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55042A - 热管理组件 - Google Patents

热管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55042A
CN117755042A CN202310435878.7A CN202310435878A CN117755042A CN 117755042 A CN117755042 A CN 117755042A CN 202310435878 A CN202310435878 A CN 202310435878A CN 117755042 A CN117755042 A CN 117755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port
communication port
valve island
connecting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358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明雨
叶奇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vneng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vneng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vneng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vneng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3587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550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55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550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组件,包括第一热交换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基部,第一热交换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分别与基部固定连接。基部包括连接桥和阀岛,连接桥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分别与连接桥固定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内腔和第二换热器的内腔通过连接桥的内腔连通,第一热交换器与阀岛固定连接,第一热交换器的内腔与阀岛的内腔连通,连接桥、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位于阀岛的同一侧,第一热交换器位于阀岛的旁侧,连接桥和阀岛固定连接,有利于减少第一热交换器和阀岛之间的管路连接,减少换热介质泄露的风险,且减小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热管理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组件。
背景技术
热管理系统包含若干功能部件,若干功能部件之间通过管路实现连接和连通,为减少管路,至少一部分功能部件集成在一起形成热管理组件。相关技术中,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分别与不同流道板固定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内腔和第二换热器的内腔通过流道板的流路连通,第一热交换器的内腔和流道板通过较长管路连通,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组件,有利于减少第一热交换器和流道板之间的管路连接,减少换热介质泄露的风险,且减少占用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管理组件,包括第一热交换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基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与所述基部固定连接;
所述基部包括连接桥和阀岛,所述连接桥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与所述连接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内腔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内腔通过连接桥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阀岛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内腔与所述阀岛的内腔连通,所述连接桥、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阀岛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位于所述阀岛的旁侧,所述连接桥和所述阀岛固定连接。
本申请中,连接桥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第一换热器的内腔和第二换热器的内腔通过连接桥的内腔连通,第一热交换器的内腔与阀岛的内腔连通,连接桥、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位于阀岛的同一侧,第一热交换器位于阀岛的旁侧,连接桥和阀岛固定连接,有利于减少第一热交换器和阀岛之间的管路连接,减少换热介质泄露的风险,且减小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组件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组件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组件一实施例的又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组件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组件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基部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基部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阀岛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阀岛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的阀岛一实施例的透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的连接桥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出的连接桥的透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的连接桥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的连接桥一实施例的透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一实施例处于制冷模式的系统图;
图18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一实施例处于制冷和电池冷却模式的系统图;
