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84644A - 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84644A
CN113184644A CN202110572990.6A CN202110572990A CN113184644A CN 113184644 A CN113184644 A CN 113184644A CN 202110572990 A CN202110572990 A CN 202110572990A CN 113184644 A CN113184644 A CN 113184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able
rotary drum
wire
assembly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29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84644B (zh
Inventor
彭慧
高波
尤伟军
张江雄
方圆
黎新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filed Critical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iority to CN2021105729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84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84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4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84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4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81/00Method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covering or wrapping cores by wind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H81/06Covering or wrapping elongated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10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for making packages of specified shapes or on specified types of bobbins, tubes, cores, or form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提供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及其施工方法。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包括缠丝组件和驱动组件,缠丝组件包括转筒和贮丝盘,贮丝盘设于转筒的外表面上,且贮丝盘上缠绕有钢丝,转筒设有轴向通孔,以穿设主缆,转筒上设有线孔,以供钢丝穿过并伸入转筒内缠绕于主缆上;驱动组件与主缆滑动连接,且驱动组件与转筒可拆卸连接,用于驱动转筒转动;或驱动组件与转筒相互分离。利用牵引配重块的自重带动缠丝组件沿主缆轴向移动,可有效降低劳动强度;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缠丝组件的转筒绕主缆转动,实现贮丝盘上钢丝在主缆上的缠丝作业;且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成本低,适用于不同跨度的悬索桥主缆的缠丝施工。

Description

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悬索桥施工用的缠丝机主要包括自动缠丝机和手动缠丝机两类。自动缠丝机包括缠丝机构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固定于缠丝机构上并驱动缠丝机构工作使钢丝缠绕在主缆上;其主要用于大跨度悬索桥的主缆缠丝施工,自动缠丝机虽然缠丝质量高,劳动强度低,但结构复杂,体积大,使用成本较高。手动缠丝机包括缠丝机构,由人手动驱动缠丝机构转动使缠丝机构上的钢丝缠绕在主缆上;其主要用于跨度在350米以下的小型悬索桥或景观桥梁的主缆缠丝施工,手动缠丝机体积小,便于安装和操作,成本低,但缠丝质量差,劳动强度高。因此,需要一种可兼备自动缠丝机和手动缠丝机的优点,并可适用于不同跨度悬索桥施工的缠丝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自动缠丝机和手动缠丝机不兼容的问题,提供一种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包括:缠丝组件,包括转筒和贮丝盘,所述贮丝盘设于所述转筒的外表面上,且所述贮丝盘上缠绕有钢丝,所述转筒设有轴向通孔,以穿设主缆,所述转筒上设有线孔,以供所述钢丝穿过并伸入所述转筒内缠绕于所述主缆上;驱动组件,与所述主缆滑动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转筒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转筒转动;或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转筒相互分离。