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9523A - 环境监听方法及其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环境监听方法及其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9523A
CN113179523A CN202110407838.2A CN202110407838A CN113179523A CN 113179523 A CN113179523 A CN 113179523A CN 202110407838 A CN202110407838 A CN 202110407838A CN 113179523 A CN113179523 A CN 113179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media stream
instruction
channel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78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79523B (zh
Inventor
吴国红
刘军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078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795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79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9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79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9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2Network monitoring prob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环境监听方法及其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其中,环境监听方法包括:核心网设备响应于监听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建立与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接收通信终端响应环境监听指令而生成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并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检测到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若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上述方案,可以提高对通信终端的监听效率。

Description

环境监听方法及其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境监听方法及其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集群应用层标准诞生于集群通信系统,可以说是将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应用于集群通信系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环境监听技术也得到广泛关注。核心网设备是通信终端之间进行语音呼叫、视频呼叫等语音通信业务时的信息传输桥梁。监听设备通过核心网设备实现对通信终端的环境监听后,若通信终端进入语音通信业务,需要断开环境监听所建立的监听通道,重新建立语音通信业务的监听通道,导致通信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境监听方法及其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可以提高对通信终端的监听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环境监听方法,环境监听方法包括:核心网设备响应于监听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建立与所述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接收所述通信终端响应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而生成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并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所述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所述监听设备;检测到所述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若确定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所述监听设备。
其中,所述接收所述通信终端响应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而生成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包括:接收所述通信终端利用第二监听通道发送的所述环境监听媒体流,其中,所述第二监听通道是所述通信终端响应于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建立的,且所述第二监听通道不用于发送所述通信媒体流。
其中,在所述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所述第二监听通道被保留或被释放;和/或,在所述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所述监听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到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结束,若确定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接收所述通信终端通过第三监听通道发送的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其中,所述第三监听通道是所述第二监听通道或者是为所述环境监听指令新建立的监听通道;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所述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所述监听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监听通道被所述通信终端释放,且所述第三监听通道是所述通信终端在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结束且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时新建立的;或者,所述第二监听通道被所述核心网释放,且所述第三监听通道是所述核心网接收到所述通信终端的监听建立指示而新建立的,其中,所述监听建立指示是所述通信终端在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结束且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时发送的。
其中,在所述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所述监听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媒体流转发指示,其中,所述媒体流转发指示用于指示与所述环境监听指令相关的所述语音通信业务;所述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所述监听设备,包括:获取所述媒体流转发指示所指示的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并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获取的所述通信媒体流转发至所述监听设备。
其中,所述媒体流转发指示包括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的呼叫类型、会话标识、主叫号码、被叫号码。
