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17994A - 双风道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和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双风道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和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17994A
CN113217994A CN202110505693.XA CN202110505693A CN113217994A CN 113217994 A CN113217994 A CN 113217994A CN 202110505693 A CN202110505693 A CN 202110505693A CN 113217994 A CN113217994 A CN 113217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fan
rotating spee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56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林强
马壮
丁超
张家栋
刘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056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179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17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179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风道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和室内机,双风道空调具有独立控制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出风控制方法包括:当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一出风口送风时,控制第一风机按照当前出风档位所对应的转速出风,控制第二风机以低于第一风机的第一补偿转速出风;当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二出风口送风时,控制第二风机按照当前出风档位所对应的转速出风,控制第一风机以低于第二风机的第二补偿转速出风。由此,一个风机工作时,为了避免两个风道之间出现风向串流或者倒流,另一个风机也会以低于需要工作的电机的补偿转速运转,以使抵消微正压的影响,避免了对工作风道出风量的削弱,室内机的制冷或者制热能力。

Description

双风道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和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风道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和室内机。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多数柜式空调器采用一个风扇和一个通道对进出风进行控制,无法改变出风的风速。而采用两个风道和风扇的空调器,每个风扇对应一个独立的腔室,其风的流向依次经过进风口、蒸发器、风扇和出风口进入室内,其在两个风扇之间设置隔板,避免相互影响。但是,这种出风方式的问题在于驱动风扇运动的电机和风扇靠近空调器的出风口,会带来较大的工作噪音,且由于风道横截面为圆形导致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有限,影响出风的效果,且风道内部还会出现串风和倒风的现象,容易造成出风量的损失,降低空调器制冷或者制热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风道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和室内机。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双风道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所述双风道空调具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道内、和所述第二风道内相应地分别设有可被独立控制的第一风机、第二风机。
所述出风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独立出风指令需求,所述独立出风指令需求包括:第一出风口送风、第二出风口送风;当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一出风口送风时,控制所述第一风机按照当前出风档位所对应的转速出风,控制所述第二风机以低于所述第一风机的第一补偿转速出风;当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二出风口送风时,控制所述第二风机按照当前出风档位所对应的转速出风,控制所述第一风机以低于所述第二风机的第二补偿转速出风。
由此,在接受到需要其中一个风机工作时,为了避免两个风道之间出现风向串流或者倒流,另一个风机也会以低于需要工作的电机的补偿转速运转,以使抵消正常出风侧的气流经蒸发器反射出的气流对另一个风道产生的微正压的影响,避免了对工作风道出风量的削弱,提高双风道空调的室内机的制冷或者制热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档位越高,所述第一补偿转速、所述第二补偿转速越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风道空调的室内机为柜机,第一风道为上风道,第二风道为下风道,第一风机为上风机、第二风机为下风,第一出风口为上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为下出风口,所述第一补偿转速的获取方式如下:定义第一出风口在上风道开启时、关闭时的压力分别为P上开、P上关,定义第二出风口在下风道开启、关闭时的压力分别为P下开、P下关。