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2196B - 数字预失真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字预失真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2196B
CN113242196B CN202110310269.XA CN202110310269A CN113242196B CN 113242196 B CN113242196 B CN 113242196B CN 202110310269 A CN202110310269 A CN 202110310269A CN 113242196 B CN113242196 B CN 1132421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ransmitted
predistortion
predistortion coefficient
characteristic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02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42196A (zh
Inventor
吴宏星
涂怡
廖连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02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421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42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2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42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2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字预失真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其中,数字预失真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功率表征值;利用当前发射功率档确定当前衰减倍数,并利用所述当前衰减倍数调整所述第一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从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其中,预失真系数表是利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利用第一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将第二待发射信号衰减当前衰减倍数,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上述方案,能够减少预失真系数表的数量,进而减少预失真系数表的存储空间。

Description

数字预失真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字预失真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基站等通信设备普遍采用数字预失真(DPD,Digital Pre Distortion)作为下行线性化技术,将下行信号在数字域进行预先失真处理。
待发射信号的发射功率可归属于不同发射功率档。一般地,对待发射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时,根据发射功率的不同分成多个发射功率档,并预先训练得到多个发射功率档的预失真系数表,然后在基站等通信设备上电后,根据发射功率选择并加载与当前发射功率档对应的初始预失真系数表,获取预失真系数,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也即,不同发射功率档必须分别对应预失真系数表,导致预失真系数表的数量非常多,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资源。基于此,在对待发射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时,如何减少预失真系数表的数量,减少存储预失真系数表的存储空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字预失真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能够减少预失真系数表的数量,进而减少预失真系数表的存储空间。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字预失真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功率表征值;利用当前发射功率档确定当前衰减倍数,并利用所述当前衰减倍数调整所述第一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从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所述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其中,所述预失真系数表是利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利用所述第一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将所述第二待发射信号衰减所述当前衰减倍数,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功率表征值为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的模值,所述利用所述当前衰减倍数调整所述第一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包括:利用所述当前衰减倍数对所述模值进行增益调整,以将所述模值调整所述当前衰减倍数,得到所述第一调整表征值;所述利用所述第一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包括:将所述第一预失真系数与经延迟的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相乘,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通信设备上电后,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获取原始的预失真系数表;所述得到所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三待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并发射第四待发射信号;基于所述第三待发射信号以及第四待发射信号进行预失真系数校正,并利用校正后的预失真系数更新所述预失真系数表。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至少以下步骤,以训练得到所述预失真系数表:获取第五待发射信号的第二功率表征值,并利用预设衰减倍数调整所述第二功率表征,得到第二调整表征值,其中,所述第五待发射信号为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所述预设衰减倍数为最大发射功率档对应的衰减倍数;从待训练系数表中查找出与所述第二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二预失真系数;利用所述第二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所述第五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六待发射信号;将所述第六待发射信号衰减所述预设衰减倍数,得到第七待发射信号,并将所述第七待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并发射第八待发射信号;利用所述第五待发射信号、第七待发射信号和第八待发射信号,确定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基于所述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生成新的待训练系数表;至少重复一次上述步骤后,将最终的待训练系数表作为所述预失真系数表。