图19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一实施例处于制热模式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的热管理组件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根据本申请的热管理组件一种可能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热管理组件包括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和基部20,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分别与基部20固定连接。基部20包括连接桥6和阀岛7,连接桥6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之间,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分别与连接桥6固定连接,第一换热器2的内腔和第二换热器3的内腔通过连接桥6的内腔连通,第一热交换器1与阀岛7固定连接,第一热交换器1的内腔与阀岛7的内腔连通,连接桥6、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位于阀岛7的同一侧,第一热交换器1位于阀岛7的旁侧,连接桥6和阀岛7固定连接。相较相关技术,有利于减少第一热交换器1和阀岛7之间的管路连接,减少换热介质泄露的风险,且减小占用空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热管理组件还包括储液器4,储液器4和基部20固定连接,第一换热器2的内腔和储液器4的内腔通过基部20的内腔连通。储液器4、连接桥6、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位于阀岛7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有利于减少储液器4和阀岛7之间的管路连接,减少换热介质泄露的风险,且减小占用空间。
参照图1至图3,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分别与连接桥6的相反两侧固定连接,第一热交换器1和储液器4分别与阀岛7的不同侧固定连接。参照图8和图9,连接桥6和阀岛7沿第三方向Z固定连接,连接桥6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大于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和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阀岛7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小于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和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X和第三方向Z互相垂直。连接桥6位于阀岛7尺寸最小的一侧,阀岛7位于连接桥6尺寸最大的一侧,连接桥6和阀岛7大致呈T形分布,使得分布于基部20周侧的各结构部件结构更紧凑,有利于减小热管理组件的占用空间。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桥6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方向Y平行或重合,连接桥6的厚度方向与第二方向X平行或重合,连接桥6的长度方向与第三方向Z平行或重合。阀岛7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方向Y平行或重合,阀岛7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X平行或重合,阀岛7的厚度方向与第三方向Z平行或重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基部20可以仅包括阀岛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基部20也可以仅包括连接桥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基部20同时包括连接桥6和阀岛7。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根据热管理组件的使用需求选择。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第一热交换器1在垂直于第一方向Y的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换热器3在垂直于第一方向Y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第一换热器2在垂直于第二方向X的平面上的投影和第二换热器3在垂直于第二方向X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第一热交换器1和第二换热器3沿第一方向Y并列设置,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沿第二方向X并列设置,第二换热器3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大于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和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第一热交换器1位于第二换热器3尺寸较小的一侧,第一换热器2位于第二换热器3尺寸较小的另一侧,有利于减小热管理组件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
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分别与基部20的不同侧固定连接,基部20具有若干流路,第一换热器2的内腔和第二换热器3的内腔通过基部20的其中一个流路连通,第一热交换器1的内腔与基部20的另一个流路连通。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环绕式布置,大致呈L形分布或T形分布。第一热交换器1和第一换热器2分别位于第二换热器3尺寸较小的两侧,合理利用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的周侧空间,通过基部20实现第一热交换器1的内腔、第一换热器2的内腔和第二换热器3的内腔间的连通。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之间相互靠近,省略或者缩短连接管路,可以降低流阻,且有利于减小热管理组件的占用空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第一热交换器1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大于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和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第一换热器2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大于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和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热交换器1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大于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第一换热器2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大于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第二换热器3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大于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进一步地,第二换热器3位于第一热交换器1尺寸较小的一侧,第二换热器3位于第一换热器2尺寸较小的一侧,该分布形式使得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结构布置更为紧凑合理,进一步有利于减小热管理组件的占用空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和储液器4分别与基部20固定连接,储液器4的内腔与基部20的内腔连通。