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2516B - 框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框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2516B
CN113202516B CN202110470103.4A CN202110470103A CN113202516B CN 113202516 B CN113202516 B CN 113202516B CN 202110470103 A CN202110470103 A CN 202110470103A CN 113202516 B CN113202516 B CN 1132025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accommodating cavity
cavity
hole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01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02516A (zh
Inventor
赵洪飞
尚彤
张译文
郭甜
徐烨
马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047010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25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2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2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02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2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14Lining predominantly with met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21D11/102Removable shuttering; Bearing or supporting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框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框架结构用于对隧道进行加固,框架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两个侧梁均包括连接部,连接部内具有第一容纳腔体;横梁,横梁内具有第二容纳腔体,横梁的一端穿设在一个侧梁的连接部上,横梁的另一端穿设在另一个侧梁的连接部上;其中,两个侧梁均具有与各自的第一容纳腔体连通的浇筑孔,以通过向浇筑孔内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将第一容纳腔体和第二容纳腔体填充。本发明的框架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隧道内的加固框架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框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加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老旧隧道多为集中建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砖混结构,建设标准低且顶板覆土相对较浅,加上大型、重型车辆长期碾压,使得老旧隧道出现了若干隐患,因此,需要对老旧隧道进行加固改造。加固改造技术中一般应用内衬框架进行有效的支撑加固,其中内衬框架的力学性能与梁柱节点域密切相关。
现有的内衬框架的结构一般为:
(1)框架梁端面与柱侧面直接焊接。
(2)钢梁上下翼缘两侧各焊接两块缀板,缀板与钢管柱壁焊接,在柱身焊接剪切板,梁的腹板与剪切板通过螺栓连接以抵抗剪力。
(3)在上述节点连接中附加滑板支撑以约束梁端的侧向位移。
(4)框架采用加劲肋进行连接。
上述结具有以下问题:
(1)框架梁端面与柱侧面直接焊接,框架连接点的力学性能较差,需在有限空间内采用焊接工艺且施工后需进行焊缝质量,进而大量消耗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2)缀板连接节点力学性能优异但消耗钢材较多,焊接工艺复杂造成成本耗散,缀板突出部分在隧道有限空间内易引发安全隐患,突出部分降低了隧道净空高度,使隧道的使用率遭到缩减。上述框架的连接采用加劲肋连接,同样降低了使用净空高度,降低了安全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隧道内的加固框架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框架结构,用于对隧道进行加固,框架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两个侧梁均包括连接部,连接部内具有第一容纳腔体;横梁,横梁内具有第二容纳腔体,横梁的一端穿设在一个侧梁的连接部上,横梁的另一端穿设在另一个侧梁的连接部上;其中,两个侧梁均具有与各自的第一容纳腔体连通的浇筑孔,以通过向浇筑孔内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将第一容纳腔体和第二容纳腔体填充。
进一步地,侧梁包括与连接部连接的支撑部,支撑部内具有用于容纳混凝土的第三容纳腔体,第三容纳腔体与第一容纳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容纳腔体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容纳腔体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浇筑孔位于横梁远离支撑部的一侧。
进一步地,横梁的至少部分插设在第一容纳腔体内,横梁与侧梁的侧壁之间具有用于避让浇筑孔的容纳间隙。
进一步地,支撑部与连接部远离横梁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浇筑孔为多个,多个浇筑孔沿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孔,横梁包括与第一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以通过向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穿设连接件将侧梁和横梁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孔和多个第二连接孔相间隔地设置在连接部上,多个第一连接孔和多个第二连接孔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侧梁由方形钢管制成;和/或,横梁由方形钢管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的框架结构,制造方法包括:向框架结构的侧梁内预先浇筑混凝土,以在侧梁的第三容纳腔体内形成用于填充第三容纳腔体的至少部分腔体的第一填充部;和/或,向框架结构的横梁内预先浇筑混凝土,以在横梁的第二容纳腔体内形成用于填充第二容纳腔体的部分腔体的第二填充部;在隧道内的施工现场,将横梁连接在两个侧梁之间;向侧梁的浇筑孔内浇筑混凝土,以填充框架结构的第一容纳腔体。