其中,若所述通信设备处于单载波模式,则所述预失真系数表的数量为一个;若所述通信设备处于双载波模式,则所述预失真系数表包括多个,其中,每个所述预失真系数表为利用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不同频率间隔的双载波信号训练得到的;所述从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所述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包括:确定与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的当前载波间隔对应的预失真系数表,并从确定的所述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所述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通信设备的数字预失真系统,所述数字预失真系统包括第一处理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表征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功率表征值;表征值调整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当前衰减倍数调整所述第一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其中所述当前衰减倍数是基于当前发射功率档确定的;查表单元,用于从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所述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其中,所述预失真系数表是利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系数处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衰减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待发射信号衰减所述当前衰减倍数,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
其中,所述表征值获取单元为求模单元,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待发射信号的模值;所述表征值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利用所述当前衰减倍数对所述模值进行增益调整,得到所述第一调整表征值;所述系数处理单元为乘法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预失真系数与经延迟的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相乘,得到经第二待发射信号。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和功放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包括表加载单元;所述表加载单元用于在通信设备上电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获取原始的预失真系数表;所述功放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待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并发射第四待发射信号;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待发射信号以及第四待发射信号进行预失真系数校正,并利用校正后的预失真系数更新所述预失真系数表,并将更新的所述预失真系数表发送给所述表加载单元;所述表加载单元还用于获取更新后的预失真系数表。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和功放模块,在训练所述预失真系数表期间:所述表征值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五待发射信号的第二功率表征值;所述表征值调整单元还用于利用预设衰减倍数调整所述第二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二调整表征值,其中,所述第五待发射信号为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所述预设衰减倍数为最大发射功率档对应的衰减倍数;所述查表单元还用于从待训练系数表中查找出与所述第二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二预失真系数;所述系数处理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二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所述第五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六待发射信号;所述衰减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六待发射信号衰减所述预设衰减倍数,得到第七待发射信号;所述功放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七待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并发射第八待发射信号;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五待发射信号、第七待发射信号和第八待发射信号,确定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基于所述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生成新的待训练系数表;并在至少重复一次上述训练过程后,将最终的待训练系数表作为所述预失真系数表。
其中,若所述通信设备处于单载波模式,则所述预失真系数表的数量为一个;若所述通信设备处于双载波模式,则所述预失真系数表包括多个,其中,每个所述预失真系数表为利用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不同频率间隔的双载波信号训练得到的;所述查表单元具体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的当前载波间隔对应的预失真系数表,并从确定的所述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所述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上述第二方面的数字预失真系统。
上述方案中,只需存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预失真系数表,在根据当前发射功率档可确定当前衰减倍数后,利用当前衰减倍数调整第一待发射信号的功率表征值,以得到最大发射功率档对应的调整表征值,进而利用该调整表征值可在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得到预失真系数,进而利用预失真系数与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经系数处理的第二待发射信号,进而对第二待发射信号衰减当前衰减倍数,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由此,实现了对通信设备下行信号的数字预失真处理,而且由于预失真系数表为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因此能够满足较大功率范围内预失真系数的查找,即只需存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预失真系数表,就能够实现不同发射功率档的下行信号的数字预失真处理,因此,相比于存储不同发射功率档的预失真系数表,上述方案减少了预失真系数表的数量,进而减少预失真系数表的存储空间。而且,在查表前的功率表征值的调整倍数和在系数处理后的第三待发射信号的衰减倍数相同,可使得第三待发射信号经后续处理(例如功率放大处理)的输出仍能够保持较好线性指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数字预失真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数字预失真方法另一实施例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数字预失真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数字预失真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数字预失真系统再一实施例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数字预失真系统再一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通信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此外,本文中的“多”表示两个或者多于两个。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数字预失真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功率表征值。
通信设备为基站或移动台,能够采用数字预失真作为下行线性化技术,其中,基站包括PDT基站、DMR基站、TETRA基站、LTE基站等任一通信基站。通信设备可处于单载波模式、双载波模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一待发射信号为通信设备的待发送信号,例如,Xn。第一待发射信号可以是不同发射功率的基带信号。第一功率表征值的表现形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由于第一待发射信号为包括实部和虚部的复数,因此需要对第一待发射信号取模,从而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功率表征值为对第一待发射信号取模后的模值。第一功率表征值指示第一待发射信号的损失功率,从而对第一待发射信号取模值来表征第一待发射信号的损失功率。
步骤S102:利用当前发射功率档确定当前衰减倍数,并利用当前衰减倍数调整第一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
