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88272A - 换热组件、换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换热组件、换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88272A CN113188272A CN202011493318.XA CN202011493318A CN113188272A CN 113188272 A CN113188272 A CN 113188272A CN 202011493318 A CN202011493318 A CN 202011493318A CN 113188272 A CN113188272 A CN 1131882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port
- cavity
- interface
- communic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块体部,块体部与第一集流子部、第二集流部以及主体部的至少一者固定设置,块体部的一个连接孔口与第一腔、换热腔和第二腔的其中一者对应且连通,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的至少一者位于块体部并通过块体部的内腔与对应的连接孔口连通,换热组件的第一接口能与第一集流子部的内腔连通,第二接口能与换热腔连通,第三接口与主体部的换热腔连通,第四接口与第二集流部的内腔连通;这样使得换热管的内腔与第一接口和第四接口之间无须设置额外的管路连接,和/或换热腔与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之间无须设置额外的管路连接,使换热组件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组件、换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在车辆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电池温度升高不利于电池的使用且容易降低电池的寿命,系统中会设置对电池冷却的装置。
电池冷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冷却液来冷却,另一种是采用冷媒来冷却。采用冷媒来冷却,系统中会需要借助换热器和膨胀阀,为了将换热器和膨胀阀与电池的冷却装置连接,很多情况下需要借助管路来连接,结构相对庞大且复杂,集成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组件、换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换热组件的结构相对简单且紧凑,能够提高换热组件的集成化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组件,包括第一集流部、第二集流部、外壳部及换热芯体,第一集流部和第二集流部间隔设置,所述换热芯体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连接于第一集流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集流部,所述换热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集流部的内腔和所述第二集流部的内腔,所述外壳部一端与第一集流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集流部连接;所述第一集流部包括第一集流子部,所述第一集流子部具有第一腔,所述换热管内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集流部具有第二腔,所述换热管内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外壳部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换热腔,所述换热管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换热腔;所述换热组件具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能与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接口能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集流部的内腔连通;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块体部,所述块体部与所述第一集流子部、所述第二集流部以及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者固定设置,所述块体部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孔口,一个所述连接孔口与所述第一腔、所述换热腔和所述第二腔的其中一者对应且连通,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的至少一者位于所述块体部并通过所述块体部的内腔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口连通。
本发明中换热组件包括块体部,块体部与第一集流子部、第二集流部以及主体部的至少一者固定设置,块体部的连接孔口可以与第一腔、换热腔和第二腔的其中一者对应且连通,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的至少一者位于块体部,换热组件的第一接口能与第一集流子部的内腔连通,第二接口能与换热腔连通,第三接口与主体部的换热腔连通,第四接口与第二集流部的内腔连通,如此使得换热管的内腔与第一接口和第四接口之间无须设置额外的管路连接,和/或换热腔与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之间无须设置额外的管路连接,使换热组件结构紧凑,提高换热组件的集成化程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换热装置。
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组件、冷却装置及连接管,换热组件与冷却装置相邻设置,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集流部、第二集流部、外壳部及换热芯体,第一集流部和第二集流部间隔设置,所述换热芯体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连接于第一集流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集流部,所述换热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集流部的内腔和所述第二集流部的内腔,所述外壳部一端与第一集流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集流部连接;所述第一集流部包括第一集流子部,所述第一集流子部具有第一腔,所述换热管内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集流部具有第二腔,所述换热管内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外壳部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换热腔,所述换热管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换热腔;所述换热组件具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能与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接口能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集流部的内腔连通;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块体部,所述块体部与所述第一集流子部、所述第二集流部以及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者固定设置,所述块体部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孔口,一个所述连接孔口与所述第一腔、所述换热腔和所述第二腔的其中一者对应且连通,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的至少一者位于所述块体部并通过所述块体部的内腔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口连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