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驱动组件与转筒可拆卸连接,因此,缠丝机的缠丝组件和驱动组件可以分开,两者之间除摩擦传动之外没有其他联接,缠丝组件可在主缆的每一个节段的起始和结尾部分用顺转和逆转方式进行手动缠丝,从而可以实现主缆的全区段作业。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支撑架,构造为沿所述主缆轴向滑动;驱动马达,设有固定部和动力输出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驱动支撑架连接;链轮副,与所述动力输出部连接,且所述链轮副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驱动支撑架上;主动齿轮,与所述链轮副可拆卸连接;从动齿轮,与所述转筒连接,且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互啮合。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驱动马达、链轮副、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构成的驱动组件,将电动能转变成驱动缠丝组件转动的转矩,在人工的手动控制下,保证缠丝力,人为自动协调工作速度,降低劳动强度。
进一步,所述驱动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在一端相互交叉连接并形成交叉端,所述交叉端位于所述主缆的上方;其中,所述链轮副包括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和多个链条,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动力输出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链轮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二从动链轮设于所述交叉端,所述第三从动链轮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或第三从动链轮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形成的马鞍式结构,并在主缆上方形成交叉端,使驱动支撑架在主缆上平稳移动,并能顺利通过悬索桥的索鞍。
进一步,所述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还包括:行走辊轮,设于所述驱动支撑架或所述转筒上;其中,所述行走辊轮构造为沿所述主缆轴向滚动。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行走辊轮可以保证缠丝机沿主缆运行进行缠丝。
进一步,所述转筒包括:第一拼接件;第二拼接件,与所述第一拼接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拼接件与所述第一拼接件相互扣合拼接出筒状结构的所述转筒。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拼接件与第一拼接件相互扣合拼接出筒状结构的转筒,可使得本缠丝机的缠丝组件为铰链开合式结构,能顺利通过悬索桥的索鞍。
进一步,所述缠丝组件还包括:弹性件,与所述贮丝盘连接,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转筒连接;导向组件,与所述转筒的外表面连接;其中,所述钢丝绕过所述导向组件并穿过所述线孔进入所述转筒内。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弹性件可调整贮丝盘与转筒的相对距离,以便于调整贮丝盘上钢丝的缠绕松紧度。
进一步,所述缠丝组件还包括:多个支撑轮,沿所述转筒的内表面周向设置,且所述支撑轮构造为沿所述主缆的外表面周向转动。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缠丝机的缠丝组件设计导向用的支撑轮,支撑轮与主缆抵接,保证转筒的中轴线与主缆的中轴线尽可能重合。
进一步,所述缠丝组件还包括:偏角调节装置,与所述转筒连接,且所述偏角调节装置与所述支撑轮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偏角调节装置可对单个支撑轮的偏角进行无级调节,使缠丝机运行时能按设定的升角前行,也有一定的径向调节功能,在缠丝机与主缆的曲线偏差较大时有一定的调节功能。
进一步,所述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还包括:牵引机构,包括牵引部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牵引部连接,所述牵引部构造为通过所述牵引绳带动所述驱动组件沿所述主缆上升或下降。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牵引机构带动驱动组件沿主缆上升,使缠丝组件和驱动组件的提升更省力,并且驱动组件上无需设置行走机构,减小了体积。