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第二补偿转速:P上开=K1*R上-b1;P下关=K4*R下-b4;其中,K1、K4、b1、b4均为大于零且小于1的常数,在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一出风口送风时,令P上开=e1*P下关,此时e1取值为1-1.2,根据此时第一风机的转速R上,计算出此时第二风机的转速R下,即为第二补偿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第一补偿转速:P上关=K2*R上-b2;P下开=K3*R下-b3;其中,K2、K3、b2、b3为大于零且小于1的常数,K1>K3,b1>b3,K2>K4,b2>b4,在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二出风口送风时,令P下开=e2*P上关,此时e2取值为1-1.2,根据此时第二风机的转速R下,计算出此时第一风机的转速R上,即为第一补偿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K1取值范围为0.03-0.035,K2的取值范围为0.08-0.085,K3的取值范围为0.035-0.04,K4的取值范围为0.065-0.07,b1的取值范围为0.02-0.025,k2的取值范围为0.05-0.055,k3的取值范围为0.008-0.01,k4的取值范围为0.01-0.015。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档位至少包括低速、中低速、中高速、高速四个档位,需要独立出风的出风口按照上述出风档位运行,在上述档位下风机的转速分别为400r/min、600r/min、800r/min、1000r/min。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独立出风指令需求还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同时出风;当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同时出风时,获取第一风机的转速R1、第二风机的转速R2,并且对风机的转速进行补偿;当R1≥R2时,对R1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第一出风速度为R1’=R1+β*(R1-R2);当R1<R2时,对R2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第二出风速度为R2’=R2+β*(R2-R1);其中β为取值处于0-1之间的常数。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的双风道空调的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机壳、蒸发器和位于所述蒸发器一侧的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前隔板、后隔板,所述机壳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风机、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一出风口自进风侧向出风侧依次分布,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风机、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二出风口自进风侧向出风侧依次分布,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均包括电机和轴流风扇,所述前隔板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一侧且将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分隔开,所述后隔板位于蒸发器的另一侧,所述前隔板、所述后隔板共同对所述机壳进行分隔,以是所述机壳内形成第一风道、第二风道。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第一出风口出风时风的流向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出风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出风口送风的工作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出风口送风的工作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同时送风的工作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机的立体拆分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机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室内机100;
机壳10;第一进风口11;第一出风口12;第二进风口13;第二出风口14;前板15;后板16;安装孔161;基体17;
蒸发器20;
第一风机30;第一电机31;第一轴流风扇32;电机端盖33;
第二风机40;第二电机41;第二轴流风扇42;
前隔板50;后隔板60;导风圈70;
电加热组件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申请人经深入研究发现:在需要第一出风口12出风时,第一风机30以正常的转速转动,第一出风口12处会形成较大的正压,空气在正压的作用下一部分经过蒸发器20输入到室内,另一部分经过蒸发器20的反射或者抵挡,被反射的这部分风可能进入第二出风口14或者抵消一部分流向第一出风口12的出风量,但是由于第二风机40没有转速,导致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出现串流。
同理,对于仅需要第二出风口14出风时,第二风机40正常转动,第二出风口14处会形成较大的正压,空气在正压的作用下一部分经过蒸发器20被送出至室内,另一部分经过蒸发器20时可能会被反射,被反射的这部分风会进入不工作的第一风道,同样导致两个风道之间的串风现象。
基于此,本申请人对当前模式下、未设定出风的出风口所对应的风机进行设置,使其以较低转速运行,以使两个风道的压力均衡,减少串风。
下面参考图2-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风道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和室内机100。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双风道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双风道空调具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具有第一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2,第二风道具有第二进风口13和第二出风口14,第一风道内、和第二风道内相应地分别设有可被独立控制的第一风机30、第二风机40。
