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8085A - 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以及养殖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以及养殖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8085A
CN113248085A CN202110653723.1A CN202110653723A CN113248085A CN 113248085 A CN113248085 A CN 113248085A CN 202110653723 A CN202110653723 A CN 202110653723A CN 113248085 A CN113248085 A CN 113248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water
pipe
cultur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37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48085B (zh
Inventor
严慕婷
姜汉平
甘炼
涂志刚
黄伟德
李梓铭
曾志权
黄艳华
钟方杰
罗凯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angling Aquaclture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angling Aquaclture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angling Aquaclture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angling Aquaclture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537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480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48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8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48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80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2Introducing gases into the water, e.g. aerators, air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5Filters for aqu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10Cleaning bottoms or walls of ponds or recepta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centrifugal sepa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2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animal husbandr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22O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22Eliminating or preventing deposits, scale removal, scale preven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养殖塘、滤食性鱼类养殖塘、循环泵、池塘循环水处理器、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定时固液分离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的养殖工艺。本发明通过设置调节阀和定时排污阀可以方便控制排污量,提高排污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以及养殖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以及养殖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沿用多年,养殖过程始终存在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养殖模式。在传统池塘养殖过程中,投喂的饲料产生的残饵及鱼虾消化吸收后产生的排泄物,全部沉积在养殖池塘内,残饵、排泄物经养殖水浸泡后分解变质,养殖池内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断升高,严重影响危害养殖鱼虾的生长和生存。大量残饵、排泄物沉积养殖塘底,且随养殖时间推移累计增加,导致了各种细菌病毒的大量繁殖和增长,造成各类鱼虾病频发的主要诱因之一,为了缓解养殖水质的恶性循环,常采取不断换水、用药及各种生物制剂调理水质,不仅增加了养殖过程的各类风险,也制约了养殖密度,影响了无害健康养殖,因此,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产量低、病害多、效益差、污染大。