本发明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缠丝组件和驱动组件的可拆式连接方式,可实现手动缠丝与自动缠丝的快速切换,兼备现有自动缠丝机和手动缠丝机的优点,可适用于不同跨度悬索桥主缆的缠丝施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悬索桥主缆缠丝的施工方法,采用所述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所述悬索桥主缆缠丝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自动缠丝:将所述缠丝组件的转筒内的钢丝至少部分缠绕并焊接固定在所述主缆上;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转筒转动,使得钢丝对所述主缆实现自动缠丝;
步骤2、手动缠丝:待所述驱动组件上升至所述主缆的缠丝终点后,分离所述缠丝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手动驱使所述转筒转动,使得所述缠丝组件沿所述主缆下降实现手动缠丝。
本发明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缠丝组件和驱动组件的可拆式连接方式,可实现手动缠丝与自动缠丝的快速切换,对于跨度较小的小型悬索桥或景观桥梁而言,兼顾了主缆缠丝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使用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的偏角调节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的支撑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顶;2-拉杆;3-主缆;4-牵引绳;5-滑轮;6-牵引配重块;7-驱动组件;7.1-驱动支撑架;7.1.1-第一支撑架;7.1.2-第二支撑架;7.2-驱动马达;7.3-主动链轮;7.4.1-第一从动链轮;7.4.2-第二从动链轮;7.4.3-第三从动链轮;7.5-链条;7.6-链条托轮;7.7-主动齿轮;7.8-从动齿轮;7.8.1-锥形盘;7.8.2-内齿;7.9-驱动轴;7.10-平衡配重块;7.1-行走辊轮;7.12-牵引悬臂;8-缠丝组件;8.1-转筒;8.1.1-第一拼接件;8.1.2-第二拼接件;8.2-贮丝盘;8.3-支架盘;8.4-弹性件;8.5-支撑轮;8.6-偏角调节装置;8.6.1-调节螺钉;8.6.2-调节耳板;8.7-导线柱;8.8-转向导轮;8.9-摩擦轮;8.10-铰接轴销;8.11-钢丝;8.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7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包括缠丝组件8、驱动组件7和牵引机构。
牵引机构包括牵引部和牵引绳4,牵引绳4的一端与驱动组件7连接,牵引绳4的另一端与牵引部连接,牵引部构造为通过牵引绳4带动驱动组件7沿主缆3上升或下降。具体的,牵引部包括滑轮5和牵引配重块6,滑轮5设于悬索桥的塔顶1,牵引绳4绕过滑轮5后悬吊连接牵引配重块6,利用悬索桥主缆3的曲线,利用从低向高缠丝的方式,在牵引部和牵引绳4的作用下,将牵引配重块6的重力转化为施加在驱动组件7上沿牵引绳方向向上的牵引力,牵引缠丝机向上运行,无需人工推动缠丝组件8和驱动组件7沿主缆3上升,降低了工作强度。本实施例的缠丝组件8设于驱动组件7靠近滑轮5的一端,当驱动组件7沿主缆3向上移动时,缠丝组件8跟随驱动组件7沿主缆3向上移动。
为了便于缠丝组件8移动方向的调节,滑轮5上可设置锁死件以暂停缠丝组件8和驱动组件7的爬升或下降;也可通过调整牵引配重块6的重量来调整爬升或下降的速度,以调控缠丝工作速度。当牵引配重块6的重量小于缠丝组件8和驱动组件7的重量之和时,缠丝组件8沿主缆3轴向下降,当牵引配重块6的重量大于缠丝组件8和驱动组件7的重量之和时,缠丝组件8沿主缆3轴向爬升。另外,牵引部也可为电动卷扬机,电动卷扬机设置在悬索桥的塔顶1,牵引绳4部分缠绕于电动卷扬机上,通过电动卷扬机调整其缠绕长度从而调整驱动组件7沿主缆3轴向的上升或下降,通过调整电动卷扬机的转动速度也调控驱动组件7沿主缆3上升或下降的速度。
驱动组件7与主缆3滑动连接,且驱动组件7与缠丝组件8的转筒8.1可拆卸连接,驱动组件7用于驱动转筒8.1转动;或驱动组件7与转筒8.1相互分离。
继续结合图2所示,驱动组件7包括:驱动支撑架7.1、驱动马达7.2、链轮副、主动齿轮7.7和从动齿轮7.8。驱动支撑架7.1构造为沿主缆3轴向滑动。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组件7也可以是其他的可以驱动转筒8.1转动的现有常规结构,比如,驱动马达7.2可以是电机,驱动马达7.2也可以是液压马达或气动马达等可将电能或压力能转换为旋转的机械能的装置。在驱动组件7的作用下,缠丝组件8可进行自动缠丝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
如图3所示,驱动支撑架7.1包括第一支撑架7.1.1和第二支撑架7.1.2,第二支撑架7.1.2与第一支撑架7.1.1在一端相互交叉连接并形成交叉端,该交叉端位于主缆3的上方。比如,驱动支撑架7.1为具有交叉端的人字形或八字形架体或呈马鞍状,且竖直中心线和重心线均与主缆3的轴线垂直相交,以保证驱动支撑架7.1可平稳的架设在主缆3上。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保证驱动支撑架7.1的平稳,驱动支撑架7.1上对称悬吊有平衡配重块7.10。平衡配重块7.10不仅降低了驱动组件7的重心,而且使驱动支撑架7.1与主缆3配合更紧,使驱动组件7沿主缆3轴向移动时,不晃动或摆动。平衡配重块7.10也可设置在转筒8.1上。