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框架结构用于对隧道进行加固,框架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两个侧梁均包括连接部,连接部内具有第一容纳腔体;横梁,横梁内具有第二容纳腔体,横梁的一端穿设在一个侧梁的连接部上,横梁的另一端穿设在另一个侧梁的连接部上;其中,两个侧梁均具有与各自的第一容纳腔体连通的浇筑孔,以通过向浇筑孔内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将第一容纳腔体和第二容纳腔体填充。采用上述设置,在隧道内的施工现场,将横梁连接在两个侧梁之间,两个侧梁均具有与各自的第一容纳腔体连通的浇筑孔,当侧梁与横梁按照预设尺寸连接后,向浇筑孔内浇筑混凝土,从而使得混凝土将侧梁和横梁内的腔体填充,并将侧梁和横梁紧固,从而形成结构稳定的框架结构,以对隧道进行加固操作,上述结构不需要进行焊接,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支撑板,结构简单,从而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隧道内的加固框架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结构的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框架结构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框架结构的侧梁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框架结构的侧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框架结构的横梁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框架结构的横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侧梁;11、连接部;111、第一容纳腔体;112、第一连接孔;12、浇筑孔;13、支撑部;2、横梁;21、第二容纳腔体;22、第二连接孔;3、连接件;4、第一填充部;5、第二填充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用于对隧道进行加固,框架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1,两个侧梁1均包括连接部11,连接部11内具有第一容纳腔体111;横梁2,横梁2内具有第二容纳腔体21,横梁2的一端穿设在一个侧梁1的连接部11上,横梁2的另一端穿设在另一个侧梁1的连接部11上;其中,两个侧梁1均具有与各自的第一容纳腔体111连通的浇筑孔12,以通过向浇筑孔12内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将第一容纳腔体111和第二容纳腔体21填充。采用上述设置,在隧道内的施工现场,将横梁2连接在两个侧梁1之间,两个侧梁1均具有与各自的第一容纳腔体111连通的浇筑孔12,当侧梁1与横梁2按照预设尺寸连接后,向浇筑孔12内浇筑混凝土,从而使得混凝土将侧梁1和横梁2内的腔体填充,并将侧梁1和横梁2紧固,从而形成结构稳定的框架结构,以对隧道进行加固操作,上述结构不需要进行焊接,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支撑板,结构简单,从而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隧道内的加固框架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参见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的框架结构中,侧梁1包括与连接部11连接的支撑部13,支撑部13内具有用于容纳混凝土的第三容纳腔体,第三容纳腔体与第一容纳腔体111连通。这样,通过在一个侧梁1上设置一个浇筑孔12就可以将第三容纳腔体注满混凝土,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在本实施例的框架结构中,参见图1至图6,第一容纳腔体1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容纳腔体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浇筑孔12位于横梁2远离支撑部13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的框架结构中,第一容纳腔体1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容纳腔体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这样,能够保证混凝土将框架结构内的腔体注满,从而保证了框架结构的强度。浇筑孔12位于横梁2远离支撑部13的一侧。这样,使得操作人员更容易地通过浇筑孔12将混凝土浇筑到框架结构内。
参见图1至图6,在本实施例的框架结构中,横梁2的至少部分插设在第一容纳腔体111内,横梁2与侧梁1的侧壁之间具有用于避让浇筑孔12的容纳间隙。
在本实施例的框架结构中,横梁2的至少部分插设在第一容纳腔体111内,这样,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更容易填充侧梁1和横梁2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侧梁1与横梁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牢固。横梁2与侧梁1的侧壁之间具有用于避让浇筑孔12的容纳间隙。这样,使得横梁2不会对浇筑孔12产生阻挡,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本实施例的框架结构中,参见图1至图4,支撑部13与连接部11远离横梁2的一端连接。这样,使得框架结构内的腔体的构造相对简单,从而使混凝土更容易地将框架结构内的腔体进行填满。
参见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的框架结构中,浇筑孔12为多个,多个浇筑孔12沿连接部11的延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这样,当操作人员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可以依据作业现场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浇筑孔12,从而避免了作业环境阻碍操作人员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
为了将侧梁1与横梁2连接牢固,在本实施例的框架结构中,参见图1至图6,连接部11包括第一连接孔112横梁2包括与第一连接孔112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22,以通过向第一连接孔112第二连接孔22内穿设连接件3将侧梁1和横梁2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侧梁1与横梁2采用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
参见图1至图6,在本实施例的框架结构中,第一连接孔112和第二连接孔22均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孔112和多个第二连接孔22相间隔地设置在连接部11上,多个第一连接孔112和多个第二连接孔22一一对应地设置。这样,使得侧梁1与横梁2的连接更加地牢固。
在本实施例的框架结构中,参见图1至图6,侧梁1由方形钢管制成;和/或,横梁2由方形钢管制成。
本实施例的侧梁1和横梁2由方形钢管制成,这样,降低了框架结构的制造成本。
