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19549B - 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19549B
CN113219549B CN202110509680.XA CN202110509680A CN113219549B CN 113219549 B CN113219549 B CN 113219549B CN 202110509680 A CN202110509680 A CN 202110509680A CN 113219549 B CN113219549 B CN 1132195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water
receiver
wire
receiv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96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19549A (zh
Inventor
王光进
林水泉
彭磊
杨成松
赵冰
胡斌
孔祥云
张超
李小双
周汉民
陈结
黄劲松
何青源
刘坚
田森
钟文
韩亚兵
袁利伟
张成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5096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195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19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19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19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195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属于岩土工程、矿业工程技术领域。该模型试验装置,包括监测系统,渗流、管涌成型系统及库型控制系统;本装置能够人为地制造渗流或管涌,然后增大该处流量强度,加速渗流以及管涌过程从而达到溃坝目的,并且能通过地面磁共振(SNMR)地下水探测系统,观测尾矿中水流动途径和集中区,最终通过高速摄像仪把溃坝经过记录下来。

Description

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属于岩土工程、矿业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我国12种大宗矿产每年尾矿排放量约3亿t,作为矿山充填或综合利用的尾矿仅仅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尾矿采用构筑尾矿库的方式储存。Lemphers等对世界范围内3500个尾矿库进行统计,发现每年平均有2~5个尾矿库发生溃坝,尾矿库的溃坝事件发生的概率为水库溃坝10倍以上。尾矿库作为金属非金属矿山的重大危险源之一,在世界93种事故、公害的隐患中,尾矿库事故名列第18位。所以开展尾矿库溃坝相关的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保护下游生命财产安全和周边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尾矿库土体大多处于疏松状态,降雨、库水位变动、渗流等因素均易诱发尾矿库溃坝事故,并造成严重的后果。吴宗之等对国外溃坝事故统计分析,发现诱因是渗透破坏导致尾矿库溃坝的事故量排第一,占44.6%,接近溃坝事故的一半;而诱因是洪水漫顶和地震液化导致尾矿库溃坝的事故量排第二位,均占19.6%。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尾矿库溃坝的因素、溃坝机理、溃坝过程及下游泥砂运行演进规律都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针对尾矿库在渗流破坏条件下发生溃坝的物理模型实验研究还有待深入,针对洪水漫顶、地震破坏的实验装置较多,对尾矿库渗流管涌破坏实验研究较少。并且能够实现尾矿库渗流管涌破坏的模拟装置更是稀少,不能满足如今的科研需求,有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本装置能够用于进行尾矿库渗流或管涌破坏模拟试验,为分析尾矿库渗流或管涌破坏导致的溃坝研究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包括监测系统,渗流、管涌成型系统及库型控制系统;
所述监测系统包括钻孔控制器4、高速摄像机5、接收线圈Ⅰ8、接收线圈Ⅱ12、接收线圈Ⅲ17、接收线圈Ⅳ30、接收线圈Ⅴ35、接收线圈Ⅵ38、数据线13、导线Ⅰ7、导线Ⅱ10、导线Ⅲ15、导线Ⅳ19、导线Ⅴ32、导线Ⅵ37、导线Ⅶ42、接收机Ⅰ9、接收机Ⅱ14、接收机Ⅲ18、接收机Ⅳ29、接收机Ⅴ36、接收机Ⅵ41、配谐电容箱20、通用机22、适配数据传导线23、电线Ⅰ21、孔隙水压力计40、电线Ⅱ44、电线Ⅲ46、电源 43、电源多功能控制箱45、主控箱47;
