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85664A - 一种改良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85664A
CN113185664A CN202110567801.6A CN202110567801A CN113185664A CN 113185664 A CN113185664 A CN 113185664A CN 202110567801 A CN202110567801 A CN 202110567801A CN 113185664 A CN113185664 A CN 113185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urethane foam
functional
asr
improved
improved polyureth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78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85664B (zh
Inventor
白元彰
李怡俊
宋凯旋
陈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Pumei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Pumei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Pumei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Pumeiy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85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5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85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56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C08L75/08Polyurethanes from polyeth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塑料领域,一种改良聚氨酯泡沫,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制备得到:聚氨酯泡沫90%‑95%和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5%‑10%;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由汽车拆解尾料经过固相剪切碾磨得到;改良聚氨酯泡沫的压缩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密度均有所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有汽车拆解尾料的改良聚氨酯泡沫,汽车拆解尾料基于固相力化学碾磨技术,特别是针对利用中国授权发明专利ZL95111258.9所公开的力化学反应器对汽车拆解尾料处理后来改良聚氨酯。
背景技术
汽车拆解尾料(英文简称为ASR)源自破碎的报废汽车,如今在现代汽车回收行业中正成为危险且麻烦的固体废物;ASR由聚合物、金属和无机材料组成,组分相当复杂,难以回收利用,因此ASR的回收和利用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垃圾填埋和焚烧是ASR的主要处理方法,但是这些方式不仅破坏环境,同时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浪费;例如,由于ASR的内在组成复杂,热解产物的质量以及随后的应用难以控制;此外,由于聚氯乙烯(英文简称为PVC)是ASR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在热解过程中会生成HCl和Cl2,由于HCl具有很强的酸性,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这会对ASR的热处理工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通过回收和利用ASR开发一种节能经济且对环境友好的方法至关重要。
物理回收方法比传统的化学回收方法具有更好的经济和环境优势,通过将ASR用作混凝土生产中的原材料,它可以用于建设铁路,公路和飞机场;然而此过程要求ASR包含大量的铅,锌和其他金属,因此缺乏通用性。此外,考虑到车辆的当前趋势正在逐渐向更轻量化的方面转变这一事实,由于用塑料大量替代金属,因此该方法的适用性大大降低。
目前,有文献报道利用ASR研磨成细小颗粒和沥青、水泥混合作为粘合剂或者骨料进行利用,研究表明在沥青中加入ASR可以减少沥青的氧化,增加弹性,从而防止沥青疲劳开裂。(VERMEULEN I,CANEGHEM J V,BLOCK C.Automotive shredder residue(ASR):reviewing its production from end-oflife vehicles(ELVs)and its recycling,energy or chemicals’valorisation[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1,190(1-3):8-27.)
基于固相力化学原理,固相剪切碾磨(S3M)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固有状态处于高分子态的聚合物固体废物再循环的新方法。S3M设备具有独特的三维剪结构,可以在加工过程中对材料施加强大的三维剪切力和压缩力,分别实现交联聚合物的解交联,提高多组分高分子相容性,例如,废弃的交联聚乙烯和皮革。汽车拆解尾料是ARS经过S3M技术碾磨得到的,在热定型加工中的作用仍未揭示;硬质聚氨酯泡沫(英文简称为RPUF)由聚醚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合成而成,具有高度交联的三维闭孔结构,由于其低的表观密度,良好的机械性能,高的能量吸收能力和低的热导率,RPUF已被广泛用于航空,包装,汽车和其他领域,约占所有PU生产的23%,但是由于其压缩性能差,限制了RPUF的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汽车拆解尾料存在的回收利用困难且缺乏通用性,以及聚氨酯泡沫存在的压缩性能差,限制了其的应用领域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聚氨酯泡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良聚氨酯泡沫,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制备得到:
聚氨酯泡沫90%~95%和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5%~10%;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由汽车拆解尾料经过固相剪切碾磨得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固相剪切碾磨器是基于固相剪切碾磨(S3M)技术实现的,固相剪切碾磨技术借鉴中国传统石磨应用高分子力化学原理和固相剪切加工原理,是集剪切、粉碎和固相增容一体化结构单元设计;上下槽面二面角方程:
Figure BDA0003081532800000031
在一个周期碾磨中,固相剪切碾磨器的转动角θ由0变到2π/n,而二面角
Figure BDA0003081532800000032
则由arccos[sin2αcos(2π/n)+cos2α]变到0,类似于三维剪,使需要被粉碎的材料在剪切碾磨粉碎过程中可产生力活化、力降解和交联,晶体结构变化,结晶度下降等力化学效应,赋予材料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成型加工性质;固相剪切碾磨器可实现脆性、弹性、韧性聚合物(如HDPE)、工程塑料、聚碳酸酯(PC)、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以及生物高分子材料(如壳聚糖、纤维素等)的室温有效粉碎,粉碎粒度可达微米甚至纳米级(40nm~50μm)。
固相剪切碾磨(S3M)技术可以实现复杂ASR的粒径范围控制和均匀分布,生成超细ASR粉体,使得ASR中有机物的官能团暴露出来,功能性ARS还包含PU和其他具有极性基团的组分,以增强功能性ARS与聚氨酯泡沫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压缩强度;不仅使RPUFs的降解温度提高到246.7℃,而且提高了抗压强度(1.79MPa),压缩模量(0.1MPa)和长期抗疲劳性。
在RPUF发泡过程中,二氧化碳是由水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的,最终二氧化碳进入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的羟基形成的交联结构中。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的羟基形成的交联结构作为泡沫的主要结构成分,泡孔壁是由不断增长的球形泡孔的相交处形成的,不断增长的泡孔将相互挤压并导致泡孔结构变形。在发泡过程中,经过S3M技术碾磨得到的ARS充当成核剂,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引起泡孔塌陷和破坏,密度增大以及缩小了泡孔的直径。
功能性ARS改善聚氨酯泡沫抗压强度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首先,当泡沫长大时,大部分功能性ARS被聚氨酯泡沫包裹并进入泡沫孔。由于功能性ARS包含橡胶和其他韧性成分,因此泡沫的压缩强度得到了增强。
进一步限定,固相剪切碾磨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压力为3-16MPa,转速为50-300rpm,温度为室温至50℃,循环碾磨次数为5-7次,时间为2min/kg/次。
本发明之所以对磨盘盘面温度进行了严格的限定,是因为温度会影响碾磨效果及反应过程,若温度达到50℃以上,ASR粉体在制备超细粉体过程中,各成分间会发生解交联-交联循环反应等副反应,产物呈条状,无法制备超细粉体。
同样,本发明对碾磨压力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定,是因为压力会影响碾磨效果及反应过程,若压力低于3Mpa,受设备压力系统缺陷影响,物料不能进行充分接触,无法制备超细粉体;若压力高于16Mpa,物料受强大压力影响,无法正常流动,无法施加剪切效果,产物受挤压呈片状,无法制备超细粉体。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根据磨盘型固相力化学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其磨盘盘面在碾磨时会产生热量,从而对磨盘盘面的实际温度产生影响。本发明经对比实验后发现,当碾磨压力为3~16MPa,磨盘转速50~300转/分,其碾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一步提升了对拆解尾料粉体的,压力越大,转速越高,单位时间产生热量越高,ASR粉体各成分间反应活性越高,解交联、生成界面活性集团等正反应得到增益的同时,副交联等副反应也得到增益,所以碾磨压力、转速等工艺参数应控制合理范围。,
经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最终所得拆解尾料超细粉体,其均粒径为40nm~50μm。
进一步限定,所述循环碾磨次数为7次。
进一步限定,所述聚氨酯泡沫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三亚乙基二胺2-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4-1份、水6-8份、有机硅表面活性剂4-6份、聚醚多元醇198-200份以及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300-31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改良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称取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三亚乙基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以及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
将三亚乙基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以及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800~900rpm,搅拌时间为5~10分钟,随后在搅拌速率为1950~2100rpm下加入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搅拌时间为7~10秒,最后制模。
