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1371A - 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1371A
CN113221371A CN202110571127.9A CN202110571127A CN113221371A CN 113221371 A CN113221371 A CN 113221371A CN 202110571127 A CN202110571127 A CN 202110571127A CN 113221371 A CN113221371 A CN 113221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critical
landslide
sliding surface
side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11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1371B (zh
Inventor
袁维
谭捍华
马文君
黄启舒
韩振中
李斌
彭夔
王�华
孟庆生
谢勇
曹少辉
胡凯
赵剑
丁瑞
邱浩浩
屈晓英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Province Quality And Safety Traffic Engineering Monitoring And Inspection Center Co ltd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Province Quality And Safety Traffic Engineering Monitoring And Inspection Center Co ltd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Province Quality And Safety Traffic Engineering Monitoring And Inspection Center Co ltd,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Province Quality And Safety Traffic Engineering Monitoring And Inspec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711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213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21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1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1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1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地质分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边坡的探测数据,并根据探测数据建立边坡三维模型;获取边坡三维模型中的滑坡周界范围;在滑坡周界范围内设置多条铅直线,并在每条铅直线上设置多个第一离散点;将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滑坡临界状态,并获取各个第一离散点对应的交底变化值;将内部滑动面位置点进行曲面拟合,生成待测边坡的临界滑动面;内部滑动面位置点为每条铅直线上角度变化值最大的第一离散点。本发明提供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能够准确搜索到边坡临界滑动面,避免人工判断的主观性,为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减小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滑坡是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破坏性强,一旦出现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边坡的防护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判断边坡是否需要加强防护措施,需要定性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寻找边坡临界滑动面。目前确定边坡临界滑动面主要依据地质工作者的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准确性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能够准确高效的确定待测边坡的临界滑动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边坡的探测数据,并根据所述探测数据建立边坡三维模型;
获取所述边坡三维模型中的滑坡周界范围;
在所述滑坡周界范围内设置多条铅直线,并在每条铅直线上设置多个第一离散点;
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滑坡临界状态,并获取各个第一离散点对应的角度变化值;
将内部滑动面位置点进行曲面拟合,生成所述待测边坡的临界滑动面;所述内部滑动面位置点为每条铅直线上角度变化值最大的第一离散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装置,包括: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获取待测边坡的探测数据,并根据所述探测数据建立边坡三维模型;
滑坡周界范围建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边坡三维模型中的滑坡周界范围;
第一离散点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滑坡周界范围内设置多条铅直线,并在每条铅直线上设置多个第一离散点;
角度变化值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滑坡临界状态,并获取各个第一离散点对应的角度变化值;
临界滑动面生成模块,用于将内部滑动面位置点进行曲面拟合,生成所述待测边坡的临界滑动面;所述内部滑动面位置点为每条铅直线上角度变化值最大的第一离散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边坡的探测数据,并根据探测数据建立边坡三维模型;获取边坡三维模型中的滑坡周界范围;在滑坡周界范围内设置多条铅直线,并在每条铅直线上设置多个第一离散点;将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滑坡临界状态,并获取各个第一离散点对应的交底变化值;将内部滑动面位置点进行曲面拟合,生成待测边坡的临界滑动面;内部滑动面位置点为每条铅直线上角度变化值最大的第一离散点。本发明提供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能够准确搜索到边坡临界滑动面,避免人工判断的主观性,为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减小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坡三维模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坡三维模型中铅直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坡三维模型中第一离散点的变化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坡三维模型中角度变化值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临界滑动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坡三维模型中水平线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1至S105。
