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33458A - 一种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33458A
CN113233458A CN202110428613.5A CN202110428613A CN113233458A CN 113233458 A CN113233458 A CN 113233458A CN 202110428613 A CN202110428613 A CN 202110428613A CN 113233458 A CN113233458 A CN 113233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sphoric acid
activated carbon
temperature
wood chips
decolo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286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33458B (zh
Inventor
魏安国
林锐军
林兴娇
王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Fujian Zhixing Activated Carb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Fujian Zhixing Activated Carb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Fujian Zhixing Activated Carb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Fujian Zhixing Activated Carb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286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334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33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3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33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3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30Active carbon
    • C01B32/312Preparation
    • C01B32/342Preparation characterised by non-gaseous activat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30Active carbon
    • C01B32/312Preparation
    • C01B32/318Prepar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ing materials
    • C01B32/324Prepar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ing materials from waste materials, e.g. tyres or spent sulfite pulp liqu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属于磷酸法活性炭制备技术领域,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干燥的木屑和磷酸混合后捏合一定时间,磷酸和木屑的质量比为1.8‑2.2:1,将与磷酸捏合后的木屑进行90±5min的炭化和活化,炭化和活化时的炉头的温度为610±10℃,炉尾的温度为190±10℃,然后经漂干燥后得到成品。本发明提供的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通过严格控制转窑炉头和炉尾的温度,配合适当的酸屑比,能够制备得到脱色能力稳定的磷酸法活性炭,在多批次的制备中,脱色能力基本保持不变,进而保证了不同批次下产品品质的均一性。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磷酸法活性炭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法活性炭是指利用磷酸法制备得到的活性炭。磷酸法活性炭具有中空比较发达、比表面积高和孔容较大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的脱色精制工艺中。且相较于污染较重的氯化锌法,磷酸可回收利用,对环境友好。传统磷酸法制备活性炭过程中,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活化温度、时间和浸渍比的影响后进行批量化生产。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量大,设备使用的不同,所得到的活性炭成品在使用过程中脱色能力并不稳定,时好时坏,造成产品品质均一性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保持稳定,使不同批次的产品保持良好的均一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干燥的木屑和磷酸混合后捏合10-12min,所述磷酸和木屑的质量比为1.8-2.2:1;
步骤2、将与磷酸捏合后的木屑进行90±5min的炭化和活化,炭化和活化时的炉头的温度为610±10℃,炉尾的温度为190±10℃,炭化和活化过程中物料的温度为430-450℃,得到活性炭物料;
步骤3、对步骤2所得活性炭物料进行漂洗,然后经干燥后得到磷酸法活性炭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通过严格控制炭化和活化时炉头和炉尾的温度,配合适当的酸屑比,能够制备得到脱色能力稳定的磷酸法活性炭,在多批次的制备中,脱色能力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较好的焦糖脱色率,进而保证了不同批次下产品品质的均一性,有助于提升下游产品制备中的产品品质,同时避免了生产过程中进行脱色物的补加或替换,保证了下游产品较高的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严格控制炉头和炉尾的温度同时配合适当的酸屑比进而稳定活性炭的脱色能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干燥的木屑和磷酸混合后捏合10-12min,所述磷酸和木屑的质量比(酸屑比)为1.8-2.2:1;
