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0415A - 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系统、节点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系统、节点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0415A
CN113240415A CN202110516471.8A CN202110516471A CN113240415A CN 113240415 A CN113240415 A CN 113240415A CN 202110516471 A CN202110516471 A CN 202110516471A CN 113240415 A CN113240415 A CN 113240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ed
value card
recharging
transaction
us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64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40415B (zh
Inventor
张伦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164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40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40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0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40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0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49Rechargeable c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56Aspects of software for card pay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5Use of electronic sign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na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系统、区块链节点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智能合约设置储值卡充值交易,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约定用户终端向储值卡中充值及其充值生效规则;以及,基于所述充值生效规则判断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是否生效,若是,则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本公开实施例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在达到储值卡交易的生效条件时使用户终端向储值卡中自动充值,从而不打断当前进行的商品交易,用户无须发起二次支付,有效改善了用户购物体验。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系统、节点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系统、一种区块链节点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商户为了快速获取现金流,通常会发行储值卡。用户向储值卡充值,然后使用储值卡进行商品交易的结算的同时可以获得一定的优惠。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储值卡储存的金额经常遇到余额不足的情况,例如用户在购买商品时,所购买商品的总价超过了储值卡内的余额,而用户往往不能事先预知、或者不有意的记忆、或者不事先查询储值卡的余额。这种情况下要么会导致交易无法继续,要么需要发起二次支付,例如使用现金等其他支付手段,以补足余额,这就给用户带来了不便,降低了用户购物体验。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系统、区块链节点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利用区块链技术,在达到储值卡交易的生效条件时向储值卡中充值,以至少解决储值卡中余额不足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包括:
基于智能合约设置储值卡充值交易,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约定用户终端向储值卡中充值及其充值生效规则;以及,
基于所述充值生效规则判断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是否生效,若是,则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充值生效规则判断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是否生效,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基于所述储值卡与商户平台进行第一商品交易;
若是,则判断所述第一商品交易的交易金额是否大于所述储值卡的余额;
若是,则生成余额不足事件,并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进行签名后广播至区块链中,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追加签名并广播至区块链中;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的追加签名;
若是,则判定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生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还约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储值卡中充值的充值金额及充值次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充值金额向所述储值卡中充值;
在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之后,还包括:
判断用户终端是否基于充值后的储值卡与商户平台完成第二商品交易;
若无法完成第二商品交易,则判断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的次数是否达到所述充值次数;
若未达到所述充值次数,则返回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的步骤继续向储值卡中充值,直到达到所述充值次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判断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的次数是否达到所述充值次数之后,还包括:
若达到了所述充值次数,则向所述用户终端发起支付请求,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支付请求采用其它支付方式与商户平台完成第二商品交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系统,包括:
设置模块,其设置为基于智能合约设置储值卡充值交易,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约定用户终端向储值卡中充值及其充值生效规则;以及,
第一判断模块,其设置为基于所述充值生效规则判断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是否生效;