如图2所示,出风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独立出风指令需求,独立出风指令需求包括:第一出风口12送风、第二出风口14送风;
S1、当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一出风口12送风时,S11、控制第一风机30按照当前出风档位所对应的转速出风,控制第二风机40以低于第一风机30的第一补偿转速出风;
S2、当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二出风口14送风时,S21、控制第二风机40按照当前出风档位所对应的转速出风,控制第一风机30以低于第二风机40的第二补偿转速出风。
由此,在接受到需要其中一个风机工作时,为了避免两个风道之间出现风向串流或者倒流,另一个风机也会以低于需要工作的电机的补偿转速运转,以使抵消正常出风侧的气流经蒸发器20反射出的气流对另一个风道产生的微正压的影响,避免了对工作风道出风量的削弱,提高双风道空调的室内机100的制冷或者制热能力。
可选地,出风档位越高,第一补偿转速、第二补偿转速越大。这是由于,出风档位的大小控制着风机的转速,转速越大风道的出风量越大,对应出风口的正压值越高,对于不工作的风道出风口,其受到正压的影响也就越大。
例如,第一风机30的档位调的越高,第一风机30的转速越高,第一出风口12可以获得较大的出风量,在第一出风口12的外侧会形成一个较大的正压,一部分没有及时被送进室内,会被反射到相邻的第二出风口14处并形成微正压。这时,为了避免第二出风口14处微正压的形成,在第一电机31工作的同时,让第二电机41工作,给予第二电机41一个第二补偿转速,且第二补偿转速随着第一电机31转速的提高而提高,但第二补偿转速低于第一电机31的转速,以可以抵消在第二出风口14处形成的微正压。
由此,随着需要工作出风的风机档位的调高、转速的增大,另一个不出风,但是却有补偿转速的风机,其补偿转速也会随之变大,适时调控补偿转速的大小,以能够便于降低在出风口出现串流或者倒流,影响出风的效果。
具体地,双风道空调的室内机100为柜机,第一风道为上风道,第二风道为下风道,第一风机30为上风机、第二风机40为下风,第一出风口12为上出风口,第二出风口14为下出风口,第一补偿转速的获取方式如下:定义第一出风口12在上风道开启时、关闭时的压力分别为P上开、P上关,定义第二出风口14在下风道开启、关闭时的压力分别为P下开、P下关。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第二补偿转速:P上开=K1*R上-b1;P下关=K4*R下-b4;其中,K1、K4、b1、b4均为大于零且小于1的常数,在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一出风口12送风时,令P上开=e1*P下关,此时e1取值为1-1.2,根据此时第一风机30的转速R上,计算出此时第二风机40的转速R下,即为第二补偿转速。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在第一风机30工作的时候,第一出风口12处形成的正压是第二风机40出风口处形成的微正压的e1倍,通过P上开=K1*R上-b1可以计算上风道打开时的压力,然后根据P上开=e1*P下关,可以计算出下风道的关闭时的微正压,再由P下关=K4*R下-b4计算处此时第二风机40的转速。具体的数值,如下表1所示,不同的上风机转速对应的P上开、P上关的压力值。
表1
Figure BDA0003058278740000061
由此,可以根据函数关系式,在知道第一电机31转速的时候计算第二电机41的补偿转速,已能够使第一电机31工作时在第二出风口14处形成的微正压被抵消,避免两个风道之间串风的可能性,以增加第一出风口12的出风量。
可选地,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第一补偿转速:P上关=K2*R上-b2;P下开=K3*R下-b3;其中,K2、K3、b2、b3为大于零且小于1的常数,K1>K3,b1>b3,K2>K4,b2>b4,在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二出风口14送风时,令P下开=e2*P上关,此时e2取值为1-1.2,根据此时第二风机40的转速R下,计算出此时第一风机30的转速R上,即为第一补偿转速。
如图4所示,下风机处于不同的档位对应不同的转速,在下风机的转速处于400r/min时,第二出风口14若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压力P下开数值为14,P下关数值为30,根据P下开=K3*R下-b3可以计算出P下开,将其带入P下开=e2*P上关计算出上风道关闭时,第一出风口12处的微正压,然后带入P上关=K2*R上-b2可以得到上风机的转速,进而可以根据计算出来的转速值给予上电机一个相同的转速用来调节第一出风口12处的微正压。具体地,如表2所示,不同的下风机转速对应的P下开、P下关的压力值。
表2
Figure BDA0003058278740000062
由此,可以根据函数关系式,在知道第二风机40转速的时候计算第一风机30需要的补偿转速,以能够使第二电机41工作时,在第一出风口12处的微正压得到补偿,减少两个风道之间的串风,以增加第二出风口14的出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K1取值范围为0.03-0.035,K2的取值范围为0.08-0.085,K3的取值范围为0.035-0.04,K4的取值范围为0.065-0.07,b1的取值范围为0.02-0.025,k2的取值范围为0.05-0.055,k3的取值范围为0.008-0.01,k4的取值范围为0.01-0.015。常数K、b的大小由上风道和下风道中实际的风阻决定其具体的取值。
由此,控制系数的范围,以降低补偿转速的计算误差,便于双风道空调的室内机100更好的对单个风道工作时产生的微正压进行补偿,以使风机能够尽可能的将风吹向室内,减少在流通路径上的损失,增加室内机100的制冷或者制热效果。
具体地,经过曲线拟合,可以分别求出在出风口开和关情况下,上风机转速与正压大小的函数关系式,如下所示:
P上开=0.0311*R上-0.0216 公式1
P上关=0.0850*R上-0.0539 公式2
下风机转速与正压大小的函数关系式,如下所示:
P下开=0.0370*R下+0.0081 公式3
P下关=0.0688*R下+0.0121 公式4
由公式1和公式4,令P上开=P下关即上风机开与下风机关正压相等,可得:
R下=0.45*R上-0.49。