S101:获取待测边坡的探测数据,并根据所述探测数据建立边坡三维模型。
具体的,所述探测数据包括所述待测边坡的尺寸数据、边界条件数据以及土体性质数据。该模型可以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坡三维模型的示意图。参见图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边坡三维模型施加全约束边界条件,岩体材料重度取22.5kN/m3,特征参数mb为1.23590、特征参数s为0.00024、特征参数a为0.53127,弹性模量为1140MPa,泊松比为0.36。图2中,H=50m,坡角β=45°,宽高比W/H=2。Z轴方向为铅直方向,平面XOY为水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S101包括: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均分为左右两部分,并将其中一部分作为目标进行S102至S105的步骤。由于全约束边界条件下的边坡三维模型具有对称性,因此可以仅针对一侧模型进行分析计算。
S102:获取所述边坡三维模型中的滑坡周界范围。
S103:在所述滑坡周界范围内设置多条铅直线,并在每条铅直线上设置多个第一离散点。
图3示出了边坡三维模型的剖面中铅直线的示意图。图3中310为滑坡周界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S103可以包括:在所述滑坡周界范围内等距设置多条铅直线;在每条铅直线上等距设置多个第一离散点。
可选的,相邻铅直线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第一离散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S103可以包括:在所述滑坡周界范围内随机设置多条铅直线;在每条铅直线上随机设置多个第一离散点。
S104: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滑坡临界状态,并获取各个第一离散点对应的角度变化值。
在本实施例中,S104可以包括:使用强度折减法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所述滑坡临界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强度折减法可以考虑岩土体的本构关系和变形应力的影响,能够模拟计算复杂的地质地貌情况,准确确定边坡临界状态。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强度折减法使用等效强度参数的Mohr-Coulomb准则代替Hoek-Brown准则进行计算,且设置等效摩擦角为53.6°,等效黏结力为91.6KPa。
在一些实施例中,S104可以包括:
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所述滑坡临界状态,并获取每条铅直线在所述滑动临界状态下对应的变形铅直线;
获取目标第一离散点在目标变形铅直线上的目标线段;所述目标第一离散点为任一所述第一离散点;所述目标变形铅直线为所述目标离散点所在的变形铅直线;所述目标线段为以所述目标第一离散点为中心、沿所述目标变形铅直线方向、预设长度的线段;
获取所述目标线段与铅直方向的夹角数值,作为所述目标第一离散点对应的角度变化值。
当边坡三维模型处于滑坡临界状态时,边坡岩土体不稳定,模型中的各点相对于初始的状态存在位移。其中,将要发生滑坡的滑动体中的点,位移较大,剩余的稳定体中的点,位移较小。处于临界滑动面的第一离散点,其对应的目标线段一端处于稳定体中,另一端处于滑动体中,两端的位移情况差异较大,因此目标线段与铅直方向的夹角数值也较大。通过判断各个变形铅直线上角度变化值最大的第一离散点,即可确定临界滑动面的走向。
图4示出了边坡三维模型内部的第一离散点示意图。其中图4(a)为边坡三维模型处于初始的稳定状态时,铅直线上各个第一离散点对应的线段的示意图,图4(b)为边坡三维模型处于滑动临界状态时,变形铅直线上各个第一离散点对应的线段的示意图。
图4中410为滑动面,线段401至线段405为同一铅直线上沿坡深方向等距布置的离散点对应的线段。各个线段为以离散点为中心的,用于计算倾斜变形造成的空间倾斜角度的一段线段。当边坡处于临界破坏状态时,三维边坡内部会产生不同方向的位移变形。线段401和线段402全部位于滑动体中,其角度变化值由滑动体产生的不同方向的单元变形和滑动位置造成。线段404和线段405全部位于稳定体中,其角度变化值由稳定体产生的不同方向的单元变形位移造成。而线段403的两端分别位于滑动体和稳定体中,线段403对应的第一离散点位于滑动面附近,其角度变化值由滑动体查收的不同方向的位移和稳定体产生的不同方向的位移造成。由于滑动体的位移包括单元变形和滑动变形,稳定体的位移仅包括单元变形,因此线段403上端的位移大于低端的位移,线段403的角度变化值最大。通过确定各个铅直线上角度变化值最大的第一离散点,就可以确定临界滑动面。
图5示出了边坡三维模型内部目标线段与铅直方向的夹角示意图。图5中,AO为初始的稳定状态时的目标线段,其长度为d。经过强度折减法计算,在滑动临界状态时,目标线段变换为A’O’。B’O’为与AO平行的线段,即铅直方向的线段。角度变化值即为∠A’O’B’。在图5中,存在几何对应关系:
Figure BDA0003082625800000061
其中,x1、y1、z1分别为A’和A点在X、Y、Z方向的位移,x2、y2、z2分别为B’和B点在X、Y、Z方向的位移,α为角度变化值。
S105:将内部滑动面位置点进行曲面拟合,生成所述待测边坡的临界滑动面;所述内部滑动面位置点为每条铅直线上角度变化值最大的第一离散点。
具体的,临界滑动面为边坡内部的曲面。
图6示出了待测边坡的临界滑动面示意图。其中,图6(a)为将内部滑动面位置点相连生成的初始临界滑动面,图6(b)为平滑处理后的临界滑动面,图6(c)示出了待测边坡的临界滑动面在边坡三维模型中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S102可以包括步骤S201至S203。
S201:在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的上表面设置多条水平线,并在每条水平线上设置多个第二离散点。
图7示出了在边坡三维模型的上表面设置水平线的示意图。参见图7(a),在边坡三维模型的上表面平行等距的设置多条水平线。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b),在边坡三维模型的上表面平行等距的设置多条直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S201包括:获取所述边坡三维模型在临界破坏状态时的滑坡范围,并将所述滑坡范围作为所述临界滑动面的搜索范围。在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的上表面的所述搜索范围内,设置多条水平线。
具体的,根据边坡三维模型在临界破坏状态时的位移云图确定上述滑坡范围,从而确定临界滑动面的搜索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S201包括:在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的上表面平行等距设置多条水平线;在每条水平线上等距设置多个第二离散点。
S202: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所述滑坡临界状态,并获取各个第二离散点对应的角度变化值。