如图3和图5所示,驱动支撑架7.1上还设有用于与主缆3配合的行走辊轮7.1。行走辊轮7.1同样对称设置于驱动支撑架7.1的两侧,行走辊轮7.1沿主缆3轴向滚动,以便于驱动组件7及与其连接的缠丝组件8可更快捷平稳的沿着主缆3移动。当然,行走辊轮7.1也可对称设置在缠丝组件8的相对两侧,比如设置在转筒8.1两侧,以便于驱动组件7与缠丝组件8分离后,行走辊轮7.1依然可起到作用。
如图3所示,驱动支撑架7.1上设有牵引悬臂7.12;牵引悬臂7.12与牵引绳4连接。牵引悬臂7.12可有两根,并分别对称设置在驱动支撑架7.1的相对两侧。作为优选,牵引悬臂7.12的长度可调节,不仅可作为牵引绳4的连接件,还可提高驱动组件7的滑移平稳性。
驱动马达7.2,设有固定部和动力输出部。固定部为驱动马达7.2的机架,与驱动支撑架7.1连接,动力输出部为驱动马达7.2的输出轴。动力输出部还可以是驱动马达7.2的输出轴及与其连接的减速器,减速器可以是摆线针轮减速机或其他类型的减速机。
链轮副包括主动链轮7.3、第一从动链轮7.4.1、第二从动链轮7.4.2、第三从动链轮7.4.3、链条托轮7.6和两个链条7.5,主动链轮7.3与动力输出部连接,第一从动链轮7.4.1设于第一支撑架7.1.1上,第二从动链轮7.4.2设于交叉端,第三从动链轮7.4.3设于第二支撑架7.1.2上。其中一个链条7.5绕过第一从动链轮7.4.1和第二从动链轮7.4.2,另一个链条7.5绕过第二从动链轮7.4.2和第三从动链轮7.4.3。第一支撑架7.1.1和第二支撑架7.1.2上均设有链条托轮7.6,且链条托轮7.6设于链条7.5的外侧,链条托轮7.6用于压紧链条7.5使其处于绷紧状态。
主动齿轮7.7,设有三个,均与链轮副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一从动链轮7.4.1、第二从动链轮7.4.2和第三从动链轮7.4.3均通过驱动轴7.9可拆卸连接有一个主动齿轮7.7。
从动齿轮7.8包括锥形盘7.8.1和多个内齿7.8.2。锥形盘7.8.1与转筒8.1连接;多个内齿7.8.2沿锥形盘7.8.1周向设于锥形盘7.8.1的内表面上;主动齿轮7.7为锥形齿轮,锥形齿轮至少部分地伸入锥形盘7.8.1内与内齿7.8.2相互啮合。当主动齿轮7.7为直齿轮时,对应的与其啮合的内齿7.8.2为直齿。本实施例中,不对主动齿轮7.7和内齿7.8.2的齿形做详细限定。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主动链轮7.3可以有两个,第一支撑架7.1.1和第二支撑架7.1.2上分别设有一个。驱动马达7.2可以有一个或两个,驱动马达7.2为一个时,其与任何一个主动链轮7.3连接即可。驱动马达7.2有两个时,每个主动链轮7.3上均连接有一个驱动马达7.2,且两个驱动马达7.2的动力输出部同步同向转动。
驱动马达7.2的动力输出部驱动主动链轮7.3转动,在链条7.5的作用下带动第一从动链轮7.4.1、第二从动链轮7.4.2、第三从动链轮7.4.3转动,并在驱动轴7.9的作用下驱动主动齿轮7.7转动;主动齿轮7.7转动带动从动齿轮7.8转动,从而带动转筒8.1同轴转动。
驱动轴7.9与主动齿轮7.7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主动齿轮7.7与从动齿轮7.8啮合,可沿轴向将主动齿轮7.7和从动齿轮7.8分离,从而将驱动组件7和缠丝组件8分离,以便于利用缠丝组件8对主缆3进行手动缠丝作业,缠丝组件8与驱动组件7分离后,缠丝组件8不再受到驱动组件7的外力作用,利用缠丝组件8进行手动缠丝作业时更省力方便。
如图4和图5所示,缠丝组件8包括转筒8.1、贮丝盘8.2、弹性件8.4、导向组件、支撑轮8.5和偏角调节装置8.6;贮丝盘8.2设于转筒8.1的外表面上,且贮丝盘8.2上缠绕有钢丝8.11,转筒8.1设有轴向通孔8.12,以穿设主缆3,转筒8.1上设有线孔,以供钢丝8.11穿过并伸入转筒8.1内缠绕于主缆3上。
转筒8.1呈中空的六棱柱状,转筒8.1包括第一拼接件8.1.1和第二拼接件8.1.2,第二拼接件8.1.2与第一拼接件8.1.1可拆卸连接或铰接,且第二拼接件8.1.2与第一拼接件8.1.1相互扣合拼接出筒状结构的转筒8.1。第一拼接件8.1.1和第二拼接件8.1.2均为弓形板状。转筒8.1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比如圆筒状,则对应的第一拼接件8.1.1和第二拼接件8.1.2均为半环结构。本实施例对转筒8.1的内壁或外壁形状不进行具体限定。第一拼接件8.1.1和第二拼接件8.1.2通过铰接轴销8.10铰接,铰接轴销8.10的中轴线与转筒8.1中轴线平行,安装时,抽出铰接轴销8.10,使转筒8.1分为第一拼接件8.1.1和第二拼接件8.1.2,将第二拼接件8.1.2设于主缆3下方后,将第一拼接件8.1.1扣合拼接在第二拼接件8.1.2的上端,使主缆3处于第一拼接件8.1.1和第二拼接件8.1.2之间,并插入铰接轴销8.10使第一拼接件8.1.1和第二拼接件8.1.2连接为整体,形成转筒8.1。
如图5所示,转筒8.1的轴向端设有支架盘8.3,支架盘8.3为圆盘,其中轴线与转筒8.1的中轴线重合,支架盘8.3可以为转筒8.1的轴向端的一部分。从动齿轮7.8的锥形盘7.8.1与支架盘8.3固定连接。
贮丝盘8.2设于支架盘8.3之间,本实施例中,贮丝盘8.2有两个,其中轴线与转筒8.1的中轴线平行,两个贮丝盘8.2对称设置。
贮丝盘8.2通过弹性件8.4与转筒8.1的支架盘8.3连接,本实施中,弹性件8.4为压力调节弹簧,通过压力调节弹簧可调整贮丝盘8.2相对于支架盘8.3的轴向距离,从而调整弹性件8.4的弹力大小,调整贮丝盘8.2上钢丝8.11在主缆3上缠丝的松紧度。
