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2423B - 缓冲结构、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缓冲结构、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92423B
CN113192423B CN202110425523.0A CN202110425523A CN113192423B CN 113192423 B CN113192423 B CN 113192423B CN 202110425523 A CN202110425523 A CN 202110425523A CN 113192423 B CN113192423 B CN 113192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led display
layer
display panel
support
fi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255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92423A (zh
Inventor
谭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255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924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92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2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92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2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缓冲结构、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屏。缓冲结构应用于OLED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填充层和与有机填充层连接的至少一个弹性支撑柱;至少一个弹性支撑柱的第一端内嵌于有机填充层中,至少一个弹性支撑柱的第二端裸露于有机填充层外。OLED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层和缓冲结构,有机发光层包括多个像素隔离柱;其中,多个弹性支撑柱分别与多个像素隔离柱一一对应,且每个弹性支撑柱的第二端抵接连接于对应的像素隔离柱上。OLED显示屏包括OLED显示面板和复合板,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相背设置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复合板设置于所述顶面和/或所述底面。通过上述方式,可使缓冲结构、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屏缓冲吸收外界冲击。

Description

缓冲结构、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OLED显示屏领域,具体是涉及缓冲结构、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譬如折叠手机采用的有机发光二极体(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屏,可实现弯曲、折叠、甚至卷绕等形态变化。而对于可变形态的OLED显示屏,为满足上述各种形态变化,未来OLED显示屏厚度设计将越来越薄,势必给OLED显示屏的结构变形、抗冲击带来进一步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缓冲结构、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冲结构,包括:
有机填充层;
与所述有机填充层连接的至少一个弹性支撑柱,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支撑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支撑柱的第一端内嵌于所述有机填充层中,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支撑柱的第二端裸露于所述有机填充层外。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
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多个像素隔离柱;以及
所述缓冲结构;
其中,所述多个弹性支撑柱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隔离柱一一对应,且每个弹性支撑柱的所述第二端抵接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像素隔离柱上。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OLED显示屏,包括:
所述OLED显示面板,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相背设置的顶面和底面;以及
复合板,所述复合板设置于所述顶面和/或所述底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通过所述弹性支撑柱的第一端嵌设于所述有机填充层中,当所述有机填充层受到外界冲击时所述弹性支撑柱可发生弹性形变,以缓冲并吸收部分冲击作用力,进而削弱外界冲击作用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OLED显示屏现有技术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OLED显示屏现有技术改进一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OLED显示屏现有技术改进二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OLED显示屏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OLED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中缓冲结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中缓冲结构又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