目前池塘循环水养殖处理模式多采用蛋白质分离器与滚筒微滤机相配合,外加生物过滤等装置,由于池塘养殖水体大,残饵粪便收集效率低、设备及土建投资大、维护费用高,此模式实际运行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在养殖过程中进行尾水处理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三是提供一种收鱼(虾)后养殖尾水零排放、回收处理再利用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养殖塘、滤食性鱼类养殖塘,还包括循环泵、池塘循环水处理器、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定时固液分离器,所述循环泵设有连接所述养殖塘的防逃网的第一管道、连接所述池塘循环水处理器的第二管道,所述池塘循环水处理器设有连接所述养殖塘的第一回流管、连接所述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的第三管道,所述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设有连接所述定时固液分离器的倒U型管、连接所述滤食性鱼类养殖塘的第四管道,所述定时固液分离器设有连接所述养殖塘的第二回流管、连接所述滤食性鱼类养殖塘的第五管道,所述第一回流管上设有调节阀,所述第四管道、第五管道上分别设有定时排污阀。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池塘循环水处理器包括外旋流器和内旋流器,内旋流器底部与外旋流器中部相连通;池塘循环水处理器的上部设有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管的两个出水口分别沿外旋流器和内旋流器两者内壁的切向布置;所述第一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二管道,所述外旋流器和内旋流器两者的顶部设有连接所述第一回流管的第一出水管,所述外旋流器的底部设有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一排污管;第一出水管旁接有射流进气管;射流进气管上连接有三通阀;三通阀的三端分别为空气输入端、臭氧输入端和气体输出端;三通阀的空气输入端连接有开关阀;三通阀的空气输入端还连接有第二流量计;第一回流管上连接有位于养殖塘上方的管道式泡沫分离及曝气增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池塘循环水处理器还包括将所述外旋流器包裹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外旋流器之间的间隙装满水,所述第一壳体与外旋流器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
进一步地,所述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部设有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设有连接所述倒U型管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第二排污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污管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向所述第二排污管倾斜延伸的斜板。
进一步地,所述倒U型管的顶部设有破坏虹吸结构和第一流量计。
进一步地,所述定时固液分离器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二旋流收集锥、压力调节锥、导流提速锥、第一旋流收集锥、静水防扰锥、沉淀收集锥,所述第二旋流收集锥、导流提速锥、第一旋流收集锥、沉淀收集锥均为上端大、下端小的结构,所述压力调节锥、静水防扰锥均为上端小、下端大的结构,所述第二旋流收集锥、压力调节锥、第一旋流收集锥、沉淀收集锥的大端直径与所述第三壳体的内径一致,所述第三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导流提速锥相切的第三进水管,所述第三进水管连接所述倒U型管,所述沉淀收集锥的底部设有连接所述第五管道的第三排污管,所述第三壳体的顶部设有连接所述第二回水管的第三出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调节锥的顶部设有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向上穿过第二旋流收集锥后水平穿出第三壳体侧壁,第二连通管的一端水平穿入第三壳体侧壁,第二连通管穿入第三壳体侧壁的端设有与第三壳体的内壁相切的喷头,所述第三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压力调节锥底部对应的第四排污管,所述第四排污管通过第六管道连接所述滤食性鱼类养殖塘,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定时排污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流收集锥、第一旋流收集锥的大端外围分别设有排气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的养殖工艺,包括:
循环泵实时抽取养殖塘的防逃网内的池塘底部养殖水并输送到池塘循环水处理器;
根据养殖塘内水产品的生长期调整调节阀的开度来调节池塘循环水处理器的排污量;
根据养殖塘内水产品的生长期来设定第四管道上的定时排污阀的工作周期;
根据养殖塘内水产品的生长期来设定第五管道上的定时排污阀的工作周期;
根据养殖塘内水产品的生长期来设定第六管道上的定时排污阀的工作周期。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
1.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回流管上设置调节阀,可以根据养殖不同时期的残饵粪便量来调整调节阀的开度,当第一回流管的排量小,池塘循环水处理器的排污量大,当第一回流管的排量大,池塘循环水处理器的排污量小,从而方便调节池塘循环水处理器的排污量;在第四管道、第五管道上分别设置定时排污阀,可以根据水产品不同时期的残饵粪便量来定时排污阀的工作周期,定时开启第四管道、第五管道进行排污,可以节省水资源;通过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将大颗粒废渣,可以减少排污管道形成废渣积聚,保证排污效果和水处理效果。
2.本发明在第一壳体与外旋流器之间的蓄水腔装满水,和第一壳体与外旋流器之间设置第一连通管,可以平衡外旋流器内外的压力,且装满水可以起到配重的作用,设备安装更稳定,使用寿命长。
3.本发明在倒U型管的顶部设置破坏虹吸结构,可以防止管内发生虹吸,实现排污流量的稳定性和可调性。
4.本发明在第三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多个锥筒,多个锥筒配合工作形成两级分离,可以提高固液分离的效果,从而保证排污效果和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池塘循环水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定时固液分离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定时固液分离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管道式泡沫分离及曝气增氧装置;
图7为本发明的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