在本实施例中,S202可以包括:使用强度折减法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所述滑坡临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S202可以包括: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所述滑坡临界状态,并获取每条水平线在所述滑动临界状态下的变形水平线。获取目标第二离散点在目标变形水平线上的目标线段;目标第二离散点为任一第二离散点;目标变形水平线为目标第二离散点所在的变形水平线;目标线段为以目标第二离散点为中心、沿所述目标变形水平线方向、预设长度的线段。获取所述目标线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数值,作为目标第二离散点对应的角度变化值。
若某个第二离散点对应的线段位于边坡三维模型的边界附近,端点处于全约束边界之外,则将该端点置于搜索范围的边界上,且不改变该线段的方向。
S203:将滑坡周界位置点进行曲线拟合,生成所述滑坡周界范围;所述滑坡周界位置点为每条水平线上角度变化值最大的第二离散点。
首先确定搜索范围,再确定滑坡周界范围,最终在滑坡周界范围内确定临界滑动面,可以有效减小计算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仅通过边坡三维模型的内部的位移数据进行倾斜变形的计算,准确的确定边坡的临界滑动面,避免依据人为经验判断的主观性,具有工程实践意义。准确确定边坡的滑动临界面可以为边坡的防护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避免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频临界滑动面确定装置80可以包括:模型建立模块810、滑坡周界范围建立模块820、第一离散点设置模块830、角度变化值获取模块840、临界滑动面生成模块850。
模型建立模块810,用于获取待测边坡的探测数据,并根据所述探测数据建立边坡三维模型。
滑坡周界范围建立模块820,用于获取所述边坡三维模型中的滑坡周界范围。
第一离散点设置模块830,用于在所述滑坡周界范围内设置多条铅直线,并在每条铅直线上设置多个第一离散点。
角度变化值获取模块840,用于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滑坡临界状态,并获取各个第一离散点对应的角度变化值。
临界滑动面生成模块850,用于将内部滑动面位置点进行曲面拟合,生成所述待测边坡的临界滑动面;所述内部滑动面位置点为每条铅直线上角度变化值最大的第一离散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装置可以仅通过边坡三维模型的内部的位移数据进行倾斜变形的计算,准确的确定边坡的临界滑动面,避免依据人为经验判断的主观性,具有工程实践意义。准确确定边坡的滑动临界面可以为边坡的防护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避免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坡周界范围建立模块820可以包括第一离散点设置单元、角度变化值获取单元、滑坡周界范围生成单元。
第一离散点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的上表面设置多条水平线,并在每条水平线上设置多个第二离散点。
角度变化值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所述滑坡临界状态,并获取各个第一离散点对应的角度变化值。
滑坡周界范围生成单元,用于将滑坡周界位置点进行曲线拟合,生成所述滑坡周界范围;所述滑坡周界位置点为每条水平线上角度变化值最大的第二离散点。
第一离散点设置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边坡三维模型在临界破坏状态时的滑坡范围,并将所述滑坡范围作为所述临界滑动面的搜索范围。在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的上表面的所述搜索范围内,设置多条水平线。
第一离散点设置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的上表面平行等距设置多条水平线。在每条水平线上等距设置多个第二离散点。
第一离散点设置模块830具体用于:在所述滑坡周界范围内等距设置多条铅直线。在每条铅直线上等距设置多个第一离散点。
角度变化值获取模块840具体用于:使用强度折减法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所述滑坡临界状态。
角度变化值获取模块840还用于: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所述滑坡临界状态,并获取每条铅直线在所述滑动临界状态下的变形铅直线。获取目标第一离散点在目标变形铅直线上的目标线段;所述目标第一离散点为任一所述第一离散点;所述目标变形铅直线为所述目标离散点所在的变形铅直线;所述目标线段为以所述目标第一离散点为中心、沿所述目标变形铅直线方向、预设长度的线段。获取所述目标线段与铅直方向的夹角数值,作为所述目标第一离散点对应的角度变化值。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90包括:处理器900、存储器910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910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9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920,例如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程序。所述处理器9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920时实现上述各个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1至S105。或者,所述处理器9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920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8所示模块810至850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920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910中,并由所述处理器90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920在所述终端设备90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920可以被分割成模型建立模块、滑坡周界范围建立模块、第一离散点设置模块、角度变化值获取模块、临界滑动面生成模块(虚拟装置中的模块)。
所述终端设备90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900、存储器91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仅仅是终端设备9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9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90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910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9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90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910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9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9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910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9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910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910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测边坡的探测数据,并根据所述探测数据建立边坡三维模型;