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的框架结构,制造方法包括:向框架结构的侧梁1内预先浇筑混凝土,以在侧梁1的第三容纳腔体内形成用于填充第三容纳腔体的至少部分腔体的第一填充部4;和/或,向框架结构的横梁2内预先浇筑混凝土,以在横梁2的第二容纳腔体21内形成用于填充第二容纳腔体21的部分腔体的第二填充部5;在隧道内的施工现场,将横梁2连接在两个侧梁1之间;向侧梁1的浇筑孔12内浇筑混凝土,以填充框架结构的第一容纳腔体111。
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如下:
制作侧梁1的钢管采用热轧无缝方钢管,横向部分(连接部11)内部预留空腔(第一容纳腔体111),上、下顶面对应位置留设浇筑孔12及螺栓孔,竖向部分(支撑部13)内部预先浇筑混凝土,钢管与混凝土材性及尺寸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设计调整,钢管表面进行防腐处理,以上构件在工厂中实现预制,能够加快施工效率及场地利用率。
现场安装时,在侧梁1内插入横梁2,将侧梁1的连接部11上的第一连接孔112与横梁2上的第二连接孔22对准,穿设螺柱,然后用螺栓紧固,完成侧梁1与横梁2的第一次连接。而后通过预留浇筑孔12浇筑混凝土(与构件预先浇筑的混凝土同材等强)完成侧梁1与横梁2的第二次连接,形成内衬框架。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用于对隧道进行加固,框架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1,两个侧梁1均包括连接部11,连接部11内具有第一容纳腔体111;横梁2,横梁2内具有第二容纳腔体21,横梁2的一端穿设在一个侧梁1的连接部11上,横梁2的另一端穿设在另一个侧梁1的连接部11上;其中,两个侧梁1均具有与各自的第一容纳腔体111连通的浇筑孔12,以通过向浇筑孔12内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将第一容纳腔体111和第二容纳腔体21填充。采用上述设置,在隧道内的施工现场,将横梁2连接在两个侧梁1之间,两个侧梁1均具有与各自的第一容纳腔体111连通的浇筑孔12,当侧梁1与横梁2按照预设尺寸连接后,向浇筑孔12内浇筑混凝土,从而使得混凝土将侧梁1和横梁2内的腔体填充,并将侧梁1和横梁2紧固,从而形成结构稳定的框架结构,以对隧道进行加固操作,上述结构不需要进行焊接,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支撑板,结构简单,从而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隧道内的加固框架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框架结构的结构连接新颖合理,构造简单,节点域力学性能优越,提高了钢材的使用率,部品部件安装后无突出部分,最大程度保障净空使用面积及施工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本发明的框架结构相比传统的加固方式,节点连接的位置内移,规避了传统节点连接方式的复杂应力状态下的不利影响,保证了节点连接域的力学性能,保障了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框架结构设置两道抗震防线,通过拧紧高强螺栓完成侧梁1与横梁2的连接,提供第一道抗震防线,腔体内现浇混凝土完成侧梁1与横梁2的二次连接,腔体内现浇混凝土使各项性能大大提升,提供第二道抗震防线。
本发明的框架结构的所有部品部件于工厂预制,进场后施工安装仅需简单拼接,现场无需施焊,降低在有限空间中的施工难度,缩减人工时间成本,整体施工仅需现场拼装和简单浇筑,达到了绿色施工的国家标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框架结构,用于对隧道进行加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包括:
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1),两个所述侧梁(1)均包括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内具有第一容纳腔体(111);
横梁(2),所述横梁(2)内具有第二容纳腔体(21),所述横梁(2)的一端穿设在一个所述侧梁(1)的连接部(11)上,所述横梁(2)的另一端穿设在另一个所述侧梁(1)的连接部(11)上;
其中,所述两个侧梁(1)均具有与各自的所述第一容纳腔体(111)连通的浇筑孔(12),以通过向所述浇筑孔(12)内浇筑混凝土,使所述混凝土将所述第一容纳腔体(11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体(21)填充;
所述侧梁(1)包括与所述连接部(11)连接的支撑部(13),所述支撑部(13)内具有用于容纳混凝土的第三容纳腔体,所述第三容纳腔体与所述第一容纳腔体(111)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体(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容纳腔体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浇筑孔(12)位于所述横梁(2)远离所述支撑部(13)的一侧;
所述连接部(11)包括第一连接孔(112),所述横梁(2)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12)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22),以通过向所述第一连接孔(112)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2)内穿设连接件(3)将所述侧梁(1)和所述横梁(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的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体(111)内,所述横梁(2)与所述侧梁(1)的侧壁之间具有用于避让所述浇筑孔(12)的容纳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与所述连接部(11)远离所述横梁(2)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孔(12)为多个,多个所述浇筑孔(12)沿所述连接部(11)的延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12)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2)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12)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22)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1)上,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12)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22)一一对应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1)由方形钢管制成;和/或,所述横梁(2)由方形钢管制成。