其中,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包括监听时间;所述确定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包括:确定所述当前时间未超出所述监听时间;和/或,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包括监听标识;在所述建立与所述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监听设备是否存在于授权监听设备名单中;若是,则判断所述环境监听指令是否包括所述监听标识;若是,则执行所述建立与所述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监听设备为调度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环境监听方法,该环境监听方法包括:监听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环境监听指令,以使所述核心网建立与所述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监听通道转发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其中,所述环境监听媒体流是所述通信终端响应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而生成;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监听通道转发的通信媒体流,其中,所述通信媒体流是所述核心网设备在所述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且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时转发的,且属于所述通信终端进行的所述语音通信业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环境监听方法,该环境监听方法包括:通信终端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其中,所述环境监听指令是由监听设备发送给所述核心网设备的;生成并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环境监听媒体流,以使所述核心网设备将所述环境监听媒体流利用第一监听通道转发至所述监听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监听通道是所述核心网设备响应于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而建立的;在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若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媒体流转发指示,以指示所述核心网设备将所述语音通信业务通过所述第一监听通道转发至所述监听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环境监听系统,所述环境监听系统包括监听设备、核心网设备、通信终端;
所述监听设备,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环境监听指令;
所述核心网设备,用于响应于所述监听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建立与所述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至所述通信终端;所述通信终端,用于响应于所述环境监听指令,生成并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环境监听媒体流;所述核心网设备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所述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所述监听设备;所述核心网设备在检测到所述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若确定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所述核心网设备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所述监听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环境监听方法、或上述第二方面的环境监听方法、或上述第三方面的环境监听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环境监听方法、或上述第二方面的环境监听方法、或上述第三方面的环境监听方法。
通过上述方式,核心网设备响应于监听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建立与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后,核心网设备可以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通信终端响应环境监听指令而生成的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从而监听设备可以获取通信终端的环境监听媒体流;核心网设备也可以在检测到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且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时,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从而监听设备可以获取通信终端的通信媒体流,因此,同一个第一监听通道可以分别传输环境监听媒体流和通信媒体流,进而在从环境监听转换为语音通信业务监听时,不用重新建立监听设备和核心网设备之间的监听通道,从而可以提高环境监听转换为语音通信业务监听的速度,故提高了对通信终端的监听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二实施例的一应用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三实施例的一应用示意图;
图3C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三实施例的另一应用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环境监听系统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此外,本文中的“多”表示两个或者多于两个。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核心网设备响应于监听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建立与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
核心网设备可以是提供通信终端连接、通信终端管理以及对语音通信业务完成承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性管理实体。本实施例中,环境监听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核心网设备。
通信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PC(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DA(个人数字助理或平板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的终端,以及佩戴于肢体或者嵌入于衣物、首饰、配件中的具有通信功能的可穿戴设备。通信终端可以通过核心网设备与监听设备进行通信。
监听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为调度台等用于监听的设备。监听设备与核心网设备建立第一监听通道后,可以实现环境监听或者语音通信业务监听。环境监听允许监听设备远程接收通信终端的周围环境声音等内容,以了解通信终端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且可以不需要被通信终端的用户所知悉或同意。语音通信业务监听允许监听设备远程接收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所产生的音频、视频等内容。环境监听时,环境监听媒体流由通信终端的周围环境声音等内容产生,而语音通信业务监听时,通信媒体流可以是通信终端之间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通信终端产生的音频、视频等内容,因此,监听设备的监听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监听媒体流和通信媒体流。在一实施例中,监听设备可以为调度台,该调度台可以与至少一个核心网设备通信连接,进而监听与核心网设备通信连接的通信终端的环境监听媒体流或者通信媒体流。
环境监听指令是监听设备发送的,可以用于指示核心网设备建立与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第一监听通道为建立于监听设备和核心网设备之间的媒体流传输通道,可以传输环境监听媒体流,也可以传输通信媒体流,以实现监听设备和核心网设备之间的通信。核心网设备响应于监听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可以建立与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环境监听指令可以是监听设备主动触发的,也可以是被监听的通信终端触发的。环境监听指令由被监听的通信终端触发的情况下,被监听的通信终端可以是主呼方或被呼方,也即环境监听指令可以由希望被另一个通信终端监听的通信终端发起,也可以由希望监听另一个通信终端的通信终端发起。
