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3599A - 一种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3599A
CN113203599A CN202110469468.5A CN202110469468A CN113203599A CN 113203599 A CN113203599 A CN 113203599A CN 202110469468 A CN202110469468 A CN 202110469468A CN 113203599 A CN113203599 A CN 113203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box
linear motion
sampling
mo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694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03599B (zh
Inventor
李宏
李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Baiqi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aiqi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aiqi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aiqi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694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3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3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3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03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3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1/14Suction devices, e.g. pumps; Ejector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8Radiation
    • A61L2/10Ultraviolet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10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 plates, sheets or pads having plane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BAPPLYING CLOSURE MEMBERS TO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3/00Clos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by applying caps
    • B67B3/20Clos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by applying caps by applying and rotating preformed threaded ca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包括:机架,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采样盒上料机构,位于下腔室;取液盒上料机构,位于下腔室;至少一个采样盒,放置于采样盒上料机构内,且内置有多个采样管;至少一个取液盒,放置于取液盒上料机构内,且内置有多个取液管;至少一个分液盒,位于上腔室,用于容置取液管滴出的生物样品;至少一个容纳盒,位于上腔室,用于容置试剂;废料盒,位于上腔室,用于容置报废的取液管;旋盖机构,位于上腔室,用于旋拧采样管的盖体;分液机构,位于上腔室,可携取液管吸液、滴液,以及剥落取液管,调整各取液管以适应不同盒体间移液分装。可减少人工劳动、降低生物样品污染,提高生物样品检测精度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
背景技术
核酸检测原理是基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 PCR),主要用来对DNA进行浓度扩增,将低浓度的样本扩增成高浓度的样本,并且可以从扩增过程中的数据计算出核酸的原始浓度。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核酸检测仪存在以下不足:
1)人工检测,由医生手工进行分装检测,由于人工检测有二次感染风险,安全性难以保障;
2)单机单样本检测通量低,即对单个样本逐个进行检测,检测强度高,占用大量医疗资源;
3)结果输出速度慢,从样本进到结果出,通常需要几个小时,影响诊治;
4)生物安全性没有保障,检测过程中样本液的旋盖、移液、提取扩增等过程会产生气溶胶、漏液等生物污染,一旦出现污染,会造成假阳性结果。
因此,急需提出一种解决通量低、速度慢、人工操作和生物安全性等问题的前端关键仪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可减少人工劳动、降低生物样品污染风险,提高检测的精度和效率,广泛应用于板式发光检测、板式酶免疫检测、PCR实验前处理、质谱检测、血型检测和抗体筛查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包括:
机架,包括方形外壳,外壳内水平设有第一分隔板以分割外壳为上腔室和下腔室;
采样盒上料机构,位于外壳的下腔室,包括第一方壳、第一上料执行机构和第一上料仓,第一方壳开口朝上设置,且一侧与第一上料仓连接并相互贯通,第一上料执行机构包括第一直线运动单元和第一托架,第一直线运动单元带动第一托架在第一方壳内上下运动;
取液盒上料机构,位于外壳的下腔室,包括第二方壳、第二上料执行机构和第二上料仓,第二方壳开口朝上设置,且一侧与第二上料仓连接并相互贯通,第二上料执行机构包括第二直线运动单元和第二托架,第二直线运动单元带动第二托架在第二方壳内上下运动;
至少一个采样盒,放置于第一托架上或第一上料仓内,且内置有多个竖向放置并呈阵列分布的采样管,采样管包括容置生物样品的管体和盖体,盖体在上;
至少一个取液盒,放置于第二托架上或第二上料仓内,且内置有多个竖向放置并呈阵列分布的取液管,取液管为上大下小的空心管,且大端朝上;
至少一个分液盒,放置于第一分隔板上,用于容置取液管滴出的生物样品;
至少一个容纳盒,安装于第一分隔板上,用于容置试剂;
废料盒,安装于第一分隔板上,用于容置报废的取液管;
旋盖机构,位于外壳的上腔室,用于旋拧上料至外壳上腔室的采样管的盖体,实现对应的管体和盖体的分离或组装;
分液机构,位于外壳的上腔室,用于插接上料至外壳上腔室的取液管,并携带取液管吸取开盖后的采样管内的生物样品或容纳盒中的试剂、将吸取的生物样品或试剂滴入分液盒、以及将报废的取液管剥落至废料盒内。
优选地,机架还包括空气过滤机构、多个地脚、紫外杀菌机构和照明机构,空气过滤机构安装于外壳内且位于旋盖机构和分液机构的上方,地脚安装于外壳的底部,紫外杀菌机构和照明机构均安装于外壳内。
优选地,采样盒上料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一限位机构,取液盒上料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二限位机构,第一方壳的两对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竖向并排分布的第一通槽,第二方壳的两对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竖向并排分布的第二通槽,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固定板和多个竖向并排分布的挡位机构,挡位机构包括挡位块、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垂直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挡位块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且第一限位机构的挡位块一端上侧抵靠第一转轴进行转动限位,另一端一一对应伸入第一方壳的第一通槽,第一限位机构的第一固定板固定在第一方壳上,第二限位机构的挡位块一端上侧抵靠第一转轴进行转动限位,另一端一一对应伸入第二方壳的第二通槽,第二限位机构的第一固定板固定在第二方壳上。
优选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均为L形,当上料时,采样盒沿第一上料仓进入第一托架的水平部,第一直线运动单元带动采样盒在第一方壳内上移,第一托架的竖直部隔挡第一方壳和第一上料仓的连通处,取液盒沿第二上料仓进入第二托架的水平部,第二直线运动单元带动取液盒在第二方壳内上移,第二托架的竖直部隔挡第二方壳和第二上料仓的连通处。
优选地,旋盖机构包括第三直线运动单元、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和旋盖组件,旋盖组件包括旋盖单元安装座和多个旋盖单元,旋盖单元竖直并排固定于旋盖单元安装座上,包括第一电机和夹爪,第一电机带动夹爪转动,第三直线运动单元带动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左右运动,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带动旋盖单元安装座上下运动,当旋盖时,各旋盖单元对正第一方壳开口处的采样盒内的采样管,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夹爪旋拧采样盒的盖体;
分液机构包括第七直线运动单元、第八直线运动单元、第九直线运动单元和分液组件,第七直线运动单元带动第八直线运动单元前后运动,第八直线运动单元带动第九直线运动单元左右运动,第九直线运动单元带动分液组件上下运动,分液组件包括箱体、内置于箱体的分液联动机构和多个抽吸泵,各抽吸泵固定于机架上,分液联动机构包括第十直线运动单元、至少一个剪叉式伸缩机构、伸缩机构连接板和多个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第十一直线运动单元、第十二安装座和移液管,移液管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吸液孔,且上端与抽吸泵通过气管连通,下端用于插接取液管,第十一直线运动单元与箱体的内壁前后滑动连接,并与剪叉式伸缩机构的铰接部连接,各传动机构的移液管沿前后方向等间隔排列,剪叉式伸缩机构的一端固定在箱体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第十直线运动单元固定在箱体上,并通过伸缩机构连接板带动各剪叉式伸缩机构同步进行前后伸缩运动,从而带动各移液管前后移动,第十一直线运动单元通过第十二安装座带动移液管上下运动。
优选地,旋盖单元安装座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旋盖隔板和第二旋盖隔板,第一旋盖隔板和第二旋盖隔板水平设置于第一壳体内,旋盖单元还包括第一联轴器、键轴、键轴滑套、第一弹簧和第一销轴,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与键轴的一端连接,键轴的另一端与键轴滑套轴向滑动连接,夹爪的一端与键轴滑套相互套设,并通过第一销轴垂直于轴向穿设连接,第一电机垂直固定于第一旋盖隔板上,键轴滑套与第二旋盖隔板滑动连接,第一弹簧套设于键轴滑套外,并限位于第一销轴和第二旋盖隔板之间。
优选地,夹爪包括旋盖头、多个旋盖夹页、多个第二弹簧、多个第二销轴和多个第一顶针,旋盖头为两段式阶梯轴,小端轴段套设于键轴滑套内并通过第一销轴垂直于轴向穿设连接,大端轴段环向开设有多个平行于轴线的第三通槽,第三通槽两侧开设有垂直于轴线的贯穿孔,旋盖夹页与第三通槽一一对应,并由第二销轴穿设铰接于贯穿孔上,旋盖夹页与第三通槽相对侧均开设有圆形槽孔,第二弹簧两端分别抵靠于对应的旋盖夹页的圆形槽孔和第三通槽的圆形槽孔内,第一顶针对称安装于旋盖头的大端侧,且尖端朝外。
优选地,采样盒包括采样盒壳体、采样盒第一隔板、采样盒第二隔板和多个第一刀片,采样盒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并排分布的第一槽口,内壁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刀片一一对应安装于第一槽口内且刃部朝上,采样盒第一隔板水平放置于采样盒壳体的底部,采样盒第二隔板水平放置于采样盒壳体的第一凸台上,采样盒第一隔板上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一通孔和用于避让第一刀片的第二槽口,采样盒第二隔板上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一一对应同轴设置,采样管由上至下依次插入对应的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内,并置于第一刀片上,当旋盖时,旋盖单元对正下压采样管并由夹爪夹持采样管的盖体,第一刀片插入采样管的管体底部进行止转;
