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35755B - 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35755B CN113235755B CN202110363650.2A CN202110363650A CN113235755B CN 113235755 B CN113235755 B CN 113235755B CN 202110363650 A CN202110363650 A CN 202110363650A CN 113235755 B CN113235755 B CN 11323575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 plate
- energy
- wing
- connecting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8—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vibrations or shocks; against mechanical destruction, e.g. by air-rai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04B1/344—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with hinged parts
- E04B1/3441—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with hinged parts with articulated bar-shaped eleme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E04H9/023—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and comprising rolling elements, e.g. balls, pi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4—Structures with steel columns and beam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有一种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包括:两对称倾斜设置的支撑杆和与两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共同固接的耗能连梁;两所述支撑杆上相对位于上方的一端分别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且二者上相对远离所述耗能连梁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耗能连梁上相对远离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具体公开一种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建筑施工大多以现场施工为主,此种方式工业化程度较低,建筑产品质量不够稳定,对参与的劳动力需求过大,故实际的施工效率很低,施工过程中也容易造成较大的材料损耗和能源损耗,不能满足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要求。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新型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与研究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研究的主热点之一。装配式建造方式通过工厂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构件的组装、连接、浇筑,最后形成最终建筑物。但是装配式建筑中的构件,如何实现更加稳定的连接、如何更好的抵抗地震等自然灾害,是关系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装配式连接框架中增加支撑结构的方式,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量进行消耗,从而增加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需要探究如何更好的对建筑物的破坏能量进行消耗,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有效吸收地震能量,易于震后修复的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
第一方面,一种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包括:两对称倾斜设置的支撑杆和与两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共同固接的耗能连梁;两所述支撑杆上相对位于上方的一端分别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且二者上相对远离所述耗能连梁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耗能连梁上相对远离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件。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还提供有一种应用上述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
第二方面,一种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包括:预制梁、预制柱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所述预制梁的钢骨架为第一工字钢,所述第一工字钢外露于所述预制梁的两端;所述预制梁两端的上端面分别设有预埋件且其下端面的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梁外伸骨架;所述预埋件相对靠近与其相邻的预制梁的两端且所述梁外伸骨架的自由端设有第三连接件;所述预制柱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暴露在所述预制柱两侧的第二工字钢和对称地固接于所述第二工字钢上下两侧的第三工字钢;所述第二工字钢上设有供柱纵筋贯穿的纵向通道;所述第二工字钢能够与其两侧的第一工字钢相连接;,所述预制柱还包括:跨接在所述第二工字钢两翼板之间的加强肋;所述第二工字钢的每一侧设有两个加强肋且位于同侧的两个加强肋分别与所述第三工字钢的两翼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中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相铰接;所述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中的第一连接件与其相应侧的预埋件相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能够套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连接处外侧的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上端边沿与所述梁外伸骨架的下端面焊接且其内壁与所述耗能连梁上两正对应的侧壁焊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梁