设备为其它第二富设备或者第一富设备。
若第四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向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第一富设备根据第二控制指令,对所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若第四目标富设备为其它第二富设备,向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第一富设备向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或者,向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第其它第二富设备根据第二控制指令,对所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其中,第一富设备和第二富设备处于第一网络,每个瘦设备和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处于第二网络。
具体应用中,第二富设备可以根据本地设备信息或本地设备列表,向第一富设备或者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本地设备信息或本地设备列表是预先同步的,其可以包括各个富设备的信息,以及各个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富设备连接有瘦设备,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第一富设备的第三控制指令;根据第三控制指令,对所连接的瘦设备执行控制操作。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若符合瘦设备更新条件,向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富设备根据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并向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为第二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若接收到来自第一富设备的第二瘦设备更新信息,根据第二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第一富设备的心跳报文;向第一富设备发送针对心跳报文的回复消息,回复消息用于描述第二富设备的网络状态,网络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从息屏状态变为亮屏状态,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第一报文,并向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一报文;
若从亮屏状态变为息屏状态,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报文,并向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二报文。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富设备可以通过息屏快速离开网络,通过亮屏快速加入网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富设备,第一富设备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富设备,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来自第一目标富设备的第一控制指令,第一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和第二富设备中的设备,第一控制指令为第一目标富设备基于同步更新的本地瘦设备信息生成的指令,本地瘦设备信息包括第一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和/或第二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若第一目标富设备为第二富设备,且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为与第一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则执行第一控制指令,以对与第一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若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为与第二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向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第二富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第二富设备执行第一控制指令,以对目标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其中,第一富设备和第二富设备处于第一网络,每个瘦设备和其所连接的富设备处于第二网络。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解析第一控制指令,得到目标瘦设备信息,目标瘦设备信息包括目标瘦设备物理地址和/或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唯一标识;若目标瘦设备物理地址与第一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物理地址一致,或者,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唯一标识和第一富设备的唯一标识一致,确定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为与第一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若目标瘦设备物理地址与第一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物理地址不一致,或者,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唯一标识和第一富设备的唯一标识不一致,确定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为与其它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一瘦设备信息同步模块,用于获取来自第二目标富设备的瘦设备更新信息,瘦设备更新信息包括与第二目标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第二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或者第二富设备;若第二目标富设备为第二富设备,根据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并向处于在线状态的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瘦设备更新信息,瘦设备更新信息用于指示其它第二富设备根据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其它第二富设备为多个第二富设备中除了第二目标富设备之外的设备;若第二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向第二富设备发送瘦设备更新信息,设备瘦更新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富设备根据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瘦设备更新信息包括所连接的富设备的信息、瘦设备物理地址信息、瘦设备类型信息、瘦设备能力信息和瘦设备状态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一在网状态维护模块,用于周期性向第二富设备组播心跳报文;接收来自第二富设备针对心跳报文的回复消息;若回复消息为第一类消息,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维持为在线状态;若回复消息为第二类消息,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在网状态维持模块还用于若在预设时间段没有接收到第二富设备的回复消息,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在网状态维持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第二富设备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第二富设备从息屏状态变为亮屏,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的报文;根据第一报文与所述第二富设备建立连接,并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在线状态。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在网状态维持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第二富设备的第二报文,第二报文为第二富设备从亮屏状态变为息屏状态后,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的报文;根据第二报文,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富设备信息更新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富设备的更新信息,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或第二富设备;根据更新信息,更新本地设备列表,本地设备列表包括富设备信息;向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二富设备发送更新后的本地设备列表。
上述设备控制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设备控制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二富设备,第二富设备与第一富设备连接,该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本地瘦设备信息,本地瘦设备信息包括各个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第三目标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第二控制指令,第三目标富设备为其它第二富设备或者第一富设备;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第一富设备向第三目标富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第三目标富设备执行第二控制指令,对所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其中,第一富设备和第二富设备处于第一网络,每个瘦设备和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处于第二网络。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富设备连接有瘦设备,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富设备的第三控制指令;根据第三控制指令,对所连接的瘦设备执行控制操作。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二瘦设备信息同步模块,用于若符合瘦设备更新条件,向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富设备根据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并向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为第二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若接收到来自第一富设备的第二瘦设备更新信息,根据第二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二在网状态维护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富设备的心跳报文;向第一富设备发送针对心跳报文的回复消息,回复消息用于描述第二富设备的网络状态,网络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在网状态维护模块还用于:若从息屏状态变为亮屏状态,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第一报文,并向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一报文;若从亮屏状态变为息屏状态,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报文,并向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二报文。