图8为第①循环水养殖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
图9为第②养殖过程中尾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
图10为第③收鱼后尾水零排放回收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
其中:1-养殖塘、2-滤食性鱼类养殖塘、3-循环泵、4-池塘循环水处理器、5-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6-定时固液分离器、7-防逃网、8-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10-第一回流管、11-第三管道、12-倒U型管、13-第四管道、14-第二回流管、15-第五管道、16-调节阀、17-定时排污阀、18-外旋流器、19-第一进水管、20-第一出水管、21-第一排污管、22-第一壳体、23-第一连通管、24-第二壳体、25-第二进水管、26-第二出水管、27-第二排污管、28-斜板、29-破坏虹吸结构、30-第一流量计、31-第三壳体、32-第二旋流收集锥、33-压力调节锥、34-导流提速锥、35-第一旋流收集锥、36-静水防扰锥、37-沉淀收集锥、38-第三进水管、39-第三排污管、40-第三出水管、41-第二连通管、42-第四排污管、43-第六管道、44-排气孔、46-进气口、47-排空管、48-射流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5,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养殖塘1、滤食性鱼类养殖塘2,还包括循环泵3、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5、定时固液分离器6。循环泵3设有连接养殖塘1的防逃网7的第一管道8、连接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的第二管道9。第一管道8上可选择设有单向阀45,用于防止循环泵3流空。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设有连接养殖塘1的第一回流管10、连接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5的第三管道11。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5设有连接定时固液分离器6的倒U型管12、连接滤食性鱼类养殖塘2的第四管道13。定时固液分离器6设有连接养殖塘1的第二回流管14、连接滤食性鱼类养殖塘2的第五管道15。第一回流管10上设有调节阀16,可以根据水产品不同时期的残饵粪便量来调整调节阀16的开度,当第一回流管10的排量小,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的排污量大,当第一回流管10的排量大,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的排污量小,从而方便调节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的排污量。第四管道13、第五管道15上分别设有定时排污阀17,可以根据水产品不同时期的残饵粪便量来定时排污阀17的工作周期,定时开启第四管道13、第五管道15进行排污,可以节省水资源。通过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5将大颗粒废渣,可以减少排污管道形成废渣积聚,保证排污效果和水处理效果。防逃网7位于养殖塘1的最低处,养殖塘1的最低处靠近养殖塘边。
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包括外旋流器18和内旋流器64,内旋流器64底部与外旋流器18中部相连通。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的上部设有第一进水管19,第一进水管19的两个出水口63分别沿外旋流器18和内旋流器64两者内壁的水平切向布置。第一进水管19连接第二管道9,外旋流器18和内旋流器64两者的顶部设有连接第一回流管10的第一出水管20,外旋流器18的底部设有连接第三管道11的第一排污管21。
水体在外旋流器18内沿内壁螺旋下降,并且流速增大,容易实现水体与大颗粒物质分离,水体从第一出水管20流出,大颗粒物质从第一排污管21流出。优选的,锥型筒结构的锥型角为25°~35°。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还包括将外旋流器18包裹的第一壳体22,第一壳体22与外旋流器18之间的蓄水腔装满水,第一壳体22与外旋流器18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23。可以平衡外旋流器18内外的压力,且装满水可以起到配重的作用,设备安装更稳定,使用寿命长。第一壳体22的顶部设有进气口46,第一壳体22的底部设有排空管47。
第一出水管20旁接有射流进气管48。射流进气管48上连接有三通阀54。三通阀54的三端分别为空气输入端、臭氧输入端和气体输出端。三通阀54的空气输入端连接有开关阀53。三通阀54的空气输入端还连接有第二流量计52。第一回流管10上连接有位于养殖塘1上方的管道式泡沫分离及曝气增氧装置。
管道式泡沫分离及曝气增氧装置包括与第一回流管10连接的布水容器55,布水容器55的中下部侧壁上设有多个出水孔551。本实施例中,布水容器55为水平布置的水管。布水容器55的上部连接有泡沫收集容器56,泡沫收集容器56连接有泡沫回收管65。为利于泡沫的形成,需要确保布水容器55内的水位不能太高,大概为布水容器55内部空间高度的1/3-2/3左右,水位高低的调节需要通过进入布水容器55内的流量、出水孔551的孔径和数量三者来实现。布水容器55内水面以上的空间有利于形成泡沫,随着布水的过程,泡沫会随布水容器55的内腔上部移动并进入泡沫收集容器56。泡沫再经泡沫回收管65回流至集污井。第一回流管10上还连接有收鱼后尾水处理转换阀57。
第一次无能耗曝气增氧是充分利用养殖塘循环水系统运行中产生的水位差,在第一回流管10内产生8-12m3/h射流。射流形成的负压通过射流进气管48吸入空气,空气与第一回流管10内循环水充分射流混合扩散形成了第一次曝气增氧,提高第一回流管10内循环水的溶解含氧量。第二次无能耗曝气增氧是通过2000—3000个Φ5—Φ6mm的出水孔551如花洒般喷出,又一次经空气充分切割增氧,使经过二次曝气增氧后的饱和氧循环水回到养殖塘1表面,改善了养殖塘1底水与面水不均衡现像,提高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改善养殖水水质指标,尤其在低气压等恶劣天气效果更为明显。