充值模块,其设置为在第一判断模块判断为生效时,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其设置为判断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基于所述储值卡与商户平台进行第一商品交易;
第二判断单元,其设置为在第一判断单元判断为进行第一商品交易时,判断所述第一商品交易的交易金额是否大于所述储值卡的余额;
生成模块,其设置为在第二判断单元判断为大于所述储值卡的余额时,生成余额不足事件,并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进行签名后广播至区块链中,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追加签名;
第三判断单元,其设置为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的追加签名;
判定生效单元,其设置为在第三判断单元判断为接收到所述余额不足事件的追加签名时,判定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生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还约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储值卡中充值的充值金额及充值次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充值金额向所述储值卡中充值,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其设置为在充值模块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之后,判断用户终端是否基于充值后的储值卡与商户平台完成第二商品交易;
第三判断模块,其设置为在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无法完成第二商品交易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的次数是否达到所述充值次数;
返回执行模块,其设置为在第三判断模块判断为未达到所述充值次数时,返回充值模块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继续向储值卡中充值,直到达到所述充值次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请求模块,其设置为在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未完成第二商品交易且达到了所述充值次数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起支付请求,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支付请求采用其它支付方式与商户平台完成第二商品交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区块链节点,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通过基于智能合约设置储值卡充值交易,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约定用户终端向储值卡中充值及其充值生效规则;以及,基于所述充值生效规则判断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是否生效,若是,则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本公开实施例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在达到储值卡交易的生效条件时使用户终端向储值卡中自动充值,从而不打断当前进行的商品交易,用户无须发起二次支付,有效改善了用户购物体验。
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而了解。本公开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102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其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公开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在达到储值卡交易的生效条件时向储值卡中自动充值,从而不打断当前进行的商品交易,用户无须发起二次支付,有效改善了用户体验。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3。
在步骤S101中,基于智能合约设置储值卡充值交易,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约定用户终端向储值卡中充值的充值金额及其充值生效规则。
现有技术中,区块链在储值卡的应用,主要是解决储值卡信息的安全性以及储值卡交易记录取证等问题,而对于储值卡余额不足导致用户需要进行二次支付影响用户购物体验的问题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实施例中,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区块链节点在区块链中以智能合约的形式设置储值卡充值交易,该储值卡充值交易为作为区块链节点的用户终端U与商户平台P认可的,以充值生效规则例如余额不足事件为生效条件时用户终端向储值卡充值,具体地,当实际商品交易遇到储值卡余额不足等情况时,用户终端基于用户终端U与商户平台P预先达成的储值卡充值交易自动完成储值卡充值,商户可以据此继续与用户进行商品交易,而不会产生交易中断等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在区块链中创建该储值卡充值交易的智能合约。
具体地,该储值卡充值交易可以如下:
(1)U设置交易T{[IU,Φ],[u→P,u→CU]|[E in-chain]}和E{CU}
(2)U对T签名发送给P,U将E发送给P。
(3)P对T签名,将T广播到区块链。
(4)当U的储值卡CU的余额低于当前商品交易所需金额时,P对E签名,将E发送给U。
(5)U对E追加签名,将E广播到区块链。
(6)P识别到E的广播事件,继续进行与U的商品交易。
(7)计算在商品交易发生时的CU余额与(一个或多个)u的和,然后扣除商品交易的实际金额,用得到的差值作为CU的余额写入CU
其中,[IU,Φ]是交易T的输入,表示支付给P的金额是U的自有资金,而充到储值卡Cu中的金额,由于商户P可以任意填写,因此不对输入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因此以Φ标记;[u→P,u→Cu]是交易T的输出,表示U向P支付数值为u的金额,而P向储值卡Cu中充入数值为u的资金;[E in-chain]是交易T成立的条件。即事件E被广播到区块链且生效之后,交易T才成立;E{Cu}表示事件E是关于储值卡Cu的事件。T和E都是双签名的,即T和E生效的必要条件是带有U和P双方的签名。因此E在(5)时生效,而T虽然在(3)已经被广播到区块链,但是直到(5)之后才生效。其中,(5)中如果U拒绝对E追加签名或者不将签名后的E广播到区块链,P会在超时后自动发起二次支付请求,例如让用户使用其他支付软件、银行卡、现金等。
在步骤S102中,基于所述充值生效规则判断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是否生效,若是,则执行步骤S103,否则结束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可以应用于区块链中的任一区块链节点,例如用户终端或者商户平台。
本实施例中,实际商品交易在遇到储值卡余额不足的情况下,商户平台向用户终端发送余额不足事件,对余额不足事件进行签名并广播到区块链,此时充值交易生效,用户终端进而根据储值卡充值交易完成储值卡的自动充值。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基于所述充值生效规则判断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是否生效(步骤S102),包括步骤S102a-S102e。
在步骤S102a中,判断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基于所述储值卡与商户平台进行第一商品交易,若是,则执行步骤S102b,否则,结束流程。
在步骤S102b中,判断所述第一商品交易的交易金额是否大于所述储值卡的余额,若是,则执行步骤S102c,否则,执行步骤S102d;