导向组件包括导线筒、摩擦轮8.9和转向导轮8.8;导线筒的一端与转筒8.1的外表面连接,且导线筒罩住线孔,导线筒的另一端远离转筒8.1设置。
摩擦轮8.9和转向导轮8.8均设于转筒8.1外,且摩擦轮8.9比转向导轮8.8更靠近贮丝盘8.2,贮丝盘8.2上的钢丝8.11依次绕过摩擦轮8.9和转向导轮8.8并通过导线筒后从线孔伸入转筒8.1内。通过转向导轮8.8和摩擦轮8.9的作用,使钢丝8.11始终处于绷紧状态,提高缠丝质量,当适度调节贮丝盘8.2上弹性件8.4的压力后,钢丝8.11受到摩擦轮8.9和转向导轮8.8的阻力被放大,从而实现钢丝8.11受力大小的调整,达到控制缠丝力的效果,以控制缠丝松紧度,根据用户需求,还可在转向导轮8.8之间加设测力计,通过测力计测量和校验钢丝8.11的拉力大小,以便于调控钢丝8.11的缠丝力度
如图4所示,六个支撑轮8.5沿转筒8.1的内表面周向设置,且支撑轮8.5构造为沿主缆3的外表面周向转动。转筒8.1的内表面沿周向可设置更多个支撑轮8.5。转筒8.1的内表面还可以沿其轴向设置两组或更多组支撑轮组,每组支撑轮组包括沿转筒8.1的内表面周向均匀设置的六个支撑轮8.5。
如图6和图7所示,每个支撑轮8.5通过一个偏角调节装置8.6与转筒8.1连接,每个支撑轮8.5的轮架上套设有弹簧,弹簧设于转筒8.1内,弹簧使支撑轮8.5在主缆3存在非圆段时可自适应调整支撑轮8.5在转筒8.1径向上的位移,使支撑轮8.5更好的与主缆3贴合。偏角调节装置8.6包括调节螺钉8.6.1和设有腰型孔的调节耳板8.6.2,调节耳板8.6.2一端与支撑轮8.5的轮架连接,调节螺钉8.6.1穿过腰型孔后与转筒8.1连接,当调节螺钉8.6.1拧紧时,可将支撑轮8.5的偏角固定。通过松紧调节螺钉8.6.1,并调整调节耳板8.6.2的偏角即可调节支撑轮8.5的偏角,使支撑轮8.5的中轴线相对于转筒8.1的中轴线发生偏移,以便于使转筒8.1按照设定的升角沿主缆3上升。利用本实施例的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对跨度较小的小型悬索桥或景观桥梁的主缆进行缠丝施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缠丝组件8安装在拟缠丝的主缆3上:使主缆3穿过缠丝组件8的转筒8.1的轴向通孔,使贮丝盘上的钢丝8.11伸入转筒8.1内。
步骤2、将驱动组件7与缠丝组件8连接。
步骤3、安装牵引机构:将牵引绳的一端与驱动组件7连接,将牵引绳的另一端与牵引部连接。
步骤4、自动缠丝:将步骤1中伸入转筒8.1内的钢丝8.11至少部分缠绕并焊接固定在主缆3上,以作为缠丝起点,启动驱动组件7,以驱动转筒8.1转动,启动牵引部,以通过牵引绳带动驱动组件7沿主缆3上升实现自动缠丝。
步骤5、手动缠丝:待驱动组件7上升至主缆3的缠丝终点后,焊接缠丝终点的钢丝8.11和主缆3,拆卸缠丝组件8上的驱动组件7,手动驱使转筒8.1转动,并带动缠丝组件8沿主缆3下降实现手动缠丝。
步骤6、待缠丝组件8下降至缠丝起点后,将钢丝8.11与主缆3焊接固定,并切断转筒8.1与主缆3连接的钢丝8.11,拆下缠丝组件8,完成主缆3的缠丝施工。
具体他,先通过拔插铰接轴销8.10将转筒8.1安装在主缆3上,并通过偏角调节装置8.6使各个支撑轮8.5的偏角一致,支撑轮8.5与主缆3抵接后将支撑轮8.5固定。再在支架盘8.3上安装压力调节弹簧(即弹性件8.4)和贮丝盘8.2,可通过弹簧秤或测力计测试贮丝盘8.2上钢丝8.11的拉力,手动转动转筒8.1,使贮丝盘8.2上的钢丝8.11缠绕在主缆3上一定距离,本实施例中优选手动缠绕0.5米的距离,并将缠绕后的钢丝8.11焊接固定。再将驱动组件7安装在缠丝组件8背对滑轮5的一端,具体为,使驱动组件7的驱动轴7.9上安装的主动齿轮7.7与固定于支架盘8.3上的从动齿轮7.8配合;同时,完成牵引组件的安装,使牵引绳4与牵引悬臂7.12连接,在牵引配重块6的重力作用下牵引驱动组件7和缠丝组件8沿主缆3轴向滑移。检测无误后,启动驱动马达7.2,在驱动马达7.2的作用下带动转筒8.1及贮丝盘8.2绕主缆3转动,使贮丝盘8.2上的钢丝8.11缠绕在主缆3上。
由于主缆3被多个竖直的拉杆2分隔为多段,因此,本实施例缠丝机需要逐段对主缆3进行缠丝作业。比如,采用上述方法对某一段主缆3进行由下至上的自动缠丝作业后,可拆下驱动组件7,手动将缠丝组件8再由上至下转动,对该段主缆3进行反向的手动缠丝作业,最终将该段主缆3的缠丝起始端和终点端分别焊接固定后,再将驱动组件7和缠丝组件8转移至下一段主缆3上进行缠丝作业,依次完成整个主缆3全区段的缠丝作业。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7和缠丝组件8连接后,相当于现有的自动缠丝机。当驱动组件7与缠丝组件8拆分后,缠丝组件8相当于现有的手动缠丝机。因此本实施例的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悬索桥主缆的缠丝作业,并兼备自动缠丝机和手动缠丝机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缠丝组件,包括转筒和贮丝盘,所述贮丝盘设于所述转筒的外表面上,且所述贮丝盘上缠绕有钢丝,所述转筒设有轴向通孔,以穿设主缆,所述转筒上设有线孔,以供所述钢丝穿过并伸入所述转筒内缠绕于所述主缆上;及
驱动组件,与所述主缆滑动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转筒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转筒转动;或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转筒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支撑架,构造为沿所述主缆轴向滑动;
