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4576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4576B
CN113224576B CN202110490970.4A CN202110490970A CN113224576B CN 113224576 B CN113224576 B CN 113224576B CN 202110490970 A CN202110490970 A CN 202110490970A CN 113224576 B CN113224576 B CN 1132245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wall
connector
reinforcing bracket
extension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909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4576A (zh
Inventor
权藤大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2021104909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245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24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4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4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45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2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23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by an interconnection through aligned holes in the boards or multilayer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8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a separate clip or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7Soldering or welding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能使安装多个端子的凸部之间的间隔变窄,制造容易,能够小型化,并且提高可靠性。本发明包括:左右一对的半体部,各半体部包括一连接器本体和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多个端子;以及一加强支架,用于安装于各半体部的连接器本体抵接而形成在所述两个连接器本体的两端的本体端部上并将所述两个半体部结合;其中,各连接器本体包括:一凸部,在连接器本体的纵向上延伸,用于保持所述多个端子;延长端部,连接于所述凸部的纵向两端;以及端壁部,从所述延长端部朝向对向的半体部延伸;而且其中,各本体端部包括相互抵接的左、右端壁部以及所述端壁部从其延伸的左、右延长端部。

Description

连接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8月20日、申请号为2019107721564、发明名称为“连接器”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常规地,诸如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等的连接器已用于将一对平行电路基板电连接在一起。这些类型的连接器附接于该对电路基板的相互对向的表面上并当彼此嵌合时而导通(例如参见专利文件1)。
图16是示出一常规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在图16中,811是一连接器基座,安装在一电路基板(未示出)上,具有一对在其纵向上延伸的细长的凸部812。多个端子861在连接器的纵向上并行安装在这些凸部812上。
此外,当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嵌合时,凸部812插入在配合连接器的配合基座上形成的一对凹槽中的每一个内。从而,端子861接触安装在凹槽内的各自的配合端子(未示出)以导通。
专利文献1:JP2001-126789A
发明内容
不幸的是,采用所述常规的连接器,由于端子861形成为与基座811一体化,所以如果尺寸减小,那么凸部812之间的间隔变窄,端子861的间距变小并且使连接器的制造变得困难。通常,端子861采用称为包覆成形或嵌件成形的成形方法与基座811的一对凸部812一体化。因此,如果凸部812之间的间隔变窄并且端子861的间距变小,那么在用于成形基座811的一金属用模具内对应一对凸部812的位置准确放置多个端子861变得困难。
这里,目的是解决常规连接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使用于安装多个端子的凸部之间的间隔变窄,容易制造、能够小型化及高可靠性的连接器。
因此,连接器包括:左右一对的半体部,各半体部包括一连接器本体和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多个端子;以及一加强支架,用于安装于各半体部的连接器本体抵接而形成在所述两个连接器本体的两端的本体端部上并将所述两个半体部结合;其中,各连接器本体包括:一凸部,在连接器本体的纵向上延伸,用于保持所述多个端子;延长端部,连接于所述凸部的纵向两端;以及端壁部,从所述延长端部朝向对向的半体部延伸;而且其中,各本体端部包括相互抵接的左、右端壁部以及从所述端壁部延伸的左、右延长端部。
在另一连接器中,所述加强支架包括:一上板,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一对端壁挟持板,其连接于所述上板的两侧缘以挟持所述端壁部;一对延长端挟持板,其连接于到所述上板的两端以挟持所述延长端部。
在又一连接器中,所述上板包括:一端壁上表面覆部,面向所述端壁部的上表面;延长端上表面覆部,其连接于所述端壁上表面覆部的两端以面向所述延长端部的上表面;所述端壁挟持板包括面向所述端壁部的外侧面和内侧面的一端壁外侧面覆部和一端壁内侧面覆部;而所述延长端挟持板包括:一脚部,其连接于延长端上表面覆部的外侧端以面向所述延长端部的外侧面。
在再一连接器中,所述端壁部包括一厚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厚部的下侧的一薄部;而所述延长端部包括一厚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厚部的下侧的一薄部;其中,在安装于所述本体端部之前的所述加强支架中,所述端壁挟持板的最接近部分之间的间隔比与所述端壁部的厚部对应的位置处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之间的间隔窄,而所述延长端挟持板的最接近部分之间的间隔比与所述延长端部的厚部对应的位置处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隔窄。
在还一连接器中,所述端壁部的外侧面包括位于与所述厚部对应的一外侧凸面和与所述薄部对应的一外侧凹面之间的一台阶;所述端壁部的内侧面包括位于与所述厚部对应的一内侧凸面和与所述薄部对应的一内侧凹面之间的一台阶;以及所述延长端部的外侧面包括位于与所述厚部对应的外侧凸面和与所述薄部对应的外侧凹面之间的一台阶。
在仍一连接器中,所述加强支架包括形成在所述端壁外侧面覆部、所述端壁内侧面覆部以及所述脚部上并与所述台阶接合的锁定突起。
在依然有的一连接器中,所述端壁部的上表面和所述延长端部的上表面从所述凸部的上表面凹入,所述端壁部的外侧面从所述延长端部的端面凹入,所述端壁部的内侧面从一端壁基部内侧面凹入,所述延长端部的外侧面从所述凸部的外侧面凹入,所述上板不突出所述凸部的上表面,所述端壁挟持板不突出所述本体端部的露出侧面,所述延长端挟持板不突出所述凸部的外侧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所述连接器以及与所述连接器嵌合的一配合连接器。
在本发明中,安装多个端子的凸部之间的间隔能够变窄,制造容易,能够小型化,并且能够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一三面视图,其中,(a)是一俯视图,(b)是一侧视图,而(c)是一仰视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一分解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二分解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第一加强支架的一第一三面视图,其中,(a)是一前视图,(b)是一后视图,而(c)是一侧视图。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加强支架的一第二三面视图,其中,(a)是一俯视图,(b)是沿(a)中的线A-A在箭头方向上作出的一剖视图,而(c)是沿(a)中的线B-B在箭头方向上作出的一剖视图。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对相互抵接的半体部的一二面视图,其中,(a)是一立体图,而(b)是一俯视图。
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对相互抵接的半体部的要部的一剖视图,其中(a)是沿图7(b)中线C-C在箭头方向上作出的一剖视图,而(b)是沿图7(b)中线D-D在箭头方向上的一剖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刚好将一对相互抵接的半体部与一第一加强支架结合之前的状态的一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刚好将一对相互抵接的半体部与一第一加强支架结合之前的状态的主部的一剖视图,其中,(a)是沿图9中的线E-E在箭头方向上作出的一剖视图,而(b)是沿图9中线F-F在箭头方向上的一剖视图。
图1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第二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图1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一分解图。
图1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第一加强支架的一立体图。
图1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加强支架的一第一三面视图,其中,(a)是一前视图,(b)是一后视图,而(c)是一侧视图。
图15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加强支架的一第二三面视图,其中,(a)是一俯视图,(b)是沿(a)中的线G-G在箭头方向上作出的一剖视图,而(c)是沿(a)中的线H-H在箭头方向上作出的一剖视图。
图16是示出一常规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第一连接器
10A 左半体部
10B 右半体部
11 第一基座
12 第一凸部
12a、111a嵌合面
12b、14b、15b外侧面
12c、15c内侧面
13、112a凹槽部
14延长端部
14a、15a上表面
14b1、15b1外侧凸面
14b2、15b2外侧凹面
14d端面
14e、15e厚部
14f、15f薄部
15端壁部
15c1内侧凸面
15c2内侧凹面
15d 结合面
15g 内侧端部
15h 端壁基部内侧面
17 底板部
17a、111b安装面
18 第一突出端部
51 第一加强支架
52 端壁外侧面覆部
52a、53a、55a上侧曲部
52b、53b、55b下侧曲部
53 端壁内侧面覆部
54 延长端上表面覆部
55 脚部
56、62、156、162尾部
57 端壁上表面覆部
58 突起
58a、112凹部
58b 表面
61 第一端子
63、163 本体部
64 上端部
65、165 接触部
65a 接触凹部
101 第二连接器
111 第二基座
113 第二凸部
114 侧壁部
115 第二端子收容腔体
115a 第二端子收容槽腔体
115b 第二端子收容孔腔体