外伸骨架与耗能连梁之间还对称地设有位于相互铰接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两侧的第一连接钢板;所述第一连接钢板上设有多个通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工字钢的腹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腹板之间设有跨接于二者之间的第二连接钢板且所述第二连接钢板分布在所述第二工字钢腹板与第一工字钢腹板相接处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钢板分别与第二工字钢的腹板、第一工字钢的腹板通过加强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工字钢的腹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腹板之间还设有跨接于二者之间的第五连接钢板且所述第五连接钢板分布在所述第二工字钢腹板与第一工字钢腹板相接处的两侧;所述第五连接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其对应侧的第二工字钢的翼板、第一工字钢的翼板通过焊接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工字钢的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翼板之间设有跨接于二者之间的第三连接钢板且所述第三连接钢板位于翼板上相对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钢板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钢板分别与第二工字钢的翼板、第一工字钢的翼板通过加强螺栓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工字钢的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翼板之间设有跨接于二者之间的第四连接钢板且所述第四连接钢板位于翼板上相对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钢板的一侧;所述第四连接钢板分别与第二工字钢的翼板、第一工字钢的翼板通过加强螺栓连接。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还提供有一种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的施工方法。
第三方面,一种对第二方面所述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制作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预制柱和预制梁;步骤S2:使得第二工字钢与其对应两侧的第一工字钢相连接,实现现场拼接预制柱和预制梁;步骤S3:在所述预制柱和所述预制梁所形成的框架内安装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步骤S1中,所述预制梁制作时,其钢骨架为第一工字钢;在第一工字钢的腹板上设置抗剪栓钉,将梁纵筋通过抗剪栓钉焊接于第一工字钢上;对梁纵筋和箍筋进行绑扎;对梁纵筋和箍筋进行绑扎;同时,第一工字钢在预制梁的两端都预留露出部分且在露出的第一工字钢的翼板和腹板上分别开设螺栓孔;所述第一工字钢的中部设有向下纵向延伸的梁外伸骨架;浇筑预制梁的混凝土,所述预制梁两端的上端面分别设有预埋件;养护后得到预制梁;所述预制柱制作时,第二工字钢水平设置且其翼板与所述第一工字钢的翼板相对应;所述第二工字钢上设置有两种类型的孔,包括:若干浇筑孔和便于柱纵筋贯穿的纵向通道;将第三工字钢分别对称地固接在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上下两翼板上得到预制柱的钢骨架;柱纵筋贯穿纵向通道并进行柱纵筋和箍筋的绑扎;绑扎完成后进行浇筑,使混凝土通过浇筑孔在柱内密实,养护后得到预制柱。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步骤S3中,将第一方面所述的所述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中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相铰接;所述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中的第一连接件与其相应侧的预埋件相连接。
本申请公开有一种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并将该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应用至装配式框架体系。该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中的支撑杆底部与框架体系中的相对位于下方的预制梁的预埋件连接;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中的耗能连梁与相对位于上方的预制梁的梁外伸骨架相连接,在装配式框架体系内形成Y形耗能支撑。鉴于支撑杆底部与框架体系中的相对位于下方的梁上的预埋件相连接,也即支撑杆未与梁柱之间的节点相连接,形成了本申请中所谓的“偏心”结构。当地震发生时,两相邻的预制梁之间会发生相对位移,支撑发生拉伸和压缩,使得Y形耗能支撑变形产生耗能,耗散地震能量,提高结构强度。当地震发生后,Y形耗能支撑中的耗能支撑部件易于更换,便于震后修复。
将第一方面所述的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应用至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中,在该框架体系的结构中,将预制梁与预制柱之间通过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相连接,当地震发生时,预制柱和预制梁之间会发生相对位移,且二者之间的摩擦连接能够变形产生耗能,耗散地震能量,提高结构强度。当地震发生后,预制柱和预制梁的铰接耗能部件易于更换,便于震后修复。
本申请还公开有一种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的施工方法,用于具体的实现上述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所示的是一种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的是预制梁和预制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的预制梁和预制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的预制梁和预制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的预制梁和预制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的预制梁和预制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的预制梁和预制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的图8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的是预制梁和预制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a所示的是连接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b所示的是连接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所示的一种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10包括:两对称倾斜设置的支撑杆12和与两所述支撑杆12的顶端共同固接的耗能连梁11;两所述支撑杆12上相对位于上方的一端分别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且二者上相对远离所述耗能连梁11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13;所述耗能连梁11上相对远离所述支撑杆12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件14。