在步骤S102c中,生成余额不足事件,并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进行签名后广播至区块链中,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追加签名并广播至区块链中;
在步骤S102d中,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的追加签名,若是,则执行步骤S102e,否则,判定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不生效,并结束流程或者返回步骤S102a。
在步骤S102e中,判定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生效。
进一步地,首先判断是否产生储值卡的实际第一商品交易,并在判断该第一商品交易的交易金额大于储值卡余额时,生成余额不足事件并签名发布到区块链中,使用户终端接收到该余额不足事件并对其签名,此时判定为储值卡充值交易生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基于所述充值生效规则判断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是否生效仅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充值生效规则可以进行其它设定。例如,在该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时,基于所述充值生效规则判断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是否生效可以为,获取余额不足事件,并确认该余额不足事件的真实性,进而对其进行签名广播至区块链中,此时储值卡充值交易生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充值生效规则判断充值交易生效之后,可以向区块链中广播,向区块链表明充值交易已经生效,用户终端自动完成储值卡充值,商户平台据此继续与用户进行商品交易。
在步骤S103中,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终端向储值卡充值的充值可以是真实充值也可以虚拟充值,其中,真实充值是在创建智能合约时约定从用户账户的其它平台的金额向储值卡中实际充值,而虚拟充值可以无需约定用户终端实际向储值卡中充值,仅仅是达成一种约定进行虚拟充值让商品交易继续进行,而无需进行二次支付,后期商户平台可以基于该虚拟充值(或者多次虚拟充值)向用户索还。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储值卡充值卡交易中还约定充值金额和充值次数,以避免充值额度过大不便于储值卡管理同时解决经过充值后的储值卡依然低于实际商品交易金额等问题,具体地,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还约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储值卡中充值的充值金额及充值次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充值金额向所述储值卡中充值。
本实施例中,充值金额和充值次数可以为设置为多次充值,其中每次充值金额相同,进行多次充值;也可以设置为一次充值,但是该一次充值可以设置为多个充值方案,每个充值方案对应不同的充值金额,区块链系统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充值方案指示用户终端根据选择出的所述充值金额对储值卡进行充值。
在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即,步骤S10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01中,判断用户终端是否基于充值后的储值卡与商户平台完成第二商品交易,若无法完成第二商品交易,则执行步骤S302,否则,结束流程。
可以理解的是,完成第二商品交易,即用户基于充值后的储值卡完成该第二商品交易的支付结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商品交易与上一实施例的第一商品交易可以为同一交易也可以为不同交易。
在步骤S302中,判断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的次数是否达到所述充值次数,若否,则执行步骤S103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继续向储值卡中充值,直到达到所述充值次数。
具体地,结合上一实施例中的储值卡充值交易的内容,本实施例进一步对上述储值卡充值交易进行改进,如下:
(A)如果u与商品交易发生时的CU余额之和仍然小于商品交易的实际金额,那么执行下列步骤之一(其中步骤a)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步骤b)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方式):
a)用商品交易的实际金额减去u与商品交易发生时的CU余额之和所得到的差值,向用户发起二次支付请求,例如让用户使用其他支付软件、银行卡、现金等。(但这显然不是最佳选择)。
b)再次对E签名,将E发送给U,即回到步骤(4)。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T做适当改进,
i.例如(1)中U在设置T时可以设置为T{[IU,Φ],[u→P,u→CU]|[E in-chain,count=n]},即对T的可重复使用次数进行规定。如果n=3,表示T可以使用3次,即一个T可以对应3个生效的E。例如,如果u=100(表示充值金额为100),交易发生时的CU余额为5,商品交易的实际金额为310,那么第一次执行到(6)时,区块链系统识别出count为3,当前区块链上只有1个生效的E,于是T生效,U的实际可用额度为100+5;P发现105小于310,于是回到(4)。第二次执行到(6)时,区块链系统识别出count为3,当前区块链上只有2个生效的E,于是T仍然效,U的实际可用额度变为100+100+5,P发现205小于310,于是再次回到(4)。第三次执行到(6)时,区块链系统识别出count为3,当前区块链上有3个生效的E,于是T仍然效,U的实际可用额度变为100+100+100+5,P发现305小于310。此时合约不会继续执行,因为区块链上已经有了3个有效的E,P只能选择进入步骤(A)a)。
ii.又例如(1)中U在设置T时可以设置为T{[IU,Φ],[u→P,u→CU]|[E in-chain,count=∞]},表示每次E被双方签名并且被广播到区块链,均可执行一次交易T。在这种情况下,对于(A)b)i.中的情形,合约可以第四次执行(4)至(6),即U的实际可用额度变为100+100+100+100+5,P发现405小于310。然后执行(7)。储值卡Cu的余额最终变为95。
(B)对于U,可以同时设置多个不同的T和E。例如同时设置了三组T和E:
a)T{[IU,Φ],[u→P,u→CU]|[E in-chain]}和E{CU,u}
b)T{[IU,Φ],[v→P,v→CU]|[E in-chain]}和E{CU,v}
c)T{[IU,Φ],[w→P,w→CU]|[E in-chain]}和E{CU,w}
其中的u、v和w互不相等。于是P在(4)时,可以根据商品交易的实际金额与商品交易发生时的CU余额的差值,选择对应的事件E。例如,U设置了两组交易和事件的组合:
T{[IU,Φ],[100→P,100→CU]|[E in-chain]}和E{CU,100}
T{[IU,Φ],[1000→P,1000→CU]|[E in-chain]}和E{CU,1000}
于是对于(A)b)i.中的情形,P可以选择对E{CU,1000}签名并发送给U,U一旦对E{CU,1000}追加签名并广播到区块链,区块链系统自动找到金额相等的T{[IU,Φ],[1000→P,1000→CU]|[Ein-chain]}并使之生效,于是U的实际可用额度变为1000+5,来一次性达成继续进行与U的商品交易的必要条件。
进一步地,在判断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的次数是否达到所述充值次数(步骤S30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303。