121 第二突出端部
122 嵌合凹部
126 加强支架收容凹部
151 第二加强支架
152 第二本体部
153 侧方覆部
154 接触侧板部
157 中央覆部
161 第二端子
164 接触部
165a 接触凸部
811 基座
812 凸部
861 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例。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的一立体图,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一三面视图,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一分解图,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二分解图,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第一加强支架的一第一三面视图,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加强支架的一第二三面视图。注意的是,在图2中,(a)是一俯视图,(b)是一侧视图,而(c)是一仰视图;在图5中,(a)是一前视图,(b)是一后视图,而(c)是一侧视图;而在图6中,(a)是一俯视图,(b)是沿(a)中的线A-A在箭头方向上作出的一剖视图,而(c)是沿(a)中的线B-B在箭头方向上作出的一剖视图。
在图1中,1是本实施例的一连接器并且是作为一对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之一的第一连接器。第一连接器1是安装在作为一安装元件的一第一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上的一表面安装型连接器,并且与作为后述的配合连接器的一第二连接器101互相嵌合。此外,第二连接器101是一对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中的另一个,并且是安装在作为一安装元件的一第二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上的一表面安装型连接器。
注意的是,尽管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理想地用于将作为两基板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电连接,但是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也能用于将其它元件电连接。例如,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包括用于电子设备等中的印刷电路基板、柔性扁平线缆(FFC)、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等,但可以是任意种类的基板。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示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各部分的动作和结构的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的表述并不是绝对的方向而是相对的方向,并且,尽管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各部分在图1~15中所示的位置是合适的,但是,当这些位置变化时,这些方向也应对应所述变化来不同地解释。
此外,第一连接器1通过将一对左右半体部(即一左半体部10A和一右半体部10B)经由一加强支架的一第一加强支架51结合而构成。注意的是,左半体部10A和右半体部10B是设置为左右相互面对的相同的元件并在统一说明时以一半体部10说明。各左半体部10A和右半体部10B在平面视图中的形状(投影到XY平面上的形状)是一门型,同时,左半体部10A和右半体部10B之间的空间是在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一细长的凹槽部13。该凹槽部13是在第一连接器1的上面和下面开放的一贯通孔。
半体部10由诸如一合成树脂等的一绝缘材料一体形成并且具有一第一基座11,一第一基座11作为一连接器主体且在一平面视图中具有一门型的形状。各第一基座11包括:一细长的带状的底板部17,在该第一基座11的纵向(X轴方向)上延伸;以及一第一凸部12,作为一细长的凸部,在第一基座11的纵向上延伸,一体形成在底板部17的上表面。第一凸部12是横截面的形状类似一倒U字的形状的一元件,并且具有位于上侧(Z轴正方向侧)的一弯曲的嵌合面12a以及连接于该嵌合面12a的左右两侧的一外侧面12b和一内侧面12c。外侧面12b和内侧面12c是互相平行的对向的一对平面,并且在第一基座11的纵向上延伸。注意的是,因为第一凸部12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的尺寸比底板部17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短,所以,在第一凸部12的下端(Z轴负方向侧端),底板部17从从外侧面12b和内侧面12c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此外,底板部17的下表面是第一基座11的面向第一基板的表面的一安装面17a。
此外,一第一端子61作为一端子布置于各第一凸部12。第一端子61以一预定间距和多个(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为26个)布置。第一端子61是通过对导电金属板进行冲压弯曲等的加工而一体形成的一元件,并且包括:一本体部63,在第一凸部12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一尾部62,连接于本体部63的一端;一接触部65,弯曲约90度、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连接于本体部63的另一端;以及一上端部64,弯曲约90度并连接于接触部65的上端。
本体部63是埋入并保持在底板部17中的部分。此外,尾部62从底板部17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并且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于与第一基板上的导电迹线连结的一连接垫。注意的是,导电迹线典型地是一信号线。此外,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嵌合时,接触部65是接触第二连接器101设有的后述的第二端子161的部分,并且优选包括从表面凹入的一接触凹部65a。
第一端子61通过称为包覆成形或嵌件成形的成形方法与第一基座11一体化。也就是说,第一基座11通过使用一绝缘材料填充一模具的第一端子61已经被预先设定在其内的腔体而模制成形。因此,第一端子61一体安装在第一基座11上,其中,本体部63及尾部62的下表面露出于底板部17的安装面17a,而且其中,接触部65及上端部64的表面露出于第一凸部12的外侧面12b或内侧面12c以及嵌合面12a。
此外,安装在各第一凸部12上的第一端子61定向成相邻两个端子的姿势在第一凸部12的宽度方向相对。针对图4所示的示例,位于安装在左半体部10A的第一凸部12上的第一端子61的前端(X轴正方向端)的第一端子61的姿势定向成尾部62向外突出(Y轴正方向侧),相反地,位于从前端开始的第二个的第一端子61的姿势定向成尾部62向内突出(Y轴负方向侧)。以这种方式,当多个第一端子61以方向交替地排成一行并安装在第一凸部12上时,从第一凸部12的各侧突出的尾部62的间距为第一端子61的间距的两倍。因此,通过焊接等的连接到第一基板的连接垫的作业能容易地执行。此外,露出在第一凸部12的外侧面12b的接触部65的间距和露出在内侧面12c的接触部65的间距也为第一端子61的间距的两倍。
此外,因为第一端子61是将通过称为包覆成形或嵌件成形的成形方法一体形成于一第一基座11的一元件,所以意味着它不能存在与第一基座11分离;但是,注意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图4中它被绘制成与第一基座11分离。
此外,第一突出端部18作为一嵌合引导部的一本体端部分别设置在第一凸部12的纵向的两端。该第一突出端部18是连接于各第一凸部12的纵向两端的一元件,并且在左半体部10A和右半体部10B抵接(即左、右第一基座11抵接)的状态下形成。此外,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嵌合的状态下,第一突出端部18作为一插入凸部插入第二连接器101设有的后述的第二突出端部121的嵌合凹部122内。此外,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在第一突出端部18处。
此外,第一突出端部18由左、右半体部10的一延长端部14和一端壁部15构成。在纵向延伸的各延长端部14一体连接在各半体部10的第一凸部12的纵向两端,而在第一凸部12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各端壁部15一体连接于各延长端部14。注意的是,左半体部10A中的端壁部15向右方向(Y轴负方向)延伸,而右半体部10B中的端壁部15向左方向(Y轴正方向)延伸。在设置为左右相互面对的半体部10的每一个中,端壁部15朝向相对的半体部10延伸。此外,端壁部15中的面向相对的半体部10的端面用作一结合面15d。
各延长端部14包括:一厚部14e,具有一大宽度(即一大厚度(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大))的;以及一薄部14f,具有一薄的厚度(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小),连接于该厚部14e的下侧(Z轴负方向侧)的。此外,延长端部14的外侧面14b包括与厚部14e对应的一外侧凸面14b1以及与薄部14f对应的一外侧凹面14b2。该外侧凹面14b2凹入成相对外侧凸面14b1位于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内侧。因为延长端部14的整个外侧面14b凹入成相对第一凸部12的外侧面12b位于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内侧,所以外侧凸面14b1也凹入成相对第一凸部12的外侧面12b更位于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内侧。
此外,各端壁部15包括:一厚部15e,具有一大宽度(即一大厚度(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大));以及一薄部15f,具有一薄的厚度(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小),连接于该厚部15e的下侧。此外,端壁部15的外侧面15b包括与厚部15e对应的一外侧凸面15b1以及与薄部15f对应的一外侧凹面15b2。该外侧凹面15b2凹入成相对外侧凸面15b1位于第一基座11的纵向(X轴方向)内侧。因为端壁部15的整个外侧面15b凹入成相对延长端部14的端面14d位于第一基座11的纵向内侧,所以外侧凸面15b1也凹入成相对延长端部14的端面14d更位于第一基座11的纵向上内侧。
此外,各端壁部15包括一内侧端部15g,内侧端部15g在与延长端部14的连接部附近向第一基座11的纵向内侧突出。作为该内侧端部15g的内侧面的一端壁基部内侧面15h是露出于凹槽部13的表面,此外,也是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的一平坦面。此外,端壁部15的内侧面15c包括与厚部15e对应的一内侧凸面15c1以及与薄部15f对应的一内侧凹面15c2。该内侧凹面15c2凹入成相对内侧凸面15c1位于第一基座11的纵向外侧。因为端壁部15的整个内侧面15c凹入成相对端壁基部内侧面15h位于第一基座11的纵向外侧,所以内侧凸面15c1也凹入成相对端壁基部内侧面15h更位于第一基座11的纵向外侧。
注意的是,延长端部14的端面14d以及作为内侧端部15g的内侧面的端壁基部内侧面15h包含在露出的以未被在第一突出端部18的侧面处的第一加强支架51覆盖的露出侧面中。此外,延长端部14的上表面14a和端壁部15的上表面15a形成一齐平的平坦面,并且凹入成位于作为第一凸部12的上表面的嵌合面12a的下侧(Z轴负方向侧)。
此外,一旦左半体部10A和右半体部10B抵接(即,左半体部10A的端壁部15和右半体部10B的端壁部15抵接以使结合面15d相互抵接),第一加强支架51就被安装以将两侧侧延长端部14和端壁部15的至少部分覆盖并将它们固定,同时左半体部10A和右半体部10B结合。
