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5964A - 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5964A
CN113225964A CN202110593214.4A CN202110593214A CN113225964A CN 113225964 A CN113225964 A CN 113225964A CN 202110593214 A CN202110593214 A CN 202110593214A CN 113225964 A CN113225964 A CN 113225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groove
control cabinet
air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932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5964B (zh
Inventor
仇培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Kenengda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Kenengda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Kenengda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Kenengda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9321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259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25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5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5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59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0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s on the outside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H05K5/069Other details of the casing, e.g. wall structure, passage for a connector, a cable, a shaf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345Sprayers; Atomiz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包括控制柜、支撑架与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面上安装有防护壳,所述支撑架顶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转腔,所述转腔的内壁上连接有凸块,所述防护壳外壁上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内部的防护壳上开设有散热槽,所述防护壳底面与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出气管,所述散热槽、支撑板内部与出气管内部分别安装有气体单向流通结构;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减少外界的灰尘与潮气与控制柜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控制柜在钻探场地容易老化受损的情况,同时该装置能够对控制柜的表面起到更高效与均匀的散热效果,大大提高了控制柜的工作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城际快铁、桥梁、高层建筑水利等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钻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同心双转钻机全新的设计理念可解决基桩成孔遇到的钻孔作业中坍孔、掉钻落物、钻孔偏斜、穿孔漏浆、缩孔扩孔、胡钻及埋钻、钢筋笼上浮下沉、断桩等一系列难题,并且具有钻、提、回填、挤扩、节能、省时省工、环保等多功能优势特点,由于钻探场地复杂恶劣的工作环境,使得钻机控制系统电器柜更容易受到损坏,从而影响钻机的有效工作。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控制柜防护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一项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8108164737,该发明中提出了一种控制柜防护装置,其包括:下腔体,上盖体和可拆卸固定轴,所述下腔体的上端具有开口,所述上盖体的侧边设置有与下腔体的侧壁形状一致的盖体延伸部,所述下腔体的外侧壁上从开口外边缘处到下腔体的底部外边缘沿着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滑槽,所述盖体延伸部在靠近下腔体一侧与滑槽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在滑槽内上下移动,所述滑槽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左右槽沿,左右槽沿从上到下相对的设置有若干销孔,所述销孔与所述可拆卸固定轴相互匹配。本发明的控制柜防护装置通风效果良好,且能有效避免雨水,灰尘杂物等进入下腔体内,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