所述渗流、管涌成型系统包括管道Ⅰ1、管道Ⅲ60、多功能控制箱2、储水罐3、纵轴控制器56、横轴控制器57、出水阀24、水泵25、进水口26、补水器27、伸缩器 58、钻孔仪59;
所述库型控制系统包括挡板Ⅰ6、挡板Ⅱ11、挡板Ⅲ16、挡板Ⅳ31、挡板Ⅴ34、挡板Ⅵ39、移动杆28、扭转链件33、坝体61;
进水口26、水泵25、出水阀24形成抽水系统,并通过管道Ⅰ1与多功能控制箱2 连接,储水罐3固定在多功能控制箱2一侧并与多功能控制箱2连通,多功能控制箱2 通过管道Ⅰ1分别与补水箱中补水器27连通,补水箱两侧分别设有两移动杆放置箱,补水器27两外侧端分别与移动杆放置箱中的移动杆28连接,补水器27上端布置有纵轴控制器56、横轴控制器57、钻孔控制器4,钻孔控制器4固定在伸缩器58一侧,纵轴控制器56布置在横轴控制器57上方,纵轴控制器56、横轴控制器57均与伸缩器 58连接,伸缩器58末端与钻孔仪59连接,钻孔控制器4通过伸缩器58外部导线与钻孔仪59连接,高速摄像机5分布在装置前端与后两侧,钻孔仪59长度大于库体最高长度;
主控箱47通过适配数据传导线23与通用机22连接,主控箱47通过电线Ⅲ46与电源多功能控制箱45连接,电源多功能控制箱45通过电线Ⅱ44与电源43连接,主控箱47通过导线Ⅶ42与接收机Ⅵ41连接,接收机Ⅵ41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Ⅵ38 连接,接收机Ⅵ41通过导线Ⅵ37与接收机Ⅴ36连接,接收机Ⅴ36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Ⅴ35连接,接收机Ⅴ36通过导线Ⅴ32与接收机Ⅳ29连接,接收机Ⅳ29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Ⅳ30连接,接收机Ⅳ29通过导线Ⅰ7与接收机Ⅰ9连接,接收机Ⅰ9 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Ⅰ8连接,接收机Ⅰ9通过导线Ⅱ10与接收机Ⅱ14连接,接收机Ⅱ14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Ⅱ12连接,接收机Ⅱ14通过导线Ⅲ15与接收机Ⅲ18 连接,接收机Ⅲ18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Ⅲ17连接,接收机Ⅲ18通过导线Ⅳ19与主控箱47连接,主控箱47通过电线Ⅰ21与配谐电容箱20连接;
坝体61左侧与挡板Ⅲ16连接,右侧与挡板Ⅵ39连接,孔隙水压力计40布置在坝体61内,接收线圈Ⅵ38布置在挡板Ⅵ39内部,挡板Ⅵ39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Ⅴ34 连接,接收线圈Ⅴ35布置在挡板Ⅴ34内部,挡板Ⅴ34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Ⅳ31连接,接收线圈Ⅳ30布置在挡板Ⅳ31内部,挡板Ⅳ31通过扭转链件33与右侧的移动杆 28一侧连接,右侧的移动杆28另一侧与补水器27右侧连接,左侧移动杆28一侧与补水器27左侧连接,另一侧与挡板Ⅰ6连接,接收线圈Ⅰ8布置在挡板Ⅰ6内部,挡板Ⅰ6 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Ⅱ11连接,接收线圈Ⅱ12布置在挡板Ⅱ11内部,挡板Ⅱ11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Ⅲ16连接,接收线圈Ⅲ17布置在挡板Ⅲ16内部;
各挡板、移动杆28、补水箱27、扭转链件33、坝体61围成库体,伸缩器58伸展长度比库体最大长度长。
具体地,所述的钻孔仪59包括钻头591、钻轴593、定子铁芯592、风扇594、接线盒595,钻轴593右端连接定子铁芯592,左端连接钻头591,风扇594连接在定子铁芯592右方,风扇594主要起散热作用,定子铁芯592和风扇594的壳体外部设有分别与二者连接的接线盒595,接线盒595同时与钻孔控制器4连接。
具体地,所述的扭转链件33包括设置在柔性壳体内的可拉伸密封层50、扭转支座48、滑珠49、连接杆51,可拉伸密封层50设置在扭转链件33上下两端,柔性壳体的两侧壁上上下交错安装有扭转支座48,扭转支座48内侧端与连接杆51一端连接,连接杆51另一端与滑珠49连接,上下相邻两滑珠49彼此咬合。
具体地,所述的补水器27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的管道Ⅱ54、若干排的布水孔,管道Ⅱ54与管道Ⅰ1连通,每一排布水孔包括水压控制器55、均匀器52,每一个水压控制器55的进水端都与管道Ⅱ54连接,每一个水压控制器55的出水端通过密封口53 与管道Ⅲ60的一端连通,管道Ⅲ60的另一端与均匀器52连通,均匀器52为补水器27 面向尾砂一面的侧壁上的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的补水箱里间隔放置两个补水器27,多功能控制箱2通过管道Ⅰ1 分别与补水箱中两个补水器27连通,右侧的移动杆28的左侧与右侧的补水器27连接,左侧移动杆28右侧与左侧的补水器27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孔隙水压力计40自带数据存储功能。