第一待发射信号的当前发射功率可归属于一当前发射功率档,以便确定当前发射功率档与最大发射功率档的关系,从而确定当前衰减数。根据第一待发射信号的功率大小,确定第一待发射信号的当前发射功率档,从而利用当前发射功率档确定当前衰减倍数,进而利用当前衰减倍数调整第一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例如,第一待发射信号为Xn,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功率表征值为|Xn|,利用第一待发射信号的当前发射功率确定当前衰减倍数为a,则利用当前衰减倍数调整第一功率表征值后,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为|a*Xn|。利用当前衰减倍数调整第一功率表征值时,第一功率表征值的调整倍数为当前衰减倍数,从而得到的第一调整表征值是第一功率表征值的当前衰减倍数倍,并且若第一功率表征值为对第一待发射信号取模后的模值,第一调整表征值也是利用当前衰减倍数对第一功率表征值模值增益调整后的结果
在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功率表征值为第一待发射信号的模值的情况下,将用当前衰减倍数调整第一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也即是利用当前衰减倍数对模值进行增益调整,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
步骤S103:从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
在通信设备上电后,即可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获取原始的预失真系数表,其中,原始的预失真系数表是利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预失真系数表中,每个第一调整表征值对应一个第一预失真系数,共包括预设功率范围内的若干个第一调整表征值及其对应的第一预失真系数。
由于预失真系数表是利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比最大发射功率小的第一待发射信号经过增益调整后,当前发射功率经功率表征、增益调整后归属于最大发射功率档,因此,该预失真系数表同样适用于较小发射功率档的信号的功率输入。
通信设备的载波模式不同,预失真系数表的数量也不同。具体地:
若通信设备处于单载波模式,则预失真系数表的数量为一个。单载波模式下,不论第一待发射信号的功率范围多大,只需将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功率表征值调整由当前发射功率档确定的当前衰减倍数,利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预失真系数表均适用。因此,获取到单载波模式下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调整表征值后,仅需从一张预失真系数表,即可查找出与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并且各个当前发射功率档只需共用一张初始的预失真系数表,相较于传统的数字预失真处理时每个功率档都需存放一张不同的初始数字预失真系数表,本申请单载波模式下,所有的当前发射功率档可以共用一张预失真系数表,可以大大减少存贮器资源,以及减少生产时训练预失真系数表的时间,提高批量生产效率。
若通信设备处于双载波模式,则预失真系数表包括多个,其中,每个预失真系数表为利用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不同频率间隔的双载波信号训练得到的。双载波模式下,第一待发射信号为存在预设频率间隔大小的两个发射信号,并且不同频率间隔的双载波信号分别利用最大发射功率档训练得到预失真系数表。也即,频率间隔大小每变化一次,则利用最大发射功率档训练一个预失真系数表。在一应用实施例中,双载波信号的载波间隔为5MHz,预设频率间隔为200kHz,由于载波间隔是预设频率间隔的25倍,每次两个载波信号之间的频率间隔增大200kHz,需要25次预失真处理来涵盖双载波信号的载波间隔,因此共计获取25张预失真系数表。双载波模式下,能够减少预失真系数表的数量,同样能够减小预失真系数表的存储空间资源。
在通信设备处于双载波模式的情况下,从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对应双载波信号的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时,确定与第一待发射信号的当前载波间隔对应的预失真系数表,并从确定的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由于不同频率间隔的双载波信号分别对应不同的预失真系数表,获取作为第一待发射信号的双载波信号之间频率间隔,即可确定对应的预失真系数表,即可从确定的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双载波信号的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
相较于根据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功率表征值,并从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第一功率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时,需预存各个当前发射功率档对应的预失真系数表,每个当前发射功率档都需存放一张数字预失真系数表,本实施例在第一预失真系数的查表前,进行表征值调整,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并且由于预失真系数表是最大发射功率档下训练的,适用于不同发射功率档,因此,从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时,预失真系数表数量较少,尤其单载波模式下,所有当前发射功率档共用一张预失真系数表。
步骤S104:利用第一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
对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得到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获取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功率表征值,利用当前发射功率档确定当前衰减倍数,并用当前衰减倍数调整第一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并从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从而分别获取到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和第一预失真系数,利用第一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其中,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的获取,以及第一预失真系数的获取,分别进行,互不干扰。获取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和第一预失真系数的顺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先获取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再获取第一预失真系数;可以先获取第一预失真系数,再获取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还可以同时获取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和第一预失真系数。
利用第一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时,将第一预失真系数与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相乘,即可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
步骤S105:将第二待发射信号衰减当前衰减倍数,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
只需存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预失真系数表,在通信设备上电之后,根据当前发射功率档可确定当前衰减倍数,并将第一待发射信号的功率表征值调整当前衰减倍数,以得到最大发射功率档对应的调整表征值,进而利用该调整表征值可在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得到预失真系数,进而利用预失真系数与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经系数处理的第二待发射信号,进而对第二待发射信号衰减当前衰减倍数,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