中缓冲结构再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缓冲结构与有机发光层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述的缓冲结构与有机发光层配合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图6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中缓冲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中弹性支撑柱与支撑层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图14是图12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一个实施例中缓冲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中弹性支撑柱与支撑层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图16是图12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另一个实施例中缓冲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7是图12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又一个实施例中缓冲结构的弹性支撑柱与支撑层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图18是图12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再一个实施例中缓冲结构的弹性支撑柱与支撑层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图19是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OLED显示屏中复合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复合板俯视示意图;
图21是图19所示的复合板又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2是图19所示的复合板再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OLED显示屏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4是图22所示的OLED显示屏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5是图22所示的OLED显示屏再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0。具体地,该电子设备1000可以为移动或便携式并执行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设备中的任何一种(图1中只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形态)。具体地,电子设备1000可以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例如,基于iPhone TM,基于Android TM的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例如Nintendo DS TM,PlayStation Portable TM,Gameboy Advance TM,iPhone TM)、膝上型电脑、PDA、便携式互联网设备、音乐播放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其他手持设备以及诸如头戴式耳机等,电子设备1000还可以为其他的需要充电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设备或智能手表的头戴式设备(HMD))。
电子设备1000还可以是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频播放器、其他媒体播放器、音乐记录器、录像机、其他媒体记录器、收音机、医疗设备、车辆运输仪器、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打印机、上网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1或MPEG-2)音频层3(MP3)播放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及其组合等设备。
在一些情况下,电子设备1000可以执行多种功能(例如,播放音乐,显示视频,存储图片以及接收和发送电话呼叫)。如果需要,电子设备1000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其他手持设备、腕表设备、吊坠设备、听筒设备或其他紧凑型便携式的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0,可包括但不限于OLED显示屏100和壳体200。所述OLED显示屏100与所述壳体200围成可用于收容主板、电池等器件的容置空间(图未示)。
请参照图2,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OLED显示屏现有技术的截面示意图。
相关技术中,OLED显示屏600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柔性盖板601、偏光片602、OLED显示面板603、泡棉层604和支撑层605。其中,柔性盖板601用于保护OLED显示面板603,泡棉层604设置于OLED显示面板603底部并用于缓冲吸收外界冲击。支撑层605用于支撑OLED显示面板603,使OLED显示面板603在折叠或者弯曲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平整性。另外,支撑层605包括弯折区,弯折区内设有开口,以减轻OLED显示屏600弯折时的内应力。为提高OLED显示屏600的结构性能,通常会对OLED显示屏600部分结构进行优化。
现有技术的改进中,通常仅对OLED显示面板603之外的其他结构进行改进。
请参照图3,图3是图2所示的OLED显示屏现有技术改进一的截面示意图。
例如:在改进一中,柔性盖板601包括保护膜6011和弹性层6012,弹性层6012位于保护膜6011与OLED显示面板603之间,也即保护膜6011位于弹性层6012远离OLED显示面板603的一侧。如此设计,可增强OLED显示面板603及包含其的OLED显示屏600的弹性恢复能力,拓展OLED显示面板603及OLED显示屏600的最大弯折程度,从而提高OLED显示屏600抗外界冲击的能力。但是弹性层6012的质地较软,刚性强度差,对OLED显示面板603受到的外力冲击保护作用差,并且易产生划痕。
