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1208A - 一种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1208A
CN113201208A CN202110602658.XA CN202110602658A CN113201208A CN 113201208 A CN113201208 A CN 113201208A CN 202110602658 A CN202110602658 A CN 202110602658A CN 113201208 A CN113201208 A CN 113201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bat
rosin
modified cellulose
composite materia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26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厚咏
卢高军
朱景利
金美金
陈祥
戚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FON GROUP CO LTD
Zhejiang Hua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UST
Original Assignee
HUAFON GROUP CO LTD
Zhejiang Hua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FON GROUP CO LTD, Zhejiang Hua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HUAF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026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12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1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12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PBAT材料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进行熔融挤出,得到所述PBAT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作为填料,通过熔融挤出的工艺添加到PBAT基质材料中,降低了纳米填料在PBAT基质中团聚,提高了纳米填料的分散性,进一步提高了纳米填料对PBAT的改善作用,提高了PBAT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并且使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紫外屏蔽作用和抗氧化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BAT材料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已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产品,其中大多数为廉价且耐用的传统塑料,但这些传统的塑料在环境中不可降解,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是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的绿色材料,能够代替传统塑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等技术领域,但其机械强度较低、无抗菌活性和紫外屏蔽功能,限制了PBAT材料的应用。
在现有技术中,常采用蒙脱土、石墨烯、碳纳米管、二氧化硅、氧化锌和纤维素纳米晶等纳米填料对PBAT材料进行改性来改善PBAT复合材料的性能,但对于纳米填料来说,在添加到PBAT基质中的时候,由于传统的溶液共混的方式容易造成纳米填料的团聚,影响纳米填料在PBAT基质中的分散性,进而影响到纳米填料对PBAT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性能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提高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在PBAT材料中的分散性,从而提高了PBAT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BA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进行熔融挤出,得到所述PBAT复合材料。
优选的,所述PBAT的数均分子质量为10000~170000。
优选的,所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与PBAT的质量比为10~30:100。
优选的,所述熔融挤出时,所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的加料频率独立的为10~30Hz。
优选的,所述熔融挤出的温度控制包括一区温控、二区温控、三区温控和四区温控;
所述一区温控的温度为110~160℃;
所述二区温控的温度为115~170℃;
所述三区温控的温度为130~175℃;
所述四区温控的温度为150~180℃;
优选的,所述熔融挤出采用的挤出机的机头温度为140~180℃。
优选的,所述熔融挤出时,采用的挤出机的转动频率为15~50Hz。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包括PBAT基体和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
所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均匀分散于PBAT基体中。
优选的,所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基体的质量比为3~40:60~9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PBAT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PBA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进行熔融挤出,得到所述PBAT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作为填料,通过熔融挤出的工艺添加到PBAT基质材料中,降低了填料在PBAT基质中的团聚,提高了填料的分散性;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填料对PBAT的改善作用,提高了PBAT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并且使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紫外屏蔽作用和抗氧化性能。实施例的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PBAT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为16.9~22.8MPa,UVA紫外阻挡率为66.8%~88.9%,抗菌率为81.4%~99.8%.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的实物图;
图2为由实施例1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制备得到的包装袋的实物图;
图3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的横截面扫描电镜图;
图4为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制备得到的包装袋的紫外屏蔽性能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BA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进行熔融挤出,得到所述PBAT复合材料。
在本发明中,若无特殊说明,所有制备原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将松香和纤维素纳米晶体混合,进行改性,得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
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优选包括:将纤维素纳米晶体和水混合,得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
调节所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的pH值后,将松香和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混合,得到混合体系。
本发明将纤维素纳米晶体和水混合,得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