储液器4在垂直于第一方向Y的平面上的投影和第一换热器2在垂直于第一方向Y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储液器4在垂直于第二方向X的平面上的投影和第一热交换器1在垂直于第二方向X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储液器4和第一换热器2沿第一方向Y并列设置,储液器4和第一热交换器1沿第二方向X并列设置,储液器4位于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形成的夹角之间。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和储液器4分别与基部20的不同侧固定连接,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和储液器4环绕式布置,大致呈方形或矩形分布。合理利用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和储液器4的周侧空间,通过基部20实现第一热交换器1的内腔、第一换热器2的内腔、第二换热器3的内腔和储液器4的内腔间的连通。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和储液器4之间相互靠近,省略或者缩短管路,可以降低流阻,且有利于减小热管理组件的占用空间。
可选的实施例中,储液器4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大于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储液器4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大于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第一热交换器1和第一换热器2位于储液器4尺寸较小的两侧,储液器4位于第一换热器2尺寸较小的一侧,储液器4位于第一热交换器1尺寸较小的一侧,该分布形式使得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和储液器4的结构布置更为紧凑合理,进一步有利于减小热管理组件的占用空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热管理组件各结构部件均包括顶面、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以及后侧面。各结构部件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位于各结构部件沿第三方向Z的相反两侧,各结构部件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位于各结构部件沿第二方向X的相反两侧,各结构部件的前侧面以及后侧面分别位于各结构部件沿第一方向Y的相反两侧。
第一换热器2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第二换热器3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和连接桥6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大致相同,第一换热器2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第二换热器3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和连接桥6在第一方向Y上的尺寸大致相同。连接桥6的右侧面与第一换热器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桥6的左侧面与第二换热器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该分布形式使得第一换热器2的顶面、第二换热器3的顶面和连接桥6的顶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第一换热器2的底面、第二换热器3的底面和连接桥6的底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可简化工艺。
第一热交换器1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大于第一换热器2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和第二换热器3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阀岛7的底面与连接桥6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一热交换器1的前侧面与阀岛7的后侧面固定连接。储液器4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小于第一换热器2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和第二换热器3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储液器4的顶面与阀岛7的底面固定连接。储液器4设置于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形成的三角空间,将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储液器4、连接桥6和阀岛7根据其自身的尺寸特点进行有序的布置,有利于热管理组件各结构部件的装配固定,也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使得结构布置更为紧凑合理,从而减小热管理组件的占用空间。
参照图6至图7,第一热交换器1具有第一接口11、第二接口12、第三接口13和第四接口14,第一接口11、第三接口13和第四接口14位于同一侧,第二接口12与第一接口11位于第一热交换器1的相反两侧。本实施例中,应用于热管理系统时,第一接口11、第三接口13和第四接口14分别与不同的热管理组件外部空间连通,第二接口12与基部20的内腔连通。第一热交换器1具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在第一热交换器1中互相隔离,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12通过第一流道连通,第三接口13和第四接口14通过第二流道连通。可选的,应用于热管理系统时,第一流道中流通的换热介质为制冷剂,第二流道中流通的换热介质为冷却液,第一流道流通的制冷剂和第二流道流通的冷却液在第一热交换器1中进行热交换。
参照图6至图7,第一换热器2具有第一口部21、第二口部22、第三口部23和第四口部24,第二口部22、第三口部23和第四口部24位于同一侧,第一口部21与第二口部22位于第一换热器2的相反两侧。本实施例中,应用于热管理系统时,第一口部21与热管理组件外部空间连通,第二口部22、第三口部23和第四口部24分别与基部20的内腔连通。第一换热器2具有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在第一换热器2中互相隔离,第一口部21和第二口部22通过第三流道连通,第三口部23和第四口部24通过第四流道连通。可选的,应用于热管理系统时,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中流通的换热介质均为制冷剂,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中流通的是同一回路中的不同区间的制冷剂,两路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2中进行热交换,可提升热管理系统的换热效率。