请参照图4,图4是图2所示的OLED显示屏现有技术改进二的截面示意图。
又例如,在改进二中,支撑层605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层6051与第二层6052,第一层6051用于连接第二层6052与OLED显示面板603,第二层6052用于为OLED显示屏600进行散热。第一层6051的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第二层6052的弹性模量,第一层6051的导热系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二层6052的导热系数。通过上述方式,可使OLED显示屏600兼顾高刚度、高导热系数等性能需求。该OLED显示屏600在弯折的过程中,支撑层605的弯折内应力较大,折叠变形难度变大,另外当OLED显示屏600受到外力冲击时,支撑层605并不能够很好的分散并吸收外力冲击。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请参照图5及图6,图5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OLED显示屏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OLED显示屏中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屏100,可包括OLED显示面板10和复合板20。OLED显示面板10包括相背设置的顶面101和底面102,复合板20设置于顶面101和/或底面102。
可选地,OLED显示面板10可包括缓冲结构11、背板层12、有机发光层13和封装层14。其中,有机发光层13位于背板层12的一侧表面,缓冲结构11位于有机发光层13背离背板层12的一侧表面,封装层14覆盖缓冲结构11背离有机发光层13的表面。通过在有机发光层13与封装层14之间设置缓冲结构11,可使缓冲结构11直接缓冲吸收外界撞击的作用力,进而达到保护有机发光层13等结构的目的。
进一步地,有机发光层13包括多个像素隔离柱131及位于像素隔离柱131之间的子像素(图未示),缓冲结构11抵靠于像素隔离柱131上。当缓冲结构11受到外力冲击时,缓冲结构11将冲击力部分缓冲吸收,剩余部分分散并传递至像素隔离柱131上,进而实现对有机发光层13的保护。其中,像素隔离柱131又可以称为pillar或者像素限定层,位于子像素的外围,起到限定子像素位置的作用。子像素例如可以为R像素、G像素或者B像素等。
进一步地,像素隔离柱131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1311。当像素隔离柱131承受缓冲结构11带来的外界冲击时,由于第一空腔1311的存在,像素隔离柱131可发生形变,可使像素隔离柱131能够缓冲并吸收部分冲击作用力,进而实现保护有机发光层13等结构的目的。
背板层12内设有金属走线121,金属走线121可以错开素隔离柱131排布,也即金属走线121可与像素隔离柱131错位排布,以减少金属走线121受到像素隔离柱131带来的外力冲击。当OLED显示面板10受到外界作用力冲击时,像素隔离柱131支撑缓冲结构11,像素隔离柱131承受缓冲结构11分散的压力并将压力传递至背板层12。由于像素隔离柱131与缓冲结构11的接触面积较小,像素隔离柱131承受的压强较大,若金属走线121位于像素隔离柱131区域,则像素隔离柱131的作用力将直接作用于金属走线121上,影响金属走线121质量可靠性。该有机发光层13位于相邻像素隔离柱131之间的位置受到冲击力较小,将金属走线121排布在相邻像素隔离柱131之间的位置处,能够有效地提高金属走线121的可靠性和背板层12可靠性。
可选地,缓冲结构11可包括有机填充层111和与有机填充层111连接的至少一个弹性支撑柱112。有机填充层111可包括第一表面1111和第二表面1112,其中所述封装层14覆盖所述第二表面1112。每个弹性支撑柱112可包括第一端1121和第二端1122。其中,每个弹性支撑柱112的第一端1121内嵌于有机填充层111中,第二端1122裸露于第一表面1111。当缓冲结构11受到外界冲击时,弹性支撑柱112发生形变,缓冲并吸收部分冲击作用力,进而保护有机发光层13。
可选地,弹性支撑柱1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支撑柱112分别与多个像素隔离柱131一一对应,且每个弹性支撑柱112的第二端1122抵接连接与像素隔离柱131上。像素隔离柱131支撑弹性支撑柱112,像素隔离柱131承受弹性支撑柱112传递的压力。
可选地,弹性支撑柱112呈柱状,像素隔离柱131包括背离背板层12的上表面1312,弹性支撑柱112与所述像素隔离柱131抵接设置,弹性支撑柱112与所述像素隔离柱131邻接处横截面积相互适配,弹性支撑柱112能够与像素隔离柱131充分接触,以增大弹性支撑柱112与像素隔离柱131的接触面积,减小像素隔离柱131对背板层12的挤压作用,进而提高背板层12质量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弹性支撑柱112可呈圆柱状,也可呈棱柱状,譬如正三棱柱、正六棱柱等;对应地,上表面1312的形状可呈圆形、正三角形、正六边形等,以使弹性支撑柱112的横截面形状对应于上表面1312的形状。
请参照图7,图7是图6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中缓冲结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可选地,弹性支撑柱112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空腔1123,以使缓冲结构11受到外界冲击作用时,弹性支撑柱112可发生足够的形变,缓冲并吸收部分冲击作用力。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支撑柱112中第二空腔1123的数量为一个且第二空腔1123与弹性支撑柱112同轴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支撑柱112中第二空腔112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第二空腔1123可呈柱状且第二空腔1123可平行于弹性支撑柱112的轴线,也可垂直于弹性支撑柱112的轴线,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支撑柱112中的第二空腔1123可为多个,第二空腔1123可呈椭球形、球形等形状,多个第二空腔1123可随机分布于弹性支撑柱112中。
可以理解地,上文出现的“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空腔”可以互相置换,譬如“第一空腔”可置换为“第二空腔”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可置换为“第一空腔”和“空腔”。