对第二待发射信号的衰减处理的倍数等于对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表征值的调整倍数。一方面,利用该当前衰减倍数调整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表征值后,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进而能够从最大发射功率对应的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到与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预失真系数,另一方面,对第二待发射信号的衰减处理的倍数等于对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表征值的调整倍数,因此,对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表征值的调整倍数确定后,即可明确对第二待发射信号的衰减处理的倍数,提高不同当前发射功率档的预失真系数表的适应性,即对于不同的当前发射功率档,只需一个最大发射功率档的预失真系数表即可,而其他不直接归属于最大发射功率档的当前发射功率档在下载最大发射功率档的预失真系数表后,配置当前衰减倍数即可。在查表前的功率表征值的调整倍数和在系数处理后的第三待发射信号的衰减倍数相同,可使得第三待发射信号经后续处理(例如功率放大处理)的输出仍能够保持较好线性指标。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待发射信号为Xn,通信设备上电后,获取Xn的第一功率表征值为|Xn|;利用当前发射功率档确定当前衰减倍数为a,用当前衰减倍数a调整第一功率表征值|Xn|,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a*Xn|;从预失真系数表LUT中查找出与第一调整表征值|a*Xn|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LUT(|a*Xn|);利用第一预失真系数LUT(|a*Xn|)对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Xn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Xn*LUT(|a*Xn|);将第二待发射信号Xn*LUT(|a*Xn|)衰减当前衰减倍数a,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a*Xn*LUT(|a*Xn|)。
上述所有流程步骤通过通信设备的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模块即可完成。
通过上述方式,只需存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预失真系数表,在根据当前发射功率档可确定当前衰减倍数后,利用当前衰减倍数调整第一待发射信号的功率表征值,以得到最大发射功率档对应的调整表征值,进而利用该调整表征值可在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得到预失真系数,进而利用预失真系数与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经系数处理的第二待发射信号,进而对第二待发射信号衰减当前衰减倍数,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由此,实现了对通信设备下行信号的数字预失真处理,而且由于预失真系数表为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因此能够满足较大功率范围内预失真系数的查找,即只需存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预失真系数表,就能够实现不同发射功率档的下行信号的数字预失真处理,因此,相比于存储不同发射功率档的预失真系数表,上述方案减少了预失真系数表的数量,进而减少预失真系数表的存储空间。而且,在查表前的功率表征值的调整倍数和在系数处理后的第三待发射信号的衰减倍数相同,可使得第三待发射信号经后续处理(例如功率放大处理)的输出仍能够保持较好线性指标。
在一实施例中,可对预失真系数表进行更新,具体地,在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之后,可将第三待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并发射第四待发射信号;基于第三待发射信号以及第四待发射信号进行预失真系数校正,并利用校正后的预失真系数更新预失真系数表。预失真系数校正即为更新初始的预失真系数表中的预失真系数,生成新的预失真系数表,以更加贴近不同功率发射信号的实际预失真系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的获取由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将第三待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可通过功率放大器(PA,Power Amptifier)实现;基于第三待发射信号以及第四待发射信号进行预失真系数校正,并利用校正后的预失真系数更新预失真系数表的步骤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on)实现。
为实现数字预失真处理,通信设备的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可实现前向数据的抓取,得到第三待发射信号;可实现反向数据的抓取,得到第三待发射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第四待发射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器根据抓取的第三待发射信号以及第四待发射信号,进行非实时预失真系数估计并根据生成的预失真系数生成预失真系数表,并周期性的进行的预失真系数表更新。
可以理解的,通过数字预失真处理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待发射信号时,预失真系数表及其包括的预失真系数已明确,而为了提高数字预失真处理的精度,可以对预失真系数进行校正,利用校正后的预失真系数更新预失真系数表。为了在更新预失真系数表的同时,可以利用其他预失真系数表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在数字预失真处理过程中,可以同时获取多个当前衰减倍数,从而其中一个当前衰减倍数用于更新预失真系数表,另一个当前衰减倍数用于实际的数字预失真处理,并且为了提高数字预失真处理的效率,可以轮流使用当前衰减倍数来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而未使用的当前衰减倍数来更新预失真系数表,使得更新预失真系数表的同时仍可以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例如,在获取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功率表征值之后、利用当前发射功率档确定第一当前衰减倍数和第二当前衰减倍数,利用第一当前衰减倍数调整第一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从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利用第一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将第二待发射信号衰减第一当前衰减倍数,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在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之后,可将第三待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并发射第四待发射信号;基于第三待发射信号以及第四待发射信号进行预失真系数校正,并利用校正后的预失真系数更新预失真系数表。在更新预失真系数的同时,则可以利用第二当前衰减倍数调整第一功率表征值并执行后续步骤,也即是从利用第一当前衰减倍数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转为利用第二当前衰减倍数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同理,利用第二当前衰减倍数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并进入更新预失真系数时,则可以从利用第二当前衰减倍数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转为利用第一当前衰减倍数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从而更新预失真系数表和数字预失真处理的多个当前衰减倍数可以轮流使用。与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包括第一当前衰减倍数和第二当前衰减倍数,且两者轮流使用,可将第一当前衰减倍数用于在预失真系数表查表之前对第一功率表征值进行调整,以及用于对第二待发射信号进行衰减处理,从而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并且在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之后并进行预失真系数表更新时,从利用第一当前衰减倍数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转为利用第二当前衰减倍数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可以理解的,可将第一当前衰减倍数和第二当前衰减倍数互换,也即可将第二当前衰减倍数用于获取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在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之后并进行预失真系数表更新时,从利用第二当前衰减倍数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转为利用第一当前衰减倍数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还可以增加当前衰减倍数的数量,选择多个当前衰减倍数分别实现预失真系数表的更新,以及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的获取,由于当前衰减倍数为多个,更新预失真系数表的当前衰减倍数和预失真处理的当前衰减倍数可以灵活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他有关第一当前衰减倍数和第二当前衰减倍数与上述当前衰减倍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应用实施例中,第三待发射信号获取由通信设备的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执行;第三待发射信号的功率放大由功率放大器执行;预失真系数表的更新由数字信号处理器执行。