入口连通,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冷却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接口之间,所述连接管的管腔连通所述冷却装置的内腔和所述换热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换热装置,第一接口与冷却装置的入口连通,冷却装置的出口与第三接口连通,且换热组件与冷却装置相邻设置,冷却装置与换热组件之间可通过相对较少的管路连接,使换热装置的结构紧凑,提高换热装置的集成化程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换热装置,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换热组件的所述第四接口连通,所述换热组件的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冷却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冷却装置的第二端口与所述换热组件的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换热组件的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端口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出口与第三接口连通,且换热组件与冷却装置相邻设置,冷却装置与换热组件之间可通过相对较少的管路连接,使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紧凑,提高提高热管理系统的集成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的换热组件的另一分解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的进一步分解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的第一角度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的第二角度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的第三角度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的第四角度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换热组件包括阀芯组件;
图10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第一角度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在第一角度下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在第二角度下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在第三角度下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换热组件包括阀芯组件;
图22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热管理系统的示意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发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换热组件、换热装置以及热管理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至图9、图11至2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100包括第一集流部1、第二集流部2、外壳部3及换热芯体4,第一集流部1和第二集流部2间隔设置,换热芯体4包括换热管41,换热管41一端连接于第一集流部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集流部2,换热管41的内腔连通第一集流部1的内腔和第二集流部2的内腔,外壳部3的一端与第一集流部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集流部2连接,第一集流部1包括第一集流子部12,第一集流子部12具有第一腔50,换热管41的内腔的一端与第一腔50连通,第二集流部2具有第二腔60,换热管41的内腔的另一端与第二腔60连通;外壳部3包括主体部32,主体部32具有换热腔325,换热管41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换热腔325;换热组件100具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口10、第二接口20、第三接口30及第四接口40,第一接口10能与第一腔50连通,第二接口20能与换热腔325连通,第三接口30与换热腔325连通,第四接口40与第二集流部2的内腔连通;换热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个块体部,块体部与第一集流子部12、第二集流部2以及主体部32的至少一者固定设置,块体部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孔口,一个连接孔口与第一腔50、换热腔325和第二腔60的其中一者对应且连通,第一接口10、第二接口20、第三接口30和第四接口40的至少一者位于块体部并通过块体部的内腔与对应的连接孔口连通。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换热组件100的第一接口10能与第一集流子部12的内腔连通,第二接口20能与换热腔325连通,第三接口30与主体部32的换热腔325连通,第四接口40与第二集流部2的内腔连通,如此使得换热管41的内腔与第一接口10和第四接口40之间无须设置额外的管路连接,和/或换热腔325与第二接口20和第三接口30之间无须设置额外的管路连接,使换热组件100结构紧凑,提高换热组件100的集成化程度。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组件100进行详细介绍。
根据本发明的换热组件100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9所示,换热组件100包括第一集流部1、第二集流部2、外壳部3、换热芯体4、第一阀芯组件5和第二阀芯组件6,第一集流部1和第二集流部2间隔设置,至少一个块体部包括第一块体部11和第二块体部31,第一集流部1包括第一集流子部12和第一块体部11,第一块体部11与第一集流子部12固定设置,外壳部3包括主体部32和第二块体部31,第二块体部31固定设置于主体部32的外周表面。换热芯体4包括换热管41,换热管41一端与第一集流子部12密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集流部2密封连接,主体部32的至少部分位于换热管41的外周侧。第一集流子部12、换热管41、第二集流部2之间形成第一制冷剂通路,第一集流子部12、第二集流部2、换热管41和主体部32之间形成另一条制冷剂通路,第一制冷剂通路和第二制冷剂通路在换热组件100内相互隔离不连通,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通路和第二制冷剂通路中的流向相反,且能够发生热交换。
如图4至图7所示,主体部32环绕至少部分换热芯体4设置,主体部3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一集流子部12密封连接,第二端部与第二集流部2密封连接,主体部32、第一集流子部12、第二集流部2配合作用形成一密闭的空间,即换热腔325。换热管41至少有部分位于换热腔325。第一集流子部12具有第一腔50,第二集流部2具有第二腔60。换热管41的内腔连通第一腔50和第二腔60,可选地,换热管41内具有多个流通通道,每个流通通道连通第一腔50和第二腔60。可选的,换热管41为扁管,换热管41的长度大于宽度,宽度大于厚度。换热管4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主体部32贴合,以便于在换热腔325内形成多个相对独立的流通通道。
换热芯体4包括的换热管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换热管41沿换热管41的厚度方向并列排列,相邻两个换热管41相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换热管41之间形成供制冷剂流动的流通通道,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换热组件100还可以包括换热件(图中未示出),换热件设置于相邻两个换热管41之间或换热管41与主体部32之间,换热管41与换热件一一交替设置,起到加强换热效果的作用。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流子部12的结构与第二集流部2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中,第一集流子部12包括第一基部122和第一芯体121,第一芯体121位于第一基部122内,第二集流部2包括第二基部22和第二芯体21,第二芯体21位于第二基部22内。第一芯体121和第二芯体21为中空的筒状结构,第一基部122和第二基部22为一面开放的六面体结构。