取液盒包括取液盒壳体、取液盒第一隔板和取液盒第二隔板,取液盒第一隔板水平设置于取液盒壳体上,并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三通孔,取液盒第二隔板水平设置于取液盒壳体内,取液管小端朝下一一对应插入取液盒第一隔板的第三通孔内。
优选地,分液组件还包括接液机构,接液机构包括截面为G形的接液座、两个连杆和海绵,海绵内置于接液座,接液座的两端分别与两连杆的一端垂直相连,两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箱体的前壁和后壁铰接,接液机构由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当不接液时,接液机构转动至连杆处于水平位置,当接液时,接液机构转动至连杆处于竖直位置,且接液座的槽口朝上并正对移液管。
优选地,各直线运动单元为直线运动模组,或为丝杆螺母机构和导轨滑块机构的组合,导轨滑块机构的滑块与丝杆螺母机构的螺母连接进行导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自动上料机构、旋盖机构和分液机构结合,可自动上料、旋盖、分液和回收废料,实现全自动化生物样品分装,减少人工劳动,提高检测效率;
2)通过分液机构的伸缩运动,可适配不同尺寸的采样盒、取液盒、分液盒和容纳盒,实现相互之间的移液分装;
3)采用紫外杀菌机构和空气过滤机构,可降低生物样品污染风险,提高生物样品检测的精度,广泛应用于板式发光检测、板式酶免疫检测、PCR实验前处理、质谱检测、血型检测和抗体筛查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去除外壳上盖后的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去除外壳上盖后的外壳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采样盒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上料执行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限位机构或第二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取液盒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二上料执行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采样盒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采样盒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采样盒第一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采样盒剖视图A-A;
图16为本发明的取液盒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取液盒剖视图B-B;
图18为本发明的旋盖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旋盖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旋盖单元剖视图;
图21为本发明的旋盖单元局部放大图I;
图22为本发明的旋盖头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分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的分液机构局部放大图II;
图25为本发明的分液组件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的分液组件俯视图;
图27为本发明去除上盖板后的分液组件俯视图;
图28为本发明的分液联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的分液联动机构俯视图;
图30为本发明分液联动机构的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的移液管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的接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的接液座断面图C-C;
图34为本发明的分液组件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的废料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采样盒上料机构;3、取液盒上料机构;4、旋盖机构;5、分液机构;6、采样盒;7、取液盒;8、分液盒;9、废料盒;10、容纳盒;11、外壳;12、地脚;13、空气过滤机构;14、上电柜;15、第一分隔板;16、下电柜; 17、第二分隔板;18、第一支架;19、第二支架;111、第一前面板;112、第二前面板;113、第三前面板;21、第一方壳;22、第一上料执行机构;23、第一安装座;24、第一限位机构;25、第一上料仓;221、第一安装架;222、第二安装座;223、第一导轨滑块机构;224、第一丝杆螺母机构;225、第一托架;226、第一限位开关;227、第二限位开关;228、第一限位感应板;241、第一固定板;242、挡位块;243、第一转轴;244、第二转轴;31、第二方壳;32、第二上料执行机构;33、第三安装座;34、第二限位机构;35、第二上料仓;321、第二安装架;322、第四安装座;323、第五安装座;324、第二导轨滑块机构;325、第二丝杆螺母机构;326、第二托架;327、第二限位感应板;328、第三限位开关;329、第四限位开关;41、第三直线运动单元; 42、第三导轨滑块机构;43、第四直线运动单元;44、第五直线运动单元;45、旋盖组件;46、第一连接板;47、接近开关感应板;48、感应组件;49、第一拖链板;411、第五限位开关;412、第六限位开关;451、旋盖单元安装座;452、第一旋盖隔板;453、第二旋盖隔板;454、旋盖单元;455、第六安装座;456、第七安装座;454a、第一电机;454b、第一联轴器;454c、键轴;454d、键轴滑套;454e、第一弹簧;454f、键; 454g、第一销轴;454h、旋盖头;454i、旋盖夹页;454j、第二弹簧;454k、第二销轴; 454l、第一顶针;454m、开口销;481、安装盒;482、接近开关;51、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2、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3、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4、分液组件;55、拖链机构;511、第一直线运动模组;512、第七电机;513、第一连杆;514、第二直线运动模组;541、箱体;542、第一转接板;543、分液联动机构;544、接液机构;545、第一安装块;546、第二安装块;541a、右盖板;541b、第一盖板;541c、前盖板;541d、后盖板;541e、左盖板;541f、上盖板;541g、传感器模组;541h、第二盖板;541j、第一安装孔;541k、第二安装孔;543a、第八安装座;543b、第四导轨滑块机构;543c、第十限位单元;543d、第九安装座;543e、剪叉式伸缩机构;543f、伸缩机构连接板; 543g、传动机构;543h、第五导轨滑块机构;543i、第二电机;543j、第三丝杆螺母机构;543k、第十安装座;543l、第十一安装座;543m、第三电机;543n、第一固定座; 543o、第四丝杆螺母机构;543p、第二十三限位开关;543q、第六导轨滑块机构;543r、第十二安装座;543s、移液管;543t、第二固定座;544a、接液座;544b、连杆;544c、海绵;551、第一拖链安装座;552、第一拖链;553、第二拖链安装座;554、第二拖链;61、采样盒壳体;62、采样盒第一隔板;63、采样盒第二隔板;64、采样管;65、第一刀片;611、第一凸台;612、第一槽口;621、第一通孔;622、第二槽口;623、第一定位凸台;631、第二通孔;71、取液盒壳体;72、取液盒第一隔板;73、取液管; 74、取液盒第二隔板;721、第二凸台;722、第三通孔;91、废料盒管体;92、废料盒安装座;93、卡板;911、避让口;93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中的方位描述基于图1所示,以地脚12所在位置为下,对侧为上,以第一前面板111所在位置为前,对侧为后,以此,左右方向遵循一般规律进行分布,该方位描述仅供参考,并不作为唯一限定。
如图1-35所示,一种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包括机架1、采样盒上料机构2、取液盒上料机构3、旋盖机构4、分液机构5、至少一个采样盒6、至少一个取液盒7、至少一个分液盒8、至少一个容纳盒10和废料盒9,其中:
机架1,包括方形外壳11,外壳11内水平设有第一分隔板15以分割外壳11为上腔室和下腔室。如图2所示,外壳11包括方框和多个面板,方框由型材搭建,还可采用焊接方式,各面板安装在型材外侧使外壳11形成封闭壳体,外壳11内水平设有第一分隔板15将外壳11的内腔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第一分隔板15和外壳11的上盖下方还均设有多个横向、纵向分布的型材,用以支撑第一分隔板15和外壳11的上盖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如图2右上角呈垂直交叉分布的两个型材用于支撑外壳11 的上盖。外壳11内还可设有用于安装电器件的上电柜14和下电柜16,上电柜14位于外壳11的上腔室,并安装在外壳11的后侧壁上,下电柜16位于外壳11的下腔室,并朝向外壳11的后侧壁,便于打开外壳11的后侧壁进行检修。第一分隔板15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隔板15的后侧垂直连接有第二分隔板17,可用于隔挡电柜引出的线缆等,且除前侧外其他三侧均垂直连接有安装板,可用于固定显示屏,如显示屏可固定于外壳11上腔室的右侧且界面朝外,便于人员操作,显示屏与上电柜14或下电柜16电连接,且位置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需说明的是,上电柜14和下电柜16还可集成为单个电柜,或独立于机架1外通过电连接进行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机架1还包括空气过滤机构13、多个地脚12、紫外杀菌机构和照明机构,空气过滤机构13安装于外壳11内且位于旋盖机构4和分液机构5的上方,地脚12安装于外壳11的底部,紫外杀菌机构和照明机构均安装于外壳11内。
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1上且位于第一分隔板15和外壳11的上盖之间还设有呈垂直交叉分布的多个型材用于支撑空气过滤机构13,空气过滤机构13位于旋盖机构4 和分液机构5的上方,如空气过滤机构13包括洁净空气过滤网,洁净空气过滤网连接有风扇,外壳11的上盖开设有通风孔,通过风扇进行通风散热并对空气进行过滤,可使外壳11内部始终处于洁净环境,避免污染生物样品,有助于提高的检测精度。紫外杀菌机构安装于外壳11的下腔室,如包括两个紫外杀菌灯,分别安装于第一分隔板 15下方,可固定在外壳11的左右两侧,如图1所示,外壳11的左右两侧对应开设有用于紫外杀菌灯散热的通风孔,可避免污染生物样品,有助于提高的检测精度。照明机构安装于外壳11上,并位于空气过滤机构13的下方,用于外壳11的上腔室照明,便于观察。对应的外壳11的前面板可划分为由下至上并排分布的第一前面板111、第二前面板112和第三前面板113,第一前面板111对应遮挡外壳11的下腔室,第二前面板112对应遮挡外壳11上腔室内的旋盖机构4和分液机构5,第三前面板113对应遮挡外壳11上腔室内的空气过滤机构13。第一前面板111上开设有与第一上料仓25连通的第一开口和与第二上料仓35连通的第二开口,分别用于放入采样盒6和取液盒 7,第一前面板111上还开设有第三开口,如图1中取液盒上料机构3对应的第二开口的左侧,第三开口用于拿取收集的报废取液管73,且第三开口还可对应设有推拉门,方便开闭,第二前面板112上可设有透明的门板,如为推拉门等,便于观察、维护、拿取物料。外壳11的底部四角各安装有一个地脚12,地脚12为滚轮机构,便于移动,且地脚12还可为调平地脚,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第一分隔板15上开设有第四通槽、第五通槽、第六通槽和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第四通槽和第五通槽分别对正第一上料仓25和第二上料仓35,废料盒9穿过第六通槽并固定在第一分隔板15上,各第一凹槽分别用于放置分液盒8并对其进行限位。
采样盒上料机构2,位于外壳11的下腔室,包括第一方壳21、第一上料执行机构22和第一上料仓25,第一方壳21开口朝上设置,且一侧与第一上料仓25连接并相互贯通,第一上料执行机构22包括第一直线运动单元和第一托架225,第一直线运动单元带动第一托架225在第一方壳21内上下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采样盒上料机构2还包括多个第一限位机构24,第一方壳21的两对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竖向并排分布的第一通槽,第一限位机构24包括第一固定板 241和多个竖向并排分布的挡位机构,挡位机构包括挡位块242、第一转轴243和第二转轴244,第一转轴243和第二转轴244均垂直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41上,挡位块242 与第二转轴244转动连接,且第一限位机构24的挡位块242一端上侧抵靠第一转轴 243进行转动限位,另一端一一对应伸入第一方壳21的第一通槽,第一限位机构24 的第一固定板241固定在第一方壳21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托架225为L形,当上料时,采样盒6沿第一上料仓25进入第一托架225的水平部,第一直线运动单元带动采样盒6在第一方壳21内上移,第一托架225的竖直部隔挡第一方壳21和第一上料仓25的连通处。
