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6800A - 一种报文缓存方法、装置以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缓存方法、装置以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6800A
CN113206800A CN202110276639.2A CN202110276639A CN113206800A CN 113206800 A CN113206800 A CN 113206800A CN 202110276639 A CN202110276639 A CN 202110276639A CN 113206800 A CN113206800 A CN 113206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ority
packet loss
loss threshold
threshold corresponding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66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06800B (zh
Inventor
郭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Securit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Securit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Securit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Securit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766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68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6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6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06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68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2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services specification, e.g. SLA
    • H04L47/2433Allocation of priorities to traffic ty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报文缓存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一种报文缓存方法,应用于转发芯片,包括: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确定报文的优先级;若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大于或等于优先级对应的丢包阈值,则丢弃报文;若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小于优先级对应的丢包阈值,则将报文写入缓存队列;其中,相邻的优先级中,高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大于低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通过上述方法,能够保证高优先级的协议报文的缓存和处理,提高网络设备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报文缓存方法、装置以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缓存方法、装置以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的复杂程度也不断增加,对网络设备转发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网络设备包括多个网口、转发芯片和处理器,在网络设备进行报文转发时,转发芯片从多个网口接收到流量,并将流量中的报文写入到转发芯片的缓存队列进行缓存,并经由该缓存队列上送至处理器进行处理。
该缓存队列可以理解是一个存储器,按照先入先出的规则进行转发缓存到其中的报文。当写入缓存队列的报文超出缓存队列的存储空间时,超出部分的报文将会进行丢弃处理,这样一来就会出现报文丢包的情况。
在网络设备进行报文转发时,报文可以被分类为协议报文和数据报文,由于数据报文的流量远大于协议报文的流量,缓存队列中会被较多的数据报文占满,对于报文转发至关重要的协议报文被网络设备丢弃,导致网络设备转发报文时出现故障,从而降低了网络设备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报文缓存方法、装置以及网络设备。
结合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缓存方法,应用于转发芯片,包括:
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确定报文的优先级;
若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大于或等于优先级对应的丢包阈值,则丢弃报文;
若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小于优先级对应的丢包阈值,则将报文写入缓存队列;
其中,相邻的优先级中,高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大于低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
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
判断缓存队列的占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优先级的告警阈值;
若是,则将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的第二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默认值调整为修正值;
其中,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大于该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修正值,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告警阈值小于该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
可选的,丢包阈值的修正值为丢包阈值的默认值的一半。
可选的,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告警阈值大于该优先级的下一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
进一步的,在将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的第二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默认值调整为修正值之后,还包括:
若获取到的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小于第一优先级所对应的复原阈值,则将第一优先级相邻的下一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修正值调整为默认值。
结合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缓存装置,应用于转发芯片,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确定报文的优先级;
丢弃单元,用于若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大于或等于优先级对应的丢包阈值,则丢弃报文;