上述设备控制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设备控制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第一富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富设备,第一富设备与第二富设备通信连接。该第一富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第二富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法任一项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任一项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为单个芯片,或者多个芯片组成的芯片模组。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设备控制装置上运行时,使得设备控制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九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系统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首次加入提示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网状态维护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瘦设备更新信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富设备交叉控制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瘦设备信息同步更新过程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2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
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可能涉及的系统架构和可能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系统的一种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大屏设备11、手机12、平板13、笔记本电脑14、智能手环15、无线蓝牙耳机16、智能音箱17和Wi-Fi路由器18。大屏设备11、手机12、平板13和笔记本电脑14处于同一个局域网内,该局域网可以是基于Wi-Fi路由器18的网络,例如,该局域网可以是Wi-Fi点对点网络。而大屏设备11可以通过蓝牙和无线蓝牙耳机16通信连接,大屏设备11可以通过蓝牙或者Wi-Fi等无线通信方式,与智能音箱17通信连接。手机12可以通过蓝牙或者Wi-Fi等无线通信方式,与智能手环15通信连接。另外,大屏设备11分别与手机12、平板13和笔记本电脑14连接。大屏设备11可以为智能电视或智慧屏等。
大屏设备11、手机12、平板13和笔记本电脑14均为富设备。智能手环15、无线蓝牙耳机16和智能音箱17均为瘦设备。其中,富设备是指:资源丰富的设备或者胖设备。资源丰富的设备或者胖设备可以是指存储空间大于第一阈值的电子设备,和/或处理性能大于第二阈值的电子设备等。一般情况下,内存充裕,存储空间充裕的电子设备,可以称为富设备或胖设备。瘦设备是指:资源受限的设备,所述资源受限的设备可以是指存储空间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电子设备,和/或处理性能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电子设备等。一般情况下,内存少,存储空间少的电子设备,可以称为瘦设备。
此时,大屏设备11可以为第一富设备,手机12、平板13和笔记本电脑14可以为第二富设备。大屏设备11可以作为一个中心节点或者数据交换中心,用于将一个设备的数据转发至其它设备,例如,手机12可以先将数据发送至大屏设备11,再由大屏设备11将该数据发送至平板13。另外,大屏设备11还可以用于维护网络有效,主要用于维护各个设备的在网状态,网络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具体应用中,同一个局域网内的富设备之间可以自动组网,一般情况下,以一个有源富设备作为中心节点,维护网络持续有效,其它富设备可以快速加入该网络或者离开该网络。例如,手机亮屏,手机12亮屏则加入网络,灭屏则离开网络。
作为中心节点的富设备可以维护各个富设备的在网状态,并基于各个富设备之间的在网状态,在各个富设备之间,实时同步更新各个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更新信息。例如,手机12可以将智能手环15的更新信息传输至大屏设备11,大屏设备11再将该智能手环15的更新信息发送给处于在线状态的富设备,处于在线状态的富设备接收到智能手环15的更新信息之后,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下面将对自动维护在网状态的过程进行介绍。
首先,大屏设备11作为中心节点或者主设备,向周边设备广播携带自身IP地址的广播包。周边设备接收到主设备广播的广播包之后,可以通过解析广播包,得到大屏设备11的IP地址。如果周边设备想要加入以大屏设备11为主设备的无线网络,可以根据大屏设备11的IP地址,向大屏设备11发送加入报文,该加入报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设备ID和版本号等。示例性地,该加入报文可以包括下表1示出的信息。
表1
Figure BDA0002793300510000071
Figure BDA0002793300510000081
其中,上表1中的MainDevicesID是指富设备ID,如果报文类型为Type2,则表示该报文类型为加入报文。
大屏设备11接收到周边设备发送的加入报文后,可以根据该加入报文和对应的富设备进行组网。如果某个设备是首次加入,还可以进行相应的隐私提示和授权提示。示例性的,参见图2示出的首次加入提示示意图,如图2所示,手机12在接入大屏设备11的网络的过程中,手机12可以弹出加入提示窗口121,该加入提示窗口121用于提示“发现家庭信任网络,是否接入?”,用户可以选择“是”或者“否”选项。
另外,在手机12接入大屏设备11的网络的过程中,手机12也可以弹出隐私声明窗口122,该隐私声明窗口122可以用于提示“加入信任网络后,富设备之间将自动实时同步瘦设备状态,提供快速控制”。同时,大屏设备11也可以弹出新设备加入提示窗口111,该加入提示窗口111用于提示“是否允许手机接入”。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某个富设备是首次入网,即首次加入到主设备维持的网络中,还可以进行安全鉴权。示例性地,大屏设备11接收到手机12的加入报文之后,除了可以显示隐私提示和授权提示之外,还可以在显示屏显示PIN码。用户获取到PIN码后,可以在手机12上输入PIN码。大屏设备11接收到手机12发送的PIN码之后,判断接收到的PIN码和本地存储的PIN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鉴权通过,如果不一致,则鉴权失败,可以进一步提示用户输入的PIN码错误。
完成设备鉴权后,主设备和富设备建立了设备信任关系。通常情况下,只要设备信任关系存在,主设备和富设备的下一次连接可以不需要重新鉴权。
鉴权通过后,主设备和富设备之间可以建立连接,并进行密钥协商,即设备之间协商所使用的密钥。该密钥可以用于后续两个设备的信息交互,例如,大屏设备11和手机12完成设备鉴权之后,大屏设备11和手机12之间协商的密钥为1234ABC。大屏设备11和手机12在下一次连接时,通过首次加入时协商的密钥1234ABC进行信息交互。
富设备加入主设备的网络之后,富设备可以将所加入网络的网络信息保存在内存中,并将网络信息写入数据库,该网络信息示例性包括服务集标识符(Service SetIdentifier,SSID)和密钥等信息。
主设备感知到新设备加入到网络之后,更新内存中的设备列表,并将设备列表等信息写入数据库。
示例性地,手机12加入到大屏设备11维护的网络之后,手机12将网络信息保存在内存中,并写入到数据库。而大屏设备11知道手机12是新加入的设备,则将手机12的相关信息记录在设备列表,并根据记录的设备列表覆盖掉内存中的设备列表,以对设备列表进行更新。并且,将更新后的设备列表写入数据库。更新后的设备列表中新增加了手机12的相关信息,该相关信息示例性包括手机12名称、手机12所连接的瘦设备信息等。
手机12、平板13和笔记本电脑14可以依据上述过程加入到大屏设备11的信任网络。如果手机12、平板13和笔记本电脑14不是首次加入,大屏设备11自动连接手机12、平板13和笔记本电脑14,可以不用再次弹出授权提示和隐私声明,不用再次进行设备鉴权。
针对非首次加入的设备,可以根据首次加入时协商的密钥等相关信息,进行信息交互。
在手机12、平板13和笔记本电脑14等加入到大屏设备11维护的局域网之后,大屏设备11可以周期性地向局域网内处于在线状态的富设备发送心跳报文,手机12、平板13和笔记本电脑14等富设备在接收到心跳报文后,可以根据自身的状态,给大屏设备11回复对应的消息。如果手机12、平板13和笔记本电脑14等在线,则针对心跳报文回复通知消息,大屏设备11根据该通知消息继续维持在线状态。如果手机12、平板13和笔记本电脑14等需要离线,例如,锁屏、灭屏或者断开Wi-Fi等,则可以给大屏设备11回复断开消息,大屏设备11根据断开消息,将对应设备的状态从在线状态变为离线状态。
当然,如果局域网内的富设备没有针对心跳报文回复消息,大屏设备11可以设置定时器,如果超时没有接收到回复消息时,则将对应设备的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
示例性的,参见图3示出的在网状态维护示意图,如图3所示,大屏设备11向手机12、平板13和笔记本电脑14组播报文224.0.0.100,将该报文作为心跳报文。手机12、平板13和笔记本电脑14等富设备可以单播回复,即针对报文224.0.0.100给大屏设备11回复单播消息。图3中,大屏设备11组播的报文224.0.0.100可以发送至手机12和笔记本电脑14;由于网络或者其它原因,大屏设备11组播的报文224.0.0.100不能发送至平板13。此时,大屏设备11可以接收到手机12和笔记本电脑14的单播消息,故将这两个设备继续维持为在线状态;大屏设备11没有接收到平板13的单播消息,则将平板13的状态从在线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
大屏设备11可以通过周期性地,向局域网内处于在线状态的富设备发送心跳报文,以自动维护局域网内,各个富设备的在网状态。
示例性的,大屏设备11周期性组播的报文可以如下表2所示。
表2
头部介绍 字节数 介绍
链路层头 6 标准
IP头 20 标准
UDP头 16 标准
MainDevicesID 唯一标识一个富设备
version 1 版本号
PktType 1 表示报文类型
PktLength 不固定 后面报文长度
具体应用中,如果报文类型为Type1,则表示报文为保活报文。
示例性的,大屏设备11的在网状态维护表可以如下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2793300510000091
大屏设备11上存储有在网状态维护表,通过在网状态维护表,大屏设备11可以得知其它富设备是处于在线状态,还是处于离线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富设备已加入主设备维护的网络,富设备可以实现快速加入网络和快速离开网络。
具体来说,当富设备亮屏时,或者富设备靠近时,富设备可以快速加入网络,即快速上线。反之,当富设备息屏,或者富设备远离时,富设备可以快速离开网络,即快速下线。
如果富设备是非重启亮屏,该富设备在亮屏后可以从内存中读取网络信息,使用该网络信息快速地加入到主设备维护的网络,并告知主设备该设备已上线。其中,该网络信息是首次加入网络时富设备存储的信息。
例如,手机12从息屏到亮屏后,手机12从内存中读取SSID等网络信息,并使用SSID等网络信息加入到大屏设备11维护的网络;然后,手机12可以将本设备的接口加入组播组,创建MulticastSocket,再回复大屏设备11的组播消息,以告知大屏设备11该设备已上线;也可以与大屏设备11建立UDP连接,通过UDP连接给主设备发送心跳信息,以告知大屏设备11该设备已上线,此时,手机12需要创建普通的socket。
如果富设备是重启亮屏,由于设备重启会导致内存中的数据丢失,富设备重启后从数据库中读取网络信息,并使用该网络信息快速地加入到主设备维护的网络,并告知主设备该设备已上线。该网络信息是首次加入网络时富设备存储的信息。重启亮屏快速加入网络的过程可以与非重启亮屏的过程类似。
富设备除了可以通过亮屏快速加入网络之外,还可以在靠近主设备的过程中,快速加入主设备维护的网络。
所谓的靠近是指富设备和主设备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当富设备和主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定距离阈值时,富设备可以根据之前和主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与主设备建立连接,并通过心跳报文通知主设备。
上述距离阈值通常由主设备维护的网络覆盖范围决定,例如,当大屏设备11维护的网络为Wi-Fi网络时,将Wi-Fi网络覆盖半径作为距离阈值。此时,手机12没有在大屏设备11维护的Wi-Fi网络的覆盖范围之内,手机12处于离线状态;在手机12逐渐向大屏设备11靠近的过程中,手机12如果可以接收到大屏设备11维护的Wi-Fi网络信号,手机12则根据之前已经创建的连接信息,与大屏设备11建立连接,并通过心跳报文通知大屏设备11。
当富设备收到息屏休眠的广播(例如为intent.action_screen_off)后,富设备则在已建立的连接上发送退出报文,同时拆除已经创建的连接信息。主设备收到富设备的退出报文后,将该富设备标记为离线状态。富设备在离线时,拆除已经创建的连接信息,可以避免富设备在休眠过程中收到唤醒报文。
当然,如果富设备无法快速发送退出报文,主设备在该富设备超时回复心跳报文时,也会将其标记为离线状态。
另外,当富设备远离主设备时,富设备也可以快速下线。所谓远离是指富设备和主设备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当富设备离开主设备维护的网络覆盖范围时,富设备由于收不到主设备的心跳报文,也无法回复主设备的心跳报文,故主设备可以将该设备标记为离线状态。此时,富设备在离线后,不拆除已经创建的连接信息,方便后续设备靠近时,根据已经创建的连接信息,实现快速上线。
大屏设备11除了可以用于维护富设备的在网状态之外,还可以用于实时同步瘦设备信息,即各个富设备之间,实时同步更新其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
下面将对瘦设备信息同步更新过程进行介绍。
当瘦设备信息需要更新时,与该瘦设备连接的富设备自动获取到瘦设备更新信息,并将该瘦设备更新信息同步至其它富设备。一般情况下,当瘦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则可以认为需要更新瘦设备信息。示例性地,当瘦设备与富设备连接,该连接可以是首次连接或者非首次连接,即当瘦设备首次连接或者回连时,则认为需要更新瘦设备信息;另外,当新增或者断开连接时,也认为需要更新瘦设备信息,断开连接可以是指瘦设备与富设备之间断开连接,新增是指富设备新连接了一个瘦设备。
例如,参见图4示出的瘦设备更新信息示意图,如图4所示,大屏设备11在基于图3的在网状态维护过程之后,由于平板13没有回复针对大屏设备11组播的心跳报文,大屏设备11则将平板13的在网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在下一个周期时,大屏设备11的在网状态维护表中,只有手机12和笔记本电脑14处于Active状态,大屏设备11则给处于在线状态的手机12和笔记本电脑14组播报文224.0.0.100,手机12和笔记本电脑14收到心跳报文后,针对该心跳报文给大屏设备11回复单播消息。此时,智能音箱17断开了与大屏设备11连接,大屏设备11判定需要更新瘦设备信息后,则生成智能音箱的更新信息,然后再基于在网状态维护表,将智能音箱17的更新信息发送至手机12和智能电脑14。该智能音箱的更新信息用于告知其它富设备,智能音箱已与大屏设备断开连接,即手机12和笔记本电脑14收到大屏设备发送的智能音箱的更新信息后,可以更新本地设备信息列表,具体可以表现为从大屏设备11所连接的设备列表中去除智能音箱。这样,在大屏设备11所连接的瘦设备发生状态变化时,大屏设备11可以生成对应的瘦设备更新信息,并将瘦设备信息发送给处于在线状态的手机12和笔记本电脑14,以将瘦设备更新信息实时同步至其它富设备。