优选地,所述的移动杆28为气压伸缩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钻孔控制器4通过固定在伸缩器58外部的电线与控制钻孔仪59 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能用于实验室和野外现场进行尾矿库渗流或管涌破坏导致溃坝的模拟试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本装置能够通过扭转挡板模拟出不同库型;
(3)本装置能够通过成像系统呈现出水流途径或聚集区;
(4)本装置能够定点模拟尾矿库渗流或管涌破坏导致溃坝现象;
(5)本装置中的高速摄像机能够把溃坝前后状况收录下来,供重复研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扭转链件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补水器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钻孔仪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钻孔控制器、纵轴控制器、横轴控制器连接处的放大图。
图中:1-管道Ⅰ,2-多功能控制箱,3-储水罐,4-流量计,5-高速摄像机,6-挡板Ⅰ,7-导线Ⅰ,8-接收线圈Ⅰ,9-接收机Ⅰ,10-导线Ⅱ,11-挡板Ⅱ,12-接收线圈Ⅱ, 13-数据线,14-接收机Ⅱ,15-导线Ⅲ,16-挡板Ⅲ,17-接收线圈Ⅲ,18-接收机Ⅲ,19- 导线Ⅳ,20-配谐电容箱,21-电线Ⅰ,22-通用机,23-适配数据传导线,24-出水阀,25- 水泵,26-进水口,27-补水器,28-移动杆,29-接收机Ⅳ,30-接收线圈Ⅳ,31-挡板Ⅳ, 32-导线Ⅴ,33-扭转链件,34-挡板Ⅴ,35-接收线圈Ⅴ,36-接收机Ⅴ,37-导线Ⅵ,38- 接收线圈Ⅵ,39-挡板Ⅵ,40-孔隙水压力计,41-接收机Ⅵ,42-导线Ⅶ,43-电源,44- 电线Ⅱ,45-电源多功能控制箱,46-电线Ⅲ,47-主控箱,48-扭转支座,49-滑珠,50- 可拉伸密封层,51-连接杆,52-均匀器,53-密封口,54-主控箱,55-水压控制器,56- 纵轴控制器,57-横轴控制器,58-伸缩器,59-钻孔仪,管道Ⅲ-60,坝体-61,接线盒-595,钻头-591,钻轴-593,定子铁芯-592,风扇-59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包括监测系统,渗流、管涌成型系统及库型控制系统;
所述监测系统包括钻孔控制器4、高速摄像机5、接收线圈Ⅰ8、接收线圈Ⅱ12、接收线圈Ⅲ17、接收线圈Ⅳ30、接收线圈Ⅴ35、接收线圈Ⅵ38、数据线13、导线Ⅰ7、导线Ⅱ10、导线Ⅲ15、导线Ⅳ19、导线Ⅴ32、导线Ⅵ37、导线Ⅶ42、接收机Ⅰ9、接收机Ⅱ14、接收机Ⅲ18、接收机Ⅳ29、接收机Ⅴ36、接收机Ⅵ41、配谐电容箱20、通用机22、适配数据传导线23、电线Ⅰ21、孔隙水压力计40、电线Ⅱ44、电线Ⅲ46、电源 43、电源多功能控制箱45、主控箱47;
所述渗流、管涌成型系统包括管道Ⅰ1、管道Ⅲ60、多功能控制箱2、储水罐3、纵轴控制器56、横轴控制器57、出水阀24、水泵25、进水口26、补水器27、伸缩器 58、钻孔仪59;
所述库型控制系统包括挡板Ⅰ6、挡板Ⅱ11、挡板Ⅲ16、挡板Ⅳ31、挡板Ⅴ34、挡板Ⅵ39、移动杆28、扭转链件33、坝体61;
进水口26、水泵25、出水阀24形成抽水系统,并通过管道Ⅰ1与多功能控制箱2 连接,储水罐3固定在多功能控制箱2一侧并与多功能控制箱2连通,多功能控制箱2 通过管道Ⅰ1分别与补水箱中补水器27连通,补水箱两侧分别设有两移动杆放置箱,补水器27两外侧端分别与移动杆放置箱中的移动杆28连接,补水器27上端布置有纵轴控制器56、横轴控制器57、钻孔控制器4,钻孔控制器4固定在伸缩器58一侧,纵轴控制器56布置在横轴控制器57上方,纵轴控制器56、横轴控制器57均与伸缩器 58连接,伸缩器58末端与钻孔仪59连接,钻孔控制器4通过伸缩器58外部导线与钻孔仪59连接,高速摄像机5分布在装置前端与后两侧,钻孔仪59长度大于库体最高长度(只有这样最底下的点才可能被钻到);