写入单元,用于若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小于优先级对应的丢包阈值,则将报文写入缓存队列;
其中,相邻的优先级中,高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大于低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获取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缓存队列的占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优先级的告警阈值;
调节单元,用于若是,则将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的第二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默认值调整为修正值;
其中,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大于该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修正值,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告警阈值小于该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
可选的,丢包阈值的修正值为丢包阈值的默认值的一半。
可选的,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告警阈值大于该优先级的下一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
进一步的,调节单元,还用于在将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的第二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默认值调整为修正值之后,若获取到的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小于第一优先级所对应的复原阈值,则将第一优先级相邻的下一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修正值调整为默认值。
结合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转发芯片和处理器;
转发芯片调用程序指令以上述任一项的方法。
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中,为预设的多个优先级设置对应的丢包阈值,并且按照优先级的高低设置对应的丢包阈值的大小,当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到达一个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时,丢弃该丢包阈值所对应的优先级的报文,从而能够在缓存队列中为更高优先级的报文能够预留缓存空间,避免优先级更高的协议报文因为优先级较低的数据报文占用过多的缓存队列而被丢弃,提升了网络设备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所涉及的一种报文缓存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所涉及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所涉及的一种报文缓存方法中转发芯片缓存报文的示意图,其中,缓存队列的占用量未大于优先级3的丢包阈值;
图4是本申请所涉及的一种报文缓存方法中转发芯片缓存报文的示意图,其中,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大于优先级3的丢包阈值;
图5是本申请所涉及的一种报文缓存方法中转发芯片缓存报文的示意图,其中,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大于优先级0的告警阈值;
图6是本申请所涉及的一种报文缓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缓存方法,应用于转发芯片,如图1所示,包括:
S100、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确定报文的优先级。
网络设备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若干网口、转发芯片和处理器。若干网口分别连接到转发芯片,将接收到的报文传输到转发芯片。该转发芯片可以是一种逻辑芯片,比如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和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转发芯片可以通过以太口或者PCIE(外围部件互联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与处理器连接,并进行报文的交互。处理器在网络设备中可以对协议报文以及数据报文进行处理。
在转发芯片接收报文后,可以将这些报文缓存到该转发芯片中的缓存队列中。在转发芯片中设置有存储器,可以在设计转发芯片时预先在该存储器中划定一部分存储空间用于对于接收到的报文进行缓存。这部分存储空间即可以理解为是缓存队列,比如该存储空间被设定为M。该缓存队列的读写可以按照一个确定的读写规则,一般的,可以采用FIFO(先进先出,First Input First Output)方式进行读写。
在网口上接收的报文汇聚的过程,即将网口上并行的报文改为串行方式传输,在此过程中,转发芯片可以对报文进行解析,从报文中获取到报文特征。此后,可以将完成汇聚过程的报文输入到缓存队列。该报文特征可以包括接收到报文的端口号(即网口的标识)、报文类型(包含报文的协议或业务)、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地址和报文所携带的优先度等。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本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优先级可以是报文中所携带的优先度,也可以是根据报文中所携带的优先度和报文所应用的协议确定出优先级。
举例而言,对于数据报文而言,可以根据业务类型分为传输视频流的报文、传输音频流的报文、传输图像的报文和传输文本的报文等,由于视频和音频更需要可靠的传输,因此,视频流的报文和音频流的报文的优先度可以高于图像和文本的报文,而对于协议报文而言,虽然整体的优先度会高于数据报文的优先度,但针对不同协议也可以划分优先度。这样一来,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报文和不同的协议报文分为多个优先度,该优先度可以依照网络中的预先约定携带在报文中进行传输。此时,报文中所携带的优先度即可以理解为本实施方式中所提出的优先级。
另一种情况而言,在网络中可以仅约定了较少的优先度,比如仅根据协议报文和数据报文划分成两种优先度。但是,在网络设备中,为了更加精细化的进行报文处理,转发芯片在接收到报文后,可以基于协议类型或业务类型,在此进行划分,从而形成数量多于优先度的优先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优先级可以是依照上述两种方式来确定。后续以将报文分为0~3四个优先级为例进行描述,其中,优先级0可以认为是最高优先级,优先级3可以认为是最低优先级。优先级0和优先级1,优先级1和优先级2,优先级2和优先级3可以分别认为是相邻优先级。
S101、若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大于或等于优先级对应的丢包阈值,则丢弃报文。
S102、若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小于优先级对应的丢包阈值,则将报文写入缓存队列。
在网络设备正常工作的过程中,转发芯片持续性地向缓存队列写入报文,并向处理器一侧转发缓存队列中所缓存的报文。在这一过程中,转发芯片会对缓存队列中存储空间的占用量进行监控。
为了实现缓存队列对重要报文的优先缓存,以避免重要报文的丢包,可以为每一个优先级设定不同的丢包阈值,该丢包阈值与缓存队列的存储空间相对应。该丢包阈值用于指示转发芯片当缓存队列到达某一优先级的丢包阈值时,后续再接收到该优先级的报文则进行丢弃。