但上述技术中的控制柜需要设置用于柜体散热的排气装置,结构复杂,且对柜体无法进行充分均匀的散热,从而对柜体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控制柜需要设置用于柜体散热的排气装置,结构复杂,且对柜体无法进行充分均匀的散热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包括控制柜与控制柜外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面上安装有用于包裹控制柜且为圆柱状的防护壳,所述支撑架顶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对防护壳侧壁进行包裹的圆柱状的转腔,所述转腔的内壁底端与支撑板侧壁相贴合,所述转腔的内壁上连接有一组环形均布的凸块,所述防护壳外壁上连接有一组环形均布且与凸块相错位的气囊,所述气囊侧壁上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囊与防护壳的外壁之间连接有弹性块,所述气囊内部所对应的防护壳侧壁上开设有散热槽,所述防护壳底面与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出气管,所述散热槽、支撑板内部与出气管内部分别安装有气体单向流通结构;工作时,现有技术中的控制柜需要设置用于柜体散热的排气装置,结构复杂,且对柜体无法进行充分均匀的散热,从而对柜体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本发明中的防护装置在使用时,设置的防护壳与支撑板能够组成对控制柜进行包裹的密封腔室,能够有效的减少外界的灰尘与潮气与控制柜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控制柜在钻探场地容易老化受损的情况,而设置的转腔能够加强控制柜的防护效果,减少钻探场地的石块或外物将防护壳碰坏,进而损坏控制柜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控制柜的防护强度;当控制柜内部的温度较高时,此时电机工作并通过转轴带动转腔顺时针转动,使得转腔能够带动凸块同步运动的同时对气囊进行间歇性的挤压,而气囊在受压时能够带动散热槽处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工作,并将气囊中温度较低的气体压入防护壳内部,此时从防护壳各个方向喷入的低温气体能够对控制柜的表面起到更高效与均匀的散热效果,同时防护壳内部在压入气体且压强增大时,此时防护壳中的气压能够带动出气管中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工作,并使得防护壳中的温度较高的气体排出,而当凸块不再对气囊施加作用力时,此时散热槽处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封闭,而气囊在弹性块的反弹力下能够将防护壳与转腔之间的气体重新吸入,而支撑板上设置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能够在转腔与防护壳内部气压降低时工作,并使得转腔与防护壳中能够持续的补充温度较低的气体,从而使得防护壳中的热气体能够不断的被压出,并吸入冷气体对控制柜进行散热,大大提高了控制柜的工作寿命。
优选的,所述气孔设置在气囊与凸块相挤压的位置处;工作时,通过设置气孔的位置,使得凸块在对气囊进行挤压时,能够同步对气孔进行封堵,减少气囊内部的气体从气孔流出,从而使得气囊在受压时能够更有力的促进散热槽处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工作,并使得气囊中的气体更充分的压入防护壳内部,提高了防护装置对控制柜的散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散热槽处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包括位于散热槽远离气囊一侧的封堵块,所述散热槽外端的侧壁上固连有连接板,所述封堵块与连接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支撑板处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包括开设在支撑板上的进气槽,所述进气槽顶端设有封堵柱,所述封堵柱与支撑板之前连接有弹性体,所述封堵柱与封堵块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状;工作时,当气囊被挤压时,此时气囊中的气体能够将散热槽处的封堵块顶开,从而使得气囊中的低温气体能够对喷入防护壳中,并对控制柜进行有效的散热,当气囊复位时,此时封堵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对散热槽进行封堵,从而起到气体单向流通的效果,而当外界的大气压大于防护壳与转腔之间的腔室气压时,此时外界的气压能够将