主控箱47通过适配数据传导线23与通用机22连接,主控箱47通过电线Ⅲ46与电源多功能控制箱45连接,电源多功能控制箱45通过电线Ⅱ44与电源43连接,主控箱47通过导线Ⅶ42与接收机Ⅵ41连接,接收机Ⅵ41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Ⅵ38 连接,接收机Ⅵ41通过导线Ⅵ37与接收机Ⅴ36连接,接收机Ⅴ36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Ⅴ35连接,接收机Ⅴ36通过导线Ⅴ32与接收机Ⅳ29连接,接收机Ⅳ29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Ⅳ30连接,接收机Ⅳ29通过导线Ⅰ7与接收机Ⅰ9连接,接收机Ⅰ9 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Ⅰ8连接,接收机Ⅰ9通过导线Ⅱ10与接收机Ⅱ14连接,接收机Ⅱ14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Ⅱ12连接,接收机Ⅱ14通过导线Ⅲ15与接收机Ⅲ18 连接,接收机Ⅲ18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Ⅲ17连接,接收机Ⅲ18通过导线Ⅳ19与主控箱47连接,主控箱47通过电线Ⅰ21与配谐电容箱20连接;
坝体61左侧与挡板Ⅲ16连接,右侧与挡板Ⅵ39连接,孔隙水压力计40布置在坝体61内,接收线圈Ⅵ38布置在挡板Ⅵ39内部,挡板Ⅵ39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Ⅴ34 连接,接收线圈Ⅴ35布置在挡板Ⅴ34内部,挡板Ⅴ34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Ⅳ31连接,接收线圈Ⅳ30布置在挡板Ⅳ31内部,挡板Ⅳ31通过扭转链件33与右侧的移动杆 28一侧连接,右侧的移动杆28另一侧与补水器27右侧连接,左侧移动杆28一侧与补水器27左侧连接,另一侧与挡板Ⅰ6连接,接收线圈Ⅰ8布置在挡板Ⅰ6内部,挡板Ⅰ6 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Ⅱ11连接,接收线圈Ⅱ12布置在挡板Ⅱ11内部,挡板Ⅱ11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Ⅲ16连接,接收线圈Ⅲ17布置在挡板Ⅲ16内部;
各挡板、移动杆28、补水箱27、扭转链件33、坝体61围成库体,伸缩器58伸展长度比库体最大长度长(可以保证整个库体的点都能被钻到)。
多功能控制箱2里面有个类似水龙头的装置,是通过电流控制水龙头旋转圈数(圈数越多流量越小),多功能控制箱2可以控制管道1的流量,其他管道流量相等,其他管道流量总和便是管道1的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钻孔仪59包括钻头591、钻轴593、定子铁芯592、风扇594、接线盒595,钻轴593右端连接定子铁芯592,左端连接钻头591,风扇594连接在定子铁芯592右方,风扇594主要起散热作用,定子铁芯592和风扇594的壳体外部设有分别与二者连接的接线盒595,接线盒595同时与钻孔控制器4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扭转链件33包括设置在柔性壳体内的可拉伸密封层50、扭转支座48、滑珠49、连接杆51,可拉伸密封层50设置在扭转链件33上下两端,柔性壳体的两侧壁上上下交错安装有扭转支座48,扭转支座48内侧端与连接杆51一端连接,连接杆51另一端与滑珠49连接,上下相邻两滑珠49彼此咬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补水器27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的管道Ⅱ54、若干排的布水孔,管道Ⅱ54与管道Ⅰ1连通,每一排布水孔包括水压控制器55、均匀器52,每一个水压控制器55的进水端都与管道Ⅱ54连接,每一个水压控制器55的出水端通过密封口53与管道Ⅲ60的一端连通,管道Ⅲ60的另一端与均匀器52连通,均匀器52为补水器27面向尾砂一面的侧壁上的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补水箱里间隔放置两个补水器27,多功能控制箱2通过管道Ⅰ1分别与补水箱中两个补水器27连通,右侧的移动杆28的左侧与右侧的补水器27连接,左侧移动杆28右侧与左侧的补水器27连接,通过两个补水器可以提高出水速度,使库体进水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的孔隙水压力计40自带数据存储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的伸缩器58伸展长度比库体最大长度略长,这样可以保证整个库体的点都能被钻到。
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杆28为气压伸缩装置,工作时往其内部气缸输送气体,形成压力,当压力越大,杆伸出越长(类似千斤顶),从而推动补水器27。
进一步地,所述的钻孔控制器4通过固定在伸缩器58外部的电线与控制钻孔仪59连接,连接简单方便。
本发明的实验方法如下:
1、根据实验设计要求选取尾矿库初始条件,通过挡板Ⅰ6、挡板Ⅱ11、挡板Ⅲ16、挡板Ⅳ31、挡板Ⅴ34、挡板Ⅵ39、扭转链件33等进行尾矿库形状改变,按照实验条件称量尾砂并倒入装置中。