参照图5至图8,主体部3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芯体121容纳于第一端部,第一端部至少有部分容纳于第一基部122,第一芯体12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主体部32密封连接,即第一芯体121在靠近主体部32的两端分别与主体部32密封连接,主体部32的第一端部和第一芯体121共同作用形成第一腔50;第二芯体21容纳于第二端部,第二端部容纳于第二基部22,第二芯体2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主体部32密封连接,即第二芯体21在靠近主体部32的两端分别与主体部32密封连接,主体部32的第二端部和第二芯体21共同形成第二腔60。第一基部122与第一端部密封连接,第二基部22与第二端部密封连接,第一基部122、第二基部22及主体部32共同形成换热腔325。换热管41的一端与第一芯体121密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芯体21密封连接。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端部包括主体部一端的部分壁部及该部分壁部围合成的腔体,第二端部包括主体部另一端的部分壁部及该部分壁部围合成的腔体。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芯体12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基部122密封连接,第一芯体121与第一基部122之间形成第一腔50,第二芯体2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基部22密封连接,第二芯体21与第二基部22之间形成第二腔60,主体部32可以与第一基部122和第二基部22的外侧壁面密封连接,以形成换热腔325。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换热组件100可以不设置第一基部122和第二基部22,第一芯体121的内部自身形成第一腔50,第二芯体21的内部自身形成第二腔60,主体部32与第一芯体121和第二芯体21配合或者主体部32自身形成换热腔325。
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主体部32大致呈长方体形状,主体部32包括钎焊固定的第一壳体321、第二壳体322、第一板323及第二板324,第一壳体321与第二壳体322固定设置,第一板323分别与第一壳体321和第二壳体322贴合设置,第二板324分别与第一壳体321和第二壳体322贴合设置。第一壳体321的纵向截面和第二壳体322的纵向截面大致呈U形,第一壳体321的敞口和第二壳体322的敞口相对设置。由于第一壳体321与第二壳体322拼接后再钎焊,在拼接处会存在焊缝,焊缝可能会有泄漏的风险,通过在第一壳体321和第二壳体322的拼接处贴合设置第一板323和第二板324,降低拼接处泄露的风险,增加主体部32的密封可靠性。另外,第一板323和第二板324均可以位于第一壳体321和第二壳体322的内侧,第一板323和第二板324设于换热芯体4厚度方向上的相反两侧,第一板323和第二板324的一端与第一芯体121贴合,第一板323和第二板324的另一端与第二芯体21贴合,即,第一芯体121和第二芯体21夹设于第一板323和第二板324之间,可以提升第一芯体121和第二芯体21与主体部32固定的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板323和第二板324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21和第二壳体322的外侧。
参照图4、图5和图6,第一块体部11与第一集流子部12的第一基部122固定,第一块体部11可以固定于第一基部122的外周表面侧。第一块体部11包括第一孔口114,第一基部122包括第三孔口123,此时,第一块体部11包括的连接孔口为第一孔口114,第三孔口123与第一腔50连通,第一孔口114可通过第三孔口123与第一腔50连通。可以理解的是,主体部32的第一端部位于第一基部122内,第一芯体121位于第一端部内,为实现第三孔口123与第一腔50的连通,主体部32上开设有第一孔327,第一孔327贯穿主体部32的侧壁设置,即第一孔口114通过第三孔口123和第一孔327与第一腔50连通。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块体部具有安装孔道、第一孔道及第二孔道,第一孔道与安装孔道连通,第二孔道与安装孔道连通,定义第一孔道与安装孔道的连接端口为第一端口,定义第二孔道与安装孔道连接端口为第二端口,以安装孔道的轴向延伸方向为高度方向,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高度不同;第一接口10或第二接口20与第一孔道连通,第二孔道通过连接孔口与第一腔50或换热腔325连通;第一孔道与第二孔道在块体部内能够连通或断开。在具体实施例中,当至少一个块体部包括第一块体部11和第二块体部31时,安装孔道包括第一安装孔道111和第二安装孔道311,第一孔道包括第一通道112和第三通道312,第二孔道包括第二通道113和第四通道313。
第一块体部11具有第一安装孔道111、第一通道112及第二通道113,第一孔口114与第二通道113连通,第一通道112与第一安装孔道111连通,第二通道113与第一安装孔道111连通,定义第一通道112与第一安装孔道111的连接端口为第一口,定义第二通道113与第一安装孔道111的连接端口为第二口,以第一安装孔道111的轴向延伸方向为第一高度方向,第一口和第二口在第一高度方向上的高度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12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第二通道113的轴向延伸方向平行,第一通道112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第二通道113的轴向延伸方向均与第一高度方向垂直。
如图9所示,第一阀芯组件5与第一块体部11固定设置,第一阀芯组件5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安装孔道111,第一阀芯组件5的至少部分与第一块体部11形成第一安装孔道111的壁部固定,第一阀芯组件5包括第一阀针(图中未示出),第一阀针可以在第一高度方向上运动,以使得第一通道112和第二通道113在第一块体部11内连通或断开,第一通道112与第二通道113的可通过第一阀针实现部分连通,即可实现节流的效果,第一阀芯组件5与第一块体部11共同形成第一膨胀阀。为便于实现第一阀芯组件5与第一块体部11固定且密封连接,第一块体部11包括第一插口端,第一阀芯组件5具有与第一插口端匹配的第一插件,或者第一块体部11包括第一插件,第一阀芯组件5具有与第一插件匹配的第一插口端,第一阀芯组件5与第一块体部11通过第一插件与第一插口端嵌套配合,以实现第一阀芯组件5和第一块体部11的连接和密封;或者第一阀芯组件5包括阀体、阀体围合形成的阀腔以及位于阀腔内的阀芯,为了实现第一阀芯组件5和第一块体部11的连接和密封,可以将阀体与第一块体部11的至少部分一体成型。鉴于膨胀阀的结构原理已被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4和图7,第二块体部31与主体部32固定,第二块体部31包括第二孔口314,主体部32包括第四孔口326,第四孔口326与换热腔325连通,第二孔口314可通过第四孔口326与换热腔325连通。
第二块体部31具有第二安装孔道311、第三通道312及第四通道313,第三孔口314与第四通道313连通,第三通道312与第二安装孔道311连通,第四通道313与第二安装孔道311连通,定义第三通道312与第二安装孔道311的连接端口为第三口,定义第四通道313与第二安装孔道311连接端口为第四口,以第二安装孔道311的轴向延伸方向为第二高度方向,第三口和第四口在第二高度方向上的高度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三通道312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第四通道313的轴向延伸方向平行,第三通道312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第四通道313的轴向延伸方向均与第二高度方向垂直。