步骤2、将与磷酸捏合后的木屑置于转窑中进行90±5min(从转窑中进料到出料的时间)的炭化和活化,所述转窑的炉头的温度为610±10℃,炉尾的温度为190±10℃,炭化和活化过程中物料的温度为430-450℃,得到活性炭物料;
步骤3、对步骤2所得活性炭物料进行漂洗,直至活性炭物料中含磷量为2%左右,然后经干燥后得到磷酸法活性炭成品。
所述转窑的结构参考申请号为201810312435.8的中国发明专利。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申请人发现在制备过程中木屑和磷酸混合后捏合的时间长短会显著影响所得成品的灰分和脱色能力,仅仅依靠现有技术中随意的捏合不能达到改善(提升)活性炭脱色能力的效果,时间过短则会出现所得活性炭灰分较高的问题,过长的时间不能进一步提升活性炭脱色能力反而会影响生产效率;制备过程在转窑中炭化和活化的温度也显著影响着活性炭的脱色能力,炉头炉温温度的控制,影响着活化物料的温度以及其温度的变化,物料温度太高会出现灰分过高的问题,炉头炉尾温度控制不精确或温度太低则会影响物料温度以及物料的快速升温,则制备得到的活性炭脱色能力不稳定。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方法通过先将适当酸屑比的磷酸和木屑捏合,同时严格控制转窑炉头和炉尾的温度,能够在不使用酸活化的前提下制备得到脱色能力优良且稳定的磷酸法活性炭,在多批次的制备中,脱色能力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较好的焦糖脱色率,进而保证了不同批次下产品品质的均一性,有助于提升下游产品制备中的产品品质,同时避免了生产过程中进行脱色物的补加或替换,保证了下游产品较高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磷酸法活性炭成品的残磷量为2±0.05%。
由上述描述可知,经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磷酸法活性炭成品的未炭化物和残磷量满足上述范围,在此范围内的磷酸法活性炭成品脱色能力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木屑的水分含量≤1.2%,所述木屑中35目筛上物占比(质量百分比)≥60%,80目筛上物占比(质量百分比)≥90%,100目筛上物占比(质量百分比)≥96%。
由上述描述可知,木屑作为原料本身的含水量会影响与磷酸捏合的效果,影响所得成本质量,木屑作为原料本身的粒度会影响到质量的均匀度,粒度的大小以及粒度比例的改变质量,会导致所得成本质量参差不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干燥的温度为130±5℃。
进一步的,所述漂洗为使用低浓度(1-35°Bé)磷酸水和/或无氯清水进行漂洗。
由上述描述可知,全部采用无氯水(除氯自来水)较为废水,先采用前序已经用于清洗的低浓度(1-35°Bé)磷酸水后再使用无氯水有助于减少水资源的使用。
实施例1:
一种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干燥的木屑和磷酸混合后捏合12min,所述磷酸和木屑的质量比(酸屑比)为2.2:1;
其中干燥的木屑的水分含量≤1.2%,所述木屑中35目筛上物占比(质量百分比)≥60%,80目筛上物占比(质量百分比)≥90%,100目筛上物占比(质量百分比)≥96%;
步骤2、将与磷酸捏合后的木屑置于转窑中进行90min的炭化和活化,所述转窑的炉头的温度为610℃,炉尾的温度为190℃,炭化和活化过程中物料的温度为430-450℃,得到活性炭物料;
步骤3、对步骤2所得活性炭物料进行漂洗,漂洗过程中使用低浓度的磷酸水和无氯清水进行漂洗,漂洗过程中漂洗水中磷酸的含量逐渐降低,直至活性炭物料中含磷量<2%,然后经130±5℃热风干燥后得到磷酸法活性炭成品;
所述磷酸法活性炭成品的残磷量为1.95%,水分含量为9%。
实施例2:
一种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干燥的木屑和磷酸混合后捏合11min,所述磷酸和木屑的质量比(酸屑比)为2.0:1;
其中,干燥的木屑的水分含量≤1.2%,所述木屑中35目筛上物占比(质量百分比)≥60%,80目筛上物占比(质量百分比)≥90%,100目筛上物占比(质量百分比)≥96%;
步骤2、将与磷酸捏合后的木屑置于转窑中进行95min的炭化和活化,所述转窑的炉头的温度为620℃,炉尾的温度为200℃,炭化和活化过程中物料的温度为430-450℃,得到活性炭物料;
步骤3、对步骤2所得活性炭物料进行漂洗,漂洗过程中使用低浓度的磷酸水和无氯清水进行漂洗,漂洗过程中漂洗水中磷酸的含量逐渐降低,直至活性炭物料中含磷量为2%左右,然后经130±5℃热风干燥后得到磷酸法活性炭成品;
所述磷酸法活性炭成品的残磷量为2.05%,水分含量为10%。
实施例3:
一种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干燥的木屑和磷酸混合后捏合10min,所述磷酸和木屑的质量比(酸屑比)为1.8:1;
其中,干燥的木屑的水分含量≤1.2%,所述木屑中35目筛上物占比(质量百分比)≥60%,80目筛上物占比(质量百分比)≥90%,100目筛上物占比(质量百分比)≥96%;
步骤2、将与磷酸捏合后的木屑置于转窑中进行85min的炭化和活化,所述转窑的炉头的温度为600℃,炉尾的温度为180℃,炭化和活化过程中物料的温度为430-450℃,得到活性炭物料;
步骤3、对步骤2所得活性炭物料进行漂洗,漂洗过程中使用低浓度的磷酸水和无氯清水进行漂洗,漂洗过程中漂洗水中磷酸的含量逐渐降低,直至活性炭物料中含磷量为2%左右,然后经130±5℃热风干燥后得到磷酸法活性炭成品;
所述磷酸法活性炭成品的残磷量为2.01%,水分含量为8%。
经检测,通过实施例1-3的生产方法所得磷酸法活性炭采用GB/T12496-1999标准进行检测,产品均符合国家标准。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捏合时间的不同,对比例1的捏合时间为8min。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不同,所述对比例2的步骤2为:将与磷酸捏合后的木屑置于转窑中进行90min的炭化和活化,所述转窑的炉头的温度为570℃,炉尾的温度为190℃,炭化和活化过程中物料的温度为390-410℃,得到活性炭物料