又例如,基于图4,假如手机12与智能手环15断开连接时,手机12可以根据智能手环15连接状态的变化,生成智能手环15的瘦设备更新信息;然后,手机12将瘦设备更新信息发送给大屏设备11,大屏设备11根据该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并且基于在网状态维护表,将该瘦设备更新信息发送给处于在线状态的笔记本电脑14。笔记本电脑14接收到瘦设备更新信息后,则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具体应用中,富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瘦设备信息更新报文,实时同步瘦设备信息。示例性的,瘦设备信息更新报文可以包括下表4示出的信息。
表4
头部介绍 字节数 介绍
链路层头 6 标准
IP头 20 标准
UDP头 16 标准
MainDevicesID 唯一标识一个富设备
version 1 版本号
PktType 3 表示报文类型
PktLength 不固定 后面报文长度
其中,当报文类型为Type3时,该报文则为瘦设备信息更新报文,表示瘦设备信息更新。
进一步地,瘦设备更新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瘦设备的物理地址、瘦设备类型和瘦设备能力和瘦设备状态等。示例性的,瘦设备更新信息可以包括下表5或者表6示出的信息。
表5
Figure BDA0002793300510000121
其中,ConnectedMain可以是指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ThinDeviceMac是指瘦设备的物理地址,ThinDeviceType可以是指瘦设备的类型,此时,该瘦设备为支持经典蓝牙(Bt)和低功耗蓝牙(Ble)的音箱。ThinDeviceState是指瘦设备的状态。
通过上述表5,其它富设备可以得知192.168.1.10这一个设备连接有音箱这一个瘦设备,且音箱当前所处状态为连接StandBy状态。
表6
Figure BDA0002793300510000122
通过表6,其它富设备可以得知192.168.1.10这一个设备连接有耳机这一个瘦设备,且耳机当前所处状态为发声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表5和表6分别是音箱的瘦设备更新信息和耳机的瘦设备更新信息。通过表5和表6示出的信息,其它富设备可以得知192.168.1.10这一个设备连接有两个瘦设备,分别为音箱和耳机,且该设备正在使用耳机,没有使用音箱。
需要说明的是,瘦设备信息更新报文携带一个瘦设备或者至少两个瘦设备的更新信息,例如,一个瘦设备信息更新报文可以携带有上述表5和表6的信息,当然,上述表5和表6的信息也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瘦设备信息更新报文进行同步。
由上可见,基于在网状态维护,各个富设备之间可以实时同步更新瘦设备更新信息。这样,各个富设备上有每个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
除了可以同步更新瘦设备信息之外,也可以实时同步更新富设备信息。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富设备首次加入或者回连,或者富设备下线,主设备根据富设备的连接状态变化,更新本地的设备列表,并将更新后的设备列表发送给网络内所有处于在网状态的富设备。例如,当手机12首次加入大屏设备11维护的网络,或者重新加入网络时,大屏设备11则获取手机12的相关信息,并根据手机12的相关信息更新本地的设备列表。手机12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12的设备信息、以及手机12所连接的瘦设备信息等。更新后的设备列表新增加了手机12的相关信息。
大屏设备11根据手机12的相关信息更新本地设备列表之后,将更新后的设备列表发送给处于在网状态的各个富设备。各个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设备列表,更新本地的设备列表。
而如果某个富设备离线时,主设备也更新本地设备列表,并将更新后的设备列表发送给网络内所有处于在网状态的富设备。例如,当手机12离线时,大屏设备11在本地设备列表中删除手机12的相关信息,得到更新后的设备列表,并将更新后的设备列表发送给各个富设备,以使各个富设备根据更新后的设备列表,更新本地设备列表。
瘦设备信息可以作为设备列表的能力子项目,例如,设备列表中存在手机12的信息,而智能手环挂在手机12下面,智能手环的信息作为手机12的能力子项目。
主设备和其它富设备处于一个网络中,而瘦设备挂在富设备下面,即瘦设备和富设备之间也存在一个网络。因此,可以包括两层网络,一层是主设备和各个富设备之间的网络,另一层是瘦设备和富设备之间的网络。
在信息同步时,可以同步两层网络的信息,即可以同步富设备信息,也可以通过富设备下面的瘦设备信息。
基于各个富设备实时同步更新的本地瘦设备信息和富设备信息等信息,富设备之间可以实现交叉控制。下面将对富设备之间交叉控制的过程进行介绍。
依赖于在网状态维护,富设备之间可以实时同步更新瘦设备信息。依赖于富设备之间实时同步更新的瘦设备信息和富设备信息等信息,各个富设备之间可以快速交叉控制。交叉控制可以是指一个富设备可以控制另一个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且一个富设备也可以控制另一个富设备,即富设备之间可以相互控制,富设备之间也可以相互控制所连接的瘦设备。例如,手机12可以控制大屏设备11切换至智能音箱17发声。
具体应用中,富设备A如果需要控制富设备B所连接的瘦设备,用户可以基于富设备A上显示的瘦设备信息,通过点击、双击等操作,向富设备A输入控制指令。其中,富设备A是基于本地瘦设备信息来显示瘦设备信息的,该本地瘦设备信息可以包含在本地设备列表中。富设备A获取到控制指令后,可以将该控制指令传输至富设备B。当富设备B为中心节点时,富设备A可以直接将该控制指令传输给富设备B;当富设备B不是中心节点时,富设备A的控制指令先传输至中心节点,中心节点可以基于在网状态维护表,再将该控制指令发送给富设备B。富设备B接收到该控制指令之后,可以执行该控制指令,以对本设备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
示例性的,参见图5示出的富设备交叉控制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包括大屏设备11、手机12、Wi-Fi路由器18、智能音箱17和无线蓝牙耳机16。大屏设备11连接的瘦设备为智能音箱17和无线蓝牙耳机16。
此时,手机12通过Wi-Fi点对点连接,投屏至大屏设备11,且大屏设备11正在使用无线蓝牙耳机16发声。手机12需要远程操作大屏设备11,使得大屏设备11从耳机发声切换至音箱发声。
首先,手机12显示分布式音频切换界面123,分布式音频切换界面123上包括手机12当前投屏设备为客厅的大屏(即大屏设备11),还包括各个可进行音频切换的瘦设备信息,该瘦设备信息可以是手机12基于实时同步更新的本地瘦设备信息显示的。具体地,分布式音频切换界面123上显示了三个选项,分别为:客厅的音箱A,无线蓝牙耳机,以及客厅的音箱B。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点击分布式音频切换界面123上三个选项中的客厅的音箱A,以向手机12输入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大屏设备11切换至客厅的音箱A发声。其中,手机12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频次或者使用偏好等信息,在显示分布式音频切换界面123时,可以向用户推荐音频播放设备,图5中示例性地将“客厅的音箱A”作为推荐的音频播放设备。
然后,手机12将该控制指令发送至大屏设备11,大屏设备11执行该控制指令,将音频从耳机切换至智能音箱17,切换之后,大屏设备17从原来的耳机播放,变为智能音箱17播放。
具体应用中,手机12可以根据控制指令生成对应的制报文,然后再将该对应的报文发送至向大屏设备11,大屏设备11接收到该对应的报文之后,可以解析该报文,根据报文中的信息,切换至智能音箱17发声,以控制大屏设备11从耳机切换至音箱。示例性的,该报文可以包括如下表7示出的信息。
表7
头部介绍 字节数 介绍
链路层头 6 标准
IP头 20 标准
UDP头 16 标准
MainDevicesID 唯一标识富设备
version 1 版本号
PktType 4 表示报文类型
PktLength 不固定 后面报文长度
其中,报文类型为Type4,则表明该报文是用于控制某个瘦设备执行某个动作的报文,即控制报文。
示例性的,控制某个瘦设备执行某个动作的信息可以包括下表8示出的信息。
表8
Figure BDA0002793300510000141
大屏设备11接收到手机12发送的报文后,解析该报文,获得上述表7和表8示出的信息,根据表8中的ThinDeviceState,将智能音箱的状态从Standby状态变更为Active状态,以将音频播放从耳机切换至智能音箱。实现了手机12远程控制大屏设备11,以使得大屏设备从耳机发声切换至智能音箱发声。
需要说明的是,富设备可以通过报文类型,来确定是进行本地设备信息更新,还是进行设备控制。具体来说,如果富设备识别出的报文类型是瘦设备信息更新报文,则可以根据上述表6示出的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例如,根据表6示出的ThinDeviceState,将Mac地址2对应的耳机的状态变更为StandBy。如果识别出的报文类型是控制报文,富设备可以进一步根据上述表7和表8中的ConnectedMain或者ThinDeviceMac等信息,确定所需要控制的瘦设备是否为本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如果是,则根据上述表8中ThinDeviceState,将Mac地址1对应的音箱的状态从Standby状态变更为Active状态;如果不是,且富设备是中心节点,则将该设备控制报文转发给ConnectedMain对应的富设备。
相较而言,如果依赖于现有技术实现上述图5的控制过程,即通过手机远程操作大屏设备,使得大屏设备切换至音箱发声,用户必须要控制大屏设备打开蓝牙,再搜索蓝牙音箱,然后再依次进行鉴权、建立蓝牙连接、操作等流程,十分繁琐,不能快速地控制大屏设备切换至音箱发声。
很容易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依赖于富设备之间,实时同步更新的瘦设备信息,手机12可以远程控制大屏设备11,使得大屏设备11切换至音箱发声。即富设备之间可以快速交叉控制。由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依赖中心富设备的在网状态维护和瘦设备信息的同步更新,富设备之间可以快速进行互操作,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不需要用户每次进行单点搜索设备、鉴权、建立连接和操作等流程。
富设备之间也可以相互控制,例如,手机12可以控制大屏设备11,手机12也可以通过大屏设备11控制笔记本电脑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控制指令的一端,可以校验发送控制指令的设备ID是否为本地设备列表里面记录的ID,如果是,则执行该控制指令,如果不是,则不执行控制指令,并记录异常信息,还可以将该异常信息上报给云端。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设备间的控制安全性。
控制指令也可以不用经过中心节点转发,而是直接发送给另一个富设备。例如,富设备A需要控制富设备B或者富设备B所连接的瘦设备,富设备A和富设备B均不是中心节点。一些实施例中,富设备A可以将控制指令先传输给中心节点,中心节点再将该控制指令转发给富设备B。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富设备A的本地设备列表中包含富设备B的相关信息,富设备A可以根据富设备B的相关信息,通过广播的方式将控制指令发送给富设备B,或者富设备A根据本地设备列表,和富设备B建立连接,再通过所建立的连接将控制指令发送给富设备B。需要说明的是,上文示例性的以大屏设备11作为中心节点(或称主设备),实际应用中,中心节点并不限于大屏设备,例如,可以选取笔记本电脑14作为中心节点。一般情况下,考虑到中心节点可能需要长时间进行在网状态维护和数据转发等,选取有源设备作为中心节点。当然,主设备也可以不是有源设备,例如,选取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作为主设备,此时,用户可以手工配置主设备,设备之间也可以自动协商以确定出主设备。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富设备之间通过Wi-Fi点对点网络进行数据交互,即大屏设备11、手机12、平板13和笔记本电脑等处于Wi-Fi点对点网络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各个设备之间的网络还可以为其它短距离无线网络,例如,蓝牙、Zigbee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此外,图1中示出的场景需要Wi-Fi路由器,在其它场景下,也可以不需要Wi-Fi路由器。在无路由器场景,中心节点则作为dhcp server,给新加入的富设备分配IP地址。
瘦设备除了可以如图1示出的设备,还可以示例性为Wi-Fi灯泡、USB设备、以及磁吸设备等。
另外,富设备和富设备之间也可以相互控制,即一个富设备可以控制另一个富设备。具体地,各个富设备之间也会同步更新富设备的信息,这样,各个富设备的本地均存储有各个富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例如,手机是息屏还是亮屏等。各个富设备基于实时同步的富设备信息,可以快速控制其它富设备,例如,手机12控制笔记本电脑14关机。富设备之间相互控制的过程,与上文的富设备控制另一个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过程和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一般情况下,通过便于操作的富设备,控制另一个不便于操作的富设备或者其所连接的瘦设备,例如,手机是便于操作,大屏设备是不便于操作,故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大屏设备。
上文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智能家居场景,但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其它场景,在此作限定。