参照图9,第二阀芯组件6与第二块体部31固定设置,第二阀芯组件6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二安装孔道311,第二阀芯组件6的至少部分与第二块体部31形成第二安装孔道311的壁部固定,第二阀芯组件6包括第二阀针(图中未示出),第二阀针可在第二高度方向上运动,以使第三通道312和第四通道313在第二块体部31内连通或断开,第三通道312与第四通道313的可通过第二阀针实现部分连通,即可实现节流的效果,第二阀芯组件6与第二块体部31共同形成第二膨胀阀。可选地,第二阀芯组件6与第二块体部31的连接方式与第一阀芯组件5和第一块体部11的连接相似,不再赘述,鉴于膨胀阀的设计原理已被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请进一步参阅图5至图7,换热组件100具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口10、第二接口20、第三接口30及第四接口40,其中,第一接口10位于第一块体部11,第二接口20位于第二块体部31,第三接口30位于主体部32,第四接口40位于第二集流部2,第一接口10与第一通道112连通,第一接口10能通过第一块体部11与第一腔50连通,第二接口20与第三通道312连通,第二接口20能通过第二块体部31与换热腔325连通,第三接口30与换热腔325连通,第四接口40与第二腔60连通。可以理解的是,第四接口40可以设于第二基部22,主体部32的第二端部位于第二基部22内,第二芯体21位于第二端部内,为实现第四接口40与第二腔60的连通,主体部32开设有第二孔328,第二孔328贯穿主体部32的其中一侧壁部设置,第四接口40通过第二孔328与第二腔60连通。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换热组件100包括连接块(图中未示出),连接块与第二基部22固定,例如,连接块固定于第二基部22的外周表面,第四接口40位于连接块,连接块具有孔道,第二基部22设有连接孔,第四接口40通过孔道、连接孔及第二孔328与第二腔60连通,设置连接块能够便于换热组件100与其他制冷剂流通部件的连接。
请继续参照图5,第一接口10可通过第一块体部11与第一腔50连通,换热管41连通第一腔50与第二腔60,第四接口40与第二集流部2的第二腔60连通,第二接口20可通过第二块体部31与换热腔325连通,第三接口30与换热腔325连通。换热组件100应用于热管理系统中时,在主体部32内,换热腔325中的制冷剂可以与换热管41中的制冷剂完成热交换,第一块体部11与第一阀芯组件5共同形成的第一膨胀阀可以实现节流与导通功能,第二块体部31与第二阀芯组件6共同形成的第二膨胀阀可以实现节流与导通功能。当换热组件100应用于热管理系统中且制冷剂在热管理系统中流通时,其中第一路制冷剂可以从第四接口40进入第二腔60,通过换热管41流动至第一腔50,经第一膨胀阀节流后从第一接口10流出换热组件100;第二路制冷剂可以从第三接口30进入换热腔325,在换热腔325内与换热管41内的制冷剂热交换,然后经第二膨胀阀节流后从第二接口20流出换热组件100,在换热组件100内既可以实现两路制冷剂的热交换,且每条流路均可以实现节流功能,应用场景丰富。通过上述设置,换热管41的流通通道与第一接口10和第四接口40间不需要设置额外的管路,且换热腔325与第二接口20和第三接口30间不需要设置额外的管路,换热组件100的结构紧凑,可以减少系统管路的使用,有利于系统的小型化,有利于提高换热组件100的集成化程度。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路制冷剂和第二路制冷剂为同一制冷剂/冷媒的不同流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块体部11和第二块体部31各自成型且分开设置,具体地,参照图1,换热组件100包括沿换热管41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集流部1设置于第一端,即第一集流子部12和第一块体部11设置于第一端,第二集流部2和第二块体部31设置于第二端,由于第二接口20和第三接口30一个用于换热腔325制冷剂流入,一个用于换热腔325制冷剂流出,为了使换热腔325内的制冷剂的换热路径较长,换热效果较好,第三接口30远离第二块体部31设置,即靠近第一集流部1设置。
第一接口10、第二接口20、第三接口30及第四接口40均设于换热组件100的同一侧,换热组件100与其他部件的连接配合均可在换热组件100的同一侧完成,可以使换热组件100与其他部件的连接配合较为方便,且可以通过较少的管路实现与其他部件的连接配合。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第一块体部11与第一基部122直接固定连接,第二块体部31与主体部32通过管路连接,可以节省第一块体部11与第一基部122之间的管路;或者,可以第一块体部11与第一基部122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块体部31与主体部32直接固定连接。可以节省第二块体部31和主体部32之间的管路,相较于将第一块体部11和第一基部122,以及第二块体部31和主体部32之间均设置管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100可以初步实现节省系统管路的目的。
请参照图11至图15,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100,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10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换热组件100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接口10和第三接口30均位于第一块体部11,此时的第一块体部11还具有第五通道115、第六通道116、第七通道117以及第五孔口118,此时的第五孔口118也为第一块体部11的连接孔口,第三接口30与第五通道115连通,第五通道115通过第六通道116和第七通道117连通,第七通道117和第五孔口118连通,第五孔口118通过主体部32一侧的侧壁上的开口与换热腔325连通。定义第五通道115与第六通道116的连接端口为第五口,定义第六通道116与第七通道117的连接端口为第六口,以第六通道116的轴向延伸方向为第三高度方向,第五口和第六口在第三高度方向上的高度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五通道115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第七通道117的轴向延伸方向平行,第五通道115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第七通道117的轴向延伸方向均与第三高度方向相交。
可选地,换热组件100还可以包括连接块,第四接口40位于连接块上,第四接口40通过连接块的内腔与第二腔60连通,其中连接块可以与第二块体部31为一体件或者分体成型,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换热组件100第三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6至图21所示,本实施例的换热组件100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区别之处在于:第一集流部1和第二块体部31均设置于换热组件100的第一端,第三接口30靠近第二集流部2设置,且第一块体部11与第二块体部31一体成型形成一体件,第一块体部11的内腔与第二块体部31的内腔在一体件内不连通,即制冷剂在一体件内流通时,能够在第一块体部11和第二块体部31内独立流通,此时的换热组件100还包括第三块体部8。第三块体部8与第二集流部2和主体部32固定设置,第三接口30和第四接口40位于第三块体部8,第三块体部8内具有两个孔道,两个孔道在第三块体部8内不连通,一个孔道连通第三接口30与换热腔325,另一个孔道连通第四接口40与第二腔60,设置第三块体部8以便于换热组件100与管路的连接。
第一安装孔道111、第一通道112、第二通道113、第二安装孔道311、第三通道312、第四通道313均设于第一块体部11与第二块体部31形成的一体件中,第一阀芯组件5和第二阀芯组件6也均固定于一体件,使换热组件100的集成度提高,换热组件100的结构更加紧凑,更有利于系统的小型化。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块体部11和第二块体部31可以分开成型,第一块体部11和第二块体部31均设于换热组件100的第一端,第一块体部11和第二块体部31相邻设置。