封堵柱从进气槽顶开,从而使得外界的气体能够流入转腔与防护壳之间,而通过设置封堵柱与封堵块的截面形状,使得气体从进气槽与散热槽流出时,能够在封堵柱与封堵块的弧形面下呈发散状的流出,从而能够更充分与均匀的对控制柜和防护壳底面起到散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进气槽处设有滤网组成的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内部设有颗粒状的干燥剂;工作时,当外界的气体从进气槽流入并穿过储存腔时,此时储存腔中的干燥剂能够对气体中的潮气进行吸收,减少气体中的潮气与控制柜接触,同时滤网板组成的储存腔能够对气体中杂质进行阻拦,减少钻探场地的空气中因存在较多杂质对控制柜的使用寿命所产生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中部固连有滑杆,所述封堵块靠近滑杆的一侧开设有与滑杆滑动相连的滑槽;工作时,当气囊受到挤压且内部的气体将封堵块顶开时,此时封堵块上的滑槽与滑杆相对滑动,直至滑杆与滑槽脱离并不再对滑槽进行封堵,此时气囊中的一部分气体能够从滑槽中喷出,并对封堵块中部所对应的控制柜表面起到降温效果,从而使得控制柜的散热更加充分与均匀。
优选的,所述弹性体为包裹封堵柱的橡胶膜,所述弹性体的两侧底端分别开设有缩孔,所述储存腔的侧壁上分别固连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自由端与弹性体的底端相贴合;工作时,封堵柱在弹性体的压力下能够对进气槽进行封堵,同时缩孔处于封闭状态,当封堵柱在转腔内外气压的作用下被顶开时,此时封堵柱能够将弹性体顶起,并使得外界的气体从张开的缩孔喷入储存腔中,从而能够吹动储存腔中的干燥剂进行翻滚,使得干燥剂能够更均匀的与空气接触,并对空气中的潮气进行更有效的吸收,而吹落至储存腔外边缘的干燥剂能够顺着弧形板重新滚落至缩孔处,提高了干燥剂持续翻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弹性体的侧壁上固连有一组锥形状的搅动腔,所述搅动腔的侧壁上连接有一组倾斜的推板,所述封堵柱顶端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自由端伸入搅动腔内部并连接有滑腔,所述滑腔两端滑动连接有活塞,且两活塞之间连接有橡胶块,所述搅动腔的端部开设有一组吹槽;工作时,当封堵柱将弹性体向上顶起时,此时弹性体能够通过搅动腔与推板对干燥剂进行搅动,促进干燥剂与空气的接触混合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干燥剂对空气中潮气的吸收效果;且封堵柱在向上运动时,此时封堵柱能够通过插杆对滑腔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滑腔向搅动腔的自由端一侧运动,并带动活塞一边向搅动腔的自由端运动,一边在搅动腔内壁的压力下向滑腔内部运动,从而能够在锥形的搅动腔内部有效滑动,并将搅动腔内部的气体从吹槽挤出,此时吹槽处挤出的气流能够促进干燥剂的翻转,进一步提高了干燥剂对空气中潮气的吸收效果。
优选的,所述凸块远离气孔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外端连接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膜与凹槽内端之间连接有弹性组件,所述密封膜表面开设有一组喷水孔;工作时,将冷却水提前充注在凹槽中,当控制柜的温度较高并急需降温时,此时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转腔反转,使得转腔带动密封膜与气囊进行挤压,此时密封膜在受压时能够将凹槽中的冷却水从喷水孔挤出至防护壳上,从而能够对高温的防护壳起到快速冷却降温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转腔内部开设有弧形状且能与外界水泵相连通的充水腔,所述凸块与转腔内部开设有连通充水腔与各个凹槽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内部安装有单向阀;工作时,当凹槽中的冷却水逐渐减少时,此时通过水泵向充水腔内部充水,并使得单向阀在充水腔内部水压的作用下打开,从而使得凹槽中的冷却水能够快速高效的补充,不再需要逐个向凹槽中进行费时费力的充水,提高了防护装置的实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喷水孔外端设有球形的封堵件,所述喷水孔内端设有连接杆,所述封堵件与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弹性的拉绳;工作时,当密封膜受压变形时,此时内部的冷却水能够对封堵件施加压力,使得封堵件向远离密封膜的一侧运动,并不再对喷水孔进行封堵,从而使得冷却水能够从喷水孔有效的喷出,并在球形的封堵件侧壁的作用下呈发散性的喷出,提高了冷却水对防护壳的作用面积,而当密封膜不再受压时,此时封堵件在拉绳的作用下重新对喷水孔进行封堵,此时密封膜在弹性组件的反弹力下复位时能够带动单向阀工作,使得充水腔中保存的冷却水能够自动被抽入凹槽中,从而使得凹槽中的水量能够持续保持充满的状态,不再需要人工对凹槽进行充水,且能使得凹槽中的喷水量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设置的防护壳与支撑板能够组成对控制柜进行包裹的密封腔室,能够有效的减少外界的灰尘与潮气与控制柜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控制柜在钻探场地容易老化受损的情况,而设置的转腔能够加强控制柜的防护效果,减少钻探场地的石块或外物将防护壳碰坏,进而损坏控制柜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控制柜的防护强度;同时该装置能够对控制柜的表面起到更高效与均匀的散热效果,大大提高了控制柜的工作寿命。