参照图6至图7,第二换热器3具有第一连接口31、第二连接口32、第三连接口33和第四连接口34,第一连接口31和第二连接口32位于同一侧,第三连接口33和第四连接口34位于同一侧,第一连接口31和第三连接口33位于第二换热器3的相反两侧。第一连接口31和第二连接口32分别与不同的热管理组件外部空间连通,第三连接口33和第四连接口34分别与基部20的内腔连通。第二换热器3具有第五流道和第六流道,第五流道和第六流道在第二换热器3中互相隔离,第一连接口31和第二连接口32通过第五流道连通,第三连接口33和第四连接口34通过第六流道连通。可选的,应用于热管理系统时,第六流道中流通的换热介质为制冷剂,第五流道中流通的换热介质为冷却液,第六流道流通的制冷剂和第五流道流通的冷却液在第二换热器3中进行热交换。双流道换热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不再赘述。
参照图6至图7,储液器4具有第一接口部41和第二接口部42,第二接口部42与基部20的内腔连通,第一接口部41与热管理组件外部空间连通。储液器4包括盖体43和筒体44,盖体43和筒体44密封连接。第一接口部41和第二接口部42设置于盖体43;或者,第一接口部41设置于筒体44,第二接口部42设置于盖体43。可选的实施例中,盖体43与筒体44组装固定,且盖体43与筒体44均设有内螺纹孔,通过螺栓的外螺纹与内螺纹孔的内螺纹旋转固定。可选的实施例中,盖体43和基部20为一体结构。可选的实施例中,储液器12也可以设置有气液分离组件,这时候储液器12可以作为气液分离器。可选的实施例中,储液器12还可以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体内设有气液分离件,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夹层腔设有换热管,从而实现高压侧制冷剂和低压侧制冷剂的热量交换。
参照图4和图13至图16,连接桥6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之间,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与连接桥6的第二方向X的两侧固定连接,第一换热器2的内腔和第二换热器3内腔通过连接桥6的内腔连通。具体地,连接桥6具有第一通道614、第二通道615和第三通道616,第一通道614和第二通道615在连接桥6中互相连通,第二通道615和第三通道616在连接桥6中互相隔离。第一通道614连通第一换热器2的第二口部22和第二换热器3的第四连接口34,第二通道615连通热管理组件外部空间,第三通道616连通第一换热器2的第三口部23。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8,第一通道614沿连接桥6的厚度方向延伸,且贯穿连接桥6的两侧面,第二通道615沿连接桥6的宽度方向延伸,且贯穿连接桥6的一侧面。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通道614的中心轴线与第二通道615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一通道614和第二通道615形成T形通道,缩短了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连接,且工艺简单。
参照图13至图16,连接桥6还具有第四通道617和第五通道618,第四通道617与第一换热器2的第四口部24连通,第五通道618与第二换热器3的第三连接口33连通,第二通道615、第三通道616、第四通道617和第五通道618在连接桥6中互相隔离。连接桥6的表面具有第一连通口61、第二连通口62和第三连通口63,第一连通口61、第二连通口62和第三连通口63分别位于连接桥6的不同侧。第二连通口62和第三连通口63通过第一通道614连通,第二连通口62与第一换热器2的第二口部22连通,第三连通口63与第二换热器3的第四连接口34连通,第一连通口61与热管理组件的外部空间连通。
第一通道614和第二通道615在连接桥6中互相连通,第二通道615、第三通道616、第四通道617和第五通道618在连接桥6中互相隔离,第二通道615、第三通道616、第四通道617和第五通道618中部分通道可以与热管理组件的外部空间连通,使得位于连接桥6相反两侧的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通过连接桥6的内部通道实现连通,有利于减少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连接,并且连接桥6、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构成供换热介质流通的多个通路,设置多个通道与热管理组件的外部空间连通,可以提高热管理组件的实用性,丰富热管理组件的应用场景。
参照图13至图16,连接桥6的表面具有第四连通口64、第五连通口65和第六连通口66,第四连通口64、第五连通口65和第六连通口66位于连接桥6的同一侧,第一连通口61、第二连通口62、第三连通口63和第四连通口64分别位于连接桥6的不同侧。连接桥6的表面具有第七连通口67、第八连通口68和第九连通口69,第二连通口62、第七连通口67和第八连通口68位于连接桥6的同一侧,第三连通口63与第九连通口69位于连接桥6的同一侧。第四连通口64和第七连通口67通过第三通道616连通,第五连通口65和第八连通口68通过第四通道617连通,第六连通口66和第九连通口69通过第五通道618连通。第九连通口69与第二换热器3的内腔连通,第七连通口67与第一换热器2的第三口部23连通,第八连通口68与第一换热器2的第四口部24连通。合理的设置连接桥6的部分通道口位于连接桥6的不同侧,可以用于连通不同的结构部件,合理的设置连接桥6的部分通道口位于连接桥6的同一侧,可以用于连通同一结构部件的不同接口,合理的设置连接桥6的通道口的分布位置,有利于减少热管理组件的管路连接,从而减少热管理组件的占用空间。
参考图13的摆放位置,连接桥6包括顶面、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以及后侧面,连接桥6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位于连接桥6沿第三方向Z的相反两侧,连接桥6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位于连接桥6沿第二方向X的相反两侧,连接桥6的前侧面以及后侧面分别位于连接桥6沿第一方向Y的相反两侧。第二连通口62、第七连通口67和第八连通口68位于连接桥6的右侧面,与第一换热器2的内腔连通。第一连通口61位于连接桥6的前侧面,与热管理组件的外部空间连通。第四连通口64、第五连通口65和第六连通口66位于连接桥6的顶面,与阀岛7的内腔连通。第三连通口63与第九连通口69位于连接桥6的左侧面,与第二换热器3的内腔连通。
参照图13和图15,连接桥6具有第一槽部610和第二槽部611,第一槽部610的槽口和第二槽部611的槽口大致呈长条形,且均大致沿连接桥6的长度方向分布,第一槽部610为连接桥6朝向第一换热器2的一面的一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第二槽部611为连接桥6朝向第二换热器3的一面的一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槽部610的槽腔与第二槽部611的槽腔在连接桥6中相互隔离,第一槽部610的槽口朝向第一换热器2,第二槽部611的槽口朝向第二换热器3。第一槽部610的槽腔位于第一换热器2朝向连接桥6的一面和连接桥6之间,第二槽部611的槽腔位于第二换热器3朝向连接桥6的一面和连接桥6之间。在装配过程中,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分别与连接桥6固定连接,第一槽部610的槽口的边沿与第一换热器2朝向连接桥6的一面密封连接,第二槽部611的槽口的边沿与第二换热器3朝向连接桥6的一面密封连接。第四通道617包括第一槽部610的槽腔,第五通道618包括第二槽部611的槽腔。第一槽部610和第二槽部611可以是任意形状大小的。通过第一槽部610的设置可以使得位于连接桥6不同侧的第五连通口65和第八连通口68连通,从而实现位于连接桥6不同侧的第一换热器2的内腔和阀岛7的内腔连通。通过第二槽部611的设置可以使得位于连接桥6不同侧的第六连通口66和第九连通口69连通,从而使得位于连接桥6不同侧的第二换热器3与阀岛7的内腔连通。通过第一槽部610和第二槽部611的设置,可以减少连接桥6内部打孔的数量,从而可降低连接桥6的制造难度。