其中:
支撑杆,可以任意一种耗能支撑结构。在图1中,支撑杆有两根,且对称倾斜设置。图1中两所述支撑杆的顶部相互靠近,且二者的底部相互远离。
两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共同连接有耗能连梁,且所述耗能连梁上设有能够与框架体系中相对位于上方的预制梁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连接片。
两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共同连接有第一连接件,用于与框架体系中相对位于下方的预制梁相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连接片。
请参考图2所示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应有上述的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20,包括:预制梁21、预制柱22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10。
所述预制梁21的钢骨架为第一工字钢214,所述第一工字钢外露于所述预制梁21的两端;所述预制梁21两端的上端面分别设有预埋件211且其下端面的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梁外伸骨架212;所述预埋件211相对靠近与其相邻的预制梁的两端且所述梁外伸骨架212的自由端设有第三连接件213。
所述预制柱22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暴露在所述预制柱两侧的第二工字钢221和对称地固接于所述第二工字钢221上下两侧的第三工字钢222;所述第二工字钢221上设有供柱纵筋贯穿的纵向通道;所述第二工字钢221能够与其两侧的第一工字钢相214连接。
所述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10中的第二连接件14与第三连接件213相铰接;所述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10中的第一连接件13与其相应侧的预埋件211相连接。
其中:
图3中所示的是,预制梁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预制梁整体呈T型结构,其骨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工字钢和设于所述第一工字钢中部且向下延伸的梁外伸骨架。其中:第一工字钢外露于所述预制梁的两端;所述预制梁两端的上端面分别设有两对称设置的预埋件;所述梁外伸骨架的自由端设有第三连接件。具体地,所述第一工字钢进入预制梁内的一端的翼板上焊接有预埋件且所述预埋件的自由端暴露在所述预制梁外并与Y型耗能支撑的支撑杆底部铰接。如图所示。
在图2中,预制梁从上至下并行设置,两相邻的预制梁之间设置有如图1所示的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其中:
耗能连梁上的第二连接件与相对位于上方的预制梁上梁外伸骨架的第三连接件之间铰接,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分别为连接片且二者的自由端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支撑杆下端的第一连接件分别与相对位于下方的预制梁上两预埋件相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连接片,所述预埋件的自由端上亦可以设有连接片,且二者的自由端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图1中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中的支撑杆底部与框架体系中的相对位于下方的预制梁的预埋件连接;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中的耗能连梁与相对位于上方的预制梁的梁外伸骨架相连接,在装配式框架体系内形成Y形耗能支撑。鉴于支撑杆底部与框架体系中的相对位于下方的梁上的预埋件相连接,也即支撑杆未与梁柱之间的节点相连接,形成了本申请中所谓的“偏心”结构。
当地震发生时,两相邻的预制梁之间会发生相对位移,支撑发生拉伸和压缩,使得Y形耗能支撑变形产生耗能,耗散地震能量,提高结构强度。
具体地,当两相邻的预制梁之间会发生相互位移时,Y形耗能支撑发生拉伸和压缩,其耗能连梁与相对位于上方的预制梁的梁外伸骨架相铰接,该处结构发生拉伸或压缩后能够产生一定的耗能;其支撑杆的底部与相对位于下方的预制梁的预埋件铰接,该处结构发生拉伸或压缩后能够产生一定的耗能,鉴于预埋件设于相对位于下方的预制梁上,也即:Y形支撑的底部并未与预制梁和预制柱之间的连接节点相连接,Y形支撑受到压缩之后,其所耗散的能量传递在预制梁之间耗散,能够对节点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
当地震发生后,Y形耗能支撑中的耗能支撑部件易于更换,便于震后修复。
图4所示的是预制梁和预制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4,所述预制柱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暴露在所述预制柱两侧的第二工字钢和对称地固接于所述第二工字钢上下两侧的第三工字钢;所述第二工字钢上设有供柱纵筋贯穿的纵向通道;所述第二工字钢能够与其两侧的第一工字钢相连接。
图4中,第二工字钢水平设置,且与其相邻两侧的预制梁中的第一工字钢对应设置,二者的边缘恰对应且二者之间能够固定连接,实现预制梁和预制柱之间的连接,构成装配式框架体系的整体结构。
为增强预制柱的整体承载强度,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上下两翼板上分别固接有第三工字钢。
为便于第二工字钢与柱纵筋相连接,所述第二工字钢上设有供柱纵筋贯穿的纵向通道;此外,所述第二工字钢的翼板上还设有供浇筑的浇筑孔。
请参考图5所示的预制梁和预制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制柱还包括:跨接在所述第二工字钢221两翼板之间的加强肋223;所述第二工字钢221的每一侧设有两个加强肋223且位于同侧的两个加强肋223分别与所述第三工字钢222的两翼板在同一直线上。
图5中,为增强预制柱的承载强度,本实施方式中还在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两翼板之间跨设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两端与第二工字钢的两翼板焊接且其靠近第二工字钢腹板的一侧与第二工字钢的腹板焊接。
所述加强肋有四个,其中两个分布在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一侧,另外两个分布在所述第二工字钢的另一侧。
位于同侧的两个加强肋223分别与所述第三工字钢222的两翼板在同一直线上。
请参考图10所示的预制梁和预制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能够套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连接处外侧的连接套管80。