2.本发明通过设置气孔的位置,使得凸块在对气囊进行挤压时,能够同步对气孔进行封堵,减少气囊内部的气体从气孔流出,从而使得气囊在受压时能够更有力的促进散热槽处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工作,并使得气囊中的气体更充分的压入防护壳内部,提高了防护装置对控制柜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转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施例二中凸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控制柜1、支撑架2、支撑板3、防护壳4、电机5、转腔6、凸块7、气囊8、气孔9、弹性块10、散热槽11、出气管12、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封堵块14、连接板15、弹性件16、进气槽17、封堵柱18、弹性体19、储存腔20、干燥剂21、滑杆22、缩孔23、弧形板24、搅动腔25、推板26、凹槽27、密封膜28、弹性组件29、充水腔30、连通槽31、单向阀32、封堵件33、连接杆34、拉绳35、插杆36、滑腔37、活塞38、橡胶块39、吹槽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包括控制柜1与控制柜1外部的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面上安装有用于包裹控制柜1且为圆柱状的防护壳4,所述支撑架2顶端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对防护壳4侧壁进行包裹的圆柱状的转腔6,所述转腔6的内壁底端与支撑板3侧壁相贴合,所述转腔6的内壁上连接有一组环形均布的凸块7,所述防护壳4外壁上连接有一组环形均布且与凸块7相错位的气囊8,所述气囊8侧壁上开设有气孔9,所述气囊8与防护壳4的外壁之间连接有弹性块10,所述气囊8内部所对应的防护壳4侧壁上开设有散热槽11,所述防护壳4底面与支撑板3之间连接有出气管12,所述散热槽11、支撑板3内部与出气管12内部分别安装有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工作时,现有技术中的控制柜1需要设置用于柜体散热的排气装置,结构复杂,且对柜体无法进行充分均匀的散热,从而对柜体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本发明中的防护装置在使用时,设置的防护壳4与支撑板3能够组成对控制柜1进行包裹的密封腔室,能够有效的减少外界的灰尘与潮气与控制柜1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控制柜1在钻探场地容易老化受损的情况,而设置的转腔6能够加强控制柜1的防护效果,减少钻探场地的石块或外物将防护壳4碰坏,进而损坏控制柜1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控制柜1的防护强度;当控制柜1内部的温度较高时,此时电机5工作并通过转轴带动转腔6顺时针转动,使得转腔6能够带动凸块7同步运动的同时对气囊8进行间歇性的挤压,而气囊8在受压时能够带动散热槽11处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工作,并将气囊8中温度较低的气体压入防护壳4内部,此时从防护壳4各个方向喷入的低温气体能够对控制柜1的表面起到更高效与均匀的散热效果,同时防护壳4内部在压入气体且压强增大时,此时防护壳4中的气压能够带动出气管12中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工作,并使得防护壳4中的温度较高的气体排出,而当凸块7不再对气囊8施加作用力时,此时散热槽11处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封闭,而气囊8在弹性块10的反弹力下能够将防护壳4与转腔6之间的气体重新吸入,而支撑板3上设置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能够在转腔6与防护壳4内部气压降低时工作,并使得转腔6与防护壳4中能够持续的补充温度较低的气体,从而使得防护壳4中的热气体能够不断的被压出,并吸入冷气体对控制柜1进行散热,大大提高了控制柜1的工作寿命。
所述气孔9设置在气囊8与凸块7相挤压的位置处;工作时,通过设置气孔9的位置,使得凸块7在对气囊8进行挤压时,能够同步对气孔9进行封堵,减少气囊8内部的气体从气孔9流出,从而使得气囊8在受压时能够更有力的促进散热槽11处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工作,并使得气囊8中的气体更充分的压入防护壳4内部,提高了防护装置对控制柜1的散热效果。