参照图13,连接桥6包括第一缺口部612和第二缺口部613,第一缺口部612和第二缺口部613与连接桥6的内部通道均隔离设置。第一缺口部612和第二缺口部613位于连接桥6的宽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第一缺口部612和第二缺口部613可以是任意形状,可选的,第一缺口部612和第二缺口部613大致呈U形。可选的,第一缺口部612和第二缺口部613在连接桥上对称布置,连接桥6大致呈“工”字型。
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桥6仅包括第一缺口部612,或,连接桥6仅包括第二缺口部613。在确保连接桥6的内部通道的壁厚的基础上,即,确保连接桥6耐压性的基础上,设置第一缺口部612和/或第二缺口部613,可以降低热管理组件的重量,减少物料成本。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桥6还可以设置孔洞来降低热管理组件的重量,减少物料成本。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桥6上设置缺口部或孔洞的形状、数量、位置和大小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确保连接桥6的耐压性即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参照图4,连接桥6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连接桥6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其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分别位于连接桥6的厚度方向上相反两侧,第一换热器2、连接桥6和第二换热器3沿第二方向X依次排布。将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和连接桥6根据其自身的尺寸特点进行合理的布置,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位于连接桥6尺寸较小的两侧,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从而减小热管理组件的占用空间。
参照图5和图10至图12,阀岛7具有第一通路720和第二通路721,第一通路720和第二通路721在阀岛7中互相隔离,阀岛7的表面具有第一通道口71和第二通道口72,第一通道口71和第二通道口72位于阀岛7的不同侧,第一通道口71与第一通路720连通,第一通道口71与第一热交换器1的第二接口12连通,第二通道口72与第二通路721连通,第二通道口72与储液器4的第二接口部42连通。
参照图5和图10至图12,阀岛7还具有第三通路722、第四通路723、第五通路724和第六通路725,在阀岛7中,第二通路721与第一通路720、第三通路722、第四通路723、第五通路724和第六通路725均隔离,第一通路720、第二通路721、第三通路722、第四通路723、第五通路724和第六通路725中部分通路可以与热管理组件的外部空间连通。第一热交换器1和储液器4分别与阀岛7固定连接。第一热交换器1的内腔与阀岛7的内部通路连通,储液器4的内腔与阀岛7的内部通路连通,有利于减少第一热交换器1和储液器4的管路连接。阀岛7、第一热交换器1和储液器4构成多个供换热介质流通的通路,设置多个通路与热管理组件的外部空间连通,可以提高热管理组件的实用性,丰富热管理组件的应用场景。
参照图5和图10至图12,阀岛7的表面具有第三通道口73、第四通道口74、第五通道口75、第六通道口76和第七通道口77,第二通道口72、第四通道口74、第五通道口75和第六通道口76位于阀岛7的同一侧,第一通道口71、第二通道口72、第三通道口73和第七通道口77位于阀岛7的不同侧。第一通路720与第一通道口71连通,第二通路721连通第二通道口72和第六通道口76,第三通路722与第三通道口73连通,第五通路724与第五通道口75连通,第六通路725与第七通道口77连通。合理的设置阀岛7的部分通道口位于阀岛7的不同侧,可以用于连通不同的结构部件,合理的设置阀岛7的部分通道口位于阀岛7的同一侧,可以用于连通同一结构部件的不同接口,合理的设置阀岛7的通道口的分布位置,有利于减少热管理组件的管路连接,从而减少热管理组件的占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12,热管理组件包括阀芯组件5,阀芯组件5与阀岛7安装在一起且密封连接,阀芯组件5控制阀岛7中至少两个通路的通断。本实施例中,阀芯组件5包括第一阀芯51、第二阀芯52、第三阀芯53和第四阀芯54,阀岛7具有第一安装腔78、第二安装腔79、第三安装腔710和第四安装腔711,第一阀芯51、第二阀芯52、第三阀芯53和第四阀芯54安装于阀岛7的同一侧,第一阀芯51至少部分安装于第一安装腔78,第二阀芯52至少部分安装于第二安装腔79,第三阀芯53至少部分安装于第三安装腔710,第四阀芯54至少部分安装于第四安装腔711,第一阀芯51、第二阀芯52、第三阀芯53和第四阀芯54分别与阀岛7密封连接。第一阀芯51控制第五通路724与第六通路725的通断,第二阀芯52控制第四通路723和第五通路724的通断,第三阀芯53控制第三通路722和第四通路723的通断,第四阀芯54控制第一通路720和第三通路722的通断。根据热管理系统的设计的不同及热管理组件设计的不同,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阀芯组件5包括第一阀芯51、第二阀芯52、第三阀芯53和第四阀芯54中的至少一个,阀岛7具有第一安装腔78、第二安装腔79、第三安装腔79和第四安装腔79中的至少一个,相对应的,阀岛7的内部通路和通道口的布置可适应性修改。
参照图10,阀岛7具有第一凹槽712和第二凹槽713,第一凹槽712和第二凹槽713在阀岛7中相互隔离,第一凹槽712的槽口和第二凹槽713的槽口位于阀岛7的同一侧。第一凹槽712的槽口和第二凹槽713的槽口大致呈L形。第二凹槽713与阀芯组件5位于阀岛7的相反两侧。第三通路722包括第一凹槽712的槽腔,第二通路721包括第二凹槽713的槽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和图10,热管理组件包括底板715,底板715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孔716、第二孔717、第三孔718和第四孔719,第一孔716、第二孔717、第三孔718和第四孔719均沿底板715的厚度方向延伸,且贯穿底板715的厚度方向的两侧面。第一凹槽712和第二凹槽713为阀岛7朝向底板715的一面的一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在装配过程中,底板715与阀岛7固定连接,第一凹槽712槽口的边沿与底板715的一侧面密封连接,第二凹槽713槽口的边沿与底板715的同一侧面密封连接。第四通道口74和第六连通口66分别与第一孔716连通,第五通道口75和第五连通口65分别与第二孔717连通,第六通道口76和第四连通口64分别与第三孔718连通,第四孔719与第二通道口72连通。通过底板715与阀岛7固定连接,第一凹槽712槽口的边沿和第二凹槽713槽口的边沿与底板715的一侧面密封连接,可简化阀岛7制造工艺。
参考图10,阀岛7还具有开口部714,开口部714与阀岛7的内部通路均互相隔离,开口部714可以是任意形状,可选的,开口部714大致呈U形。在确保阀岛7的内部通道的壁厚的基础上,即,确保阀岛7耐压性的基础上,设置开口部714,可以降低热管理组件的重量,减少物料成本。可选的实施例中,阀岛7还可以设置孔洞来降低热管理组件的重量,减少物料成本。可以理解的是,阀岛7上设置开口部714或孔洞的形状、数量、位置和大小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确保阀岛7的耐压性即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热管理系统主要用于通常对冷量和热量进行管理,以便满足冷量和热量的需求,如舱内空间的制冷/制热需求、电机的冷却需求、电池的加热/冷却需求等。其中,一部分冷量/热量是通过如运行制冷剂循环回路、启动加热器、冷却液自身携带冷量等方式供给的,一部分热量是通过如回收其他部分的冷量/热量的方式获得的。其中,将热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部件进行集成,便可成热管理组件,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热管理组件的部件及其位置进行调整,不影响该部件的功能即可。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热管理组件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其中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家用热管理系统或商用热管理系统等其他热管理系统,下面以应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热管理组件为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流体为制冷剂和冷却液,制冷剂可以是R134a或者CO2或者其他形式的制冷剂,冷却液可以是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或其他冷却介质。