请参照图8,图8是图6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中缓冲结构又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可选地,弹性支撑柱112上开设有多个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的通孔1124,以使缓冲结构11受到外界冲击作用时,弹性支撑柱112可发生足够的形变,缓冲并吸收部分冲击作用力。可选地,通孔1124可为盲孔,也可为贯穿孔,通孔1124的数量、位置和延伸方向可以根据受力需要进行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照图9及图10,图9是图6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中缓冲结构再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的缓冲结构与有机发光层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可选地,第二端1122的表面呈圆弧形,以使弹性支撑柱112的第二端1122受到挤压时能够发生较大形变,以缓冲并吸收部分冲击力。
请参照图11,图11是图10所述的缓冲结构与有机发光层配合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可选地,像素隔离柱131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1311。当像素隔离柱131承受缓冲结构11带来的外界冲击时,由于第一空腔1311的存在,像素隔离柱131可发生形变,可使像素隔离柱131能够缓冲并吸收部分冲击作用力,进而实现保护有机发光层13等结构的目的。弹性支撑柱1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轴线平行于背板层12所在平面的通孔1124,以使缓冲结构11受到外界冲击作用时,弹性支撑柱112可发生足够的形变,缓冲并吸收部分冲击作用力。由于第一空腔1311与通孔1124的同时存在,可使OLED显示面板的缓冲作用更加优秀。
请参照图12及图13,图12是图6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中缓冲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中弹性支撑柱与支撑层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可选地,缓冲结构11还可包括支撑层113,其中支撑层113位于所述有机填充层111的第一表面1111与第二表面1112之间。支撑层113用于将有机填充层111受到的外界冲击均匀地分散至至少两个弹性支撑柱112上,以避免有机填充层111收到的作用力直接作用于其中某一个弹性支撑柱112上,以使弹性支撑柱112及对应的像素隔离柱131过载,破坏有机发光层13及背板层12。
支撑层113包括至少一个支撑盖1131,所述至少一个支撑盖1131可互相连接。支撑盖1131设有开口1132且开口1132朝向第一表面1111。每个支撑盖1131的边缘分别于支撑柱的第一端1121连接固定。当缓冲结构11受到外界冲击时,冲击作用力首先作用于支撑盖1131上,然后在支撑盖1131的作用下将冲击作用力分散至支撑盖1131对应的多个弹性支撑柱112上,进而降低对某一个弹性支撑柱112的冲击压强,以提高背板层12质量的可靠性。
可选地,多个弹性支撑柱112可并排排列。每个支撑盖1131位于相邻的两排弹性支撑柱112之间,且支撑盖1131的边缘分别与相邻的两排弹性支撑柱112的第一端1121连接。当缓冲结构11受到外界冲击时,冲击作用力首先作用于支撑盖1131上,然后在支撑盖1131的作用下将冲击作用力分散至相邻的两排弹性支撑柱112上,进而降低对某一个弹性支撑柱112的冲击压强,以提高背板层12质量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支撑盖1131的截面呈拱形(劣弧形)。本实施例中,支撑盖1131的拱形的高小于拱形所在圆的直径。具体地,支撑盖1131的拱形的高大致在10-20um之间,支撑盖1131的厚度大致在1-3um之间,支撑盖1131的拱形任意弧线的圆心角α大致在20-40°之间。当外界冲击作用于支撑盖1131时,支撑盖1131的拱形结构可将竖直作用力部分分解为水平作用力并抵消掉,另一部分继续传递至对应的多个弹性支撑柱112上,进而实现对外界冲击作用力的吸收、分散。
请参照图14与图15,图14是图12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一个实施例中缓冲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中弹性支撑柱与支撑层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盖1131的截面还可呈成钝角夹角β的两条线段连接构成。具体地,支撑盖1131的两条线段之间的夹角β大致在140-160°之间,支撑盖1131的高大致在10-20um之间,支撑盖1131的厚度大致在1-3um之间。当外界冲击作用于支撑盖1131时,支撑盖1131的钝角结构可将竖直作用力部分分解为水平作用力并抵消掉,另一部分继续传递至对应的多个弹性支撑柱112上,进而实现对外界冲击作用力的吸收、分散。
请参照图16,图16是图12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另一个实施例中缓冲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可以理解地,支撑盖1131还可包括底板1133及自底板1133边缘延伸形成的侧板1134。底板1133可呈矩形、五边形、圆形,对应地侧板1134平行于底板1133的截面形状呈矩形、五边形、圆形。当缓冲结构11受到外界冲击时,冲击作用力首先作用于底板1133及侧板1134上,然后经侧板1134将冲击作用力传递至多个弹性支撑柱112上,进而降低对某一个弹性支撑柱112的冲击压强,以提高背板层12质量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17,图17是图12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又一个实施例中缓冲结构的弹性支撑柱与支撑层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可选地,多个弹性支撑柱112可呈矩阵排布,也可随机分布,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具体地,支撑盖1131可呈球冠状,且支撑盖1131的球冠的高小于球冠的直径。具体地,支撑盖1131的球冠的高大致在10-20um之间,支撑盖1131的厚度大致在1-3um之间,支撑盖1131的球冠任意弧线的圆心角大致在20-40°之间。当外界冲击作用于支撑盖1131时,支撑盖1131的球冠结构可将竖直作用力部分分解为水平作用力并抵消掉,另一部分继续传递至对应的多个弹性支撑柱112上,进而实现对外界冲击作用力的吸收、分散。