第一加强支架51是通过对一金属板进行加工(诸如冲压、弯曲等)一体形成的一元件,并且包括:一上板,在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一对端壁挟持板,连接于该上板的两侧缘以挟持端壁部15;以及一对延长端挟持板,连接与该上板的两端以挟持延长端部14。具体地,该上板包括:一端壁上表面覆部57,覆盖端壁部15的上表面15a;以及一延长端上表面覆部54,连接在该端壁上表面覆部57的左右两端,以覆盖延长端部14的上表面14a。此外,该端壁挟持板包括分别与端壁上表面覆部57的外侧缘和内侧缘连接的一端壁外侧面覆部52和一端壁内侧面覆部53。此外,该延长端挟持板包括与延长端上表面覆部54的外侧端连接的一脚部55。注意的是,一尾部56连接于各脚部55的下端。
端壁上表面覆部57是整个在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带状的元件,并且覆盖结合面15d相互抵接时的左、右端壁部15的上表面15a的大部分。
此外,端壁外侧面覆部52是整个在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一板元件,并且经由在其上端形成的一上侧曲部52a连接于端壁上表面覆部57的外侧缘。此外,一下侧曲部52b形成在下端的附近。如图5(c)和图6(c)所示,当从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端壁外侧面覆部52为大致S字形状,从而上侧曲部52a和下侧曲部52b彼此在相反的方向上弯曲。此外,端壁外侧面覆部52形成为随着它整体下行而向第一连接器1纵向内侧行进,其中,下侧曲部52b相对上侧曲部52a位于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内侧。注意的是,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端倾斜成面向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外侧,即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端倾斜成与端壁部15的外侧面15b分离。此外,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端位于尾部56的下表面的上侧(Z轴正方向侧)以不抵接第一基板的表面。注意的是,如果需要,那么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端可以接近或抵接第一基板的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当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端通过焊接等而连接于第一基板的连接垫时,第一加强支架51与第一基板的连接强度提高。
此外,端壁内侧面覆部53是整个在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一板元件,并且经由在其上端形成的一上侧曲部53a连接于端壁上表面覆部57的内侧缘。此外,一下侧曲部53b形成在下端附近。如图6(c)所示,当从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端壁内侧面覆部53为大致S字形状,从而上侧曲部53a和下侧曲部53b彼此在相反的方向上弯曲。此外,端壁内侧面覆部53形成为随着它整体下行时向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外侧行进,其中下侧曲部53b相对上侧曲部53a位于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外侧。注意的是,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端倾斜成面向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内侧,即,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端倾斜成与端壁部15的内侧面15c分离。此外,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端位于尾部56的下表面的上侧,以不抵接第一基板的表面。注意的是,如果需要,那么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端可以接近或抵接第一基板的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当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端通过焊接等而连接于第一基板的连接垫时,第一加强支架51与第一基板的连接强度提高。
如图6(c)所示,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18之前,端壁外侧面覆部52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之间的间隔在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侧曲部52b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侧曲部53b处最窄。具体地,如果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上侧曲部52a的内侧面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上侧曲部53a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定义为L3而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侧曲部52b的内侧面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侧曲部53b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定义为L4,则L3≧L4(优选地,L3>L4)。此外,端壁部15的厚部15e和薄部15f的厚度(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分别定义为l3和l4,L3≧l3(优选地,L3>l3)。此外,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18之前,L4<l3;而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之后,L4>l4。
当第一加强支架51以这种关系安装在第一突出端部18处时,第一加强支架51确实地挟持端壁部15的厚部15e,其中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内侧面52c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内侧面53c进行抵接。具体地,当L3>l3,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内侧面52c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内侧面53c挟持并压住作为厚部15e的下缘的一外侧凸面下缘15b3和一内侧凸面下缘15c3。结果,防止第一加强支架51脱离第一突出端部18。
此外,延长端上表面覆部54覆盖左、右延长端部14的上表面14a的大部分。
此外,脚部55是在第一连接器1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一带状的元件,并且经由在其上端形成的一上侧曲部55a连接于延长端上表面覆部54的外侧端。此外,一下侧曲部55b形成在下端。如图5(a)和图5(b)等所示,当从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X轴方向)观察时,脚部55为大致S字形状,从而上侧曲部55a和下侧曲部55b彼此在相反的方向上弯曲。此外,脚部55倾斜成随着它整下行而向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内侧行进,其中,下侧曲部55b位于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最内侧。
如图6(b)所示,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18之前,左、右脚部55之间的间隔在下侧曲部55b处最窄。具体地,如果左、右上侧曲部55a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定义为L1,而左、右下侧曲部55b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定义为L2,则L1≧L2(优选地,L1>L2)。此外,如果在第一突出端部18中左、右延长端部14的外侧凸面14b1之间的间隔和左、右延长端部14的外侧凹面14b2之间的间隔分别定义为l1和l2,则L1≧l1(优选地,L1>l1)。此外,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18之前,L2<l1;而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之后,L2>l2。
当第一加强支架51以这种关系中安装在第一突出端部18处时,左、右脚部55的内侧面55c确实地挟持延长端部14的厚部14e。具体地,当L1>l1,脚部55的内侧面55c挟持并压住作为厚部14e的下缘的一外侧凸面下缘14b3。结果,防止第一加强支架51脱离第一突出端部18。
尾部56连接于脚部55的下侧曲部55b的末端,并且向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具体地,尾部56从延长端部14的外侧面14b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并且通过焊接等而连接并固定于在第一基板的表面上露出的连接垫(未示出)。此外,例如,连接垫可与为一电源线的导电迹线连结。
下面将说明通过经由第一加强支架51将左半体部10A和右半体部10B结合而构成第一连接器1的方法。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对相互抵接的半体部的一二面视图,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对相互抵接的半体部的要部的一剖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刚好将一对相互抵接的半体部与一第一加强支架结合之前的状态的一立体图,而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刚好将一对相互抵接的半体部与一第一加强支架结合之前的状态的主部的一剖视图。注意的是,在图7中,(a)是一立体图,而(b)是一俯视图;在图8中,(a)是沿图7(b)中线C-C在箭头方向上作出的一剖视图,而(b)是沿图7(b)中线D-D在箭头方向上的一剖视图;而在图10中,(a)是沿图9中的线E-E在箭头方向上作出的一剖视图,而(b)是沿图9中线F-F在箭头方向上的一剖视图。
当构成第一连接器1时,如图7所示,一操作者首先使左半体部10A和右半体部10B抵接。即,左半体部10A的端壁部15和右半体部10B的端壁部15抵接,同时,左半体部10A的端壁部15的末端的结合面15d和右半体部10A的端壁部15的末端的结合面15d抵接。结果,构成第一突出端部18。
随后,如图9所示,操作者将第一加强支架51置于构成的第一突出端部18的上方,使该第一加强支架51相对第一突出端部18下降,并且将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成在两侧覆盖延长端部14和端壁部15的至少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加强支架51的姿势控制成在结合面15d相互抵接的情况下端壁上表面覆部57面向左、右端壁部15的上表面15a,延长端上表面覆部54面向左、右延长端部14的上表面14a,端壁外侧面覆部52面向端壁部15的外侧面15b,端壁内侧面覆部53面向端壁部15的内侧面15c,而脚部55面向延长端部14的外侧面14b。