在介绍完本申请实施例可能涉及的系统架构和可能涉及的应用场景之后,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流程进行介绍。
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框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富设备,该第一富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富设备连接。第一富设备和第二富设备可能连接有瘦设备。第一富设备和第二富设备均处于同一短距离无线网络,该短距离无线网络可以为但不限于蓝牙网络、Zigbee网络或者Wi-Fi点对点网络等。而瘦设备和其所连接的富设备处于同一网络,该网络可以例如为蓝牙网络等。
具体应用中,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第一富设备获取来自第一目标富设备的第一控制指令,第一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或第二富设备,第一控制指令为第一目标富设备基于同步更新的本地瘦设备信息生成的指令,该本地瘦设备信息包括各个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富设备可以是指中心节点或者主设备,其可以自动维护在网状态,并且可以作为一个数据交换中心,例如,第一富设备为图1中的大屏设备11。第二富设备是指与第一富设备(即主设备)连接的富设备,例如,第二富设备为图1中的手机12、平板13和笔记本电脑14。第一富设备连接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富设备。当然,第一富设备也可以不是中心节点或主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一个富设备,可能连接有瘦设备,也可能没有连接有瘦设备。当一个富设备连接有瘦设备时,其它富设备可以对该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当然,该连接有瘦设备的富设备,也可以对其它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上述第一目标富设备可能是第一富设备,也可能是第二富设备。当第一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时,第一富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第一控制指令,以使第一富设备获取到第一控制指令;当第一目标富设备为第二富设备时,该第一控制指令是第一目标富设备发送的,第一富设备接收到第一富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
具体应用中,第一目标富设备可以根据用户操作和本地瘦设备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其中,用户操作可以是任意的,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双击、语音或手势等操作,向第一目标富设备输入控制指令。第一目标富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控制操作,从本地瘦设备信息中获取到所需控制的瘦设备的相关信息,再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每个富设备本地均存储有实时同步的设备列表,该设备列表不仅包括局域网内每个富设备的信息,还包括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设备列表是实时更新的,瘦设备信息也是实时更新的。
示例性的,参见图5,第一目标富设备为手机12,第一富设备为大屏设备11。手机12从实时同步更新的本地瘦设备信息中可以得知,大屏设备11连接有瘦设备有无线蓝牙耳机16和智能音箱17,且当前时刻大屏设备正在使用无线蓝牙耳机16发声,即本地瘦设备信息中的无线蓝牙耳机16的状态为Active发声状态,而智能音箱17的状态为StandBy状态。大屏设备11可以基于这些信息,显示分布式音频切换界面123,即显示可以切换至哪些音频设备。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手机12,向手机12输入控制指令,例如,可以通过点击“客厅的音箱A”选项,向手机12输入控制指令。手机12检测到用户的点击操作后,可以得知用户需要将音频切换至客厅的音箱A(即智能音箱17);然后,手机12可以从本地瘦设备信息中获取智能音箱17的相关信息,再基于智能音箱17的相关信息,生成控制报文,该控制报文可以例如包括上述表7和表8的信息,即将智能音箱17的状态设置为Active状态。该控制报文可以为上述第一控制指令。手机12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后,将第一控制指令传输至大屏设备11(即第一富设备),大屏设备11则可以接收到来自手机12的第一控制指令。
其中,富设备的本地瘦设备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每个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类型、物理地址、状态、能力,以及该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富设备的IP地址)等。该本地瘦设备信息是实时同步更新的,即如果某个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发生变化(例如,状态发生变化),则实时将该瘦设备的更新信息同步至局域网的其它富设备。也就是说,当处于在线状态的富设备可以将瘦设备更新信息通知给中心节点,中心节点可以将该瘦设备更新信息同步给其它在线的富设备。
步骤S602、第一富设备确定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
具体地,第一富设备获取到来自第一目标富设备的第一控制指令之后,可以根据本地设备信息,确定出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本地设备信息(或称本地设备列表)可以包括各个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以及各个富设备的信息,而第一控制指令通常包括目标瘦设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控制指令需要通过中心节点转发时,如果第一目标富设备为第二富设备时,第一富设备可以对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得到报文类型和目标瘦设备信息等。其中,目标瘦设备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目标瘦设备的物理地址、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唯一标识、目标瘦设备类型、目标瘦设备能力和目标瘦设备状态等信息,富设备的唯一标识可以具体表现为富设备的IP地址,也可以表现为富设备的序列号或者MAC地址,在此不对富设备的唯一标识进行限定。当然,目标瘦设备也可以包括目标瘦设备物理地址,或者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唯一标识。
然后,第一富设备可以根据报文类型,确定该报文是用于控制某个瘦设备执行某个动作的控制报文,还是用于同步更新瘦设备信息的瘦设备更新报文。如果是瘦设备更新报文,第一富设备可以将该瘦设备更新报文,发送给处于在线状态的其它富设备,并根据该瘦设备更新报文,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如果是控制报文,第一富设备可以进一步根据瘦设备的物理地址、以及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等信息,确定所需要控制的目标瘦设备是否为自身所连接的瘦设备。具体地,可以通过确定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即唯一标识)和本设备的IP地址是否一致,或者,确定目标瘦设备的物理地址和自身所连接的瘦设备的物理地址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可以进入步骤S603,即第一富设备根据瘦设备状态信息等信息,控制自身的瘦设备。如果不一致,则可以进入步骤S604,即若目标瘦设备物理地址与第一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物理地址不一致,或者,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唯一标识和第一富设备的唯一标识不一致,确定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为与其它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此时,第一富设备可以根据在网状态维护表,以及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唯一标识,确定出该控制报文对应的富设备,再将该控制报文发送给该对应的富设备。
如果第一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时,第一富设备可以根据所生成的第一控制指令和本地设备列表,确定出所需要控制的目标瘦设备,并基于本地设备列表中的富设备信息,将第一控制指令发送给目标瘦设备对应的第二富设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控制指令不需要经过中心节点转发时,如果第一目标富设备为第二富设备,第一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之后,根据本地设备列表和第一控制指令中的目标瘦设备信息,确定出目标瘦设备。如果第一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第一富设备根据本地列表,确定出用户所需要控制的瘦设备是哪个富设备对应的瘦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是指所需要控制的瘦设备。
步骤S603、若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为与第一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且第一目标富设备为第二富设备,第一富设备则执行第一控制指令,以对与第一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具体地,第一富设备可以根据解析出来的目标瘦设备信息中的瘦设备状态信息,控制所连接的瘦设备,使得瘦设备从当前状态切换至瘦设备状态信息对应的状态。
示例性的,参见图5,大屏设备11接收到来自手机12的第一控制指令,该第一控制指令包括上述表7和表8的信息。大屏设备11解析该第一控制指令,得到报文类型、瘦设备状态信息、瘦设备物理地址和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具体地,瘦设备物理地址是Mac地址1,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为192.168.1.10,瘦设备状态为Active状态等。大屏设备11确定出该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为自身所连接的智能音箱17;然后,大屏设备11根据瘦设备状态信息,将智能音箱17的状态从StandBy状态变更为Active状态,Active状态是指发声状态,即将音频切换从耳机切换至智能音箱17播放。
步骤S604、若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为与第二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第一富设备向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第二富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第二富设备执行第一控制指令,以对目标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富设备和第二富设备处于同一个短距离无线网络中,该短距离无线网络例如为Wi-Fi点对点网络或蓝牙网络等。
具体地,第一富设备获取到第一控制指令后,通过解析该第一控制指令,可以得到报文类型、瘦设备状态信息、瘦设备物理地址以及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等信息。第一富设备根据瘦设备物理地址,或者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确定出该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不是自身所连接的瘦设备,而是第二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则根据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以及在网状态维护表,确定出该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二富设备;然后,第一富设备依赖于在网状态维护表,将第一控制指令发送给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第二富设备。
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第二富设备接收到第一富设备转发的第一控制指令之后,通过解析该第一控制指令,得到瘦设备状态信息等,然后根据解析出来的信息,对自身所连接的目标瘦设备进行控制。
示例性的,基于图1,第一目标富设备为平板电脑13,目标瘦设备连接的第二富设备为手机12,第一富设备为大屏设备11。此时,用户可以通过平板电脑13控制手机12,使得手机12与智能手环15建立连接。具体地,平板电脑13响应用户操作,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后,将第一控制指令发送给大屏设备11;大屏设备11再将第一控制指令转发给手机12;手机12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之后,通过解析第一控制指令,得到相关信息后,根据解析得到的第一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控制操作,以与智能手环15建立连接。