2、按需求设计渗流或管涌破坏点,然后通过纵轴控制器56伸缩功能改变伸缩器58上下位置,通过横轴控制器57伸缩功能改变伸缩器58左右位置,使钻孔仪59的钻头591对准设计点,打开钻孔控制器4使钻头591转动,通过调节伸缩器58长度使钻头591钻进预设深度形成渗流或管涌破坏点,关闭钻孔控制器4使钻头591停止转动,回收钻孔仪59,填补钻孔仪59工作时造成的纵向空洞,但由于钻头591钻出的横向空洞大小远远小于尾砂体积,填补尾砂时并不会使横向空洞完全堵上,这便形成了渗流、管涌前提条件。需要说明的是钻孔仪59大小是远小于尾砂体积大小,钻孔后的填补对于整体试验造成的误差是极小的。可通过两组钻进深度的不同进行对照试验,也可研究两组渗流或管涌破坏点之间的关系,其中钻孔仪59长度略大于库体最高长度。
3、启动监测系统,打开高速摄像机进行观察。接收线圈Ⅵ38布置在挡板Ⅵ39内部,接收线圈Ⅴ35布置在挡板Ⅴ34内部,接收线圈Ⅳ30布置在挡板Ⅳ31内部,接收线圈Ⅲ17布置在挡板Ⅲ16内部,接收线圈Ⅱ12布置在挡板Ⅱ11内部,接收线圈Ⅰ8 布置在挡板Ⅰ6内部,接收线圈皆为分离模式。打开电源43为电源多功能控制箱45 中的电容充电,根据线圈的电感通过配谐电容箱20,选择合适的配谐电容,再通过主控箱47发射具有拉莫尔频率的大功率激发电流,以此激发地下含水层(当水分子氢质子受激发磁场作用后,核磁矩相对于地磁场被扳倒一定角度θ,称这个角度为扳倒角,扳倒角的大小决定了氢质子的受激发程度,也表示着水分子数目),采集地面磁共振信号,通过适配数据传导线23上传到通用机22中,进行数据预处理、反演计算和数据成图解释,达到对水流的观察。
4、首先打开出水阀24,然后启动水泵25进行抽水,启动多功能控制箱2储水功能,等到储水罐3装满,关闭出水阀24以及水泵25,移动杆28伸展时,可把补水器 27往中间推动,移动杆28缩回时,可把补水器27往两侧拉回,启动多功能控制箱2 流量控制功能选取特定流量条件,使得该水流通过管道Ⅱ54流入水压控制器55、管道Ⅲ60、均匀器52,其中水压控制器55对水压进行限制,以避免大压力水流对尾砂产生冲击破环,而均匀器52则使水流均匀分布在孔口上,水流经过这一系列步骤最终流入尾砂。
5、待尾矿库溃坝时,记录钻孔控制器4的钻孔预设深度以及孔径大小、记录多功能控制箱2中通过补水器27流入尾砂水流大小、导出孔隙水压力计40数据至计算机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系统,渗流、管涌成型系统及库型控制系统;
所述监测系统包括钻孔控制器(4)、高速摄像机(5)、接收线圈Ⅰ(8)、接收线圈Ⅱ(12)、接收线圈Ⅲ(17)、接收线圈Ⅳ(30)、接收线圈Ⅴ(35)、接收线圈Ⅵ(38)、数据线(13)、导线Ⅰ(7)、导线Ⅱ(10)、导线Ⅲ(15)、导线Ⅳ(19)、导线Ⅴ(32)、导线Ⅵ(37)、导线Ⅶ(42)、接收机Ⅰ(9)、接收机Ⅱ(14)、接收机Ⅲ(18)、接收机Ⅳ(29)、接收机Ⅴ(36)、接收机Ⅵ(41)、配谐电容箱(20)、通用机(22)、适配数据传导线(23)、电线Ⅰ(21)、孔隙水压力计(40)、电线Ⅱ(44)、电线Ⅲ(46)、电源(43)、电源多功能控制箱(45)、主控箱(47);
所述渗流、管涌成型系统包括管道Ⅰ(1)、管道Ⅲ(60)、多功能控制箱(2)、储水罐(3)、纵轴控制器(56)、横轴控制器(57)、出水阀(24)、水泵(25)、进水口(26)、补水器(27)、伸缩器(58)、钻孔仪(59);
所述库型控制系统包括挡板Ⅰ(6)、挡板Ⅱ(11)、挡板Ⅲ(16)、挡板Ⅳ(31)、挡板Ⅴ(34)、挡板Ⅵ(39)、移动杆(28)、扭转链件(33)、坝体(61);
进水口(26)、水泵(25)、出水阀(24)形成抽水系统,并通过管道Ⅰ(1)与多功能控制箱(2)连接,储水罐(3)固定在多功能控制箱(2)一侧并与多功能控制箱(2)连通,多功能控制箱(2)通过管道Ⅰ(1)分别与补水箱中补水器(27)连通,补水箱两侧分别设有两移动杆放置箱,补水器(27)两外侧端分别与移动杆放置箱中的移动杆(28)连接,补水器(27)上端布置有纵轴控制器(56)、横轴控制器(57)、钻孔控制器(4),钻孔控制器(4)固定在伸缩器(58)一侧,纵轴控制器(56)布置在横轴控制器(57)上方,纵轴控制器(56)、横轴控制器(57)均与伸缩器(58)连接,伸缩器(58)末端与钻孔仪(59)连接,钻孔控制器(4)通过伸缩器(58)外部导线与钻孔仪(59)连接,高速摄像机(5)分布在装置前端与后两侧,钻孔仪(59)长度大于库体最高长度;
主控箱(47)通过适配数据传导线(23)与通用机(22)连接,主控箱(47)通过电线Ⅲ(46)与电源多功能控制箱(45)连接,电源多功能控制箱(45)通过电线Ⅱ(44)与电源(43)连接,主控箱(47)通过导线Ⅶ(42)与接收机Ⅵ(41)连接,接收机Ⅵ(41)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Ⅵ(38)连接,接收机Ⅵ(41)通过导线Ⅵ(37)与接收机Ⅴ(36)连接,接收机Ⅴ(36)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Ⅴ(35)连接,接收机Ⅴ(36)通过导线Ⅴ(32)与接收机Ⅳ(29)连接,接收机Ⅳ(29)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Ⅳ(30)连接,接收机Ⅳ(29)通过导线Ⅰ(7)与接收机Ⅰ(9)连接,接收机Ⅰ(9)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Ⅰ(8)连接,接收机Ⅰ(9)通过导线Ⅱ(10)与接收机Ⅱ(14)连接,接收机Ⅱ(14)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Ⅱ(12)连接,接收机Ⅱ(14)通过导线Ⅲ(15)与接收机Ⅲ(18)连接,接收机Ⅲ(18)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Ⅲ(17)连接,接收机Ⅲ(18)通过导线Ⅳ(19)与主控箱(47)连接,主控箱(47)通过电线Ⅰ(21)与配谐电容箱(20)连接;