7.一种制造方法,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向所述框架结构的侧梁(1)内预先浇筑混凝土,以在所述侧梁(1)的第三容纳腔体内形成用于填充所述第三容纳腔体的至少部分腔体的第一填充部(4);和/或,向所述框架结构的横梁(2)内预先浇筑混凝土,以在所述横梁(2)的第二容纳腔体(21)内形成用于填充所述第二容纳腔体(21)的部分腔体的第二填充部(5);
在隧道内的施工现场,将所述横梁(2)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梁(1)之间;
向所述侧梁(1)的浇筑孔(12)内浇筑混凝土,以填充所述框架结构的第一容纳腔体(111)。
CN202110470103.4A 2021-04-28 2021-04-28 框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32025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0103.4A CN113202516B (zh) 2021-04-28 2021-04-28 框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0103.4A CN113202516B (zh) 2021-04-28 2021-04-28 框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2516A CN113202516A (zh) 2021-08-03
CN113202516B true CN113202516B (zh) 2023-01-13

Family

ID=77029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0103.4A Active CN113202516B (zh) 2021-04-28 2021-04-28 框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251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32826A (ja) * 2004-02-20 2005-09-02 Kochi Univ Of Technology 柱と梁の接合構造及び柱と梁の接合方法並びに建築物の骨組み構造
CN111173129A (zh) * 2020-02-17 2020-05-1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058000U (zh) * 2019-11-08 2020-07-21 广州市山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防连续倒塌转换框架结构
CN211114415U (zh) * 2019-10-31 2020-07-28 北京天邦巨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用横梁
CN112064786A (zh) * 2020-07-31 2020-12-11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框架结构建筑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32826A (ja) * 2004-02-20 2005-09-02 Kochi Univ Of Technology 柱と梁の接合構造及び柱と梁の接合方法並びに建築物の骨組み構造
CN211114415U (zh) * 2019-10-31 2020-07-28 北京天邦巨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用横梁
CN211058000U (zh) * 2019-11-08 2020-07-21 广州市山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防连续倒塌转换框架结构
CN111173129A (zh) * 2020-02-17 2020-05-1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064786A (zh) * 2020-07-31 2020-12-11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框架结构建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2516A (zh) 202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8257B (zh) 超大深基坑混凝土-装配式型钢混合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78771B (zh) 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初期支护及中隔壁加强支护装置
CN108412128A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
CN110552372A (zh) 一种叠合式的电缆工井顶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403545B (zh) 一种高装配率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及连接方法
CN111395390A (zh) 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与方法
CN111828019A (zh) 一种基于地震断裂带大断面特殊变形缝修建方法
CN112627854A (zh) 一种粘土隧洞钢衬混凝土浇筑抗浮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645022A (zh) 一种联络通道自锚式模板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3202516B (zh) 框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18204531U (zh) 一种顶管短距离始发后背墙
CN109972857A (zh) 一种内嵌型钢式托换节点
KR200469319Y1 (ko) 철골 또는 철골철근콘크리트 기둥과 철근콘크리트로 보강된 단부를 갖는 철골 보의 접합구조
CN108755938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钢核心区节点
CN109113171A (zh) 一种新型螺栓连接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
CN214301800U (zh) 一种边坡装配式框架梁
CN215715115U (zh) 一种粘土隧洞钢衬混凝土浇筑抗浮结构
CN114320388A (zh) 地下暗挖大跨度车站预留隧道下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566237B (zh) 一种地铁区间停车线大断面暗挖施工初支进洞加固结构
CN101314947B (zh) 使用人工挖孔桩的基坑支护及其施工方法
CN206554325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钢连梁的连接结构
CN218668677U (zh) 一种楼板下新增加强斜梁连接节点
CN218116731U (zh) 预制楼板与主体支撑的组合构造
CN216195446U (zh) 钢次梁与预制混凝土主梁的刚接连接节点构造
CN112593975B (zh) 仰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和隧道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