采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的生产方法,分别生产三批次的活性炭,对各方法所得成品的脱色能力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030554450000051
Figure BDA0003030554450000061
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方法所得磷酸法活性炭的脱色能力稳定,不会出现明显或巨大的波动。保证了产品品质的均一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通过严格控制转窑炉头和炉尾的温度,配合适当的酸屑比和捏合时间,能够制备得到脱色能力稳定的磷酸法活性炭,在多批次的制备中,脱色能力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较好的焦糖脱色率,进而保证了不同批次下产品品质的均一性,有助于提升下游产品制备中的产品品质,同时避免了生产过程中进行脱色物的补加或替换,保证了下游产品较高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干燥的木屑和磷酸混合后捏合10-11min,所述磷酸和木屑的质量比为1.8-2.2:1;
步骤2、将与磷酸捏合后的木屑进行90±5min的炭化和活化,炭化和活化时的炉头的温度为610±10℃,炉尾的温度为190±10℃,炭化和活化过程中物料的温度为430-450℃,得到活性炭物料;
步骤3、对步骤2所得活性炭物料进行漂洗,然后经干燥后得到磷酸法活性炭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法活性炭成品的未炭化物的吸光度为85-90A,残磷量为2±0.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屑的水分含量≤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干燥的温度为13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洗为使用低浓度磷酸水和/或无氯清水进行漂洗。
CN202110428613.5A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 Active CN1132334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8613.5A CN113233458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8613.5A CN113233458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3458A true CN113233458A (zh) 2021-08-10
CN113233458B CN113233458B (zh) 2023-08-11

Family

ID=77128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28613.5A Active CN113233458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33458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67486A1 (en) * 1990-07-20 1992-01-22 Ucar Carb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high surface area activated carbon
CN1865134A (zh) * 2006-01-24 2006-11-22 李国君 食糖脱色颗粒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1337670A (zh) * 2008-08-21 2009-01-07 谢仁智 大、中孔高性能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2976322A (zh) * 2012-12-13 2013-03-20 卞奎友 一种化学法生产木质活性炭的节能内热回转炉及制备方法
CN104528719A (zh) * 2014-12-17 2015-04-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以碱木糖渣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CN106276898A (zh) * 2016-08-12 2017-01-04 南京林大活性炭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制备压块活性炭的方法
CN106348292A (zh) * 2016-08-27 2017-01-25 荥经县极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联产制备竹质活性炭和竹醋液、竹焦油的方法
CN108751191A (zh) * 2018-08-09 2018-11-06 徐州华睿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用竹碎料生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9052400A (zh) * 2018-10-19 2018-12-21 贵州森环活性炭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法木屑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11484012A (zh) * 2020-05-26 2020-08-04 王占军 一种利用磷酸法生产脱色活性炭的方法
CN111573669A (zh) * 2020-06-10 2020-08-25 南京林业大学 稻壳气化供热磷酸法活性炭清洁生产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67486A1 (en) * 1990-07-20 1992-01-22 Ucar Carb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high surface area activated carbon