第一回流管10旁接有微生物发酵注入装置。微生物发酵注入装置可以只包括微生物发酵桶58,但为了方便向第一回流管10定量注入已发酵的微生物,同时不影响其余未发酵完的微生物继续发酵,微生物发酵注入装置还包括微生物注入桶60。微生物发酵桶58的输出端通过微生物发酵桶控制阀59与微生物注入桶60的输入端连接。微生物注入桶60的输出端通过微生物注入控制阀61与第一回流管10旁接。已发酵的微生物进入微生物注入桶60后,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其它药剂,该过程也不会影响微生物发酵桶58的正常工作。通过开启微生物注入控制阀61,即可将已发酵的微生物注入第一回流管10中与水体混合,混合有已发酵微生物且曝气的水体可通过布水容器55的出水孔551重新进入养殖塘1。设置时,使微生物发酵注入装置的高度高于第一回流管10,则可利用高度差注入微生物,无需额外的能源,节能效果好。此外,第二回流管14的输出端与第一回流管10连通。第一回流管10旁接有第七管道62,第七管道62连接至滤食性鱼类养殖塘2,第七管道62上设有阀门。
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5包括第二壳体24,第二壳体24的中部设有连接第三管道11的第二进水管25,第二壳体24的顶部设有连接倒U型管12的第二出水管26,第二壳体24的底部设有连接第四管道13的第二排污管27。第二排污管27位于第二壳体24的侧壁,第二壳体24的底部设有向第二排污管27倾斜延伸的斜板28。第二壳体24内在第二出水管26与第二进水管25之间设有倒锥结构70,倒锥结构70的顶部设有过水孔。倒锥结构70的外侧边缘通过若干连接板71与第二壳体24的内壁连接。倒锥结构70的外侧边缘与第二壳体24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倒锥结构70可以对泥沙形成一个向下的阻力,让泥沙尽可能停留在第二壳体24的下部,利于泥沙排出,减少进入出水口的泥沙。此外,水体除了通过倒锥结构70顶部的过水孔由下往上流动,还可以通过倒锥结构70外边缘与第二壳体24内壁的间隙由下往上流动,避免第二壳体24下部压力过大。
倒U型管12的顶部设有破坏虹吸结构29和第一流量计30,破坏虹吸结构29为向上延伸的气压平衡管或虹吸破坏阀。
定时固液分离器6包括第三壳体31,第三壳体31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二旋流收集锥32、压力调节锥33、导流提速锥34、第一旋流收集锥35、静水防扰锥36、沉淀收集锥37。其中,第二旋流收集锥32、导流提速锥34、第一旋流收集锥35、沉淀收集锥37均为上端大、下端小的结构,压力调节锥33、静水防扰锥36均为上端小、下端大的结构,第二旋流收集锥32、压力调节锥33、第一旋流收集锥35、沉淀收集锥37的大端直径与第三壳体31的内径一致。压力调节锥33的上端插入第二旋流收集锥32,导流提速锥34的上端插入压力调节锥33,导流提速锥34的下端插入第一旋流收集锥35,静水防扰锥36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导流提速锥34、沉淀收集锥37,第一旋流收集锥35的下端插入沉淀收集锥37,可以提高固液分离效果。第三壳体31上设有与导流提速锥34相切的第三进水管38,第三进水管38连接倒U型管12,第三进水管38输入的水体沿第一旋流收集锥35、静水防扰锥36、沉淀收集锥37的锥壁螺旋下降,容易实现水体与大颗粒物质分离,实现一次固液分离。沉淀收集锥37的底部设有连接第五管道15的第三排污管39,第三壳体31的顶部设有连接第二回流管14的第三出水管40,第二旋流收集锥32离第三出水管40的距离较大,可以减少颗粒物从第三出水管40排出。第三排污管39对应二级定时固液分离,第四排污管42对应三级定时固液分离。
压力调节锥33的顶部设有第二连通管41,第二连通管41向上穿过第二旋流收集锥32后水平穿出第三壳体31侧壁,第二连通管41的一端水平穿入第三壳体31侧壁,第二连通管41穿入第三壳体31侧壁的端设有与第三壳体31的内壁相切的喷头,喷头位于第二旋流收集锥32上方,水体在第二旋流收集锥32内沿内壁螺旋下降,容易实现水体与大颗粒物质分离,实现二次固液分离。第三壳体31上设有与压力调节锥33底部对应的第四排污管42,第四排污管42通过第六管道43连接滤食性鱼类养殖塘2,第六管道43上设有定时排污阀17。第二旋流收集锥32、第一旋流收集锥35的大端外围分别设有排气孔44。
第四管道13、第五管道15和第六管道43的输出端通过三通阀连接有集污井转换阀50和养殖塘转换阀51,通过集污井转换阀50和养殖塘转换阀51的切换,可选择将第四管道13、第五管道15和第六管道43三者中的残饵粪便浓缩物输入集污井或滤食性鱼类养殖塘2。残饵粪便能培育滤食性鱼类养殖塘2中的浮游生物,而滤食性鱼类是一类用鳃耙过滤水中微小的浮游生物、细菌、有机碎屑等的鱼类。
如图6所示,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的养殖工艺,包括:
循环泵3实时抽取养殖塘1的滤食性鱼类养殖塘2内的池塘底部养殖水并输送到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
根据养殖塘1内水产品的生长期调整调节阀16的开度来调节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的排污量,经调节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处理后回流到养殖塘1清水不少于输入量的90%,即污水进入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经高速离心后,上层的90%的水返回到养殖塘;
根据养殖塘1内水产品的生长期来设定第四管道13上的定时排污阀17的工作周期;随着水产品的残饵粪便量增大,定时排污阀17的工作时间增长,间隔时间缩短,以减少水的浪费;
根据养殖塘1内水产品的生长期来设定第五管道15上的定时排污阀17的工作周期;
根据养殖塘1内水产品的生长期来设定第六管道43上的定时排污阀17的工作周期,经定时固液分离器6处理后回流到养殖塘1清水不少于输入量的99.5%,即污水进入定时固液分离器6进行两级分离后,上层的99.5%的水返回到养殖塘,最后得到的污水经过收集、沉淀和浓缩预处理,其中预处理过程得到的上层清水输送至废水处理。
如图7所示,一种高位池循环水养虾系统工艺流程图,包括:
循环泵3实时抽取养殖塘1的滤食性鱼类养殖塘2内的池塘底部养殖水并输送到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
根据养殖塘1内水产品的生长期调整调节阀16的开度来调节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的排污量,经调节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处理后回流到养殖塘1清水不少于输入量的90%,即污水进入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经高速离心后,上层的90%的水返回到养殖塘;