如上所述,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18之前,端壁外侧面覆部52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之间的间隔在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侧曲部52b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侧曲部53b处最窄。具体地,如果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上侧曲部52a的内侧面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上侧曲部53a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定义为L3而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侧曲部52b的内侧面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侧曲部53b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定义为L4,则L3≧L4(优选地,L3>L4)。此外,端壁部15的厚部15e和薄部15f的厚度(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分别定义为l3和l4,L3≧l3(优选地,L3>l3)。此外,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18之前,L4<l3;而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之后,L4>l4。
此外,左、右脚部55之间的间隔在下侧曲部55b处最窄。具体地,如果左、右上侧曲部55a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定义为L1而左、右下侧曲部55b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定义为L2,则L1≧L2(优选地,L1>L2)。此外,如果在第一突出端部18中左、右延长端部14的外侧凸面14b1之间的间隔和左、右延长端部14的外侧凹面14b2之间的间隔分别定义为l1和l2,则L1≧l1(优选地,L1>l1)。此外,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18之前,L2<l1;而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之后,L2>l2。
因此,当第一加强支架51被安装以相对第一突出端部18下降时,端壁外侧面覆部52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之间的间隔通过端壁部15被扩大,同时端壁外侧面覆部52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弹性变形。此外,左、右脚部55之间的间隔通过延长端部14被扩大,左、右脚部55弹性变形。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在第一突出端部18处完成后,当左半体部10A和右半体部10B经由第一加强支架51结合时,端壁外侧面覆部52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发挥的弹性从前、后紧固端壁部15,而左、右脚部55发挥的弹性从左、右紧固延长端部14。因此,端壁部15被第一加强支架51从前、后、左、右紧固,从而相互抵接的结合面15d紧密接触并成为一体。结果,左半体部10A和右半体部10B经由第一加强支架51结合以构成第一连接器1。
此外,因为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侧曲部52b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侧曲部53b(它们具有比外侧凸面15b1和内侧凸面15c1之间的间隔窄的一彼此间的间隔)位于外侧凸面15b1和内侧凸面15c1的下方,所以当第一加强支架51相对端壁部15上升并移出时,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侧曲部52b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侧曲部53b钩在外侧凸面15b1和外侧凹面15b2之间的台阶和内侧凸面15c1和内侧凹面15c2之间的台阶处,这导致难以移出它们。也就是说,发挥防止第一加强支架51脱出的功能。
同样地,因为左、右脚部55的下侧曲部55b(它们具有比左、右外侧凸面14b1之间的间隔窄的一彼此间的间隔)位于外侧凸面14b1的下方,所以当第一加强支架51相对端壁部15上升并移出时,脚部55的下侧曲部55b钩在外侧凸面14b1和外侧凹面14b2之间的台阶处,这导致难以移除它。也就是说,发挥防止第一加强支架51脱出的功能。
此外,如果在端壁外侧面覆部52中上侧曲部52a附近的部分和在端壁内侧面覆部53中上侧曲部53a附近的部分之间的间隔比外侧凸面15b1和内侧凸面15c1之间的间隔窄,则端壁部15的厚部15e被端壁外侧面覆部52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从其两侧挟持,同时左半体部10A的端壁部15和右半体部10B的端壁部15由此牢固地结合。
同样地,如果在左、右脚部55中上侧曲部55a附近的部分之间的间隔比左、右延长端部14的外侧凸面14b1之间的间隔窄,则延长端部14的厚部14e被脚部55从其两侧挟持,同时左半体部10A的端壁部15和右半体部10B的端壁部15由此牢固地结合。
此外,如果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侧曲部52b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侧曲部53b之间的间隔比外侧凹面15b2和内侧凹面15c2之间的间隔窄,则端壁部15的薄部15f被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侧曲部52b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侧曲部53b从其两侧挟持,同时左半体部10A的端壁部15和右半体部10B的端壁部15由此更牢固地结合。
同样地,如果左、右脚部55的下侧曲部55b之间的间隔比左、右延长端部14的外侧凹面14b2之间的间隔窄,则延长端部14的薄部14f被脚部55的下侧曲部55b从其两侧挟持,同时左半体部10A的端壁部15和右半体部10B的端壁部15由此牢固地结合。
此外,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18完成后,延长端部14的上表面14a和端壁部15的上表面15a凹入成位于作为第一凸部12的上表面的嵌合面12a的下侧,同时端壁上表面覆部57及延长端上表面覆部54的上表面由此凹入成与嵌合面12a齐平或位于该嵌合面12a的下侧。也就是说,端壁上表面覆部57和延长端上表面覆部54的上表面不突出嵌合面12a。
此外,因为延长端部14的整个外侧面14b凹入成相对第一凸部12的外侧面12b位于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内侧,所以脚部55的外侧面凹入成与外侧面12b齐平或相对该外侧面12b位于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内侧。也就是说,脚部55的外侧面不突出外侧面12b。
此外,因为端壁部15的整个外侧面15b凹入成相对延长端部14的端面14d位于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内侧,所以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外侧面凹入成与端面14d齐平或相对该端面14d位于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内侧。也就是说,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外侧面不突出端面14d。
此外,因为端壁部15的整个内侧面15c凹入成相对端壁基部内侧面15h位于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外侧,所以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外侧面凹入成与端壁基部内侧面15h齐平或相对该端壁基部内侧面15h位于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外侧。也就是说,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外侧面不突出端壁基部内侧面15h。
注意的是,与脚部55的下侧曲部55b的末端连接的尾部56相对第一凸部12的外侧面12b向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此外,尾部56的下表面与安装在第一凸部12上的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的下表面以及第一基座11的安装面17a几乎齐平。
此外,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端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端位于尾部56的下表面的上方,并因此位于第一基座11的安装面17a的上方。因此,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端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端不接触第一基板的表面。
接下来,将说明第二连接器101的构成。
图1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第二连接器的一立体图,而图1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一分解图。
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一配合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101具有一第二基座111,该第二基座111作为一配合连接器主体由一绝缘材料(诸如合成树脂)一体形成。如图11所示,该第二基座111是具有一大致长方的厚板状的一大致长方体。此外,在第二基座111的第一连接器1嵌入的一侧(即嵌合面111a侧(Z轴正方向侧)),其周围围绕着一大致长方形的凹部112,并且凹部112形成为与第一基座11嵌合。此外,凹部112中的作为与凹槽部13嵌合的一岛部的一第二凸部113与一第二基座111一体形成,并且与该第二凸部113平行延伸的侧壁部114在第二凸部113的两侧与第二基座111一体形成。
第二凸部113和侧壁部114从凹部112的底面向上(Z轴正方向)突出并且在第二连接器101的纵向上延伸。因此,作为第二连接器101的纵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一细长的凹部的一凹槽部112a作为凹部112的一部分形成在第二凸部113的两侧。
凹槽状的一第二端子收容槽腔体115a形成在第二凸部113的两侧的侧表面和侧壁部114的内侧的侧表面。此外,孔状的第二端子收容孔腔体115b形成在第二凸部113和侧壁部114上。此外,由于第二端子收容槽腔体115a和第二端子收容孔腔体115b在凹槽部112a的底面彼此成一体化,所以如果第二端子收容槽腔体115a和第二端子收容孔腔体115b统一说明,则它们称为第二端子收容腔体115。第二端子收容腔体115以与第一端子61对应的间距并以适当的对应的数量布置。
第二端子161是通过对一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诸如冲压等的加工而一体形成的一元件,并且包括:一本体部163;一尾部162,连接于本体部163的下端;一连接部164,从本体部163的下端附近在第二连接器10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以及一接触部165,从该连接部164向上(Z轴正方向)延伸。此外,朝向本体部163延伸的一接触凸部165a优选地形成在接触部165的末端附近。
本体部163是压入配合并保持在第二端子收容孔腔体115b内的部分。此外,尾部162弯曲并连接于本体部163的下端、在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通过焊接等而连接于与第二基板的导电迹线连结的连接垫。注意的是,导电迹线典型地是一信号线。此外,接触部165是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嵌合时与第一连接器1设有的第一端子61接触的部分,其中接触凸部165a优选地与形成在第一端子61的接触部65上的接触凹部65a接合。