其中,相邻的优先级中,高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大于低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也就是说,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所设置的丢包阈值逐级递减。当设置缓存队列的存储空间为M时,可以设置优先级0的丢包阈值为A,优先级1的丢包阈值为B,优先级2的丢包阈值为C,优先级3的丢包阈值为D。那么,缓存队列的存储空间与各优先级的丢包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为M>A>B>C>D。
缓存队列的存储空间可以基于帧的大小进行设置,举例而言,可以基于巨型帧的大小(最多为9000字节)设置,可以将缓存队列的存储空间M设置为20帧的大小,并将相邻的丢包阈值之间的差值设置为4帧,从而得到A=M-4=16帧,B=A-4=12帧,C=B-4=8帧,D=C-4=4帧。
在网络设备开始进行报文的处理和转发时,如图3所示,报文从入方向一侧进入缓存队列,从出方向一侧向处理器进行转发,并且转发芯片获取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在报文写入缓存队列前判断当前的报文是否能够写入缓存队列。
在开始进行处理和转发时,由于缓存队列出方向上的带宽大于入方向上的报文接收速率,进入缓存队列的报文立刻就会被发送至处理器,因此,无需进行报文的丢包处理。
由于大部分时间所有网口所上送的报文速率不会到达缓存队列向处理器的输出速率,因此,为了保证报文的转发效率,网口的带宽之和会大于缓存队列向处理器发送的带宽。但是,在一些时刻,转发芯片接收到网口上送的较大速率的流量时,可能出现在入方向上报文的接收速率大于出方向上转发芯片向处理器发送报文的输出速率(受到出口带宽限制),此时,缓存队列中开始累积报文。
在缓存报文的过程中,缓存队列的占用量未到达优先级3所对应的丢包阈值,如图3所示,则转发芯片可以将全部报文写入到缓存队列中进行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到达优先级3所对应的丢包阈值,如图4所示,此时,转发芯片在接收到报文且确定该报文的优先级为3时,不会将该报文写入缓存队列,直接进行丢弃处理。那么,优先级3的报文将不会占用缓存队列更多的存储空间,从而将缓存队列剩余的存储空间留给更高优先级的报文使用。此后,如果缓存队列的占用量能够降低到小于优先级3的丢包阈值以下,则可以继续缓存优先级3的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在丢包阈值上下跳变使转发芯片在对低优先级的报文进行丢包和不丢包反复切换所带来的不稳定,可以在启动丢包和停止丢包时设定一个稳定周期,比如5秒,在这5秒间,转发芯片不会在基于同样的优先级改变丢包和写入的状态,但是这5秒间仍可以基于不同的优先级进行改变。当然,所设定的稳定周期可以根据网络设置对报文进行处理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之后,如果缓存队列的占用量继续增加,到达优先级2所对应的丢包阈值,那么,转发芯片在接收到报文且确定该报文的优先级为2,则可以丢弃该报文,以将缓存队列中剩余的存储空间留给更高优先级的报文进行缓存。对于优先级1和优先级0而言,处理方式与上述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针对最高优先级(即优先级0)而言,也可以设置丢包阈值,该优先级的丢包阈值接近(或等于)缓存队列的存储空间的值M,即,当缓存队列接近写满(或已写满)的情况下,最高优先级的报文也会被丢弃。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中,为预设的多个优先级设置对应的丢包阈值,并且按照优先级的高低设置对应的丢包阈值的大小,当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到达一个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时,丢弃该丢包阈值所对应的优先级的报文,从而能够在缓存队列中为更高优先级的报文能够预留缓存空间,避免优先级更高的协议报文因为优先级较低的数据报文占用过多的缓存队列而被丢弃,提升了网络设备的可靠性。
由于高优先级的报文为协议报文,这类报文的丢包将会给网络设备的报文处理和转发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协议报文相对于数据报文更应该被优先处理。为了更好地保证高优先级的报文被缓存,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
S103、获取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
在转发芯片开始工作后,对报文进行处理和转发的过程中,转发芯片将持续性地监控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以确定丢包和缓存的处理方式。
S104、判断缓存队列的占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优先级的告警阈值。
S105、若是,则将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的第二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默认值调整为修正值。
其中,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大于该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修正值,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告警阈值小于该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
相对于丢包阈值,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各优先级,还可以设置告警阈值,该告警阈值用于调整该优先级的下一优先级的丢包阈值。比如,可以针对优先级0设置告警阈值A0,优先级1设置告警阈值B0,优先级2设置告警阈值C0。优先级4不设置告警阈值,这是由于告警阈值的作用在于调节该优先级的下一优先级的丢包阈值,由于是最低优先级,不存在更低的优先级,因此,不设置告警阈值。并且,因为一个优先级的告警阈值要先于该优先级的丢包阈值被触发,所以,除最低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告警阈值小于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以上述的丢包阈值为例进行说明,所设置的告警阈值的大小关系为M>A>A0>B>B0>C>C0>D。
当转发芯片接收到处理器的反压信号后,报文在缓存队列中累积,若此时缓存队列的占用量仍未达到最低优先级(即优先级3)的丢包阈值,则转发芯片仍正常的将报文写入缓存队列。但若如图4所示缓存队列的占用量超出优先级3的丢包阈值,转发芯片开始丢弃优先级为3的报文。但是,由于缓存队列出方向上的输出速率仍小于入方向上的接收速率,缓存队列中的报文持续累积,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到达优先级2的告警阈值。此时,转发芯片将下调优先级2的下一优先级(即优先级3)的丢包阈值,比如,针对丢包阈值可以预设有两个值,分别称为默认值和修正值,其中,丢包阈值的默认值要大于丢包阈值的修正值。在未到达告警阈值时,以丢包阈值的默认值对优先级3的报文进行丢包处理。在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到达优先级2的告警阈值后,转发芯片将优先级3的丢包阈值下调到修正值。
这样一来,转发芯片将在更长的时间段中丢弃优先级3的报文,优先缓存优先级0~2的报文,从而减少优先级3的报文在缓存队列中的写入,逐步缓解报文在缓存队列中的累积。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优先级的告警阈值可以大于或等于该优先级的下一优先级的丢包阈值,这里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设置。比如在最低优先级所设置的丢包阈值比较高(或者可以理解为比较接近该最低优先级的上一优先级的丢包阈值)时,可以设置该最低优先级的上一优先级的告警阈值等于该最低优先级的丢包阈值。当然,更加合理的设置方式为,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告警阈值大于该优先级的下一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