步骤S12:接收通信终端响应环境监听指令而生成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并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
通信终端的周围环境声音可以形成环境监听媒体流,从而通信终端可以响应于环境监听指令生成并发送环境监听媒体流至核心网设备,进而核心网设备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使得监听设备可以接收到通信终端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实现监听设备对通信终端的环境监听。步骤S12中,第一监听通道用于传输监听设备对通信终端进行环境监听时的环境监听媒体流。
在一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接收通信终端响应环境监听指令而生成的环境监听媒体流时,可以接收通信终端利用第二监听通道发送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其中,第二监听通道是通信终端响应于环境监听指令建立的,且第二监听通道不用于发送通信媒体流。第二监听通道建立于核心网设备和通信终端之间的媒体流传输通道,用于传输环境监听媒体流。监听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可以指示于核心网设备建立与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也可以指示于通信终端建立核心网设备之间的第二监听通道。
步骤S13:检测到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若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
语音通信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为电话呼叫通信,利用微信等通信软件实现的视频呼叫、语音呼叫等。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通信终端可以是主呼方,例如通信终端通过核心网设备与至少一个作为被呼方的通信终端建立语音通信业务;通信终端也可以是被呼方,例如作为主呼方的通信终端通过核心网设备与通信终端建立语音通信业务。通信终端进行的语音通信业务可以属于个呼,也可以属于组呼,在此不作具体限定。环境监听指令所指示监听的通信终端可以是与核心网设备关联的任意通信终端,也即通信终端可以是任意的,从而监听设备可对通信终端实现在线监听;环境监听指令所指示监听的通信终端也可以是预先配置的,从而预先配置的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则核心网设备可以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核心网设备检测到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后,确定环境监听指令还处于有效状态,即可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使得监听设备可以接收到通信终端的通信媒体流,实现监听设备对通信终端的语音通信业务监听。监听设备和核心网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一直被保持,在步骤S12中用于传输环境监听媒体流,而在步骤S13中用于传输通信媒体流。
为了监听设备在环境监听时可以接收到环境监听媒体流,而在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也可以接收到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本申请的环境监听方法保持第一监听通道,以在从环境监听转换为语音通信业务监听时,不用重新建立监听设备和核心网设备之间的监听通道,从而可以提高环境监听转换为语音通信业务监听的速度。
为了把控环境监听的时效性,在一实施例中,环境监听指令还可以包括监听时间,从而核心网设备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时,可以确定当前时间未超出监听时间。核心网设备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超出监听时间,若是,则禁止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结束监听过程;若否,则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从而为监听设备的监听设置时限。其中,监听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定义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通过上述方式,核心网设备响应于监听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建立与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后,核心网设备可以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通信终端响应环境监听指令而生成的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从而监听设备可以获取通信终端的环境监听媒体流;核心网设备也可以在检测到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且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时,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从而监听设备可以获取通信终端的通信媒体流,因此,同一个第一监听通道可以分别传输环境监听媒体流和通信媒体流,进而在从环境监听转换为语音通信业务监听时,不用重新建立监听设备和核心网设备之间的监听通道,从而可以提高环境监听转换为语音通信业务监听的速度,故提高了对通信终端的监听效率。
为了在通信终端的语音通信业务结束后,可以从语音通信业务监听恢复到环境监听,核心网设备检测到语音通信业务结束,若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还可以接收通信终端通过第三监听通道发送的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并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请参阅图2A,图2A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可参阅图2B,图2B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二实施例的一应用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核心网设备响应于监听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建立与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
本步骤S21的说明可参阅上图1所示的步骤S11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S22:接收通信终端利用第二监听通道发送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并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
核心网设备转发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以使通信终端响应于环境监听指令建立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第二监听通道,并利用第二监听通道发送环境监听媒体流至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接收通信终端响应环境监听指令而生成的环境监听媒体流时,可以是接收通信终端利用第二监听通道发送的环境监听媒体流。第二监听通道是通信终端响应于环境监听指令建立的,且第二监听通道不用于发送通信媒体流,而可以用于发送环境监听媒体流。
步骤S23:检测到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若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
在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第二监听通道可以被保留,以便后续再从语音通信业务监听恢复至环境监听时,通信终端利用第二监听通道发送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至核心网设备。
步骤S24:检测到语音通信业务结束,若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接收通信终端通过第三监听通道发送的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其中,第三监听通道是第二监听通道。