获取所述边坡三维模型中的滑坡周界范围;
在所述滑坡周界范围内设置多条铅直线,并在每条铅直线上设置多个第一离散点;
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滑坡临界状态,并获取各个第一离散点对应的角度变化值;
将内部滑动面位置点进行曲面拟合,生成所述待测边坡的临界滑动面;所述内部滑动面位置点为每条铅直线上角度变化值最大的第一离散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边坡三维模型中的滑坡周界范围,包括:
在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的上表面设置多条水平线,并在每条水平线上设置多个第二离散点;
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所述滑坡临界状态,并获取各个第二离散点对应的角度变化值;
将滑坡周界位置点进行曲线拟合,生成所述滑坡周界范围;所述滑坡周界位置点为每条水平线上角度变化值最大的第二离散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的上表面设置多条水平线,包括:
获取所述边坡三维模型在临界破坏状态时的滑坡范围,并将所述滑坡范围作为所述临界滑动面的搜索范围;
在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的上表面的所述搜索范围内,设置多条水平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的上表面设置多条水平线,并在每条水平线上设置多个第二离散点,包括:
在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的上表面平行等距设置多条水平线;
在每条水平线上等距设置多个第二离散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滑坡周界范围内设置多条铅直线,并在每条铅直线上设置多个第一离散点,包括:
在所述滑坡周界范围内等距设置多条铅直线;
在每条铅直线上等距设置多个第一离散点。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滑坡临界状态,包括:
使用强度折减法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所述滑坡临界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滑坡临界状态,并获取各个第一离散点对应的角度变化值,包括:
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所述滑坡临界状态,并获取每条铅直线在所述滑动临界状态下对应的变形铅直线;
获取目标第一离散点在目标变形铅直线上的目标线段;所述目标第一离散点为任一所述第一离散点;所述目标变形铅直线为所述目标第一离散点所在的变形铅直线;所述目标线段为以所述目标第一离散点为中心、沿所述目标变形铅直线方向、预设长度的线段;
获取所述目标线段与铅直方向的夹角数值,作为所述目标第一离散点对应的角度变化值。
8.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获取待测边坡的探测数据,并根据所述探测数据建立边坡三维模型;
滑坡周界范围建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边坡三维模型中的滑坡周界范围;
第一离散点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滑坡周界范围内设置多条铅直线,并在每条铅直线上设置多个第一离散点;
角度变化值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边坡三维模型置于滑坡临界状态,并获取各个第一离散点对应的角度变化值;
临界滑动面生成模块,用于将内部滑动面位置点进行曲面拟合,生成所述待测边坡的临界滑动面;所述内部滑动面位置点为每条铅直线上角度变化值最大的第一离散点。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571127.9A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3221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1127.9A CN113221371B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1127.9A CN113221371B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1371A true CN113221371A (zh) 2021-08-06
CN113221371B CN113221371B (zh) 2023-04-11

Family

ID=77098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1127.9A Active CN113221371B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2137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0265A (zh) * 2023-02-08 2023-03-28 西南交通大学 渐变型滑坡滑面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688784A (zh) * 2024-02-02 2024-03-1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于等效摩擦系数和趋势分析的滑坡威胁范围成图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8862A (zh) * 2016-03-15 2016-07-27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一种确定边坡临界滑动面的位移分析方法
CN107067333A (zh) * 2017-01-16 2017-08-18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寒高海拔高陡边坡稳定性监控方法
CN107908890A (zh) * 2017-11-27 2018-04-1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软岩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及监测、支护方法
CN109389679A (zh) * 2018-09-25 2019-02-26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坡面受拉力作用的球冠形边坡安全系数计算方法
CN111504268A (zh) * 2020-04-22 2020-08-07 深圳市地质局 一种土质边坡险情智能预警预报方法
CN111695280A (zh) * 2020-05-29 2020-09-22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临界位移等值线的多阶边坡多级滑动面的搜索方法