比如,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到达优先级3的丢包阈值时,转发芯片启动对于优先级为3的报文的丢包,如果此时的丢包已经能够缓解缓存队列对于报文的累积,则无需触发对优先级3的丢包阈值的调整。如果转发芯片对优先级3的报文的丢包处理并没有缓解缓存队列中报文的累积,则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到达优先级2的告警阈值,进而触发对于优先级3的丢包阈值的下调,以进一步的缓解缓存队列中报文的累积。
并且,为了能够是丢包阈值的默认值和丢包阈值的修正值之间的关系更为合理,可选的,可以将丢包阈值的修正值设置为丢包阈值的默认值的一半,从而兼顾低优先级的报文的丢包数量和高优先级的报文的缓存数量。
对报文进行部分的丢包能够缓解在一些速率较高的流量的冲击,但是,在网络设备正常的运行过程中,并非所有时间都处于高速率流量的冲击,因此,在缓存队列中缓存的报文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仍需要尽量避免对低优先级报文的丢包。
另外,由于流量的速率过大,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缓存队列的存储空间占满,因此,可能出现缓存队列瞬时被写满,到达更高优先级的丢包阈值或告警阈值。此时,可以直接触发占用量所到达的最高级别的告警阈值,比如如图5所示,缓存队列的占用量超出了最高优先级(即优先级0)的告警阈值,则转发芯片可以直接将低于优先级0的多个优先级(即优先级1至优先级3)所对应的丢包阈值都从默认值调整到修正值,即将优先级1的丢包阈值调整为B1,优先级2的丢包阈值调整为C1,优先级3的丢包阈值调整为D1,从而更有效的保证最高优先级的报文向缓存队列的写入。
因此,步骤S105、在将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的第二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默认值调整为修正值之后,还包括:
S106、若获取到的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小于第一优先级所对应的复原阈值,则将第一优先级相邻的下一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修正值调整为默认值。
在转发芯片中还可以设置有一个对应各优先级的复原阈值,由于在调整优先级的丢包阈值时,最高优先级的丢包阈值未被调整,因此,复原阈值可以是针对除最高优先级之外的优先级设置。
一般来说,一个优先级所对应的复原阈值要小于该优先级的告警阈值,比如可以将复原阈值设定为对应优先级的告警阈值的一半。当然,具体的复原阈值的设定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复原阈值设定与告警阈值相同,但是附加其他的条件,才能触发复原丢包阈值的操作。比如,缓存队列的占用量低于告警阈值,并满足低于告警阈值的时间大于预设的时间段,比如5秒。
通过设置复原阈值,可以在缓存队列的占用量较低的时候,恢复对所有优先级的报文的缓存,从而避免处理器能够处理报文的情况下被丢弃,进一步地提高网络设备对报文进行缓存和处理的可靠性。
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报文缓存装置,应用于转发芯片,如图6所示,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确定报文的优先级;
丢弃单元,用于若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大于或等于优先级对应的丢包阈值,则丢弃报文;
写入单元,用于若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小于优先级对应的丢包阈值,则将报文写入缓存队列;
其中,相邻的优先级中,高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大于低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获取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缓存队列的占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优先级的告警阈值;
调节单元,用于若是,则将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的第二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默认值调整为修正值;
其中,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大于该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修正值,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告警阈值小于该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
可选的,丢包阈值的修正值为丢包阈值的默认值的一半。
可选的,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告警阈值大于该优先级的下一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
进一步的,调节单元,还用于在将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的第二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默认值调整为修正值之后,若获取到的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小于第一优先级所对应的复原阈值,则将第一优先级相邻的下一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修正值调整为默认值。
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2所示,包括转发芯片和处理器。
其中,在转发芯片中预先烧录了程序指令,用以转发芯片调用执行上述的报文缓存方法。当然,在网络设备中,还可以设置有若干网口,该网口与转发芯片连接,该转发芯片与处理器连接。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中,为预设的多个优先级设置对应的丢包阈值,并且按照优先级的高低设置对应的丢包阈值的大小,当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到达一个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时,丢弃该丢包阈值所对应的优先级的报文,从而能够在缓存队列中为更高优先级的报文能够预留缓存空间,避免优先级更高的协议报文因为优先级较低的数据报文占用过多的缓存队列而被丢弃,提升了网络设备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报文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转发芯片,包括:
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确定所述报文的优先级;
若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优先级对应的丢包阈值,则丢弃所述报文;
若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小于所述优先级对应的丢包阈值,则将所述报文写入所述缓存队列;
其中,相邻的优先级中,高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大于低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
判断所述缓存队列的占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优先级的告警阈值;
若是,则将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的第二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默认值调整为修正值;