在一种可能实施例中,参考图17至图19,结合图1至图16,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热管理组件,还包括压缩机8、第一室内换热器9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0,本实施例以热管理组件包括图1至图3中所示所有部件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热交换器1用作水冷冷凝器,用于制冷模式下制冷剂与散热冷却液回路的冷却液换热,散热冷却液回路的冷却液可与大气环境进行热交换。第一换热器2用作中间换热器,用于高温制冷剂与低温制冷剂换热,提高系统换热效率。第二换热器3用作电池冷却器或余热回收器,用于制冷剂与电池冷却液回路的冷却液换热,电池冷却液回路的冷却液与电池进行热交换,从而对电池进行热管理。第一室内换热器9用作冷凝器,用于加热自身周侧空气。第二室内换热器10用作蒸发器,用于冷却自身周侧空气。图中实线表示连通状态,箭头表示制冷剂/冷却液流动的方向,虚线表示通路处于关闭状态。本申请中,散热冷却液回路与电池冷却液回路可以连通,也可以相互隔离,可根据热管理系统的设计选择。
第一室内换热器9旁侧设有风门,可控制是否有空气流经第一室内换热器9和控制流经第一室内换热器9的风量大小,从而控制第一室内换热器9处是否有热交换和控制第一室内换热器9的换热效果。同样的,第二室内换热器10旁侧也可设置风门,控制第二室内换热器10处是否有热交换和控制第二室内换热器10的换热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一个风门,该风门位于第一室内换热器9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0之间,第一室内换热器9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10的空气流动的下游侧,风门控制是否有空气流经第一室内换热器9和控制流经第一室内换热器9的风量大小,无论风门开启或关闭,空气均可流经第二室内换热器10。
参照图1至图17,压缩机8、第一室内换热器9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0分别与热管理组件连接,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管路连接。压缩机8的出口与第三通道口73连接,压缩机8的入口与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口部21连接,第一室内换热器9的入口与第一热交换器1的第一接口11连接,第一室内换热器9的出口与储液器4的第一接口部41连接,第二室内换热器10的入口与阀岛7的第七通道口77连接,第二室内换热器10的出口与连接桥6的第一连通口61连接。第一热交换器1的第三接口13和第四接口14接入散热冷却液回路,第二换热器3的第一连接口31和第二连接口32接入电池冷却液回路。
本申请中,需要理解的是,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阀511、第二阀521、第三阀531和第四阀541。具体地,第一阀芯51与阀岛7构成第一阀511,第一阀511具有截止状态和节流状态;第二阀芯52与阀岛7构成第二阀521,第二阀521具有截止状态和节流状态;第三阀芯53与阀岛7构成第三阀531,第三阀531具有全通状态、截止状态和节流状态;第四阀芯54与阀岛7构成第四阀541,第四阀541具有全通状态和节流状态。
参照图17,结合图1至图16,仅乘客舱有冷却需求时,热管理系统处于制冷模式,第四阀541处于全通状态,第二阀521和第三阀531处于截止状态,第一阀511处于节流状态,压缩机8、第四阀541、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室内换热器9、储液器4、第一换热器2、第一阀5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0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
制冷模式下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如下:压缩机8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从第三通道口73流入热管理组件,然后从第一接口11流出热管理组件;接着,从第一接口11流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内换热器9后,从第一接口部41再次流入热管理组件,此时风门关闭使得第一室内换热器9不与空气换热,然后从第七通道口77再次流出热管理组件;从第七通道口77流出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室内换热器10,第二室内换热器10与空气换热,实现乘客舱制冷;与空气热交换后的制冷剂再次从第一连通口61流入热管理组件,然后从第一口部21流出热管理组件,接着流入压缩机8,压缩机8再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如此循环。
在从第三通道口73流向第一接口11过程中,制冷剂依次流经第四阀芯54所在的第四安装腔711和第一热交换器1的第一流道,在第一热交换器1中,第一流道内的制冷剂与第二流道内的冷却液热交换,制冷剂温度降低。
在第一接口部41流向第七通道口77的过程中,制冷剂从第一接口部41流入储液器4,流经储液器4后液态制冷剂储存在储液器4中,气态制冷剂从第二接口部42流出储液器4;气态制冷剂流入第一换热器2的第四流道,在第一换热器2中,第四流道内的制冷剂与第三流道内的制冷剂热交换,第四流道内的制冷剂温度降低,接着从第四口部24流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一阀芯51从而被节流,然后制冷剂从第七通道口77流出热管理组件。
在第一连通口61流向第一口部21的过程中,制冷剂流入第一换热器2的第三流道,然后与第四流道内的制冷剂换热,接着流出热管理组件。
参照图18,结合图1至图16,乘客舱与电池均有冷却需求时,热管理系统处于乘客舱与电池共同制冷模式,乘客舱和电池共同制冷模式下的热管理系统的连接状态和制冷模式下的热管理系统的连接状态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二阀521处于节流状态,电池冷却液回路的冷却液通过第二换热器3与制冷剂系统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压缩机8、第四阀541、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室内换热器9、储液器4、第一换热器2、第一阀5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0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压缩机8、第四阀541、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室内换热器9、储液器4、第一换热器2、第二阀521和第二换热器3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