在通信设备实际工作之前,也即执行上述数字预失真方法之前,获取初始的预失真系数表,该初始的预失真系数表为预先训练得到的预失真系数表。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数字预失真方法另一实施例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具体地,预失真系数表的训练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第五待发射信号的第二功率表征值,并利用预设衰减倍数调整第二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二调整表征值。
为获取最大发射功率档对应的预失真系数表,从而第五待发射信号为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可以理解的是,预失真系数表与最大发射功率档对应,最大发射功率档包括多个功率,因此预失真系数表包括多个功率及其对应的预失真系数,且第五待发射信号的功率范围包括最大发射功率下所有功率大小。
预设衰减倍数为最大发射功率档对应的衰减倍数,以便后续生成最大发射功率档对应的预失真系数表后,确定上述数字预失真方法任一实施例的当前衰减倍数。
步骤S202:从待训练系数表中查找出与第二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二预失真系数。
待训练系数表中第二预失真系数可以为用户自定义设定预设第二预失真系数,也可以接收其余通信设备发送的预失真系数表作为待训练系数表,还可以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获取待训练系数表,在此对待训练系数表的来源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S203:利用第二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第五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六待发射信号。
利用第二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第五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六待发射信号时,将第二预失真系数与经延迟的第五待发射信号相乘,即可得到第六待发射信号。
步骤S204:将第六待发射信号衰减预设衰减倍数,得到第七待发射信号,并将第七待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并发射第八待发射信号。
对第六待发射信号的衰减处理的倍数等于对第五待发射信号的第二表征值的调整倍数。将第六待发射信号衰减预设衰减倍数,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七待发射信号之后,可将第七待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并发射第八待发射信号。
步骤S205:利用第五待发射信号、第七待发射信号和第八待发射信号,确定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基于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生成新的待训练系数表。
利用第五待发射信号、第七待发射信号和第八待发射信号,通过功率和时延对齐、自适应算法确定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基于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生成新的待训练系数表。
上述步骤S201-S205的部分说明可参阅上图1所示的步骤S101-S105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S206:至少重复一次上述步骤S201-S205后,将最终的待训练系数表作为预失真系数表。
为提高预失真系数表的准确性,训练多个功率涵盖最大功率范围,不断重复执行上述步骤S201-S205,不断更新待训练系数表,多次迭代,直到数据稳定后停止迭代,将最终的待训练系数表作为预失真系数表。该预失真系数表即为上述数字预失真方法任一实施例中的预失真系数表。在一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运行烧表指令,将生成的预失真系数表保持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单载波模式下,对应最大功率,建中心频点,也即功放的频率,从而训练一张预失真系数表即可;双载波模式下,对应最大功率,建中心对称频点,每次增加预设频率间隔,训练一张预失真系数表,并根据双载波信号之间的频率间隔训练多张预失真系数表,因此,利用上述预失真系数表的训练方法,可减少预失真系数表的数量,减小存储预失真系数表的存储空间,缩短预失真系数表的训练时间。以单载波模式为例,若现有技术分16个发射功率档位,则不同当前发射功率分别训练16张预失真系数表,本实施例仅需训练最大功率档对应的一张预失真系数表即可,存储预失真系数表的空间减少16倍,预失真系数表的训练时间也缩短16倍。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数字预失真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数字预失真系统30包括第一处理模块31,且第一处理模块31包括表征值获取单元311、表征值调整单元312、查表单元313、系数处理单元314、衰减单元315。其中,表征值获取单元311,用于获取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功率表征值;表征值调整单元312,用于利用当前衰减倍数调整第一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其中当前衰减倍数是基于当前发射功率档确定的;查表单元313,用于从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其中,预失真系数表是利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系数处理单元314,用于利用第一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衰减单元315,用于将第二待发射信号衰减当前衰减倍数,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31为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模块,第二处理模块33为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若通信设备处于单载波模式,则预失真系数表的数量为一个;若通信设备处于双载波模式,则预失真系数表包括多个,其中,每个预失真系数表为利用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不同频率间隔的双载波信号训练得到的;查表单元313具体用于确定与第一待发射信号的当前载波间隔对应的预失真系数表,并从确定的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
数字预失真系统30上电,建小区,配置载波频点,下行信号处于关闭状态。双载波模式下,根据载波间隔加载相应的预失真系数表,由于初始的预失真系数表是在最大发射功率档生成的,为了使初始的预失真系数表与当前发射功率档匹配,根据前发射功率档设置当前衰减倍数,打开下行信号,逐渐上推数字功率到设定的发射功率档即可。
数字预失真系统30用于执行上述数字预失真方法对应功能之前,可用于训练并确定初始的预失真系数表,该初始的预失真系数表为预先训练得到的预失真系数表。具体地,系统包括第一处理模块31、第二处理模块33和功放模块32,在训练预失真系数表期间:表征值获取单元311还用于获取第五待发射信号的第二功率表征值;表征值调整单元312还用于利用预设衰减倍数调整第二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二调整表征值,其中,第五待发射信号为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预设衰减倍数为最大发射功率档对应的衰减倍数;查表单元313还用于从待训练系数表中查找出与第二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二预失真系数;系数处理单元314还用于利用第二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第五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六待发射信号;衰减单元315还用于将第六待发射信号衰减预设衰减倍数,得到第七待发射信号;功放模块32用于将第七待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并发射第八待发射信号;第二处理模块33用于利用第五待发射信号、第七待发射信号和第八待发射信号,确定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基于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生成新的待训练系数表;并在至少重复一次上述训练过程后,将最终的待训练系数表作为预失真系数表。