可选地,如图10所示,所述连接套管整体呈柱状结构,且其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其能够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连接处,具体地,如图10所示,所述连接套管能够套设在所述耗能连梁外侧,在将其连接的过程中,所述连接套管80的上端边沿与所述梁外伸骨架的下端面焊接且其内壁与所述耗能连梁上两正对应的侧壁焊接。具体地,比如选择耗能连梁上的相对位于正面的一侧侧壁和该侧壁正对应的另一侧的侧壁,分别与连接套管内壁焊接。
基于连接套管的设计,一方面,其能够增强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连接处的承载强度,另一方面,当震动发生时,其能够优先破损,对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连接处起到缓冲作用。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如图11a和11b所示的连接套管的具体结构。
连接套管,整体呈长方体中空柱状结构,其两端开口,在将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连接之前,先将其套在所述耗能连梁上,而后先将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连接,再将连接套管提升至其上端边沿与梁外伸骨架底部相接触时,使得二者之间焊接,基于此设计,能够初步固定连接套管的位置。
所述连接套管上一侧侧壁设有第一矩形开槽,且所述第一矩形开槽内底部边沿向上延伸有与连接套管一体式设计的第一T型连接钢板81。所述第一T型连接钢板与所述耗能连梁的侧壁焊接。
所述连接套管上与第一矩形开槽正对应的侧壁上设于第二矩形开槽,且第二矩形开槽顶部边沿向下延伸有与连接套管一体式设计的第二T型连接钢板82,也即:第二T型连接钢板为倒置的T型结构。所述第二T型连接钢板与所述耗能连梁的侧壁焊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T型连接钢板和第二T型连接钢板上分布设有削弱孔,基于此设计,所述第一T型连接钢板和第二T型连接钢板的强度得以削弱,在震动发生时,能够使其最先受损破坏,能够对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连接处起到初步缓冲和保护的效果。
请参考图6所示的预制梁和预制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梁外伸骨架与耗能连梁之间还对称地设有位于相互铰接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两侧的第一连接钢板60;所述第一连接钢板上设有多个通孔。
图6中,第一连接钢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使得其自身的强度得以削弱,当地震发生时,两相邻的预制梁之间会发生相对位移,支撑发生拉伸和压缩,使得Y形耗能支撑变形产生耗能,耗散地震能量,此时,第一连接钢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地耗散地震能力,提高结构强度。
所述第一连接钢板的上端焊接于所述梁外伸骨架且其下端焊接于所述耗能连梁上。
请参考图7所示的预制梁和预制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中具体地给出了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所述第二工字钢的腹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腹板之间设有跨接于二者之间的第二连接钢板30且所述第二连接钢板分布在所述第二工字钢腹板与第一工字钢腹板相接处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钢板分别与第二工字钢的腹板、第一工字钢的腹板通过加强螺栓连接。
可选地,第二工字钢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之间设有两块第二连接钢板,两第二连接钢板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工字钢腹板与第一工字钢腹板相接处的两侧。将两第二连接钢板分别与第二工字钢腹板和第一工字钢腹板通过加强螺栓连接。
图8和图9,优选地,所述第二工字钢的腹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腹板之间还设有跨接于二者之间的第五连接钢板70且所述第五连接钢板分布在所述第二工字钢腹板与第一工字钢腹板相接处的两侧;所述第五连接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其对应侧的第二工字钢的翼板、第一工字钢的翼板通过焊接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工字钢的腹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腹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五连接钢板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工字钢的腹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腹板的连接处两侧。具体地,请参考图9,两第五连接钢板分别位于第二工字钢腹板与第一工字钢腹板相接处的两侧,且其高度能够跨设在第二工字钢和第一工字钢的上下翼板之间。
以单侧的第五连接钢板为例,位于单侧的第五连接钢板的中线与所述第二工字钢的腹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腹板的接触处相平行,单侧的所述第五连接钢板上部侧壁分别与第二工字钢和第一工字钢的上翼板上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边沿焊接固定;单侧的所述第五连接钢板下部侧壁分别与第二工字钢和第一工字钢的下翼板上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边沿焊接固定。
具体地,所述第五连接钢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长方形或矩形结构。基于第五连接钢板的设计,其上设置的通孔使得其强度被削弱,在发生地震时,当第二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之间收到拉伸或压缩时,其亦会受到相应的影响,遂产生变形而耗散能量。
图7中,所述第二工字钢的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翼板之间设有跨接于二者之间的第三连接钢板40且所述第三连接钢板位于翼板上相对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钢板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钢板分别与第二工字钢的翼板、第一工字钢的翼板通过加强螺栓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工字钢的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翼板之间设有两块第三连接钢板。其中一块位于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上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上翼板之间;另外一块位于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下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下翼板之间。