具体的,从第四口部24流出的制冷剂分为两个流路:一路制冷剂流经第一阀芯51从而被节流,然后制冷剂从第七通道口77流出热管理组件,从第七通道口77流出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室内换热器10,第二室内换热器10与空气换热,实现乘客舱制冷,然后从第一连通口61再次流入热管理组件,流向第一换热器2的第三流道;另一路制冷剂流经第二阀芯52从而被节流,然后制冷剂流入至第二换热器3的第六流道,在第二换热器3中,第六流道内的制冷剂与第五流道内的冷却液热交换,冷却液温度降低,可以用于冷却液电池或电机,接着制冷剂流入第一换热器2的第三流道,与第四流道内的制冷剂换热,接着流出热管理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当仅电池有冷却需求,相较于乘客舱与电池共同制冷模式,将第一阀511切换为截止状态即可。
参照图19,结合图1至图16,热管理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第四阀541处于全通状态,第一阀511和第三阀531处于截止状态,第二阀521处于节流状态,压缩机8、第四阀541、第一热交换器1、第一室内换热器9、储液器4、第一换热器2、第二阀521和第二换热器3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
制热模式下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如下:压缩机8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从第三通道口73流入热管理组件,然后从第一接口11流出热管理组件;接着,从第一接口11流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内换热器9,第一室内换热器9与空气换热,实现乘客舱制热,与空气热交换后的制冷剂再次从第一接口部41再次流入热管理组件,然后从第一口部21流出热管理组件,接着流入压缩机8,压缩机8再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如此循环。
在从第三通道口73流向第一接口11过程中,制冷剂依次流经第四阀芯54所在的第四安装腔711和第一热交换器1的第一流道,但第一热交换器1不参与热交换。
在第一接口部41流向第一口部21的过程中,制冷剂从第一接口部41流入储液器4,流经储液器4后液态制冷剂储存在储液器4中,气态制冷剂从第二接口部42流出储液器4;气态制冷剂流入第一换热器2的第四流道,在第一换热器2中,第四流道内的制冷剂与第三流道内的制冷剂热交换,第四流道内的制冷剂温度降低,接着制冷剂流经第二阀芯52从而被节流。然后制冷剂流入至第二换热器3的第六流道,在第二换热器3中,第六流道内的制冷剂与第五流道内的冷却液热交换,从冷却回路获取热量。接着制冷剂流入第一换热器2的第三流道,然后与第四流道内的制冷剂换热,接着流出热管理组件。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低温制热工况下,通过第三阀531所在支路,引入一部分温度较高的制冷剂流入第二换热器3的第六通道,从而实现补气增焓。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四阀541处于节流状态,来提升热管理系统的换热能力。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单向阀551,单向阀551具有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功能。单向阀551设置于第一连通口6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0之间,单向阀551的一端与第二室内换热器10的出口连接,单向阀55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通口61连接。单向阀551使得制冷剂能从第二室内换热器10流向第一连通口61,但不能从第一连通口61流向第二室内换热器10。
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中,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管路连接,两个部件之间可以仅设有管路,也可以两者之间除管路外还设有阀件或其他部件。同样的,本申请中两个部件之间的“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是通过管路实现连通,两个部件之间可以仅设有管路连通,也可以两者之间还设有阀件或其他部件后连通。本申请中提到热管理组件的外部空间,多个外部可以指代同一空间,也可以指代不同空间,根据系统的设计确定。
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一体结构是指,使用一块完整的材料,利用冲压、挤压、机加工等工艺制作出的一个零部件,未经过钎焊、胶粘等连接工艺。本申请中的固定连接和安装在一起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钎焊、胶粘、支架固定等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热交换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基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与所述基部固定连接;
所述基部包括连接桥和阀岛,所述连接桥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与所述连接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内腔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内腔通过连接桥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阀岛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内腔与所述阀岛的内腔连通,所述连接桥、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阀岛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位于所述阀岛的旁侧,所述连接桥和所述阀岛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组件还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基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内腔和所述储液器的内腔通过所述基部的内腔连通;
所述储液器、所述连接桥、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阀岛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与所述连接桥的相反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储液器分别与所述阀岛的不同侧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桥和所述阀岛沿第三方向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桥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和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所述阀岛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互相垂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岛具有第一通道口、第二通道口、第三通道口、第四通道口、第五通道口、第六通道口和第七通道口,所述第二通道口、所述第四通道口、所述第五通道口和所述第六通道口位于所述阀岛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通道口、所述第二通道口、所述第三通道口和所述第七通道口分别位于所述阀岛的不同侧;