其中,第一方壳21为由四块连接板拼接而成的方形框体,且开口朝上设置,第一方壳21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安装座23,第一安装座23与外壳11的底板固定连接,且第一安装座23上可开设有多个腰型孔,便于调节安装位置精度。第一方壳21的前侧与第一上料仓25连接并相互贯通,第一上料仓25为由四块连接板拼接而成的方形框体,优选与第一方壳21倾斜连接,使采样盒6在自重下滑落于第一上料执行机构22的第一托架225上。第一上料执行机构22安装于第一方壳21的后方,包括第一直线运动单元和第一托架225,还包括第一安装架221和多个第二安装座222,第一安装架221包括四个竖直呈方阵分布的第一条形板,其中,三侧相邻的两第一条形板之间连接有四个水平间隔设置的第二条形板和一个水平设置的第三条形板,第三条形板靠近第一安装架221的底部,第二安装座222分别与第三条形板对应连接,并固定在外壳11的底板上,第二安装座222上可开设有多个腰型孔,便于调节安装位置精度,使第一托架225和第一方壳21对正。第一直线运动单元固定在第一安装架221 上,如第一直线运动单元包括第一导轨滑块机构223和第一丝杆螺母机构224,第一安装架221的后侧内壁上还竖直安装有第一型材,第一导轨滑块机构223的导轨与第一型材固定连接且相互平行,第一丝杆螺母机构224的驱动电机和丝杆上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一型材上,第一丝杆螺母机构224的螺母与第一导轨滑块机构223 的滑块固定连接进行导向,第一丝杆螺母机构224的螺母还与第一托架225的水平部固定连接,电机驱动第一丝杆螺母机构224带动第一托架225在第一方壳21内上下运动,第一方壳21的后侧开设有避让第一托架225的第一避让槽,第一托架225为L 形且位于第一方壳21内,第一方壳21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一限位机构24,第一限位机构24的挡位块242的一端上侧抵靠第一转轴243进行转动限位,另一端一一对应伸入第一方壳21的第一通槽,当上料时,采样盒6沿第一上料仓25进入第一托架225的水平部,第一丝杆螺母机构224带动采样盒6在第一方壳21内上移,此时挡位块242在采样盒6的推动下自由转动,第一托架225的竖直部隔挡第一方壳21 和第一上料仓25的连通处,在第一上料仓25内靠近第一方壳21的采样盒6上料的同时避免下一采样盒6沿第一上料仓25滑落,当每完成一个采样盒6的上料后,挡位块 242回落至一端上侧抵靠第一转轴243进行转动限位,此时邻近的采样盒6由同排的挡位块242进行支撑,如挡位块242的两端上侧分别为平面,在一端上侧抵靠第一转轴243进行转动限位时,另一端上侧为水平状态,有助于平稳支撑采样盒6,依次循环上料。第一方壳21和第一上料仓25内均可同时含有至少一个采样盒6,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机构24,在旋盖机构4对第一方壳21内最上方的采样盒6中的采样管64进行旋盖时,有助于减少上料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为减轻重量,各板上可对应开设有多个镂空孔,如第一安装座 23、第一上料仓25和第一托架225均开设有多个镂空孔,且第一托架225上还可设有加强筋,如第二托架326的水平部下方设有两条与竖直部水平连接的加强筋,水平部上方设有四条垂直于竖直部的凸台;第一限位机构24的数量及其上挡位机构的数量均可任意设置,且挡位块242还可为任意形状。
取液盒上料机构3,位于外壳11的下腔室,包括第二方壳31、第二上料执行机构32和第二上料仓35,第二方壳31开口朝上设置,且一侧与第二上料仓35连接并相互贯通,第二上料执行机构32包括第二直线运动单元和第二托架326,第二直线运动单元带动第二托架326在第二方壳31内上下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取液盒上料机构3还包括多个第二限位机构34,第二方壳31的两对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竖向并排分布的第二通槽,第二限位机构34包括第一固定板 241和多个竖向并排分布的挡位机构,挡位机构包括挡位块242、第一转轴243和第二转轴244,第一转轴243和第二转轴244均垂直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41上,挡位块242 与第二转轴244转动连接,且第二限位机构34的挡位块242一端上侧抵靠第一转轴 243进行转动限位,另一端一一对应伸入第二方壳31的第二通槽,第二限位机构34 的第一固定板241固定在第二方壳31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托架326为L形,当上料时,取液盒7沿第二上料仓35进入第二托架326的水平部,第二直线运动单元带动取液盒7在第二方壳31内上移,第二托架326的竖直部隔挡第二方壳31和第二上料仓35的连通处。
其中,第二方壳31为由四块连接板拼接而成的方形框体,且开口朝上设置,第二方壳31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三安装座33,第三安装座33与外壳11的底板固定连接,且第三安装座33上可开设有多个腰型孔,便于调节安装位置精度。第二方壳31的前侧与第二上料仓35连接并相互贯通,第二上料仓35为由四块连接板拼接而成的方形框体,优选与第二方壳31倾斜连接,使取液盒7在自重下滑落于第二上料执行机构32的第二托架326上。第二上料执行机构32安装于第二方壳31的后方,包括第二直线运动单元和第二托架326,还包括第二安装架321、一个第四安装座322 和两个第五安装座323,第二安装架321包括四个竖直呈方阵分布的第四条形板,其中,三侧相邻的两第四条形板之间连接有四个水平间隔设置的第五条形板,第四安装座322与后侧的两个第四条形板对应连接,两个第五安装座323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两个第四条形板对应连接,第四安装座322和第五安装座323均固定在外壳11的底板上,且第四安装座322和第五安装座323上均可开设有多个腰型孔,便于调节安装位置精度,使第二托架326和第二方壳31对正。第二直线运动单元固定在第二安装架321 上,如第二直线运动单元包括第二导轨滑块机构324和第二丝杆螺母机构325,第二安装架321的后侧内壁上还竖直安装有第二型材,第二导轨滑块机构324的导轨与第二型材固定连接且相互平行,第二丝杆螺母机构325的驱动电机和丝杆上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二型材上,第二丝杆螺母机构325的螺母与第二导轨滑块机构324 的滑块固定连接进行导向,第二丝杆螺母机构325的螺母还与第二托架326的水平部固定连接,电机驱动第二丝杆螺母机构325带动第二托架326在第二方壳31内上下运动,第二方壳31的后侧开设有避让第二托架326的第二避让槽,第二托架326为L 形且位于第二方壳31内,第二方壳31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二限位机构34,第二限位机构34的挡位块242的一端上侧抵靠第一转轴243进行转动限位,另一端一一对应伸入第二方壳31的第二通槽,当上料时,取液盒7沿第二上料仓35进入第二托架326的水平部,第二丝杆螺母机构325带动取液盒7在第二方壳31内上移,此时挡位块242在取液盒7的推动下自由转动,第二托架326的竖直部隔挡第二方壳31 和第二上料仓35的连通处,在第二上料仓35内靠近第二方壳31的取液盒7上料的同时避免下一取液盒7沿第二上料仓35滑落,当每完成一个取液盒7的上料后,挡位块242回落至一端上侧抵靠第一转轴243进行转动限位,此时邻近的取液盒7由同排的挡位块242进行支撑,如挡位块242的两端上侧分别为平面,在一端上侧抵靠第一转轴243进行转动限位时,另一端上侧为水平状态,有助于平稳支撑取液盒7,依次循环上料。第二方壳31和第二上料仓35内均可同时含有至少一个取液盒7,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机构34,在分液机构5对第二方壳31内最上方的取液盒7中的取液管73进行套取吸液时,有助于减少上料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为减轻重量,各板上可对应开设有多个镂空孔,如第五安装座323、第二上料仓35和第二托架326均开设有多个镂空孔,且第二托架326上还可设有加强筋,如第二托架326的两侧分别设有斜向连接水平部和竖直部的加强筋;第二限位机构34的数量及其上挡位机构的数量均可任意设置,且挡位块242还可为任意形状。
至少一个采样盒6,放置于第一托架225上或第一上料仓25内,且内置有多个竖向放置并呈阵列分布的采样管64,采样管64包括容置生物样品的管体和盖体,盖体在上。
在一实施例中,采样盒6包括采样盒壳体61、采样盒第一隔板62、采样盒第二隔板63和多个第一刀片65,采样盒壳体6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并排分布的第一槽口 612,内壁设有第一凸台611,第一刀片65一一对应安装于第一槽口612内且刃部朝上,采样盒第一隔板62水平放置于采样盒壳体61的底部,采样盒第二隔板63水平放置于采样盒壳体61的第一凸台611上,采样盒第一隔板62上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一通孔621和用于避让第一刀片65的第二槽口622,采样盒第二隔板63上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二通孔631,第一通孔621和第二通孔631一一对应同轴设置,采样管64由上至下依次插入对应的第二通孔631和第一通孔621内,并置于第一刀片 65上,当旋盖时,旋盖单元454对正下压采样管64并由夹爪夹持采样管64的盖体,第一刀片65插入采样管64的管体底部进行止转。
其中,采样管64用于容置生物样品,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规格的包括管体和盖体的采样管,管体和盖体采用螺纹连接,在此不再赘述。采样盒壳体61、采样盒第一隔板62和采样盒第二隔板63均为相适配的方形结构,且采样盒第一隔板62的四边均设有第一定位凸台623,便于准确定位。如本实施例中,采样盒6内放置有8行6列共48个采样管64。为便于旋盖单元454操作,采样管64的盖体高出采样盒壳体61,同时为提高空间利用率,便于叠放,对应的采样盒壳体61的底板设于中部,使下部为空腔,用于叠放时容纳下方的采样盒6内采样管64的凸出部。当旋盖时,采样盒壳体 61由第二方壳31限位止转,旋盖组件45的旋盖单元454对正下压采样管64,使第一刀片65同时插入每行或列采样管64的管体底部进行止转,每个采样管64的下部对应两个平行的第一刀片65,且旋盖单元454的夹爪夹持采样管64的盖体进行旋盖实现采样管64的开合。
至少一个取液盒7,放置于第二托架326上或第二上料仓35内,且内置有多个竖向放置并呈阵列分布的取液管73,取液管73为上大下小的空心管,且大端朝上。
在一实施例中,取液盒7包括取液盒壳体71、取液盒第一隔板72和取液盒第二隔板74,取液盒第一隔板72水平设置于取液盒壳体71上,并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三通孔722,取液盒第二隔板74水平设置于取液盒壳体71内,取液管73小端朝下一一对应插入取液盒第一隔板72的第三通孔722内。
其中,取液管73为上大下小的空心管,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规格的取液管,在此不再赘述。取液盒壳体71、取液盒第一隔板72和取液盒第二隔板74均为相适配的方形结构,取液盒壳体71为由四块板材拼接而成的方框,还可为一体式结构,取液盒第一隔板72水平设置于取液盒壳体71上,且上方四角分别设有第二凸台721,便于人工拿取取液管73。取液盒第一隔板72上竖直插入多个取液管73,如插入8行12 列共96个取液管73,取液管73的大端朝上。需要说明的是,优选每次分液组件54 操作的取液管73数量和进行旋盖的采样管64的数量等同,即采样盒6中每列采样管 64和取液盒7中每列取液管73数量等同。
至少一个分液盒8,放置于第一分隔板15上,用于容置取液管73滴出的生物样品。
其中,第一分隔板15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第一分隔板15 上两上料机构对应的孔位之间,便于分液盒8放置于第一分隔板15的第一凹槽中进行快速定位,以及移液分装,根据分液盒8的尺寸,第一分隔板15的多个第一凹槽可为相同或不同尺寸大小,分液盒8可为现有结构(如96孔板)或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如为内部设有多个阵列分布凹槽的方形盒体,取液管73滴出的生物样品流入凹槽中在此不再赘述。
至少一个容纳盒10,安装于第一分隔板15上,用于容置试剂;
其中,第一分隔板15上开设有用于多个对各容纳盒10进行限位的第二凹槽,本实施例中容纳盒10位于分液盒8和旋盖机构4之间,容纳盒10可为任意形状,如用于容置蛋白酶K,蛋白酶K可降解生物样品中蛋白质便于提取检测,还可容置任意所需试剂或多个容纳盒10分别容置不同的所需试剂,在取液管73将吸取的生物样品滴入分液盒8中后,替换取液管73再吸取容纳盒10中的试剂并滴入放有生物样品的分液盒8中,随后拿取分液盒8即可对其中的生物样品进行检测。
废料盒9,安装于第一分隔板15上,用于容置报废的取液管73;