通过虾壳分离器将污水中的虾壳分离;
根据养殖塘1内水产品的生长期来设定第五管道15上的定时排污阀17的工作周期;
根据养殖塘1内水产品的生长期来设定第六管道43上的定时排污阀17的工作周期,经定时固液分离器6处理后回流到养殖塘1清水不少于输入量的95%,即污水进入定时固液分离器6进行两级分离后,上层的95%的水返回到养殖塘,最后得到的污水经过收集、沉淀和浓缩预处理,其中预处理过程得到的上层清水输送至废水处理。
该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以及养殖工艺,主要解决传统高位池、土塘在养殖过程中无法排出残饵粪便,严重污染养殖池塘水质问题。本方案通过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过程中尾水处理工艺及收鱼后尾水零排放回收等方式,在污染源头上主动处理,解决传统池塘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养殖模式。
循环水养殖处理系统是将池塘底部高营养盐、低溶解氧的养殖水通过循环泵抽出,经高速离心固液分离、射流进气、曝气增氧、泡沫分离处理后,其中99.5%以上的养殖水返回池塘循环使用,经循环水处理后养殖池塘内水体流动,水质均匀,池塘底部水质改善,水质指标提高。
养殖过程中尾水处理系统是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通过高速离心固液分离、泡沫分离、泥沙沉淀,再经过二级、三级定时固液分离后的残饵粪便排入滤食性鱼类养殖塘2进行生物净化处理。
收鱼(虾)后的尾水零排放回收处理系统将收鱼后的尾水通过微生物处理达标后,经高速离心固液分离、泥沙沉淀、二级、三级定时固液分离后排入滤食性鱼类养殖塘2,其中99.5%的达标养殖水经高速离心固液分离后可排入其它养殖池循环使用。
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日浓缩排放残饵粪便1-3m3/d,循环水回收量达99.5%以上,解决了土塘养殖全过程无法排出残饵粪便和高位池拔管排放残饵粪便时尾水排放量过大的问题。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既解决了养殖过程中残饵粪便的收集排放问题,又解决了养殖尾水排放量过大造成未端尾水处理难度高投资大的问题,从而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如图7所示,系统与工艺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具体如下:
1.第①循环水养殖处理系统工艺
第①循环水养殖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原理:由养殖池→防逃装置→循环泵→池塘池塘循环水处理器→射流进气→臭氧消毒→暴气增氧→泡沫分离→养殖池。
工作原理:如图8所示,循环水养殖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将养殖塘1底部高营养盐、低溶解氧的养殖水通过循环泵3抽出,经池塘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高速离心固液分离、射流进气,再经管道式泡沫分离及曝气增氧装置进行曝气增氧及泡沫分离后,99.5%的养殖水返回养殖塘1循环使用,经循环水系统处理后,高溶解氧的养殖水增加了底水与面水的流动交换。循环水系统处理过程中,将沉积在池塘底部的残饵粪便实时抽出分离,改善了池塘底部的水环境,这对生长在池塘中下水层的鱼虾尤为重要。
2.第②养殖过程尾水处理系统工艺
第②养殖过程尾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主要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定时进行固液分离,其工艺流程如下:养殖池→防逃装置→循环泵→池塘池塘循环水处理器→泡沫分离→泥沙分离→定时固液分离(二级)→定时定时固液分离器(三级)→滤食性鱼类养殖塘。
工作原理:如图9所示,养殖过程中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将养殖过程中投喂饵料产生的残饵及鱼虾吸收后产生的粪便,通过池塘池塘循环水处理器实时收集分离残饵粪便(日处理量为1300-1500m3/d以上),收集的泥沙及残饵粪便进入泥沙沉淀收集装置后,泥沙自动沉淀,残饵粪便则通过泥沙沉淀收集装置的顶部倒U型管,较大的颗粒物输送到二级定时定时固液分离器(日处理为48-72m3/d),经二级定时固液分离后,其中悬浮物及半悬浮物又被输送到三级定时定时固液分离器进行沉淀分离后,通过自动定时控制装置控制电动球阀排放泥沙(24h排放一次,每次排放约30-50kg/次),二、三级定时定时固液分离器的电动球阀定时器每30-60分钟排放一次,每次排放量约30kg,日残饵粪便浓缩排放量约为1.5-3m3/d,排入滤食性鱼类养殖塘进行生物净化处理,其中99.5%以上的养殖水经泡沫分离、曝气增氧后回到养殖池循环再利用。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在养殖污染源头主动处理解决了传统高位池土塘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养殖模式,并将循环水大流量(1300-1500m3/d)实时处理,转换为小流量(48-72m3/d)固液分离,再通过定时定时固液分离器转换为微流量(1.5-3m3/d)固液分离,为实现养殖过程尾水处理创造了条件。养殖过程中尾水处理系统通过实时和定时固液分离、泡沫分离、曝气增氧后养殖池塘内污染源大量减少,养殖水污染量大幅降低,动保产品调水用量减少60%以上,养殖产量提高50%-100%以上。
第③收鱼(虾)后尾水零排放回收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养殖池→防逃装置→池塘池塘循环水处理器→其他养殖池塘→泥沙沉淀→定时定时固液分离器(二级)→定时固液分高器(三级)→滤食性鱼类处理塘。
工作原理:如图10所示,主要是将收鱼后的养殖尾水进行微生物处理,去除超标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收鱼后的养殖尾水达到养殖水标准后,起动循环泵将剩余尾水抽入池塘池塘循环水处理器进行实时固液分离,浓缩后的泥沙及残饵粪便经泥沙沉淀后进入定时定时固液分离器二、三级,浓缩后定时排入滤食性鱼类处理塘做生物净化,经循环处理器处理后的上清水回收到其它养殖池,实现收鱼后养殖尾水零排放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上述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以及养殖工艺具备以下优点:
1)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创新——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是将池塘底部高营养盐、低溶解氧的养殖水通过循环水泵抽出,通过系统进行泡沫分离水溶性有机物和二次曝气增氧,达到改善池塘水环境、提高养殖水水质指标的效果,给鱼(虾)提供一个均衡的生长生存空间。
2)循环养殖过程尾水处理模式创新——采用实时与定时浓缩分离残饵与排泄物,在污染源头主动处理,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养殖模式。
3)收鱼(虾)尾水零排放处理模式创新——采用生物处理与系统处理相结合,实现收鱼(虾)尾水回收零排放。
4)高速离心固液分离技术——采用高速离心多级浓缩固液分离技术,养殖尾水排放率低(排放率0.3%以内),循环水回收率高(回收率99.5%以上)。
5)管道式泡沫分离技术——采用管道式双管高效泡沫分离技术与曝气增氧相结合,实时分离水溶性有机物、增加池塘溶解氧。
6)臭氧消毒技术——采用臭氧消毒技术,杀灭速度快,是氯的300—600倍,灭大肠杆菌率为99.9%,消毒无死角,简单、安全、可靠、经济。
7)杜绝外来病害侵入——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后,养殖水回收率高达99.5%以上,无需大量补充外来水源,杜绝外来水源携带病害侵入。
8)杜绝塘底黑臭水产生——循环泵将塘底高营养盐、低溶解氧的水抽出,经系统处理后养殖水与池塘面水混合,杜绝了池塘黑臭水产生(高位池较为明显)。
9)杜绝养殖尾水排放——循环水养殖过程中尾水被实时处理,收鱼(虾)尾水经系统和生物处理后全部回收利用,杜绝了养殖尾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10)节约用水——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养殖水回收率达99.5%以上,养殖过程无需排换水,只需补充少量蒸发水,对缺水地区水产养殖意义深远。
11)节约用电——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一次提水完成循环、尾水处理、固液分离、泡沫分离、二次曝气增氧(10-12m3/h,可取代一台增氧机)、臭氧消毒多功能运行,平均能耗150-300W/亩。
12)节约用地——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养殖亩产增加50-100%以上,相当于增加了50-100%养殖用地。
13)减少各类药品使用——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养殖过程残饵、排泄物、水溶性有机物有效分离,水中有害物质明显减少,池塘内水质指标明显改善,各类药品使用量减少50%以上。
14)减少各种病害发生——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有效去除残饵与排泄物等有害物质,池塘水质明显改善,鱼虾活力增加、抗病能力增强、减少了各种病害发生,提高了养殖的成功率。
15)减少养殖尾水排放——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养殖过程中通过一级实时,二、三级定时浓缩固液分离后,尾水排放量大幅减少,仅占循环水量的0.3%以内,循环水回收率达99.5%以上。
16)养殖效益提高——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产量大幅提高,带动了养殖效益的提高(以桂花鱼10亩塘为例:养殖增产50-100%,通过当年一造养殖可收回循环水系统一次性投资)。
17)系统运行成本低——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时,除循环泵耗能外,无需其它维护费用、耗材费用及添加药物,系统运行成本低,减轻系统运行负担。
18)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绿色健康——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养殖新模式,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循环水单套系统每日浓缩定时排放量不超过3m3/d水体,不到循环总水量的0.5%,达到节能减排要求。
19)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具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排放可控的综合优势,是实现水产养殖走向健康、安全、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转变我国未来池塘水产养殖模式、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10)

1.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养殖塘(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食性鱼类养殖塘(2)、循环泵(3)、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5)、定时固液分离器(6),所述循环泵(3)设有连接所述养殖塘(1)的防逃网(7)的第一管道(8)、连接所述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的第二管道(9),所述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设有连接所述养殖塘(1)的第一回流管(10)、连接所述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5)的第三管道(11),所述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5)设有连接所述定时固液分离器(6)的倒U型管(12)、连接所述滤食性鱼类养殖塘(2)的第四管道(13),所述定时固液分离器(6)设有连接所述养殖塘(1)的第二回流管(14)、连接所述滤食性鱼类养殖塘(2)的第五管道(15),所述第一回流管(10)上设有调节阀(16),所述第四管道(13)、第五管道(15)上分别设有定时排污阀(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包括外旋流器(18)和内旋流器(64),内旋流器(64)底部与外旋流器(18)中部相连通;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的上部设有第一进水管(19),第一进水管(19)的两个出水口(63)分别沿外旋流器(18)和内旋流器(64)两者内壁的切向布置;所述第一进水管(19)连接所述第二管道(9),所述外旋流器(18)和内旋流器(64)两者的顶部设有连接所述第一回流