第二端子161从第二基座111的下方插入第二端子收容腔体115并且安装在第二基座111中。由此,第二端子161的本体部163压入配合并保持在第二端子收容孔腔体115b内,接触部165从收容的第二端子收容槽腔体115a露出于凹槽部112a,并且尾部162的下表面露出于第二基座111的下表面(即安装面111b)。
此外,与第一端子61一样,安装在各凹槽部112a内的第二端子161定向成相邻第二端子161的姿势将会关于凹槽部112a的宽度方向朝向相反的方向。针对图12所示的例子,安装在正Y轴方向侧的凹槽部112a内的位于第二端子161的前端(X轴正方向端)的第二端子161的姿势定向成尾部162在负Y轴方向上突出,而相反地,位于从前端开始的第二个第二端子161的姿势定向成尾部62在正Y轴方向上突出。在这种方式下,当多个第二端子161以方向交替地排成一行并被安装在凹槽部112a上时,在凹槽部112a的两侧露出于安装面111b的尾部162的间距设置成是第二端子161的间距的两倍。因此,通过焊接等连接到第二基板的连接垫的作业能容易地执行。此外,露出于凹槽部112a的接触部165的间距设置为是第二端子161的间距的两倍。
此外,作为一嵌合引导部的各第二突出端部121布置在第二基座111的纵向两端。一嵌合凹部122作为凹部112的一部分形成在各第二突出端部121上。嵌合凹部122是连接于各凹槽部112a的纵向两端的一大致长方形的凹部。此外,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嵌合的状态下,第一连接器1所包含的一第一突出端部18插入嵌合凹部122内。此外,第二突出端部121包括一加强支架收容凹部126。此外,作为配合加强支架,一第二加强支架151收容在加强支架收容凹部126内并安装在第二突出端部121处。
第二加强支架151是通过对一金属板进行诸如冲压、弯曲等的加工而一体形成的一元件,并且设有:一第二本体部152,其在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一中央覆部157,其连接于第二本体部152的上端;侧方覆部153,其连接于第二本体部152的左右两端;接触侧板部154,其连接于侧方覆部153的侧缘;以及尾部156,其连接于第二本体部152的下端。尾部156向第二连接器101的纵向外侧突出,并且通过焊接等连接并固定于在第二基板的表面上露出的连接垫(未示出)。此外,例如,连接垫优选地与为一电源线的一导电迹线连结。
接下来将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嵌合的动作。
这里,通过利用焊接等将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连接于与第一基板(未示出)的一导电迹线连结的连接垫以及通过利用焊接等将一第一加强支架51的一尾部56连接于与第一基板的导电迹线连结的连接垫,第一连接器1安装在第一基板的表面上。注意的是,连接到与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所连接的连接垫的导电迹线是一信号线,而连接到与第一加强支架51的尾部56所连接的连接垫的导电迹线是一电源线。
同样地,通过利用焊接等将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连接于与第二基板(未示出)的一导电迹线连结的一连接垫以及通过利用焊接等将第二加强支架151的尾部156连接于与第二基板的导电迹线连结的连接垫,第二连接器101安装在第二基板的表面上。注意的是,连接到与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所连接的连接垫的导电迹线是一信号线,而连接到与第二加强支架151的尾部156所连接的连接垫的导电迹线是一电源线。
首先,当一操作者使作为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基座11的嵌合面的第一凸部12的一嵌合面12a面向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基座111的嵌合面111a时,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凸部12的位置与第二连接器101的对应的凹槽部112a的位置一致,同时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突出端部18的位置与第二连接器101的对应的嵌合凹部122的位置一致,如此,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对准完成。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在接近配合侧的方向(即嵌合方向)上移动,则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凸部12和第一突出端部18插入第二连接器101的凹槽部112a和嵌合凹部122内。由此,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嵌合完成。此外,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进入一导通状态。
在这种方式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包括:左右一对的左半体部10A和右半体部10B,左半体部10A和右半体部10B各包括第一基座11以及安装于第一基座11的多个第一端子61;以及第一加强支架51,其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18并将左半体部10A和右半体部10B结合,第一突出端部18通过左半体部10A和右半体部10B的第一基座11抵接而形成在第一基座11的两端,其中各第一基座11包括:第一凸部12,在第一基座11的纵向上延伸以保持第一端子61;延长端部14,连接于第一凸部12的纵向两端;以及端壁部15,从延长端部14朝向对向的半体部延伸,其中,各第一突出端部18包括相互抵接的左、右端壁部15以及端壁部15从其延伸的左、右延长端部14。
这能使安装多个第一端子61的第一基座11的之间的间隔变窄,能使第一连接器1小型化。此外,第一连接器1的制造容易并且第一连接器1的可靠性提高。
此外,第一加强支架51包括:端壁上表面覆部57和延长端上表面覆部54,其作为在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上板;端壁外侧面覆部52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其连接于上板的两侧缘,以作为用于挟持端壁部15的一对端壁挟持板;以及脚部55,其连接于上板的两端,以作为用于挟持延长端部14的一对延长端挟持板,其中,端壁上表面覆部57面向端壁部15的上表面15a,延长端上表面覆部54连接于端壁上表面覆部57的两端以面向延长端部14的上表面14a,端壁外侧面覆部52面向端壁部15的外侧面15b,端壁内侧面覆部53面向端壁部15的内侧面15c,而脚部55连接于延长端上表面覆部54的外侧端以面向延长端部14的外侧面14b。结果,左半体部10A的端壁部15和右半体部10B的端壁部15被牢固地结合以确实地构成第一突出端部18,同时左半体部10A和右半体部10B被确实地结合。
此外,端壁部15的上表面15a和延长端部14的上表面14a从第一凸部12的嵌合面12a凹入,端壁部15的外侧面15b从延长端部14的端面14d凹入,端壁部15的内侧面15c从端壁基部内侧面15h凹入,延长端部14的外侧面14b从第一凸部12的外侧面12b凹入,端壁上表面覆部57和延长端上表面覆部54不突出第一凸部12的嵌合面12a,端壁外侧面覆部52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不突出作为第一突出端部18的露出侧面的端面14d或端壁基部内侧面15h,而脚部55不突出第一凸部12的外侧面12b。因此,第一加强支架51的表面不突出第一基座11的表面。
此外,端壁部15包括厚部15e以及连接于厚部15e的下侧的薄部15f,而延长端部14包括厚部14e以及连接于厚部14e的下侧的薄部14f,其中,在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18之前的第一加强支架51中,作为端壁挟持板的最接近部分的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侧曲部52b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侧曲部53b之间的间隔比与端壁部15的厚部15e对应的位置处的外侧面15b和内侧面15c之间的间隔窄,而作为延长端挟持板的最接近部分的左、右脚部55的下侧曲部55b之间的间隔比与延长端部14的厚部14e对应的位置处的外侧面14b之间的间隔窄。结果,当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18时,端壁外侧面覆部52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被扩大,同时左、右脚部55被扩大。因此,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18完成之后,端壁外侧面覆部52和端壁内侧面覆部53发挥弹性以从前、后紧固端壁部15,而左、右脚部55发挥弹性以从左右紧固延长端部14。因此,端壁部15被第一加强支架51从前、后、左、右紧固,如此,相互抵接的结合面15d紧密接触并成为一体,由此第一突出端部18被确实地构成。
此外,端壁部15的外侧面15b包括位于与厚部15e对应的外侧凸面15b1和与薄部15f对应的外侧凹面15b2之间的一台阶,端壁部15的内侧面15c包括位于与厚部15e对应的内侧凸面15c1和与薄部15f对应的内侧凹面15c2之间的一台阶,而延长端部14的外侧面14b包括位于与厚部14e对应的外侧凸面14b1和与薄部14f对应的外侧凹面14b2之间的一台阶。结果,即使一向上的外力施加到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18的第一加强支架51上,端壁外侧面覆部52的下侧曲部52b、端壁内侧面覆部53的下侧曲部53b以及脚部55的下侧曲部55b均钩在对应的台阶处,这导致难以移出第一加强支架51。因此,确实地防止第一加强支架51脱出。
接下来将说明第二实施例。注意的是,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结构的部件将通过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省略其说明。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动作和效果的说明也将省略。
图1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第一加强支架的一立体图,图1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加强支架的一第一三面视图,而图15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加强支架的一第二三面视图。注意的是,在图14中,(a)是一前视图,(b)是一后视图,而(c)是一侧视图;而在图15中,(a)是一俯视图,(b)是沿(a)中的线G-G在箭头方向上作出的一剖视图,而(c)是沿(a)中的线H-H在箭头方向上作出的一剖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支架51包括作为锁定突起形成在端壁外侧面覆部52、端壁内侧面覆部53以及脚部55上的半球状的突起58。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18完成之后,这些突起58形成为与端壁部15的外侧凸面15b1和外侧凹面15b2之间的台阶、端壁部15的内侧凸面15c1和内侧凹面15c2之间的台阶以及延长端部14的外侧凸面14b1和外侧凹面14b2之间的台阶接合。因此,当第一加强支架51相对端壁部15上升并移出时,这些突起58与这些台阶的接合导致难以移出第一加强支架51。也就是说,发挥防止第一加强支架51脱出的功能。
突起58是通过采用诸如压制等加工使一金属板(其构成端壁外侧面覆部52、端壁内侧面覆部53以及脚部55)的一部分膨出而形成的部分,同时突起58形成为从端壁外侧面覆部52、端壁内侧面覆部53以及脚部55的内侧的面半球状地突出。注意的是,突起58通过使金属板膨出而形成在端壁外侧面覆部52、端壁内侧面覆部53以及脚部55的外侧的面上,同时一凹部58a由此形成在与各突起58对应的位置处。