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优选在超声的条件下进行;所述超声的功率优选为200~600W,进一步优选为300~500W,更优选为400~500W;超声的时间优选为30~120min,进一步优选为40~110min,更优选为50~100min。在本发明中,所述悬浮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10%~50%,进一步优选为15~45%,更优选为20~40%。
得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后,本发明调节所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的pH值后,将松香和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混合,得到混合体系。
在本发明中,调节所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的pH值采用的pH值调节剂优选为浓度为0.5~5mol/L的酸液,进一步优选为0.5~4.8mol/L,更优选为0.8~4.6mol/L。在本发明中,调节后得到的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的pH值优选为3~7,进一步优选为4~6,更优选为5。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酸液具体为盐酸溶液。
在本发明中,所述松香与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中的纤维素纳米晶体的质量比为15~30:100,进一步优选为18~28:100,更优选为20~25:100。本发明对所述混合的混合方式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将松香加入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中,得到混合体系。
在本发明中,所述改性的温度优选为135~155℃,进一步优选为140~152℃,进一步优选为145~150℃;时间优选为15~30h,进一步优选为18~28h,更优选为20~25h。在本发明中,所述改性优选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在本发明中,所述改性优选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转速优选为100~300rpm,进一步优选为120~250rpm,更优选为150~200rpm。
所述改性完成后,本发明还优选包括依次进行的洗涤和干燥。在本发明中,所述洗涤采用的洗涤剂优选为无水乙醇;本发明对所述洗涤的次数没有特殊要求,能够将杂质以及为反应的物质去除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洗涤的方式优选为离心洗涤。
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方式优选为冷冻干燥,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50~-40℃,进一步优选为-48~-42℃,更优选为-45~-43℃;时间优选为48h~72h,进一步优选为50~70h,更优选为55~65h。
得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后,本发明将所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进行熔融挤出,得到所述PBAT复合材料。
在本发明中,所述PBAT的数均分子质量优选为10000~170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0~160000,更优选为30000~150000。在本发明中,所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与PBAT的质量比优选为10~30:100,进一步优选为13~28:100,更优选为15~25:100。
在本发明中,所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的加料频率独立的优选为10~30Hz,进一步优选为13~28Hz,更优选为15~25Hz。
在本发明中,所述熔融挤出的温度控制优选包括一区温控、二区温控、三区温控和四区温控。在本发明中,所述一区温控的温度优选为110~160℃,进一步优选为115~155℃,更优选为120~150℃;所述二区温控的温度优选为115~170℃,进一步优选为120~165℃,更优选为125~165℃;所述三区温控的温度优选为130~175℃,进一步优选为135~170℃,更优选为140~165℃;所述四区温控的温度优选为150~180℃,进一步优选为155~175℃,更优选为160~170℃。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一区温控、二区温控、三区温控和四区温控的温度依次增长。在本发明中,所述熔融挤出采用的挤出机的机头温度优选为140~180℃,进一步优选为145~175℃,更优选为150~170℃。
在本发明中,所述熔融挤出采用的挤出机的转动频率优选为15~50Hz,进一步优选为20~45Hz,更优选为25~40Hz。
在本发明中,所述熔融挤出采用的挤出机优选为双螺杆挤出机。在本发明中,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的具体过程优选为将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放入不同的进料口,在各自的加料频率下同时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
在上述限定的温度范围和转动频率下进行熔融挤出,能够更进一步的保证PBAT和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在充分熔融的状态下进行混合,提高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在PBAT中的分散性,提高了填料对PBAT的改善作用,进而使得PBAT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机械强度、抗菌性能、紫外屏蔽作用和抗氧化性能。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PBAT复合材料的生产效率,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包括PBAT基质和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所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均匀分散于PBAT基质中。在本发明中,所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的质量比优选为3~40:60~97,进一步优选为5~35:65~95,更优选为10~30:70~9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PBAT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对所述应用的具体方法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应用即可。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将100g质量浓度为10%的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超声30min后,采用浓度为2mol/L的盐酸溶液将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的pH值调节为5;
将1.5g松香(和纤维素纳米晶体的质量比为15:100)加入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中,在氮气气氛和135℃的条件下,以100rpm的转速搅拌18h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纤维素纳米晶体采用无水乙醇进行离心洗涤3次至中性,在-40℃的温度下进行冷冻干燥48h,得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
将50g的PBAT(数均分子质量为100000)和5g的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的质量比为10:100)放入不同的加料口,在加料频率为10Hz下同时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一区温控为117℃、二区温控为130℃、三区温控为140℃、四区温控为155℃、机头温度为155℃以及转动频率为15Hz下,将PBAT和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进行熔融挤出,得到PBAT复合材料。
实施例2
将100g质量浓度为20%的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超声30min后,采用浓度为1.5mol/L的盐酸溶液将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的pH值调节为6;
将4g松香(和纤维素纳米晶体的质量比为20:100)加入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中,在氮气气氛和140℃的条件下,以150rpm的转速搅拌20h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纤维素纳米晶体采用无水乙醇进行离心洗涤4次至中性,在-40℃的温度下进行冷冻干燥60h,得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