驱动马达,设有固定部和动力输出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驱动支撑架连接;
链轮副,与所述动力输出部连接,且所述链轮副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驱动支撑架上;
主动齿轮,与所述链轮副可拆卸连接;及
从动齿轮,与所述转筒连接,且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支撑架包括:
第一支撑架,
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在一端相互交叉连接并形成交叉端,所述交叉端位于所述主缆的上方;
其中,所述链轮副包括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和多个链条,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动力输出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链轮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二从动链轮设于所述交叉端,所述第三从动链轮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或第三从动链轮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还包括:
行走辊轮,设于所述驱动支撑架或所述转筒上;
其中,所述行走辊轮构造为沿所述主缆轴向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包括:
第一拼接件;及
第二拼接件,与所述第一拼接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拼接件与所述第一拼接件相互扣合拼接出筒状结构的所述转筒。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缠丝组件还包括:
弹性件,与所述贮丝盘连接,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转筒连接;及
导向组件,与所述转筒的外表面连接;
其中,所述钢丝绕过所述导向组件并穿过所述线孔进入所述转筒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缠丝组件还包括:
多个支撑轮,沿所述转筒的内表面周向设置,且所述支撑轮构造为沿所述主缆的外表面周向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缠丝组件还包括:
偏角调节装置,与所述转筒连接,且所述偏角调节装置与所述支撑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还包括:
牵引机构,包括牵引部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牵引部连接,所述牵引部构造为通过所述牵引绳带动所述驱动组件沿所述主缆上升或下降。
10.一种悬索桥主缆缠丝的施工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索桥主缆缠丝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自动缠丝:将所述缠丝组件的转筒内的钢丝至少部分缠绕并焊接固定在所述主缆上;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转筒转动,使得钢丝对所述主缆实现自动缠丝;
步骤2、手动缠丝:待所述驱动组件上升至所述主缆的缠丝终点后,分离所述缠丝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手动驱使所述转筒转动,使得所述缠丝组件沿所述主缆下降实现手动缠丝。
CN202110572990.6A 2021-05-25 2021-05-25 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3184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2990.6A CN113184644B (zh) 2021-05-25 2021-05-25 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2990.6A CN113184644B (zh) 2021-05-25 2021-05-25 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4644A true CN113184644A (zh) 2021-07-30
CN113184644B CN113184644B (zh) 2022-08-30

Family

ID=76984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2990.6A Active CN113184644B (zh) 2021-05-25 2021-05-25 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8464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0875A (zh) * 2007-11-26 2008-06-18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主缆缠丝机及其缠丝方法