CN1865134A (zh) * 2006-01-24 2006-11-22 李国君 食糖脱色颗粒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1337670A (zh) * 2008-08-21 2009-01-07 谢仁智 大、中孔高性能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2976322A (zh) * 2012-12-13 2013-03-20 卞奎友 一种化学法生产木质活性炭的节能内热回转炉及制备方法
CN104528719A (zh) * 2014-12-17 2015-04-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以碱木糖渣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CN106276898A (zh) * 2016-08-12 2017-01-04 南京林大活性炭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制备压块活性炭的方法
CN106348292A (zh) * 2016-08-27 2017-01-25 荥经县极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联产制备竹质活性炭和竹醋液、竹焦油的方法
CN108751191A (zh) * 2018-08-09 2018-11-06 徐州华睿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用竹碎料生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9052400A (zh) * 2018-10-19 2018-12-21 贵州森环活性炭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法木屑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11484012A (zh) * 2020-05-26 2020-08-04 王占军 一种利用磷酸法生产脱色活性炭的方法
CN111573669A (zh) * 2020-06-10 2020-08-25 南京林业大学 稻壳气化供热磷酸法活性炭清洁生产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U, C ET AL.: "Preparation of Acid- and Alkali-Modified Biochar for Removal of Methylene Blue Pigment", 《ACS OMEGA》 *
LIU, C ET AL.: "Preparation of Acid- and Alkali-Modified Biochar for Removal of Methylene Blue Pigment", 《ACS OMEGA》, vol. 5, no. 48, 29 November 2020 (2020-11-29), pages 30906 *
左宋林等: "磷酸活化工艺条件对活性炭性质的影响", 《林产工业》 *
左宋林等: "磷酸活化工艺条件对活性炭性质的影响", 《林产工业》, no. 04, 18 July 2005 (2005-07-18), pages 29 - 31 *
徐茹婷等: "磷酸法木质活性炭除灰新工艺研究", 《生物质化学工程》 *
徐茹婷等: "磷酸法木质活性炭除灰新工艺研究", 《生物质化学工程》, no. 04, 30 July 2020 (2020-07-30), pages 37 - 4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3458B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3668B (zh) 一种米粒状微细碳酸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4049B (zh) 一种制备耐候性油墨用纳米碳酸钙的方法
CN113372617B (zh) 一种裂解炭黑的改性方法及其应用
CN104843699A (zh) 一种利用废弃粉状活性炭制备糖液脱色用成型颗粒活性炭的方法
CN113353962A (zh) 一种常温高浓度制备活性纳米碳酸钙的方法
CN108862233A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多孔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73049A (zh) 一种电缆屏蔽料用导电炭黑的生产方法
CN113233458B (zh) 一种稳定磷酸法活性炭脱色能力的生产方法
CN117416956A (zh) 一种竹基活性炭及高吸附性竹基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制备工艺
CN105820601B (zh) 一种高档油墨专用纳米碳酸钙的制备
CN109399677B (zh) 一种以铝质岩为原料细胞磨水磨晶种制备氢氧化铝方法
CN110065960A (zh) 一种纳米类球形碳酸钙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11763275B (zh) 一种延长低醇解度聚乙烯醇生产周期的方法
CN109592679A (zh) 一种海绵活性炭的制备工艺
CN113173568B (zh) 焦磷酸一氢三钠无水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333318A (zh) 一种魔芋胶生产工艺
JPH02311501A (ja) セルロースシートの解砕方法及び酢酸セルロースの製造方法
CN107128911A (zh) 一种利用甘蔗渣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CN102675065B (zh) 一种脱水次硫酸氢钠甲醛粉体的生产方法
CN102719259B (zh) 一种山核桃蒲竹笋壳木炭及其加工方法
CN115851002B (zh) 一种改善裂解碳黑颗粒强度的湿法造粒工艺
CN102190564B (zh) 一种dtbhq的生产方法
CN109650421B (zh) 一种强制混合布料降低氢氧化铝微粉钠含量方法
CN106495127A (zh) 一种中孔炭的简易制备方法
US1806531A (en) Stan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