将50g的PBAT(数均分子质量为100000)和10g的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的质量比为20:100)放入不同的加料口,在加料频率为15Hz下同时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一区温控为130℃、二区温控为150℃、三区温控为160℃、四区温控为168℃、机头温度为170℃以及转动频率为17Hz下,将PBAT和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进行熔融挤出,得到PBAT复合材料。
实施例3
将150g质量浓度为20%的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超声60min后,采用浓度为1.5mol/L的盐酸溶液将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的pH值调节为6;
将7.5g松香(和纤维素纳米晶体的质量比为25:100)加入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中,在氮气气氛和145℃的条件下,以200rpm的转速搅拌20h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纤维素纳米晶体采用无水乙醇进行离心洗涤5次至中性,在-45℃的温度下进行冷冻干燥60h时间,得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
将80g的PBAT(数均分子质量为100000)和24g的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的质量比为30:100)放入不同的加料口,在加料频率为20Hz下同时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一区温控为150℃、二区温控为155℃、三区温控为165℃、四区温控为168℃、机头温度为165℃以及转动频率为25Hz下,将PBAT和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进行熔融挤出,得到PBAT复合材料。
本实施例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的实物图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的表面光滑;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的横截面进行扫描电镜检测,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截面光滑无颗粒,表明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均匀的分散于PBAT中。
实施例4
将100g质量浓度为40%的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超声30min后,采用浓度为1mol/L的盐酸溶液将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的pH值调节为6;
将8g松香(和纤维素纳米晶体的质量比为20:100)加入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中,在氮气气氛和140℃的条件下,以200rpm的转速搅拌25h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纤维素纳米晶体采用无水乙醇进行离心洗涤4次至中性,在-45℃的温度下进行冷冻干燥48h时间,得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
将100g的PBAT(数均分子质量为120000)和25g的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的质量比为25:100)放入不同的加料口,在加料频率为18Hz下同时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一区温控为140℃、二区温控为155℃、三区温控为165℃、四区温控为170℃、机头温度为170℃以及转动频率为25Hz下,将PBAT和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进行熔融挤出,得到PBAT复合材料。
实施例5
将60g质量浓度为50%的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超声30min后,采用浓度为0.5mol/L的盐酸溶液将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的pH值调节为6;
将6.6g松香(和纤维素纳米晶体的质量比为22:100)加入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中,在氮气气氛和140℃的条件下,以250rpm的转速搅拌25h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纤维素纳米晶体采用无水乙醇进行离心洗涤4次至中性,在-50℃的温度下进行冷冻干燥72h时间,得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
将100g的PBAT(数均分子质量为140000)和20g的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的质量比为20:100)放入不同的加料口,在加料频率为25Hz下同时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一区温控为150℃、二区温控为155℃、三区温控为165℃、四区温控为168℃、机头温度为170℃以及转动频率为30Hz下,将PBAT和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进行熔融挤出,得到PBAT复合材料。
实施例6
将100g质量浓度为10%的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超声30min后,采用浓度为2mol/L的盐酸溶液将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的pH值调节为5;
将1.5g松香(和纤维素纳米晶体的质量比为15:100)加入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中,在氮气气氛和135℃的条件下,以100rpm的转速搅拌18h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纤维素纳米晶体采用无水乙醇进行离心洗涤3次至中性,在-40℃的温度下进行冷冻干燥48h,得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
将50g的PBAT(数均分子质量为100000)和5g的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的质量比为10:100)放入不同的加料口,在加料频率为10Hz下同时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一区温控为100℃、二区温控为110℃、三区温控为120℃、四区温控为130℃、机头温度为130℃以及转动频率为15Hz下,将PBAT和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进行熔融挤出,得到PBAT复合材料。
实施例7
将100g质量浓度为10%的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超声30min后,采用浓度为2mol/L的盐酸溶液将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的pH值调节为5;
将1.5g松香(和纤维素纳米晶体的质量比为15:100)加入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中,在氮气气氛和135℃的条件下,以100rpm的转速搅拌18h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纤维素纳米晶体采用无水乙醇进行离心洗涤3次至中性,在-40℃的温度下进行冷冻干燥48h,得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
将50g的PBAT(数均分子质量为100000)和5g的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的质量比为10:100)放入不同的加料口,在加料频率为10Hz下同时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一区温控为165℃、二区温控为175℃、三区温控为180℃、四区温控为185℃、机头温度为185℃以及转动频率为15Hz下,将PBAT和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进行熔融挤出,得到PBAT复合材料。
实施例8
将100g质量浓度为10%的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超声30min后,采用浓度为2mol/L的盐酸溶液将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的pH值调节为5;
将1.5g松香(和纤维素纳米晶体的质量比为15:100)加入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中,在氮气气氛和135℃的条件下,以100rpm的转速搅拌18h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纤维素纳米晶体采用无水乙醇进行离心洗涤3次至中性,在-40℃的温度下进行冷冻干燥48h,得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