尽管突起58形成在端壁外侧面覆部52、端壁内侧面覆部53以及脚部55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个位置处,但是如果需要,则突起58可以形成在两个或更多的位置处。此外,在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18完成之后,突起58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的位置优选为突起58的上侧的面58b抵接台阶的位置。
在这种方式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支架51包括形成在端壁外侧面覆部52、端壁内侧面覆部53以及脚部55上的与台阶接合的突起58。结果,即使一向上的外力施加到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18的第一加强支架51上,这些突起58也会与端壁部15的外侧面15b和内侧面15c以及延长端部14的外侧面14b所包含的台阶接合,使得难以移出第一加强支架51。因此,更确实地防止第一加强支架51脱出。
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说明了与优选实施例及示范性实施例相关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总结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自然会构思出处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各种其它实施例、修改以及变形。例如,端子的交替布置不是必须有规则的。此外,端子在左、右半体部上的布局不是必须相同。此外,左、右半体部不是必须轴对称的。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连接器。

Claims (36)

1.一种连接器,其中,包括:
左右一对的半体部,各半体部包括连接器本体和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多个端子;以及
加强支架,安装于各半体部的连接器本体抵接而形成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的两端的本体端部上,并将两个所述半体部结合而成为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被安装于基板上的所述连接器;
其中,各连接器本体包括:凸部,在连接器本体的纵向上延伸,用于保持所述多个端子;延长端部,连接于所述凸部的纵向两端;以及端壁部,从所述延长端部朝向对向的半体部延伸;
而且其中,各本体端部包括相互抵接的左、右端壁部以及所述端壁部从其延伸的左、右延长端部。
2.一种连接器,包括:
第一主体部,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端主体部、第二端主体部,
所述第一本体沿纵向延伸并从其第一端延伸至其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主体部包括第一延长端部和第一端壁部,所述第一延长端部从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一端沿纵向延伸,所述第一端壁部从所述第一延长端部沿横向延伸到第一结合面,
所述第二端主体部包括第二延长端部和第二端壁部,所述第二延长端部从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二端沿纵向延伸,所述第二端壁部从所述第二延长端部沿横向延伸到第二结合面;
第二主体部,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三端主体部、第四端主体部,
所述第二本体沿纵向延伸并从其第一端延伸至其第二端,
所述第三端主体部包括第三延长端部和第三端壁部,所述第三延长端部从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一端沿纵向延伸,所述第三端壁部从所述第三延长端部沿横向延伸到第三结合面,
所述第四端主体部包括第四延长端部和第四端壁部,所述第四延长端部从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二端沿纵向延伸,所述第四端壁部从所述第四延长端部沿横向延伸到第四结合面;
至少一个第一端子,能够操作地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所述第一本体相关联;
至少一个第二端子,能够操作地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所述第二本体相关联;
第一加强支架;以及
第二加强支架,
当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所述第一端主体部的所述第一结合面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所述第三端主体部的所述第三结合面抵接时,所述第一加强支架与所述第一端主体部和所述第三端主体部接合,当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所述第二端主体部的所述第二结合面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所述第四端主体部的所述第四结合面抵接时,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与所述第二端主体部和所述第四端主体部接合,使得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结合在一起而成为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被安装于基板上的所述连接器。
3.一种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包括左右一对的半体部,各半体部包括连接器本体和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多个端子,
其中,各连接器本体沿纵向延伸,并包括用于保持所述多个端子的凸部,
在左右半体部之间在纵向上限定的空间为细长的凹槽部,所述细长的凹槽部为在上下方向上对所述连接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敞开的贯穿孔,所述上下方向与所述纵向正交,
每个端子包括尾部和接触部,所述尾部从所述连接器本体沿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纵向均正交,
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组端子和第二组端子,所述第一组端子中的端子分别与所述第二组端子中的端子在投影方向上位置交替,
所述第一组端子被定位成尾部在宽度方向上向内突出且接触部露出于所述凸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组端子被定位成尾部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且接触部露出于所述凸部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还包括:
加强支架,安装于各半体部的连接器本体抵接而形成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的两端的本体端部上并将两个所述半体部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各所述连接器本体还包括:
延长端部,连接于所述凸部的纵向两端;以及端壁部,从所述延长端部朝向对向的半体部延伸;
各本体端部包括相互抵接的左、右端壁部以及所述端壁部从其延伸的左、右延长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加强支架包括:
上板,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一对端壁挟持板,连接于所述上板的两侧缘以挟持所述端壁部;
一对延长端挟持板,其接于所述上板的两端以挟持所述延长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上板包括:端壁上表面覆部,面向所述端壁部的上表面;延长端上表面覆部,连接于所述端壁上表面覆部的两端以面向所述延长端部的上表面;
所述端壁挟持板包括面向所述端壁部的外侧面和内侧面的端壁外侧面覆部和端壁内侧面覆部;
所述延长端挟持板包括:脚部,连接于所述延长端上表面覆部的外侧端以面向所述延长端部的外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壁部包括厚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厚部的下侧的薄部;
而所述延长端部包括厚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厚部的下侧的薄部;
而且其中,在安装于所述本体端部之前的所述加强支架中,所述端壁挟持板的最接近部分之间的间隔比与所述端壁部的厚部对应的位置处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之间的间隔窄,而所述延长端挟持板的最接近部分之间的间隔比与所述延长端部的厚部对应的位置处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隔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壁部的外侧面包括位于与所述厚部对应的外侧凸面和与所述薄部对应的外侧凹面之间的台阶;
所述端壁部的内侧面包括位于与所述厚部对应的内侧凸面和与所述薄部对应的内侧凹面之间的台阶;以及
所述延长端部的外侧面包括位于与所述厚部对应的外侧凸面和与所述薄部对应的外侧凹面之间的台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加强支架包括形成在所述端壁外侧面覆部、所述端壁内侧面覆部以及所述脚部上并与所述台阶接合的锁定突起。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壁部的上表面和所述延长端部的上表面从所述凸部的上表面凹入,
所述端壁部的外侧面从所述延长端部的端面凹入,
所述端壁部的内侧面从端壁基部内侧面凹入,
所述延长端部的外侧面从所述凸部的外侧面凹入,
所述上板不突出于所述凸部的上表面,
所述端壁挟持板不突出于所述本体端部的露出侧面,
所述延长端挟持板不突出于所述凸部的外侧面。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各所述端子通过成形方法与所述连接器本体一体化。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本体还具有底板部,所述凸部一体形成于所述底板部的上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底板部具有下部安装面,所述尾部露出于所述下部安装面。
15.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3-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以及与所述连接器嵌合的配合连接器。
16.一种连接器,其中,包括:
左右一对的半体部,各半体部包括连接器本体和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多个端子;以及
加强支架,用于将两个所述半体部结合而成为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被安装于基板上的所述连接器;
其中,各半体部的连接器本体具有在两端形成的本体端部,
各连接器本体包括:凸部,在连接器本体的纵向上延伸,用于保持所述多个端子;延长端部,连接于所述凸部的纵向两端;以及端壁部,从所述延长端部朝向对向的半体部延伸;
而且其中,各本体端部包括相互抵接的左、右端壁部以及所述端壁部从其延伸的左、右延长端部,
所述加强支架包括:上板,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一对端壁挟持板,连接至所述上板的两侧边缘以覆盖所述端壁部;一对延长端挟持板,连接至所述上板的两端以挟持所述延长端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上板包括:端壁上表面覆部,面向所述端壁部的上表面;延长端上表面覆部,连接于所述端壁上表面覆部的两端以面向所述延长端部的上表面;
所述端壁挟持板包括面向所述端壁部的外侧面和内侧面的端壁外侧面覆部和端壁内侧面覆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壁部包括厚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厚部的下侧的薄部;