步骤S23中,在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第二监听通道可以被保留,则步骤S24中核心网设备检测到通信终端的语音通信业务结束,若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接收通信终端通过被保留的第二监听通道发送的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由于在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用于传输环境监听媒体流的第二监听通道被保留,因此在从语音通信业务监听恢复到环境监听时,不用重新建立核心网设备和通信终端之间传输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的通道,而是直接以被保留的第二监听通道传输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
步骤S25: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
因此,核心网设备检测到语音通信业务结束后,若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接收通信终端通过第三监听通道发送的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可以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从而从语音通信业务监听恢复为环境监听,进而可以在语音通信业务监听和环境监听之间来回转换。本实施例其余描述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方式,监听设备、核心网设备、通信终端之间先从环境监听转换为语音通信业务监听,再从语音通信业务监听恢复到环境监听,因此,在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监听设备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业务监听,其余时间则可以进行环境监听,实现环境监听和语音通信业务监听的来回转换。本实施例中,不仅第一监听通道被持续保留,而且在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用于发送环境监听媒体流的第二监听通道一直被保留,从而在从语音通信业务监听恢复到环境监听时,直接以被保留的第二监听通道作为发送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的第三监听通道,从而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前后进行环境监听媒体流的监听通道不变,可提高通信速率。
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第二监听通道可以被释放。请参阅图3A,图3A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核心网设备响应于监听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建立与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
步骤S32:接收通信终端利用第二监听通道发送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并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
上述步骤S31-步骤S32与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21-步骤S22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S33:检测到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若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
本实施例中,在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第二监听通道可以被释放。
步骤S34:检测到语音通信业务结束,若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接收通信终端通过第三监听通道发送的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其中,第三监听通道是为环境监听指令新建立的监听通道。
本实施例步骤S33中,在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第二监听通道被释放,则步骤S34中核心网设备检测到通信终端的语音通信业务结束,若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接收通信终端通过为环境监听指令新建立的第三监听通道发送的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
由于通信终端可以是主呼方,也可以是被呼方,并且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需通过核心网设备转发通信媒体流,因此核心网设备和通信终端获悉语音通信业务的时间顺序不一样。第二监听通道被通信终端释放,且第三监听通道是通信终端在语音通信业务结束且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时新建立的;或者,第二监听通道被核心网释放,且第三监听通道是核心网接收到通信终端的监听建立指示而新建立的,其中,监听建立指示是通信终端在语音通信业务结束且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时发送的。
为了便于理解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可参阅图3B,图3B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三实施例的一应用示意图。在一应用实施例中,当通信终端为主呼方时,核心网设备接收通信终端的语音通信业务请求后建立语音通信业务,也即是核心网设备后于通信终端检测到语音通信业务。在核心网设备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后,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用于发送环境监听媒体流的第二监听通道可以被通信终端释放;通信终端在语音通信业务结束且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后建立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第三监听通道,从而核心网设备可以接收通信终端通过第三监听通道发送的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本应用实施例中,第二监听通告的释放和第三监听通道的建立都是通信终端发起的。
为了便于理解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可参阅图3C,图3C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三实施例的另一应用示意图。在另一应用实施例中,当通信终端为被呼方时,核心网设备转发语音通信业务请求至通信终端以建立语音通信业务,也即是核心网设备先于通信终端检测到语音通信业务。在核心网设备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后,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第二监听通道可以被核心网释放,监听建立指示是通信终端在语音通信业务结束且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时发送监听建立指示至核心网设备,从而核心网设备接收到通信终端的监听建立指示而新建立第三监听通道,从而核心网设备可以接收通信终端通过第三监听通道发送的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本应用实施例中,第二监听通告的释放是由核心网设备发起的,而第三监听通道的建立是核心网设备基于通信终端发送的监听建立指示而新建立的。
通信终端与核心网设备类似,也可以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具体地,环境监听指令还可以包括监听时间,从而通信终端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时,可以确定当前时间未超出监听时间。通信终端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超出监听时间,若是,则禁止发送监听建立指示至核心网设备,更快结束监听过程;若否,则发送监听建立指示至核心网设备,以使核心网接收到通信终端的监听建立指示而新建立传输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的第三监听通道,以便继续进行环境监听。环境监听指令还可以包括监听时间的情况下,核心网设备和通信终端均可以确定当前时间未超出监听时间,以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
因此,不论第二监听通道被通信终端释放,且第三监听通道是通信终端在语音通信业务结束且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时新建立的,还是第二监听通道被核心网释放,且第三监听通道是核心网接收到通信终端的监听建立指示而新建立的,都是更早检测到语音通信业务的一方发起第二监听通道的释放,从而可以提高第二监听通道的释放效率。