参照图12,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第一块体部11和第二块体部31的安装,第一基部122朝向第一块体部11的一侧未设置壁部,第一块体部11和第二块体部31与主体部32直接连接。同样的,为便于第三块体部8的安装,第二基部22朝向第三块体部8的一侧未设置壁部,第三块体部8与主体部32直接连接。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组件100,换热组件100包括块体部,块体部与第一集流子部12、第二集流部2以及主体部32的至少一者固定设置,块体部的连接孔口可以与第一腔50、换热腔325和第二腔60连通,第一接口10、第二接口10、第三接口30和第四接口40的至少一者位于块体部,换热组件100的第一接口10能与第一集流子部12的内腔连通,第二接口20能与换热腔325连通,第三接口30与换热腔325连通,第四接口40与第二集流部2的内腔连通,如此使得换热芯体4的内腔与第一接口10和第四接口40之间无须设置额外的管路连接,和/或换热腔325与第二接口20和第三接口30之间无须设置额外的管路连接,使换热组件100结构紧凑,提高换热组件100的集成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换热装置1000,换热装置10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换热组件100。根据本发明的换热装置10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10所示,换热装置1000包括换热组件100、冷却装置200及连接管7,换热组件100与冷却装置200相邻设置,换热组件100的第一接口10与第三接口30位于换热组件100的同一端。冷却装置200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与出口均与冷却装置200的内腔连通,冷却装置200的进口与第一接口10连通,冷却装置200的出口与第三接口30连通。连接管7一端连接于冷却装置200的出口,另一端连接于换热组件100的第三接口30,连接管7的管腔连通冷却装置200的内腔与换热腔325。
第一接口10、第二接口20、第三接口30及第四接口40均设于换热组件100的朝向冷却装置20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200设置有连接块,冷却装置200的进口与出口均设于连接块上,第一块体部11与连接块连接固定,既可以实现第一接口10与冷却装置200的进口连通,还可以实现换热组件100和冷却装置200的固定。
换热组件100与冷却装置200相邻设置,且第一块体部11与冷却装置200直接固定连接,第一接口10与冷却装置200之间无须设置额外的管路,且换热组件100与冷却装置200距离较近,仅需要较短的连接管7即可实现冷却装置200出口与换热腔325的连通,可以起到节省管路的作用,且可以使换热装置1000的结构较为紧凑。
冷却装置200可用于给发热源制冷或制热,冷却装置200与部件贴合设置,热管理系统运转时,冷却装置200温度较低,可以带走发热源的热量,使发热源的温度降低。可选的,上述发热源可以为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与冷却装置200贴合设置,冷却装置200可用于给电池组件降温。可以理解的是,该冷却装置200还可以用于给电池组件制热,当热管理系统运转时,能够为电池组件制热。可选的,冷却装置200可以为图10所示的冷却板结构,冷却装置200具有便于与部件贴合的平面,使冷却装置200与换热组件100的贴合效果较好,从而使冷却效果较好。或者冷却装置200也可以为图17所示的平行流换热器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换热装置1000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6和图22所示,本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0的结构与图10示出的换热装置1000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换热组件100的第一接口10和第三接口30分别位于换热组件100的不同端,且第一块体部11与第二块体部31位于换热组件100的同一端。
为了使冷却装置200中的制冷剂分配更均匀,换热装置1000设置有分配装置9,分配装置9一端与第一块体部11的第一接口10连接,另一端与冷却装置200的进口连接。分配装置9包括一个进口和至少两个出口,进口与出口通过分配装置9内的通道连通,分配装置9的进口与第一块体部11的第一接口10连通,分配装置9的出口与冷却装置200的进口连通,换热组件100内的流通可以通过分配装置9分流后进入冷却装置200,起到制冷剂均匀分配的作用,可以使冷却装置200中的制冷剂分布更均匀。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该分配装置9也可以应用于图10示出的换热装置1000中,为了更适应图10示出的冷却装置200和换热组件100的结构需要在结构上做出改进,本发明不予限制。第三接口30与冷却装置200的出口通过连接管7连通。
参照图22,冷却装置200为平行流换热器结构,集流管的长度方向与扁管的宽度方向平行,与扁管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构成的平面平行的扁管侧面用于与发热源贴合,可以增加扁管和发热源的贴合面,冷却效果较好。冷却装置200的与换热组件100连接的集流管设置有隔板,隔板将该集流管分隔成两段,分配装置9的出口与其中一段连接,第三接口30与另一段连接。与分配装置9的出口连接的一段集流管的管壁设有至少两个开口,一个开口对应分配装置9的一个出口,另一个开口对应至少一根扁管,使冷却装置200中的每根扁管中的制冷剂可以均匀布置,使冷却装置200的冷却效果更好。
根据本发明的换热装置1000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2和图23所示,换热组件100的第一接口10和第三接口30位于换热组件100的同一端,且第一块体部11与第二块体部31位于换热组件100的不同端,第一接口10和第三接口30均位于第一块体部11上。
为了使冷却装置200中的制冷剂分配更均匀,换热装置1000包括有流量分配结构、流道板以及集流管,流量分配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流量分配管和中间连接管,流量分配管上具有分配孔,能够对流入冷却装置200的制冷剂进行分配,其中,流量分配管的内腔与第一接口10连通,中间连接管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流量分配管的内腔连通,第一腔室通过流道板的内腔和集流管的集流腔连通,中间连接管的第二腔室通过第二子管72与集流管的内腔连通,且第二子管72通过第一子管71与第三接口30连通。此时的换热装置1000为单流程换热装置,即流道板中制冷剂的流向相同。在制冷模式下,制冷剂从流量分配结构流入流道板,之后进入集流管并经过第二子管72和第一子管71流出冷却装置200。可选地,流道板可以为扁管,与扁管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构成的平面平行的扁管侧面用于与发热源贴合,可以增加扁管和发热源的贴合面,能够与发热源接触,以使换热装置1000对发热源制热或制冷。
如图16和图2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换热装置1000的第四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0的结构与图23示出的换热装置1000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换热组件100的第一接口10和第三接口30分别位于换热组件100的不同端,且第一块体部11与第二块体部31位于换热组件100的同一端。换热装置1000也包括流量分配结构、流道板以及集流管,此时的换热装置1000为单流程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1000与图23示出的换热装置1000结构相似,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换热装置1000的第五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2和图25所示,换热组件100的第一接口10和第三接口30位于换热组件100的同一端,且第一块体部11与第二块体部31位于换热组件100的不同端,第一接口10和第三接口30均位于第一块体部11上。换热装置1000与图23示出的换热装置1000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换热装置1000包括有流量分配结构、流道板、集流管、连接管7和进口连接管6,连接管7和进口连接管6分别与流量分配结构,流量分配结构相互依次连接的流量分配管和中间连接管,流量分配管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可选地,流量分配管中可以设置隔板以将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隔离,即制冷剂在流量分配管流通时,位于第三腔室和位于第四腔室的制冷剂不连通;中间连接管包括与第三腔室一一对应的第五腔室以及与第四腔室一一对应的第六腔室,在中间连接管内,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相互隔离,其中,进口连接管6通过第三腔室、第五腔室和流道板的内腔连通,连接管7通过第四腔室、第六腔室与流道板的内腔连通,进口连接管6与第一接口10连通,连接管7与第三接口30连通。