图7中,所述第二工字钢的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翼板之间设有跨接于二者之间的第四连接钢板50且所述第四连接钢板位于翼板上相对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钢板的一侧;所述第四连接钢板分别与第二工字钢的翼板、第一工字钢的翼板通过加强螺栓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工字钢的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翼板之间设有四块第四连接钢板。其中两块位于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上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上翼板之间;另外两块位于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下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下翼板之间。
请参考图9所示,其给出了第五连接钢板与第四连接钢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第五连接钢板跨接在上下两翼板之间。基于此设计,当有震动发生时,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之间发生错动,与二者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钢板、第三连接钢板、第四连接钢板和第五连接钢板均会随之发生错动,并在错动过程中产生耗能。
其中:第二连接钢板、第三连接钢板、第四连接钢板直接与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直接贴附连接;第五连接钢板相较于三者而言,与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跨接连接。
故,在错动发生时,第五连接钢板先发生错动或变形,起到微缓冲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本申请提供有一种对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的施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制作如实施例一所述的预制柱和预制梁。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预制梁制作时,其钢骨架为第一工字钢;在第一工字钢的腹板上设置抗剪栓钉,将梁纵筋通过抗剪栓钉焊接于第一工字钢上;对梁纵筋和箍筋进行绑扎;对梁纵筋和箍筋进行绑扎;同时,第一工字钢在预制梁的两端都预留露出部分且在露出的第一工字钢的翼板和腹板上分别开设螺栓孔;所述第一工字钢的中部设有向下纵向延伸的梁外伸骨架;浇筑预制梁的混凝土,所述预制梁两端的上端面分别设有预埋件;养护后得到预制梁。
所述预制柱制作时,第二工字钢水平设置且其翼板与所述第一工字钢的翼板相对应;所述第二工字钢上设置有两种类型的孔,包括:若干浇筑孔和便于柱纵筋贯穿的纵向通道;将第三工字钢分别对称地固接在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上下两翼板上得到预制柱的钢骨架;柱纵筋贯穿纵向通道并进行柱纵筋和箍筋的绑扎;绑扎完成后进行浇筑,使混凝土通过浇筑孔在柱内密实,养护后得到预制柱。
步骤S2:使得第二工字钢与其对应两侧的第一工字钢相连接,实现现场拼接预制柱和预制梁。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第二工字钢的腹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腹板之间设有跨接于二者之间的第二连接钢板30且所述第二连接钢板分布在所述第二工字钢腹板与第一工字钢腹板相接处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钢板分别与第二工字钢的腹板、第一工字钢的腹板通过加强螺栓连接。可选地,第二工字钢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之间设有两块第二连接钢板,两第二连接钢板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工字钢腹板与第一工字钢腹板相接处的两侧。将两第二连接钢板分别与第二工字钢腹板和第一工字钢腹板通过加强螺栓连接。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第二工字钢的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翼板之间设有跨接于二者之间的第三连接钢板40且所述第三连接钢板位于翼板上相对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钢板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钢板分别与第二工字钢的翼板、第一工字钢的翼板通过加强螺栓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工字钢的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翼板之间设有两块第三连接钢板。其中一块位于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上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上翼板之间;另外一块位于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下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下翼板之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第二工字钢的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翼板之间设有跨接于二者之间的第四连接钢板50且所述第四连接钢板位于翼板上相对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钢板的一侧;所述第四连接钢板分别与第二工字钢的翼板、第一工字钢的翼板通过加强螺栓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工字钢的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翼板之间设有四块第四连接钢板。其中两块位于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上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上翼板之间;另外两块位于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下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下翼板之间。
步骤S3:在所述预制柱和所述预制梁所形成的框架内安装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将实施例一所述的所述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中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相铰接;所述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中的第一连接件与其相应侧的预埋件相连接。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5)