在一实施例中,表征值获取单元311为求模单元,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待发射信号的模值;表征值调整单元312具体用于利用当前衰减倍数对模值进行增益调整,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系数处理单元314为乘法单元,具体用于将第一预失真系数与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相乘,得到经第二待发射信号。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方案数字预失真系统中第一处理模块,下面对第一待发射信号Xn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数字预失真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处理模块4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处理模块41包括表征值获取单元411、表征值调整单元412、查表单元413、系数处理单元414、衰减单元415和延时单元417。第一处理模块41接收到第一待发射信号为Xn,表征值获取单元411为求模单元并获取Xn的第一功率表征值为|Xn|;表征值调整单元412利用当前发射功率档确定当前衰减倍数为a,将利用当前衰减倍数a调整第一功率表征值|Xn|,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a*Xn|;查表单元413从预失真系数表LUT中查找出与第一调整表征值|a*Xn|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LUT(|a*Xn|);系数处理单元414为乘法器并利用第一预失真系数LUT(|a*Xn|)对经延时单元417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Xn进行相乘,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Xn*LUT(|a*Xn|);衰减单元415为衰减器(ATT,attenuator)将第二待发射信号Xn*LUT(|a*Xn|)衰减当前衰减倍数a,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Yn,且Yn=a*Xn*LUT(|a*Xn|)。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33和功放模块32,第一处理模块31还包括表加载单元316。表加载单元316用于在通信设备上电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获取原始的预失真系数表;功放模块32用于将第三待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并发射第四待发射信号;第二处理模块33用于基于第三待发射信号以及第四待发射信号进行预失真系数校正,并利用校正后的预失真系数更新预失真系数表,并将更新的预失真系数表发送给表加载单元316;表加载单元316还用于获取更新后的预失真系数表。预失真系数校正即为更新预失真系数表中的预失真系数,生成新的预失真系数表,以更加贴近不同功率发射信号的实际预失真系数。例如,为实现数字预失真处理,通信设备30的第一处理模块31为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模块,第二处理模块33为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其中,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模块可实现前向数据的抓取,得到第三待发射信号;可实现反向数据的抓取,得到第三待发射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第四待发射信号,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根据抓取的第三待发射信号以及第四待发射信号,进行非实时预失真系数估计并根据生成的预失真系数生成预失真系数表,并周期性的进行的预失真系数表更新。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数字预失真系统的方案,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数字预失真系统再一实施例的一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数字预失真系统50包括第一处理模块51、功放模块52、第二处理模块53、数模转换器(D/A,digital-analogue converter)54、模数转换器(A/D,analog-digital converter)55。第一处理模块51包括预失真处理单元510、前向抓数单元520、反馈抓数单元530。第二处理模块53包括功率对齐时延对齐单元531、自适应算法单元532、系数处理单元533、LUT生成单元534。
在一应用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51为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模块,第二处理模块53为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为实现数字预失真处理,第一处理模块51的预失真处理单元510可实现数字预失真系统一实施例的接收第一待发射信号,输出第三待发射信号,由第一待发射信号得到第三待发射信号的具体过程可参考上述数字预失真系统一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第三待发射信号经过数模转换器54的信号处理后传输至功放模块32,从而功放模块32对信号处理后的第三待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第四待发射信号。第一处理模块51的前向抓数单元520可实现前向数据的抓取,将预失真处理单元510输出的第三待发射信号传输至第二处理模块53,更具体为第二处理模块33的功率对齐时延对齐单元531;而第一处理模块51的反馈抓数单元530可实现反向数据的抓取,将第四待发射信号传输至第二处理模块33,更具体为第二处理模块33的功率对齐时延对齐单元531。第二处理模块53根据第一处理模块51抓取的第三待发射信号以及第四待发射信号,进行非实时预失真系数估计并根据生成的预失真系数生成预失真系数表,并周期性的进行的预失真系数表更新。具体地,第二处理模块53获取第三待发射信号以及第四待发射信号后,经过功率对齐时延对齐单元531、自适应算法单元532、系数处理单元533生成预失真系数,再利用LUT生成单元534根据生成的预失真系数生成预失真系数表,实现预失真系数表的更新。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数字预失真系统再一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数字预失真系统50包括第一处理模块51、功放模块52、第二处理模块53。第一处理模块51的预失真处理单元510可实现数字预失真系统一实施例的接收第一待发射信号,输出第三待发射信号。第一处理模块51包括数字控制振荡器541、数字控制振荡器542、数字控制振荡器543。数字控制振荡器541用于第一待发射信号进入预失真处理单元510之前,表示为DPD_in。数字控制振荡器542用于第三待发射信号进入功放模块52之前,表示为PA_in,也即第一处理模块51前向抓取的数据。数字控制振荡器543用于经过功放后的第四待发射信号进入第二处理模块53,表示为FB_in,也即第一处理模块51反向抓取的数据。数字控制振荡器541、数字控制振荡器542、数字控制振荡器543用于产生可控的正弦波或余弦波。在预失真系数表的训练生成、更新时,第二处理模块53根据DPD_in、PA_in、FB_in,计算得到预失真系数,生成预失真系数表。
双载波模式下,第一待发射信号为双载波信号,数字控制振荡器541为两个,且经过相加处理后作为预失真处理单元510的输入信号,数字控制振荡器541配置频点为零频中心对称的频点。不同的预设频率间隔,数字预失真处理前的数字控制振荡器541频点配置也不同,即不同的预设频率间隔,需要不同的预失真系数表。由于双载波信号之间的频率间隔是一定的,可设置较大预设频率间隔,从而减少预失真系数表。
上述数字预失真系统实施例各模块及其单元的实现功能具体可参考上述数字预失真方法实施例以及预失真系数表的训练方法对应步骤的相关描述。
通过上述方式,只需存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预失真系数表,在表征值调整单元根据当前发射功率档可确定当前衰减倍数,并利用当前衰减倍数调整第一待发射信号的功率表征值,以得到最大发射功率档对应的调整表征值,进而查表单元利用该调整表征值可在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得到预失真系数,进而系数处理单元利用预失真系数与经延迟的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经系数处理的第二待发射信号,进而衰减单元对第二待发射信号衰减当前衰减倍数,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由此,实现了对通信设备下行信号的数字预失真处理,而且由于预失真系数表为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因此能够满足较大功率范围内预失真系数的查找,即只需存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预失真系数表,就能够实现不同发射功率档的下行信号的数字预失真处理,因此,相比于存储不同发射功率档的预失真系数表,上述方案减少了预失真系数表的数量,进而减少预失真系数表的存储空间。而且,在查表前的功率表征值的调整倍数和在系数处理后的第三待发射信号的衰减倍数相同,可使得第三待发射信号经后续处理(例如功率放大处理)的输出仍能够保持较好线性指标。