在具体实施时,在制冷模式下,制冷剂能够从第一接口10依次流入进口连接管6的内腔、第三腔室、第五腔室、一部分流道板的内腔以及集流管的集流腔,然后从集流管的集流腔依次通过另一部分流道板的内腔、第六腔室、第四腔室以及连接管7,之后通过第三接口30进入换热组件100,此时的一部分流道板和另一部分流道板中制冷剂的流向不同,换热装置1000为双流程换热装置。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集流管内设置隔板,以使换热装置1000形成多个并联的制冷剂通路,使得制冷剂能够在各个制冷剂通路中独立流通,其中制冷剂通路包括制冷剂流向不同的两个流程,两个流程与两个流道板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换热装置1000的第五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6、图26所示,本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0的结构与图25示出的换热装置1000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换热组件100的第一接口10和第三接口30分别位于换热组件100的不同端,且第一块体部11与第二块体部31位于换热组件100的同一端。第三接口30和第四接口40位于第三块体部8,第三块体部8内具有两个孔道,两个孔道在第三块体部8内不连通,一个孔道连通第三接口30与换热腔325,另一个孔道连通第四接口40与第二腔60,设置第三块体部8以便于换热组件100与管路的连接。换热装置1000也包括流量分配结构、流道板、集流管、连接管7和进口连接管6,此时的换热装置1000为双流程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1000与图23示出的换热装置1000结构相似,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热管理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27所示,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400、冷凝器500、换热组件100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200,压缩机400的第一端口(出口)与冷凝器500的第二端口(进口)连通,冷凝器500的第一端口(出口)与换热组件100的第四接口40连通,换热组件100的第一接口10与冷却装置200的第二端口(进口)连通,冷却装置200的第一端口(出口)与换热组件100的第三接口30连通,换热组件100的第二接口20与压缩机400的第二端口连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部件的进口和出口是基于该热管理系统在制冷模式下定义的,在制冷模式下,制冷剂流入的一个端口为进口,制冷剂流出的一个端口为出口。
热管理系统运行时,经压缩机400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进入冷凝器500,制冷剂在冷凝器500中与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凝器500向周围的空气释放热量,从冷凝器500流出的制冷剂从第四接口40进入第二腔60,然后通过换热管41进入第一腔50,第一腔50内的制冷剂从第二通道113进入第一块体部11,经第一膨胀阀节流后从第一接口10流出换热组件100,接着制冷剂进入冷却装置200,制冷剂在冷却装置200中与电池组件等发热源进行热交换,降低与之热交换的发热源的温度,达到冷却的效果。从冷却装置200流出的制冷剂从第三接口30进入换热腔325,制冷剂在换热腔325内与换热管41内的制冷剂热交换,可以使换热管41内的制冷剂温度降低,使得进入第一块体部11之前的制冷剂温度被降低,经第一膨胀阀节流后的制冷剂温度会进一步降低,使冷却装置200的冷却效果更好,且换热腔325内的制冷剂吸收了换热管41内制冷剂的热量,从主体部32流出的制冷剂具有较高过热度,以便于热管理系统对换热组件100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换热腔325内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块体部31的第四通道313,经第二膨胀阀节流后从第二接口20流出,然后流入压缩机400,如此循环。
通过第二膨胀阀节流,能够使从换热组件100的第二接口20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满足热管理系统的需求,有利于热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膨胀阀,以调节主体部32的出口的过热度,从而调节冷却装置200的出口的制冷剂的状态,使冷却装置200的出口的制冷剂的状态的控制相对容易。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部、第二集流部、外壳部及换热芯体,第一集流部和第二集流部间隔设置,所述换热芯体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连接于第一集流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集流部,所述换热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集流部的内腔和所述第二集流部的内腔,所述外壳部一端与第一集流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集流部连接;
所述第一集流部包括第一集流子部,所述第一集流子部具有第一腔,所述换热管内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集流部具有第二腔,所述换热管内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外壳部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换热腔,所述换热管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换热腔;
所述换热组件具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能与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接口能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集流部的内腔连通;
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块体部,所述块体部与所述第一集流子部、所述第二集流部以及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者固定设置,所述块体部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孔口,一个所述连接孔口与所述第一腔、所述换热腔和所述第二腔的其中一者对应且连通,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的至少一者位于所述块体部并通过所述块体部的内腔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块体部具有安装孔道、第一孔道及第二孔道,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安装孔道连通,所述第二孔道与所述安装孔道连通,定义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安装孔道的连接端口为第一端口,定义所述第二孔道与所述安装孔道连接端口为第二端口,以所述安装孔道的轴向延伸方向为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的高度不同;
所述第一接口或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孔道连通,所述第二孔道通过所述连接孔口与所述第一腔或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二孔道在所述块体部内能够连通或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与至少部分所述块体部固定设置,所述阀芯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道,所述阀芯组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块体部形成所述安装孔道的壁部固定,所述阀芯组件有部分结构可在所述高度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在所述块体部内连通或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部包括第一块体部和第二块体部,所述第一块体部与所述第一集流子部和/或所述外壳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块体部包括第一孔口,所述第一孔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一块体部,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孔口能通过所述第一块体部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块体部与所述主体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块体部包括第二孔口,所述第二孔口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块体部,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孔口能通过所述第二块体部的内腔连通;