附图说明
图1为功能性ASR粉末的组成和形貌;
其中:图1a为FTIR光谱;图1b为DSC曲线;图1c为TG曲线;图1d为SEM和ASR的粒径。
图2是ASR形态演变过程。
图3是添加不同质量百分数的功能性ARS得到的改良聚氨酯泡沫的表征图;
其中,3a图是功能性ARS的含量为0%时的聚氨酯泡沫的表征图;
3b图是功能性ARS的含量为5%时的聚氨酯泡沫的表征图;
3c图是功能性ARS的含量为7%时的聚氨酯泡沫的表征图;
3d图是功能性ARS的含量为10%时的聚氨酯泡沫的表征图;
图4是不同功能性ARS含量的改良聚氨酯泡沫的泡孔直径曲线图;
图5是不同功能性ARS含量的改良聚氨酯泡沫的密度曲线图;
图6是不同功能性ARS含量的改良聚氨酯泡沫的压缩模量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一种改良聚氨酯泡沫,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制备得到:聚氨酯泡沫90%~95%和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5%~10%;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由汽车拆解尾料经过固相剪切碾磨得到;
其中,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包括以下摩尔百分数的组分:聚合物不低于90%,金属0-5%,无机化合物0-5%;
聚醚多元醇(GR4110)的羟基值为450±20mgKOH/g,官能度为4-4.5,由广州宏纳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含31.4wt%游离异氰酸酯基团的聚亚甲基聚苯异氰酸酯(PM-200)由万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作为泡沫稳定剂和三乙基乙烯二胺(A33)催化剂由广州宏纳化工有限公司提供,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由北京金同乐泰化工有限公司提供,汽车拆解尾料(ASR)由中国葛洲坝集团绿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是汽车拆解尾料经过固相剪切碾磨(S3M)技术处理得到,粒度可达微米甚至纳米级(40nm~50μm),固相剪切碾磨(S3M)技术基于固相剪切碾磨器实现的,固相剪切碾磨器的型号为MF-400,固相剪切碾磨器主要工艺参数包括压力为3-16MPa,转速为50-300rpm,温度为室温-50℃,循环碾磨次数为5-7次,优选7次,时间为2min/kg/次。
功能性ASR粉末的组成如表1所示;
表1.ASR元素组成的XPS研究
Figure BDA0003081532800000071
现对循环碾磨次数为7得到的功能性ASR粉末的形貌进行分析,图1为功能性ASR粉末的组成和形貌,其中图1a为功能性ASR粉末的FTIR光谱,总结与表2所示,图1b为功能性ASR粉末的DSC曲线,图1c为功能性ASR粉末TG曲线,图1d为SEM和ASR的粒径;
表2 ASR-FTIR分析结果
红外光谱中峰的位置 对应的官能团 对应的聚合物
3500cm-1 -OH 水分
2956cm-1,1454cm-1 -CH3 聚丙烯、聚乙烯
2920cm-1、2848cm-1、1379cm-1 -CH2- 聚丙烯、聚乙烯
1261cm-1、1020cm-1、1730cm-1 C-O,C-O-C,-C=O 聚氨基甲酸酯
702cm-1 C-Cl 聚氯乙烯
500cm-1 C-Br 阻燃剂
如图1b,由图1b可知,在126℃和163℃有两个吸热峰,分别属于聚乙烯和聚丙烯的熔融峰。
由图1c可知,ASR的热降解可分为两个阶段。当温度低于170℃时,早期失重(约1%)主要是由ASR的水分蒸发引起的。ASR降解的第一阶段发生在226~306℃温度范围内,失重率约为7.5%,主要是PVC降解所致。当温度升高到320~500℃时,ASR发生第二次热降解。这种热降解主要是由PU与其它聚合物的降解叠加引起的。在这个阶段,ASR的总失重率约为41%。最后,当温度达到700℃时,约有40%的ASR残留,表明高分子材料约占ASR组分的60%。
由图1d可知,功能性ASR粉末由许多微米级的不规则颗粒组成的,ASR的粒径有两个峰,分别为48.08μm和195.3μm。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应该归咎于功能性ASR粉末的组分的复杂性。相对较软的组分,如橡胶、纤维等,不易磨碎,因此粒径较大;相对较硬的组分,如PP等聚合物、砂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粒径较小。功能性ASR粉末的形态演变如图2所示。随着处理周期的增加,颗粒尺寸逐渐减小,更重要的是,功能性ASR粉末逐渐形成表面粗糙的团聚体,在碾磨过程中,橡胶表现出较低的软化点,并逐渐包裹其他组分,形成均匀的微纳粉体。
称取的各物质的质量如表3所示,其中,ASR-0表示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的含量为0制备得到的改良聚氨酯泡沫,作为对照组;ASR-5表示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的含量为5%制备得到的改良聚氨酯泡沫;ASR-7表示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的含量为7%制备得到的改良聚氨酯泡沫;ASR-10表示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的含量为10%制备得到的改良聚氨酯泡沫;聚醚多元醇的英文简称为GR4110,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的英文简称为PM-200;三亚乙基二胺的英文简称为A33;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英文简称为DBTDL;
表3
Figure BDA0003081532800000091
对照组
一种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称取三亚乙基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
将三亚乙基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800rpm,搅拌时间为5分钟,随后在搅拌速率为2000rpm下加入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搅拌时间为7秒后快速浇铸到模具中(400mm×200mm×200mm)中以进行自由发泡,将所得的改良RPUF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以使其凝结,进行最后切成合适的形状以进行表征,如图3a所示。