其中,第一分隔板15上开设有第六通槽,第六通槽位于取液盒上料机构3的前侧。本实施例中,废料盒9包括上下贯通的废料盒管体91、两个废料盒安装座92、卡板93和收集袋,废料盒管体91为上大下小的阶梯状方壳,废料盒安装座92与废料盒管体91的阶梯面水平连接,废料盒9穿过第六通槽并通过废料盒安装座92螺钉连接固定在第一分隔板15上,卡板93水平连接于废料盒管体91的上端并靠近左侧设置,废料盒管体91的右侧开设有用于分液机构5的移液管543s携带的取液管73水平移动通过的避让口911,卡板93的右侧开设有多个与分液机构5携带的移液管543s数量等同的限位槽931,限位槽931沿前后方向阵列分布,收集袋套设于废料盒管体91的下出口,用于在分液机构5携带移液管543s上移时,在卡合作用下使取液管73脱离移液管543s,落入收集袋中进行回收,实现自动化回收废管,提高效率。在收集袋装满后,收集袋从第一前面板111的第三开口取出,并替换为新的空收集袋继续接收废管,适用于大批量回收废管。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需求废料盒9还可为任意形状,如当小批量回收废管时,废料盒9可仅包括废料盒管体91、两个废料盒安装座92和卡板93,区别在于废料盒管体91从阶梯面上下分体为第一管体和第二槽体,第一管体通过两个废料盒安装座92与第一分隔板15固定连接,第二槽体与第一分隔板15 的下侧滑动连接,如通过滑槽连接,且下底封闭直接进行废管的收集,在收集满后通过第一前面板111的第三开口滑动取出废料盒管体91的第二槽体,并替换为新的空第二槽体继续接收废管,操作方便。
旋盖机构4,位于外壳11的上腔室,用于旋拧上料至外壳11上腔室的采样管64 的盖体,实现对应的管体和盖体的分离或组装。
在一实施例中,旋盖机构4包括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和旋盖组件45,旋盖组件45包括旋盖单元安装座451和多个旋盖单元454,旋盖单元454 竖直并排固定于旋盖单元安装座451上,包括第一电机454a和夹爪,第一电机454a 带动夹爪转动,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带动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左右运动,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带动旋盖单元安装座451上下运动,当旋盖时,各旋盖单元454对正第一方壳21 开口处的采样盒6内的采样管64,并通过第一电机454a带动夹爪旋拧采样盒6的盖体。
在一实施例中,旋盖单元安装座451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旋盖隔板452和第二旋盖隔板453,第一旋盖隔板452和第二旋盖隔板453水平设置于第一壳体内,旋盖单元454还包括第一联轴器454b、键轴454c、键轴滑套454d、第一弹簧454e和第一销轴454g,第一电机454a通过第一联轴器454b与键轴454c的一端连接,键轴454c的另一端与键轴滑套454d轴向滑动连接,夹爪的一端与键轴滑套454d相互套设,并通过第一销轴454g垂直于轴向穿设连接,第一电机454a垂直固定于第一旋盖隔板452 上,键轴滑套454d与第二旋盖隔板453滑动连接,第一弹簧454e套设于键轴滑套454d 外,并限位于第一销轴454g和第二旋盖隔板453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夹爪包括旋盖头454h、多个旋盖夹页454i、多个第二弹簧454j、多个第二销轴454k和多个第一顶针454l,旋盖头454h为两段式阶梯轴,小端轴段套设于键轴滑套454d内并通过第一销轴454g垂直于轴向穿设连接,大端轴段环向开设有多个平行于轴线的第三通槽,第三通槽两侧开设有垂直于轴线的贯穿孔,旋盖夹页 454i与第三通槽一一对应,并由第二销轴454k穿设铰接于贯穿孔上,旋盖夹页454i 与第三通槽相对侧均开设有圆形槽孔,第二弹簧454j两端分别抵靠于对应的旋盖夹页454i的圆形槽孔和第三通槽的圆形槽孔内,第一顶针454l对称安装于旋盖头454h的大端侧,且尖端朝外。
其中,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包括相似的第四直线运动单元43和第五直线运动单元44,均为丝杆螺母机构和导轨滑块机构的组合,导轨滑块机构的滑块与丝杆螺母机构的螺母连接进行导向,旋盖机构4还包括第三导轨滑块机构42。且第四直线运动单元 43的丝杆螺母机构和导轨滑块机构还可由第二壳体包围,第五直线运动单元44的丝杆螺母机构和导轨滑块机构还可由第三壳体包围,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相似,可为分体式或一体式结构,且相邻面不进行封闭,为旋盖组件45提供上下运动空间,旋盖组件45的前后两侧分别连接有第六安装座455和第七安装座456,第六安装座455和第七安装座456分别与第四直线运动单元43和第五直线运动单元44的螺母连接,第二壳体的下壁与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固定连接,第三壳体的下壁与第三导轨滑块机构 42的滑块固定连接,第三导轨滑块机构42与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平行设置用于导向,且第三导轨滑块机构42位于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的前侧,靠近第三导轨滑块机构42 的后侧设有与其平行的感应组件48,感应组件48包括安装盒481和多个接近开关482,安装盒481为方形壳体,接近开关482等间距安装在安装盒481上,与采样盒6内的采样管64的列数相等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五直线运动单元44的螺母上还连接有接近开关感应板47,便于检测采样管64对应位置。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上壁通过第一连接板46连接,第一连接板46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旋盖组件45运动的第三避让槽,第一连接板46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拖链的第一拖链板49。
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带动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左右运动,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带动旋盖单元安装座451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各旋盖单元454的上下、左右运动。第一壳体为开口朝下的方框,旋盖头454h的小端轴段套设于键轴滑套454d内并通过第一销轴454g垂直于轴向穿设连接,第一销轴454g的一端大于穿设孔,另一端还穿设有开口销454m,可防止第一销轴454g脱落。键轴454c和键轴滑套454d通过键454f实现轴向滑动连接,键454f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需说明的是,键轴454c和键轴滑套454d还可分别为花键轴和花键轴套。旋盖头454h的大端轴段环向开设有四个平行于轴线的第三通槽,旋盖夹页454i安装于第三通槽内并可绕第二销轴454k转动,旋盖夹页454i的下端内侧开设有倒角,便于插接采样管64的盖体,且内侧还开设有多个凹槽以增大摩擦便于旋转盖体。初始状态下,旋盖夹页454i的下端在第二弹簧454j 的作用下朝内倾斜,有助于夹紧采样管64的盖体。
当旋盖时,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带动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左移,使各旋盖单元454对正第一方壳21开口处的采样盒6内的采样管64,如对正左始第一列采样管64后,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带动旋盖组件45下移,旋盖组件45的旋盖单元454对正下压采样管64,并通过第一弹簧454e进行缓冲,使第一刀片65同时插入该列采样管64的管体底部进行止转,避免采样管64破碎溢出生物样品,且旋盖单元454的夹爪夹持采样管64的盖体,即各旋盖夹页454i在第二弹簧454j的作用下夹紧采样管64的盖体,第一顶针454l插入采样管64的盖体进行止转,第一电机454a驱动夹爪转动进行旋盖打开采样管64的盖体,并由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带动携带盖体的旋盖组件45右移。当取液完成后,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带动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左移,使各旋盖单元454 对正左始第一列采样管64后,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带动旋盖组件45下移,第一电机454a 反转进行旋盖拧紧采样管64的盖体,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带动旋盖组件45上移,等待对下一列采样管64进行操作,依次循环完成采样盒6内的采样管64取液。
分液机构5,位于外壳11的上腔室,用于插接上料至外壳11上腔室的取液管73,并携带取液管73吸取开盖后的采样管64内的生物样品或容纳盒10中的试剂、将吸取的生物样品或试剂滴入分液盒8、以及将报废的取液管73剥落至废料盒9内。
在一实施例中,分液机构5包括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1、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和分液组件54,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1带动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 前后运动,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带动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左右运动,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带动分液组件54上下运动,分液组件54包括箱体541、内置于箱体541的分液联动机构543和多个抽吸泵,各抽吸泵固定于机架1上,分液联动机构543包括第十直线运动单元、至少一个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伸缩机构连接板543f和多个传动机构543g,传动机构543g包括第十一直线运动单元、第十二安装座543r和移液管543s,移液管543s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吸液孔,且上端与抽吸泵通过气管连通,下端用于插接取液管73,第十一直线运动单元与箱体541的内壁前后滑动连接,并与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的铰接部连接,各传动机构543g的移液管543s沿前后方向等间隔排列,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的一端固定在箱体541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第十直线运动单元固定在箱体541上,并通过伸缩机构连接板543f带动各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同步进行前后伸缩运动,从而带动各移液管543s前后移动,第十一直线运动单元通过第十二安装座543r带动移液管543s上下运动。
其中,分液机构5安装在外壳11上,如外壳11上腔室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架18和第二支架19,第一支架18和第二支架19的下方还可分别连接多个支撑座以增强稳定性,如图2所示,在第一支架18或第二支架19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支撑座,支撑座固定在外壳11上。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1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直线运动模组511和第二直线运动模组514,两模组通过第一连杆513连接实现同步运动并由第七电机512驱动,且第一直线运动模组511安装在第二支架19上,第二直线运动模组514安装在第一支架18上。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垂直固定于第一直线运动模组511和第二直线运动模组514上,并由第一直线运动模组511和第二直线运动模组514带动进行前后移动。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垂直固定于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上,并由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带动进行上下移动。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的前侧还固定连接有分液组件54。