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沿所述换热管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集流子部和第一块体部位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集流部和所述第二块体部位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接口靠近所述第一集流子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口位于所述第一块体部,所述第一块体部还包括与第一孔口间隔设置且不连通的第五孔口、第五通道、第六通道和第七通道,所述第五孔口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位于所述第一块体部,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五通道连通,所述第五通道通过所述第六通道和所述第七通道连通,所述第七通道通过所述第五孔口与所述换热腔连通;
其中,所述第五孔口、所述第五通道、所述第六通道和所述第七通道形成第一通路,所述第一块体部包括安装孔道、第一孔道及第二孔道形成的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在所述第一块体部内不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部包括第一块体部和第二块体部,所述第一块体部与所述第一集流子部或所述外壳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块体部包括第一孔口,所述第一孔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一块体部,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孔口能通过所述第一块体部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块体部与所述主体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块体部包括第二孔口,所述第二孔口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块体部,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孔口能通过所述第二块体部的内腔连通;
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沿所述换热管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集流子部、第一块体部及所述第二块体部位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集流部位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接口靠近所述第二集流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三块体部,所述第三块体部与所述第二集流部和所述主体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位于所述第三块体部,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在所述第三块体部内不连通,所述第三接口通过所述第三块体部的内腔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第四接口通过所述第三块体部的内腔与所述第二集流部的内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体部与所述第二块体部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位于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集流子部包括第一芯体和第一基部,所述第一芯体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部内,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部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基部内;和/或,所述第二集流部包括第二芯体和第二基部,所述第二芯体(21)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端部内,所述主体部的第二端部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基部(22)内。
10.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组件、冷却装置及连接管,换热组件与冷却装置相邻设置,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集流部、第二集流部、外壳部及换热芯体,第一集流部和第二集流部间隔设置,所述换热芯体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连接于第一集流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集流部,所述换热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集流部的内腔和所述第二集流部的内腔,所述外壳部一端与第一集流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集流部连接;
所述第一集流部包括第一集流子部,所述第一集流子部具有第一腔,所述换热管内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集流部具有第二腔,所述换热管内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外壳部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换热腔,所述换热管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换热腔;
所述换热组件具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能与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接口能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集流部的内腔连通;
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块体部,所述块体部与所述第一集流子部、所述第二集流部以及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者固定设置,所述块体部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孔口,一个所述连接孔口与所述第一腔、所述换热腔和所述第二腔的其中一者对应且连通,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的至少一者位于所述块体部并通过所述块体部的内腔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口连通;