各原料的称取量如表3中的样品功能性ASR-0对应的各原料的量。
实施例1
一种改良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进行粉碎成颗粒,然后经过固相剪切碾磨器碾磨,得到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
S2:称取质量为三亚乙基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以及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
将三亚乙基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以及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800rpm,搅拌时间为5分钟,随后在搅拌速率为2000rpm下加入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搅拌时间为7秒后快速浇铸到模具中(400mm×200mm×200mm)中以进行自由发泡,将所得的改良RPUF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以使其凝结,进行最后切成合适的形状以进行表征,如图3b所示。
各原料的称取量如表3中的样品功能性ASR-5对应的各原料的量。
实施例2
一种改良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进行粉碎成颗粒,然后经过固相剪切碾磨器碾磨,得到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
S2:称取三亚乙基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以及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
将三亚乙基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以及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850rpm,搅拌时间为8分钟,随后在搅拌速率为1950rpm下加入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搅拌时间为8秒后快速浇铸到模具中(400mm×200mm×200mm)中以进行自由发泡,将所得的改良RPUF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以使其凝结,进行最后切成合适的形状以进行表征,如图3c所示。
各原料的称取量如表3中的样品功能性ASR-7对应的各原料的量。
实施例3
一种改良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进行粉碎成颗粒,然后经过固相剪切碾磨器碾磨,得到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
S2:称取三亚乙基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以及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
将三亚乙基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以及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900rpm,搅拌时间为10分钟,随后在搅拌速率为2100rpm下加入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搅拌时间为10秒后快速浇铸到模具中(400mm×200mm×200mm)中以进行自由发泡,将所得的改良RPUF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以使其凝结,进行最后切成合适的形状以进行表征,如图3d所示;各原料的称取量如表3中的样品功能性ASR-10对应的各原料的量。
一、各个实施例得到的改良聚氨酯泡沫以及对照组得到的聚氨酯泡沫的表征分析
由图3a-3d中SEM中白色区域所示可知,纯净的聚氨酯泡沫(即未加入功能性ARS)的泡孔是均匀整合的,而加入功能性ARS则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引起塌陷和破坏,功能性ARS团聚可以穿透整个单元,并破坏泡沫的完整性。随着功能性ARS含量的增加,功能性ARS更有可能凝聚在一起,从而导致泡沫的完整性较差。值得注意的是,与纯硬质聚氨酯泡沫相比,改良聚氨酯泡沫的孔尺寸更小,图4是具有不同功能性ARS含量的改良聚氨酯泡沫的平均细胞大小,纯净的聚氨酯泡沫的平均气泡直径约为0.33mm,而功能性ASR-5的平均气泡直径降至0.21mm。另外,随着功能性ARS含量的增加,泡孔尺寸进一步减小;当ARS含量为10%时,平均孔尺寸减小到约0.18mm,这是由于功能性ARS在发泡过程中充当成核,密度增大了以及缩小了泡孔的直径。
二、各个实施例得到的改良聚氨酯泡沫以及对照组得到的聚氨酯泡沫的密度测量,如表4所示,
表4功能性ARS不同含量的改良聚氨酯泡沫的密度
样品 ASR-0 ASR-5 ASR-7 ASR-10
密度(kg/m<sup>3</sup>) 66.9 79.5 77.4 78.2
由图5可知,随着功能性ARS含量的增加,泡沫的密度先增大然后减小,密度增大趋势归因于功能性ARS的密度较高,但进一步添加功能性ARS会破坏聚氨酯泡沫的生长过程中的结构并形成孔,从而导致密度降低。纯净的聚氨酯泡沫的密度为66.9kg/m3,功能性ARS占比为5wt%时,改良聚氨酯泡沫的密度约79.5kg/m3。当功能性ARS含量小于5wt%时,密度逐渐增大,当功能性ASR占比为5wt%-10wt%时,密度变化不大;含量大于10wt%聚氨酯泡沫的密度逐渐降低,故本发明中功能性ARS的添加量控制在5wt%-10wt%。
三、改良聚氨酯泡沫的热力学性能
聚氨酯泡沫的分解包括三个步骤。第一个分解步骤是在150~330℃(对应于失重10%的温度)范围内的氨基甲酸酯键解离;第二个分解步骤是在330~400℃,由于软多元醇链段的分解(在此步骤中,总重量损失约为50%);第三降解步骤发生在500℃大约80%的质量损失,归因于第二步骤中产生的分解物的降解。