如图25-31所示,分液组件54包括箱体541、内置于箱体541的分液联动机构 543和多个抽吸泵。本实施例中,箱体541包括由右盖板541a、前盖板541c、后盖板 541d、左盖板541e和上盖板541f围成的方框,箱体541的底部不进行封闭为移液管 543s提供运动空间,右盖板541a和左盖板541e结构相同或相似,且其上均开设有方形通槽并通过第一盖板541b进行遮蔽,上盖板541f上沿前后方向对称并排开设有两个方形通槽,并分别通过第二盖板541h进行遮蔽,第一盖板541b和第二盖板541h 均为透明材质,便于人员观看内部结构状态。箱体541的上盖板541f还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541j和多个第二安装孔541k,第一安装孔541j可用于气管通过或者用于安装气管转接接头,第二安装孔541k可用于过线或安装线缆转接接头。
各抽吸泵固定于机架1上,如固定于上电柜14的前侧。分液联动机构543包括第十直线运动单元、两个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伸缩机构连接板543f和八个传动机构 543g。第十直线运动单元包括第八安装座543a、第四导轨滑块机构543b、第九安装座543d、第二电机543i和第三丝杆螺母机构543j。第四导轨滑块机构543b的导轨与上盖板541f连接,滑块与第三丝杆螺母机构543j的螺母连接,第四导轨滑块机构543b 用于对第三丝杆螺母机构543j进行前后运动导向。第三丝杆螺母机构543j的丝杆前端与第二电机543i连接,第二电机543i通过第八安装座543a与上盖板541f连接,第三丝杆螺母机构543j的丝杆前后端通过第九安装座543d与后盖板541d连接。第三丝杆螺母机构543j的螺母还与伸缩机构连接板543f连接,两个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对称分布于第三丝杆螺母机构543j的两侧,伸缩机构连接板543f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的铰接部连接,第二电机543i带动第三丝杆螺母机构543j运动时,两个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在伸缩机构连接板543f的带动下同步进行前后伸缩运动。
传动机构543g包括第十一直线运动单元、第十二安装座543r和移液管543s,移液管543s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吸液孔,且上端与抽吸泵通过气管连通,下端用于插接取液管73。本实施例中,第十一直线运动单元包括第十安装座543k、第五导轨滑块机构 543h、第十一安装座543l、第三电机543m、第一固定座543n和第二固定座543t,第十安装座543k为L形,第十一安装座543l固定于第十安装座543k的一端,第三电机 543m固定在第十一安装座543l上,第四丝杆螺母机构543o的丝杆一端与第三电机 543m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座543t固定在第十安装座543k的另一折壁上,第五导轨滑块机构543h的导轨固定于第十安装座543k上,滑块与第十二安装座543r连接,第十二安装座543r与第四丝杆螺母机构543o的螺母连接,移液管543s沿上下方向依次穿设第十二安装座543r和第十安装座543k的另一折壁,并与第十二安装座543r固定连接,与第十安装座543k的另一折壁滑动连接。第五导轨滑块机构543h用于第四丝杆螺母机构543o的导向。第十一安装座543l上还竖向连接有第一固定座543n,第一固定座543n的上端与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的铰接部连接。第十安装座543k还通过第六导轨滑块机构543q与箱体541的内壁前后滑动连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每个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所连接的传动机构543g上是第十安装座543k共用一个第六导轨滑块机构543q,或还可共用多个沿上下方向并排分布的第六导轨滑块机构543q,如本实施例中为两个。两个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所连接的传动机构543g上的移液管543s沿前后方向等间隔排列,如图29所示,通过适当调整第十安装座543k和第十二安装座 543r的结构,可采用交叉错位分布,有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
位于左侧的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的前端铰接部通过第二安装块546固定在箱体541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位于右侧的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的前端铰接部通过第一安装块545固定在箱体541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安装块545和第二安装块546可为对称结构或相似结构。各移液管543s在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的带动下进行前后移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各移液管543s之间等间距,第三电机543m带动第四丝杆螺母机构543o运动时,移液管543s在第十二安装座543r的带动下上下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分液机构5将报废的取液管73剥落至废料盒9内,可与废料盒 9的卡板93配合剥落,或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取液管73剥落功能集成在分液机构5 上,箱体541还可为一体式结构或任意分体式结构,第一安装孔541j和第二安装孔541k 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且箱体541的后盖板541d可直接与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的前侧运动部固定连接,或通过第一转接板542进行转接连接,第一转接板542 可为任意形状。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和传动机构543g的数量和分布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如仅采用一个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实现各传动机构543g的同步伸缩运动,或根据现有技术中每次插接的取液管73的数量进行传动机构543g的数量调整等。
进一步地,分液机构5还包括拖链机构55,拖链机构55包括第一拖链安装座551、第一拖链552、第二拖链安装座553和第二拖链554,第一拖链安装座551为与第二直线运动模组514平行的型材,且位于第二直线运动模组514的左侧,第一拖链55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拖链安装座551上,另一端与第二拖链安装座553连接,第二拖链安装座553为与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平行的型材,且位于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的后侧,第二拖链554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拖链安装座553上,另一端与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 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分液组件54还包括接液机构544,接液机构544包括截面为G 形的接液座544a、两个连杆544b和海绵544c,海绵544c内置于接液座544a,接液座 544a的两端分别与两连杆544b的一端垂直相连,两连杆544b的另一端分别与箱体541 的前壁和后壁铰接,接液机构544由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当不接液时,接液机构544 转动至连杆544b处于水平位置,当接液时,接液机构544转动至连杆544b处于竖直位置,且接液座544a的槽口朝上并正对移液管543s。
其中,如图32、33所示,接液机构544可避免在移液(包括生物样品和试剂) 过程中出现漏液造成污染或难以清理的情况,当漏液滴至接液座544a的槽口内可迅速被海绵544c吸收,减少接液座544a中的液体流动,便于清理,接液座544a的截面为 G形,在翻转至连杆544b处于水平或竖直位置时,仍可形成储液凹部,使液体不易漏出。接液机构544可由电机直接带动,或通过同步带轮或齿轮进行带动等,如当采用同步带轮时,同步带轮可固定于连杆544b与箱体541的前壁和后壁连接的转轴上,如位于箱体541的内侧,电机可内置于箱体541,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各直线运动单元为直线运动模组,或为丝杆螺母机构和导轨滑块机构的组合,导轨滑块机构的滑块与丝杆螺母机构的螺母连接进行导向。
其中,各直线运动单元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为直线运动模组,或为丝杆螺母机构和导轨滑块机构的组合。如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运动单元、第二直线运动单元、第四直线运动单元43、第五直线运动单元44、第十直线运动单元和第十一直线运动单元均为丝杆螺母机构和导轨滑块机构的组合,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第七直线运动单元 51、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和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均为直线运动模组。需要说明的是,各直线运动单元还可为替代为其他用于实现直线运动的机构,如齿轮齿条机构、同步带机构等。
进一步地,各直线运动单元上还设有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限位开关感应板和至少一个限位开关,限位开关并排固定在直线运动单元的固定部,限位开关感应板固定在直线运动单元的运动部。
其中,第一直线运动单元上设有第一限位单元,第一限位单元包括第一限位开关226、第二限位开关227和第一限位感应板228,第一限位开关226和第二限位开关227 通过转接板竖直并排安装于第一上料执行机构22的第一型材上,第一限位感应板228 安装于第一丝杆螺母机构224的螺母上,用于检测第一托架225的上下极限位。第二直线运动单元上设有第二限位单元,第二限位单元包括第二限位感应板327、第三限位开关328和第四限位开关329,第三限位开关328和第四限位开关329通过转接板竖直并排安装于第二上料执行机构32的第二型材上,第二限位感应板327安装于第二丝杆螺母机构325的螺母上,用于检测第二托架326的上下极限位。
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上设有第三限位单元,第三限位单元包括第三限位感应板、第五限位开关411、第六限位开关412和第七限位开关,第三限位感应板安装于第二壳体的底部,第五限位开关411、第六限位开关412和第七限位开关水平并排安装于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的固定部,用于检测旋盖组件45的左右极限位及原点。第四直线运动单元43上设有第四限位单元,第四限位单元包括第四限位感应板、第八限位开关和第九限位开关,如第四直线运动单元43为丝杠螺母机构时,第四限位感应板安装于第四直线运动单元43的螺母上,第八限位开关和第九限位开关竖直并排安装于第二壳体上,用于检测旋盖组件45的上下极限位,第五直线运动单元44上设有第五限位单元,第五限位单元包括第五限位感应板、第十限位开关和第十一限位开关,如第五直线运动单元44为丝杠螺母机构时,第五限位感应板安装于第五直线运动单元44的螺母上,第十限位开关和第十一限位开关竖直并排安装于第二壳体上,用于检测旋盖组件45的上下极限位,第四直线运动单元43和第五直线运动单元44同步带动旋盖组件45上下运动。
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1上设有第七限位单元,第七限位单元包括第七限位感应板、第十二限位开关、第十三限位开关和第十四限位开关,第七限位感应板安装于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1的运动部,第十二限位开关、第十三限位开关和第十四限位开关水平并排安装于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1的固定部,用于检测分液组件54的前后极限位及原点。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上设有第八限位单元,第八限位单元包括第八限位感应板、第十五限位开关、第十六限位开关和第十七限位开关,第八限位感应板安装于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的运动部,第十五限位开关、第十六限位开关和第十七限位开关水平并排安装于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的固定部,用于检测分液组件54的左右极限位及原点。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上设有第九限位单元,第九限位单元包括第九限位感应板、第十八限位开关、第十九限位开关和第二十限位开关,第九限位感应板安装于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的运动部,第十八限位开关、第十九限位开关和第二十限位开关水平并排安装于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的固定部,用于检测分液组件54的上下极限位及原点。同时箱体541的后盖板541d的下方还设有传感器模组541g,用于感应分液组件54是否下降到位,传感器模组541g可为激光测距传感器,可自带有安装支架,检测精度高,便于调节。