坝体(61)左侧与挡板Ⅲ(16)连接,右侧与挡板Ⅵ(39)连接,孔隙水压力计(40)布置在坝体(61)内,接收线圈Ⅵ(38)布置在挡板Ⅵ(39)内部,挡板Ⅵ(39)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Ⅴ(34)连接,接收线圈Ⅴ(35)布置在挡板Ⅴ(34)内部,挡板Ⅴ(34)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Ⅳ(31)连接,接收线圈Ⅳ(30)布置在挡板Ⅳ(31)内部,挡板Ⅳ(31)通过扭转链件(33)与右侧的移动杆(28)一侧连接,右侧的移动杆(28)另一侧与补水器(27)右侧连接,左侧移动杆(28)一侧与补水器(27)左侧连接,另一侧与挡板Ⅰ(6)连接,接收线圈Ⅰ(8)布置在挡板Ⅰ(6)内部,挡板Ⅰ(6)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Ⅱ(11)连接,接收线圈Ⅱ(12)布置在挡板Ⅱ(11)内部,挡板Ⅱ(11)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Ⅲ(16)连接,接收线圈Ⅲ(17)布置在挡板Ⅲ(16)内部;
各挡板、移动杆(28)、补水器(27)、扭转链件(33)、坝体(61)围成库体,伸缩器(58)伸展长度比库体最大长度长;
所述的钻孔仪(59)包括钻头(591)、钻轴(593)、定子铁芯(592)、风扇(594)、接线盒(595),钻轴(593)右端连接定子铁芯(592),左端连接钻头(591),风扇(594)连接在定子铁芯(592)右方,风扇(594)起散热作用,定子铁芯(592)和风扇(594)的壳体外部设有分别与二者连接的接线盒(595),接线盒(595)同时与钻孔控制器(4)连接;
所述的扭转链件(33)包括设置在柔性壳体内的可拉伸密封层(50)、扭转支座(48)、滑珠(49)、连接杆(51),可拉伸密封层(50)设置在扭转链件(33)上下两端,柔性壳体的两侧壁上上下交错安装有扭转支座(48),扭转支座(48)内侧端与连接杆(51)一端连接,连接杆(51)另一端与滑珠(49)连接,上下相邻两滑珠(49)彼此咬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水器(27)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的管道Ⅱ(54)、若干排的布水孔,管道Ⅱ(54)与管道Ⅰ(1)连通,每一排布水孔包括水压控制器(55)、均匀器(52),每一个水压控制器(55)的进水端都与管道Ⅱ(54)连接,每一个水压控制器(55)的出水端通过密封口(53)与管道Ⅲ(60)的一端连通,管道Ⅲ(60)的另一端与均匀器(52)连通,均匀器(52)为补水器(27)面向尾砂一面的侧壁上的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水箱里间隔放置两个补水器(27),多功能控制箱(2)通过管道Ⅰ(1)分别与补水箱中两个补水器(27)连通,右侧的移动杆(28)的左侧与右侧的补水器(27)连接,左侧移动杆(28)右侧与左侧的补水器(2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隙水压力计(40)自带数据存储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杆(28)为气压伸缩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孔控制器(4)通过固定在伸缩器(58)外部的电线与控制钻孔仪(59)连接。
CN202110509680.XA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 Active CN1132195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9680.XA CN113219549B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9680.XA CN113219549B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19549A CN113219549A (zh) 2021-08-06
CN113219549B true CN113219549B (zh) 2024-03-01

Family