上风机独立送风,下风机补充转速的关系如下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3058278740000071
由公式2、公式4,且令P上关=P下开,即上风机关与下风机开正压相等,可得:
R下=0.44*R上+0.63。
下风机独立送风,上风机补充转速的关系如下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3058278740000081
可选地,出风档位至少包括低速、中低速、中高速、高速四个档位,需要独立出风的出风口按照上述出风档位运行,在上述档位下风机的转速分别为400r/min、600r/min、800r/min、1000r/min。
如表3和表4所示的是上风机转速和下风机转速的关系,上风机和下风机都对应至少有四个档位,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函数关系式,在确定上风机的转速后,可以确定下风机需要提供的补偿转速,在确定下风机的转速后,可以确定上风机需要提供的补偿转速。
由此,第一风机30和第二风机40每个至少有四级转速,且根据关系式可以计算与之对应的补偿转速,可以有效的对微正压进行补偿,降低可能存在的串流现象,提高单个风机工作时的出风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独立出风指令需求还包括:S3、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4同时出风;S31、当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4同时出风时,获取第一风机30的转速R1、第二风机40的转速R2,并且对风机的转速进行补偿;当R1≥R2时,对R1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第一出风速度为R1’=R1+β*(R1-R2);当R1<R2时,对R2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第二出风速度为R2’=R2+β*(R2-R1);其中β为取值处于0-1之间的常数。
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需要第一风机30和第二风机40同时工作时,第一风机30的出风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风机40的出风速度时,依旧会导致第一出风口12处的正压大于或等于第二出风口14处的正压,会出现少量的风道短路情况,即两个风道的出风有一部分在靠近蒸发器20附近时会被蒸发器20反射,影响另一个出风口的出风。为弥补第一风机30的出风量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失,需要通过关系式R1’=R1+β*(R1-R2)对第一出风速度进行修正,以满足出风量的需求。相反,第二出风速度大于第一出风速度时,需要对第二出风速度进行修正,原理与修正第一出风速度相同,不再赘述。
由此,通过对第一出风速度和第二出风速度进行修正,以能够减少第一风机30和第二风机40工作过程中由于出风速度不同,导致在各自的出风口处的正压不同,进而保证蒸发器20的风量,以使蒸发器20的换热效率得到提升。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出风控制方法的双风道空调的室内机100,室内机100包括:机壳10、蒸发器20和位于蒸发器20一侧的第一风机30、第二风机40、前隔板50、后隔板60。
机壳10具有第一进风口11、第一出风口12、第二进风口13、第二出风口14,第一进风口11、第一风机30、蒸发器20、第一出风口12自进风侧向出风侧依次分布,第二进风口13、第二风机40、蒸发器20、第二出风口14自进风侧向出风侧依次分布,第一风机30、第二风机40均包括电机和轴流风扇,前隔板50位于蒸发器20的一侧且将第一风机30、第二风机40分隔开,后隔板60位于蒸发器20的另一侧,前隔板50、后隔板60共同对机壳10进行分隔,以是机壳10内形成第一风道、第二风道。
如图6和图7所示,室内机100在竖直方向上设有两个风机和两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位于机壳10的前板15上,两个出风口之间使用前隔板50和后隔板60将机壳10隔成上下方向上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可以安装第一电机31机、第一轴流风扇32以及为配合出风设计的第一导风圈70,第二容纳空间可以安装第二电机41、第二轴流风扇42以及为配合出风设计的第二导风圈70,为了将第一轴流风扇32、第二轴流风扇42分别固定到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41的电机轴上,在轴流风扇背离电机的一侧均设有电机端盖33,以使轴流风扇能够被固定在电机轴上。机壳10具有安装两个电机的安装孔161,安装孔161可以与导风圈70配合。
具体地,导风圈70上设有电机固定结构(图中未示出),便于容纳安装电机,导风圈70通过与固定在安装孔161内侧的固定套圈(图中未示出)装配,实现导风圈70与机壳10的后板16的固定,后板16位于机壳10的后面(机壳10背向出风口的一侧),安装孔161开设在后板16上,前板15和后板16分别安装于机壳10的基体17的前后两侧,且与基体17可拆卸的安装。
机壳10内部还安装有蒸发器20,蒸发器20呈现U型设计且通过紧固件与基体17固定,蒸发器20朝向电机出风口设计,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散热表面积的最大化,增加换热面积。蒸发器20远离后板16的一侧还安装有电加热组件80,可以对两个导风圈70中吹出的风进行加热后吹向室内。前隔板50、后隔板60分别位于蒸发器20和电加热组件80的两侧,以减少两个出风口之间出风的相互影响。
其中,电加热组件80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增加制热的效果,将电加热组件80分成与第一出风口12相对的第一电加热组件,与第二出风口14相对的第二电加热组件,实现独立控制。可选地,后隔板60上可以设置电加热孔用于第一电加热组件和第二电加热组件的电连通。
由此,使电机、轴流风扇分别位于蒸发器20背离用户的一侧,电加热组件80位于蒸发器20朝向出风口一侧,可以降低轴流风扇和电机转动的噪音,提升蒸发器20的换热能力,增加室内机100制热或者热冷的能力。且由于出风口不受导风圈70形状的影响,可以根据需要多样化设置出风口,便于室内机100外观的改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双风道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双风道空调具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道内、和所述第二风道内相应地分别设有可被独立控制的第一风机、第二风机,