CN212623073U (zh) * 2020-07-07 2021-02-26 山西维度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陡边坡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8862A (zh) * 2016-03-15 2016-07-27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一种确定边坡临界滑动面的位移分析方法
CN107067333A (zh) * 2017-01-16 2017-08-18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寒高海拔高陡边坡稳定性监控方法
CN107908890A (zh) * 2017-11-27 2018-04-1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软岩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及监测、支护方法
CN109389679A (zh) * 2018-09-25 2019-02-26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坡面受拉力作用的球冠形边坡安全系数计算方法
CN111504268A (zh) * 2020-04-22 2020-08-07 深圳市地质局 一种土质边坡险情智能预警预报方法
CN111695280A (zh) * 2020-05-29 2020-09-22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临界位移等值线的多阶边坡多级滑动面的搜索方法
CN212623073U (zh) * 2020-07-07 2021-02-26 山西维度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陡边坡检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 YOUSSEF ABDEL MASSIH ET AL.: "Application of reliability analysis on seismic slope stability",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COMPUTATIONAL TOOLS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
T-K NIAN ET AL.: "Three-demensional strength-reducti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lopes geometric effects",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
孙冠华等: "基于等效塑性应变的三维边坡滑面搜索", 《岩土力学》 *
岳建朋: "基于地表倾斜变形监测仪器的铁路边坡监测预警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0265A (zh) * 2023-02-08 2023-03-28 西南交通大学 渐变型滑坡滑面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688784A (zh) * 2024-02-02 2024-03-1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于等效摩擦系数和趋势分析的滑坡威胁范围成图方法
CN117688784B (zh) * 2024-02-02 2024-05-17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于等效摩擦系数和趋势分析的滑坡威胁范围成图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1371B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21371B (zh) 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20130156292A1 (en) Compu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data of product for use in construction of point cloud
CN105842676B (zh) 一种雷达盲区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1192307B (zh) 点云三角网格面构建方法
CN109085321B (zh) 岩石细观力学参数的标定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150109290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noise points in point clouds
CN108509698B (zh) 滑坡体土体的力学参数反演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283082B (zh) 质心轨迹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机器人
Dong et al. A fast method for fracture intersection detection in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s
Lin et al. An accurate meshless collocation technique for solving two-dimensional hyperbolic telegraph equations in arbitrary domains
US20190085684A1 (en) Method, device and terminal for determining borehole cross-sectional shape
US20160123722A1 (en) Compu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thickness
CN109582988B (zh) 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振动应力监测用应变片位置的确定方法
CN110736400A (zh) 一种考虑岩石内部构造的水下钻孔爆破振速计算方法
JP2020201146A (ja) パラメータ推定装置、パラメータ推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808132B (zh) 三维网络模型质量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Zhang et al. Numerical manifold method based on isogeometric analysis
CN113378435A (zh) 粒子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32524B (zh) 一种确定储层改造体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52754B (zh) 隧道衬砌力学响应的分析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728163A (zh) 大气特征层检测方法及装置
TWI406189B (zh) 點雲三角網格面構建方法
CN110766794B (zh) 断层几何结构获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3808646A (zh) 测量颗粒材料线分形维数的图像分析仪及其方法
CN108312179B (zh) 基于机械臂的弹性零件测试方法、装置及机械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