上盖板541f的内壁安装有第十限位单元543c,第十限位单元包括第十限位感应板、第二十一限位开关、第二十二限位开关、第一限位开关转接板和第二限位开关转接板,第二十一限位开关固定于第一限位开关转接板上,第二十二限位开关固定于第二限位开关转接板上,第十限位感应板与伸缩机构连接板543f连接,第一限位开关转接板和第二限位开关转接板安装于上盖板541f的内壁上,第二十一限位开关和第二十二限位开关前后并排分布,上盖板541f上开设有便于第二十一限位开关和第二十二限位开关调节的腰型槽,第十限位单元用于对第十直线运动单元进行前后极限位检测。第十一直线运动单元上设有第十一限位单元,第十一限位单元包括第十一限位感应板和第二十三限位开关543q,第十一限位感应板安装于第十二安装座543r上,可为分体式或一体式连接,第二十三限位开关543q固定在第十安装座543k上,用于检测移液管543s的上极限位。需要说明的是,各限位单元中的限位开关的位置、数量和型号,以及限位感应板的形状和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
本申请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的工作原理:
将装有生物样品的采样盒6放入采样盒上料机构2的第一上料仓25中,将装有取液管73的取液盒7放入取液盒上料机构3的第二上料仓35中,在自重作用下,采样盒6沿第一上料仓25滑至第一托架225上,取液盒7沿第二上料仓35滑至第二托架326上。第一直线运动单元带动采样盒6在第一方壳21内上移,第一方壳21内可容置多个采样盒6,并由第一限位机构24进行支撑,且在第一直线运动单元的作用下带动下方的采样盒6推动上方的采样盒6上移,直至最上方的采样盒6超出第一分隔板15,停止上料。第二直线运动单元带动取液盒7在第二方壳31内上移,第二方壳 31内可容置多个取液盒7,并由第二限位机构34进行支撑,且在第二直线运动单元的作用下带动下方的取液盒7推动上方的取液盒7上移,直至最上方的取液盒7超出第一分隔板15,停止上料。采样盒上料机构2和取液盒上料机构3上料顺序不分先后。
当旋盖时,旋盖机构4的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带动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左移,使各旋盖单元454对正采样盒6内的采样管64,如当对正左始第一列采样管64时,感应组件48上与左始第一列采样管64正对的接近开关482检测到信号,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带动旋盖组件45下移,旋盖组件45的旋盖单元454对正下压采样管64,并通过第一弹簧454e进行缓冲,使第一刀片65同时插入该列采样管64的管体底部进行止转,且旋盖单元454的夹爪夹持采样管64的盖体,第一顶针454l插入采样管64的盖体进行止转,第一电机454a驱动夹爪转动进行旋盖打开采样管64的盖体,并由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带动携带盖体的旋盖组件45右移。
当分液时,分液机构5在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1、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的带动下使分液组件54上的各移液管543s正对下方的取液盒7中的左始第一列取液管73,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带动分液组件54向下运动至传感器模组541g感应到规定位置,然后传动机构543g带动移液管543s向下运动,从而使分液组件54上的各移液管543s 插接入对应的取液管73,传动机构543g带动分液组件54向上运动,同时移液管543s 带动对应的取液管73上移,然后分液机构5的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带动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右移,并在移动过程中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进行伸缩运动调节各移液管543s 的前后间距,直至移液管543s一一正对采样盒6上旋盖打开的左始第一列采样管64,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带动分液组件54向下运动至传感器模组541g感应到规定位置,然后传动机构543g带动移液管543s向下运动,从而使分液组件54上的各移液管543s 携带的取液管73插接入对应的采样管64中,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感知液面,使得取液管73的下端尖头接触到生物样品的液面,进行液面确认,抽吸泵工作吸取生物样品,同时,传动机构543g带动取液管73向下运动,实现液面跟随,保证吸液过程中取液管73的下端尖头一直浸入液面中,不会吸到空气,吸液完成后,传动机构543g带动分液组件54向上运动,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带动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左移,同时接液机构544逆时针转动至连杆544b处于竖直位置进行接液,防止漏液污染,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继续带动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左移,并在移动过程中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 进行伸缩运动调节各移液管543s的前后间距,以及在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1的带动下,使各移液管543s携带的取液管73正对分液盒8的左始第一列凹槽,接液机构544顺时针转动至连杆544b处于水平位置,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带动分液组件54向下运动至传感器模组541g感应到规定位置,然后传动机构543g带动移液管543s向下运动,抽吸泵工作将取液管73中吸取的生物样品滴入对应的分液盒8凹槽中,然后分液组件 54在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1和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的带动下正对废料盒管体91上开设的避让口911,并继续在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的带动下左移至移液管543s携带的取液管73由避让口911进入废料盒9中,直至取液管73完全位于对应的限位槽931 之下,传动机构543g带动移液管543s上移至规定位置,取液管73在卡板93的限位槽931作用下卡合剥离落入废料盒9中。然后分液组件54在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1、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和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的带动下,并在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 的伸缩调节下,使分液组件54上的各移液管543s正对下方的取液盒7中的左始第二列取液管73,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每个分液盒8的凹槽装有生物样品,在此过程中当每个取液盒7中的取液管73全部用完,取液盒上料机构3继续上料,由新的取液盒7的左始第一列取液管73开始重复操作。
当左始第一列采样管64取液完成后,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带动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左移,使各旋盖单元454对正左始第一列采样管64后,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带动旋盖组件45下移,第一电机454a反转进行旋盖拧紧采样管64的盖体,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带动旋盖组件45上移,然后右移至下一列采样管64,此时感应组件48上与下一列采样管64正对的接近开关482检测到信号后进行操作,依次循环完成每个采样盒6内的采样管64取液后,由采样盒上料机构2重新进行采样盒6上料,重复上述操作。
当每个分液盒8的凹槽装有生物样品后,分液机构5在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1、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的带动下使分液组件54上的各移液管543s正对下方的取液盒7 中的顺序执行的当前一列取液管73,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带动分液组件54向下运动至传感器模组541g感应到规定位置,然后传动机构543g带动移液管543s向下运动,从而使分液组件54上的各移液管543s插接入对应的取液管73,传动机构543g带动分液组件54向上运动,同时移液管543s带动对应的取液管73上移,然后分液机构5 的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带动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右移,并在移动过程中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进行伸缩运动调节各移液管543s的前后间距,直至携带的所有移液管543s 正对容纳盒10,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带动分液组件54向下运动至传感器模组541g 感应到规定位置,然后传动机构543g带动移液管543s向下运动,从而使分液组件54 上的各移液管543s携带的取液管73插接入对应的容纳盒10中,使得取液管73的下端尖头与容纳盒10的液面接触,进行液面确认,抽吸泵工作吸取酶(如蛋白酶K),同时,传动机构543g带动取液管73向下运动,实现液面跟随,保证吸液过程中取液管73的下端尖头一直浸入液面中,不会吸到空气,吸液完成后,传动机构543g带动分液组件54向上运动,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带动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左移,同时接液机构544逆时针转动至连杆544b处于竖直位置进行接液,防止漏液污染,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继续带动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左移,并在移动过程中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 进行伸缩运动调节各移液管543s的前后间距,以及在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1的带动下,使各移液管543s携带的取液管73正对分液盒8的左始第一列凹槽,接液机构544顺时针转动至连杆544b处于水平位置,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带动分液组件54向下运动至传感器模组541g感应到规定位置,然后传动机构543g带动移液管543s向下运动,抽吸泵工作将取液管73中吸取的酶滴入对应的分液盒8凹槽中,然后分液组件54在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1和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的带动下正对废料盒管体91上开设的避让口911,并继续在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的带动下左移至移液管543s携带的取液管 73由避让口911进入废料盒9中,直至取液管73完全位于对应的限位槽931之下,传动机构543g带动移液管543s上移至规定位置,取液管73在卡板93的限位槽931 作用下卡合剥离落入废料盒9中。然后分液组件54在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1、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和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的带动下,并在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的伸缩调节下,使分液组件54上的各移液管543s正对下方的取液盒7中的下一列取液管73,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每个分液盒8的凹槽装有酶,在此过程中当每个取液盒7中的取液管73全部用完,取液盒上料机构3继续上料,由新的取液盒7的左始第一列取液管73开始重复操作。当分液盒8的凹槽中均装有生物样品和酶后,移除该分液盒8 用于检测。