而所述延长端部包括厚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厚部的下侧的薄部;
在安装于所述本体端部之前的所述加强支架中,所述端壁挟持板的最接近部分之间的间隔比与所述端壁部的厚部对应的位置处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之间的间隔窄,而所述延长端挟持板的最接近部分之间的间隔比与所述延长端部的厚部对应的位置处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隔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壁部的外侧面包括位于与所述厚部对应的外侧凸面和与所述薄部对应的外侧凹面之间的台阶;
所述端壁部的内侧面包括位于与所述厚部对应的内侧凸面和与所述薄部对应的内侧凹面之间的台阶;以及
所述延长端部的外侧面包括位于与所述厚部对应的外侧凸面和与所述薄部对应的外侧凹面之间的台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加强支架包括形成在所述端壁外侧面覆部、所述端壁内侧面覆部上并与所述台阶接合的锁定突起。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壁部的上表面和所述延长端部的上表面从所述凸部的上表面凹入,
所述端壁部的外侧面从所述延长端部的端面凹入,
所述端壁部的内侧面从端壁基部内侧面凹入,
所述延长端部的外侧面从所述凸部的外侧面凹入,
所述上板不突出于所述凸部的上表面,
所述端壁挟持板不突出于所述本体端部的露出侧面。
22.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2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以及与所述连接器嵌合的配合连接器。
23.一种连接器,包括:
第一主体部,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端主体部、第二端主体部,
所述第一本体沿纵向延伸并从其第一端延伸至其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主体部包括第一延长端部和第一端壁部,所述第一延长端部从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一端沿纵向延伸,
所述第二端主体部包括第二延长端部和第二端壁部,所述第二延长端部从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二端沿纵向延伸;
第二主体部,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三端主体部、第四端主体部,
所述第二本体沿纵向延伸并从其第一端延伸至其第二端,
所述第三端主体部包括第三延长端部和第三端壁部,所述第三延长端部从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一端沿纵向延伸,
所述第四端主体部包括第四延长端部和第四端壁部,所述第四延长端部从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二端沿纵向延伸;
至少一个第一端子,能够操作地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所述第一本体相关联;
至少一个第二端子,能够操作地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所述第二本体相关联;
第一加强支架;以及
第二加强支架,
所述第一加强支架与所述第一端主体部和所述第三端主体部接合,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与所述第二端主体部和所述第四端主体部接合,使得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结合在一起而成为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被安装于基板上的所述连接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端壁部从所述第一延长端部沿横向延伸至第一表面,
所述第二端壁部从所述第二延长端部沿横向延伸至第二表面,
所述第三端壁部从所述第三延长端部沿横向延伸至第三表面,
所述第四端壁部从所述第四延长端部沿横向延伸至第四表面,
当所述第一加强支架与所述第一端主体部和所述第三端主体部接合时,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彼此相向,
当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与所述第二端主体部和所述第四端主体部接合时,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彼此相向。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当所述第一加强支架与所述第一端主体部和所述第三端主体部接合时,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彼此抵接,
当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与所述第二端主体部和所述第四端主体部接合时,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彼此抵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具有从其第一边缘沿横向延伸至其第二边缘的端壁外侧面覆部,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在横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的端壁外侧面覆部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加强支架具有从其第一边缘沿横向延伸至其第二边缘的端壁外侧面覆部,
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在横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端壁外侧面覆部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具有从其第一边缘沿横向延伸至其第二边缘的端壁内侧面覆部,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在横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的端壁内侧面覆部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加强支架具有从其第一边缘沿横向延伸至其第二边缘的端壁内侧面覆部,
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在横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端壁内侧面覆部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具有从其第一边缘沿横向延伸至其第二边缘的端壁外侧面覆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在横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的端壁外侧面覆部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
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具有从其第一边缘沿横向延伸至其第二边缘的端壁内侧面覆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在横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的端壁内侧面覆部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在纵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的端壁外侧面覆部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的端壁内侧面覆部之间。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具有将所述第一加强支架的端壁外侧面覆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加强支架的端壁内侧面覆部的端壁上表面覆盖部。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加强支架的端壁外侧面覆部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的端壁内侧面覆部在纵向方向上不在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之间彼此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加强支架具有从其第一边缘沿横向延伸至其第二边缘的端壁外侧面覆部,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在横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端壁外侧面覆部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
所述第二加强支架具有从其第一边缘沿横向延伸至其第二边缘的端壁内侧面覆部,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在横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端壁内侧面覆部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
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在纵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端壁外侧面覆部与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端壁内侧面覆部之间。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加强支架具有将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端壁外侧面覆部连接至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端壁内侧面覆部的端壁上表面覆盖部。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端壁外侧面覆部与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端壁内侧面覆部在纵向方向上不在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之间彼此连接。
36.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3-3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以及与所述连接器嵌合的配合连接器。
CN202110490970.4A 2018-08-22 2019-08-20 连接器 Active CN1132245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0970.4A CN113224576B (zh) 2018-08-22 2019-08-20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5276A JP7253337B2 (ja) 2018-08-22 2018-08-22 コネクタ
JP2018-155276 2018-08-22
CN201910772156.4A CN110858685B (zh) 2018-08-22 2019-08-20 连接器