步骤S35: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
核心网设备接收到通信终端通过第三监听通道发送的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后,可以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本实施例其余描述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方式,监听设备、核心网设备、通信终端之间先从环境监听转换为语音通信业务的监听,再从语音通信业务的监听恢复到环境监听,因此,在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监听设备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业务监听,其余时间则可以进行环境监听,实现环境监听和语音通信业务监听的来回转换。本实施例中,在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用于发送环境监听媒体流的第二监听通道被释放,从而在从语音通信业务监听恢复到环境监听时,接收通信终端通过第三监听通道发送的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时,该第三监听通道是为环境监听指令新建立的监听通道。
综上,在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之后,如果检测到语音通信业务结束,且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接收通信终端通过第三监听通道发送的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从而可以从语音通信业务监听恢复到环境监听。另外,对于传输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的第三监听通道可以存在两种情况:在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第二监听通道被保留,则语音通信业务结束后传输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的第三监听通道是被保留的第二监听通道;或者在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第二监听通道被释放,则语音通信业务结束后传输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的第三监听通道是为环境监听指令新建立的监听通道。
为了提高环境监听的安全性,核心网设备在建立与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之前,还可以对监听设备的权限进行验证。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监听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后,判断监听设备是否存在于授权监听设备名单中。
核心网设备预先存储有授权监听设备名单,该授权监听设备名单用于收录能够对通信终端进行监听的监听设备,因此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监听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后,判断监听设备是否存在于授权监听设备名单中,若是,则执行步骤42,若否,则结束本申请的环境监听方法,从而仅存在于授权监听设备名单中的监听设备可对通信终端进行监听,以验证监听设备的监听权限。
步骤S42:判断环境监听指令是否包括监听标识。
本实施例中,环境监听指令可以包括监听标识,核心网设备可以判断环境监听指令是否包括监听标识,若是,则执行步骤S43建立与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若否,则则结束本申请的环境监听方法,从而可以利用监听标识对监听设备进行验证。
步骤S43:建立与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
核心网设备验证监听设备的监听权限后,响应于监听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建立与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
步骤S44:接收通信终端响应环境监听指令而生成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并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
核心网设备接收到通信终端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后,即可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从而监听设备可以监听通信终端周围的环境情况,实现环境监听。
步骤S45:接收通信终端发送的媒体流转发指示,其中,媒体流转发指示用于指示与环境监听指令相关的语音通信业务。
媒体流转发指示包括但不限于语音通信业务的呼叫类型、会话标识、主叫号码、被叫号码,用于指示与环境监听指令相关的语音通信业务,使得监听设备可以监听相同通信终端的环境监听媒体流转为通信媒体流。呼叫类型包括个呼和组呼。会话标识包括但不限于标识号、账号、唯一编码、专属号码等用于唯一指示会话的标识。主叫号码用于确定主呼方,被叫号码用于确定被呼方。
步骤S46:获取媒体流转发指示所指示的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并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获取的通信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
在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之前,核心网设备接收通信终端发送的媒体流转发指示,从而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时,即可获取媒体流转发指示所指示的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并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获取的通信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因此可以使得环境监听和语音通信业务监听的对象是一致的。
本实施例其余描述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方式,核心网设备在建立与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之前,可以利用授权监听设备名单、监听标识对监听设备进行权限验证。另外,在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之前,核心网设备接收通信终端发送的媒体流转发指示,从而可获取媒体流转发指示所指示的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并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获取的通信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因此可以使得环境监听和语音通信业务监听的对象是一致的。
除核心网设备作为环境监听方法的执行主体外,监听设备也可以作为环境监听方法的执行主体。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监听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环境监听指令,以使核心网建立与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
监听设备发送环境监听指令给核心网设备后,核心网设备即可建立与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便于后续监听设备通过第一监听通道接收环境监听媒体流或者通信媒体流。
步骤S52:接收核心网设备通过第一监听通道转发的环境监听媒体流。
环境监听媒体流是通信终端响应环境监听指令而生成。通信终端响应环境监听指令生成并发送述环境监听媒体流至核心网设备,从而监听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通过第一监听通道转发的环境监听媒体流。
步骤S53:接收核心网设备通过第一监听通道转发的通信媒体流。
通信媒体流是核心网设备在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且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时转发的,且属于通信终端进行的语音通信业务。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之前,监听设备进行环境监听,接收核心网设备通过第一监听通道转发的环境监听媒体流,而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之后,从接收环境监听媒体流转换为接收通信媒体流。