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入口连通,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冷却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接口之间,所述连接管的管腔连通所述冷却装置的内腔和所述换热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部包括第一块体部,所述第一块体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流子部和/或所述外壳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块体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装置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块体部包括第一孔口,所述第一孔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一块体部,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孔口能通过所述第一块体部的内腔连通。
12.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换热装置,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换热组件的所述第四接口连通,所述换热组件的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冷却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冷却装置的第二端口与所述换热组件的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换热组件的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端口连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91704 | 2020-08-28 | ||
CN2020108917048 | 2020-08-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88272A true CN113188272A (zh) | 2021-07-30 |
CN113188272B CN113188272B (zh) | 2023-04-18 |
Family
ID=76972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93318.XA Active CN113188272B (zh) | 2020-08-28 | 2020-12-17 | 换热组件、换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88272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24817A (en) * | 1994-09-09 | 1998-03-10 | Zexel Corporation | Laminated heat exchanger |
JPH10103812A (ja) * | 1996-09-27 | 1998-04-24 | Calsonic Corp | 補助熱交換器及び膨張弁を付属させたエバポレータ |
CN105667245A (zh) * | 2014-12-09 | 2016-06-15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 |
CN107636403A (zh) * | 2015-02-26 | 2018-01-26 |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 具有集成膨胀箱的跨临界空调回路 |
CN109728379A (zh) * | 2017-10-30 | 2019-05-07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板组件、电池组件和电池换热系统 |
-
2020
- 2020-12-17 CN CN202011493318.XA patent/CN1131882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24817A (en) * | 1994-09-09 | 1998-03-10 | Zexel Corporation | Laminated heat exchanger |
JPH10103812A (ja) * | 1996-09-27 | 1998-04-24 | Calsonic Corp | 補助熱交換器及び膨張弁を付属させたエバポレータ |
CN105667245A (zh) * | 2014-12-09 | 2016-06-15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 |
CN107636403A (zh) * | 2015-02-26 | 2018-01-26 |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 具有集成膨胀箱的跨临界空调回路 |
CN109728379A (zh) * | 2017-10-30 | 2019-05-07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板组件、电池组件和电池换热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88272B (zh) | 2023-04-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502899B (zh) | 固体冷却模块 | |
JP5837605B2 (ja) | 流体/流体熱交換器 | |
CN111256495A (zh) | 换热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
US20240034122A1 (en) | Valve set integrated modu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 |
US20230016310A1 (en) |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expansion valves | |
WO2023088243A1 (zh) | 一种换热器、车载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 |
CN114562832A (zh) | 一种蒸发单元及热管理系统 | |
CN113175768B (zh) | 流体控制组件 | |
CN114234295A (zh) | 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模块机构制备工艺 | |
US20240025227A1 (en) | Valve set integrated modu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 |
CN113188272B (zh) | 换热组件、换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 |
WO2021238948A1 (zh) | 热管理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 |
CN114593618A (zh) | 一种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 |
CN221172637U (zh) | 热管理模块、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
CN221340355U (zh) | 车载冰箱系统和车辆 | |
CN218031569U (zh) | 四通连接管组件、单冷型空调器和单热型空调器 | |
CN221023196U (zh) | 流体分配组件以及热管理系统 | |
EP4235075A1 (en) |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 assembly, and heat management system | |
CN217209585U (zh) | 一种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 |
CN218661453U (zh) | 热交换器和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 |
CN218827444U (zh) | 冷板换热器、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
KR20230068814A (ko) | 차량용 통합 열관리 시스템의 냉매모듈 | |
CN117818289A (zh) | 热管理组件 | |
EP3730872B1 (en) | Liquid collector and heat exchange device having liquid collector | |
CN117755042A (zh) | 热管理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