在步骤S303中,若达到了所述充值次数,则向所述用户终端发起支付请求,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支付请求采用其它支付方式与商户平台完成第二商品交易。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公开实施例相应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系统,如图4所示,所述系统包括设置模块41、第一判断模块42及充值模块43,其中,
所述设置模块41,其设置为基于智能合约设置储值卡充值交易,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约定用户终端向储值卡中充值的充值金额及其充值生效规则;以及,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42,其设置为基于所述充值生效规则判断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是否生效;
所述充值模块43,其设置为在第一判断模块判断为生效时,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充值金额向储值卡中充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42,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其设置为判断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基于所述储值卡与商户平台进行第一商品交易;
第二判断单元,其设置为在第一判断单元判断为进行第一商品交易时,判断所述第一商品交易的交易金额是否大于所述储值卡的余额;
生成模块,其设置为在第二判断单元判断为大于所述储值卡的余额时,生成余额不足事件,并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进行签名后广播至区块链中,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追加签名;
第三判断单元,其设置为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的追加签名;
判定生效单元,其设置为在第三判断单元判断为接收到所述余额不足事件的追加签名时,判定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生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还约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储值卡中充值的充值金额及充值次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充值金额向所述储值卡中充值,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其设置为在充值模块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之后,判断用户终端是否基于充值后的储值卡与商户平台完成第二商品交易;
第三判断模块,其设置为在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无法完成第二商品交易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的次数是否达到所述充值次数;
返回执行模块,其设置为在第三判断模块判断为未达到所述充值次数时,返回充值模块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继续向储值卡中充值,直到达到所述充值次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请求模块,其设置为在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未完成第二商品交易且达到了所述充值次数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起支付请求,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支付请求采用其它支付方式与商户平台完成第二商品交易。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公开实施例相应还提供一种区块链节点,如图5所示,所述区块链节点包括存储器51和处理器52,所述存储器5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52运行所述存储器51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52执行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公开实施例相应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智能合约设置储值卡充值交易,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约定用户终端向储值卡中充值及其充值生效规则;以及,
基于所述充值生效规则判断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是否生效,若是,则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充值生效规则判断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是否生效,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基于所述储值卡与商户平台进行第一商品交易;
若是,则判断所述第一商品交易的交易金额是否大于所述储值卡的余额;
若是,则生成余额不足事件,并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进行签名后广播至区块链中,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追加签名并广播至区块链中;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的追加签名;
若是,则判定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生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还约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储值卡中充值的充值金额及充值次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充值金额向所述储值卡中充值;
在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之后,还包括:
判断用户终端是否基于充值后的储值卡与商户平台完成第二商品交易;
若无法完成第二商品交易,则判断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的次数是否达到所述充值次数;
若未达到所述充值次数,则返回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的步骤继续向储值卡中充值,直到达到所述充值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的次数是否达到所述充值次数之后,还包括:
若达到了所述充值次数,则向所述用户终端发起支付请求,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支付请求采用其它支付方式与商户平台完成第二商品交易。
5.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模块,其设置为基于智能合约设置储值卡充值交易,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约定用户终端向储值卡中充值及其充值生效规则;以及,
第一判断模块,其设置为基于所述充值生效规则判断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是否生效;
充值模块,其设置为在第一判断模块判断为生效时,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其设置为判断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基于所述储值卡与商户平台进行第一商品交易;
第二判断单元,其设置为在第一判断单元判断为进行第一商品交易时,判断所述第一商品交易的交易金额是否大于所述储值卡的余额;