本实施例其余描述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方式,监听设备仅通过一个第一监听通道,既可以接收核心网设备转发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又可以接收核心网设备转发的通信媒体流,从而在从环境监听转换为语音通信业务监听时,第一监听通道一直被保留且可以传输环境监听媒体流或通信媒体流。相较于从环境监听转换为语音通信业务监听,需要在监听设备和核心网设备之间重新建立传输通信媒体流的通道,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一监听通道从传输环境监听媒体流转换为传输通信媒体流,即可实现从环境监听到语音通信业务监听的转换,可以提高从环境监听转换为语音通信业务监听时的传输速度。
除核心网设备和监听设备作为环境监听方法的执行主体外,通信终端也可以作为环境监听方法的执行主体。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环境监听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通信终端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通信终端。环境监听指令是由监听设备发送给核心网设备的。
步骤S62:生成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环境监听媒体流,以使核心网设备将环境监听媒体流利用第一监听通道转发至监听设备。
通信终端响应于环境监听指令,生成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环境监听媒体流,从而核心网设备将环境监听媒体流利用第一监听通道转发至监听设备。其中,第一监听通道是核心网设备响应于环境监听指令而建立的。
在一实施例中,通信终端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后,响应于环境监听指令,建立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第二监听通道,从而生成环境监听媒体流后,利用第二监听通道发送环境监听媒体流,以使核心网设备将环境监听媒体流利用第一监听通道转发至监听设备。第二监听通道是通信终端响应于环境监听指令建立的,且第二监听通道不用于发送通信媒体流。第二监听通道建立于核心网设备和通信终端之间的媒体流传输通道,用于传输环境监听媒体流。
步骤S63:在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若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媒体流转发指示,以指示核心网设备将语音通信业务通过第一监听通道转发至监听设备。
若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媒体流转发指示,以指示核心网设备将语音通信业务通过第一监听通道转发至监听设备,也即是通信终端通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媒体流转发指示,即可指示核心网设备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
本实施例其余描述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方式,通信终端通过核心网设备利用第一监听通道转发环境监听媒体流至监听设备后,若进行语音通信业务,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媒体流转发指示,指示核心网设备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通信终端通过媒体流转发指示指示核心网设备从转发环境监听媒体流转换为转发通信媒体流,实现从环境监听转换为语音通信业务监听,由于转换过程中,第一监听通道一直被保留,仅改变传输的媒体流,因此可以提高从环境监听转换为语音通信业务监听时的传输速度。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环境监听系统700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而言,环境监听系统700包括监听设备710、核心网设备720、通信终端730。
监听设备710,用于向核心网设备720发送环境监听指令。
核心网设备720,用于响应于监听设备710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建立与监听设备710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730。
通信终端730,用于响应于环境监听指令,生成并向核心网设备720发送环境监听媒体流。
核心网设备720还用于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监听设备710。
核心网设备720在检测到通信终端730进行语音通信业务,若确定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核心网设备720还用于利用第一监听通道将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监听设备710。
本实施例的实现功能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上述方案中,监听设备710和核心网设备720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建立后一直保持,在环境监听时,第一监听通道可以用于传输环境监听媒体流,而在通信终端730进行语音通信业务后,第一监听通道还可以用于传输通信媒体流,从而可以快速从环境监听转换为语音通信业务监听,提高监听设备对通信终端的监听效率。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电子设备800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800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810和处理器820。其中,存储器810用于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及处理器820处理时所需存储的数据;处理器820用于执行存储器81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环境监听方法任一实施例的步骤。
处理器820控制存储器810及其自身以实现上述环境监听方法任一实施例的步骤。处理器820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82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820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另外,处理器820可以由多个成电路芯片共同实现。
本实施例各模块的实现功能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对应步骤的相关描述。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00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00上存储有程序指令901,该程序指令90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环境监听方法的实施例中步骤。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00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可以存储程序指令901的介质,或者也可以为存储有该程序指令901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可将存储的程序指令901发送给其他设备运行,或者也可以自运行该存储的程序指令901。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3)

1.一种环境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核心网设备响应于监听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建立与所述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
接收所述通信终端响应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而生成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并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所述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所述监听设备;
检测到所述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若确定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所述监听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通信终端响应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而生成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包括:
接收所述通信终端利用第二监听通道发送的所述环境监听媒体流,其中,所述第二监听通道是所述通信终端响应于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建立的,且所述第二监听通道不用于发送所述通信媒体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所述第二监听通道被保留或被释放;
和/或,在所述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所述监听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结束,若确定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接收所述通信终端通过第三监听通道发送的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其中,所述第三监听通道是所述第二监听通道或者是为所述环境监听指令新建立的监听通道;
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所述新的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所述监听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监听通道被所述通信终端释放,且所述第三监听通道是所述通信终端在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结束且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时新建立的;或者,
所述第二监听通道被所述核心网释放,且所述第三监听通道是所述核心网接收到所述通信终端的监听建立指示而新建立的,其中,所述监听建立指示是所述通信终端在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结束且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时发送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所述监听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媒体流转发指示,其中,所述媒体流转发指示用于指示与所述环境监听指令相关的所述语音通信业务;
所述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所述监听设备,包括:
获取所述媒体流转发指示所指示的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并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获取的所述通信媒体流转发至所述监听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流转发指示包括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的呼叫类型、会话标识、主叫号码、被叫号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包括监听时间;所述确定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时间未超出所述监听时间;
和/或,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包括监听标识;在所述建立与所述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监听设备是否存在于授权监听设备名单中;
若是,则判断所述环境监听指令是否包括所述监听标识;
若是,则执行所述建立与所述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听设备为调度台。
9.一种环境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监听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环境监听指令,以使所述核心网建立与所述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至通信终端;
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监听通道转发的环境监听媒体流,其中,所述环境监听媒体流是所述通信终端响应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而生成;
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监听通道转发的通信媒体流,其中,所述通信媒体流是所述核心网设备在所述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且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时转发的,且属于所述通信终端进行的所述语音通信业务。
10.一种环境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信终端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其中,所述环境监听指令是由监听设备发送给所述核心网设备的;
生成并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环境监听媒体流,以使所述核心网设备将所述环境监听媒体流利用第一监听通道转发至所述监听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监听通道是所述核心网设备响应于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而建立的;
在进行语音通信业务时,若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媒体流转发指示,以指示所述核心网设备将所述语音通信业务通过所述第一监听通道转发至所述监听设备。
11.一种环境监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听系统包括:监听设备、核心网设备、通信终端;
所述监听设备,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环境监听指令;
所述核心网设备,用于响应于所述监听设备发送的环境监听指令,建立与所述监听设备之间的第一监听通道,并转发所述环境监听指令至所述通信终端;
所述通信终端,用于响应于所述环境监听指令,生成并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环境监听媒体流;
所述核心网设备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所述环境监听媒体流转发至所述监听设备;
所述核心网设备在检测到所述通信终端进行语音通信业务,若确定所述环境监听指令处于有效状态,则所述核心网设备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一监听通道将所述语音通信业务的通信媒体流转发给所述监听设备。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环境监听方法,或实现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境监听方法,或实现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环境监听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环境监听方法,或实现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境监听方法,或实现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环境监听方法。
CN202110407838.2A 2021-04-15 2021-04-15 环境监听方法及其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1795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7838.2A CN113179523B (zh) 2021-04-15 2021-04-15 环境监听方法及其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7838.2A CN113179523B (zh) 2021-04-15 2021-04-15 环境监听方法及其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9523A true CN113179523A (zh) 2021-07-27
CN113179523B CN113179523B (zh) 2022-07-22

Family

ID=76923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7838.2A Active CN113179523B (zh) 2021-04-15 2021-04-15 环境监听方法及其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7952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6887A (zh) * 2006-01-05 2006-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监听系统和监听方法