所述出风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独立出风指令需求,所述独立出风指令需求包括:第一出风口送风、第二出风口送风;
当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一出风口送风时,控制所述第一风机按照当前出风档位所对应的转速出风,控制所述第二风机以低于所述第一风机的第一补偿转速出风;
当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二出风口送风时,控制所述第二风机按照当前出风档位所对应的转速出风,控制所述第一风机以低于所述第二风机的第二补偿转速出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档位越高,所述第一补偿转速、所述第二补偿转速越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风道空调的室内机为柜机,第一风道为上风道,第二风道为下风道,第一风机为上风机、第二风机为下风,第一出风口为上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为下出风口,所述第一补偿转速的获取方式如下:
定义第一出风口在上风道开启时、关闭时的压力分别为P上开、P上关,定义第二出风口在下风道开启、关闭时的压力分别为P下开、P下关;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第二补偿转速:
P上开=K1*R上-b1;
P下关=K4*R下-b4;
其中,K1、K4、b1、b4均为大于零且小于1的常数,在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一出风口送风时,令P上开=e1*P下关,此时e1取值为1-1.2,根据此时第一风机的转速R上,计算出此时第二风机的转速R下,即为第二补偿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第一补偿转速:
P上关=K2*R上-b2;
P下开=K3*R下-b3;
其中,K2、K3、b2、b3为大于零且小于1的常数,K1>K3,b1>b3,K2>K4,b2>b4,在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二出风口送风时,令P下开=e2*P上关,此时e2取值为1-1.2,根据此时第二风机的转速R下,计算出此时第一风机的转速R上,即为第一补偿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1取值范围为0.03-0.035,K2的取值范围为0.08-0.085,K3的取值范围为0.035-0.04,K4的取值范围为0.065-0.07,b1的取值范围为0.02-0.025,k2的取值范围为0.05-0.055,k3的取值范围为0.008-0.01,k4的取值范围为0.01-0.015。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出风档位至少包括低速、中低速、中高速、高速四个档位,需要独立出风的出风口按照上述出风档位运行,在上述档位下风机的转速分别为400r/min、600r/min、800r/min、1000r/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出风指令需求还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同时出风;
当收到的独立出风指令需求为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同时出风时,获取第一风机的转速R1、第二风机的转速R2,并且对风机的转速进行补偿;
当R1≥R2时,对R1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第一出风速度为R1’=R1+β*(R1-R2);
当R1<R2时,对R2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第二出风速度为R2’=R2+β*(R2-R1);
其中β为取值处于0-1之间的常数。
8.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的双风道空调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机壳、蒸发器和位于所述蒸发器一侧的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前隔板、后隔板,所述机壳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风机、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一出风口自进风侧向出风侧依次分布,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风机、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二出风口自进风侧向出风侧依次分布,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均包括电机和轴流风扇,所述前隔板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一侧且将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分隔开,所述后隔板位于蒸发器的另一侧,所述前隔板、所述后隔板共同对所述机壳进行分隔,以是所述机壳内形成第一风道、第二风道。
CN202110505693.XA 2021-05-10 2021-05-10 双风道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和室内机 Pending CN1132179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5693.XA CN113217994A (zh) 2021-05-10 2021-05-10 双风道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和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5693.XA CN113217994A (zh) 2021-05-10 2021-05-10 双风道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和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17994A true CN113217994A (zh) 2021-08-06