ID=77094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9680.XA Active CN113219549B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19549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4553A (zh) * 2013-03-20 2013-05-22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土石坝管涌溃决现场试验方法
CN104265365A (zh) * 2014-10-14 2015-01-0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溃砂模拟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CN206095580U (zh) * 2016-08-29 2017-04-1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模拟尾矿坝遇洪水后坝体溃决过程实验装置
CN106971044A (zh) * 2017-03-31 2017-07-21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尾矿坝管涌破坏情景构建系统及其方法
CN207396288U (zh) * 2017-11-16 2018-05-22 河海大学 一种可变渗径并自动记录动态数据的管涌试验装置
CN110133225A (zh) * 2019-05-23 2019-08-16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离心机模拟旱涝急转工况分析裂缝渗流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WO2019233105A1 (zh) * 2018-06-04 2019-12-12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深井跨孔地下水流速流向及地质参数测定装置与方法
CN111855443A (zh) * 2020-08-20 2020-10-3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散体堆积坝失稳致灾全过程监测的实验装置
CN111877251A (zh) * 2020-07-03 2020-11-03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模拟堤坝管涌通道发展的模型试验方法及其模型
CN111931275A (zh) * 2020-07-27 2020-11-13 南昌大学 一种尾矿库坝身渗透破坏引起的溃坝过程模拟方法
WO2021003690A1 (zh) * 2019-07-10 2021-01-1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尾矿库溃坝灾害模拟系统及方法
CN214474033U (zh) * 2021-05-10 2021-10-2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67057B2 (en) * 2018-11-26 2023-01-31 Kun Fang Landslide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simulating constant seepage flow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4553A (zh) * 2013-03-20 2013-05-22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土石坝管涌溃决现场试验方法
CN104265365A (zh) * 2014-10-14 2015-01-0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溃砂模拟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CN206095580U (zh) * 2016-08-29 2017-04-1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模拟尾矿坝遇洪水后坝体溃决过程实验装置
CN106971044A (zh) * 2017-03-31 2017-07-21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尾矿坝管涌破坏情景构建系统及其方法
CN207396288U (zh) * 2017-11-16 2018-05-22 河海大学 一种可变渗径并自动记录动态数据的管涌试验装置
WO2019233105A1 (zh) * 2018-06-04 2019-12-12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深井跨孔地下水流速流向及地质参数测定装置与方法