将功能性ARS添加到聚氨酯泡沫中会提高聚氨酯泡沫的热分解温度。功能性ASR-0的降解温度为204.5℃,而功能性ASR-5的降解温度为240.0℃,增加了约17.4%。泡沫分解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是功能性ARS含有无机填料,无机组分与PU基体之间形成氢键,范德华力,甚至离子键,共价键和其他界面相互作用形式,提高了PU基体的热稳定性,减小无机填料的尺寸是提高其抗热降解性的有效方法,经过S3M处理后得到的功能性ARS中的无机填料变成微米级,比表面积大,从而与聚氨酯泡沫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
四、改良聚氨酯泡沫的压缩性能
聚氨酯泡沫优异的机械性能是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压缩性能差,导致难以匹配某些高强度工业应用,因此提高其压缩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添加颗粒填料是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的有效方法。功能性ARS的不同含量的聚氨酯泡沫均有抗压强度提高趋势。随着功能性ARS的含量增加,改性聚氨酯泡沫的压缩性能逐渐提高。当功能性ARS含量达到7wt%时,改性聚氨酯泡沫的压缩强度从0.98MPa增加到1.78MPa,增加了约82%。功能性ARS改善聚氨酯泡沫抗压强度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首先,当泡沫长大时,大部分功能性ARS被聚氨酯泡沫包裹并进入泡沫孔。由于功能性ARS包含橡胶和其他韧性成分,因此聚氨酯泡沫的压缩强度得到了增强。此外,功能性ARS还包含PU和其他具有极性基团的组分,以增强功能性ARS与聚氨酯泡沫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压缩强度。另外,纯净的聚氨酯泡沫的压缩模量约为0.08MP,当功能性ARS的含量达到5wt%时,改良聚氨酯泡沫的压缩模量增加到0.13MPa,增加约62.5%;然而当聚氨酯泡沫的功能性ARS含量在5wt%-10wt%时,压缩模量变化不大,略有下降;在功能性ARS含量为12wt%时,压缩模量进一步降至0.10MPa,与聚氨酯泡沫密度显示出相似的趋势。早期提高抗压模量的主要原因是功能性ARS中的韧性和极性成分,而在后期压缩模量略有下降是由于破坏了聚氨酯泡沫结构。
由图6可得出,功能性ARS含量在5wt%-10wt%时,添加功能性ARS可以大大改善泡沫的压缩性能,热力学稳定性提高,添加功能性ARS作为增强填料将使聚氨酯泡沫的机械性能产生巨大的提升。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改良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制备得到:
聚氨酯泡沫90%-95%和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5%-10%;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由汽车拆解尾料经过固相剪切碾磨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剪切碾磨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压力为3-16MPa,转速为50-300rpm,温度为室温至50℃,循环碾磨次数为5-7次,时间为2min/kg/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碾磨次数为7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为4-10MPa,转速为100-240rpm,温度为室温至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泡沫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三亚乙基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以及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泡沫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三亚乙基二胺2-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4-1份、水6-8份、有机硅表面活性剂4-6份、聚醚多元醇198-200份以及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300-310份。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称取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三亚乙基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以及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
将三亚乙基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以及功能性汽车拆解尾料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800~900rpm,搅拌时间为5~10分钟,随后在搅拌速率为1950~2100rpm下加入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搅拌时间为7~10秒,最后制模。
CN202110567801.6A 2020-09-30 2021-05-24 一种改良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1856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14541 2020-09-30
CN202011061454 2020-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5664A true CN113185664A (zh) 2021-07-30
CN113185664B CN113185664B (zh) 2022-11-11

Family