在实际应用中,预失真系统面对不同发射功率不用分为多个发射功率档,而是仅需最大发射功率档,得到不同功率均适用的预失真系数表,然后在系统上电后加载最大功率档的预失真系数表,打开发射信号,使得上电期间仍然拥有较好的发射信号的线性指标。不同当前发射功率情况下,只需固定初始预失真系数表为最大功率下训练的,同时调整衰减单元与表征值调整单元的当前衰减倍速,保持两者当前衰减倍速一致,则在功放模块输出不同功率的情况下,仍然能得到较好的线性指标。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通信设备700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通信设备700包括上述任一数字预失真系统实施例的数字预失真系统701。
本申请通信设备700为基站或移动台,能够采用数字预失真作为下行线性化技术,其中,基站包括PDT基站、DMR基站、TETRA基站、LTE基站等任一通信基站。通信设备700可处于单载波模式、双载波模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应用实施例中,通信设备700由于采用了上述任一数字预失真系统实施例的数字预失真系统701,支持单载波上电开机启动瞬态响应满足邻道功率泄漏比小于-45dBc要求,其中,包括不同的功率等级、不同频点、不同温度的下开机启动;支持双载波上电开机启动瞬态响应满足邻道功率泄漏比小于-45dBc要求,其中,包括不同的功率等级、不同频点、频率间隔、不同温度的下开机启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系统和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模块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1)

1.一种数字预失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功率表征值;
利用当前发射功率档确定当前衰减倍数,并利用所述当前衰减倍数调整所述第一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
从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所述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其中,所述预失真系数表是利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
利用所述第一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
将所述第二待发射信号衰减所述当前衰减倍数,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功率表征值为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的模值,所述利用所述当前衰减倍数调整所述第一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包括:
利用所述当前衰减倍数对所述模值进行增益调整,得到所述第一调整表征值;
所述利用所述第一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包括:
将所述第一预失真系数与经延迟的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相乘,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通信设备上电后,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获取原始的预失真系数表;
所述得到所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三待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并发射第四待发射信号;
基于所述第三待发射信号以及第四待发射信号进行预失真系数校正,并利用校正后的预失真系数更新所述预失真系数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至少以下步骤,以训练得到所述预失真系数表:
获取第五待发射信号的第二功率表征值,并利用预设衰减倍数调整所述第二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二调整表征值,其中,所述第五待发射信号为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所述预设衰减倍数为最大发射功率档对应的衰减倍数;
从待训练系数表中查找出与所述第二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二预失真系数;
利用所述第二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所述第五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六待发射信号;
将所述第六待发射信号衰减所述预设衰减倍数,得到第七待发射信号,并将所述第七待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并发射第八待发射信号;
利用所述第五待发射信号、第七待发射信号和第八待发射信号,确定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基于所述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生成新的待训练系数表;
至少重复一次上述步骤后,将最终的待训练系数表作为所述预失真系数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通信设备处于单载波模式,则所述预失真系数表的数量为一个;
若所述通信设备处于双载波模式,则所述预失真系数表包括多个,其中,每个所述预失真系数表为利用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不同频率间隔的双载波信号训练得到的;所述从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所述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的当前载波间隔对应的预失真系数表,并从确定的所述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所述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
6.一种数字预失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设备,
所述数字预失真系统包括第一处理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表征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待发射信号的第一功率表征值;
表征值调整单元,用于利用当前衰减倍数调整所述第一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一调整表征值,其中所述当前衰减倍数是基于当前发射功率档确定的;
查表单元,用于从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所述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其中,所述预失真系数表是利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训练得到的;
系数处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待发射信号;
衰减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待发射信号衰减所述当前衰减倍数,得到经预失真处理的第三待发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征值获取单元为求模单元,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待发射信号的模值;所述表征值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利用所述当前衰减倍数对所述模值进行增益调整,得到所述第一调整表征值;
所述系数处理单元为乘法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预失真系数与经延迟的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相乘,得到经第二待发射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和功放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包括表加载单元;
所述表加载单元用于在通信设备上电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获取原始的预失真系数表;