管(10)的第一出水管(20),所述外旋流器(18)的底部设有连接所述第三管道(11)的第一排污管(21);第一出水管(20)旁接有射流进气管(48);射流进气管(48)上连接有三通阀(54);三通阀(54)的三端分别为空气输入端、臭氧输入端和气体输出端;三通阀(54)的空气输入端连接有开关阀(53);三通阀(54)的空气输入端还连接有第二流量计(52);第一回流管(10)上连接有位于养殖塘(1)上方的管道式泡沫分离及曝气增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还包括将所述外旋流器(18)包裹的第一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2)与外旋流器(18)之间设有蓄水腔,所述第一壳体(22)上部与外旋流器(18)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5)包括第二壳体(24),所述第二壳体(24)的中部设有连接所述第三管道(11)的第二进水管(25),所述第二壳体(24)的顶部设有连接所述倒U型管(12)的第二出水管(26),所述第二壳体(24)的底部设有连接所述第四管道(13)的第二排污管(27);所述倒U型管(12)的顶部设有破坏虹吸结构(29)和第一流量计(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污管(27)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4)的侧壁,所述第二壳体(24)的底部设有向所述第二排污管(27)倾斜延伸的斜板(2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式泡沫分离及曝气增氧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回流管(10)连接的布水容器(55),布水容器(55)的中下部侧壁上设有多个出水孔(551);布水容器(55)的上部连接有泡沫收集容器(56),泡沫收集容器(56)连接有泡沫回收管(65);所述第一回流管(10)旁接有微生物发酵注入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固液分离器(6)包括第三壳体(31),所述第三壳体(31)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二旋流收集锥(32)、压力调节锥(33)、导流提速锥(34)、第一旋流收集锥(35)、静水防扰锥(36)、沉淀收集锥(37),所述第二旋流收集锥(32)、导流提速锥(34)、第一旋流收集锥(35)、沉淀收集锥(37)均为上端大、下端小的结构,所述压力调节锥(33)、静水防扰锥(36)均为上端小、下端大的结构,所述第二旋流收集锥(32)、压力调节锥(33)、第一旋流收集锥(35)、沉淀收集锥(37)的大端直径与所述第三壳体(31)的内径一致,所述第三壳体(31)上设有与所述导流提速锥(34)相切的第三进水管(38),所述第三进水管(38)连接所述倒U型管(12),所述沉淀收集锥(37)的底部设有连接所述第五管道(15)的第三排污管(39),所述第三壳体(31)的顶部设有连接所述第二回流管(14)的第三出水管(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锥(33)的顶部设有第二连通管(41),第二连通管(41)向上穿过第二旋流收集锥(32)后水平穿出第三壳体(31)侧壁,第二连通管(41)的一端水平穿入第三壳体(31)侧壁,第二连通管(41)穿入第三壳体(31)侧壁的端设有与第三壳体(31)的内壁相切的喷头,所述第三壳体(31)上设有与所述压力调节锥(33)底部对应的第四排污管(42),所述第四排污管(42)通过第六管道(43)连接所述滤食性鱼类养殖塘(2),所述第六管道(43)上设有定时排污阀(1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流收集锥(32)、第一旋流收集锥(35)的大端外围分别设有排气孔(44)。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的养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循环泵(3)实时抽取养殖塘(1)的防逃网(7)内的池塘底部养殖水并输送到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
根据养殖塘(1)内水产品的生长期调整调节阀(16)的开度来调节池塘循环水处理器(4)的排污量;
根据养殖塘(1)内水产品的生长期来设定第四管道(13)上的定时排污阀(17)的工作周期;
根据养殖塘(1)内水产品的生长期来设定第五管道(15)上的定时排污阀(17)的工作周期;
根据养殖塘(1)内水产品的生长期来设定第六管道(43)上的定时排污阀(17)的工作周期。
CN202110653723.1A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以及养殖工艺 Active CN1132480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3723.1A CN113248085B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以及养殖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3723.1A CN113248085B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以及养殖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8085A true CN113248085A (zh) 2021-08-13
CN113248085B CN113248085B (zh) 2023-12-05

Family

ID=77187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3723.1A Active CN113248085B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以及养殖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808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09507U (zh) * 2009-10-14 2010-06-23 郭家兴 用于高密度无土静水养殖池的微孔增氧消毒灭菌装置
CN105532551A (zh) * 2015-11-02 2016-05-04 滨州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一种带循环水处理的海水循环养殖系统