具体执行工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本申请采用自动上料机构、旋盖机构和分液机构结合,可自动上料、旋盖、分液和回收废料,实现全自动化生物样品分装,减少人工劳动,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可适配不同尺寸的采样盒、取液盒、分液盒和容纳盒,实现相互之间的移液分装;采用紫外杀菌机构和空气过滤机构,可降低生物样品污染风险,提高生物样品检测的精度,广泛应用于板式发光检测、板式酶免疫检测、PCR实验前处理、质谱检测、血型检测和抗体筛查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的实施例,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包括:
机架(1),包括方形外壳(11),所述外壳(11)内水平设有第一分隔板(15)以分割所述外壳(11)为上腔室和下腔室;
采样盒上料机构(2),位于所述外壳(11)的下腔室,包括第一方壳(21)、第一上料执行机构(22)和第一上料仓(25),所述第一方壳(21)开口朝上设置,且一侧与所述第一上料仓(25)连接并相互贯通,所述第一上料执行机构(22)包括第一直线运动单元和第一托架(225),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单元带动所述第一托架(225)在所述第一方壳(21)内上下运动;
取液盒上料机构(3),位于所述外壳(11)的下腔室,包括第二方壳(31)、第二上料执行机构(32)和第二上料仓(35),所述第二方壳(31)开口朝上设置,且一侧与所述第二上料仓(35)连接并相互贯通,所述第二上料执行机构(32)包括第二直线运动单元和第二托架(326),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单元带动所述第二托架(326)在所述第二方壳(31)内上下运动;
至少一个采样盒(6),放置于所述第一托架(225)上或所述第一上料仓(25)内,且内置有多个竖向放置并呈阵列分布的采样管(64),所述采样管(64)包括容置生物样品的管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在上;
至少一个取液盒(7),放置于所述第二托架(326)上或所述第二上料仓(35)内,且内置有多个竖向放置并呈阵列分布的取液管(73),所述取液管(73)为上大下小的空心管,且大端朝上;
至少一个分液盒(8),放置于所述第一分隔板(15)上,用于容置所述取液管(73)滴出的生物样品;
至少一个容纳盒(10),安装于所述第一分隔板(15)上,用于容置试剂;
废料盒(9),安装于所述第一分隔板(15)上,用于容置报废的所述取液管(73);
旋盖机构(4),位于所述外壳(11)的上腔室,用于旋拧上料至所述外壳(11)上腔室的采样管(64)的盖体,实现对应的所述管体和盖体的分离或组装;
分液机构(5),位于所述外壳(11)的上腔室,用于插接上料至所述外壳(11)上腔室的取液管(73),并携带所述取液管(73)吸取开盖后的所述采样管(64)内的生物样品或所述容纳盒(10)中的试剂、将吸取的生物样品或试剂滴入所述分液盒(8)、以及将报废的所述取液管(73)剥落至所述废料盒(9)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还包括空气过滤机构(13)、多个地脚(12)、紫外杀菌机构和照明机构,所述空气过滤机构(13)安装于所述外壳(11)内且位于所述旋盖机构(4)和分液机构(5)的上方,所述地脚(12)安装于所述外壳(11)的底部,所述紫外杀菌机构和照明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外壳(11)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盒上料机构(2)还包括多个第一限位机构(24),所述取液盒上料机构(3)还包括多个第二限位机构(34),所述第一方壳(21)的两对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竖向并排分布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二方壳(31)的两对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竖向并排分布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4)与第二限位机构(34)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固定板(241)和多个竖向并排分布的挡位机构,所述挡位机构包括挡位块(242)、第一转轴(243)和第二转轴(244),所述第一转轴(243)和第二转轴(244)均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41)上,所述挡位块(242)与第二转轴(244)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4)的挡位块(242)一端上侧抵靠所述第一转轴(243)进行转动限位,另一端一一对应伸入所述第一方壳(21)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4)的第一固定板(241)固定在所述第一方壳(21)上,所述第二限位机构(34)的挡位块(242)一端上侧抵靠所述第一转轴(243)进行转动限位,另一端一一对应伸入所述第二方壳(31)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限位机构(34)的第一固定板(241)固定在所述第二方壳(31)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架(225)和第二托架(326)均为L形,当上料时,所述采样盒(6)沿所述第一上料仓(25)进入所述第一托架(225)的水平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单元带动所述采样盒(6)在所述第一方壳(21)内上移,所述第一托架(225)的竖直部隔挡所述第一方壳(21)和第一上料仓(25)的连通处,所述取液盒(7)沿所述第二上料仓(35)进入所述第二托架(326)的水平部,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单元带动所述取液盒(7)在所述第二方壳(31)内上移,所述第二托架(326)的竖直部隔挡所述第二方壳(31)和第二上料仓(35)的连通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盖机构(4)包括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和旋盖组件(45),所述旋盖组件(45)包括旋盖单元安装座(451)和多个旋盖单元(454),所述旋盖单元(454)竖直并排固定于所述旋盖单元安装座(451)上,包括第一电机(454a)和夹爪,所述第一电机(454a)带动所述夹爪转动,所述第三直线运动单元(41)带动所述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左右运动,所述第六直线运动单元带动所述旋盖单元安装座(451)上下运动,当旋盖时,各所述旋盖单元(454)对正所述第一方壳(21)开口处的所述采样盒(6)内的采样管(64),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机(454a)带动所述夹爪旋拧所述采样盒(6)的盖体;
所述分液机构(5)包括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1)、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和分液组件(54),所述第七直线运动单元(51)带动所述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前后运动,所述第八直线运动单元(52)带动所述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左右运动,所述第九直线运动单元(53)带动所述分液组件(54)上下运动,所述分液组件(54)包括箱体(541)、内置于所述箱体(541)的分液联动机构(543)和多个抽吸泵,各所述抽吸泵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分液联动机构(543)包括第十直线运动单元、至少一个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伸缩机构连接板(543f)和多个传动机构(543g),所述传动机构(543g)包括第十一直线运动单元、第十二安装座(543r)和移液管(543s),所述移液管(543s)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吸液孔,且上端与所述抽吸泵通过气管连通,下端用于插接所述取液管(73),所述第十一直线运动单元与所述箱体(541)的内壁前后滑动连接,并与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的铰接部连接,各所述传动机构(543g)的移液管(543s)沿前后方向等间隔排列,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箱体(541)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十直线运动单元固定在所述箱体(541)上,并通过所述伸缩机构连接板(543f)带动各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543e)同步进行前后伸缩运动,从而带动各所述移液管(543s)前后移动,所述第十一直线运动单元通过所述第十二安装座(543r)带动所述移液管(543s)上下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单元安装座(451)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旋盖隔板(452)和第二旋盖隔板(453),所述第一旋盖隔板(452)和第二旋盖隔板(453)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旋盖单元(454)还包括第一联轴器(454b)、键轴(454c)、键轴滑套(454d)、第一弹簧(454e)和第一销轴(454g),所述第一电机(454a)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454b)与所述键轴(454c)的一端连接,所述键轴(454c)的另一端与所述键轴滑套(454d)轴向滑动连接,所述夹爪的一端与所述键轴滑套(454d)相互套设,并通过所述第一销轴(454g)垂直于轴向穿设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54a)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旋盖隔板(452)上,所述键轴滑套(454d)与第二旋盖隔板(45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54e)套设于所述键轴滑套(454d)外,并限位于所述第一销轴(454g)和第二旋盖隔板(453)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包括旋盖头(454h)、多个旋盖夹页(454i)、多个第二弹簧(454j)、多个第二销轴(454k)和多个第一顶针(454l),所述旋盖头(454h)为两段式阶梯轴,小端轴段套设于所述键轴滑套(454d)内并通过所述第一销轴(454g)垂直于轴向穿设连接,大端轴段环向开设有多个平行于轴线的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两侧开设有垂直于轴线的贯穿孔,所述旋盖夹页(454i)与第三通槽一一对应,并由所述第二销轴(454k)穿设铰接于所述贯穿孔上,所述旋盖夹页(454i)与第三通槽相对侧均开设有圆形槽孔,所述第二弹簧(454j)两端分别抵靠于对应的所述旋盖夹页(454i)的圆形槽孔和所述第三通槽的圆形槽孔内,所述第一顶针(454l)对称安装于所述旋盖头(454h)的大端侧,且尖端朝外。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盒(6)包括采样盒壳体(61)、采样盒第一隔板(62)、采样盒第二隔板(63)和多个第一刀片(65),所述采样盒壳体(6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并排分布的第一槽口(612),内壁设有第一凸台(611),所述第一刀片(65)一一对应安装于所述第一槽口(612)内且刃部朝上,所述采样盒第一隔板(62)水平放置于所述采样盒壳体(61)的底部,所述采样盒第二隔板(63)水平放置于所述采样盒壳体(61)的第一凸台(611)上,所述采样盒第一隔板(62)上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一通孔(621)和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刀片(65)的第二槽口(622),所述采样盒第二隔板(63)上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二通孔(631),所述第一通孔(621)和第二通孔(631)一一对应同轴设置,所述采样管(64)由上至下依次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631)和第一通孔(621)内,并置于所述第一刀片(65)上,当旋盖时,所述旋盖单元(454)对正下压所述采样管(64)并由所述夹爪夹持所述采样管(64)的盖体,所述第一刀片(65)插入所述采样管(64)的管体底部进行止转;