请参照图18,图18是图12所示的OLED显示面板再一个实施例中缓冲结构的弹性支撑柱与支撑层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可选地,支撑盖1131还可呈锥形。具体地,支撑盖1131锥形的高在在10-20um之间,支撑盖1131的厚度大致在1-3um之间,且支撑盖1131锥形的任一棱面与支撑盖1131的锥形横截面的夹角大致在在10-20°之间。当外界冲击作用于支撑盖1131时,支撑盖1131的锥形结构可将竖直作用力部分分解为水平作用力并抵消掉,另一部分继续传递至对应的多个弹性支撑柱112上,进而实现对外界冲击作用力的吸收、分散。
可选地,支撑层113为透明材料,以避免支撑层113遮挡或者影响有机发光层13的发光效果。支撑层113的弹性模量大于有机填充层111的弹性模量,以使支撑层113能够较有机填充层111更好地承受外界冲击并将外界冲击分散传递至弹性支撑柱112。
可选地,有机填充层111为透明材料,以避免有机填充层111遮挡或者影响有机发光层13的发光效果。有机填充层111的弹性模量分别小于支撑层113与弹性支撑柱112。本实施方式中,有机填充层111作为填充材料,一方面用于固定连接弹性支撑柱112与支撑层113,另一方面可吸收部分冲击作用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11,通过设置多个弹性支撑柱112,可使缓冲结构11直接缓冲吸收外界撞击的作用力。通过设置支撑盖1131,支撑盖1131可将竖直作用力部分分解为水平作用力并抵消掉,另一部分继续传递至对应的多个弹性支撑柱112上,进而实现对外界冲击作用力的吸收、分散。弹性支撑柱112上设置空腔或通孔1124,可实现对外界冲击的缓冲与吸收。
请继续参照图5及图6,OLED显示面板10还包括触控层15和底板层16,触控层15位于封装层14背离缓冲结构11的表面,用于识别并接收使用者的触摸位置并将其发送至处理器。底板层16位于背板层12背离有机发光层13的表面,用于支撑保护有机发光层13与背板层12。其中,OLED显示面板10具有相背设置的顶面101和底面10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10,通过设置缓冲结构11,可使OLED显示面板10能够缓冲吸收外界撞击的作用力。通过像素隔离柱131与弹性支撑柱112对应并抵接连接,可减少外界冲击对金属走线121的影响,提高OLED显示面板10质量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19及图20,图19是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OLED显示屏中复合板的截面示意图,图20是图19所示的复合板俯视示意图。
复合板20包括基层21及嵌设于基层21中的第一纤维22。其中基层21可沿折叠线L折叠,第一纤维22呈长条状并平行于折叠线L排布。其中,第一纤维22既可以增强垂直于复合板20方向的承受力,又不影响复合板20的弯折强度,也即不增加弯曲方向的反弹力。
可选地,第一纤维22截面可为圆形,直径可在5-20um之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纤维22的截面还可为矩形、正六边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第一纤维22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1mm,以保证复合板20能够支撑较为尖锐的硬物冲击。
复合板20可包括弯折区201位于弯折区201一侧的非弯折区202。通常情况下非折弯区的数量为两个并位于弯折区201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纤维22设置于弯折区201与非弯折区202内,以使弯折区201与非弯折区202均能够抵挡硬物冲击。可以理解地,第一纤维22可均匀设置于弯折区201与非弯折区202内,也可根据复合板20硬度需求对第一纤维22的密度进行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照图21与图22,图21是图19所示的复合板又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22是图19所示的复合板再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纤维22设置于弯折区201,以使弯折区201既可以增强垂直于复合板20方向的承受力,又不影响复合板20的弯折强度。复合层还可包括第二纤维23,第二纤维23可呈网格状并设置于非弯折区202。由于非弯折区202无需弯折,因此无需考虑对复合板20的弯折强度影响,第二纤维23呈网状结构,相对于弯折区201可进一步增加非弯折区202内垂直于复合板20方向的承受力。本实施例中,第二纤维23的网格可呈正方形(如图21)、菱形(如图22)、梯形等其他结构,在此不一一列出。
请参照图23,图2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OLED显示屏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可选地,复合板20可包括第一盖板2001和第二盖板2002。其中,第一盖板2001设置于OLED显示面板10的顶面101上,用于保护OLED显示面板10。第二盖板2002位于OLED显示面板10的底面102的一侧,用于支撑OLED显示面板10。
其中,第一盖板2001中基层21为透明的树脂基复合材料,以保证第一盖板2001的透过率。第一盖板2001中的第一纤维22和/或第二纤维23均为弹性模量、强度均大于第一盖板2001的透明纤维,既能够增加第一盖板2001的结构强度,又能够保证第一盖板2001的透过率。
第二盖板2002中基层21为柔性材料,以为OLED显示面板10提供缓冲。第二盖板2002中的第一纤维22和/或第二纤维23均为金属薄条或碳纤维,既能够增加第二盖板2002的结构强度,又能够提高第二盖板2002的高散热性,另外还可以降低OLED显示屏100的重量。
请参照图24,图24是图22所示的OLED显示屏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可选地,复合板20可仅包括第一盖板2001。其中,第一盖板2001设置于OLED显示面板10的顶面101一侧,用于保护OLED显示面板10。其中,第一盖板2001中基层21为透明的树脂基复合材料,以保证第一盖板2001的透过率。第一盖板2001中的第一纤维22和/或第二纤维23均为弹性模量、强度均大于第一盖板2001的透明纤维,既能够增加第一盖板2001的结构强度,又能够保证第一盖板2001的透过率。