1.一种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其特征在于:
包括:预制梁、预制柱和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
预制梁整体呈T型结构,其骨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工字钢和设于所述第一工字钢中部且向下延伸的梁外伸骨架;所述预制梁的钢骨架为第一工字钢,所述第一工字钢外露于所述预制梁的两端;所述预制梁两端的上端面分别设有预埋件且其下端面的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梁外伸骨架;所述预埋件相对靠近与其相邻的预制梁的两端且所述梁外伸骨架的自由端设有第三连接件;
所述预制柱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暴露在所述预制柱两侧的第二工字钢和对称地固接于所述第二工字钢上下两侧的第三工字钢;所述第二工字钢上设有供柱纵筋贯穿的纵向通道;所述预制柱还包括:跨接在所述第二工字钢两翼板之间的加强肋;所述第二工字钢的每一侧设有两个加强肋且位于同侧的两个加强肋分别与所述第三工字钢的两翼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工字钢能够与其两侧的第一工字钢相连接;
所述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包括:两对称倾斜设置的支撑杆和与两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共同固接的耗能连梁;两所述支撑杆上相对位于上方的一端分别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且二者上相对远离所述耗能连梁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耗能连梁上相对远离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中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相铰接;所述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中的第一连接件与其相应侧的预埋件相连接;
还包括:能够套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连接处外侧的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上端边沿与所述梁外伸骨架的下端面焊接且其内壁与所述耗能连梁上两正对应的侧壁焊接;
所述连接套管整体呈柱状结构,且其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其能够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连接处,所述连接套管能够套设在所述耗能连梁外侧,在将其连接的过程中,所述连接套管的上端边沿与所述梁外伸骨架的下端面焊接且其内壁与所述耗能连梁上两正对应的侧壁焊接;选择耗能连梁上的相对位于正面的一侧侧壁和该侧壁正对应的另一侧的侧壁,分别与连接套管内壁焊接;
所述连接套管上一侧侧壁设有第一矩形开槽,且所述第一矩形开槽内底部边沿向上延伸有与连接套管一体式设计的第一T型连接钢板;所述第一T型连接钢板与所述耗能连梁的侧壁焊接;
所述连接套管上与第一矩形开槽正对应的侧壁上设于第二矩形开槽,且第二矩形开槽顶部边沿向下延伸有与连接套管一体式设计的第二T型连接钢板;所述第二T型连接钢板与所述耗能连梁的侧壁焊接;
所述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制作所述的预制柱和预制梁;
步骤S1中,所述预制梁制作时,其钢骨架为第一工字钢;
在第一工字钢的腹板上设置抗剪栓钉,将梁纵筋通过抗剪栓钉焊接于第一工字钢上;对梁纵筋和箍筋进行绑扎;同时,第一工字钢在预制梁的两端都预留露出部分且在露出的第一工字钢的翼板和腹板上分别开设螺栓孔;所述第一工字钢的中部设有向下纵向延伸的梁外伸骨架;浇筑预制梁的混凝土,所述预制梁两端的上端面分别设有预埋件;养护后得到预制梁;
所述预制柱制作时,第二工字钢水平设置且其翼板与所述第一工字钢的翼板相对应;所述第二工字钢上设置有两种类型的孔,包括:若干浇筑孔和便于柱纵筋贯穿的纵向通道;将第三工字钢分别对称地固接在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上下两翼板上得到预制柱的钢骨架;柱纵筋贯穿纵向通道并进行柱纵筋和箍筋的绑扎;绑扎完成后进行浇筑,使混凝土通过浇筑孔在柱内密实,养护后得到预制柱;
步骤S2:使得第二工字钢与其对应两侧的第一工字钢相连接,实现现场拼接预制柱和预制梁;
步骤S3:在所述预制柱和所述预制梁所形成的框架内安装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
步骤S3中,所述的所述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中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相铰接;所述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中的第一连接件与其相应侧的预埋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梁外伸骨架与耗能连梁之间还对称地设有位于相互铰接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两侧的第一连接钢板;所述第一连接钢板上设有多个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工字钢的腹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腹板之间设有跨接于二者之间的第二连接钢板且所述第二连接钢板分布在所述第二工字钢腹板与第一工字钢腹板相接处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钢板分别与第二工字钢的腹板、第一工字钢的腹板通过加强螺栓连接;
所述第二工字钢的腹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腹板之间还设有跨接于二者之间的第五连接钢板且所述第五连接钢板分布在所述第二工字钢腹板与第一工字钢腹板相接处的两侧;所述第五连接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其对应侧的第二工字钢的翼板、第一工字钢的翼板通过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工字钢的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翼板之间设有跨接于二者之间的第三连接钢板且所述第三连接钢板位于翼板上相对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钢板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钢板分别与第二工字钢的翼板、第一工字钢的翼板通过加强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工字钢的翼板与其一侧的第一工字钢的翼板之间设有跨接于二者之间的第四连接钢板且所述第四连接钢板位于翼板上相对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钢板的一侧;所述第四连接钢板分别与第二工字钢的翼板、第一工字钢的翼板通过加强螺栓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63650.2A CN113235755B (zh) | 2021-04-03 | 2021-04-03 | 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63650.2A CN113235755B (zh) | 2021-04-03 | 2021-04-03 | 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35755A CN113235755A (zh) | 2021-08-10 |