CN1889469A (zh) * 2005-07-14 2007-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监听视频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56329A (zh) * 2006-04-12 200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监听方法
CN101242313A (zh) * 2007-02-09 2008-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呼叫的监听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936200A (zh) * 2014-03-20 2015-09-23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环境监听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
US20160065682A1 (en) * 2014-08-28 2016-03-03 Hisense Cloud (Beijing) Tech. Co., Ltd.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90021112A1 (en) * 2016-01-20 2019-01-17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401981A (zh) * 2018-04-25 2019-11-0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相关设备
CN111490962A (zh) * 2019-01-25 2020-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听方法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9469A (zh) * 2005-07-14 2007-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监听视频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CN1866887A (zh) * 2006-01-05 2006-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监听系统和监听方法
CN101056329A (zh) * 2006-04-12 200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监听方法
CN101242313A (zh) * 2007-02-09 2008-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呼叫的监听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936200A (zh) * 2014-03-20 2015-09-23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环境监听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
US20160065682A1 (en) * 2014-08-28 2016-03-03 Hisense Cloud (Beijing) Tech. Co., Ltd.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90021112A1 (en) * 2016-01-20 2019-01-17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401981A (zh) * 2018-04-25 2019-11-0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相关设备
CN111490962A (zh) * 2019-01-25 2020-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听方法和网络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荣朵等: "基于LTE的宽带集群通信系统核心网络设备测试方法研究",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
张毅等: "软交换实验系统SIP信令监听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电视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9523B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00803B2 (ja) 無線ワイド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と無線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との間をシームレスにローミング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070232297A1 (en) Telephone conversation resumption system, telephone conversation resumption program, telephone conversation resumption method, portable terminal and relay apparatus
CN110536246A (zh) 一种设备防丢失方法及系统
JPH06197073A (ja) コードレス電話システム
KR101012004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핵심망과 제어국 사이의 자원 절약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6060784B (zh) 集群通信系统的语音呼叫方法、系统、装置及网关设备
CN113179523B (zh) 环境监听方法及其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WO2005004453A1 (en) Ring-back tone service system and the method
CN101557565B (zh) 终端在反向业务信道间的切换方法及集群通信系统
CN107548025B (zh) 一种位置信息共享方法和核心网
KR101074065B1 (ko) 착신 단말의 상태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6211091B (zh) 一种建立集群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JP7380879B2 (ja) 通知装置、通知システム、通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442436B1 (ko) 인터넷 전화망에서 ivr 서비스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방법
US6418132B1 (en) Multi-directional multi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SDN servicing method therein
KR100326118B1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통화 호 전환방법
US7496047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operating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100667341B1 (ko) 양방향 그룹 메시지 서비스 방법 및 장치
KR20090038232A (ko) 영상 호 처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699049B (zh) 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JP2010141811A (ja) 通信装置、移動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7801162A (zh) 集群用户上行链路抢占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KR20060124048A (ko) 통신 채널을 전환하는 통신단말기 및 상기 통신단말기의통신 채널 전환 방법
JP2004179981A (ja) 共同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端末、共同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652681B1 (ko) 휴대단말기의 통화중 대기 처리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