CN110133225A (zh) * 2019-05-23 2019-08-16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离心机模拟旱涝急转工况分析裂缝渗流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WO2021003690A1 (zh) * 2019-07-10 2021-01-1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尾矿库溃坝灾害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11877251A (zh) * 2020-07-03 2020-11-03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模拟堤坝管涌通道发展的模型试验方法及其模型
CN111931275A (zh) * 2020-07-27 2020-11-13 南昌大学 一种尾矿库坝身渗透破坏引起的溃坝过程模拟方法
CN111855443A (zh) * 2020-08-20 2020-10-3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散体堆积坝失稳致灾全过程监测的实验装置
CN214474033U (zh) * 2021-05-10 2021-10-2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魏勇 等.尾矿库坝基管涌破坏试验.金属矿山.2015,(第09期),第157-16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19549A (zh) 2021-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8736B (zh) 城市地下管道渗漏引发地面塌陷的试验装置
CN102979504B (zh) 复杂结构井井筒油气水三相流体变质量流动的模拟装置
CN103437746A (zh) 一种水平井多段段内多缝体积压裂方法
Lei et al. Contrast test of different permeability improvement technologies for gas-rich low-permeability coal seams
CN110501473B (zh) 一种采空区探放水实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4474033U (zh) 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
CN113219549B (zh) 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
CN111827936B (zh) 一种批钻滚动式井群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系统及方法
CN108535090A (zh) 一种真三轴射流破岩模拟实验装置
CN104948149A (zh) 一种适用于矿场复杂油层的多介质分注系统
CN114183118B (zh) 一种低渗砂岩铀矿增渗地浸开采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3214039U (zh) 一种油田用多功能油井处理装置
CN216013270U (zh) 一种用于模拟井下喷雾除尘降温效果的实验装置
CN103114553A (zh) 一种土石坝管涌溃决现场试验方法
US11692952B1 (en)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experimental device with CT real-time scanning and use method thereof
CN109751081A (zh) 盐穴储气库的腔体修复方法
CN115935588A (zh) 一种小井间距双井盐穴储气库的稳定性评价方法
CN203097864U (zh) 复杂结构井井筒油气水三相流体变质量流动的模拟装置
CN109989733A (zh) 一种溶洞型油藏油井注氮气采油方法及系统
CN116163710A (zh) 一种抑制体积压裂裂缝内煤粉向井筒运移的可视化模拟装置和方法
CN115824860A (zh) 套管内光缆冲蚀测试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3790047A (zh) 支撑剂井筒运移实验模拟系统及其模拟方法
CN110246407B (zh) 一种模拟海水压力能作业设备的实验装置
Roshan et al. Vortex study on a hydraulic model of Godar-e-Landar Dam and hydropower plant
KR102017208B1 (ko) 천부 가스전의 천부 가스 생산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