其中,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大于该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修正值,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告警阈值小于该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丢包阈值的修正值为所述丢包阈值的默认值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告警阈值大于该优先级的下一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的第二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默认值调整为修正值之后,还包括:
若获取到的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小于所述第一优先级所对应的复原阈值,则将所述第一优先级相邻的下一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修正值调整为默认值。
6.一种报文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转发芯片,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确定所述报文的优先级;
丢弃单元,用于若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优先级对应的丢包阈值,则丢弃所述报文;
写入单元,用于若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小于所述优先级对应的丢包阈值,则将所述报文写入所述缓存队列;
其中,相邻的优先级中,高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大于低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获取自身缓存队列的占用量;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缓存队列的占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优先级的告警阈值;
调节单元,用于若是,则将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的第二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默认值调整为修正值;
其中,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大于该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修正值,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告警阈值小于该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丢包阈值的修正值为所述丢包阈值的默认值的一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优先级所对应的告警阈值大于该优先级的下一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的默认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将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的第二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默认值调整为修正值之后,若获取到的缓存队列的占用量小于所述第一优先级所对应的复原阈值,则将所述第一优先级相邻的下一优先级所对应的丢包阈值从修正值调整为默认值。
1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发芯片和处理器;
所述转发芯片调用程序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276639.2A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报文缓存方法、装置以及网络设备 Active CN1132068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6639.2A CN113206800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报文缓存方法、装置以及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6639.2A CN113206800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报文缓存方法、装置以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6800A true CN113206800A (zh) 2021-08-03
CN113206800B CN113206800B (zh) 2022-05-27

Family

ID=77025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6639.2A Active CN113206800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报文缓存方法、装置以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680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7666A (zh) * 2020-07-27 2020-11-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服务等级协议的数据帧抢占式缓存管理方法
CN113726611A (zh) * 2021-09-01 2021-11-30 深圳市大洲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协议进行流量控制的方法
CN113923169A (zh) * 2021-10-11 2022-01-1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的过滤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4415969A (zh) * 2022-02-09 2022-04-29 杭州云合智网技术有限公司 交换芯片报文动态存储方法
CN115277880A (zh) * 2022-06-17 2022-11-01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报文解析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4691A (zh) * 2012-02-23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94669A (zh) * 2012-02-06 2012-07-1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378308A (zh) * 2014-11-19 2015-02-25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报文发送速率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306232A (zh) * 2014-06-18 2016-0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数据处理方法及网络管理设备
CN107454014A (zh) * 2016-05-30 2017-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先级队列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47416A (zh) * 2016-06-28 2018-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议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933741A (zh) * 2018-09-25 2018-12-0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493145A (zh) * 2019-08-01 2019-11-22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方法及装置