所述散热槽11处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包括位于散热槽11远离气囊8一侧的封堵块14,所述散热槽11外端的侧壁上固连有连接板15,所述封堵块14与连接板15之间连接有弹性件16,所述支撑板3处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包括开设在支撑板3上的进气槽17,所述进气槽17顶端设有封堵柱18,所述封堵柱18与支撑板3之前连接有弹性体19,所述封堵柱18与封堵块14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状;工作时,当气囊8被挤压时,此时气囊8中的气体能够将散热槽11处的封堵块14顶开,从而使得气囊8中的低温气体能够对喷入防护壳4中,并对控制柜1进行有效的散热,当气囊8复位时,此时封堵块14在弹性件16的作用下能够对散热槽11进行封堵,从而起到气体单向流通的效果,而当外界的大气压大于防护壳4与转腔6之间的腔室气压时,此时外界的气压能够将封堵柱18从进气槽17顶开,从而使得外界的气体能够流入转腔6与防护壳4之间,而通过设置封堵柱18与封堵块14的截面形状,使得气体从进气槽17与散热槽11流出时,能够在封堵柱18与封堵块14的弧形面下呈发散状的流出,从而能够更充分与均匀的对控制柜1和防护壳4底面起到散热效果。
所述进气槽17处设有滤网组成的储存腔20,所述储存腔20内部设有颗粒状的干燥剂21;工作时,当外界的气体从进气槽17流入并穿过储存腔20时,此时储存腔20中的干燥剂21能够对气体中的潮气进行吸收,减少气体中的潮气与控制柜1接触,同时滤网板组成的储存腔20能够对气体中杂质进行阻拦,减少钻探场地的空气中因存在较多杂质对控制柜1的使用寿命所产生的影响。
所述连接板15中部固连有滑杆22,所述封堵块14靠近滑杆22的一侧开设有与滑杆22滑动相连的滑槽;工作时,当气囊8受到挤压且内部的气体将封堵块14顶开时,此时封堵块14上的滑槽与滑杆22相对滑动,直至滑杆22与滑槽脱离并不再对滑槽进行封堵,此时气囊8中的一部分气体能够从滑槽中喷出,并对封堵块14中部所对应的控制柜1表面起到降温效果,从而使得控制柜1的散热更加充分与均匀。
所述弹性体19为包裹封堵柱18的橡胶膜,所述弹性体19的两侧底端分别开设有缩孔23,所述储存腔20的侧壁上分别固连有弧形板24,所述弧形板24的自由端与弹性体19的底端相贴合;工作时,封堵柱18在弹性体19的压力下能够对进气槽17进行封堵,同时缩孔23处于封闭状态,当封堵柱18在转腔6内外气压的作用下被顶开时,此时封堵柱18能够将弹性体19顶起,并使得外界的气体从张开的缩孔23喷入储存腔20中,从而能够吹动储存腔20中的干燥剂21进行翻滚,使得干燥剂21能够更均匀的与空气接触,并对空气中的潮气进行更有效的吸收,而吹落至储存腔20外边缘的干燥剂21能够顺着弧形板24重新滚落至缩孔23处,提高了干燥剂21持续翻动的效果。
所述弹性体19的侧壁上固连有一组锥形状的搅动腔25,所述搅动腔25的侧壁上连接有一组倾斜的推板26,所述封堵柱18顶端连接有插杆36,所述插杆36的自由端伸入搅动腔25内部并连接有滑腔37,所述滑腔37两端滑动连接有活塞38,且两活塞38之间连接有橡胶块39,所述搅动腔25的端部开设有一组吹槽40;工作时,当封堵柱18将弹性体19向上顶起时,此时弹性体19能够通过搅动腔25与推板26对干燥剂21进行搅动,促进干燥剂21与空气的接触混合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干燥剂21对空气中潮气的吸收效果;且封堵柱18在向上运动时,此时封堵柱18能够通过插杆36对滑腔37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滑腔37向搅动腔25的自由端一侧运动,并带动活塞38一边向搅动腔25的自由端运动,一边在搅动腔25内壁的压力下向滑腔37内部运动,从而能够在锥形的搅动腔25内部有效滑动,并将搅动腔25内部的气体从吹槽40挤出,此时吹槽40处挤出的气流能够促进干燥剂21的翻转,进一步提高了干燥剂21对空气中潮气的吸收效果。
所述凸块7远离气孔9的一侧开设有凹槽27,所述凹槽27外端连接有密封膜28,所述密封膜28与凹槽27内端之间连接有弹性组件29,所述密封膜28表面开设有一组喷水孔;工作时,将冷却水提前充注在凹槽27中,当控制柜1的温度较高并急需降温时,此时电机5通过转轴带动转腔6反转,使得转腔6带动密封膜28与气囊8进行挤压,此时密封膜28在受压时能够将凹槽27中的冷却水从喷水孔挤出至防护壳4上,从而能够对高温的防护壳4起到快速冷却降温的效果。
所述转腔6内部开设有弧形状且能与外界水泵相连通的充水腔30,所述凸块7与转腔6内部开设有连通充水腔30与各个凹槽27的连通槽31,所述连通槽31内部安装有单向阀32;工作时,当凹槽27中的冷却水逐渐减少时,此时通过水泵向充水腔30内部充水,并使得单向阀32在充水腔30内部水压的作用下打开,从而使得凹槽27中的冷却水能够快速高效的补充,不再需要逐个向凹槽27中进行费时费力的充水,提高了防护装置的实用效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6所示,所述喷水孔外端设有球形的封堵件33,所述喷水孔内端设有连接杆34,所述封堵件33与连接杆34之间连接有弹性的拉绳35;工作时,当密封膜28受压变形时,此时内部的冷却水能够对封堵件33施加压力,使得封堵件33向远离密封膜28的一侧运动,并不再对喷水孔进行封堵,从而使得冷却水能够从喷水孔有效的喷出,并在球形的封堵件33侧壁的作用下呈发散性的喷出,提高了冷却水对防护壳4的作用面积,而当密封膜28不再受压时,此时封堵件33在拉绳35的作用下重新对喷水孔进行封堵,此时密封膜28在弹性组件29的反弹力下复位时能够带动单向阀32工作,使得充水腔30中保存的冷却水能够自动被抽入凹槽27中,从而使得凹槽27中的水量能够持续保持充满的状态,不再需要人工对凹槽27进行充水,且能使得凹槽27中的喷水量更加稳定。