所述第一通道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口与所述储液器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口和所述第七通道口分别与不同所述热管理组件的外部空间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具有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第三连通口、第四连通口、第五连通口、第六连通口、第七连通口、第八连通口和第九连通口;
所述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三连通口和所述第四连通口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桥的不同侧,所述第四连通口、所述第五连通口和所述第六连通口位于所述连接桥的同一侧,所述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七连通口和所述第八连通口位于所述连接桥的同一侧,所述第三连通口与所述第九连通口位于所述连接桥的同一侧;
所述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七连通口和所述第八连通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三连通口和所述第九连通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热管理组件的外部空间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岛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阀岛中隔离设置,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位于所述阀岛的同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组件还包括底板,所述连接桥和所述阀岛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所述第三孔和所述第四孔分别沿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底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槽口的边沿和所述第二凹槽槽口的边沿与所述底板的一侧密封连接;
所述第四通道口和第六连通口分别与第一孔连通,第五通道口和第五连通口分别与第二孔连通,第六通道口和第四连通口分别与第三孔连通,第四孔与第二通道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岛还具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与所述阀岛的所有内部通道隔离设置,所述缺口部大致呈U形。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第一换热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第二换热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所述储液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CN202310435878.7A 2023-04-12 2023-04-12 热管理组件 Pending CN1177550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5878.7A CN117755042A (zh) 2023-04-12 2023-04-12 热管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5878.7A CN117755042A (zh) 2023-04-12 2023-04-12 热管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55042A true CN117755042A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24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35878.7A Pending CN117755042A (zh) 2023-04-12 2023-04-12 热管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550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1378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heat exchanger
CN106532173B (zh) 一种换热器及一种车用热管理系统
CN107351627B (zh) 汽车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
AU2022284938A1 (en) Integrated valve group module and vehicle having same
EP3666565B1 (e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20240034122A1 (en) Valve set integrated modu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US20240025227A1 (en) Valve set integrated modu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CN111854208B (zh) 热管理系统
CN117755042A (zh) 热管理组件
CN112781285B (zh) 流体控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17818289A (zh) 热管理组件
CN117774593A (zh) 热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15476637A (zh) 阀组集成模块、车辆热管理系统以及车辆
CN115107447A (zh) 流体管理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115111790B (zh) 流体管理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218721892U (zh) 流路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EP4310414A1 (en) Fluid management device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219687016U (zh) 阀组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214420170U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汽车
CN116804522A (zh) 热管理集成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16804520A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热管理系统
CN108248332B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8168176A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热管理系统
CN116804495A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热管理系统
CN117029316A (zh) 换热模块及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