请参照图25,图25是图22所示的OLED显示屏再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可选地,复合板20还可仅包括第二盖板2002。其中,第二盖板2002设置于OLED显示面板10的底面102一侧,第二盖板2002中基层21为柔性材料,以为OLED显示面板10提供缓冲。第二盖板2002中的第一纤维22和/或第二纤维23均为金属薄条或碳纤维,既能够增加第二盖板2002的结构强度,又能够提高第二盖板2002的高散热性,另外还可以降低OLED显示屏100的重量。
OLED显示屏100还包括位于第一盖板2001与OLED显示面板10之间的偏光片30,偏光片30用于消除耀眼的反射光和散射光,使视物更加清晰柔和、清晰。
OLED显示屏100还包括位于第二盖板2002与OLED显示面板10之间的泡棉层40,泡棉层40用于缓冲吸收外界冲击,保护OLED显示面板1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板20,通过在基层21内嵌设第一纤维22,既可增强垂直于复合板20方向的承受力,又不影响复合板20的弯折强度。另外,非弯折区202内设置第二纤维23,可进一步提高非弯折区202垂直于复合板20方向的承受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缓冲结构,应用于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有机填充层;
与所述有机填充层连接的多个弹性支撑柱,所述多个弹性支撑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
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位于所述有机填充层内,所述支撑层分别与两个相邻弹性支撑柱的所述第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多个弹性支撑柱的第一端内嵌于所述有机填充层中,所述多个弹性支撑柱的第二端裸露于所述有机填充层外;所述支撑层包括多个支撑盖,所述支撑盖上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弹性支撑柱设置,每个支撑盖分别与相邻弹性支撑柱的所述第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盖的截面呈拱形或成钝角夹角的两条线段连接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盖呈球冠形或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为透明材料,且所述支撑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有机填充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柱内设有至少一个空腔或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柱的第二端的表面呈圆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填充层为透明材料,且所述有机填充层的弹性模量分别小于所述支撑层与所述弹性支撑柱。
8.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多个像素隔离柱;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缓冲结构;
其中,所述多个弹性支撑柱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隔离柱一一对应,且每个弹性支撑柱的所述第二端抵接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像素隔离柱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柱呈柱状且截面形状对应于所述像素隔离柱连接所述弹性支撑柱的表面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背板层,所述背板层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背离所述缓冲结构的一侧表面,所述背板层内设有金属走线;所述金属走线错开所述像素隔离柱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隔离柱内设有至少一个空腔。
12.一种O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相背设置的顶面和底面;以及
复合板,所述复合板设置于所述顶面和/或所述底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O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包括:
基层,可沿折叠线弯折;
第一纤维,所述第一纤维嵌设于所述基层中;
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呈长条状并与所述折叠线平行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O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第一纤维设置于所述弯折区与所述非弯折区。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O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第一纤维均匀设置于所述弯折区;所述复合板还包括第二纤维,所述第二纤维呈网格状并设置于所述非弯折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O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包括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位于所述顶面上,所述第二盖板位于所述底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OLED显示屏,所述第一盖板中所述基层为透明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第一纤维和/或所述第二纤维均为弹性模量、强度均大于所述第一盖板的透明纤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OLED显示屏,所述第二盖板中所述基层为柔性材料,所述第一纤维和/或所述第二纤维均为金属薄条或碳纤维。
CN202110425523.0A 2021-04-20 2021-04-20 缓冲结构、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屏 Active CN113192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5523.0A CN113192423B (zh) 2021-04-20 2021-04-20 缓冲结构、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5523.0A CN113192423B (zh) 2021-04-20 2021-04-20 缓冲结构、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2423A CN113192423A (zh) 2021-07-30