工作原理:设置的防护壳4与支撑板3能够组成对控制柜1进行包裹的密封腔室,能够有效的减少外界的灰尘与潮气与控制柜1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控制柜1在钻探场地容易老化受损的情况,而设置的转腔6能够加强控制柜1的防护效果,减少钻探场地的石块或外物将防护壳4碰坏,进而损坏控制柜1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控制柜1的防护强度;当控制柜1内部的温度较高时,此时电机5工作并通过转轴带动转腔6顺时针转动,使得转腔6能够带动凸块7同步运动的同时对气囊8进行间歇性的挤压,而气囊8在受压时能够带动散热槽11处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工作,并将气囊8中温度较低的气体压入防护壳4内部,此时从防护壳4各个方向喷入的低温气体能够对控制柜1的表面起到更高效与均匀的散热效果,同时防护壳4内部在压入气体且压强增大时,此时防护壳4中的气压能够带动出气管12中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工作,并使得防护壳4中的温度较高的气体排出,而当凸块7不再对气囊8施加作用力时,此时散热槽11处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封闭,而气囊8在弹性块10的反弹力下能够将防护壳4与转腔6之间的气体重新吸入,而支撑板3上设置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能够在转腔6与防护壳4内部气压降低时工作,并使得转腔6与防护壳4中能够持续的补充温度较低的气体,从而使得防护壳4中的热气体能够不断的被压出,并吸入冷气体对控制柜1进行散热,大大提高了控制柜1的工作寿命;通过设置气孔9的位置,使得凸块7在对气囊8进行挤压时,能够同步对气孔9进行封堵,减少气囊8内部的气体从气孔9流出,从而使得气囊8在受压时能够更有力的促进散热槽11处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工作,并使得气囊8中的气体更充分的压入防护壳4内部,提高了防护装置对控制柜1的散热效果;当气囊8被挤压时,此时气囊8中的气体能够将散热槽11处的封堵块14顶开,从而使得气囊8中的低温气体能够对喷入防护壳4中,并对控制柜1进行有效的散热,当气囊8复位时,此时封堵块14在弹性件16的作用下能够对散热槽11进行封堵,从而起到气体单向流通的效果,而当外界的大气压大于防护壳4与转腔6之间的腔室气压时,此时外界的气压能够将封堵柱18从进气槽17顶开,从而使得外界的气体能够流入转腔6与防护壳4之间,而通过设置封堵柱18与封堵块14的截面形状,使得气体从进气槽17与散热槽11流出时,能够在封堵柱18与封堵块14的弧形面下呈发散状的流出,从而能够更充分与均匀的对控制柜1和防护壳4底面起到散热效果;当外界的气体从进气槽17流入并穿过储存腔20时,此时储存腔20中的干燥剂21能够对气体中的潮气进行吸收,减少气体中的潮气与控制柜1接触,同时滤网板组成的储存腔20能够对气体中杂质进行阻拦,减少钻探场地的空气中因存在较多杂质对控制柜1的使用寿命所产生的影响;当气囊8受到挤压且内部的气体将封堵块14顶开时,此时封堵块14上的滑槽与滑杆22相对滑动,直至滑杆22与滑槽脱离并不再对滑槽进行封堵,此时气囊8中的一部分气体能够从滑槽中喷出,并对封堵块14中部所对应的控制柜1表面起到降温效果,从而使得控制柜1的散热更加充分与均匀;封堵柱18在弹性体19的压力下能够对进气槽17进行封堵,同时缩孔23处于封闭状态,当封堵柱18在转腔6内外气压的作用下被顶开时,此时封堵柱18能够将弹性体19顶起,并使得外界的气体从张开的缩孔23喷入储存腔20中,从而能够吹动储存腔20中的干燥剂21进行翻滚,使得干燥剂21能够更均匀的与空气接触,并对空气中的潮气进行更有效的吸收,而吹落至储存腔20外边缘的干燥剂21能够顺着弧形板24重新滚落至缩孔23处,提高了干燥剂21持续翻动的效果;当封堵柱18将弹性体19向上顶起时,此时弹性体19能够通过搅动腔25与推板26对干燥剂21进行搅动,促进干燥剂21与空气的接触混合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干燥剂21对空气中潮气的吸收效果;且封堵柱18在向上运动时,此时封堵柱18能够通过插杆36对滑腔37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滑腔37向搅动腔25的自由端一侧运动,并带动活塞38一边向搅动腔25的自由端运动,一边在搅动腔25内壁的压力下向滑腔37内部运动,从而能够在锥形的搅动腔25内部有效滑动,并将搅动腔25内部的气体从吹槽40挤出,此时吹槽40处挤出的气流能够促进干燥剂21的翻转,进一步提高了干燥剂21对空气中潮气的吸收效果;将冷却水提前充注在凹槽27中,当控制柜1的温度较高并急需降温时,此时电机5通过转轴带动转腔6反转,使得转腔6带动密封膜28与气囊8进行挤压,此时密封膜28在受压时能够将凹槽27中的冷却水从喷水孔挤出至防护壳4上,从而能够对高温的防护壳4起到快速冷却降温的效果;当凹槽27中的冷却水逐渐减少时,此时通过水泵向充水腔30内部充水,并使得单向阀32在充水腔30内部水压的作用下打开,从而使得凹槽27中的冷却水能够快速高效的补充,不再需要逐个向凹槽27中进行费时费力的充水,提高了防护装置的实用效果;当密封膜28受压变形时,此时内部的冷却水能够对封堵件33施加压力,使得封堵件33向远离密封膜28的一侧运动,并不再对喷水孔进行封堵,从而使得冷却水能够从喷水孔有效的喷出,并在球形的封堵件33侧壁的作用下呈发散性的喷出,提高了冷却水对防护壳4的作用面积,而当密封膜28不再受压时,此时封堵件33在拉绳35的作用下重新对喷水孔进行封堵,此时密封膜28在弹性组件29的反弹力下复位时能够带动单向阀32工作,使得充水腔30中保存的冷却水能够自动被抽入凹槽27中,从而使得凹槽27中的水量能够持续保持充满的状态,不再需要人工对凹槽27进行充水,且能使得凹槽27中的喷水量更加稳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包括控制柜(1)与控制柜(1)外部的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上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