示例性的,基于图1,第一目标富设备为大屏设备11,目标瘦设备连接的第二富设备为手机12,第一富设备为大屏设备11。此时,用户可以通过大屏设备11控制手机12,使得手机12与智能手环15建立连接。具体地,大屏设备11响应用户操作,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后,将第一控制指令发送给手机12,手机12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之后,通过解析第一控制指令,得到相关信息后,根据解析得到的第一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控制操作,以与智能手环15建立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时,第一控制指令是由第一富设备响应用户操作生成的,故此时第一富设备可以不用解析该第一控制指令,而是在生成第一控制指令之后,可以直接将该第一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的第二富设备。当第一目标富设备不为第一富设备时,第一控制指令是由其它富设备生成的,故此时第一富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之后,可以先对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得到报文类型、瘦设备物理地址、瘦设备类型、以及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等信息,然后再根据所解析出来的信息,确定是对本设备的瘦设备进行控制,还是将该第一控制指令转发给其它第二富设备。
由上可见,第一目标富设备可能是第一富设备,也可能是第二富设备。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通过第二富设备,远程控制其它第二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可以通过第二富设备,远程控制第一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还可以通过第一富设备,远程控制第二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也即,富设备之间可以相互操作。
依赖于局域网内富设备之间实时同步更新的瘦设备信息,在线的富设备可以通过本地瘦设备信息了解其它富设备的状态、其它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状态等信息。并且,富设备可以显示本地瘦设备信息。这样,当用户有控制需求时,可以通过富设备显示的本地瘦设备信息,远程控制其它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
下面将对富设备之间的瘦设备信息同步更新过程进行介绍。
可选地,参见图7示出的瘦设备信息同步更新过程的流程示意框图,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701、第一富设备获取来自第二目标富设备的瘦设备更新信息,该瘦设备更新信息包括与第二目标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第二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或者第二富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时,第一富设备在符合预设的瘦设备信息更新条件时,则可以根据瘦设备变化的信息,生成瘦设备更新信息,以使第一富设备获取到瘦设备更新信息。此时,第一富设备连接有瘦设备,例如,参见图1,第一富设备为大屏设11,大屏设备11连接的瘦设备由智能音箱17和蓝牙耳机16。
若第二目标富设备不是第一富设备,而是第二富设备,第二富设备连接有瘦设备,当符合预设的瘦设备信息更新条件时,第二富设备可以根据瘦设备变化的信息,生成瘦设备更新信息。然后第二富设备在将该瘦设备更新信息发送给第一富设备,第一富设备则可以接收到来自第二富设备的瘦设备更新信息。
其中,预设的瘦设备信息更新条件可以为但不限于瘦设备首次和富设备连接,或者瘦设备回连,或者瘦设备和富设备之间断开连接等。
上述瘦设备更新信息可以以报文的形式存在,该报文可以包括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瘦设备物理地址、瘦设备类型、瘦设备能力和瘦设备状态等信息。具体地,该报文可以包括上述表4和表5,或者表6示出的信息。
步骤S702、若第二目标富设备为第二富设备,第一富设备根据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并向处于在线状态的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瘦设备更新信息,瘦设备更新信息用于指示其它第二富设备根据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其它第二富设备为多个第二富设备信息中除了第二目标富设备之外的设备。
具体地,如果第一富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富设备的瘦设备更新信息,第一富设备则依赖于在网状态维护表中的IP地址,向处于在线状态的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该瘦设备更新信息。其它第二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富设备发送的瘦设备更新信息之后,则基于该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得到更新之后的本地瘦设备信息。同时,第一富设备也可以根据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得到更新之后的本地瘦设备信息。
步骤S703、若第二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第一富设备向第二富设备发送瘦设备更新信息,设备瘦更新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富设备根据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具体地,当第一富设备的瘦设备有更新时,第一富设备可以基于在网状态维护表,将瘦设备更新信息发送给第二富设备,第二富设备根据该瘦设备,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例如,基于图5,当大屏设备11的音箱从StandBy状态变为Active状态之后,大屏设备1可以生成智能音箱17的瘦设备更新信息,并将瘦设备更新信息发送给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二富设备。第二富设备接收到该瘦设备更新信息之后,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以将本地记载的智能音箱的状态从StandBy状态变更为Active状态。这样,各个第二富设备可以实时了解大屏设备11的瘦设备状态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当富设备自动组网之后,富设备之间可以快速同步自身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后续过程中,当瘦设备信息有变化时,富设备之间可以快速同步更新瘦设备信息。
第一富设备依赖于在网状态维护表,将瘦设备信息实时同步至处于在线状态的富设备,以实现富设备之间实时同步更新瘦设备信息。
除了可以实时同步更新瘦设备信息之外,还可以实时同步更新富设备信息。具体地,第一富设备获取目标富设备的更新信息,目标富设备为所述第一富设备或第二富设备;再根据更新信息,更新本地设备列表,本地设备列表包括富设备信息;并且,向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二富设备发送所述更新后的本地设备列表,以让其它富设备根据更新的本地设备列表,更新本地的设备列表。通过实时同步更新的富设备信息,富设备之间也可以交叉控制。
下面对第一富设备维护在网状态的过程进行介绍。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第一富设备可以周期性向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二富设备组播心跳报文。若第一富设备可以接收到来自第二富设备针对心跳报文的回复消息,且回复消息为第一类消息,第一富设备可以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继续维持为在线状态。而若回复消息为第二类消息,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一般情况下,当第二富设备需要未出在线状态时,则回复第一类消息,当第二富设备需要锁屏、灭屏或者断开Wi-Fi时,则回复第二类消息,第二类消息为断开消息,第一富设备在收到第二类消息时,将对应富设备的状态从在线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
若在预设时间段没有接收到第二富设备的回复消息,第一富设备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即第一富设备在组播心跳报文时,同时启动计时器,并在计时器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段时,则判定超时没有接收到回复消息,此时,第一富设备则将对应的第二富设备的状态,从在线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
第一富设备上存储有在网状态维护表,该在网状态维护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各个第二富设备的IP地址和网络状态,网络状态可以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富设备可以通过亮屏或者设备靠近,快速加入到第一富设备维护的网络,可以通过灭屏或者设备远离,快速离开第一富设备维护的网络。具体地,第一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富设备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第二富设备从息屏状态变为亮屏,或者设备靠近时,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的报文。第一富设备根据第一报文与第二富设备建立连接,并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在线状态。
当第一富设备接收来自第二富设备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二富设备从亮屏状态变为息屏状态后,或者设备远离时,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的报文,第一富设备根据第二报文,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即第二富设备快速离开网络。
由上可见,第一富设备可以通过心跳报文,自动维护富设备的在网状态。依赖于自动维护的在网状态表,富设备可以实时同步更新瘦设备信息。依赖于实时同步更新的瘦设备信息,富设备之间可以快速相互交叉控制。
第一富设备可以控制第二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一个第二富设备也可以控制另一个第二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一个第二富设备还可以控制第一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
下面将对第二富设备控制其它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过程进行介绍,其它富设备可以是其它第二富设备或者第一富设备。
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框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1、第二富设备显示本地瘦设备信息,该本地瘦设备信息包括各个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富设备上存储有实时同步更新的瘦设备信息,该本地瘦设备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富设备和第二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该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瘦设备物理地址、瘦设备类型、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以及瘦设备状态等信息。
步骤S802、第二富设备获取针对第四目标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第二控制指令,第四目标富设备为其它第二富设备或者第一富设备。
具体地,第二富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操作,根据本地瘦设信息,生成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可以具体外现为报文。第二控制指令的生成过程和第一控制指令的生成过程类似,具体可以参见上文第一控制指令的生成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803、若第四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第二富设备向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第一富设备根据第二控制指令,对所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四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第一富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控制指令之后,可以通过解析第二控制指令,得到瘦设备物理地址、瘦设备状态和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等信息,根据解析得到的信息,对本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例如,第一富设备为大屏设备11时,大屏设备根据手机12的控制指令,将音频从耳机切换至音箱播放。