CN106669280A (zh) * 2017-02-24 2017-05-17 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导流旋流分离沉淀装置
CN107047429A (zh) * 2016-12-30 2017-08-18 黎清华 超高密度工业化池塘生态养殖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CN109619015A (zh) * 2018-12-29 2019-04-16 广州创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水产养殖池
CN109619016A (zh) * 2018-12-29 2019-04-16 广州创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位池或土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及系统
CN215480397U (zh) * 2021-06-11 2022-01-11 广州创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09507U (zh) * 2009-10-14 2010-06-23 郭家兴 用于高密度无土静水养殖池的微孔增氧消毒灭菌装置
CN105532551A (zh) * 2015-11-02 2016-05-04 滨州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一种带循环水处理的海水循环养殖系统
CN107047429A (zh) * 2016-12-30 2017-08-18 黎清华 超高密度工业化池塘生态养殖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CN106669280A (zh) * 2017-02-24 2017-05-17 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导流旋流分离沉淀装置
CN109619015A (zh) * 2018-12-29 2019-04-16 广州创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水产养殖池
CN109619016A (zh) * 2018-12-29 2019-04-16 广州创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位池或土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及系统
CN215480397U (zh) * 2021-06-11 2022-01-11 广州创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8085B (zh) 202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9137B (zh) 一种跑道式高密度封闭水产养殖系统及养殖水产的方法
CN108975614B (zh) 沼液生态处理养殖系统的作业方法
CN102067824B (zh) 一种封闭循环海水对虾池塘养殖系统
CN101531436B (zh) 一种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治理方法
CN211091384U (zh) 一种低能耗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07948624U (zh) 一种基于生物絮团异位处理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15480397U (zh) 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
CN111406685A (zh) 一种虾类养殖场
CN113636727A (zh) 一种陆基圆池循环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8378647U (zh) 一种基于沉淀分流的畜禽粪污处理系统
CN109122529A (zh) 一种半工厂化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
CN107751085B (zh) 一种基于微藻膜生物反应器的循环海水养殖系统
CN208338572U (zh) 一种养猪污染控制系统
CN107585958A (zh) 养殖废水处理循环装置
CN109502914B (zh) 一种利用小球藻处理沼液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11869617A (zh) 一种养殖系统的水循环利用控制系统
CN209105967U (zh) 一种半工厂化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
CN215422337U (zh) 一种池塘循环水处理器
CN208182786U (zh) 一种基于沉淀分流的畜禽粪污稀液处理系统
CN208545259U (zh) 一种无污染养殖系统
CN114600825B (zh) 一种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CN113248085B (zh) 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以及养殖工艺
CN110002644A (zh) 一种基于电絮凝技术的废水净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9479807A (zh) 一种利用集装箱养鱼水的内外循环系统
CN107540160A (zh) 养殖废水净化处理工艺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3

Assignee: Guangdong Liansu Agricultural Facility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CHUANGLING AQUACLTURE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3646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pond circulating water aquaculture and tail water treatment system and aquaculture process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614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