ID=76985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7801.6A Active CN113185664B (zh) 2020-09-30 2021-05-24 一种改良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856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6366A (zh) * 2021-09-23 2021-11-26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聚氨酯活化微粉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软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82295A2 (en) * 1981-12-21 1983-06-29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Composite panels derived from scrap plastics
WO1992006130A1 (de) * 1990-09-27 1992-04-16 Michael Demuth Verfahren zur verwertung von kunststoffen
JPH11140192A (ja) * 1997-11-13 1999-05-25 Amuko Enterprise Kk 固相せん断粉砕によって得られるポリマーアロイの製造法および該製造法によって得られるポリマーアロイ
US6258867B1 (en) * 1999-07-23 2001-07-10 Bayer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king semi-rigid energy-absorbing foam with polyurethane fillers
WO2001064778A1 (en) * 2000-02-28 2001-09-07 Troy Polymers Process for chemical recycling of polyurethane-containing scrap
WO2008112418A2 (en) * 2007-03-12 2008-09-18 Invista Technologies S.A R.L. Non-textile 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CA2980971A1 (en) * 2015-03-17 2016-09-22 Niagara Bottling, Llc Graphene reinforc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US20180030197A1 (en) * 2016-07-29 2018-02-01 Resinate Materials Group, Inc. Sustainable polyester polyol compositions
CN109749229A (zh) * 2017-11-08 2019-05-14 董林祥 一种汽车内饰件边角料回收再利用技术
CN111036342A (zh) * 2019-12-05 2020-04-21 四川大学 一种聚合物基球形粉体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
CN111533978A (zh) * 2020-05-26 2020-08-14 四川大学 一种汽车破碎残余物高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2521A (zh) * 2020-06-09 2020-09-15 四川大学 利用废弃nbr/pvc类橡塑保温材料增韧改性聚氯乙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82295A2 (en) * 1981-12-21 1983-06-29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Composite panels derived from scrap plastics
WO1992006130A1 (de) * 1990-09-27 1992-04-16 Michael Demuth Verfahren zur verwertung von kunststoffen
JPH11140192A (ja) * 1997-11-13 1999-05-25 Amuko Enterprise Kk 固相せん断粉砕によって得られるポリマーアロイの製造法および該製造法によって得られるポリマーアロイ
US6258867B1 (en) * 1999-07-23 2001-07-10 Bayer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king semi-rigid energy-absorbing foam with polyurethane fillers
WO2001064778A1 (en) * 2000-02-28 2001-09-07 Troy Polymers Process for chemical recycling of polyurethane-containing scrap
WO2008112418A2 (en) * 2007-03-12 2008-09-18 Invista Technologies S.A R.L. Non-textile 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CA2980971A1 (en) * 2015-03-17 2016-09-22 Niagara Bottling, Llc Graphene reinforc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US20180030197A1 (en) * 2016-07-29 2018-02-01 Resinate Materials Group, Inc. Sustainable polyester polyol compositions
CN109749229A (zh) * 2017-11-08 2019-05-14 董林祥 一种汽车内饰件边角料回收再利用技术
CN111036342A (zh) * 2019-12-05 2020-04-21 四川大学 一种聚合物基球形粉体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
CN111533978A (zh) * 2020-05-26 2020-08-14 四川大学 一种汽车破碎残余物高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2521A (zh) * 2020-06-09 2020-09-15 四川大学 利用废弃nbr/pvc类橡塑保温材料增韧改性聚氯乙烯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OHAN LIU,等: "Green fabrication of leather solid waste/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 composite: Physically de-bundling effect of solid-state shear milling on collagen bundles",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KAIXUAN SONG,等: "Rigid polyurethane foams reinforced with ultrafine powder from automotive shredder residue", 《JOURNAL OF VINYL & ADDITIVE TECHNOLOGY》 *