步骤S804、若第四目标富设备为其它第二富设备,向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第一富设备向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或者,向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该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其它第二富设备根据第二控制指令,对所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当控制指令需要通过中心节点转发时,如果第四目标富设备不为第一富设备,而是其它第二富设备,第一富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控制指令之后,通过解析第二控制指令,得到瘦设备物理地址、瘦设备状态和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等信息;然后根据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以及在网状态维护表中的IP地址,确定出其它第二富设备,再向确定出的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该第二控制指令。其它第二富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二控制指令后,通过解析第二控制指令,得到瘦设备物理地址、瘦设备状态和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等信息,再根据该信息,控制自身所连接的瘦设备。
当控制指令不需要通过中心节点转发时,第二富设备可以根据本地设备列表等信息,直接向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不通过第一富设备转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二富设备连接有瘦设备,第一富设备和其它第二富设备也可以对该瘦设备进行控制。此时,该设备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来自第一富设备的第三控制指令;根据第三控制指令,对所连接的瘦设备执行控制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控制指令可以是第一富设备生成的,即第一富设备对第二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也可以是其它第二富设备生成的,即其它第二富设备响应于用户操作,基于本地瘦设备信息,生成第三控制指令,再将该第三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一富设备。第一富设备在确定第三控制指令对应的富设备是第二富设备之后,则根据本地的在网状态维护表,将第三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富设备。第二富设备接收到第一富设备发送的第三控制指令后,可以通过解析第三控制指令,根据解析得到的信息,控制自身所连接的瘦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富设备如果符合预设瘦设备更新条件,则可以生成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然后将该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发送给第一富设备。第一富设备接收到该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并且,第一富设备基于在网状态维护表,向处于在线状态的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该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其它第二富设备接收到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后,则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其中,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为第二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预设瘦设备更新条件可以为但不限于瘦设备与富设备断开连接,瘦设备与富设备首次连接,或瘦设备与重新连接至富设备(回连)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富设备也可以接收到其它富设备的瘦设备更新信息。此时,第二富设备若接收到来自第一富设备的第二瘦设备更新信息,则根据第二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上述第二瘦设备更新信息可以是第一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更新信息,也可以是其它第二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更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富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一富设备的心跳报文;并根据自身状态,向第一富设备发送针对心跳报文的回复消息,该回复消息用于描述第二富设备的网络状态,网络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富设备可以通过亮屏或设备靠近,快速加入到第一富设备维护的网络,通过灭屏或设备远离,快速离开第一富设备离开的网络。
上文实施例中,分别从第一富设备一侧和第二富设备一侧,介绍了设备控制方法的相关流程。为了更好地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下面将结合图9示出的设备控制方法的交互流程图进行介绍。如图9所示,该交互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901、第一富设备周期性向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二富设备A和第二富设备B组播心跳报文。
其中,第一富设备为有源富设备,作为局域网的中心节点,维护局域网的有效。第二富设备A和第二富设备B是与第一富设备连接的富设备,均位于第一富设备维护的局域网内。该局域网可以是Wi-Fi点对点网络,在该Wi-Fi点对点网络中,第一富设备为组所有者节点,第二富设备A和第二富设备B为组客户端节点。
此时,第一富设备、第二富设备A和第二富设备B均连接有瘦设备。
步骤S902、第二富设备A和第二富设备B分别针对心跳报文,回复响应消息。
步骤S903、第一富设备根据响应消息,维护第二富设备A和第二富设备B的网络状态。
步骤S904、第二富设备A若符合预设瘦设备更新条件,生成瘦设备更新信息。
步骤S905、第二富设备A将瘦设备更新信息发送给第一富设备。
步骤S906、第一富设备根据瘦设备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步骤S907、第一富设备将该瘦设备更新信息,发送给第二富设备B。
步骤S908、第二富设备B根据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步骤S909、第二富设备B显示本地瘦设备信息,并响应用户操作,基于本地瘦设备信息,生成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可以具体为报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富设备、第二富设备A也可以显示本地瘦设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控制指令不需要通过中心节点转发,可以包括步骤S910、第二富设备B根据实时同步的本地设备列表,将控制指令直接发送给第二富设备A。
步骤S911、第二富设备A解析该控制指令,得到瘦设备物理地址、瘦设备状态、以及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对自身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控制指令需要通过中心节点转发,在步骤S909之后,可以进行以下步骤:首先,第二富设备B将该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一富设备;第一富设备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解析该控制指令,得到瘦设备物理地址、瘦设备状态、以及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等信息;
第一富设备再根据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确定出该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设备为第二富设备A;其中,第一富设备可以根据所解析得到的信息,确定出该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设备是否为本设备,如果不是,则根据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以及在网状态维护表中的IP地址,确定出对应的目标设备;第一富设备将该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富设备A;最后,第二富设备A解析该控制指令,得到瘦设备物理地址、瘦设备状态、以及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IP地址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对自身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富设备A所接收到的控制指令可以是通过中心节点转发的,也可以是不用通过中心节点转发的,即第二富设备B直接发送的。
其中,上述S901~S903为第一富设备在网状态维护过程,S904~S908为实时同步更新瘦设备信息的过程,S909~S911为富设备之间交叉控制的过程。关于这三个过程的相关细节介绍,请参见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9中,仅示出了一个第二富设备控制另一个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过程,同样,第二富设备A也可以控制第二富设备B所连接的瘦设备。还有,第一富设备可以对第二富设备B或者第二富设备A进行控制。
对应于上文的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富设备。参见图10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来自第一目标富设备的第一控制指令,第一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或第二富设备,第一控制指令为第一目标富设备基于同步更新的本地瘦设备信息生成的指令,本地瘦设备信息包括各个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
确定模块102,用于确定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
第一控制模块103,用于若第一目标富设备为第二富设备,且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为与第一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则执行第一控制指令,以对与第一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第一发送模块104,用于若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为与第二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向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第二富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第二富设备执行第一控制指令,以对目标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其中,第一富设备和第二富设备处于第一网络,每个瘦设备和其所连接的富设备处于第二网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本地设备信息,确定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其中,第一控制指令包括目标瘦设备信息,目标瘦设备信息包括目标瘦设备物理地址和/或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唯一标识;本地设备信息包括各个富设备的信息和各个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瘦设备信息同步模块,用于获取来自第二目标富设备的瘦设备更新信息,瘦设备更新信息包括与第二目标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第二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或者第二富设备;若第二目标富设备为第二富设备,根据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并向处于在线状态的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瘦设备更新信息,瘦设备更新信息用于指示其它第二富设备根据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其它第二富设备为多个第二富设备信息中除了第二目标富设备之外的设备;若第二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向第二富设备发送瘦设备更新信息,设备瘦更新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富设备根据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瘦设备更新信息包括所连接的富设备的信息、瘦设备物理地址信息、瘦设备类型信息、瘦设备能力信息和瘦设备状态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在网状态维护模块,用于周期性向第二富设备组播心跳报文;接收来自第二富设备针对心跳报文的回复消息;若回复消息为第一类消息,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维持为在线状态;若回复消息为第二类消息,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在网状态维持模块还用于若在预设时间段没有接收到第二富设备的回复消息,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在网状态维持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第二富设备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第二富设备从息屏状态变为亮屏,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的报文;根据第一报文与所述第二富设备建立连接,并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在线状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在网状态维持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第二富设备的第二报文,第二报文为第二富设备从亮屏状态变为息屏状态后,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的报文;根据第二报文,将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富设备信息更新模块,用于:获取第三目标富设备的更新信息,第三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或第二富设备;根据更新信息,更新本地设备列表,本地设备列表包括富设备信息;向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二富设备发送更新后的本地设备列表。