CN113235755B true CN113235755B (zh) | 2023-04-25 |
Family
ID=7713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63650.2A Active CN113235755B (zh) | 2021-04-03 | 2021-04-03 | 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3575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50912A (zh) * | 2021-12-06 | 2022-03-08 | 北京建筑大学 | 一种适用于钢框架支撑体系的支托板式整体连接节点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41792Y (zh) * | 2005-10-06 | 2006-11-29 | 中国矿业大学 | 钢框架结构悬臂梁连接节点 |
CN202831295U (zh) * | 2012-08-31 | 2013-03-27 | 宝钢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一种无粘结内藏钢板偏心支撑预制混凝土剪力墙 |
CN103206015B (zh) * | 2013-03-23 | 2016-01-06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偏心支撑框架体系 |
CN103243819B (zh) * | 2013-05-27 | 2015-07-29 | 江苏科技大学 | 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耗能型节点连接装置 |
CN207176967U (zh) * | 2017-01-16 | 2018-04-03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 一种自复位耗能梁 |
CN107190874B (zh) * | 2017-05-03 | 2019-05-24 | 南昌大学 | 一种用于y形偏心支撑结构中的可更换扩孔螺栓连接型消能梁段及其施工方法 |
CN106930409A (zh) * | 2017-05-09 | 2017-07-07 | 北京建筑大学 | 一种可替换耗能梁的装配式偏心支撑钢框架体系 |
CN107700691B (zh) * | 2017-08-30 | 2019-07-05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剪切型偏心支撑结构 |
CN108756412B (zh) * | 2018-07-10 | 2023-09-19 | 大连理工大学 | 梁中铰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减震框架结构体系 |
CN109024881A (zh) * | 2018-07-22 | 2018-12-18 | 北京工业大学 | 震后自复位可装配多段梁偏心支撑钢框架 |
CN110258786B (zh) * | 2019-07-17 | 2023-12-01 | 中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全装配式混凝土梁-混凝土柱-钢支撑组合连接节点 |
CN110924552A (zh) * | 2019-12-09 | 2020-03-27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耗能连梁 |
-
2021
- 2021-04-03 CN CN202110363650.2A patent/CN11323575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35755A (zh) | 2021-08-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89180B (zh) | 一种偏心支撑框架 | |
CN112538898A (zh) | 一种自复位剪切-约束屈曲型损伤可控装配式梁柱节点 | |
KR20170083694A (ko) | 성형강판을 이용한 강재 조립보와 이를 이용한 철골골조 | |
CN112144668A (zh) | 榫式插接的新型装配式钢混组合节点 | |
CN113235755B (zh) | Y形偏心支撑耗能结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09057009B (zh)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干式节点 | |
CN211665926U (zh) | 一种装配式混合框架结构 | |
CN211665987U (zh) | 一种消能减震节点及包括该节点的减震柱 | |
CN113235756B (zh) | 装配式偏心支撑铰接耗能框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KR20120060015A (ko) | 창틀용 내진 보강 접합구조의 pc 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물 내진 시공 방법 | |
CN113513089B (zh) | Frp外包交叉型钢骨混凝土柱-h型钢梁连接节点及安装方法 | |
CN212358587U (zh) | 一种具有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 | |
CN113235757B (zh) | 装配式偏心支撑摩擦耗能框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6007260U (zh) | 一种钢梁与混凝土柱的刚接节点 | |
KR101591808B1 (ko) | 합성pc보, 이와 합성pc기둥과의 연결구조 | |
CN115126320A (zh) | 一种装配式可更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 |
CN207829157U (zh) | 装配式框架梁柱连接节点 | |
JP4772308B2 (ja) | ユニット建物の構築方法 | |
CN107419740B (zh) | 抱梁式塔吊基础钢承台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9157933U (zh) | 一种盒式连接柱与叠合梁钢盒对接连接结构 | |
CN113123460B (zh) | 一种连梁式钢连接耗能支撑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216041733U (zh) | 一种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多肢方形柱 | |
KR20210048931A (ko) | 트러스 슬림보를 이용한 복합구조체 시공방법 | |
CN216041735U (zh) | 一种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多肢l形异形柱 | |
CN215106004U (zh) | 一种弯剪分离结构及弯剪分离框架体系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