生成模块,其设置为在第二判断单元判断为大于所述储值卡的余额时,生成余额不足事件,并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进行签名后广播至区块链中,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追加签名;
第三判断单元,其设置为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余额不足事件的追加签名;
判定生效单元,其设置为在第三判断单元判断为接收到所述余额不足事件的追加签名时,判定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生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还约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储值卡中充值的充值金额及充值次数,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充值金额向所述储值卡中充值,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其设置为在充值模块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之后,判断用户终端是否基于充值后的储值卡与商户平台完成第二商品交易;
第三判断模块,其设置为在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无法完成第二商品交易时,判断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向储值卡中充值的次数是否达到所述充值次数;
返回执行模块,其设置为在第三判断模块判断为未达到所述充值次数时,返回充值模块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储值卡充值交易继续向储值卡中充值,直到达到所述充值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请求模块,其设置为在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未完成第二商品交易且达到了所述充值次数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起支付请求,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支付请求采用其它支付方式与商户平台完成第二商品交易。
9.一种区块链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
CN202110516471.8A 2021-05-12 2021-05-12 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240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6471.8A CN113240415B (zh) 2021-05-12 2021-05-12 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6471.8A CN113240415B (zh) 2021-05-12 2021-05-12 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0415A true CN113240415A (zh) 2021-08-10
CN113240415B CN113240415B (zh) 2023-11-03

Family

ID=77133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6471.8A Active CN113240415B (zh) 2021-05-12 2021-05-12 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0415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7770A (zh) * 2010-11-08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充值卡充值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504567A (zh) * 2014-12-23 2015-04-08 城联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小额支付卡的充值方法及装置
CN106096925A (zh) * 2016-07-15 2016-11-09 建亿通(北京)数据处理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一种智能卡的充值方法及系统
CN106408294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ic卡自动充值方法及系统
CN107358435A (zh) * 2017-06-22 2017-1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公交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7679857A (zh) * 2017-10-10 2018-02-09 马晶瑶 区块链的跨链交易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7808287A (zh) * 2017-11-21 2018-03-16 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支付系统
CN108305169A (zh) * 2018-02-28 2018-07-20 易百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预付卡交易数据保存方法及装置
WO2019019134A1 (zh) * 2017-07-28 2019-01-31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信息撮合平台
CN110111102A (zh) * 2019-03-29 2019-08-09 广东岭南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交通卡系统及发行交易方法
CN110599153A (zh) * 2019-08-12 2019-12-20 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复杂计费策略的可移动充值预付费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766394A (zh) * 2019-10-21 2020-02-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信用度的乘车支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82587A (zh) * 2019-05-20 2020-02-11 吴百成 一种基于充电桩的移动支付方法、系统、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11861571A (zh) * 2020-07-24 2020-10-30 海南中金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会员管理系统
CN112215611A (zh) * 2020-11-20 2021-01-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优惠方法、卖方节点、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61522A (zh) * 2020-12-01 2021-03-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视频付款方法、视频节点、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7770A (zh) * 2010-11-08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充值卡充值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504567A (zh) * 2014-12-23 2015-04-08 城联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小额支付卡的充值方法及装置