上述设备控制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富设备一侧的设备控制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对应于上文的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二富设备。参见图11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显示模块111,用于显示本地瘦设备信息,本地瘦设备信息包括各个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112,用于获取针对第四目标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第二控制指令,第三目标富设备为其它第二富设备或者第一富设备;
第二发送模块113,若第四目标富设备为第一富设备,向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第一富设备根据第二控制指令,对所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第三发送模块114,若第四目标富设备为其它第二富设备,向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第一富设备向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或者,向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第其它第二富设备根据第二控制指令,对所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其中,第一富设备和第二富设备处于第一网络,每个瘦设备和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处于第二网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富设备连接有瘦设备,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富设备的第三控制指令;根据第三控制指令,对所连接的瘦设备执行控制操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瘦设备信息同步模块,用于若符合瘦设备更新条件,向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富设备根据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并向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为第二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若接收到来自第一富设备的第二瘦设备更新信息,根据第二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在网状态维护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富设备的心跳报文;向第一富设备发送针对心跳报文的回复消息,回复消息用于描述第二富设备的网络状态,网络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在网状态维护模块还用于:若从息屏状态变为亮屏状态,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第一报文,并向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一报文;若从亮屏状态变为息屏状态,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报文,并向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二报文。
上述设备控制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富设备一侧的设备控制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富设备和瘦设备均为电子设备,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1200可以包括处理器12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20,内部存储器12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230,充电管理模块1240,电源管理模块1241,电池12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250,无线通信模块1260,音频模块1270,扬声器1270A,受话器1270B,麦克风1270C,耳机接口1270D,传感器模块1280,按键1290,马达1291,指示器1292,摄像头1293,显示屏12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module,SIM)卡接口12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2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280A,陀螺仪传感器1280B,气压传感器1280C,磁传感器1280D,加速度传感器1280E,距离传感器1280F,接近光传感器1280G,指纹传感器1280H,温度传感器1280J,触摸传感器1280K,环境光传感器1280L,骨传导传感器12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2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2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12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2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2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充电管理模块12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电源管理模块1241用于连接电池1242,充电管理模块1240与处理器1210。电源管理模块1241接收电池12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240的输入,为处理器1210,内部存储器1221,外部存储器,显示屏1294,摄像头1293,和无线通信模块1260等供电。
电子设备12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250,无线通信模块12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电子设备12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2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2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内部存储器12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21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12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12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12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电子设备12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270,扬声器1270A,受话器1270B,麦克风1270C,耳机接口12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富设备一侧或第二富设备一侧中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设备控制装置上运行时,使得设备控制装置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所述芯片系统可以为单个芯片,或者多个芯片组成的芯片模组。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第一富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富设备,第一富设备与第二富设备通信连接。该第一富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富设备一侧的方法步骤,第二富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富设备一侧的方法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此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富设备,所述第一富设备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来自第一目标富设备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目标富设备为所述第一富设备和所述第二富设备中的设备,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为所述第一目标富设备基于同步更新的本地瘦设备信息生成的指令,所述本地瘦设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
若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为与所述第一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且所述第一目标富设备为所述第二富设备,则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以对与所述第一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若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为与所述第二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则向所述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第二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第二富设备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以对所述目标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富设备和第二富设备处于第一网络,每个瘦设备和所述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处于第二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包括:
根据本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瘦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包括目标瘦设备信息,所述目标瘦设备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瘦设备物理地址和/或所述目标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的唯一标识;
所述本地设备信息包括各个富设备的信息和各个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来自第二目标富设备的瘦设备更新信息,所述瘦设备更新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二目标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富设备为所述第一富设备或者所述第二富设备;
若所述第二目标富设备为所述第二富设备,根据所述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并向处于在线状态的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所述瘦设备更新信息,所述瘦设备更新信息用于指示其它第二富设备根据所述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所述其它第二富设备为多个第二富设备信息中除了所述第二目标富设备之外的设备;