CN113192423B true CN113192423B (zh) 2023-04-18

Family

ID=76977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25523.0A Active CN113192423B (zh) 2021-04-20 2021-04-20 缓冲结构、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924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3876B (zh) * 2021-12-30 2024-03-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45819U (zh) * 2016-05-27 2016-10-1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背板、盖板及器件
CN109103225A (zh) * 2018-08-20 2018-12-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585683A (zh) * 2018-12-06 2019-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7470A (zh) * 2018-07-16 2018-12-1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装置
CN109064896A (zh) * 2018-08-16 2018-12-2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柔性显示屏
CN110299471B (zh) * 2019-06-28 2021-09-0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0475452A (zh) * 2019-08-21 2019-11-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及显示面板
CN111740026B (zh) * 2020-05-28 2023-06-2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45819U (zh) * 2016-05-27 2016-10-1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背板、盖板及器件
CN109103225A (zh) * 2018-08-20 2018-12-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585683A (zh) * 2018-12-06 2019-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2423A (zh) 2021-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7749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bumper portion protecting housing
CN212484202U (zh) 支撑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US8623494B2 (en) Protective cushion cove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369897B (zh) 可折叠显示屏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US10310625B2 (en) Shell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4068382A1 (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00343925A1 (en) Case structure
CN109495610A (zh) 终端及其组装方法
CN113192423B (zh) 缓冲结构、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屏
JP2023511009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US20090258673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housing thereof
CN108648622B (zh) 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JP5157413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の筐体構造
CN102144837A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保护缓冲套
CN113923280A (zh) 电子设备
CN218585534U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KR102272176B1 (ko) 충격 방지를 위한 휴대용 모바일 단말 장치
CN115150490A (zh) 支撑片及电子设备
JP2000156569A (ja) 電子機器の緩衝構造
JP5109815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の補強された筐体構造体
KR20150113442A (ko) 평판 표시 패널용 베이스 프레임
CN219843630U (zh) 支撑组件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217336304U (zh) 屏蔽罩以及电子设备
US11785796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multi-portion barrier layer
CN220820972U (zh) 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及支撑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