CN202110490970.4A CN113224576B (zh) 2018-08-22 2019-08-20 连接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72156.4A Division CN110858685B (zh) 2018-08-22 2019-08-20 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4576A CN113224576A (zh) 2021-08-06
CN113224576B true CN113224576B (zh) 2023-05-12

Family

ID=6958653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72156.4A Active CN110858685B (zh) 2018-08-22 2019-08-20 连接器
CN202110490970.4A Active CN113224576B (zh) 2018-08-22 2019-08-20 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72156.4A Active CN110858685B (zh) 2018-08-22 2019-08-20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784616B2 (zh)
JP (3) JP7253337B2 (zh)
KR (5) KR102232016B1 (zh)
CN (2) CN1108586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3337B2 (ja) 2018-08-22 2023-04-0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7026025B2 (ja) * 2018-08-24 2022-02-2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コネクタ
US11095059B2 (en) 2019-04-25 2021-08-17 Molex, Llc Connector
JP7364363B2 (ja) * 2019-04-25 2023-10-18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TWI750832B (zh) * 2019-10-11 2021-12-21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組
JP7210415B2 (ja) * 2019-10-11 2023-01-23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D949798S1 (en) * 2019-12-06 2022-04-26 Samtec, Inc. Connector
JP7454995B2 (ja) * 2020-05-11 2024-03-25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対
JP2022028182A (ja) * 2020-08-03 2022-02-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コネク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0283A (ja) * 1997-07-15 1999-0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コネクタ
US7059908B2 (en) * 2004-08-18 2006-06-13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
JP2014056762A (ja) * 2012-09-13 2014-03-27 Alps Electric Co Ltd レセプタクル型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098413A (zh) * 2014-04-17 2015-11-2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5703140A (zh) * 2014-12-12 2016-06-22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82383U (zh) * 1986-11-17 1988-05-30
JP3617220B2 (ja) 1996-11-26 2005-02-0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1503187A (ja) 1997-07-30 2001-03-06 ザ ウィタカ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電気コネクタ
JP3368471B2 (ja) 1999-10-25 2003-01-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WO2006105485A1 (en) 2005-03-31 2006-10-05 Molex Incorporated High-density, robust connector with dielectric insert
JP4802959B2 (ja) * 2006-09-29 2011-10-2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8087942B2 (en) * 2008-10-30 2012-01-03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US7845982B1 (en) * 2009-07-08 2010-12-07 Compupack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ort socket
JP4954253B2 (ja) * 2009-09-11 2012-06-13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369125B2 (ja) * 2011-02-01 2013-12-1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748334B2 (ja) 2011-05-31 2015-07-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JP5685216B2 (ja) 2012-03-29 2015-03-1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US8858239B2 (en) * 2012-06-19 2014-10-1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blind mating for board to board use
US9124011B2 (en) * 2013-02-27 2015-09-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nector, and header and socket to be used in the same
CN105027360A (zh) * 2013-02-27 2015-11-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JP6199666B2 (ja) * 2013-09-04 2017-09-20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887326B2 (ja) * 2013-12-12 2016-03-1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537890B2 (ja) * 2014-09-26 2019-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4118348U (zh) * 2014-09-30 2015-01-21 电连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合件
JP6513509B2 (ja) * 2015-07-01 2019-05-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
CN106356656A (zh) * 2015-07-17 2017-01-25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
JP2017162774A (ja) * 2016-03-11 2017-09-1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17204433A (ja) * 2016-05-13 2017-11-1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399063B2 (ja) * 2016-09-07 2018-10-0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CN207426302U (zh) * 2017-10-27 2018-05-29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JP7253337B2 (ja) 2018-08-22 2023-04-0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0283A (ja) * 1997-07-15 1999-0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コネクタ
US7059908B2 (en) * 2004-08-18 2006-06-13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
JP2014056762A (ja) * 2012-09-13 2014-03-27 Alps Electric Co Ltd レセプタクル型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098413A (zh) * 2014-04-17 2015-11-2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5703140A (zh) * 2014-12-12 2016-06-22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10890A1 (en) 2021-07-08
JP2022103291A (ja) 2022-07-07
KR20210093201A (ko) 2021-07-27
KR20210033965A (ko) 2021-03-29
KR20200022352A (ko) 2020-03-03
KR102507203B1 (ko) 2023-03-08
KR102407428B1 (ko) 2022-06-10
KR102338559B1 (ko) 2021-12-14
JP7361839B2 (ja) 2023-10-16
KR20230035021A (ko) 2023-03-10
JP2020030934A (ja) 2020-02-27
CN110858685A (zh) 2020-03-03
JP2022103329A (ja) 2022-07-07
US20200067227A1 (en) 2020-02-27
CN113224576A (zh) 2021-08-06
JP7445703B2 (ja) 2024-03-07
US10784616B2 (en) 2020-09-22
JP7253337B2 (ja) 2023-04-06
US20200373703A1 (en) 2020-11-26
KR20210093202A (ko) 2021-07-27
CN110858685B (zh) 2021-07-02
US11424569B2 (en) 2022-08-23
KR102232016B1 (ko) 2021-03-25
US10985491B2 (en)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24576B (zh) 连接器
TWI609531B (zh) 板對板連接器總成及連接器
CN111934110B (zh) 连接器
CN111864427B (zh) 连接器
JP7403614B2 (ja) コネクタ
JP2023115112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