S. TIPLER,等: "Ignition Study of an Oxygenated and High-Alkene Light Petroleum Fraction Produced from Automotive Shredder Residues", 《ENERGY FUELS》 *
STELLER, RYSZARD,等: "Polyolefins filled with waste rigid polyurethane foam and compatibilized by solid-state shear pulverization during extrusion", 《POLIMERY》 *
江俊,等: "固相剪切碾磨加工回收利用废弃人工草坪", 《塑料》 *
王琪,等: "聚合物基微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型注塑加工研究", 《中国材料进展》 *
石磊: "基于机械物理法的废旧热固性塑料再生工艺及实验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6366A (zh) * 2021-09-23 2021-11-26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聚氨酯活化微粉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软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5664B (zh) 2022-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95055A (en) Solid state shear extrusion pulverization
CN109705563B (zh) 阻燃热塑性聚氨酯组合物及其发泡珠粒
KR100395226B1 (ko) 열경화성수지발포체로이루어지는재생수지,열경화성수지발포체의재생방법및상기재생수지로이루어지는성형품의성형방법
WO2003066298A1 (en) Process for grinding mixtures of polymeric foams
Khait et al. Solid-state shear pulverization
WO1999028105A1 (en) Process for recycling of rubber materials
CN113185664B (zh) 一种改良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38278A (zh) 由工程回收橡胶粉末制备的热固性组合物
Bilgili et al. A new recycling technology: Compression molding of pulverized rubber waste in the absence of virgin rubber
CN104327374A (zh) 废弃电路板非金属超细粉体及其与聚烯烃的复合材料和它们的制备方法
CN104877338A (zh) 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废料的回收利用方法
CN105017581A (zh) 一种改性废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活性微粉增强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Datta et al. Mechanical recycling via regrinding, rebonding, adhesive pressing, and molding
JPH05269742A (ja) プラスチックまたは有機天然ポリマーの破砕方法
WO2005042136A2 (en) A method for recycling polyurethane and a composition comprising recycled polyurethane
JPH0966527A (ja) 熱硬化性樹脂発泡体から成る再生樹脂及び熱硬化性樹脂発泡体の再生方法並びに前記再生樹脂から成る成形品の成形方法。
CA2313066C (en) Method for making semi-rigid energy-absorbing foam with polyurethane fillers
WO2005042135A2 (en) A method for recycling polyurethane and a composition comprising recycled polyurethane
PL237887B1 (pl) Polimeroasfalt oraz sposób otrzymywania polimeroasfaltu
Manuel et al. Recycling of rubber
JP3134240B2 (ja) 架橋ポリウレタン樹脂粉末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0883068B (zh) 一种固体废物的塑化方法
JP2007203559A (ja) 廃発泡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成形体から得られる塊を利用した発泡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Shojaei et al. Polymer Foams Waste Management: A Focus on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Recycling
Hejna et al. The impact of filler thermomechanical modifications on static and dynamic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flexible foamed polyurethane/ground tire rubber/zinc borate composi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