CN111163016A (zh) * 2019-12-09 2020-05-15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队列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4669A (zh) * 2012-02-06 2012-07-1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2594691A (zh) * 2012-02-23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06232A (zh) * 2014-06-18 2016-0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数据处理方法及网络管理设备
CN104378308A (zh) * 2014-11-19 2015-02-25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报文发送速率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454014A (zh) * 2016-05-30 2017-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先级队列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47416A (zh) * 2016-06-28 2018-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议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933741A (zh) * 2018-09-25 2018-12-0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493145A (zh) * 2019-08-01 2019-11-22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方法及装置
CN111163016A (zh) * 2019-12-09 2020-05-15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队列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7666A (zh) * 2020-07-27 2020-11-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服务等级协议的数据帧抢占式缓存管理方法
CN113726611A (zh) * 2021-09-01 2021-11-30 深圳市大洲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协议进行流量控制的方法
CN113923169A (zh) * 2021-10-11 2022-01-1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的过滤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4415969A (zh) * 2022-02-09 2022-04-29 杭州云合智网技术有限公司 交换芯片报文动态存储方法
CN114415969B (zh) * 2022-02-09 2023-09-29 杭州云合智网技术有限公司 交换芯片报文动态存储方法
CN115277880A (zh) * 2022-06-17 2022-11-01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报文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15277880B (zh) * 2022-06-17 2024-04-19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报文解析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6800B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06800B (zh) 一种报文缓存方法、装置以及网络设备
US10129151B2 (en) Traffic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etwork device
US900790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head of line blocking in an Ethernet system
JP5157577B2 (ja) 到着パケット廃棄決定を行うパケットバッファ管理装置及びその廃棄決定方法
CN108243116B (zh)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交换设备
US79530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 voice and data services over variable bandwidth access networks
US8848525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adaptive jitter buffer management based on packet statistics for media gateway
CN116527584B (zh) 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通信网络、计算机存储介质
JPS63176045A (ja) 輻湊制御型パケット交換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EP2093945B1 (en) A method for realizing back pressure of masses of ports and the device thereof
US836921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bandwidth
US7453800B2 (en)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CN105591983B (zh) 一种QoS的出口带宽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JPH0681157B2 (ja) デジタル・パケツト交換網のトラフイツク最適化方法
JP4652314B2 (ja) イーサoamスイッチ装置
JPH08504546A (ja) フレーム中継ネットワーク内の渋滞管理方法及びフレーム中継ネットワークのノード
JP4849270B2 (ja)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CN113518046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框式交换设备
CN115250389A (zh) 一种光网络终端
Irawan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queue algorithms for video-on-demand application
US20080159320A1 (en) Layer 3 switch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CN115462050A (zh)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WO2023116611A1 (zh) 一种队列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WO2024114619A1 (zh) 一种数据帧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JP3508697B2 (ja) パケット交換装置及びパケット交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