所述功放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待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并发射第四待发射信号;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待发射信号以及第四待发射信号进行预失真系数校正,并利用校正后的预失真系数更新所述预失真系数表,并将更新的所述预失真系数表发送给所述表加载单元;
所述表加载单元还用于获取更新后的预失真系数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和功放模块,在训练所述预失真系数表期间:
所述表征值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五待发射信号的第二功率表征值;
所述表征值调整单元还用于利用预设衰减倍数调整所述第二功率表征值,得到第二调整表征值,其中,所述第五待发射信号为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信号,所述预设衰减倍数为最大发射功率档对应的衰减倍数;
所述查表单元还用于从待训练系数表中查找出与所述第二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二预失真系数;
所述系数处理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二预失真系数对经延迟的所述第五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六待发射信号;
所述衰减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六待发射信号衰减所述预设衰减倍数,得到第七待发射信号;
所述功放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七待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并发射第八待发射信号;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五待发射信号、第七待发射信号和第八待发射信号,确定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基于所述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生成新的待训练系数表;并在至少重复一次上述训练过程后,将最终的待训练系数表作为所述预失真系数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通信设备处于单载波模式,则所述预失真系数表的数量为一个;
若所述通信设备处于双载波模式,则所述预失真系数表包括多个,其中,每个所述预失真系数表为利用在最大发射功率档的不同频率间隔的双载波信号训练得到的;所述查表单元具体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待发射信号的当前载波间隔对应的预失真系数表,并从确定的所述预失真系数表中查找出与所述第一调整表征值匹配的第一预失真系数。
1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至10任一项所述的数字预失真系统。
CN202110310269.XA 2021-03-23 2021-03-23 数字预失真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Active CN1132421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0269.XA CN113242196B (zh) 2021-03-23 2021-03-23 数字预失真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0269.XA CN113242196B (zh) 2021-03-23 2021-03-23 数字预失真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2196A CN113242196A (zh) 2021-08-10
CN113242196B true CN113242196B (zh) 2022-11-18

Family

ID=77130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0269.XA Active CN113242196B (zh) 2021-03-23 2021-03-23 数字预失真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2196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39043A1 (zh) * 2019-05-28 2020-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288B (zh) * 2007-06-14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预失真模型装置和信号的预失真处理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2082752B (zh) * 2010-02-25 2014-03-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字预失真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301268B (zh) * 2013-07-19 2019-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预失真方法及装置
CN109818585B (zh) * 2018-12-25 2023-06-16 深圳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预失真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39043A1 (zh) * 2019-05-28 2020-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2196A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6312C (zh) 用于线性化带有不对称特性的功率放大器的数字预失真
US20110096865A1 (en) Digital predistortion transmitter
US9450544B2 (en) Pre-distortion method, associated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machine readable medium
KR101679105B1 (ko) 피크 전력 억제 회로와 이 회로를 갖는 통신 장치
US9735811B2 (en) Digital predistortion of non-linear devices
US20220360232A1 (en) Low-power approximate dpd actuator for 5g-new radio
JP5861521B2 (ja) 送信装置及びルックアップテーブルの更新方法
KR20140130625A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주파수 호핑 변조 방식과 광대역과 동적 주파수 시스템의 하드웨어 가속을 위한 파고율 감소 장치 및 방법
CN101741787A (zh) 一种预失真快速收敛的训练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JP2011199428A (ja) 歪補償装置、増幅装置、送信装置および歪補償方法
US9337783B2 (en)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apparatus and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US9438177B2 (en) Pre-distortion method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machine readable medium
CN113242196B (zh) 数字预失真方法、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04253588A (zh) 失真补偿设备、失真补偿方法和无线电通信设备
EP2068439B1 (en) Distortion-compensation amplification apparatus and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CN104300919B (zh) 预失真方法以及预失真装置
CN106470018A (zh) 时域数字预失真内的频率切换
CN103532499B (zh) 失真补偿装置和失真补偿方法
JP6015386B2 (ja) 歪補償装置及び歪補償方法
JP2001284976A (ja) アダプティブプリディストーション歪補償方法及び装置
JP7268335B2 (ja) 歪補償回路、送信装置および歪補償方法
JP2011193156A (ja) 無線装置、歪補償装置及び歪補償方法
JP4127116B2 (ja) 非線形歪み補償送信装置および補償データ更新方法
JP2017069649A (ja) 無線装置
JP2005079935A (ja) 適応プリディストーション型歪補償電力増幅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