若所述第二目标富设备为所述第一富设备,向所述第二富设备发送所述瘦设备更新信息,所述设备瘦更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富设备根据所述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瘦设备更新信息包括所连接的富设备的信息、瘦设备物理地址信息、瘦设备类型信息、瘦设备能力信息和瘦设备状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周期性向所述第二富设备组播心跳报文;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富设备针对所述心跳报文的回复消息;
若所述回复消息为第一类消息,将所述第二富设备的状态维持为在线状态;
若所述回复消息为第二类消息,将所述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
若在预设时间段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二富设备的回复消息,将所述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富设备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为所述第二富设备从息屏状态变为亮屏,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的报文;
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与所述第二富设备建立连接,并将所述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在线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富设备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二富设备从亮屏状态变为息屏状态后,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的报文;
根据所述第二报文,将所述第二富设备的状态变更为离线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三目标富设备的更新信息,所述第三目标富设备为所述第一富设备或所述第二富设备;
根据所述更新信息,更新本地设备列表,所述本地设备列表包括富设备信息;
向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二富设备发送所述更新后的本地设备列表。
9.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富设备,所述第二富设备与第一富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本地瘦设备信息,所述本地瘦设备信息包括富设备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
获取针对第四目标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四目标富设备为其它第二富设备或者所述第一富设备;
若所述第四目标富设备为所述第一富设备,向所述第一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对所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若所述第四目标富设备为所述其它第二富设备,向所述第一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第一富设备向所述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或者,向所述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其它第二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对所连接的瘦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富设备和第二富设备处于第一网络,每个瘦设备和所述瘦设备所连接的富设备处于第二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富设备连接有瘦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富设备的第三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指令,对所连接的瘦设备执行控制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符合瘦设备更新条件,向所述第一富设备发送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所述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并向所述其它第二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所述第一瘦设备更新信息为所述第二富设备所连接的瘦设备的信息;
若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富设备的第二瘦设备更新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瘦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本地瘦设备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富设备的心跳报文;
向所述第一富设备发送针对所述心跳报文的回复消息,所述回复消息用于描述所述第二富设备的网络状态,所述网络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从息屏状态变为亮屏状态,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第一报文,并向所述第一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若从亮屏状态变为息屏状态,根据存储的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报文,并向所述第一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14.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或者9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或者9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322462.7A 2020-11-23 2020-11-23 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45313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2462.7A CN114531311B (zh) 2020-11-23 2020-11-23 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2462.7A CN114531311B (zh) 2020-11-23 2020-11-23 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1311A true CN114531311A (zh) 2022-05-24
CN114531311B CN114531311B (zh) 2022-12-27

Family

ID=81619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2462.7A Active CN114531311B (zh) 2020-11-23 2020-11-23 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13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51124A (zh) * 2022-09-15 2022-12-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组网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1401A (zh) * 2012-09-06 2012-12-12 北京傲天动联技术有限公司 具备无线接入控制器的无线网格网络的控制方法
US20130014239A1 (en) * 2011-07-08 2013-01-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henticating a rich client from within an existing browser session
CN103929470A (zh) * 2014-03-19 2014-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77023A (zh) * 2017-06-28 2017-10-20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Web的移动瘦终端访问控制方法、系统及瘦终端
CN110989391A (zh) * 2019-12-25 2020-04-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14239A1 (en) * 2011-07-08 2013-01-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henticating a rich client from within an existing browser session
CN102821401A (zh) * 2012-09-06 2012-12-12 北京傲天动联技术有限公司 具备无线接入控制器的无线网格网络的控制方法
CN103929470A (zh) * 2014-03-19 2014-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77023A (zh) * 2017-06-28 2017-10-20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Web的移动瘦终端访问控制方法、系统及瘦终端
CN110989391A (zh) * 2019-12-25 2020-04-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查宏宇等: "灵活组网 集中控制 大唐电信胖瘦可转型WLAN整体解决方案", 《通信世界》 *
蒋翊生: "瘦终端的应用和比较", 《电子世界》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51124A (zh) * 2022-09-15 2022-12-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组网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1311B (zh)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5665B (zh) 配网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652954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 접속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기록매체
JP5898339B2 (ja) オーディオコントローラを隠れたオーディオネットワークに接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17028396A1 (zh) 多媒体播放设备的连接方法、主设备、控制终端及系统
CN102456347B (zh) 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多媒体文件分体式多声道同步播放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13360108B (zh) 一种投屏连接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9090902A1 (zh) 屏幕共享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5220B (zh) 一种基于邻居感知网络的设备连接方法及设备
JP2020521396A (ja) ワイヤレス・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構成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CN104853406A (zh) 服务集标识ssid提供方法、获取方法和装置
JP703735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512019A (ja) ブルートゥース機器に用いられる拡張接続方法及び拡張接続システム
JP2015523035A (ja) 装置とサービスの発見方法及び装置ミドルウェア
CN106507437A (zh) 智能设备联网方法和装置
WO2016203877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5933469B (zh) 用于智能设备的入网方法及装置、智能设备
CN113411759B (zh) 语音通话转移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873678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531311B (zh) 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220286731A1 (en) Multimedia apparatus and cast method
CN113794996B (zh) 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197114B2 (en) Extended cognitive loudspeaker system (CLS)
WO2023151423A1 (zh)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18297A (zh) 音箱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和音箱
WO2022160967A1 (zh) 通信方法、移动设备、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