将50g的PBAT(数均分子质量为100000)和5g的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的质量比为10:100)放入不同的加料口,在加料频率为10Hz下同时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一区温控为117℃、二区温控为130℃、三区温控为140℃、四区温控为155℃、机头温度为155℃以及转动频率为60Hz下,将PBAT和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进行熔融挤出,得到PBAT复合材料。
实施例9
将100g质量浓度为10%的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超声30min后,采用浓度为2mol/L的盐酸溶液将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的pH值调节为5;
将1.5g松香(和纤维素纳米晶体的质量比为15:100)加入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中,在氮气气氛和135℃的条件下,以100rpm的转速搅拌18h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纤维素纳米晶体采用无水乙醇进行离心洗涤3次至中性,在-40℃的温度下进行冷冻干燥48h,得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
将50g的PBAT(数均分子质量为100000)和5g的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的质量比为10:100)放入不同的加料口,在加料频率为10Hz下同时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一区温控为117℃、二区温控为130℃、三区温控为140℃、四区温控为155℃、机头温度为155℃以及转动频率为10Hz下,将PBAT和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进行熔融挤出,得到PBAT复合材料。
实施例10
将100g质量浓度为10%的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超声30min后,采用浓度为2mol/L的盐酸溶液将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的pH值调节为5;
将1.5g松香(和纤维素纳米晶体的质量比为15:100)加入到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中,在氮气气氛和135℃的条件下,以100rpm的转速搅拌18h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纤维素纳米晶体采用无水乙醇进行离心洗涤3次至中性,在-40℃的温度下进行冷冻干燥48h,得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
将50g的PBAT(数均分子质量为100000)和5g的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的质量比为10:100)放入不同的加料口,在加料频率为10Hz下同时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一区温控为165℃、二区温控为175℃、三区温控为180℃、四区温控为185℃、机头温度为185℃以及转动频率为60Hz下,将PBAT和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进行熔融挤出,得到PBAT复合材料。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PBAT复合材料,区别在于:未添加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PBAT复合材料,区别在于:添加未经过松香改性纯纤维素纳米晶体。
对比例3
采用传统的溶液共混的方式制备PBAT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将5g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加入氯仿中,超声1h得到第一溶液:
将50g PBAT基体加入氯仿中,在60℃下完全溶解,得到第二溶液;
在100rpm的转速下,将第一溶液滴加至第二溶液中,滴加完成后超声300min,烘干得到PBAT复合材料。
应用例
将实施例1和对比例1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制备成包装袋。
制备方法包括:将PBAT复合材料经吹塑成膜得到薄膜,将薄膜经切分制袋工艺得到包装袋。
其中由实施例1所得到PBAT复合材料制备得到的包装袋的实物图由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包装袋表面光滑无颗粒,透明度较好。
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3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其中拉伸强度按照GB/T 1040.3-2006进行测试;
抗菌性能的测试采用振荡烧瓶法定量测试,测试方法为:将细菌与PBAT复合材料试样在200r/min的振荡培养箱中在37℃条件下混合培养3h,加入中和液稀释菌液浓度,经细菌培养计数,计算抗菌率(AR)值;
将由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3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制备得到的包装袋进行紫外屏蔽性能测试,测试方法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3900Hitachi)测量,测试的波长范围为200~800nm;其中实施例1和对比例1得到包装袋的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从图4可以看出,本发明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紫外屏蔽性能。
拉伸强度、抗菌性能和紫外屏蔽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3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093480170000111
Figure BDA0003093480170000121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熔融挤出工艺将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添加到PBAT基质中,相比于传统的溶液共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在PBAT基质中的分散性,并进一步提高了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对复合材料的改善作用,使所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16.9~22.8MPa。同时使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紫外屏蔽作用和抗氧化性能。
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PBA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进行熔融挤出,得到所述PBAT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BAT的数均分子质量为10000~17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占PBAT复合材料的质量分数为3~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挤出时,所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的加料频率独立的为10~30Hz。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挤出的温度控制包括一区温控、二区温控、三区温控和四区温控;
所述一区温控的温度为110~160℃;
所述二区温控的温度为115~170℃;
所述三区温控的温度为130~175℃;
所述四区温控的温度为150~1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挤出采用的挤出机的机头温度为140~1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挤出时,采用的挤出机的转动频率为15~50Hz。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PBA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PBAT基体和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