CN105084134A (zh) * 2015-06-30 2015-11-25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缆索缠包带的缠绕方法
CN109378138A (zh) * 2018-11-05 2019-02-22 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绕包装置
CN208700266U (zh) * 2018-08-30 2019-04-05 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缠丝机
CN109955456A (zh) * 2019-05-01 2019-07-02 刘泽山 一种钢丝缠绕设备
CN110230266A (zh) * 2019-06-12 2019-09-13 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悬索桥主缆手动缠丝装置
CN112408082A (zh) * 2020-10-10 2021-02-26 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收线机
CN112554033A (zh) * 2020-12-11 2021-03-26 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四主缆整体式索夹悬索桥主缆缠丝的缠丝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0875A (zh) * 2007-11-26 2008-06-18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主缆缠丝机及其缠丝方法
CN105084134A (zh) * 2015-06-30 2015-11-25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缆索缠包带的缠绕方法
CN208700266U (zh) * 2018-08-30 2019-04-05 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缠丝机
CN109378138A (zh) * 2018-11-05 2019-02-22 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绕包装置
CN109955456A (zh) * 2019-05-01 2019-07-02 刘泽山 一种钢丝缠绕设备
CN110230266A (zh) * 2019-06-12 2019-09-13 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悬索桥主缆手动缠丝装置
CN112408082A (zh) * 2020-10-10 2021-02-26 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收线机
CN112554033A (zh) * 2020-12-11 2021-03-26 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四主缆整体式索夹悬索桥主缆缠丝的缠丝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4644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5969A (zh) 塔架式无导轮组合传动抽油机
CN111792519B (zh) 一种用于跨海大桥梁建设用的桥墩起吊机
CN112225062A (zh) 一种焊接管道用吊索具
CN113184644B (zh) 分离式悬索桥主缆缠丝机及其施工方法
CN2450364Y (zh) 百叶窗
CN101870437A (zh) 电动攀登器及其应用设备
WO2005116400A1 (fr) Unite de pompage
CN202280452U (zh) 一机双井抽油机
CN201460828U (zh) 双驴头精平衡节能型游梁抽油机
CN101672173B (zh) 双驴头精平衡游梁抽油机
CN116424946A (zh) 一种大直径钢丝绳收整装置
CN202486492U (zh) 一种电动投影机吊架
CN210464926U (zh) 一种链马达试验装置
CN201729624U (zh) 电动攀登器及其应用设备
CN113089931B (zh) 一种碳纤维索加强的轮辐式索桁架结构
CN205838418U (zh) 一种用于救援绞车的钢索自动张紧机构
CN109110660B (zh) 一种钢丝绳自动盘绳器
CN2505580Y (zh) “一字”塔梯
CN209801837U (zh) 集热器追日驱动系统和包含该驱动系统的太阳能集热器
CN102500102A (zh) 一种新型滑板车
CN202625485U (zh) 塑料管半自动收卷机
CN2814440Y (zh) 光缆施工缠绕机
CN214989687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吊装机构
CN220201203U (zh) 一种固定式吊篮支架缆风绳结构
CN203888979U (zh) 自行车省事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