Family

ID=77094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5693.XA Pending CN113217994A (zh) 2021-05-10 2021-05-10 双风道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和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1799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8125A (zh) * 2016-10-24 2017-04-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基于导风板和/或摆叶位置的风速控制方法
CN208671174U (zh) * 2018-08-24 2019-03-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EP3640552A1 (en) * 2017-06-14 2020-04-22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Wuhan) Co., Ltd. Air-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fan of air-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EP3640558A1 (en) * 2017-06-14 2020-04-22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Wuhan) Co., Ltd Commutating air outlet air duct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11520820A (zh) * 2019-01-17 2020-08-1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8125A (zh) * 2016-10-24 2017-04-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基于导风板和/或摆叶位置的风速控制方法
EP3640552A1 (en) * 2017-06-14 2020-04-22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Wuhan) Co., Ltd. Air-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fan of air-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EP3640558A1 (en) * 2017-06-14 2020-04-22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Wuhan) Co., Ltd Commutating air outlet air duct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208671174U (zh) * 2018-08-24 2019-03-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1520820A (zh) * 2019-01-17 2020-08-1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5976A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9340916B (zh) 空调器
CN116221821A (zh) 空调器
CN215260132U (zh) 换气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781946B (zh) 变频空调的制热控制方法
CN111706919A (zh) 双贯流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104999889A (zh) 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hvac总成
CN204555003U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KR20110087084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13217994A (zh) 双风道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和室内机
CN212006156U (zh) 风管机连接装置及风管机
KR20140054917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20170101854A (ko) 자동차 공조 시스템용 공기 분배 어셈블리
CN217031378U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486799A (zh) 一种嵌入式空调
CN115127152A (zh) 一种空调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KR20160146486A (ko) 자동차의 공기 조절 시스템을 위해 공기를 분배하기 위한 어셈블리
CN212481634U (zh) 新型空调分流装置
CN210511918U (zh) 空调柜机
CN211084566U (zh) 多温区冰箱集中送风装置及冰箱
KR20200122942A (ko) 모듈형 실내기
CN220355824U (zh) 制冷器具
KR100728348B1 (ko) 출입형 풍향조절 플랩을 구비한 벽걸이형 에어컨
CN112303731A (zh) 空调柜机
CN217031400U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100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after: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AIR-CONDITIONING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