所述取液盒(7)包括取液盒壳体(71)、取液盒第一隔板(72)和取液盒第二隔板(74),所述取液盒第一隔板(72)水平设置于所述取液盒壳体(71)上,并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三通孔(722),所述取液盒第二隔板(74)水平设置于所述取液盒壳体(71)内,所述取液管(73)小端朝下一一对应插入所述取液盒第一隔板(72)的第三通孔(722)内。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组件(54)还包括接液机构(544),所述接液机构(544)包括截面为G形的接液座(544a)、两个连杆(544b)和海绵(544c),所述海绵(544c)内置于所述接液座(544a),所述接液座(544a)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连杆(544b)的一端垂直相连,两所述连杆(544b)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箱体(541)的前壁和后壁铰接,所述接液机构(544)由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当不接液时,所述接液机构(544)转动至所述连杆(544b)处于水平位置,当接液时,所述接液机构(544)转动至所述连杆(544b)处于竖直位置,且所述接液座(544a)的槽口朝上并正对所述移液管(543s)。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直线运动单元为直线运动模组,或为丝杆螺母机构和导轨滑块机构的组合,所述导轨滑块机构的滑块与所述丝杆螺母机构的螺母连接进行导向。
CN202110469468.5A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 Active CN113203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9468.5A CN113203599B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9468.5A CN113203599B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3599A true CN113203599A (zh) 2021-08-03
CN113203599B CN113203599B (zh) 2023-03-24

Family

ID=77027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69468.5A Active CN113203599B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359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4982A (zh) * 2021-08-06 2021-11-26 北京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独立多通道移液装置和系统
CN113848291A (zh) * 2021-12-01 2021-12-28 江苏中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蛋制品安全采样快速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4395473A (zh) * 2021-11-08 2022-04-26 温州经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液分样设备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1835A (ja) * 1997-05-13 1998-11-24 Horiba Ltd 自動分析装置の試薬ストッカー
CN101377516A (zh) * 2007-08-29 2009-03-04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去盖系统
CN104713743A (zh) * 2015-03-20 2015-06-17 萍乡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 法医物证提取工作台
CN106190838A (zh) * 2016-08-18 2016-12-07 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血液透析器的生物培养装置
US20170113909A1 (en) * 2015-10-27 2017-04-27 Hamilton Storage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ed Bit Exchange for Laboratory Sample Tube Capping and Decapping Machines
CN107904156A (zh) * 2017-10-31 2018-04-13 华东医药(杭州)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全自动化数字pcr检测系统及实施方法
CN109459291A (zh) * 2018-12-27 2019-03-12 杨永俊 自动分析仪用样品提取前处理设备
CN110007103A (zh) * 2019-04-28 2019-07-12 北京奥美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独立多通道移液工作站
CN110823642A (zh) * 2019-11-09 2020-02-21 北京美联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移液装置
CN111077330A (zh) * 2019-12-25 2020-04-28 中科精瓒(武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血栓弹力图仪、凝血检测方法
CN111086812A (zh) * 2019-12-13 2020-05-01 苏州然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深低温生物样本存储设备
CN111751558A (zh) * 2019-08-09 2020-10-09 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及样本检测方法
CN111796088A (zh) * 2020-07-16 2020-10-20 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全自动胶体金检测仪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1835A (ja) * 1997-05-13 1998-11-24 Horiba Ltd 自動分析装置の試薬ストッカー
CN101377516A (zh) * 2007-08-29 2009-03-04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去盖系统
CN104713743A (zh) * 2015-03-20 2015-06-17 萍乡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 法医物证提取工作台
US20170113909A1 (en) * 2015-10-27 2017-04-27 Hamilton Storage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ed Bit Exchange for Laboratory Sample Tube Capping and Decapping Machines
CN106190838A (zh) * 2016-08-18 2016-12-07 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血液透析器的生物培养装置
CN107904156A (zh) * 2017-10-31 2018-04-13 华东医药(杭州)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全自动化数字pcr检测系统及实施方法
CN109459291A (zh) * 2018-12-27 2019-03-12 杨永俊 自动分析仪用样品提取前处理设备
CN110007103A (zh) * 2019-04-28 2019-07-12 北京奥美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独立多通道移液工作站
CN111751558A (zh) * 2019-08-09 2020-10-09 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及样本检测方法
CN110823642A (zh) * 2019-11-09 2020-02-21 北京美联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移液装置
CN111086812A (zh) * 2019-12-13 2020-05-01 苏州然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深低温生物样本存储设备
CN111077330A (zh) * 2019-12-25 2020-04-28 中科精瓒(武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血栓弹力图仪、凝血检测方法
CN111796088A (zh) * 2020-07-16 2020-10-20 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全自动胶体金检测仪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4982A (zh) * 2021-08-06 2021-11-26 北京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独立多通道移液装置和系统
CN113694982B (zh) * 2021-08-06 2022-06-14 北京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独立多通道移液装置和系统
CN114395473A (zh) * 2021-11-08 2022-04-26 温州经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液分样设备
CN113848291A (zh) * 2021-12-01 2021-12-28 江苏中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蛋制品安全采样快速检测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3599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03599B (zh) 一种全自动生物样品分装装置
EP1855802B1 (en) Analysis instrument for processing a microfluidic device
CN108048302B (zh)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
CN209802779U (zh) 载玻片自动分析仪
CN217265752U (zh) 集成式核酸处理设备
CN114621850A (zh) 一种全自动核酸提取装置
CN112485081A (zh) 载玻片封片装置和载玻片的封片方法
CN217459381U (zh) 一种全自动核酸提取装置
CN116496882A (zh) 一种自动开盖合盖加样的核酸提取设备及其提取方法
CN210796424U (zh) 用于生物大分子提取和检测的装置
CN115505526B (zh) 一种全自动核酸检测流水线及使用方法
CN218553324U (zh) 自动上料排废装置
CN217377902U (zh) 全自动核酸提取扩增分析仪
CN113640535A (zh) 一种集成式核酸样本自动处理设备
EP3886116A1 (en) Nuclide separating device
CN214844354U (zh) 一种玻片染色设备
CN220149570U (zh) 一种全自动核酸提取仪
CN217806436U (zh) 一种生物化学荧光定量试剂盒
CN217438144U (zh) 一种核酸分液及核酸提取装置
CN113671201A (zh) 一种生物样品自动分装装置
CN217738758U (zh) 一种实验室用自动采样存样装置
CN220867423U (zh) 全自动分子诊断一体机设备
CN217600731U (zh) 自动化精液处理工作站
CN215179949U (zh) 用于制备液相串联质谱样本的氮吹模块
CN209033813U (zh) 一种用于有机溶液的自动过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