面上安装有用于包裹控制柜(1)且为圆柱状的防护壳(4),所述支撑架(2)顶端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对防护壳(4)侧壁进行包裹的圆柱状的转腔(6),所述转腔(6)的内壁底端与支撑板(3)侧壁相贴合,所述转腔(6)的内壁上连接有一组环形均布的凸块(7),所述防护壳(4)外壁上连接有一组环形均布且与凸块(7)相错位的气囊(8),所述气囊(8)侧壁上开设有气孔(9),所述气囊(8)与防护壳(4)的外壁之间连接有弹性块(10),所述气囊(8)内部所对应的防护壳(4)侧壁上开设有散热槽(11),所述防护壳(4)底面与支撑板(3)之间连接有出气管(12),所述散热槽(11)、支撑板(3)内部与出气管(12)内部分别安装有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9)设置在气囊(8)与凸块(7)相挤压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11)处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包括位于散热槽(11)远离气囊(8)一侧的封堵块(14),所述散热槽(11)外端的侧壁上固连有连接板(15),所述封堵块(14)与连接板(15)之间连接有弹性件(16),所述支撑板(3)处的气体单向流通结构(13)包括开设在支撑板(3)上的进气槽(17),所述进气槽(17)顶端设有封堵柱(18),所述封堵柱(18)与支撑板(3)之前连接有弹性体(19),所述封堵柱(18)与封堵块(14)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槽(17)处设有滤网组成的储存腔(20),所述储存腔(20)内部设有颗粒状的干燥剂(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5)中部固连有滑杆(22),所述封堵块(14)靠近滑杆(22)的一侧开设有与滑杆(22)滑动相连的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19)为包裹封堵柱(18)的橡胶膜,所述弹性体(19)的两侧底端分别开设有缩孔(23),所述储存腔(20)的侧壁上分别固连有弧形板(24),所述弧形板(24)的自由端与弹性体(19)的底端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19)的侧壁上固连有一组锥形状的搅动腔(25),所述搅动腔(25)的侧壁上连接有一组倾斜的推板(26),所述封堵柱(18)顶端连接有插杆(36),所述插杆(36)的自由端伸入搅动腔(25)内部并连接有滑腔(37),所述滑腔(37)两端滑动连接有活塞(38),且两活塞(38)之间连接有橡胶块(39),所述搅动腔(25)的端部开设有一组吹槽(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7)远离气孔(9)的一侧开设有凹槽(27),所述凹槽(27)外端连接有密封膜(28),所述密封膜(28)与凹槽(27)内端之间连接有弹性组件(29),所述密封膜(28)表面开设有一组喷水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腔(6)内部开设有环形的充水腔(30),所述凸块(7)与转腔(6)内部开设有连通充水腔(30)与各个凹槽(27)的连通槽(31),所述连通槽(31)内部安装有单向阀(3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外端设有球形的封堵件(33),所述喷水孔内端设有连接杆(34),所述封堵件(33)与连接杆(34)之间连接有弹性的拉绳(35)。
CN202110593214.4A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 Active CN1132259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3214.4A CN113225964B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3214.4A CN113225964B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5964A true CN113225964A (zh) 2021-08-06
CN113225964B CN113225964B (zh) 2021-11-30

Family

ID=77099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93214.4A Active CN113225964B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259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4207A (zh) * 2021-12-30 2022-04-22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井下环境监测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16811A2 (en) * 2001-08-13 2003-02-27 New Qu Energy Ltd. Device using a medium having a high heat transfer rate
CN107580437A (zh) * 2017-08-31 2018-01-12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防腐电力设备控制装置
