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9857A - 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9857A
CN113249857A CN202110640343.4A CN202110640343A CN113249857A CN 113249857 A CN113249857 A CN 113249857A CN 202110640343 A CN202110640343 A CN 202110640343A CN 113249857 A CN113249857 A CN 113249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ft
layer
yarn
knitted fabric
perme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03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逸书
林世章
李富贵
郭友炉
谢元义
吴永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uafe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uaf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uaf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uaf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03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498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49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98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11/00Protein-based fibres, e.g. animal fibres
    • D10B2211/01Natural animal fibres, e.g. keratin fibres
    • D10B2211/02Wool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2Cross-sectional featur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2Cross-sectional features
    • D10B2403/021Lofty fabric with equidistantly spaced front and back plies, e.g. spacer fabrics
    • D10B2403/0212Lofty fabric with equidistantly spaced front and back plies, e.g. spacer fabrics with baggy or puckered pl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针织服饰面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包含交替连接的平整区域和填纱区域,所述平整区域和填纱区域均为三层结构,按与人体皮肤距离由远到近设置,所述填纱区域包含由相邻两个所述平整区域围合成空腔的面层和里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空腔中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含沿所述空腔纬向设置的一种或多种纱线组成的纱线簇和空隙。由于纱线在填纱区域的空腔中设置形成一定的空隙,使其具备优良的透气功能。特殊的生产方法和原料选择使得所述三层透气纬编织物不易产生勾丝、漏丝等现象,提升了该织物的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服饰面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消费者对针织面料产品的质量及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各种颜色和质地的纱线在针织面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适度调节性能和独特的弹性功能,三明治面料成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针织品。常见的三明治面料由上、中、下三个面组成。表面通常为网孔设计,中间一层为连接表面与底面的纱线,底面通常为密织的平版面,俗称“三明治”。三明治面料更有现代感和运动感网状效果。它采用高分子合成纤维由精密机台一次性编织而成,经久耐用,属于针织布里面的精品。
目前,三明治面料通常由经编工艺制备而成,外观较为单一。另有一些面料生产厂家开发出纬编三明治的制备工艺,但总体而言,市面上现有的三明治面料的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时尚感,较难适应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640903U公开了一种纬编三明治,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具有压缩弹性和防水结构的纬编三明治,但从时尚和面料的多样性角度考量,该面料的功能性和时尚感还是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填充纱线的面料由于可以填充各种颜色的纱线,具有一种色彩跳动的灵动之感。但目前的填充纱线面料不是太过僵硬,就是在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勾丝,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柔软且不易勾丝的三明治填充纱线面料来优化和丰富三明治面料品种。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需要提供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解决三明治面料的功能性单一、视觉效果单调的问题,同时所提供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还兼具纱线质感强、透气性好、不易勾丝的优点,为纬编三明治织物的应用扩大应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发明人提供了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包含交替连接的平整区域和填纱区域,所述平整区域和填纱区域均为三层结构,按与人体皮肤距离由远到近设置,所述填纱区域包含由相邻两个所述平整区域围合成空腔的面层和里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空腔中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含沿所述空腔纬向设置的一种或多种纱线组成的纱线簇和空隙。