CN106096925A (zh) * 2016-07-15 2016-11-09 建亿通(北京)数据处理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一种智能卡的充值方法及系统
CN106408294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ic卡自动充值方法及系统
CN107358435A (zh) * 2017-06-22 2017-1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公交支付方法及装置
WO2019019134A1 (zh) * 2017-07-28 2019-01-31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信息撮合平台
CN107679857A (zh) * 2017-10-10 2018-02-09 马晶瑶 区块链的跨链交易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7808287A (zh) * 2017-11-21 2018-03-16 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支付系统
CN108305169A (zh) * 2018-02-28 2018-07-20 易百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预付卡交易数据保存方法及装置
CN110111102A (zh) * 2019-03-29 2019-08-09 广东岭南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交通卡系统及发行交易方法
CN110782587A (zh) * 2019-05-20 2020-02-11 吴百成 一种基于充电桩的移动支付方法、系统、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10599153A (zh) * 2019-08-12 2019-12-20 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复杂计费策略的可移动充值预付费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766394A (zh) * 2019-10-21 2020-02-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信用度的乘车支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1571A (zh) * 2020-07-24 2020-10-30 海南中金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会员管理系统
CN112215611A (zh) * 2020-11-20 2021-01-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优惠方法、卖方节点、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61522A (zh) * 2020-12-01 2021-03-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视频付款方法、视频节点、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RISTIAN LAZAROIU 等: "Smart district through IoT and Blockchain", 《2017 IEE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NEWABLE ENER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pages 454 - 461 *
方秋水 等: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交通卡应用系统研究与设计",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 vol. 38, no. 4, pages 84 - 8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0415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3197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ying a merchant by a registered user using a cellular telephone account
US10535098B2 (en) Recurring money transfer
US788202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flat interchange fee for high value credit card purchases
CN105678546B (zh) 基于分布式共享总账的数字资产处理方法
JP2009518744A (ja) 携帯消費者装置をロードし、再ロードする方法とシステム
US20090037294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transaction control systems
US20120089404A1 (en) Global pricing for content distribution
CN110046995B (zh) 退费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245925A (zh) 电子支付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35129A (zh) 一种融资方法以及融资系统、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65489A (zh) 一种支付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10155A (zh) 信息处理装置、记录介质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1242603A (zh) 基于区块链的乘车结算方法及装置
KR101709438B1 (ko) 신용카드 선승인 충전을 이용한 선불 모바일 전자화폐 사용금액의 신용결제 방법
CN111340487A (zh) 一种资源结算的方法及装置
CN113240415B (zh) 基于区块链的储值卡充值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4278A (zh) 能力商品计费方法、能力开放平台和能力商品订购系统
CN109670812A (zh) 支付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KR20100107366A (ko) 폰빌을 이용한 의료비 할부결제 서비스 운용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이를 위한 기록매체
CN111801702A (zh) 跨境退税方法、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765138A (zh) 对象、资金调拨方法及装置
KR20140134975A (ko) 카드 매출 데이터를 이용한 대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는 대출 서비스 제공 서버
CN117875951A (zh) 基于支付场景的钱包支付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077249B (zh) 基于etc的账户清算方法及装置
CN112184450B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结算方法、交易节点、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