CN108881683A (zh) * 2018-06-29 2018-11-23 贵州省仁怀市西科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防监控装置
CN209526670U (zh) * 2019-01-24 2019-10-22 青岛惠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变频控制柜的散热通道
CN112327384A (zh) * 2020-11-27 2021-02-05 浙江纳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自我防护功能的金属探测装置
CN112659512A (zh) * 2020-12-19 2021-04-16 浙江天台祥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预成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16811A2 (en) * 2001-08-13 2003-02-27 New Qu Energy Ltd. Device using a medium having a high heat transfer rate
CN107580437A (zh) * 2017-08-31 2018-01-12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防腐电力设备控制装置
CN108881683A (zh) * 2018-06-29 2018-11-23 贵州省仁怀市西科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防监控装置
CN209526670U (zh) * 2019-01-24 2019-10-22 青岛惠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变频控制柜的散热通道
CN112327384A (zh) * 2020-11-27 2021-02-05 浙江纳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自我防护功能的金属探测装置
CN112659512A (zh) * 2020-12-19 2021-04-16 浙江天台祥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预成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4207A (zh) * 2021-12-30 2022-04-22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井下环境监测设备
CN114384207B (zh) * 2021-12-30 2023-07-07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井下环境监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5964B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25964B (zh) 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
CN208632894U (zh) 一种建筑地面伸缩缝结构
CN116581667A (zh) 一种自适应户外配电柜
CN207332822U (zh) 一种减压井封堵装置
CN108802457B (zh) 智能自动密封线口的电力表箱
CN110043698B (zh) 一种液体输送专用阀
CN110043207B (zh) 一种井下可调自进式二氧化碳射流钻孔修复装置及方法
CN208518638U (zh) 一种液压油管自封装置
CN112281767B (zh) 一种大坝溢洪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833091B (zh) 一种带有智能监控系统的可控截流井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06528B (zh) 一种用于露天中深孔爆破的人工排水装置及方法
CN111749196A (zh) 一种液压支撑式防汛子堤
CN112943338A (zh) 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的通风装置
CN212426963U (zh) 一种液压支撑式防汛子堤
CN213142980U (zh) 一种基于气盾坝的转动钢盾
CN107191213B (zh) 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
CN115126283B (zh) 一种雨棚与楼梯休息平台的支撑架穿板连接座
CN21483246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水库闸板
CN220815750U (zh) 一种瓦斯排放通道支护与封堵装置
CN209639924U (zh) 用于已建桥梁的检测维护装置
CN217417820U (zh) 一种电梯运行电缆保护装置
CN220377225U (zh) 一种用于河道的拦河闸
CN113175549B (zh) 一种微阻力止回阀
CN212056328U (zh) 一种转动哈夫节
CN117803345A (zh) 一种煤层钻孔孔口防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