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中间层的纱线或纱线簇在空腔中以松散的自然形态形成的不规则扭曲,得到了大小不一的空隙,使得填纱区域的透气性更好。当填纱区域的面层为可透视时,就增强了所述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的色彩丰富度和时尚感,可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当填纱区域的面层不可透视,中间层的纱线或纱线簇可改用羊毛,提高其保暖效果,且羊毛也不会跑出填纱区域或形成勾丝。所述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结合了三明治和填充布的特色,由于纱线在填纱区域的空腔中设置形成一定的空隙,使其具有保暖效果的同时具备优良的透气功能。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发明人提供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其采用纬编双面机进行生产,包括进行交替连接的平整区域和填纱区域的编织步骤,按与人体皮肤距离由远到近,所述填纱区域包含面层、空腔和里层。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纬编生产工艺生产得到所述三层透气纬编织物,故得到的织物同时具备纬编织物优良的延伸性和弹性,手感柔软。特殊的生产方法和原料选择使得所述三层透气纬编织物不易产生勾丝、漏丝等现象,提升了该织物的品质、扩大了本发明提供织物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发明人提供了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的应用,所述三层透气纬编织物为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填纱区域可以为可透视或不可透视,由于中间层具有空隙,其兼具优良的透气型和柔软的质感。当面层采用D数较小的单丝,填纱区域面层可透视的时候,填纱区域可呈现出纱线本身经不规则扭曲形成的效果,应用于春夏秋季节的服饰、鞋袜或床上用品都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织物功能性和美学的需求。当面层采用D数较高的单丝,填纱区域面层不可透视的时候,中间层纱线用羊毛等可提高保暖效果的纱线,得到的织物应用于冬季的服饰、鞋袜以及床上用品等都可以很好地发挥保暖和透气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三层透气纬编织物,
10、平整区域,
11、填纱区域,
111、面层,
1131、纱线簇,
1132、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
首先说明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包含交替连接的平整区域和填纱区域,所述平整区域和填纱区域均为三层结构,按与人体皮肤距离由远到近设置,所述填纱区域包含由相邻两个所述平整区域围合成空腔的面层和里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空腔中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含沿所述空腔纬向设置的一种或多种纱线组成的纱线簇和空隙。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本发明所提供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的透气性,填充在填纱区域空腔中的中间层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纱线的多少来调整留出的空隙大小。纱线簇可以由同一颜色的段染纱填充,也可以由不同颜色的段染纱填充以增强颜色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所述中间层包含沿所述空腔纬向设置的一种或多种纱线组成的纱线簇和空隙。更进一步地,为了取得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功能性,也可以将段染纱替换为羊毛以增强织物的保暖效果。
面层可选择可透视或不可透视两种效果。优选地,所述面层为可透视结构。面层的可透视结构将织物采用的原料纱线原样呈现,丰富了织物的样式和色彩。相邻两个所述平整区域将填纱区域围隔成具有空腔的三维空间结构,具有面层、里层和中间层,空腔为填充纱线提供了布设于其间和空气流通的空间。里层可以视具体情况提供可透视或不可透视的结构。常规的三明治纬编织物中,中间层为连接起面层和里层的纬编组织,在本发明中,中间层并非是纬编组织结构,而是原料纱线平铺的形式,这样的结构给了织物丰富的视觉效果。然而,面层的不可透视结构可将羊毛等保暖效果好的纱线保护的很好,不会产生勾丝和摩擦起球现象,提升了冬季服饰等面料的档次和反复穿着的客户体验。
进一步地,面层采用的纱线原料对填纱区域的可透视或不可透视起到关键作用。采用D数小于等于40的单丝,尤其是勾丝性能良好的涤纶单丝,可形成可透视雾面填纱区域的面层。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面层的纱线D数小于等于40。
由于在本发明中,所述平整区域对于织物整体尤其是填纱区域起到塑形和锁边的作用,通过编织工艺得到平整区域,其本身是否单纯为平纹组织,或是平纹组织和网孔组织,又或是平纹组织、提花和网孔组织通过各种预设的形式构成的组合效果都可以,由于不是采用热压或后续的加工手段对填纱区域进行区隔和固定,织物整体仍可以保持柔软和富有弹性的特点。优选地,所述平整区域为平纹、提花和/或网孔组织。
其次说明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所述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的生产方法,采用纬编双面机进行生产,包括进行交替连接的平整区域和填纱区域的编织步骤,按与人体皮肤距离由远到近,所述填纱区域包含面层、空腔和里层。纬编双面机并不特别限定是双面纬圆机还是双面提花机,只要能够按照预设的样式将编织工艺单的技术参数输入系统,编织出本发明所述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即可。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生产方法中,所述填纱区域与平整区域的编织不是分开进行之后再经由后续加工程序串联起来,而是由纬编工艺一体织成,该生产方法包括进行交替连接的平整区域和填纱区域的编织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填纱区域的三角排列为:
∨─
∨─
─∧
─∧
进一步地,所述平整区域的三角排列为:
∪∨──∨─
─∨─∪∨─
──∧∩─∧
∩─∧──∧
进一步地,所述填纱区域的面层采用弹性渔丝为原料纱线。弹性渔丝的优点在于其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得到较大范围的伸缩,并且因其晶莹剔透的透明特点,在填纱区域的面层、或面层里层都用弹性渔丝,例如但不仅限于涤纶渔丝,可形成很好的透视效果。此外,不同于一般的蚕丝,其还不容易引起勾丝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生产方法中,纬编双面机的排针方式为:
上针盘:12;
下针盘:12。
最后说明本发明第三方面。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的应用,所述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可以用于制作帽子、衣服、裤子、鞋面、包和床上用品等,在其他需要用到织物的领域,也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场景应用该织物。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彩色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本实施例中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1填纱区域11中间层中的纱线簇1131为含有5种颜色的段染纱DTY,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填纱区域中间层中的纱线簇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颜色的涤纶段染纱,面层111为透明弹性渔丝,里层(图中未示出)为不可透视的白半光单丝。经过测量,填纱区域的宽度为15mm,平整区域10的宽度为10mm。从图1中可以看出,彩色段染纱在中间层中以弯弯曲曲的自然扭曲形态设置,中间层中尚有较多空隙1132。
经检测,该彩色三层透气纬编织物正反面的抗起球性分值均为4.5,正面抗勾丝分值为4,洗涤变形率为0,透气性分值为120F3/MF2,爆破强度分值为202,均达到合格标准。
本实施例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是按照以下生产方法生产得到的。
采用双面纬圆机,原料选择如下:75D/144F轻网丝、5D/36F长丝、40D/1F单丝、30D氨纶丝、200D/96F五种颜色涤纶段染纱DTY和80D涤纶弹性渔丝为原料纱线。在其他实施例中,75D/144F轻网丝、75D/36F长丝以及200D/96F五种颜色涤纶段染纱DTY可以更换为其他原料纱线,如75D/36F长丝可以用其他D、F数的替代,涤纶段染纱DTY可以用其他各种颜色和原料的纱线替代。装纱,在电脑软件中输入预设的编织工艺,进行所述平整区域和填纱区域的织造,得到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坯布,所述填纱部分可透视。定型染整步骤与常规织物生产工艺一样。
其中,所述填纱部分的三角排列为:
∨─
∨─
─∧
─∧
所述平整部分的三角排列为:
∪∨──∨─
─∨─∪∨─
──∧∩─∧
∩─∧──∧
本实施例中排针方式为:
上针盘:12;
下针盘:12。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彩色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用于生产帽子、鞋、包、衣服、裤子或床上用品等,不仅非常柔软,而且都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和防勾丝性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不可透视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本实施例的生产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三角排列:平整部分第1-6路*8次=48路,填纱部分第15-16路*18次=36路,84路一个循环;第一路用40D/1F单丝,第2-48路用75D/144F轻网纱,上单第49-83路用40D/12F涤纶长丝FDY,下单50~84路用80D涤纶渔丝,前面第2-48路上、下单出加氨纶,后面第49-84路不加氨纶,第59、63、71、75、79、83路各加1根50S羊毛。
本实施例提供的不可透视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由于采用了保暖效果很好的羊毛置于中间层作为纱线簇,不可透视面层对其起保护作用,防止其羊毛外露和勾丝,因此,本实施例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兼具保暖和透气的双重效果,并且不像传统的羊毛织物,在穿过数次或过水之后容易起球,影响观感,因此,可作为冬季的衣物、服饰、床单、被套、鞋面等产品的织物加以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包含交替连接的平整区域和填纱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区域和填纱区域均为三层结构,按与人体皮肤距离由远到近设置,所述填纱区域包含由相邻两个所述平整区域围合成空腔的面层和里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空腔中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含沿所述空腔纬向设置的一种或多种纱线组成的纱线簇和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为可透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的纱线D数小于等于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区域包括平纹、提花和/或网孔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纬编双面机进行生产,包括进行交替连接的平整区域和填纱区域的编织步骤,按与人体皮肤距离由远到近,所述填纱区域包含面层、空腔和里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纱区域的三角排列为:
∨─
∨─
─∧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区域的三角排列为:
∪∨──∨─
─∨─∪∨─
──∧∩─∧
∩─∧──∧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纱区域的面层采用弹性渔丝为原料纱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排针方式为:
上针盘:12;
下针盘:12。
10.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
CN202110640343.4A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32498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0343.4A CN113249857A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0343.4A CN113249857A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9857A true CN113249857A (zh) 2021-08-13

Family

ID=77187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0343.4A Pending CN113249857A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985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51645A (ja) * 2014-02-14 2015-08-24 株式会社オオカワニット 非衣料用途の丸編構造体
CN111005137A (zh) * 2019-12-20 2020-04-14 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渔丝仿电绣纬编鞋面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1270392A (zh) * 2020-02-24 2020-06-12 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5535A (zh) * 2020-05-13 2020-07-28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中空内置编织物面料、鞋面以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CN111826787A (zh) * 2020-07-29 2020-10-27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鞋面以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51645A (ja) * 2014-02-14 2015-08-24 株式会社オオカワニット 非衣料用途の丸編構造体
CN111005137A (zh) * 2019-12-20 2020-04-14 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渔丝仿电绣纬编鞋面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1270392A (zh) * 2020-02-24 2020-06-12 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5535A (zh) * 2020-05-13 2020-07-28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中空内置编织物面料、鞋面以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CN111826787A (zh) * 2020-07-29 2020-10-27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鞋面以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71262A (zh) 具有层次效果的三明治组织的针织鞋面及其制作方法
JP2022531516A (ja) 経編を模倣して織られた生地
CN201641275U (zh) 新型夏凉被
CN111005137B (zh) 渔丝仿电绣纬编鞋面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0607600B (zh) 一种三明治网眼提花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3430705B (zh) 一种双贾卡经编织物及其编织工艺
CN109518341B (zh) 一种单面纬编网眼面料
CN106192188B (zh) 一种四维网布及其加工方法
CN211747057U (zh) 一种珠地网眼保暖有型针织上衣
CN109930299B (zh) 一种双贾卡提花面料的制作方法
CN112030344A (zh) 一种孔中提绒工艺网布、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CN113265753B (zh) 一种具有浮点设计的纬编织物
CN110965195A (zh) 一种美感舒适的纬编提花夹层双面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CN218263010U (zh) 一种经编双面纱架双贾卡面料及鞋面
CN105734776A (zh) 一种具有透明外观的机织面料及其用途
CN113249857A (zh) 一种三层透气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213154041U (zh) 一种具有楼梯外观且穿着舒适的针织型暖上衣
CN211546822U (zh) 一种美感舒适的纬编提花夹层双面面料
CN204625941U (zh) 一种具有毛面的三层网布
CN113279123A (zh) 一种透气楼梯布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204825247U (zh) 一种具有毛面的三层网布
CN218561772U (zh) 一种透气裸感面料
CN217026284U (zh) 具有隐藏式提花纹路的三明治网布
CN211091944U (zh) 一种具有麦穗纹外观且舒适有型的针织上衣
CN215856615U (zh) 一种提花毛圈复合立体结构针织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