所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均匀分散于PBAT基体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BA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和PBAT基体的质量比为3~40:60~97。
10.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PBAT复合材料在包装材料中的应用。
CN202110602658.XA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32012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2658.XA CN113201208A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2658.XA CN113201208A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1208A true CN113201208A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24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2658.XA Pending CN113201208A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120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21103A (ja) * 2016-08-02 2018-02-08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該樹脂組成物を成形してなるフィルム、および該フィルムを成形してなる袋
CN109666269A (zh) * 2017-10-13 2019-04-23 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纳米微晶纤维素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38718A (zh) * 2019-11-25 2020-05-12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纳米纤维素的树脂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N112004863A (zh) * 2018-04-23 2020-11-27 旭化成株式会社 纤维素纳米纤维含水分散液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21103A (ja) * 2016-08-02 2018-02-08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該樹脂組成物を成形してなるフィルム、および該フィルムを成形してなる袋
CN109666269A (zh) * 2017-10-13 2019-04-23 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纳米微晶纤维素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04863A (zh) * 2018-04-23 2020-11-27 旭化成株式会社 纤维素纳米纤维含水分散液
CN111138718A (zh) * 2019-11-25 2020-05-12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纳米纤维素的树脂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 F, ET AL: "Bifunctional Reinforcement of Green Biopolymer Packaging Nanocomposites with Natural Cellulose Nanocrystal−Rosin Hybrids", 《ACS APPL. BIO. MATER.》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oudarzi et al. Preparation of ecofriendly UV-protective food packaging material by starch/TiO2 bio-nanocomposite: Characterization
Sheng et al. High-toughness PLA/Bamboo cellulose nanowhiskers bionanocomposite strengthened with silylated ultrafine bamboo-char
CN105820522B (zh) 一种硫酸钙晶须增强增韧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7867B (zh) 热塑性聚氨酯原纱
CN110318252B (zh) 一种螺旋纳米碳纤维表面负载氧化锌粒子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316542B (zh) 一种高强度可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88046B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pet薄膜材料以及制备方法
Mallakpour et al. Fabrication of poly (vinyl alcohol) nanocomposites having different contents of modified SiO2 by vitamin B1 as biosafe and novel coupling agent to improve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Bula et al. Effect of processing conditions and functional silica/lignin content on the properties of bio-based composite thin sheet films
Mallakpour et al. Modification of morphological, mechanical, opt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in polycaprolactone-based nanocomposites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diacid-modified ZnO nanoparticles
EP2861658B1 (en) Biodegradable compositions
CN113698669B (zh) 白炭黑改性纳米硫酸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n et al. Enhanced oxygen barrier properties of poly (lactic acid) via oxygen scavenging strategy combining with uniaxial stretching
Ritonga et al. Improvement of mechanical, thermal,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organo-precipitated calcium carbonate filled LLDPE/cyclic natural rubber composites
CN112500611B (zh) 一种生物降解塑料袋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01208A (zh) 一种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19217B (zh) 一种纳米复合聚合物材料
JP2019099687A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Qian et al. Polypropylene wax (PPw)/silica hybrid by in situ non-aqueous sol–gel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PP/silica nanocomposites
CN112280137A (zh) 一种高韧性高强度化妆品软管包装膜的制备方法
Masa et al. Microwave-assisted silver-doped zinc oxide towards antibacterial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of natural rubber latex film
CN109456586A (zh) 熔融共混法改性碳纳米粒子/聚碳酸酯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0609596B1 (ko) 무기 또는 금속 나노입자 및 고분자수지의 복합재료의 제조방법
Mallakpour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einforced poly (vinyl alcohol) films by a nanostructured, chiral, L-leucine based poly (amide-imide)/ZrO2 nanocomposite through a green method
CN107434898B (zh) 一种聚乙烯醇/淀粉纳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